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哪省最依賴省會經濟:寧夏最高山東最低 成都武漢均獨大

省會城市作為所在省份中心城市,往往集中了全省最好的資源,經濟發展也比較快。不過在不同的地方,省會城市在全省的占比有就存在很大的不同。大體上,中西部的省城強勢度特別高,而東部不少省城的占比較低。

10省的省會經濟占比超30%

如果一個省會經濟占所在省份的三成以上,那麽可以視作省會的強勢度較高。《第一財經日報》通過對27個省份(不含直轄市)的省會2015年GDP占比統計發現,有10個省份的省會占比超過了30%。

表1:27個省會城市2015年GDP及占全省的比重

省份

省會

2015年省會GDP(億元))

2015年省份GDP(億元)

2015年省會占比 (%)

寧夏

銀川

1480.73

2911.77

50.85

青海

西寧

1131.62

2417.05

46.82

吉林

長春

5530

14274.11

38.74

黑龍江

哈爾濱

5751.2

15083.7

38.13

西藏

拉薩

389.46

1026.39

37.94

湖北

武漢

10905.6

29550.19

36.91

四川

成都

10801.2

30103.1

35.88

陜西

西安

5810.03

18171.86

31.97

海南

海口

1161.28

3702.8

31.36

甘肅

蘭州

2095.99

6790.32

30.87

湖南

長沙

8510.13

29047.2

29.30

雲南

昆明

3970

13717.88

28.94

新疆

烏魯木齊

2680

9324.8

28.74

貴州

貴陽

2891.16

10502.56

27.53

安徽

合肥

5660.27

22005.6

25.72

遼寧

沈陽

7280.5

28743.4

25.33

廣東

廣州

18100.41

72812.55

24.86

江西

南昌

4000.01

16723.8

23.92

浙江

杭州

10053.58

42886

23.44

福建

福州

5618.1

25979.82

21.62

山西

太原

2735.34

12802.6

21.37

廣西

南寧

3410.09

16803.12

20.29

河南

鄭州

7315.2

37010.25

19.77

河北

石家莊

5440.6

29806.1

18.25

內蒙古

呼和浩特

3090.5

18032.8

17.14

江蘇

南京

9720.77

70116.4

13.86

山東

濟南

6100.23

63002.3

9.68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日報根據各地統計局制作)

這些省份主要位於中西部,一部分是經濟總量較小、人口較少的省份,如寧夏、青海、西藏,地廣人稀,總人口均在千萬以下,人口和經濟都主要集中在省會城市。東部的海南,作為1988年才成立的省份,總人口也才910萬,僅有4個地級市,所以省會占比也比較大。

另一部分則是一些經濟總量較大的中西部省份的省會,如武漢、成都和西安,這幾個城市均為傳統計劃經濟時代的大區中心,聚集了整個大區最好的教育、醫療等資源,比如華中開頭的大學基本集中在武漢、西南開頭的大學有相當大一部分在成都,西北開頭的大學大多數在西安。這些城市具有對周圍地區強大的輻射力和吸附能力,在所在省份的強勢度相當之高。

東北的吉林、黑龍江的省會長春和哈爾濱的城市經濟規模也比較大,作為副省級城市,這兩個省會的占比均達到了38%。

一些中西部省會占比盡管沒有超過30%,但也都超過了25%,比如長沙達到了29.3%,昆明為28.94%,烏魯木齊為28.74%,貴陽也達到了27.53%。

貴州省社科院教授胡曉登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中西部的省會城市大多是省內單極核心城市,各種公共資源包括交通、醫療、教育等資源都集中在省會城市。

正因為如此,在2008年以後沿海產業向中西部轉移的過程中,中西部省會城市往往成為大型企業布局的首選,比如富士康就先後布局武漢、貴陽、鄭州等城市。畢竟對大企業來說,便捷的交通是企業布局的重要因素。在中西部,只有省會城市才有大中型的機場、豐富的航線,在近十年來的高鐵大發展中,省會城市也往往是區域的樞紐。

以鄭州為例,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說,鄭州圍繞空港經濟區給富士康做配套,富士康主要做手機,手機的時效性很強,用飛機運輸很有優勢。鄭州空港經濟區剛好抓住了產業梯度轉移的時機,是空港經濟區建設中一個很好的例子。

