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仙股大餐” 可能由于“天上人间”的社交活 动给了覃辉太多的机会和启迪。一经跨出这一天地,他的扩张脚步便不可控制地提速。 2003年夏天,覃辉通过自己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的 SMI公司(Srtategic Media International),开始了在香港的收购活动。一年多时间里,他渐次入主了三家香港上市公司,分别为东方魅力(0198,HK)、流动广告 (0307,HK)和现代旌旗出版(8010,HK),并将另一家上市公司阳光文化 (0307,HK)所控制的阳光卫视70%的权益拿到手中。 此后,东方魅力与现代旌旗迅速被更名换姓,成为印有覃氏标记的“星美国际”和“星美出版”。 覃辉跨入香港资本市场,主要的引路人是 “壳公司”卖家陈国强。陈国强在香港有“壳王”之称,旗下企业众多,目前至少控制着10家上市公司。一位香港证券界人士告诉《财经》,陈本人谙熟以结构复 杂的“企业树”开展财务运作之道。 覃辉选择进入的多为香港市场上的三线公司,亏损连连并不为人看好。香港一家证券公司投资部负责人告诉 《财经》,2003年年末,覃辉派人与该公司接洽,希望协助炒作东方魅力股票。“他们想用内地资本市场那一套让我们帮他搞定。但在香港起码要准备2000 万,才可能炒炒主板。”由于覃辉拿不出这笔钱,交易没有谈成。 该人士向《财经》透露,覃辉在交易后发现东方魅力的股票太分散,很难炒 高,非常着急,也由此对交易伙伴陈国强“有些意见”。 该人士推算,覃辉前后两次收购东方魅力股票,总共大约要付给陈国强1亿多元。“我 们感觉覃辉其实并不太懂资本运作。”他评价,“别人可能1000万港元就买下来了,他花了这么多钱,有点邪。” 覃辉的香港之役一度“连 下数城”,加之名人环伺,在内地小报上一度被炒得沸沸扬扬。其实在香港投资界看来,他的几个收购项目都算不得什么杰作。 东方魅力至 2003年已亏损7668万元,而且收入的50%以上来自餐饮业,已经算不得娱乐业公司;旗下的流动广告业绩也乏善可陈; 阳光卫视的亏 损更是人所共知,一度被视为阳光卫视总裁的吴征直称为自己的“滑铁卢”; 至于持有《成报》的现代旌旗出版,更是香港报界人所共知的亏损 企业。 《成报》迄今70年的历史固然可赞,但至本世纪初,昔日光环已然剥落。这家报纸2000年11月经陈国强之手借壳上市,后一度转 至吴征之手,改名为现代旌旗出版,但亏损的经营状况并未改变。直至今日,人们仍难以辨清2003年一度被媒体爆炒的“现代旌旗控制权争夺战”究竟是真有其 事,还是吴征假戏真做,有意脱手。不过,自覃辉接手后,《成报》的经营更是每况愈下。 一位接近《成报》高层的人士向《财经》记者透露, 这张报纸的负债已从覃辉私人全资控股的SMI(StrategicMediaInternational)接手前的4000多万港元激增到1.4亿港元, 目前几乎没有流动资金可以支持运营,如果到5月底情况仍无改变,《成报》和其控股公司星美出版(原旌旗出版)可能将宣布破产。 直到今 天,香港投资界对覃辉所控三家上市公司的关注仍十分有限。大福证券媒体研究员JOEY表示,他从未跟踪过这三家公司,因为市盈率太低,“研究媒体的分析员 同行中没有谁研究过这些股票。”中银国际分析员吴维克也表示,香港主流资本界迄今对覃辉所知甚少,“他接触的多是电影圈、娱乐圈的人。” 不仅仅是输家 覃辉入主香港三家上市公司及阳光卫视,耗资约计4亿港元左右。这笔巨款纵使分期偿付,加上维持经营所需 的费用,也有很大资金压力。 于覃辉而言,钱从何来?可以肯定地说,此时忙于大铺摊子四处腾挪的覃辉不可能从自己的企业中拿到这笔钱,其 资金机会只能来自直接间接的银行贷款和“市场运作”。覃辉在香港的“市场运作”被认为得不偿失。他掌控四家上市公司后,在东魅(后来的星美国际)配股集资约1900万港元,在星美出版于2004年4月 和7月两次配售集资2374万港元,此外就再无斩获。从股价一路下滑的轨迹看,也无法想像当年覃辉在内地炒作长丰通信的辉煌能够在香港复制。 从2004年3月到2005年初,东方魅力及后来更名的星美国际曾宣布,在内地收购覃辉“星美系”国内资产的股权,主要为院线和网吧,所需现金总计近8 亿港元。此时的星美国际一直处于亏损,其收购资金从何而来、是否如数支付,也不得而知。分析人士认为,这一轮收购更多地像是在炒作“收购概念”以激发市场 的想像力,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目的。 2003年6月,覃辉控制阳光卫视后,当月即全面改组了董事会。此后至2004年9月,阳光卫视广告 收入只有约300万港元,累计亏损已逾港币3000多万。覃辉大量裁员,拒付营运款项,致使阳光卫视长期欠付员工工资及各项运营费用。 不过,覃辉也从阳光卫视拿到了一些实利,只是被指拿得“很不光彩”。《财经》从持股该公司30%股份的泰德阳光(0307,HK)获悉,覃辉2003年9 月得手阳光文化不久,即将一套电视制作设备走私至内地。此套设备购入价约300万美元,公司转让时扣除折旧,估值1774万港元。覃辉拿到内地后,自作主 张作价1亿元,卖给了有上市公司参股的友通公司。 按香港法律,这一行为涉嫌盗卖上市公司资产。目前已有知情者向香港廉政公署进行了举 报。 2004年初,覃辉通过购入现代旌旗出版,获得《成报》控制权,香港市场上有人甚至称此项收购带有某种“来自北京的政治背景”。覃 辉亦在此后邀请原《北京娱乐信报》社长崔恩卿进入成报董事会,并高调宣布其加盟,向外界刻意强调崔是中共党员、“身份特殊”之类。 知情 者称,覃辉尽管收购了《成报》,却从未踏入报社大厦,只有其弟覃宏和星美国际副总经理邢晶偶尔问津。2004年4月《成报》报庆,新任董事局主席覃宏曾代 表投资人,面对媒体公开承诺年底前将把报社扭亏为盈。但此后事实是报纸经营每况愈下,如今已沦为资不抵债境地。 据悉,《成报》现在 1.4亿港元的负债中,有8000多万发生在覃辉接手之后。公司还屡屡传出欠薪、欠租的丑闻。 即便如此,《成报》仍成了覃辉“资本运 作”的平台。今年3月5日,由现代旌旗出版更名为星美出版的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已取得发行《中国联合商报》的独家经营权;还曾宣布购买了英国时尚杂志 《OK》的中文版。星美出版高层人士告诉《财经》,就在发公告之前,覃辉之弟覃宏曾往《成报》发传真,要求他们散布消息。公司股价从2分一度升至5分,公 司董事会才被迫发布公告。 据《财经》调查,星美出版的两项交易均有极大虚假成分。星美出版从2004年7月始,与由《中国仪电报》更名 而来的《中国联合商报》洽谈合作,一度承诺注资2000万元。