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 IPO 審批應克服恐懼症
|
2013-02-25 NCW |
|
作者 劉勝軍 IPO審批制的危害大致可以羅列如下:1.扭曲了IPO供求關係,導致市盈率長期處於高位的堰塞湖,破壞了證券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2.高市盈率創造了巨大套利空間,也刺激了上市公司造假衝動;3.IPO審批制把上市融資變成了少數人的特權,成為腐敗的溫床;4.證監會把審批作為主業,導致監管職能嚴重邊緣化,可謂本末倒置。 從IPO審批制到註冊制的轉變,需要面對一個阻力、一個恐懼。所謂阻力,當然是指既得利益集團。所謂恐懼,即所謂“審批之下還這麼多公司造假,如果不審批豈非更亂?”這種論調其實在邏輯上是講不通的:1.審批制導致IPO供求關係扭曲,進而創造了造假激勵,因此審批制不是解決問題 的方法,而是問題的製造者;2.證監會在審批制下,既無能力也無動力去識別造假者。回顧中國證券市場歷史,造假者被識破的情況主要包括:自我暴露、媒體發掘、公泷舉報。 而靠證監會發審委識別造假,是幾乎不可能的任務;3.在審批制下,尋租的巨大誘惑,使得審批制往往成為造假者的保護傘和遮羞布;4.註冊制,並非縱容造假者。只要信息披露充分,保障媒體的報道權利,鼓勵公泷舉報,相信那些造假者將無處遁形。這才是打擊造假的正途。5.廢除審批制,證監會才能回歸其監管主業,嚴懲那些造假者,通過強大的震懾作用嚇阻造假者。中國股市的問題看似複雜,其實簡單,只要八個字就可以使中國股市獲得新生:放棄審批、嚴厲監管。 這樣的改革,當然會有陣痛。放棄審批制,上市企業數量增加,短期內股市下跌在所難免。但是要記住兩點:第一,這種下跌只是回歸合理價值而已。第二,只有供求關係合理化,中國股市才能逐漸擺脫低水平重複,走上價值創造的正軌。因此,放棄審批制,短期利空,長則利好。 劉勝軍為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財新網專欄作家,本文有刪節 |
香港將完善奶粉供應鏈 奶粉「限帶令」有望廢除
http://www.infzm.com/content/92124今年3月香港開始實施的奶粉「限帶令」,不僅引發陸港兩地的熱議,也成為不少內地嬰兒父母的困擾。出台不過兩三日,就有數十名人士因為攜帶超量奶粉過關被截,甚至還有人因為攜帶奶米粉過關而被扣留。
如今,「限帶令」實施已滿4月。據香港政府新聞網7月3日所發佈新聞稿稱,香港食物與衛生局已要求本地配方粉供應商完善供應鏈,當改善措施證實有效及可持續運作,會考慮廢除奶粉「限帶令」。
2013年年初,香港部分邊境地區出現購買不到奶粉的情況。對此,新聞稿指出,這種情況與香港配方粉供應鏈失效有很大關係。香港食物與衛生局已要求本地配方粉供應商從四方面完善供應鏈,包括加強從外地補貨的效率,縮短所需的時間;和加強分發及送貨的能力,完善零售及分銷層面的供應鏈等。
新聞稿稱,香港特區政府已承諾在10月進行檢討,評估供應鏈改善措施是否有效,同時認為任何改善建議必須持久及經得起需求高峰期,例如十一黃金週及視乎情況在農曆新年前的考驗。為此,香港特區政府有需要就改善措施進行壓力測試。
新聞稿指出,當改善措施證實有效及可持續運作,將考慮廢除《2013年進出口(一般)(修訂)規例》。
該條法例規定,自2013年3月1日起,除非獲工業貿易署署長發出許可證,否則禁止從香港輸出供36個月以下嬰幼兒食用的配方粉。法例也規定,年滿16歲的離港人士攜帶出境的奶粉不超過每人1.8公斤(相當於900克包裝的兩罐)時,無需許可證。違例者即屬犯罪,一經定罪,可處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兩年。
據中新網3月22日報導,香港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高永文曾指出,當符合4個條件時,包括香港整體奶粉供應充足、訂購熱線完善、零售點有效補貨及可以接受訂貨,特區政府才會考慮撤銷限帶奶粉出境的措施。
26天火速修法:再改回來,也是比較容易的
據《南方週末》報導,奶粉「限帶令」是香港第一個針對非違法違禁品、非法定儲備物資的出口禁令。
該法例的修訂,罕見地採取了行政會議直接通過、先生效再交由立法會審議的方式,從1月28日3位立法會議員提出建議,將奶粉列為儲備商品、限制出口數量,到2月22日香港政府在憲報刊登新規,宣佈修法,僅僅經過了26天。高速立法所應對的,是香港自2008年以來所面對的最嚴重的一次「奶粉荒」。
3月5日,高永文在接受南方週末記者採訪時解釋,香港政府的判斷是:香港整體供應是足夠的,局部地方零售點有問題;但水貨已經活躍到了「某一個程度」,「我們不相信供應商在短期真的能夠完善供應鏈,所以出台了這個法例」。
高永文也表示:定這個法律的程序是比較簡單的,再修改它,也是比較簡單的,只需要行政會議通過就生效,立法會在生效後再審議。將來如果我們覺得沒有需要了,再改回來,也是比較容易的。
澳洲參議院批準廢除煤炭和鐵礦石礦業稅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07697

9月2日,澳大利亞參議院投票通過廢除具有爭議的30%礦業稅。
目前,廢除礦業稅草案等待移交眾議院審批,預計也將獲得通過。
這一對煤炭和鐵礦石開采利潤征收的稅收由前工黨政府於2012年提出,全稱為礦產資源租賃稅(Mineral Resources Rent Tax)。
該稅種遭遇包括斯特拉塔(現為嘉能可斯特拉塔)、澳洲鐵礦石巨擘Fortescue Metals Group公司的普遍反對。礦業公司稱,礦業稅將損害企業利潤,不利於企業未來對澳洲礦業的投資。
路透社報道稱,礦業公司對廢除該稅種表示歡迎,稱這對降溫中的全球金屬和煤炭市場來說是必需的。
廢除礦業稅協議是參議院與澳大利亞富翁、國會議員、礦業和房地產業大亨Clive Palmer所在的政黨Palmer United Party協商達成的。該政黨是參議院中重要的制衡力量。
為促進協議達成,Palmer United Party同意作出一些讓步。比如凍結政府對國家養老基金的貢獻份額,繼續一項學齡兒童的獎金計劃。
