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止於獨善其身,後半生是否該從頭來過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0909/151880.shtml

生命的後半段,是否來得及從頭來過。
從頭來過不是否定,是敢放下。最難放下的還不是名利,不是習慣的生活方式,而是思維模式。我想,我做好了準備,放下,再開始一次。
我今年42歲,1997年來到中央電視臺至今也有18年了。人生從哪個角度算都過了一半。一切都算順利。按通常的視角,功成名就。按通常的規劃,還是最好的新聞平臺,還是最好的位置,還有很多事可以做。初心其實未改。我的初心就是滿足好奇心和不止於獨善其身。
決心改變起源是虛驚一場。簡單說,年初天天咳血以致醫生懷疑我肺癌。排除了之後,倒促成了我換個角度去思考我的人生。如果,人生停在這里我並不遺憾,那麽如果它還可以延續一倍的話,我應該用什麽來填充它。我的好奇心應該投向哪里。
其實,從去年開始,我就開始特別關註互聯網。我開始慢慢理解一些全新的邏輯和想法。比如羊毛可以出在豬身上,而狗死了——一些針對出租車司機的電臺節目收聽率下降,完全不是因為有更好的節目出現了,而是司機都在用滴滴接單就不聽廣播了。很像《三體》里,一句無情的話,我消滅你,和你無關。
總之,這是另外一個世界,不是我積累了多年的知識和邏輯可以解釋的。而它,毫無疑問在滲透進我習慣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開始有一種恐懼。世界正在翻頁,而如果我不夠好奇和好學,我會像一只螞蟻被壓在過去的一頁里,似乎看見的還是那樣的天和地,那些字。而真的世界和你無關。
有一天,我看見了一篇霍金和加州理工學院的理論物理學家萊昂納德·蒙羅蒂諾合寫的文章。文章的開頭描述了這樣的一種場景。一群金魚被養在圓形玻璃魚缸里,他們看到的世界和我們所處的世界,哪個更真實?在金魚的世界里,由於光在進入水時發生了折射,在我們看來做直線運動的一個不受外力影響的物體,在金魚的眼中就是沿著曲線運動的。而如果金魚足夠聰明,那麽,金魚也可以在他們的世界里總結出一套物理學規律。雖然,這樣的規律對於金魚缸外的我們來說,根本就是胡說。但是,問題來了,我們怎麽知道,我們不在一個更大的我們沒有觀察到的圓形金魚缸里呢?
其實,人生時不時的是被困在玻璃缸里的,久了便習慣了一種自圓其說的邏輯,高級的還能形成理論和實踐上的自洽。從職業到情感,從人生規劃到思維模式,無不如此。
我突然覺得,如果好奇心已經在魚缸外,身體還留在魚缸內,心會混亂吧。我開始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是否要離開我工作了18年的央視,去換一種視角看世界?
這時候,獵豹的CEO傅盛帶我見到了一批中國和美國的創業者們,全新的思維方式,最前沿的想法,年輕的活力,盡管不成熟卻一直向前沖的動力。他們像一群新世界的偵察兵,他們是未來。
多想,把他們記錄下來。
多想,可以和他們一起成長。
這需要我重新建立一種更開放的學習心態,也需要一猛子紮下去的時間和精力。無論如何都不是,隔著玻璃可以完成的。
而跳出魚缸,跳出自己習慣的環境,跳出自己擅長的事情,其實是需要勇氣的。
而我,是否要去冒這個險?在我已經42歲的時候。
美國著名的投資人格雷厄姆認為,最適合創業的年齡在25歲。因為25歲時,人們擁有“精力、貧窮、無根、同窗和無知”的武器。這里的無知是創業者們根本不知道創業的前途有多麽艱難,因而無所畏懼。而我,既沒有25歲的熬夜能力,也沒有隨時把所有東西打包就能搬家走人的方便。
事實上我第一次提出要離開的時候,那些愛我的而企圖保護我的人,都在堅決地說不。在這個年紀,從婚姻的角度,什麽決定,都得是兩個人的接受而不是一個人的痛快。和那些多年來給我機會給我指點的師長們談起改變也總有一種內疚,說好的體制內寶貴的堅持,我沒有走到底。
我唯一擁有的就是我的好奇,在42歲還有的好奇。艱苦的掙紮也沒有磨蝕的好奇。幸好,愛我的人只是因為想保護而阻攔,他們終究是愛我的,知道於我,澆滅好奇心,無異於謀殺。
我要跳出去的魚缸,不是央視,不是體制,而是我已經在慢慢凝固的思維模式。
我沒有說服他們,甚至沒有說服自己,這一步的跳出去我是安全的。最早離開海洋的生物,一定有一大批在肺進化完全之前滅絕。既然,我已經做好了準備放下,失敗又如何,不過是另一次開始。
人生最寶貴的是時間。
42歲雖然沒有了25歲的優勢,可是再不開始就43了。其實,只要好奇和勇氣還在那里,什麽時候開始都來得及。
