📖 ZKIZ Archives


如何挑選高息股

應某國內網站之邀,筆地特地撰寫一篇如何挑選港股中的高息股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香灌的股票雖然陷阱處處,但如果挑中了,因為估值低,確實可以賺得不少報酬,其中高息股的玩法一來可以穩定收息,二來可以用套利的方法,把較低息的股票換入一些較高息的股票,賺取資本的增值,以下是教大家如何挑選高息股:

(1) 避免選老千股

筆者已擬定了一個約700多隻股的老千股名單,定期會把新股及轉型股定格為各類的老千股,就算這些股派發高息也好,也只是鏡花水月,如果不小心誤買這些股誤當高息股,也許會導致不好的效果。

(2) 只挑選業務屬穩定的公司購買

一些周期性的股票,例如貿易、航運、金屬等,雖然有部分股票的股息非常高,但是他們的盈利大幅波動,派息也可以很斷斷續續,根本不適合作為高息股的配置,所以購買股票,應該主動挑選一些周期性弱的,例如消費零售、日常產品用工業、REIT等等。

(3) 挑選願意派發股息的

有部分公司,為了拉抬股價,可能在股價高時派發高息,但卻在股價低落時,雖然盈利豐厚,但派息也是按著股價來派,這一類的股票對股東根本不公平,也可迴避之。

(4) 挑選股息穩定的

在細看數據時,必需分析公司在盈利低落時是否願意仍派發高息,也需要留意公司的現金情況,如果現金高企的公司,就算盈利轉差,也是願意和股東分享成果的,這類股票也有一定的抗跌力。

(5) 挑選預期估值低的

挑選預期估值低的股票,如果是高息股,應該已立在不敗之地,相信只要時機—就,股票自然派發高息,你也可能獲得厚利。

(6) 盈利必需要穩定或者爆發式增長

在適合以上條件下,你已經找到願意和股東分享和股值低的股票,然後細看公司是否有盈利穩定增長和爆發的因子,如果有的話,請你不要再想了,大手買入股票吧。

以下就是挑選高息股的方法,相信大家總會有一些領悟如何找到高息股吧,因為告訴大家具體的股票名稱,無助學習,所以希望大家能試試找找心目中的高息股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6344

怎樣用互聯網思維,挑選女神並將她追到手?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129/154029.shtml

導讀 : 春節快到了,家里人又要催婚了,身處互聯網創業熱潮的你,怎麽用戶怎樣用互聯網思維,挑選你的女神並將她追到手?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自古以來,婚姻擇偶就是人們關註的頭等大事。電視上“非誠勿擾”“百里挑一”吸人眼球,網絡上“世紀佳緣”“百合網”註冊者千萬,大家都在通過各種渠道尋求自己最合適的另一半,上天入地無所不用極其, 但最終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男生似乎很難俘獲女生芳心,女生也弄不清到底如何選擇另一半。

活該單身狗,這些事你根本沒做對

AB男生各有3000塊“戀愛基金”。A非常想買一個手機,實用性強性價比高。他覺得女朋友也會這樣想,於是用3000塊買了一部手機送給她,女朋友“十動然拒”。B則是完全不同的做法。他先花1000塊租了一輛豪車,一整天載著女朋友到處兜風。然後用500塊買了一大捧花放在後備箱,出其不意地送出去。最後用剩下的1500塊訂了一個豪華酒店的海景房,和女朋友度過了一個非常浪漫的夜晚。3000塊都花光了沒錢吃飯了,B就拿來酒店的方便面問女朋友說“你願意和我同甘共苦嗎?”女孩子感動的眼淚嘩啦啦“我願意!”

同樣的3000塊,為什麽不同的花法會導致完全不一樣的結果呢?

男性視角、女性視角存在需求差異--勿陷入利己主義誤區

在戀愛過程中,很多人常常犯“利己主義”錯誤,這個“利己”並不是字面意義上的自私自利,而是思考問題往往從自身角度出發,沒有顧忌到另一半,最終導致自己做了很多事卻“然並卵”,把自己感動到不行,對方還絲毫沒有觸動。而有的人能換位思考,從“用戶體驗”的角度設計戀愛場景,充分照顧對方的喜好,最終獲得成功。故事中A就是典型的“理性利己主義”,追求“剛性需求”,一切從實用出發,將3000塊充分發揮價值,購買自己認為性價比最高的電子產品。並且運用“直男思維”,認為自己喜歡的女友也會喜歡,將偏好強加於女朋友,最終適得其反。而B則從女生的視角來思考,考慮女生喜歡什麽樣的東西,租豪車買玫瑰玩浪漫,他用3000塊巧妙分配滿足了女性對於戀愛的憧憬,最後即使吃方便面女孩也會欣然接受。

女性戀愛視角“理性與被動齊飛”--對後備資源冷靜分析

現今社會有一個怪現象,剩女比剩男多,優質剩女比優質剩男多得多。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女孩子們普遍比較聽話,乖乖讀書學習,按照父母的期望實現了高學歷的目標,但出了學校才發現,和自己匹配的男性早被“拿下”,剩下的鳳毛麟角競爭激烈。同時女性還有本質被動屬性,一般人不會選擇主動去認識、追求男孩子,只會被動地等人結識,最終被一點點剩下。後來大家想到一個化被動為主動,將主動融於被動的好方法,那就是註冊婚戀網站,女性註冊提高了自身曝光率,誌同道合的男性看到適合的對象會主動聯系,這樣女生就實現了被動的訴求,交往結識也會更加順利有余地。

除此之外,女生和男生相比,在初步擇偶這一輪,源於千百年的本能,她會非常理性,而且理性層級隨著學歷明顯提升。這種理性和文章開頭的例子並不矛盾,例子里AB分別已經和女朋友在一起了,是在一起後的場景設計,此時女朋友多需要的是感性訴求。理性訴求多發生於女生篩選男朋友的初步步驟中,和男生”喜歡了就是喜歡了“不同,女生會冷靜分析條件元素做出相對明智的選擇。

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一個30多歲的女博士。她出生在一個傳統的猶太家庭,一步步按部就班地讀書做科研,不知不覺發現耽誤了自己的終身大事。如何科學有效地尋找男朋友呢,她想到了將自己的科學研究和選男友談戀愛相結合。她通過數據采集的方式在互聯網征婚版塊里大海撈針,對選出來的人進行約會跟蹤,將每一個相親過程以量化的形式記錄,整個過程非常理性認真,完全用數據統計的方式完成整個找男友的過程。

女性戀愛視角“感性共暢想一色”--極易被幻想感動

除了初篩男友的理性,女性作為迷人的感性動物,暢想憧憬占據80%時間。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小故事,其實B之所以能讓女朋友“芳心大悅”,是因為B讓女朋友沈浸到了一種暢想模式里,用租來的豪車、玫瑰、豪華海景房為女朋友打造了一個電視劇般奢侈浪漫的體驗,即使知道是短暫即逝的,女生也願意為這一刻的浪漫感動到底。這種類似的做法在不同行業皆有使用,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樣板間模式”。

“樣板間模式”是指,我們去買房的時候,常常被樣板間影響正常的理性選擇,一個搭配合理溫馨大方的樣板間會瞬間引起買房者好感,從而有效提升成交度。其實購買的房子本身和樣板間是毫無關系的,開發商甚至為了樣板間呈現效果更好而刻意修改一些類如床之類家具的尺寸,購房者即使原封不動地按照樣板間裝修也很難達到開發商呈現的效果。人們之所以被樣板間模式影響,是因為樣板間把你預想的生活空間具象化了,讓人們沈浸在一種暢想模式里,看到樣板間就會聯想到自己日後幸福安穩的生活,所以就毫不猶豫做了購房決定。女性戀愛也一樣,沈浸在一種充滿浪漫的暢想模式里,她們會愉悅心動繼而毫不猶豫做出選擇。

按規律把握交往進度--80%理性推動+20%感性爆點

互聯網經理有一本必讀書,名字叫《女性的起源》。不太厚的一本書,里面敘述了女性是怎麽一步步演化發展。書中推測,在母系社會的時候,人是從水里面往陸地上遷移的。在這個過程當中女性需要保護自己的孩子,她必須充分地擇偶:第一,她要選擇不會被淘汰的優良品種;第二,她需要選擇強壯的個體幫助保護她的孩子。

千百年來自祖先的思維決定了女性的基本擇偶步驟:在前期的一年或兩年的考察期里面理性分析多個選擇對象,將不符合標準的刪掉,然後再結合一些具體接觸細節選擇最優解。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基本上是心有所屬了。需要有一個讓她可以確定決心的感動事件。這個事件一定要在特定的場景下發生,這樣才能讓女性記憶深刻。比如遊樂場或者恐怖電影。讓女生產生那種血脈膨脹的激動的感覺,這種感覺類似於愛情觸電,大家可能會混淆這種感覺,繼而愛上對方。

