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打新”效應明顯 市場利率全面飆升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163

市場資金緊張情緒不斷升溫,今日隨著史上最大IPO申購潮的啟動,利率市場全面飆漲,交易所國債隔夜逆回購利率飆升2500%,銀行間利率持續大幅走高,7天質押回購利率漲近300基點。

國債GC007利率飆漲近30%至13%附近,而GC001更是飆升2500%最高至23.87%:

GC001

QQ圖片20141218100620

QQ圖片20141218100909

截止11:15,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大漲100基點,報5%,7天品種漲幅更是達到297基點,報7%。

QQ圖片20141218112453

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全線上漲,其中兩周期限的漲幅最大,為52個基點至4.939:

QQ圖片20141218100108

自12月18日(周四)起新一輪IPO密集發行重啟。國泰君安預計,包括國信證券、中礦資源等12只新股預計IPO發行15.6億股,預計凍結資金超過2.2萬億,創歷史之最,國泰君安預測資金凍結規模如下:

640

有交易員表示,年末新股申購及繳稅共同發酵,流動性緊張勢頭再加劇,部分大行也加入資金拆借隊伍,其中隔夜品種拆借最為不易,加點融出機構不在少數,其余期限品種亦是供不應求。

昨日,關於央行MLF(中期借貸便利)續作、包括通過SLO(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向部分銀行註水的消息傳言不斷,但尚未得到證實;而今日最新一輪新股申購等令市場利率飆升,足見央行動作力度不夠,資金難見緩解,市場寄望央行出手更多措施援助資金面。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169

史上最強“抽血機”來襲 下周打新或凍結創紀錄資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068

下周有24只新股密集發布,新股發行數量創IPO重啟以來的新高,民生證券預計此次打新將凍結2.6萬億資金,資金凍結量創歷史新高,高於1月創造的前期峰值2.2萬億元。

由於賺錢效應顯著,每次新股申購都會變成市場“抽血機”,造成股票市場資金分流,市場利率上沖。

本輪新股申購最密集的是2月10日(周二),市場將迎來東興證券等十多只新股發行,資金面壓力最大的是2月11日(周三),2月12日(周四)流動性緊張的局面將有所緩解。

下圖來自民生證券研報,顯示的是24只新股申購的日期以及資金凍結情況:

QQ圖片20150206150838

QQ圖片20150206150854

QQ圖片20150206150907

下圖則是中金公司關於新股發行價的預測:

QQ圖片20150206151159

中金公司分析員王漢峰團隊在報告中提到,本批新股最高平均漲幅可能會走高,預計最高平均漲幅在200%-250%之間。其相對看好益豐藥房、唐德影視、木林森、東興證券。

一方面本批新股的基本面與新年首批相近;另一方面由於可能存在一個半月左右的空窗期,將一定程度提升本批新股的稀缺性。

此外,“參與打新的總體收益率可能有所上升。新股上市後整體表現有望好於上一批,同時由於申購期臨近春節,偏緊資金面有望提升網下配售比例和網上中簽率。”中金研報表示。

本周五A股大跌,滬指收創近一個半月新低,跌破3100點。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1155

股市“抽血機”再次來襲 下周打新或凍結逾3萬億資金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919

U6741P8DT20130206113117

上證綜指本周累計下跌,為一個月來首次周度下跌。下周新股的發行稀釋了降息的利好,抑制了股市的上漲。

上證綜指今日收盤上漲0.22%,本周下跌約2%。由於賺錢效應顯著,每次新股申購都會變成市場“抽血機”,造成股票市場資金分流,市場利率上沖。彭博新聞社調查的12家券商平均預計,下周的新股發行將凍結大約3萬億元的資金。

本月獲批的24家企業中,上交所有12家,分別是愛普股份、北部灣旅、拓普集團、東方證券、創立集團、松發股份、九華旅遊、浙江鼎力、立霸股份、龍韻股份、騰龍股份以及全築股份。

深交所中小板有4家,包括龍津藥業、世龍實業、國光股份、埃斯頓。創業板有8家,包括恒通科技、四通新材、強力新材、暴風科技、富臨精工、藍思科技、誠益通、中泰深冷。

中國總理李克強本周在兩會上表示,中國將繼續保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中金公司在報告中稱,2014 年 6 月新股重啟以來,資金凍結規模較大,平均凍結倍數約 180 倍,沖擊資金面。

