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建制派表演的大奇蹟日, 其實只係關心我們的健康, 希望人人都有腹肌而己.

自從6.18以來, 雖然雨季已經開始, 但為左令本港唔洗水浸, 所以建制派議員們提供左一份比我地強烈恥笑的資料. 佢地可能害怕年輕人冇野好做, 會再次佔中, 所以決定比大家恥笑, 比個機會大家改歌詞, 咁就唔會咁得閒去佔中, 所以一切都係因為佔中同埋土地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7115

複利是世界第8大奇蹟 G max = R

巴黎:

上篇文介紹的這本Fortune‘s Formula書,這是繼The intelligent Investor之後,個人另一本看了之後馬上再看第二次的書。
https://parisvalueinvesting.blogspot.hk/2016/12/fortune-formula-untold-story-of.html

 而這就是Kelly Formula的原由來的資訊方程式 G max = R , 書中用了很大的篇幅詳盡說明背後的精神,筆者在此不作重复。

看完這書我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在買什麼、買幾多、幾時賣的問題上將會更有把握。

而這三個正是將會決定我未來複式回報最大化的最重要元素,如果做得好的話,是可以不跟隨大市波動。

以往在沽出賺錢的股票時,總有不捨得感覺,但最近的沽貨行動中, 筆者不再有股票還是好,未來可能會續升的依戀,而是會抽離計算它在組合未來複式回報最大化的過程中,更進一步的貢獻在那裏。

我獲得的答案是有些東西是要先放手才可以獲得更多。

過去筆者定的年回報目標是15%,或者就是定得太低,不能把潛力完全發揮,於是未來筆者只定風險控制,讓自己在一定的安全範圍内,走得更遠。



Ted Williams 說: 我把打擊的空間分成77格,膝蓋下面打好球機會率是0.2,中心偏右下是0.4,我只等球跌進最有利的位置才出擊。

在個人熟知的機會率和獲得分數的多小比例後,決定下注(出擊)注碼大細,這本來就是Kelly Formula的復式命中率(回報率)最高化方程式的精神。

Ted Williams 說的10舖只中3舖也大勝其實可以存在於任何游戲中.

以10次只有3次擊出好球作例子,假如賠率是100賠500,筆者計算得出的投注金額應該是每囘合之後本金的12.5%,以這注碼下注,100元賭本十次之後是132,二十次之後是175并且不斷上升,除了幸運外你不能有第二個比率較這個所獲得的複利囘報更高,而如果overbet,以爲期望值(expected value)是3/10x 500/100=166有著數,隨便下注例如是每次之後的本金40%,玩十次之後會變成49,二十次之後是24,只會不斷下跌。但當10次有5.2次擊出好球,賠率不變,每次手上餘數的40%卻是最佳的注碼。

散戶隨便的下注碼, 上帝原給他天堂, 他卻走進地獄。

在本次川河的升浪中,筆者一直認為它的價格有機會去到0.75,問題是這可能是再3年後的事,以筆者沽貨的0.6元開始的年化回報也只不過是7.7%, 繼續持有它能再獲得更高囘報率比機會率, 和兩年前以0.32買進就有很大的分別,所以減持它是必定的事,這也是Kelly Formula的精神。

最近筆者的IBM也遇到相同問題,但本年已經上升了17%的IBM的FCF卻是年年增加,於是可能的回報率和機會率便會更為複雜,筆者為此特別找了一位數學很好的朋友,協助我設定一些個人要求的價值條件套進Kelly Formula的程式内,以後當每只股票上升或下跌時,可以按其最新價格再向上或向下的動態機會率和囘報率比較,並快速計算到最優化的注碼水平,讓我能作適當的組合再平衡Re-balance,達到組合長期複利囘報最大化。

談開實淺個人的投資方法和理念,看了一篇Edward Thorp 2011年的訪問,他說到因為看了黑天鵝一書後穫得啓發,最近(當時)都在忙於實踐自己一個新的投資方法,希望可以用幾年時間去練成它。

貴為第一個靠數學打販賭場的賭神,再戰Wall street,87股災大賺34%,68-89的20年長期回報率為20%,而波動率只有4%的超人紀錄,晚年聞別人一本書之道仍要勤而行之。

投資高手看來都有一個相同的習慣,看書,思考和實踐。

在投資路上,真的仍然有很多學問待每一個投資者去發掘和努力學習。

希望和各投資Blog友能一路同行,並獲得最大的複利回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233

中環在線:大奇蹟日今日再現?