“互聯網+“思維擇偶 :正確分析訴求 +良好關聯鋪墊 +見多識廣確定匹配

結合互聯網思維,擇偶模式就像做產品,一個黃金公式通用,即G=M*R*T。其中M是指,正確的真實的用戶訴求

針對追女孩來說,男生要從女生的角度考慮她的需求動機是什麽,就像前面我們提到的例子,男生認為實用性強的手機也許並不是女生的“菜”,女生更需要浪漫的玫瑰花。如果連動機都搞錯了,禮物絕對不會實現應有的價值。做產品也是一樣,很多傳統企業分析需求偏於“剛性”,抓住一個痛點就任由自己發揮,最後可能已經扭曲用戶本意。互聯網做產品則相對聰明很多,它的產品並非是剛性的,比如遊戲,你一天兩天不打沒有任何的影響。但是其他方面,比如柔美的畫面、有趣的動畫、良好的用戶體驗會吸引消費者主動過來,即使非剛需也會心甘情願來玩,最終默認產品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點,無論是產品發布還是追女孩,都要做好關聯鋪墊。

兩個男生同時喜歡一個女生,齊齊去表白。第一個男生特別傻,開門見山直抒胸臆,當時就把女孩給嚇跑了。素不相識上來就表白,女孩子不跑才怪。第二個就稍微聰明了,他說:“你能不能借我10塊錢吃碗面?當然,我們倆萍水相逢,我要先自我介紹一下,這是我的學生證。”這樣他就巧妙地像女生介紹了自己,也建立了信任。然後他又說:“這個10塊錢我不能白要你的,我得還你!你留一個手機號。回頭我打電話給你,我把錢還給你。”這樣他就要到了手機號,擁有了聯系方式。最後他又說:“你要真肯借我10塊錢,我還想從你多借10快錢,因為我要請你吃碗面……..”

用姑娘的錢和姑娘共進晚餐,目的100分達到,足以見到建立鋪墊的重要性。這種模式和做互聯網產品,尤其是產品發布非常類似。如果產品剛做完,無任何鋪墊冷不丁直接扔到線上去,註定會是一個失敗的發布,大家還沒弄清楚前因後果只看到一個成型的產品,根本無法產生嘗試使用的沖動。所以產品發布前,都要進行一些活動的鋪墊,盤活產品路徑,讓目標用戶了解、知道,進而逐漸信任,這樣它發布後才會獲得大家的親切感和認可。你需要見多識廣,不斷權衡確立真實匹配標準。

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住曾經寫過一篇配比理論。假設有一屋子的人,100個男人100個女人,每個人多手持一個號碼,這個號碼代表著你的美貌、才華、學識、是否強壯等指標,號碼越大的人證明條件越好。大家的目的就是進行自主匹配,實現兩個人的號碼最大值。在這個過程中就發現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比如分數高的女生往往最後匹配分數低的男生,分數平平的女生反而能夠匹配到“男神”。但無論如何,最後算出的兩個人的總分數都是相對優化的。那為什麽分數高的兩個人沒有被恰到好處地匹配到一起呢?

還原到實驗本身,分數高的男生女生都想找到一樣優秀的配偶,分數低的則想要找到比自己出色的另一半。所以邀約實際情況往往是,分數低的向分數高的發出邀約,分數高的一開始會因為對方分數低而拒絕,但隨著身邊人逐漸匹配完成,再接到的邀約可能還沒最開始的邀約分數高,最後這個優質的分數高的人會放棄尋找“同質人”,而選擇一個分數一般的人進行匹配。

為什麽會發生以上結果呢--無明確匹配標準。

試驗中的男神女神正因為沒有明確的匹配標準,才被外界的環境壓力所妥協,選擇一個相對優秀的,而並非堅持尋找自己的最優目標。溯回到女博士的例子,作為一個知識女性,她在擇偶上做了充分準備,充分分析明確自己的擇偶標準,再根據這個標準進行篩選,最後圓滿實現了自己的既定目標。

不知道喜歡什麽樣的啊,不知道什麽類型才適合我啊,我該如何確定匹配度呢?

很簡單--見多識廣,湊夠數量

見識了、接觸了足夠多的人,自然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擇偶匹配度。

其實這個理念和互聯網做產品又不謀而合,有一句話就叫做:“少即是多”,一款小眾的互聯網產品,要想獲得真正匹配的目標用戶群,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通過網絡等手段讓產品被更多的人所知,觸達到足夠多的人,在大量的受眾基數下自然有人認可、契合產品理念,這樣自然而然地成為忠實用戶。

廣泛結交的同時把握尺度,弱關系比強關系更能幫你看清一個人

從現在互聯網社交的理念來看,弱關系比強關系的價值更大。

這種關系指的是你跟朋友之間的距離、遠近、強度。

如果你找一個對象,你身邊的強關系可能是幾個特別要好的閨蜜、鐵哥們、家人。這種強關系能給你介紹的人是非常有限的,且會由於關系本身的原因“難以舍棄”,即使不合適的人,礙於關系你也會咬牙交往。然而弱關系則完全沒有這種煩惱。

“弱關系”指的是我們自己通過日常的工作生活興趣愛好結交的人,他們可能與你沒有很強的關聯,只能說是泛泛之交,但反而交往更加放松無芥蒂,可以無顧忌地聊一些彼此實際情況,在真實的聊天中看清一個人。保持弱關系可以具有更多的選擇性,通過和不同的異性成為普通朋友,再逐漸篩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這樣大大提高了兩個人匹配度。

在此建議每一個苦惱“個人問題”的朋友,不要急不要躁,更不要委曲求全。總會有一個與你匹配度最高的ta出現,而為了找到ta你不能原地等待,而是要自主地“有所行動”。先發掘自身感興趣的領域,再通過一些相關論壇、交流會等方式結識同樣興趣愛好的異性,與大量異性建立弱關系,在與他們的相處中不斷摸索明確自己的擇偶匹配標準,最後選擇一個合適的對象交往,彼此換位思考設計戀愛場景,不斷試錯摸索,最終找到“天作之合”。

“有趣的靈魂終將相遇”,祝每個朋友找到真正對的那個ta。

本文作者:TII三人行(微信號:Inplin),是由TII互聯網轉型咨詢的艾永亮、劉官華、梁璐三人創建的一檔欄目,會定期給大家分享對互聯網的思考和感悟,對熱點問題的看法和見解。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029

如何挑選靠譜P2P平臺?把握四個原則就好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space/2016/0309/154616.shtml

導讀 : 雖然目前有不少小平臺選擇良性退出,但也有不少平臺頻頻爆雷,使投友們成為最後的接盤俠,怎樣的平臺才靠譜?

挑選靠譜的平臺一直是投友們不斷討論的話題,也有很多投友相互推薦平臺,可經過考察發現,並沒有推薦人說的那麽好,找出一個靠譜的平臺猶如大海撈針。雖然目前有不少小平臺選擇良性退出,但也有不少平臺頻頻爆雷,使投友們成為最後的接盤俠。為此,投友們甚是困惑,怎樣的平臺才靠譜?

1.看投資平臺合規與否:地方金融辦備案,銀行資金存管

隨著監管的明晰,行業的無序時代也逐漸成為過去式。2015年12月28日,銀監會聯合工信部、公安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起草頒布《辦法》,明確規定P2P平臺為個體與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撮合交易的信息中介企業,並且特別劃定了12項“紅線”,即禁止P2P自融,禁止搞資金池、假標和關聯交易、拆標,禁止混業經營,不得承諾保本保息,禁止股票配資、做眾籌業務等。

合規的平臺一定是遠離這12條紅線的,首先在合規性上就可以排除那些純詐騙,或者是披著互聯網金融外衣做非法勾當的平臺。

不僅如此,《辦法》還規定,開展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業務的機構,其機構名稱中應當包含“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字樣,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目前大多數平臺名稱均為金融服務、信息服務公司,以後投資人看名字是否有“網絡借貸信息中介”也可以判斷平臺的合規性了,這也是從準入上對平臺加以規範。

此外,業內人士也提醒投資人,根據辦法,還要看平臺是否在地方金融辦備案,是否與銀行進行資金存管等。

2.看平臺背景“水分”:查詢公開信息如股權結構、驗資報告、工商註冊信息

對於投資人而言,很多人都首先關註P2P平臺地背景實力,從這一點上考量也能最簡單的判斷平臺靠譜與否。一旦平臺戴上“國資”、“風投”這樣的帽子,無形中起到了很大的增信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對於號稱國資系的平臺,由於行政級別不一,信用背書能力自然不同。但目前也有不少號稱國資系的平臺實為地級市甚至縣級國資背景的平臺,背書意義不大。例如匯錢莊,間接控股股東是河南固始縣縣屬的建設投資公司。根據控制力的強弱,有不少宣傳國資系的平臺其實國資占比很低,或需上追溯兩三層才為國企,這類平臺公信力不大。

為了迎合投資人,很多平臺采用“左手投右手”的虛假增信手段欺騙投資人。業內人士提醒,可以通過查詢平臺已公開的股權結構、驗資報告、工商註冊信息來判斷平臺背景的真實性。如果平臺宣稱與大平臺有合作,也可仔細查看平臺公開的合同,特別是合同上的各類名稱和公章等。

上述人士還表示,對於宣稱已經獲得風投的平臺,投資人可搜索該風投是否為知名風投公司,登錄“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平臺是否已做股權變更,或者直接撥打風投機構客服電話咨詢。如果投資的為非上市系實體企業,則要小心其可能存在自融的風險。

