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英之見:神仙股升浪難持久 黃國英

2008-02-19 AppleDaily

上 周五無故上升,昨日又忽然看似甚弱。走勢本身並不特別,要怪的只是自己太貼市,過度緊張那幾百點上落。現在看來尚有反彈,萬一23400失守,才重新審視 最新形勢。不要過度敏感,否則只會左一巴右一巴。上周五買日經有得贏,買恒指卻要輸。有時擴闊戰線,給自己較多選擇是十分重要,日本剛剛公佈強勁數據,日 圓又弱,加上周四的升勢相當凌厲,香港方面的消息,卻是國內貨幣供應及貸款過度強勁,又要去博國內的CPI數據,就算走勢是勁,消息卻不配合,風險較大下 便相對欠吸引。兩者之間昨日一贏一輸,正正顯示出揀擇的重要。基金不易再上釣談及精挑細選,剛剛有批三四線忽然大幅回升,是要小心提防的高危分子,就算市況一如所料,進一步轉好,向25000點邁進,這些三四線的值博率一樣極低,估計今日會有甚多啦啦隊助興,根本不應理會。三 四線難復昔日的光輝,是因為不少對冲基金在它們身上已損手爛腳,聞風喪膽。過去幾年可謂它們的盛世,甚多對冲基金靠它們殺出血路,可是在大市逆轉,下跌的 過程中,三四線難找買家承接的特色表露無遺,一下子股價便要跌一半以上。現在不是太平盛世,人人都是全力求穩,但求無過,要這些基金重新積極進駐三四線, 基本上可能性極低,反而有不少人應該把握機遇去沽清貨尾,遇上伏擊的機會甚高。當然逆向思維,人棄我取,去收集三四線大平賣的公司並無不 可,但先決條件是要夠平,又要有實質業務上的價值。昨日主力炒起的不外是早前一批神仙股,故事可以天花亂墜,卻未有盈利紀錄,根本不配合此刻市場追求避險 的心態。要雞犬皆升,一定是在升浪的中後期,就當現在大調整已完,也會是大股先升,不必刻意求冷,不宜蝕章高追三四線。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27

港股未來升浪看人民幣何時升值 ckm001


http://hk.myblog.yahoo.com/jw!G9qPswuRGxoAjkVjcnY-/article?mid=31639




自05年7月至08年6月,人民幣對美元匯價上升了超過兩成,那三年時間,人民幣對美元每年升值超過6厘,但到了08年7月,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趨 勢停止,人民幣對美元匯價保持橫行了廿一個月,但近幾個月中國出口開始回升,人民幣匯價偏低又成了中美角力的政治議題,前幾天,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說中國 當前的匯率政策是為了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短期策略,並暗示人民幣在匯價上將做出改變,看來離人民幣開始升值的時間已經不遠。

港股自去年三月回升後,已經橫行了超過半年,近幾個月恆指每天都經常裂口性高開或低開,令散戶在衍生工具市場輸掉大量金錢,賺錢的只有那些發行商, 大家可以問問身邊玩短炒的朋友,這半年來有幾多個高手可以贏錢呢? 如果有種投資方法只有極少數人贏錢,大多數人輸錢,那跟賭客入賭場賭錢又有什麼分別呢? 跟我長揸股票的朋友在這半年內平均都沒有輸贏,其實投資回報已經跑贏大部份散戶,究竟港股在何時才能夠回復升勢? 我認為最重要的關鍵是人民幣升值,大家應該記得06、07年發生的事情,當時人民幣大幅升值,令大量熱錢流入國內,炒賣當時的A股,於是所有賺人民幣的股 票都被炒上天頂,如果今年某月某日,大家見人民幣開始對美元升值,就是港股另一升浪的開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547

智投人仔產品賺息迎升浪

2013-11-28  NM
 
 

 

上週五,今年最後一批財政部國債開始接受認購。由於早前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爆響口,將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幅區間,有利來年人民幣走勢。人仔投資再次炒熱,國債出爐後,銀行、證券行紛紛出手搶客,估計認購額將比以往大幅增加。銀行亦磨拳擦掌,一旦每日兌換人民幣二萬元上限放寬或取消,將有更多人仔產品湧出市面。本刊請來專家,教你從息口、風險及靈活性入手,挑選高息人仔產品,迎接一四年人民幣新升浪。1. 入飛抽國債

風險:★靈活度:★入場費:¥10,000年息:2.8釐年期:兩年公開認購時段:11月22日至12月5日掛牌日期:12月12日國家財政部第五度來港發行國債,零售配額共三十億,內地息口上升,因此票面息率亦較以往略高。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執行董事王良享推介國債:「計及升值及息口,國債每年總回報約五釐,持有兩年,回報可達十釐。」是次國債,首次在港交所掛牌,市民可透過銀行或證券行的證券戶口認購及買賣。恒生、中銀等銀行均提供「五免」,即豁免認購手續費、存倉費、代收利息費及到期贖回費,其中永隆及南洋更有「七免」,即再豁免轉倉費及交易所沽出經紀佣金。若申請人數不超過三十萬人,每人可穩獲得一手。不過,今次國債容許同一人以多個戶口同時認購,可增加獲派機會。國債和iBond一樣,有二手市場,但交投疏落,大部分都揸到期。王良享表示,市場處於高息狀態,國債的需求就會相應變低,二手沒有水分:「首半年仲有機會小賺離場,但最好擺到期。」資金要困住兩年,但入場費低,適合有小量閒錢的投資新手。

