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小盤股能否再搭牛市的順風車? 黃祖斌

來源: http://xueqiu.com/9386038954/34815519

最近半年的行情到底是反彈,還是新牛市,我看已經比較明顯了。戰爭的勝負取決於天時地利人和,牛市的三大要素:低估值、長期熊市和資金大量流入,其實都已經具備了。

本輪牛市和以往只要在股市就一起發財完全不一樣,最近兩三個月出現了十年難得一遇的滿倉還踏空的現象,大盤股一漲再漲讓重倉的人大呼錢來得太快受不鳥,小盤股卻出現了做頭破位下跌的走勢更受不鳥。那麽如果牛市行情在未來幾年繼續延續,小盤股能否再搭牛市的順風車再創新高?

股市或是股票的漲跌,有時候和基本面完全不一樣。以去年的行情為例,一方面煤價持續下跌,但看看煤炭股漲幅不小;鋼材價格已經跌到據說是十多年前的水平,但鋼鐵股翻倍的不在少數,連寶鋼這樣的基本上很難有資金願意炒作的夕陽行業的老大都是大漲;銀行的不良資產在增長,非對稱降息就算不是什麽實質性利空但肯定也不是銀行業的利好,但銀行股去年普遍上漲六七成。民生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都出現過漲停。而在前幾年銀行業凈利潤每年20%甚至更快增長,不良資產雙降的時候,銀行股估值不斷走低,從銀粉開始抄底的15倍市盈率跌到4倍多一點。從接近1.8倍左右的市凈率跌到基本所有的銀行股都破凈。

同樣,並不是全球股市整體是牛市的大環境,中國股市就能上漲。2003年是全球股市結束新經濟泡沫破滅為期兩三年的熊市進入牛市的一年,但中國股市又繼續熊了兩年之久。雖然2003年開始中國結束了亞洲金融危機、國企經營困難、銀行不良資產大幅增長帶來的壓力,開始進入了10%以上的五年增長期。也並不是中國股市進入了牛市,所有的股票都能上漲。以2006年和2007年的牛市為例,在2001-2005年的熊市中表現不錯的一些股票,如鹽田港,在牛市中反而顯著跑輸股指。更值得註意的是,2007年的5月30日暴跌之前幾個月,小盤垃圾股大漲特漲,但從那次暴跌開始,再也沒有像樣的行情,從6月開始兩三千點的大漲行情中,基本面較差的小盤股基本上無人問津。

巴菲特形容股市為市場先生,股市如果真是一個人,那他哪怕是個醉漢,也有一定的行為章法。比如一個醉漢基本不可能完成一個奧運冠軍才能展現的體育技能,不能長出翅膀飛起來,不能順著手電筒的光柱爬到月亮上去。歷史數據,歷史行情,很有可能可以指導我們對未來行情做出相對比較準確的判斷。

這里說說中國幾千年來各朝代的統治時間。這里有兩個規律:一是社會經濟越發展,社會矛盾越多,矛盾的處理越困難。所以奴隸制的夏、商和周都能統治500年以上,而封建社會統治200年就是大王朝了,如漢、唐、宋、明、清。封建社會皇帝一般五天甚至十天上一次朝。明朝萬歷皇帝20多年不上朝對外戰爭也能全部獲勝。到清朝時人口大量增加,社會矛盾此起彼伏,皇帝就要每天都要上朝了;二是王朝的持續統治時間有一個相對固定的上限。封建社會差不多就是200多年。如果王朝最初的統治者高屋建瓴地制訂了科學、合理的發展經濟、緩合社會矛盾的政策,或有連續幾個特別強能力的皇帝,那統治時間就明顯長得多。唐朝是統治時間最長的大概有290年,有李世民、武則天和唐玄宗三個長壽皇帝的長期英明執政。宋朝南北宋加起來有近300年,因為宋朝重視工商業的發展,財政收入極多,一有災荒就花重金招兵,梁山好漢雖然造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因為吃不上飯上梁山,宋朝也是唯一一個沒有發生全國性農民起義的朝代。清朝有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比較開明又能集中權力的皇帝近140年的統治,打下比較好的基礎。還有其他不少小規律,如“胡人無百年運“。少數民族也許騎兵很厲害,射箭很準,但不擅長治理中原,根本無法緩合社會矛盾。所以元朝的軍隊天下無敵,也只在中原呆了90多年。但契丹搞一國兩制(奴隸制和封建制並存),清朝融入漢民族,政權就能維持200多年。