3.看平臺的業務模式:看不懂借款產品描述的請不要輕易嘗試

投資P2P,業務的真實性應該作為首要參考因素。“不管平臺擁有什麽樣的背景實力,業務模式和業務真實性一定是網貸投資人首要考慮的因素”,業內人士表示。對於看不懂的標的、看不懂的業務模式,投資人千萬不能輕易嘗試。

目前,P2P平臺上常見的借款產品有小額信貸、企業貸、房貸、車貸、票據、供應鏈金融等。“需要註意的是,由於供應鏈金融產品對平臺本身的資源和產業整合能力要求極高,除非像京東、中石油這樣大型的企業,一般號稱做供應鏈金融的民營系平臺往往涉嫌自融。

對於一些把借款產品描述得特別複雜連專業機構都看不懂的平臺,投資人要保持警惕,謹慎投資。

4.看信息披露是否透明:公開資料越全面越詳細,可信度越高

一直以來,P2P行業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辦法》中也規定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應當在其官方網站上向出借人充分披露以下信息,借款人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年收入、主要財產、主要債務、信用報告;融資項目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於項目名稱、類型、主要內容、地理位置、審批文件、還款來源、借款用途、借款金額、借款期限、還款方式及利率、信用評級或者信用評分、擔保情況;已撮合未到期融資項目有關信息,包括但不限於融資資金運用情況、借款人經營狀況及財務狀況、借款人還款能力變化情況等。

“一家平臺信息披露越全面,借款資料展示越詳細越透明,那麽平臺隱瞞問題的難度就會越大”,業內人士表示。他認為,信息披露包括平臺基礎資料公示、運營財務數據、借款人資料展示三大方面。基礎資料公示包括營業執照、高管團隊介紹、股權關系、重要人事任免、股權變更、網站規則調整等;運營財務數據包括貸款余額、交易量、壞賬率、借款人數、出借人數等十幾個指標;借款人資料展示則有借款人個人信息、簽約現場照片、上門考察照片、合同、打款憑證、抵押物照片、審批風控流程等幾十項指標。

因此,投資人可登錄平臺網站按以上方法、提示按圖索驥,綜合各項信息判斷平臺是否值得投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8582

頂尖風投人怎樣挑選投資企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805/157945.shtml

頂尖風投人怎樣挑選投資企業?
童士豪 童士豪

頂尖風投人怎樣挑選投資企業?

全球最佳的風險投資人,他們會投資什麽樣的企業?最佳投資人在面對具體企業是如何判斷和操作的?作為創業者,你在面對不同投資人時應該如何對待?未來最看好哪些投資領域?連續4年登上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童士豪,用他投資過的獨角獸案例,為你詳細解讀其中的秘密。

文 | 童士豪 文章授權轉載自GGV紀源資本公眾號

 只有“卓越”的企業才能提供最高的投資回報

獲得2倍毛回報的基金已經是非常好的表現,而要獲得5倍甚至更高的回報,只有投資能夠成為卓越的企業才可以實現,即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其中的要點是:謀定而動,順勢而為。

投資的八個字是我的信念:謀定而動,順勢而為。速度要快、狠、準。我現在講解一下一般VC是怎麽樣看投資?怎麽樣成為好的VC?在賬上需要什麽樣子的效果才會有好的成績單?

基金假設2億美元,大概平均能夠投資20個項目,基本上一千萬美元投一個項目,可能分2批,或者3批投的,相對來講比較早期的基金,可能投的是A輪或B輪。

一般來講這樣的基金如果有1.5倍到2倍凈的回報,對海外的LP來講已經是很好的這個表現了。那達到這樣子的結果,毛回報,不除掉這個基金本身的運作的錢以外,需要2.5倍。也就是說,兩億美元的基金我必須還給我們的投資者5億美元才行。

那怎麽樣能賺到5億美元呢?假設我們投了早期的,每一家被我們投的公司,我們都是A輪進去,占有20%的這個股權,5億等於說這個公司,被投的這20家公司,加了起來它的市值必須要達到25億美元才行,就是5億乘以5。這樣子的命中率投20家中5家能夠上市,25%的命中率,這樣子的命中率已經是非常高了,也不過是2.5倍的毛回報。

所以人家說我的基金有5倍或者是更多的回報是怎麽做到的?講白了,不是靠命中率,靠的是其中有一家是否是京東,小米,唯品會,阿里巴巴,才有這樣子的情況。再來可能是58,或者是YY、去哪兒、攜程,也會有這樣的表現。

所以怎麽樣能夠找到或幫助企業變成下一個攜程,下一個去哪兒,下一個58,是投資人很關心的事情,有一些早期投資者,會願意花時間幫助創業者不斷擴充他自己的團隊,增加新的業務。

從徐新第一天投京東開始,到現在京東變化是巨大無比。從我第一天投小米開始,做的是MIUI的OS,到今天有個小米生態鏈,中間的變化是巨大的。沒有這樣子的巨大的變化,要保持好的投資回報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所以我們都認為,要投資卓越的企業才有機會變成卓越的VC。卓越的企業沒有一個大的趨勢的支持下,也很難變成卓越的企業。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另外,不同的基金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打法。早期的基金冒的風險會更大,它希望每個它投資的項目會有10倍的回報,所以你在跟A輪的投資聊天的時候,你要想到他心中其實從你身上希望能賺10倍的回報,他投5個能中1個就達到2倍的目標。其中有個必須要成為下一個58,下一個去哪兒,才能夠成為超過兩倍的基金。

成長性投資的話,B輪或C輪的,離上市時間大概兩年到四年,那個投資者跟你聊,他需要5到7倍的回報,他的命中率必須是3選1,或者是2選1,冒的這個風險就會小很多。上市之前的話,基本上必須是穩賺不賠的情況之下,他才會投你。越早期投資的,他冒的風險越大,他死的公司可能越多,但是不能錯過下一個能成為卓越的企業。基本上邏輯就是這樣子。所以在不同階段,在跟不同VC在聊的時候,你要想清楚他心中是怎麽算這個賬的,他必須要什麽樣子的回報他才能夠支持你。

怎樣才能投資一家可能成為卓越的企業?

投資可能成為卓越的企業有四大要素選好市場,能夠大到支持10億美元上市公司,3千萬美元的利潤空間;尋找、組織優秀團隊找到好的切入點,以迅速自然成長來證明用戶有需求;提供充分資金、人才和資源,證明其模式可行,並快速發展。

大家都知道選個大市場,能夠有這個10億美元上市的公司才行。那怎麽樣成為10億美元上市公司呢?如果拿30倍的PE的話,這家公司必須有能力證明給投資者看,他在12月之內會有三千萬美元利潤的空間,這不是個小的數字。

當然京東上市的時候是賠錢的,但是沒有之前亞馬遜的這個例子的話,別人也不可能相信它未來會有這樣子獲利的這個空間。但是一般來講,你要有10億美元上市的公司,沒有3000萬美元的利潤空間的話,是很難成為這樣子的一個市值的。選好市場,大家都知道找到好的這個團隊。

很多人問我創業者特色是什麽,學習能力,領導能力,講故事能力,判斷事情,然後隨時會調整速度的能力,都是很重要。以及,他是否找到一個好的切入點。有了好的團隊,選好了市場,在沒找到個好的切入點,不知道怎麽樣能夠讓面對的客戶喜歡他,喜歡他的產品,常常在第三點他就浪費很多很多的時間。當一二三都具備了,那就在成本低的情況之下去證明這模式是可行的,甚至於可以被複制的,才能夠快速地發展。

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怎麽去執行呢?Kobe進入這個NBA的時候18歲,沒有讀過一天的大學。在他之前,沒讀過大學直接從高中跳到NBA表現好的,成功的案例就那麽幾個而已,所以前面有13個球隊都沒選他。但是他有個什麽特質?他這種想要贏的那種欲望非常的強烈,傑瑞魏斯見到他,喬丹見到他,想跟他聊個10分鐘,15分鐘,覺得這個人要求知的欲望跟贏的那欲望特別的強,特別會學習,花很多的時間來看各種各樣偉大的球員有什麽招數,不斷的練習、學習。

他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聽,他問記者:“你知道洛杉磯早上四點長的是什麽樣子嗎?”很多人不知道,他知道,二十年來幾乎沒斷過。

2

那我們在創業的每一位是否能做到全力以赴,你早上起來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否你自己做的事情,我可以告訴你,我是這樣子的人。第一件事情想的、吃的、睡的都在想做投資的事情,怎麽樣幫創業者能夠有好的發揮,怎麽樣能夠找到下一個有潛力的創業者,遇到有潛力的創業者,我會非常的開心。

因為跟聰明的創業者聊,聊他的事情,聊他的業務,交流該怎麽樣做才能夠做得更好,聰明的創業者會一點就有很多的想法出來,這種交流是非常樂趣的,即使不付我錢,我都願意幹這樣的事情。我特別喜歡看球賽,也特別喜歡歷史,從這兩邊悟出很多的道理,跟創業,做投資都是有關的。

 市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有什麽特征?

