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寶島鐘錶屹立一甲子的三個關鍵 從街角巷弄的街邊店 拓展到百貨據點



2015-11-30  TWM

過去,寶島鐘錶街邊店就像好鄰居,銷售、維修一手包,不時與大家搏感情;如今,低調的「老寶島」悄然走入台南夢時代,並喊出要開五十個百貨通路,積極搶攻年輕人荷包!

「創業須大膽、守成宜小心」,寶島鐘錶創辦人陳國富的「陳氏家憲」高掛在公司總部的入口處,前方擺著創辦人的半身銅像。不張揚的樸素擺飾,就像寶島上百家隱藏在巷弄的街邊店,默默陪伴在你我的生活之中。

一九五六年,寶島鐘錶陳國富夫婦將僅有的兩千元積蓄全數投入,第一家店面在台北中華商場北門口開張。一九八一年,寶島陳家又加開眼鏡事業,數量甚至超越鐘 錶行,無奈一九九六年以寶島科上櫃後不久卻發生財務危機,在十四年前賣給現任金可集團董事長的蔡國洲,鐘錶事業再度成為唯一主力。一眨眼,寶島即將迎向六 十周年慶,歷經兩代人的共同打拚,寶島在台灣開枝散葉,全台共有一一二個服務據點,其中九成是充斥在街角巷弄的街邊店,就像是隔壁鄰居一樣伴隨你我成長。

街角走向百貨

因應消費趨勢 搶攻年輕族群但隨著消費習慣改變,寶島在今年一月,首度踏入百貨通路「台南夢時代」,並喊出加開五十個百貨通路點目標,老寶島的豪邁悄然重現江湖。

今年初,寶島鐘錶進軍百貨通路「台南夢時代」,扣緊當前消費市場M型化趨勢,精選中低價位品牌進駐百貨通路,包含像是流行飾品類的夏利豪、Calvin Klein、TISSOT、Coach,但也不乏瑞士中高價與入門級距的機械錶中價品牌,如LONGINES 、ORIS,與原本專營高價位的台南本地店家做出市場區隔,也更貼近消費者的荷包。

「進軍百貨通路是不錯的策略。」與寶島合作多年的天梭表(TISSOT)台灣區副總經理李倩表示,百貨通路集客率高,配合整合行銷,能吸引不同客群。

寶島總經理陳瑪蓮則坦承,進駐百貨公司的難點在於將面臨更多競爭品牌,但不同於一般專櫃品牌,寶島提供維修保養服務,成為優勢。

ORIS台灣區品牌總經理陳若蕎指出,寶島走入台南夢時代,其實是跟隨消費者習慣改變的決策。早期鐘錶市場重視人際脈絡經營,以「口耳相傳」培養口碑,因 此在地化的「街邊店」就很足夠;但是現在年輕一代習慣自己在網路上搜尋資訊、自行做主,講究人情味、可以說價的「街邊店」不再符合年輕族群需求,進而被網 路購物或百貨業取代。

其實,寶島擴點的速度相當快,一年之內連三發,除了台南夢時代之外,也陸續在中信南港總部、宜蘭新月廣場設點,還誓言將在百貨通路開出五十個通路點,霸氣十足。

寶島雖聚焦中階及入門款項,卻也持續布局高端市場。其實從一九七四年起,寶島鐘錶就陸續開出八家「名品店」,聚焦高端價位消費客群,加入像是 Cartier、BVLGARI、ROLEX等熱門品牌,價位落在五萬到四百萬元不等,去年台北忠孝名品店重新裝潢開幕。百貨和名品店的南北布局,其實都 是寶島這幾年,因應全球M型化消費市場的策略。

關鍵一〉開技師培訓班

業界鐘錶師傅 大多師出寶島多年來,寶島不乏百貨業者的進駐設點邀約,卻遲至今年才接受台南夢時代邀請,其實關鍵因素正是維繫寶島經營成功的「維修保養服務」,無法在百 貨業深耕。陳瑪蓮表示,多數百貨業者只希望寶島的銷售部門進駐,由於設點位於賣場中央,無法連接水管設備,引水至技術平台,做錶內零件清洗,因此遲遲無法 接受邀約。

陳瑪蓮表示,「我們賣手錶,但以服務為主」,因此維修服務無法切割。李倩分析,好的服務才能建立主顧間的信賴,讓購買能夠維繫。因此台南夢時代主動提出解方,提供引水系統,終於讓寶島進駐設點。

隨時走進寶島,總能看到一至兩位維修師傅在工作台上拆解鐘錶。其實,國內鐘錶通路如中美、寶鴻堂、慎昌、九二等,都有自己的維修技師,但是通路點數不超過二十家,需求量不如店數破百的寶島來得迫切,因此寶島也是全台唯一擁有完善「技師培訓班」制度的鐘錶商。

寶島技術總監倪明豐透露,其實寶島擴張到第十六家分店時,陳國富就面臨人才管理問題,師傅們的薪水如何訂定,讓老董頭痛不已。陳國富號召倪明豐等資深技術 人員商討,終於訂出寶島獨有的培訓系統。薪資建立在考試制度,共分十七等級;受訓半年的二級生被戲稱為「小飛俠」,分送到分店訓練,十級以上才有資格修機 械錶。完善的制度,讓寶島過去三十年培育超過五百名師傅,也成為業界挖角目標。

關鍵二〉服務「接地氣」

與鄰居搏感情 養出老客戶寶島在三年前,一百多家通路全面加購「同步顯微」系統,讓零件放大一百倍,消費者也能清楚看見維修台上進行什麼手術、有沒有擅自更換沒問題的零 件。「有些不肖師傅吹噓手錶問題,消費者修完錶後仍有疑惑,轉請別家師傅修,最後就產生客訴,不如將維修正式公開。」陳瑪蓮進一步透露,未來維修部分還將 推動電子化,讓消費者隨時上網查閱自己愛錶的維修進度。

