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立足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力補基礎科研短板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在即,關於科技創新的討論也越發熱烈,作為大灣區的核心城市之一,深圳被譽為創新高地,但這片風光的背後也有著隱痛,即積弱已久的基礎研究。

作為科創的源頭,有基礎研究,創新之路才能走得更遠。作為創新之城的深圳,要如何在基礎研究上發力,才能在高科技產業上超越舊金山灣區?

對此,有觀點稱,一方面深圳要加大投入,繼續引進高校,並發揮好現有高校的作用,在學科設置等方面尋找突破口,吸引高端人才的聚集;另一方面,要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的高校合作,實現資源互補;還有觀點稱,深圳要留住人才,必須逐步補齊醫療、教育和人文等短板,打造宜居環境。

基礎研究積貧積弱

在創新模式上,深圳有個極具特色的“6個90%”現象, 即90%的創新企業是本土的,90%的研發人員是來自企業的,90%的科研投入來源於企業,90%的專利產生於企業,90%的研發機構是在企業,90%以上重大的科技發明也是來源於深圳的龍頭企業。

顯而易見,深圳的創新主體絕大多數是企業。不過,對企業來說,更常見的創新是能快速產業化的技術,而非源頭創新和基礎科研;而對深圳的長遠發展來說,更需要的是後者。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近日召開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表示,基礎研究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夯實世界科技強國建設的根基。

對主要供應商和科研合作方在國外的國內高科技企業來說,基礎研究也尤為重要。

80後的黃源浩是深圳奧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的創始人,作為一名創業者,他喜歡深圳完善的硬件產業鏈,也喜歡當地有名的南山科技園辦公大樓深夜12點時的燈火通明。

目前,黃源浩公司生產的3D傳感攝像頭已處於行業領先位置,但他也熱切希望深圳能加強感知和智能方面的基礎研究。

黃源浩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希望深圳能從算法、芯片、光學等方面加強基礎研究,比如光學方面的發射和接收等。”

深圳要加強的方面還不止這些。改革開放40年來,深圳雖然在科技創新上迎來了飛躍,但是並未等來國家重點科研資源的傾斜,這座城市的基礎研究整體而言始終處於相對弱勢。

目前,全國已經建成的大科學裝置22個,國家“十三五”規劃新建大科學裝置16個。這38個大科學裝置中,合肥依托中國科技大學取得8個,北京有7個,上海有5個,這三座城市的大科學裝置總數占全國的50%以上。

“在上述38個大科學裝置中,深圳擁有的數量為0。”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信息部部長鄭宇劼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這些大科學裝置雖然離產業較為遙遠,但是有非常強的外溢效應,會有一批科學家到這些城市工作,他們也會帶來學生,進而形成強有力、高質量的研究機構。而研究機構一多,就會形成人才池,科研生態就打造起來了。”

鄭宇劼補充,這十幾年來,廣東省獲得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深圳占據的比例也非常低。

高校和科研院所匱乏

同時,深圳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上的資源匱乏,也是造成其基礎研究薄弱的一個重要原因。這兩者是基礎研究依托的載體,深圳在這方面也是積弱已久。

在過去,深圳的高等教育被戲謔為“貧瘠之地”。1983年,深圳第一所全日制普通綜合性大學——深圳大學誕生。在隨後相當長時間內,該校都作為當地唯一的本科院校,獨領風騷。

深圳市原副市長唐傑此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其實深圳一直都很重視高等教育,只是力有不逮,“深圳一直大力支持發展高等教育,尤其是本科教育。但是多年前國內外知名高校來深辦學的意願並不強。我們也很苦惱,一直不斷與眾多高校接洽,但大部分高校只傾向於在深圳創建研究生院。”

2001年,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分別在深圳成立了研究生院。次年,哈爾濱工業大學也南下深圳。不過,顯然,無論是辦學規模還是輸出的人才數量,研究生院都趕不上本科院校。