但因其承诺未能落实,前后打入资金仅百万元,目前交易已经搁浅。而《OK》主编陈燕则否认与 覃辉有资本合作。 谁来约束银行 相较资本市场上的左支右绌,对覃辉来说,拿钱最容 易的办法,或许还是从国内银行贷款。 迄今覃辉旗下“星美系”、“卓京系”及各类投资公司究竟从国内银行拿到了多少钱?一时难有详实数 字。《财经》比较确切地获知,覃辉曾从中国建设银行、民生银行获得巨额贷款,可确认的数字达10亿元之巨。 《财经》多方确认,覃辉旗下 公司曾于2002年从建行贷款逾6亿元。覃拿到这笔贷款,经过了行长张恩照的特别关照。 知情人士说,张恩照过去的熟人绝大多数为上海 人,他素来对不说上海话的民间人士不敢过于信任,1999年10月调到北京后更是谨慎。而覃辉过去在建行主要是与行长王雪冰相熟。2002年1月王雪冰落 马,覃辉遂设法与张恩照发展了“友情”。据分析,张认识覃,当由张非常信任的上海人所介绍。覃辉的星美传媒从2002年下半年起着手向建行申请贷款,并于当年获准。由于星美传媒在市场上缺乏业绩,大银行向文化企业贷款也十分罕见,经手此贷 款的星美传媒董事长李威承认,建行此举“主要是支持传媒产业”,“有风险投资的性质”。 同时,《财经》获悉,覃辉旗下公司2003年以 来在民生银行的贷款,总额至少在4亿元。覃辉如何获得该笔贷款情节不详。来自民生银行的消息说,如此大额贷款须经总行批准,在发放时除必要手续,还必须有 抵押品。 具有外资银行经历的李威告诉《财经》,星美传媒获得建行的巨额贷款经过了正常手续,并且办理了抵押。贷款抵押物包括了上海江宁 路上的香樟大厦公寓式酒店、北京CBD区鹏润大厦耗资7000万买进的一层办公楼,以及北京怀柔的飞腾影视基地,“等于押上了覃辉当时掌握的所有物业”。 但《财经》在调查中发现,情况并不尽然。 北京CBD区鹏润大厦位于东三环路附近,星美传媒曾花7000万元买下该楼B座19层,面积 3600多平方米。但一直没有拿到产权证,如抵押给建行实属非法。事实上,只有开发商有权在办出产权证之前抵押期房。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网的资料显示,鹏润 大厦开发商北京新恒基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已于2003年3月将鹏润18420.49 平方米抵押给建行北京石景山支行,其中包括B座19层的若干面积。北京市房地产管理局官员告诉《财经》,开发商最近刚办完鹏润大厦的确权。 在建行对星美的贷款中,有一笔1.7亿元的款项,抵押物为上海香樟大厦。资料显示,这幢物业为一所在建大厦,2003年2月设定为抵押物。 《财经》通过现场调查获悉,该幢大楼在上海江宁路219号至229号,地处上海黄金地段,原是一幢始于1995年的烂尾楼。覃辉2002年9月接手后重 新启动,接盘公司为久盛投资有限公司,总投资为2.3亿元。该楼盘名为“香樟花园”,是一幢24层的酒店式公寓。目前外装修已完成,内装修也进行了一半, 但由于缺乏资金,已于2004年6月停工。大楼留守处一位浙江舜杰建筑股份有限公司的经理人员告诉记者,该公司承包此工程后,久盛一方只付了3000多 万,目前尚欠6000多万元工程款。 覃辉2002年9月拿到这一物业后,于次年2月确定为建行贷款的抵押物,债权1.7亿元。2004 年5月24日,覃辉又将此大厦二次抵押给民生银行,抵押款仍为1.7亿元。至2004年12月,覃辉通过久盛投资对此在建楼盘进行第三次抵押,向民生银行 贷款。此次贷款额为1.4亿元,通过香樟大厦抵押债权3360万元,余额据称用星美集团的部分光纤抵押。 至此,覃辉企业通过香樟大厦这 一在建物业,抵押债权达3.73亿元,均为三年期抵押,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到期。 2004年9月,港商陈国强控制的香港中策 公告,称此项目已作价4.5亿元卖给该公司,交易原定今年6月完成。而买方已于去年6月通过其控制的公司Apex Quality Group,付出定金5000万元。有分析称,这部分“定金”,很可能已折为覃辉其时从陈国强手中购买股份之款项。 现在无法确定民生银 行和建行在对香樟大厦抵押时,是否经过物业评估。但据香港中策公告,该项物业的市场价格在4.5亿元。此外,此项物业已拿到定金5000万元,欠工程款 6000多万元,且内装修远未完工。纵使能够按已定的4.5亿元出售,扣除定金和工程款后,余款仅在3.4亿元以下,与建行和民生银行的债务相比尚存明显 缺口。 覃辉控股60%的飞腾影视基地拥有部分物业,属覃辉手上可用于抵押的主要资产之一。《财经》了解,该制作公司的土地和房屋 2003年9月被认定总值在1.8亿元,抵押给民生银行获得了1.2亿元贷款;2004年6月重又核定抵押价值1.3亿元,再度从民生银行获得一年期贷款 9000万元。在该公司占股40%且在2004年8月前为总经理的周令刚表示,他一直到最近才获知此事,并准备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股东权益。 《财经》尚未获得此物业抵押给建行的资料。倘如李威所说确有此事,应属重复抵押;如无此事,则建行6亿元贷款抵押物严重不足。 除上述大宗贷款,覃辉旗下各公司也与银行多有往来,仅从公开资料统计,诉讼金额累计已逾2亿元。从2004年10月起,上海、重庆、成都等地已陆 续有银行和其它金融机构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财产保全。 其中包括:上海远东国际租赁有限公司诉长丰通信公司租赁合同纠纷案;招商银行成 都营门口支行诉长丰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中信实业银行成都分行诉成都长丰公司、长丰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招商银行重庆上清寺支行诉长丰通信借款合 同纠纷案;重庆太极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诉长丰通信担保纠纷案;中信实业银行南京分行诉江苏长丰通信和长丰通信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案等;金信信托投资股 份有限公司诉卓京投资和星美传媒集团借款合同纠纷案等。 “双面”覃辉 虽然内地一 些媒体一直倾向于将覃辉描述成“隐身富豪”,但熟识者说,此人实际上行事张扬,好出风头,并无“隐身之想”。他之所以今年1月前陆续辞去诸多公司董事长、 法人代表,主要是受一位“风水大师”的启发。据说,此大师告诉覃辉,他必须行事低调,否则将有祸临头。 