2. 轉做定存

風險:★靈活度:★★★入場費:約¥20,000現時人民幣定存息口已有回落,要賺取高息,就要吼實各銀行不定時推出的優惠。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李兆波,主攻人仔定存,「平時嘅人仔息口其實好低,得零點幾釐,要有優惠計劃或新客戶,先有兩、三釐,所以成日要將啲人仔搬來搬去。」當某銀行的定存期滿,他便調出存款,以「新資金」形式存入另一間銀行,獲取高息優惠。以永隆銀行為例,顧客以兩萬元新資金開設人民幣定存戶口,十二個月定存年利率高達2.9%,比國債更顯吸引。不少銀行定存存款時間由一個月至一年不等,甚至低至一星期,靈活度比國債高。相比香港的銀行,在內地銀行開戶做定存回報更高。李兆波透露,現有六位數字的人仔在內地銀行做定存,他笑言:「我每次北上做嘢,就換二萬人仔,自己帶到內地銀行戶口,好快就儲到一定數目。」怕危險,亦可找銀行幫手。以永隆為例,可透過「存款通」,匯款至其內地分行做人民幣定存,每日最多八萬元,年利率高達3.3%,不設資金下限,更可豁免匯款手續費,但匯錢回港,就要收取手續費。

3. 人民幣債券基金

風險:★★★靈活度:★★★★入場費:¥10,000除國家財政部外,近年中港企業亦會發放稱為「點心債」的債券,供港人購買。但一般「點心債」入場門檻高,動輒要人民幣五十萬元。因此,入場門檻較低、投資一籃子企業債券的人仔債券基金,成為熱賣產品之一。近年的人仔債券基金中,以「恒生人民幣債券基金」表現最佳。當時入場費約人民幣一萬七千五百元,最近一年收益達8.93%,扣除認購費及管理費後,回報仍達六釐。不過,債券基金並非隻隻賺。王良享指出,購買債券基金和購買債券一樣,要承受公司信貸風險。他解釋:「即使能定期收息,若公司信貸被下調,債券的價值也要下降,甚至在扣除利息後仍有虧蝕。」受環球債市下跌影響,以國泰君安巨龍中國固定收益基金為例,年初至今表現為負1.46%,若六個月前買入,虧蝕更達5.03%。而且,不少基金認購費加管理費高達5 - 6%。Fundsupermart.com(香港)總經理黃展威指出,持有基金的時間最好超過兩年,賺取較高利率,「一來攤薄認購費等,二來有基金要放超過兩年,才豁免贖回費。」他說。

4. 小心人債ETF

風險:★★★★靈活度:★★★★入場費:¥3,540 / $4,515ETF(Exchange Traded Funds)即交易所買賣基金,投資於一系列指數的成分股,追蹤其表現,並於港交所掛牌買賣。現時,與人民幣債券有關的ETF,只得安碩人債基金(3139),追蹤花旗人民幣債券權重上限指數,可用港幣或人民幣購買。每年管理費約0.4%。該ETF今年八月底收益率約4.3%,但成交量不高。不過,王良享提醒,ETF性質與股票一樣,可說是人仔產品中風險最大的,「投資者需同時顧及人民幣匯率、債券信貸評級變動,仲有該ETF嘅供求情況。」他說。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亦指ETF不屬保本投資,透明度亦低,她強調:「如果只係想賺息同升值,亦不會推介。」

兌換上限名存實亡

現時,港幣兌換人民幣每日最多二萬元,如要將人民幣匯到內地,每日則最多八萬元。因此,投資人民幣產品時,亦變得綁手綁腳。不過,街上「梗有一間喺左近」的兌換店,幾乎都提供大筆匯款服務。記者到銅鑼灣區多間兌換店,查詢如何把五十萬人民幣即日匯到內地。職員先提供一個香港銀行戶口,要求客戶把相等於五十萬人民幣的港幣匯入該戶口,並展示收據。之後,五十萬人民幣就會在數小時內存入客戶的內地戶口。交通銀行(香港)環球金融市場部經濟及策略師劉振業表示,如果兌換店是私下用「螞蟻搬家」方法,將資金運上內地,每次運送現金不超過四萬,就不觸犯法律。不過,交易方式對客戶卻無保障,他警告:「兌換店良莠不齊,仲要先將咁大筆錢入到對方戶口先,好冇保障,作為客戶,亦不知運作方式,又無字據寫明匯唔到點退款,風險好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3447

升浪尋寶實戰贏家必殺股


2014-09-11  NM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隻「愛股」。這隻股,經過你的千挑萬選、千錘百煉、以及反覆鑽研,相信它終有一天可以:爆升!本刊就找來多位股壇實戰贏家,包括股壇教父李福兆、經常貼中細股的「長毛」David Webb、以企管觸覺炒股的海洋公園前主席盛智文、以及經濟學者林本利等等,一人為讀者挑選一隻心水「必殺股」。隨着滬港通將於十月殺到,美國、歐洲大放水,俄羅斯又將資金泊岸;種種因素,已令恒指興奮得衝破二萬五千點,創了六年新高。不論是牛頭角的順嫂還是中環精英,都已磨拳擦掌,在升市中搭上一程順風車。

股壇教父經驗之選李福兆

威水史今年八十五歲的李福兆,是前聯交所主席;人稱「校長」,出身於香港「四大華人家族」,一手建立遠東交易所,後再促成香港聯合交易所成立(港交所前身)。有傳六歲已跟父親李冠春學炒股,大半生在金融界打滾,是投資高手。近年患上胃癌,現正進行化療,與癌魔搏鬥。不過他仍然不忘股票,而且愛投資股票掛鈎票據(ELN),以及借美元買入人仔套息,堪稱「活到老、炒到老」。

