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打新好基 阿能了

http://xueqiu.com/4828449130/29676561
IPO開閘啦,一大波新股正在逼近。想借基金薅新股的你,是否已經蠢蠢欲動了呢?阿能哥之前寫過兩篇,教大家怎麼選打新基金的文章。基友們都說阿能哥光說不練假把式,說得天花亂墜,就是不見乾貨。

嗯,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魚,這次就不廢話啦,直接送上精選的打新基金。
查看原图
這裡在簡單說一下選基金的思路,詳細的分析,也可以翻看以前寫的兩篇文章。
(新股打不著?那就薅基毛!http://xueqiu.com/4828449130/28009777;一起來,挑打新基金!http://xueqiu.com/4828449130/28131181

1、  選擇權益類投資,專注於打新股的。表現在表格中,就是2013Q4的股票倉位和2014Q1的股票倉位都比較低。

2、  基金的規模不宜過大,因為每個基金能中籤,就已經燒高香了,如果規模太大,即使中籤,新股的貢獻度對淨值的影響也很小。

3、  理論上講保本基金是最好的打新標的,但是申購贖回費都比較高,選擇的時候需考慮。(圖片中的費率都是按照最高標準的,實際上可以有折扣。)

嗯,就是這些了,OVER!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2393

誰說單身不能過情人節!閨蜜、好基友占七夕出遊半邊天

“七夕今宵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七夕節來了,在線旅遊市場爆棚。

第一財經記者在七夕當天對攜程、去哪兒、驢媽媽、同程等采訪後了解到,今年的七夕節相比往年出現不少新趨勢:90後已經成為出遊出行當之無愧的主力軍,以曼谷為首的東南亞成為年輕一族的首選旅遊勝地。

最引人註意的是,相比以往的情侶出行,“單身汪”也可以過情人節。今年七夕,同性好友——閨蜜、好基友的出行比例已經占領了近乎半邊天。此外,不少已婚人士也非常願意在七夕時節來一場浪漫的夫婦約會。

七夕出行90後占比超4成

去哪兒網聯合環球漫遊Wi-Fi從熱門目的地、酒店、出境人群等多個維度進行分析,推出七夕出境遊大數據報告。數據顯示,自2015年起,90後年輕一代七夕選擇出行的比例持續攀升。憑借互聯網行為習慣以及愛瘋愛玩的特性,2016年該人群出行占比超過4成,已經超過70、80後人群總和。

數據表明,當下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年輕人已經成為出行主力,90後更願意在七夕節日花費精力和金錢與自己的另一半共度假日。值得註意的是,80後人群出行比例繼續降低,主要由兩個原因構成:一,時間不允許,不適合出境旅行;二,由於購房、小孩以及贍養父母等經濟壓力巨大,往往只在長假期間選擇出行。

出遊活躍度排行中,上海、北京、廣州連續多年霸占出境遊前三名寶座,成都、深圳、重慶、昆明、杭州、青島、西安位列第4~10名。

一般而言,由於“土豪”眾多、工作壓力大,一線城市居民會用旅遊排解生活壓力,因此北上廣深等出境遊連續多年高溫不退;而成都居民在這一維度上出人意料地與“北上廣”並列,凸顯出成都人對於生活、旅行發自內心的熱愛。

在出境遊目的地排行中,曼谷、首爾、吉隆坡、東京、大阪、新加坡、洛杉磯、紐約、普吉、舊金山成最熱門的十大目的地。其中,曼谷、首爾、吉隆坡連續兩年挺進前三名。業內人士分析稱,由於距離短、價格便宜、風景宜人,東南亞旅遊將會持續高溫。

閨蜜、已婚人士出行

世界這麽大,誰都想去看看,誰說一定要情侶才可以出來瘋?

