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藝在身,勝如田莊在手
|
|
週日下午,去了一趟鶯歌。老街上,傳來悠揚琴音,熙來攘往的人群中,一位十多歲的男孩篤定的站在街上,拉著小提琴。
地上鋪著一張海報:「為了不使媽媽的負擔加重,又可以兼顧我們學琴的願望,媽媽提出四個條件,如果我們做得到,就支持我們學音樂。一、自己繳學費;二、考上音樂班;三、要將所學教會弟妹;四、自己買琴。為了兌現承諾,我們選擇當街頭藝人籌措學費。」
這 是三姊弟的學琴故事。他們家境拮据,父母分居,因著對音樂的熱愛,過去九年來上街賣藝,攢下每一個銅板,大姊、弟弟得以陸續赴維也納進修,小妹也考上音樂 班。不只自助,三姊弟每月還捐出一日所得助人,得空便進入監獄當義工。 在這個動盪的年代,三位音樂小天使的故事,格外動人。
之於許多人,即便年薪百萬,都可能還覺得貧窮;即便手上握有許多股票、房地產,明天過後,是什麼光景,也沒人打包票。但對家無恆產的這三姊弟來說,真正的財富,就在他們心中。
財富到底是什麼?在各國競印鈔票,流竄的熱錢,讓資產價格可能一夕翻轉的年代,財富的真義,值得深思。
本期封面故事,我們獨家取得二十二位國際級意見領袖,對二○一一年的景氣預測,得到結論是:明年全球的景氣不如大家預期的樂觀,「不均衡、不穩定」,仍是主基調。這就像船隻航行於大海中,卻沒有錨可定位般,我們將其稱之為「無錨時代」。
在這樣的年代,如同經濟學家艾智仁(Armen Alchian)的論述,財富不只是廠房、住宅、土地,「能夠讓我們更有生產力的東西」,都可以算是財富,譬如人的知識。
因為金融資產價格,掌握在各國政府、或金融炒家手中,那麼,唯有好好投資自己,為自己累積「人力資本」,這種創造財富的能力,才能操之在己,不怕別人奪走。
就像美國開國元勳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所言:「一藝在身,勝如田莊在手。」老街上的三姊弟,他們擁有希望,以實際的行動投資自己,這,就是一種再真實也不過的富有,也將展現在他們未來搶不走的競爭力上。
|
北京搶籌「資本版圖」 千家後備上市企業在手
http://www.21cbh.com/HTML/2011-7-21/5MMzA4XzM1MjE5MQ.html
截至2011年6月底,北京轄區擬上市企業共計124家。其中,創業板76家,中小板27家,上海主板21家。已通過發審會尚未發行的企業4家,正 在證監會接受審核的企業64家,尚未申報材料的企業3家,正進行輔導備案的企業53家。這是北京市金融工作局副巡視員沈鴻7月21日透露的北京「資本版 圖」。
當前「京」字A股上市公司已有183家,而這種資本化推進正在提速,今年上半年,北京地區新增上市公司18家,已佔全國10.7%,首發融資212.58億元。
未來,北京「資本地圖」將不斷擴容,背後依託的是強大的後備企業資源庫。
據瞭解,在北京的擬上市企業數據庫中已有1100家企業,其中,高新技術企業800餘家,文化創意型企業120餘家,農業企業100餘家,節能環保型企業100餘家。預計2015年前,北京至少有200家企業上市。
上市儲備企業只是擴容資本版圖的一環,券商、基金等證券中介機構則是打通這條資本道路的必要橋樑。
「北京市金融中介服務總體處於全國領先水平。比如全國知名的會計師、律師、審計包括評估機構。註冊在北京的證券公司有18家,全市的律師事務所1400多家,職業律師超過2萬餘人,會計師事務所有570多家。」沈鴻針介紹。
但兩大交易設在上海和深圳,給當地上市服務帶來了「近水樓台」優勢。特別是深交所的創業板與中小板在近兩年快速擴容後,更是給北京金融中介「老大哥」們帶來了壓力。以投行業務為例,平安、國信等南方券商在過去兩年的IPO項目份額已遠超北京的銀河等老牌券商。
「跟南方相比,北京地區在相關上市服務方面確實出現了一定差距。」沈鴻承認。
事 實上,北京金融局成立剛兩年,也剛著手建立上市企業的聯繫服務機制和保薦人代表的服務機制,仍處於起步階段。為此,北京金融局正力爭通過對金融機構中介服 務的鼓勵來彌補這種差距,包括建立與深交所、北京證監局等的合作機制,以及即將出台擬上市企業聯席機制和保薦代表人聯席機制。
此外,規範股權投資業與加強聯動工作,也是北京的持續發力點。
北京的投資案例和管理資金目前佔全國四分之一。北京已成立股權投資協會,並將在此基礎上發起設立中國股權投資協會。「這也為上市企業提供了一些後備的資源。」沈鴻指出。
在搭建大的上市啟動平台後,細化行業的上市推動也在進行。其中,涉農企業是關鍵部分之一。
據瞭解,在上述規劃中,到2015年北京地區上市公司中的涉農企業力爭達到80家。而在北京市農委重點關注的40家涉農企業中,準備今明兩年報會的有7家,準備2013年報會的有10家。
這背後還有實質制度與資金獎勵推動。據北京市農委副主任張貴忠介紹,北京建立了集體改制企業上市產權確認工作聯繫會議機制,還給予每家上市涉農企業600萬元獎勵,目前已獎勵一家企業。未來,北京市的文化創意、服務業等行業企業上市措施也即將出台。
怎樣部署才可實現三層樓在手的夢?(答)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7312目標: 10年後擁有4.00mil資金
如每月可將收入之21%即$21600儲起,加上本金1.4mil就算無回報都可在10年後儲足4.0mil。如稍作投資,每年4%年回報可令月儲金額降至$13000。當然讀者的如意算盤,是不作任何儲蓄,那由1.4mil用10年增長至4.0mil,年回報需要11%。
先將1.40mil拆開兩半,筆者經驗強調的是資產分配,良好分配令你回報在可預期之內,孤注一擲結果只會零和一百,看你自己是否承受得起,或幻想自己成日係電視劇主角如丁蟹者適用。買債券對於某些投資目標是一個好的投資方案,對另一些目標如醫療儲備,結婚儲錢則不是好方案,除非你搵到個可等你十年八載的好伴侶吧!
