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从《让子弹飞》看领导力

http://www.yicai.com/news/2011/01/643575.html

过看电影品味领导力,就好比大快朵颐的同时又瘦了身,实在是寓教于乐。上领导力的课程,我最喜欢用的电影片段 包括《华尔街》(Wall Street)、《巴顿将军》(General Patton)、《亮剑》、《在云端》(Up in the Air)等。最近上演的《让子弹飞》,更是学习领导力的好素材。

我们先看看姜文演的主角张麻子,他的领导力强在哪里,弱在哪里。

第一,好领导内心有不可动摇的原则,他们把内心的原则塑造成企业价值观。

张麻子内心不可动摇的原则是“站着就能够把钱挣了”,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句话,把很多不愿意跪着挣钱的男人吸引到了张麻子身边。《让子弹飞》上映之后很快,“站着挣钱”就成了流行语,问候语,甚至成了某些想做真正男子汉的男人的座右铭。这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感召力。

第二,好领导有精神追求,志向高远。

他们善于把自己的个人追求变成企业的使命和愿景。

人性的美好一面,就是给别人快乐,自己更加快乐。那些平日抢钱的土匪,突然发现,往人家窗户里扔钱居然能上瘾!劫富很爽,济贫更爽。所以,那个一支枪对着自己太阳穴,一支枪对准张麻子的女人,死活要加入麻匪。

深谙人性的企业领导力,跟电影中的张麻子一样,通过使命感,让员工感到自己不仅在输出产品和服务,而且是在造福社会。这就是使命、愿景的感召力。

第三,好领导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感。

张麻子不仅不让群众跪,不仅大喊三次他的执政理想:“公平”,而且把钱撒给穷人,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有人说,这是利用群众。不过,最后连张麻 子坐的那把椅子都被群众分了,可见,群众最终还是受益者。这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感。三鹿奶粉事件中无视婴儿健康和安全的企业领导人,相形之下,“何止是愚 蠢,简直就是愚蠢!”

第四,好领导善于建立高效的机制。

很多老牌大企业,都有只有自己人听得懂而外面人听不懂的内部语言。内部语言,或者说“黑话”(jargon),是企业文化的一个标志。张麻子把黑话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哨子能够传递信息,张麻子是打信息战的先驱,他用领先的信息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战斗力。

第五,好领导自信果敢,面临险境,仍有必胜的信心。

黄四郎请张麻子吃饭。师爷说:“去不得。鸿门宴呐!”张麻子:“鸿门宴是谁设的?”师爷:“项羽啊!”张麻子:“最后谁赢了?”师爷:“刘邦啊。”

好领导百折不挠,不轻易放弃。散银子、散枪,都不灵。追随者只有几十只呆头呆脑的鹅。在这个挫折面前,张麻子也没有放弃,而是从失败中学习。他终于悟出了群众的想法:谁赢跟谁。他这时没有抱怨群众觉悟低,而是顺应了群众心理。

第六,好领导有智慧,善谋略。

张麻子的智慧有三次精彩表现:前两次,是让死人再死,包括让汤师爷的马仔和让胡万死两次。最后一次,是让黄四郎的替身替黄四郎死一次。特别是最后一次,非常体现智力。

正如《让子弹飞》不是完美的电影一样,张麻子也不是完美的领导人,至少,他培养下属不力。他那么关爱六子,却没有培养好这个孩子。六子受不了委屈, 背不了黑锅,过于看重面子,内心没有一个对自己的接受,所以要用死证明给别人看,活活被人将死在一碗凉粉上了。在企业中,这样的人是难以生存的。

张麻子的第二个弱点,就是只能将兵,不能将将。他这么好的资历,正规军出身,智勇双全,可惜没能带出一支很大的队伍,最终也还是小股土匪。原因是他太霸道,容不得能人。只能别人听他的,他不听别人的。

老汤和张麻子的对话,很能说明问题。老汤听完张麻子大谈自己的革命历史,自己也不禁回忆起自己的17岁,结果张麻子粗暴地打断了他,让他把到了嘴边的话硬是咽了回去。

如果把张麻子的队伍比喻成企业,那么老汤应该算是个C-suite(首席某某官)量级的人物了,尽管有诚信问题,张麻子还是留在身边,甚至同睡一 床。信任、重用一个不值得信任、重用的人,却没有起码的尊重,也没有采纳这位师爷出的任何一个主意。如果老汤不死,必然离心离德,如果老汤够狠,张麻子死 在老汤手里,也不是不可能。

张麻子的部下纷纷离他而去,这也说明,张麻子属于那种善于创业,不善于把企业做大的领导人。

电影毕竟是电影,电影毕竟不同于现实。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让我们享受《让子弹飞》的同时,顺便悟出当领导的些许真谛,权且当做娱乐吧。

(作者本名李峰,香港大学心理学博士、风里领导力学派创始人,著有《五大品质:卓越领导力心理基因解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877

讓子彈飛 貓王炒股日記

http://ariesl0501.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3391154

今年春節假期,一早已沒想過去哪裡耍樂,朋友們常問我貓王怎可常過著「宅男」式的生活?事實上,我反覺自從從事營銷工作,酒肉的應酬太多了,老是靜不下來做研究工作,我的炒股功力好像還是停留在十多年前的功力!我發覺金融海嘯之後有很多改變,倒下來的倒下了,未倒下的變得保守,而我也懶得去開闢新客源,還好我還是不太破爛!未來會怎樣我不知道,活在當下,我在Elvis老歌及佛教歌曲陪伴,也是游悠然自得的!想不到這個春節的計劃會被一條無耻獸獸搞砸了!這幾天弟弟租了《讓子彈飛》的影碟,我一邊看影碟,一邊與五毛打手網抽,不太在意這片子的內容,實在難以了解為何它被形容為30年來最好的國產影片」。

昨天於網上遊戈時,又碰到人們在談《讓子彈飛》,說這套片子片因涉及敏感話題、暗含大量的政治隱喻!
2010手聖誕節及2011年元誕於國內上演時,票房衝破四億大關,在中國引爆一股政治隱喻、解讀現實與歷史的浪潮。央視《新聞聯播》主播郭志堅曾在博客上發表批評文章,稱影片中「髒話連篇」、有血腥場面和性暗示,「拋棄社會責任」,當局亦發動了五毛黨攻勢,聲稱懷疑票房有水分,並有意突出枝節、花邊、色情等「看點」,轉移百姓對政治隱喻的注意力。可是,此舉更加引起民眾的好奇與反彈,許多人紛紛補看、重看,結果形成電影界少有的票房逆勢增長現象。事實上,當時票難求,不僅大批多年不進影院的觀眾走進影院,也催生了一批連看三遍四遍的「拆彈」影迷。《讓子彈飛》是去年香港的春節賀歲片,,一年之後的春節,獸獸對港人的辱罵又引起了港人與五毛兵團展開網絡罵戰,是不是很諷刺?我貓王看到的,是微博上的子彈飛來飛去!
Picture

戲一開場,一個叫六爺的閒角讓人寃殺了,匪幫的頭子,周潤發演,叫黃四郎,合起來就是「六四」,這一點,連大陸80後的年輕觀眾,都看出來了。順着這條脈絡看下去,好玩的名堂就一籮筐了。六爺給幹掉了,眾兄弟輪流上墳,一個挨一個的說「有一天我終會給你報仇。」這是什麼意思?只能憑這樣的場面傳遞訊息,有點像元末明初「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典故,編導的惡作劇,令人叫絕。

開頭一列金雕玉砌的火車向前疾馳,沒有火車頭,兩邊由幾匹馬拖着,暗喻中國的「現代化」,沒有方向,「發展」得再快,終究還是小農
DNA的拉動方式,崇拜金錢物質。「馬匹」加上「列車」,不就是「馬列」麼,三十多年前,有這種畫面,姜大師一家子都要鎗斃的,今天,上面「開明」多了,一刀不剪,讓編導繞着圈來嘲諷,中國真的進步了許多。

說 到「醜化」中華民族形象,唱衰中國人,細節更多了。葛優演的那個小丑般的官員,是用錢買來的。蟻民爭相下跪,姜文駡:「都沒有皇帝了,還跪什麼?」最後, 主角呼籲一干屁民,起義推翻強盜:「手上有鎗的,跟我走,打碉堡」,形容猥瑣的屁民,躲在牆角,一個個伸頸張望,都在等押寶,看哪邊有實力,就追隨哪一 邊。意思就是:憑這副下賤的基因德性,這等民族,還配人權和自由?說得也是,有同感的人,實在太多了。

結尾,老百姓們起來反抗,衝進平日欺壓、魚肉百姓的惡霸當權勢力「黃四郎」的碉樓。被驚得目瞪口呆的「黃四郎」 在自滅之前,想要知道到底甚麼對老百姓最重要,結果被送了一句堪稱2011年最經典的賀歲詞:「沒有你才最重要!」,即結束一黨專政之意。 

 

有評論謂重慶人看到的是諷刺唱紅打黑」的,上海人看到的是浦東開發的狂熱」,今香港受著「蝗」公害,看後可能又有另一翻感覺。最後,我貓王可以告訴大家,「讓XX飛」已變成潮語,它可以變成「讓樓價飛」、「讓菜價飛」等,我們不如說「讓期指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49

好萊塢特效王 高雄找到轉型子彈

2012-8-20  TCW



電影《鐵達尼號》(Titanic)裡的男女主角傑克和蘿絲,為躲避富家少爺手下追蹤,逃到船底,穿梭在數公尺高的蒸汽引擎間……,其實你看到的都是由全美最大獨立特效工作室︱︱Rhythm & Hues(簡稱R&H)變出的視覺戲法。

