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中環在線:婆婆靠光證賺30億 李華華

2009-08-06  Appledaily






 

光 大控股(165)即將分拆光大證券A股上市,造就十幾個熬出頭嘅隱世富翁,其中一位係現年71歲嘅福州婆婆陳碧雲,佢入股4年,至少賺咗30億元人民幣。 身為廈門民企新世基掌舵人嘅陳婆婆,一把年紀卻獨具慧眼,事關光證05年A股低潮時首次增資擴股嗰陣,佢就以每股1蚊人仔作價瞓身支持,07年再發新股又 參與,目前持有光證1.13億股,係第四大股東。

光證招股價上限為21.08蚊人仔,掛牌後保守計可升42%至30蚊,佢揸住嘅股份已值34億。

之不過,陳婆婆點發達就相當神秘,內地多份報章明查暗訪,亦唔多了解,只知新世基喺99年成立,03年佢入股晉身為大股東;呢間公司除咗開設高檔餐廳「一德鮑魚」同埋酒店業務,亦有靠風險投資賺大錢,近年多數唔喺福州,住喺香港,但就冇乜人知點搵到佢。

曾經登陸香港但將會撤走嘅家品店「B&Q」,04年就同新世基合資進軍福州,而新世基08年撤資。福州B&Q發言人向內地《東南快報》承認,當年雙方合作愉快。

咁識得揀「千里馬」,真係抵陳婆婆發達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145

大S準婆婆 百億中國餐飲天后的拚命生存學 俏江南張蘭 不留半點退路才能成第一

2010-11-8 TWM




「俏江南」最近成為台灣最紅的餐 廳名字,它的女老板張蘭,即將成為台灣藝人大S的婆婆,她尊貴且霸氣。很難相信十九年前,張蘭還是一貧如洗的單親媽媽,偷渡到加拿大打黑工。一個弱女子是 靠著什麼樣的精神在異鄉生存下來? 最後回鄉赤手空拳創造她的餐飲帝國,成為中國的餐飲女王?

撰文‧林孟儀、林宸誼

一樁兩岸聯姻的婚事,讓中國最大中式餐飲集團俏江南,在短短幾天內瞬間暴紅成為台灣人盡皆知的品牌。

大 家都在問,大S(徐熙媛)的準婆婆、俏江南董事長張蘭,究竟是何方神聖?與準婆婆第一次見面,大S就趕緊送上價值不菲的愛馬仕柏金包作為見面禮;而原定明 年二月十八日結婚的消息,也在準婆婆出面踩煞車後,立刻延到了三月,這位一臉貴氣的中年女富豪,一句話就可以改變一切,她為何如此霸氣?

張 蘭,這位自稱是慈禧後人的中國餐飲界「天后」,可不是一號簡單的人物。白手起家的她,擁有中國五十二家時尚川菜餐廳「俏江南」、「蒸STEAM」和高檔俱 樂部「蘭Club」,以估計人民幣二十五億元(約合新台幣一一七億元)的身價,在《二○○九胡潤餐飲富豪榜》中位居第二,僅次於味千拉麵董事長潘慰。《華 爾街日報》還曾將她列為亞洲十大最具影響力的女企業家之一。

「在我的事業中,任何事情都百分之百由我決定!」隻手創造一個餐飲王國的張蘭自認「武斷」,向來一切都是她說了算,自稱是慈禧後人的張蘭,敢說、敢做、敢賭的「悍、狠、絕」性格,是與她交手過的人,腦海中印象最鮮明的標記。

夠悍更霸氣

有 得也有失 卻從來不後悔「我要在台灣開十家店,倫敦最高樓(Canary Wharf)的餐廳明年也即將開幕,接著還要在美國紐約、法國香榭麗舍大道開店……,我要打造一個世界第一的中國餐飲集團!」張蘭接受《今周刊》專訪,毫 不掩飾一出手就要插旗世界大城市地標的野心,並透露明年俏江南即將在上海A股上市。

她的悍,透過媒體可以感受得到幾分;但是台灣業界早在一年前,就已領教這位餐飲天后的悍勁!

事 事追求第一的張蘭,其實早就想在台灣最高樓台北一○一開店。張蘭去年底曾來台考察一○一場地,並拜會董事長林鴻明,原本看中挑高二層樓的八十六樓八百多坪 空間,也是一○一最氣派、景觀最佳的樓層。但是據了解,當時張蘭態度相當強悍,甫見面就大砍租金毫不手軟,讓一○一商務部門頗感吃驚,在彼此都堅持不肯讓 步下,談判終至破局。

洽談過程中,張蘭一邊接受台灣媒體專訪,對一○一招租團隊喊話,希望給予租金優惠;一邊又嫌棄一○一觀光客多,人潮雜亂、租金太貴,不斷釋出訊息。「別人都是開幕前保持低調,她卻高調宣傳,行銷手法實在很厲害。」一位地產商指出。

雖然砍價不成,讓張蘭錯失在台灣地標開店的機會,目前一○一該樓層已確定由台南擔仔麵承租;但是張蘭的高調宣傳,讓俏江南未開幕就已在台打開知名度。

張蘭算盤打得精,十一月十日將帶著兩位大陸設計師再度來台,和ATT董事長戴春發敲定雙方合資新台幣五千萬元,讓俏江南台灣第一家餐廳落腳ATT Square(原紐約紐約購物中心)六樓、約九百坪場地的開店事宜。張蘭揮軍台灣餐飲市場的第一家店,最快明年五月開幕。

談到與一○一失之交臂,張蘭卻絲毫不見後悔,語氣堅定地表示:「台灣以後肯定會有超越一○一的地方,俏江南鎖定的不是觀光客,而是台灣在地客,所以沒有必要靠一○一,自己的品牌知名度才是最重要的!」語氣中聽得出她一點都不願意認輸。

