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華懋的爭產案還未正式落幕、新地 兄弟反目亦勢成水火,今鋪就連一向低調的南豐集團亦爆出另一樁豪門爭產案。今年八十七歲的南豐創辦人、有「棉紗大王」之稱的陳廷驊,早於五十年代發跡,控 制資產遍布世界各地,單是香港物業已逾三百億,保守估計身家最少一千億。以往一手培育幼女陳慧慧接掌南豐帥印,去年由她出任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一躍成為 千億資產掌舵人,但此舉弄至膝下兩名女兒反目,長駐美國的長女慧芳遂透過母親入稟法院,為爭產案揭開序幕。 上週二,陳廷驊妻子楊福和委託高偉紳律師行,入稟控告細女陳慧慧,指陳慧慧於○三至○五年間,向父親陳廷驊作出誤導陳述,為一些私人財產,作出一些安排, 故要求法庭頒令賠償及作出聲明。陳慧慧的女兒張添珞即時代表母親,主動向傳媒作出回應,謂對此事表示遺憾之餘,亦重申事件只是家庭私事,集團的日常運作不 會受到影響。 雖然陳慧慧須於十四天內(即十二月七日前)就控狀回覆,但她卻一於少理,上週五早上,一如早前的安排,開始把公司旗艦由中環中建大廈九樓,搬回南豐自己的 物業,即位於德輔道中的南豐大廈,當日有不少搬運工人,忙於把文件搬上頂樓。於大廈出入的裝修工人指,南豐的新寫字樓由二十二樓至頂層二十六樓,一共五 層,於本星期一(按通勝示,本週一吉日,宜開市)正式喬遷之前,工人亦要趕工,把裝修完成。 筵開十五席壽宴 一方面要應付官司,另一方面要搬辦公室,但陳慧慧心情似乎未受影響,仍然「舞照跳」。上週六,是與她同居十多年的「男朋友」、於南豐集團任執行董事的司徒啟瑞生日,他們兩人花超過二十萬,在深灣遊艇會筵開十五圍。 晚上八時三十分,他們兩人乘坐白色豐田公司車到達。派對期間守衞森嚴,司徒啟瑞全晚有保鑣貼身保護,記者混入會場,見大部分都是四十歲以上的外籍人士,不 過就不見陳慧慧與前夫所生的子女。賓客在場中一個近百呎的舞池狂歡,而熱愛跳舞的司徒啟瑞亦穿了一身貼身黑衣,一向打扮撲實的陳慧慧,亦穿上黑色毛毛舞 衣,恤一個髻,眉飛色舞於會場穿梭。 據有份出席生日派對的人表示,當晚陳慧慧與司徒啟瑞都心情靚絕,滿場飛與朋友打招呼,「我一早收到請帖,原本仲驚爆出官司爭產後,佢哋冇心情繼續搞,點知 完全冇影響佢哋。」他們兩人當晚的表現,與平日大相徑庭。派對直至晚上十二時才結束,記者在門外等候,狂歡完後的司徒啟瑞最終只喘着氣對記者說了一句: 「我哋無嘢講。」事實上,司徒啟瑞是舞林高手,最耍家是跳Tango及Cha Cha等老舞,一星期更有三晚到利舞臺廣場十九樓的Cha Cha Moon以舞會友。據一名他的跳舞朋友表示:「司徒跳舞真係唔錯,相反陳慧慧就跳得一般,唔似司徒跳得咁密。」 派對翌日是星期日。據知陳氏一家以往每逢星期日的中午,都會在父親陳廷驊位於山頂中峽道的大宅舉行家庭聚會,慧芳及慧慧均會出席。但本週日,記者在陳氏大 屋門外等候上一整天,其間只有兩架由菲律賓籍司機駕着無載客的私家車出入,陳廷驊獨守山頂大宅,與工人為伴,倍感孤清。據陳廷驊的鄰居透露:「以往見過他 獨個兒在家附近的路上,坐在車廂內吃飯盒,千億身家都唔識享受吓。」 陳廷驊家族表 1. 現年87歲,南豐集團創辦人,近年患有腦退化症 。 2. 陳廷驊妻子,約80多歲,近年長居港安醫院私人病房。 3. 菲律賓籍前夫,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築系,二人結婚後,留在美國發展地產業務生意。 4. 約59歲,在美國升讀大學後,留在當地發展及協助父親管理在美國的生意。 5. 56歲,美國國泰萬通金控執行副總裁。 6. 張祝珊家族後人,現任城大建築系教授。 7. 52歲,南豐集團董事長及董事總經理,陳廷驊基金會主席,及電視廣播獨立非執董。 8. 90年代曾任職其士集團旗下物業部總經理,2000年為南豐發展董事,現為南豐集團執董。 9. 與友人在港成立Shift Media.com,旗下包括大型團購網站uBuyiBuy。 10. 先後在花旗集團及巴克萊亞洲打工,去年初轉到雷曼兄弟後五個月後公司由野村收購後,返回南豐集團工作。 11. 曾於07年在其士集團持有的太平洋咖啡,出任助理業務發展經理,現任職南豐資源主席行政助理。 12. 莊士集團主席莊紹綏外甥。 13. 現於南豐集團工作。 爭產露端倪 今次入稟的是陳慧慧的母親楊福和,但其實年邁的楊福和,已臥病在床,真正與陳慧慧反目的其實是姐姐陳慧芳。一名知情人士說:「外間就覺得爭產好突然,但其實佢哋兩姊妹,早於兩年前已經反面開火。」 兩年前一份法庭判辭中,早已露出了兩姊妹反目的端倪。當時,法官指Mr.A是一個擁有巨額財富的商人,不過由於已被斷定「精神上喪失執行職務能力」,他其 中一名女兒B(估計是陳慧芳)入稟,希望成為家產其中一個受託監管人,而其母親Mrs.A亦支持女兒B,不過最後被法官否決。在判辭中,女兒B指自己一直 在美國替父親打江山,對集團有貢獻,指其妹C(估計是陳慧慧),主要負責香港的的業務,是集團的副主席,B卻不認同C的管理模式。有多次主審爭產案經驗的 高院法官林文瀚在一份內庭判辭中,以「A先生的兩名女兒已處於交惡狀態」,來形容兩姊妹的關係。其後法庭下令由一名會計師來擔任陳廷驊財產的受託監管人。 而《明報》指出這判辭牽涉的就是南豐陳廷驊家族。 陳家姊妹各據一方 陳慧芳 Angela Chen Sabella 年齡:59歲 控制公司:Network CN Inc安博(美國)有限公司(於美國場外交易市場上市)* 市值:約港幣 $49.2億 職位:Network CN Inc 大股東 學歷: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築系畢業 居住地點:美國加州 San Marino 獨立屋 / 香港報住山頂中峽道獨立屋 *Network CN由Sino Portfolio公司全數擁有,Sino Portfolio則由陳慧芳及母親楊福和持有,惟去年楊福和向美國證監會提交文件否認持有股份,只擁有金錢上的權益。 