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嚴審上市公司募投項目:過度融資闖關難

針對重大資產重組的一系列監管新政出臺,從制度和交易設計層面讓資本市場迎來全面整頓。新規震懾之下,上市公司再融資迎來巨變: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方案頻現調整,募投項目全面嚴審、融資規模大幅縮減。在多位投行人士看來,再融資市場的監管趨緊,意在要求企業合理規劃融資規模、提高融資的針對性;對於部分美化負債表的行為予以控制,避免過度融資。而監管的最終意圖,仍是提升上市公司真實業績。

新規顯效:融資規模“大瘦身”

“原來有的重組方案募投項目十幾億元都用於補充流動資金。現在不行了,預審員根本就不讓往上寫。”某券商北京投行部人士透露道。

6月17日,證監會以監管問答形式、對上市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同時募集配套資金做出政策調整。按新規要求,募集配套資金不能用於補充上市公司和標的資產流動資金、償還銀行債務。該消息一出,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方案頻現調整;而除了配套募資的用途相應變更,涉及“補流”和償債的募投項目也紛紛出現調整。

7月5日晚,亞太股份(002284.SZ)發布調整非公開發行方案的公告。其中,原方案中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22億元,計劃投向4個項目融資並以3億元補充流動資金。調整後,募資總額縮減為19億元,“補流”一項被刪除。7月2日晚,國中水務(600187.SH)的非公開發行方案調整中,3億元的償還短期融資券項目被“砍掉”,募資總規模也隨之縮減。

“近期(非公開發行股票)方案很難做。”多名投行人士均發此感慨。上述券商北京投行部人士就表示,在近期的方案制定和調整中,如果募集資金項目投向中存在部分用於償還銀行貸款和“補流”的,常規應對做法是盡量刪除,很多方案的募集資金都明顯減少。類此前幾年將募集資金全部用於“補流”的操作,當下更沒有可行性。

上海某大型券商保薦人王海(化名)還表示,監管層近期審核導向有意朝“降低融資規模”上側重,部分方案也會接受窗口指導。從提高過會通過率的角度考慮,部分上市公司當前階段會選擇順勢調整。

此外,多家上市公司涉及互聯網金融的募投項目均已變更或刪除,這與此前嚴查涉及互聯網金融的並購重組的政策思路一致。在此趨勢下,部分上市公司還出現了臨陣替換募投項目的“大變臉”怪現。

天成控股(600112.SH)在去年12月通過了非公開發行預案,7月3日發布調整方案的公告。公司稱,由於證券市場和相關政策發生較大變化,為順利發成此次發行,募投項目和定價方式進行重大調整。原方案擬募資36.8億元,全部投向基於移動互聯的小微金融服務平臺建設項目。調整後的方案將擬募資12.63億元,其中6億元投向超高壓、特高壓變壓器用分接開關研發及智能制造項目、智能固體絕緣開關櫃產業化項目,另有6.63億元償還銀行借款。

尺度收緊:流動資金測算趨嚴

比起直接砍掉“補流”和償債等募投項目,更為常見的操作是壓縮補充流動資金規模。7月4日晚,華友鈷業(603799.SH)的非公開發行方案調整中,募投項目里的補充流動資金一項的規模從6.65億元降為4.06億元。6月29日晚,棕櫚股份(002431.SZ)也對非公開發行方案進行調整,補充流動資金一項從9.5億元“縮水”至2.4億元。

值得關註的是,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中補充流動資金的規模,為何能出現“過山車”般的波動?上市公司補充流動資金如何準確測算?

王海對此介紹,上市公司再融資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的規模測算,可以按照銀監會針對流動資金貸款的管理辦法公式計算,也可以按照企業銷售增長來測算。

在實際操作中,若按後一種測算方法,除非公司在報告期內出現較大的收入增長,否則很難測算出大額的流動資金規模。按照銀監會管理辦法的公式,此前在部分參數選擇上有一定的伸縮空間,較常被采用。“但現在要求嚴格按照公式測算,參數選擇方面也大幅收緊了。”

審核升級:非資金性支出受關註

再融資的監管審核,還在不斷細化和升級中。樂普醫療(300003.SZ)6月29日晚發布了非公開發行預案的調整公告。其中,募投資金用途中原擬投入2.73億元的“樂普心血管網絡醫院及O2O營銷網絡體系建設項目”被刪除,總募集資金也從不超過9.92億元降為不超過7.19億元。

控制過度融資的監管趨緊,樂普醫療的項目融資又緣何被刪除?證監會之前的一紙反饋意見,道出了其中玄機。公告稱,樂普醫療於6月7日收到證監會的反饋意見通知書。針對上述項目,證監會要求公司說明本次募投項目的投資構成明細、測算依據和測算過程,以及是否使用募集資金安排非資本性支出及其合理性。

在調整方案的說明中,上市公司並未說明相關理由,僅強調調整的過程合規。有投行人士稱,不能肯定問詢是否為取消此募投項目的原因。但針對非資本性支出的審核,卻明顯加緊,而樂普醫療也並非首家被問及募投項目中非資本性支出情況的上市公司。截至目前,奧飛動漫、楚江新材、數字政通都被證監會問及,要求說明是否使用募集資金安排非資本性支出。

王海介紹稱,資本性支出可理解為用於構建資產的支出,如購買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支出。相對而言的是費用性支出,即非資本性支出,具體可體現為人員工資,房屋租金、廣告營銷費用等,進入當期損益。“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一般要求用於資本性支出。如果是費用類支出,就該列支在補充流動資金里。”