夠拚無所懼

打工、創業 走上餐飲品牌之路一位弱女子,二十年間能白手起家創造一個餐飲帝國,靠的就是過人的拚勁!「女性要想在餐飲業生存,需要具備堅強的意志。我能堅持到現在,得益於過去生活和勞力。」她堅定地說。

從一個下放湖北和四川邊界山區勞改的孩子歷練到今天,張蘭正是從一次次大膽放手一搏的成果,累積出自信與霸氣,也賭出不一樣的人生。

畢業於北京工商大學企管系的張蘭,一九八九年將六歲的獨子汪小菲留在中國,隨舅舅偷渡加拿大當黑工,領著一小時二.五美元的低薪,任老闆剝削,在餐廳洗碗、扛豬肉、當洗頭妹,最高紀錄一天曾兼六份差。

「冬 天每天早晨都要搬豬肉,一片就十幾公斤,人家一片都沒讓你少搬!」一位嬌弱的女孩與其他男性工人一起搬豬肉,就為了存夠二萬美元回中國創業。赴加三年期 間,她隨身帶著獨子汪小菲的照片,但卻是壓在床頭櫃上,思念時才翻過來看一眼,隨即立刻扣上,「我怕啊!怕看到兒子呼喚媽媽的眼睛,會動搖我對夢想的追 求!」她對大陸媒體感性地回憶指出。

人生的第一把賭注,讓她賺到二萬美元的第一桶金。九一年她返回北京,陸續開設阿蘭酒家、百鳥園海鮮酒樓等,因為重視用餐環境和裝潢,吸引許多商務人士上門消費。

十 年後,餐廳生意正好時,據說每日可進帳人民幣五十萬元,張蘭卻再次豪賭,冒險賣掉手邊三家「金雞母」餐廳,換得人民幣六千萬元。看準中國經濟改革,都會白 領崛起,她將這前半生的所有積蓄,全數壓寶在北京當時最高檔的寫字樓:國貿大樓,開設了第一家平價中帶奢華的「俏江南」,走上自創餐飲品牌之路。

獨 子汪小菲後來出國也體驗到母親在異鄉時的辛苦,在法國念書時,張蘭經濟狀況已經比較好,但是汪小菲還是自己打工,不向家裡要錢。「這些都是母親從小的嚴格 教育,還有爺爺的影響。」他對大陸媒體指出,其實爺爺是滿族正黃旗人,外公據說是清華大學教授,中國傳統教育的影響比其他人都來得多,「有人說我們是沒落 的貴族,可是我寧願做一個沒落的貴族,也不願做一個自大的暴發戶!」

夠狠展實力

讓對手敬畏 管理與製作尊重專業來勢洶洶登台的俏江南,正是南僑集團董事長陳飛龍最擔心的潛在對手。他曾對媒體透露,大陸的包子、烤鴨還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被形容為 「中國的LV頂級餐廳」的俏江南集團。光是北京第一家蘭Club,當年張蘭就狠砸新台幣十四億元,大手筆找來法國設計鬼才菲利浦.史塔克 (Philippe Starck),動輒一張十八萬人民幣的椅子、一盞四十萬人民幣的水晶燈,奢華破表,挑戰中國市場對頂級餐廳的想像。

之後,她不斷以藝術品加持,營造頂級餐飲形象,二○○六年更在北京保利秋拍會上,以人民幣二千二百萬元,標下藝術家友人劉小東的畫作〈三峽新移民〉,創下中國當代藝術品的拍賣新紀錄,可說是精於創造話題的行銷女王。

論實力,「大型中餐連鎖,張蘭是中國第一人!」去年底邀請她來台的中華兩岸連鎖加盟協會理事長王國安指出,味千拉麵還可以靠中央工廠協助,但是俏江南卻每家店都得有廚房、廚師,現點現做,能做到標準化、甚至國際化,真是不簡單。

幾 年前,張蘭就從麥當勞、可口可樂引進了專業經理人,現任俏江南集團總裁的魏蔚,更曾是麥肯錫公司全球的董事合夥人,協助俏江南推行中餐管理與製作上的複製 與標準化。光是魚香肉絲這道菜,精確到主、輔料各有幾兩?用多少克鹽?多少毫升的醬油?幾撮蔥花?就連用多大的火候,都有科學計量和規定,減少人為操作的 差異。

夠絕卻有情

剛中帶柔 逼到絕境方能迸發力量張蘭雖然在商場上與男人拚霸氣、鬥狠勁,但是內心仍是充滿感性的女強人。「我一年只給自己一次哭的機會,有壓力也不需要別人分擔!」她有一次對媒體透露。

在 外是四處征戰的東北虎,回到家張蘭卻能變成溫柔的小女人,現任老公田益賓是自由攝影師,平常忘情於創作,不插手俏江南任何事務,也不掛頭銜,「我、老六 (田益賓暱稱)、小菲,我們三個人在一起時,是我內心最充實的時候,老六就是有把人心底最深的快樂和感動,全都勾出來的本事!」她充滿柔情地說。

出生東北大慶的「老六」,有著北方男人的大器,並不在乎光芒被張蘭掩蓋,「我對成功者向來是欽佩的,我自己不求功名,我們一起生活了這麼多年,我們現在的感情,像親情,帶著暖味兒,互相包容。」他對大陸媒體坦白地指出。

五十二歲的張蘭可剛可柔、霸氣中又帶著尊貴氣質,她成功祕訣就是不斷鞭策自己,﹁我是挺絕的人,做事情不給自己留半點退路!﹂張蘭透露,她與老公、兒子都不保險,口袋裡錢不超過二百元,她認為把自己逼到絕境,才能創造人生及事業巔峰。

遇到如此霸氣、見識過大風大浪的婆婆,大S與汪小菲明年正式結婚後,兩岸的兩女人,互動將成為眾所關注的焦點,未來相處也將考驗雙方的智慧。

張 蘭

出生:1958年

現職:俏江南集團董事長

學歷:北京工商大學

經歷:阿蘭酒家負責人

餐飲天后—張蘭

1958年 出生於北京

1968 年 跟著被下放的母親從北京到湖北1987年 北京工商大學企管系畢業1989年 到加拿大打工1991年 帶2萬美元回中國,創業開設「阿蘭酒家」1994年 認識現任老公田益賓2000年 俏江南第一家店於北京開幕2006年 投資人民幣3億元打造北京蘭Club