鄧孟輝 (陳慧芳現任丈夫) 年齡:56歲 任職公司:美國國泰萬通金控 Cathay General Bancorp 職位:董事兼執行副總裁 任期:1985年至今 年薪:約港幣 $2,504,780(2009年) 居住地點:美國加州 San Marino 獨立屋 Ricardo Juaner Sabella(菲律賓籍)(陳慧芳前夫) 年齡:約61歲 控制公司:Fortuna Foundation(董事)* Richfield Investment Corporation主席 學歷: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築系畢業 居住地點:美國德州侯斯頓 Sugarland 育有子女:兩子 Marcel Chen Sabella及Damien Chen Sabella *由陳慧芳、Ricardo Juaner Sabella及鄧孟輝等人於二OO四年成立 陳慧慧 Vivien Chen 年齡:51歲 控制公司:香港南豐集團 公司資產:超過$1,000億 職位:南豐集團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 學歷:於美國讀書,但未有透露就讀大學名稱 居住地點:香港壽山村道獨立屋 *2009 年起正式擔任此職務,另於南豐紡織上市期間曾任董事一職達兩年。 司徒啟瑞 (陳慧慧同居男友) 年齡:約四十多歲 任職公司:香港南豐集團 職位:執行董事* 任期:2000年加入南豐發展任董事,後任南豐集團執行董事 年薪:不詳 居住地點:香港壽山村道獨立屋 *司徒啟瑞於一九九九年任其士國際集團旗下祥龍興業總經理 張熾堂博士 (陳慧慧前夫) 年齡:不詳 任職機構:香港城市大學(建築系教授) 學歷:美國史丹福大學學士 美國柏克萊大學博士 年薪:不詳 居住地點:香港 育有子女:長子張世成,二女張添珞、張添琳 長女駐紮美國 長居美國的大女陳慧芳,早於七○年代紮根美國洛杉磯。據悉,陳慧芳畢業於香港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成績平平。中學畢業後,陳慧芳轉到美國讀大學。根據美國律 師Greg Perry指,她在一九七七年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築系。其菲籍前夫Ricardo Juaner Sabella同樣畢業於美國南加州大學建築系。 與前夫同樣鍾情於建築的陳慧芳,畢業後的八○年代起,在洛杉磯大搞地產項目。當時陳廷驊已陸續把紗廠結束,轉投地產,甚至航運,更沾手美國股票。有傳陳廷 驊曾大手買入美國花旗銀行及美國國際集團(AIG)的股票。陳慧芳名下在美國的所有公司共約三十間,寫字樓分別在加州洛杉磯或德州侯斯頓兩個地址。記者到 過陳慧芳在洛杉磯San Gabriel的總部,發現只是一幢樓高兩層的簡陋小型商場,大廈內的裝修亦似超過二十年,而現時剩下仍然活躍的公司只有七、八間。 轉投科技事業 最為當地人注目的,是陳慧芳於九六年利用Trove Investment名義,以港幣近一千四百萬購入洛杉磯Pasadena市內的YWCA女青年會所。該會所建於一九二一年,由當年著名女建築師 Julia Morgan設計而成。該幢樓高三層,地中海式的古老大屋,近年被當地政府列為古典文物。由於大屋被陳慧芳丟空多年,當地政府建議陳慧芳修葺大屋,或以港 幣五千萬元向陳慧芳收回。然而,陳慧芳卻獅子開大口,還價一倍,導致政府須以法律途徑申請徵用該大屋。 陳慧芳於九○年代轉攻美國盛行的科技公司,陸續開設科技、投資及媒體公司,轉型搞生物科技及互聯網業務,但成績差強人意。以陳慧芳其中一間於一九八九年成 立,名為 Cyber Care Inc.的製藥公司為例,公司於一九九六年至二○○三年在納斯達克場外交易所上市,但在九九至○一年間,連續三年錄得累積近六十億港幣虧蝕,公司在○二年 度的年報上更寫到「我們可能永遠不能取得盈利」(we may never reach profitability)。 近年,陳慧芳與母親陳楊福和,睇中媒體業務,遂以私人公司 Sino Portfolio International名義,以港幣近七千萬購入同樣於納斯達克場外交易所上市的Network CN近三成七的股權。Network CN主要製作戶外廣告,通常在路邊大型LED電視屏幕播放。然而,根據Network CN的年報顯示,公司在過去三年錄得累積虧蝕達八點七億港幣。 近年買入地皮 山頂加列山道7號及9號$17億 甘道11號$6億 山頂聶歌信山道地皮(與九倉合資)$104億 跑馬地雲暉大廈A、B座$21.425億 東涌住宅地皮$34.2億 共:$182.6億 婚姻路崎嶇 陳慧芳與前夫Ricardo Sabella離婚多年,至今依然在英文名字上冠「Sabella」。現任丈夫鄧孟輝於一九八五年起加入美國國泰萬通金控,現職董事兼執行副總裁,年薪二 百五十萬港幣,與南豐集團千億資產蚊髀同牛髀。前夫Ricardo Sabella尚算有自己生意,現居於德州Sugarland的Ricardo,早於一九八九年創辦房地產投資公司Richfield Investment,主力加州、德州、猶他州等地產項目。 現時,陳慧芳與丈夫鄧孟輝報住美國加州洛杉磯San Marino市內的七千呎獨立大屋,該區以四千呎以上的大屋為主,陳氏的大屋被圍牆包住,只有一個小門口。由門口往屋內探看,大屋不算豪裝,泊着的私家車亦是一般平民車輛款式。 老父提拔幼女 幼女陳慧慧較得父親陳廷驊寵愛,一九七八年陳慧慧往外國讀書,信奉佛教的陳廷驊,更特別把本來五集的《護生畫集》精簡成一冊,方便女兒攜帶於途中閱讀。八 五年,陳慧慧回港後便加入南豐紡織任職,陪在父親身邊學做生意。