覃辉转为低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 他得罪人太多,特别是早年得罪过公安人员。知情人说,上世纪90年代后期,曾有一位北京市高级警官到“天上人间”喝酒。喝出其洋酒为假酒,表示不满,竟被 这家夜总会的保安扣起来暴打了一顿。此事几乎酿成警方与“天上人间”的冲突,“天上人间”为此歇业,不久通过关系复又开业。但覃辉自知与公安还是结了些 “梁子”。 时至今日,曾与覃辉打过交道的人,对其评价可分为两类:一类认为他主要是个“准黑道”人物,仰仗夜总会培植的关系横行市里, 无论待人还是经商都罕有诚信,其主要手段为“贿”、“吹”、“骗”、“偷”。覃辉的“赖”也相当知名,声称以巨资买下大量资产,但其喧嚣一时的购并,例如 买入飞腾影视中心、鲲鹏网城、阳光卫视控股股权等,各家欠款均可以千万元计;购买夜总会“钻石年代”,至今还欠付几百万元,即为商界人士所诟病。 据说,覃辉与台商周令刚在经营飞腾影视中心发生分歧后,周令刚愤而出走,覃辉竟在背后举报构陷。幸而周向警方出示证据以示清白,方免于牢狱之灾。 但是还有一类评价,倾向于认为覃辉“有想法也有志向”,主要是欠缺能力和扎实肯干的精神。曾在星美传媒任职两年、后出任董事长的李威即认为,覃辉并非有 意赖账,主要还是“摊子铺得太大,用有限的资金打造无限的王国”,而且“不能容人,做什么都恨不得100%控制,不能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他失败的原因之 一”。 今年4月24日,在接受《财经》电话采访时,已经离开星美传媒近一年的李威认为,“星美最大的遗憾也是我感到惭愧的地方,就是始 终没有考虑过现金流管理问题。星美的最大弱点是没能建立一个好的内容王国,然后再去建渠道。还有覃辉的思路和不能容人这个最大的缺陷,使星美错过了很多机 会。” 李威介绍,星美曾与冯小刚、赵宝刚等影视导演洽谈过合作机会,东魅的曾志伟、王远峰也都是能人。两年来星美取得了中港等地13部 电影的大陆播映权,“有很多好片子,但是(公司)管理太弱”,“没有什么盈利”。 无论何种评价,覃辉与他的“卓京系”、“星美系”确乎 普遍不被业界人士看好。2004年下半年始,覃辉旗下公司资金已是捉襟见肘,以至不得不取消了原计划9月举行的星美集团成立庆典。 纵使 没有“张恩照事件”这一最近的导火索,许多人都断言,“覃辉是迟早要出事的”。 《财经》获悉,星美出版集团主席邢晶已经在覃辉事发前一 段时间就提出辞职。在覃辉被警方带走之后,记者曾联系现任星美、卓京的多位高层。一些人士接受了采访,还有一些仍在犹豫。 “他们还在观望,怕现在说话,覃辉万一出来会报复。”一位与覃辉打过多年交道的香港商人评论说,“覃辉这个人,是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 重要事件 2009年2月10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法院一审认定,李培英犯贪污罪和受贿罪。其中, 贪污8250万元,但鉴于贪污赃款已全部退缴,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受贿2661万余元,判处死刑立即执行。最后,两罪并罚,一审判决死刑立即执 行。 3月17日上午,李培英案终审在山东省高级法院开庭。该案至今尚未终审宣判。但在一审及终审的司法材料中,覃辉均以数额最大的行贿 者出现在李培英案中,其累计向李行贿1867.68万元,占到李培英受贿总金额的七成。 据济南市中级法院一审查明,李培英帮助卓京投资 控股有限公司从首都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先后拆借资金共计人民币6.3亿元,于2002年上半年至2003 年11月,三次索取、非法收受覃辉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867.68万元。 同覃辉相类似的民企掌控人被传、被拘、被控在国内已不算新 闻。周正毅、仰融、张海等,这些昔日号称“资本大鳄”的头面人物先后“落马”,使得众多关注他们的人们大跌眼镜。覃辉其实也不过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只是他 太多的神秘面纱使人们平添了几分好奇。 覃辉是1995年接手“天上人间”的,他当时在武汉钢铁公司做进口矿石的买卖,第一次被“协助调 查”,折戟而归。为了找一个挣钱的买卖,向当时的首都机场管理公司的总经理借款180万美元,并由军队一家贸易公司担保,买下原隶属广泰公司(台湾人)的 “天上人间”夜总会。 相关传闻 2004年4月北京社交圈盛传,李嘉欣跟内地传媒 大亨,北京超级富豪覃辉在03年初开始拍拖,已相恋一年,更有爆料称,二人覃辉与李嘉欣在当年初曾举行订婚派对,而派对地点更在覃辉开设的,北京著名的高 级夜店"天上人间"举行,派对还广邀了不少名人出席。之后李嘉欣澄清说连对方的电话号码都没有,连朋友都称不上,更别说订婚。
如果天上掉下一百億 王文靜
|
|
影劇新聞不常登上主流報紙的頭版 頭條,藝人梁洛施與「華人首富之子」高調分手之事,最近卻躍上各大媒體的重要版面,擠掉許多國內外大事。一則風花雪月的新聞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因為:一, 男主角是首富之子;二,根據報載,分手費超過新台幣一百億元。九九.九%的人窮其一生的努力還掙不到這天文數字的百分之一,卻有二十二歲的女孩輕而易舉獲 得,翻開華人世界的近代美女史,恐怕很難找到第二位。無怪乎,有媒體以「鑽石女郎」形容梁洛施。
走筆至此,我很好奇,如果現在做一份民調:「有多少人希望自己是梁洛施?」我猜,結果應該超過八成的人回答是:「我願意。」
我 的猜測全憑直覺,或許你認為我太小看台灣人的價值觀。我還真希望如此。幾年前,《商業周刊》曾經以較大篇幅報導過名女人何麗玲,當時一位年輕女記者很興奮 的跟我說,何麗玲是她的偶像。我問這位學經歷俱佳的記者,為什麼?她的回答是,她漂亮、自由、有錢,而且不需要很努力工作就擁有這一切。這是任何女人都羨 慕的境界。這位女記者可能簡化何麗玲人生的努力,不過這不在此次討論的範疇。這段談話的重點在於,這位草莓世代所用的形容詞「不需要很努力工作就擁有這一 切」,間接凸顯她對於輕鬆變有錢的渴望。而這樣的價值觀,似是為數不少的新一代的主流價值觀。
有錢真的不錯,我同意。不過,人生的幸福如果簡化成財富的多寡,終其一生不過是一場悲劇。
一個二十二歲就擁有百億財富的女孩,她將如何過一生?她可以有私人飛機、專屬遊艇、豪宅、僕從,想買什麼就能有什麼。然而,有多少人深思過Easy Money的後遺症?