所以,這就是我新的開始,紫牛基金的合夥人。而紫牛基金本身也會以創投界一種全新的方式起步。獵豹移動CEO傅盛、羅輯思維的羅振宇、經緯的張穎、多玩遊戲的李學淩、58同城的姚勁波、真格基金的徐小平、時尚集團的蘇芒,我們會一起來尋找風口上的紫牛,用實實在在的創業幫助,帶你一起飛。
希望路上,有你,同行。
版權聲明:本文作者張泉靈,文章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觀點與立場。i黑馬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號zzyyanan。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羅永浩:如無意外,後半生只有錘子和家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127/153988.shtml
導讀 : 如果沒有意外,我後半生的全部,除了家庭,也就是這個公司了。能每天從事自己熱愛的、有益於人民的偉大事業,隨手還能把家人照顧得很好,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了。
i黑馬訊(楊博丞)1月27日消息,今天,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在知乎上發文感嘆那些年的那些事。從做培訓到轉型做手機,從認識一位不靠譜的兄弟到幫他處處成事,從眾多工程師的不認可到逐漸被認可,老羅經歷了太多的波折。
以下為羅永浩發表於知乎全文:(經i黑馬編輯)
好久沒在知乎上寫任何文字了,但經常能學到些東西,感謝知乎。今天是知乎五周年,祝賀。
從培訓界轉型,做了一個科技公司
2012年,只是“聽從內心的呼喚”,做了自己一直想做的事,開了一家科技公司。接下來的三年半,是這輩子身心都最累的三年半,遭遇了大規模的批評、諷刺和詆毀,但這些跟我獲得的無窮無盡的快樂、滿足、成就感和難以置信的溫暖支持和鼓勵相比。如果沒有意外,我後半生的全部,除了家庭,也就是這個公司了。能每天從事自己熱愛的、有益於人民的偉大事業,隨手還能把家人照顧得很好,沒有比這更幸福的了。
做第一個公司時惹了一個大流氓
準確地說,不是“惹”了,而是“搭理”了一個大流氓。雖然“搭理”得很歡樂,但實在是太浪費時間了。後來不長記性,做第二個企業時還搭理過一個小流氓。做企業最寶貴的就是時間,以後再有流氓惹我,如果那時我還沒退休,那就記到一個小賬本上,留到退休後再說。原則上,真正嚴重的流氓是不能放過的,原諒不該原諒的,是所謂“道德上的深刻墮落”。
維權時讓很多企業界人士認為我是一個大流氓
跟某廚房設備企業維權時,雖然大多數了解前因後果的媒體和網民對我的行為是高度認可和贊許的態度,但對很多無知、無趣、無調查有發言權、價值觀可疑的企業界人士來說,某廚房設備企業“還是挺好的”,而這個叫“老羅”的人應該是一個“惹不起的大流氓”。這對我後來做企業或多或少也帶來了一些尷尬,但整體上說來,還是利大於弊的:1.他們畢竟是生意人,有生意做還是會和我做;2.我無權無勢,那些沒有原則的生意人怕我,對我是好事,可以省去很多麻煩。
與遊手好閑的兄弟陰差陽錯地受益
我們是在網上認識的,其實很少見面,我幫過他一些忙,但微不足道,偶爾見面時大家也就是貧兩句無聊的話,忙的時候,只貧一句。但我兩次創業(我只做過兩家公司)的時候,他作為一個我們共同朋友圈里都公認貪玩,愛嘚瑟,嚴重不靠譜的小夥子,兩次都隨隨便便就幫了我極其重要的忙。如果沒有更好的例子,這種就是傳說中“命里的貴人”了吧?
我的社交經驗里,還有幾個類似的例子,後來我就漸漸理解為什麽做企業的人大都迷信了。上次回家,還有朋友建議我燒一個真手機給我去世的父親,我說,就算京東把堅果手機的價格下調200元至699,使得燒手機的成本大幅度降低,我也不會做這麽不環保的事兒。
以貌似毫無希望的開局,騙來了具有理想主義中青年一起創業
錘子科技最初的幾個軟件工程師,幾乎都不是學安卓的,大都是入職後才開始看生平第一行安卓代碼。他們從很好的互聯網公司或芯片公司來到錘子科技,並且幾乎沒有人看好錘子科技的發展,但當時我像傻X一樣得意洋洋,對此一無所知。
後來公司最困難的時候,他們當中有些心理狀態不穩定的人,便經常在群里交流負面情緒,我說你們這麽不看好公司的前途,當初為什麽要來?他們說上學的時候聽了你的錄音,心里當你是啟蒙老師,現在看你犯傻要做一件找死的事,就覺得,那就浪費個一年左右的時間幫你了結這個心願吧,反正吃技術飯的,到哪兒都不愁工作,誰知道這破公司搞這麽久還遲遲不倒閉。咦?公司怎麽牛人越來越多了?不會真的能成事兒吧?