去哪兒的調查發現,傳統七夕已經不再是情侶專利,不少單身女性會選擇結伴出行,而閨蜜成為最佳人選。

在出行人數調查中,情侶出行占比55.25%。然而,今年的出行呈現一個新趨勢:閨蜜占出行36.15%,該比例大幅躥升。此外,選擇在七夕一起出行的男性好友也不少,因此同性好友的七夕出行占比達到近乎半邊天。

除了“單身汪”可以結伴七夕出遊,已婚人士也可以!

攜程的一項調研顯示,有40.9%的人希望在七夕節和愛人進行一次浪漫之旅,20.4%的人希望在酒店安排一次完美的約會。從數據上看,男性比女性更期待七夕浪漫之旅,80後對旅行更為熱衷。而令人意外的是,在酒店約會意願最強的是已婚未育人士,最期待浪漫之旅的則是已婚已育人士。看來婚姻並非會磨滅人們的浪漫情懷,相反,婚姻讓人們更懂得浪漫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從預訂方式來看,有60%的受訪者會在App上預訂,25%會在旅遊類網站上預訂。

在酒店偏好方面,特色酒店異軍突起,成為七夕約會酒店首選,快捷酒店需求依然旺盛。90後和70後是特色酒店的擁躉,80後最愛的是高星級酒店,人們對情趣酒店的新鮮度有所降低。

76.2%的人表示,七夕節的酒店約會會比平時安排得更細致。酒店的服務品質是受訪者最看重的一項,床的舒適程度當然和約會質量息息相關,七夕節禮遇、酒店的硬件設施等也是受訪者七夕節選擇酒店的考慮因素。

攜程大數據顯示,目從目前的酒店訂單情況來看,高星級酒店的占比達52.7%,特色酒店為19.2%;從床型上來看,大床房占62.5%。

調研顯示,63.3%的已婚未育人士認為在七夕節“造人”是個不錯的選擇,在浪漫的氛圍中受孕對寶寶更有益。對於已婚人士來說,七夕節還有其他意義。調研顯示,50.5%的已婚已育人士表示,七夕節正值暑假,會考慮帶孩子一起出遊,但也有26.7%的有孩一族堅決要過二人世界。

越年輕越願花錢

調研顯示,有71%的人表示會選擇情人節、七夕節等特別的日子和伴侶出遊,有78%的人認為在特別的節日安排一次浪漫之旅可以有效增進伴侶間的感情。

在七夕節安排一次浪漫之旅,在預算方面,19.7%的人希望花費人均500~1000元,30.7%的人可以接受人均1000~3000元之內,27.9%的人可以接受人均3000~5000元,有10%的人準備花費人均5000~10000元過一個美好的七夕節。從數據上看,80後預算最多,但最願意為愛“一擲千金”的是90後,有4%的90後受訪者願意花費人均1萬元以上過七夕。

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獲悉,七夕的出境遊中,Wi-Fi、單反相機等成為情侶的必備品。其中,Wi-Fi尤其重要,不論是出發前的查路線,還是拍美照發朋友圈,沒有Wi-Fi寸步難行。大部分情侶在旅行前會預定環球漫遊隨身Wi-Fi,保證任何時間都有網絡。此外,相機則是留下兩人美好瞬間的重要道具,雖說手機拍照能力已經非常強大,但在海邊、夜市這些必去景點,專業相機的成像效果依然優於任何手機。

隨著近年來移動網絡的發展,移動Wi-Fi成為大多數出境遊旅客必備單品。環球漫遊Wi-Fi數據顯示,在Wi-Fi用戶流量使用分配圖中,社交媒體占比87%,說明旅客不管身在何處,也要隨時保持交流暢通。當然,朋友圈各種美景刷屏也必不可少,因為“千里之外”也要刷個朋友圈。而查找攻略、購物比價以及景點、交通也成為了移動流量大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9371

大學生艾滋病感染病例連年高速增長,八成源於“好基友”