Easy Money將會剝奪許多看不到的幸福。一則,人生失去打拚的動力,她將很難體會到辛苦插秧終有所成的喜樂。再者,她將很難分辨追求她的男士們,愛的是她的 錢,還是她的人,比任何女孩都難以獲得真愛。縱然遇到真愛,也會被自己的猜疑給蒙蔽。三者,她必須有更大的智慧才能獲得真正友誼,願意兩肋插刀的友人怕人 說閒話不見得常在身邊,身邊恐怕多是佞友,酒肉之交。
如果,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容易錢(Easy Money)則是化了妝的禍水。一旦來敲門,很少人拒絕得了它。它,太誘惑人了。或許,我們該慶幸的是,它從未來敲門。或許,我們該慶幸天上從未平白掉下一百億。
|
|
覃輝天上「落」人間
【《財經》記者 張鷺】曾被神話的覃輝,在這個五月「從天上回到了人間」。 先是他在香港落敗一宗官司,法官裁定其名下2.61億股星美出版(8010.HK)股權判予香港富豪楊家誠。他曾於2008年將這些股權抵押給楊,換取一筆6000萬元貸款,以用於星美出版旗下的《成報》。
繼而他曾經的招牌產業——「天上人間」夜總會,被停業整頓半年。儘管五年前覃輝已將這個聲色場所徹底轉手,陳年的流言與新的軼聞還是湧來,並將他推向各大財經或娛樂媒體的頭條。
「女兒在美國讀書,生意在香港,哥這幾年主要生活在美國和香港。」覃輝的弟弟、星美國際(00198.HK)董事局主席覃宏告訴《財經》記者。
42歲的覃輝祖籍四川達縣,其父任職於航空航天工業部五二九廠,母親曾是達縣教師。覃輝出生並成長於北京,原配妻子林菁系其小學、初中同學。林菁為某前領導人夫人的侄女,1996年因先天性心臟病去世。

5月18日,林菁的哥哥林英發佈聲明稱,其妹在北京出生、生活並工作,從未去過四川,他們的母親系北京某中學的首任校長。其妹與覃輝曾共同就讀於北京的小學與中學。
在同行眼裡,覃輝長相英俊,善於交際,其商業頭腦早在1986年讀職高時即有展現。在早年的「倒爺」大軍中,覃輝從廣州向北京、東北倒賣衣服、手錶、錄像機、電視機等,後在武漢從事鐵礦砂貿易。這期間,覃輝成立過一些小型貿易公司。
拐點出現在1995年從台商手中接過「天上人間」。覃輝家庭的人脈與其自身的交際,在這裡被逐步放大。此後整整十年間,「天上人間」之於他的槓桿作 用,絕非2000萬元以上的年利潤,更有大量的人脈資源與外部效應:僅對說上海話高度信任的建行原董事長張恩照,在「天上人間」收受了覃輝的一萬美元。當 然,這只是賄款的一部分。
2005年4月開始,覃輝相繼捲入張恩照案、首都機場原董事長李培英案。據法院判決的結果,覃輝曾向張恩照行賄6萬美元、20萬港元、10萬元人民 幣,換得6.5億元貸款,截至2006年底有3億多元轉成不良;在李培英2661萬餘元賄款中,李向覃輝索賄1867.68萬元,首都機場曲線拆借的 6.3億元,至2009年初尚欠2.06億元。張恩照領刑15年,李培英已被處死,而覃輝毫髮未損,從此遁跡。
「蟄伏五年,一邊反思,一邊求生存。」在覃宏看來,即使不出現兩宗賄案,覃輝產業也負重有日,難以為繼。
上述司法認定的借貸資金高達12.8億元,僅是覃輝王國的一角,而他自2000年即試圖打造一條「傳統媒體生產內容、新媒體提供渠道」之路,相繼通過「卓京系」與「星美系」兩個平台,涉足電影、電視、報紙、音像、廣告、數字媒體和影視基地七大產業。
星美集團有關人士介紹,由於在全媒體的過度擴張,投入需求的過大和投資回收週期的過於漫長,資金鏈十分緊張。在賄案之前覃輝已著手重組,無奈臃腫的體 量非短期能「瘦身」。為維持龐大資本系和實業圈的運轉,他對資金的渴求超乎尋常。故對張恩照與李培英等資金池「司庫」的「結交」與在資本市場的輾轉騰挪, 除了賄賂弊案之外是否存在其他微隱之處,惟有個中人知。
覃輝原來賴以生存的關係經濟已難繼續,並徒增了外延成本與不測風險。存亡之際,他選擇了「捨車保帥」,首先賣掉了「天上人間」,再拆解自己建構的資本 系:長豐通信、英斯泰克、友通數字、飛騰製作、鯤鵬網城、華夏文化、卓京控股等卓京系公司,或更名重組、或轉讓股權,同時變賣上海香樟大廈公寓式酒店、北 京鵬潤大廈19層辦公樓等用於償貸。目前,僅剩內地的星美傳媒和香港的星美國際。
「天上人間」時期的「現金奶牛+非常融資通道」模式,至今仍被沿用——覃宏在境內經營電影院線的收益,構成「現金奶牛」;在香港還保留了星美國際的上市公司平台。
按覃輝兄弟的說法,其所欠建行貸款、首都機場資金已清償八成以上。這一數據未獲得那家債權單位的證實。
覃輝操作實業的一貫作風,是力爭吃掉產業上中下游的利潤。全媒體設想折戟之後,如今產業鏈初衷不改,即專注於電影產業,從影視基地建設、電影製作、發行直至院線建立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條。並且,「不做接棒電影,必須主導製作過程,爭奪發行權」。
目前覃氏公司雖官司不斷,但已入常軌。覃宏坦承,2005年至2009年是最艱難的日子,「銀行貸款全部斷流,大部分應收賬款無法收回,連打官司都從沒贏過。」■
[轉載]天上和人間的暴風雨都無法奪走的成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d4888a0100tc32.html
一直都對塞思·卡拉曼的投資組合很感興趣,由此挑出卡拉曼1999年的投資組合進行回顧。