拆出約一半0.78mil,確是可以放入債券,只要有找來6%年回報的,有十年後已收回1.4mil,封實蝕本門了。剩餘0.62mil,要買樓買股才有望發大至(4.0-1.4)=2.6mil,年回報需要16%。如將全數買哂股票,唔係唔得,不過長年期計每年16%要資深trader才有望觸及。當然有讀者60%回報一年都試過啦,但又能否持之以恆,每年皆是呢? 所以我們確要一些槓桿,令回報之要求可降低。
其實世界是有回報,將三十萬投入而年回報十五萬的! 咩話?? 即係每年50%回報!? 當然有,咪就係買樓收租。但係有一條件,就是買入價必然要低於他日賣出價,此回報方可成立。還有,首年租金之一半要用作買樓洗費如印花稅、經紀傭及差餉等等。講到呢度可能你即時變絕望,心諗試問香港而家買間樓,有咩可能唔「摸頂」?摸頂答你唔到,但讀者再等多五年無理由再等唔到下一個循環低位。等市跌而政府政策放寬,再係呢幾年物色個成日租樓既朋友,他日年收十餘萬租金,不是無可能的事。
但有一點肯定是,你今天在報見到劏房大王收幾錢幾錢租,咩咩人又執到個筍盤大賺幾百萬,肯定不是用一天努力而做成的。當中人脈與所需經驗及快速反應,是多年努力累積而成,有空再在交流會上和大家一談。
債券買賣確實煩,銀行食水深,我要再整理一下才能較易告知。至於你單名買入單位、九成上會後出租在現時是不准許的,加上價格不就,可以長等一下。以外子買入第二單位用七成上會是可能的,如無其餘負債,工資顯然足夠。但出租一旦被銀行發現,亦會被隨時call-loan,第二間房仍可報買入予家人自住,所以七成上會有可能。如報出租投資用途,現行規條下只借五成。剩下些少資金,在現時人人縮手之股市不難發現良好買入時機。時間有限、只能講到個大概,請續留意homeblogger。
UC發爆款智能硬件,和小米在手遊外設領域展開了競爭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21/148960.html
1月14日,作為UC旗下的第一款智能硬件項目,小旗手柄在官網開售後,99元的售價讓2000多臺現貨在不到一分鐘內就一搶而空。小旗手柄以爆款發布,是否和小米做硬件的邏輯相似:以極低的硬件成本搶奪用戶,再以後續遊戲增值服務盈利?昨天,小旗產品負責人許偉坤在i黑馬的采訪中,解釋了小旗手柄的產品邏輯。
競爭力不在硬件,在軟件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主流手機遊戲的類型也在不斷變化,過去一年,社交、休閑、卡牌為代表的輕度手遊已經無法完全覆蓋用戶需求,隨著手機硬件提升,動作類和即時對戰類的重度遊戲開始大量出現,而重度遊戲在手機上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操控等問題。
許偉坤介紹,作為一款針對手機平臺的手柄,小旗在硬件領域選擇了和專業廠商進行合作,但軟件由自己去做,優勢更多的體現在軟件上。在小旗手柄背後,UC還擁有九遊這個國內最大的手遊平臺之一,對於手遊用戶的痛點的理解和用戶需求方向的把握相比之下更為全面和準確。因此,和傳統廠商相比,小旗手柄有以下三個亮點:面向移動場景、免Root映射、可以給手機即時補電。
關於99元的定價,許偉坤表示基本是貼著成本走的。在渠道上面,他們自己通過官方網站自己售賣;另一方面,小旗的方案是、軟件、芯片采購等也都由他們自己完成,所以可以最大限度的節省成本。
小旗手柄目前並沒有商業化指標,更多的是想要幫助用戶提高玩遊戲的體驗,遊戲渠道也不僅僅來自於九遊平臺。因為許偉坤認為,在解決了用戶的問題和需求後,小旗手柄對UC大平臺和移動遊戲的發展都會有益。
UC做硬件的方法論
許偉坤透露,小旗手柄並不是UC的唯一一款智能硬件產品,他們仍在繼續規劃下一步的產品方向。對於沒有做過硬件產品的UC來說,要小米做硬件的方式是互聯網的方式,互聯網的方式是一個方法論,是大家都可以用的。以前雖然沒有做過硬件產品,但是還是做過互聯網產品,互聯網產品讓你進來這個門檻,第二是走群眾路線,讓用戶參與進來,幫你一起設計和完善這款產品。這些方法論是我們十年前做UC瀏覽器的時候已經在用的,這些方法論本身不是新鮮的東西,只不過我們現在需要解決用戶對於玩遊戲體驗的問題,我們也來做一款硬件的產品,所以大家看到做這個方式有點像,這個方法其實是一直在用的。我們現在並沒有像小米一個產業鏈的布局做硬件,我們是從用戶的需求和解決問題出發,做一款能夠提升用戶移動遊戲體驗的這麽一款硬件產品,沒想太多,但是有這個嫌疑是可以理解的。
家庭娛樂的問題,這個問題有點難回答,我們對於移動遊戲的方向是非常確定的,我們現在優先適配手機和平板,下一步才是TV盒子,因為我們對TV盒子還是有一些不確定的因素,因為現在我們所接觸到的用戶很少時間坐在客廳里看電視,我們大量的用戶都是學生,一天到晚在學校,很少在家里,除了放假過年圍在一起玩。我們對於TV屏幕玩遊戲的,目前來說,時間比例是偏小的,但是我們也會適配它,看看具體的情況。但是我們還是把它放在第二位。你剛才提到對家庭娛樂的前景怎麽看,這個可能有點超出我判斷的範圍了,我們只能是對移動遊戲比較確定。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馬雲今天在手機上戳了45分鐘寫了什麽?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7/4640150.html
馬雲今天在手機上戳了45分鐘寫了什麽?
我在現場 2015-07-02 20:28:00
最近老是有人問我:“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今天上淘寶去開店還有機會賺錢嗎?總看到有人在淘寶上做得很好很快樂而且很賺錢,而自己做了個把月卻生意一直不好,快堅持不下去了,是不是自己做得太晚了……”
聽說馬雲用手機戳了45分鐘寫的,你有這個特異功能嗎?
最近老是有人問我:“現在生意越來越難做,今天上淘寶去開店還有機會賺錢嗎?總看到有人在淘寶上做得很好很快樂而且很賺錢,而自己做了個把月卻生意一直不好,快堅持不下去了,是不是自己做得太晚了……”
其實做生意從來就沒有容易過!起早貪黑、擔驚受怕、患得患失,忙了一年顆粒無收,甚至血本無歸,“眾叛親離”都是很自然、很正常的事。說生意好做的人基本是吹牛。任何時代做生意都是要冒風險,都是要付出巨大的腦力心力和體力……一夜暴富成名的事基本上是電視劇里的故事。好生意都是需要時間和心血積累打造起來的。花大量時間精力未必生意會好,但不花時間精力是肯定不會有好生意的!
淘寶開店也一樣。其實13年前開店還仍然堅持到今天的人並不多。那時候開淘寶店也非常艱難,因為網購的客戶很少,物流很差,支付絕對不順暢……那時候開實體店的人常常笑話開網店的人異想天開:)其實很奇怪,十多年來,那些想通過開網店迅速致富的人基本都失敗和放棄了。而那些堅持把開網店當成樂趣、當成和人溝通交流的人,卻基本上成功了,他們從一個人開店到雇傭幾十個上百個員工的人比比皆是……
.jpg)
做生意的第一要素是要用心。你做的事是你真正喜歡和熱愛的!因為你用心做自己的產品和服務,發現有客戶對你的產品和服務感興趣的時候,你自然會充滿感恩,會耐心、熱情地和客戶溝通和交流……充滿感恩的人容易成功,更何況做你自己喜歡的事,所以你不太會覺得太累。開始的時候,做不做得成生意不重要,但找到對你的產品和服務感興趣的人非常重要!