在將近十年後,深圳才迎來了另一所本科院校,2010年底,教育部正式批準南方科技大學籌建。一直到2015年後,當地高等教育的發展才駛上了快車道,洽談引進外來高校的力度之大、速度之快令人矚目。

目前,深圳已先後與北京大學、中山大學、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等多所國內外知名高校簽署合作協議,以本科生教育為主。其中,少數高校已經落地。

第一財經記者統計發現,深圳已建成的高校數量有十二三所。不過,這個數字仍不算高。單以高校數量論,目前國內其他一線城市和實力較強的二線城市高校數量幾乎都在四五十所以上,而深圳的高校數量與其城市地位和經濟規模相比,相差太遠。

鄭宇劼說:“科技企業如果不依托研發機構,就是無源之水。之前深圳的企業還可以和國內其他地方的一些高校研究機構合作,因為這些高校在科技成果轉化上的意願不強或者轉化得不盡如人意。但是現在,隨著一系列政策的出臺,全國的高校都在科技轉化上躍躍欲試,所以深圳不能再依賴別人了,得建立自己的高校研發機構。”

等上述引進的高校建成後,深圳高校數量有望翻倍。在此之前,深圳應如何把現有高校的優勢發揮出來?

深圳市委黨校副校長譚剛認為,深圳高校可以選擇設置容易突破的學科,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說:“做基礎研究需要有引領性的科學家和知名學派,目前深圳的高校在短期內很難達到傳統高校的人才優勢,所以可以在學科設置上尋找出口。要麽選擇全世界最新的學科,要麽根據深圳的科技和產業發展設置關聯學科。”

同時,譚剛也認為,深圳應該跳出一個城市的範疇,立足於整個大灣區進行資源整合,“不能做‘單打冠軍’。香港和廣州在高校資源上豐富,深圳可以通過互補或強強合作的方式來設置學科或引進團隊。”

近日,香港“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總監方舟在深圳的一場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上也表示,在新的歷史階段下,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應該有不一樣的視角,不是你做什麽我就不做什麽。既然深圳和香港都想做科技,那麽可以把深圳的產業優勢和香港的高校優勢結合起來,共同提升在全球的科技影響力。

住房教育保障等多管齊下

如果說高校和科研機構是基礎研究的載體,人才則是主體。對高端人才來說,能留住他們的除了發展機會,還有其他軟性因素。

從美國輾轉來到深圳落腳後,黃源浩喜歡這座城市的天朗氣清和悠悠流轉的白雲,喜歡四季可見的郁郁蔥蔥,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他也希望醫療和教育能盡快起來。

醫療和教育可謂是高端人才關註的重中之重,但卻是深圳這座年輕城市現有的短板。

深圳一位在高校工作的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多年前,他們從千里之外的校區本部引進老師時,發現深圳的經濟地位成為阻力,雖然現在這座城市的經濟地位上來了,但由於教育和醫療等資源的匱乏,那些人到中年的教師們頗有顧慮。

不過,深圳現在正多點開花、全方位地解決這些掣肘。除了上述不斷引進知名高校外,深圳也在大力興建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深圳還面向全球大手筆引進名醫(名科)、名院、名診所,以解決尖端醫療人才匱乏、高端醫療消費外流的問題。

在住房上,“十三五”期間,深圳將建設籌集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40萬套,其中人才住房不少於30萬套,相當於特區成立30多年來建設各類政策性住房數量的總和,也超出了“十二五”期間全市開工的所有商品房數量總和。深圳也在大力發展租賃性住房,探索建立長效機制。

同時,深圳也在以一種更直接的方式加強基礎研究。近年來,深圳通過“官助民辦”的模式培育了光啟研究院、國創新能源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科研機構;並已建成中科院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室,中國首個、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和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

今年1月召開的深圳市委六屆九次全會更是提出,要規劃建設國家級綜合性科學、技術中心。鄭宇劼表示,這是深圳首次提出這一目標,也是深圳聚集全球創新資源、服務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戰略的重大舉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526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