1999年的市場運行環境也相當惡劣,當時,基本面分析被許多投資者置之腦後,投資邏輯被扔到窗外。塞思·卡拉曼的包普斯特基金的業績表現落後於大市,其原因卻是沒有參與股市的投機造 成的。那時,有人提請卡拉曼注意,應該是修改投資策略的時候了,因為只有那樣,才會適應市場的氣候,從而改善投資業績。卡拉曼的回答是「不」。他認為向失 控的牛市投降,跟風買進成長股和科技股是最容易的,但那是傻瓜的做法,也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而且有違良心。確實,隨大流容易,然而離開人潮獨自前進卻需 要很多的勇氣和自信。
或許只有那樣的市場環境才有機會,因此卡拉曼說這樣的環境讓他們「很振奮」。遠離那些成長股和科技股,卡拉曼現在可以用十年來、甚至十年以上的最低價買進 被大多數投資者拋棄的那些股票的優質資產和業務了。當時這樣的股票的股價對於其潛在價值打了五折。「好大的折扣啊!」卡拉曼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很顯然, 其便宜的原因是因為許多人圍繞網絡股展開的投機行為。而這些投機行為又直接導致「虹吸效應」,使得巨量資金直奔「主流」股票去了。
在卡拉曼的投資組合裡,沒有遭遇激烈競爭的企業,也沒有在走下坡路的企業,更沒有低質量的資產或可能準備失敗的互聯網公司。卡拉曼的投資組合是根據嚴格的 基本分析而挑選出來的。一次只進行一項投資,全力投入,由下而上。卡拉曼對標的採取了秋風掃落葉一般嚴酷無情的態度。通常來說,他每做一項投資都會淘汰幾 十項很有前景的投資。在他投資組合中的大多數公司,除了價格相對於價值被嚴重低估以外,還需要有很強的市場地位、很好的進入障壁、充裕的自由現金流以及可 以幫助實現潛在價值的催化劑,同時幾乎所有公司的管理層個人都大量持有本公司的股票。卡拉曼說,即使這些股票永遠不會被市場追捧,也可以指望依靠公司的基 本業務而獲得良好的回報。而一旦投資者終將重新像關注回報那樣關注風險的時候,就會為他們帶來強勁的絕對表現,甚至更好的相對表現。這就是卡拉曼經常說的 「冒著有限的風險,產生優異的長期回報」的目標。卡拉曼說,他們的使命只有一個,那就是迴避風險。因此他無需將所有資金都投資,他常常持有大量現金餘額, 等待真正的好機會的出現。作為風險管理的一部分,他從未使用過槓桿,也從未有單個頭寸的規模超出總資產的5%,一般不介入對高估證券的賣空。卡拉曼深信, 一個由嚴重低估、精挑細選而且很多具有有助於實現潛在價值的催化劑的證券組成的投資組合,是他們所知道的、實現目標的最可靠途徑。
雖然卡拉曼常常投資具有實現價值的催化劑的股票,不過除非是他已經準備好買了長期投資,否則他就不會買入。價值投資者買了股票之後,哪怕未來5年股市關門 也沒關係,不過很少有人能做到這一點。因為卡拉曼是投資而不是投機,所以即使在1999年的那個環境裡,他對他的投資組合依然很放心。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卡拉曼在1999年買進的一些主要股票。
1、天納克(Tenneco)公司,生產食品袋和垃圾袋,在其他各種塑料包裝產品中擁有領先的市場份額。因為分拆導致股價跌到利潤的10倍左右,約為稅前 現金流的5.5倍左右,卡拉曼買進。理由是,公司採取一些措施使成本降低,資產重新配置,隨著銷售額的成長以及預期原材料的降低作用,利潤將增加;管理層 得到了大額的認股權,並且用個人的資金買入股票。
2、由天納克(Tenneco)公司分拆後的天納克汽車公司,生產減震器和降噪音器,幾乎所有產品和市場份額都在市場前列。先是標普500指數剔除了它。 其次分拆又使這家公司成為小盤股,迫使很多股東退出,因為市值太小不符合他們的規模標準。最後是另外一些股東,僅僅因為其市值處於谷底,於是又繼續拋售, 其股價最終重挫至稅後利潤的4倍,卡拉曼買進。
3、Harcourt Genegal公司,一家純粹的出版和電腦化學習和培訓企業,但在混亂的市場環境中,為公眾遺忘。其股價為幾年中的最低點,不到現金利潤的12倍,市值只 是估算出來的公司資產價值的一半。其估值很低但質量卻很高,業務成長能力強勁,預計年度利潤增長率在12%-15%之間。管理層又將他們大多數財富投資在 自己的公司裡。基於此,卡拉曼買進。
4、Octel公司,也是從一家公司分拆出來的,但沒能吸引投資者的注意。這家公司是世界TEL(四乙基鉛)行業佔統治地位的製造商兼營銷商。TEL是一 種汽油添加劑,會導致汽油中含鉛,因此其行業被稱為夕陽行業。不過這也是一個高毛利的行業,幾乎無需再投資。同時控制著全世界市場90%以上的份額。 Octel每年回購10%的股票。當時的股價是稅後利潤的3倍,卡拉曼買進。
5、Stewart Enterprises公司,其業務是葬禮和墓地。由於定價過高的收購、過量的負債,死亡率短暫的下降以及市場競爭的加劇,股價極端低迷,大約只有稅後利 潤的6倍。不過,當時公司正在積極回購股票,高管增加持股。卡拉曼認為新的管理層將會將公司的經營方向調整為最大化自由現金流的產生,於是買進。
6、Ucar公司,一家世界領先的石墨電極製造商。當行業一致同意固定產品價格的時候,這家公司便處於陰云之下。後來管理層宣佈一個徹底的成本削減計劃。 卡拉曼預計在未來幾年,由於成本降低、需求強勁而且價格可能上漲。並且公司還有一個新型燃料電池的產品開發項目,而股價僅有預期利潤的8倍左右,於是買 進。
7、Chargeurs公司,一家法國公司,加工羊毛並從事羊毛貿易,生產紡織品、衣服內襯和保護膜。在細分市場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其經營所產生的自由現 金流充沛。不過由於遭受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影響,業績比較低迷,市值只有利潤的7倍,卡拉曼買進。這是卡拉曼的一筆海外的投資。
8、......