「我們做出(《鐵達尼號》)引擎室模擬畫面,讓演員在藍幕前演出,再把他們去背(去除背景)、縮小放到畫面裡,」負責《鐵達尼號》特效製作的R&H電影事業部總經理李博樂(Lee Berger),從美國飛到豔陽高照的南台灣,接受《商業周刊》專訪,談起十五年前參與的電影,他記憶猶新。

李安牽線,到高雄設點六年要投資十部好萊塢片

從《鐵達尼號》到《飢餓遊戲》(The Hunger Games),上百部賣座電影,它們背後共同的成功配方之一,就是R&H。

現在,R&H來到台灣,進駐高雄駁二特區的七號倉庫,木工裝潢的工作桌還沒撤掉,空白的牆上,年底將正式掛上R&H的招牌。這是R&H在大中華區第一個據點,預計招募百位軟體特效人才,也讓台灣和好萊塢搭上線,正式成為全球最大電影產業的一環。

吸引他們落腳台灣,除了便宜的人力,還有一層情感因素,包括大導演李安牽線,以及R&H內部不少員工正是來自台灣、或是身為台灣女婿;然而更重要的是,這裡有讓他們可以從高雄反攻好萊塢的銀彈。

今年五月底,國發基金與R&H各注資逾兩千萬美元,成立東鼎電影基金(East Grand Films Fund),未來計畫募資到一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三十億元),六年內要投資至少十部好萊塢電影。

「我們要在產業鏈的階梯往上爬,要掌握IP(智慧財產權)才能賺錢,」李博樂說。在電影產業裡最珍貴的IP,就是版權。

特效起家,轉投資電影想擺脫五%低淨利率苦命

過去八年,光投資非限制級的好萊塢電影,最保守平均報酬率為二○%,而最高報酬率則沒上限,例如成本不到八千萬美元的《飢餓遊戲》,它投資報酬率為四二○%,而《鐵達尼號》投資報酬率更達九○○%。

從做特效到投資電影,由夥計變成半個老闆,R&H要搏的不只是利潤空間,而是和台灣一樣,轉型求生的空間。因為東鼎投資的電影,讓台灣在特效後製上,也可分一杯羹。

事實上,包括《鐵達尼號》在內,全球最賣座的五十部電影,其中四十九部都大量使用特效,當特效在電影裡的戲分,甚至超越了擁有數千萬美元片酬的明星,但視覺特效業在電影產業供應鏈裡的地位與利潤,就如同片尾字幕的排名,遠遠排在化?菕B音效和美術的後面,讓你幾乎忘了他們的存在。

「因為競爭激烈,過去十多年來,視覺特效的淨利率一直是很低的,」李博樂很坦白的說,淨利率有五%,就算好年冬。

競爭,加上一部電影甚至可能需要兩百個人力在數個月內完工,導演一個新的想法,修改的時間和人力成本,還得自行吸收,讓特效業界淨利率長期徘徊在五%以下的低檔,「我們(視覺特效業)就是電影產業裡的OEM(代工)公司,」R&H海外事業部總經理白菩翔(Prashant Buyyala)說。

最早是從商業廣告特效起家的R&H,自一九九四年讓北極熊暢飲可口可樂的廣告一炮而紅之後,隔年又讓豬開口說話,以《我不笨我有話要說》拿下奧斯卡視覺特效獎,R&H從此建立業界的地位,提到動物特效、毛髮和水波紋的模擬幾乎和R&H畫上等號。

但即使擁有自己特色,R&H知道,視覺特效業,勞力密集、淨利率低,「獲利率低,就要靠規模,」李博樂說。所以,一九九九年,二十世紀福斯要賣掉視覺特效工作室VIFX,R&H抓住機會,以五百萬美元撿到便宜;而VIFX也帶進人才和特效軟體的智慧財,其創辦人、也就是後來《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特效功臣霍蘭德(Richard Hollander)因此被網羅到R&H。

這項收購案,讓R&H確立一方之霸的地位;另一方面,因為人事成本占R&H費用支出的比率超過九成,所以R&H早在二○○一年就到印度設立分公司,成為好萊塢率先跨出美洲大陸、到亞洲設點的特效工作室。因此,前兩年,景氣不好,又遇上澳洲和紐西蘭等國用降稅補貼大力發展視覺特效產業,以更低的成本來搶案子,R&H依然屹立不搖。

但,大環境考驗接踵而來。過去五年,每年上檔的電影數量僅成長三%,其中低成本電影成長幅度卻高達一○%,代表電影製作成本越來越緊縮,連帶占電影預算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特效預算也要跟著縮水。

頂著高雄毒辣的太陽,平常穿著很休閒的李博樂,冒著汗,卻還穿著全套西裝,身兼東鼎電影基金總裁的他,訪問結束還要去義集團拜訪投資人。R&H在台灣力拚翻身的同時,台灣也跟著賭一把出路。

【延伸閱讀】R&H經手拍出10大賣座電影電影片名:《鐵達尼號》全球票房(新台幣億元):655.5

電影片名:《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全球票房(新台幣億元):335.7

電影片名:《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全球票房(新台幣億元):292.2

電影片名:《魔戒首部曲》全球票房(新台幣億元):261.3

電影片名:《納尼亞傳奇》全球票房(新台幣億元):223.5

電影片名:《飢餓遊戲》全球票房(新台幣億元):204.9

電影片名:《博物館夜驚魂》全球票房(新台幣億元):172.2

電影片名:《魔鬼終結者2》全球票房(新台幣億元):155.7

電影片名:《鼠來寶2》全球票房(新台幣億元):132.9

電影片名:《MIB星際戰警2》全球票房(新台幣億元):132.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6379

諾基亞手機耐摔探因:曾經造過子彈 涉足軍事行業

http://www.chuangyejia.com/archives/23865.html

可能你不知道的是這家成立於1865年的公司最早是一家造紙商,隨後又開始製造汽車輪胎,電信行業只不過是他們無意之間搞出來的一點副產品而已。目前的諾基亞其實是芬蘭國內的一家跨產業的大型公司,產業涉及到造紙、化工、橡膠、電纜、製藥、天然氣、石油、軍事等多個領域。

  早在20世紀80年代的時候,諾基亞曾經擁有過芬蘭SAKO武器公司的50%股份,並生產出SAKO-NOKIA牌子的子彈。

  這樣是不是就能解釋諾基亞為什麼耐摔了?這才是真正的軍工品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392

【每日一黑馬】劇角映畫:給《讓子彈飛》做社會化營銷讓它一戰成名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2/57089.html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上映前,微博上就已經有了對這部電影的廣泛討論,由電影衍生出來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等眾包話題引發了極高的參與度,長期佔據熱門話題榜前列。實際上,粉絲的力量是有限的,一部電影在上映前能引發高參與度的討論、大範圍的傳播,營銷公司的力量功不可沒。我們現在在新浪微博、騰訊微博、豆瓣、時光網、人人、百度、天涯等bbs論壇這些新媒體上看到鋪天蓋地的宣傳和策劃活動,實際上都有電影的社會化營銷團隊在推動。

不要以為電影一直是一個「高大上」的行業,在社交媒體興起前,電影行業並沒有互聯網營銷的意識,製作、發行、放映是三個常規環節(這三個環節的大佬分別是華誼、博納、萬達),營銷作為宣傳的一小部分,都是製作和發行方自己在做,所以在微博興起的前幾年,一部電影上映前很難在網上看到廣泛討論。而現在,隨著營銷越來越能夠幫助一部電影實現價值最大化,電影產業鏈已經發展為製作、營銷、發行、放映四個環節。

給《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做營銷的是劇角映畫,電影營銷行業最早的嘗鮮者之一,除了《那些年》,劇角映畫還服務過包括《讓子彈飛》、《鴻門宴》、《賽德克巴萊》等在內的幾十部電影。

成立六年、80多名員工、5家子公司、首家獲融資的電影營銷公司,這是劇角映畫創始人梁巍目前交出的成績單。按照梁巍的設想,劇角映畫會一直專注於影視作品的社會化全案營銷服務,但他並不滿足於此,還希望劇角今後能涉足電影編劇、發行、線下活動策劃與執行,預告片與海報設計製作等。他說,「電影營銷早晚會和製作、發行合併在一起,劇角想要生存,必須向產業鏈上下游擴張。

以下為梁巍口述:

三年試錯

我的創業過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最開始是試錯,從2007年10月到2010年10月,整整用了三年。大學畢業我來到北京,想當導演,但北京遍地都是導演,我誰也不認識,又沒有資源沒有錢,根本擠不進那個圈子,一點機會都沒有。雖然這三年裡我一直沒放棄拍電影,但最終也沒有找到一條路徑真正進入這個行業。

除了拍電影,這期間我主要做了兩件事:第一是跟視頻網站合作,拍視頻短廣告。比如優酷去賣廣告的時候,會介紹廣告的形式包括視頻,品牌商接受這種廣告之後,我們就開始設計內容,在一分鐘的短片裡體現他們的產品。但由於處於市場早期,很少人認可視頻網站廣告的價值。2009年,我想做一些長線產品來吸引客戶和用戶,就是現在大家都在做的自制劇。但那時候視頻網站都不願意投錢,我只好自己來做,把視頻網站當電視台,我做內容然後賣廣告。後來3個自制節目都失敗了,因為廣告賣不出去,品牌商(當時)看不到在自制劇中植入廣告帶來的價值。

