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金融炒家最害怕的照妖鏡 奧立佛史東:貪婪不是推動世界的力量

2010-10-04  TWM  
 

 

奧立佛史東出身於華爾街的家庭中,他的父親是股票經紀商,童年就住在曼哈頓的豪華公寓裡,他的青年歲月卻是圍繞在吸毒、暴力及各種叛逆行為中。

年老時,他拍出一部控訴華爾街貪婪的電影,出身華爾街,卻又詛咒資本主義,史東是一位什麼樣的人?

 

撰文‧乾隆來

一九八七年,就在紐約股市大崩盤後不久,奧立佛史東︵Oliver Stone︶導演的電影「華爾街」席捲全球票房,片中由麥克道格拉斯飾演,穿著吊帶褲、滿嘴髒話、深信「貪婪是好事︵Greed is good!︶」的股市作手葛登蓋柯︵Gordon Gekko︶,成為華爾街的形象代言人,麥克道格拉斯更因此奪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奧立佛史東成為世界的焦點。

當時大家以為,隨著股市的崩盤,加上電影裡面惡臭的炒手形象,華爾街貪婪的世代已經告一段落,金融炒家紛紛入獄服刑,世界將會回頭尋找安定與長期投資的價值;但是,經過了二十三年,大家才驚覺,一九八○年的炒作,根本只是開幕式而已!

蓋柯:比起現在炒手,我只是小咖!

而今,奧立佛史東拍了「華爾街」續集,還是由麥克道格拉斯演出二十三年前的作手葛登蓋柯,蓋柯從監牢服刑期滿重出江湖,憑著老招牌伎倆成為股市名嘴與暢銷書作家;但是,當看到當今對沖基金炒作的手筆,以及投資銀行包裝衍生性金融商品的操作,連蓋柯也不禁承認:「與現在的炒手相比,我只是小咖!」電影是時代潮流的鏡子,奧立佛史東的兩部「華爾街」,卻更像一面醜陋的照妖鏡,而且時間不偏不倚地落在一九八七年與二○一○年兩個金融大泡沫破滅的時點上。

在金融海嘯之後,華爾街猶如一片戰後廢墟,百年機構倒閉或被接管、數十萬金融高階經理淪落街頭。政府更是追打落水狗,歐巴馬通過二次戰後以來最嚴厲的金融改革法案、歐洲拚命要課徵銀行稅、降低負債︵deleverage︶成為主流聲浪。如杜肯米勒︵Stanley Druckenmiller︶在內的對沖基金大師紛紛宣布退休,連巴菲特也轉頭去搞慈善捐贈了,大家似乎又認為過度貪婪、炒作的年代終於告一段落。

但是,金融炒作真的結束了嗎?○八年的金融海嘯真的警醒了好鬥、急著想發橫財的社會大眾嗎?

「你的電影,鼓舞了我進入華爾街!」這個問題,恐怕連奧立佛史東都無法回答。他在接受美國媒體訪問的時候說,他自己原本也以為,一九八七年崩盤是歷史的終結;後來卻發現,他所塑造的「壞人蓋柯」,竟然成為許多年輕人模仿學習的對象,不斷有年輕人告訴他:「你的電影,鼓舞了我進入華爾街!」而且,隨著電影在全世界的放映,金融炒作的貪婪,爆發成全球化運動,就如同暴力電影刺激了黑幫集團升級,奧立佛史東的「華爾街」,也鼓勵了更多想要一夜致富的年輕人前仆後繼投入金融炒作領域。

刺激金融犯罪絕非史東的本意,他應該是好萊塢大導演裡「最左派」的人物,但也因為他拍片極為認真,光這部電影就找了超過三十位華爾街的資深銀行家來擔任顧問,巨細靡遺呈現了金融圈內光鮮亮麗、精采刺激的真相。這部「華爾街:金錢萬歲︵Wall Street : Money Never Sleeps︶」無疑比二十三年前的那部更令人著迷。

還有,發行片商灑狗血也不手軟,看看廣告的訴求就知道了,片商廣告詞說「接近敵人,更甚於親近朋友」、「如果想要致富,祕密在學會如何貪婪!」「貪婪已經被合法化了,貪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有這樣精采的戲,有這樣刺激的廣告,二十年後人們又會吹出多大的金融泡沫?實在難以想像。

全好萊塢「最左派」的大導演奧立佛史東不只是全好萊塢「最左派」的大導演,更是「反美」陣營的頭號旗手。從美國政府及美國主流社會的角度來看,奧立佛史東除了拿過很多次奧斯卡金像獎外,他的言行與電影中反政府的論點早已不是新聞。