點解?我好少向人推介股票,如果講個股,我會揀信德集團。信德業務瓣數多,好平均,有地產,又持有超過百分之六的澳博股份。另外,橫琴的項目,大到不得了!對公司來講是好事。我兩﹑三年前已買入,平均價約三元三毫。現時的股價仍好合理。目標價?低過五元都不會賣﹗最近股市升得那麼急,主要是因為印銀紙印得急,我認為不應該去追。嗱,我再教你兩個賺錢方程式,亦是我目前最常做的。第一種,是揀優質的美國股票做期權,這個方法香港唔啱玩,因為美國的期權市場較香港成熟;第二種,喺香港都啱玩,就是拿兩﹑三隻大藍籌,找銀行做一張一年期的票據,並定出一個折讓價。在這一年期內,如果股價不跌穿折讓價,就有息收,一年利息可高達十釐,很不錯的了。你要揀大藍籌,因為就算跌穿折讓價而要接貨,都不怕長期持有。這些結構性產品太複雜,怕散戶不懂?如果連這些方法都不懂,就別講什麼投資了!

股壇長毛維權先鋒David Webb

威水史投行出身,曾兩度出任港交所董事,現為獨立股評人。因經常撰文批評上市公司的不當行為,爭取改善監管條例,保障小股東權益,而有「股壇長毛」之稱。個人投資方面,向來是細價股的擁躉,過去每年聖誕嚴選一隻Christmas pick,股價例牌急升。近期心水之選是鱷魚恤,因持有股權超過百分之五而「被曝光」,翌日,該股急升一成五,可謂點石成金。有股民更希望他能積極「參與」鱷魚恤運作,為小股東謀幸福。

點解?Well,我看中鱷魚恤,當然是因為它的資產素質好。現時股價對每股資產淨值的折讓很大,你看,截至今年一月底的中期報告,淨資產達十四億八千五百萬港元,即每股一元五毫一。以現時股價五毫七仙計算,它的市值只約五億三千多萬元,即是幾乎三折價錢,就可買到其豐厚資產。再看得仔細點,鱷魚恤資產淨值中,佔比重最大的是位於觀塘的鱷魚恤中心,既鄰近觀塘地鐵站,又可以被翻新成為辦公室。最重要的是,這地區正被活化,將成為東九龍的商業中心。不過,它的服裝業務正在蝕錢,假如管理層無法妥善經營,我覺得他們應終止這項業務。我選股是根據什麼指標?坦白說,我好忙,無法一一教曉各位讀者。簡單來說,要選好股,都是靠實踐和經驗。我持有的股票,就是我最愛的股票。

深具商場觸覺盛智文

威水史人稱「蘭桂坊之父」、也是前海洋公園主席。過往一到十月哈囉喂,便會扮鬼扮馬、粉墨登場。他甚少在人前講股,但其實一直有炒股;雖然不買細股,但五年前發掘了股王騰訊。盛智文從來都是一位企業家,九十年代買下了蘭桂坊兩幢大廈,引入食肆、酒吧和會所等,打造成蘭桂坊。○三年至今年六月,擔任海洋公園的董事會主席,任內帶領樂園扭虧為盈。而他發掘的十倍股騰訊,亦是「識英雄重英雄」,由他以企管人角度尋得的寶藏。

點解?You know,好的行業,配上好的管理,才能成就一間好的公司。我很認同股神巴菲特的選股方法,就是選一間好的公司,做一個長線投資者。我在○九年,眼見內地科網業受政府保護,外國科網公司被阻礙進駐內地市場,而同時內地社交媒體和網絡遊戲,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令我對這行業十分感興趣。當時,騰訊的管理層相當年輕,知道用家需要的是什麼,而且作風和管治良好。於是,騰訊約四十元時,我決定買入它。現在,我仍然持有騰訊,因為騰訊近年東征西討,收購了京東商城,可以擴展B2B(企業對企業交易)業務,仍然有很大的增長空間。雖然我沒有打機的習慣,一直沒體驗過騰訊的遊戲,但我有用騰訊的通訊軟件微信(WeChat)。這通訊工具方便快捷,我用它還多過打電話!所以我深信,騰訊的產品有水準,也切合市場需要。回想起第一次買港股,差不多是四十年前的事了,那次買的是滙豐(5),價錢多少我已忘記。那時香港社會覺得股市總會升,投資股票和房地產是很普遍的事。至今我都沒賣過一股滙豐,單是收股息,應該都收回成本了,嘻嘻!

學者愛套戥林本利

威水史曾任香港理工大學會計及金融學院副教授,最熟悉本地及內地電訊、能源及交通市場發展,拿手睇港燈、中電盈利模式。林本利有自設「實戰投資組合」,平均每年回報兩成,炒股成績跑贏基金經理。他亦叻炒樓,過去十年買樓從未蝕錢,○四年用五百多萬元買入碧瑤灣千五呎單位,一○年沽售賺一倍。現手上仍持有數個海怡半島單位及北角寫字樓等,投資組合已由四千萬「膨脹」至七千萬元!

