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命盤曝光求四大風水佬打救陳振聰絕境種生基


2010-02-25  NM





在千億爭產案中慘敗,又因涉偽造遺囑,被警方拘查的「哨牙通」陳振聰,密鑼緊鼓大反擊,不單申請禁制警方翻閱搜查文件,還申請延期上訴期限。表面躊躇滿志,風水佬出身的他,實則慌不擇路,四出尋訪風水師施行改運道術「種生基」,妄圖在爭產案上反敗為勝。

據悉,本港有所謂四大種生基天王,當中曾為小甜甜龔如心種生基的風水師俞志麟,證實本月初陳振聰派人找他願出一千萬種生基,但他覺得陳道德甚有問題,揚言一億都唔做,上週更登報呼籲同行「罷種」,另外兩名「生基王」也杯葛陳,即時打亂陳營部署。

君 子愛財,取之有道,決不可做傷天害理、違背良心之事而感到後悔與心中抱憾,故縱然有人出價千萬要本人替某商人種生基,本人已回覆,就算給我一億,我亦不會 埋沒良心,與全港市民為敵……」上週三,《明報》刊登了一個四分一版啟事,題為「一個術數家之心聲」,下款寫着的,正是於○五年曾替龔如心種生基、最後小 甜甜上訴打贏官司而一戰成名的風水師俞志麟。

啟事刊登後,隨即引來風水界議論紛紛,大家都問:「點解有錢唔賺?」「點解要咁高調登廣告?」

小甜甜○五年向俞志麟提供一組時辰八字,看其人是否生命中的貴人,當時並無透露姓名(後來俞才把其名字寫上),但出生年月日(新舊曆),就與陳振聰脗合。

登廣告明志

上週六,頂着大肚腩的俞志麟,坐在上環的辦公室接受訪問,聲如洪鐘的他,承認出價一億,是誇張講法,但透露陳振聰確曾委派同姓親信向他發動銀彈攻勢,要求代種生基,還開出「如心價」一千萬,希望打動他出手,助首役一敗塗地的陳振聰,在爭產案上運轉乾坤,反敗為勝。

「每 逢新正頭,都有好多熟客上嚟批流年運程,農曆年前個星期一(二月八日),突然有一男一女,預約上嚟批流年,之前從無睇過,又無話邊個介紹,男的叫陳振傑, 同陳振聰只差一個字。講完流年,佢突然喺袋拎咗張白紙出來,上面寫咗個日期同時間,佢同我講,話紙上面呢個人犯咗官非,想我幫佢搵個好穴種生基,希望贏到 場官司,但就無透露呢個人係咩人。」翻查資料,陳振聰和龔家打官司時,三名胞弟出庭力撐,包括陳振鴻、振田及振國,但就沒有一個叫陳振傑,俞相信可能是陳 的堂弟。

每月閒閒哋為逾百條命開命盤的俞志麟,一眼看出寫在紙上的時辰八字,正是世紀爭產案主角陳振聰,「○五年時,我首次同龔如心見面,佢原本係想叫我幫佢種生基,但甫坐下,就遞咗張紙俾我,又係好似呢個神秘客人咁,只係寫住一個人嘅出生年月日同時間,同樣無名無姓。」

為小甜甜種生基

時 間回到○五年初,當時小甜甜為了與家翁王廷歆的爭產訴訟,鬥到你死我活,小甜甜已先輸一仗,高院在○二年十一月裁定王廷歆勝訴,後來小甜甜上訴,亦被上訴 庭駁回,於是再上訴至終審法院,更因此被指懷疑偽造遺囑隨時入獄,心力交瘁,最後更患上卵巢癌,為了打贏官司及戰勝癌魔,她於是透過助手約見俞志麟求助種 生基。當時陳振聰和小甜甜已相識,陳更教她在集團物業地底種生基,這次趁着見俞志麟的機會,便問俞她和陳的八字是否相配,「我同呢個人(陳振聰)八字夾唔 夾,有無緣分?佢喺我身邊會唔會幫到我?」

俞志麟說當年小甜甜除了連串追問他有關陳振聰的事,還要求他代開陳的命盤,想確定陳是否她生命中的「貴人」。俞說:「當時梗唔知佢就係陳振聰!」但就清楚記得當時向龔說她與陳的其中一組時辰八字相剋,會掀是非,也有機會為這個人付出很多,龔聽後點點頭,沒有作聲。

俞後來替小甜甜在廣西合浦縣星島湖上其中一個小島種生基,墳內放了她的胸圍、底褲、一套紅色連身裙、指甲、頭髮和一隻牙齒,包在一個小棺木內。

○五年九月,終審庭裁定小甜甜上訴得直,反敗為勝的小甜甜,馬上給俞送上一封利是,裡面是一張寫了七個零的一千萬支票。

當 年小甜甜所給的陳振聰八字,俞志麟還保留着,記者要求看,他就從抽屜中取出一張紙,上面寫了陳振聰的出生年月日及八字,和陳身份證上的日期完全脗合。這個 八字,俞說事隔幾年,仍然清楚記得,所以當陳振傑要求他代種生基時,便直問陳這人是否陳振聰,「佢(陳振傑)呆一呆,沉默一陣答話係,仲話會俾五倍價錢, 即係一百萬叫我做(俞種生基的酬勞為每次二十萬),最緊要做得好,我當時諗都無諗,就答話唔會接呢單生意,因為我唔想同香港市民為敵,佢聽我咁講,有啲愕 然。」

但陳振傑不罷休,於是不斷加碼以金錢利誘,最後還講了一句:「你幫人睇風水,都係為咗錢啫!」坐在辦公室攤開雙手的俞志麟愈說愈火 滾,謂搞到要登報「明志」,就是因為受這句話刺激,「唔係個個都咁貪錢,我即時請佢另請高明,佢見我咁強硬,無再講咩,坐一陣就走,但第二日朝早又打電話 嚟,話想出個王太(即小甜甜)價(一千萬元)俾我,叫我再考慮。」

幫了會有報應

為免節外生枝,俞決定登報澄清,還呼籲同 行「封殺」陳振聰,不要為他種生基轉運,記者追問為何如此堅決,他斬釘截鐵謂:「他不可以幫,幫了我會有報應,如果唔報在我身上,都會報在我老婆子女身 上,佢爭產係一個錯誤決定!」俞又說首次登報公開「明志」,並不是龔家向他施壓,擔心他掉轉槍頭,而是為免自己抵不住銀彈戰術,迫不得已。「錢好容易打動 人心,我想趁自己仍然清醒,俾自己一個公開嘅承諾:證明俾外面嘅人知,唔係個個風水師都好似近排啲新聞咁,唔係騙財騙色,就係為咗錢咩都肯做,埋沒良 心。」

據悉陳振聰知道游說失敗後,並未放棄,四出找其他風水師幫助,誓要種到生基為止。

行內人指,本港風水界有所謂四大種生基天王,除了「有錢唔賺」的俞志麟外,還有曾替彭定康任內的港督府睇風水的黃文超(外號觀龍)、門生曾獲邀上庭為華懋作供的劉啟治,以及曾替何鴻燊尋生基穴的內地風水師林元群。

本刊先後找過這三名「生基王」,他們當中有兩個都異口同聲說:不會為陳振聰種生基。

搵死人着數唔抵幫

師 承祖父輩、七十四歲的劉啟治,曾走訪胡錦濤、蔣介石及毛澤東等名人祖墳,他週一在元朗家中接受訪問時,坦言即使陳振聰前來找他種生基,他也會拒絕。他解 釋:「作為一個學術數的人,有個大忌,就係唔會搵死人着數,不論事件是對是錯,陳振聰在法庭上講出小甜甜咁多過去的事,都係不道德,所以我係絕不會幫 他!」

劉啟治又說:「為人種生基要付出福德,我每次為人種生基,都要先睇過當事人個時辰八字,數過手指,認為佢所求合理先會做,我都試過幫唔少犯官非嘅人搵穴,佢哋都係俾人陷害值得幫,同陳振聰情況好唔同。」他最後更要求記者不要登出他的全名,說不想和陳振聰扯上任何關係。

另一「生基王」觀龍,曾替吉之島、香港聯交所堪察風水,同樣表示不會為陳振聰種生基,但就不願多講原因,「我只想講:不義之財,冤孽嚟,瘟疫去,要唔要都罷啦。」

不 過,第四位生基天王林元群就表示會幫陳振聰。林元群是廣東高州人,和俞志麟是相識二十多年的老友。高州是全國生基墓最集中的地方,何鴻燊、謝霆鋒的生基穴 都葬於高州,林元群半生尋穴無數,目前一半時間在高州,另一半時間在港開班授徒,接受訪問期間,他也身在高州家鄉。他說信陳手持的遺囑為真,「我可以幫佢 大事化小,但要完全化解官司就好難!」

陳振聰上訴反擊

陳振聰自爭產案敗訴、被商業罪案調查科拘留查問後,曾高調反擊,月中入 稟高等法院,控告律政司司長及警務處處長,指警方取去的證物涉及法律專業保密權,要求法庭澄清,希望藉此阻止警方閱讀搜查所得的文件,連日來又在山頂豪宅 隱居,極少踏出家門,把握機會與律師商量對策向法庭申請延期上訴。

原本陳振聰須於頒布判詞後的二十八天內,即三月二日前,向高院呈交上訴通 知書,列出上訴理據,但陳振聰一方於上週五向高院申請延長提出上訴的時限,由原定的三月二日延至四月二日,原審法官林文瀚於本週四聆聽延期申請,而爭產勝 方華懋慈善基金已表明反對。究竟種生基是否可以打救陳振聰,俞志麟說:「錢唔係萬能,其實,搞咁多嘢做咩?陳先生都好應該早日回頭是岸。」自言與廣大小市 民同坐一條船、希望那筆過千億遺產可以造福社會的俞志麟總結說。

名人瘋狂種生基

種生基為傳統巫術,由當初被視為邪邪哋的旁門 左道,到今日愈趨普及,名人效應功不可沒。其中,以治病延壽最多,較廣為人知的,除了去年跌倒中風一度命危的賭王何鴻燊外,另如早前病重的藝人薛家燕,均 希望借生基續命。至於早已逾百的六叔邵逸夫,雖然無大病痛,但就以生基延壽。