3月11日、12日是資金最緊張的兩天。3 月 11 日、12 日分別有10只和11只新股發行。直到 3 月 16 日集中解凍,資金面才明顯改善。

申萬宏源證券分析師Yen Chiu向彭博新聞社表示:“市場將會在短期內受壓,而IPO的效應將是暫時的。考慮到經濟不佳的前景,政府應該會推出更多的刺激,但是規模不會很大。”

《上證報》援引社科院副院長蔡昉表示,“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中國的平均潛在增長率或降至6.2%。中國財長樓繼偉此前表示,2015年政府赤字預計為GDP的2.7%。

昨日的政府工作報告上,李克強表示中國2015年的GDP增長目標為7%,創下15年來的最低水平。中國央行於2月28日降息,為三個月內的第二次降息。2月,中國央行還下調了銀行的準備金率。

ING Groep NV的亞洲研究部主管Tim Condon向彭博表示:“我們對中國央行的寬松保持樂觀。降息的影響受到了IPO的稀釋。但總的來看,宏觀政策對A股有利。”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4786

ETF“打新”靠谱吗? 美股基金策略

http://xueqiu.com/3917237536/40452489相信在国内买公募基金(共同基金)的朋友,都常听到一个说法,那就是不要“打新”,即不要买刚发行不久的新基金,特别要注意抵御相关营销机构类似“1元基金便宜啊”之类的忽悠。那么,ETF呢?此类基金是否也应该回避“打新”?

首先,我们还是看看为什么共同基金不提倡“打新”,其实本质问题还是因为共同基金的透明度低,特别新基金的可参考内容太少,没法判断它的质量,因而面对不确定性,不提倡“打新”。我们知道,共同基金通常按季度披露信息,基金水准很大程度由基金经理的水平决定,对于老基金,由于有长期观察,特别如果这支基金时间长到曾经跨越牛熊,那就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信息可以判断,所以老基金特别在未更换经理的情况下,判断其质量更为准确。新基金呢?通常你只有基金公司的一系列宣传资料,特别是基金经理的履历,那当然得漂亮,必须名校金融相关专业毕业,而且如果曾经操盘知名基金更要突出,然后大谈投资理念。不过问题也在这里,新基金没有任何历史业绩参考,哪怕号称知名基金经理操盘,但是说实话,人的精力有限,你要是有支已经取得业界名声的老基金操盘,又要带新的基金,你会投更多精力在哪里?虽然很多时候,基金操作也是团队力量,但是当家的投入判断还是很重要。而且中国公募基金还有个特点,就是实际操作持仓最后跟宣称的理念差距很大,比如曾经的明星基金“华夏大盘精选”就被诟病过,持仓的有几个算“大盘”啊?对于新基,缺乏足够的判断信息,所以最好不要“打新”我认为是有道理的说法。

再看看ETF,从“打新”角度看,相对共同基金来说,有一个“好处”就是,信息更加公开和透明。因为从ETF传统理念和市场要求上,它需要挂钩一个指数,仓位和基金净资产等信息都需要天天披露。而且,ETF从二级市场角度看就是一支股票,也要发招股书,需要披露更多信息。所以,这就给了投资者更多信息可以判断,这支ETF的投资理念是否与你的需求一致。

举个例来说,过去我们介绍过这样一支ETF:NOBL,这是一支2013年10月份发行的ETF。但是作为一支上市“股票”,它也发招股书,还有方法论介绍和指数分析,包括通过该方法套历史数据的比较:


更重要的是,ETF每日披露持仓,你看到的几乎是“实时”的信息,你可以自己根据这些信息,与一些市场基准标准做些比较,相对更为全面和准确的判断一支新的ETF的概貌,从而做出自己的选择。特别基金持仓常常是最能与其方法论对应判断的信息,你如果首先对其方法论表示认同,又从其持仓看,其言行一致,那么这支ETF起码是值得你进一步关注的标的。还是以过去介绍过的生药的SBIO看:

它的投资标准其实讲的非常明确,但是这支ETF其实又是一支带有主动管理色彩的ETF,因为本质上它的指数也是独创的,而非主流指数或者主流指数的变种。所以,这种情况下,你就可以根据其每日披露的仓位看看持有的股票,是不是与其方法论阐述的标准一致,这也有效解决了一些共同基金可能的言行背离的问题,待到你发现都一个季度过去了。