老牌紡織廠老闆回憶:「陳廷驊嗰時帶住陳慧慧去見客,學做生意,培育佢去接班。」一名在荃 灣的地產界老行尊指:「當年陳慧慧好純品,記得南豐七幾年賣葵涌廣場,後來個市跌,一班買家買咗葵涌廣場想撻訂,陳廷驊想即時追回差價。班買家約埋一齊上 南豐同佢開會,想佢收回成命或者減價,佢企硬,但慧慧見人哋咁慘,就喺班買家面前幫口,陳廷驊最後都聽慧慧意見。」 陳慧慧後來與張祝珊的孫兒,即張熾堂結婚,張熾堂是史丹福大學學士、及柏克萊大學博士,門當戶對,兩人婚後育有一子兩女,但最終離婚。「係陳慧慧唔係咁鍾 意佢前夫,佢前夫喺南豐任職時,陳慧慧都係放佢落地盤睇檔,無咩權力。」知情人士說。相反,與張熾堂離婚後,陳慧慧認識了現任「男朋友」司徒啟瑞,他並非 出身名門,加入其士之前,有律師資格的司徒啟瑞在方和、吳正和律師行任顧問,於九六年轉投其士。據其士的員工透露,他在任時不算突出,估計在地產業務上與 陳慧慧認識。 男友入主南豐 曾在其士工作的司徒啟瑞,無獨有偶,○六年陳慧慧亦以四千多萬,即每股二點三八港元,購入其士科技股份;○七年又安排與前夫生的女兒張添珞在其士旗下的Pacific Coffee擔任了兩年的助理業務發展經理。 現時,司徒啟瑞負責管理南豐的投資部,是南豐地產業務以外,另一個核心部門,因此惹來一向專責替父親投資的陳慧芳不滿。○六年,司徒啟瑞代表南豐在國內南 征北討,包括於○六年時,以天價七點四億,買入一塊位於廣州琶州的商業用地。該地每平方呎過萬元,刷新了廣州最高地價紀錄,比當年北京、上海的地價還高, 惹來地產界人士嘩然。又斥資十億往北京起商廈,地盤面積近十五萬平方呎,預計興建一幢十三層高的物業。除了公司業務外,陳慧慧的私人投資亦由司徒啟瑞管 理,一名地產經紀指,「如果搵Vivien(陳慧慧英文名稱)買樓賣樓,都要先經Frank(司徒啟瑞)。」 陳慧慧接掌南豐後,她與滙豐合作成立滙豐南豐中國房地產基金,○六年基金把位於北京西城區的「金融街一號」,以接近三十億元人民幣出售給北京的華融綜合投 資公司,賺近十億元。她去年正式接任集團董事長兼董事總經理。陳慧慧掌管的南豐作風亦有改變,以往南豐喜歡夥拍信和、嘉華投地,但現在卻選擇獨資。於○八 年底拍賣大埔白石角地皮時,南豐便再沒有夥拍信置及嘉華。今年二手推出的將軍澳六十六B區地皮,南豐亦獨資爭奪,但最終不敵新地。 山頂地王 南豐雖然不是上市公司,但陳廷驊於今年《福布斯》富豪排行榜中,位列第八。不過估計其身家,比公布的二百四十億港元還要多。南豐是山頂的大地主,常以高價 投山頂的地皮,如○七年以六億購入山頂甘道,同年再以十七億元買入山頂加列山道七及九號,去年與九倉以一百億元投得山頂聶歌信山道地皮。現時南豐在山頂至 少持有十幅地皮,近年樓市升溫,南豐的資產更是水漲船高。單是收租住宅物業及地皮,已超過三百億。 陳廷驊這位隱形富豪,四九年攜着三十萬元從上海移居香港,五年後創立南豐紡織,從事棉紗生產,引入氣流紡,提高棉紗質素及產量,令香港的紡織業起飛,其公 司資產在六年間增加十倍,故有「棉紗大王」之稱。對於數口精的陳廷驊,在紡織界的行家無人不知,「同南豐簽好咗要幾多棉紗,即使俾晒錢,陳廷驊見棉紗價大 漲,佢就唔俾貨,要重新簽過張合約,價錢梗係貴啲!」陳廷驊更於七○年時把南豐上市。直至七十年代中期,陳廷驊有感紡織業走下坡,他把重心發展轉向地產及 股票。其實,他早在六七年地產低潮時,已大量收購廠房和乙種土地權益換地證書(Letter B),地價成本極低,現時的將軍澳廣場、南豐廣場等,都是以換地證換取。 陳振聰風水淵源 陳廷驊篤信佛教,而其女兒陳慧慧則信風水。她曾是陳振聰的客人,陳振聰曾先後三次替她睇風水,包括兩次到其中建大廈的辦公室,而另一次則是陳振聰在陳慧慧 不在家時,獨自往其位於甘道的大屋睇風水。一名認識陳振聰的人爆料指,原來陳振聰「看上」龔如心之前的目標就是陳慧慧:「佢知道陳慧慧同佢前夫關係唔好, 所以一度想乘虛而入。」 陳振聰雖然最後搭上龔如心,但仍與陳慧慧保持聯絡。記者發現,陳振聰去年上庭時的護身保鑣,現時已成為了陳慧慧及其丈夫的保鑣。 富豪二叔公 早在七六年,他更開始走出香港,到美國、新加坡、 馬來西亞投資 。同時以四千萬向太古購入鰂魚涌地盤並發展成為南豐新邨,是南豐第一個大型住宅發展項目。八十年代香港樓市低迷,陳廷驊率先以低價推售屯門豐景園,全城搶 購。至九四年推售沙田湖景花園時,又推出十成樓宇按揭,市場反應熱烈。至八九年,陳廷驊以十億元私有化豐厚的南豐資產。 陳廷驊有「富豪二叔公」之稱,常借錢予其他出現財政緊絀的發展商。最經典是於九七年,樓市大好友信置以一百一十八億投得小西灣地皮後,樓市於九八年爆煲, 令信置更要撇賬十三億元,負債比率上升三成,信和股價急挫,於是陳廷驊在市場上以每股兩元低價,買入信置一成六股份支持信置,其後在股市上升後才沽出,一 來一回賺了兩億元,陳廷驊亦出手救過林建岳的麗新發展及羅旭瑞的世紀城市。 現時,陳廷驊雖然患上了腦退化症,但身體仍然十分健康,間中會在保鑣陪同下,逛金鐘太古廣場。他已把董事長的職位交予陳慧慧,但據南豐的職員透露,他也會回辦公室巡視,而且其節儉的性格依然未變,「佢會睇吓邊個同事唔熄燈、唔熄電腦,唔准大家浪費公司資源。」 