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清海最大遺憾 蔡東豪-惠理(806) 蔡東豪
>
2008-05-22 NextMagazine | 惠 理集團主席謝清海近日成為新聞人物,被傳媒捧為新一代打工皇帝,原因是惠理去年底上市,在剛出版的年報披露了他去年年薪達2.3億元。偶而看到自己的名字 在傳媒出現,可能會帶來一陣虛榮,但不停曝光,而且討論焦點是自己的身家,對謝清海這類非公眾人物,公眾目光很快變為煩惱。
謝清海並非 忽然搵到錢,○六年他年薪已經有1.5億元 (同年霍建寧年薪是1.3億元),被稱打工皇帝當之無愧,但兩年前沒人知,因為惠理並非上市公司,不須向外公布董事薪酬。即是說,假如惠理不上市,謝清海 的打工皇帝身分只是一小撮人的秘密。賺到錢無人知道,炫耀財富的自主權掌握在自己手上,相信這是打工皇帝夢寐以求的境界。謝清海必定有考慮過私隱會被揭, 但為何他仍把惠理上市,為自己添煩添亂?
過去幾年亞太區股市大旺,惠理這類專注亞太區股市的基金管理公司賺大錢,但亞太區上市的基金管理公 司為數不多,在香港就只有惠理一家。惠理去年十一月上市,當時公司財政充裕,最大煩惱可能是怎樣用掉手上資金。惠理在上市前的○六年,收入逾15億元,盈 利達8.5億元,利潤接近六成。為了處理現金過剩的問題,惠理選擇在上市前派息予股東逾20億元。惠理既能產生大量資金,公司知名度對招攬客戶的影響有 限,因為客戶並非散戶,那麼惠理為何要上市?
惠理上市所出售的股份,全數來自兩個私募基金股東的舊股,惠理本身沒有籌一分錢。事源回到九八年,當時惠理把部分股份售予兩家美國私募基金,十年後,這兩間私募基金提出套現要求;套現最直截了當的方法,就是把惠理上市,讓股東把股份在市場賣掉。
惠 理創立於九三年,開業早期不算一帆風順,基金規模只有三數千萬美元(現在逾70億美元),財政狀況只屬普通。在這情況下,假如有具知名度的私募基金提出入 股,一來可壯大公司資金,二來可藉着私募基金既有的網絡擴大基金的規模,可能是頗吸引的考慮。當時謝清海沒可能估計到惠理日後發展的速度,也沒可能知道這 個售股決定,埋下十年後上市的伏線。假如時光可倒流,謝清海可以改變過往的決定,我相信他第一個選擇是不賣股份予私募基金。
基金管理公司最 重要的資產是人,惠理上市對它的投資團隊造成的負面威脅不容忽視。謝清海不錯是頂尖級基金經理,但他一個人力量有限,須依賴團隊各成員的分析和判斷。以惠 理的規模,投資決定不可能憑感覺,必定有一個嚴格和經得起時間和市場變化考驗的過程,這一切都是由人做出來。惠理的投資團隊決定它管理的基金表現。
謝 清海對這團隊的重視,可從董事局和股東組成結構看到︰由四位年輕的投資經理出任執行董事,他們現年分別是41、36、33和32歲,一同在惠理工作最少有 九年時間。四人去年平均年薪是4,200萬元。謝清海對股權分配也慷慨,四人的持股量平均有五千萬股,現市值逾3.5億元;問題開始出現。
謝 清海是惠理大股東,上市後身家暴漲,自己的財富曝光無話可說,可是四位投資經理屬於默默工作的一群,本可賺錢無人知,但因為公司上市,把他們的財富公諸於 世。他們會發現忽然多了許多親戚朋友、外父屋企需要裝修、舊同學生意需要注資、私人銀行家邀請全家去法國古堡歎紅酒;最難應付是配偶嫌居住環境不配合新身 分。
這一刻四位年輕人都對自己承諾︰我不會被財富影響工作。但財富的引誘和殺傷力千萬不要低估,特別是「被人知」的財富。他們會漸漸發現生活正在起變化。惠理各成員對變化的反應,代表着惠理未來的投資價值,也代表謝清海的工作除了投資,另一項重要但陌生的工作,是心理輔導。
蔡東豪Tony Tsoi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副主席。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