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做一個建材和裝飾裝修的平臺“互聯網+建材超市”,聽起來很俗。一句話,把建材超市開到消費者家門口,家裝和建材銷售延伸至最後一公里。

互聯網裝修到底行不行,並不是我關心的。

這些年一直在從事傳統的建材和裝修行業。

希望尋找能夠發現誌同道合,對傳統裝修和建材有興趣的小夥伴們。

坦率說,我對O2O的理解並不深刻,一切的想法都是從我這幾年從事裝修和建材行業積累出發的。

家門口的建材超市

做一個建材和裝飾裝修的平臺“互聯網+建材超市”,聽起來很俗。一句話,把建材超市開到消費者家門口,家裝和建材銷售延伸至最後一公里。

通常,新建小區交房以後,裝修和建材采購是第一剛需,消費者的房子在小區里面,他要裝修,要采購建材來裝扮自己的房子,我做過一個調查,北京新建小區入住率達到90%以上,北京周邊如固安,廊坊,燕郊,入住率在50%以上。

所以,建材超市就要開到消費者家門口(就在園區里面,搭建一個1500-3000平方米的臨時賣場,臨時的篷房,只營業6個月)為什麽營業6個月呢?因為新建小區交房後6個月內是裝修的黃金期,此時頻率是最高的,高頻能夠讓我們獲得裝修紅利。

建材超市開到消費者家門口,消費者能夠獲得什麽好處?第一裝修從設計和預算,建材采購和人工成本,到施工監理都更加規範和透明。第二建材采購送貨到門,退換貨更加方便。第三消費者通過建材超市APP平臺,對裝修采購和後期維修維護,施工圖紙進行長期管理。

建材超市業務範圍

建材超市是一個裝修和建材銷售綜合體,初期以建材銷售賣場為主,監理團隊作為配套,外部引入設計和預算團隊、裝修公司作為合作夥伴。監理團隊主要統籌和監管外部合作夥伴進行機制管理。從而,減輕作為綜合體平臺的負重,能夠通過合作機制管理的業務,就通過合作機制去管理。初期因為建材供應商是核心關鍵,包括品牌,品類和服務所需要的規範都需要供應商的配合。另外,隨著產業發展趨勢,包括房產租賃,裝修貸款,智能家居等模塊,也會引入外部合作夥伴,通過平臺滲透給業主,建立我們自己的品牌。

駐場建材超市抓住了什麽?

剛需

業主買了房子,在交房以後,裝修就是剛需,業主要裝扮自己的房子,結束租房的生活方式,而且根據不同小區的檔次,我們也會對小區業主進行調研,提供最適合的建材品牌和品類入住賣場。

高頻

新建小區交房以後,通常交房後1個月內,因為業主拿到鑰匙了,他第一件事情就是找裝修公司,有些甚至會去找4-6家裝修公司,現場測量,到樣板間考察。對於一個小區,成百上千位業主,他們在收房1-2個月內,實際上都在為裝修忙碌。這個頻次是對高的時期。

離消費最近

駐場建材超市,把建材超市開到業主家門口,業主下樓足不出園就可以挑選所有裝修所需要的建材,裝修公司和設計,包括後期的余下材料的退貨,采購和定制都非常便捷。在品質和價格保證下,相信一定會受到消費者青睞。

付費意願

完整的裝修規範,從設計和采購到選擇裝修公司及施工監理一整套規範,是的各環節更加透明,消費者付費不是怕花錢,而是怕被坑騙。

競爭壁壘

與百安居和紅星美凱龍及居然之家相比,因為我們距離消費者更近,品牌品類更加具有針對性,使得消費者花在采購方面的交通成本和時間成本更低,因為超市的經營模式,所以我們的銷售成本更低,所以價格上可以略低於市場價格。從物流方面考慮,因為我們的賣場會有一個倉儲功能,用於訂購和物流的樞紐,客戶隨時可以自提或者送貨上門。包括退換貨的便捷。

市場趨勢

我們認為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程,消費觀念的轉變以及人口城鎮化,智能家居/智能硬件和房產金融及租賃貸款將會進入一個高發期。其中智能家居在安全,互聯網化,自能自動化等等提供更加舒適和安全的居住體驗。

從隨著互聯網對傳統行業的顛覆,傳統建材銷售市場,因為品類繁多,質量殘差不齊,產量過剩,經銷模式導致建材銷售市場極不規範,建材銷售行業沒有深耕細化,接入互聯網的滲透率非常低。我們希望通過細化每一個品牌和品類,從設計選材到集中供應鏈平臺,對大宗采購和個人消費者提供準確的供應信息,建立一個生產商和最終消費者的平臺。

連鎖模式

專註於新建小區和商業樓宇為主的進行市場擴張,以形成品牌。整合包括業主,設計公司,承包公司,施工公司等全產業銷售模式。

利潤來源

單個賣場建材銷售毛利潤平均15%,品牌進場費400萬(20000元*200個品牌),監理運營利潤10%,場地租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