企業成為獨角獸的速度不斷增加,需要時間越來越短,其中大部分企業是面向大眾用戶;大部分是30歲左右創業;越來越多能夠做大事的創業者,要麽是特別懂農村經濟,要麽是既懂國內市場,又知道國外市場動向。 

美國一家VC做了這個統計。從2005年開始,他們統計每年誕生的公司,後來變成所謂的獨角獸,市值超過10億美元,幾乎都是沒上市的。這里所有未上市的公司,都是指的估值。

2005年誕生了10家,2006年誕生11家,2007年誕生了23家後來成為獨角獸的公司。2007年有什麽特別的不同嗎?對,iPhone誕生了。你要是早一點創業的公司的話,你還是PC時代的思維。太早出現的2003年、2004年的公司,大部分是沒有成就的,只有2004年的facebook變得特別有名。很多公司現在很多大家都不曉得了,他們出來太早,沒有抓住機會。2007年成立的公司,基本要七年、八年以後才有機會成為一個獨角獸,前面兩年需要摸索,後面兩年等到LS到一定的規模了,才能夠起來。所以這個其實是有一定邏輯在里面的,不是光靠我們自己努力就行的。

2009年又特別的多,為什麽呢?因為金融危機過後,很多人都不敢創業,VC也不敢投。那時候能拿到錢的公司,如果還是很努力地去做他該做的事情的話,競爭真的要少了很多。而且iPhone已經出現了,安卓也出來了,有足夠的手機在外面了,能夠發揮作用了。所以,每一次有新的變化、新的規矩的時候,大家要想一想的,怎麽樣抓住這個機會。

我們還發現,這84家進入獨角獸俱樂部的公司,成為獨角獸的這個速度不斷的在增加,而且需要時間越來越短,而且大部分呢是做面向大眾用戶的,不是做企業級服務的。為什麽面對消費者的公司,它的估值、市值會比較高? 我們後來研究的結果是因為,面對消費者的公司要全球化,相對來講比較容易,不管是Google也好,這個facebook也好,全球的消費者共同素質比較高的。另外的話我們也發現,美國雖然是很多年輕創業者,但是真正做出來大的公司的,大部分是30歲左右創業的。

3

中國麒麟,在去年我們做這個報告的時候有29家公開上市的公司。這20家公司當中有一半出現的時間是2005年這個之後的,其中還有這個38家公司是未上市,但估值已經在去年的時候達到了10億美元的這個估值,這38家當中,有30家是2005後出現的。這也是因為改善了中國人口紅利,PC、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才有這樣子的機會,所以從2005年的開始誕生的公司當中,美國有84家公司是市值達到10億美元的,中國有42家。在這過程當中,印度只有2家,基本上都是幹電商的。

未上市的麒麟,創始的人是來自哪些地方,我們也做了分析,浙江最多,占了6個,再來是山西、福建,其它都差不多了。這些公司總部在北京是最多的,16家,上海第二,10家。所以在北京的浙江人,他們的成功率是最高的。 越來越多的創業者能夠做大事的,要麽是特別懂這個農村經濟,特別了解四五線城市的這個發展的狀況,要麽是又懂國內,也知道國外在幹嘛。這兩種極端化的成功的比例會越來越高,因為不這樣子,無法脫穎而出。未上市的麒麟的數量開始超過公開上市的麒麟的數量了,這個結果跟這十年來互聯網在國內快速的這個成長是很有關系的。到2020年,中國互聯網的市場會擴大到10億人用戶,現在是6、7億左右,新增加的,一定會很多來自於農村市場。多少人創業是跟四線、五線城市的用戶有關的?不多。但是未來這五年,它是會成長最快的。 “ 中國和美國獨角獸的差異

中國獨角獸做電商的居多,美國獨角獸則多數走高端,賣奢侈品,即便兩國公司同是做電商,打法也會不同;美國獨角獸傾向戰略投資,中國獨角獸往往擅長生態鏈;中國創業者往往目標導向,追求速度,而美國創業者多為興趣導向,追求極致,兩者如果能夠融會貫通,想不成功都難。

我們也做了這樣子一個對比,美國獨角獸跟中國麒麟,我們看行業,你就會發現在中國跟電商有關的麒麟是這個最多的,這個行業最多的是來自於電商,在美國不是,是企業級服務,美國電商成為獨角獸的特別特別的少,不到5%。為什麽是這樣的結果?美國社會有什麽樣子的客觀的原因造就我們有這樣子的結果? 第一,它線下的這個零售發展的不錯有沃爾瑪,沃爾瑪在80、90年代是那個時候的谷歌,那個時候的facebook。它用IT的這個能力控制整個供應鏈,很短的時間之內可以不斷地有便宜的在中國生產的產品進入它的店里頭,然後全部系統化的管理,知道什麽東西賣得好,什麽東西賣得不好,能夠隨時地調整,他們去研究學習,把人家好的優點都融入到沃爾瑪的體系里頭。後來又出現了一個亞馬遜,亞馬遜表現的也不錯,而且上市的時候融了一大筆錢。那時候的互聯網的泡沫破了,其它做電商公司的也融不到錢的。他一家融了錢不斷地去做,加強各種的環節的這個服務的提升。有他們兩家在,美國大部分的電商是做不來的。所以美國人後來很多VC或創業者都喜歡走高端,最近的五年來拿到錢的美國電商公司都是走高端的,賣這個奢侈品的。這些公司也都做不大,因為跟品牌打交道很浪費時間,速度很慢。同時買的對象,受眾群是少數的一個族群。雖然每一個人付的錢可以很多,但次數不高。所以美國人對於投資的電商是非常不看好的。 

那對我們來講,其實是個機會,為什麽?因為美國做出來好的電商公司,它可以全球賣,它不僅只是在美國市場賣,如果它做的這個事情是針對全球的屌絲用戶的話,或者全球中產階級消費升級的一個市場的話,這兩個市場,於全球來講是大市場,但是必須這個團隊是夠國際化,也敢去做一個世界級別的企業,所以它打法跟美國之前熟悉的電商公司的打法是不一樣的。因為團隊長的樣子也不一樣。我投了幾家在美國做得不錯的電商的公司,都具備這樣子的特質,一個是來自於東歐中國團隊的組合Wish,一個是來自於印度在美國跟華人的一個團隊的組合Poshmark。

你要是在中國練了十年的兵,知道為什麽中國企業能夠起來,有什麽社會的原因給他機會,如果這個事情把它去全球化的話,會有什麽樣子的條件能夠讓這樣子的公司做好。仔細研究,其實有很多機會的。這就是我願意在中美都做投資的原因。

我們發現中國成為麒麟的公司,它需要的時間比美國成為獨角獸的公司的時間要短,更快,這是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大家猜猜看為什麽?中國創業者的目標更明確,更會想我的最後的結果應該是什麽,我怎麽樣從A到B,我要做什麽樣的事情才到那樣的結果。大部分美國人創業不是這麽想的,他只是為了他自己一個興趣去創業。

未來的投資趨勢

未來10年的投資方向主要有三大領域:物聯網和IOT、互聯網+、國際化。萬物互聯和互聯網+方面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會,而國際化的企業才有更大的機會獲得成功。

全球現在有30億的智能硬件,智能上網有20億只手機,未來的這個五年,智能硬件的數目可能會翻一倍,未來的十年可能會翻三倍。在這個巨大的機會當中,前面十年是中國的快速成長十年,我們已經看到了產生出42家麒麟這樣子的公司。未來的五年到十年,這個數字可以再翻一倍到兩倍,尤其是能國際化的公司。多少人在做?有花工夫去練好英文,或練好第三個語言,有去各個國家、印度也好,去這個東南亞也好,去歐洲去考察的?未來的十年,絕對是誰國際化的能力強,誰就有機會幹成更大的這個事業。

能夠上網的智能硬件越來越多,硬件里頭都有軟件去讓它們變得更聰明。對消費者來說智能硬件能夠發揮的作用更大,而且又能夠聯網,後臺有雲的基礎服務,能夠讓整個系統變得更智能化。所以當初五年前聽人家講這個無人駕駛車的時候,覺得是有點科幻小說,現在美國以及在國內你都可以看到無人車在跑了。這個是一定會發生的事,這里頭有巨大的機會是值得大家去努力的。 從可穿戴的產品到能生活化的這個產品會越來越多。就是小米花了那麽多工夫打造“米+”這個品牌的道理在這里。這個完全是跟現在的做法是不同的一個打法。如果你做的東西是有價值的,是更智能化的,你就有成功的機會。 另外,零售業開始滲透其它的線下行業,零售業是第一個受到互聯網沖擊的線下行業。Airbnb現在一晚上能夠提供的房子或房間超過一百萬,萬豪是是全球最大的酒店集團,它現在有的這個房間是74萬。Airbnb在中國根本還沒有太多的存在,所以未來市場的空間、未來成長的空間可能還是更大的。 “尋找成長最快的公司

小紅書是2013年,我們開始關註它,2014年投資的。那時候我們都一直認為屌絲經濟是最重要的經濟,在中國屌絲市場,誰贏得屌絲,誰能贏得天下,這個發揮的作用是巨大的。到底消費升級這一塊,白富美的市場這一塊,到底能成長得多快,其實我們心里並不是很有把握的,如果不看好這個趨勢的話,是沒有理由去投資小紅書的。