做生意的第二要素是用腦。選擇了做什麽後,就必須思考如何做。尤其是小企業,你必須做出特色來,做出與眾不同來,做出樂趣來,做出自己和客戶的感情來……做生意不是簡單的買賣關系,而是在創作或發現一種你和你的客戶之間的一種共同認同的價值。找到喜歡你東西的客戶其實就是找到了一個“知己”!有了這樣的知己,你能不高興和感謝嗎?!
做生意的第三要素是必須要花時間、要花精力和花體力。幾乎所有優秀的創業者都是在走路,吃飯,沖涼洗澡,睡覺做夢甚至上廁所都在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產品和服務,在抓住每一分鐘時間傾聽客戶和自己的員工溝通,在流淚中學習,在沮喪中感受希望,在擔憂中品味零星的希望……過去的15年,很多人說淘寶是運氣好,我們確實有很多很多的運氣成分在里面,但我們起得一定比大家早,我們下班一定比很多人晚,我們睡得一定沒有大家香,我們假期一定比大家少得多,我們的身體一直在沮喪和挫折中掙紮……
淘寶今天生意好做嗎?不容易!但也找不到其它更好做的地方了!如果每天有上億網購者來訪問的網站,你還是沒有辦法找到自己的客戶,你是否想過用心、用腦、用體力去改變自己的方法?以前你做生意只能面對幾十個人,而今天你可以每天面對全國甚至全球數十億人,問題是你覺得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是不是夠獨特,是否能在十幾億人中找到知己,是否能讓這些知己滿意,成為終身“知己”!
淘寶網剛設立的時候,我們希望給很多人帶去交易和交流的快樂!賣出東西是一種快樂!賣不出東西,思考如何賣,如何找到和有興趣的人交流也是一種獨特的快樂和享受。
淘寶從第一天起就不是按商場或大賣場的買賣而設計的,而是希望年輕人通過貨物和服務的交易交流來產生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就如同人們去星巴克不是為了品嘗咖啡的味道,而是因為它是一種生活方式。人們買昂貴的服飾不是為了保暖,而是追求一種獨特的生活態度!
淘寶在打造的是一種創新、創造,創意的生活空間,里面是無奇不有的“萬能淘寶”!我發現這幾年做成功的淘寶店主基本上是那些把淘寶開個店當自己樂趣的那些“奇葩人士”。他們覺得買賣就是一種樂趣和交流方式!如果沒有人買你的東西,只能說明你找“知己”的方法有問題,或者你“特別”的服務和產品更本就沒有“知己”。花大錢砸市場而不是靠創意靠耐心靠服務去發現“知己”市場,那是愚蠢的自殺行為。但不想投入一點點小錢就想找到“知己”也是幼稚行為!
電子商務只是剛剛開始。未來三十年才是真正的發展時期,未來,你可以不做生意,但你必須要有買賣。你買賣的未必是實物,而是你的創意和創造,是你對這個世界的暢想和夢想,你要找到的不是那個“買家”而是那個“知己”,你要學會相處的不是生意是未來,是明天的生活方式!你要經營的不是生意,而是在經營你更好的自己!
世界那麽大,電商還有至少三十年,試試看吧!萬一你找到了一大批“知己”了呢?我們可以沒有很多錢,但我們必須有很多“知己”、朋友和“親”!
馬雲
2015年7月2日
(從巴西飛回國內的路上,隨感而寫。送給那些在艱難創業路上的人。)
編輯:余佳瑩

更多精彩內容
關註第一財經網微信號
800工行儲戶身陷“如意金積存”騙局 卡在手,錢已走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1366

“如意金積存”騙術已致數百儲戶中招。 (CFP/圖)
騙子先潛入儲戶個人網銀賬戶用余額購買貴金屬,再以協助退款為由,騙取儲戶網銀驗證碼,轉走賬戶存款。這一新型騙術已致數百工行儲戶中招。
無論是銀行儲戶,還是網購用戶,個人信息遭不法分子詐騙利用已成高發態勢。有數據顯示,僅網購遭遇安全問題的網民達2010.6萬人,其中欺詐信息居首位。
因中了騙子“如意金積存”圈套,張浩妻子工商銀行賬戶上的六萬多塊錢不翼而飛。夫妻倆急得兩晚沒合眼,這六萬是他們一年的生活費。
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2015年7月以來,全國各地至少800名工行儲戶遭遇了這一騙局,其中被騙錢的有350人,單筆被騙金額最高達7.9萬元,合計約275萬元。工行方面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總行已向公安部門報案,並將全力配合警方調查。
張浩認為,是工行網銀存在的安全隱患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因此其損失應由工行賠償。2015年8月17日上午,包括張在內的16名受害者來到工行上海分行討說法。同日,廣州、北京兩地受害者分別也趕到所在地的工行分行及銀監部門要求賠償。
騙子潛入賬戶,買黃金設局
2015年8月13日晚7時許,張浩妻子突然收到一條工行扣款短信,其賬戶7.6余萬元全部被支出購買了“積金積存”。
“如意金積存”是工行於2009年推出的一項業務,分如意積存和積金積存兩種。工行儲戶在既有賬戶內建立如意金積存賬戶後,可以主動積存或定期積存工行的如意金條,通俗來說就是購買黃金。對於積存的如意金,客戶既可贖回獲得現金,也可到工行提取實物。
張浩妻子對這項業務聞所未聞,也弄不明白“積金積存”為何物。驚慌失措的她只知道,賬上的錢真的被支出了,賬戶余額只剩五毛錢。
這時,一個自稱“拍拍網客服”的人打來電話,詢問她剛才是不是購買了七萬多塊的遊戲卡,如果不是本人親自操作的,他們可以協助退款,但需要告知她手機上收到的短信驗證碼。
扣款短信是真的,退款電話應該也假不了。夫妻倆商量著,反正卡里已經沒有錢了,說不定給了驗證碼錢就回來了。
給了“拍拍網客服”驗證碼後,張浩妻子果真收到賬戶資金變動的短信。當賬戶余額接近兩萬元時,“拍拍網客服”來電稱這樣退款太麻煩,希望她連接U盾配合操作。直到六萬塊錢被轉走,余額只有一萬多元時,夫妻倆才如夢初醒,他們遭遇了電信詐騙。
張浩上網查詢得知,這是一種正在各地上演的最新騙局。
詐騙分子登錄張浩妻子的網上銀行後替她開通了“如意金積存”業務,用賬戶里的7.6余萬替她申購了積存金。騙子通過積存金的申購和贖回造成扣款、退款的假象,騙取了張浩妻子的信任,拿到快捷支付的驗證碼後再將錢轉入第三方交易平臺。
自認為處事謹慎的張浩說,若不是“詐騙的每一步都通過工行的貴金屬交易來迷惑我們”,也不會讓騙子得逞。看著還沒出月子的妻子郁郁寡歡,剛出生的孩子嗷嗷待哺,丟了六萬塊錢的事還得瞞著老人,張浩決定找工行理賠。
即便沒讓騙子全部得逞,但這類騙局仍會給受害者造成損失。工行上海儲戶黃哲在8月11日晚收到工行客服短信提醒,賬上的三萬元存款被支出購買了“如意積存”。隨後騙子打來電話,同樣要求提供驗證碼協助退款,黃哲沒有上當。
掛掉電話,黃哲馬上登錄工行網上銀行,贖回了騙子替他購買的130多克黃金,但因手續費和實時變動的黃金差價,黃為此還是損失了500元,“前後沒超過兩小時”。據南方周末記者調查,受害者因為手續費和差價造成的損失,已知最高的達到上萬元。
工行總行辦公室公共關系處負責人汪振寧8月17日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對於客戶因為非本人操作購買貴金屬產品產生的手續費等損失我行將予以返還,維護客戶的合法權益。”
密碼是誰泄露的?