不論是牛市還是熊市,一個板塊或是具體的股票,是漲是跌,並不完全取決於共性,個性也非常重要。股票的個性是什麽呢?從歷史經驗來看,我看有兩點比較重要:

一是周期性。股票背後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經營有周期性,市場主流資金從一個領域獲利較多後就要做戰略性轉移,於是股票漲跌有周期性。花無百日好,股無五年紅。為什麽去年醫藥股業績並沒有明顯的下滑,但股價表現不行?雲南白藥、東阿阿膠、片仔廣全年收跌,同仁堂只漲了6%,大幅跑輸股指。這些累計漲幅巨大的股票,不論其基本面有多好,都如同已經被啃過並吸走九成以上汁液的甘蔗一樣,只有甘蔗渣了,再包裝,再鼓吹概念,多數資金也不會跑進去當接盤俠,更何況有前期的獲利盤要湧出。從美國最近幾十年的情況來看,大宗商品、大盤股、小盤股,有大概為期10年左右的一個輪番超額表現期。1973年開始隨著美元的崩潰,石油為首的大宗商品開始走牛。但到美國股市1982年前後進入長期熊市後,大宗商品就跌跌不休。羅傑斯在大概1999年股市大漲時,居然發現報紙上甚至都找不到商品的報價。很快隨著中國需求被炒作及美元貶值等因素,石油、黃金等商品價格再度進入牛市。不論經濟是不是在快速增長,是不是股市牛市來臨,都要顯著跑輸股指。過了這個超額表現期,就要為長期積累的泡沫買單,消腫。

既然2011年之後,小盤股的泡沫一直在膨脹,那麽即使來了牛市,如果只是跑輸上證指數一半的漲幅就已經燒高香了,就不要幻想延續神話了。創業板是個千奇百怪板,天生畸形板、垃圾板、套現板,是一些民企老板成功套現的板,是一些權貴資本掠奪之板,而不是再創業帶來共同富裕的板。但如果中國股市看起來像垃圾堆,存量資金不斷流失,那麽存量資金投向價值明顯低估的大盤股就相當於選擇了守寡,而投入了創業板,在局部領域卻可以創造資金多於股票而股票供不應求而不斷上漲的“共贏”局面。那時候小盤股真是熱鬧啊,一停牌宣布要重組,基本上複牌之後就是連續漲停。我自己都碰到不少,成飛集成、中南重工、禾嘉股份……重組能不能賺錢,增發買到的資產值不值那個價,都沒有關系。這種笑話如果不結束,那只能說明整整一代人的智商下降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假設上證指數未來兩年能漲到5000點,創業板指數只下跌20%,我看已經是非常抗跌了。

二是估值水平。股票不論有多少概念附身,最終還要落腳於經營利潤。股價的漲跌,起長期約束作用的,恐怕就是估值。仿佛動物園里養鷹的地方,下面有土地,上面有很大的尼龍網,鷹最高飛不出尼龍網,最低進不了地,在這個範圍內,鷹可以持續飛行於某個高度,可以升高,可以降落,可以俯沖。不能說沒有例外。就是鷹向上飛的力量比較大,帶動網向上振動,鷹飛出了原來網的高度。小盤股又不是周星馳演的《九品芝麻官》中那條同治皇帝身上被包龍星扯下來的龍內褲,在估值面前並沒有特別的優勢。小盤股似乎成長性好,但經營風險大,得不到銀行的特別青睞,也很難得到特別的采購折扣,知名度低。創業板為首的小盤股市盈率100倍不稀奇,市凈率20倍的股票也不少。現在以公、私募為首的小機構們普遍對小盤股還有幻想,一是大盤股漲得太快漲幅大不太敢追,二是希望有一個高點再跑,三是思想一時間無法轉變,就如同當年紅軍官兵要脫下紅軍軍裝穿上殺害自己戰友的國民黨軍軍服一樣。但最終形勢不等人,先賣就能賣個高價,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爹死娘嫁人各人顧各人。註冊制總會來真的,增量資金腦子有病才去接盤小盤股,即使是公募基金新成立的基金都不大可能主要建倉小盤股。封建社會的皇帝,如果了解以前王朝長命的也就是200多年,就不要有太多的幻想。同樣,如果70倍市盈率是全球主要股指牛市的終點,那麽這個位置對小盤股就不要有什麽幻想了。不久前在媒體上有某公募基金經理(20多個月管理的基金凈值增長87%)對小盤股泡沫的描述,比較客觀:

“……而所謂的題材股或者概念股就是,它們可以講一個貌似邏輯合理的故事,但實際上很難實現。例如手遊行業,去年整個行業有100%的增速,如果光看增速那是機會無限,但實際上很難有一家公司持續盈利,公司實際經營狀況很難對應股價中反應的預期。

“相比2013年成長股的上漲,今年很多股票的漲幅都讓人難以理解。但我看到眾多人都在‘裸泳’,也只能脫了褲衩一個猛子紮進去,邊遊邊祈禱退潮時我已經上岸。相比2013年我對很多上市公司股價的自信,今年我發現市場中真有投資價值的股票數量大幅減少,在操作上我也不再敢重倉集中持股,而是采用相對分散的投資策略。

“年初由於擔心題材股炒作後業績無法兌現,我早早減倉題材股。此舉導致在一季度題材股暴漲的情況下,我10%的收益率只能排到中等偏上,相比2013年的前十大幅下降。第二季度,我單季度降倉集中持有成長股,使我該季獲得6%的回報。我的基金凈值居然回升到了2013年10月份的水平。同時,半年16%的回報,也使我的排名再次回到了前10行列。第三季度,題材股更加瘋狂,很多都是純炒作,要實現它們講的故事至少需要3、5、甚至10年,甚至大部分根本無法實現。真不知道是它們傻還是我幼稚。或許我不關註基本面、只看K線,收益率可能會更好一些。在這個季度中,我繼續投資自己看得明白的成長股,單季度盈利11%,勉強讓我的業績停留在30名左右。”

2015年,泡沫巨大的小盤股行情不排除還有反複。國民黨在解放戰爭中兵敗如山倒,在金門還打過一場勝仗。不過在未來兩三年,小盤股的主要趨勢還是減泡沫。不論大盤股估值漲到20倍還是25倍,都難以繼續吹大小盤股的泡沫。實際上正是大盤股的上漲吸引了較多的資金,已是甘蔗渣、豆腐渣、酒糟的小盤股沈澱的資金持續流出的概率才更大。風水輪流轉,想想1918年,法國一雪普法戰爭的前恥,但到了1940年巴黎又被德軍占領。小盤股前兩三年靠大盤股失血得到滋養而虛胖,現在新的周期到來,潛水要返流至大盤股了。這個趨勢一旦形成,沒有一兩年,根本停不下來。到那時候,一幫號稱新經濟價值投資的人,一定有錢買一條龍內褲來聞著提神。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101

日本大寬松樣本觀察:小盤股的落寞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4512

安倍

日本首相安倍重振經濟的計劃沒能讓小企業受益。

彭博社,自去年10月日本央行擴大QQE和政府養老金擴大持股比例以後,日本股市整體上揚18%,但包括創業公司和小企業的小盤股上漲只有0.8%。

安倍希望依靠貨幣寬松,財政刺激和改革來鞏固經濟,但是這些舉措目前導致大的出口商和小企業之間出現了差距。小企業並沒能從弱勢日元和政府購債中受益。瑞穗銀行資產管理公司(Mizuho Asset Management Co)的基金經理Seiichiro Iwamoto對彭博社表示:

這個差距還在加大,小企業非常困難。安倍的思路是嘗試讓大企業先好轉起來,再逐步轉變向小企業過渡。但我們並沒有看到這個轉變。

去年10月31日,日本央行意外宣布將購買上市交易基金(ETF)的規模從每年1萬億日元上調至3萬億日元。同一天,日本政府養老金投資基金(GPIF)持有國內股票的比例擴大一倍至25%。