除了到位的服務制度,寶島的絕招其實還有和街坊鄰居「搏感情」。

「我們寶島接地氣接得很好啊!」陳瑪蓮分享某次去淡水的一家店面巡視,店長讓她苦等了兩小時,原來是正在陪一位鄰居老爺爺聊天。

店長告訴陳瑪蓮,老爺爺三天兩頭就會來串門子,甚至還會拿存摺請經理去領錢買錶。在岡山也擁有加盟店的倪明豐就透露,自己的串門子顧客占比達兩成,不時還會拜訪送芭樂、棗子等零嘴,甚至還會託他選送禮的錶款。

「我們這樣的客人幾乎各處都有。」陳瑪蓮說。寶島全台街邊通路達一○一家,經營超過二十年的老店就有九十多家,寶島正是靠著台灣傳統的老鄰居情誼長存。這 些老店許多早已傳承到二、三代,甚至是子女跟隨父母腳步,再出來創業。一九七六年就加入寶島的倪明豐,其實就是標準的「寶島家族」,除了自己在岡山開業, 兩個兒子倪千容、倪千維,也分別在高雄鳳山、高雄林森開業,彷彿自家的小型事業。

關鍵三〉加盟拓版圖

助員工回鄉 給創業舞台

即使兒子想繼承父親衣缽,如果不是出身於寶島體系,也別想接班。寶島從創辦人時期,就鼓勵內部員工回家鄉創業,以總部投資六成、加盟者四成的模式加盟,成為分店小老闆。

「外面很多人排隊加盟,我們都不接受。」以倪千容來說,就曾經在寶島擔任維修師傅,分等級數達十級,才接手父親投資的鳳山加盟店。

「很感謝寶島給我舞台。」倪明豐透露的是寶島上百名員工的心聲。在台灣歷經六十年歲月,並讓無數員工頂著寶島光環回鄉創業,甚至為國家培育鐘錶人才,彌補 台灣沒有「鐘錶學校」的遺憾。今年寶島進軍百貨通路,並喊出加開五十個百貨通路點,透露老企業跟上時代的決心。

撰文 / 黃家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199

80後娶台妹 移居寶島變中產

1 : GS(14)@2014-06-27 15:31:45

https://hk.news.yahoo.com/80%E5% ... 4%A2-224650403.html
【晴報專訊】近年港人移居台灣趨增,原來嫁台男或娶台妹的個案,16年間勁升1.5倍!有80後港男指,當地創意產業發展空間大,月入三萬(港元,下同)已可住千呎豪宅,享受優質的中產生活,因此樂做寶島新郎。

據台灣內政部數據顯示,1998年港澳台聯婚僅284宗,但個案逐年遞升,至去年已有713宗,升幅近1.5倍,單是今年首月便有60宗。成為寶島新郎或新娘,更是移居台灣的另一個途徑。80後的Kim任職文字編輯,三年前結識來自台灣的Emily,二人相戀並在港註冊結婚,他隨後移居台灣。Kim直言:「香港樓價及租金高,年輕人難有餘錢,想創業都難,更枉論置業、結婚及生育。」

1600呎豪宅 月租僅$9000

台灣生活指數普遍較港低,Kim笑言當年在台北五星級飯店豪擺22圍喜酒,花費約13.2萬元,扣除賓客的人情,更小賺數萬港元。現時他與任職設計師的太太月入約三萬港元,在台灣屬中產一族。

他們租住台北市高尚住宅區的1,600呎豪宅,連同車位的月租不足9,000元。小夫妻出入有私家車代步,閒時到書店看書、嘆咖啡,周末更可以開車到台中、宜蘭來趟小旅行,「台灣不像香港只有Shopping mall!」生活比香港許多中產更優悠。Kim特別欣賞台灣的小店及閱讀文化,他指在台灣黃金地段,200呎的店鋪租金僅兩萬至四萬元,創業者生存空間較大,「台灣人重視生活質素,信義區已經有40至50間咖啡店。總有一間coffee shop在左近,而且大部分書店也設有座椅,可讓客人悠閒看書。」

作為文字工作者,他認為台灣文創產業發展蓬勃,備受尊重之餘,收入也不俗,形容是創作的好地方,「出名的作者,其著作在台灣可以賣出近100萬本,但香港賣出一萬本已算暢銷書。」相反,當地的金融及銀行業發展則不及香港,人工亦比香港遜色,「台灣流行說的22K,就是諷刺大學畢業生人工低。」

生活優悠 尊重文創產業

他又盛讚台灣的農產品豐裕,「宜蘭三星蔥、池上米,食過翻尋味,在家煮飯也是一種享受。」他笑言不少香港朋友都羡慕他,可娶得美人歸兼移居寶島。問他會否考慮回流香港,他笑說:「住慣大屋要搬細屋好痛苦。」

前路不明朗 港青向外闖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李兆波表示,台灣物價低廉,創業者的發展空間相對較大。

理大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亦舉例指,一名畢業兩年的學生向他訴苦:「想盡快賺多點錢,之後離開香港。」他指現時年輕一代發展前路不明朗,加上樓價及租金高企,難以建立安樂窩,認為政府首要是解決住屋問題,才可挽留年輕人才。