1 : GS(14)@2012-08-17 11:54:04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0817/16611959
「升、升、升……」無線經典電視劇《大時代》入面,方展博喺交易大堂不停嗌升呢個情節,相信電視劇迷同股民都唔會忘記,呢一幕更被稱為大奇蹟日。
五年前嘅今日,恆指亦曾出現如此戲劇性走勢。港股當時受美國次按問題困擾,由高位23500點水平一直向下插,2007年8月17日,恆指即市再狂瀉近1300點,失守20000關之餘,連牛熊線都穿埋。正當大家諗住牛市已死之際,大市喺最後一句鐘,竟然反高潮急彈,大戶買盤源源不絕,指數最後由最低位回升千點,埋單只係跌285點。
如此過山車式走勢,真係心血少啲都會頂唔住暈低,稱之為大奇蹟日,肯定冇人會反對,港股其後更因為直通車消息刺激,直闖歷史新高㖭。家個市悶氣沉沉,華華都好希望大奇蹟日今日再出現就好喇。
2 : wilsonchui(9055)@2012-08-17 15:26:24

唔覺唔覺以經五年!
當年,仲係一舊飯(而家都係)
望住個市一日之內大型波動,真係嘆為觀止。。。一生人一次!
3 : GS(14)@2012-08-17 22:10:43

2樓提及
唔覺唔覺以經五年!
當年,仲係一舊飯(而家都係)
望住個市一日之內大型波動,真係嘆為觀止。。。一生人一次!


那日我試過輸了一皮野,前一日我贏了一皮野
4 : conandea(16520)@2012-08-18 09:56:33

話時話大時代都真係好好睇
而家好小劇敢講較真實的情況, 我諗差唔多最後重有講既就係創世紀講(鬧)下無良地產商
5 : lam(884)@2012-08-18 10:27:25

好記得當時買貨買到手軟,個老友一隻港交所沽証就賺几十個、、、、?
6 : GS(14)@2012-08-18 11:24:01

5樓提及
好記得當時買貨買到手軟,個老友一隻港交所沽証就賺几十個、、、、?


咁你真是發左達...
7 : GS(14)@2012-08-18 11:24:50

4樓提及
話時話大時代都真係好好睇
而家好小劇敢講較真實的情況, 我諗差唔多最後重有講既就係創世紀講(鬧)下無良地產商


現在呢D劇一寫真D就被人投訴的啦,影射某人,搞到電視台..唉

以前D劇真是好睇好多,睇完都唔覺悶
8 : conandea(16520)@2012-08-18 23:32:24

7樓提及
4樓提及
話時話大時代都真係好好睇
而家好小劇敢講較真實的情況, 我諗差唔多最後重有講既就係創世紀講(鬧)下無良地產商

現在呢D劇一寫真D就被人投訴的啦,影射某人,搞到電視台..唉
以前D劇真是好睇好多,睇完都唔覺悶


咁呢個真WO
而家D港劇真係睇都唔想睇...
漠說是反視,連有內容的都不多...
9 : GS(14)@2012-08-19 10:59:28

8樓提及
7樓提及
4樓提及
話時話大時代都真係好好睇
而家好小劇敢講較真實的情況, 我諗差唔多最後重有講既就係創世紀講(鬧)下無良地產商

現在呢D劇一寫真D就被人投訴的啦,影射某人,搞到電視台..唉
以前D劇真是好睇好多,睇完都唔覺悶

咁呢個真WO
而家D港劇真係睇都唔想睇...
漠說是反視,連有內容的都不多...


所以個個都好空洞個角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076

金手指:公投後的大奇蹟日

1 : GS(14)@2016-06-21 07:37:28

上周,孫柏文話英國有機會脫歐。但有位戀歐派國會議員被人殺害。襲擊致死消息一出,英鎊即刻大彈。客觀而言,如用以前work嘅分析方法,脫歐派輸硬。不過喺新世代,人開始睇完新聞報導後,再睇埋其他人評論篇報導想達成咩目的,主流傳媒冇人信。所以真係難講。襲擊前,英鎊慢慢跌。襲擊後反彈,咁反彈幅度有冇準確拿捏襲擊嘅影響?所以重申上周建議,睇咗結果先至做。不過,因家陣個市預咗唔脫歐,真係脫時英鎊會跌凸。上周末做咗個投資論壇嘅講者,我提供咗個如何賭脫歐嘅路線圖同時間表。大家不妨bookmark呢篇文,睇吓跟咗得唔得。首先,當然要公投結果係脫歐。上周都講過,英鎊會大插。不過,周末我建議買嘅係恒指。因為香港時間早上約十時會有結果,如果脫,歐、美股市期指將跌到仆值,香港嗰朝都會跌千點。而今時今日啲央行已當咗自己係怪獸家長。如脫歐,歐央行、英倫銀行、聯儲局等一定喺歐洲開市前有救市措施。仲要如果啲投行、大戶喺亞洲時段特登大力掟落去,啲央行就會越重手去救。所以,我建議係一但脫歐,你就要喺香港早上11點59分,買定恒指末日牛證,跟住就等下午收錢。呢個周五,分分鐘係2016年嘅大奇蹟日啊。都大奇蹟過咁多次,冇理由唔識炒!



孫柏文獨立股評人
http://www.fb.com/shuen本欄逢周二刊出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621/196623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23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