除了治病延壽,也有特殊要求,如早前因為醉酒心臟一度停頓的馬清偉,其前妻薛芷倫,七年前便曾就「求和合」種生基。另身為基督徒的民政事務局前局長何志平,也和太太胡慧中在順德故鄉種生基求「添丁」。而藝人謝霆鋒(圖)及古巨基等,就想以生基創事業高峰,各適其適。

假生基氾濫

龔如心爭產案中,種生基一詞廣為人知,除了小甜甜,賭王何鴻燊、謝霆鋒等都為健康及運程種生基,令種生基成為一門大生意,造就數千元有交易的所謂平民版「小生基」大受歡迎,但俞志麟就直指只屬冒牌貨,「等於叫人將生基葬喺停車場,點吸靈氣呀!」

俞志麟說,所謂「種生基」,是將當事人的頭髮、指甲及近身物品葬於風水地,借助大自然力量改運。這種源自遠古的神秘巫術,盛傳能透支非分之福,改變原來因果。尋覓所謂龍穴吸取靈氣,即如中國人傳統要找風水地安葬先人,以期福蔭後人。

但 畢竟福地難尋,動輒十萬元以上的生基墓,非人人負擔得起,眼見愈來愈多人欲種生基轉運,曾在龔如心案作供的風水師司徒法正,就想出廉價版「小生基」,由八 千八到數萬元不等,其門如市,不過並非將頭髮、指甲葬在風水地穴,而是放在香爐裡面,再將香爐擺上神壇供奉。司徒法正的師兄,正是俞志麟。

俞志麟直斥這種噱頭味濃的小生基搵笨,「呢個做法其實叫本命爐,基本上大部分法科師傅都識,祈求神靈保平安,根本唔係種生基!」

紫微王評陳振聰命格

本 刊把陳振聰八字交給有「紫微王」之稱的馮岳批閱,馮曾執筆撰寫車公廟籤文解讀天書,甚有權威。他根據陳的時辰八字開命盤,謂現年五十一歲的陳振聰,正進入 第六個十年大運關鍵期,今年受「天刑」官非星影響,未來日子都要出入法庭,加上「地劫」及「地空」等凶星,身家會大縮水,且事業也會一落千丈。

不 過,馮謂陳屬「命不該絕」的命格,晚年雖聲名狼藉,但錢財卻不缺,「人世間總共有一百二十粒星,紫微斗數分本位、對官同三拱,唔同時辰八字,互為影響,佢 命格之中有一粒遺產星『天巫』及財富星『天府』猛照,晚年錢財不缺,雖然未必會贏官司,但有機會偷雞免刑責,唔使坐監,化險為夷。」

八 十二歲的馮老又說,陳振聰的「本命宮」有天機及天魁兩粒星,兩者都代表機智聰明,表示陳是食腦之人,靠把口致富,他這樣總結:「陳振聰攞咗廿幾億仲未心 足,人情上講唔過去,但從佢嘅命格睇,又真係唔衰得晒喎。」是命不該絕,還是天網恢恢,且看這宗世紀長命官司,最終如何了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421

從絕境中殺出血路 郭奕伶


2011-2-28  TCW




以下,是福特汽車執行長穆拉利(Alan Mullaly)的一段回憶。當時,他剛上任,面對的是一家連年虧損的百年老店。

「即使已經有累積一百七十億美元的損失,還是沒有人敢說真話,所有報告的圖表和指標都是安全的綠色……, 我把會議停下來, 一一看著每個人,但我只看到每個人把眼神飄往地上。」

「當馬克(Mark Field,福特北美市場總裁)提出紅色警告時,整個房間陷入了沉默,所有人都在看,這個CEO會有什麼反應。每個人的眼神都在說,馬克這回玩完了。」

「但我開始鼓掌,我說,馬克,太棒了,我可以做什麼事來幫你?」

變革才剛開始,金融海嘯便狠撲而來,穆拉利必須帶著員工們,在絕境中殺出一條血路。

拒絕政府金援、砍掉三分之一人力、關掉十七條生產線、彎腰學習豐田式生產……,去年,福特端出十年來最佳的財務數字。

「我們沒有拿納稅人的錢,」員工們驕傲的穿上印有這標語的制服,多麼諷刺又多麼令人警惕的一句話。

海嘯一千天,美國正努力的從泥淖中爬起來。福特汽車,只是一個縮影。

過去被寵壞了的美國人,習慣揮霍,縱容大而無當,一場海嘯,將他們的美國夢打醒。然而,也唯有置之死地,才能讓人重生。

就在資金撤出新興市場,美股突破海嘯前高點之際,在零下十度的大雪中,《商業周刊》採訪團隊重返美國三大城市,帶回近兩萬字的第一手觀察,解析美國景氣的真相。

在底特律車展,我們看到三大車廠回來了,並交出三年來最佳成績單,連被稱為「鬼城」的底特律,都展開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改造運動;在紐約,我們看到亞洲買主搶進房市、零售業端出意外的好成績;在矽谷,以潔淨能源、生技業為主的新創業潮正在誕生。

新美國的樣貌,還在醞釀、修正,但顯然跟過去不同了。

「美國社會的偉大,不在於比其他國家啟蒙更早、更文明;而是因為她總能從自己的錯誤中,找到未來的新力量。」一八三五年,現代社會學先驅托克維爾(Alexis de Tocqueville)說,這個觀點,也詮釋了美國史上每一次的自我再造。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03

安博被逼至絕境:開中概股被託管先河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828.html

導讀:6月12日,開曼群島法院向安博教育(AMBO.NYSE)發出臨時託管(Provisional Liquidation)的通知,並且任命畢馬威(KPMG)為臨時託管人,同時,法院還命令遣散安博董事會並賦予臨時託管人(畢馬威)控制公司的賬目和 業務。i美股分析師李瑩表示,這是在美上市的中概股首次被判託管。

實際上,早在今年4月,安博的海外機構大股東Avenue Capital Group就向開曼群島法院對安博教育提起訴訟,稱鑑於安博內控失控,公司資產面臨風險,要求安博召開臨時股東大會,罷免CEO黃勁,如果要求無法得到滿 足將考慮要求公司進行清算,另兩位大股東麥格理和霸菱亞洲都對此表示支持。但是Avenue Capital等要求的臨時股東大會並未召開,開曼群島法院擔心Avenue Capital等股東資產被公司侵蝕,遂採取臨時緊急措施,任命畢馬威為臨時託管人,讓畢馬威行使董事會和CEO的職務,以確保資產安全,並進行相關調 查。

從法律上說,安博教育應該遵從開曼群島法院的要求,讓畢馬威接管董事會,然後立即召開股東大會。但是,由於在開曼註冊的安博教育(在美國上市的 實體)是通過VIE結構控制中國國內其主要的運營實體即安博管理層的,開曼群島法院對安博的判決是否能在國內順利實施?即安博管理層是否會執行這一判決, 目前仍是待解的謎題。安博教育市場與品牌推廣部負責人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對於上述託管判決,安博不予回應。

安博目前面臨的難題,其實在業內已有先例。2012年,因為海外投資者和中方管理層的控制權之爭,海外投資者通過股東大會等「合法」程序獲得了 雙威的控制權,但是中方管理層卻將雙威VIE結構控制下國內的主要資產(學校、賬上現金)等全部捲走,直到現在都不知所蹤。海外投資者拿到的只有在美國上 市的雙威空殼,而雙威教育也最終從美國退市,投資者損失慘重。

2012年,時任雙威教育CEO的陳子昂在被免職前的9個月裡,通過關聯公司交易和向上市公司董事會瞞報,涉嫌捲走語培和雙威兩家公司合計超過 5億元人民幣的現金。另外,雙威教育集團的核心資產——由該集團控股企業投資的三家國內民辦學院,其中已有兩家學院的投資企業,被陳子昂私自轉讓給了數位 自然人,而雙威集團董事會此前毫不知情。在此之後,VIE結構在美國資本市場的信任度跌到冰點。

安博會成為第二個雙威嗎?安博旗下最有價值的資產——京翰一對一的命運將會如何?

賣不賣京翰很糾結

「京翰現在可以說是安博的命脈了,京翰的營收佔到集團營收的近50%,只要安博穩住京翰,就不會發生全面崩潰。」北京某教育機構高管李岩認為:「京翰可以算是由安博一手培育起來的企業,現任安博副總裁的黃森磊是京翰的主要運作者。在安博扶持下,京翰從一家區域性機構發展成全國性機構,業績仍然在持續增長中。」

「京翰是安博旗下唯一一個可能受到資本市場認可、具備獨立上市可能性的公司。」i美股分析師李瑩的觀點更加一針見血。

然而,京翰究竟估值幾何?數據顯示:京翰教育成立於2000年,2009年被安博以1.23億元人民幣現金收購。截至2013年3月19日,京翰已進入全國22個城市,共有214個教學中心。

在安博業已公佈的2011財年年報中,基礎教育部分即中小學課外輔導業務的營收達到1.279億美元。雖然安博並未公佈京翰的具體收入,但市場人士普遍認為,京翰2012年的收入應該在1億美元以上。參考一對一全行業的利潤在5%~10%左右,京翰的利潤應該在500萬~1000萬美元左右。以美股中國教育公司平均15倍左右的市盈率計算,京翰的估值應在7500萬~1.5億美元之間。

對比同樣主營一對一業務的另一家上市公司學大教育,截至2013年5月22日,學大市值2.14億美元,而其2012財年的營收為2.932億美元,約為京翰的三倍。以學大市值三分之一來計算,京翰的估值約為7000萬美元。

「如今,美國資本市場對中國教育公司並不感冒,目前京翰保守估值也應在7000萬~8000萬美元左右。這麼少的估值直接去上市,並不划算。」李瑩表示。而對於京翰是否出售一事,記者向安博教育求證,對方未予回應。

事實上,若論及出售,京翰的價值主要還是取決於買家。而放眼望去,在能夠買得起京翰的教育公司中,學大明確表示短期內無收購意向,新東方和學而思則都在精簡一對一業務,精銳自稱主打高端,與京翰的定位並不符合。

而最可能的收購對象,是獨立的基金或資本機構。「近年來,各類基金對中國教育公司非常感興趣。比如華爾街英語的創始人就將華爾街英語賣給了凱雷,自己則成功套現。」和君諮詢高級諮詢師侯瑞琦說。

然而,自2011年到2012年之後,一對一輔導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全行業利潤低下的問題已日趨顯現。「如果我是安博的老闆,我會願意讓它獨立上市,或者賣掉。京翰的業績這幾年一直在上升,現在差不多達到頂峰了。而再往後的話,一對一的行情就不好說了。」李岩同時也認為:「如果安博還指望京翰替它賺錢的話,是不會輕易賣掉的。」

光鮮背後有暗影

王雨佳

從2012年至今,已有不少曾經光鮮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在美國資本市場黯然離場。這一現實也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認識到:去美國上市,不僅意味著鐘聲響起、財富增值,隨之而來的也包括對企業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

時至今日,安博旗下的大部分機構都在正常運轉,但這樣一家「正常」的公司,何以在資本市場出盡洋相?