接到騙子的電話時,黃哲最關心的問題是,自己的網銀密碼到底是怎麽泄露的。
360公司首席反詐騙專家裴智勇博士分析,此類詐騙發生的根本原因是銀行客戶的網銀賬號和密碼已經泄露。而造成客戶網銀密碼泄露的主要原因是密碼設置過於簡單,或在不同的網站使用了相同的賬號密碼。他建議銀行對客戶密碼進行安全性檢驗,強制客戶設立複雜密碼。
黃哲稱自己的密碼設置得相當複雜,和個人信息也沒有任何關聯。他來到開戶行詢問,工作人員建議他仔細回憶,可能是在平時上網的過程中自己不小心泄露了密碼。工行總行汪振寧在回複南方周末記者的郵件中稱,“經核查分析,在此類事件中,不法分子通過釣魚網站、木馬程序等非法手段獲取客戶賬戶信息、電子銀行登錄名和密碼。”
黃哲不能接受“儲戶個人泄露密碼”的說法。受騙當晚,黃哲加入了“工行如意金積存受害者”QQ群,他發現群友受騙共同點是在受騙前幾日有大額資金往來。“試問,除了工行服務器被黑,除了內部泄露,還能有什麽把我們匯集在這個群里?”他對南方周末記者說。
“工行一口咬定是我不小心泄露了密碼,我手上有三張卡,為什麽唯獨工行的卡出事情?”上海儲戶諸文說她實在想不通。還有一位平時只通過工行手機銀行登錄賬戶的受害儲戶甚至將手機交給派出所查驗,據稱未查出異常。
鹹陽儲戶高宇只損失了一百元手續費,因為他“卡里沒錢”。高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兩年前他在淘寶上做虛擬點卡生意時曾經收到過一批“黑貨”,對方聲稱是從銀行內部買到的儲戶賬號和密碼。經查驗屬實,“不過你沒有U盾和驗證碼,登上去以後什麽也做不了。”
“密碼是誰泄露的”成了受害者QQ群中的高頻話題。
“還是要讓公安抓騙子,抓住一問就清楚了。”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會長何山認為,在密碼泄露問題上銀行推儲戶,儲戶推銀行,不核查清楚就沒法分清責任。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律師余許昌表示,當儲戶和銀行都堅持不是自己泄露了密碼時,在法律訴訟中只能“誰主張,誰舉證”;但現在工行和儲戶主張對方泄露密碼都缺乏確鑿的證據,因此只能判斷工行在完善信息系統方面負有更大責任。
越便利了,就越不安全?
騙子替諸文購買的一萬元積存金在她的賬戶里躺了五天。被騙當日,諸文到開戶行要求贖回,大堂經理勸她等“下周一金價漲了”再說。
“金價漲跌和我有什麽關系呢?這個積存金不是我要買的呀!”諸文詢問大堂經理,為什麽騙子登錄她的網上銀行就能直接操作交易貴金屬,不需要風險評估,也不需要簽署書面協議。
7名受騙儲戶在提交給中國銀監會的聯名信中援引了其2011年公布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希望以此證明工行“在理財業務開通及購買流程上違規”。據該辦法顯示,商業銀行應當在客戶首次購買理財產品前對客戶進行風險承受能力評估,評估結果告知客戶,由客戶簽名確認後留存。受騙儲戶的邏輯是,如果工行嚴格執行此規定,騙子即使登錄了網銀也無法開通“如意金積存”業務;他們收不到資金變動的短信,也就不會上當受騙。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郭田勇認為,“如意金積存”並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理財產品,就像買賣外匯一樣不需要風險評估與“面簽”。工行總行汪振寧對南方周末記者澄清:“該業務的本質為貴金屬實物金條的網上購買行為,並非投資理財。”
諸文的另一重疑問是,為什麽網銀交易貴金屬連二次驗證都可以省了,“那我們當初花錢買U盾有什麽用呢?”
工行客服用一個比喻回應了受騙儲戶的類似質疑:同一賬戶內的交易就像你的錢從左手到了右手,難道還需要驗證嗎?
汪振寧則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不需要二次驗證的“設計初衷是在確保客戶資金不向外劃轉的前提下為客戶提供更便捷的理財服務”。他同時表示,“為進一步加強對客戶賬戶安全的保護,我行將對新開立貴金屬交易賬戶的業務提高認證強度。”
一位匿名的銀行業內人士稱工行的做法可以理解,因為業內普遍認為賬戶內交易不存在風險。“現在看來還是有漏洞。賬戶內交易其實不會把你的錢轉出去,騙子買了黃金,黃金還是你的,騙子要達到目的最終必須通過賬戶外交易。問題在於你不知道買黃金是個幌子,但讓你以為錢沒了,你一慌就把驗證碼給他了。”
中國金融認證中心發布的《2014中國電子銀行調查報告》指出,中國電子銀行業務連續五年呈增長趨勢,2014年個人電子銀行用戶比例為43.1%。上述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所有驗證都取消了,操作非常方便,但你的賬戶也非常危險。”
網友“小馬爆發正能量”在大型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都工作過,在身邊三個親友接連遭遇了“如意金積存”騙局後,他開始在微博上發帖質疑工商銀行。他對南方周末記者分析,這類騙局在2014年就已顯露端倪,工行的風險防控部門應該有所耳聞。“但業務部門會出來說,被騙的是少數,不要二次驗證畢竟方便了客戶。銀行通常會這樣考慮問題。”
緊急補救措施並非沒有,工行最終決定從8月14日淩晨起對個人網上銀行理財類交易增強了身份認證控制,客戶進行包括網上貴金屬在內的理財類交易時必須通過U盾、口令卡或支付密碼進行二次驗證。
不過,手機銀行的系統設定沒有同時更改,受害者QQ群里的新成員還在不斷增加。杭州儲戶韓遠在14日晚上6點半被騙了5800元,騙子通過手機銀行將他賬戶內的所有資金都轉入貴金屬賬戶,再騙得了驗證碼。8月16日起,工行手機銀行的理財類交易也須進行二次驗證。
存款被騙,維權艱難
截至8月19日下午兩點,工行“如意金積存受害者”QQ群成員已達808名,他們聊得最多的話題是:損失的手續費誰來賠償?被騙的錢有沒有可能要回來?