長江商學院EMBA畢業

2008年12月15日 俏江南餐飲釋出不足10%股份給中金、鼎暉2009年 《2009胡潤餐飲富豪榜》排名第二,身價人民幣25億元

製表:林宸誼

張蘭的餐飲帝國

俏江南集團

(張蘭)

蘭 Club(負責人:汪小菲) 定位:高收入者,北京、上海共2家俏江南餐飲公司(負責人:張蘭) 定位:商務人士-直營、加盟共52家蒸STEAM(負責人:張蘭) 定位:白領、年輕族群,蘇州1家、北京1家、上海3家※(已併入蘇布SUBU,中金投資人民幣1億元、鼎暉投資人民幣2億元,共持股不足10%)

製表:林宸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089

台灣牛精神《全志事業》從客廳出發打造名牌包代工王國失業女工領著婆婆媽媽縫出上億商機

2013-09-30  TWM
 
 

 

當我們愛戀地扯開繫在Tiffany禮盒上的緞帶、手上撐著ANN SUI六萬元的雨傘、優雅地拎著曼哈頓包時,或許還不知道這些都是Made In Taiwan。從本期起,我們將以系列連載的方式,讓大家認識名牌背後的隱形英雄,看看外人學也學不來的台灣牛精神。

撰文‧李建興 攝影‧林育緯「喀刺、喀刺…」不絕於耳的針車聲響,從斑駁招牌的鐵皮工廠內傳出,劃破了仲夏七月天,台中鐵砧山下外埔小鎮的靜謐……。

此時,門面外觀毫不起眼的「全志事業」廠房裡,近五十位手腳俐落的作業員,正聚精會神操作著櫛比鱗次的針車,讓一只只各形各色印著名牌logo的手提包、置物袋魚貫地從生產線中冒出;廠房外,則不時有騎著摩托車的婆婆媽媽,帶著在家做好的半成品前來交貨,等待片刻之後,迫不及待領走一箱箱的新貨準備回家加工。

這已是台灣近幾年來少見、出現在一九七○、八○年代,「家庭即工廠」欣欣向榮時的產業景象。

讓人更想不到是,這家將「made in Taiwan」打進紐約第五大道、法國巴黎香榭大道知名品牌的「全志事業」,背後的推手是一位不會說英語,操著濃濃台灣國語的中年婦女,她的名字是張葦禎。

為求生存從客廳做起

靠硬功底折服日本大客戶

十五年前,從自家十坪大的客廳開始,突破重重難關,代工歐美名媛愛用的TOMMY HILFIGER仕女包,以及多位國際一線網球好手愛用的YONEX網球袋,張葦禎帶著一群婆婆媽媽,一針一線地打下了年營業額上億元的江山。

回想這一路走來的創業過程,張葦禎面露堅毅地說,「只要客戶敢下單,我就有辦法做出來!」然而,能有這般的氣勢,張葦禎卻也經歷了極大的挑戰和挫折。

出身於苗栗三灣,家境清寒的張葦禎,從十九歲就開始在台灣袋、包、箱代工王國的原鄉||台中神岡、豐原、大甲、外埔一帶的加工廠擔任女工;婚後,則在豐原的一家袋包工廠,一路當上了生產線組長。然而,原本看似漸入佳境的工作,卻因為宗教立場與老闆不同,缺席公司例行性的布道大會,無預警地被前東家裁員了。

不只是張葦禎,在一九九八年的台灣,正值中小企業出走潮,許多以家庭代工訂單為生的家庭都頓失經濟依據。這當中,包括了好幾位原本就與張葦禎熟識的「家庭代工好姊妹」,在失去工作機會與生活希望之下,她們跑去向離開公司的張葦禎哭訴,鼓勵她自立門戶,「救救我們吧!」看到這些好友失望無助的眼神,張葦禎有了替大家另謀生計的想法。因此,找來了同樣被前東家解雇,專跑業務的陳璋柱(現為全志總經理),各出資十萬元;就這樣,一位失業的女工加上一位失業業務,帶著十六位為了生存的婆婆媽媽,以二台針車為生產工具,成立了「全志事業」,從零開始的堅韌創業之路自此展開。

為了撐起十六個家庭的生存,白天,張葦禎翻開了所有的電話簿,語氣卑微地四處向熟識的工廠要訂單,一有單子,就立即交給這些婆婆媽媽加工;晚上,則利用時間加入生產線,進行最後的修整。

陳璋柱則除了當起司機角色四處送貨之外,原本對裁縫一竅不通的他,回到廠裡(客廳)還要硬著頭皮充當打板師傅。逐漸的,接單數量增加,穩住了第一步,直到接下全球羽球、網球等球類用品大廠日商YONEX的訂單,「全志事業」邁入成長的高峰期。

當時YONEX正在開發一只多機能性的高爾夫球袋,由於屬於畸零袋型且材質偏硬,再加上要強調堅固耐用,車工的技術難度前所未有,走遍東南亞,仍未能找到合適的生產工廠,而當YONEX日本總裁找上張葦禎時,甚至趾高氣揚地撂下狠話,「要不是迫於無奈也不會找上你,就姑且一試吧!」只見握有硬底子功夫的張葦禎瞧了瞧樣板,不慌不忙地回說:「總裁,請給我五分鐘,我車車看!」由於張葦禎三兩下就破解了難倒眾多代工廠的技術門檻,因此,全志接下了第一筆國際品牌的訂單。