可以說,剛開始做的視頻廣告、自制劇都不太成功,因為都太早期,市場沒有培育起來。

《創業家》&i黑馬點評:太早期的項目很難被認可,需要時間培育市場,而這往往不是一個創業公司所能承擔的,除非一開始就有大資本進來,比如團購公司。

放棄500萬品牌商廣告

後來我們開始給品牌商做視頻廣告,起碼這是賺錢的。2010年,我們在微博上給win7做了一個病毒營銷的視頻,被《西風烈》的製片人看到了,叫我們去開會。當時我發現,電影行業對社會化傳播、SNS傳播等營銷方式都還沒概念,只有最傳統的製片、發行、放映幾個環節,營銷僅僅是製片和發行中很小的一部分。當時我講了很多自己做營銷的想法,雖然最後沒有合作,但再次點燃了我做電影的熱情。

2010年10月,我們接下了《讓子彈飛》互聯網營銷的單子,雖然只有不到20萬,但我覺得我進入電影行業的機會來了,或者說這樣切入電影是合理的。我跟製片人說,不需要讓演員來,只要能讓我做視頻就行了,我們就策劃了九宮格病毒視頻、地鐵驚現麻匪幫事件等,聖誕節前電影上映,效果很好。這是我們做的電影營銷第一單。

這時候公司面臨一個選擇,是繼續給品牌商做廣告,還是做電影營銷。當時我們已經在競標一個500萬的單子,給中華英才網做一年的視頻營銷,而《讓子彈飛》最後只拿到了20萬。當時算上我,劇角的團隊一共8個人,有一位創意總監想繼續做品牌,而我想做電影。後來,這位團隊中創意最好的總監離職了,我們只剩下7個人。

其實當時整個電影營銷都還處於早起階段,只有幾家公司在做,我也不知道電影營銷這件事到底能不能做成、到底能做多大,誰能想到以後什麼樣?但我知道,劇角必須選擇一個行業來主攻,要麼品牌要麼電影。之所以選擇電影,一是出於我的愛好,二是電影營銷是一個有頭有尾的事,編劇到上映,我的營銷任務就完成了,而給品牌做營銷,準備了幾個月的方案很可能因為客戶的一句話就不做了。

不變不行

2010年10月到2013年10月,是劇角專注做電影營銷的三年。做完《讓子彈飛》的營銷後,我們製作了好幾十頁的的結案報告,講我們是怎麼幫助《讓子彈飛》做互聯網營銷的,以及為什麼這樣做。其實電影圈子不大,製片有華誼、發行有博納、放映有萬達,而電影的互聯網營銷在2010年的時候根本不受重視,基本上製片方和發行方就把營銷的工作做了。所以,結案報告做好後,我就厚著臉皮給我能找到的所有行業裡面的人發,整個行業開始慢慢知道了劇角。

2011年我們接了300多部電影的互聯網營銷。2012年我們就開始從電影的網絡營銷轉向了全面營銷,包括傳統媒體推廣、活動策劃、預告片和海報製作。這個時候,電影已經不是傳統的制、發、放了,而是制、營、發、放,包括我們,有很多公司在做。

不同的是,劇角從2013年開始向產業上下游擴張,即開始涉及製片、發行、明星經紀等領域。為什麼?因為電影營銷只不過是特定時期的產物,是隨著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興起而發展的,但是,只有這三四年大家才會把營銷剝離出來,再過一兩年還是會收回去。

今後,電影行業不會再有發行的概念,而是製片、營銷、放映,營銷會逐步整合電影發行行業。好萊塢發展最好的六大影視公司都是營銷公司,以銷售為導向,中國也會朝著這個方向走。所以如果我們今年不徹底轉型,全面涉足,不率先引入融資,肯定就等死。

創業家》&i黑馬點評:行業在變,創業者也要變。梁巍明白電影營銷可能只是短期的事業,想要在電影行業深耕,必須要擴張到產業鏈的上下游。但擴張經常容易失控,試錯也有成本,梁巍的團隊能否跟上?公司運營能力能否跟上?這些都是成長的煩惱,跟黑馬營黑馬會的兄弟們在一起可能更容易找到感覺。

我是一個愛沒事找事的人

如果讓我總結這幾年的創業歷程,我覺得有三點可以分享。

首先選擇在自己喜歡的領域創業。我一直想做跟電影相關的事,不管是最早的短視頻廣告還是自制內容,都是在不停地拍東西,後來在品牌和電影中我又選擇了電影,因為我覺得只有電影這件事能讓我長久地做下去,沒有興趣的工作不會做長久。

第二是要保持危機感。創業者必須要有危機感和焦慮感,然後才能跑得快,跑不快就是等死。我總覺得第二天公司就要死了,即使是融資之後,我也有這種感覺。如果沒有危機感、不擴張,我們就會被大公司打敗,華誼、光線、博納都有可能做我們在做的事,甚至劇角也可能被後來者趕上。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融資、要向上下游產業鏈擴張的原因。

最後就是沒事找事。公司表面再風光,內部也會有各種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出問題,然後解決。2013年初,劇角的組織架構進行了一次大調整,設置了電影事業中心、數字營銷中心、製作中心、營運中心等12個部門。我們必須要調整,這樣才能快速往前走。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4519

【重磅】港a股子彈接著飛:公募之後險資也來了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847

本帖最後由 jiaweny 於 2015-3-31 21:54 編輯

【重磅】港a股子彈接著飛:公募之後險資也來了
文/格隆匯
近日,中國保監會發布了《中國保監會關於調整保險資金境外投資有關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通知》出臺的背景是什麽?

答:2012年10月,我會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細則》發布以來,保險資金境外投資步伐明顯加快,投資規模持續增加。截至2014年12月末,保險資金境外投資余額為239.55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465.8億元),占保險業總資產的1.44%,比2012年末增加142.55億美元,增幅為146.96%。保險機構逐步開始保險資產全球化和多元化配置,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活躍度與影響力日漸提升。

2014年8月,《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幹意見》發布,明確提出要加大保險業支持企業“走出去”的力度,拓展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範圍。同時,經過兩年多的實際操作,保險機構對境外市場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和把握,也積累了一些境外投資經驗,培養了境外投資團隊,適當放寬境外投資範圍條件基本成熟。為加強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監管,進一步擴大保險資產的國際配置空間,優化配置結構,防範資金運用風險,中國保監會制定了《中國保監會關於調整保險資金境外投資有關政策的通知》,調整了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的有關規定。

問:《通知》的主要內容是什麽?

答:《通知》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內容:

一是在風險管控方面,調整境外投資專業人員資質要求。由於保險資金境外投資采取了委托第三方專業機構進行投資的模式,該專業機構投資團隊資質已有較高要求。因此,《通知》將委托人的境外投資專業人員數量和資質要求,改為保險機構應當參照《關於保險機構投資風險責任人有關事項的通知》實施境外投資風險責任人制度,至少配備2名境外投資風險責任人,落實境外投資業務風險責任。

二是適當拓寬境外投資範圍,給予保險機構更多的自主配置空間。《通知》拓寬了境外投資範圍:首先,拓展保險資產管理機構受托投資範圍,將其受托集團內保險資金投資境外的市場,由香港市場擴展至《細則》允許的45個國家或地區金融市場;其次,擴大境外債券投資範圍,將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產品應具備的信用評級由發行人和債項均獲得BBB級以上的評級調整為債項獲得BBB-級以上的評級,以符合國際投資慣例;再次,增加香港創業板股票投資。2012年發布的《細則》放開了香港股票主板市場投資,經過兩年多的運作,保險機構境外股票投資取得了一些經驗,此時,放開香港創業板投資,能夠給予保險機構更多的自主選擇空間,有助於優化境外股票資產配置。同時,由於香港創業板很多上市公司的實際業務在境內開展,放開香港創業板股票投資,也符合黨中央及國務院關於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政策要求。

問:《通知》具有哪些重要意義?

答:當前,人民幣國際化趨勢日益明顯,國家“一帶一路”建設需要保險資金更多的海外布局。在這樣形勢下,中國保監會調整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的有關規定,拓展了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範圍,有利於推動保險機構在全球範圍內實施資產多元化配置,分散投資風險,獲取更穩定的投資收益,體現了進一步開放和深化改革的政策意圖,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
附:《通知》原文
保監發〔2015〕33號


各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為加強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監管,進一步擴大保險資產的國際配置空間,優化配置結構,防範資金運用風險,同時為適應相關保險業務外匯管理政策的變化,我會決定調整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相關規定,並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對保險集團(控股)公司、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保險機構)開展境外投資的專業人員數量和資質的要求,調整為應當配備至少2名境外投資風險責任人,風險責任人包括行政責任人和專業責任人,其責任內容、資質條件、履職和培訓要求、信息報告和處罰事項等參照《關於保險機構投資風險責任人有關事項的通知》(保監發〔2013〕28號)及相關規定執行。

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保險機構或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在香港設立的資產管理機構受托管理集團內保險機構的保險資金開展境外投資時,投資市場由香港市場擴展至《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保監發〔2012〕93號,以下簡稱《細則》)附件1所列的國家或者地區金融市場。

三、保險資金投資境外政府債券、政府支持性債券、國際金融組織債券、公司債券和可轉換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產品時,計價貨幣不限於國際主要流通貨幣,應具備的信用評級由“發行人和債項均獲得國際公認評級機構BBB級或者相當於BBB級以上的評級”調整為“債項獲得國際公認評級機構BBB-級或者相當於BBB-級以上的評級”。

四、保險機構投資境外的股票由《細則》附件1所列國家或者地區證券交易所主板市場掛牌交易的股票擴展為上述主板市場和香港創業板市場掛牌交易的股票。

五、保險機構申請境外投資委托人資格應當具備的“具有經營外匯業務許可證”條件,調整為“具有經營外匯保險業務的相關資格”;申請境外投資委托人資格需要提交的“經營外匯業務許可證複印件”相關材料,調整為“經營外匯保險業務的相關證明材料”。