嚴查非資本性支出,這在多位投行人士看來,是嚴控募投項目的新監管舉措。意在要求企業合理規劃融資規模,提高融資的針對性。對於部分美化負債表的行為予以控制、避免過度融資,而最終意圖仍是提升上市公司真實業績。“防止圈錢,把錢用在刀刃上。”上述北京投行人士總結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3597

北京將嚴審購房資格:非京籍納稅從5年改成連續60個月

3月22日,據北京市地稅局網站消息,北京市地稅局、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嚴格購房資格審核中個人所得稅政策執行標準的公告》,對“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加以明確。新的審核標準自2017年3月22日起執行。

以下為全文:

北京市地方稅務局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嚴格購房資格審核中個人所得稅政策執行標準的公告

為進一步嚴格購房資格審核中相關政策執行標準,根據《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精神 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京政辦發〔2011〕8號)第六條關於“...在本市沒擁有住房且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社會保險或個人所得稅的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含新建商品住房和二手住房)”的規定,現就“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的政策執行標準公告如下:

“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是指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稅的納稅人,從申請月的上一個月開始往前推算60個月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按“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繳稅的納稅人,根據其適用的計稅期間,從申請月的上一個月(或上一季度)開始往前推算60個月(或20個季度)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

上述政策執行標準自2017年3月22日起執行。

特此公告。

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

2017年3月22日

關於《北京市地方稅務局 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關於進一步嚴格購房資格審核中個人所得稅政策執行標準的公告》的政策解讀

一、目的和意義

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本市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京政辦發〔2011〕8號),規範購房資格審核個人所得稅政策執行標準,北京市地方稅務局、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共同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嚴格購房資格審核中個人所得稅政策執行標準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

二、購房資格審核個人所得稅政策執行標準

按照公告規定,“連續5年(含)以上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分兩種情形審核認定:

一是按“工資、薪金所得”繳稅的納稅人,是指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取得因與任職或者受雇有關的工資、薪金等所得的個人,從申請月的上一個月開始往前推算60個月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

二是按“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繳稅的納稅人,是指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及實施條例規定,取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的個體工商戶經營者、個人獨資企業出資人、合夥企業個人合夥人和個人,根據各自適用的計稅期間,采取按月繳納稅款方式的,從申請月的上一個月開始往前推算60個月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采取按季繳納稅款方式的,從申請月的上一季度開始往前推算20個季度在本市連續繳納個人所得稅。

對於因工作變動等原因造成未繳或補繳稅款且不超過三個月的,視為連續繳納。

三、公告執行時間

本公告自2017年3月22日起施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334

今日頭條正式向公眾致歉,將嚴審全線產品

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責令永久關停“內涵段子”後,今日頭條發聲明表示,將永久關停“內涵段子”客戶端軟件及公眾號。在此向內涵段子的用戶及公眾致歉。

今日頭條還稱,將對全線產品進行嚴格審查,舉一反三,積極整改,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

此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公告,在督察“今日頭條”網站整改工作中,發現該公司組織推送的“內涵段子”客戶端軟件和相關公眾號存在導向不正、格調低俗等突出問題,引發網民強烈反感。為維護網絡視聽節目傳播秩序,清朗互聯網空間視聽環境,依據相關法規的規定,總局責令“今日頭條”永久關停“內涵段子”客戶端軟件及公眾號,並要求該公司舉一反三,全面清理類似視聽節目產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039

財匯局嚴審5類「紅旗」報表

1 : GS(14)@2017-04-13 22:37:11

【本報訊】財務匯報局公佈2016年年報,該局去年更新審閱財務報表的篩選條件,相當於揭示5類審計不當的「紅旗」警告。新篩選條件分類,包括為聘用小型核數師處理複雜審計問題(佔去年審閱財報的58%)、基於媒體報道涉審計不當行為,或者港交所介入的上市公司(佔16%),曾作重大前期調整的財務報表,意味投資者或被該股前期財報誤導者(佔19%),核數師並非發出「無保留意見」財報(佔8%),以及由於出現意見分歧或未解決事項而更換核數師的公司。期內接獲可跟進的投訴創五年新高,達118宗,比2015年更大增1.6倍,當中有90%(106宗)來自公眾投訴,比例亦是歷年最高。可跟進投訴當中,103宗涉及審計或匯報不當行為,10宗涉及不遵從會計規定事宜。當中88%投訴涉及四大會計師行,該比例亦逐年遞增,與一般印象中中小型會計師行較易出現失當行為有出入。年內展開18宗調查,完成11宗調查。已完成調查個案中,涉及最大的四類為企業合併、資產減值、收益確認、金融工具。財務匯報局負責調查核數師專業失當,而政府計劃於上半年就「優化上市公司核數師監管制度」草案提交立法會,而該改革在會計業界引來極大迴響,擔心新制下財匯局既調查,同時負責處分會計師,權力過大、罰款亦偏高。財匯局主席潘祖明於年報內表示,會計行業「自我監管」的時代在主要司法權區已成過去,香港審計監管制度必須獨立於業界,堅信沒有任何障礙可以阻止香港於不久的將來,成為全球獨立審計監管機構的一份子。至於與內地政府商討,容許香港會計師審閱內地企業財報時,可將會計底稿帶離內地的進度,財匯局行政總裁衛皓民(Paul Winkelmann)表示繼續與中國財政部溝通。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13/199889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58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