彭博社表示,日本東征創業板指數(The Tokyo Stock Exchange Mothers Index)在過去六個月中有五個月落後於東證指數(Topix),而這一趨勢在本月還將持續。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2935

中資海外小盤股春意盎然——論A股創業板的溢出效應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36

中資海外小盤股春意盎然——論A股創業板的溢出效應   
分析師:胡曉暉

投資建議:我們推薦投資者增持於紐交所上市追蹤香港小盤股指數的ETF (EWHS:US),以及下列高成長的海外中資小盤股:途牛(TOUR:US), 億勝生物科技(1061:HK), 融創中國(1918:HK), 網龍(777:HK), 金蝶國際(268:HK), 中軟國際(354:HK), 中國燃氣(384:HK), 同方泰德 (1206:HK), CW Group (1322:HK), 綠色動力環保(1330:HK),中國遠程教育(DL:US), 達內科技(TEDU:US), 深圳國際(152:HK), 萬洲國際(288:HK), 中興通訊(763:HK), 上海複旦微電子(1385:HK), 華電福新(816:HK), 康達環保(6136:HK)和東江環保(895:HK)。

事件:過去一周,我們覆蓋的許多中小市值的高成長海外中資股成交量明顯增長,股價由去年11月的低點開始反彈。我們認為,中小盤股此輪的強勁表現主要受兩個因素推動:一是A股創業板的溢出效應,二是中國證監會近期宣布,允許公募基金通過滬港通投資香港市場,而不再需要QDII資格。

邏輯和與大眾不同:


2015年初以來,A股創業板受“新經濟”和李克強總理於兩會提出的“互聯網+”概念的驅動,增勢迅猛。年初至今,A股創業板指數上漲57%,對應91.9倍15年PE,日均成交額高達人民幣900億元,幾乎等於整個香港市場一日的成交量。盡管由流動性和改革支持的A股牛市仍將繼續,部分內地投資者尤其是對沖基金已經開始擔心A股創業板估值過高。我們認為,海外高成長小盤股目前10-20倍的估值相比A股對應標的存在大幅折價,對內地投資者有較高吸引力,上周海外中資小盤股的明顯反彈就印證了我們的觀點。

由於海外中資小盤股成交額僅為A股創業板的10%,少量A股資金溢出就會大幅拉升海外小盤股股價,進而吸引更多內地投資者,形成良性循環。同時,流動性的提升將促使香港小盤股估值修複。我們認為,這種自我不斷加強的良性循環的前提在於,海外中資小盤股2014年業績增長強勁,且相對於A股可比標的嚴重低估。

3月27日,中國證監會宣布公募基金可通過滬港通機制投資香港股票市場,而不需具備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資格。我們認為,該政策將直接提升內地投資者在香港市場的影響力。目前,存量基金通過滬港通渠道投資香港市場需要基金持有人大會通過,然而銀行並不願意向公募基金公開基金持有人名單。此外,在政策正式宣布前,基金管理人募集新基金投資香港市場的積極性也不高。因此,我們認為,該政策的出臺將為公募基金同時投資兩地市場鋪平道路。

內地投資者相比大盤股更偏愛小盤股。我們的實證分析表明,超過50%的海外中資小盤股交易來自於內地投資者。另一方面,香港市場近80%市值的大盤股由海外機構投資者持有,他們擔憂中國經濟惡化而看淡香港市場。因此,相比大盤股,海外中資小盤股拋壓較小,前景更好。

由於香港小盤股不屬於滬港通標的,內地投資者目前暫時無法購買香港小盤股。然而我們預計,即將宣布的深港通標的將涵蓋A股及香港小盤股。我們認為,目前已有資格投資香港市場的QDII和對沖基金將獲得先發優勢,並且於4季度深港通開通前超配香港小盤股。
詳見《中資海外小盤股春意盎然  —— 論A股創業板的溢出效應》