Clive Palmer正是8月19日在澳洲廣播公司節目中發表辱華言論的主角。華爾街見聞提及,當時,他指責中國企圖搶占澳大利亞的港口來盜取自然資源,並在節目中爆粗口。
Palmer與中信泰富之間存在法律糾紛。中信泰富稱,Palmer從聯合賬戶中動用資金,資助他的政治活動。Palmer對中信的指控予以否認,並稱他們是“中國的雜種狗。”
養老金雙軌制正式廢除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3121
屢遭詬病的養老金雙軌制正式廢除。本周三,國務院下發公務員養老體制改革辦法,文件旨在解決目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統一的問題,並明確提出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文件要點包括:
①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②機關事業單位按工資總額的20%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8%繳費;③職工如果未領夠139個月即死亡,養老金余額可繼承 。
《瞭望》新聞周刊此前一篇報道曾提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被視為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分類改革、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等多項改革的“痛點”。撬動了這個“關竅”,與之相關的多項改革推進難度將大大削減。
以下是文件全文: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按照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等相關規定,為統籌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養老保險制度,國務院決定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
一、改革的目標和基本原則。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改革現行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獨立於機關事業單位之外、資金來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層次、管理服務社會化的養老保險體系。改革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公平與效率相結合。既體現國民收入再分配更加註重公平的要求,又體現工作人員之間貢獻大小差別,建立待遇與繳費掛鉤機制,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提高單位和職工參保繳費的積極性。
(二)權利與義務相對應。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要按照國家規定切實履行繳費義務,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形成責任共擔、統籌互濟的養老保險籌資和分配機制。
(三)保障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合理確定基本養老保險籌資和待遇水平,切實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促進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可持續發展。
(四)改革前與改革後待遇水平相銜接。立足增量改革,實現平穩過渡。對改革前已退休人員,保持現有待遇並參加今後的待遇調整;對改革後參加工作的人員,通過建立新機制,實現待遇的合理銜接;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通過實行過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五)解決突出矛盾與保證可持續發展相促進。統籌規劃、合理安排、量力而行,準確把握改革的節奏和力度,先行解決目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統一的突出矛盾,再結合養老保險頂層設計,堅持精算平衡,逐步完善相關制度和政策。
二、改革的範圍。本決定適用於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
三、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征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四、改革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本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下同)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指導實施。
本決定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幹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
本決定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準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