點解?我一向都唔會講死一隻股票,而且買咗嘅中移動等,已升咗好多,唯一仲有空間升嘅,係南方A50。我睇好滬港通,A股已跌了咁多年未升,今次好有空間。我嘅做法好簡單,就係套戥(arbitrage),因為A股同H股之間,應該無偏差,都趨向100。所以我的做法,是A股升就買H股,H股升就買A股,兩者間有大概百分之五的差價就會take action。現時A股仍較H股低百分之七,所以仲有得炒。其實我喺南方A50,以及X安碩A50中國(2823)之間諗過,兩者都是ETF(Exchange-traded Fund,交易所買賣基金),並追蹤富時中國 A50指數。但前者持有實物股票,基金經理會按比例在市場買入「實貨」,若有成分股被「踢走」或有新股加入時,基金經理都會進行買賣。後者是衍生工具,基金並無持有A股實物,而是買入投行發行的A股相關衍生產品來模擬A股走勢,所以風險較高。我揀股都揀一些風險較低,而且一定要有利息收,就算坐艇都坐得舒服啲。

天才級經紀梁杰文

威水史宏高證券投資經紀,天才會「Mensa」會員,智商超過一百四十七。一二年著有《香港股票財技密碼》,拆解財技。平日最愛研究殼股,手執一張「觀察名單」,日日睇上市公司通告找機會。去年以每股六毫,買入十萬股永利控股(876),半年後即遇上賣殼,股價爆升兩倍,大賺十萬元。

點解?我張「觀察名單」,有成五十隻股票!當然並非全部有貨在手。如果要我推介,首選太平地氈。兩年前,我在每股兩元時,買入十萬股。點解揀隻冷門股?太平地氈由米高嘉道理父親於一九五六年創立,品牌好老。現時大股東是中電(2)主席米高嘉道理,持股三成六,背景可靠。近幾十年,嘉道理家族一直專注做中電,太平地氈賺錢不多,還要一年賺、一年蝕,所以我覺得賣殼嘅潛質好大。另外,公司派息高,去年每股賺二十二仙,都派了股息十二仙,就算坐艇都坐得舒服。現時公司市值只有四億元,比市場的殼價(約五億元)還低。如果成功賣殼,我預期股價會爆升一倍!所以現價可以買入,目標價為四元。炒殼股就好像買六合彩,賣得成當然中頭獎,但即使賣殼不成,如果有消息唱好炒上,都可以先沽貨離場。

街坊股神冷敲雷敏謙

威水史雷敏謙正職是配藥員,副業炒股(倒轉更貼切!),投資經驗超過二十年。他自製的「基金組合」,持股逾二百隻,總值超過八百萬元,一疊疊的實物股票放在家中,經常拿出來細數。最愛金融銀行股,持有恒生(11)、中銀香港(2388)及友邦保險(1299)等。○八年買入騰訊(700),去年升逾五百元,至今獲利逾十萬元。而除了藍籌,他亦愛在細價股中尋寶,搏收購或私有化。一○年,會德豐(20)以每股十三元私有化會德豐地產,他早年用每股三元買入,又勁賺十萬。

點解?我在○一年以每股三毫,買入和記港陸,至今已十三年。這隻股票前身是港陸集團,九一年上市,主要生產忍者龜玩具。我記得好清楚,○一年十月,李嘉誠用兩億美金收購,改名叫和記港陸,我就跟住誠哥買。公司在上海有兩幢物業,叫上海港陸黃埔中心和上海港陸廣場,有物業即是有實質資產,不是那些沽名釣譽的股票,而且現金四十幾億又無銀行債務,夠乾淨。上月中,終於等到公司賣殼。和黃同內房泛海控股簽訂備忘錄,打算以最少三十七億元悉售手上股權。公布後,股價已升了三成,上到八毫八仙,但我未走住,搏交易成功,仲有得升!我相信可以升到一元六毫。

網絡狙擊手湯財

威水史身份神秘,著名網絡財經博客,每月有三十五萬個hit rate,是細價股擁躉。今年約二十七歲,真實姓名及樣貌從未曝光。自稱十二歲便買入人生第一隻股票盈富基金(2800)。近期代表作,是殼股永利地產(864)。去年以每股六毫買入,近日以接近一元三毫的價位放售,賺了一倍有多。

點解?我買的細價股,部分看起來像是投機,但其實包含着投資理念,例如卡撒天嬌。回顧卡撒天嬌近年的盈利表現,自一二年起,純利便錄得顯著倒退,原因是上市費用大,以及上市後管理層的工資上升等。但我認為,公司業務已走出谷底,內銷網絡仍在發展中,有內需概念,而且有和外國品牌合作。另外,八月份接任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的郭元強,有財技背景,擅長重組。二千年至○三年期間,他協助新世界(17)旗下的新創建(659),注入基建業務,後來也協助保利協鑫(3800)上市。現在,市場仍未注意到卡撒天嬌,因此股價和市值都夠低。我相信,沒有人留意的股票最好炒,故事愈多的股票,反而不宜沾手。不計算業務因素,我對它初步的目標價是二元,因為升到這水平,才反映到四億元的殼價,現價絕對值得購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1519

信報研究部 - 做好準備迎接最後升浪

1 : GS(14)@2010-10-21 23:34:47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59829



基於多方面的分析,研究部相信,恒指明年將展開最後升浪走勢的機會甚高。故此,目前藉了解恒指歷年最後升浪的走勢特性,為迎接來年的「大時代」做好部署準備。

股市整體走勢是跟隨經濟周期表現,以至資金流向的變化而上落。當股市進入最後升浪,往往代表股市進入過熱的階段,資金流入也是最為熾熱的時候,故股市進入這階段的上升浪,走勢可謂最為璀璨,升勢也最為凌厲。

