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一個被過度照顧的小六生 張嘉雯

1 : GS(14)@2013-06-08 16:03:37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5%AD%E7%94%9F/97333
孩子被過度照顧,不單削弱了他的自理能力,因成為了被寵被重視的主角,他不喜歡做的就不做、想要就要的我行我素行為,延伸出得不到就大吵大嚷,做不來就亂發脾氣,做錯了就推卸責任,又或指摘別人的負面行為和主觀性格。
主觀的孩子容易與人合作嗎?家人要遷就,但外面的人不用就你,更何況與他合作時,他既沒有探究新事物的熱情,沒有肯努力嘗試的精神,沒有解決問題的技巧,沒有一步步把事情做好至成功的能耐,就更不受歡迎了。
有個已讀小六的男孩,雖然每晚都是自己洗澡,在浴室裏花上至少半個小時才出來,但他站在我身旁時仍傳來陣陣異味,原因是他只肯洗身而不肯洗頭。因自幼有人協助而不用學習,漸漸就不肯學,到由他話事時,因不懂怎樣用洗髮液清洗,於是就不用了。
小組工作時,從來沒有人願意找他合作,除了不喜歡他有異味,更難容忍的是他的工作態度和能力,做不來又沒有貢獻,沒有付出卻要分享成果。不積極參與,只做自己的,而不與別人配合的自私態度,使他成為「獨行俠」,沒朋友,只有靠老師勉強給他配個拍檔。
某日下課,我給他一瓶有香味的洗髮液,着他下次回來時要給我嗅到他有那股香味。迫着他不能只用清水洗頭,要他「從頭開始」,再糾正他的工作態度。
(三之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033

媽媽的細意安排 張嘉雯

1 : GS(14)@2013-07-11 01:22:40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89%E6%8E%92/101229
好幾天,女兒跟我說「好悶」,皆因她回港後正值同學忙著應付考試,或已開展暑期工作之時,沒有人跟她聊天,或約她上街打發時間,我於是致電丈夫。
丈夫其實在家中,只因不便在女兒面前說,遂透過電話悄悄告知丈夫,女兒正悶在家中,要他約她出外吃飯。
由我出面說:「我們不如出外吃飯。」跟由丈夫說:「女,可以陪我去吃午飯嗎?」效果不同,前者是她知道我知道她悶,而那樣做;後者是爸爸想有人陪伴,於是向女兒提出的「要求」。
女兒一邊說:「怎麼這麼突然?」一邊更衣;她只覺是陪爸爸吃飯,實質是我們想陪她打發時間。這是有心的安排,但又要令她感到是無意的,令她更感欣喜。
隔天,我跟她吃著那天的剩菜,她邊吃邊說:「好美味,這是我每次的首選。」反映她雖似是反應冷淡,其實是感到欣喜的。那天我點了她喜歡吃的,自然是在我與丈夫通電話時已想好了的安排。
與孩子溝通,要隨著孩子的年紀漸長、心態、環境和時機而應變,我常要做這中間人,以協調父女溝通的機會和時間,這始於女兒年幼時就已進行,以免丈夫成了一個沒好好給孩子時間的爸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287

用正常態度看待自閉症患者 張嘉雯

1 : GS(14)@2013-07-17 01:08:28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A3%E8%80%85/101670
大樂來電找我好幾天,接電話的是女兒。女兒以為他有甚麼急事而天天致電找我。我說他從來沒有急事,只是喜歡跟我聊天。
有自閉傾向的他,從小就視能替他解決問題、可保護他免被同學欺負的我為可信任的人。他是那種習慣了走那條路上學,有天若因修路而要改變路線時,就會緊張起來的人。他天天小息時來找我,見我不在會不知所措。當我出現時,便像與父母失散重遇般,又驚又喜。
有次我戲弄他,在小息時走開不回去。結果他放學時在校門外守著我,跟我到車站後才肯離開。定要見個面已成了他天天要做的事。像另一個有自閉症的女生,天天小息時到後園去看植物,風雨不改。同學覺得她怪怪的,不願跟她做朋友。
因為很專注地做他們心目中認為必須做的事,所以常有患自閉症的數學天才、彈琴天才、記憶力強的天才等等。大樂和那女生都是記憶力強,背誦課文難不到他們,可惜只靠背誦的學習方法在升中後便成績下滑,原因是分析力弱,以及不善於與別人溝通,對學習不利。
他們與人溝通的行為跟一般人不一樣,令人覺得怪。可他們卻需要我們用正常的態度去看待他們,跟他們溝通,助他們正常地學習。
(二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375