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
五、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根據職工工資增長和物價變動等情況,統籌安排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退休人員的基本養老金調整,逐步建立兼顧各類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正常調整機制,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保障退休人員基本生活。
六、加強基金管理和監督。建立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籌;暫不具備條件的,可先實行省級基金調劑制度,明確各級人民政府征收、管理和支付的責任。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單獨建賬,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分別管理使用。基金實行嚴格的預算管理,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款專用。依法加強基金監管,確保基金安全。
七、做好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工作。參保人員在同一統籌範圍內的機關事業單位之間流動,只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不轉移基金。參保人員跨統籌範圍流動或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流動,在轉移養老保險關系的同時,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儲存額隨同轉移,並以本人改革後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基金,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基金。轉移後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個人賬戶儲存額累計計算。
八、建立職業年金制度。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工作人員退休後,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職業年金的具體辦法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制定。
九、建立健全確保養老金發放的籌資機制。機關事業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按規定及時足額繳納養老保險費。各級社會保險征繳機構應切實加強基金征繳,做到應收盡收。各級政府應積極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加大社會保障資金投入,確保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同時為建立職業年金制度提供相應的經費保障,確保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平穩推進。
十、逐步實行社會化管理服務。提高機關事業單位社會保險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普遍發放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卡,實行基本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加強街道、社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平臺建設,加快老年服務設施和服務網絡建設,為退休人員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
十一、提高社會保險經辦管理水平。各地要根據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實際需要,加強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能力建設,適當充實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經費和服務設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負責在京中央國家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的管理工作,同時集中受托管理其職業年金基金。中央國家機關所屬京外單位的基本養老保險實行屬地化管理。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應做好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參保登記、繳費申報、關系轉移、待遇核定和支付等工作。要按照國家統一制定的業務經辦流程和信息管理系統建設要求,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由省級統一集中管理數據資源,實現規範化、信息化和專業化管理,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
