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青笑怒罵:多勞多得的敵人

1 : GS(14)@2011-10-31 22:55:59

http://m.sharpdaily.hk/detail.ph ... 5307&category=daily
「多勞多得」這四個字我們經常掛在口邊,以示鼓勵自己要努力上進。
但很多時候,多勞多得原來只是理想,多勞不等於多得卻是現實。簡單的經濟學理論,亦證明很難會有多勞多得這回事。
作為打工仔,你會深明能者多勞,但多付出不代表有多報酬的殘酷事實。你的勞力及時間付出就代表供求關係上的供應曲線supply
curve。如果供應曲線是垂直,就代表了你就算不斷工作,不斷付出,實際回報其實是一直不變。當然,如果供應曲線是傾斜,甚至橫向,就會代表你的付出愈
多回報就愈大,甚至是無限大。
不幸的是,供應曲線的方向擺位,絕對不是由投入生產力的員工話事,而是由生產線產權持有人決定。經濟學只是假設每個人是理性,但從來沒有一個經濟理論有計及生產線或產權持有人有個人喜好、及有不公平的利益輸送惡習的因素。
投資市場涉非理性行為
多勞不等於多得,很有程度上是由於生產單位、或大部份機構的初次收入分配,都未盡完善及有欠公平所致。所以,如果你的上司能夠提供一條橫向或傾斜的供應曲線,那就要好好恭喜你。否則,就請閣下好好為自身再作打算。
就算在一個公平獎賞的環境下工作,亦不代表你的多勞會獲取百分百對等的多得。因為經濟理論核心部份有一條是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s,讀者都會知道,這是說明如果生產規模不變,在愈投入更多相同生產資源,邊際回報率就會愈低;這個理論教曉我們,縱使遇到初次收入分配公平
的僱主,都要不斷增值自己,避免向公司不斷投入相同的資源以影響自己的最終回報。
由於有太多不能控制的外在因素制肘,令到在工作層面上出現多勞不等於多得,套用於投資市場,情況都是一樣。
又有例子,假如你做足功課,有充份客觀數據及分析,得出結論是一隻股份不值得投資、或反過來有一隻股份相當抵買,但現實中股份表現又多數剛好相反──不買的升,買的卻不升反跌。
為甚麼?通通都因為市場涉及非理性行為,而且非理性行為在大部份時間是主導了市場升跌,更扭曲了基本因素。
我絕不是鼓勵讀者在工作崗位上要放棄拚搏,甚至懶惰散漫;同樣,亦非建議閣下在投資課題上要拋掉基本分析,轉而投靠運氣或索性加入羊群;但工作環境複雜,投資市場混濁,命途多舛,令你以為有的,也不代表會有,耕耘與收獲的關係也非理所當然。好好反思吧!
胡孟青
獨立股評人
2 : wilyty(1376)@2011-10-31 23:03:12

勁! 上次肥青吹隻 (小高盛), 而家就快執, 服哂!
3 : GS(14)@2011-10-31 23:06:50

小高盛?
4 : wilyty(1376)@2011-10-31 23:11:47

"裁員都唔掂 - 交易商: 明富環球 MF Global -39.15%"

肥青 called it 小高盛 smile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429

青心直說:分析員多勞未必多得

1 : GS(14)@2011-12-02 16:50:23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26&art_id=158336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813