陳廷驊發跡史 1923年:浙江寧波出生,父親為布廠商人,家境富有 1949年:國共內戰,帶着三十萬由上海移居香港,在中環愛群行五樓(現為華人銀行大廈)設辦事處,經營棉紗,布疋貿易生意 1954年:在荃灣創立南豐紡織有限公司,從事棉紗生產,註冊資本四百萬元 1960年:開設南豐第二分廠 1967年:陸續收購鄰近地皮,擴充廠房 1969年:成立南豐紡織聯合公司 1970年:由滙豐銀行策劃,以每股六元上市,集資二千八百萬,資金用於研發新產品上,包括率先生產可做牛仔布料的空氣紡紗,迅速躍升為棉紗大王 1976年:因太古集團改組,以四千萬元購入鰂魚涌地皮,發展成為集團首個大型住宅項目南豐新邨 1980年:紡織業不景氣,轉移投資股票及收購新界乙種換地權益書(letter B),又大舉在屯門購入住宅及工業地皮,並沾手樓宇按揭業務 1989年:六四事件後,股市低迷,陳廷驊乘勢以每股十一元五角,以十多億元將南豐紡織私有化 1990年:逐步將五、六十年代買入的紗廠貨倉,改建成住宅出售 1992年:趁股市暢旺,一口氣連發十五種藍籌備兌認股證,包括長實、新地、合和等,套現九億四千萬資金 1993年:擁有財富達一百三十五億元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先後打救落難富豪,入股信置、麗展、世紀城市等公司,成為第二、三大股東 1998年:獲得中文大學頒發博士學位 2006年:與滙豐共同成立「滙豐‧南豐中國房地產基金」 2008年:患上腦退化症,淡出南豐集團 2009年:由細女陳慧慧接任南豐集團董事長,但仍保留主席一職 2010年:十一月妻子楊福和以其名義入稟,控告細女陳慧慧,於03至05年間誤導陳廷驊分配財產,爭產官司一觸即發 |
||||||
2010-12-14 AD
|
||||||
一向低調嘅南豐陳廷驊家族,人口唔係多,但係依然搞到有爭產官司,上流社會中人,好多都話不勝欷歔!單嘢揚咗出嚟之後,各大傳媒都忙於追料,但係入咗司法程序,涉案嘅個個都要封嘴,幸好因緣際會之下,俾華華搵到個唔使封嘴嘅,同大家八吓卦。 下 個月61歲嘅Sammy李孝仁(下稱阿Sam),係南豐前稽轄部主管兼美加地產嘅董事,係陳廷驊嘅嫡系人馬,1998年8月8日離開南豐,退休去咗英國生 活。點解同華華傾偈?阿Sam話「剛剛喺英國返嚟度假,見到董事長(佢對陳廷驊嘅尊稱)屋企搞成咁,喺報紙周刊睇到嘅,有好多唔係事實,所以咪出嚟講句正 義嘅嘢,你見南豐無老臣子敢出嚟講嘢o架!」佢又強調,自己同南豐無瓜無葛,亦無話幫兩位陳小姐任何一位做嘢。 一個孝而不順一個順而不孝 「董事長夫婦對兩個女同樣愛錫,我未走之前,佢有同我講過,第日希望兩個女一齊管理佢嘅王國…… 兩姊妹幾好o架,我感覺到係佢出現之後,兩個家庭開始有啲磨擦。」阿Sam口中嘅「佢」,係指陳慧慧嘅同居男友司徒啟瑞。 「司徒係二小姐(陳慧慧)介紹入南豐嘅,大約係95、96年左右,董事長唔係好喜歡嘅,呢個係佢睇人嘅問題……」 至 於近排報紙周刊所講所寫嘅種種,阿Sam話:「大小姐當日嫁賓仔(菲律賓人),董事長嘅傳統思想,當然想佢嫁中國人,有不滿唔奇,但唔係外間咁講好唔鍾 意,大小姐比較鍾意美國嘅生活;二小姐就鍾意香港,大小姐比較顧家,細妹就比較外向啲,總之一個孝而不順、一個順而不孝喇……個阿媽冇話企喺邊個女嗰邊 嘅,我諗佢都係覺得連自己都唔安全,驚俾外人搶走晒啲嘢,逼不得已先出手告個細女……」 到底誰是誰非,都係留番畀個官去審喇! 為官司頻撲陳慧芳染恙 南 豐呢單爭產案熱爆全城,陳廷驊兩個女自然成為傳媒追蹤焦點,細妹陳慧慧俾人影到同男朋友司徒啟瑞搞party跳舞;噚日華華就撞到家姐陳慧芳,孤伶伶一個 人喺灣仔新鴻基中心地下搭的士。據聞,佢呢排經常穿梭醫院同律師樓之間,可能頻撲得滯,呢幾日仲感冒病埋,雖然戴住口罩,但係都睇得出佢心事重重。 由於家事已經變成法庭案件,華華知道陳慧芳應該唔想講嘢。最近有人話佢唔畀個妹去醫院探媽咪,華華問起佢,佢果然只係答:「呢啲係屋企嘢,同埋已經入咗司法程序,所以唔方便講咁多。」 關 於陳氏家族,華華八多樣嘢畀大家聽,上星期四(9號)陳廷驊外甥何正昂墮樓,原來餘波未了!話說噚日有報紙報道,收到匿名電郵,話何正昂墮樓身亡前一日, 佢阿哥曾經去過佢荃灣嘅廠房(即係墮樓現場)同佢嘈交。何正昂嘅哥哥Stephen噚日同華華講,佢已經幾個月無同細佬接觸,由何正昂墮樓至到噚日,佢屋 企人都無通知過佢呢個大伯。 李華華 |
||||||
|
||||||
一隻尖牙的兔子竟改變了姊妹兩人的命運!這隻兔子叫作邦妮,是妹妹創作的作品,然而,如果沒有姊姊的包裝與行銷,邦妮兔迄今充其量只是紙上或包包上的塗鴉。這對姊妹花創辦的Foufou之所以會成功,是創意與管理如何融合的最佳範例。 撰文.謝富旭 五 年前,一個失眠的夜晚,即將畢業的政治大學哲學系四年級生洪佳祺,對前途正感到茫茫之際,不大會畫圖的她,隨手塗鴉畫了一隻兔子。這隻兔子的輪廓,不僅有 著歪歪斜斜的縫線,還坐在一片血泊中,拿著針線縫著自己斷掉的腿,整個構圖不僅透露出折磨人的孤寂,還帶著一絲詭異。「其實,我畫的是我自己。」洪佳祺 說。 但沒想到,這隻詭異的兔子,後來竟意外暴紅。印上這隻兔子的包包與T恤,不僅在文創市集裡成為搶手貨,不到五年的時間,這隻被洪佳祺命名為「邦妮」的詭異兔子,被應用與授權的商品高達一百多種以上,甚至國際手機大廠諾基亞的贈品,都要求「邦妮」圖案授權。 想 當作家,卻成了設計家完全沒有繪畫底子的洪佳祺,原本想當作家,大學時期,曾寫了幾篇小說參加文學獎,但都無緣得獎。讀哲學的洪佳祺最喜歡存在主義哲學家 卡繆及卡夫卡的作品,她所創作的「邦妮」能在商業市場暴紅,不僅讓她感到意外,更意外的是,這隻具有存在主義意味的兔子,竟能擄獲眾多粉領族的芳心,顛覆 了以「可愛」、「善良」、「溫馴」等訴求為主流的卡通圖像市場邏輯。 「剛開始,邦妮兔在文創市集出現時,第一批粉絲大多是粉領族,她們會喜 歡邦妮,真的讓我們很驚訝!」辭掉電視台工作為邦妮兔做行銷的姊姊洪佳吟說。「從消費心理學分析,或許外表溫馴乖巧,在公司總是扮演乖寶寶的粉領族,她們 的內心其實是很想叛逆、很想吶喊的,或許邦妮兔代表著她們內心叛逆的一個出口!」成功的商品是在失敗中累積出來的! 從政大哲學系畢業後,洪佳祺想找設計方面的工作,由於不是美術專科出身,求職的過程並不順遂。邦妮兔雖在文創市集打響了名號,但因為欠缺行銷與通路的經驗,儘管洪佳祺很努力地創作,但往往一個月在台北市西門町等文創市集擺攤下來,扣除材料成本後的淨所得,只有一萬元出頭。 看 到妹妹這麼辛苦地創作,但收入仍極為微薄,一直在媒體擔任行銷工作的洪佳吟決定要為邦妮兔找到市場。「其實,當時妹妹的困境,就是台灣所有文創工作者的困 境!」