記者:謝雅寶
2 : Wilbur(1931)@2014-06-27 19:50:27

早幾個月去台灣又唔覺D女索

岩岩去完東京,D女直頭差過香港 smi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743

文青經濟 由寶島飄至香港

1 : GS(14)@2016-03-16 15:21:07

2016-03-22 iM

近年港台兩地吹起文青風,很多港人喜歡去台灣逛逛創意小店,在咖啡店消磨半天,好讓自己感染幾分文藝氣息,做個短暫偽文青。香港人視台灣是文化創意的朝聖地,從園區、產品設計、政策和氛圍都是香港無可媲美的。

不過,如果走進每間小店細看,與創作人交談,或者會發現他們並不如外界看的風光。以政府政策角度,台灣文創路只不過走了14年,本刊今期訪問了不同「年資」的文創品牌,包括1989年開設首間書店的「誠品書店」、2003年成立的綜合設計品牌「蘑菇」、2011年成立的設計品購物網站「Pinkoi」以及2013年創立的服裝設計品牌「E-goat」,從各自的品牌故事可感受到,他們都有強烈建立品牌的意識,但搞文創難免要經歷數以年計的「陣痛期」,就算不奢求可賺大錢,但藝術家都不一定要窮,要捱得過陣痛,信念和經營技巧都不可或缺。

香港近年冒起不少手作品牌,街頭市集每星期都有,這有點像台灣早期走過的路,但要走多長的路,才可如今天的台灣見到曙光,希望香港人可從他們的經驗中找到啟示。

甚麼是文創?

「文化創意」是台灣官方所用的名詞,涉及範疇包括電視電影、廣告、產品設計、表演藝術、視覺藝術、出版等,定義上並沒有局限於某種風格,但消費者普遍的印象是帶有文藝氣息的作品。在大中華地區而言,台灣是最早將文創「產業化」的地區,近年香港、珠三角地區等也陸續有相關政策。

做文創培育室 助寶島品牌外闖

書店,可以是培養生活態度、欣賞創意設計的場所。逛誠品書店,打書釘外也可看藝術展覽、報班學做手作,走到累了,去咖啡店看書吃個出爐麵包。生活飲食、文創藝術,和閱讀空間融滙得自然。

這半年來誠品先後在尖沙咀和太古城擴充,兩間新書店各引入40多個文創品牌進駐,賣書面積佔舖位約五至六成,跟銅鑼灣店強調閱讀的氛圍明顯不同。兩年前從台灣來港的誠品香港營運總監蘇源拓解釋新書店的變化:「扶持台灣的文創產品,讓香港顧客認識,也是誠品重要使命。書店在閱讀之外也有很多元素。書和文創,我們想發展方向時會平均思考。」

品牌需了解港人喜好

新店引進的商戶,台灣品牌約佔一半,其餘是香港和歐美品牌。在台灣頗有名氣的品牌,如按亞洲人腳型設計的手工鞋「林果良品」、設計琉璃藝術品的「琉璃工房」、賣台鄉味道蜂蜜茶葉的「掌生穀粒」,都是首次進軍香港開店。蘇源拓說,書店近年進軍香港和內地,也可將台灣品牌小店設計,帶到兩岸三地華文社區。

「跟我們合作的台灣拍檔,第一煩惱是怎讓顧客有機會認識,第二是沒有太好的經濟能力,走紅後經營情況可能不太好。誠品的場地空間,可讓很多讀者看到他們,有被看見的機會。」台灣文創產業收益雖達7,856億新台幣(約1,863億港元),但外銷只佔約9%,大多數品牌銷售,仍靠台灣內需市場。現在香港誠品書店,每周都會舉行各式活動,賣時裝佩飾的商戶,會做講座分享如何搭配衣物;陶瓷家品店,會開班教客人做陶瓷手作。蘇源拓形容,品牌進軍香港,就像追求一個心儀的女孩,從零到一的過程,充滿Trail & Error(嘗試和失敗),要換位思考,了解客人喜好再調整。

「最明顯是吃,我們曾引進台灣分店有賣的果醬,但在香港不受歡迎,找人試味後,發現口味對香港人太濃;又像香港顧客排長龍買天仁茗茶,覺得茶內的珍珠很Q(彈牙),這些都是我們在台灣意想不到的。」

給予資源扶持創業者

香港出名租金高、小商戶經營條件艱難,蘇源拓說,誠品角色有點像扶持創業公司的培育中心(Incubator),幫助從事藝術、設計、創作的品牌來港。書店會主動邀請合作,也歡迎設計師和新創公司自薦,再按各自的經營情況,給予資源扶植發展。

「就算生意類別相同,也要看她是新創還是成熟,再決定支持條件。我們引進的文創品牌,可能是他們在海外開的第一家店,資源較少,我們會幫忙做免費推廣,根基穩固後,他們就有條件自己發展。」

蘇源拓強調,賣書仍是書店業務重要基礎,去年香港誠品賣出約90萬本書,也經常舉辦作家講座、簽書會等活動:「賣書是書店業務健康,很重要穩固的基礎,其他(品牌)零售部分,有時會向上、有時會往下,書就有很好的中和作用。這些元素(賣書和文創),我們還是好像燒飯一樣,慢慢把食譜調校到最好。」

香港文化影響力減弱

很多香港人對台灣文創氣氛甚有好感,羨慕當地特色的文藝創意商店,對生活品味有所要求。46歲的蘇源拓認為,台灣文創成長也受惠香港很多,特別是流行文化:「我自己那代人,都是看鄭少秋演的電視劇、聽溫拿五虎的音樂長大,現在可能五月天、蘇打綠、盧廣仲更有影響力,不同年代有不同影響。」