30年前負港隊緣盡世盃 遭球迷喊槍斃國足前教練:5.19毀我後半生
1 :
GS(14)@2015-05-19 01:05:29李家皓攝
【本報訊】1985年5月19日,北京工人體育場發生震驚世界的一幕,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中國隊主場迎戰香港隊,港隊出人意表以2:1擊敗中國隊,將中國隊踢出局。事件引發八萬球迷大騷亂,為內地改革開放後首次。30年後,當年中國隊主教練曾雪麟接受本報專訪,指5.19不但改變其後半生,也改變了中國足球前途。他痛批國足30年裹足不前,直指體制有問題,期待習近平為中國足球帶來翻身希望。記者:陳永階說起30年前的往事,曾雪麟依然無限感慨:「5.19毀了我的後半生!」他雖身患重症,不良於行,要靠支架在室內走動,但耳聰目明,與記者對答清晰,廣東話、普通話交替使用,且十分健談,一點不像85歲高齡且身患重病的人。「老爺子很孤獨,有球迷請他吃飯,坐輪椅也要去。聽說你們來採訪他更是高興」。負責照料他的保母對記者說,曾雪麟身邊人和球迷都稱他為「老爺子」。
■1985年的世界盃外圍賽,香港隊擊敗中國隊;圖為國足球員(左)飛鏟攔截港隊球員余國森。黑白圖片
國足職業化後向錢看
「那時候甚麼都講形式,講政治掛帥,本來踢球就踢好了,偏偏要球員表決心,有一個球員主動向高層領導上書,說『一定會打出國家隊的氣勢』,搞到當時全國球迷和媒體都認為,不贏香港隊三個球,就不算贏」。曾雪麟似為自己抱不平說:「香港隊進第二個球,我就知道大事不妙,場上隊員腳法全亂了,20多次射門沒一次有把握。一下子大家全呆了,不吃不喝,有人在沖涼房大哭。」曾雪麟強調他是「自己辭職不是被炒」,但球迷依然不放過他,有人寄他刮鬍鬚刀片、繩子,要他自殺了斷,他一度連出去洗澡(當時北京還是公共浴池),都要叫球員一起當保鏕。家裏窗戶多次被球迷用石頭砸爛玻璃,「你知道當年球迷喊甚麼嗎?不是像現在喊『下課』,他們喊『槍斃曾雪麟』!」他坦承自己曾關在屋裏3天3夜不出門也不睡覺(因睡不着),每天對天花板發呆,飯菜全無味覺,只是一支接一支吸煙。曾雪麟認為雖然5.19輸給香港,但他那一屆國家隊個人技法是最好的,後來中國足球變了,不講個人技術,迷戀集體配合;後來又迷戀請外國教練,職業化後更加講錢,誰出錢多請大腕、請外援誰的隊就強。球員也看錢,有錢就好好踢,沒錢或錢少就懶踢,完全背離足球規律。「所以我說,5.19改變了我的後半生,也改變了中國足球的走向」。曾雪麟直言中國足球不行是體制出問題,「根爛了,要治根才行」。曾雪麟認為目前中國足球水平只能是亞洲二、三流,跟香港越南差不多。談到習近平上台後的中國足球發展,曾雪麟眼露喜悅地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這是中國特色。老闆喜歡足球,下邊做樣子也要做。」
■香港球迷當年在啟德機場拉橫額,迎接港隊球員凱旋而歸。黑白圖片
贊同足球列學校教育
他又指不少地方政府把足球列入學校教育,從小孩抓起,培養愛好足球的風氣,這條路是對的;「只要不急功近利,堅持十年八年,中國足球一定會有改觀」。5.19後,曾雪麟在北京一度成為難以見光的人物,日子過後郁悶;1989年他那曾任國家體操隊教練的妻子去世後,加上兩個兒子常年在國外,親友也多在泰國,他應朋友之邀到深圳,聽到滿耳廣東鄉音,使他一下子有了歸屬感,於是選擇定居深圳。曾雪麟又笑言:「在深圳沒有人喊要槍斃我,而且廣東有很多客家朋友、球迷,大家同聲同氣,這是北京沒有的。」說到此,曾雪麟專門補一句:「我跟曾憲梓是親戚,他叫我叔叔的!」
5.19事件簿
1985年2月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開鑼,中國與香港、澳門、汶萊分在第三組。此為中國隊第3次衝擊世界盃資格,亦是香港第4次衝擊世界盃資格2至5月中港兩隊與汶萊及澳門的比賽均全勝,最後一輪中港同積9分,中國隊以凈勝球優勢排第一,只要賽和香港即可出線5月19日中國主場迎戰香港,結果以1:2爆冷輸給港隊,港隊出線當晚工人體育場數萬球迷大騷亂,辱罵球員、打砸公物車輛,當局出動近2,000公安平息,拘捕近200肇事者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50518/1915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