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山東省政府法制辦公室公布《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草案》中亮點頗多,其中比較寬松的再婚群體再生育規定和增加生育假60天尤為引人註目。至於民眾熱議的社會撫養費,《草案》規定對超生者要按基數三倍的標準征收社會撫養費。
山東是全國第一個公布《草案》征求社會意見的省份。從條款來看,其中特別的亮點是對再婚群體的寬松規定。
隨著離婚率提高,再婚家庭數量增多,再婚群體的再生育權利日益受到關註。目前再婚群體的生育政策由各省分頭制定,因此松緊不一。據第一財經了解,目前不少省份將再生育權與撫養權掛鉤,也就是說,往往是擁有撫養權的一方沒辦法再生育一個子女,這就容易出現離婚雙方為了再生育權而不願意要孩子撫養權的現象。而在有些省份,只計算孩子總數,就出現了再婚夫妻在以前的婚姻中各有一個孩子,被視作有了兩個孩子,因而無法生育共同的孩子。
此次公布的《草案》明確規定了三種情況的再婚家庭可以再生育一個孩子:
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兩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或者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後無共同生育子女的;再婚夫妻一方已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再婚後共同生育一個子女的;再婚夫妻各生育一個子女,均隨前婚配偶,再婚後共同生育一個子女的。在再婚微信群里,不少其他省份的再婚人群對上述規定評價表示,“規定很有人性化。”
除此之外,《草案》中關於增加生育假60天的規定也是一個亮點。根據剛剛修正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晚婚晚育假取消,同時對合法生育的人群給予延長生育假的獎勵。具體延長多久則由各省自己規定。昨天公布的《廣東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確定,合法生育人群延長生育假30天。這樣看來,至少山東目前的《草案》延長生育假長度是廣東的兩倍。
在《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前,曾有人口學者建議,為了解除再生育人群的後顧之憂,應將一孩、二孩的生育假統一延長到半年。
對於民眾最為關註的社會撫養費,《草案》規定,在可以合法生育的子女數上,每多生育一個子女,依照規定基數的三倍征收社會撫養費。而對於有配偶者與他人生育子女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與之生育子女的,每生育一個子女,依照規定基數的三倍征收社會撫養費。
《草案》還規定,對違法超生的國家工作人員和其他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組織給予處分或處理。
值得一提的是,在《草案》第一條,刪去了原《山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關於“控制人口數量”相關內容。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為推動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山東省不斷創新完善省紀委常委同廳局級黨政正職廉政談話制度,重點圍繞嚴明黨的紀律、落實主體責任和加強廉潔自律情況開展談話,堅持關口前移,強化日常監督,進一步壓實管黨治黨責任,促進領導幹部廉潔從政。2016年,省紀委常委共與7個市和40個省直部門、單位的58名廳局級黨政正職進行了廉政談話。
堅持廉責主題 突出問題導向
5月5日上午,山東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李法泉與煙臺市黨政主要負責同誌進行廉政談話。
“這種談話不同於發現幹部違規違紀問題的談話,而是從關心愛護幹部的角度出發,立足抓早抓小抓經常,與領導幹部面對面溝通思想、交流情況、提出要求,同時根據形勢任務的發展變化,不斷創新形式、豐富內容。”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廉政談話工作在以往基礎上作了創新完善,總體聚焦廉和責兩大主題,重點談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廉潔從政情況;突出問題導向,帶著問題談、針對問題改;按照省紀委常委工作分工,堅持誰分管、誰主談,增強談話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談話開始前,省紀委要求談話對象提供本人及所在部門單位黨風廉政建設查擺問題情況,省紀委機關相關部門和省委巡視辦也對談話對象及其所在部門單位黨風廉政建設情況特別是存在問題進行匯總,共梳理出7大方面176項具體問題,為開展廉政談話做好充分準備。
在廉政談話結束後,德州市委書記陳勇表示,一定帶頭加強黨性修養,帶頭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帶頭自覺接受監督,發揮好表率作用;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從嚴從實抓好班子、帶好隊伍,為全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省紀委副書記孫成良介紹,廉政談話是堅持把紀律挺在前面、加強“一把手”監督的重要舉措。下一步,省紀委將適時開展談話回訪,督促問題整改,不斷總結深化,進一步提高廉政談話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促進管黨治黨責任的落實,推動全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深入開展。