洪佳吟說,「在我們搞行銷的人眼中,創作只是文創產業的一小環,你必須把產品供應鏈、品牌、行銷、企業管理等種種環節成功串聯起來,創意才會延續, 價值才會出來!」在洪佳吟的行銷策略操作下,邦妮兔變成更多元、更幽默、更討喜,同時也淡化了原先陰鬱、孤寂的調性。洪佳祺甚至創作出幾款沒有尖牙利齒的 邦妮兔||「兔寶」,進行市場區隔。而邦妮兔的圖騰也從原本的T恤與包包,擴展至文具、3C產品保護套、鞋子以及各種生活用品等一百多種商品。兩姊妹在父 親出資十萬元以及姑姑出資三十萬元的贊助下,總計四十萬元成立Foufou公司,準備在文創產業大顯身手。 二○○八年,Foufou推出「咒願邦妮」布娃娃,這隻布娃娃邦妮,附上兩支大頭針,一黑一白。插上白色大頭針,可以許願,插上黑色大頭針則可以詛咒。這款具有情緒發洩作用的療傷系玩具,定價六九九元,在網路上推出不久即銷售一空。 「一 些成功的商品,其實是在更多的失敗商品陪葬下,從經驗中累積出來的!」洪佳吟感慨地說。比如說剛開始時,邦妮兔手繪包包在創意市集與網路上熱賣,兩姊妹於 是利用印刷的方式大量生產價格較便宜的邦妮包,豈料卻嚴重滯銷。「很多消費者是衝著手繪包的獨特性與質感來的,用印刷方式大量生產違反邦妮兔原本的精神, 馬上就面臨消費者殘酷的審判!」然而,走精緻高價路線也未必得到便宜!有一次,洪佳吟以自身上班族的經驗,推出一款上吊樹邦妮兔的精緻便條紙,光開刀模成 本,平均一本即高達三十五元,這還不計管銷費用。結果,一組售價高達一百元的便條紙,首印一千組賣了一年仍乏人問津,最後只好以對折價賠售出清。 拓展實體通路的經驗,更是差一點讓公司瀕臨倒閉。隨著邦妮兔名號逐漸打響,也吸引百貨公司的目光,由於曾在新光三越百貨設立臨時櫃,市場反應頗佳的經驗鼓舞,洪佳吟也接受誠品信義店之邀,決定砸下巨資設立專櫃,豈料,這個大膽的決定卻是一場嚴苛考驗的開始。 誠品設櫃,邦妮誤闖險惡叢林! 「你去誠品信義店的賣場走一遭,那裡簡直是全台灣文創商品的一級戰區,設計水平之高讓人膽戰心驚,產品的質感更不在話下!」「我們在誠品設櫃,簡直是『誤闖險惡叢林的小白兔』。」洪佳吟心有餘悸地說。 Foufou在誠品設櫃的前幾個月門可羅雀,往往一天營業額不到一萬元。「誠品設櫃那段經驗是Foufou成立以來遭逢的最大危機,每個月以數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速度在虧損,不僅誠品的人頻頻關切,虧到我都頭皮發麻了!」洪佳吟說。 不 過,即使掏腰包購買的客人很有限,洪佳吟要求Foufou櫃姐要親切有耐心地對登門來訪的客人說明產品的創作理念,同時不斷調整店面的產品線以及設計風 格。「誠品設櫃經驗剛開始雖然痛苦,但事後想想,這是一個強迫自己加速成長的機會!」「我自己從這段經驗中學了很多現金流與行銷的know how,妹妹的設計功力也因此提高不少,這筆學費雖然昂貴,卻是值得的!」洪佳吟說。 「我們第一次進駐百貨公司,對百貨公司行銷的方式與促 銷節奏都不了解!」洪佳吟檢討當時的情況說。後來,Foufou在誠品做了兩個重大調整:第一、採取會員制,消費積點不僅有額外回饋,也利用誠品周年慶送 會員來店禮等促銷方式培養自己的客層。第二、引進Foufou品牌以外的文創商品,讓專櫃商品更多元化來吸引客流,雙管齊下的策略,讓誠品信義店的業績起 死回生。 隨著誠品信義店專櫃的營運逐漸步上軌道,也因為誠品通路的加持讓Foufou產品的能見度與口碑提高不少,洪佳吟馬不停蹄地持續擴 展實體通路。為了分散風險,洪佳吟與文創同業另創「tode」(土地的閩南語發音)品牌,引進更多不同的文創商品,在台北市西門紅樓、台北京站、新竹誠品 以及la essence台南Focus店四個據點,設櫃販售包括Foufou、阿原肥皂、茶山坊、二十六巷等數十種品牌商品,使洪佳吟在台灣文創產業通路占有一席 之地。 短短五年內,Foufou從一家手繪T恤,每月營收三萬多元的小鋪,成長到一家年營收二千多萬元、十幾名專職員工的文創商品設計暨通路公司。兩姊妹用創意與堅持在競爭激烈的台灣文創產業殺出一條血路,就如同邦妮兔的尖牙利齒一樣,證明小女生在職場上也是不好惹的。 Foufou 創立時間:4年 創業資本:40萬元 年營收:2500萬元 洪佳祺 出生:1982年 現職:Foufou設計師 學歷:政大哲學系 洪佳吟 出生:1979年 現職:Foufou營運長 學歷:政大廣電系 經歷:東森、年代電視台行銷業務企畫 |
|
||||||
上市公司葉 氏化工主席葉志成一家在四個月內經歷大變,老父病危,一家憂心忡忡之際,卻鬧出兩姊妹謀殺親父的噩耗。專程從美來港見老父臨終一面的九女葉美玲,在她生日 那天,拔掉老父的氧氣喉,二家姐葉鳳梅亦攬上身說是她指使,終於雙雙被控謀殺,葉家上下為此四處張羅。律政司最後決定撤銷起訴,葉氏一家如釋重負,事件告 一段落,但下半世差點要在監房過活的葉鳳梅依然認為,香港應准許安樂死。上週六傍晚,一部部名貴房車魚貫駛入山頂加列山道的Kelletteria C號獨立屋,這間豪宅的屋主,正是葉氏老四葉志成,新居入伙不久,加上兩位姊妹甩難,於是便在新居開派對。到訪的親人,個個笑容滿臉,很難想像,葉家上下 在數日前,還被二姊和九妹惹官非一事困擾着。二姊葉鳳梅由當大律師的女兒姚定莊及幼子姚進莊陪同前來,只見她容光煥發向記者揮手,心情明顯十分愉快。甚少 露面的八子葉子軒載着高齡的母親黃蘭到兄長的新居,最遲來的則是獨自駕車前來,葉氏化工另一董事六女葉鳳娟,葉的司機隨後拿着一袋二袋由超級市場買回來的 食物和飲品回來。一眾人等逗留至晚上十時才離開,走時仍高聲談笑,餘興未盡。 有幸脫罪上週五,兩姊妹鳳梅和美玲脫罪後,在法院門外被十多名 記者包圍時,已禁不住掛起笑臉,她們坦言感到「好開心」,更和葉志成大方地讓記者拍照後才乘車離去。葉鳳梅返回舂坎角的寓所不久,於一時許駕車前往金鐘太 古廣場接女兒。記者上前訪問她,戴上寬大帽子的葉鳳梅拉下車門玻璃窗,向記者小聲地說:「你哋唔好咁樣企喺度問,條街好多人望住。」