研發收獲年,上調目標價,維持買入   —— 上海複旦微電子 (1385 HK)   
分析師:盛紫薇


投資建議:維持買入。考慮到更多部分的研發費用可以無形資產攤銷和金融IC卡單價下滑的壓力,我們上調15年 EPS 從人民幣0.28元到人民幣0.3元(同比增加10%),上調16年EPS從0.39元到人民幣0.43元(同比增加43%),同時預計17年EPS為0.50元(同比增加18%)。我們將目標價從7.3港幣上調至8港幣,對應21倍15年PE,15倍16年PE和13倍17年PE。其中根據2010年至今歷時估值,21倍是動態市盈率是歷史平均動態市盈率加一個標準差的估值水平(見附圖1)。自從15年2月13日我們發表《15年多重催化劑,看好觸底反彈》的深度報告,股價已經上升了14%。目標價和上升空間(見報告),我們重申買入評級。

業績點評:超預期。複旦微電子公布了2014年全年收入人民幣8.44億元(同比增長3.3%,申萬宏源預期8.06億元),2014年全年凈利潤為1.68億元(同比增長5.4%,申萬宏源預期1.42億元)。收入超預期主要是智能電表芯片中標率增加和IC測試業務迅猛發展,凈利潤超預期主要是其他費用(14年1.92億,13年2.13億)有所控制,其他費用主要部分是研發費用。董事會不建議派發14年末期股利(13年每股8分錢,合計4939萬人民幣),我們認為主要是公司財務風格比較謹慎,且預期未來幾年R&D會有投入更多的資源。截止到14年年底,公司銀行存款和現金為3.46億(13年年底為3.40億),

研發費用資本化的啟示。我們認為其他費用(主要是研發費用)有所控制主要是更多的研發支出資本化到了無形資產,無形資產從13年底的5700萬人民幣上升到了14年底的1.32億。根據香港會計準則38號對於無形資產的解釋,研究階段的費用應該當期費用化,這也是複旦微過去對超過95%研發費用的處理辦法。然而,一旦複旦微或者審計事務所(安永)能證明完成這項研發項目的技術上的可行性較高,費用就應在自從產品開始投入商業生產後不超過一定階段內(複旦微為3年)攤銷。簡言之,相對於研究階段,開發階段的費用投入更容易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流入,故可以攤銷。舉例來說,14年下半年金融IC卡芯片的相關研發費用就應該計入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因為14年下半年複旦微已經發出了近40萬顆張金融IC卡芯片而沒有出現問題。除了研發費用攤銷帶來直接計入當期費用的減少而對凈利潤有提升外,更重要的是我們預期會有更多的R&D項目投入將進入開發階段(或已進入開發階段),例如FPGA。未來公司在享受研發項目成功的豐厚果實時,同時承擔可控的攤銷的研發費用,可以比較好的平衡收入增長和研發費用增長的關系。我們估計15年-17年計入到損益表的其他費用科目分別為人民幣2.08億、2.38億和2.83億。

金融IC卡芯片單價有壓力,但國產化進程或加速。根據我們的渠道調研,金融IC卡芯片可能面臨了快速下滑的趨勢,但是監管機構或希望加快國產化進程來改變NXP的在國內金融IC卡芯片中的壟斷地位。我們將國產金融IC卡芯片15年單價從人民幣4.5元下調至4.3元,16年單價從4.3元下調至4.0元,17年單價從4.1元下調至3.7元。保守起見,我們維持複旦微金融IC卡芯片發貨量不變,即15年2500萬顆,16年9300萬顆,17年1.45億顆。


來源:申萬宏源證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840

港股窪地:小盤股處於風口,大盤股估值趨同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117

港股窪地:小盤股處於風口,大盤股估值趨同
來源:華泰證券研究所

投資要點:

3月27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滬港通交易指引》,提出基金管理人可以募集新基金,通過滬港通機制投資香港股票市場,不需具備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資格。在此消息的帶動下,恒生指數連續上漲超過11%,恒生小型股指數更大漲25%。

港股相對A股處於估值窪地

歷史上A股的估值長期高於港股。2002年以來上證指數和恒生指數的相對估值的均值是1.7倍,即上證A股的估值比恒生指數成份股的估值高70%。港股與美股的相關性更高,2002年以來的相關性達到46%,而港股與A股的相關性僅為16%,主要是香港市場的海外機構+個人投資者占比超過45%,而其中美國投資者超過30%。