強化壓力傳導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省紀委把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著力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與廉政談話有機結合,督促各市和省直有關部門認真履行主體責任,健全防範基層“微腐敗”的長效機制。
“今年的廉政談話將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作為重要內容,主要考慮通過開展廉政談話,進一步強化壓力傳導,督促各職能部門主動排查、認真解決職責範圍內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增強人民群眾對黨風廉政建設的獲得感。”省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相關負責人說。今年的廉政談話共涉及省教育廳、省民政廳、省衛生計生委等12個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省直部門單位,廉政談話開始前,這12個職能部門共主動排查、認真梳理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問題45條。
為深入推進整治和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山東省紀委今年在全省開展重點督導,每名委廳領導確定1個縣(市、區)進行調研和指導,現場向黨委、紀委主要負責同誌集中交辦問題線索,並將重點督導工作作為與各市黨政正職廉政談話的重要內容。
山東省公安廳副廳長王兆玉今天在山東省政府網表示,非法集資危害極大,從過去的辦案情況看,受害者平均只能挽回10%左右的損失。
王兆玉用多發、高發、規模大、數額大這4個詞來形容當前非法集資的形勢。他說:近兩三年,非法集資多發、高發增長的勢頭非常猛。數額大,規模大現象也很突出。規模大就是參與的群眾或者是受害的群眾比較多。有的一個案子涉及到的群眾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跨20多個省,差不多遍地全國。再一個就是數額大,多的有上百個億,幾十個億,是比較常見的。
一旦陷入非法集資,挽回損失的幾率很低。王兆玉說,大概只能挽回10%左右的損失。
“按照我們這幾年的辦案情況來看,從老百姓報案,到我們辦完案件,再到後期檢察院起訴,法院判決這個過程走下來,從法院判決到最後執行情況看,每個案子大概能挽回損失,老百姓集資的款一般的在10%。”
雖然公安機關在辦案之初就把追贓做到首要目的之一,但真到非法集資暴露出來,進入公安機關辦案程序,集資款大部分被挪作他用,或者是賠了,揮霍了,轉移走了。
非法集資的重要對象是老年人。王兆玉舉例說,濟南曾經辦了一起案子,集資對象主要面向退休的職工,有的60多歲、70多歲,大半生的積蓄都投資進去。有的卷款跑了等等,血本無歸,對他們生活造成很大困擾。
老年人不但缺少金融知識,還很固執,有時還很沖動。有的老人到銀行去取錢交給非法集資,跟銀行工作人員交流的時候。銀行工作人員就提示這個不行。老人還非常生氣,堅持必須從銀行取這個款,別人不用管,就要辦這個事。
這背後是非法集資許諾的高收益。王兆玉說,非法集資主要有4種手段。一是,承諾高額回報,10%到30%都有。二是,編造虛假項目,這些項目聽上去很好,實際上大部分不存在。三是,以虛假宣傳造勢。手段非常豐富,比如說電視、報紙、網絡媒體,包括機場、車站這些公眾流動比較大,比較多的地方,手段上有的也是找名人,請名人代言。集資的錢,很多是用在在了請名人做廣告上。四是非法集資類似傳銷,利用親情誘騙。一傳十、十傳百。第一個親戚加入了,親戚再出去拉親戚。
非法集資主要有4種形式,包括債權、股權、商品營銷、生產經營。這其中,P2P又位列其中。王兆玉說,很多非法集資是通過互聯網P2P網絡借貸平臺和股權眾籌平臺,利用這個平臺來達到吸收公眾存款這麽一個目的。
P2P出問題,最主要原因是它越界了,越了中介的基本職能。比如說,這家有一個項目,有一些人對這個項目感興趣,就去投資。這邊有錢找P2P,但P2P只是一個中介,不能直接做這個事情。現在P2P公司把中介職能去掉了。
參與非法集資的受害者,不要指望著國家去給追回損失。王兆玉說,“這個是一個犯罪行為,我們第一嚴厲打擊,第二在打擊過程中,目的挽回老百姓損失。這個追償、追回、返還的比例非常低。所以我們老百姓一定要知道,做這個事,就像炒股票一樣,一定要有賠的準備。這種風險自擔,一定要從這些方面。如果有了風險自擔的意識可能就不會做這些事情。”
山東省環保廳今天(2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上半年該省水氣狀況。值得註意的是,部分沿海城市空氣汙染狀況出現反彈。
山東省環保廳副廳長葛為硯介紹說,今年上半年,山東省“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天數平均為117.6天,同比增加了7.8天;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7.30,同比改善4.3%。
按照山東省制定的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辦法,空氣質量改善的市將會獲得省財政的生態補償資金,而空氣質量下降的城市,會向省財政上繳生態補償資金,這叫做有獎有罰。
今年第二季度,山東省省級財政共發放生態補償資金3282萬元,有關市上繳生態補償資金333萬元。13市獲得省財政補償,其余的4個市,也就是青島、濰坊、威海、日照分別向省財政上繳資金6萬元、36萬元、264萬元和27萬元。這4個市都是沿海城市,其中日照、威海“更加沿海”。
葛為硯以日照、威海為例分析沿海城市空氣質量下降原因。他說,這兩個市第二季度空氣質量同比反彈,主要是因為四五月份同比反彈幅度較大,雖然後期采取各項措施後空氣質量實現同比改善,但未能抵消前期的惡化幅度,導致整個季度的空氣質量同比反彈。
威海和日照都是沿海城市,自然條件類似,空氣質量反彈也有很多共性的問題,主要原因:一是建築工地數量和面積增加。今年1-4月,威海市累計在建工程數量同比增加84個,增幅為9.1%;在建工程面積同比增加1120萬平方米,增幅為42.7%。日照市拆遷工地數量同比增加16處。部分工地落實揚塵治理措施不到位,對顆粒物濃度影響較大。