當然,值得留意的是,股市進入最後上升浪,並不一定等同股市處於牛三,因為股市上升,間中也可以與經濟周期完全沒有任何關係,例如2000 年科網股或近年半以來恒指的情況。

姑勿論進入牛三或是最後升浪的階段,兩者往往均有一定的共通點,例如股市同樣經過一輪的上升後,投資者對股市前景變得異常樂觀,參與股市買賣程度也達到頂峰,故此,股市進入牛三或最後升浪時,其升勢變得十分快及急。

以目前恒指的走勢,也許讀者未必完全認同恒指將進入最後升浪階段,但隨着明年為美國大選周期第三年,股市照例有不俗的升幅*,加上聯儲局義無反顧地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振興政策或會出現過火的情況,令大量資金在新興市場,尤其亞洲地區流竄,因此我們認為,明年港股很大機會步入最後升浪。

七個最後升浪走勢

故此,了解恒指歷年最後升浪的走勢特性,相信對在這個「大時代」做好投資部署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研究部根據恒生指數自1970 年至今的歷年走勢,把指數分辨出七個最後升浪的走勢【表及圖1 至6;未包括將會出現的上升浪】。必須補充的是,在界定最後升浪走勢時,其中會牽涉一定的主觀因素,這或與讀者的認知有所偏差。

不過,在劃分的過程,我們已力求客觀,而考慮的客觀標準,包括上升浪的斜率和幅度、市場寬度、完成上升浪後是否展開一輪連綿的下跌浪,以及當時市場成交量等,相信這裏的劃分,與大多數人的認知相距不會太遠。

此外,最後升浪的結束,間中會是指數達到頂點的時候,但也有例外,例如20 00 年年初的走勢;因為完成最後升浪後,恒指也可以在高位反覆數個月,並且再創新高後才展開新一輪下跌浪(惟高位差距不大)。不過,恒指在高位反覆期間,市場寬度多已出現背馳,而且上升速度已不及前升浪。故此,我們劃分最後升浪的結束,不一定處於恒指走勢周期的頂部。

前期與後期特性

根據歷年恒指最後升浪的走勢,我們可發現有以下前期和後期的特性:前期特性方面,恒指在展開最後升浪的走勢前,多會出現小型調整。從附圖可見,歷年恒指展開最後升浪前,多會出現短暫的調整,而下跌的幅度介乎9%至16%(撇除1980 年的極端例子),按近四分一世紀的平均數計,調整約為12%。在展開最後升浪前,恒指的市盈率多數處於十五至十六倍,而息率介乎2.8 至3.1 厘(撇除極端例子;1972 年沒有市盈率及息率數據)。

後期特性方面,恒指在最後升浪結束前,累積升幅的幅度介乎38%至178%。不過,撇除1972 年及1980 年兩次較極端的升幅後,恒指平均升幅則仍可達50%。而最後升浪的上升周期中,歷時由兩個多月至最多達八個月不等,但一般都有約四個月左右。至於完成最後升浪時的市盈率和息率方面則較參差【表】,惟前者一般都有二十一倍或以上,而後者多會回落至2 厘或更低水平。

根據恒指歷年最後升浪的表現,對目前的走勢有何啟示?

按目前指數水平計,恒指的市盈率和息率分別為十七點五倍和2.6 厘左右,顯示現水平展開最後升浪略嫌偏貴。而且根據過往情況,恒指在展開最後升浪前,有很大機會可能先出現約一成左右的調整。若然恒指在展開升浪前,出現前述約一成的調整,則市盈率等可與歷次最後升浪前期情況吻合。換言之,不排除恒指往後的走勢,可能先行調整至21000 至22000 點水平,才展開最後升浪。

至於這次最後升浪可帶領恒指升到什麼水平?

若然按過去升幅可達50%計算,恒指最後將有很大機會回到2007 年10 月30日31638 點的歷史高位(假設先調整至約21000 點水平),而成交額將突破2000億元。不過,在資金泛濫並流向亞洲的情況下,加上預計聯儲局明年加息的機會不大,本港息率很大機會仍然相對歷次最後升浪的水平低(過往升浪結束時最優惠利率多處於6.5 至8.75 厘左右,目前只有5 厘),令恒指存在上升幅度較平均水平為高的機會。

最後,值得補充的是,按目前負利率的客觀環境,股市狀況跟1997 年的最後升浪前頗為吻合。若按此次的升幅計算,恒指將可升38%而已。不過,當時的市場焦點在於紅籌國企股上(目前的恒生香港中資企業指數),所以當時恒指的升幅未必反映真實的情況。若以當時紅籌股指數計,同期的升幅為92%【圖7】(指數較恒指遲約三個星期才見頂,而最終累計升幅達110%)。若以此推算,則預示恒指將可高見約40000 點的水平!當然,會否這樣瘋狂便不得而知,但若然恒指當真出現最後升浪,明年累計升幅介乎50% 至90%的機會甚高,到時才是股市泡沫的最後階段。