六、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的自有資金開展境外投資參照《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細則》和本通知的相關規定執行。

七、本通知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中國保監會
2015年3月27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7829

【興業策略】讓子彈再飛一會兒——港股周報

來源: http://www.gelonghui.com/portal.php?mod=view&aid=1995

【興業策略】讓子彈再飛一會兒——港股周報

作者:張憶東,翁湉



★  上周港股市場表現回顧:恒指創2008年以來新高
——恒指上周放量大漲7.9%至27272點,日均成交量2422億刷新歷史新高。國企指數和紅籌指數分別上漲10.5%和9.4%。恒生綜合小型股和中型股指數分別上漲14.4%和12.9%,跑贏恒生大型股指數7.7%。
——滬港通呈現“南熱北冷”,南向交易日均使用額度高達83.8%,與北向交易凈賣出形成鮮明對照。恒生AH股溢價繼續收窄5.3%至123.4。
——盡管美元指數周上漲2.7%至99.4,但強勁港匯觸發強方兌換保證7.75,迫使香港金管局連續兩次向市場註資,為2014年8月以來首次。

★  讓子彈飛,資金湧入香港的趨勢有望持續
——電影《讓子彈飛》里有這麽一個場景:鵝城一霸黃四郎被制造已死的假象後,隨著一聲號召,群眾們一窩蜂地湧進碉樓,瘋狂搶奪各種東西。同樣的,在公募、保險投資港股新政的刺激下,引發了港股通乃至整個港股市場的搶籌行為。港股通額度的緊俏以及QDII港股基金申購份額的增加,且多只出現外匯額度售罄而暫停申購的狀態,顯示“有錢、任性”的內地資金對港股的需求旺盛。後續新募及修改契約後的存量基金,有望繼續給港股市場帶來補充彈藥。
——除了內地資金外,全球資產配置也有提升的空間。以所有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為樣本,其中有披露持倉數據的基金(占總樣本85%)中,目前在中國(主要為H股&紅籌)的平均配置比例為14.0%,仍然顯著低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基準18.9%。鑒於匯率強勢和中國資產的吸引力,以及港股市場近期顯示出的賺錢效應,將吸引更多的全球資金進入香港市場來配置中國。

★  投資策略:風口上的港股,搶籌快漲之後或將分化
——投資策略:作為全球估值窪地,恒指相比滬深300和MSCI新興市場仍有較大的估值折價,指數仍有上升空間。但個股方面將產生分化,由於沒有漲跌幅限制,許多股票短期已累計巨大漲幅,存在一定回吐風險。在雞犬升天的行情下,需要警惕看似便宜的“價值陷阱”。同時緊密觀察資金流入(成交量、滬港通、QDII等)的邊際變化。
——投資機會:(1)港股通小盤股標的;(2)兩地掛牌的高折價H;(3)與A股共振的主題投資,精選個股,結合基本面和安全邊際:互聯網+,體育,環保新能源,蘋果產業鏈,生物科技等;(4)市場交易活躍度的提升及港股開戶數的增加,利好港交所以及經營港股業務的券商



來源: XYSTRATEGY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9686

复盘李佛摩尔的投资存亡战:一颗子弹、一次机会,破产地狱或资本 田教授

http://xueqiu.com/3261272869/4260309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财商
  作者:迈克吴。来源:期乐会
  本文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杰西·李佛摩尔大师的股市生存战“操盘伯利恒钢铁”
  “前几天我在报上看到这个人的讣闻,他走得穷困而且默默无闻。要是他在1896年死掉,纽约每一家报纸都会在头版上,至少刊出一篇专栏”。在《股票作手回忆录》里,化名为利文斯顿的杰西·李佛摩尔在1922年面对当时著名华尔街记者爱德温拉斐弗的采访时提到了一位曾经不可一世股票作手的往事。“从摇篮到坟墓,生命本身就是一场赌博,因为我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因此我可能承受自己碰到的事情,不觉得困扰”。
  而17年后,这一幕历史被重演,主角是李佛摩尔本人。1940年11月,李佛摩尔在纽约第5大道和中央公园路拐角的榭丽尼圣酒店的更衣室里开*自杀身亡。虽然财富上他依然有几百万美元的资产,但在精神上却走得极为困顿。当然这次没有一家报纸对他的自杀保持了“默默无闻”,几乎美国和英国所有最有影响的媒体从《时代周刊》到《金融时报》都报道了这位华尔街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独立股票投资者兼作手的历史性谢幕,《纽约时报》的专栏上这样写道:“他的去世为华尔街的一个时代划上了句号,他的功过任由后人评说。”
  六十年过去了,在股市中,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或投机者依然都还是始终在为如何买卖股票而烦恼,因为每一个股票交易者在这个市场中只能决定两件事情,那就是你什么时候买入和什么时候卖出。至于你买入了后或者卖出了后,所交易的对象品种的价格往哪个方向波动,那就和你没关系了,事实上你也左右不了波动的方向。对这个问题所带来的困扰,自始至终都在困惑着一代又一代的投资者。最终形成了所谓的价值派是根据自己对交易品种的估值来决定买卖,和技术派是按照自己对涨跌时机判断的把握来交易。
  但是,大多数人发现要自如运用价值和趋势这两种投资方法都是困难重重。当然之所以不成功,以我的看法是他们缺乏认真的耐心、严格的资金管理和先进的风险控制意识。因为从150年的资本市场发展来看,牛市与熊市对市场的控制是来自于人性对市场的信心波动,而估值和涨跌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联系。
  这不管从1915-33年美国金融市场爆炸性的扩张发展来研究,或就1991-2008年中国A股市场的几何级上升来理解,100年中大概率事件在资本市场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在研究经验后发现,期间虽然科技和人文在不断地进步,人类在资本市中的本质并没有进化了多少。很多市场的参与者,他们的失败并不是学历低,而是并没有搞清楚资本市场的积累和操作,自始至终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你有多少资金能够参与每一次的波动,而每一次波动的风险或收益又恰恰是无法预测的。
  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资金弱势,资讯弱势,是无法与一个还正在规范中的市场中仅仅依靠信念来参与博弈。事实上,资本市场对你来说,毫无疑问是只提供了一个双向融资的平台和机会,不管是您从市场股市的交易所往自己的资金账户中融入现金(股票盈利)或您被市场融走资金(股票赔钱)。而你的子弹总是从有限的起步开始的。如果在打第一场战斗就败下阵来,则基本上也就永无出头之日。
  对于李佛摩尔,中国勤奋的投资者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其有所认识,而我对这位大师的研究到今天为止也已经超过了整整20个年头。长久以来,我对有案纪录的关于李佛摩尔的每个阶段所处时代背景、他的足迹、操作的期货品种、他所操作的股票逐一加以细化分类和研究,期间包括收集100年前很多交易品种的价格走势数据。因为我确信资本市场前人足迹的智慧之火始终能够点亮我们后人的疑惑之烛。
  很多年来,我经常独自思考,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资本作手,他最终留给了我们的到底有什么是能够不断传承的呢?对这位大师的探索、理解和总结,我断断续续笔记了近20年的体会和感想。细细想来,这些笔记、研究和分析,也伴随着我在华尔街近20年的交易成长过程。今天,我想终于就我对李佛摩尔大师最关键的一战撰写本文,因为我坚信本文中的某些观点将弥补和展现《股票作手回忆录》中的部分缺陷,或许对我们中国资本市场的前18年的幸存者有所启示。
  李佛摩尔在过去100年中,始终是华尔街上的传奇人物,前无古人,至今也并无来者。这种神秘现象固然是他的个人魅力所在,但他对股市的智勇过人却非是当今很多浪得虚名之辈所能比拟。
  当然从财富的角度来看,李佛摩尔并不比他之前的杰古德拥有更多的金钱,从口碑来说,他也不见得比后来的巴菲特更能流芳百世,但从“职业金融交易业的成就”来对比,杰古德(资本到铁路垄断者)、詹姆斯吉恩(JP摩根的御用操盘手,美国钢铁公司的总操盘手)和约翰雅各布均无出其右;同期的巴鲁其、老肯尼迪(JFK的父亲)和江恩亦无法与其匹敌。当今的众多大小股神们更无此殊荣。李佛摩尔的贡献在于对大小投资者,特别是独立投资者能从其各个时代的交易和自我教育中,学到如何规避风险,怎么把握正确的自我。
  李佛摩尔的强悍之处并非他拥有强大的集体资源,而恰恰在于他却是华尔街上最大的个人独立投资者,因为至死他都是独立一个人操作、一个人判断、一个人交易。他从来不需要小道消息、股市内幕或者联手坐庄。当代的股票技术法则的流派以我的多年研究发现,均是建立在李佛摩尔的股票操作手法基础上延伸出了的,也就是说他的操作体系是华尔街交易技术的词根并不为过。
  有史以来华尔街的这位最成功的个人投资者李佛摩尔的故事在人造峡谷的传奇是源远流长,这在《股票作手回忆录》中已经有比较详细的叙述。但对于我来说,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李佛摩尔在三次破产后第四度崛起的成功一战“伯利恒钢铁”股的实战交易。90年前的爱德温勒菲佛先生只用了短短一段文字进行叙述,但这对我们这些把自己和资本市场捆在一起的职业股票交易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件事就我个人来说,“伯利恒钢铁”之战无疑是《股票作手回忆录》中最精华的部分,他对资本投资者最终成功失败与否,有着深远的启迪。
  “伯利恒钢铁股”毫无疑问是李佛摩尔在华尔街股票投资交易的经历中,第三次破产后是否能够再次崛起的关键点,对该战役来说,李佛摩尔是成王败寇的选择。而对于我们今天股市的操作者来说是研究最佳交易心理和时间判断的学习经验。因为对当时身无分文的李佛摩尔来说,这是他唯一的机会,这对于我们当今的股市操作者来说,如果理解了这点,那么我们就已经处于不败之地了,接下来只是让时间来证明你的勤奋与天赋是否能在资本市场上大放异彩,而事实上这也是任何实业家和企业家所应该读懂的事实。
  所谓市场的重心,事实上并非是权重股对市场波动的主导,而是领导股和领导板块对资本市场前瞻性的主导,因为资金趋利总是在资产增值速度最高和最快的企业中先入为主。伯利恒钢铁的背后其内涵是让我们搞清这样一件事情,当你只有很小的一笔钱、只有一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创业条件下,你怎么才能用摆在面前哪怕是最小的仅有的一次上帝给予我的机会,通过时间的把握,将其放大到对自己最大概率的有利机会下为自己创造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一颗子弹,一次板机,你怎么能够保证用99%的概率击倒对手,赢得自己存活的生存之战。
  任何资本市场包括股市、期市和汇市,都是由市场重心决定大波动趋势的方向,而这在李佛摩尔之前是没有人系统化地理解的。我个人认为李佛摩尔对金融市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他是利用测试市场重心来理解大趋势变化的第一人,正是因为对市场重心计算的形成,才有了趋势派最终对基本面派的胜算上高出一筹的地位。