我們後來看了iPhone的數據,手機到底有多少?在2014年的時候算了一算,大概一億左右,這個成長的速度是非常的快的,可能未來能夠發展到2億,也許3億的空間,那夠了。加上小紅書的創始人毛文超是斯坦福MBA畢業的,他的很多同學來自於東南亞,來自於印度。未來真正中國市場飽和了,去其他國家的機會是否有,只要跟品牌打好了關系,這個產品是不是能夠賣到其他的國家去?現在還太早,但想象的空間是存在的。所以後來想了一下,還是決定投資。在內部有一些爭議,因為在那之前,做白富美經濟做大的公司並不多。所以只看之前發生什麽事情去做判斷是不夠的。還是要在客觀的環境中間找到是否有成功的因素跟原因在,才能夠做這樣子的賭博。 因為智能手機的崛起,所以消費者心態也發生了變化,中國三十年的改革,已經有足夠的基礎讓85後、90後有不同的消費習慣。小紅書用戶最多的其實出生在90到95年,再來是出生在85到90之間,這兩個族群是消費的主力。

麥肯錫做了一個報告,現在的市場是屌絲的市場,未來十年白富美市場占的比例會越來越大。國外和一線城市的消費會帶動一部分人的消費方式,四五線城市消費實力增加,也會釋放到線上來,這兩個趨勢中間看起來好像是有一些沖突,但是各自都有成長的空間。

4

最後關於全球化。不知道在座聽說過Wish的有多少人,應該是做電商的人才會聽過。簡單地來說,把淘寶這個模式放到這個移動互聯網上,面對全球的屌絲用戶,就是他們做的事情。我記得我2013年在北京第一次見到這個團隊的時候,他們做的事情,那時候還沒開始賣產品。等我2013年加入GGV以後,我又去找它,發現他們這個成長的速度還蠻快的。那時候我記得在矽谷很多的這個美國VC都見過他們,但是沒有投資,因為覺得說你賣來自於中國便宜的東西給在美國相對來講比較低端的用戶價值不大,我問了他們五個問題。

在上面什麽東西賣得好?品牌賣得好,還是非品牌賣得好?答案是非品牌。這是加分,不是減分。因為我知道跟品牌打交道是很麻煩,品牌貨又不多,你跟它合作的話,你的規模是有限的。如果很多人願意買非品牌的東西,那你就找到一個市場和產品的好的結合點。

 來自於中國的商品,占你的銷售額的比率大概多少?答案90%以上。對美國來講,美國VC又是扣分的,中國風險太大了,我連中國都沒去過,中國賣的這些商品好和不好,我也不知道。這個可能中國賣的產品可能有局限性,全球用戶可能不購買,是扣分的。但我認為是加分項,因為你連中國商品都能賣得好的話,那可見你找到適合的用戶願意買中國商品了,那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我問在美國誰買你的商品?美國的主要用戶來自德州、佛羅里達州,美國中西部、美國南部,這些都是沃爾瑪用戶的這個分布點。紐約、舊金山、洛杉磯,用戶不是很多。這個才幹了六個月的時間,轉型才六個月的時間的平臺賣商品,而且賣來自於中國的商品,居然能夠打入美國這個中西部、南部,這種大部分白人多的地方。那你真的是找到一個需要被服務又很少選擇的這個族群了,這個絕對是加分。 美國跟非美國的銷售額的比率大概是多少?這個問題的答案,關系到國際化的速度會有多快,才幹了六個月,美國的銷售額的比率占了多少?只有60%。如果是80%來自於美國市場,那麽我可能會擔心,因為這在美國市場真的不是主流,但是如果60%來自於美國的銷售,40%來自於美國以外的話,那可見願意買中國商品的人是全球的趨勢,不只是來自某個地方的趨勢而已。 你在中國的團隊有多大?大家猜猜看答案是多少?沒有。我們在中國投資那麽久了,最起碼的電商的人脈還是有的,幫你介紹幾個人,你覺得不錯,很快能夠建立一個中國團隊,成長速度會更快。結果我們投資了以後,幫他們介紹了中國負責人,一下子建了40個人的團隊。他們成長速度極快,在電商這塊,他們跟亞瑪遜不是第一就是第二,齊名的,而且沒花多少錢做廣告。而且不只是美國,在西歐的國家、北歐的國家、部分東歐的國家也都是前幾名。 所以我們喜歡投資的企業會全球化基因,有美國的技術含量高的創新部分,也有中國這種大市場、屌絲市場、大眾市場的理解。

5

另外一家公司是musical.ly,美國現在所有從8歲到15歲的年輕人,超過三分之一都在玩這個應用。這個團隊是在哪里呢?在上海。主要用戶在哪里?在美國。這是個中國團隊設計出來產品,跟美國主流的產品沒有任何的差別,但是有中國的元素在里面。我們投Musical.ly的時候,很多人覺得說不予置評。可是短短的六個月當中,他們成長速度驚人,社交也越做越強。到現在美國大部分的女性用戶、男性用戶,尤其是女性用戶,使用從8歲到15歲的話,都在上面。之前我們一直講全球化,全球化,全球化,連微信都做不到的事情,這個團隊居然做到了,如果只在國內,它的空間反而會比較有限,因為國內市場已經有小咖秀和映客了。

風投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941

市場也向中國女排致敬!挑選奧運代言人堪比“風投”

時隔12年後,中國女排再奪奧運會冠軍,新女排精神讓國人振奮。而贊助中國女排的光明乳業(600597.SH)成為直接受益者。

受益於女排奪冠的光環效應,光明乳業產品一度脫銷。“昨天(北京時間8月21日,女排在里約奪冠),我們的一些產品在京東都賣脫銷了,後來急忙補貨才滿足需求。” 面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光明乳業公關總監賁敏不無自豪地說道。

8月22日早盤,光明乳業一度觸及漲停,尾盤收漲4.36%。分析人士認為,半年報出爐在即,漲停未必指向企業的實際業績,或許更多的是市場出於向中國女排致敬。

代言人營銷爭奪戰

在本次里約奧運會的代言人營銷爭奪上,遊泳隊成為大熱門,蒙牛乳業(02319.HK)簽下金牌專業戶中國遊泳隊,伊利股份(600887.SH)則簽下風頭最勁的遊泳運動員寧澤濤,這甚至導致了寧澤濤和國家遊泳中心產生齟齬。光明乳業則在今年1月與中國女排簽下了3年的合同,成為其“官方戰略合作夥伴”。

中國遊泳隊在近幾年一直是金牌大戶,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中國遊泳隊取得了5金2銀3銅的成績,而在被認為是奧運會熱身的2015年喀山遊泳世錦賽上,中國遊泳隊又拿下5金1銀7銅的好成績。隊中孫楊、寧澤濤等明星運動員十分搶眼,在國內外擁有大量粉絲。

此前在外界看來,光明乳業簽約中國女排則冒了一定的風險。2010年之後中國女排的成績逐漸跌入谷底;2012年倫敦奧運會無緣四強,甚至輸給了日本隊。雖然在“鐵榔頭”郎平的帶領下,中國女排2015年取得亞錦賽和女排世界杯的冠軍,但隊伍比較年輕,大部分隊員都是首次參加奧運會,存在不確定性。

之所以選擇女排,光明乳業稱是被國人引以為傲的“女排精神”所吸引。在今年1月12日與女排的簽約儀式上,光明乳業總裁朱航明表示,中國女排堅忍不拔的毅力、堅持到底的精神,也是光明乳業所追求的。

賁敏向本報記者表示,由於戰略合作涉及到企業、排協、排聯等多方,具體細節並不方便透露。“選擇女排肯定是綜合考量的結果,但有一點可以明確,就是看中女排拼搏精神跟我們的企業文化有很高的契合度。”賁敏說:“當時女排在征戰奧運會之前並不被看好,我們仍然選擇與女排合作,也說明了我們在選擇合作方的時候並沒有那麽功利,考慮更多的是契合度。”

中國品牌研究院專家朱丹蓬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光明的選擇也許是“歪打正著”。在奧運軍團中,中國遊泳隊的“網紅”最多、“顏值”最高,同時競技成績也相對比較保險,更符合體育營銷品牌代言人的特點。他認為,光明可能未必不想選中國遊泳隊,但伊利、蒙牛在體育營銷方面走得更早,經驗更豐富。

不過,正是這一選擇,讓光明成為這一輪代言人營銷的“大贏家”。

在本屆奧運會上,遊泳隊的成績難言驚喜,最終只收獲了1金2銀3銅,寧澤濤表現平平。中國女排雖然小組賽跌跌撞撞,但此後越戰越勇,力克巴西、荷蘭、塞爾維亞等強敵,最終登頂。

朱丹蓬認為,一直以來,體育營銷代言人的選擇就存在風險,體育競技類項目本身就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運動員表現有起伏,這給企業帶來的效果會完全不同,劉翔就是證明。從競技成績和運動員個人角度來看,競技成績的分量顯然更重,個人魅力只是代言人的一部分,競技成績則代表了更多,也更被看重。

有公開資料顯示,企業知名度的提升成本較高。但借助大型體育賽事,投入同樣的廣告費,效果可以提升10%。

體育營銷專家張慶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通過體育營銷,提升企業知名度,提高認知度,與消費者之間建立持久和深度的聯系,這是體育營銷的核心優勢。