兩地估值的差異來自於兩方面,一方面是制度層面的硬約束,包括上市制度、交易制度、投資者限制的差異;另一方面是市場層面的軟約束,包括流動性、資金成本、風險偏好、相對需求差異等。短期資金流向的變化改善港股的流動性以及風險偏好,但硬約束以及資金成本等差異仍然存在,因此兩地估值差異不會完全消除。

短期:小盤股處於風口

短期港股在自我增強的預期下仍有上漲空間。恒生指數目前11倍市盈率,仍大幅低於上證指數19.7倍的估值,隨著“南下”資金放量,而且撬動香港股市所需的資金量遠小於A股,兩地估值差異有望收窄。但公募基金並不是港股的解放軍,內地資金流入的蜜月期之後(6月份之後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需要關註外資流出的風險。

基於資金流向,我們建議關註以下投資主線:1、A-H價差最大的H股,資金南下有望降低A股溢價率,關註昆明機床、北辰實業、山東墨龍、浙江世寶等。2、港股特有、A股稀缺品種,A股稀缺的方向包括無線電信、電力貿易、個人用品、多元金融服務、燃氣、多元電信服務等,關註中國通信服務、元征科技、騰訊控股、天鴿互動、博雅互動、慧聰網、聯眾等。3、下半年深港通有望推出,預計恒生小型股指數有望成為投資標的,關註191支恒生小型股指數成份股,包括京信通信等。4、與A股行業龍頭對標的H股,其估值有望向A股看齊,關註金山軟件、比亞迪股份、長城汽車等。5、主題相關,“一帶一路”、國企改革、京津冀、長江經濟帶、新能源汽車相關個股,關註濰柴動力、中興通訊等。

長期:大盤股估值趨同

長期來看,隨著國內主導產業進入成熟期,而且內地交易制度趨於市場化,保險、社保等長期資金以及海外資金的再配置過程中,A股和港股的資金雙向流動逐步消除套利空間,基本面、制度層面和資金面共同推動大盤股的估值趨同。

基於估值趨勢,建議關註“恒指ETF”(513600)。“恒指ETF”跟蹤恒生指數,投資者能獲得恒生指數的長期收益,而且因采用港股通模式,在所有港股上市基金中費率最低。當然“恒指ETF”並不適合用於套利交易,套利周期更短使得“恒指ETF”即使出現溢價也不會高於10%,遠低於其他QDII類型ETF。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0864

【興業策略】大盤震蕩無礙小盤股重估——港股周報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2576

本帖最後由 優格 於 2015-5-18 11:23 編輯

【興業策略】大盤震蕩無礙小盤股重估——港股周報
作者: 張憶東吳峰翁湉


上周港股市場表現回顧:恒指V型走勢,香港創業板逆市走強

——恒指上周震蕩收高0.9%,國企指數和紅籌指數分別下跌0.3%和0.6%。成長股走強,資訊科技業大漲5.0%,居各行業漲幅之首。
——滬港通北向和南向交易日均使用額度分別為-0.1%和9.3%。恒生AH股溢價下跌0.6%至127.4。
——美元指數回落至93.3,港幣兌美元收於7.7505,仍處於強方兌換保證附近。


恒指受大盤藍籌股拖累,但小盤股重估行情已啟動
——恒指本月迄今下跌1.1%,明顯受到了由外資主導的藍籌股的影響(表現為國指跌2.9%和中國ETF資金流出),顯示出外資對中國的基本面擔憂。我們認為海外對於中國經濟前景可能過於悲觀而忽略了經濟基本面在下半年出現二階拐點,即經濟可能從快速下滑過渡至平底鍋的階段的可能性。根據興業宏觀團隊判斷,可能出現(1)房地產投資快速下滑後降速趨緩;(2)由去庫存到不去庫存的轉變;(3)持續的流動性寬松。若經濟邊際企穩,將改善海外對於中國資產的預期,對港股流動性以及大盤藍籌乃至指數形成正反饋。

——在大盤出現回調時,小盤股如我們所預期的行情如火如荼,恒綜小型股指數跑贏中大型股,香港創業板更是逆市大漲走出六連陽。我們重申《A股溢出效應,港股小盤重估》報告觀點:小盤重估有望成為2015年下半年港股主旋律之一:(1)在中國經濟疲軟的大背景下,以固定資產投資為代表的大盤藍籌估值有天花板,而積極轉型的中小企業在政策背書下有更大活力和成長空間;(2)相較定價權掌握在外資手上的大盤藍籌,內資更偏愛小盤股、題材股;(3)深港通及滬港通擴容的預期,將有更多小盤股標的納入投資範圍。