石家莊儲戶“52萬哥”是群里的名人,他被套在積存金賬戶里的錢最多,贖回時產生的手續費也最高。他聯系當地電視臺報道此事後早早獲得了開戶行的補償。“我昨天去的,今天就有結果了。”
北京儲戶吳夢是理賠的先行者,她7月初被騙時,受害者QQ群還沒有建起來。她通過各種途徑,到最後協商解決,整個過程歷時一個月。
還有一些受害儲戶在微博、地方論壇上廣泛發帖,也得到了回應。開戶行的工作人員會主動聯系他們,補償現金,並要求他們簽署一份“客戶諒解書”。
而工行蘭州某支行給了被騙儲戶2350元作為“出於人道考慮的補償”,“但不是賠償,咱們得把這話說清楚”,條件是要求該儲戶當場刪掉此前發的微博。
邯鄲一位儲戶被騙五千元,他和老婆輪流去銀行,“就跟在行長後面,行長去哪我去哪”,跟了五天,獲得了一半的補償。行長告訴他,先給這麽多算是私了,總行在開會商量補救辦法,以後如果發了文件再補另一半。他向“難友”們介紹經驗:“你們要是怕丟人,錢就不會賠的。”
8月17日,上海16名受騙儲戶前往上海分行討說法。該行電子銀行部門有關負責人安撫他們說會給出“令人滿意的補償方案”。第二天,被騙了六萬塊的張浩接到工行電話,稱騙子替他買貴金屬產生的1700塊手續費“肯定賠”,其余的損失“是本人操作,應該賠不了”。
張浩對這個“令人滿意的補償方案”非常失望,他感覺自己又被“騙”了一次。
一位廈門的受騙儲戶決定走法律途徑解決糾紛。這也是網友“公交姬”的選擇。7月初,操作“如意金積存”騙局的同一夥不法分子盜刷了“公交姬”的工行儲蓄卡,他決定起訴工行“未盡到資金保管義務”。在他看來,法院是將雙方“拉到一塊兒的契機”,哪怕庭外調解也能解決問題。他建議和銀行產生糾紛的儲戶走法律途徑:“未必要請律師。當責任劃分不明顯時,盡快訴訟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對雙方都好。”
(應被采訪者要求,文中張浩、黃哲、諸文、高宇、韓遠、吳夢為化名)
遊戲工場:在手遊寒冬里面繼續發展前行
來源: http://www.iheima.com/news/2015/1204/153085.shtml
導讀 : 遊戲工場圍繞著創業服務,在西南遊戲市場開辟出一片沃土。
i黑馬訊項佳楚 12月4日消息,在創新創業的浪潮之下,孵化器異軍突起,在全國各地四處開花。雖然遠離一線城市,遊戲工場在2013到2014年抓住了行業快速發展機遇,目前已經在成都,乃至整個西南地區樹立了自己的名氣和品牌。
遊戲工場的發展遠在這個時間點之前。在經歷了風風雨雨的洗禮之後,遊戲工場依舊健健康康的“活著”。從2013年成立起,遊戲工場都經歷了什麽,公司負責人相龍給i黑馬講述了其中經過。
2013年是手遊行業迅速崛起的年度,手遊公司像雨後春筍一般破土而出。遊戲工場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呱呱墜地。作為一家手遊孵化器,遊戲工場乘著行業刮起的東風,迅速擴張,並發展壯大。
遊戲工場目前正在孵化的有19個創業項目。這些項目有自己的團隊、研發,業務互相分工。遊戲工場則提供平臺、融資和發行服務。作為孵化器,其盈利模式一是來自每個工位會員費,二是遊戲的發行,三是企業營銷傳播。
在遊戲工場發展的開始階段,入駐的項目在很短時間內達到20多家。在公司發展的過程中,遊戲工場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先後成為了成都首批創客空間,成都市市級孵化器,並被納入到了國家級孵化管理區域服務體系,成為了國家級創新創業載體。
除了平臺資深得到政府部門的認可,更大的成功來自於入駐項目的蓬勃發展。據相龍介紹,銀河聯盟曾在google play排名第一,熊出沒在單機遊戲排行榜進入前十名,研發這兩款產品的團隊均來自遊戲工場。2014年,入駐遊戲工場孵化器的團隊中,拿到千萬元代理金的遊戲超過5款。
當然,除了成就,遊戲工場也曾遭遇波折。
2015年被業界公認為手遊寒冬,僅在成都一個地方,相關行業團隊就由近千家銳減到300多家,銳減幅度之大,給正在蓬勃發展的手遊行業澆了一盆冰水。
但成都遊戲工場作為移動互聯網創業孵化器,自2013年10月成立以來,不僅為早期創業團隊提供良好的辦公環境,還提供行政、HR、財務、研發分享等服務和幫助,幫助創業團隊專註地投入到產品的研發工作。過去1年多,有30多支創業團隊先後入駐遊戲工場,其中包括成都本土手遊創業明星團隊成都動魚數碼。
目前遊戲工場的孵化平臺部門還有20多人,但是加上孵化項目的員工,人數還多達400人。而對洶湧而來的未來,相龍提出了“一體兩翼”的發展戰略,一體是指孵化器平臺本身,兩翼指團隊需要的推廣發行和投融資服務,圍繞創業服務,在西南遊戲市場開辟出一片沃土。
聯想之殤:擁有摩托羅拉為何還在手機市場一敗塗地?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1013/159216.shtml
聯想之殤:擁有摩托羅拉為何還在手機市場一敗塗地?
歪道道
不思考自身品牌的優化,卻將一個正在迅速衰落的昔日巨頭收入麾下,並希望以此沖出困局,無疑是天方夜談,因為試圖扶起正在倒下的大廈跟慢慢建設一個初具框架的大樓相比,豈止兇險萬倍?
