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年邁的PC,或迎來下一個黃金時代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013/152328.shtml

年邁的PC,正步入下一個黃金時代

接連不斷地傳聞似已落實了小米筆記本的消息,雷軍的大棒正揮向“年邁”的PC廠商。無獨有偶,微軟也在不久前發布了自家的首款筆記本電腦Surface Book,意在重塑整個PC行業。

但從整個大環境來看,全球PC市場早已走向了下坡路,就連一直逆勢而上的蘋果,第三季度的全球出貨量也同比下降了3.4%。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來,有關PC產業進入黃昏的言論此起彼伏,可從小米、微軟等廠商的躍躍欲試來看,年邁的PC產業或許正步入下一個黃金時代。

PC真的走向黃昏了嗎?

單從銷量數字上講,各IT巨頭們的處境可謂每況愈下,而PC市場哀鴻遍野的佐證大概有以下幾點:

1、普遍的業績下滑

IDC的調查數據顯示,第三季度PC市場縮水的幅度達到10.8%,遠超分析預期。其中市場份額最大的聯想,出貨量不足1500萬臺,較上年同期下降4.9%。惠普出貨總量為1390.5萬臺,同期的下滑5.5%。戴爾出貨總量為1012萬臺,下滑2.9%。宏碁、華碩等也未能幸免出貨量下滑的趨勢。而Mac530萬的出貨量致使市場份額增速下滑1.5%,為2013年以來的最低點。

其實,關於PC銷量下滑的報道早已屢見不鮮,不過今年第三季度無一幸免的出貨量下滑,無疑是PC產業難以止滑的最直接證據。

2、廠商的被迫轉型

近些年來,轉型已經成為PC大佬們的顯著標簽。惠普在2014年將服務器業務和PC業務分拆,並割肉裁員5萬人。索尼在裁員1萬人之後,也在去年年初忍痛將VAIO 品牌易主,同時放棄PC業務的還有LG。聯想在2013年便開始PC+轉型,並推出了PC+移動策略,但從財報來看似乎未能止頹。同時戴爾也展開了大規模的收購行為,在業務核心上開始轉向企業級市場,不久前傳出戴爾欲收購數據存儲公司EMC,以強化自己的企業級產品布局。當然面臨轉型的還有整個PC供應鏈,比如英特爾瞄準了移動設備,盡管結果未能如其所願。

可以看出,PC的盈利能力越來越弱,廠商的轉型也更多的是為了自救。轉型的方向和模式不一而同,卻傳遞出了一個信號:越來越多的IT公司開始逃離PC業務。

3、替代品層出不窮

PC業績的不舉和替代品的層出不窮有很大關系,或許2010年5月蘋果市值超越微軟成為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恰是移動產品取代PC的顯著標誌。誠然,從2010年以來智能手機的銷量急劇上升,目前的市場存量也遠超PC。而從另一方面來看,微軟和英特爾強勢推出的超級本在價格上未能抗衡平板,PC的最後一搏宣告失敗。

從早期的PDA到功能手機再到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移動設備似乎一直試圖取代PC的地位。事實來看,手機和平板已經取代了PC的一些辦公功能,更是成為不少人的主要娛樂設備,在遊戲方面,手遊廠商的強勢發展早已成為遊戲界的主流。毋庸置疑的是,移動產品在取代PC的同時,也正在被PC所同化。

回頭來看,PC產業的業績下滑似乎是歷史必然,畢竟在windows 95之後個人電腦便繁榮至今。PC廠商的轉型正是PC行業和產品不斷進化的表現,而層出不窮的替代者恰是PC進化的推動力。PC的黃昏並不代表PC產業的逐漸消亡,個人電腦的定義早已模糊,它將以更多的形式存在,在雲端、在口袋里、在手腕上甚至植入到你的身體里面,我們印象里的PC產業正在融合和轉型的當口。

PC的三個未來走向

最新推出的Surface Book,雖然被冠以筆記本的名號,實則是PC和平板合二為一的產品,在之前也早有類似的嘗試,並美其名曰定義筆記本的最終形態。再聯想到蘋果新近發布的iPad Pro和戴爾的新款XPS 15,PC的未來形態和發展方向給人更多的期待,筆者認為以下三種或是可能的方向。