卡拉曼在回顧2009年的投資時說,他能夠對股票的購買價格相對於潛在價值或自由市場價值的折扣超出50%,說明那時市場確實存在著很好的價值投資機會。 請注意,並不只是在股市整體沉淪的時候。這些公司,通常是小盤股,幾乎都是細分市場的領先企業,佔據著很大的市場份額,有的具有催化劑,有的則沒有,但是 價格都非常低廉,市盈率只有個位數那麼高,這就體現出極好的價值。既然如此,那麼就有多少就買多少吧。1999年4月,卡拉曼投資組合中的現金為 42.1%,一年以後的2000年4月僅為4.1%。可見卡拉曼決心準備用桶來接金子了,因為這種機會並不多見。
一個投資組合必須有效,所謂的「有效」就是「把事情做對」,而不是僅僅「做對的事情」。當然在投資領域,即使「把事情做對」,也並不意味就沒有問題。卡拉 曼的那幾年業績就不是十分好看。只是在科技股和網絡股的灰飛煙滅以後,業績才得到了改觀。所以,堅持並很有韌性地「把事情做對」十分重要。卡拉曼說,投資 者或者機構一定首先在一件事情上做出抉擇:究竟是要保證在牛市中賺大錢,然後時不時在有些年份虧錢呢,還是保證在暴跌時不承受巨大損失,而牛市時不過分貪 婪呢?卡拉曼顯然選擇了後者。如果是這樣的話,我深信,這是一種連天上和人間的暴風雨都無法奪走的成功。
財務自由難道好似天上既月亮咁,得個睇字?(答) Home Blogger
http://homebloggerhk.com/?p=10120為人師表搞到每年都擔心續約、人工高低起伏、由上文已見為何高官們紛將仔女送往海外受教。而上述「錯配」事件之引起不能全數抵賴予教師校長們,而是一個好的人,入到一個差的制度,要麼就同流合污、一係抽身脫離行業。近年政府不斷撥錢去教育、醫療機構,唯制度不公,上樑不正,錢始終去不到有需要的人手上。
賣樓套現2.5M,自己同太太的存款少量,支出減去人工仲要每月抽番12-14k出黎,即你賣樓筆錢可以頂(2.5mil/14000)=178個月,即十幾年。如果樓價同物價跌就冇計錯數,不過如樓價不跌,再加上生活指數在十年升一半(其實每年通脹只要有4%,十年買到既野已少一半),好可能五件過後你筆錢已花掉一半,到時冇樓在手份工又危,肯定遇上男人最大危機。
筆者建議你係2.5mil抽10%出黎,買入間2.5-3.0的舊樓,再搵朋友住入去,得閒叫佢幫手同你仔女交學費。其實只要你將視線轉到荃灣、元朗、土爪灣30-40年樓齡的舊樓,是有可以買到有lift及可按揭攤長至20-25年樓的住宅。買樓的目的一來是當買注保險、第時有咩事仲可以有間屋收番黎住。萬一他日收入有波動,到時你想買都未必有銀行借錢予你。第二是舊樓其實收租回報頗高的,幾年後如真的轉型成功可轉打「進攻足球」,不妨將屋一拆三,計及現在荃元一帶大兩房舊樓價錢都係三百萬左近,窗位合的大兩房是可間出三間套,共收租$15000為現時市價。那些可將屋的正現金流幫補你家庭支出。
用了10%買賣,剩餘二百萬港幣,如果你肯比時間不斷係唔同銀行搬黎搬去做一個月定期,人仔定存平均息口收4%之上,收息月均港幣七千或以上,但有人幣兌換風險。有朋友問及點解仲有銀行報人仔定期3%咁低,那你要看年期。其實銀行給予一年期3%年利率,計及是比一個月6%年利率更高成本! 如果你唔想一屋都係銀行信,都係每三/六個月續下定期好一點,當然有時間亦好想去銀行涼冷氣,每月搬一次銀去享受新資金定存優惠亦冇問題。
由於讀者家庭月入暫不過40k,仲有三個小朋友,縱在三十歲出頭抱著二百五十萬,始終離財務自由還遠。在此起首有三個步驟:
一. 買間房子細細間。租比人讓時間為你工作。樓市跌亦蝕有限錢
二. 除去定期所收息的金額,務必令自己產生正現金流,此為理財第一步
三. 你自己人工加又好、搵到個擔保人又好、同兄弟夾份買樓都好,盡加自己借貸力再在跌市買樓。由於能力暫大不、只好等時機了。不具備逆水而行條件
每日一小步、成就一大步。月球上的腳印都不是一天而成的、共勉之!
阿仙奴週記:天上凡間原來只是一線之差 人在中環
http://manincentral.blogspot.hk/2013/10/blog-post.html星期六晚的英超賽事,阿仙奴四比一大勝諾域治。韋舒亞所入既第一球,所展現出既組織同流暢程度,肯實係世界級的。及後藍斯連扭兩個射入果球,唔睇樣真係會以為係施丹上身。
睇完呢場波之後,我心裡面不自覺地講咗一句響少林足球出現過既對白:「班師兄弟終於番晒嚟啦!」
這種飄飄然既感覺,直到禮拜二晚,球隊以臨天光賴尿既方式輸俾多蒙特之後,變得蕩然無存。鬼佬評論話,呢場波係一次對阿仙奴既reality check,證明阿記今年既實力並唔係想像之中咁強。開季一直至今既好成績,只係有賴一眾對賽既對手水皮,實屬虛火。
一場波,就由天上跌落凡間了。
*****
當好多評論員同專家,用「實力」一詞去解讀前列球隊既表現時,我總係覺得唔係好妥。
如果「實力」係泛指球員既能力總和,再加上默契和隊型的話,我的確係覺得解釋唔到當前既英超形勢的。例如曼聯…OK,我明白今季佢地響轉會市場上,實在表現得太過論盡,但佢地既人腳,基本上同上年唔係好大出入。以上屆幾乎贏足成條街既球員班底,即使冇乜新血加入增強「實力」,點都冇理由可以插到落去咁既地步掛?當個個都話,曼聯欠缺一個具創造性既中場大腦,所以唔掂,但呢個「大腦」,上年都一樣冇丫,但上年佢地卻能贏到開巷喎。
情況好似過去兩屆既阿仙奴一樣。冇錯,佢地每年都賣走件球星,但係賣走咗一、兩件球星,大部份既球員其實仲響度,點都未至於要響季初跌到落去護級區邊緣,點都未屎波到,要輸八粒俾曼聯掛?