但是,对于新的ETF,有个问题要特别注意,那就是所谓的规模和流动性问题。实际上,由于ETF本质上是一种投资标的,基金公司直接收益是其管理费率,所以规模对这些公司很重要。为什么对于一些市场热门题材的ETF,我说它跌不重要,因为关键看交易量,只要这支ETF还火,还有资金进来,基金公司就乐此不疲,大不了合股。但是,基金公司最怕的是发了一支ETF,没人关注,每天只有几百交易量,那么这支ETF被关闭的可能性就极高。不少新的ETF,如果开始没法一炮打响,很可能就会陷入恶性循环,直到无人关注,基金公司意兴阑珊,将其关闭。虽然按照规则,该返的钱不会让你损失,但是毕竟中间有些折腾,会有机会成本,谁也不愿意撞上这事儿啊。所以,对于新ETF,各位在流动性上注意两点:

1.如果几支新的ETF发布了,都还挺满足你需求,那么先考虑“大厂”产品,品牌和营销都有优势,规模容易做大。
2.通常特色与热点的新ETF容易做大,很显然,现在谁没事儿发个挂标普500的ETF很难卖的,SPY规模和知名度都在那了。但是像去年的打网络安全的HACK和今年打中国A股50指数的AFTY,很快就走红取得上亿的规模。

总结一下,无论共同基金,还是ETF,是否值得“打新”还是要你个人判断,但是ETF由于其产品特点,会比新发共同基金有更多透明可见的内容来辅助你进行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这支ETF的方法论和其指数的历史推演,从收益、风险和你自己的偏好角度做出选择,选择时注意留意下对应ETF的规模。这个时候,对一支新发ETF的判断,更多其实成了对该ETF投资领域的基本面判断,这总体看比透明度很低的一支共同基金,让你赌基金经理的水准和精力投入程度更有优势。

原文&更多ETF投资信息:http://www.iinvestetf.com/articles/277.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464

打新策略数据分析,如何提高你的收益率 海和纳川

http://xueqiu.com/6890748820/44284676
海和纳川的老本行就是分析数据,现在一个月2批新股, 无风险收益率高的让人瞠目,到底怎么打才能更赚钱?花了一个周末做的PPT 和大家分享[笑]



这个结论很好理解,神A 股还是钟爱绝对股价低的股票,绝对股价越低,开板越晚
开板后后续涨幅也越大。代表人物:兰石重装,最近范例:江苏有线

越大的发型量导致了越高的中签率,而中签率高的公司尽管开板早,但是相比数倍的中签率差异,开板早的负面效果可以忽略。代表人物:国信证券

实际就是因为沪市发行量大嘛[摊手]

牛市,越早发行的公司显然开板后至今涨幅会越大。但是15年Q1涨幅相对与14年Q4开盘后涨幅更大可能说明存量股票涨太快,发行市盈率对比存量估值缺口大。而打新窗口期的资金需求造成前一批新股涨停过早打开。出现了次新股机会。[复盘]

这个结果出乎我意料,一般认为打新期间大盘下跌,因此越早打新越方便抄底。应该是周二中签收益率会低,中签率也会低。但是目前看来,结果恰恰相反。强烈建议大家周二打新!!!

还是老问题贴图不是很清楚,如果需要源文件的可以给我留邮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367

幹貨分享:散戶香港打新攻略研究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738

本帖最後由 WENBEN 於 2015-5-29 13:37 編輯

幹貨分享:散戶香港打新攻略研究


相比起中國大媽,香港的大媽小散(有曾被稱為牛頭角順嫂)一直被大家忽視。當然香港大媽並不像中國大媽在市場上有那麽大的影響力,但是為了更了解香港市場,我們也該對市場各參與者及各現象有所了解,更何況隨著中港金融市場關系更密切,不難想象的是,香港股票市場將會成為全中國人民其中一個主要投資市場之一。本文介紹一下香港大媽小散最熱衷的投資活動之一,打新,香港叫抽新股。