打散流水線、單獨完成全品

改變作業流程反提高效能

完成了這起不可能的任務後,全志的口碑不脛而走,許多代工廠因為技術做不來,或利潤空間不划算的訂單,只要交到張葦禎的手上,統統迎刃而解。但張葦禎並不以此自滿,甚至,已有多年功力的她,在下工後的夜半時分,仍挑燈夜戰繼續研究,改良車縫的角度、力道與順序;白天,再將前夜埋首苦練的心得,一一傳授給廠內其他師傅。

張葦禎發現,一般袋包代工廠的生產線上,拉鏈、提手、底部……各個部位,都由不同的師傅分工,表面上作業員會因為操作熟稔後而效率變高,但同一個部位,不同的包款,車工工法完全不同,反倒是同一系列,就算不同部位,工法卻類似,因此張葦禎斷然決定顛覆傳統的流水線作業流程,改由一位師傅一條龍的操作模式,單獨完成全品的製作。

雖然一開始,許多原本只習慣單一步驟的師傅,因被迫要熟悉更多的程序而抱怨連連;但熟練後,原先十位師傅才能完成的產量,最後五位師傅就能交貨,員工單位產值足足提升了一倍。「更意外的是,由於成品都由同一師傅獨立完成,品質出錯了,再也沒人敢推諉塞責,讓品管變得更輕鬆!」張葦禎得意地說。

不僅如此,除了改善產能之外,即使遇到整個產業的衰退,張葦禎也毫不妥協。例如,二○○○年初期,台灣傳統產業出走潮達到最高峰之際,張葦禎不但不隨波逐流外移產業,反而逆向操作,把握機會買下同業無法帶走的廉價二手機器,與延攬一些被迫失業的裁縫好手。這個關鍵性的決定,讓全志在短短的十年間如虎添翼,原本只有二台針車與十幾坪客廳充當廠房的全志,數度擴增,如今已有一百多台針車、六百多坪的規模。

只是在看似一帆風順的表象下,更大的挫折卻接踵而來……。

○五年,一家長期合作的日本大客戶,眼見全志規模迅速壯大而頗感威脅,因此,試圖購併全志。張葦禎不想自己與戰友們的心血被購併,沒想到該客戶竟撂下狠話:「你不就範,我就不給單,直到你死!」果真,日商立即使出激烈的手段,將原本每月七萬多件的單量大幅砍至二千多件;而在交出去的成品中,只要某個包包的內裡多出了一絲絲的線頭,就整批退貨,後來,甚至當著張葦禎的面前,拿著刀子狠狠地刮破不合意成品,極盡刁難之能事。

走出惡意購併、員工背叛

獲名牌大廠青睞更自創品牌當時,員工均氣憤難平:「日本人憑什麼對我們的要求特別殘忍?」然而,張葦禎卻對員工,也對自己說:「有瑕疵就是我們的錯,更何況,不合理的要求,可以讓我們更有能力完成下一個不可能的任務!」於是,即使面對無情的減單、退單以及種種不顧情面的手段,張葦禎仍忍氣吞聲地讓產品極盡完美。這期間,該日商還在台成立了工廠,大剌剌地到全志內部挖角,甚至,拿著全志打好的樣,交由其他代工廠生產。張葦禎一直忍氣吞聲,直到○八年,不得以只好與日商結束合作關係。

全廠訂單頓時少了三分之二,產能大量閒置,雪上加霜的是,當時公司內一位高階員工趁危急之際自立門戶,某大客戶在被瞞騙下,誤以為是全志的分公司而轉單到此一員工的新廠,「那位員工在最潦倒時,我請他來上班,怎麼也想不到,『養老鼠咬布袋』的事,竟讓我遇上了!」接二連三的打擊,讓當時資本額不到兩百萬元的全志,出現了一千多萬元的資金缺口。「當時的我,給了今天的薪水、貨款,立刻得著急明天支出,那種夜半被驚醒的感覺,到現在還是忘不了!」張葦禎神情惶恐地回述著,彷彿當年的殘酷還歷歷在目。

幸運的是,當時的全志已小有名氣,少掉日本客戶,反而讓許多原本消化不了而忍痛回絕的訂單回尋。此外,當時美國名牌曼哈頓,因為中國大陸代工頻頻出錯,而急尋替代廠商。張葦禎得知消息,連夜趕出了樣板,並花了半年的時間,反覆地修改、調整,足足重做了八、九十個樣本,終於在○九年拿到一批四萬只的訂單。

對於全志來說,這筆訂單解決了燃眉之急,而對曼哈頓來說,則是終於找到了值得信賴的代工夥伴;接下來,曼哈頓決定將訂單由中國全轉至全志。自此,全志的質量更是在品牌業者之間打開口碑,各大品牌紛紛加碼下單。走過低潮的全志,如今不但回補了過去的產量缺口,還自創「Chafer」品牌在各大購物台販售。

回顧創業過程的蓽路藍縷,張葦禎自信地說:「這十五年來,即使環境再怎麼險惡,全志沒想過要離開台灣,也從沒向銀行借錢,更沒有在外國人面前丟台灣的臉,因為『我是一隻打不死的台灣水牛』!」對張葦禎而言,憨憨做、願意拖磨,一畦一畝地耕出屬於自己的田地,這就是最引以為傲的台灣精神。

張葦禎(右)

出生:1964年

現職:全志事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學歷:苗栗三灣國中

經歷:在某包袋工廠從基層做到組長,離職後創業

全志事業

成立時間:1998年

負責人:張葦禎

資本額:1000萬元

主要業務:背包、運動袋、購物袋、女包、公事包

營業額:1.2億元

主要代工名品:TOMMY仕女包、迪士尼卡通包、satana(魔鬼牌)包包

台灣牛茁壯關鍵:全志

草創期

1. 集結一群技術精良,卻懷才不遇的技術人員,培養革命情感,開創事業。

2. 堅持留在台灣,廉價買進外移企業所遺留下的機具、廠地,大幅擴充。

成長期

1. 力求技術精進,專接難做的訂單,拒生產最低階的購物袋,走出差異化。

2. 調整工廠作業流程,提高員工單位產值,化解成本過高問題。

挑戰期

1. 受老客戶報復,甘心接受藉以磨練品質與經營對策,反使實力增強。

2. 利用大客戶減單之際,開發新客戶,最後分散風險,化險為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76076