學習溝通的方法 張嘉雯

1 : GS(14)@2013-07-17 01:08:55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B9%E6%B3%95/101933
中學時,有自閉傾向的大樂沒有朋友,他不懂與同學溝通,別人問他一句他答一句;沒有話題、沒有主見的他,漸漸被同學疏遠。沒朋友時會覺悶,有問題解決不來也沒人可問,於是他開始常來找我。
我叫他多主動做旁觀者和聆聽者,可以讓他跟著的就跟著,先多看多聽,以微笑和拍掌附和,那也是一種溝通。從前他看見同學就避,貼牆而行,低頭、避開眼神接觸,我見他那樣就模仿他,避開,一看見我就要走過來跟著我的他,此時才說,不想被我避開,他應該要怎樣行走、怎樣跟別人招呼,好讓大家只覺他是內向,而不是怪怪的。
有次他高興地告訴我,他已有兩、三個朋友,會相約去打波,漸漸解開了不懂與同學溝通的困局。可他還有另一個困擾,就是上中學後常遇到的小組合作和討論活動。沒有主見的他,成組裡最沒作用的,以及討論活動中,到最後也說不出自己有甚麼想法的人。
於是他在討論活動前先找我跟他「討論」,以便上課時用;多年來不停來電與我溝通,每次的話題有助他與同學,及後來與同事間,建立起溝通話題,開始有個被接受的小圈子,可以正常地生活。
即使為了生活而忙碌,我們也不能不找時間與孩子多溝通,亦不能不花心思帶孩子多看外面的世界,和參與社交活動,以助建立起話題和自信。這不只是大樂的需要,愛躲在房間裡過活的孩子更需要。(二之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376

讓孩子變成不一樣的港孩 張嘉雯

1 : GS(14)@2013-07-17 23:20:06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AF%E5%AD%A9/102062
一個勤力的媽媽,雖然因上班而沒機會天天見到兒子,卻沒有讓他變成無管束的放任兒童。
「我早出晚歸」、「我沒時間教」、「他不聽我說」……都是我常聽到的「家庭問題」,他們都有自己的理由,告訴我因為種種因由,而終日獨留在家或只與傭人度日的孩子變得任性,常亂向父母發脾氣,甚至喝罵,自理能力低,及隨時隨地只愛以電玩為伴的「港孩」。
人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關懷和聆聽,小孩子更是特別需要,若經常得不到滿足,會漸漸由渴望變成失望,由失望變為憤怒。結果,以亂向父母發脾氣、反抗不服從、事事反駁來宣洩。
以為安排傭人把孩子照顧周到,便已盡了父母的本份,卻害得孩子自理能力低。愈感到內疚,愈讓孩子擁有最多和最好的,結果以物質來反映關係,以電玩為伴,比跟父母溝通更快樂,漸變成即使同枱吃飯也是零交流,隨時隨地以電玩為伴的「港孩」。
相反那個勤力的媽媽,即使只有半天休假也會好好把握。一頓親子午餐,是最好的溝通與交心時間,不是問孩子的成績和功課怎樣,而是關心孩子的感覺,以及聆聽他的學校生活,同時讓孩子瞭解自己在工作上的感覺。
讓孩子成為不一樣的港孩,她跟兒子玩樂半天,用的是感情,不是以沒情感的物質取代。(三之一)
2 : qt(2571)@2013-07-17 23:25:12

多鬼餘啦, 港媽識生唔識湊, 識玩唔識教, 只懂請傭人, 慘過養隻狗.
3 : GS(14)@2013-07-17 23:47:54

2樓提及
多鬼餘啦, 港媽識生唔識湊, 識玩唔識教, 只懂請傭人, 慘過養隻狗.