在香港,認購IPO可以通過國際配售或公開認購方式去認購。國際配售分兩種,一種是上市公司作主,對認購者已事先溝通好,配售若幹股數給予該投資者。

另一種是認購者在該IPO項目的保薦人或分銷商機構(投行或證券公司)開戶,提出認購,這方法其實也不是什麽好方法,一般好的股票(定義為較熱的,一開市上漲的機會大的)一般都分配不了;但較差的股票,卻分得特別多。原因是國際配售是黑箱作業的,很多投行機構為了要維持跟客戶的關系,會把這些接近送錢的新股配售給一直有較緊密”生意合作”(即在那交易較多、交易金額較大的)的客戶上。

所以一般正常普通的投資者不太可能通過國際配售認購新股。

香港的小散一般都是通過公開認購形式抽新股的。(筆者按:有些新股在發售時寫明不容許國內投資者通過公開認購形式,但是筆者也看到某些證券公司裝沒看到該條款,仍容許國內的投資者參與。)

跟國內不一樣的是,香港抽新股的成功率(中簽率更高)比國內的更高,原因是,香港市場有兩個特別的情況:融資抽新股以及回撥機制。

融資抽新股

某些證券公司或銀行容許散戶在公開認購新股時借貸抽新股。大家都知道現時利率較低,銀行之間借貸成本便宜,再加上借貸的時間並不長,一般一至兩星期內,故貸款成本很低。香港小散通過借90%貸款認購較熱的新股,如果中簽率為2%,借90%貸款能讓投資者獲得近10%的中簽率。

當中簽率提高到20%,若新股上市後上升30%,在未扣除成本前,投資者能夠從該策略獲得近6%回報。

6%的回報看似不多,但由於付出的成本不多,投資時間亦短,獲得回報的概率較大,故此仍是十分可觀的。

回撥機制

前文提到,新股在公開發售,會把發售股份數目分為兩部份,一是公開發售部份,二是國際配售部份。回撥機制是,若公開發售部份超額認購達到指定倍數時,配售部份便會作出調整,從而增加公開發售之比率。至於回撥比例,則要視乎個別公司的集資額,以及超額認購倍數而定。

由於,一般國際配售都是機構如基金等專業投資者,而公開發售一般是散戶,回撥機制是有利散戶不利專業投資者的制度。

當市場預期某IPO是好的投資項目時,預期首日股價表現會很好的時候,公開認購及國際配售也會錄得超額認購,但由於有回撥機制,令基金等專業投資者獲得的股票較預期更少,令基金需要在首日或及後時間追買入更多的貨,令股價升幅更高。

公開發售方式超額倍數跟首日回報的關系

下面用上統計學上的回歸分析建立模型找出超額倍數跟新股首日表現的關系。

數據運用:

1)彭博統計了從2010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18日上市之新股,共328只主板上市的股票,彭博並沒有統計國際配售數據,只有公開發售的數據,其中,有113只股票公開發售認購倍數為0,我們把它刪掉,剩下215只股票作研究。

2)數據(1)中的215只股,公開發售超額50倍的股票上,統計共有45只,即平均每年有10只。

3)數據(2)中的45只股中,公司行業屬於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或新能源之新興行業,統計共有14只,即平均每年有3-4只

結果:

1)一般而言,新股第一天的回報變化有超過40%可以通過公開發售超額認購變化去解釋。並且,公開發售超額認購倍數越大,首日回報越大。

2)在公開發售超額50倍的股票上,統計共有45只,當中有9只是當日負回報,平均回報17%。統計驗證上亦通過上述結論。

3)選擇既超過50倍又是新興行業(電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或新能源)的股票,數據只有14只,當中有2只當日負回報,平均回報為19.2%,但統計驗證上並不通過上述結論,原因相信是統計數量太少。

結論:

選擇以公開發售認購,超額50倍以上的IPO是個大概率獲得正回報的策略。

關鍵點是每只IPO最終我們能獲分配多少是我們不能控制,這取決於公司的大小及當時最終超額情況。

統計模型情況:

(1)一般新股第一天回報跟公開發售超額認購倍數的關系




(2)公開發售超額認購>50倍新股第一天回報跟公開發售超額認購倍數的關系








(3)公開發售超額認購>50倍且新興行業之新股第一天回報跟公開發售超額認購倍數的關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7463

打新攻略:散戶再也不用先賣股票了!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08414.html

打新攻略:散戶再也不用先賣股票了!