審計密探CIA - Bittermelon 蘋果多勞卻未多得 2013年11月12日

1 : GS(14)@2013-11-13 14:07:17

http://www.am730.com.hk/column-180813
蘋果公司(NASDAQ:AAPL)最近公布截至2013年9月底全年業績,收入增9.2%至1,709.1億(美元,下同)。但由於銷售成本急增21.4%至1,066.06億元,令毛利減6.3%至僅643.04億元,毛利率也因此跌6.2個百分點至37.6%,加上經營開支增14%,令溢利減少11.3%至370.37億元。
未深入探討溢利減少前,不如先看看銷售成績。相信大家很關心iPhone5s和iPhone5c的銷量吧?雖然年報沒有披露詳情,但翻查蘋果新聞稿,兩款手機短短開售頭三日就賣出900萬部。至於iPhone整體銷量,今年全年賣出1.5億部,按年升20.2%,iPhone的營業額也因而增加16%至912.79億元。心水清的朋友可能已察覺到了吧?營業額升幅不及銷量,代表手機的平均售價下跌。計算了一下,均價由去年每部629.3元下降3.5%至607.5元。根據年報解釋,此乃產品組合偏向低價版本所致,特別是iPhone4,由於減價促銷關係,需求於今年相當殷切。有一點值得留意,iPhone今年銷量的增幅相當於2,521.1萬部,當中35.7%就是來自iPhone5s和iPhone5c首三日的銷量。換句話說,若不是新手機能及時在今個年度開賣,銷量的增幅可能只有13%。
另一矚目產品iPad又如何?今年賣出了7,103.3萬部,按年升21.8%,較iPhone的升幅還要高。也是這個原因,iPad今年的營業額增3.3%至319.8億元。與iPhone同一命運,iPad每部產品的平均售價由去年的530.7元降至今年的450.2元,減幅達15.2%,是其他蘋果產品之冠。不過,此現象皆因推出了較低價的iPad mini及iPad 2降價促銷所致。
至於型格產品Mac,今年銷量比較差,全年只賣出1,634.1萬部,按年倒退10%之多。不過,由於每部產品的平均售價上調2.8%至1,314.7元,彌補了部分銷量下跌的影響,因此,營業額只下跌7.5%至214.83億元。其實蘋果也不諱言說,因個人電腦市場疲弱,Mac機不論在銷量和收入方面都出現倒退。
此外,在軟件和應用程式的銷售方面,今年的收入有160.51億元,增幅達24.5%之多,而且貢獻集團營業額的比重,也由去年的8.2%進一步提升至9.4%。此業務的收入持續增長,相信不久就能攀逾10%。
蘋果今年溢利之所以倒退,主要原因是毛利下跌。按年報解釋,問題包括現有產品成本較高,但卻未能全數轉嫁至消費者,以及銷售組合偏向低毛利的產品。以iPad mini為例,蘋果坦言,其邊際利潤較集團整體的平均值低得多。其他問題還包括服務和保修成本增加、個別產品例如iPad 2和iPhone4於年內減價促銷,以及匯兌因素影響。
綜合來看,雖然今年做多了生意,可是銷售成本和經營開支上漲,最後埋單計數反而賺少了,證明「多勞未必多得」。不過,蘋果近期的股價仍然相當「硬淨」,皆因他們一改守財的作風,大派股息之餘,還計劃回購股份。按年報披露,今年的股息為每股11.4元,以每股基本盈利40.03元計算,派息比率達28.5%。此外,管理層還預期於未來每個季度派發每股3.05元的股息。
不單如此,蘋果早前宣布動用100億元去回購股份,現在更加碼至600億元。截至2013年9月底,花在回購上的資金累計已有229.5億元,當中139.5億元是通過所謂「加速股票回購計劃(Accelerated share repurchase)」,其餘的90億元,則是自行在市場回購。整個派息和回購股份計劃已於2012年8月開始,並且將於2015年12月完成,預計涉及的總金額達1,000億元。
蘋果之所以能如此大手筆,因為他們的手頭現金包括短期和長期證券投資實在太多。截至2013年9月底,現金加上這些容易變現的金融資產合共有1,467.61億元,佔總資產逾70%。不過,錢多並不等於可以運用自如,記得於今年6月曾寫過3篇關於蘋果如何避稅的文章嗎?雖然蘋果不缺錢,但當中有75.8%都是存放在海外,若調回美國作派息和回購股份用,就需要繳納巨額稅款,因此蘋果於今年4月底,發行了總值170億元的債券。如此看來,若要實行派息和回購股份大計,蘋果還要繼續借貸。
「多勞卻未多得,錢多也要借錢」,以此來形容蘋果的現況看來頗貼切吧? http://bittermelon2009.blogspot.hk/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4109