投資策略:利用短期震蕩加倉調倉,等待深港通事件催化
——投資策略:短期市場受制於基本面或進入雙向震蕩階段,指數型機會可能要等到經濟數據的環比改善。但調整恰恰是逢低布局和優化持倉結構的好時機。深港通有望成為繼續上漲的催化劑。

——投資機會:(1)小盤價值股,以“三低”(低市值+低估值+機構低配)為安全邊際,以流動性改善/改革預期為看漲期權;(2)兩地掛牌的高折價H股,尤其是估值處於歷史低谷的金融、地產、能源股;(3)近期政策利多頻頻以及騰訊等龍頭業績靚眼帶動的科網股;(4)港交所以及經營港股業務的券商。(5)深港通潛在開放標的。

(來自興業證券)

格隆匯聲明: 本文為格隆匯轉載文章,不代表格隆匯觀點。格隆匯作為免費、開放、共享的16億中國人海外投資研究交流平臺,並未持有任何公司股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719

新三板轉板遇上IPO重啟 小盤股還有戲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11/4715160.html

新三板轉板遇上IPO重啟 小盤股還有戲嗎?

一財網 李雋 2015-11-22 19:57:00

新三板轉板、IPO重啟分別在長期和短期,均較大幅度增加了A股市場上的新股供給,周末甚至有傳言稱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要加速。隨著新股供給的增加,小盤股行情能否延續?

11月20日,證監會發布《進一步推進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展的若幹意見》,提出要建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推進向創業板轉板試點等;此外,暫停5個月的IPO重啟在即,10家公司的發行箭在弦上。

上述兩則消息分別在長期和短期,均較大幅度增加了A股市場上的新股供給,周末甚至有傳言稱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要加速。隨著新股供給的增加,小盤股行情能否延續?

在《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的多位市場人士看來,市場中長期走勢仍然相對樂觀;也有謹慎的市場人士稱,目前不宜對轉板期望過高,短期內IPO重啟也會讓市場有資金壓力。

廣州一位私募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雖然上上周末出了很多利空,包括巴黎恐怖襲擊事件、A股調高融資保證金比例等,上周一市場仍然低開高走,說明市場承接能力比較強,但今後幾天市場還是受到新股發行的壓力,出現震蕩。不過整體而言,對於空大於多的消息面,市場以震蕩的方式消化,反應目前市場的情緒比較穩定。

申萬宏源策略分析師王勝稱,新三板制度創新是金融改革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重要舉措,將修複金融改革預期;有助於強化市場對於管理層希望利用資本市場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助力轉型創新的預期;有利於維持高風險偏好水平;轉板標的將有助於填補新經濟子領域的一些空白,新增的優質標的將提升整個新經濟板塊投資的活躍度,有利於市場重新確立成長投資的主線;新三板賺錢效應提升,有利於大類資產配置格局向股權類市場進一步傾斜,A股市場在資金供需平衡方面終將受益。

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荀玉根稱,回顧歷史表現,IPO、股票發行並不是行情結束的決定因素,只會短暫影響市場的供求關系,是股市中期主戰場,IPO恢複和註冊制推進,今年滯漲的券商短期可繼續持續。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認為,新三板作為創業板次一級的資本市場,蘊含了大量成長性較高的優秀企業,而即將推出的轉板制度,新三板中具備轉板潛力的企業有望首先受到資本的青睞,“轉板”概念或將成為A股市場新的“風口”,投資者可以留意一些重倉持股優質新三板企業的A股公司。

不過也有謹慎的市場人士稱,短期來看,目前不宜對轉板預期太高,轉板當前沒有法律障礙,但註冊制實施之前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轉板;從短期來看,前期領漲的二胎概念股和互聯網金融近日都開始“熄火”,東方財富、樂視網、同花順等創業板龍頭股連跌多天,大盤成交也並未再創新高,IPO重啟也會分流資金,估計短期內市場有一定壓力。