過去十多年,台灣文創氣氛出現明顯變化,在政府推動下文創園區遍地開花、文化部為各項產業分門別類提供支援。從硬件到人才培訓,香港望塵莫及,不過蘇源拓覺得,從事文創的人在台灣、香港社會一直存在,發展取決於社會的生活方式和觀念價值:「政策友善不友善不是最重要。社會經濟往上走,中產和年輕人都會摸索更有品味質素的生活。當一個社會重視生活文化、欣賞自己周邊的設計、創意,才能傳承發展,產業化也是自然的事。」

台灣文創經濟14載 佔GDP 5% 企業逾6萬間

台灣政府2002年起,重點發展文創產業,各項政策出台,還成立文化部專門負責,將文創成果推廣至市場。經過十多年努力,台灣文創產業收益,已從2002年約4,352億新台幣(約1,032億港元),增至2014年約7,856億新台幣(約1,863億港元),佔台灣GDP約5%,文創相關企業約有6.2萬間。舊區老建築經活化後變身成文創園區,既保護城市遺產,也成為市民休閒消費去處。

據統計處資料,2013年香港從事文創產業人數,多達20.7萬人,經濟貢獻約1,061億元,也佔GDP約5.1%,跟台灣相若。政府2009年把文化及創意產業,列為六大優勢產業之一,但目前仍未有一套完整的文創政策。近年政府扶植文創,主要透過多個資助計劃,當中大部分支援時裝、設計和電影業。

港台文創產業政策比較

香港

◎創意智優計劃

2009年成立,資助本地創意業界項目逾300個,包括漫畫、廣告、影視等。過去3年額外注資7億元,優先支援新成立公司和培育人才。

◎設計創業培育計劃

2004年成立,由香港設計中心支援初創設計企業,過往每間公司在兩年培訓期,可獲最高50萬元資助。今年推出第三期計劃,增加取錄名額至90間。

◎時裝創業培育計劃

去年預算案用5億元推動時裝業發展,今年起推出為期3年的措施,包括參考倫敦、紐約等時裝都會經驗設立創業培育計劃、為業界提供培訓和市場推廣。

◎電影發展基金

注資2.2億元,鼓勵港產片製作,到內地發行的宣傳費由每部25萬元增至50萬元。

◎藝術發展配對資助試驗計劃

以配對形式,協助較具規模的藝團和藝術機構,提高籌募捐款和贊助能力。計劃今年將推出,詳情待公布。

台灣

◎多元資助

文創工作者可申請資助創業、參與國際展覽、提供服務諮詢等,逾3,000人受惠。

◎發展文創園區

資助縣市政府,發展文創園區和項目,34個縣市共94個文創項目受惠。

◎管理課程

企業教練指導管理知識,培育文創企業管理人和中介,逾800人參加。

◎博覽會推廣

每年舉行展覽,讓文創工作者展示成果,參與買家民眾達32.4萬人次。

◎配對投資者

設立「文創咖啡廳」平台,協助文創工作者配對投資者。

資料來源:政府網站、台灣文化部(2012至2014年數據)

香港台北文創熱點

台灣

◎松山煙廠文創園區

三十年代開始營運的煙廠,結業後被列為法定歷史建築,園內的台灣設計館,陳列多個台灣品牌。誠品也在園區開書店兼旅館,吸引特色餐廳進駐。

◎華山1914文創園區

原本是釀酒廠,九十年代閒置,近年變身成設計師創業和產品聚集的小區。園區經常舉辦展覽音樂演出,也有專門播映藝術電影的場地。

◎西門紅樓16工房

2008年起以創意市集方式營運,台北市文化局去年重修紅樓後,改裝成如百貨公司的開放式展櫃,又按市場水平收取租金,推動場內商戶建立可持久營運的盈利模式。

香港

◎PMQ元創方

前身是荷李活道前警察宿舍,2014年4月開幕,至今吸引逾500萬人次參觀。宿舍單位改裝成創意工作室、期間限定店,逾100位文創工作者和設計品牌進駐,本地設計師租用工作室可獲兩至五成租金優惠。不過部分租戶曾指因人流欠佳,而縮短營業時間。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

前身是「山寨廠」林立的石硤尾工廠大廈,由賽馬會資助翻新。中心分為藝術村和藝術中心,藝術村為近150個藝術家和藝術團體提供工作室;藝術中心舉行各式展覽、演出、興趣班等。每季舉行的手作市集攤位逾150檔,是香港最具規模市集之一。

亞洲最大設計品購物網 靚相吸文青客

當使用一隻手指已可在全球購物的時候,消費者願意花錢的標準是甚麼?產品本身的質素如何或價錢的高低已是其次,最能左右消費者的或者是產品相片。

「相片是第一樣與消費者對話的東西。」2011年在台灣成立的設計品購物網站「Pinkoi」近年大受歡迎,創辦人之一顏君庭(Peter)說,作為網購平台,產品相片和版面設計有細微變化,都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意欲,但意外地,不少設計師往往會忽略這一點。

設計師保母排難解紛

網站本身以白色為主,加入粉紅色的點綴,明顯是為討好女性消費者,而網站現時的主要客群,的確是24歲至44歲的女性,Peter介定為特別對設計和生活有想法的人。經過這些年的調校,現在點入任何一個品牌的設計館,風格統一是「文青風」,相片構圖簡潔,產品的主題突出,全是根據「官方」的相片指引拍攝。如果有設計師的產品上架多時卻無人問津,Peter說團隊做的第一件事是去看設計館的頁面,從相片和是否能清晰表現主題入手,「設計師未必懂得從消費者角度拍攝,或者在相片中看不到產品,以至是品牌的特色。」