二是工業企業監管還存在薄弱環節。今年以來,威海市部分火電、平板玻璃企業超標排汙現象時有發生。去年年底,位於威海市臨港區的南郊熱電開始運營,導致周邊站點二氧化硫濃度惡化明顯,對威海市整體二氧化硫濃度惡化貢獻較大。日照鋼鐵有限公司所有監控點位煙粉塵全部嚴重超標,上半年超標時間就多達4069小時。還有山東浩宇能源有限公司,四月份氮氧化物超標11天,二氧化硫超標5天,分別列全省第2位和第9位。
三是移動源汙染影響較大。截至2016年4月底,威海市機動車保有量同比增加2.5萬輛。同時,這兩個市內港口碼頭較多,港內船舶、各類港作機械和車輛燃油排放的各類汙染物對空氣質量影響較大。各類移動源運行時撒漏、碾壓導致的揚塵汙染對PM10濃度的升高也有較大貢獻。
葛為硯說,從威海、日照這兩個市的情況看,雖然沿海城市具有各種自然優勢,環境空氣質量指標的絕對濃度在全省排名較好,但全年空氣質量仍沒有一個城市達到國家二級標準要求,說明沿海城市的空氣質量也還有較大改善空間,相關各市應在認真分析汙染成因的基礎上,結合本市實際,采取更加務實具體有力的措施,確保空氣質量跟自己比只能更好,不能變差。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山東省淄博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王修德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王修德簡歷
王修德,男,1958年10月出生,漢族,山東淄博人,省業余大學學歷,1981年7月參加工作,198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5年10月起,歷任淄博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局長助理、副局長、調研員等職。2007年6月任淄博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副局長、調研員,2007年7月任淄博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2012年2月任淄博市市政協副主席,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2012年3月任淄博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
16日據山東省紀委網站消息,山東省人大城鄉建設與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原黨組書記、廳長賈學英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賈學英
賈學英簡歷
賈學英,男,漢族,1953年9月出生,山東鄄城人,大專學歷,1975年8月參加工作,197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菏澤市委常委,泰安市委常委、市政府黨組副書記、副市長,泰安市委副書記、市長,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書記、副廳長、廳長。
2013年2月任省人大城鄉建設與環境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國家糧食局來了新局長。
近日,國家糧食局網站“局領導”欄目更新,張務鋒已於2017年2月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據資料顯示,張務鋒此前擔任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自2016年10月,國家糧食局原局長任正曉任河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以來,局長一職一直空缺。於今年1月7日召開的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上,在局長人選空缺的情況下,由國家糧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徐鳴作了工作報告。
山東省幹部進京
根據國家糧食局官方網站顯示,現年57歲的新任局長張務鋒是山東萊蕪人。張務鋒長期在山東省內工作,仕途起步於山東省工商局。
據《濟南日報》報道,參加工作之初,張務鋒在省工商局市場管理處當辦事員。4年後,他於1984年年初升任省工商局團委副書記,基層教育處副科長。之後,他先後擔任過省工商局辦公室副主任、主任等職務,並於40歲時升任省工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2006年,46歲的張務鋒離開已工作了27年的省工商局,前往1994年12月才設立的地級市臨沂任職,出任臨沂市委常委、副市長。而臨沂也是山東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在擔任臨沂市委常委、副市長僅4個月後,他就轉任臨沂市委副書記,隨即駛入官場晉升的快車道。
2011年年初,張務鋒任臨沂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正式進入正廳級幹部序列。據《臨沂日報》報道,張務鋒主持市政府常務會議。會議提出,特別要高度重視糧食合作社的建設,增強糧食生產和轉化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經歷過兩年臨沂市長這一地方主官的歷練後,張務鋒於2013年年初重回省會,擔任山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
當年12月3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次年年初,山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至2015年7月,在擔任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的兩年多時間內,張務鋒先後兼任山東省區域發展戰略推進辦公室主任和中共山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隨後,他晉升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躋身副省部級幹部序列。