無計,香港d地獄公活是咁
4 : qt(2571)@2013-07-18 06:51:46

3樓提及
2樓提及
多鬼餘啦, 港媽識生唔識湊, 識玩唔識教, 只懂請傭人, 慘過養隻狗.


無計,香港d地獄公活是咁


乜無計, 一係唔生, 生就要一個留係屋企揍, 咪整舊垃圾害人累物
5 : GS(14)@2013-07-18 23:38:53

4樓提及
3樓提及
2樓提及
多鬼餘啦, 港媽識生唔識湊, 識玩唔識教, 只懂請傭人, 慘過養隻狗.


無計,香港d地獄公活是咁


乜無計, 一係唔生, 生就要一個留係屋企揍, 咪整舊垃圾害人累物


咁又講得幾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455

給孩子樹立榜樣 張嘉雯

1 : GS(14)@2013-07-19 01:22:59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9C%E6%A8%A3/102362
「港孩」是怎樣的?常亂發脾氣?喝罵父母?自理能力低?隨時隨地只愛以電玩為伴?
不一樣的港孩,要有不一樣的父母(即使是單親),才可以成就到。認識一個不一樣的媽媽,她要辛勤工作,也要照顧孩子,但她並沒有因為沒時間或工作辛苦而讓孩子變成「港孩」,沒有任由孩子在無管束下,無節制地終日與電玩為伴。
她由低做起,認真和辛勤的工作態度,慢慢晉陞為店長。每與她談起兒子,她都甜在心頭。只見一個不一樣的媽媽,努力地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孩子看在眼裡,也努力地做好自己。
每聽她說孩子跟她怎樣相處,跟她說的窩心話,不單覺得孩子十分長進,更替她感到高興。她真的有為自己努力,也是為孩子努力;沒有因工時長或太疲累而錯過孩子的黃金童年,即使早出晚歸,也與孩子關係親密;沒有縱容孩子,任由孩子過著無人管束的生活,而是安排有道。每逢休假,她定必跟孩子在一起,雖然要滿足自己平日的睡眠不足,但一覺醒來就把心思放在孩子身上,即使半天,也要過得愉快和充實。
她給孩子愉快和充實的童年生活,沒有以補習和活動來替代,她追求的是孩子能努力做好自己。
(三之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508

建立溝通渠道 張嘉雯

1 : GS(14)@2013-07-23 00:45:22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A0%E9%81%93/102685
朋友因工作忙碌而少與孩子溝通,見孩子聽教聽話更深感安慰。可是當孩子升上初中後,開始自覺是個中學生,要有個人主見,在父母還未說完便走開,以「你聽我講先」來與父母爭論,至「你們總不肯聽我說,不明白我」的反應,他們才發覺難與孩子溝通,沒法瞭解終日躲在房間裡的孩子正在做甚麼、想甚麼。
終日躲在房間裡避開父母的孩子,內心想甚麼都只能靠猜度,要有可以與孩子溝通的渠道才能瞭解孩子,應從小建立,透過日復日、年復年的溝通,即使每晚只得五分鐘的睡前談話,晚了回家的一個電話交談,看似小事卻不應錯過,才能建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與父母習以為常的行為關係。
與孩子交流時,即使有時意見不同,偶有爭辯,謹記自己要比孩子冷靜,讓孩子說完要說的,再說完自己的,然後給孩子自行分析的空間。在孩子進入想做就去做,想改才肯改的成長階段,仍肯跟父母交流溝通才是最重要,重點不在於孩子是否肯聽我們說,而是我們仍是孩子可溝通的對象,仍維持著習慣說出感受的行為。
孩子對事情的看法總有與父母不同的時候,只有透過溝通,各抒己見,無論是激烈還是感動的,總比沒溝通好。有溝通才可瞭解孩子的理念、取向、態度,甚至信仰。停下來想一想,才可以想到應如何與孩子接合,有助孩子找到正確的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574