民生證券認為,新三板掛牌企業轉板創業板存在兩種方式,一是創業板設立單獨層次,專門接納在新三板掛牌滿一年尚未盈利的互聯網和高新技術企業,此種方式實施的前提是降低財務指標等發行條件,即IPO方式;二是轉板企業不通過發行,只通過交易所之間轉板,即在新三板通過定增和交易,股權分散程度等指標達到了創業板的上市條件,實現轉板。前者需要修改證券法為前置條件,而後者的前置條件為公開發行。

編輯:王樂

更多精彩內容
請關註第一財經網、第一財經日報微信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1195

恒大人壽“斬獲”20余家上市公司:最愛小盤股 國民技術強勢漲停

在舉牌的兇狠程度上,恒大人壽大有趕超前海人壽之勢。

24日晚間,國民技術(300077.SZ)披露的2016年三季報顯示,恒大人壽旗下兩只產品(傳統組合A、萬能組合B)雙雙進入其前10大股東之列,合計持股比例高達4.95%,逼近舉牌線,而國民技術目前最大單一股東劉益謙持股比例僅為4.38%,也就是說,若其他大股東無一致行動關系,則恒大人壽已經成為該公司的第一大股東。

不僅如此,本報記者根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發現:截至今年中報,恒大人壽已經進入2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之列,其中,位列騰達建設、隆鑫通用的第二大股東。

25日,新晉為“恒大概念股”的國民技術強勢漲停,報收21.81元,全天成交量10.95億元。

萬能險沖刺

去年11月,恒大集團正式對外確認收購中新大東方人壽50%的股權,從而成為第一大股東,中新大東方人壽也更名為恒大人壽,此次交易對價高達39.39億元。

恒大集團入主之後,恒大人壽發生了“質一般的飛躍”,規模保費急速攀升,其中,尤以萬能險為甚。根據保監會披露的數據,上半年,恒大人壽原保險保費收入27.65億元,同比增長3.89倍;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199.45億元,同比增長27.41倍;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是原保險保費收入的7.21倍。

今年前8個月的數據顯示:恒大人壽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為32.83億元,同比增長3.19倍;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269.13億元,同比增長23.78倍;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是原保險保費收入的8.20倍。

兩組數字的對比可以發現,恒大人壽的傳統壽險保險收入增速在下滑,而以萬能險為主的保戶投資款新增交費卻在急速攀升,兩者比值越來越大。

偏愛小盤股

迅速以萬能險做大保費規模也是目前中小保險公司搶占市場份額、彎道超車的慣用做法,代價之一就是萬能險較高的結算利率通常要求保險公司實行更加激進的保險資金投資策略。

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恒大人壽便已在A股市場展開大規模的“掃貨”行動。

Wind資訊數據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中報,恒大人壽動用旗下兩只產品進入22家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之列,分別為中信海直、智光電氣、粵宏遠A、禦銀股份、永鼎股份、億利潔能、雪迪龍、先河環保、騰達建設、仁和藥業、平高電氣、美利雲、隆鑫通用、凱迪生態、京運通、京藍科技、金螳螂、金科股份、華帝股份、海普瑞、東興證券和寶鷹股份,其中,位列騰達建設、隆鑫通用的第二大股東。

從市值來看,恒大人壽似乎偏愛中小盤股。目前,正處於三季報披露高峰期,除了國民技術以外,就目前已經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報來看,恒大人壽已經從禦銀股份和華帝股份的前十大股東列表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增持了金洲管道和滄州明珠。

其中,恒大人壽通過傳統組合A和萬能組合B分別持有金洲管道1628.57萬股和951.47萬股,合計持股比例達到4.96%,逼近舉牌線;持有滄州明珠429.25萬股,位列其第五大股東。

值得註意的是,新晉“恒大概念股”國民技術同樣為小盤股,且業績一般,該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15億元,同比增18.90%,但季度營業收入環比上季度下滑11.3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701.91萬元,同比下降27.59%,本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下滑95.63%。

而金洲管道前三季實現營業收入下滑11.1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4253.09萬元,同比下滑45.69%,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虧損1130.35萬元,同比下滑156.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3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