  当我在1993-1994年耗费2年的时间中将伯利恒钢铁股价自1912-1916年的走势数据收集完整后,并且亲自在坐标纸上一根根手绘成K线图后,我终于发现了李佛摩尔亲着的 how to trade IN STOCKS》一书中最后8页那难以令人解读的“李佛摩尔亲自笔录的数字变化”开始对我说话了。你会发现这位华尔街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手其过人聪明之处正是趋势能够横扫一切不确定因素的战略与战术的思想,他从战略上先用强度确认了对手,而在战术上用强势交易锁定了对手,最终博浪一击而成功。
  他的成功是重在趋势,那才是最终成就财富增长的板机,趋势绝对不是股神或股王在电视或杂志上的号召才会出现。趋势恰恰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结果,在股市上所谓预先布局,然后编造概念和故事赚钱,那些是内幕交易或者作奸犯科者能赚钱的把戏,在三公的规定下,如果资本市场是相对平等的市场,你相信谁能未卜先知吗?既然是人,而不是神,赚钱的大道就只有一条,只有坐上确认趋势的快车,每年存活下来,你就是股神。
  1914年,李佛摩尔在经历了第三次大破产后,期间又遭遇了美国4年的经济大萧条,资本市场索然无味,也无任何赚钱效应,同时他还欠下百万美元的巨额债务。他似乎再次进入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因为当时只有一家券商能够给他一笔为数500股交易额的信用。也就是说,对他的人生而言,只有一粒子弹,一次扣动板机的机会,非赢即输。
  如果他不能在这唯一的机会中,第一,看对大盘;第二,选对股票;第三,抓住时机;第四,拿出勇气。无论这四个条件中哪一个出现问题,都会造成永远再无翻身的结果。那么他或许就真的只能永远破产,然后和99.99%的人一样,永远离开资本市场。也就是说李佛摩尔要想继续存活下来,他必须要做一次成功几率高达99.99%的交易,而当时的股市却是处于一个四年经济衰退的行情,这种难度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这和2001-2005年中国A股市场很类似。就我后来的理解,他的这种操作思路为我的对冲基金交易策略奠定了牢不可破的规矩,那就是我把每一笔投入资本市场的资金,都看作了唯一的一次机会、唯一的一颗子弹,你怎么去交易?当然,我为此付出了很多小波动我会错失了赚不到钱的机会,也没有利润的代价;但却为我带来了我从不会错失任何大波动和大走势的行情,而且始终可以让我完好无损存活下来的战术。
  对于李佛摩尔来说,他的人生最精彩的部分并非是1907年在股市中让JP摩根请求他不要继续做空赚到了超过100万美元,也非他在1910年因为在棉花期货的交易上犯了听信“专家”之言而将之前所赚的100万美元全部赔完,陷入了必须要靠“投机赚钱”来维持生活的财务困境。而恰恰此后美国的经济又陷入了“ 循环小衰退”那寂寞难耐熬人心智和没有半点赚钱效率的市场情况下,他是怎么仅仅单凭只能交易500股的信用额度东山再起的。我们现在知道从1911-1914年,华尔街在大背景下基本上没有赚钱效应,李佛摩尔是如何在耐心苦捱四年后,让耐心和时间之窗给予他那神话般东山再起的机会。
  虽然很多年来不少人都认为李佛摩尔的这次东山再起有很大部分依靠的是运气,但我确认不这样认为。在任何事业的创业和金融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的二级市场,我认为就运气二字,对每个人都是相对公平的。李佛摩尔当时所处的市场环境,很类似于中国A股的2001-2005年的熊市。
  而李佛摩尔在1914年因为在这4年期间于错误的时间下交易,最终欠下了超过100万美元的债务。从一个拥有100万美元现金,转为欠下超过100万美元的债务,而最终选择第三次破产的做法,虽然为他暂时摆脱了精神财务压力,但人生对于李佛摩尔来说进入了一个相当严峻的时刻,1914年,他38岁,如果没有一次击中成功的翻身,那么对于他来说,人生很有可能在1914年就已经结束了。
  伟大的交易者在第三次重大的破产后终于完成了坚决独立研究不听信任何“专家”意见的修炼。而他要在华尔街上再度崛起,缺乏的两件最重要的东西:“本金和时机!”正如我们现在都知道的,1914年后,全球开始进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热身赛,而李佛摩尔的极度耐心,通过华尔街市场的自身运动为他创造机会。那绝非是所谓的“机会由上帝创造的”,华尔街的机会恰恰是用耐心和时间等出来的。李佛摩尔就是依靠这种最终的耐心“得到了机会的形成”和仅能一次操作500股的信用度,在“成功过的经验下”,选择了当时的超级龙头股伯利恒钢铁,博浪一击,再度走向人生的顶峰。
  对于当年伯利恒钢铁的走势,我认为是每个专心致志的投资者都应该仔细加以研究的。为了复原伯利恒钢铁的股价走势图和理解李佛摩尔是如何把握这唯一的一次能够成功机会的概率,当我完成了伯利恒的股价走势图绘制工作后发现,原来李佛摩尔的关键交易包涵了双重含义:第一是等市场的走势完全符合了牛市初具规模的特征,让股价形成明显的大趋势,这就是时间要素,并非是江恩流派所谓的波浪理论;第二就是怎么研究在大概率上真正把握住股价在开始大幅度波动前的关键时刻。

1915-16年三次破产后靠500股伯利恒钢铁东山再起的李佛摩尔摄于他的EVERMORE门前
  就这个关键的时间点和股价的增值大波动的关系,我用飞机起飞来作比喻。当一架飞机在机场跑道的一端开始注速和加速滑行,等到气流和抬力结合点上的加速度形成了最终托起了飞机重量的动力形成,那就是飞机冲宵而起的时候,而飞机的重量就仓位,引擎的动力就是买盘的资金,气流就是股价上涨中的强度。
  我经过研究1886-1996年间,美国所有4年涨15倍的大牛股,都是以30度的仰角开始启动,大飚股随后以60度的仰角开始上冲。而能够在4年中涨幅高达30倍的股票,其特点就是股价开始腾飞的启动与火箭升空无异,仰角超过80度。当年的李佛摩尔能够在伯利恒钢铁上博浪一击的成功关键无疑就是他在等仰角超过80度的飚股的凝聚力形成。那就是他要100%地精确把握住了这个让飞机从地面能够腾空而起,并且不断加速上升的临界点。
  从此以后,我在交易每一个股票和期货品种的时候,都要先找到这个临界点,在没有临界点形成之前,我是不会学中国巴菲特们提早先跳进参与市场那份内心的非人煎熬,而是停留在手上保留足够的现金。
我认为再现李佛摩尔和详细解读李佛摩尔操作心理和操作临界点把握,是每一个职业交易者均应该学习的经验之谈,这恰恰就是能够让你抱牢和坐稳仓位的基础。

  aaa由于1914年8-12月中,华尔街闭市,在进入1915年2-3月,李佛摩尔当时已经看好因大发战争财的伯利恒钢铁公司,那时候该股股价50美元左右,但对比大盘,道琼斯工业指数当时还没有显示强度,只是领导股出现了牛角尖。李佛摩尔坚持了耐心,期间到了1915年5月下旬,道琼斯的牛市强度开始了,而在伯利恒钢铁股价于6月初开始冲天而起3周内股价到90美元以上进入了李佛摩尔早年多次成功的“过百”经验之中,而他的成功股价过 100就会继续上攻的信心给予了他从98买入,而在145美元卖出,仅仅只要两天的时间就成功的机会,为了两天,他耐心苦候了6周。
  这是华尔街给予他的耐心和经验的回报,从一个破产的人,到刹那间恢复了所有的成功交易信心和股本,他用超过6周的耐心和等待,而博浪一击的成功操作仅需2天就完成了结果。由此可见,事实上对于职业投资者,心理和经验的齐缝配合才能真正找对市场的大波动方向。
  后来我有些奇怪,为什么他当时不是最看好同样是钢铁股的美国钢铁US Steel呢?因为当时的伯利恒钢铁无论从规模和产能上均无法于美国钢铁公司所比。为此,我找出了美国钢铁公司和伯利恒钢铁公司从1912年三季度至 1914年三季度的纯利润,并用对数坐标加以计算,发现两年中,伯利恒公司的盈利加速度已经从6.5美元一股飞升至28美元。也就是说两年不到,公司的纯利润加速上升400%以上。而股价始终维持在40-50美元未动,其原因不是公司的盈利问题,而是美国在一次大战前夕的4年中处于经济循环的萧条中,是市场低迷的人气大大地压抑了股价应该展开的大牛走势。