也許,安博的管理層當初也沒有料到,在全部營收中佔比微乎其微的同升湖和競才修業兩所學校的財務問題,會將公司逼至絕境。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曾公開表示,他直到今天還對新東方上市感到後悔。俞敏洪認為,機構正規化、透明化是對中國教育企業的極大挑戰。但實際上,財 務的全面公開,第一個結果是成本迅速增加;第二個風險則是一些行走於灰色地帶的財務問題被資本市場無限放大,其結局就有如安博。

實際上,當初指控剛剛披露,安博董事會就很快成立了獨立審計委員會進行內部調查,反應也算迅速。但是,安博第三任首席財務執行官Mr.Gareth Kung的辭職,印證了投資者「關鍵人物在關鍵時點辭職,主要源自一些信息無法披露或澄清」的猜測。

從2012年7月至今將近1年的時間裡,安博董事會獨立審計委員會對財務造假的指控調查沒有得出任何結果,安博再也沒有披露任何財務數據。面對媒體,安博集團仍然保持沉默,不回應一切質疑。

「在美國資本市場,哪怕一丁點的隱瞞、造假,都是一個公司最大的醜聞。安博對於財務造假等問題至今沒有拿出任何解釋,在美國投資者看來,這就是公司抹不去的污點。」和君諮詢高級諮詢師侯瑞琦說。

難道安博已經走投無路了嗎?實際上,退市不意味著失敗。在美國,哪怕企業資不抵債,資本的操盤手仍然可能化腐朽為神奇。一個典型的案例是:從 1981年到2009年,世界最大床墊公司席夢思已歷經7次股權買賣和資產重組。然而歷屆買主,無論是投資公司、企業集團,還是私募基金,都是用從銀行借來的錢,靠炒作股價、倒買倒賣,在古老的席夢思身上撈到了豐厚的利潤。

「把企業當豬養,養肥了就賣掉,這就是歐美人眼中的生意。」侯瑞琦認為。

然而,教育培訓又不能完全等同於赤裸的生意。「以生意場上的兼併重組的思路來把自己做大,結果從自己的生意到上市公司,到人身安全都受到了威脅,這是典型的把培訓直接當生意做所帶來的後果。」一位教育界大佬直言不諱地評價道。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138

說史140306最寒冷的冬天(二十三)第二師的絕境 掌門天地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4/03/06/%E8%AA%AA%E5%8F%B2140306%E6%9C%80%E5%AF%92%E5%86%B7%E7%9A%84%E5%86%AC%E5%A4%A9%EF%BC%88%E5%BB%BF%E4%B8%80%EF%BC%89%E7%AC%AC%E4%BA%8C%E5%B8%AB%E7%9A%84%E7%B5%95%E5%A2%83/

說史140306

最寒冷的冬天(二十三)第二師的絕境

蕭律師執筆

 

在朝鮮半島西側,聯合國軍奉令撤退。 第二師師長 凱澤 仍讓他的部隊待在最前方,為其他部隊提供撤退掩護。 如果十一月三十日是 “凱澤的悲劇”上演之日,他自己是這齣悲劇的編者—- 他的部隊被徹底摧毀,只因他白白浪費了一天的時間。儘管屬下紛紛要求撤離,可是他沒有讓上司 庫爾特John Coulter認識到自己已身陷絕境,應立刻突圍。

二十九日凌晨,第九軍軍部終於下令,允許凱澤向位於軍隅里以南約十哩的順天撤退。 庫爾特還向凱澤保證這條路暢通無阻,說擔任救援縱隊的土耳其旅正沿著這條路北上,接應他們。 庫爾特對土耳其人讚譽有加,認為他們身材高大,是批勇士,把他們編入第九軍作預備隊。 現在他決定在戰爭最關鍵的時刻派出這枝「奇兵」。 但事實證明這是一枝毫無作戰經驗、不堪一擊的部隊,他們的指揮官沒有受過任何正規訓練。 土耳其旅向北移動,在第二師西南側守住撤退道路。 但早已在那裡等候的中國軍隊立即進攻,土耳其旅一觸即潰,四散逃竄。

二十九日下午四點半,隨著夜幕降臨,凱澤電告軍部,他在軍隅里的部隊已危在旦夕;為他防守右翼的土耳其旅已被擊潰,目前在東側作戰的是他手下的第三十八團,而該團亦傷亡慘重,不可能堅守下去。更糟的是,他擔心自己的部隊無法沿著主要公路突圍,南下撤到順天。土耳其人的大敗足以顯示,中國人已在那裡集結。凱澤請求放棄主要道路而改走其他道路。但他等不到答覆。他的參謀只好勸他執行先前的命令。

 

直到三十日早上,庫爾特苦思了整整四天,對於第二師將面臨何種命運還心存僥倖。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中國部隊正集結在南側,退路已被徹底切斷,而他卻毫無辨法。 他唯一做的就是在二十九日忙著把部隊遷到更安全的地方,而這地方對第二師來說卻是遙不可及。

英國的一個營正趕來支援,但就在「山口」以南之位置裹足不前,這正好是整個路段的瓶頸,位於軍隅里以南五里半左右。 有限援軍力量顯然微不足道,且為時已晚。 中國六個師正步步逼近,逐漸縮小口袋陣,而庫爾特能派來的援兵就只有毫無經驗的土耳其人和一個英國營。

到了二十九日晚上,凱澤已清楚意識到整個前線正在崩潰。 他手下的三個團當中,第九團和第三十八團已無力應戰。 其實此時他應集中全師的兵力,把所有車輛集中起來,以優勢火力抵擋中國人的進攻,再利用空軍提供補給,直到拖垮敵人為止。 如果這麽做,他們是可以成功突圍的。這場戰役替美軍上了一堂生動的教學課,而由此汲取的教訓,也成為未來美軍戰術的重要部份。

兩個半月後,李奇微Matt Ridway和 佛里曼Paul Freeman正是使用這種戰術在武里坪大勝。 然而凱澤當時沒有想到這一點,事態的發展則讓他無法重新作出這種選擇。

 

於是留給凱澤的選擇只有兩個:按照軍令繼續南下撤到順天,或沿著唯一一條向西的道路撤到安州,但沒有人知道這條路是否暢通。 諷刺的是,通往安州的路其實是美國人自己修築的。 騎一師的 蓋伊中校最近北上經過元山時,越來越擔心遭到中國人的伏擊。 於是在十一月初,當該師駐紮在軍隅里時,他派出工兵把一條山間小徑拓寬成公路,通往安州,以便在遭遇不測時多一條退路。然而第二師得不到這情報。

二十九日,中國軍隊越來越近,而偵察兵仍無法告知那條道路才安全,軍部仍不允許凱澤向西撤退。 另一方面,凱澤得到的資訊含混不清,既不知道正在南下的中國軍隊有多少人,也不知道北上的英國援兵在那裡。沒有人告訴凱澤,南下通道上到處散落著土耳其旅的廢棄車輛,使得原本就已經不寬敞的道路變成狹窄的小徑。他們以為英國援軍會匆匆趕來救援,而實際上他們完全停下來。而軍部估計中國人的位置,在其實際位置以南六哩。即是說,中國人和他們的距離比估計近了六哩。

二十九日晚上,中國人對第二師發動第一波進攻。第二師的脆弱盡顯。指揮官將師部設在一所學校,並警告中國人可能在夜裡進攻。果然,晚上八點左右,敵人的迫擊砲和機關槍在三百碼外開火了。 一顆迫擊砲彈落在附近一個帳篷上,瞬間燃燒著了帳篷,這讓中國人更能清看楚到周圍防禦工事。 對方可能只是一個連的兵力— 顯然是試探性的進攻,美國人和敵人短兵相接,花了一小時左右將敵人擊退。但敵人的攻勢每小時都會增強,使人不寒而慄。

二十九日下午,第一軍軍長 米爾本少將(他的陣地就在海澤西邊),打電話給凱澤,告訴他通往順天的路被切斷了,並叫他朝西向安州撤退。但凱澤須得到第九軍的同意才行。軍部只同意第二師的部分重型武器運往安州,以便與正在向南撤退的第一軍建立聯繫,但不同意整個師向西撤。

二十九日深夜,在中國軍隊猛烈砲轟後,凱澤再次請求向西撤退,但再次遭到庫爾特拒絕,並令他三十日破曉時分向順天方向突圍。南下的路很窄,兩邊都是高地;同時這條路己被美軍車輛塞得水泄不通,大大降低了行軍速度。但他別無選擇,只能服從命令。

三十日早上,第二工兵營需為全師開道,行軍速度甚慢,而大型設備會成為敵人攻擊目標。 工兵營的情報參謀 法納姆上尉認為通往安州依舊暢通,但南下的道路已被敵人徹底封鎖。 他跑到師部請求向西突圍,至少應該把重型武器送到西邊。但師作戰處長 霍爾頓少校堅稱,已接獲命今,不得更改。 師部高級軍官在高射砲和坦克的簇擁下,向南開進,尚未垮掉的第二十三團奉命守禦軍隅里北面集結的大批中國軍隊。

 

就在凱澤派出疲憊不堪的第九工兵營清理向南的道路時,中國人已前進到距離師部不到半哩的地方,並在六、七理的範圍內占據高地,挖好了戰壕,構築起一張密不透風的火力網。

 

資料來源:

最寒冷的冬天:韓戰真相解密 The Coldest War:America and the Korean War

作者: David Halberstam

譯者: 王祖寧、劉演龍

出版者:八旗文化部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2325

西少爺孟兵回想2014:命運總在絕境時柳暗花明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4/1231/148683.html

i黑馬:過去一年,西少爺CEO孟兵經歷許多,公司臨破產,賬戶見底;至親臨重病,回家買不起車票;創始團隊拆夥,遭輿論強奸。
 
盡管對成熟創業者而言,這些事情無關痛癢,不算什麽,但孟兵只有24歲,也就是一個大學生剛畢業的年紀。
 
創業中的痛苦最能讓讀者過癮,但此文遺憾的是,扭轉的過程描寫太少,一筆帶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把此文炒熱,那時黑馬哥會讓孟兵再寫幾篇,讓大家過把癮。


 
這個角度看,孟兵還算是個美男紙
 
一件事在成功之前,到底需要多少次失敗?一支竹子在迸發之前,到底需要多少米根基?一個人,要改變自己的命運,到底有沒有可能?
 