當記着告訴她「我哋做 嘢慣晒㗎嘞」,她即說:「我無做過嘢,我唔慣噃!」她還說自己沒有手提電話,更即時攤開自己的手袋讓記者過目。她不諱言,事件對她打擊很大:「我唔識點形 容事件對我傷害有幾深,但試過因此失眠。」記者問她,她和九妹是否跟老父感情最好,葉鳳梅說:「我哋喊成咁,仲使問?」雖然之前惹來官非,但她仍毫不猶疑 的點頭認同,香港應准許安樂死。但當記者再問她的家人是否支持她和九妹的行動時,她並無回應,只說:「我依家心情仍然好亂,唔想亂講嘢,亦唔想你哋為 難。」 單純似師奶葉鳳梅下車後,跟着急步離開,準備前往中環恒生銀行總行和九妹美玲會合,卻不識路,甚至連自己身在何方也搞不清楚。正如認 識葉家的人,這樣形容葉鳳梅和葉美玲:「佢哋好單純,可以講係名副其實嘅師奶。佢哋一家好齊心,關係好好,唔係裝出嚟嗰種。佢哋好緊張單案,希望盡可能提 供資料協助啲律師,亦都聯絡好一啲知名人士做準備,替佢兩個做人事擔保。」據葉鳳梅的鄰居稱,她是一位好鄰居,從不會為其他鄰居帶來麻煩,對子女很好。已 離婚的她,閒時會到灣仔街市買餸,心情好時會晨早外出打高爾夫球,週日還會陪愛女跑步。葉鳳梅想不到,會有被追訪的一天,除了因她涉嫌謀殺親父外,亦因她 有個上市公司主席的弟弟葉志成。其實葉氏一家一向低調,葉志成過去甚少接受訪問,直至十 二年前他取得青年工業家獎,他才首次向傳媒披露自己的出身。他在行內,也屬於低調一族,其家人更可說是隱形,怎料一現身便兩度成為報章頭條。葉志成尚未做 到家家採用其生產的乳膠漆,但這宗謀殺疑案卻令戶戶知曉葉氏化工這個名字。 關鍵十分鐘二月廿七日早上,葉氏四姊妹,包括次女鳳梅,六女鳳 娟,七女鳳英和九女美玲如常到養和醫院病房探望老父葉容,望着病危的老父,眾人均感到難受。十多分鐘後,葉氏姊妹通知護士,說老父有異樣,護士趕至,只見 葉容沒有呼吸脈搏,同時發現他的氧氣喉被拔去。壽星女美玲說是她拔去老父的氧氣喉,鳳梅則自認是她指使胞妹行事。護士按葉氏姊妹的指示,在浴室找回被拔掉 的一截喉管。十分鐘後,醫生宣告葉容死亡,四姊妹辦妥手續後相繼離開。三個小時後,醫院管理層通知警方,警方根據現場環境調查,認為有可疑,將葉鳳梅和葉 美玲拘捕。其實,八十四歲的葉容近年多次進出醫院,醫生估計葉容最多只可活多兩星期,有些更說他就連事發當日也捱不過。數日前,葉容更試圖自行拔氧氣喉, 醫生之後決定停止對他治療,只替他注射鎮靜劑及止痛劑吊命。葉容的求生意志很薄弱,多次向子女明示或暗示他不想捱下去,因此醫院職員對於葉容去世一事,其 實都不以為然,但始終要依規矩報警。辯方的版本是,葉容當時已去世,兩被告為了令老父「去得好睇啲」才替他拔喉,好送他上路。由於驗屍報告根本無法確定拔 喉時葉容是否仍然在世,就算葉容當時仍活着,亦不能確定拔喉是導致他身亡的原因。既然沒足夠證據入罪,律政司因此決定撤銷起訴兩被告。 低調 君真葉氏低調和團結的「特徵」,三十年如是。葉志成於一九七一年以四千元在堅尼地城北街創業,開設第一家公司恆昌石油行,妹妹則負責接聽客戶電話落單。在 北街開車房的老街坊憶述,他當年和葉志成年紀相若,廿多歲小伙子,理應有偈傾,但葉志成卻老成持重不多言,兩人甚少「打牙骹」。「佢做生意好勤力㗎,成日 揸住架單車周圍送貨,做生意最緊要有腦有計,抵佢發達啦!」他說葉志成、葉子軒兩兄弟感情不錯,一齊運貨捱世界,至於葉容,則甚少露面。 他指葉志成除了勤力老實之餘,亦非常君真:「久唔久我咪問佢攞罐火水嚟使吓囉,要俾錢㗎,十蚊八蚊罐,無打折頭㗎!街坊街里都冇情講。」他看着葉志成最初 租用他隔鄰的單位,幾年後便已買入同一條街另一個大兩倍的單位,生意越做越大。記得多年前葉的妹妹結婚,當時街坊還笑說其妹夫是「駙馬爺」,「嫁」入豪門 飛黃騰達。老街坊多年不見,一見便是在報章頭條。在北街做了三十年收買的陳婆婆亦說,葉家不會主動與街坊攀談,她甚至搞亂以為葉志成的家人是伙記。就連老 街坊也沒有印象,更何況不認識他一家的你我他,相信葉氏一家可以繼續低調下去。 |
|
||||||
雲林斗六,一個連百貨公司都沒有 的中部小鎮,人口不過才十萬人。在這裡,能夠存在一家價格平均百元起跳的甜點店嗎? 在老街邊,就有一家歐式建築的法式甜點店,聖人泡芙、檸檬塔、蘋果千層酥,五顏六色、精品般的甜點陳列櫃內,價格平均百元起跳,假日排隊人潮蔚為奇觀,從 台北南下朝聖的也大有人在,附近的停車場常不夠停……。 剛開幕時被笑……買一個甜點的錢,能買兩個便當 但這家店剛開張,就被人吐槽:「來你們這邊買一個甜點的錢,可以去對面買兩個便當!」當地人習慣吃的西點麵包不過二、三十元,一粒肉圓也只要二十五元。 然而,開店近五年來,這家店不但沒倒閉,業績反而蒸蒸日上,小店單月營收可達上百萬元,假日最多一天可賣出兩百個,因為備料有限,常常「做到來不及賣」。 這家店名叫「法米」,由當地三個姊妺共同經營,姊姊李嘉敏是主要發想者,三十四歲的她,大學畢業後,還到法國藍帶廚藝學院(Le Cordon Bleu Culinary Arts Institute)學做甜點。另外兩個妹妹,也分別赴日本、瑞士進修。 照理說,這樣的國際學歷,不是該在台北發展?五星級飯店、知名大企業才應該是她們的出路? 「為什麼法式甜點店只能開在都市,小地方就不能有?」李嘉敏說,在法國,很多精緻甜點店,也開在偏僻小鎮,一樣受歡迎。 她不是沒想過在台北開店,但是經過一番研究,李嘉敏決定回到斗六。她盤算,在台北,租金高、競爭激烈,比資金、比經驗、比管理,她相對不具優勢,「一開 店,不是成功就是失敗,最慢三個月之內就被決定。」還有,台北人凡事講條件,相對疏離的人際環境,在她的創業企畫書裡,是一大扣分。 在父母的支持下,她決定回老家,先用自宅抵押貸款五百萬元,再把家裡屯貨的倉庫,改成店面,省下店租費用。接著,她開始購買機器設備,這是一筆不小的投 資,像是一台急速冷凍設備,就要近百萬元,還有冷凍冰箱、烤箱等器材。 「機器設備穩定,我們的手工才不會白費,這是必要的投資。」李嘉敏沒有因為店鋪開在鄉下,就用簡陋的設備,即使有財務壓力,還是選用高規格設備。 