1896-1901年,大北方铁路的走势可以说是伯利恒钢铁股1914-1916年的老师
  而同期的美国钢铁公司虽然盈利也在继续上升,但其加速度和二级市场的供求方面,明显伯利恒钢铁公司是中型成长股,而美国钢铁公司已经是大型企业,利润摊薄后的加速度完全无法和伯利恒钢铁公司比较。这点也是我们在2005年底为什么首选驰宏锌锗和泸州老窖,而候选中金岭南和贵州茅台的道理所在。我们要的就是最强势的股票,而不是最便宜价格最低的股票。
  我从复原后的伯利恒钢铁的股价走势图中可以看到,李佛摩尔从看好伯利恒钢铁上涨之时开始选股,在耐心地等待和观察中煎熬等待了超过6周的时间,于自己完全确认该股要继续上涨的时候开始操刀买入,一击成功。通过这个复盘和解盘,在1994-1995年我再次对1895-1902年大大北方铁路股收集了资料进行复盘和解盘。研究了比李佛摩尔更早一辈的JP摩根御用总操盘手詹姆斯吉恩当年为摩根控制该铁路股的操作发现,这两档股票的走势居然有着承上启下的雷同。
  从那时开始,我明白了在任何大仓位操作之前,必须要先用小资本测试市场的强度到底在哪一边,无所谓是多头或空头,因为这种测试的成本最终会告诉我大方向在哪里。通过对伯利恒钢铁股1912-1916年的走势研究,我们终于后来买到了万科A,该股的走势与伯利恒钢铁如出一辙。
  对于李佛摩尔来说,只有一颗子弹和一次机会,那就是说他必须在下一个交易中一开始就要对,这无论从信心还是本金的积累上都是沉重的压力。我相信当今国内 99%的私募基金经理人和职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精神压力。而我对李佛摩尔大师的理解就是,无论我操作什么品种,无论我的业务是金融投资还是实业投资,我在一进入的开始就一定要正确。什么叫正确?那就是不能赔钱,巴菲特也是精于不要赔钱的高手,如果他是采用我们国内那些半吊子所谓的炒股高手,用越便宜向下平坦越买的方式加码买进,那我们怎么没有看到他在2008年9月底高盛在125美元买入优先股,当1个月后高盛股价跌至48美元的时候,他继续重仓更优先的加码买入呢?而在通用电器GE上也是如此。我们看到所有能够在资本市场上有一席之地的强者都非采用向下平坦买入投资法则,而是向上买入。我相信哪怕是当今最富有之一的巴菲特对于是否能够向下平坦损失来投资二级市场,他必然也是深窥此道的高手。
  我在交易任何一个品种的时候,我始终坚持所有买入的仓位都必须是红色的,不能出现绿色;而我愿意加码买入的仓位也一定是只把资金洒向盈利中的正确仓位。我们公司的客户都知道,我总是很快把绿色的仓位卖出停损,不会在任何一笔资金上允许出现亏损超过3-5%,这就意味着我必须避免很多条件不够和没有把握的交易。当所有的条件均指向正确,而仓位也的确出现了盈利,则接下来我就尽可能把红色的仓位盈利扩大化。因为这样的规定,让我在过去16年中,一次次避免了第二天突发事件发生所带来的灾难。

这是当今世间仅存的“李佛摩尔”素描画像
  在棉花期货上他赔掉了几百万美元后三度破产,现在他只有一粒射向市场的子弹,只有一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机会,他会怎么做?投资或投机?选时或选价?
  我在1991年刚入华尔街不久,曾经在一档股票上投入了全部的资金。我十分看好这家公司,而且股价的确在慢慢爬升。但突然有几天股价波动得“抖抖豁豁”让我无法镇定。某一天,股价突然在收盘前跌到我买入价的3%以下,我从原来盈利到出现亏损了,当时我犹豫不决,因为基本面什么都好,股价下跌的成交量也不是很大。我没有及时卖出停损,第二天一早灾难就发生了,一则公司盈利将不达预期5美分,股价以重挫30%开盘,我在开盘后第一时间卖出了结了仓位,承担了亏损,自那天起,我足足半年没有再交易,一直在找寻自己的错误,直到自己能够操控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为止,而这个教训让我明白了就是在任何时候,投资股票都不能在股价下跌的时候持有仓位。
  李佛摩尔在1915年这个生死存亡的关头,并不是头脑发昏,立刻回到股市去拼杀博弈。他恰恰做得是先强调和恢复自己理智成功时候的经验和记忆,当他从新回到正确之路,在运用了绝对收益率的成功概率重要性的同时。他的意志告诉了自己,交易者是完全不能赌不合理或不能驾驭预期尚未发生和展开的事情。无论个人有多么不理性的做多信念,个人始终是无法推动或者展开尚未启动的不能预期的事情。而一颗子弹、一次扣动板机就必须要在立马开始就斩获对手,其做法就只能在预测可能性并执着耐心等候可能性成为事实,并在事实进入展开刹那的那个时间开始出手。
  就我的理解,那就是职业金融操作者在资本市场上混迹多年之后,利用自生的多年操作的经验,持之以恒地对交易目标加以研究,从不间断地记忆自己过去的正确和错误、经验与教训,来得出本次交易能够在判断预料走势启动的刹那,判断自己预料的行情来临了,而自己所要做得就是应该立刻拿出行动和勇气,毫不犹豫地将子弹迅速推上膛,扣动板机,完成博浪一击。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在耐心等候,始终保持分析自己在过去赔钱错误的交易中所学到的实战知识为基础,那就是自己对自己本次交易的信心来源和支撑。对走势的预估和判断诚然重要,但是其重要性对于职业操作者来说,那只是第二等第二的的技能。而一等一的的却是耐心、学习和研究已经发生过的正确和错误。

9年6月,就在即将进入大崩盘前的4个月,已经身处无限风光在险峰鼎盛时期的李佛摩尔把多头仓位提前完全变现后,他“踏空了最后4 个月的行情”,依然用非凡得冷静态度,在孤独和耐心中等待着市场那最后疯狂多头的结束,因为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放空5,000万美元的股票,等着1亿美元的利润自行送上门来,他时年52岁,这是他流芳后市的顶峰之作。

  就是今天,哪怕我们很多机构投资者或者说公募基金经理人都很少能对这些投资理由具备了充分的理解。他们并不清楚推动交易品种价格走势是以品种的基本面和技术面双重叠加的事实为后盾的。李佛摩尔的“伯利恒钢铁股之战”之所以对我是完成作为职业金融操作者的最重要一课,那就是因为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李佛摩尔明白了当时自己的情况万分危急,只能靠着自己多年的实践、思考和观察所得出的经验来为大多数人所不能为的事情。而当今的金融市场则完全就是看不到硝烟的战场。
  专家,显然在整个金融市场是完全不存在,只有客观面对自己有利的市场,一个具备经验、勇气和理智的投资者才能长期获得成功。延伸到我们今天,那就是真正最终能够在市场上活下来做大做强做精做到专业的,他必定是有所为和有所不为,那完全不是他有没有资金的问题,而是纪律。我的恩师威廉欧奈尔是从只有500美元开始的华尔街生涯,李佛摩尔大师是从只有几美元开始了他的传奇。
  我2006年中看空铜后,真正开始交易的动作则是在2年后的2008年9月,我秉足了耐心等候所有有利于我的交易条件形成开始上手。这个经验来后来又给予我看空黄金提供了操作经验,并给我从2008年6月开始看空黄金提供了依据。职业投资者不但必须观察精确,还必须要随时记住和理解所观察到的一切的前后左右。按照经验所示于正确的时间点开始行动,诚然即便如此,你也会偶然出错;但是不遵照经验来交易,你必然就是市场上的傻瓜,而且结果也就是从胡来的开始之初,你看上去就是个十足的傻瓜。

  从伯利恒钢铁股票交易战中迅速恢复的李佛摩尔在之后的15年中叱诧华尔街的资本风云,说他执华尔街的牛熊之耳是毫不为过的。虽然他的投资能力越来越强,但他的有钱并不受社会和媒体的尊重。与他同时代的江恩说他贪婪地追逐金融资本的利润,一旦成功获取了巨额利润又忘乎所以大肆挥霍。虽然我不完全认同江恩的说法,资本市场的自由竞争和弱肉强食对于李佛摩尔是公平的交易,这和当今中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不对等的行业与社会的基础上竞争是同理,李佛摩尔显然是比当年大多数上市公司大股东来的干净。金融资本市场的产业博弈最终的财富是相对合法地走向了能高度集中的少数人手中。因为参与市场的每个人均先理解其中的风险和博弈的关系。
  如果说李佛摩尔有失败之处,那是在于作为富人,他只是较少地考虑了自己的社会责任(这与当今我们中国的某些社会问题也是完全吻合)。对于李佛摩尔的:“我亏钱是因为我错了,而不是因为我放荡不羁或是过度享乐”这句话,我个人的理解他是双面的。如果就职业性本能来说,他从事的是金融交易这个工作,这个工作的性质是利用投机博弈的机制赚取波动中的差价。
  但对于他这个人来说,这句显得他的生活被社会标准所指责。李佛摩尔缺乏对生活的自省和公众的义务,这点在当时的华尔街和美国这个资本主义金钱横流的超级强国的高速发展初期是可以理解的,犹如我今天看到中国在进入经济高速发展后,有一大批类似李佛摩尔的富人脱颖而出,他们同样缺乏社会的责任感,这是社会中快速过度进入经济超速与人文脱节发展后所必然要支付的人类道德代价。