被外傭偷信用卡透支 婆婆轟滙豐無理追數

2015-07-23  NM


信用卡被偷或冒簽時有所聞,銀行一般都無需卡主負責損失,但原來魔鬼卻在細節。須坐輪椅的石婆婆懷 疑因行動不便,在櫃員機提款時遭外傭偷窺密碼,其後更多次偷去信用卡共透支九萬多元,外傭事後雖遭起訴及入獄,但滙豐卻追收婆婆利息連手續費共十二萬多 元,被轟冷血追數。本刊介入後,滙豐表示會豁免收取部分費用,讀者宜留意被他人盜取款項後的責任。

石婆婆今年六十八歲,平日須坐輪椅出入,四年前聘請外傭處理家務。去年尾石婆婆突接獲滙豐銀行通知,指其信用卡賬戶有多次可疑大額透支,總數達九萬多元。 石婆婆表示從來沒有向任何人透露銀行密碼,睡覺時亦將銀包放在枕頭底,但因手指關節退化,按密碼提錢的速度慢,坐在輪椅提款時比平常人矮一截,懷疑外傭趁 機偷看密碼,再偷走信用卡到櫃員機透支現金,家人於是立即報警,該外傭最終承認盜竊罪並被判監八個月。石婆婆女兒指,當時滙豐信用卡中心職員曾表示:「如 果唔係你哋攞嘅,就唔需要負責嘅。」石婆婆以為事情告一段落,不料事隔半年,石婆婆上月尾收到滙豐信件,表示內部調查後認為石婆婆未有妥善保管密碼,連約 兩萬多元的利息及手續費,石婆婆須還款十二萬多元,滙豐銀行信貸監管部更發信及致電,稱將有收數代表上門追數。為了這筆天價欠債,婆婆情緒極受困擾,經常 失眠,女兒石小姐非常不滿滙豐的處理手法,「我覺得係恰我哋嘅,想我哋還得幾多得幾多。認為係媽媽疏忽咪唔好發卡俾行動不方便的人囉。」

跟進:威嚇收數公司上門

記者細閱滙豐發給石婆婆的信件,發現外傭兩個月內共分十三次提取九萬多元,滙豐內部調查指涉事交易並無按錯私人密碼,加上款項遭提取後卡主才通知銀行遭盜 竊信用卡,兩者均與一般遺失或被偷取信用卡的情況有異,結論是石婆婆無妥善保管信用卡及密碼,故連利息及手續費共十二萬多元須由石婆婆負責。滙豐曾建議以 分期還款方式攤還,遭石小姐拒絕,銀行最後威嚇若逾期還款,將會轉介個案給收數公司上門代追款項,石小姐於是向本刊投訴。記者介入後,滙豐馬上將個案由負 責追數的信貸監管部轉到客戶服務部,並答應會重新處理石婆婆的個案。

專家話:滙豐應酌情處理

根據銀行營運守則,如果事主沒有涉及任何欺詐或嚴重疏忽行為,並在發現信用卡被盜後盡快通知發卡機構,事主需要負責的損失限額不應超過五百港元。但石婆婆 的個案因涉及信用卡現金透支,故條例並不適用。律師梁永鏗解釋,如果金錢損失是在事主通知銀行後發生,或交易過程中需要銀行核對等,銀行一般會承擔責任, 相反類似石婆婆的個案,卡主責任較大,「偷緊石婆婆嘅錢定係偷緊銀行嘅錢,其實就係偷緊石婆婆嘅物品,雙方嘅責任誰屬,上到庭有排拗。」經濟學家關焯照則 認為,即使石婆婆有責任,銀行至少應酌情不收取利息或手續費,「一間咁大嘅銀行係可以豁免嘅,無需要咁狼死要俾埋手續費。」而且,《銀行營運守則》亦訂 明,發卡機構要在接獲通知後三個月內完成調查,但滙豐的調查拖了接近五個月才完成,關焯照認為拖得太長。

回應:即時豁免手續費

記者向滙豐查詢以何準則決定該筆款項由石婆婆負責,發言人指客戶有責任將私人密碼保密,又指已提醒客戶「在輸入私人密碼時,應用手遮擋鍵盤,確保沒有人從背後窺看」。記者再追問下,滙豐表示不會向石婆婆追討利息及手續費,但仍需繳付九萬多元本金。 (余慕恩)

壹判官

石婆婆係受害者,反而要代外傭還錢,滙豐仲夠膽收手續費同利息,咁大間銀行,唔該俾番啲社會良心。劣劣劣劣劣(五個劣為最嚴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54282

民資最怕地方招商“惡婆婆娶媳婦” 深改組已出招

今年以來,中國民間投資增速下滑明顯,而海外投資卻異常火爆,這種冰火兩重天現象引起市場關註。

9月26日,在上海財經大學舉辦的“新型城鎮化與城市治理現代化”論壇間隙,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秘書長王滿傳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國內外投資差異明顯,說明國內營商環境亟待提高。

王傳滿說,比如少數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時存在“惡婆婆娶媳婦”現象,即利用各類優惠政策將投資者(即媳婦)引進門,隨後就暴露惡婆婆本質,如存在優惠政策不兌現或增加限制性條件、服務差,讓企業經營困難甚至最終倒閉。

這一現象將得到規範。

近期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完善產權保護制度依法保護產權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嚴格兌現向社會及行政相對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認真履行在招商引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活動中與投資主體依法簽訂的各類合同,不得以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理由違約毀約,確需改變政府承諾和合同約定的要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

民企四大難:“不願投、不敢投、不會投和沒錢投”

今年以來,民間投資告別兩位數增速,快速降至個位數。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1-8月份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25005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1%,比去年同期下滑了8.8個百分點。不過在國務院督查等有力舉措下,民間投資有企穩跡象。