借勢提升業績

事實上,針對此次奧運會營銷,國內乳企都投入不小,但到底投入幾何、效果如何,伊利和蒙牛均婉拒了記者的追問。營銷費用一直是乳業的支出“大頭”。據2015年年報,伊利銷售費用為133億元,同比增長31.6%,原因是“市場競爭激烈,本期投入的廣告、導購理貨等營銷費用增長所致”。而蒙牛在2015年的廣告及宣傳費用,也達到了41億元。光明乳業的銷售費用也高達53億元。

據了解,一般企業在選擇代言人時都要做詳細的評估,包括營銷文案等,也會做好兩手準備。盡管如此,賽果依然會讓企業措手不及。

在奧運會小組賽上,中國女排的表現就曾令光明乳業“擔驚受怕”。中國女排輸掉第一場小組賽之後,或許就打亂了光明乳業的宣傳安排。通過搜索網站,記者依然可以看到《由光明乳業贊助的中國女排在里約奧運首戰失利》等報道。

蒙牛乳業公關總監紀小東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蒙牛與中國體育的合作由來已久,並受益良多。此次蒙牛與國家遊泳隊的合作,是一項為期5年的深度戰略合作,“我們對目前的合作效果表示滿意,也對未來的成果充滿信心”。

朱丹蓬告訴本報記者,即使代言人成績不盡如人意,企業也並非一無所獲。目前體育營銷的方式正在從單純的品牌營銷轉入事件、熱點、網紅、直播營銷等方面,遊泳隊的成績未必理想,但從營銷角度來說,收獲了傅園慧等新網紅,預計的目標也基本達到。不過對於光明而言,收獲可能更多。

代言人選擇是品牌給予大眾的第一印象,但企業經營最終還需業績說話。朱丹蓬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光明乳業在去年換帥之後,市場表現更為積極,實施了一連串的體育、娛樂營銷策略。借此機會,或許光明乳業會有一個新開始。

除了與女排合作,光明還選擇了中國臺灣的明星團體“五月天”,人氣演員胡歌、王凱等作為光明產品代言人……一系列動作的背後都指向了一點:光明乳業要讓品牌更年輕化。

2015年,由於大單品“莫斯利安”被指面對同類產品,渠道滲透不力而增長乏力,導致光明業績滑坡,當年營業收入194億元,較上年下滑6.18%,凈利潤減少27%。到今年一季度,光明乳業下滑趨勢已減緩,營業收入環比降幅收窄,為1.59%,凈利潤1.18億元,增長22.55%。

興業證券研究員陳嵩昆認為,女排奪冠會產生巨大而持續的社會影響和商業價值,因此有望拉動光明乳業下半年收入端顯著改善。

朱航明表示:“就全球範圍來看,乳業的市場競爭目前可以用異常殘酷來形容。在拼品質的同時,借勢營銷也顯得格外重要。當然,在升級品牌形象的背後還有很關鍵的一點:面對國內乳業宣傳基調單一,缺乏差異化的現實,光明乳業試圖率先走出這個盲區,借助體育、娛樂等文體產業開啟快樂營銷,對外打造一種全新基調和格局,對內調整經營理念。”

賁敏透露:“光明今年5月在上海舉辦新聞發布會,郎平在百忙中特意前一天晚上從北京飛到上海,第二天中午參加完活動,飯都沒怎麽吃就匆匆回去了。這也說明了郎平對我們的肯定與支持。”

接受完記者的采訪,賁敏說自己正準備飛北京。“明天(8月23日)晚上我要代表光明乳業去為女排接機,我們還計劃給女排姑娘們開個慶功會。”她說,光明乳業與女排的合作有3年時間,公司正考慮後續在哪些方面做具體合作的展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481

如何挑選金融男

演技派視頻第三季來襲,今天我們來說說,如何挑選金融男。


歡迎大家使用Wifi或親流量觀看~~


我知道你們最想嫁的一定是長得帥、賺的多、身材好、工作單位高大上、對待老婆又專一的靠譜金融男,這就跟你們最愛的愛馬仕鉑金包一樣,能拎到,都是命!

 

還有很多悶騷金融男,就跟水桶包一樣,里外兩個色,雖然又潮又輕又能裝逼,但皮質比愛馬仕都精貴,碰下就花,跟悶騷男一樣,曖昧幾周看你沒反應就玻璃心匿了。

 

再來一大波的金融暖男,這是一種和Siri一樣的存在。絕對是Longchamp的餃子包啊,上至天後女神王妃、下至土圓肥,誰家里沒個Longchamp啊。

 

更加惡劣的是那些自我自我感覺特別良好的金融男,這些人整天挑三揀四,明明自己只有60分,恨不得女朋友是個100分的女神;即使被他們瞎貓碰到死耗子,這些人還會特別大爺地要求女神好生伺候。Coach為代表的大陸鳳凰金融男,還有一幫以Kate Spade為代表的港燦金融男。

 

最後一類中環渣男,就是A貨高仿包——都是假的!甩了這樣的,一點也不可惜!

 

所以女生該如何選包?沒有一款包是完美的,這就跟男票一樣,沒有人是完美的,不要看到人帥、條件好、是個男的就兩眼發光撲上去,要把自己的需求和倆人的三觀平衡好,最後買包都有個預算,你找對象也該找個和自己有共同興趣愛好成長背景來門當戶對吧。

 

聲明:本視頻並非針對任何中環金融男,你們要是非要對號入座,我也是歡迎的。


特別鳴謝:大安總、小安總、Fashionradio、Icebaby、Money給我提供各類鎮片之包!


往期視頻

演技派第一季    中港炒股大PK

演技派第二季    我做投行我驕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858

挑選股票漸失寵 被動投資漸成華爾街主流

長期以來,“股神”巴菲特都建議普通投資者最有效的投資方式就是投資指數。並且,他自己身體力行,建議自己過世後,留給妻子的財產中將10%放入短期政府債券,90%放入低手續費的S&P指數型基金。

盡管巴菲特一直大力支持,且從長期來看指數投資的業績確實超過大多數主動管理的基金,可是一直以來應者聊聊。現在,華爾街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被動的指數投資正在越來越占上峰。在過去10年中,71%到93%的美國共同基金或關閉或無法超過其最接近的指數基金。與此同時,那種依靠挑選股票能發大財的想法也漸式微。

對沖基金收取比共同基金費用更高,在投資上也更主動,也面臨著大規模的撤資。實際上對沖基金作為一個整體自2008年以來都沒有股票市場的大市好。

根據美媒報道,被動的共同基金和ETFs所擁有的標準普爾500指數從2005年到現在從4.6%增長到11.6%,翻了一倍還多。 僅被動投資的先驅Vanguard 一家就控制了標準普爾指數中468個公司的5%, 而在2005年只有3個公司。而且指數基金的費用只有其他主動投資基金費用的1/30 或者更少,當利率幾乎為零時,費用的問題就更顯著。

 《華爾街日報》稱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資本轉移之一。根據投資咨詢公司Callan Associates Inc.的數據,美國企業退休年金投資指數基金的比例從2012年的19%上漲到25%,公共退休帳戶從38% 上漲到60%。 而同一時期,捐贈基金和基金會的指數基金份額從40% 增加到了63%。

《漫步華爾街》的作者伯頓·麥基爾(Burton Malkiel) 在1973年該書第一版時就表達了這樣的看法。 他最經典的比喻是,一個蒙上眼睛的愚蠢猴子朝著報紙金融版面上擲飛鏢,它所選擇的投資組合和一個專家精心選擇的投資組合表現一樣好。

而且麥基爾從理論上進行了論述,他在2003年提出的“有效資本市場”理論已被廣泛接受,也就是說證券市場在反映個股和整個股票市場的信息時極為有效。而當信息出現時,關於這種信息的新聞快速傳播,沒有延遲地反映到了股票的價格當中。所以,不管是研究過去股票走勢試圖判斷未來價格的技術分析,還是研究公司季報和資產價值以幫助投資者尋找“價值被低估”股票的基本面分析,都不能使投資者的回報超過隨機挑選的個股組合,至少相對於可比的風險是這樣的。而現在,華爾街正在朝他指引的方向前進。

目前華爾街上主動管理和投資的基金還占多數。數據顯示,66%的共同基金和ETF 資產還是在主動管理,不過這個數字在10年前是84%而且還在快速下降。這些往指數轉向的主要是大盤股基金。大盤股基金組合里公司數量較大而且一般都比較穩定,很難發現低估值的公司。華爾街很多成長型基金的資產管理人依然是主動投資的擁泵者。

Alger 資產管理公司的高級副總裁,基金經理Amy Zhang對我說,“對於小盤股來說選股的力量依然會使投資收益有很大不同。”Alger 是美國成長股的先驅,掌管資金250億美元。 Amy Zhang 去年加盟Alger。 在加盟Alger 之前,過去12年中Amy管理基金的年平均收益達到了13.3%, 超過小盤股指數Russell 2000 growth 10.7% 收益率 260個基點,高於97%的同行業基金。現在Amy掌管的Alger Small Cap Focus 到今年9月底收益11.07% 而指數上漲7.48%。 這只基金在過去一年中收益15.19% vs 指數12.12%