十五個月前,我經歷了人生中第一個重大的挑戰,也第一次體會到了墜入深淵般的無助。那時候,我們還在做一家科技公司,剛剛成立三個月,公司的賬戶已經見底了。我們交不起下個月的租金,甚至連下周的飯錢都成了巨大的困擾。
 
作為一個24歲的CEO,我感到只有絕望。我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麽,甚至開始懷疑我們的初衷。就在那時,我接到了一個電話,是我的兩位至親重病的消息,電話那頭輕輕地說,希望我盡快回家一趟。那一瞬間,整個世界都崩塌了,時間與空氣凝結著,只剩下耳邊嗡嗡的回響。我飛奔向西客站想沖上最近的一班列車,卻發現自己連515塊的車票也已經付不起。從來沒有這麽想家,從來沒有這麽害怕回家。我的頭發一把一把的掉,直到掉光了好大一塊。
 
我無力的癱倒在墻角,慢慢地回想。回想母親的笑,回想兒時弟弟溫暖的手,回想初戀的吻,回想朋友誓死不渝的誓言。我躺在角落里,歇斯底里,像個孩子那樣用盡全力地哭。
 
那時候我真的想要放棄。到底為什麽要創業?為什麽要經歷這些?為什麽一定要和命運去爭?為什麽不回去中關村的寫字樓里過一個普普通通白領的生活呢?
 
你這樣死撐著,到底是不甘心什麽?
 
我不斷地問自己,一遍一遍的反複,答案從清晰變得模糊,又從模糊變回清晰。
 
我想,我不能放棄。因為我的身上寄托著團隊兄弟們的未來,因為我想讓我的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因為我要為我的弟弟樹一個榜樣。因為,我不僅僅是一個人。
 
我們咬牙堅持著,沒日沒夜地優化產品,拼命推銷,終於扭轉頹勢,實現盈利。更讓人慶幸的是,我的家人也逐漸康複了。我想起多年以前朋友跟我講過的那句話,命運總是在看似絕境時,柳暗花明。或許,當我們回過頭去體會,會發現,這些心痛的經歷同樣是人生巨大的財富。至少,有了那些唏噓,今天才顯得格外珍貴。
 
再後來,一次偶然中,我們發現了餐飲業互聯網化的機會。某種直覺告訴我們,風口來了,我們真正的人生要到來了。
 
經過精心的籌備,我們創辦了西少爺。開業的第一天,就排起了數十米長隊,我依然清晰的記得團隊里每一個人的欣喜若狂,那種放肆的釋然的笑。
 
再再後來,又發生了很多有趣而有意義的事:
 
第二月,境內外媒體紛至沓來門庭若市,僅央視就來了六七個欄目,記得那時我們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自己的新聞,哈哈哈。大約中旬,為了保護品牌的初衷。西少爺:西,源自西安,朝向西方;少爺,不落窠臼,不安現狀,無所畏懼,堅守夢想。我們拒絕了一家機構8000萬估值的投資。
 
第三月,我們的坪效(每平米的銷售額,零售業最核心的指標)超越了全球奢侈品第一品牌Tiffany,達到它的4倍。
 
第四月,西少爺第一分店在望京開業,我們正式開始連鎖之路。
 
第六月,偶然遇到徐新,相見恨晚,西少爺開始新的征程。
 
第八月,我們售出了第100萬個肉夾饃,是誰在說,賣肉夾饃的,不能創造歷史。
 
未來的12個月里,我們的門店將超過30家,收入超過1億元。
 
2014很美,相信2015會更美。
 
—— 對了,到底一件事在成功之前,需要多少次失敗?
 
——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功,只需要一次。
 
文| 西少爺 孟兵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5607

負利率後日本央行幾近無計可施 “安倍經濟學”面臨絕境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2-15/983940.html

日本政府過去一年為打破通貨緊縮怪圈、刺激經濟增長的努力算是白費了。如今,日經股指落入16個月新低,日元匯率也沖至15個月高位。日本央行也將在負利率政策後幾近無計可施,而經濟複蘇卻依舊遙遙無期,“安倍經濟學”面臨絕境。

(原標題:財經觀察:走向失敗的“安倍經濟學”)

日本政府過去一年為打破通貨緊縮怪圈、刺激經濟增長的努力算是白費了。如今,日經股指落入16個月新低,日元匯率也沖至15個月高位。日本央行也將在負利率政策後幾近無計可施,而經濟複蘇卻依舊遙遙無期,“安倍經濟學”面臨絕境。

舊“三支箭”效果消退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012年大選時曾放言:“只要印鈔就能擺脫通縮,日本經濟就會複蘇”。彼時日本經濟步入失速的第22個年頭,名義國內生產總值(GDP)與1991年相當,而此前各屆政府的無能表現令日本民眾極為失望,以大量發鈔、擴大財政支出和改革經濟為“三支箭”的“安倍經濟學”似乎令日本看到了曙光。

“三支箭”的初衷是,擴大貨幣寬松規模以加大市場貨幣流通量,促進日元貶值和股市上漲,繼而增加企業經營利潤,擴大固定資產投資和企業員工薪資,進一步刺激國內消費和物價上揚,最終達到擺脫通縮的目標。

但三年來,這套看似行之有效的經濟邏輯卻幾近失靈,不僅GDP屢次陷入技術性衰退,而且2%的通脹目標一延再延,至今仍未看到達成的希望。

據15日公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GDP數據,當季日本經濟不僅環比下滑0.4%,換算成年率萎縮1.4%;國內個人消費環比縮水0.8%,內需對GDP構成了0.5個百分點的拖累;進出口分別環比下降1.4%和0.9%,顯示日本經濟目前陷入內外交困的不利局面。

“三支箭”之所以快速“掉落”,主要原因在於其對日本經濟的負面效應是“致命的”。

首先,日元匯率貶值令進口商品價格更加昂貴,特別是自2011年“3·11”日本大地震引發核事故、日本境內所有核電站停運以來,日本90%的能源需求依靠進口,這令日本經常項目收支長期處於逆差狀態,直至目前全球原油價格暴跌才有所好轉。而日本企業所需的原材料進口成本提高,也一定程度削減了企業收益。

其次,日本政府岌岌可危的財政狀況無力擔負龐大的財政支出。安倍剛上任時,日本政府債務高達GDP的236%,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推測,到2015年10月該比例或攀升至246%。為增加財政收入,安倍政府將消費稅增加了三個百分點,但這一舉措對日本國內個人消費來說則是“滅頂之災”,直至今日也未能完全恢複元氣。而隨著2016財年日本政府預算案中的財政支出再創新高至96.72萬億日元,安倍承諾的至2020財年實現財政盈余的目標變得越來越遙不可及。

最後,經濟改革措施舉步維艱,包括人口老齡化、勞動人口不足等社會深層次問題並未得到根本解決。“治標而不治本”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只能暫時解決問題,而真正所需的結構性改革卻仍是安倍為選民畫的一張“大餅”。

日本央行“彈盡糧絕”

作為“安倍經濟學”第二支箭的主要政策制定者和實施者,日本央行正在失去市場對其的信心和耐心。在股市和日元走勢與政策背道而馳的當下,日本央行恐怕已近彈盡糧絕。

日本央行在最初實行超寬松貨幣政策時,市場對其充滿期待。特別是2014年10月31日加大經濟刺激籌碼至每年購債80萬億日元以來,東京股市日經股指從16000余點一度飆升至20000點以上,日元對美元匯率也從1美元兌換109日元大幅貶值至125日元。

然而,在日本央行去年12月18日加碼貨幣寬松政策時,股市和匯市的變動則相對冷靜;1月29日宣布將實施負利率政策的效果則更令人大跌眼鏡,不僅未能達到央行預期,反而引發市場猜測全球央行可能競相進行貨幣貶值,並擔憂銀行獲利空間遭到擠壓。再加上歐洲銀行業健康狀況不佳,以及全球經濟前景不明等諸多外部風險,不僅日經股指已跌破15000點,日元匯率也來到1美元兌換111日元區間,全球金融市場也陷入動蕩。這是日本政府和日本央行始料未及的。

目前看,日本央行政策手段缺乏。負利率政策是日本央行的最後選擇,同時也冒著極大風險。事實上,市場在大量拋售銀行股,對日本央行的期待也降至谷底。

負利率政策將於16日起正式實施,效果如何有待觀察。日本央行本是期待民間銀行向實體經濟註入更多資金,達到擡高物價、刺激經濟的目的,但最終能否得償所願還不得而知。

可以說,2015年日本企業、特別是出口型企業在超寬松貨幣政策的助推下獲得較好利潤,手握大量資金的企業之所以沒有增加固定資產投資和為員工漲薪,主要是因為企業對經濟前景持謹慎觀望態度。這也意味著,日本企業,特別是大型企業,並沒有強烈的融資需求,而中小型企業未能從“安倍經濟學”中獲得更多好處,貸款意願更不強烈。