點極唔明 突然爆發返工壓力多得同事

1 : GS(14)@2015-05-17 14:28:22

對打工仔來說,上班最大的壓力來源是來自老闆還是客戶?南韓有調查顯示,逾九成人是因為同事而感到有壓力。求職網站Incruit訪問了五百八十五名上班族,並於星期四公布結果,發現有百分之九十三點三受訪者曾因同事而感到壓力和煩腦;而最令人反感的同事類型是「對牛彈琴型」,佔百分之二十五點七;其次是背後講人壞話、情緒無故失控和偷懶。雖然有九成五受訪者認為這些壓力會影響工作,但一旦遇上,百分之二十六點七人會避開、敬而遠之;百分之二十一點四人會忍氣吞氣,只有百分之九點二人會考慮辭職。而被問到自己的表現,六成八人回答在別人看來,自己也有不足三成人感覺良好,覺得自己作為同事很不錯。韓聯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515/1914858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381

GD勝利和好多得《宮》

1 : GS(14)@2015-05-26 00:02:24

韓國天團BIGBANG日前亮相節目《Happy Together》,成員勝利自爆早年曾經和G-DRAGON(GD)沒有說話三個月,原因是GD打算和太陽以二人組合形式出道,但最後卻變成五個。後來多得二人同時喜歡看尹恩惠的劇集《宮》而破冰,勝利說:「我們總是互相問《宮》幾時播出呢。」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523/191570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0562

試揸的士搵食甄詠珊:多勞多得!

1 : GS(14)@2016-04-15 04:29:05

2016-04-14 NM

前女子組合Freeze成員甄詠珊10年離隊轉投亞視,更拆彈由D cup還原B cup。之後傳出婚訊,但臨門撻Q的她,日前卻被發現揸的士,素顏開工入型入格,由導彈變身的士司機的甄詠珊坦言,揸車搵食,多勞多得!撞車留陰影

最近甄詠珊以歌手身份再戰娛圈錄歌出碟,又遠赴韓國接受跳舞唱歌訓練兼客串劇集,還有將公演的舞台劇《借用下一世的男朋友》,幾路出發。上星期,剛由韓國集訓返港的甄詠珊,出現觀塘碼頭,著住一身便服的她,在碼頭附近跟一名中年男子在的士旁密密斟;之後更打開車頭蓋研究。兩人傾了約十分鐘,之後甄詠珊便坐上司機位,校好後鏡開車走人。當時的士冚了旗,並冇準備載客。「其實自從前年佢喺交通燈位俾人撞,到而家都有陰影,每次見到由黃燈變紅燈,成個人會怯一怯,更加唔可以揸得快。」知情者說。

全程龜速

一四年撞過車留有陰影的她,當日揸住冚旗的士全程龜速,由觀塘碼頭到啟德郵輪碼頭短短路程,足足花了十五分鐘,極之安全。到達郵輪碼頭後,甄詠珊落車同中年男子調換位置,做乘客直出旺角睇 中醫。對於是否轉行揸的士,甄詠珊未有否認,「揸的士唔差呀!最緊要服務態度好,多勞多得。(咁究竟係咪轉行呢?)總之有新搞作再話你哋知。」

的士族

娛圈有藝人間唔中就會話自己撈唔掂,要走去揸的士,但十居其九都係得個講字,例如方大同和出身無綫的陳凱怡,就係其中代表。

方大同去年6月,方大同揸的士載客的一段短片被放上網,隨即引來網民關注,指做歌手收入少要揸的士幫補,其後方大同被踢爆揸的士攞靈感,兼為演唱會《音樂很窮》造勢。

陳凱怡前大台陳凱怡(改名陳思齊)在公司一直坐冷板櫈,試過因為做唔夠騷,被要求還半年騷錢外,又被高層揶揄叫她揸夜更的士幫補生計,不過陳凱怡話自己唔識路,唔會做到的士司機。