據人民日報公眾號報道, “艾滋病”、“象牙塔”,兩個詞看似毫無瓜葛,如今卻被一串串急劇攀升的數字緊緊地捆綁在一起。

日前,南昌市疾控中心公布數據顯示,至2016年8月底,南昌全市已有37所高校報告艾滋病感染者或病人,共報告存活學生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35例,死亡7例,近5年來,青年學生艾滋病疫情年增長率為43.16%。

聖潔的高校仿佛中了魔咒,揮之不去,特別是近幾年,學生“染艾”人數迅速增加……

看看下列細思極恐的數字:

北京:2015年1月至10月新增艾滋病病例3000余例,青年學生感染人數上升較快。近兩年,北京市大學生感染艾滋病每年新增100多例,以同性性行為傳播為主。

上海:2015年共報告發現青年學生感染者92例,較去年同期上升31.4%。

廣州:從2002年開始發現學生感染艾滋病病例,截至2013年底已累計117例,九成都是經同性的性傳播感染。

在北上廣等大城市高校艾滋病情上漲的同時,一些中部省份高校學生的情況也不容樂觀,比如說湖南大學生艾滋病患者8年竟上升37倍。

正如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心主任吳尊友表示,“2011年到2015年,我國15~24歲大中學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凈年均增長率達35%(扣除檢測增加的因素)”,且65%的學生感染發生在18~22歲的大學期間。可謂是觸目驚心,如此發展下去,後果可謂不可想象。

高校本為一方凈土,學習的樂土,創新的樂園,為何成為艾滋病重災區?艾滋病又是如何入侵象牙塔?

高校染艾者八成源於“好基友”

根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數據,性傳播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徑,而在青年學生中通過男男性傳播感染已達81.6%,形勢非常嚴峻。

以廣東為例,2002年至2015年,廣東累計學生艾滋病病例為630例,其中男男同性性傳播占比70%;在江西南昌2011—2015年新發學生病例中,男男同性性傳播占83.61%;湖南省從2007—2015年累計報告536例,這些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學生主要是男性,占90%以上,傳播途徑以男性同性性傳播為主,占69.6%。

對此,吳尊友分析,大學生男男同性傳播感染者上升的主要原因大致有兩個,一是早期對這部分人群不夠重視,監測不到感染情況,二是大學生剛從高中學業壓力釋放出來,對男男同性性行為感到新鮮,就想“嘗試一下”,但他們並不知道其中的風險。

性觀念開放,性知識滯後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於性話題及性行為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2015年,針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西安等34個城市的高校本科生,分男女、年級進行摸底調查研究顯示:接受調查的大學生中60.5%接受性解放、性自由,67.1%接受婚前性行為,近七成大學生接受未婚同居行為。

大學生的性觀念、性心理、性行為雖然趨於開放化,可是對於性病知識的缺乏及預防能力卻令人堪憂。西安南郊某高校22歲男研究生小東(化名)怎麽也沒想到有一天自己會感染艾滋病,“一直不敢也不想檢查,總覺得距離我很遙遠。”外表斯文的小東說,他在讀研前就比較喜歡男性,“男友”都是經網絡認識的,通過QQ聊天,等聊得投緣後就約會,“有四五個,長的交往幾個月,短的就一次”,大家在一起不問名字,也不用安全套。他自己也不知道是被哪位“男友”感染的,是否還有人因為自己而感染。

以廣州10所高校600名在讀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小組座談等形式進行對性傳播疾病相關知識的調查中,發現大學生對性病的了解甚少,50%的學生表示“有所了解”,23%的學生表示“不了解”;在處理性病的問題上,54%的受訪學生選擇“自行去看醫生”,少數學生選擇“默默忍受”。

甚至有的大學生認為自己離艾滋病很遠,不會被感染。廣州高校大學生防艾公益組織介紹,大學生“男男”之間沒有避孕需要,大多不會采用防護措施,導致“男男”成為大學生艾滋感染最高危的群體。