第一是尋覓新市場。

硬件形態的改變絕非一日之功,當今PC嘗試的主要出路恐怕還是尋求更多的新興市場。讓人欣慰的是,即便全球PC市場哀鴻遍野,一些發展中市場依然展現出了不俗的市場潛力。以印度為例,印度有2.32億互聯網用戶,但以移動互聯網用戶為主,卻又面臨著移動基礎設施差勁,網速慢且費用高的現狀。或許PC廠商和當地運營商合作,通過有線互聯網的價格和網速優勢以吸引到更多的PC消費者。類似的情況還出現在非洲、南美等地。另一方面,教育市場的潛力不可小覷,畢竟無紙化課堂盛行已久,仍未大規模的普及,或許PC和平板結合的形式能夠撬開這個潛在市場。

第二是PC和移動設備的融合。

對用戶來說,win10最大得吸引力在於免費,但對微軟而言,win0 的意義在於跨平臺及設備應用的操作系統。縱容Surface平板和手機在銷量上難以支撐微軟跨平臺的野心,卻說明了一個事實:PC的未來必然會和移動設備相融合。Mac筆記本的一個優勢就是和iPhone、iPad等產品的無縫連接,甚至有人預言iOS將取代OS X。越來越多的廠商意識到不同設備間無縫連接的重要性,如果小米筆記本屬實,很大程度上將接入小米生態之中,抑或是和MIUI設備完美結合。

第三是從終端到雲端。

幾乎所有的PC巨頭轉型都是是“雲中探路”,未來PC的一種形態很可能是從終端走向雲端。正如華碩董事長施崇棠所說:”讓用戶即時、即地、更人性化地得到雲端上各種的內容和服務“。不難想象,我們可以通過雲端的PC查看和控制各類終端的工作狀態,將自己喜歡的音樂或APP自動安裝到每臺終端上。目前,手機廠商們紛紛推出能夠同比通訊錄、短信、照片等功能的雲服務,互聯網巨頭們更是對雲存儲蓄謀已久。可以預見,PC從終端到雲端已經不遠,恐怕早已不是昔日的PC巨頭所能左右的了。

看似萎靡的PC產業從現在到未來都存在一定的機遇,小米、微軟之輩在筆記本市場的發力,本質上還是想機身PC廠商之列,不管PC的未來走向何處,拿到了門票才有最基本的話語權。

PC和手機一樣,進入的門檻已越來越小,而進進出出之間也在加速PC品牌的淘汰和洗牌。更多的廠商跨界到PC行業,或許能夠幫助”身在此山中“的PC大佬們意識到PC真正的未來該通往何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64295

為同大佬爭間屋逆子寧斷年邁父母水電

1 : GS(14)@2017-01-05 08:00:58

內地傳媒昨日報道,廣東茂名一對老夫婦,丈夫楊超謀94歲、妻子李英87歲,是南全村年紀最大的長者。由於大兒子在廣州工作,兩夫婦的日常生活只好依賴小兒子楊亮一家。3年多前,兩夫婦住房突然切斷水電,原來是小兒子「做手腳」。他認為雙親分配房產不公平,又偏袒長子,才一氣之下截水電。「給水,不給電,3年了,多凄涼啊,黑乎乎,天熱熱到死。」楊超謀稱,事件起因是一幢20多年前興建的3層舊樓,小兒子經常與雙親爭吵,有時還會粗暴對他們。李英指,原本應該是兩兄弟各自分房產,但小兒子要把祖屋獨吞,兩老就是不肯就範。 目前,兩夫婦生活無法自理,晚上要靠點燃蠟燭照亮,女兒只好搬過來照顧他們。她指,每日都要到鄰居家挑水返家,最擔心晚上沒有燈火,父母摔倒就不得了,她多次要求弟弟接通水電,但都遭拒絕。她說:「你不應該這樣做,這個是父親母親,養你這麼大,你今時今日勉強有口飯吃了,你就這樣對父親母親。」小兒子楊亮反駁,當初斷了父母的水電,主要是跟大哥鬥氣。他認為,自己和父母一起生活多年,大哥就回來搶屋,「因為我在農村,辛辛苦苦建了屋,他在廣州生活的,他都會來跟我搶,我辛辛苦苦賺錢建的屋,我肯定有點不服氣的。」一家糾紛經傳媒報道後,楊亮承諾將會盡快為父母接通水電。廣東電視台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03/1988513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22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