十二、加強組織領導。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直接關系廣大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切身利益,是一項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的工作。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改革工作的重大意義,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向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社會各界準確解讀改革的目標和政策,正確引導輿論,確保此項改革順利進行。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本決定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和辦法,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備案後實施。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要會同有關部門制定貫徹本決定的實施意見,加強對改革工作的協調和指導,及時研究解決改革中遇到的問題,確保本決定的貫徹實施。
本決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已有規定與本決定不一致的,按照本決定執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養老金雙軌制正式廢除 建立職業年金制度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07159

2014年12月24日,養老“並軌”改革方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透露了這一消息,這一改革預計涉及約4000萬機關事業單位人員。 (新華社發 大巢/圖)
1月14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決定》(簡稱決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養老保險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負擔。這意味著,養老金雙軌制正式廢除。
該決定適用於按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及其編制內的工作人員。決定規定,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單獨建賬,與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分別管理使用。
個人8%+企業20%
根據決定,單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單位繳費)的比例為本單位工資總額的20%,個人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以下簡稱個人繳費)的比例為本人繳費工資的8%,由單位代扣。按本人繳費工資8%的數額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全部由個人繳費形成。個人工資超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低於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當地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個人賬戶儲存額只用於工作人員養老,不得提前支取,每年按照國家統一公布的記賬利率計算利息,免征利息稅。參保人員死亡的,個人賬戶余額可以依法繼承。
減少的養老金由職業年金彌補
決定顯示,機關事業單位在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應當為其工作人員建立職業年金。單位按本單位工資總額的8%繳費,個人按本人繳費工資的4%繳費。工作人員退休後,按月領取職業年金待遇。
“我個人認為,大家不要對這個養老金並軌抱太大希望,從制度上並軌了,不一定能從結果上並軌。並軌後,公務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退休金未必會變少,企業人員跟他們的退休金差距不一定能縮小。”中國社科院社會政策研究中心秘書長唐鈞向《羊城晚報》表示,建立職業年金後,如果所在單位是全額撥款單位,職業年金由財政全額補貼,這是有保障的。“因此,並軌後,公務員的職業年金會在很大程度上彌補養老金的減少。”
已退休人員繼續按照原標準發放養老金
決定提出,立足增量改革,實現平穩過渡:對改革前已退休人員,保持現有待遇並參加今後的待遇調整;對改革後參加工作的人員,通過建立新機制,實現待遇的合理銜接;對改革前參加工作、改革後退休的人員,通過實行過渡性措施,保持待遇水平不降低。
對改革實施前已經退休的人員,繼續按照國家規定的原待遇標準發放基本養老金,同時執行基本養老金調整辦法。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仍按照國家統一規定發給離休費,並調整相關待遇。
對決定實施後達到退休年齡但個人繳費年限累計不滿15年的人員,其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處理和基本養老金計發比照《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幹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令第13號)執行。