Pinkoi的角色有點似設計師的「保母」,但設計師的問題天天都有,大至推廣產品到某個海外市場,小至包裝產品運送,設計師雖然是主導,但Pinkoi一直從旁指導,並要在需要時「撲火」,「設計師需要的其實很簡單,曾經有設計師將產品來來回回寄了3次去英國,都在途中被打爛,團隊陪他改良包裝方法,直至第四次完好無缺寄到,客人大讚我們的服務,又向朋友推介那位設計師。」

網站至今仍不時為設計師舉辦工作坊,協助他們從推銷、包裝、運輸等方面改善營運,「有些設計師不懂得找較便宜的運輸渠道,另一方面,設計師比較誠實,直接將產品售價和運費分開列出來,消費者一看會覺得運費太貴而卻步,但其實可以將運費轉嫁在產品售價上,消費者付出的金額一樣,但感覺會舒服一點。」

香港成最大海外市場

Peter曾經在美國矽谷的Yahoo總部任職資深技術總監,喜歡逛當地市集,想到台灣有很多優秀設計師,亦不時在國際舞台獲獎,但整個亞洲都沒有一個為設計師而設的平台,讓他們集合起來推銷作品,於是他連同在美國的台灣朋友,一行三人回台灣創立Pinkoi。網站成立至今約4年半,版圖由最初的台灣以至香港,擴展至日本、泰國、美加等地,「設計師和消費者來自的地區愈來愈多,不單是對設計師,對我們的挑戰亦愈大。」至今經網站賣出的產品超過152萬件,即平均每月賣出2.8萬件,台灣以外,香港是最大的海外市場,其次是中國、美國和日本等,作為單純賣設計品的購物網,短短幾年間能有此成績已是不錯。

網站成立初期,3位創辦人親自拜訪不同設計師,直接問他們:「如何可以幫到你?」或「你有甚麼困難?」結果獲得大部分設計師願意與網站合作,現時設計師約有2.5萬個。想在網站上架,首要是符合網站的風格,經過審核制度,產品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原創、超過10年的古物或是正式代理商。設計師毋須付上架費、開館費、廣告費,網站的編輯團隊會設定主題,揀選不同的產品做主題推廣,例如是顏色、節日、畢業禮等主題;每賣出一件貨品,Pinkoi抽取10%佣金,亦是網站主要收入,但Peter深信,能夠為設計師建立價值,便可以為自己的網站帶來價值,而網站亦先後獲得注資,「最終的希望是可以建立一個生態圈。」

Pinkoi

2011年 網站正式成立

2014年推出手機App,並提供國際轉運服務

2015年成立日本分公司,網站提供5種語言支援,並得紅杉資本(Sequoia Capital)注資900萬美元(約7,020萬港元)

Pinkoi港台成功品牌

【香港】

PeiChung Illustration

加入時間:2014年10月

關注人數:1,885

已賣出貨量:388件

品牌簡介:全職畫家皮忠的自家品牌,以水彩畫設計產品,有明信片、布袋、貼紙、筆記簿等,一般售200元以內,他亦自設網站,並在不同社交平台推廣,並曾與大品牌如adidas合作,他形容自己的產品風格屬狂野不羈,希望透過不按牌理的畫風能喚起共鳴,掙脫人生中的束縛。

【台灣】

花見小路

加入時間:2014年1月

關注人數:10,735

已賣出貨量:8,723件

品牌簡介:來自台南的手作鞋品牌,以同為當地古都的日本京都風格製造輕便布鞋,每對售價約300多元。設計源自設計師覺得去旅行時,難以找到合適的鞋,而她想要不過是一雙平底、好走,又帶有一點女孩子味道的鞋子。

沒有計算的生意經 一個夢值多少?

13年前,張嘉行和太太分別做動畫創作和平面設計,忽然想為辛苦工作十多年的自己做點事,他們把房子抵押給銀行,貸款了80萬新台幣(以當年滙價,約為18萬港元),創立品牌「蘑菇」(Booday),「當時的想法是用完這筆錢,沒有賺到錢就算了,等於拿80萬出來做一個夢。」

這個夢一做就是13年,由本來只是想印Tee在網上售賣,逐漸演變成集合製造有機棉Tee、植物染衣物、帆布袋、小雜誌、文具、咖啡廳、策展單位於一身的綜合型創意品牌,亦是台灣第一批文創品牌,並能生存至今,「很丟臉,可是以錢來說,的確沒有賺到,因為要不斷將收入投入到下一次生產,像過年獎金,我們都沒有辦法給員工,真是賺到的是生活樂趣和經驗。」跟台灣人談夢,講錢未免顯得香港人太市僧,但難得張嘉行說得坦白:「常常會有人問,甚麼叫做文創產業、文創產品,其實大家都在做生意。」

寫文軟銷賣人情故事

台灣有文創產業的形成,張嘉行認為源自市場需求,部分消費者對大量生產的產品感厭倦,開始追尋有故事、有個性的產品,但歸根究柢,國際大品牌或台灣本地小品牌的本質都一樣,「都是在做產品,只是賣產品的方式不一樣,我們(設計品牌)用較創意的方式來介紹自己,賣產品的同時,加入產品以外的事情,現在像CHANEL的國際品牌也會說他們背後的故事。」

去年11月底,蘑菇舉辦了13周年慶,張嘉行在Facebook發布了3篇短文,表面上是平日的小故事分享,其實是提醒客人這段時間有折扣優惠,「文章講的是商家和客人對折扣的想法,跟客人說有折扣的同時,也表達我們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我不希望只是大聲喊:我們有折扣,你趕快來買。」