“通過我們的研究,我們能找到還沒有被市場發現的潛力股票。”Amy 說

2003年Amy以10美元左右的價格購入Concur Technologies,  一直持有了11年,最後在2014年Concur以美股129美元的價格被德國軟件巨頭SAP收購。“在Alger 我們的投資組合只關註50支股票,這樣能使我們集中精力找到最大的增長點。 以從下而上看企業基本面為主要投資模式,可以為客戶帶來可觀的長期收益。”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015

歐洲股神安東尼波頓 公開挑選高增長內需股心法 10大持股名單曝光

1 : GS(14)@2010-07-25 18:20:06

2010-7-25 iM  

有「歐洲股神」之稱的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以逆向投資聞名。28年間他管理的富達特殊情況基金(Fidelity Special Situations Fund)年度化回報高達19.5%,若於1979年以10萬元買入他的基金,今天投資者已可擁有1,400萬元,成績與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並駕齊驅。

本已收山的波頓禁不住中國故事的引誘,決定來港成立首隻中國特殊情況基金,消息一出震驚本港投資界,成為去年底最大的財經新聞之一。潛伏數月後,波頓終於公開露面,引來中外記者蜂擁採訪,幸好本刊過去曾兩次跟他做專訪,今次他亦在百忙中抽取時間與本刊記者會面,獨家披露他引進歐洲經驗,在中國股市發掘增長3、4倍的潛質股的獨門心得,另外本刊更會全面披露其基金首次發布的10大持股資料。

多年來優異的成績令波頓贏得不少殿堂級投資人的稱許,人稱「股俠」的彼得林治(Peter Lynch)指他是「世界上最頂尖的投資人之一」,表示能與他被市場相提並論是一件光榮的事。《金融時報》專欄作家Johnathan Davis更稱波頓為投資者的哈里波特(Harry Potter),以讚揚他點石成金的能力。

波頓於2007年決定收山退休,只留在富達擔任指導新一代基金經理的工作,令投資者大失所望,更一度掀起龐大的基金贖回潮。不過波頓最終「技癢」重出「缸」湖,成立富達中國特殊情況基金(Fidelity China Special Situations Fund)投資中資股。

中國股市下半年可反彈

今番再戰市場,全因波頓認為在金融海嘯過後,中國以內需為增長引擎,將在全球緩慢的經濟增長中脫穎而出。「中國很多企業的質素,與西方或國際企業一樣優異,企業資產負債表普遍比我預期中強勁,不少公司都持有淨現金。」再者,波頓表示新興市場嚴重缺乏研究,提供了非常吸引的揀股機遇。對精於選股的他來說,中國有如一個尋寶的樂園。

歐洲經濟不景,以及內地逐漸收緊政策,令中港股市處於弱勢,在接受專訪時,波頓對中資股仍投以信心一票。「歐債危機是引發環球股市調整的主因之一,我預計未來市場的壓力會減輕,投資者對危機的憂慮稍為紓緩,是下半年股市反彈的因素之一。」

他對於未來市況頗為樂觀:「H股只是整固,而A股的跌勢則已持續了12個月,算是熊市,但我相信中國A股會出現新一輪的牛市。」波頓更認為,此次牛市應會持續一段頗長時間,「我預計要等美國息口上升一段時間,可能是連續幾次加息之後,牛市升浪才會停下來,而這應不會在短期內發生。」

中資金融股成領漲行業

2008年底正當人心惶惶之際,波頓已高呼估值便宜,歐美股市買得過,而金融股更會是領漲行業。年半過去,波頓所言一一實現,準確得猶如手執水晶球。今日上證指數仍在2424點低位徘徊,金融股更是表現最差的股份之一,這位名宿再一次反市場而行,認為中資金融股買得過:「金融股將再次成為領漲行業,而製造業及商品股則會滯後。」

波頓向來鍾情中、小型股票,直言中小型股佔其投資組合大多數,同時又指自己看好金融股,不過銀行、保險股的規模往往龐大,中國不少銀行的市值超過萬億元,難免令人懷疑,波頓是否真的喜歡中小型股?

聽到記者的提問,他急忙解釋:「我也不是完全不沾手大型股,另一方面,也不是所有金融股都是大型股份,我亦會在這板塊中找一些細價股。」記者翻查基金於英國時間周四公布的基金月報,發現在10大持股中,除了有工行(01398)等內銀巨擘外,亦有市值只得12.5億美元、在美國納指上市的泛華保險。

另一個他看好的行業,是當今最熱門的投資主題──內需股。

波頓揚言中國出口業的黃金歲月已過,未來中國增長動力將來自內需。「投資中國的大前提是,中國經濟正在轉型,逐漸倚重內需,出口角色會減少。」不過中央在過去1年推出不少措施刺激內需,資金乘勢湧入內需股板塊意圖分一杯羹,消費股的估值普遍較高,作為逆向投資者,投資內需股會否太隨波逐流?

尋找增長3、4倍消費股

波頓解釋:「政府政策只是刺激了一部分消費行業,『家電下鄉』亦是一些較短期及針對性的刺激政策。我相信若以3至5年時間來看,消費行業仍然充滿前景。」他認為眼下的投資氣氛愈來愈謹慎、市場的現金水平高企,整體而言,這仍是買股票的時機。

說到估值,他指港股、A股已跌了很久,估值普遍吸引。「至於消費行業是否仍然抵買,就取決於增長能否持續。當然現時已過了撿平貨的時機,那已是12個月之前的事了,當時遍地都是便宜貨。」不過相對其增長動力,消費股的的估值仍然合理。

「我不是說所有股票都便宜,有些的確也頗貴,不過我所選的股票,其價格都算合理,同時亦會問自己:這間公司的規模是否有可能較今日增長3、4倍呢?」

挑選消費股時,波頓偏好擁有強大特許經營(Franchise)網,而且管理層質素良好的公司。另一項較特別的,是會套用西方的成功例子。「如果我對這公司的營運模式相對熟識,我會較有信心。如果是西方從未見過的營運模式,一般來說我會對這些股票較懷疑。」

不認為中國國策難理解

早於2004年,波頓已開始投資中港市場,當年他曾持有電視廣播(00511)及港交所(00388)等股票。今次全心全意管理一隻中國基金,向來主力個股研究的他,自然更加落力走訪不同上市公司。他指自己單是在過去4個月,便約見過逾150間公司,跟不同的管理層及各地官員見面,亦參觀了不少工廠及零售購物中心,彷彿上了中國速成班。

回憶過去數月經驗,波頓指內地的官員令他印象很深刻。「有些官員擁有技術及學術背景,這點我覺得很不錯。另外,過去兩、三年他們成功阻止了經濟衰退。目前政策再次緊縮,但我認為在經過去年龐大的刺激措施後,稍為收緊是正確的。」波頓舉了個例子,指地方政府存在貸款問題,官員表示計劃要銀行申報實際的借貸金額,並要求更多抵押品及進行撥備,或改變地方政府財政來源等,「這些都是正確的方向。」

投資中國股市,必須跟着政策走。作為一個花了大半生投資外國股市的英國人,波頓卻不認為中國國策難以理解。「我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微觀的企業研究上,而有些投資者會把全部時間花在宏觀政策研究。」他頓了一頓,接着說:「當那些官員向我解釋地方政府問題時,我覺得非常黑白分明,他們會清楚告訴你,現時他們在做些甚麼、有甚麼需要改變、最近一次審視政府財政是在那年、再下一次是何時……這些都十分清楚。」

港元及港交所地位堪憂

波頓選擇從英國老家搬到香港成立中國基金,近半年亦有不少銀行家及著名投資者宣布東移,相對其他亞洲區金融中心如新加坡,身處香港是否有利投資中國?

「我對新加坡的認識不深,不過因為富達的中國團隊在香港,我想與團隊在一起。香港是觀察中國企業的一個好地方,大部分我訪問過的公司都在香港。」波頓以其優雅的英國口音說道:「倫敦有悠久的歷史,不少公司長久都在倫敦經營,但香港與中國有很密切關係,我想現時香港在很多方面仍是中國與世界的橋樑。」

目前香港雖則擁有很強的定位,但這位投資名宿對於香港的前途亦表示擔心。「其中一個問題是,港元的角色還會保持多久?未來當愈來愈多貿易以人民幣進行,港元便有機會被擠到一邊。」波頓更指,大多數貨幣都難逃貶值的命運,人民幣是少數例外。另一方面,他指以現時來說,香港交易所對中國上市公司來說仍然十分重要,「不過在未來10年它是否仍會那麼重要?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香港的散戶向來喜歡炒賣投機,窩輪等衍生工具極受歡迎,被問到他對於香港散戶有何忠告時,他說:「嗯,這個問題要很小心回答!個人認為,很多散戶以為自己可以準確地捕捉入市時機,但這其實十分困難,他們大部分最終會失望而回。」