先說史東正在籌備的電視影集﹁Secret History of America﹂(美國神祕的歷史),這部以紀錄片形式拍攝的影集,將會圍繞在過去一百多年來,最黑暗、最殘酷無情、人類最醜惡的事件,圍繞在諸如毛澤東、史達林、希特勒這些「壞人」周邊的事件。

史東宣稱要「以非傳統的角度來看這些人與事」,而所謂的非傳統,史東舉希特勒為例,他認為希特勒只是歷史上的替罪羔羊,一個最容易被拿來當成墊背的藉口,他認為希特勒只是一連串歷史事件的產物,而他要去探究的,是「造成希特勒」背後的真正原因。

所謂「造成希特勒現象」的真正原因,史東沒有明說,外界的猜測是他將會把第一次大戰勝利國對德國的壓搾,拿來大作文章,大家印象中的好人,可能會成為史東新片裡的壞人。

搞歷史翻案文章也就罷了,史東還拍片直接讚揚美國的敵人。他去年拍了一部紀錄片「國境之南︵South of the Border︶」,全片讚揚被美國歸類為獨裁者的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Hugo Chavez︶。

史東呈現的委內瑞拉與其他的中南美國家,是積極向上、生活富庶、人民歡樂的景象,而且把查維茲領導的反美行動,做了正面的詮釋。去年九月七日義大利威尼斯影展,史東與查維茲手牽著手一起走紅地毯,接受群眾的歡呼,這個畫面,連《時代》雜誌都受不了,乾脆以「史東與查維茲的愛情故事」作標題,用極為罕見的諷刺語句嘲笑史東的電影。

史東與查維茲的確是志同道合,他們最大的共同敵人是美國前總統布希,查維茲稱布希為「惡魔」(Devil),是世界上反對布希的頭號戰犯,而史東則在二○○八年拍攝反布希的電影「W」,稱布希「笨蛋」,兩人一搭一唱,猶如一對左派的情侶。

九月十五日剛剛慶祝六十四歲生日的史東,堪稱是操作政治電影的高手,布希只是他許多部電影的主角之一,早在一九九一年,他就拍過「誰殺了甘迺迪」︵JFK︶,對暗殺事件大作翻案文章。成為他電影主角的總統,還有一九九五年以尼克森為主角的「白宮風暴」(Nixon),此外,○六年上映的「世貿中心」、九四年的「天與地」、九一年的「門」、八九年的「七月四日誕生」等,都是政治掛帥的電影。

史東的發跡電影「前進高棉」︵Platoon︶也是政治味道十足的越戰電影,反戰、暴力、高超的電影技巧,是史東一貫的電影風格。「前進高棉」與「七月四日誕生」兩部反越戰的電影,也為他奪得兩座奧斯卡最佳導演獎。

根正苗紅的華爾街世家子弟一位左派的電影導演,為什麼可以把華爾街拍得出神入化?原來史東根本就出身於華爾街的家庭中,他的父親是股票經紀商,史東的童年就住在曼哈頓的豪華公寓裡,而且正如大多數華爾街交易員一般,他們也在康乃狄克州的斯坦福擁有一棟別墅,史東年輕時還曾在法國的交易所內工作,絕對是根正苗紅的華爾街世家子弟。

不過,今年已經六十四歲的史東,顯然對華爾街的爾虞我詐深惡痛絕,他公開地說,「我反對蓋柯,我是那種工廠的人,我認為製造業才有價值。」「當信任崩潰,就是資本主義的垮台之日!」奧立佛史東只要每拍一部片子,爭議就沒有斷過,外界會認為他是故意譁眾取寵,但是他卻是在每部片中尋找救贖。著名的「前進高棉」片中充滿了暴力、強姦、血腥的畫面,其實正是反映當時一位嬉皮、異議分子的少年史東,面對殘酷真實世界的反省,「別人是拍戲,我是拍人生經歷,我見過的暴力比你多,你真的想談暴力嗎?好,那就實實在在地談吧!」他挑釁地對媒體說。

在「華爾街」中的奧立佛亦是如此,雖然父親是股票經紀商,但是他在片中塑造的父親形象,卻是一位充滿正義感的藍領工人卡爾,何嘗不是對自己身世的一種救贖,希望自己是出身在充滿信任、傳統美國價值的家庭。

這樣看來,史東倒是為他這部華爾街電影下了重要的注解,「信任」是金融市場的基石,但是近年所謂金融創新,卻讓「算計」超越了「信任」,為了利益,投資銀行設計出像洋蔥那樣層層複雜包裝的衍生性產品,把這些毒藥產品賣給親密的交易夥伴,從最好的朋友身邊賺走數以十億元計的利益,一個只有算計、沒有信任的金融市場,還有未來嗎?