我傾向相信,呢幾隊前列球隊,「實力」其實並唔係球迷同有些所謂「專家」所講既分別咁大。真正令佢地既表現有天淵之別既,其實係信心同氣勢。早兩屆,搞一大餐之後賣走隊中球星,對球隊最大既影響,其實係信心。阿仙奴只係冇咗雲佩斯就係咪就會差到,連護級隊都打唔贏?肯定唔係,但當四周圍所有人,都響度懷疑,你賣走咗隊中球星之後,「實力」會大幅削弱之後,你落場果一刻,心裡面就不其然對自己會有一點懷疑,球員既每個動作、每次傳送,腦袋裡面就會出現多一丁點既無謂思考,那怕只係一丁點,響節奏急促球場上面,勝負就係取決於此。同樣,奧斯爾加盟,係咪真係令實力提升咗咁多?我其實好喜歡呢個球員,但問心講,除咗頭兩場交出咗幾次助攻之外,我查實又真係未覺得,奧斯爾響「實力」上既作用,真係大得咁厲害。當然,以佢既質素,當佢同班隊友夾得再耐啲,效果肯定會更加明顯的。只係響呢一刻,我覺得奧斯爾既加盟,響士氣同信心上既作用,比在「實力」層面上還要大得多。
信心同氣勢都係無形的。球隊因為有信心,所以走勢凌厲;走勢凌厲既球隊,同時又會散發出讓對手畏懼既氣勢。當球隊係咁贏係咁贏,對手還未落場踢,心裡面就會諗:「我係咪真係有能力成為例外,打低面前呢隊長勝球隊?」所謂讓人怯既氣勢,往往響未真正開波既時候,就已經將對手擊敗了。上年既曼聯,我覺得正正係有呢種攝人既氣勢,即使上半場落後幾多球,大家都「形住」會俾佢追返上黎。今年呢?換一換領隊,一切氣勢都唔見晒。有朋友寫話,今年既阿仙奴同曼聯,好似交換咗身份咁。實力差別可能唔大,只係信心同氣勢,隨住重心人物既去留,而出現咗此消彼長既變化。
輸俾多蒙特,係咪世界末日?一場波既勝負,影響冇咁大既。不敗既氣勢被打斷,卻係肯定的。然而信心係贏波既重要元素,但過份自信卻會引來敗陣。呢場波點解會輸,如果你問我的話,「過份自信」會係我既答案。失第一球,係藍斯響唔應該控球死扭既地區被人偷甩而間接造成,至於第二球,更係響全隊上下不斷進攻,被人一個反擊而輸掉的。如果星期六既英超比賽,唔係行雲流水地入咗幾球靚波,信心水平未升到爆燈的話,禮拜二晚既戰果,你估會唔會有所不同?
雲加話,呢場波,係輸在球隊太「naive」。
我認同,你呢?
越黎越覺得,做領隊所牽涉既智慧,實在複雜得難以想像。冇信心既球隊必死毋疑,信心太強同樣會物極必反。領隊作為一個自己響比賽當中「冇份落場」既人,所能做既,就係不斷調節隊員之間既信心水平,當中既困難,相信係好似我呢亭只懂響打winning時將球員既能力值加加減減,就以為自己好懂得足球既傻仔,永遠都冇辦法感受得到的。
月薪20萬的天上酷工作養成揭秘
|
|
在台灣,有一份工作,只要大學新鮮人、不限男女、科系、近視(矯正視力須達一‧○)都可以做,經過兩年培訓、通過考試,就能享有平均月薪二十萬。 這份工作叫「培訓機師」。華航現有的一千一百位機師中,超過七成都出身於此,雖然薪資高,仍一直缺人。 馬航墜機事件真相全球矚目,外界開始意識到機師這份令人嚮往的多金「夢幻工作」背後,沒看到的心理素質在內的種種考驗。這是怎樣一份工作? 華航航務處飛行訓練組波音七三七訓練組長丁常晧解釋,和開車、開船相比,飛機是三度空間,手眼協調等難度更高,「二○%靠天分,八○%靠努力,」守紀律、抗壓與持續學習的態度,是機師必備特質。 難度高,考驗也很嚴苛。去年,報考華航培訓機師的有上千位,共錄取三十位。 對從未接觸過飛行的學員,得先從航空英文、空氣動力學等基礎學科學起,才進入飛行課程。「每天至少要念四小時的書,比大學還辛苦,」台大財金系畢業、曾任滙豐銀行儲備幹部的華航學員樓思強透露。 飛行學校受訓約歷時一年,這段期間只有訓練,每週上六休一、不放長假,也不能回台,喝酒、開車都在禁止範圍,被校方聽到說中文還要罰錢,淘汰率超過一成。 培訓成本六百萬元起跳 通過飛行學校種種考驗,不過只是取得機師資格的一張入場券。回台後,還得再花一年時間,完成大型客機各種銜接教育、機種訓練與航路飛行考驗,才能成為人人稱羨的民航機師。 一○四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洪廣禮觀察,機師一方面年薪動輒兩、三百萬,享有高空駕馭的操控快感;另外也要面對機件安全物性、高空氣候未知等不可預測情境,又承載數百條生命安危,每趟飛行都要在極度專注與高壓下完成。 華航訓練一名培訓機師成本約六百萬元,為成為正式機師,算一算從開始錄取率不到三%,過了第一關後,兩年下來還要通過大大小小一百個考試,原則上每關只能有補考一次的機會,兩次不過就退訓,要想享受翱翔天空之前,面對壓力的能耐,才是拿到這個新鮮人最高起薪的工作最重要考驗。 |
上海萊士:長到天上的樹 歲寒知松柏
來源: http://xueqiu.com/1272530506/32812070
本文寫於9月份,當時受人之邀,從看資料到寫分析合計只用了一天時間,寫得很粗淺,並且我對醫藥又一竅不通,所以一直沒有發在網上。
剛才有朋友提到
$泰邦生物(CBPO)$ 的最新財報,我想不如借機湊個熱鬧,請朋友們多批評指點。
==========================================================
$上海萊士(SZ002252)$ 上海萊士是今年的大牛股,盡管它在複牌前的血站及投漿量、血制品數量都排不進國內前3名,但其高達386億元的市值卻比行業前3名合計數還多,這個市值在全世界血制品行業內也名列前茅。複牌後目前市值已500億元,預計打開漲停板後,算上增發的股份市值將達到600億元,超過西藥龍頭恒瑞醫藥和中藥龍頭雲南白藥,成為中國醫藥行業第一名。而截止今年中報,它的動態PE超過100倍,PB超過10倍,PS超過30倍,這麽高的估值合理嗎?行業的天花板和公司的增長空間又有多高?