撰文、攝影、攝錄:娛樂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9263

私家車高速直撞女途人大難不死多得……

1 : GS(14)@2016-12-07 07:41:07

運氣,有時確實很重要!波蘭卡利什(Kalisz)一名女子遇上一宗交通意外,一輛私家車迎面撞向她,幸好當時她身旁有一支燈柱,她躲在燈柱後面才逃過一劫,不致成為車下亡魂。意外現場的閉路電視拍到事發過程,當時一輛白色平治私家車違反交通規例左轉,卻與迎面而來的一輛黑色標緻房車相撞。標緻房車失控衝上行人路,撞向該名女途人。幸好女途人當時剛剛站在一條燈柱後面,標緻房車撞到燈柱後停下,女途人才能死裡逃生。違例左轉的68歲平治汽車女司機,事後被罰款約900港元及扣6分。英國《每日郵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1206/1985687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8495

What we are reading:刻意休息:少勞多得的秘訣

1 : GS(14)@2016-12-25 13:15:16

在工時長度和貧富懸殊同時領先全球的香港,誰還相信「多勞多得」?不過,「一萬小時定律」經《異數》廣傳之後,「成功須苦幹」似乎更根深蒂固。其研究被Gladwell引為定律的Ericsson在本欄推介的「Peak」中更指出,成大器者還須深諳「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之道。屈指一算,除開周末和假期,十年磨劍萬小時,等於每天只須「刻意練習」四小時。沒錯,無論是人類技能專家對各行業菁英的研究,或是科學史學人Alex Soojung-Kim Pang透過古今傑出人物生平所見,偉大的成就並非只靠整天埋頭苦幹。在聖誕前剛推出的新作《Rest: Why You Get More Done When You Work Less》中,Pang分享「少勞多得」的秘訣:10,000小時「刻意練習」以外,傑出的創造有賴12,500小時以上的「刻意休息」。我們自小耳濡目染,深信勤有功戲無益,休息只是「公餘時間」才容許的必要之惡,成功人士竟然會刻意地休息?筆者閱讀「Peak」時注意到,Ericsson雖然只着眼刻意練習,但亦有提及頂尖音樂學生目標清晰及專注,但練習時間並不特別長,反而睡眠更充足及有小睡習慣。Pang在《Rest》,研究更多卓越名人的史蹟,發現很多共通之處,包括早起、工作四小時、散步、小睡、知止。這些作息習慣都有助持之有恒地「刻意休息」,在書中各佔一章。Alex Pang近年「研究人和科技,以及所創的世界」,深明歷史文學記載不可盡信,除了重溫成功作家、藝術家、科學家以至矽谷創業者的生平事蹟,更引援各種心理及腦科學的研究成果,佐證古今成大業者的均衡生活習慣並非只為消除身心疲累,而是激活創造力的必要條件。近年腦科學家發現,大腦有一個預設模式網絡(default mode network,DMN),即使在休息時依然持續活躍,所耗能量和專注工作時相比,相差不過百分之幾。散步時得到靈感,一覺醒來難題迎刃而解等經驗,並非村上春樹獨有,DMN可能就是大腦在背後運作的關鍵。我們停止工作時,潛意識依然帶着問題運轉;身心在漫不經意的遊蕩中得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往往比強行闖關更有啟發性。所以作家散步時必有記事簿隨身,科學家附近總有寫滿公式的信封和餐巾。積極的休息和創造力相輔相成,不可或缺,原來有科學根據。但若只顧埋首工作,連基本睡眠也不足,遑論休息,生命力只能以burnout告終。
Pang認為,成功人士除了養成刻意休息的日常習慣,還需要各種定期維修。一個長期研究發現,頂尖科學家都有一門特長嗜好。Alan Turing是業餘長跑好手,Lisa Randall是爬石專家,Richard Feymann善於打鼓。專業上無甚建樹的同儕,則很多是悶蛋。村上春樹的長跑不但是他的創作之源,還成為創作的一部份;蔡東豪行山出哲學,周潤發出沒山林常被活捉捕獲,運動是刻意休息的最重要一員。嗜好甚至可以反客為主:一位版權局職員公餘的物理發現改變了世界,另一位史學家的虛構遊戲演變成《魔戒三部曲》。新世代預期壽命過百歲,最重要的人生大休將是gap years。作者成書後受訪說,明白了工作目的是賺取休息,自此更加珍惜時間,懂得說不。《Rest》在聖誕前夕推出,希望有助讀者立下新年決心,不再浪費生命。
TC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225/198760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0052

