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建立溝通渠道 張嘉雯

1 : GS(14)@2013-07-23 00:45:22

http://www.skypost.com.hk/column ... %A0%E9%81%93/102685
朋友因工作忙碌而少與孩子溝通,見孩子聽教聽話更深感安慰。可是當孩子升上初中後,開始自覺是個中學生,要有個人主見,在父母還未說完便走開,以「你聽我講先」來與父母爭論,至「你們總不肯聽我說,不明白我」的反應,他們才發覺難與孩子溝通,沒法瞭解終日躲在房間裡的孩子正在做甚麼、想甚麼。
終日躲在房間裡避開父母的孩子,內心想甚麼都只能靠猜度,要有可以與孩子溝通的渠道才能瞭解孩子,應從小建立,透過日復日、年復年的溝通,即使每晚只得五分鐘的睡前談話,晚了回家的一個電話交談,看似小事卻不應錯過,才能建立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與父母習以為常的行為關係。
與孩子交流時,即使有時意見不同,偶有爭辯,謹記自己要比孩子冷靜,讓孩子說完要說的,再說完自己的,然後給孩子自行分析的空間。在孩子進入想做就去做,想改才肯改的成長階段,仍肯跟父母交流溝通才是最重要,重點不在於孩子是否肯聽我們說,而是我們仍是孩子可溝通的對象,仍維持著習慣說出感受的行為。
孩子對事情的看法總有與父母不同的時候,只有透過溝通,各抒己見,無論是激烈還是感動的,總比沒溝通好。有溝通才可瞭解孩子的理念、取向、態度,甚至信仰。停下來想一想,才可以想到應如何與孩子接合,有助孩子找到正確的方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57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