培養孩子的分析能力 張嘉雯

1 : GS(14)@2013-10-01 16:41:41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BD%E5%8A%9B/111622
一個超強颱風,八號風球未掛,以為可趁日間依然風平浪靜出發,或改早一兩班機離港的人皆大失所望,因不少航班經已取消。
到菲律賓旅遊的親友十分不滿,在機場指摘「何以沒半點風就這麼快取消了我們的航班」,一時附和者眾,都說航空公司的做法不合理。
當大家都覺得八號風球還未掛,眼前亦看不到有大風大雨,飛機應可順利起飛,不用延誤行程、不用滯留機場、不用先回家等候、不用找酒店等等,一大堆因不能按時出發的不滿,指摘「無端端唔飛」。
與孩子討論,讀大學的那個說:「颱風很大,香港細小,只要有地理常識就知道起飛後就不是只在香港上空……」讀中學的那個說:「颱風從台灣經菲律賓來,香港沒問題不代表那邊沒問題,怎麼不看看新聞!」
兩個孩子都是以理性去分析,不人云亦云。在社會流行批評、指摘文化的颶風下,喜見他們討論問題時,思考是理性的,能把知識和常識結合起來作分析,再下判斷。
培養孩子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考,是希望孩子能運用自己的知識常識和見識來協助思考、分析問題,不會盲目附和或追隨,而是理性的。這類孩子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處事合情合理,行為有禮有同理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777

把孩子全交傭人照顧 張嘉雯

1 : GS(14)@2013-10-29 00:49:54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A7%E9%A1%A7/114901
他是獨生子,由傭人照顧成長。父母與他出外遊玩或用餐時,都會有傭人在旁負責照顧他,即使假期遠遊也與傭人同行,以便照顧他、跟他睡。
夫妻與男孩用餐時,商討點甚麼菜後便各有各忙,各自享受自己的空間,與孩子的交流只是偶爾的指示或詢問,如「吃多些」、「想要可樂嗎」、「要不要吃豬扒」、「吃完去洗手間」等。
只見男孩指示傭人,說他要吃這些那些,可樂一到就不停地喝,豬扒送來吃了一塊又一塊,飯來張口,邊看卡通片邊吃,迷失在自己的空間裏。
傭人沒表情、沒聲音地做着自己的工作,遷就着小男孩的所有需要,直至男孩用手把她送到口邊的食物推開,她才去吃自己的餐膳。父母沒注意過程中的一切,把責任交給傭人,孩子有周到的照顧,大家可享受舒適的一餐。
不知有多少人會用羨慕的眼光去看這對夫妻,可以在用餐時不用忙於照顧孩子,但我相信有較多人雖有傭人,也會避免在外遊或用餐時,把孩子交給傭人照顧。
借助傭人之力可以享受多點自己的空間,但亦要珍惜與孩子共聚的機會,而且要趁機會把孩子從依賴傭人中糾正過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019

多投進自然的懷抱裏 張嘉雯

1 : GS(14)@2013-11-12 00:40:30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B1%E8%A3%8F/116425
一年四季中我最愛秋季,天氣不冷也不熱,每個周末都想到郊外去,不用只帶孩子去逛冷氣開放的商場。
我的荷蘭親友有一輛旅行車,車廂內有可供煮食的地方、浴廁、梳化、餐桌和睡床,他們把車停放在郊野的旅行車專區,每年都會選取最舒適的季節,一家大小到那兒去度假。一去就是一、兩個月,放一個長假期,享受大自然的同時,亦令孩子的野外知識、求生技能和活動能力都豐富了。
在香港,若每年秋季的周六、日都到郊外去的話,兩三個月加起來,合共也可以有二、三十天了,所以我們都不會錯過那如度假式的享受,不去逛商店,只走進大自然的懷抱裏。
讓孩子從活動中學習和愉快學習,應該是學校的教育宗旨。同樣的宗旨,我們也應用到家庭教育上。孩子離開房間和興趣班後,與父母愉快地互動,從父母的言教和身教上愉快地學習。
大自然的力量,可使道理、知識和常識,在不經不覺間,成為送孩子一生的禮物。
(三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09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