對決定實施前參加工作、實施後退休且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按照合理銜接、平穩過渡的原則,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依據視同繳費年限長短發給過渡性養老金。
本決定實施後參加工作、個人繳費年限累計滿15年的人員,退休後按月發給基本養老金。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組成。退休時的基礎養老金月標準以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發給1%。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計發月數根據本人退休時城鎮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本人退休年齡、利息等因素確定。

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月數表 (中央人民政府網站截圖)
廢除港交所的專利壟斷(2015/4/16)
|
|
乘着「滬港通」北水南下之勢,復對「深港通」有所憧憬,港股陷入瘋癲狀態,成交額逼近三千億元之數。港交所壟斷股票買賣,是最大贏家;其股價創下八年新高,成為舉世市值最大的證券交易所。政府持有5.77%港交所的股權,是最大的單一股東,賬面賺了不少,自不待言。 港交所是一盤絕對專利壟斷的生意。除了法律賦予證券、期貨買賣及結算的專利權,更有明文禁制任何人以「交易所」為招牌。為免其壟斷地位受到挑戰,政府還特別在競爭法條例中給予豁免。香港標榜市場自由經濟,卻刻意鞏固港交所的壟斷地位,此又不無諷刺。既為保護周全的獨市生意,港交所理應利潤驕人,股價標青吧?事實卻又不然。譬如跟同是有專營權的公用股中電比,港交所股價的表現便參差得多。港府在○七年九月入市增持,平均價為每股一百五十四元。直至去年四月李克強公布「滬港通」,其股價便在那個水平浮沉,未見特別有起色;踏入今年三月才真的發足飆升。港交所顯然未有善用其壟斷地位為股東謀求最大利益。 何以故?從一些基本數據可以窺其一二。○九年,港交所的營業額為六十四億多元,到去年上升至九十一億多元,增幅為四成二。同期其行政費用從四億九千多萬元飆升至近十二億六千萬元,升幅為一點六倍;增幅是四倍於營業額!生意沒有增加多少,編制可大肆擴張,結果?五年下來,純利只多了9%。股價有欠表現,合理啊。於此可見,股東沒有因港交所的絕對壟斷地位而得益,管理層可臃腫而自肥——總裁李小加去年的薪酬超過四千萬元,同期,中電的營業額大港交所十倍,而其總裁的薪酬為一千九百萬元。港府的持股量不算多,卻操控其董事局:主席由特首任命,十三名董事中七名由政府委任。若非政府刻意縱容,管理層又焉敢肆意自肥。港交所壟斷專利固然對股東無益,對投資者更是不利。一一年,滙豐試圖為客戶提供「股票對盤」(StockMax)平台,保證價格不會比經港交所買賣差,而大有可能更為有利。港交所經不起此少少衝擊,馬上加以撲殺。完全不受挑戰考驗,那又何以振作有為,推動金融業的發展?既然無須面對競爭,除了努力擴充編制蠶食股東利益,便是仰人鼻息,等北京不知什麼時候賜個「滬港通」、「深港通」,便歡天喜地謝主隆恩。對這樣的獨市生意,還可以有別的期望嗎?港交所不思進取、臃腫自肥,政府難辭其咎。不從出售股權入手,廢除其專利,讓港交所面對競爭,金融業又何來希望更上層樓? |
|
廢除985、211工程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5348

熊丙奇 (農健/圖)
985、211工程存廢之爭,在2014年曾熱鬧過一陣。當時,教育部回應稱,“985、211工程,繼續做,繼續支持,方向沒有變”,但教育部的回應,並沒有消除社會對985、211工程的質疑。2015年,國家公布統籌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總體方案,該方案提到了985、211工程存在的身份固化、競爭不足等弊端,但改革思路是在繼續堅持的基礎上調整、完善。
在我看來,目前廢除985、211工程有百利而無一弊。
985、211工程是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而推出的行政性工程。從歷史角度看,這在當時有積極意義:集中優質資源,重點投入建設少數學校,縮小與世界一流大學、學科的差距。但是,隨著985、211工程的推進,其弊端也越來越明顯,985、211成為了學校的身份標簽,把學校分為三六九等,限制了學校間的平等競爭,也制造了更嚴重的學歷歧視,並加劇我國基礎教育的“名校情結”和教育焦慮。近年來的考研、大學生就業,都會傳出學歷歧視的醜聞,而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37.5%,可高考焦慮相比20年前有過之而無不及,其根源,都在於985、211工程的存在。
有人反對廢除985、211工程,認為這些高校的存在,為底層學生實現“身份轉變”“向上流動”提供了途徑——通過努力奮鬥考上985、211院校,是底層孩子改變命運的重要通道,要是沒有985、211工程,底層孩子連讀書的價值也看不到。這一說法,完全經不起推敲。試問,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前,我國高校沒有985、211工程,底層孩子是靠什麽改變命運的?廢除985、211工程,廢除的只是行政部門給高校貼的標簽,以及與之對應的教育特權、學歷特權,帶來的是各高校平等競爭、學生更廣闊的出路。換言之,985、211工程的存在,只能給少數人某種教育特權,而沒有了985、211工程,所有大學靠自己的辦學質量獲得社會認可,任何類型、層次的學校,都可以辦成高水平的學校,這不是給學生提供更廣的選擇,更多實現自身夢想的機會嗎?