對大型企業是如此,對優秀人才來說也一樣。沿海北上深這幾個一線城市生活壓力太大,但要回到家鄉的話,又不可能去三四線城市,因此省會城市就成為首選。在信托行業工作、來自湖北鄂州的李小姐在武漢讀完大學後曾到上海工作幾年,前幾年回到了武漢,“基本上我們這行業也只有武漢才有較多機會。”

另一方面,隨著高鐵、城際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中西部省會城市對周圍中小城市人口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強,省會城市逐漸成為主要的人口流入地。以武漢為例,目前武漢的到周圍的鹹寧、鄂州、孝感等城市均有便捷的城際軌道相連,加上武漢市內逐漸便利的地鐵線與動車站相連,武漢與周圍的聯系越來越緊密。

來自鄂州的楊先生說,一到周末,大量的鄂州人會跑到武漢來消費,周日下午坐城際列車回去。“這對我們鄂州的商業消費產生了較大的沖擊。”

在這種情況下,中西部的不少省會近年來的占比不斷提高。例如,相比2010年,武漢占比從34.9%提高到36.9%,成都從32.85%提高到35.88%;貴陽從24.42%提高到27.53%,合肥從22.04%提高到25.72%,省會城市明顯跑贏了非省會城市。

當然也有少部分省會過去5年的占比不升反降,這些省會有西安、昆明、濟南等。

表2:過去5年27個省會城市經濟占比變化

省份

省會

2015年占比 (%)

2010年占比(%)

寧夏

銀川

50.85

46.44

青海

西寧

46.82

46.52

吉林

長春

38.74

38.81

黑龍江

哈爾濱

38.13

35.82

西藏

拉薩

37.94

35.26

湖北

武漢

36.91

34.90

四川

成都

35.88

32.85

陜西

西安

31.97

32.35

海南

海口

31.36

28.78

甘肅

蘭州

30.87

26.71

湖南

長沙

29.30

28.59

雲南

昆明

28.94

29.37

新疆

烏魯木齊

28.74

24.19

貴州

貴陽

27.53

24.42

安徽

合肥

25.72

22.04

遼寧

沈陽

25.33

27.45

廣東

廣州

24.86

23.32

江西

南昌

23.92

23.39

浙江

杭州

23.44

21.84

福建

福州

21.62

21.37

山西

太原

21.37

19.56

廣西

南寧

20.29

18.95

河南

鄭州

19.77

17.43

河北

石家莊

18.25

16.84

內蒙古

呼和浩特

17.14

16.01

江蘇

南京

13.86

12.25

山東

濟南

9.68

9.92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日報根據各地統計局數據制作)

東部:省會首位度普遍較低

相比中西部,東部的省會城市普遍的占比普遍不高,占比普遍低於25%。

這其中,廣州算是占比最高的沿海省會,達到了24.86%。廣州之所以相對較高,與廣東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緊密相關。作為第一經濟大省,廣東是沿海發達省份中經濟發展最不均衡的省份,經濟發展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尤其是廣深兩大一線城市GDP之和就達到了3.5萬億。而粵東、粵北地區的大部分地市人均GDP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因此廣州在全省的占比也相對其他沿海省會高。

不過在廣東省內,廣州的“強勢度”並不高。同省的深圳作為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近幾年的發展勢頭蓋過了省城。由於高新技術產業、金融和房地產等產業的帶動,近幾年深圳經濟實現高速增長,現如今無論是金融還是IT、房地產業,北上深的格局已經形成,深圳儼然成為華南的金融、高新技術產業中心。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名義增速大漲11.2%,總量進一步逼近了廣州,僅比廣州少269億元。

實際上,有計劃單列市在的省份,省會的強勢度都比較低。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大連這五個計劃單列市都是我國十分重要的港口城市,加上計劃單列、副省級城市的行政地位,這些城市在聚集各種資源方面的能力不弱於省會,甚至強於省會,所以這些城市的發展勢頭也往往蓋過了省會。