台灣有很多載滿故事、情感的創意品牌,與蘑菇的營銷手法相似,但在2003年成立之時絕對是「異類」,「那時候頂多是一些年輕人,在家用手造些東西,自己扛一個皮箱到街頭去賣,還沒有人認真到做出一個品牌或開店。」就連張嘉行最初的計劃也不是開店,沒有預定的生意模式和賺錢方向,生意概念也不是很強烈,只是這13年給他一種「覺悟」。

買衣服送雜誌響名堂

最初他和太太只想印自己設計的Tee在網上售賣,卻因為找不到滿意的現成淨色Tee,索性從買布料染布開始,甚至後來用有機棉紗織布,「這就不一樣,變成一定要有足夠的量及銷售渠道。」產量比預算的大,想賣廣告宣傳,卻發現報章雜誌的廣告費太高,不如自己出一本50頁的雜誌,「自己想、寫、畫、拍照、美術設計,這些都沒有甚麼費用,實際只有印刷費,跟賣廣告的錢差不多,但雜誌可以變成自己的產品。」商業設計當時仍是張嘉行和太太的主業,雜誌連帶為他們帶來知名度,因此接到大品牌如台灣Starbucks等客戶。

早期的產品銷量不大好,張嘉行找誠品書店旗下的誠品文具館,對方知道他以買衣服送雜誌的方式售賣,覺得有趣便答應寄賣,每套售價1,050元新台幣(約248港元),店員更放在收銀櫃旁的當眼處,所以品牌很早已受到外界注意。後來,雜誌和Tee分開出售,分別是100元新台幣(約24港元)和950元新台幣(約224港元),合起來與以往一樣,價格一直維持至今,往後的設計產品愈來愈多,一年365天合時令的帆布袋,成為品牌現時最主要的產品。品牌慢慢做出成績,張嘉行在2006年決定開店,即是現時中山總店所在的位置。樓高三層的蘑菇總部,地面是售賣產品的地方,從旁邊的樓梯走上二樓,是裝潢和桌椅都以木材為主的咖啡店,可坐在窗邊、面向旁邊的公園用餐,「剛好遇到是一幢樓,就直接將設計公司搬到三樓,二樓的後方是倉庫,多出的地方不知道做甚麼,忽然大家都決定開咖啡店,開了之後,就覺得也可以辦展覽和活動,其實我們創業很隨性。」

現時蘑菇有3間店,並繼續在誠品、設計品網站Pinkoi和自己的網站售賣,香港Kubrick也出售部分產品,而現實時刻提醒張嘉行必須更加謹慎,「最初覺得自己工作了10幾年,反正是拿一筆錢出來試,膽子比較大,但現在多了經驗,反而可能沒有以前的膽量。」

高成本投放在高品質

產品的數量不算多,最暢銷的帆布袋去年只生產約4,000個,都在台灣本地生產,未計算其他開支,生產成本一直維持在35%至40%,「在台灣做生產完全不可能走低價市場,畢竟成本較高,而且再怎麼做都做不過國際大品牌,只好想辦法做好品質。」Tee改用成本高出三成的有機棉為原料,亦加入全手工的植物染產品,就算客人覺得價格偏高,最少有個理由,「那時候有些國外進口的設計Tee,價格比我的950元(新台幣)更高,所以並不是設計品沒有市場,而是消費者是否認同你。」以設計品牌而言,張嘉行認為自己的定價只是中低價,也是現時台灣創意品牌的普遍定價。

相比13年前,現在的創意產品市場競爭更大,但正因為有不少前人例子,他認為新品牌應該更清楚如何做出特色,而市面不斷冒出新品牌,正反映消費者已接受付出可能略高的價錢,來換取心目中真正想要的產品,「只要是在預算範圍內,我覺得都會接受,例如預算是500元,產品是50元或500元也好,只要是他想選的東西都可會接受。」

蘑菇 Booday

2003年成立品牌,設計Tee、帆布袋等產品

2004年自家雜誌《蘑菇手帖》誕生,至今每季出版

2006年開設首間實體店,同時開設咖啡店,舉辦各式活動

2012年參與台灣大型創意品牌活動「好家在台灣」,至今仍為主要籌辦單位

赤峰街——文創潮聖地

蘑菇總部位處台北捷運中山站附近的舊住宅區,也是鋼鐵小工廠的集中地,以名為赤峰街的多條橫巷包圍,這一帶的轉變,大概可反映台灣文創產業在這10年間的發展。

外面大街是百貨公司和大商店,拐個彎的赤峰街一帶原本只是舊式髮廊、車房、街坊食店等,現在是不少文青的朝聖地,「從捷運站走過來有兩三百米,那時候只有公園,開店至今10年,像我們的創意小店已經有70至80間,已經變成一個商圈,非常多人會走進來。」見證這一切的張嘉行說,近兩三年的變化特別大,幾乎每一兩個月走一圈,就會有新店進駐。

赤峰街一帶有趣的地方是,縱使有新潮的創意小店加入,原有的街坊氣息沒有被洗走,三層高的矮樓,樓上是上世紀設計的住宅,地舖可能是新裝懷舊咖啡廳,咖啡廳旁的小型工廠依在。逐漸形成的商圈對店家有利也有弊,張嘉行聽過不少小店被加租,擔心這一帶會因此變質,「自己設計生產的店愈來愈難經營,要靠進口其他產品維持,所謂的創意就愈來愈稀薄,現在東區有變成這樣,看起來都很有個性,可是從頭逛到尾,跟其他國際都市愈來愈像,看不出自己的特色。」