食材也是。法國甜點多使用杏仁粉,價格是一般麵粉的十倍以上;她不用普通平價巧克力,選用法國頂級巧克力品牌米歇爾.柯茲(Michel Cluizel);千層派裡的香草蛋奶醬不用化學濃縮香草醬,而是天然的大溪地香草子……。 一開始,她就決定採取台北規格。但畢竟這裡只是斗六,台北的價格能被鄉親接受嗎? 即便前面的路看不清楚,但她永遠記得,住家附近一位賣紅豆餅的老阿伯,「從小我就看他在路口賣,到現在還是。那時我要開店,心裡就想,我就要像他一樣,願 意一輩子都賣甜點,我才要開。」 一開始沒人買……寧願送親友吃,也不放棄高價路線 過去家裡從事食材行的經驗,是她的信心來源之一。 她在家幫忙時,就對進口食材很有興趣,進了許多法國奶油、新鮮乳酪、香草豆莢等食材,一開始沒人買,保存期限又短,「放到過期,只好丟掉。」但當她細心向 客人介紹這些食材,解釋它們和化學食材的差異,客人接受度就會提高。她發現,消費者是可以被教育的,即便價格高一倍,但只要價值被了解,價格就不是問題。 因此她相信,只要東西好吃、品質好,就一定有市場,這也是她堅持使用進口食材的原因。 志向遠大,現實卻殘酷。 創業初期,生意冷淡,親戚、鄰居潑冷水:「妳以為這裡是台北東區嗎?」好友也勸她:「要開這種店,不開在台北,至少也要開在台中市區吧。」一次,有位客人 走進店裡,看到一個甜點要賣一百二十元,直接掉頭走出去。甚至,還曾有直率的客人問她:「你們沒有做過市場調查嗎?怎麼會把店開在這裡?」 就算是生意不好,李嘉敏也要把甜點櫃都填滿,「如果自己都沒有信心,怎麼打動客人?」賣不完的,就分送附近鄰居或親朋好友。「第一年,鄰居都吃到很歹 勢!」她苦笑。 為了要擺滿甜點櫃,她每天六點就起床,到店裡備料,晚上等到最後一位客人走,才關店。打烊後,又獨自留下來打掃收拾,到廚房準備隔天的材料,常常忙到超過 晚上十二點。 「我要撐住,不能丟爸爸媽媽的臉,要為自己生長的地方爭氣。我要證明,小地方也能有最道地的法式甜點店。」李嘉敏為自己打氣。雖然一度低潮,她甚至猶豫: 「要不要把甜點的售價調低?」但爸爸為她加油:「不怕妳賣貴,只怕妳東西不好!」 「不怕賠錢嗎?」李爸爸回答:「錢是賺不完的,要有耐心,等久了就是你的,我看是三年,三年還是等不到(賺錢),再收掉也不遲。」 父母不拘泥於傳統的價值觀,是她最大的支持。 法國學歷、創業貸款,都來自父親,這麼大的投資,卻沒要求任何成績單,親友不解。李爸爸笑答:「女兒是一輩子的,讓她們都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有一個事業, 又留在我身邊,這樣不是很好嗎?」 李家女兒,比別人幸運,讓她們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放手闖蕩、實踐自我。 第二年賺錢了……有客人拍照上傳部落格,傳出口碑 還好,不到三年,甜點店的生意就出現曙光。 第一年,每個月的營收勉強應付材料和人事成本苦撐著,第二年開始出現盈餘。最初,都是親戚朋友來捧場,例如李嘉敏以前的同學,在當地教書,會來買兩、三千 元的禮券,請學生來吃,也有好奇的客人上門,從店裝到食物,通通拍照上傳至部落格。時間久了,口碑逐漸傳開來。 李嘉敏把握每一次客人上門的機會,耐心的向客人介紹甜點,「麵粉和杏仁粉就有十幾倍價差,鮮奶油選用法國通過產區認證的,不加任何香料和色素……,」「這 個甜點是用手工一個一個慢慢捏成的,捏完還要經過好幾次烘烤……,」慢慢的,消費者也可以體會到她的用心和品質的差異,「讓客人知道為什麼賣這麼貴,是有 道理的,要讓他們付錢付得心甘情願。」李嘉敏說。 台中知名甜點店亞森洋菓子負責人陳撫洸說,李嘉敏雖有藍帶學院背景,卻不會刻意去表現技術,也不會死板的只是承襲學校配 方,反而會針對當地口味做微調,像是加入香蕉、哈密瓜等水果當餡料,用料又實在,「難怪有客人會不遠千里跑到雲林去。」 法米的咖啡設備和原料供應商顏金源,和多家甜點店都有合作,他觀察,開店地點好,不見得生意就會好。法米和當地市場的落差,反而讓它更引人注目,「這樣的 店,如果開在台北就沒什麼,特色反而消失了。」但他也說,要把一家賣高單價甜點的店開在斗六,還是有一定的風險,「我很佩服嘉敏的勇氣。」 連開兩家分店……北上台中,營收相當一家小型企業 三姊妹的創業,倒吃甘蔗,越來越順手。去年開始,法米從斗六為創業基地,陸續在台中開了兩家分店,開店模式迥異於一般由北往南、從城市到鄉村的邏輯。如 今,三家店每月總營收約兩百萬元,相當一家小型企業。 在咖啡館、甜點店林立的台中市區,「來自斗六」,成為法米的最大特色。「我很喜歡聽人家說,這裡居然有這樣的店,」李嘉敏用自己的例子證明了,不是只有開 在大都市,才能成為名店。 口碑的建立,法米展開多角化經營,李家三姊妺在甜點店旁,另外開起冰淇淋店、服裝飾品店,一樣走的是高單價、有質感的個性店形態。 當然,隨著戰線拉長,三家店共雇用了三十多位員工,管理難題也會一一出現。例如,各分店的員工工作量可能不同,要如何設計獎酬制度,才能維持公平?再如甜 點製作的流程,過去都依靠人的感覺,尚未建立起SOP,這些問題,隨著事業體成長,都是挑戰。 然而,三姊妹的創業故事告訴我們,人多的地方,未必好。在鄉下,其實有許多市場空缺,一旦你找到利基商品,在競爭近乎真空的市場,商機反而更大,優勢更容 易被凸顯。 法米,就像是一顆來自異地的種子,憑空掉下來,硬生生栽進原本根本沒有這種植物的土地上,如今,卻枝葉茂密的生長、茁壯。 原來,台北之外,存在了這樣的可能! |
| |||||||||||||