一財網 江右 2015-11-06 19:44:00

簡而言之,就是在賬戶資金不是很多,又不想像之前一樣賣掉股票去打新的情況下,也可以“任性”參與打新了。

時隔4個月之後,IPO重回A股市場。該來的總歸要來的,但真來了,似乎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麽需要擔憂。

因為此次重啟之後,IPO發行方式將發生較大程度地改變。據鄧舸介紹,新股發行承銷存在諸多問題,證監會修訂做出針對性安排。其中最為主要的一點是:針對巨額資金打新問題,修改網上按市值申購全額預繳資金的規定。

官方的話是:新股申購不再需預繳款。“針對巨額打新資金對貨幣市場的影響,取消現行的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將申購時預先繳款改為確定配設數量後再進行繳款,同時強調新股申購應為投資者自主決策、自擔風險、自負盈虧的行為,證券公司不得接受投資者全權委托進行新股申購。”

簡而言之,就是在賬戶資金不是很多,又不想像之前一樣賣掉股票去打新的情況下,也可以“任性”參與打新了。

舉例而言,投資者A賬戶內有25萬市值,根據其20個交易持倉情況,具備10000股的滬市新股額度和5000股的深市新股額度,此時如果需要打新,就不需要再賣掉股票去申購新股了,而是直接按照新股額度去申購,待中簽後再選擇繳款(繳款方式可賣出股票或銀證轉賬轉入),如果沒有中簽,那麽也不影響持股,“就像從未去申購過一樣”。

顯然,這對一般個人投資者(散戶)而言是利好消息,滬上一位賬戶金額在50萬以下的投資者即稱:“我流動資金不多,以往每次打新都要賣掉股票,很多時候不但沒中簽,賣掉的股票反而漲了,新政以後,就再也不用擔心這個了。”

而對於機構或專門設立打新基金的機構而言,似乎沒什麽影響。“這對我們影響不大,因為之前也不是賣掉股票去申購新股,而是保持一定倉位和一定比例的現金。”上海一家設立打新基金的投資機構人士稱,“想想反而有些不利,因為新政一實施,打新的人肯定增多了,尤其是散戶。”

對於此項IPO新政,一位資深投資者評論稱,這是一項進步的制度,證監會取消新股申購預繳款制度,中簽後再交款。可以減少打新對市場的沖擊,有股票才能打新,不需要預留太多資金打新,有利於積極入市。與此同時,沒有可用資金的也將積極打新,中簽會更難。

不過,不交錢就參與打新也不能太“任性”。證監會相關負責人在11月6日的答記者問中表示,完善後的新股發行制度將建立申購約束機制,投資者在12個月內累計出現三次申購未繳款,6個月內不能再申購新股。投資者應該審慎參與新股申購,新股申購應當是自主表達意向,禁止代為申購。

也就是說,12個月內三次中簽了不繳款,那麽就會得到6個月內不能再申購新股的懲罰。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8464

買股不要與打新扯在一起 xuyk的博客

來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0b154e0102vu4a.html

    朋友W摒到了股災後期,才清掉倉位,迄今,空等了兩個月,看著股市爬升,心里難捱!這會兒聽到,IPO就要開閘,打新將按股票市值配售,他再也按捺不住了!“我要重倉買股了!”他說,“不然,沒有籌碼,怎麽打新?”

    “不可為了打新而去買股。”我說。你想,現在按股票市值配售,打新的人會更多,更加僧多粥少,中簽率勢必會比以前預繳款打新更低,可能只有百分之零點幾的概率吧?這樣的話,即使中著新股,讓你獲利一倍,你整個市值也只不過增多了1%左右而已,是不是?而要是大勢不好,你整個盤子一下子跌掉幾個點則是家常便飯的事情;若遇調整,縮水就更大了;結果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IPO會對股市短期走勢產生影響,但它不是決定股市運行的主要因素,不然,管理層只需扳扳IPO閘門開關,豈不就能隨心所欲地控制股市了?所以說,買股不要與打新扯在一起,它們實質上是兩碼事。你若現在對股市看法改變了,對國家有信心了,對後市看好了,對某只股票認為具有投資價值了,那你空翻多可買股了;否則,就不宜買。這些才是你要著重考慮的重要因素。對不對?

