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千億的中法核燃循環項目廠址將在江蘇等六省選出

中法合作核循環項目正處於項目前期工作階段,廠址選擇工作正按照國家核項目選址要求,在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甘肅等省份展開。

中核集團旗下中核瑞能在8月6日對外公布了上述消息。這則名為《關於中法合作核循環項目近期情況的說明》的消息稱,公司註意到,近期江蘇省連雲港市廣大網友對中法合作核循環項目十分關註。

成立於2011年的中核瑞能全稱是中核瑞能科技有限公司,是核電站乏燃料再循環產業的專業化公司,負責中法合作核循環項目的選址、立項以及中法合作談判等前期工作。中核瑞能稱,從2009年開始正式啟動合作的中法合作核電循環項目,是迄今為止中法兩國最大的合作項目,一直得到雙方政府的高度關註,具有重大政治和經濟意義。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在2015年9月23日在京召開的中法合作核循環項目推介會上,國家國防科工局副局長王毅韌介紹,中法合作核循環項目投資將達到千億量級,投資規模大、技術集成度高,人才吸引力強,帶動產業發展的效益明顯,是典型的高科技系統工程和高端產業項目,能夠產生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中法合作核電循環項目參考法國阿格核循環廠,由中核集團負責建設、法國阿海法集團承擔總體技術責任。項目占地3平方公里,由於國家專項基金投資,計劃2020年開工建設,2030年左右建成。

隨著中國核反應堆的運營年數和投產數量不斷增加,反應堆“燃燒”後卸出的乏燃料數量也在水漲船高。環保部旗下媒體在2014年引用環保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總工程師柴國的話稱,目前大亞灣核電廠乏燃料水池已經飽和,田灣核電廠乏燃料水池接近飽和,已經建成的離堆乏燃料濕法儲存設施也已貯存飽和。

中法合作核電循環項目具有三方面功能:一是每年處理國內核電站卸出燃料800噸,通過核循環提高鈾資源利用率,基本滿足中國核電站卸出燃料的處理需求;二是建設乏燃料離堆貯存中心,一期貯存能力為3000噸,對核電站卸出的燃料進行後期管理,讓中國的核電更加安全;三是可以將高放廢液玻璃固化,實現高放廢物長期管理的固有安全。

資料顯示,中法雙方在中法核循環項目上已經簽署合作文件。2007年簽署了《中國核循環項目合作聯合工作組的實施協議》,確定了政府間討論合作的基本模式。2008年簽署了《中國核循環合作聯合工作組報告》,確定了核循環項目合作的技術路線和基本原則。2009年簽署了《中國核循環項目聯合聲明》,確定了合作的基本模式和主要原則。2015年6月簽署了《中國核循環項目意向性聲明》,重申了兩國政府對項目的支持。

“‘十三五’規劃綱要”在核電部分明確要求“加快論證並推動大型商用後處理廠建設”。這表明“十三五”將成為中法合作核循環項目快速推進時期。中核瑞能總經理助理田寶柱曾在一次相關研討會上表示,中國核循環產業發展的現狀已經“到了舉棋落子的時刻”。

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3月30日,中核集團副總經理楊長利在會見江蘇省連雲港市市長項雪龍期間,就“考察了中法合作核循環項目擬選廠址及相關區域規劃情況”,“雙方對項目前期工作的共同推進情況表示滿意”。

在此之前,2月2日,楊長利在廣州拜會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交談時表示,感謝廣東省對核燃料產業園項目和核循環項目的大力支持。而徐少華則表示將繼續支持兩項目在廣東開展工作。

資料顯示,自2013年中核集團在江門的核燃料產業園項目下馬以來,該公司一直與廣東官方就核燃料產業園項目的合作保持溝通。

不過,似乎因為“連雲港市廣大網友對中法合作核循環項目十分關註”,中核瑞能上述8月6日的消息特別指出,江蘇連雲港、廣東湛江只是候選廠址之一。

民眾的擔心,是造成江門核燃料產業園項目下馬的主要原因之一。記者此前在江門就上述下馬項目采訪時,有民眾表示,他們擔心項目可能帶來安全隱患。

與核電站相比,核燃料產業園項目則更加安全,因為它不涉及核裂變反應。官方資料顯示,核燃料產業園項目的生產過程為化工轉化、物理濃縮、粉末冶金、機械加工,原料為天然鈾,產品為核電站發電核燃料組件,整個生產過程只涉及天然鈾、低濃鈾,不涉及裂變反應。