如今,985、211工程學校,每年的招生人數只有50萬人左右,占高考升學人數的八分之一不到,如果唯985、211高校是尊,非985、211高校的學生的前途在哪里?我國於2014年提出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戰略,推動600所地方本科院校轉型進行職業教育,我以為985、211院校面前,普通本科院校、職業教育都低人一等。
其實,為推進高校平等競爭,給學生提供更多選擇,我國於2014年頒布的高考改革實施意見,已明確提到要減少高考錄取批次,隨後,上海和浙江宣布,分別於2016年、2017年取消批次,不再有一本、二本這樣的批次劃分。高考按批次錄取這一制度,在我國存在的時間比985、211工程要長得多,但已經被國家堅定地決定要取消了。這表明,國家層面已經意識到把學校分等級的弊端。現在的問題是,怎樣進一步徹底取消把學校分等級的做法。在取消一本、二本等錄取批次之後,如果還保留985、211工程,會進一步強化學校的985、211身份,要讓取消批次的改革取得成效,985、211工程也必須加快廢除。
眼下,廢除985、211的阻力,主要來自行政部門和躋身工程的高校。對於行政部門而言,廢除985、211也就廢除了對高校的行政審批、行政計劃,而對於具體高校來說,也就失去身份標簽和特權。國家排除這些阻力,廢除985、211工程的過程,也就是深入推進高等教育管辦評分離改革,建立新的高等教育競爭秩序的過程。而且,在廢除985、211工程時,可同步一刀切取消掉這些高校的行政級別,這就把廢除985、211工程作為撬動整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進入全新的2016年,我希望,國家應該認真對待985、211工程存廢這一問題,早一點廢除985、211工程,對我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促進高校平等競爭、推進地方本科院校轉型、消除社會學歷歧視和整體教育焦慮都有利。
(作者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廢除限遷加強金融支持 國務院發文促二手車交易便利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6/0325/154883.shtml
導讀 : 其中包含促進二手車自由流通、完善登記交易、建立車輛全生命周期信息流通平臺、建立二手車信用體系、優化稅收政策、加強金融服務支持力度等多條政策利好。
i黑馬訊 3月25日消息,國務院於今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幹意見》,其中包含促進二手車自由流通、完善登記交易、建立車輛全生命周期信息流通平臺、建立二手車信用體系、優化稅收政策、加強金融服務支持力度等多條政策利好。
在具體意見中,國務院要求各地政府不得制定並在2016年5月前廢除二手車限制遷入政策(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除外)。同時,國務院還要求整合二手車交易、納稅、保險和登記等流程,開展一站式服務,推行二手車異地交易登記;加快建立覆蓋汽車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體系;建立二手車市場主體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並進行公開;加大二手車交易信貸支持力度,降低信貸門檻,簡化信貸手續;支持二手車經銷企業品牌化、連鎖化經營;抓緊修訂《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規範二手車交易行為……
以下為國務院文件全文: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二手車便利交易的若幹意見:
國辦發 〔2016〕1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汽車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的戰略性、支柱性產業,是穩增長、擴消費的關鍵領域。目前,我國汽車保有量超過1.7億輛,二手車市場潛力巨大。但二手車交易不便利、信息不透明等問題制約了二手車消費。為便利二手車交易,繁榮二手車市場,為新車消費創造更大的市場空間,同時帶動汽配、維修、保險等相關服務業發展,經國務院同意,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營造二手車自由流通的市場環境。各地人民政府要嚴格執行《國務院關於禁止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實行地區封鎖的規定》(國務院令第303號),不得制定實施限制二手車遷入政策。符合國家在用機動車排放和安全標準,在環保定期檢驗有效期和年檢有效期內的二手車均可辦理遷入手續,國家鼓勵淘汰和要求淘汰的相關車輛及國家明確的大氣汙染防治重點區域(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長三角:上海、江蘇、浙江,珠三角: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肇慶、惠州、東莞、中山等9個城市)有特殊要求的除外。已經實施限制二手車遷入政策的地方,要在2016年5月底前予以取消。(各地人民政府負責)