分析員:呂梓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1232

打工仔眼光準 食正樓市升浪

1 : GS(14)@2011-03-09 22:03:05

Case 1: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055098
百萬富翁不單是紙牌遊戲,現實生活上,透過不同投資渠道,同樣可以炮製出活生生的百萬富婆或富翁。受惠樓市大升,市場湧現不少炒樓致富的案例。與家人居住大角嘴的李小姐, 4年前的一次決定,成功助她晉身為百萬富翁行列。
30
餘歲的李小姐,從事製造業,月入逾 2.5萬元,昨接受本報電話訪問表示,早於
06年已想入市,購買人生中第一層投資物業,惟礙於當時手頭資金不足,未作任何舉動。其後, 07年 4月,她在家人資金協助下,以
350萬元買入大角嘴君滙港一個 620方呎單位,呎價 5645元。當時購入物業作投資收租,月租 1.3萬元,呎租 21元。
雖然 08年底遇上金融海嘯,未有將手持單位急速沽出,反而再加租 15%,以月租 1.5萬元出租,呎租升至 24元,一樣有租客承租。她見租金足以抵銷供款,遂不急於出售。買君滙港 三年賺 170萬
直至去年
12月,她萌起換貨念頭,遂以 520萬元沽出單位,直言「預咗個市升,但無預到會升得咁快」,沽出單位後,賬面賺
170萬元。先行獲利後,未有為她炒樓致富的行動畫上句號,相反,她賣出單位後翌月,便將賺取金額連同手頭資本,以 673萬元買入新蒲崗譽.港灣
823方呎二手樓花,呎價 8177元。她直言,單位買入約兩個月,現時同類低層單位造價達 730萬元,即她買入的單位已升值 57萬元,升幅約
8%,其資產值又更上一層樓。她指,有聽聞 97年樓價可以一下子暴跌逾五成,惟她相信,目前利息低,政府按揭風險把關好,投資物業已較以往穩陣。

2 : 龍生(798)@2011-03-10 00:46:01

噢, 真強

我也要加油啊!!!!
3 : GS(14)@2011-03-11 07:41:35

但他靠家人先得
4 : GS(14)@2011-03-11 22:42:20

Case 2:
短炒細價樓 獲利80萬  

  現年30多歲的Winnie,中五畢業後便投身社會,一直從事銷售行業,去年連續短炒粉嶺兩個細價單位,獲利80萬元,是個典型炒樓致富的「百萬富婆」。

今樓價貴不敢買

  一年前她以約100萬元,購入粉嶺名都一個細單位,持貨3個月便以150萬元售出,獲利50萬元;隨即以110萬元購入同區牽晴間一個細單位,不足3個月又以140萬元售出,獲利約30萬元,連自己本金,現時手持逾百萬元現金。

  「如果當時不是短炒,現在層樓起碼值210萬元,我可以賺得更多。但現在不敢輕易買樓了,一來樓價貴,二來成本高,很難再次撈底,所以將資金買股票、黃金或定期,以分散風險。」

最豪請全家遊韓

  Winnie又強調,雖然成了「百萬富婆」,日常支出並沒有因而變得闊綽,最闊佬是農曆新年請全家到韓國旅行,住豪華酒店及享受當地美食,她共花了3萬多元。

  她說︰「炒樓賺到錢,個人當然開心啦,但是本身一向低調又不習慣大使,賺到錢更加要積穀防饑。」


百萬可做「富翁」?  

  多年來坊間都以「百萬」作為「富翁」起點,但隨着物價上漲,百萬富翁的「富貴味」大不如前,不少私人銀行及資產管理公司富戶門檻至少100萬美元(約780萬港元),百萬港元仍沾不上邊。

  據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20年前一個面積400至699平方呎九龍區私人住宅,呎價2,200元,買家可以100萬元現金買下一個450呎單位,但同樣單位在2011年1月呎價已升至8,000元,100萬元勉強只夠付三成首期。

儲百萬 打工仔不吃不喝7年

  20年前,100萬元可買11.7萬股滙豐控股(00005)(以91年全年平均收市價8.53元計),但以昨日收市價只夠買入1.18萬股。

  雖說十個港人有一個是百萬富翁,但相比本港去年第四季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1萬元,100萬元仍是一般打工仔不吃不喝七年多的血汗積蓄。
5 : GS(14)@2011-03-11 22:44:20

2011-3-9 新報
舊區阿伯不少身家百萬  

雖然有調查顯示去年擁有超過100萬港元流動資產的香港人比前增加,多達55.8萬人,但實際上卻不止此數,因為香港地除了有資產可供查證的百萬富翁之外,還有很多「隱形富豪」,就是一些生活在大家身邊,毫不起眼的老人家。據了解,在一些老人聚居的舊區,例如港島的西環、筲箕灣、九龍的紅磡及九龍城,住有不少老人家,他們日常可能在區內拾荒,賺取蠅頭小利,但不少都坐擁過百萬身家,有些除了有樓收租之外,不少由年輕時期把積蓄一點一滴儲在銀行,雖然現時存款利息幾近零,但幾十年來,單是存款相信不下百萬元,絕對是禾稈冚珍珠,這些隱形富豪開支少甚至近乎零,節儉成性,部份人一日只食兩餐,不花錢買衣服,不少人更不信銀行 ,鈔票塞在家居的餅乾罐內。

最為人熟知的隱形富翁為梁美春,2004年亡母遺產問題,與胞妹及弟婦對簿公堂,被傳媒揭發當年約60 歲的梁美春擁多個物業,身家逾千萬,但仍以拾荒維生,故被稱為「垃圾富婆」。
6 : GS(14)@2011-03-12 14:18:50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 ... 307&art_id=15063656
Case 3
敏妮 Talk:看更伯伯投資有道
2011年03月11日