設計師媽媽 放手一博 沒薪水守下去

在近年冒起的文創集中地赤峰街閒逛,會發現很多驚喜小店,在台灣採訪的時候,記者走過一間招牌很大的汽車材料行,對面是舊式金飾珠寶店,忽然間發現旁邊有一間服裝店,沒有誇張吸睛的門口設計,門外只有小小的招牌燈箱,但再望進去,原來店面的後半部是放滿布料和衣車等器材的工作室,只有一個人靜靜在工作,就是店主兼設計師之一的施于慧。

施于慧與同是服裝設計師的老同學合作,以她早年創下的品牌E-goat,在兩年前進駐赤峰街開店,設計走簡約風格,剪裁有點鬆鬆夸夸,成功吸引一批固定客群,「我們有很多回頭客,當然也很多是精神鼓勵,所以坦白講,我們做了兩年都沒有支薪的。」支持這兩位媽媽級設計師繼續守下去的,就是她們對設計的熱忱和客人的讚許,「(不支薪)現在的影響還沒有很大,可是再過一兩年,真的要認真去想,因為再多的掌聲、鼓勵,沒有實際上的(金錢回報),慢慢久了也會累。」

全人手製作定價中上

施于慧畢業後一直做服裝設計,之後當了9年全職媽媽,連她本來的個人工作室也關閉,直至兩年前才重出江湖,「就覺得創作這東西,這個時候不做的話,再過10年、5年會更沒有動力。」完全沒有做生意經驗,又是久休復出並與好友合作,這兩年台灣的經濟亦一直走下坡,施于慧也覺得自己很勇敢,「開店時當然會有擔心沒有客人之類,可是有時候你想太多、擔心太多,甚麼事都沒有辦法做,與其如此,不如放手一博試試看。」

產品全由施于慧和拍檔設計,在店內的工作室製作,每款生產3至5件,限量發售,翻一翻價錢牌,一件上衣或褲子售價由600多港元至800多港元不等,連身裝或下套就要上千元,而且基本上不會有折扣,「以我們全手工去做,算是壓得很低,有些客人反而覺得我們定價偏低,覺得夠實際,所以會回頭再買,所以我不希望客人對產品有了感情,可是他今天買是這個價錢,過兩三個月就有折扣。」施于慧喜歡跟客人交朋友,會走進店內行逛的人,無論幫襯與否,以她的說法,與她之間都有一度磁場,與其將品牌做大,走進大眾,她反而希望吸引更多同道中人,也沒有想過賺大錢,她的目標只是小小的,能夠有薪水之餘,賺到一點點錢,她已經相當滿足。

特別剪裁吸不同客人

無論潮流走向哪,施于慧的設計風格始終如一,驟眼看起來,款式偏年輕,但就算穿在她這個媽媽身上,不但不會突兀,反而是有型、順眼。她說設計本身沒有限定族群,而光顧的客人的年齡層也很廣,「十幾歲的有,最大是93歲,她的女兒買了件外套回去,她一直看一直看,覺得很漂亮,可是她身形胖胖的,女兒便帶她來訂造一件。」不時聽到時裝界的人說,不要讓衣服來穿你,而是由你來穿衣服,好似施于慧偏好的低襠褲,一般人可能覺得是年輕人穿的,但她說要視乎布料和剪裁,不少客人起初會質疑穿上後不好看,但試上身便發現並不會,「不是人來教育商品,我覺得是商品要去教育客人,這樣才會有進步,要是沒有新的設計出來,客人永遠看的是一樣的東西,不但是設計不會進步,大家的審美感也不會提升。」

【文青話】

1.你常去文創區、小店嗎?

2.怎樣的設計產品能吸引你?

3.你願意花多少錢買一件設計產品?

4.為甚麼對創意產品特別感興趣?

Debbi 29歲 從事貿易

1.最近比較常去,多數是從朋友圈分享的信息去尋找,也會去設計師的展覽。

2.家居的裝飾品和手作最吸引。

3.戴上身的飾物大概1,000至2,000元新台幣(約236至472港元),裝飾觀賞的產品可以到5,000至6,000元新台幣(約1,180至1,416港元)。

4.以前常去百貨公司和一般的商店,但接觸過台灣的設計,覺得他們很厲害,很有故事和想法,很會用東西說故事。

江小姐 16歲 學生

1.經常去東區的小店,主要靠網上介紹,去到一個展覽或小店,就會得到其他的資料。

2.無論是文具、衣服,只要未見過、創新,也吸引到我。

3.因為還是學生,一般是純欣賞居多,最多會花幾百元,現在價格還是偏高了一點。

4.想支持自己喜歡的設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8193

藝人愛寶島拍拖楊怡謙謙行夜市香香游夜水

1 : GS(14)@2016-10-11 08:11:51

做藝人忙到甩轆(紅嗰啲),要放假都難,何況去旅行呢!所以有見及此,唔少圈中藝人都會揀去短途旅行拍拖或者係度假充電,而台灣就正正係一個又平又近嘅選擇。岑麗香 Joshua(強強):31歲嘅香香公主同圈外男友Joshua(強強)拍拖1年幾,男友係加拿大一間證券公司的合夥人,成日分隔異地,放假梗係要sweet下啦!早前佢哋就去咗台灣拍拖,香香仲喺酒店被本報讀者「爆相爆片」捕獲,着住比堅尼嘅香香仲胸壓男友o添!楊怡 羅仲謙:啱啱新婚嘅羅生羅太,拍拖多年都仲係咁sweet,去年10月羅生喺台灣拍電影《泡沫之夏》,當時仲係女友嘅楊怡知道男友忙於工作,仲特登人肉速遞飛去探班,仲被影到拍拖行饒河夜市。吳若希 Alex Ho:比較近期嘅就有吳若希同前男友Alex Ho,今年7月佢哋喺曼谷拍拖被爆撻着,吳若希仲高調認愛,8月中又一齊出發去台灣旅行,仲着晒情侶裝晒恩愛o添!不過好境不常,喺9月中唔知係咪因為冇去旅行嘅關係,吳若希突然喺ig宣佈分手。胡杏兒 李乘德:杏兒同老公上年年底結婚,度咗差唔多兩個半月蜜月先至復工,年中老公Philip去咗台灣出席朋友婚禮嘅時候,原本未能出席嘅杏兒專程由內地飛去台灣畀surprise老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61011/1979676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1535