【飲食籽】送外賣多勞多得 大學生兼職做步兵

1 : GS(14)@2017-10-09 03:55:05

樹仁大學學生陳浩然(Johnny)月入約2,000多元,課餘後會做part-time「步兵」,希望不依賴家人,自己賺基本生活費。



【飲食籽:識飲惜食】入大學是一個銳變,再沒有中學限定的上課時間表,沒有太多的框框,時間管理就由自己來決定。大學上堂的時間亦不多,有人會選擇多姿多采的上莊生活,亦有人會運用課餘時間去做part-time賺錢。大學生陳浩然(Johnny)今年是樹仁大學四年級學生。



就讀樹仁大學的Johnny,每年學費昂貴逾6萬多,他深知父母為自己付學費已殊不容易,故自入讀大學後,四年來再也沒有向家人拿零用錢,自己賺基本生活費。大學生做part-time大都會任職補習老師、文員或售貨員等環境較舒適的工作。Johnny卻選擇做外送速遞員,即坊間俗稱的「步兵」(Walker),「啲人一諗就會諗到茶餐廳食住口煙個種外賣仔,好多同學聽到嘅反應就係問我點解要送外賣,係咪搵唔到工,仲話介紹畀我!」他覺得其實送外賣是一個正當職業,不應覺得是低人一等,並笑言:「老土啲講職業無分貴賤,我係用自己嘅勤力同勞力去換取金錢,其實係無壞嘅,係一個十分值得尊重嘅職業。」



男孩子的送外賣三寶便是叉電器、雨傘和零錢。

工作時間自由 外勤當做運動

Johnny所屬的外送公司是近年興起的外送app公司,兼職底薪有40元,每單外送再多15元,視乎距離平均每小時可送2至3單不等。而且很多客人會以現金付款,所以有機會收到小費,增加收入。他指時薪甚至比其他同學所做的文職更高,每更上班時數為4小時,變相他雖然一星期工作3日,但亦可同時兼顧學業。做外送員毋須留在餐廳,可以在所屬區域任何地方等單,相對比較彈性自由,「冇人睇住你做嘢,有時讀書好辛苦會唔想返工,但呢份工並冇呢種感覺。」所以近年吸引了越來越多年輕人投身做「步兵」,現時兼職大學生人數佔這間外送app公司所有員工的10%,相信漸漸成為趨勢。記者就跟Johnny做一天「步兵」,看看整個外送流程。作為一個「步兵」,他指最重要是攜帶三寶,就是充電器、雨傘和零錢,以便接單和找續給客人,缺一不可。每次上班他需要於中上環stand by,甫打開app約5分鐘就收到第一單工作,需由上環出名長與斜的「樓梯街」街尾領取食物,再送至樓梯中段地區。成功送達第一單後,還未有喘息的時間,app又緊接着發派下一單工作給他。Johnny說:「其實唔係每單都會有tip,現在我已經做了兩單,平日再行快啲勤力啲,收入就會更多。」Johnny表示如果你不怕日曬雨淋,就可以寓工作於娛樂,外勤當做運動,他自己亦十分喜歡這份工作,因為很適合現在的「他」。



記者:吳業紅攝影:鄭明川、劉永發、王國輝編輯:施明慧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 ... t/20170925/2016115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2343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