二、進一步完善二手車交易登記管理。整合二手車交易、納稅、保險和登記等流程,開展一站式服務,對具備條件的二手車交易市場推行進場服務。簡化二手車交易登記程序,不得違規增加限制辦理條件。優化服務流程,推行二手車異地交易登記,便利交易方在車輛所在地直接辦理交易登記手續。(商務部會同公安部、稅務總局、保監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三、加快完善二手車流通信息平臺。建立二手車流通信息工作機制,積極整合現有資源,加強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加快建立覆蓋生產、銷售、登記、檢驗、保養、維修、保險、報廢等汽車全生命周期的信息體系。非保密、非隱私性信息應向社會開放,便於查詢,符合國家有關要求的信息服務可以市場化運作,已經具備條件的行業信息要進一步加大開放力度。(商務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保監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四、加強二手車市場主體信用體系建設。依法采集二手車交易市場、經銷企業、拍賣企業、鑒定評估機構、維修服務企業以及其他市場主體的信用信息,建立二手車市場主體信用記錄,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並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在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以及“信用中國”網站予以公開,方便社會查詢和應用。(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環境保護部、交通運輸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保監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五、優化二手車交易稅收政策。按照“統一稅制、公平稅負、促進公平競爭”原則,結合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進一步優化二手車交易稅收政策,同時加強對二手車交易的稅收征管。(財政部、稅務總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大金融服務支持力度。加大二手車交易信貸支持力度,降低信貸門檻,簡化信貸手續。支持二手車貸款業務,適當降低二手車貸款首付比例。加快開發符合二手車交易特點的專屬保險產品,不斷提高二手車交易保險服務水平。(銀監會、保監會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七、積極推動二手車流通模式創新。推動二手車經銷企業品牌化、連鎖化經營,提升整備、質保等增值服務能力和水平。積極引導二手車交易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鼓勵發展電子商務、拍賣等交易方式。推動新車銷售企業開展二手車經銷業務,積極發展二手車置換業務。(商務部、交通運輸部按照職責分工負責)
八、完善二手車流通制度體系建設。抓緊修訂《二手車流通管理辦法》,規範二手車交易行為,強化市場主體責任;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確保消費放心、交易便捷、服務完備;明確監管職責,加強市場監管,規範交易秩序,促進二手車市場健康、有序發展。(商務部牽頭負責)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便利二手車交易、促進二手車流通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工作機制,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各地區要根據本意見,結合地方實際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細化政策措施。商務部等有關部門要抓緊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和具體措施,加強部門協作配合,共同開展好相關工作。
國務院辦公廳2016年3月14日(此件公開發布)
版權聲明:
本文作者汪晨,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歐委會考慮廢除“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 名單包括中國