在山東省政府領導的分管領域中,張務鋒負責工業和信息化、環境保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分管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省環境保護廳、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不足兩年時間,張務鋒上調北京,擔任國家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同時也重新進入發展改革委系統,成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
糧食流通領域的改革重點
作為農業大國,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央歷來十分重視糧食工作。糧食主管部門也多次發生變革,目前的國家糧食局於2000年3月設立,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管理的負責全國糧食流通宏觀調控具體業務、行業指導和中央儲備糧行政管理的行政機構。
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做好糧食流通工作意義重大。這同樣也是擺在現任局長面前的重任。
當前我國糧食安全面臨新形勢新情況,“三高”即高產量、高庫存、高進口的特征明顯,糧食庫存多,進口沖擊大,部分糧食品種階段性過剩。在庫存高企和國際市場供大於需的情況下,國內糧價面臨很大壓力,糧食收儲矛盾突出,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受到影響。
在今年1月7日召開的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原主任徐紹史提到,從長遠看,我國有13億多人口,糧食供求緊平衡的趨勢不會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壓力不會減。
他提到,在工作中,要把握好三個方面,即堅持糧食市場化改革的方向不動搖、確保糧食生產能力不降低、確保農民增收勢頭不逆轉。
值得關註的是,糧價在走低,農民務工收入增長也在放緩,農民增收面臨較大困難。
徐紹史說,在這種情況下,取消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完善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工作壓力很大。他建議,要多了解農民訴求,多了解糧食流通中的實際問題,多提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把握好工作的力度和節奏。既要穩步推進糧食市場化價格形成機制,逐步實現市場定價,真正反映供求關系,又要防止糧食價格大幅波動,特別是要避免糧價過快下跌。要進一步完善種糧農民補貼機制,確保種糧農民有收益、不吃虧。
在糧食價格形成機制方面,中央一直以來都堅持以市場化為導向。
自從2014年啟動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以來,2015年取消了油菜籽臨時收儲,調整玉米臨儲價格,2016年玉米臨時收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新機制。根據中央的部署,今後玉米要“再接再厲、全力推進”收儲制度改革,稻谷、小麥繼續執行並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
當前庫存壓力巨大,在今年的全國糧食流通工作會議上,徐鳴提到,糧食的庫存大部分集中在政府手中,占到85%以上,其中中央事權的糧食又占88%,財政負擔重、資源浪費大。
庫存的高企根源在於玉米臨儲收購政策。始自2007年的玉米臨時收儲政策,初衷本是鼓勵主產區玉米種植,保證國家糧食安全。然而,從2011年以後,包括玉米在內的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大幅跳水,而中國玉米收儲價格卻逐年提升,這讓國內庫存不斷堆積,玉米出現嚴重供給過剩。收儲政策嚴重扭曲整個玉米產業鏈,玉米的敞開收購更是為庫存和財政帶來沈重負擔。
於是,農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需要打好組合拳,執行玉米去庫存戰略的關鍵就在於不能再像過去那樣“敞開收購”了,與此同時,配套調整玉米種植結構,控制住庫存增量,以及嚴格控制玉米和高粱、大麥等替代品的進口。
簡歷:
張務鋒,男,1960年10月出生,漢族,山東萊蕪人。1979年12月參加工作。1984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研究生。
歷任山東省工商局辦公室副主任、主任。
1997.11--2000.08 山東省工商局黨組成員、辦公室主任
(1995.09--1998.02 中央黨校函授學院政法專業學習)
2000.08--2006.12 山東省工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2005.09--2006.01 中央黨校半年制中青班第4期學習)
2006.12--2007.03 山東省臨沂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2007.03--2011.01 山東省臨沂市委副書記
(2007.03--2008.01 中央黨校在職幹部研究生班經濟管理專業學習)
2011.01--2011.02 山東省臨沂市委副書記、副市長、代市長
2011.02--2013.02 山東省臨沂市委副書記、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
2013.02--2013.03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辦公室、山東省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建設辦公室主任(兼)