本文系歪道道給i黑馬的投稿,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
對於聯想這家老牌企業來說,有兩次收購彌足輕重,卻又造物弄人。
2004年聯想宣布收購IBM PC業務,業界普遍的質疑都是“蛇吞象”,然而經過近十年的消化整合,2013年第二季度統計報告顯示,聯想全球市場份額達到16.7%,超越惠普成為全球第一大PC廠商。從全球PC市場份額和PC銷售總量來講,這次並購無疑是出乎意料的成功,盡管耗時已久。
10年之後,在2014年1月聯想宣布收購谷歌的摩托羅拉,輿論嘩然,但統一偏向聯想有可能成功走向全球、超越三星和蘋果的美好期待。這與聯想移動業務之前的成就密不可分,到2013年,聯想只用了四年時間,便做到了在全球手機市場份額第四名,中國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與中興、華為、酷派和聯想四家公司,如同的四面旗幟立足於國內手機市場,並稱中華酷聯。
然而,僅僅兩年時間,過往的躊躇滿誌已然成了一聲嘆息,聯想銷售量跌出中國市場前五的聯想再一次用事實力證了一個道理:貽誤良機,為時晚矣。對於這兩次收購,我們既沒有猜中開頭,也沒有猜中這結局。
近日聯想宣布擬以17.8億元出售聯創瑞業(北京)資產管理全部股權,其主要資產為北京聯想研究院大廈。賣樓之外,更再次啟動裁員策略,有消息稱此次裁員有近千人,超七成來自摩托羅拉手機部門。加之過去的幾次全球裁員,進一步顯示了聯想在智能手機的持續頹勢,縱使是楊元慶寄以厚望“改變智能手機時代”的Moto Z系列,依然是反響平平,難挽戰局。聯想與摩托羅拉智能手機的戰略性整合仍在持續,但是種種跡象表明,聯想短期內想要重回昔日榮光似乎已經越來越希望渺茫。
兩次並購差別:從摘桃人變接盤俠
縱觀聯想兩次並購,IBM PC的成功主要源於兩個因素,而摩托羅拉的失敗也源於缺少這兩個因素。其一是時機,其二是價值。這兩大因素讓聯想分別扮演了幸福的摘桃人和悲劇的接盤俠。
在蘋果iPad和智能手機時代來臨之前,PC產業是互聯網最具潛力的、發展最快的行業。在21世紀的前十年中,全球PC出貨量逐年遞增,至2011年已達到3.528億臺。聯想恰是在這段時間的早期收購了IBM的PC業務,獲得了品牌、技術和國際化的管理框架,從而使聯想當時的PC業務規模增長4倍,成為世界第三大PC廠商。據統計,並購以前聯想的營業額是29億美元,到2007年上半年聯想的營業額就已經達到169億美元,國際市場的份額並購前是2.4%,並購以後2013年已經達到16.7%。這不能不說是PC浪潮驅動和助長了聯想走向全球的步伐。

2004-2014年年亞太地區各品牌筆記本電腦總出貨量

2003年中國大陸(不包括香港臺灣)各品牌筆記本電腦出貨量
盡管2014年聯想手機銷量已經做到了國產廠商的第一名,但聯想卻在這種優勢的煙霧彈之下,被遮住了看到大變局的視野。因為合約機向非合約機轉變的時代已經來臨。2014年第二季度三大運營商開始全面下調營銷費用和終端補貼,這意味著未來手機銷售將以裸機為主,過去手機廠商依靠運營商補貼獲取市場份額,渠道依靠合約機返點盈利的方式已經過時,如此求變的時刻,盲目收購摩托羅拉顯然並不合時機。
因為在眾多手機廠商中,聯想手機對運營商渠道的依賴性無疑是最強的,長期依賴運營商的聯想之前埋的隱患也開始暴露出來:一向將產品價位集中於中低端領域、利潤過低,對運營商終端政策的突然變化缺乏敏捷的應對措施,被打得措手不及。在如此情況下,不思考自身品牌的優化,卻將一個正在迅速衰落的昔日巨頭收入麾下,並希望以此沖出困局,無疑是天方夜談,因為試圖扶起正在倒下的大廈跟慢慢建設一個初具框架的大樓相比,豈止兇險萬倍?
IBM 和摩托羅拉對聯想的價值也有著非常明顯的差異。
伴隨著IBM PC並購,聯想將ThinkPad的終身使用權、IBM5年品牌使用權、PC開發技術和國際化管理構架收入囊中,尤其是技術方面, 2003年IBM在美國申請並核準的專利數達到3415件,連續11次高居全球第一,擁有IBM PC相關的Think Vantage技術集合,會使聯想具備一流的PC管理和維護技術。這些並購所得一旦經過成功的戰略整合,將會給聯想進軍全球帶來極大的優勢,事實證明確實如此。
然而,摩托羅拉在被並購之前已經被谷歌玩壞,價值大大縮水。收購之初,摩托全球擁有超過10000名員工,2014年則不足3000名。谷歌還陸續將摩托移動“肢解”,賣掉摩托羅拉機頂盒業務、全球手機制造工廠等,砍掉了大量非核心業務,並縮減了全球1/3的市場辦事處,賣給聯想的僅僅是摩托移動品牌和部分專利授權。但是由於當時聯想看中的就是進入歐美市場的通行證,並沒有理智分析摩托羅拉的實用價值和其品牌頹勢的不良效應。
品牌模糊,多線作戰錯失轉型良機
2014之前“中華酷聯”取得了國內智能手機近50%的市場份額。聯想借助於PC的積澱,占據了明顯的品牌和渠道優勢,甚至一度曾經在國內占據市場份額第二,僅次於三星。之後聯想開始了引以為傲的機海戰術的歷程,為了便於布局各個層面的市場和渠道,保證出貨量,每年至少發布上百款手機。
事實證明,機海戰術的確卓有成效。到2013年,聯想只用了四年時間,便做到了在全球手機市場份額第四名,中國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二。但隨著手機渠道的變革,機海戰術被專註一個產品的新型模式摧枯拉朽般擊潰,聯想如同一輛過山車,在到達制高點的同時極速滑落。
曾經的機海戰術成為聯想的弱勢,進一步加劇了聯想手機品牌的混亂,曾經的聯想品牌已經有樂phone、聯想、樂檬、vibe、zuk、moto等,再加每個品牌下眾多的手機型號,這些聯想未能及時放棄的品牌都屬於低端產品,這就影響了聯想在中高端市場的專註和競爭。這也是兩年內聯想的大眾產品並沒有一款具有創新或者領先技術的知名品牌的原因,缺乏爆款,聯想最終逐漸淡出了人們視野。
楊元慶說,聯想從運營商市場向新的市場轉換時步伐較慢,此前運營商市場的成功,讓聯想有點固步自封。確實如此,沈溺於多品牌手機造就的輝煌,在進入新的時代時沒有殺伐決斷,聯想最終反而為其所累。因為聯想的步伐相對華為、小米來說實在是太慢了。過多的品牌名稱和混亂的品牌定位,不僅使手機可辨識度低,混淆用戶視覺,難以留下正面、深刻的品牌形象。同時,公司內部因為多品牌左右手互搏更加劇了內耗。
當然,聯想也曾試圖通過營銷優勢帶動移動業務的改善,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依然是陷於合約機時代的錯誤意識。在一個真正的消費品牌自由競爭時代,產品性能是最具爆發力的競爭優勢。聯想在未能解決品牌定位問題的情況下,又貿然在營銷方面集中力量,未免事倍功半。
多品牌狀態下,收購的摩托羅拉也沒能成為聯想移動業務的救命稻草,反而淪為雞肋。摩托羅拉之所以被賣掉,就是因為在智能手機市場中,作為功能機時代的巨頭,無論從工廠還是技術團隊研發能力,更或是產品競爭力都非常差,它在智能手機市場本身已打不開局面。再加上谷歌對其的壓榨,摩托羅拉已經成為一具空殼,除了能幫聯想打開歐美市場,更大作用卻是將頹勢蔓延到聯想本身,加速了聯想移動的潰敗。
PC遭受沖擊,聯想移動還有機會嗎?