王滿傳參與了國務院民間投資第三方評估工作,他將民間投資下滑歸納為民企老板“不願投、不敢投、不會投和沒錢投”。

他解釋,當前經濟形勢不好,民企老板多數選擇持幣觀望,不願投資。同樣出於項目回報、風險等考慮,民企老板不敢亂投資。部分民營老板找不到投資領域,手握現金不知道怎麽投資。有市場拓展意願的民企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沒錢投資。

“銀行願意給國企貸款,因為即使出了問題,最壞情況是壞賬,而貸給民企若出問題,上面還要查你,詢問當初怎麽決策,是不是其中有貓膩。”王滿傳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稱。

與民間投資下滑相反,今年海外投資異常火爆。

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8個國家和地區的5929家境外企業進行了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累計實現投資7751.2億元,同比增長53.3%。

王滿傳認為這說明國內營商環境還有待提高。

他表示,現在少數地方出現的一些招商引資惡劣現象值得註意。比如投資者遇到的地方招商“JQK”現象,即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通過各種優惠政策把企業“勾”(J)過去,然後企業落地後通過各種限制政策把企業圈(Q)在當地,再搬走成本高,硬著頭皮在那幹,各種管理、不規範現象把企業拖死(K )。

“我把這種現象比喻為'惡婆婆取媳婦',惡婆婆為了兒子傳宗接代,對未進門的媳婦好話好禮送盡,一旦媳婦進門,惡婆婆的本質就出來了。”王滿傳稱。

地方招商承諾需兌現不得毀約

地方招商引資過程中出現的不履約或毀約現象早已受到高層重視。

據新華社報道,8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七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此次會議通過了上述《意見》,《意見》從加強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保護,完善平等保護產權的法律制度,妥善處理歷史形成的產權案件,嚴格規範涉案財產處置的法律程序,審慎把握處理產權和經濟糾紛的司法政策,完善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完善財產征收征用制度,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健全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的各項制度,營造全社會重視和支持產權保護的良好環境等十個方面提出具體改革措施。

值得註意的是,《意見》明確,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嚴格兌現向社會及行政相對人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認真履行在招商引資、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活動中與投資主體依法簽訂的各類合同,不得以政府換屆、領導人員更替等理由違約毀約,確需改變政府承諾和合同約定的要嚴格依照法定程序進行。

“無論是產權的有效界定,還是依照法律程序保護產權,都離不開政府作用。從改革實踐看,完善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對於產權保護法治化具有決定性影響。”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

此前,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多數專家分析,當前PPP項目落地難一大原因是社會資本尤其是民間資本擔心在長達幾十年的合作中,地方政府不履約合同。而此次《意見》無疑給民間投資者吃下一顆定心丸。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825

駐銀行經紀 涉誤導婆婆投保 提前生效期避年齡上限 金管局保監跟進

1 : GS(14)@2010-08-22 22:46:50

2010-8-21 HT

  雷曼迷債事件後,不良銷售手法仍禁之不絕!年屆65歲的傅婆婆到銀行處理定期存款時,被轉介至駐銀行的保險顧問,以「保本、高息」游說她買保險,但未清楚說明供款約百萬港元及10年期滿才能取回;又疑為規避65歲的投保年齡上限,將其保單生效日期提前近3個月。

  婆婆直至收到月結單被扣數始發現事件,其子直斥銷售手法存問題,已向金管局及保監處等投訴。立法會議員認為事件涉不良銷售手法,要求監管機構徹查事件。

保誠否認指控 拒撤保單

  不過,英國保誠發言人否認有關指控,並拒絕撤銷保單及退回保費。

  今年5月17日便屆65歲的傅婆婆,於同月20日到渣打銀行新蒲崗分行領取定存利息,當時被職員以高息游說,轉介予駐分行的英國保誠保險顧問梁先生,向她推銷儲蓄計劃,對方只介紹未來10年的回報,並強調「較定期高息及保本」,她不知就裏簽署了文件。

  直至收到銀行月結單,始發現戶口被扣了錢,遂到分行查詢,才知自己簽了保單,未來6年不能斷供,且每年要供款逾16萬元、滿10年才能取回本金及利息,中途一旦斷供,「一毫子都攞唔返」,她頓時感到晴天霹靂。

兒質疑銀行 洩漏母私隱

  傅婆婆的兒子梁先生得悉事件後,遂向渣打分行主管及英國保誠投訴,要求取消保單及退回供款,又質疑渣打向英國保誠洩漏客戶私隱,經紀才得悉其母戶口約有百萬港元,剛好能被該儲蓄計劃「吸盡」。

  保險公司最終願意將投保額降低至每月供款6,000餘元,但梁拒絕,他翻查文件時,竟發現保單生效日期為今年3月1日。他向保險公司質詢,對方職員承認由於該計劃不適合年滿65歲人士,故需提前生效保單。梁先生認為涉違規銷售,已向金管局、消委會及保監處作出投訴。

  英國保誠發言人承認,傅婆婆參加「進寶易」為高儲蓄成分壽險計劃,為管理承保風險,故將一般投保年齡上限訂為65歲,但根據公司行政指引,投保年齡超出上限亦可酌情審批,由於傅婆婆「剛滿65歲、產品承受風險跟一般適齡投保人分別不大」,故推前保單首期保費日,並強調已獲得她同意。

只允減低投保額 兒拒絕

  發言人又指,保險顧問梁先生已清楚向傅婆婆解釋計劃,她亦指定身故賠償的受益人、並已簽收保單掛號郵件,因她並沒有於投保後21日的冷靜期內要求退保,故審核個案後,決定不能取消其保單及退回已繳保費,只能減低投保額。