  我清楚地记得,2008年9月15日,风雨飘摇中的华尔街在那几天中的黑暗不亚于地震。那天下午3点我让司机开车到了大半年没去的华尔街交易所大厅,我要亲身体会当天最后一小时大单交易的状况。那一小时里面,我再次体会到了8年前,2000年9月15日纳斯达克大股灾开始那天的情景,今天在纽约交易所再次出现了,只是现在是金融股和地产股的大崩盘。很明显,记忆和经验告诉我中型恐慌已经初具展开骨牌效应了。当天道琼斯指数和标普500指数已经进入了明显的大空头前期市场的新低点。
  收盘后,我回到公司看了空头单的交易纪录,然后独自从办公室步行走到李佛摩尔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分钟所在的榭丽尼圣大楼的酒吧中独处,感悟和体会着这位68年前的前辈在1929年9月的操作思路,我再一次明白了,股市不存在也不需要所谓的先知,与当前市场上随时都有号称自己是股神者比较,李佛摩尔始终自认为市场的学生,我对他自我定位的解读就是,既然你我不是仙,我们要做得恰恰就是比市场本身慢半拍,然后在确认的基础上紧跟市场一步。
  今天我们并不需要刻意模仿巴菲特和索罗斯,只要研究和理解他们过去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设计出对自己财富稳定增值的好方法就足够了。当几十年后退休的时候,只要我活着走出市场,那我已然就是股神了。至于我们是不是要通过和巴菲特共进午餐才能解开市场疑惑的困扰,我个人的看法是完全不需要的。反过来问,如果要巴菲特来思考,要他花费200万美元给某人做午餐费来提高自己的“投资水准”,他会认为有价值吗?大多数人成长的背景和所在国度与市场的情况,与巴菲特成长的基础是差之千里,我们是完全不需要在10年内成为众人注目的巴菲特模仿者或追随者。
  在我收集的众多李佛摩尔的遗物和与其有关的物件中,这张摄于李佛摩尔第四次破产的照片是在过去75年中未曾被任何媒体发表过的,今天我们再来看看这位华尔街巨擎那面对市场冷漠的面孔和紧拽小儿子小手那父爱的一面,依然仿佛在告诫儿子,看紧资金的口袋,因为自己的财富是要自己来捏紧的。

1934年,华尔街的父与子,一脉传承,相同的冷漠
  这是57岁的李佛摩尔和小儿子保罗-李佛摩尔在1934年3月上旬宣布破产后所摄,我给它起名“华尔街的父与子”。坦率地说,李佛摩尔始终把自己定格在市场的弱势群体位置,因为他是一个人单独操作。而我把管理的资金规模在低于50个亿的,都归纳在是弱势群体中。因为你没有市场的定价权,你只有参与市场的交易权
  我个人认为我也是市场的弱势群体,所以我通常都认为自己的第一想法总是有错误的可能性,每一个即将要交易的品种被选出之后,必须要观察入微,在真正投入大仓位之前,我必然要先用小仓位来测试该品种在市场中的方向强度,然后确认大仓位交易的时间,时间永远是第一的,因为那是扣动板机走向盈利的信心。欧奈尔对我说过,在生活中,做一个无聊的人,在市场中做一个敏锐者,你就会避免李佛摩尔的精神痛苦。
  最近两年,因为美国的次贷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迫使华尔街的五大投资银行去三存二,很多在投行中失业的中国同胞同行都选择放弃斩仓华尔街,回国创业或成立信托基金了。但我仍然愿意将自己的一半时间坚守在纽约华尔街的这个阵地。
  我自2001年回国开创事业,但同时也经营华尔街的事业,我认为放弃华尔街就是放弃了价值的源头,而不把握中国市场就不懂最大的成长股市场所在。在投资业内,价值投资和成长投机是相辅相成的,价值给予我们学习经验教训,成长给予我们实践经验教训的市场,过去8年中,我看到了中国A股的高速成长,也体会了华尔街的经典。中国是以柔克刚近几年大有横扫全球之势,但华尔街的魅力始终不会在历史发展的车轮滚滚而来中倒下。
  正如百年前李佛摩尔的缺陷,在半个世纪后的于巴菲特和欧奈尔两位大师的身上被超越了,这才是华尔街精英的体现。这点在我们中国资本市场上谈及巴菲特就说他赚了几百个亿身价来体现价格下的纸上富贵而言,我们中国的所谓私募资本精英们,始终在“很差钱”的层次中理解如何才能象巴菲特那样的富可敌国,那道行才是万里长城下的第一块砖。
  只以巴菲特有多少财产者推崇他为股神者,才是市场真正的弱智,难道巴菲特在股灾中倒下了,他的财富价值论就把他社会责任感的贡献抹杀了?即便以个人财富最富有的美国捐赠排行榜,巴菲特和比尔盖茨依然只是小弟级,百年前标准石油的JD洛克菲勒和美国钢铁的卡内基所捐赠成立的慈善、教育和医疗基金会,不管是规模或数量,都远超今天的巴菲特,或许老巴就是全捐这一生也未必赶得上。个人财富只有达到了大师们的财富价值消费观,才能领悟和超越大师,这才是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胜过一代强的基础。
  多年来在股市中,我看到过很多过于勤奋短线投资者,每天在股市中杀进杀出,期望以每天的小利滚动出复利形成大财富的操作手法。他们看盘的时间远远超过了研究市场本身。事实上我见过的所有在资本市场上的成功者,他们的成功秘诀都没有特别的灵感和神秘的解盘、复盘和看盘能力,而恰恰是最终都是先得出了自己对大波动方向的结论,那就是成功和他们在股票市场上进出多少次数是无关的,而最终成功的交易与交易的频率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诚然,每个经验丰富的交易者都会灵敏度很快地交易和行动,但我的看法恰恰是,先得慢,而后再快,哪怕一个品种在一年内上涨14倍,他也要一天天涨上去吧?每天杀进杀出的抢帽子,既然已经非常看好它,而且走势也的确证明它就是个金蛋,那每天买进和卖出他,则正好说明了该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缺乏信心和对财富积累需要良性时间的耐心和毅力,也就是说这样的投资者,哪怕都对了,他的心态不对,依然不可能在资本市场上成功。因为他们对自己每天的操作并没有形成和搞清楚我为什么买、买的对象是什么。它为什么有价格推升价值,而其价格又能涨到多少来体现其价值呢?
  在金融交易的行业内,我确信没有人能够一直拥有超过大多数人成功的概率和理由,如果他是每天都规定自己要买卖和交易股票;因为世界上也从来没有人拥有到有足够多的知识和运气,能够在每天的多次交易中都高明地操作,除非大盘行情走得是一个谁都看得懂的大牛市,而不是大熊市、反弹市或者牛皮市。而随时想要交易的股票操作者,他必然是股市中知道不要成为傻瓜却事实上就是个傻瓜的“专家”。
  这里展示2份我的恩师欧奈尔在1958-1961年买入布郎斯维科和1962年操作克莱斯勒当年这两只超级牛股时候的手稿,我在这里展现给大家参考和思索。这是他当年在交易的时候标注在K线图上为什么买入,什么时候买入和买入条件,以及加码或者继续持股的手记。欧奈尔的方法源自与1955年后美国最出色的第一代基金经理人杰克卓法斯,我只买最强势的股票。卓法斯基金当年以5000万美元起家,整个基金管理团队只有三个人,老卓法斯和他的两个画K线图的助手缔造了美国基金业的神话。我认为无论是李佛摩尔的要素,还是卓法斯的方法,抑或欧奈尔的精髓,都是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传承、学习和融合的。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更高。
1961年威廉欧奈尔的原稿记录:如何操作布朗斯维科