在史東暗藏背叛情節的「華爾街:金錢萬歲」片中,我們是不是可以大膽猜測,貪婪之火不會消滅,而會在二十年之後再次吞噬世界?

 

奧立佛史東

(Oliver Stone)

出生:1946年

 

現職:導演

 

學歷:紐約大學

作品:「前進高棉」、「華爾街」、

「七月四日誕生」、

 

「誰殺了甘迺迪」、

 

「世貿中心」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8464

愛瑪史東失落影評人影后

1 : GS(14)@2017-01-09 08:11:35

第74屆金球獎頒獎禮將於香港時間今日舉行,愛瑪史東(Emma Stone)憑《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成為音樂/喜劇組別影后大熱,她前日聯同導演Damien Chazelle跟拍檔賴恩高斯寧(Ryan Gosling),現身洛杉磯舉行的英國電影大獎(BAFTA)茶會,愛瑪舊愛安德魯加菲(Andrew Garfield)與伊莎貝荷拔(Isabelle Huppert)等有份爭金球影帝影后的候選人都有份出席。



■伊莎貝荷拔獲美國全國影評人協會頒發影后。路透社

卡斯封帝

《星聲夢裡人》熱爆多個頒獎禮,不過於美國全國影評人協會剛公佈的頒獎禮賽果,卻未有獲得任何獎項,最佳電影是《月亮喜歡藍》(Moonlight),而影帝影后則分別是《情繫海邊之城》(Manchester by the Sea)的卡斯亞弗力(Casey Affleck),以及《烈女本色》(Elle)的伊莎貝荷拔。撰文:程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09/1989051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053

愛瑪史東執二攤升格影后妙麗後悔刁難棄演《星聲》

1 : GS(14)@2017-01-31 03:13:40

由導演戴米恩查素(Damien Chazelle)執導歌舞片《星聲夢裡人》(La La Land),剛在金球獎橫掃7獎破盡紀錄,更令男女主角賴恩高斯寧(Ryan Gosling)與愛瑪史東(Emma Stone)雙雙獲得金球影帝影后。不過其實導演首選演員是「妙麗」愛瑪屈臣(Emma Watson)跟米爾斯泰勒(Miles Teller),只因兩人太麻煩無緣演出。



■愛瑪史東憑《星聲夢裡人》奪得多個影后,但其實是執二攤演出。

■原屬《星聲》男主角的米爾斯泰勒有份演戴米恩舊作《鼓動真我》。


奪最佳電影監製


導演戴米恩早前受訪時承認《星聲》男女主角最初意屬「妙麗」愛瑪,以及曾演出其舊作《鼓動真我》(Whiplash)男星米爾斯泰勒主演。據《Page Six》網站昨日報道,米爾斯泰勒獲斟演出《星聲》時,要求片酬由400萬美元(約3,120萬港元)加碼到600萬美元(約4,680萬港元)。「妙麗」愛瑪則要求電影將所有綵排都要在倫敦進行,她亦覺得電影不太適合自己,現時賴恩高斯寧與愛瑪史東人氣與身價憑《星聲》提升,報道指米爾斯泰勒與「妙麗」愛瑪都揼心當初推掉了《星聲》。



■《星聲夢裡人》威盡多個頒獎禮。

現時各個大小頒獎禮,《星聲》都成為焦點,電影在前晚於洛杉磯舉行的第28屆美國監製工會大獎頒獎禮(The Producers Guild Awards)再下一城,獲得最佳電影監製獎。這個獎項一向被視為奧斯卡最佳電影指標,《星聲》在下月舉行的奧斯卡頒獎禮擁有14項提名,這次獲獎可算為摘下最佳電影再添勝數。而最佳動畫監製獎由《優獸大都會》(Zootopia)獲得,電視組別獎項方面,《The People v. O.J. Simpson》(《辛普森殺妻案》)與《怪奇物語》(Stranger Things),則分別奪得最佳迷你劇/電視電影監製獎與最佳劇情連續劇監製獎。至於有份參與《星聲》的歌手John Legend,上台致辭時鬧爆美國總統特朗普停收難民與禁止7個穆斯林國家旅客入境的新政策,指自己的想法與特朗普對立,認為美國是具創意與夢想的地方,應該開放給所有宗教、種族與國籍人士。撰文:程芬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70130/1991262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73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