教育宣傳的缺位

連年高速度增長的大學生艾滋病感染病例對於學校、對於社會、對於每個家庭都將是一場噩耗。

調查顯示,互聯網、書本、雜誌和跟同齡朋友交流是獲取性知識主要途徑。其中,不少男生通過互聯網、色情材料了解性知識。

傳道授業的大學,卻忽視了人生的“必修科目”:性安全教育。

陜西某高校教師劉聞,自己也是一位艾滋感染者,他說校領導往往對性教育聞之色變、避而不談。劉聞表示:沒有人願意談。如果談的話,可能社會上會認為,是不是這個學校有問題,會影響學校招生。

有些高校即使開展性教育,也僅限於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那一天。陳子煌所在的公益組織曾在高校開展過講座,但效果不甚理想。陳子煌說,那些學生都不是自己來的,是學校團委下發命令,每個班要來多少個人,來加學分的。

在教育部體衛藝司巡視員廖文科看來,高校防艾教育開展的最大阻礙,恰恰是某些高校管理者,沒有把它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來抓。

如果大學防艾知識課堂持續“失語”,學生們得不到健康、正確的教育,很可能誤入歧途甚至給他人帶來傷害。正如我們看到的結果,青年學生艾滋病疫情上升明顯,這些被感染孩子的人生悲劇已經無法再彌補。

較低的自檢率和自知率

南昌疾控每年主要對暗娼、吸毒人員、“男男”、性病門診、腎透析、無償獻血、青年學生進行檢測。專家介紹,疾控部門主動對這些高危人群檢測外,市民還可以享受免費自檢,但居民自檢率很不理想。比如,南昌去年艾滋病檢測55萬人次,除了重複檢測和外地人口,南昌艾滋病自願檢測人數還不足10%。“很多人還是礙於面子,不好意思,另外不少高危人群也抱有僥幸心理。”專家說。

正是這種礙於面子,不好意思的心理作祟,艾滋病的自知率在我國也並不高。與美國等國家相比,中國艾滋感染者的知曉率,也就是自知率還處於一個相當低的水平。根據《中國青年報》2014年12月的報道,美國艾滋感染者的知曉率為75%,我國估算為54%。

有些人是因為不想知道自己是感染者,因為擔心檢測出來後根治不了卻還要受歧視,找不到工作。“但這同時也意味著錯過了接受治療和關愛的機會,增加了傳播的可能,形成了一個非常負面的鏈條反應”,專家分析說。

潛在的社會歧視是影響中國艾滋病感染者自知率較低的一個主要原因,而社會歧視存在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公眾對艾滋病的傳播方式還並不了解。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國《艾滋病防治條例》中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歧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病人及其家屬享有的婚姻、就業、就醫、入學等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對於在高校中日益龐大的這一群體,廖文科認為,高校一方面應該有針對性地普及和加強艾滋防控教育,另一方面,更要為這些已經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學生們完成學業提供方便。

針對高校青年學生的防艾工作雖說是教育行政部門與高校的分內事,但是,我們的社會各界也應該有良知,來促進那些正處於青春期的大學生健康成長。

還有,我們的家庭,尤其是我們的父母,不要以為孩子考上了大學就萬事大吉,放任孩子,這其實同樣會害了孩子,會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考上大學,作為家長,依然不能放松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性方面的教育,要有正確的引導,讓孩子安全度過青春危險期。

高校何以成為艾滋病的重災區?這不是我們只需要思考的時候,而是我們需要面對、需要以實行行動來應對的時候。要將艾滋病毒逐出校園,不能再停留在口號,而需要我們整個高校、整個社會、每個家庭都聯動起來,共同發力將艾滋病的宣傳教育細水長流地進行下去。如果說曾經的失語已經難以彌補,那麽今天嚴峻的現實會倒逼我們行動起來。

關心、關註大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只是因為他們是孩子,還是我們的未來和希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78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