原來政府工都唔一定係鐵飯碗,有尊貴嘅議員喺度,政府都有可能冇糧出,所以幾時都應該要有錢傍身,同埋要識得投資錢搵錢。
最近同朋友 high tea,佢話懷疑公司樓下個看更伯伯係隱形富豪,點解?「唔識佢嘅,當佢阿伯一個。
不過,同佢傾落先知,原來佢有幾叠樓收租。」話看更伯伯係隱形富豪就誇張咗啲,但朋友話,伯伯後生嗰時好鍾意過澳門賭錢,賭到身無分文。後嚟年紀大咗,唔知碰到乜嘢事令佢突然醒悟戒賭,慢慢就有啲積蓄。

熟悉附近物業 執唔少筍盤
由於呢個阿伯一把年紀,學識唔高,所以喺舊區舊樓做看更。有投資物業嘅都知,對成幢樓最瞭如指掌嘅,通常就係樓下個看更。
除咗對自己做保安嗰幢物業熟悉,佢哋對附近物業都好了解。呢位看更伯伯,就係因為熟悉做嘢附近嗰啲樓宇情況,所以執到唔少筍盤。
加上舊區舊樓,入場門檻相對較低,伯伯又唔識基金、股票,所以儲夠錢就買樓,累積買咗幾個單位。
雖然係舊樓單位,但樓價平,又唔使畀好貴嘅管理費,所以買嚟間成套房出租。
聽朋友講,伯伯買樓仲有一個特點,就係專揀二樓連平台單位。呢類「特色戶」,對伯伯嚟講好有用,因為伯伯買舊樓除咗貪平,就係貪間成套房出租夠方便。
至於有個平台,間套房時地方就見使啲,必要時將個「套廁」伸出平台,多得幾呎位得幾呎位嘛。
看更伯伯的起心肝戒賭,儲錢買樓投資,值得學習。不過,將個套廁伸出平台,咪即係僭建,犯法 o架喎,咪學!

溫敏妮
7 : 龍生(798)@2011-03-13 01:50:09

長時間計, 都離不開買樓收租...
股票始終太難了...湯兄你同意嗎?
我一路這樣買下去, 會遭到沒頂之災嗎...?
8 : GS(14)@2011-03-13 09:37:29

我一直都是覺得有件實物好D,股票最難是你的資金到一定程度就會變了實業投資,實業投資就好講周期了

如果搞實業投資,最好還是買物業,因為最基本你懂那地方行不行,物業有甚麼問題,就可以,因為香港物業都是多人租,周期性低點都是收少點租,又沒有空置稅,full-pay是無問題,又有公開市場,賣唔到就去銀行按來炒股。

所以我也寧願不搞生意,投資物業,如果真是搞生意,都是科網生意好。

這樣買細股下去,一定是沒頂,所以有債好還,儘量有一個物業full-pay是最好。
9 : 亞力士(1473)@2011-03-13 19:16:32

7樓提及
長時間計, 都離不開買樓收租...
股票始終太難了...湯兄你同意嗎?
我一路這樣買下去, 會遭到沒頂之災嗎...?


龍兄 拼博過后 得回四字 及早離去 實在唏噓

學湯兄 / 周生所言 注碼一大 由虛入實先係王道
10 : 龍生(798)@2011-03-14 01:20:30

真的, 很唏噓...
一路看下去, 綜合前後, 只有及早離去四字而己...

難處在於...現在就是物業的頂峰期
現在沽去又心有不甘
但到物業低潮期時, 可能己是我的沒頂時份...
世事就是如此...
11 : GS(14)@2011-03-14 21:16:21

講多無謂,買D金囉,是實金wor...

我知這專題是無謂,但對於一生理財是非有常大的作用的...積累現金流的打法是慢,但是絕對有作用的,只要你有機會碰上幾個大升,好快會慢慢追上來
12 : fineram(806)@2011-03-14 22:53:12

<我都不怕講, 反正呢個post 觀看數量不高>....巧合地我看到,當上過百萬時, 投資磚頭真的是少不了.

積累現金流的打法是慢,但是絕對有作用的.. AGREE, 慢慢儲戰鬥力. 等待機會出擊
13 : 龍生(798)@2011-03-14 23:05:17

我有呀, 但現金流剛好用作還款了, 一加一減, 抵消了
14 : GS(14)@2011-03-15 07:32:48

那就慢慢來,只要有幾個好彩,錢財會跟著你的
15 : passport(1491)@2011-03-15 21:33:24

我都要努力
買樓按5成供30年再出租
以戰養戰
16 : GS(14)@2011-03-15 21:51:53

這陣子就不要買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3299

Central Blogger 中環博客 - 禤中怡 葡萄酒指數升浪斷纜 (2011年11月30日)

1 : GS(14)@2011-12-02 10:13:59

http://www.am730.com.hk/article.php?article=83442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6799

大市再展升浪 取決成交

1 : GS(14)@2012-04-07 15:48:27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20312/News/ek2_ek2a1.htm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678