中法核循環項目同樣不涉及核裂變反應。“核循環項目與核電站有很多不同,核循環項目的化學工藝和機械工藝都在封閉的廠房中進行,而且不可能發生任何形式的核反應。”阿海琺集團亞太區後端事業部高級副總裁葛利朗在2015年接受《中國核工業報》采訪時說。

資料顯示,法國阿格核循環廠多年檢測的數據表明,工廠給產業園區附近的公眾帶來的輻射劑量為0.03毫克西弗/年,僅相當於自然輻射量的百分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062

核電廠址太稀缺 沿海省份抓緊打好核電牌

 作為全國重要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大省,山東計劃“到2020年,核電裝機270萬千瓦;到2030年,力爭核電裝機2065萬千瓦”,並將“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

這是山東省發改委官網最近公布的《山東省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下稱《規劃》)透露的。

如果從全國範圍來看,核電廠址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資源。所以不少沿海省份在謀劃“十三五”時已經將核電作為當地經濟的主打牌之一。

山東確定15年核電計劃

具體到山東省,第一財經記者註意到,《規劃》在談及核電時稱,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以高溫氣冷堆、AP1000壓水堆、CAP1400大型先進壓水堆示範和商業化應用為重點,積極推進海陽、榮成石島灣兩大核電工程建設,加強潛在核電廠址資源的勘探和保護,適時啟動第三核電廠址建設,打造全國重要的東部沿海核電基地。

針對山東“東部沿海核電基地開發工程”的計劃,《規劃》稱,近期,建成海陽核電一期、榮成高溫氣冷堆示範項目;啟動榮成大型先進壓水堆示範工程、商業化壓水堆和海陽核電二期、三期等項目建設;加強潛在核電廠址資源的勘探和保護,啟動第三核電廠址前期工作。遠期,全面建成海陽、榮成核電基地,啟動第三核電廠址建設。

“CAP1400示範工程(榮成大型先進壓水堆示範工程)現場準備早已經就緒,萬事具備,正在等待國家的核準。”負責該項目建成後運營的國家核電一位知情人士不久前對第一財經記者說 。

山東省發改委官網顯示,《規劃》是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下山東省第一部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規劃期限為2016年~2030年,近期到2020年,遠期到2030年。今後,將根據能源發展變化情況,適時進行調整和修編。

沿海省份多規劃核電發展

目前中國東部沿海省區——南至海南,北至遼寧——幾乎都有核電站,這些省區包括:海南、廣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蘇、遼寧等。

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發現,上述省區已經公布的“十三五”規劃多提及發展核電。其中,海南將“構建以清潔煤電、核電為主力電源,燃氣和抽水蓄能為調峰電源,以可再生能源為重要組成部分的電源結構”。

而廣西“十三五”規劃在提及核電時稱,“穩妥加快發展核電”;同樣,廣東“十三五”規劃在提及核電時稱,“安全高效發展核電”。

福建“十三五”規劃則表示,“安全高效發展核電,加快建設寧德、福清、漳州、霞浦等沿海核電,做好三明等其他核電廠址保護與論證。”

遼寧在“十三五”規劃中則表示,要“促進能源綠色增效和轉型升級,加快徐大堡核電一期等重點項目實施,強化城鄉電網建設,提高電力外送匯集能力”。

而浙江“十三五”規劃同樣表示要“安全發展核電”。即按照國家建設沿海核電基地的總體部署,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最先進的核電技術建設核電站,並為全國提供先進核電技術示範。加快建成三門核電一期,開工建設三門核電二期、三期,浙江三澳核電,基本完成象山核電前期工作,開展海島核電研究工作,加強核電廠址保護。到2020年,全省核電裝機容量達到900萬千瓦左右,在建500萬千瓦以上。

核電廠址是一種非常稀缺的資源。由於核電站對安全的要求極高,這使得核電項目在選址之初,除了要考慮地理位置、地震地質、工程地質等自然因素外,還要考慮涉及人口增長限制、應急撤離、放射性廢液和廢氣排放等社會環境因素。

由於中國目前沒有放行內陸核電項目的建設,使得沿海地區的核電廠址變得更加緊俏。此外,相比內陸,沿海在建設核電項目方面有先發優勢。

不過,在內陸核電方面,記者根據公開資料梳理發現,目前,全國已經有十余個省區已經布局了內陸核電。這些省區分別是: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廣東、貴州、四川、河南、重慶、吉林、廣西、遼寧、福建和黑龍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51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