    人有“一根筋”的思維習慣(定勢思維),往往會變本加厲地追求既定目標,不達目的誓不罷休。賭徒越輸越賭;被騙者一步步地陷入騙局陷阱,被越騙越多……也是這個原因。本人在《煙票定律》中也講到過,有許多人,本來是不抽煙的,為了不致於“浪費”一張煙票,結果抽了一輩子的煙,因小失大。還有,人有從眾心理(羊群效應),生怕自己落後於別人也是一種“羊群心理”。這次,像朋友W那樣,為了打新而想買股的人可能會不少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9841

IPO重啟 關註“打新”背後的故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3526.html

IPO重啟 關註“打新”背後的故事

一財網 林琴思 2015-11-18 11:50:00

證監會宣布IPO重新開閘,本次IPO重啟采取了新老劃斷的方式,對於今年7月初因市場出現異常波動而暫緩發行28家公司分三批率先恢複發行,使用老的新股發行規則。

明年開始,新股發行將采用新的規則,主要變化在於:針對巨額打新資金對貨幣市場的影響及部分投資者賣老股打新股問題,取消現行的新股申購預先繳款制度,將申購時預先繳款改為確定配售數量後再進行繳款。

然而,新規諸多細節尚待明確,證監會於11月6日就下發了承銷發行相關修訂的征求意見稿。在征求意見稿中,證監會首次明確了直接定價發行只針對網上投資者,網上網下投資者繳款認購的股份數量合計不足首發規模70%的可中止發行,並對老股轉讓發行等做了進一步細化約定。不僅如此,征求意見稿還進一步明確:首發采用直接定價方式的,全部向網上投資者發行,不進行網下詢價和配售。

那麽IPO重啟對市場影響幾何?目前的投資機會又在哪兒呢?

IPO重啟影響幾何?

回顧A股歷史上八次IPO暫停及重啟,《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在1994年7月至2005年1月中,A股出現5次IPO暫停及重啟,前五次在IPO重啟後,股指多數出現探底、回調、階段性底部;而在2005年5月至2014年1月的三次IPO重啟,市場均出現一波反彈或迎來大牛市。那麽此次IPO重啟,對市場影響幾何?

安永大中華區戰略性高增長市場主管合夥人何兆烽表示,回顧此前IPO暫停的情況,包括2011年的時候暫停,IPO暫停過程當中A股市場基本上表現不佳,直至IPO重啟,股市表現才轉好。因此,對於資本市場來講,把認為IPO重啟認為是利空的消息盡早消除,則對資本市場的發展有益。

對於市場關註的IPO重啟後市場會否出現“抽血”影響,何兆烽認為,可以看在IPO公告里的公司,其實是規模較小的,所以造成資金的抽離占小部分,對整個資本市場的資金來講影響並不大。

國盛證券分析師劉昱在每周投資報告中指出,重啟IPO對市場沖擊有限,主要因為市場指數目前處於相對較低位置,同時投資者非理性情緒較前期大為減少,大盤安全較高,因此重啟IPO對市場沖擊有限。

“打新”背後的故事

歷來持有擬上市公司股份的上市公司會隨著IPO進程產生一波行情,即影子股。例如方正證券上市過程中,持有方正證券的5家上市公司均有明顯反應,市場稱之為“方正”概念股。持有方正證券的5家上市公司中,其中哈投股份持有數量較多,持股比例6.44%,是第三大股東。其他4家上市公司持有數量和比例都相對有限。

在方正證券上市過程中,主要概念股表現各異。哈投股份和正虹科技不僅跑贏了滬深300,且遠遠好於其他概念股。哈投股份市值漲幅達23.5%,為列首位,其余概念股市值漲幅與哈投股份相差甚遠。

IPO重啟臨近,預披露井噴。11月13日,證監會一口氣放出85家擬上市公司的招股書,創下年內單日披露家數的紀錄。隨著排隊公司的預披露材料公布,影子股也浮出水面。

此次IPO重啟消息一經公布,除市場大漲之外,首批28家上市公司的影子股表現更引人註目。11月9日,四只影子股遠望谷、永太科技、時代出版、華昌化工在開盤全部一字漲停,但隨後幾個交易日出現分化,時代出版、華昌化工未能延續強勢,而遠望谷則拉出了三個漲停。