歐盟委員會20日表示,正考慮廢除“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名單內有中國等15國,未來在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中將采用“新方法”,強化貿易救濟工具。
歐盟委員會全體委員當天就對華反傾銷“替代國”做法將過期舉行第二次方向性討論,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隨後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討論結果。
“委員們同意建議改變歐盟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法,同時引入新反傾銷方法,”馬爾姆斯特倫說,“我們將廢除現存‘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新方法將適用於所有世貿組織成員。”
歐委會副主席卡泰寧在發布會上說:“我們不應再關註‘市場經濟地位’表述,因為這一概念將不複存在。”
歐盟目前有“市場經濟國家”和“非市場經濟國家”兩個名單,中國在“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內。歐盟可以據此在反傾銷調查中對比“替代國”價格,以此判定產品是否傾銷及計算相應反傾銷稅。
歐盟“非市場經濟國家”名單包括中國、越南、哈薩克斯坦、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阿塞拜疆、白俄羅斯、格魯吉亞、朝鮮、吉爾吉斯斯坦、摩爾多瓦、蒙古國、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原本,根據中國在加入世貿組織(WTO)時提交的入世議定書,中國有望在2016年12月獲得“市場經濟地位”,這意味著中國出口企業將大幅度降低反傾銷稅率。但今年以來,歐美因擔心將失去反傾銷的“籌碼”,故頻頻表態不支持中國獲得“市場經濟地位”。
在非市場經濟國家,國內價格不能作為基準價格用於比對出口價格。在此情況下,世界貿易組織以及歐盟反傾銷法規,允許使用另一個市場經濟國家的數據——即“替代國”的數據,進行反傾銷稅的計算。
歐盟官員表示,新方法將大大改變歐盟舊有反傾銷立法。此外,按照新方法,調查時還會將“國際價格”納入考慮範疇,以應對產能過剩、國家補貼等帶來的市場扭曲行為。
馬爾姆斯特倫認為,通過新方法,既能在中國入世條約“替代國”做法過期問題上實現國際法律承諾,也能強化歐盟貿易救濟手段。
當天歐委會委員形成的意見尚未成為歐委會正式立法倡議。按照歐盟立法程序,如果歐委會決定按此意見修改反傾銷法律,還需向歐洲理事會和歐洲議會提出立法倡議,並由這兩大機構投票通過。
馬爾姆斯特倫表示,會考慮將相關討論轉化為立法內容,今年晚些時候再向兩大機構提出正式立法倡議。
針對歐盟官員的上述表態,中國商務部世貿司負責人21日表示,中方將密切關註有關進展,並在提案進一步明確之後,對此進行評估。
(綜合新華網、浙江新聞報道)
iPhone 7廢除耳筒插口陰謀論 中環客
來源: http://hkcitizensmedia.com/2016/09/14/iphone-7%e5%bb%a2%e9%99%a4%e8%80%b3%e7%ad%92%e6%8f%92%e5%8f%a3%e9%99%b0%e8%ac%80%e8%ab%96/
iPhone 7廢除傳統耳筒插口嘅設計,引發好多討論,有人話蘋果為咗防水,無得唔廢除傳統耳筒插口。又有人話蘋果為咗AirPods嘅銷量,而廢咗傳統耳筒插口。呢啲講法都言之成利,但依家蘋果唔係超級完美主義者Steve Jobs主政,Tim Cook如果計唔掂盤數,照計無理由推出啲咁激進嘅做法得罪消費者。話雖Note 7係咁爆炸嘅情況下,iPhone 7應該無乜對手。
但中環客聽到一個陰謀論,驟耳聽起嚟,應該呢個至係蘋果廢咗傳統耳筒嘅理由,呢個就係廢咗Paypal等公司利用手機收錢應用程式嘅武功,最終迫人用商戶版嘅Apple Pay服務嚟賺錢。
喺香港,大家唔覺用手機嚟收信用卡過數係重要,因為一般商戶都會租條電話線(係香港至落後,用傳統果啲電話線),再加部大大部銀行俾嘅POS機收信用卡數。但喺美國,甚至歐洲,己經有唔少商戶,甚至的士佬,將小型磁帶讀卡機插入iPhone耳筒度,然後利用小型讀卡機經PayPal或其他類似服務攞信用卡數,由於外國啲提款卡多數都係Visa或Mastercard嘅扣帳卡,勁方便,所以呢個市場其實幾龐大。
由於Paypal果部手提讀智能信用卡嘅機太大部,所以外國好多小商戶都係鍾意用Paypal早期細果部讀卡機,如果蘋果iPhone 7一旦帶起呢個潮流,廢咗耳筒武功,啲商戶又唔想用果部又食電又大部嘅流動讀卡機,好大機會投向Apple Pay商戶版懷抱,屆時蘋果唔只食消費者果筆,仲要食埋商戶果筆。
呢個陰謀論成唔成立,大家可以放長雙眼睇,但以Tim Cook嘅數口,以及Apple Pay嘅野心,中環客對呢個陰謀論嘅可信性,都有相當嘅信心。
中環客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