港人居住空間遠遜寶島 太古城價錢買台灣豪宅

1 : GS(14)@2016-10-15 12:00:16

■台灣豪宅建築面積動輒3,000方呎以上。



【海外樓市】奇則、劏房在香港屢見不鮮,新樓兩房實用面積普遍只有500餘方呎,豆腐膶的空間,是為了生活還是生存?劏房見得多,豪宅倒是未見盡,記者走訪彼岸的台灣,對比兩地豪宅大不同。記者:陳家恩攝影:江俊豪



在台灣稱得上豪宅的,地點、面積、配套最重要。中原地產台北總經理張紹權居住台灣逾20年,因工作需要經常往返港、台兩地,他坦言認為台灣最宜居,「人情味重、語言相近、物價低,以及環境優美,均令我愛上這個地方」。他指一般家庭也有約2,000方呎的建築面積居住空間,豪宅建築面積動輒3,000方呎以上。反觀香港,「豪宅」定義模糊,細至實用面積500餘方呎的又一村又一居三房單位,大至實用面積逾1,600方呎的大埔比華利山別墅洋房大屋,也可登上豪宅榜,可見一岸之隔,空間大不同。



台北樓價十年翻一番

寶島風光明媚、語言文化相近,更有港人嚮往的民主自由,近年越來越多人移居台灣!台灣官方數字顯示,今年首八個月合共已有762名港人獲當地發出定居許可,較去年全年891人相差不遠,料將超越去年。事實上,台灣的投資移民門檻相對其他地方為低,於台灣開設公司並投資600萬新台幣(約150萬港元)便可,但港人買台灣房屋不被視為投資,即不能買房移民。據第一太平戴維斯報告顯示,去年台北市的建築面積平均呎價為6,463港元,按年增1.1%,較2005年時的建築面積平均呎價2,936港元升幅達1.2倍。張紹權指港人到台灣置業的,不外乎讀書、移民、投資,台北物業租金回報普遍約2厘至3厘半,不過,實際情況視乎很多因素,例如是否鄰近公共運輸系統、與市中心距離,以至配套設施等。


陽明山別墅叫2,400萬

陽明山是較為港人熟悉的豪宅地段,據台灣房屋網站資料,陽明山一幢五房三廳、建築面積約94.05坪(約3,350方呎)的別墅,連車位放售價9,600萬新台幣(約2,400萬港元)。相若價錢,在香港大約買到鰂魚涌太古城一個實用面積1,100方呎三房兩廳單位。不過有意見認為陽明山太多遊客前往觀光,對居民而言,私隱度不足,以及經常有塞車問題。今次記者走訪的新北市台北華城豪宅區,遊客較少,距離台北市中心約半小時車程,加上有保安駐守站崗,為市內新興豪宅地段。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15/1980100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2083

《一屋老友去旅行》 歐陽震華全家玩轉寶島 2016-11-22

1 : GS(14)@2016-11-27 23:39:26

http://skypost.ulifestyle.com.hk ... %B6%E5%B3%B6/236096

【晴報專訊】 猶記得高收視劇集《一屋老友記》溫情滿載,令觀眾感動窩心;無綫找來原班人馬拍台慶節目《一屋老友去旅行》,由「大寶」歐陽震華(Bobby)做導遊,帶領「寶家」一家大細遊台灣,眾人互爆對方蝦碌事,驚險、爆笑樣樣齊!
今次寶家結伴同遊寶島台灣兩星期,在台北、新竹、宜蘭、花蓮及墾丁留低腳毛。提到首度與劉老師、羅蘭姐及Madam Lo(盧宛茵)去旅行,眾人大讚三人勁玩得,尤其劉老師一見刺激玩意即衝去試玩,不但坐越野車濕身除衫,又半裸讓「三寶」張頴康擦背。劉老師笑說:「因為喺無綫被困得太耐,今次放我出去,梗係去玩啦。」至於羅蘭姐雖已82歲,但Bobby大讚對方好精靈,行路迅速不用別人扶。另外,兼任「為食組」組長的Bobby,大爆Madam Lo比他更為食,行夜市時竟然獨吞像手臂一樣粗的大肉腸,Bobby大笑說:「Madam食足15分鐘,食到停機都仲食緊塊炸皮,笑到我差啲失禁!」
阿滕放煙花險燒屋
有說去旅行日對夜對,最能考驗親情、友情,不過眾人異口同聲表示相處融洽,但轉頭又互爆瘀事。好像大家在屋外涼亭放煙花時,「二寶」阿滕取來一支巨型煙花,插在水田點火,誰知插得太實,煙花竟然就地狂燒,險將涼亭燒毀,嚇到當地屋主個心都離一離。今次寶家上下玩得開心,領隊Bobby笑指節目以親情為主,希望他們的旅程能感染年輕人,令他們多些帶長輩去旅行,享受家庭樂。
滕麗名服裝:Rococo Fashion
場地:香港九龍東皇冠假日酒店
撰文:李潔盈 
攝影:林良明 
編輯:林梓添 
設計:梁政敏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725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