2013.03--2015.07 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先後兼任山東省區域發展戰略推進辦公室主任和中共山東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
2015.07--2017.02 山東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2017.02--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國家糧食局黨組書記、局長
4月11日上午,山東省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在濟南閉會。會議決定任命龔正為山東省副省長,決定龔正為山東省代理省長;決定任命李群為山東省副省長。
龔正
龔正,男,漢族,1960年3月生,江蘇蘇州人,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山東省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省長。
1978.10—1982.08,北京對外貿易學院對外貿易管理系海關管理專業學習
1982.08—1986.03,海關總署貨運監管司貨運監管處幹部
1986.03—1986.08,海關總署貨運監管司貨運監管處副處長
1986.08—1989.05,海關總署辦公室秘書處副處級秘書(其間:1987.01—1987.12美國金門大學洛杉磯稅收管理學院稅收管理專業進修)
1989.05—1993.01,海關總署署長辦公室正處級秘書
1993.01—1996.01,天津海關副關長、黨組成員(1995.08明確為副廳局級)
1996.01—1997.04,全國海關信息管理中心籌備辦公室副主任
1997.04—1998.09,海關總署業務規範司副司長兼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1994.06—1997.07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學習,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1998.09—2001.02,海關總署政策法規司司長(其間:2000.03—2001.01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2001.02—2003.03,深圳海關關長、黨組書記
2003.03—2008.12,海關總署副署長、黨組成員,海關副總監(2003.09授予)(2001.09—2004.12廈門大學財政金融系財政學專業學習,獲經濟學博士學位;2004.09—2004.11中央黨校第36期省部級幹部進修一班學習)
2008.12—2012.06,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2012.06—2013.09,浙江省委常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常務副省長、黨組副書記
2013.09—2015.08,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
2015.08—2017.04,山東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
2017.03一,山東市委副書記,副省長、代省長。
4月26日消息,山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4月26日選舉劉家義為山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選舉龔正為山東省省長。
龔正,男,漢族,1960年3月生,江蘇蘇州人。1982年8月參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廈門大學財政金融系財政學專業畢業,在職研究生學歷,經濟學博士。
曾任海關總署貨運監管司貨運監管處幹部、副處長,辦公室秘書處副處級秘書,署長辦公室正處級秘書;天津海關副關長、黨組成員;全國海關信息管理中心籌備辦公室副主任;海關總署業務規範司副司長兼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政策法規司司長;深圳海關關長、黨組書記;海關總署副署長、黨組成員(2003年9月授予海關副總監);浙江省副省長、省政府黨組成員,省委常委、副省長、省政府黨組副書記,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 2015年7月任山東省委副書記,2015年8月任省委副書記兼省委黨校校長。
2017年4月任山東省委副書記,山東省副省長、代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
劉家義,男,漢族,1956年8月出生,重慶開縣人,197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在職研究生,經濟學博士學位,高級審計師。
1980年2月四川省財政廳監察處辦事員; 1984年12月起先後任四川省審計局二處副處長、綜合處副處長; 1988年12月任審計署駐成都特派辦幹部; 1989年2月任審計署駐成都特派辦審計一處處長; 1989年12月任審計署駐成都特派辦副特派員; 1992年8月任審計署商貿審計司副司長; 1993年8月任審計署商貿審計司司長(其間:1995.09--1996.07在中央黨校一年制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習); 1996年9月任審計署黨組成員、副審計長; 2007年7月任審計署黨組書記、副審計長; 2008年3月任審計署黨組書記、審計長。 第十六屆中央紀委委員、常委,第十七屆、第十八屆中央委員。
2017年4月1日任山東省委委員、常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