一粒粒色彩繽紛的啫喱,別以為是零食,其實「兒童不宜」!它是產自台灣的Jellybird,以伏特加溝果汁調製,每粒酒精濃度達到百分之十二,等閒人不勝酒力,二、三粒就足以醉倒。 在加拿大長大的兩姊妹盧可欣(Karen)和盧可君(Kellie),最愛蒲吧,跟貼夜蒲文化。年多前,得悉這款酒精啫喱在台灣酒吧大行其道;又發現香港無人賣,遂代理並引入香港。最初,她們要夜夜蒲吧搵客,其後贊助電影《喜愛夜蒲2》,提高產品知名度。到現在打入馬會、APITA及一田等大公司。開業年半,每月賺十萬,她們已全情投入生意,反而無時間夜夜笙歌。 這兩姊妹,身形高『身兆』纖瘦,穿上深色衫、窄腳褲,腳踏三、四吋的高跟鞋,打扮入時,在尖沙咀這間酒吧內,似「蒲精」多過做生意。但視線轉到她們雙手,便見到手上青筋盡現,連指甲油都半甩,她們無奈地說:「隻手以前唔係咁o架,因為要親自將幾箱幾箱貨,一次過抬去酒吧俾客。阿媽都叫咗我哋推車仔,不過我哋嫌煩囉。」 她們代理的Jellybird啫喱,兩、三年前開始在台灣流行,但很多香港酒吧客未識,她們推銷時,還即場送給酒吧的客人試食,首次吃Jellybird的客人Alien選擇粉紅色的水蜜桃味,吃罷說:「雖然食得出有水蜜桃味,但酒味太勁,我怕食多幾粒會醉。」 夜蒲打入中價吧 要推銷這盤生意,從她們的強項——夜蒲開始,怎料處處碰釘,Karen說:「最初拎啲貨去蘭桂坊sell,以為酒吧、餐廳多,但送咗成千粒出去,都冇回音。」她們總結死因,「嗰邊太高級,飲開香檳、紅酒,覺得食啫喱係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9409
中國綠色食品(0904)姊妹公司中華包裝(1439)短評筆者約略看了招股書,大致沒有分析摘錄以下資料,供大家參考:1. 業務 (1) 做紙箱 (2) 客戶幾集中,5大客戶佔30%,最大客戶佔10%,都是消費類生意 (3) 得1個廠在江西,300人的廠仔,使用率好高 (4) 供應商更集中,5大客戶佔80% (5) 唔敢入好多貨 (6) 集資來擴廠,大約需要5,000萬,但以前每年資本開支都是1,000萬 (7) 2012年業績離奇大幅增長,有補貼 (8) 稅務優惠2015年完結 (9) 上市開支同折舊都好大份,好影響利潤 (10) 市值得3至4億咁細,招股價咁低,點解要搞咁多股? (11) 集資得7,000幾萬 (12) 派息都唔講實,好似唔想人買 2. 風險 (1) 原料波動 (2) 客戶表現及訂單交貨表現 (3) 開發 (4) 利潤: 稅務、上市開支、生產線投產折舊、住房供款 (5) 增長動力: 管理擴張、客戶發展 (6) 廠房得一間,太集中 (7) 借貸利率高 3. 起源 (1) 貪江西平租,兩個人合作辦廠,搞到上市 (2) 又是福建的會爆炸 (3) 原母公司好多代持關係,搞箱包無端端又去搞紙箱,又想買番d股權上市 (4) 幾個股東都唔知是後來要上市至出錢,是咪代其他持有都未知 4. 股東、董事及高管 (1) 原來是中國綠色(904)班老闆孫江榕,街數唔細,都是小心怕怕囉 (2) 董事全部福建人頭,老細唔入董事局 (3) 馬遙豪: 207、82、1019,都幾驚 (4) 胡宗明:1938 加 海外民企... 5. 報表 (1) 會計師用non-big 4的國衛,仲要幫人只是合併,難道怕了? (2) 2012 年增80%,至3,000萬,2013年上半年增20%,至1,700萬 (3) 要補稅,睇來煲盈利都付出唔少代價 (4) 資本結構不尋常,竟然有淨現金少量 6. 總結 因為老闆關係,假數機會幾重,大家都需要小心提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6592
Line姊妹作 三趨勢專打臉書痛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4368
從財務分析看企業價值姊妹篇:崑崙能源(00135) 格隆匯 三毛不在家http://www.guuzh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06&extra=page%3D1崑崙能源(00135)原名中油香港,從事石油上游業務,,2008年12月中石油收購了中油香港56.66%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定位中油香港為下游業務平台,即專注於天然氣分銷,2010年3月中油香港改名為崑崙能源。崑崙能源自2009年開始開展天然氣業務,大股東陸續注入燃氣資產。 讀崑崙能源的主席報告,給我感覺是中規中矩,更像是領導在做報告,而不是向股東匯報工作,沒有384中燃創業者的激情,但也嚴謹規範。公司的損益表各項分列清楚,讓人一目瞭然。(註:香港的財報不像A股的財報必需統一格式,它可以一個大的框架下,自由加減一些項目,力求完整地反映公司的財務狀況。) ![]() ![]() ![]() ![]() ![]() 崑崙能源的報表規範,詳細,各項財務指標良好,沒有什麼可讓投資者質疑的地方。通過和00384中國燃氣的比較可以看出,昆能的優勢在財務狀況方面,它的負債比率在健康範圍內。 結束語:功夫在表外 通過對崑崙能源和中國燃氣的財務報表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昆能和中燃都是好行業中的好公司。財務分析只是投資中佐證你判斷的一環,分析之外的買入,持有,才是考驗投資者功力的時候,如果我2009年3元塊錢買入135,期間不做任何操作,不考慮分紅,今天它的股價是13元,收益率為333%;在如果我2009年1元買入384,期間不做任何操作,不考慮分紅,今天它的股價16元,收益率1500%。2009年中燃和昆能確實在那個價格上,我也曾經買過,而且買後也信誓旦旦的長期投資,但我都食言了,只賺取了中間一小段利潤。每天關注股市,心情隨著股價起伏波動,還不斷地被其他幾倍股誘惑,殊不知自己手裡的就是寶貝。 選對行業,選對公司,站在時間的一邊,讓時間慢慢變金錢,大道至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3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