公開資料顯示,在“將在年底前分批發行”公司中,思維列控第三大股東是遠望谷,2011年,遠望谷以自有資金1.12億元戰略投資入股,受讓2400萬股,占發行前比例20%。思維列控發行價33.56元,按發行價計算,遠望谷持有市值8.05億,目前賬面已浮盈近7億。遠望谷在11月6日至11月17日,短短8個交易日,漲幅達66.19%。

華融證券在《IPO重啟系列報告》中分析,思維列控發行市盈率22.99倍,行業市盈率為166.44倍,預計漲幅623.97%;而遠望谷持思維列控2400萬股,預計持股市值為58.31億,在思維列控上市後,遠望谷的市值最大可提升49.89%。而上述另三家公司所投資標的上市後僅能帶來個位數的市值提升。

華融證券認為,提前埋伏於持有擬上市公司股權的股票,將獲得超額的收益,俗稱“影子股”,但這需要相對深度的研究,目前只有部分相對成熟的投資者才能挖掘。

編輯:黃向東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0424

中簽率創新低 打新漸成“雞肋”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2/4721555.html

中簽率創新低 打新漸成“雞肋”

一財網 江右 2015-12-06 10:30:00

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發行的192只新股網上申購平均中簽率為0.5%,也就是說,此次能夠享受到“最後盛宴”的投資者少之又少,堪比“買彩票”。

今年上半年A股的火爆,令打新股成為“無風險高收益”的代名詞。然而,由於下半年股市風雲突變,IPO被迫暫停,一直到11月份市場趨於穩定,證監會才宣布重啟IPO。

雖然證監會已表態將進行新股發行改革,取消預繳款制度,但IPO新規一些細則還需完善,故最近發行的10只新股沿用老規則,仍需要預繳款並凍結資金,這輪打新也被稱為“最後的盛宴”。

不過,被寄予厚望的“末日狂歡”,反倒令投資者體驗了一回現實的殘酷。如今,10只新股的中簽率已悉數公布,中簽率最高的道森股份(603800.SH),僅為0.3156%,最低的潤欣科技(300493.SZ)和三夫戶外(002780.SZ)甚至在0.15%以下,整體中簽率創下今年以來9批次新股的新低。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發行的192只新股網上申購平均中簽率為0.5%,也就是說,此次能夠享受到“最後盛宴”的投資者少之又少,堪比“買彩票”。

此外,雖說打新未中簽即原額退回,但參與打新的資金還有時間和機會成本,根據規則,資金申購新股需凍結3個交易日。以申購新股最多的12月1日(周二)為例,如果投資者用原本存在“寶寶”類貨幣基金的資金打新,最早12月4日上午可以使用解凍的資金重新申購貨幣基金,而計算收益則從12月7日開始,前後“損失”6天的固定收益。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受新股上市後飆升影響,規模呈爆發式增長的打新基金,境遇也每況愈下。

首先是規模水漲船高蠶食“高收益”,統計顯示,今年一個季度,打新基金規模即從2014年底的460億元增加至今年一季度末的2220億,到了第二季度更是突飛猛進,規模達到12635億元,是去年年末的27倍之多。

以此次10家新股為例,網下發行中,共有422只公募基金至少獲配一只,合計獲配新股金額達到2.4957億元,其中共有84只公募基金打中了全部10只新股,這些基金獲配10只新股市值均為113.5萬元,而各自動用資金規模則達到了23.75億元之巨,假設這些基金動用資金規模同凈值規模相當,那獲配新股市值僅占凈值的0.05%,甚至不如散戶的網上中簽率。即使將來新股平均漲幅達到4倍,那這些新股帶來的凈值漲幅也只有0.2%,由於中簽率太低,使得打新基金的新股收益率越來越成為“雞肋”。

“上半年新股發得多的時候,打新基金年化收益還有8%~12%,隨著下半年停發新股,本次打新又出現如此低的配售率,打新基金今年整體收益預計在6%左右,而等到IPO新規實施後,由於取消預繳款,打新基金資金優勢不再,年化收益率可能要降至年化5%。”北京一家公募投資總監如是稱。

隨著IPO新規實施在即,打新基金也開啟了轉型之路。“打新新規之前,打新基金以打新為主、固收為輔助;打新新規後,明年將轉化為固收為主,打新為輔的方式。”北京一位熟悉打新的基金經理稱,IPO新規後,打新基金將通過固定收益來為基金獲得穩定收益。

編輯:許雲峰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339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