  渣打銀行發言人承認,為讓客戶有多元化服務,安排英國保誠保險顧問駐各分行,以即時提供壽險服務,但否認有向保險公司透露傅婆婆的個人資料,強調是她自行向保險顧問披露。

  金管局及保險業監理處發言人均表示,已接獲有關投訴,會跟進及了解事件。

  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表示,業界處理保單時最多能推前生效日期(date back)6個月,但主要用於一些商討已一段時間、剛過了某年齡而為免保費被提高的客戶,對今次date back的個案感奇怪。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認為,事件涉不良銷售手法:「為簽到保單而將生效日期推前是不合情理、弄虛作假」,要求監管機構徹查事件。

有冤不敢訴 婆婆變抑鬱   

  已屆65歲的傅婆婆自事件發生後,感到非常抑鬱,一直需服降血壓藥控制情緒。

  她透露自己從無接受過正規教育,根本不明白文件內容,職員又無詳細解釋,她連自己買了保險也不知道:「如果我當時知道要每年供逾16萬元,並要10年才能取回所有錢,我根本不會做!」

子斥銀行 騙母親無學識

  一臉憂心的傅婆婆坦言,為怕家人知道自己被騙,初時只能偷偷飲泣,又失眠又食不下嚥,情緒極受困擾;其丈夫察覺不妥,多次追問下她才於上月底和盤托出,丈夫陪同她到銀行交涉不果,終於本月初向兒子透露事件。

  「如果打正旗號是保險公司,我走入去買保險都心甘命抵,但我阿媽年紀又大,又無學識,走入銀行卻被人推銷買保險及作出巨額供款,銷售手法很有問題!」傅婆婆的兒子梁先生,忿忿不平向本報投訴說。

  梁先生又表示,最不滿經紀為做到保單,竟然date back生效日期:「我很憤怒,沒有想過事件會發生在自己家人身上,事件反映監管不足,仍然有害群之馬!」

  連日來為追討逾16萬元供款而感到身心俱疲的傅婆婆坦言,對渣打銀行已失去信心,早前已將戶口存款轉移到其他銀行,希望早日討回公道。

花旗「追魂call」 苦主「夢中」投保   

  花旗銀行被指以不良手法推銷保險,每周3次在熟睡中被電話追魂的鄧女士,為免再被滋擾,在半睡半醒的情況下,「購入」供款10年的保單,其間多次取消保單不果,惟有無奈繼續供款。

  鄧女士指在04年8月5日,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入需供款10年的保單,每月供款405元,保單內容包括意外完全及永久殘疾、意外醫療費用及人壽保險,10年後可取回供款。

  04年任職夜更保安的鄧女士,患高血壓及嚴重關節炎,當時她擁有花旗銀行信用卡,04年中花旗銀行的保險推銷員,每周2至3次、早上11時至下午3時致電她推銷保險,她已表明正熟睡,即使關掉手電家中電話仍響個不停。

花旗:個案尚在調查

  接近兩個月的電話攻勢,但噩夢原來才剛開始,同年8月她的信用卡帳單多出405元,致電銀行查詢,一女職員促她先繳款,鄧女士表示自己患病,根本不符合買保險,又要求銀行不要再來電,然後繳款了事。

  可惜繳款未能斷尾,每月信用卡帳單均收取保費,她又收到「香港富邦花旗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保單,但從無人向她解釋保單內容。鄧女士再次致電銀行理論,及要求取消保單,女職員解釋她已供款數期,不如購下保單,自此鄧改為自動轉帳供款,以換來耳根清靜。她坦言,不肯定在朦朧時回答推銷員的內容,故不曾作出投訴及求助。

  花旗銀行發言人回覆指,鄧女士個案尚在調查中,故未有足夠資料評論;又指透過電話投保的客人,毋須簽署任何文件,客人同意投保後,便會收到保單,若冷靜期內取消保單,可全數退回保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0450

愛兒遇劫喪生 婆婆忍痛助人 盡捐器官救六命

1 : GS(14)@2010-12-20 23:26:3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784224


【本報訊】「既然兒子離開已經係鐵一般嘅事實,我做媽咪嘅,幫佢做埋最後一件事,將佢嘅器官、組織捐晒出嚟。」白頭人送黑頭人,喪子的 78歲陳美梨婆婆在悲痛絕望之際,作出偉大無私的決定,讓 6名苦候器官捐贈的病人從垂死邊緣活過來。本港約有 1,800名病人正輪候器官移植,他們均渴望有天擺脫病榻,吸一口新鮮健康的空氣。
記者:王智君

陳婆婆說起兒子 6年前在內地遇難的經過,聲音仍有點顫抖:「佢坐喺電單車後座,有人喺後面搶佢條金鏈,佢一跌落地就撞到個頭,醫生話救唔番。」
陳婆婆說,終年 49歲的兒子生前樂於助人,會定期捐血,相信他也希望死後捐出有用器官,燃點別人生命,「我同佢心連心,知道個仔嘅想法同我一樣」。
陳婆婆終於忍着傷痛,捐出亡兒的心、肺、肝、兩個腎及一對眼角膜,為 6名病人及其家人帶來新生活。她說這個決定得到家人支持,沒有半點遲疑:「我想病者可以早一分早一秒接到(有合適器官可移植)呢個消息,等佢哋可以早啲安心。」
她原本也希望捐出亡兒的皮膚及骨骼,但醫護人員評估後指不宜捐贈。

腦部供給研究

有醫生徵求她兒子的腦部作研究之用,她一口答應:「我好開通,只要係有需要嘅就冇問題。」受贈者的名字、樣貌及住址,陳婆婆一概不知,她不求與他們見面,連感謝卡也覺不需要,說只要他們身體健康,她便感安慰。她說自己離世之時,也願意捐出器官救人。
35歲的劉先生今年 6月接受腎臟移植手術,生命從此添光彩。他自小患急性腎炎, 5年前病情惡化引致腎衰竭,需每天在家洗腎 4次,每次需花近兩小時,「生活好多限制,體質好差,行 10級樓梯已經喘氣」。午夜夢迴,他無數次夢見自己收到醫院來電說有合適腎臟可供移植,但醒來總是一場空。苦等 5年,好夢終於成真,他笑說:「今年拜年可以去遠啲,起碼可以打番幾圈麻雀先走。」
48歲的司徒先生 3年前確診末期肝癌,經常進出醫院,令家人承受極大負擔,「覺得好麻煩屋企人,曾經唔想做人」。今年 7月,司徒先生的生命進入最後倒數之際,有好心人捐出逝世親人的肝臟,令他重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164