立論:樓市升浪屆尾聲

1 : GS(14)@2012-10-18 00:54:07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21017/18042098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再創歷史新高,年初至今CCL已累計升逾16%。熟悉本欄的讀者應該不會對近期樓市的升勢感到意外,只是最近升市已擴散到山旮旯地區,加強本欄早前認為,本港樓市已到升市末段的信念。年初至今,新界樓升幅大幅跑贏大市,其中升勢居首的天水圍嘉湖山莊,累計上升33%,排名緊隨其後的,分別為屯門大興花園、元朗YOHO Town,以及深井麗都花園,平均升幅剛好是CCL的兩倍。
藍燈籠嘉湖升勢勁
嘉湖山莊為1997年升市末段「藍燈籠」,嘉湖完成最後一段升勢後,本港樓市見頂回落。及後嘉湖樓價跌幅「領導群熊」,令大批炒家「一Q清袋」。
本港樓市,確實存在諸多利好因素,當中包括曾蔭權治下七年,將董建華任內每年淨增加三萬個私人住宅單位,大減近三分之二,至每年不足10800個單位。雖然過去七年新增家庭數目,已由董建華時代的每年3.7萬戶,減少至過去七年平均3萬戶,相對私人住宅的供應減少,速度遠為不及。
其次,環球利率自2000年科網熱潮爆破後,便持續往南走,現時供樓利息雖然略高於一年多前,但仍然徘徊於接近歷史低位的2厘水平,現時置業,仍然是供平過租。最後,是近年內地投資者大舉入市,高峯期吸納了超過兩成的新增供應,令供應給本港準買家的新增供應進一步減少。
上述均有利過去七年本港的樓市發展。然而,很多實證研究指出,影響樓價的決定性因素,並不是按揭利率,或市場的供應,而是經濟增長(圖一)。
隨着過去一年歐洲出口大幅下滑,加上中國內需表現不振,過去一年本港GDP增長已全速放緩。日前,香港大學發佈本港年度最新經濟預測,預料今年第四季本港實質GDP按年增長為1.9%,全年增長下調至1.6%,較2011年的8.6%,大幅放緩。
根據差餉物業估價處及統計處的資料,我們得出1986年以來本港私人住宅市場總值與本港GDP的比率圖(圖二)。按今年GDP增長1.6%,及CCL為111.11計算,目前私人物業總值相對GDP比率高達344%,較1997年的305%高出近四成。
樓市總值遠超GDP
本港GDP的表現,是本港市民平均購買力的最佳寫照。相對於本港市民的購買力而言,目前樓價已遠超1997年的水平。正當全民皆樓的時候,很難令群眾相信,樓價會忽然之間由天堂跌落地獄。但圖二本港私人住宅市場總值GDP的比率圖,已清楚告訴大家,目前樓價已到了不能長久維持的水平。
在本港市民持續多年財富累積,加上內地買家的支持之下,下個樓市調整低點,未必能重返2003年139%私樓總值/GDP比率的水平,但是,現時偏離1986至2012年歷史平均水平的比率,已遠超1997年的水平,已明確表明,IMF指本港樓市並不存在泡沫之說,絕對不成立。
林少陽
以立投資董事總經理
2 : 鉛筆小生(8153)@2012-10-18 07:23:17

升浪屆尾聲, 不代表係跌浪
3 : cambo(29079)@2012-10-18 07:43:48

smiley我們難買樓...
4 : kwuntl(19490)@2012-10-18 16:19:57

我估仲會升30-40%... 到時一開始跌會慢慢跌...最少跌足兩三年...香港經濟即PK...因為大部份香港人既財富係曬物業度...正所謂: 上帝要你滅亡...
5 : phemey(3929)@2012-10-18 16:26:18

這两三年要跌,難过登天,理由詳列在我的博客
6 : phemey(3929)@2012-10-18 21:00:33

我的博客是

Realbog.zkiz.com/phemey

可能是預测香港樓巿最淮確的博客
7 : VA(33206)@2012-10-20 16:55:07

林少陽都幾淡。

都是博地產股好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742

食正新界西升浪 新移民變金牌經紀

1 : GS(14)@2013-02-18 23:18:44

http://www.mpfinance.com/htm/finance/20130218/news/ea_eac1.htm

區內祥益地產經紀曹娟本身為新移民,由「打雜」起步,憑努力考到經紀牌照,最終成為金牌經紀。(葉浩霖攝)
本身為新移民,由「打雜」起步,憑努力考到經紀牌照,最終成為金牌經紀。
曹娟06年來港,第一份工作便是加入祥益,「初初不是做Sales,在公司打雜,兼顧處理簡單文件、掌管店舖鑰匙等,慢慢才跟師兄師姐出去睇樓學№。」

曹娟現時說話仍帶有口音,她直言當初常遭客人取笑廣東話不靈光。「但我唔怕畀人笑,唔明白就講多幾句,溝通都係雙向鮋」,憑覑不服輸的心,加上區內多了新移民、投資移民,曹娟有「同聲同氣」的優勢,成績突飛猛進,多次榮膺分行營業額之冠,上月單月營業額逾20萬元,料亦為全區行內之冠。(營業額為買賣雙方各付予代理公司佣金,一般各付成交價1%,代理實際佣金收入則跟公司拆帳。拆佣比例會隨覑營業額總數跳級而上。)

曹娟入行一路盡見樓市升幅,但政府頻出招仍無效。她指出,額印實施以來,買家明知放盤大減形成「手快有手慢冇」情,會傾向更快入市。「以前可能3、4日慢慢諗、慢慢考慮,現時一晚時間就決定。」她又舉例指出,施政報告公布後當晚,她就經手了一名80後上車客,因恐樓市再升,漏夜凌晨2時許以316萬元購入嘉湖樂湖居自住。
德福女經紀 年營業額600萬
去年另一樓市奇葩是約30年樓齡的德福花園,成交價屢破頂,建築呎價都索價萬元以上。主攻德福花園及淘大花園的港置經紀鄭思諾,去年營業額高達約600萬元,成為港置2012年最佳營業員冠軍。鄭思諾解畫,兩個屋苑實用率較高,故受惠政府推行使用實用面積資訊,屋苑呎價變相「低水」;另外是投資者炒作「起動東九龍」概念。她認為,近期又傳政府出招,相信市場暫時會繼續觀望,待塵埃落定後才會繼續起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232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