小眾的血制品市場血液由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和血漿組成,其中血漿占55%。血漿中90%是水,6.5%-8.5%是蛋白質。蛋白質主要有三種類型,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其中白蛋白占到60%,它的主要作用是維持血漿滲透壓、運輸營養、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也可以做為疫苗的輔料。免疫球蛋白占15%,主要作用是增強抵抗力,凝血因子含量極少,提取技術難度高,它的主要作用是治療血友病。

全球一年的血漿產量約為3萬噸,總產值約80億美元,其中TOP5市占率達8成以上。中國一年的血漿產量為4000噸,簡單估算總產值約60億人民幣,目前大概有20家企業,前8名占75%的份額。

在不久前宣布收購同路生物後,上海萊士預計將年產血漿800噸,血制品增加到11個,為國內第一。假設全中國的血制品平均凈利潤率為30%,那麽全行業60億人民幣的年收入,凈利潤18億元,而僅占20%的市場份額的上海萊士目前市值已超過500億元,相當於全行業合計利潤的30倍!也就是說,哪怕它把全中國的血制品同行全部0元收購,然後未來幾年產銷營業額能再翻一倍,估值也不低。
兩頭受限的血制品行業
中國的血液行業是雙軌制,公益性的無償獻血,血站采集的是全血,即包括血細胞和血小板及血漿。而商業性質的有償獻血,只采集血漿,血細胞和血小板輸回給獻血者。
在商業化的血制品行業,來源的血漿站是核心資源,由於采血涉及到疾病傳染和輸血安全,所以國家禁止進口血漿,國內采血也嚴格審批限制,特別是河南省出現大規模艾滋病患後。
與此同時,賣血也總讓人覺得不夠光彩,一次二三百元的營業費,對經濟狀況較好的家庭及東南沿海地區來說毫無吸引力,事實上中國的血漿一半以上來源於西部地區,比如貴州廣西。被稱為賣血大省的貴州自然覺得臉上無光,加上怕出現安全事故,於是在2011年一次性關停了16家血漿站。
目前中國大概有140個血漿站,按政策規定,理論上只要一家公司能提取6種血制品,就可以申請建設新血漿站,但由於上述因素的影響,過去十年來中國的血漿產量幾乎沒有增加。因此,獻漿者的話語權就自然變得很強,這對血漿站和血制品企業產生了很大的成本壓力。
血制品企業提取出的產品主要是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由於血制品基本都被納入基藥目錄,過去兩年盡管發改委曾兩次上調部分血液制品的最高零售價,但相對血漿源的采集難度和成本提升,價格漲幅仍然很小。
收入結構方面,國內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合計占到9成以上,凝血因子占比不到1成,而國外則是凝血因子占一半。國內之所以凝血因子占比很小,主要是提取技術不行,國內企業最多只能提取11種蛋白質而國外可以提取24種,即中國的人均血制品產銷金額比國外低主要是受自身的技術限制,這個並不是增加血漿采集量就能完全彌補的。
並且,國外的制藥企業還能重組DNA 技術生產凝血因子,其市場規模幾乎與人血制品市場相當。但中國的血制品企業目前沒有這種重組DNA技術,與國外同行相比,實力相距懸殊。
從波特五力模型看,國內的血制品企業,上下遊都缺乏話語權,同行為搶奪資源而激烈競爭,雖然國內沒有新的進入者但有外資企業進口,並且還有強大的基因工程替代品。所以,競爭環境不樂觀。
激進的經營風格和高超的資本運作手法
2013年4月,上海萊士出資1.4億元參與認購興業證券(SH601377)的定向增發,這筆出資是帶杠桿的,上海萊士做為劣後受益人要保證優先受益人8.5%的年化收益率(優先劣後金額2:1)。由於今年以來興業證券股價低迷,所以中報時上海萊士浮虧了0.79億元,並且還被迫補付了0.47億用於支付優先受益人的保本收益。與此同時,公司發行了年利率5.6%的5年期債券共3.6億元,借債做劣後,風格之激進可見一斑。
公司的會計政策也比較激進,比如雖然應收款帳齡只有一個多月,但超過1年的應收款0.25億元只計提了0.066億的壞賬,比例明顯偏低。比如去年10月閔行區工廠遭臺風襲擊,存貨和固定資產毀損合計超過0.8億,公司並沒有計提任何的損失,而是全部劃入了其它資產掛賬。雖然到今年9月份收到保險公司賠款近0.71億元,但仍有一定的損失差數,這種做賬方式不夠保守。
上海萊士去年以來之所以股價上漲超過500%,最主要的原因是公司不斷進行資本運作且高調宣傳。去年初公司曾稱要收購泰邦生物(CBPO)的股權,幾經停牌後變為收購鄭州邦和,將2.64億的凈資產作價18億元,溢價584%,以19.22元/股的價格(相當於送股後的9.61元)發行9365萬股,同時向萊士中國增發5億元現金。鄭州邦和成立於1999年,今年已經是成立以來第20次股權轉讓了。
9月24號,上海萊士再次宣布,溢價672%合53億元收購同路生物,按33.13元/股的價格發行1.436億股,同時非發開增發6.6億元募集現金。同路生物是1993年成立的血制品公司,過去20年來已經歷14次股權轉讓,而3年前同路生物的估值才2.4億元。
鄭州邦和和同路生物都曾頻繁地進行股權變更,可以想象其本身的盈利能力應該不是太理想,否則之前的股東沒必要一年更換一次。兩公司都預期收購後的第一和二年利潤增長50%和30%,可收購之前這兩家公司的年利潤增長率不到10%。上海萊士收購這兩公司的手法一樣,都是一邊拉高股價一邊高價增發。與此同時,上海萊士的大股東科瑞天誠和萊士中國都將其半數以上的股權進行了質押,估計融得資金近百億元。
雖然上海萊士通過不斷收購同行來拉升業績,並且未來可能還會繼續,但正如前文所述,並不理想的行業競爭環境,小眾的血制品行業市場,都限制了公司的業績規模。而高達500多億的市值,如同長到了天上的樹,再激進高明的資本運作手法,恐怕也難以長期維持。
歲寒知松柏/文
2014.9.26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