波頓不是一個喜歡短炒的人,面對市場上有「長綫投資已死」這一論調,他並不苟同。

「上次的金融危機是個極大的例外,是我所遇見的最差一次。對大部分人來說,買入及持有策略仍然可取。」

股神10大中資持股

波頓管理的中國特殊情況基金(China Special Situations Fund)是一隻在英國註冊、並在倫敦交易所上市的基金。若本港散戶有意投資,可透過開設英國股票戶口涉足當地市場。未知是否市況不景的關係,中國特別情況基金在4月上市時集資4.6億英鎊(約55.7億港元),較原定目標6.5億英鎊(約77.9億港元)為少。此基金於英國上市,投資內容毋須向本港投資者披露,不過從英國發布的基金月報中,亦可搜尋股神揀股策略的蛛絲馬迹。

金融股是波頓的最大持股行業,共佔組合32.4%,另非必需消費品股亦佔20.7%,證明波頓偏好消費股所言非虛。除了中移動(00941)及工行等龍頭之外,一些市值僅百多億的中型股亦在榜中出現,例如聯邦制藥(03933)。銷售抗生素製劑產品的聯邦制藥近月走勢凌厲,周五(16日)收市價為9.74 元,年初至今逆市大升136.41%。

此外,波頓的投資內容靈活多變,A股及B股、美國上市、海外上市的股票分別佔基金12%、12.9%及7.2%。除了正股之外,他更善用股票掛鈎票據(ELN),冀以更低的價格入貨。

股神作曲家

外表溫文爾雅、一派英國紳士風度的股神,最大的興趣是聽古典音樂,他更是位業餘作曲家。縱橫股壇35年的他,視古典音樂為減壓靈丹,作品為數不少,更於倫敦及香港開演奏會,甚至連女兒出嫁婚禮上的配樂,也由他親自操刀作曲。今次訪問他更將其CD贈送予記者,並附上親筆簽名。

本來波頓希望淡出股壇後,將有更多時間聽歌作曲,不過看來投資市場對股神的吸引力更大,退休生活不足兩年後決定出山。當全職作曲家的夢想,恐怕又要押後實現。

7280萬買The Mayfair定居

決定重出「缸」湖後,波頓以自己及妻子的名義,以7,280萬元購入中半山豪宅The Mayfair一單位,據聞單位面積約2,900呎,呎價高達2.5萬元!

樓齡近12年的The Mayfair,位於梅道1號,是半山4大豪宅之一,採單幢式設計,大部分單位擁有開揚海景,因此住客非富則貴;過去買家包括賭王何鴻燊女兒何超鳳及何超儀,以及葉劉淑儀亡夫葉文浩家族等。華人置業(00127)主席「大劉」劉鑾雄的女友甘比(陳凱韻)早前亦曾在此居住,今年4月大劉以8,800萬元售出,呎價破紀錄高達3萬元,轉手賺逾半億。

一擲千金買豪宅,波頓笑言香港樓價跟倫敦無得比:「這是我一生中買過最貴的東西!其實自七十年代初來港時,我已覺得香港樓價很貴。」

----------------------------------

外資蜂擁來港 甲廈搶手

去年11月波頓為了中國市場而出山,令投資界為之哄動。其實瞄準中港市場的又豈止他一人?金融巨企滙豐(00005)、投資大行大摩、金融大鱷等近年也紛紛來港,令香港甲級寫字樓頓成搶手貨。

物業顧問公司高力國際數據顯示,港島甲級寫字樓租務活躍,空置率由去年8月的5.95%,下降至今年5月的3.99%,與2008年下半年的低位相若,反映商業活動快速復甦。

外資來港記事簿

2009年9月25日滙豐控股(00005)

滙豐控股行政總裁紀勤(Michael Geoghegan)辦公室今年2月遷到香港,以配合發展新興市場。

除紀勤外,滙豐其他高層如集團策略主管Antonia Simoes及私人銀行環球主管Chris Meares,亦已相繼來港,意味滙豐重新將戰略重點放到亞洲。據聞紀勤這一動,連同過百名員工來港,不少更指定住在半山,一度令中區的住宅需求急增!

2010年1月14日索羅斯

有「金融大鱷」之稱的索羅斯(George Soros)近年積極進軍中國市場,其投資旗艦索羅斯基金管理(Soros Fund Management)今年初在香港開設辦事處,已成公開秘密。

消息人士指,索羅斯手下兩名猛將James Chang及戴霽昕(Dai Jixin)已來港坐鎮,並神秘地招兵買馬。早在5月中,索羅斯已被阿里巴巴(01688)CEO衛哲爆料指他已成該公司大股東之一。

2010年2月13日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國際私人銀行部門主管Douglas Wurth於2月從紐約調遷至香港,於上月再調動猛人Andrew Cohen來港,為亞太區特高資產客戶業務的行政總裁。現時,摩根大通私人銀行所管理的資產超過4,500億美元,大約一半在美國以外地區,目標客戶最少須擁有2,500萬美元資產。

目前摩通在香港及新加坡共有約100名客戶服務經理,未來將會增加人手及投入1,000萬美元發展科技平台。

---------------------------------

後記 英國紳士

訪問前數天,兩個記者為了張羅此次採訪而甚為忙碌,歐洲股神為大紅人,邀約訪問十分不易,幸好最終成事。

訪問當日,二人共捧着4本有關他的書籍,加上一隻CD及兩大疊資料,簡直有點「雞手鴨腳」;反觀波頓則一派悠然淡定的紳士姿態,一口牛津英語令記者耳朵非常受用,也即時放鬆心情。在波頓來港定居後,希望他能多抽空與我們會面,分享其投資心得。

﹏﹏﹏﹏﹏﹏﹏﹏﹏﹏﹏﹏﹏﹏﹏﹏﹏﹏

波頓書架

《Investing With Anthony Bolton》(中譯︰安東尼波頓教你選股)

出版︰中信出版社(2008年)

售價︰36元人民幣

此書由喬納森戴維斯(Jonathan Davis)與安東尼波頓二人合著。主筆戴維斯過去十多年任職資深經濟記者及專欄作家,所以有很多機會與波頓進行訪談。他在書中第二及第三章詳細介紹波頓的生平、分析其投資哲學及基金的表現。

最特別之處是波頓首次親自詳盡講述其管理的基金及投資哲學,更有份撰寫其中一個章節,當中他提及在2003年秋天首次考察及訪問中國企業後,便認為中國是未來的重要投資機遇,看來已為今日成立中國基金埋下伏綫。

《Investing Against the Tide》(中譯︰逆勢出擊)

出版︰FT Press

售價︰27.99美元(約218.3港元)

2007年底波頓為此書寫序時,他正在飛機上前往加勒比海準備退休。沒想到2009年底新書出版,波頓宣布重出江湖,並且進駐香港,執掌富達新成立的中國特殊情況基金,令基金業界哄動一時。

誠如波頓在序中所述,此書目的是將他30年所學及投資經驗結集起來,傳授他人。此書有如波頓的投資實戰紀錄,詳細講述如何發掘潛力股、分注吸納的技巧、如何設定買入價,以至訪問管理層的經驗等,內容針對年資較長的業餘投資者。

﹏﹏﹏﹏﹏﹏﹏﹏﹏﹏﹏﹏﹏﹏﹏﹏﹏﹏

波頓威水史

1979年至2007年的28年間波頓管理的基金平均年回報近20%,與股神巴菲特在1965年至2007年間的21.1%回報率相若,因而與股俠彼得林治齊名,被譽為歐洲股神。

1980年至1989年

基金發行首10年內累計回報逾10倍,當中有9年的年回報超過23%,在1987年股災當年亦有28%回報。

1990年

美國經濟衰退,由於波頓的投資組合集中在中型公司,當年基金回報下跌28.8%,他從錯誤中學習,並更深入地研究資產負債表。

1997年至2003年

科網股泡沫期間,他堅守價值投資原則,沒有買入科技板塊,反而買入大量受唾棄的股份,雖令基金在1997年至1998年表現落後大市,但其後科網泡沫爆破,成為少數能在2000年至2003年間獲得正回報的基金。

2003年

年初波頓準確地判斷為熊市底部,並建議董事局增加投資槓桿比率,基金在該年獲得33.3%回報。

2006年至2007年

波頓指牛市已近尾聲,建議減低槓桿比率及買入認沽期權。雖然過早看淡令基金在2006年跑輸大市,但2007年股市見頂回落11.6%,同期基金錄得4.22%的穩定回報。

2007年至今

在2008年尾預視股市快將見底,波頓強烈呼籲入市,環球股市在2009年展開全面升浪。去年底波頓決定重出「缸」湖,成立中國基金。

----------------------------------

歐洲股神揀消費股心法

˙公司規模能否比今日增長3、4倍

˙擁有強大特許經營網

˙管理層質素優良

˙參照西方成功營運模式

˙看好中資百貨公司、體育用品、珠寶、化粧品、餐廳酒店、互聯網及航空公司等

﹏﹏﹏﹏﹏﹏﹏﹏﹏﹏﹏﹏﹏﹏﹏﹏﹏﹏

安東尼波頓Profile

1950年出生,已婚,與妻現居香港

˙2010年4月移居香港

˙2009年底宣布來香港成立首隻中國基金

˙2007年出任富達投資總裁,擔任富達分析員及基金經理導師

˙1979年至2007年加入富達投資擔任董事及投資經理,管理多隻基金

˙1976年至1979年任Schlesinger投資管理公司基金經理

˙1971年至1976年為Keyser Ullmann投資分析員

˙畢業於英國劍橋大學,修讀工程及商業研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14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