中學生公園上禮對晨運婆婆公公

1 : GS(14)@2011-01-01 17:25:02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4821596

【本報訊】一段少年人欺負長者的短片昨在 YouTube熱播,一日間吸引近 10萬人次觀看。片段中 13名葵涌初中生在公園嬉戲時弄污公物,被路經的兩名長者斥責,各人未有反省,反而起哄威嚇對方,其中一人揚言:「我哋呢度十幾兜友,打呀!」事件中表現囂張的男生被網民大起底,公開家中電話號碼以示懲戒,他聲言會反省。
該段長兩分鐘短片名為《中學生公園上禮對晨運婆婆公公》。一開始,一名穿黑色 T恤的初中生追着穿白色外套的婆婆,數着她責罵他們多少次畜生和冇家教,其間不時有掌聲和女生歡呼聲。婆婆想嚇少年,指着身旁的丈夫,警告道:「呢個阿伯陣間打你嗰時,你就……」;自稱是朋友代表的少年打開雙手,囂張地反嚇她:「我哋呢度十幾兜友,打呀。」之後婆婆向他說「我忍你」,但少年更加得戚:「我唔忍你,我繼續『寸』你。」



少年恰阿婆經過--你推我擋

婆婆丈夫終忍不住爆粗,並企圖出手教訓他們,但遭婆婆阻止。少年警告兩老:「我可以告你兩條罪,第一,恐嚇,第二,差啲打……我哋。呢度有六部電話,一部拍你,五部係報警……有冇聽過君子動口不動手呀?一睇你(阿伯),知你係佢(婆婆)所講嘅畜生,陰功,唉。」
短片由少年人自拍,之後放上 YouTube,網民大罵他們欺負長者,昨一日間有約 10萬人次觀看;網上討論區「高登」由昨晨開始至昨晚,錄得約 1萬個留言。
涉事學生被網民起底,追擊婆婆的少年姓蘇,在葵涌一間教會中學就讀,家中電話號碼被公開。蘇向致電給他的記者稱,拍片是因「朋友驚俾阿婆打」,「嚇吓佢,唔係有心」;事後他說:「咁我係控制唔到情緒,下次忍吓囉。」
有網民發現他們當中有的在葵涌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就讀,該校黃副校長承認,其中約五人是該校的中一生。他昨日已經召見其中三人,得知事件發生在上周三冬至日的聯歡會後,地點是葵涌石排街公園,涉及區內三間中學的初中生,當時兩名長者不滿他們倒水到石春路上,因而起爭拗。十多名家長和街坊昨致電圓玄投訴,黃副校長指該校學生雖然只是旁觀,也不能接受,長假後會向各人問話,呼籲兩名長者聯絡校方,以便安排學生當面向兩人道歉。
2 : GS(14)@2011-01-01 17:25:42

段片真是好正,笑死我個傻仔,個阿伯咁動氣幹啥?
3 : abbychau(1)@2011-01-01 17:26:24

一日就推左上報 lol
4 : GS(14)@2011-01-01 17:28:14

萬幾個留8bor
5 : abbychau(1)@2011-01-01 17:33:45

其實我唔知個前因係乜
6 : GS(14)@2011-01-01 17:34:48

我都唔知,肯定有前三次
7 : abbychau(1)@2011-01-01 17:36:22

ya...所以我睇完無咩感覺
8 : GS(14)@2011-01-01 17:38:11

7樓提及
ya...所以我睇完無咩感覺


我覺得好好笑
9 : GS(14)@2011-01-08 14:47:08

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php?aid=10157

初中生欺負阿婆惹公憤 保安員斥有前科「他們神憎鬼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382

婆婆炒i Pad 2

1 : GS(14)@2011-04-30 12:13:39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731&art_id=15212411
一來一回即賺數百,叫婆婆也瘋狂。與回收商做訪問期間,一名婆婆進店舖表示要放貨, 500元袋袋平安,收錢之際她才詢問回收商:「其實呢部咩嚟?你可唔可以寫低畀我睇邊個號碼先賺得多?」記者其後發現婆婆滙合了一名中年男子及另一名婆婆,到先達旁的百老匯再接再厲,排隊購買 iPad 2。
2 : idsdown(1658)@2011-04-30 12:35:31

阿婆都玩埋一份, 唉!!smileysmileysmiley
3 : fineram(806)@2011-04-30 15:06:17

點夠佢地多時間玩....
4 : 亞力士(1473)@2011-05-02 14:05:02

最新消息係 收價係200 仲開始唔收
5 : GS(14)@2011-05-02 14:58:28

4樓提及
最新消息係 收價係200 仲開始唔收


我那邊D 生果專門店 都話 iPad2 賣晒
6 : idsdown(1658)@2011-05-02 15:07:06

除非賣大陸, 但大陸過關收稅, 即係無路走
我都唔明. 依靠本地市場, 仲有得炒? 更何況用緊ipad係咪一定要換ipad2? 遲早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162

怪婆婆三級燒傷

1 : GS(14)@2011-11-08 23:01:18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104&art_id=15781282

現場為華富邨華建樓四樓一單位。據悉 70歲姓莊女戶主獨居,靠綜援金維生,子女遷出自住。街坊形容莊行為怪異,甚少與人打招呼,經常執紙皮雜物,一包二包整齊堆滿一屋。其住所大門沒有鐵閘,用紙皮鋪地下、露台又用紙皮及膠袋密封兼蓋簷篷,居民恐一旦火警有危險,曾向房署投訴。房署發言人卻指,未接獲該單位關於垃圾滋擾及發出臭味投訴,但曾作家訪及聯絡住戶家人作出勸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52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