除此之外,聯想對技術研發的不夠重視也是到時手機業務失敗的重要因素。從它對技術研發投入的多少就能看出來。根據2006-2015財年財報顯示,聯想歷年的研發支出中,僅2015財年的研發收入占比達到2.6%,其余年份均低於1.9%。這個比例在科技公司中已經非常之低,而聯想作為一家科技巨頭,如此低的研發投入更是讓人匪夷所思。
可以說,聯想的移動業務已到懸崖邊緣,如此危局讓聯想不得不被迫應對,比如如今聯想開始放棄運營商渠道的低端產品,把目標調到主流和中高端價位段。由此形成了當下聯想移動業務三條產品線策略。但是聯想太慢了,千元機市場已經有了小米、魅族;中高端市場有華為、OPPO、Vivo。除此之外,還有360、樂視等新晉互聯網品牌,幾家廠商的銷量表現均超越聯想。
今年三月份,聯想宣布了新一年的架構大調整,幾乎涉及所有業務,重新梳理了雲服務、企業服務、PC及移動這四大業務,這可能是聯想痛定思痛後的崛起之點,簡而後精。在移動業務方面,落後兩年的聯想能否奮起直追,後來居上,能否借助智能手機的契機逐漸實現企業的戰略轉型,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而且聯想主營業務PC早已受到沖擊,滑落幅度為全球之最。據外媒報道,市場調研公司IDC和Gartner近期同發了全球pc市場第三季度出貨報告。兩家公司均指出,老牌pc廠商惠普在第三季度崛起跡象明顯,雖仍落後於聯想,但雙方的市場份額差距已不足1個百分點。聯想在PC市場的龍頭地位岌岌可危,是將重心側重於應對惠普對PC業務的蠶食,還是在手機市場毫無優勢的與列強鏖戰,我們還不得而知,但無論如何必然會影響到聯想的移動戰略。
那麽,聯想移動雖然面臨諸多困局,但是也並不是沒有了放手一搏的機會。銷售渠道一直是聯想的優勢,尤其對國外市場的開拓,聯想是早於其他手機廠商的,即使在聯想智能手機國內銷售量快速下滑的狀況下,聯想手機銷量在印度、俄羅斯、印尼等新興市場,依然排在前三的位置。這足以說明聯想海外市場拓展的潛力。借助於PC銷售渠道,聯想可以將智能手機與PC銷售進一步融合,充分發揮營銷優勢提高手機競爭力。這種成功模式可以在oppo運營中窺見一斑,顯然模仿oppo謀劃線下市場是目前聯想最具可行性、見效最快的方法。
不過,在聯想未來的戰略上,楊元慶曾表示海外新興市場和歐美成熟市場的耕耘,是其戰略上必須拿下的,在此前提下,聯想才會考慮在中國手機市場上扭轉戰局。如此看來,聯想手機在短期內很難再做出一些重大改變。可事實是,國內手機市場已經成為全球手機廠商的最重要陣地之一。
從當前的市場成熟度來看,下一步如何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手機生產產商的共同困惑。也許,聯想手機在國內的一敗塗地,是與華為小米們反其道而行之,走安內必先攘外的路子?但不管如何,留給聯想的時間真的已經不多了。
作者:歪道道,互聯網與科技圈深度觀察者,銳智網創始人。微信公眾號:歪道道(neihangaoxiao)
[本文作者歪道道,文中所述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推薦關註i黑馬訂閱號(ID:iheima)。]
聯想
摩托羅拉
手機
贊(...)
分享到:
換樓、加按、轉租、按兵不動?──有樓在手何去何從
1 :
GS(14)@2010-10-02 10:16:05http://hk.myblog.yahoo.com/tokuhon_blog
上星期日看電視的財經節目,分析有樓在手人仕在此樓價高企之下為怎樣應對而煩惱,當中有建議郊區換市區,有建議加按套現,或一間變兩間其中一間收租等,當然亦可以先行獲利租樓住。筆者認為此中已有一大進步,皆因長久以來,電視樓市節目長期唱淡之餘,即使在此旺市,亦繼續發放負面訊息。如說政府多次出招仍然失敗(那些不是壓市措施,又何失敗之有?),或者說發展商新樓豪宅化不願興建中小單位助小市民上車(電視台大股東亦不見得會這樣做),講完聽完又如何? 讀者及觀眾最想從資訊節目中得到資料及意見,從而有助投資決策,一味描述及評論,而沒有可行建議,對於絕大多數壁上觀者或有自娛之效,但具真正需要的觀眾,只會覺得無奈。
那些一早在低位上車,已有樓在手的業主們說,手上樓宇已具有可觀升值,在此低息情況下本大息小按揭額亦顯著減少,按個人需要應對就無需自尋煩惱。究竟賣定不賣?筆者認為如果只屬安居而滿於現狀者根本就不會去想這個問題,問者當然就有改善居住環境甚至投資增值的目的。
就以筆者以前提過有人說中產也希望樓價跌,以便細換大,要不是別有用心,就是一種個人偏見。其實在升市當中,更容易換樓,有心細換大或平換貴者,大可襯銀行估值上升而按息偏低之下,加按套現,從而獲得流動現金。而此等加按一樣享有低息及長還款期,到換樓目標或時機出現時,就不用四處張羅首期,因為淡市時銀行往往收縮信貸。
乾脆賣樓轉為租樓又如何呢?租金佔樓價約3-4%,表面上即使交三年租也只佔樓價的9-12%,然而不可忘記,假定賣樓時減去按揭收到總樓價的50%(30%首期,餘下為供款及升值),比率即提高至18-24%(因為分母減半);如用高按揭成數或樓宇升值不多的話,比如只收到總樓價的30%的話,租三年樓的代價高達本金的30-40%!而筆者估計低息期遠比坊間各路人馬預期為長,而樓市要見頂下跌,可能要到2012年新樓供應大幅上升之後。一路租樓一路看市升,其感覺恐怕比負資產更難受。
筆者認為賣與不賣最重要的一點是究竟手持的物業是否優質,比如坐落在傳統豪宅區,或新興地區樓齡較新物業,又或是區內質素及檔次較高的龍頭盤,其實無需急於放售。就以東九龍為例,老舊物業如淘大、得寶理應換出,德福、麗港城之類可繼續持有,皆因不同種類的物業一如各種股票,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隨著市場升溫雞犬皆升之際,換出弱勢換入強勢,本身已是一種增值行動。
尤其是樓齡是樓價的最大敵人,樓市大約十年一個浪,錯過此浪,下次高潮已是十年後,到時樓齡又大十年,死抱管理不善的舊樓,樓價因折舊而跑輸大市,套現困難,銀行又在估值及按揭年份多方設限。大多數樓齡超過廿五年的舊樓,投資價值已十分有限,畢竟太古城美孚等長青樹是特例而非常例。
2 :
GS(14)@2010-10-02 10:17:27http://mytv.tvb.com/news/financemagazine/111705/114#page-1
該節目視頻
木瓜移动:在手机端复制Facebook
1 :
GS(14)@2011-02-12 18:47:18http://www.cb.com.cn/1634427/20110211/184126.html
想在手机端复制Facebook的模式并不容易,机会只留给有足够准备的人。
“如果你是一个充满创意而又技术过硬的游戏开发者,你是否梦想过去旧金山参加GDC?在热门的游戏平台上高调推广作品?领取一万美元的高额奖金?或者,获得珍贵的种子基金创业?”
这些充满诱惑力的机会,是北京木瓜移动科技有限公司(Papaya Mobile)正在风风火火运作的Android开发者创业大赛所给出的奖项,当然,想要拿到这些,你必须是“全球排名前10的水准”。
说这话的是木瓜移动创始人兼CEO沈思。毕业于清华和斯坦福大学的沈思从2004年进入Google之后,先后在美国总部和中国一直负责移动产品市场及手机业务。受日本DeNA、GREE公司做手机社区的启发并经过细致考察,沈思于2008年离职,在北极光创始人邓峰的天使投资支持下,同年3月创立木瓜移动。
在她眼里,木瓜移动要成为连接广大游戏开发者和玩家的开放平台,将手机变成社交网络的载体,让用户一起玩游戏、分享照片和发送即时信息,将Facebook带上手机,并立志做Android上最大的游戏平台和交友社区。
她能成功吗?