例如在遼寧,沈陽的GDP低於大連,在山東,濟南的GDP距離青島還有較遠的距離。在福建,省會福州雖然比計劃單列市廈門來得高,但城市影響力方面卻明顯遜於後者,GDP總量方面也不如閩南的泉州,位居福建第二。

江蘇盡管沒有計劃單列市,但改革開放後,靠近上海的蘇南地區憑借外向型產業的發展,經濟也隨之高速發展,多年來蘇州和無錫GDP分列江蘇一、二位,身為副省級省會城市的南京只能屈居第三。只是近年來,省城南京“奮發圖強”,終於趕超無錫,上升至第二。不過,南京的占比仍然只有13.86%。

與江蘇相鄰的經濟大省山東的省會濟南,要擺脫“魯小三”的位置則還有較長的路要走。2015年,濟南GDP僅占山東的9.68%,是全國唯一一個占比低於10%的省會。在山東省內,濟南GDP比青島少3200億,比第二的煙臺少了300多億。並且相比五年前,濟南占全省的比重不僅沒有提升,而且還略有下降。

當然,並不是所有占比低的省會都在沿海,呼和浩特、太原、南寧、鄭州這幾個中西部省會的占比同樣不高。尤其是呼和浩特,目前該市的經濟總量在內蒙古僅位列第三,與排名前兩名的鄂爾多斯和包頭均有一定距離。

從各省會在所在省份的位次來看,有21個省會位居第一,4個省會位居第二,分別是沈陽、石家莊、福州和南京,2個省會位居第三,為濟南和呼和浩特。

如果要衡量一個省會在所在省會的“首位度”,可以通過計算“省會城市”/“非省會城市中GDP最大的城市”來觀察。通過對27個省會城市的這一比值統計,我們可以發現,成都、蘭州、武漢、昆明、銀川的首位度最高,比值均超過了3。

這其中,作為中西部的經濟大省省會,成都是四川第二大城市綿陽的6.35倍,堪稱是中國最強勢的省會城市。與成都同為大區中心的武漢,是湖北第二大城市宜昌的3.22倍。

相比之下,東部兩個經濟大省江蘇和山東的省會——南京、濟南的首位度最低,南京只有蘇州的67%,濟南只有青島的66%。

表3:27個省會城市首位度比較

省份

省會

2015年省會GDP

非省會最大市

GDP

省會首位度(%)

四川

成都

10801.2

綿陽

1700.33

6.35

甘肅

蘭州

2095.99

慶陽

609.43

3.44

湖北

武漢

10905.6

宜昌

3384.8

3.22

雲南

昆明

3970

玉溪

1245.7

3.19

寧夏

銀川

1480.73

石嘴山

482.3

3.08

湖南

長沙

8510.13

嶽陽

2886

2.95

海南

海口

1161.28

三亞

435

2.67

青海

西寧

1131.62

海西

439

2.58

山西

太原

2735.34

運城

1173.54

2.33

西藏

拉薩

389.46

日喀則

168

2.32

新疆

烏魯木齊

2680

昌吉

1160

2.31

安徽

合肥

5660.27

蕪湖

2457

2.3

吉林

長春

5530

吉林

2455

2.25

陜西

西安

5810.03

榆林

2621.29

2.22

河南

鄭州

7315.2

洛陽

3508.75

2.08

江西

南昌

4000.01

贛州

1973.87

2.03

黑龍江

哈爾濱

5751.2

大慶

2983.5

1.93

廣西

南寧

3410.09

柳州

2298.62

1.48

貴州

貴陽

2891.16

遵義

2168.34

1.33

浙江

杭州

10053.58

寧波

8011.5

1.25

廣東

廣州

18100.41

深圳

17502.99

1.03

遼寧

沈陽

7280.5

大連

7700

0.95

福建

福州

5618.1

泉州

6137.74

0.92

河北

石家莊

5440.6

唐山

6100

0.89

內蒙古

呼和浩特

3090.5

鄂爾多斯

4226.13

0.73

江蘇

南京

9720.77

蘇州

14504

0.67

山東

濟南

6100.23

青島

9300

0.66

(數據來源:第一財經日報根據各地統計局數據制作,GDP單位為億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293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