1961年威廉欧奈尔的原稿记录:如何操作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从这两页手稿上,我学到了为什么不能采用所谓的短线交易来有效管理大资金的方法,因为如果股票对、时间对、市场对、心态对和方法对,股票的价格大波动方向是完全应该由市场来决定到底是长期持有或短炒的。而真正的大彪股必然是要持有最少1年的时间。后来我统计自1886-1996年间,美国500个在4年中上涨15倍的股票,其真正上涨的有效期平均是2.5年,也就是说真正懂得如何最有效利用资金的投资经理,是完全不需要和市场上大多数股票结婚,但必须要在正确的时间和最强势的领导股打成一片。
  至今依旧神秘非凡的Heckscher大楼位于纽约地标中的地标,而小的可怜的入口处仿佛天生将大多数人拒之千里之外。我们看到在华灯初上的夜色中,它的金顶依然放射出王者的彪悍和稳重之气,那就是李佛摩尔纵横华尔街的操盘室。85年前,该大楼的管理处是从来都不承认有李佛摩尔这个租客在其中办公的。虽然无限风光地横行华尔街35年,但李佛摩尔真正走向最后的成熟是从1916年的伯利恒钢铁股之战后。从那时起到自杀,他再也没有与任何人在公开区域谈论过股票。他对来自市场的任何质问均无动于衷地保持沉默是金口就免开尊口的规矩,任何人要进入他的办公室都难如登天。
  从1915至1935年这20年间,李佛摩尔在华尔街上叱诧风云,而同期的巴鲁其、老肯尼迪和江恩等与他的差距犹如天壤之别。李佛摩尔虽然最终因为家庭感情问题以开*自杀的结局而告终,为他带来了更多的时代悲剧色彩,但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作为拥有精湛职业技能的他,以及他对金融交易的伟大战略和战术双结合的操作思想,迄今依然闪耀着承上启下辉煌的光芒,为我们这些曾经初来乍到金融市场的后进小子们提供了股海前进航道中的灯塔。
  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我相信作为后辈小子,只要不断萃取符合自己盈利模式的交易系统,并且尽可能避免前辈们的缺陷和具有假象的市场激进赚钱术,那我一定会比他走得更远和更好。在股市中,自我充实、肯不肯学和有没有知识在我来看是完全两码事,把经验教训和成功得失用深入简出的方法加以总结,并与同胞分享是我感到最大的乐趣所在。
  李佛摩尔无疑是过去150年间资本市场和华尔街上一位真正的勇者,他在对付华尔街上众多的专业投资机构、炒作集团和大小非庄家的利器只有三样:一台报价机、一笔本金和下单电话。他在股市中犹如面对大海的冲浪勇者,屡败屡战,屡伏屡起,一浪高过一浪地不断挑战资本金融市场的极限。曾经很多在华尔街股市中大放异彩的众家英雄好汉也只有他成为被历史永远成淀下来的旷世奇才。
  秉赋过人的李佛摩尔对生命充满了深深的敬畏,面对多次人身的大起大伏,他始终选择了客观地面对自我,勇敢而有尊严地从每一次跌到中爬起,包括最终将一颗子弹送进了自己的头颅。他最终选择的是时代背景下勇者的归宿。因为即便是今天,这种君王死社稷的勇气和尊严,也不是大多数华尔街上被称为巨人们所具备的。李佛摩尔留给了华尔街的是一种深邃的神秘、智慧和勇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2723

真刀槍不入! 華為手機幫南非商人擋子彈救命

今年8月份,南非開普敦省41歲男子Siraaj Abrahams在停車場門口遭遇持槍搶劫,歹徒在2米左右對其近距離射擊,然後搶走了僅有的15英鎊現金。幸運的是,他胸前口袋放著一部華為P8 Lite(國內稱P8青春版),正是這部手機替他擋住子彈,救了一命。

Abrahams是一名商人,在IT和汽車行業各有一家公司,擁有5個孩子。日前,在私家車道上將汽車駛入車庫的時候他遭遇了兩名劫匪,其中一名劫匪直接朝其胸口連開兩槍,但萬幸的是胸口上揣著的華為P8 Lite為他擋下了這兩枚9mm子彈。當時子彈本來可能擊中他胸部的,結果打在了他的華為P8青春版手機上。遭槍擊後,人事不省的倒在了地上。他當時還不知道,裝在胸前的華為手機救了他一命。盡管當時他的心臟還是出現了驟停,不過最終他並無大礙。

證明亞伯拉罕曾“接近死亡”的是胸前的印記,外套上的一個洞,和被擊中的華為手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華為在得知Siraaj Abrahams的遭遇之後決定免費再為他提供一部全新的P8 Lite手機進行使用。

過去幾年里,不斷有手機拯救其主人的新聞湧出,其中不得不提經常順帶擋擋子彈或彈片、堅固到可以“砸核桃”的諾基亞 。

據TechWeb報道,2014年5月,一名24歲的巴西軍人拎著制服打算到他父母家去洗。此時,有兩名搶劫犯闖進了他父母家,正從事著挾持、洗劫的活動。

搶劫犯看到意外出現在門口的、拎著制服的這位軍人,下意識地把他當做了警察,並向著他開了兩槍。兩顆子彈中的一顆打歪了,另一顆卻命中了。慶幸的是,命中的子彈被軍人口袋里的Lumia 520擋住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4972

共和黨“第一槍”如約射向奧巴馬醫改,子彈還得飛一會兒

特朗普還沒正式就職,共和黨已經在國會打響了“第一槍”。

和很多人預計的一樣,這“第一槍”瞄準的是被特朗普從競選階段開始便頻繁攻擊的奧巴馬醫改法案。但是,對奧巴馬醫改“動刀”之後,共和黨人並沒有給出一套完整的計劃。

所以,這只是漫長而糾結的國會鬥爭的開端。

歷史總是相似,奧巴馬也是甫一上任便向選民做出了控制醫保費用等醫改承諾。到2014年1月,奧巴馬花大力氣推動的《患者保護與平價醫療法案》(Patient Protection and Affordable Care Act)終於生效。

這份法案的核心在於把全民納入醫保,但也因為此,很多人質疑法案把少部分(約占美國總人口約15%的未參保人群)的利益建立在大部分人之上,法案落地的過程中遭到無數來自共和黨甚至民主黨的非難。

共和黨準備碾壓奧巴馬醫改

此前,共和黨曾至少50次試圖在國會廢除奧巴馬醫改法案。而現在,在共和黨即將正式全面占領白宮和國會的情況下,共和黨人對該法案的挑戰具備了更大的可操作性。

4日,共和黨已經邁出了第一步,在參議院內以51比48票通過決議,對醫改法案的預算進行辯論,而這直接關乎醫改法案的存續。

當天,候任美國副總統邁克·彭斯在密會了參眾兩院多名共和黨議員後向媒體表示,他和特朗普將采取“雙軌措施”,即通過行政權力和立法來廢除現行的奧巴馬醫改法案。彭斯表示,特朗普將通過一系列行政令來確保有序過渡到一個“基於市場的醫保體系”。

而另一方面,美國總統奧巴馬則罕見地前往國會山與國會中的民主黨人單聊,要求後者無論如何不能給共和黨修改醫改法案亮綠燈。在接近2小時的會議前後,奧巴馬並沒有回答媒體的提問。有與會者透露,奧巴馬告訴民主黨議員們,在共和黨全面執掌參眾兩院的狀況之下,當共和黨發難時,民主黨人要“保持強硬”。

不一定徹底推倒重來

有分析認為,共和黨在未來就奧巴馬醫改的國會鬥爭中既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很明顯:包括手上握有多數選票,也能得到下任總統的背書。但他們的弱點在於無法拿出一個清晰的替代方案。反觀民主黨的優勢則在於,即便奧巴馬醫改法案存在不少缺陷,但起碼這份法案讓數百萬原本無法被納入醫保範圍的人享受了醫保,使未參保人數比例下降了5%。

參議員少數黨領袖、民主黨人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發出警告稱,廢除奧巴馬醫改法案將會給保險市場帶來巨大震動,他還呼應特朗普“讓美國再次強大”的競選口號,稱此舉將“讓美國再度衰退”(Make America Sick Again)。

而眾議員發言人、共和黨大佬級人物保羅·瑞恩(Paul Ryan)則表示,共和黨已經“擬定了計劃”,並且“有很多想法”。但盡管如此,對外界來說,幾乎沒有從共和黨這邊聽到任何詳細計劃。

共和黨自己也承認,他們可能需要數月才能給出一套醫改替代方案。強調將通過行政令和立法來廢除現行的奧巴馬醫改法案。由此可見,廢除奧巴馬醫改法案將會是新政府的優先要務之一。

對此,一種比較現實的可能性是,共和黨人不會全盤否定該法案,而是對其中部分內容作出修改。而民主黨人也會抓住共和黨沒有給出替代法案這一點大作文章,這樣一來最起碼能拖住共和黨廢除該法案的腳步,盡力保住奧巴馬最重要的一份政治遺產。

這樣的判斷並非毫無根據。此前,特朗普誓言要拿出一套比奧巴馬醫改法案更好、更便宜的醫改方案,但在大選勝出並與奧巴馬會面之後,特朗普改口將保留法案中一些比較受歡迎的部分。

比如,特朗普曾說自己很喜歡法案中關於允許26歲以下年輕人在未獲雇主保險時可以繼續被涵蓋在其家庭保險當中。此外,他也表示將繼續禁止保險公司因投保人既有病史而拒絕承保。實際上,這兩項規定已經是奧巴馬醫改法案的兩項重要核心內容。

誰在反對奧巴馬醫改

同樣是在4日,奧巴馬政府表示,目前已經有約880萬人通過HealthCare.gov網站登記註冊了2017年由聯邦政府直接運作的保險計劃,這一數字同比增加了20萬。其中有655萬老用戶,220萬新用戶。

從啟動以來,奧巴馬醫改法案作為一項普惠制的措施已經覆蓋了2200萬美國人口。但是,這項改革也觸動了不少人的神經。簡單來說,禁止商業保險公司對投保人對過往病史進行篩選,這樣做其實是把政府的壓力分攤到商業保險公司的頭上,商業公司自然不滿。另外,奧巴馬醫改提倡在藥效相同的前提下使用仿制藥,降低用藥成本,那些大醫藥公司對此非常敏感。醫生群體也是反對者之一,因為他們從政府保險中拿到的報銷肯定少於商業保險。

共和黨人認為奧巴馬醫改方案增加了企業負擔。但根據聯邦基金會(The Commonwealth Fund)一項關於平價醫療法案的研究,2015年,57%的65歲以下美國人(約1.54億)從雇主或家庭成員的雇主中獲得醫療保險。這一比例和2010年相比幾乎沒有變化。

不過,實施至今的奧巴馬醫改法案也逐漸暴露出缺陷,很重要的一項就是,由於一些保險公司因為參保人數沒有預想的多而退出了奧巴馬醫改計劃,這導致了保費的上升,加劇了不少參保人的退出。一些中產階級還認為,聯邦醫保的補貼不如商業保險,而不參加聯邦保險的懲罰微乎其微,不足以鼓勵他們參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09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