目前,日本政府正在調研負利率政策對銀行可能造成的影響。日本共同社認為,自央行決定實行負利率以來,市場對銀行盈利能力的擔憂在升溫。

新“三支箭”前景悲觀

隨著舊“三支箭”逐步失效,安倍政府以發展經濟、改善社會保障和兒童養育為核心制定新“三支箭”,同時提出將GDP從490萬億日元增至600萬億日元的目標。但究其根本,新提法不過是“安倍經濟學”為選民吹的又一個“泡”。

首先,薪資增長乏力令經濟重振希望渺茫。據彭博社計算,日本薪資增速需達3%才能保證通脹率穩定在2%。然而,真實的數字是,2015年日本整體薪資增長率僅為0.1%,還不及2014年的0.4%。而去年12月日本實際薪資同比下滑0.1%,為連續兩個月下降。不斷縮水的實際收入大大抑制了民間消費,而後者占GDP比重高達60%,是拉動日本經濟的關鍵引擎。

其次,社會保障政策拖累日本經濟。目前日本65歲以上老人占社會總人口的25%,而針對這部分人群的社保制度令日本經濟不堪重負。數字顯示,目前日本所得稅占GDP比重約為5%,而社保支出則高達6.1%,且在不斷增加。有日本經濟專家預計,按現今社會保障制度,在2035年日本國民工資中有60%將用於支付社保。如何從根本上減少社保開支才是安倍政府應認真考慮的,但由於此舉將觸動社會根基和多方利益,改革難度極大。

第三,勞動力嚴重缺乏,經濟缺乏活力。目前日本失業率維持歷史地位,但光鮮數據的背後其實是大量用人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日本勞動人口自上世紀90年代中期便開始下降,未來還將持續。為增加勞動力,安倍政府一方面謹慎引進技術移民,一方面希望將日本女性從家庭中解放出來,擴充勞動力市場。這也是新“三支箭”中提出減少兒童養育負擔的主要原因。總體看,具有暫時刺激效果的強心劑已經用盡,真正可以改善日本經濟的手術卻遲遲無法得到實施,“安倍經濟學”似乎正走向絕境。

  • 新華網
  • 趙慶
  • 許緣

每經網客戶端推薦下載

每經網首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5433

App推廣陷入絕境,創業者該怎麽辦?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614/156515.shtml

App推廣陷入絕境,創業者該怎麽辦?
青山資本 青山資本

App推廣陷入絕境,創業者該怎麽辦?

到底要不要做App,創業者要先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用戶新軟件主動下載量為0?這對創業者來說絕對是個壞消息。

試想一下,幾年前,一個App做出來要做線上推廣,除了蘋果App Store 自主線上提交外,創業公司招一個比較強的市場商務負責人來對接各種安卓系應用商店基本可以搞定,在各種推廣位之間尋找最優性價比就好。

現在,App推廣越來越不容易,搞定應用商店推廣位還不夠,還要不斷嘗試新花樣。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種增長路徑,過了不久就發現沒有什麽效果了。推廣費用越來越貴,新增用戶性價比越來越低。

這些困難還不算,因為用戶不願主動下載App了!

從近日Recode披露的美國研究數據來看,App熱潮已經成為過去,手機用戶不再熱衷於下載新的軟件,移動開發商的App下載量出現了大幅下跌。在美國,除非是Snapchat或者Uber這樣的明星爆款軟件,手機用戶基本上不再下載新軟件。

恩

美國前15名App的新增用戶今年比去年明顯下降

對於移動軟件開發商或者發行商來說,要鼓勵手機用戶下載他們的新軟件越來越困難。據統計,美國智能手機用戶現在每月下載的新軟件平均為零。蘋果App Store甚至開始嘗試競價排名的機制,來刺激App的分發效率。

不約而同,據我們從中國一線互聯網創業者了解的情況,在中國移動應用市場上,傳統的移動分發途徑和效率也都呈現出衰減態勢。App推廣越來越難了!

當App推廣已經被到了逼仄之境,創業者該如何應對?

對於創業者而言,App是公司的核心財產。在有微信公眾號之前,很多創業者搭建創業團隊時,可以沒有市場人員,但必須有技術開發、產品經理和UI設計人員等,非硬件品類的創業者,說要拿出產品來,一般說的就是一個App。

有了微信公眾號之後,公眾號成為獲取用戶的“捷徑”。創業者的產品大都分成兩步來走。第一步,可以先用公眾號吸引種子用戶,承載一部分內容發布,用戶互動和電商的功能;第二步,在合適的時機再推出自己的App,再去承載比公眾號更多的社區、電商、內容等綜合功能。

除了功能的擴展,創業者自己做App還是有自己的算盤:把自己的核心資產托付給一些媒體公眾平臺是有風險的,比如遭遇封禁,或者臨時封禁等,損失不可估量。所以,做App幾乎是一個創業公司的必由之路。

要不要做App?創業者可要想好這些:

1.如果一個App不是高頻或者剛需應用,謹慎入坑。

2016年互聯網趨勢報告顯示,全球移動用戶平均安裝33個應用,每天平均使用12個,但80%時間用在其中3個上。

從我們自身作為移動互聯網用戶的體驗來看,“二八效應”正在凸顯。在用戶頻繁使用的App十分有限的情況下,用戶下載新App的動力變得非常低。

2.APP渠道分發能力衰減,推廣成本很高。

有創業者如此形容:App像是開在深巷中的飯店一樣,不推廣,主動下載的可能性基本為0。

如何推廣自己的App成為創業在開發出App後的頭等要事。不同產品和團隊資源,推廣方式會有很大不同。推廣方式主要有:1)應用分發市場,iOS平臺主要是蘋果自有的App Store,安卓平臺除了騰訊、百度等BAT分發渠道,手機廠商自身的應用商店;2)網盟、廣點通以及今日頭條、朋友圈等信息流廣告等;3)品牌廣告、線下推廣和戶外廣告等。

有多位創業者表示,最近App推廣效率正不同程度地衰減。應用市場投放價格越來越高,用戶質量越來越差。

3.推廣方式要不斷翻新花樣,難度系數經常翻番。

從創業者自身的體驗來看,在App推廣難度方面,幾乎每隔幾個月就會翻倍,已有形式會有“失靈”的風險,要不斷尋找新推廣形式。

以微博九宮格推廣為例,去年10月時,九宮格的推廣效果不錯且成本比較低,可以做到單個用戶0.5元,到今年2月份時,有創業者感覺做九宮格效果還不錯,但單個用戶獲取成本增加到2元。到今年4月底的時候,九宮格推廣幾乎沒有效果了。

管中窺豹。單是一個具體形式的App推廣難度就那麽容易失靈。可見整體的推廣難度了。

創業者在要不要做App上其實沒有太多選擇,也必須認清App推廣難度不斷增加的現實。有鑒於此,青山資本有幾個建議,請各位創業者們參考。

1.即使微信公眾號粉絲眾多,做App還需要做好從零開始的準備,不要迷信公眾號導流。

微信公眾號和App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體系,即使先期微信公眾號粉絲基數非常大,要做App基本也要從零開始。

當然,有那麽多的粉絲也是有好處的,可以從公眾號導流App。需要註意的是,由於公眾號內不能直接下載App,需要跳轉到瀏覽器頁面,用戶在此過程中,需要再點擊1-2次,對流量導流會有很大影響,創業者要做好產品設計進行“誘導”。

2打磨出好的產品定位,凸顯獨特價值。否則不如不做App。

如上所述,有高頻使用幾率或者剛需的App才會有生命力。如果沒有兩點,還可以考慮一種差異化的獨特定位。只有立得住的獨特的產品定位,才可以吸引和流住用戶,但是,這種有獨特價值的好產品的門檻越來越高了。

3.流量紅利平臺是流水的兵,善於利用新平臺流量紅利。

推廣難度大,創業者會感慨,前幾年沒有趕上微博紅利,這幾年沒趕上微信紅利。

其實超級流量平臺像流水的兵,一波逝去,另一波又起。永恒優質的大流量平臺很難存續,但是總有新的流量平臺產生。比如當今網紅、直播等新興途徑如今正是當紅辣子雞。

當視頻時代來臨,創業者要善於抓住這些視頻平臺的流量紅利。自然,如何把這些新平臺的流量變成自己的流量,還取決於創業者自身的技巧,比如用一些強誘導性的產品設計來獲取精準用戶。

4.不要心存僥幸低估App的推廣難度,最好搭建一個立體化作戰團隊。

當App推廣難度增加,過去靠一個商務經理對接所有應用分發市場的日子已經成為歷史。用一位創業者的話來說,現在的條件下,做App必須要組建一支海陸空立體職業軍團才可以,綜合能力都得強。

5.小心App數據作假。

因為App推廣難度和成本的增加,越發有很多App推廣公司,從一位創業者摸底的狀況來看,大多忽悠的能力高過自己的實際推廣能力,做的數據很仿真,普遍用來忽悠投資人。 

So,創業者要小心,投資人要更小心!都不要被紙面上的數據“忽悠”了。

推廣 App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0193

業績巨虧66億元債務壓頂 雨潤食品面臨“絕境”

備受業內關註的中國雨潤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日前正式公布中報。中報顯示,2016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89.87億港元,同比下降6.23%;凈利潤虧損6.72億港元,較上年同期虧損7.24億港元減虧5200萬港元,虧損減少7.1%。一波剛平,一波將起。通過銀行貸款剛剛兌上到期債券的雨潤食品,再次面臨66億元債務的壓力。

具體來看,除了冷鮮肉銷售增長了4%之外,雨潤食品生豬屠宰量以及深加工肉制品的營收均出現了大幅下滑。此外,雨潤食品的低溫肉制品總收益為10.02億港元,較去年同期也減少了16.6%。不過,對於上述慘淡的成績,雨潤食品並未在公告中說明虧損的具體原因。