引擎 社区
作为一家诞生不到3年的新公司,木瓜移动为Android用户提供了一批优秀的高人气游戏,如奇异农场(Papaya Farm)、Diamond等,但它并不贪图更多,“我们也做游戏,但只占到很少一部分,主要在做平台和游戏引擎。”木瓜移动创始人兼CEO沈思表示。
木瓜移动的商业模式是引擎和社区结合,即提供社交关系和免费引擎。但关键是开发者参与的积极性有多大?
游戏引擎是木瓜移动最核心的东西,到目前国内没有第二家可以做的出来,这是沈思引以为傲的资本。她直言,我们把引擎给开发者共享出来,他们直接调用我们的工具就可以,不需要太专业的水平,开发成本低很多很多。甚至开发者只要将木瓜的SDK和计费系统整合到现有的应用内容中,即可获益。
“我们想做很开放的平台,让开发者免费在我们的引擎上开发,分享我们的用户资源,免费的流量,并通过写出好游戏赚钱,游戏归属开发者。如果用户购买我们的虚拟货币,这部分收入木瓜和开发者二八分成。”沈思强调,卖虚拟货币的收入占木瓜移动收入的百分之七八十,并于2009年实现盈利,然而她没有透露具体盈利数额。
此外,木瓜移动还为Android开发商解决了支付难的问题,首创了Paypal交易系统、Google Checkout、运营商计费系统等多种计费渠道平台。
在沈思眼里,木瓜移动既要成为连接广大游戏开发者和玩家的开放平台,同时也希望能使手机变成社交网络的载体
不难看出,开发者的游戏能不能赚钱,要看游戏运营,看用户黏性,看开发者对工具的应用;而木瓜移动则通过游戏跟几百万社区用户的紧密结合,再加上消息版、迷你博客、游戏邀请和聊天室等手段为开发者提供多种渠道推广。
如今,木瓜移动在包括Android的多个移动平台上拥有800万的注册用户。创业不到一年,木瓜即研发出国内第一个跨移动平台的Python解释器,其Script技术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Papaya Fish推出第一天就实现了30万下载量;奇异农场最为成功,曾连续3个月稳居苹果App Store排行榜前25名,并被谷歌应用商店推荐。
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之后,木瓜移动瞄准了中国日益增长的智能手机市场。
掘金Android
2008年,国内的3G网络还未商用,iPhone和Android智能手机还未进入中国市场,但是沈思却敏锐地觉察到用户对移动游戏和社交的需求一定会有爆发性的增长。
回想2010年初,沈思还曾表示不做国内市场,犹豫是否在Android上做,主要原因是国内的运营环境、支付收费、诚信度一直都不太理想。此前,木瓜移动的用户主要集中在欧美市场,在海外口碑不错。沈思的考虑在于,两年前美国市场相比国内更成熟一点,在国内也有优秀的工程师,人力成本低,所以把开发团队放在国内,同时,这样的选择也避开了与国外大公司的正面竞争。
如今,她认为打开国内市场的时刻到了。“国内大公司做Android社区平台的很少,有些是想做正在做,但出来的东西还很少。至少在中、美都做到最大的社区平台,国内和我们做类似的还没听说。”这正是沈思冲击国内市场的力量之源。
为抓住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飞速发展的良机,木瓜移动的团队已从2010年初的20余人扩张了一倍。办公地点也从海淀区成府路上偏僻的创业大厦搬到了繁华的中关村西区,此举主要是为员工的交通和用餐提供方便。
在多个移动平台上,木瓜移动目前已拥有了超过800万注册用户,及一批高人气的社区游戏产品和工具
为发力国内市场,木瓜移动针对国内开发者推出了汉化版本的游戏开发工具,正式开放其社区游戏SDK(软件开发套件),而高调启动Android开发者创业大赛就是致力于组建起国内Android开发者联盟。”她的逻辑是,这将扩大木瓜Android平台的用户规模,而后续的沙龙、论坛与厂商的合作也将持续不断地推出。
另一方面,她也没有忽视海外市场。2010年7月,沈思拿到了DCM的400万美元A轮风投,旋即在硅谷招聘专人负责招募海外开发者,发展与厂商和运营商的关系。至于为什么在几家风投中选择DCM。沈思并不讳言,一是拿美国的资金是针对将来上市的考虑,当然前提是木瓜移动做大不被收购;二是DCM在中、美、日资源很广,对木瓜来说,日本是很重要的市场,DCM在日本也有丰富的投资经验。
时至今日,已有超过100款应用和游戏产品的开发商在跟木瓜合作,Android开发者创业大赛更是吸引了上百个团队踊跃报名。我们似乎了解到了木瓜移动阶段性成功的原因,然而在沈思眼里,千万级别用户的增量一直在她的脑海中酝酿。
千万级增量
尽管现在只有几十万的国内用户,但沈思对2011年木瓜移动用户增量达几百万甚至千万级这一点还是确信无疑的。据预测,在全球和美国的Android的出货量都位居第一。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的中国用户数量将超过塞班用户数量。近两年来,智能操作系统大规模上市,这些必将催生种类丰富、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问世。而木瓜移动已在国内多家终端厂商的手机中内置了自己的社交游戏。
相反,在一年前,还有人评价Android操作系统在中国处于青黄不接的境地。2010年2月那时,沈思也比较迷茫,弄不懂木瓜移动要走什么方向。她回忆说:“我当时说的那么乐观只是为了给自己信心,也给外界信心,现在清晰了,做Android移动游戏平台和交友社区”。
Android的优势毋庸置疑。Android既具有完全开放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可以按自己的需求去做客户化、本地化,其已经囊括了手机厂商、技术研发者、软件开发者和用户在内的全产业链。HTC、摩托罗拉、三星是其超级爱好者,联想、索爱、戴尔等厂商也是它的追随者。再加上国内山寨手机厂商的疯狂追捧,无疑放大了 Android的市场空间。沈思强调,从走势上看,Android上升势不可挡,手机可以做到很便宜,基本上你会觉得Android是移动终端的未来。
尽管沈思确信Android 会成为最大的手机操作系统平台,但Android并非唯一,塞班虽式势弱,但基础用户群大,Meego也在发力。她坦言:“我们看趋势,什么平台用户多,增长快,我们就会去做,眼下就是Android,顺市场大势,而不是一开始认定做什么就做什么。成功的公司最开始做和最后做成功的东西绝大部分是不一样的,肯定要换方向的。”
谈到未来,沈思淡定地表示,创业公司通常是无法预测下一年增长是怎么样的,即使投资人让我预测,我也不好说,更别提三五年的计划。她一语道出了许多创业公司的境遇:市场前景良好,却充满未知的陷阱。
想在手机端复制Facebook的模式并不容易,机会只留给有足够准备的人。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