需要指出的是,此前出現的本息近12億元中期票據和本息近6億元短期融資券兌付危機已不複存在。不過,這並非意味著雨潤食品從此過上無人“催債”的好日子。中報顯示,上半年雨潤食品未償還銀行及其他貸款及融資租賃負債為71.38億港元,其中66億港元債務將於年底到期,這意味著超九成的債務年底到期。

事實上雨潤食品的財務困境早已有之。“我們對南京雨潤進行持續跟蹤,已於2015年8月將其放入信用風險排查名單中的II類預警企業,並於2016年3月將其調入I類預警企業。”中債資信評級業務部劉雅南在報告中坦言。而雨潤食品2015年報顯示,公司實現收入201.65億港元,虧損達29.8億港元。而南京雨潤2016年一季度實現合並營業收入31.42億元人民幣,合並虧損9200萬元。

“雨潤食品現在是在‘拆東墻補西墻’,雖然現在仍在生產,多半為地方政府的支持。巨大的債務壓力已經讓其應接不暇,先前12億元中期票據和近6億元短期融資券之所以在最後關頭能夠勉強兌付,還是多虧銀行的續貸。”有長期關註雨潤食品的業內人士表示。他透露,在江蘇省政府的協調下,南京雨潤把其在徐州的一塊土地抵押給主承銷商中國銀行,中行向其發放貸款,提供流動性支持。

記者梳理報告發現,與中票項和短期融資券欄內雙雙“歸零”不同,上半年雨潤食品欠銀行和其他貸款,由年初的47.7億元,飆升到66.7億元。半年內凈增銀行貸款19億元。這個數值基本和上述雨潤發行的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的本息基本吻合。據悉,截至今年6月,國內部分銀行起訴雨潤食品要求保證償還1.76億港元的銀行貸款,涉案中雨潤食品已有2.42億元的資產被法院凍結。同時,雨潤食品還面臨著承包商2.08億港元的訴訟索賠。

對此,雨潤食品在中期報告中表示,由於集團若幹附屬公司涉及不同的索債訴訟,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可能存在重大的不確定性。為此,公司董事已采取包括,積極與銀行商討貸款重續、實施全面政策透過消減成本及資本支出以監控現金流量、積極采取措施提升應收款項速度、尋找潛在策略投資者以及為若幹非核心資產尋求買家等措施。

行業不景氣 副業拖累主業

公開資料顯示,雨潤食品主要從事生豬屠宰和肉食品加工業務。20多年前,其創始人、原董事長祝義財白手起家,通過收購50多家破產或瀕臨破產的國有屠宰場和食品廠發家,並在2005年成功推動雨潤食品在香港上市,使其一躍成為食品工業領域的龍頭老大。

在業內人士看來,雨潤業績不景氣,與目前國內豬肉市場環境有關。據悉,上半年,受市場供應緊張等因素影響,生豬價格快速上漲,同比大幅上升約為48%,為近五年的最高位。上遊市場價格高企,而下遊市場卻依舊低迷,這導致雨潤食品生產成本上漲,加上高端餐飲和肉類消費市場持續疲軟,造成雨潤轉嫁成本的難度增大,從而導致虧損。

“今年國內的生豬養殖行業迎來了較高的盈利,但下遊的屠宰加工行業卻不那麽樂觀了,尤其是作為行業內曾經的龍頭肉制品加工企業雨潤來說,今年的巨虧更是如此。”上述業內人士直言。他解釋,一方面,雨潤公司上半年的屠宰量下降了超三成,豬肉價格高企以及消費習慣的改變令消費需求下滑,屠宰企業適當調整計劃,屠宰量下滑;另一方面,今年生豬養殖行業景氣度高,生豬價格持續處於高位,養豬人掌握了市場的定價權,增加了屠宰場的采購成本,而豬肉價格未能同步跟漲,導致雨潤盈利下降。

不過,除行業不景氣外,雨潤食品的衰落或與其經營策略有關。同樣的市場行情下,采取不同的經營策略,公司的經營利潤差異天壤之別。以與其有競爭關系的雙匯為例,在行業低迷時,雙匯采取了迅速擴張市場份額的策略。上半年雙匯屠宰量同比增加,而且加大了豬肉的進口量,凈利潤總額達到了28.88億元。

在中國品牌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看來,雨潤雖然是中國肉制品行業三強之一,但經歷過多年的多元化發展,副業拖累了主業發展,造成主業經營能力並不強。而國信證券報告也認為,投資激進和管理問題使南京雨潤積重難返。具體表現為,一是前期產能擴張太快,公司產能利用率明顯偏低;二是自身管理問題,食品安全屢屢出事導致公司產品市場份額持續下滑。

補貼幾近枯竭 欲賣資產求生

雨潤旗下核心子公司雨潤食品在上市的10年間,累計獲得政府補貼超過40億港元,占10年總利潤的46.38%。上海新世紀公布的評級報告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雨潤食品主業呈現虧損狀態,但由於當期公司收到的政府補貼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公司實現凈利潤0.05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雨潤歷史上曾獲得政府給予的地方建廠投資補助,隨著產業布局陸續完成,這項補貼也在逐步減少。2012年至2014年分別為6.18億元、4.53億元和3.38億元,2015年前三季度只有0.89億元。公司主業虧損持續而補貼減少,共同導致201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額高達5.24億元。這一趨勢在最新的一期中報里也同樣有所體現。2016年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雨潤食品獲得政府補貼924.6萬港元。而2015年同期則為7044.6港元,銳減了近九成。

一面是主業的巨虧和補貼萎縮,另一面卻是天量銀行貸款的年內到期。面對如此“絕境”,雨潤食品在中報里開出的“藥方”是:“尋找潛在策略性投資者;及為若幹非核心資產尋求買家”。早在去年,房地產商融創透露了要收購雨潤集團的想法,當時融創公告稱,將與雨潤債權人共同商討雨潤相關債務問題的解決方案,努力確保雨潤各項業務正常運轉,不過時隔幾個月,融創宣布放棄此次合作。

除了業內傳聞已久的賣地風波之外,雨潤食品在賣資產的路上已經走了很遠。2016年3月,雨潤食品出售一家屬冷鮮肉及冷凍肉分部的全資附屬公司的全部權益予第三方,出售的凈資產金額為1266.8萬港元。1139萬港元的現金已於2016年6月30日前收取。出售附屬公司的虧損為119萬港元。此外,在雨潤食品的預售清單中,近期還有一項:“2016年6月,管理層承諾一項出售一家屬冷鮮肉及冷凍肉分部的全資附屬公司的非流動資產予第三方的計劃。該等資產預期於報告期末後十二個月內出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281

獵豹傅盛:絕境當中的核心武器,是認知而不是資源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06/161678.shtml

獵豹傅盛:絕境當中的核心武器,是認知而不是資源
盛盛GO 盛盛GO

獵豹傅盛:絕境當中的核心武器,是認知而不是資源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這是人的四種境界。

本文由盛盛GO(微信ID: fstalk)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傅盛。

我一直在思索,怎麽才能讓一家公司更快地成長?一個人怎麽才能從一群人的競爭當中脫穎而出?

人的四種認知狀態

最近我看了一幅圖,我在其上加了一個數字註腳。

5a3bbac2191056405055ee9d0252c589

這是一個人認知的四種狀態——“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知道”和“不知道自己知道”,也是人的四種境界。我將其簡單翻譯為: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為自己什麽都知道,自以為是的認知狀態。

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開始空杯心態,準備豐富自己的認知。

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規律,提升了自己的認知。

不知道自己知道——永遠保持空杯心態,認知的最高境界。

現在我終於意識到,人和人根本的區別就在於這四種狀態。更可怕的是,95%的人都處在第一個狀態,甚至更多。這也就是為什麽碌碌無為的人是大多數。視而不見,只會失去升級的可能性。只有自我否定,保持空杯心態,一個人才有可能真正成長,實現跨越。

今天,我們處在一個大拐彎的時代,每一個行業的認知都在迅速疊加,跨界越來越普遍。如果不保持這種“自我否定”的認知狀態,很難完成對快速變化的行業的認知。

人和人最大的差別是認知

認知,幾乎是人和人之間唯一的本質差別。技能的差別是可量化的,技能再多累加,也就是熟練工種。而認知的差別是本質的,是不可量化的。

記得在香港約過一次馬雲喝茶,他幾乎不用電子郵件,當時我就琢磨,他為什麽能去指揮那麽大一個帝國?後來發現,他在不斷觀察行業變化,從變化里找關鍵切入點,找資源和人配合。

人和人比拼的,是對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對行業的洞察。執行很重要,但執行本質是為了實踐認知。

有時候,我也會鑒古通今地去琢磨,為什麽鴉片戰爭時期,大清帝國輸那麽慘?簡單說,一群懷揣現代物理學認知的人,打敗了另一群信奉四書五經認知的人。其實就是兩種不同認知的較量。

認知升級的兩個誤區

真正的認知需要通過行動展現,行動一旦缺失,認知容易陷入誤區。我總結了兩個可能遇到的誤區,未必全面,拋磚引玉:

誤區一:以為自己知道,遠遠不如以為自己不知道

自以為是,是自我認知升級的死敵。回想奇虎當年搜索沒幹過百度,老周一度總結為不小心把公司賣了,百度沒賣。他沒想到,當時李彥宏對搜索的認知遠高於他。老周不願打硬仗,不願打重型戰役,不願搞大研發,不相信算法。那時候賣,本質上是打不下去了。可他不這麽認為。

自我否定,就是假設自己無知,是自我認知升級的唯一路徑。不做痛苦的自我否定,認知上不了一個新臺階。即使正確信息擺在面前,你也會視而不見。這基本是區別英雄和凡人唯一的機會了。

誤區二:以為自己認為重要和真的認為重要,往往不是一回事

有一個詞叫自我迷惑。自認為覺得很重要,但根本沒把它轉化成真正的行動。

我最大的反思就是對頭條的理解。兩年多前,我說頭條就是移動端的搜索。我的反思是什麽?我當時認為挺重要的,一直到15年四季度,我才開始召集人馬,著手海外頭條的業務。

這是認知里經常出現的一個誤區:以為自己認為很重要和真的認為很重要,往往不是一回事。

不行動的認知,就是偽認知。炫耀自己知道,有什麽用?一個浪潮打過來,認知就沒了,如同沒有。真正的認知,必須知行結合。

認知升級的三劑解藥

把一件事情轉化成行動,難度之大。認知到行動,中間有巨大損耗。我給認知升級開了三劑解藥:

解藥一:堅信大趨勢

想法要立刻轉為行動。堅信大趨勢,堅信這家公司的各種認知決定。不要簡單的批判,你一定要相信那些行業領頭人。他們拿到的信息肯定比你多,處理信息的能力比你強,他們的認知不是現階段的你所能趕得上的。不理解,就執行,在執行中理解。

盲目堅信,立即行動,在行動中形成認知。不要怕死,早死早超生。去年,我想出做機器人的決定,幾乎沒人認為可行。我就想,先去找人,堅信趨勢,立即行動。那種情況,不做,更沒有機會,只能是大量時間的損耗。

不行動,是最糟糕的。行動,才有可能證偽。坐而論道,沒有意義。

解藥二:對外求教,不做井底之蛙

有一個對外求教的心態,非常重要。對外求教,是為了擴展你的視野。要找到帶路黨,吃過豬肉不一樣。他們比你強不是他們聰明,而是有著你不知道的認知。

當年我和徐鳴做可牛影像,我們的口號是我們來了。我們的技術水平,做過的客戶端體驗,見啥滅啥。我們來這個行業了,誰還活得下去?結果,美圖秀秀把我們打得內心都快崩潰了。

這是我們特別容易陷入的一種狀態:以自我為中心,不向外看。面對新事物,很多人甚至連嘗試和對外溝通的欲望都沒有。完全不知道外面發生什麽。

強調一點:認知理解與聰明度無關。只有從認知角度,而不從聰明角度,去理解這個世界,理解所在行業,你才會有更多不一樣的認知,才能看到更多別人看不到以及頑固不願去理解的機會。

越是處在絕路的團隊,越是往外看得多。

解藥三:活在當下,面向未來

活在當下,恐懼時,想想錯了又如何?多錯才有機會對。這是我給自己的一個思維訓練。當你面對一些事情,想想最壞的結果是什麽?想完你會發現,最壞結果與你內心的恐懼,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恐懼就是恐懼本身。不肯嘗試的本質是不敢面對所謂失敗。但,這個失敗的後果是什麽?很少有人認真思考過。其實絕大部分失敗是沒有後果的。

再就是面向未來,糾結時,想想五年後會怎樣?會不會被淘汰掉?如果五年後,你跟這個時代已形同陌路,這才是最可怕的。行業變化之快,超出我們想象。

所謂成長就是認知升級

所謂成長,並不來自於所謂的位高權重,不來自於所謂的財富積累,也不來自於你掌握的某一個單項技能。

行業里有很多這樣的人。比如史玉柱。最慘時,欠了一屁股債,什麽都沒有。靠一個腦白金,重新崛起。因為他在整個營銷上的認知水平,領先了一個時代。即便失去所有財富,甚至所有隊伍,就憑他對營銷的理解,也是那個時代無人可望其項背的。只要他活著,隨時可翻身。

絕境當中,他真正擁有的核心武器,根本不是資源,而是認知。

想想騰訊這些年的發展。3Q大戰前,騰訊講花瓣策略——我的花朵上長出很多花瓣,每個花瓣都能幹掉你。這種態勢,使得騰訊在每個領域都不得不與當時各個領域最先進的認知打,非常困難;3Q大戰後,騰訊的策略改為生態鏈。第一個投資的就是獵豹,接著又投了一批公司。

結果如何呢?騰訊市值從300億美金漲到了今天的2000多億美金。《福布斯》雜誌曾經做了一個年齡在四十歲以下的四十位中國商業精英年度排行榜“40 Under 40”,第一位是劉強東,其次是王小川、我、姚勁波。馬化騰當時留言說,前五個當中,四個都跟我有關系,很榮幸。

此後,我一直思考,其實馬化騰通過投資形成的生態系,幫助他建立了足夠的行業認知。因為,當他投資了這些公司之後,他就不是在跟一個普通的產品經理聊了,而是跟劉強東聊電商,跟王小川聊搜索,跟獵豹聊國際化。

所以,騰訊用這樣一種開放的生態策略,本質拿到的不是投資掙來的錢,而是投資掙來的認知。它和大家建立友好的關系,怎麽會不知道出行市場的規模、方向和目標呢?怎麽會不知道國際化有哪些機會呢?核心就在於行業認知。

回顧360崛起給我帶來了什麽?簡單說,就是讓我拿到行業最一手的認知——一種對於安全行業,對於客戶端軟件,對於互聯網怎麽顛覆一個行業的認知。

離開360時,我的前東家只給了我1塊錢,但朋友安慰說,沒關系,你積累的認知,別人都拿不走,將來所有東西都會還給你。我就帶著一個認知,走上了茫茫創業人海。

就因為這麽一個小小的認知。

我才能那麽堅決做Clean Master。沒人知道APP全球化怎麽做,好多單詞也不認識,沒做過商業。當時幾乎對所謂國際化,對美國市場一無所知的情況下,做了All in Clean Master的決定。就因為有那樣的認知。

因為我就信一點——360單點撬動一個行業的事情,在我面前真真切切發生過,而我就是親歷者。

所謂成長,就來自於認知。

有時候,想起這個時代,我腦海常浮現一個歷史典故——煮酒論英雄。兩人坐在那,一個指點群雄,一個一味謙恭。問天下英雄是誰?曹操說唯使君與操耳,劉備嚇得筷子都掉了。縱然天下各種人物擁有千軍萬馬,但曹操真正顧忌的卻是這個正在種菜的劉備。雖然劉備寄人籬下,內心卻是匡扶漢室的認知。

後面的歷史走向也正如以上的認知討論一樣。天下大勢,何其複雜;即便如此,也能簡化到最關鍵的點,即關鍵人的關鍵認知。

而認知的本質就是做決定。人和人一旦產生認知差別,就會做出完全不一樣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就是你和這些人最大的區別。你擁有的資源、兵力,都不重要,核心是你腦海里的大圖和你認知的能力。

單點也好,勢能也好,獵豹能有一點成績,本質是在移動互聯網巨大紅利增長之下,做了一個未必那麽關鍵但很正確的決定。那個時候,我們開了先河。但這個認知,不足以支撐我們變成一家卓越而偉大的公司。我們依然需要認知升級。而獵豹和我在過去一年獲得的最大財富,就是開始了認知升級。

我開始思考一句話:一個人卓越,造就不了一家卓越的公司;一群人卓越,才能造就一家卓越的公司。而卓越的核心是一家公司和一群人的認知升級,否則不可能真的上新臺階。

只會陷入死循環:認知不統一,事情推不動。推不動的本質是大家沒有建立對這件事重要性的認知。看不見也罷,頑固拒絕也罷,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我們不知道”。

如果一個人,不斷想學習,想了解,去反思;空杯心態,放下恐懼,不拒絕改變。認知升級,其實也就是捅破那層窗戶紙。成長如是。

傅盛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396

樓市進入冰河期 地產代理絕境求生實錄

1 : GS(14)@2010-12-15 23:44:27

http://www.eastweek.com.hk/index.php?aid=9858
○八年爆發金融海嘯,全球股樓大崩圍。地產代理界兩名殿堂級人物,美聯和中原大老闆黃建業及施永青,先後以進入「冰河時期」來形容樓市交投死寂的恐怖市況。
上月政府出重槌打擊炒家,整體交投應聲急挫,十大屋苑成交宗數按月大減四成二,並且相繼錄得減價及撻定個案,樓市儼然步入「小冰河期」。靠食佣的地產經紀首當其衝,有代理行生意即時唔見八、九成,前線經紀更慘,部分人要「食白果」,連飯碗亦隨時不保。
幾個月前有代理仍歡天喜地一年袋三次花紅,如今卻要齊齊度橋熬過隆冬。雖然本月中的業界大遊行已決定暫緩,但不代表問題解決,業界仍然憂心忡忡。
政府出招後,樓市交投大插水,經紀行內水盡鵝飛。

「政府上個月出招後,十間分行只做過一宗租務同一宗合作買賣,還要是二百萬『樓仔』,百分之一佣金要分一半,衰過做租盤!香港九間行一個月皮費過百萬,十日做得萬多元生意,點頂得住!」扎根北角二十六年的寶豐物業老闆娘朱建蘭,狂「呻」日子難捱。
除了一間深圳分行,朱建蘭的生意全部集中北角區,「幾次樓市大跌都捱得過,好似九七年,由五間分行減至兩間,○三年沙士差一點,要賣兩間舖出糧畀夥計,早兩年金融海嘯個市好快反彈,算是平安度過,但今次喺生意額大跌九成!沙士都見到曙光,今次呢一浪,連自己都無信心!」
朱建蘭(前)及兒子余家旗大呻被政府拖累無生意,要求政府微調額外印花稅內容。


賣樓出糧找數政府重招打壓樓市趕絕炒家,靠密密食佣的地產經紀亦齊齊中箭,事關炒家快買快賣,經紀來來回回好快賺到幾次佣。市場無得炒,直接影響整體樓市氣氛,用家個個作壁上觀,買賣兩閒,交投自然萎縮,經紀收入即時暴跌。
六年前跟隨母親朱建蘭入行的余家旗,站在剛完成翻新的城市花園分行門口大吐苦水:「如果知道政府出招,一定不會出錢翻新裝修!」
他說,政府突如其來「一刀切」,無人估到出手那麼重,「買樓永遠講氣氛。其實炒家佔市場不到一成,九成幾都是用家,但九成幾人會睇着不到一成的炒家做頭!」
上月底朱建蘭(前排中)以香港地產代理商總會主席身份與近二十名同業召開記者會,揚言半年內交投無起色,將有一萬名地產代理失業。

住宅交投氣氛轉差,連帶舖位買賣亦遭政府「點穴」。余家旗透露,上月十九日政府出招前,剛談妥五宗舖位買賣。「合約都準備好,只差簽名落定,但政府一出招,所有客即刻叫停!新招雖然好似同舖位無關,但氣氛不同,大家都抱『睇定啲』心態。」說時他不停翻着五份已劃上大交的合約,每份涉及三、四十萬佣金,難怪罵得咬牙切齒。
既然生意無得做,公司發展亦要叫停。余家旗說,寶豐一年前開拓工商舖部門,上月睇中旺角一層二千方呎寫字樓,準備進軍九龍區,豈料政府突然出招,惟有叫停整個計劃。「原本搵咗二三十個有十年經驗以上的經紀埋班,如今都無辦法。」
市況大逆轉,他坦言作了最壞打算。「惟有諗辦法『縮皮』,但不知道縮得乜,最壞打算是賣舖、賣樓出糧找數!」
寶豐物業原本有近二百萬元的舖位佣金收入,政府突然出招,買家即時打退堂鼓,見財化水。


未知守到何時有老闆「牙痛咁聲」,亦有人保持樂觀態度。獨霸屯門市場七成交投的祥益地產老闆汪敦敬,以「審慎樂觀」形容自己心情,「始終經歷過多個樓市高低浪,未至於世界末日,而且政府出招兩星期後,市場交投已回復六成。」
他憶述政府出招後一個星期,屯門區成交即時不見八成,仍然猶有餘悸:「真的有少少如臨大敵!」當時祥益三十間分行中,新屯門中心一間要「食蛋」,「第二差是兆禧苑分行,以往十日有七宗成交,如今只有一宗。好彩公司條大數無問題,會計都未通知我話見紅!」
汪敦敬身為老闆,說得輕鬆,旗下員工卻個個頭痕。入行九年的Jerry算是祥益「好數」的前線經紀之一,亦大歎生意起碼少了一半,「經我手的撻定個案都有三宗,個個客話睇定先算,唔知要守到幾時。」
他雖未至於節衣縮食,但已戒掉出入伸手截的士的習慣,最近更順手戒煙。「部iPhone個套裂了,原本打算畀藉口自己換部iPhone 4,現在都不敢換。」
面對樓市隆冬,代理用盡不同方法,催促買家入市,「炒家失業」亦成為鼓勵用家入市的字句。


經紀:靠底薪死頂事實上,地產經紀大都是打工仔,代表八成從業員的地產代理業界聯席會議估計,政府的措施可能打爛一萬個經紀的飯碗,故上月底一度揚言要搞大遊行,如今雖暫緩上街,但仍忙於向立法會議員「求救」。現時本港三萬多名地產經紀中,有一萬人入職不足兩年,當中七千多人更是今年才入行。
一名有超過十年經驗的資深代理直言,經紀行業是「旺市搵埋淡市用」。「市旺時佣金可以相當和味,基本月入二、三萬,Top Sales月入過十萬大有人在。不過樓市不會長旺,淡市一來就要勒實肚皮,隨時連續兩、三個月靠幾千元底薪過活!」
代理界近年愛用「搵食指數」,推斷前線經紀的搵食情況,指數愈高,代表地產經紀愈好景。該指數以一個月的買賣宗數,成交總值及同月經紀人數統計。
以上個月為例,每名代理的平均佣金收入約一萬二千多元(未計算底薪部分),雖然較○八年底金融海嘯時高出逾四倍,但亦難言豐厚,加上數字滯後,仍未反映政府出招後的市況,估計下月平均佣金收入勢跌破萬元大關。
原本打算買新手機的Jerry,怕生意淡靜會維持長時間,開始減少個人開支。


新仔隨時執包袱入行即駐守加州、錦綉的美聯助理聯席董事潘皜民(Coleman)估計,新入行的經紀,極可能捱不過今次樓市隆冬,特別是近兩年入行的代理,最容易被淘汰。「近年上水、元朗有多個大盤,吸引不少新人入行,保守估計區內代理人數由一年前約百二、三人,大幅增加至目前近二百人,相信今個月區內八、九成代理都要『食白果』。」
以他負責的兩個主要屋苑為例,政府出招後至今,成交合共不足十宗,就算加上租務,亦差不多八個代理得一個「有得食」。「以往加州、錦綉平均每個月有五、六十宗成交,未來幾個月最多只有十至二十宗。」
美聯助理聯席董事潘皜民預期,未來半年肯定是一場代理淘汰戰,近兩年才入行的新人可能加入失業大軍。

僧多粥少下,身經百戰的Coleman亦感到寒意。「今個月人工隨時較上月勁減六、七成!好在早前天巒推售賺不少,應該仍夠食。自己亦有帶Team,如果只靠食Override(全區利潤分成),今個月一定賺得更少。」
他不諱言樓市大旺時,代理相當易做,「旺市係買家主動搵你,早前天巒開售,有買家考慮十五分鐘便跟你買間過億元大屋。現在市淡,買家可能睇三、四十次樓,仍然是十五十六做不到決定。」
要安然度過冰河期,Coleman認為只有靠勤力搭夠。「好似做豪宅代理,如果業主根本不識你,隨時連帶客睇樓的機會都無,代理淡市時都不勤力,不肯多花時間聯絡業主,一定無得撈!」

中型經紀 逆市發圍半杯水各有看法,有中型代理老闆趁樓市進入寒冬期逆市擴張,準備大地回春時食大茶飯。
一直雄霸屯門的祥益地產,兩年前趁金融海嘯大行狂縮分行下,成功在天水圍搶灘,目前不單佔了區內居屋市場八成生意,連私樓市場亦足與大行分庭抗禮,吞掉四分一個大餅。
食髓知味,老闆汪敦敬準備照辦煮碗逆市發圍,今次目標是元朗區。「準備半年內殺入元朗大馬路,在那邊最少開三間分行,投資約一千萬元,如果位置靚,業主又肯放售,會額外加碼買舖!」
今年首十一個月樓市交投暢旺,各大地產代理紛紛爭舖開分行,搶高經紀舖位租金。在金融海嘯成立的置業18,近月續租時亦被業主獅子開大口嚇窒,老闆張肇栓笑言:「政府出手,正好解困!」
他說未來三個月,會乘舖租下調,拓展工商舖、測量師行及港島區住宅市場,預計投資約二千五百萬元,「到明年底,分行數目會由二十間增至四、五十間!」
汪敦敬表示,祥益會以慣用的「點、線、面」攻勢攻入元朗區,打算半年內在該區開最少三間分行。


四大代理 淡市對策中原地產:傾談中的新舖位租賃即時叫停,已簽訂租約分行則照常開業。人手方面,實行「零增長」計劃,只會填補現有空缺,不會額外聘請人手。
美聯物業:減慢開分行步伐,個別租金較高分行,傾談新約時會要求業主減租,或不再續租,暫未有裁員計劃。另外,將發動一人一信表達意見。
香港置業:不會大幅擴張,暫未有計劃裁員及縮減分行,短期內不會進行大型招聘。
利嘉閣地產:採取漸進式擴張,會繼續找尋合適舖位開設新分行,暫未有裁員及減少分行計劃。

近四年代理搵食指數走勢圖
2 : martin845(1570)@2010-12-16 00:03:54

根據最近一次睇樓經驗
業主唔肯減
買家如我卻不肯追價
結果就是樓價無乜點跌
但代理得個做字
不斷帶人睇樓
賺到錢的卻少之又少
不過做得呢行無理由唔知
賣得無得做淡沽空
預左好天收埋落雨柴

只是我很奇怪
如果我係那些sales
明知我呢d有心買的人
不是玩玩下,係咪應該俾小小誠意follow下呢

誰知個個都無乜心機跟進
究究其其
雖則話預左呢段時間靜啫
咪當儲下客囉
話唔定幾個月後黎個大插插
到時我都會搵你先啦
真奇...
3 : 龍生(798)@2010-12-16 21:41:48

非也非也,如果心態積極,為人上進,都唔駛去到如此田地,做得呢行的後生仔,多少有的問題,所以有人話,一成人食左九成佣,其中自有道理。
4 : GS(14)@2010-12-16 22:22:58

可否講多一點呢?

所以,我就有新的計畫,但是未來的事,還是一步一步來吧...
5 : 龍生(798)@2010-12-18 00:11:56

邊部份講多點? 關於地產經紀的??

你的新計劃是...?
6 : GS(14)@2010-12-18 14:20:11

太多計劃會搞到無目標,搞好財經這塊才算
7 : 龍生(798)@2010-12-18 22:03:21

對呀...但近來....個個都去了寫大秘寶...無人理我個維基....
你睇文魚篇大作....
抑揚頓挫
高低起伏
兼而有之...睇到我高潮迭起...潮吹失控...

雖則我寫緊個篇都唔少野...

ps. 都唔係創版....死未....
8 : ksw(1423)@2010-12-20 18:18:12

龍生, 唔好整濕個板好wor!

等你佳作誕生啊
9 : 亞力士(1473)@2010-12-20 20:00:13

8樓提及
對呀...但近來....個個都去了寫大秘寶...無人理我個維基....
你睇文魚篇大作....
抑揚頓挫
高低起伏
兼而有之...睇到我高潮迭起...潮吹失控...

雖則我寫緊個篇都唔少野...

ps. 都唔係創版....死未....


八下 乜東東來的?
10 : GS(14)@2010-12-20 22:18:04

10樓提及
8樓提及
對呀...但近來....個個都去了寫大秘寶...無人理我個維基....
你睇文魚篇大作....
抑揚頓挫
高低起伏
兼而有之...睇到我高潮迭起...潮吹失控...

雖則我寫緊個篇都唔少野...

ps. 都唔係創版....死未....


八下 乜東東來的?


見到下面右手邊,你隨便按一個就知
http://wiki2.zkiz.com/doc-view-55

文魚真是寫得好好gar,十個讚
11 : 龍生(798)@2010-12-26 02:10:46

三文魚見到一定好感動...

我篇大作仍在趕穚中

如想止痕, 請先睇住8239

我都花去好多心機呢
12 : kamfaiAthrun(1488)@2011-01-10 11:54:57

4樓提及
非也非也,如果心態積極,為人上進,都唔駛去到如此田地,做得呢行的後生仔,多少有的問題,所以有人話,一成人食左九成佣,其中自有道理。


可否講多一點呢? x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205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