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陷資金危機-十友控股(33)
公司主要從事派對禮品的銷售,客戶大部分是是美國的「一元店」,前文早有述及該股票好大機會成為殼股:
殼樣新股的十大理由:
http://blog.zkiz.com/greatsoup/2008/06/29/%E6%AE%BC%E6%A8%A3%E6%96%B0%E8%82%A1%E7%9A%84%E5%8D%81%E5%A4%A7%E7%90%86%E7%94%B1/業績短評:
http://blog.zkiz.com/greatsoup/2008/07/17/%E6%A5%AD%E7%B8%BE%E7%9F%AD%E8%A9%95/點知今次呢隻股公佈其驚嚇業績: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081120/LTN20081120117_C.pdf今次呢隻股的營業額有大約15%的上升,增加至2.43億港元,但細看應收帳已經增加1倍,至1.13億港元,相當其半年的銷售額,另以超過其資產淨值(1.08億),假如他的客戶全部倒閉的話,公司就資不抵債了,但以其放款質素來看,公司好大機會會拿不到全部款項。
再細看下去,公司毛利有下降,經營開支上升,導致公司盈利下降了50%。
此外,直至九月尾,公司只剩下800多萬現金,但負債卻增加至3,800萬,另外又要派900多萬股息,就算如公告所說,由於七月、八月及九月為付運高峰期,所以資金需求很大,於高峰期過後,在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五日,公司的現金及銀行結存為 1,540萬港元,而銀行借貸為750百萬港元,可見只剩下790萬現金,據估算,要維持公司的2億多營業額,大概都要約1億元(應收款減應付款),可見公司財政非常危險,有周轉不靈的危機,但是公司今次都要造出盈利,派發2.5仙股息,共500萬元,加上上次派了1,300萬,由此可見大股東急需資金,那為何大股東急需現金?可能是投機失利,也有可能是找街數。
讓我們看看張資產負債表:
公司的資產約一億元,在上面已經講過,公司的應收款已經超過其資產淨值,他們稱,「管理層已對客戶及內部作出若干營運調整。因此,我們客戶大多經由美國一間信譽昭著的銀行出具信用狀、為大客戶的往來賬投保及解除銀行借貸,藉以向全體股東保證我們財政穩健。」,但從以上字面看來,以及我的見解,大客戶財政都有點困難,公司為做大些生意,谷大銷售額造出盈利,不惜大膽出貨予這些已陷危機的客戶,使應收帳大增,但收款卻以銀行作出擔保,也把這些應收款出售予銀行,以銀行代催款項,加快公司收款的速度,以維持有足夠營運資金週轉。但是這些客戶生存都有困難,始終都是上得山多終遇虎,和他們稱「收緊了信貸政策」有所不同。
另外,公司商譽及按金已佔有公司四千萬資產,對於他們一億的資本來說,已算危險,另外公司的應付款亦同時增加一倍,但存貨沒增加,可見公司對他們的供應商加長了數期,以增加流動現金。
公司稱,「在這些形勢下,相信管理層的本領才能、品德操守及認真處事極為重要。我們欣然匯報,本集團沒有牽涉任何結構性投資產品,沒有訂立任何外匯合約,沒有投機任何金融工具,沒有上市股份、債券或債權證投資。」,只可以說他們因為手緊,沒錢拿去投資,所以沒損手而已。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一些東西。
公司因要谷大盈利,所以要做大營業額,所以要加長對客戶數期,而向客戶放帳需要大量營運資金,所以就向銀行借款及拖供應商錢,另外由於油價及原料上升,使毛利下跌,而勞動法的實行及上市的關係,增加了經營成本,使盈利減少。
但是公司的經濟情況實非常嚴峻,公司現金在派息後只剩下幾百萬元,加上大股東手緊,未來公司的現金一直會維持這樣的情況,甚至可能兇殘供股,以保住公司,而公司的策略證明了他們的未來,如公司述:
於本年度,一元市場業務表現理想,帶動本集團主要客戶及營業額增長。鑒於普遍預期經濟衰退,加上我們收緊了信貸政策,故難以預測我們的銷售(尤其美國市場)於二零零九年將受影響的程度。然而,我們相信,像我們在一元市場業務所供應的低端基本生活必需品所受的影響將較為輕微。
(greatsoup:這是一般公司上市後的軌跡,公司上市前盈利增加,營業額也會跟得上,第一份業績,營業額上升,盈利下跌,第二份兩者都同告下跌,其後甚至會有虧損,營業額會慢慢變少,直至變零。這份業績仍吻合預測。)
截至二零零八年九月三十日前 8個月,我們的純利初期因人民幣升值及至後期原材料價格暴漲而降低,原材料價格增幅尤其遠高於我們預期。我們致力於產品開發及開拓新採購網絡,從而提高售價,成功將部分(但非全部)有關影響抵銷。人民幣匯價於過去數月靠穩,原材料價格最近亦見有所下調。這趨勢持續與否是我們業績前景的關鍵所在。
(greatsoup:如果公司真是這樣轉會強勢的話,又有第二個原因解釋盈利下跌,如營運費用增加。)
長遠而言,我們仍相信人民幣匯價呈現升值趨勢。因此,我們已在深圳新設辦事處,藉此在中國開創新商機,為本集團開拓人民幣收入來源。
(greatsoup:這個就是營運費用增加的原因。)
這是一般工業股的縮影,亦是一隻股票變成殼股之路。
一次非常不超值的收購-十友控股(33)(仍在更新中2010/4/25@11:45pm)
(註: 謝鱷兄提醒及tsebbb兄更正。)
(1)關於早期的文章已一大堆,請看此 處。總的來說,他們的一元店是有競爭優勢,但經濟酒店需要的資源甚多,但公司資本甚少,其實不適分做這 一個行業,而證券行 在人脈已先天不足,況且搞這些前期費用甚麼,其實是浪費金錢。至於遼寧項目,其實個人認為,如真的有心做,其實可以以人力資本代出 資,但是我認為做這些低成本高效益的業務,偶一為之則可,但長期則是對大股東的心力是挑戰,影響本業經營。小弟用心經營這個股票博 客,就只是寫股票圍繞的人知事,如果叫我寫其他不擅長東西,也許就沒這樣的成就了。但我最初的文章已談及公司已賣殼,結果 不幸言中。
這家公司肯定心虛,今次這份文 件pdf是鎖了,轉成Microsoft Word也不成,所以打也花時間,但我可以剪圖啊,哈哈。
(2)今 日公司宣佈向一位本博常客熟悉的唐乃勤先生購入Market Season Limited(即圖中提及的目標公司),其控制和協海峽信用投資有限公司90%股權,作價3,243,750,000元,即32.4375億元,即整體 作價3,604,166,667元,或36.04億。
至於這32.4375億,係全數以無息可換股債支付,換股 價1.25元,可換 25.95億股,較停牌前1.68元,折讓25.95%,至於其架構如下。如以4月22日價格計算,作價則為81.483億,整體估值為90.54億。
至於其餘10%股權是由北京實業總開發公司 持有5%及鄭逢時先生持有,我們稍後會談談這些公司及人。至 於持股量變化如下:
(3)關 於該公司的 描述如下:
http://www.12312.gov.cn/swxy/xydb/634140.shtml和 协海峡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是由大陆、台湾、香港的三家股东发起,在北京注册成立的一家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 亿美元,主要经营为信誉良好的企业、机构和个人提供融资担保及相关的投资和咨询服务。和协海峡信用担保有限公司是大陆第一家建立境 外资产补偿 机制的合资担保公司,将成为两岸三地联合创办的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融资担保机构。至於公告有更詳細地談及:
(4)至於賣方的唐乃勤先生,其實在談駿新能源那些貼也談不少,在此轉貼至此,其實他是一個金融掮客,只是做刁,亦有不少麻煩在身。 他旗下的駿新集團(91,前德榮投資、駿新能源,不是今次的賣方之一),和譚木匠(837)主席的哥哥因一些關係鬧翻,所以現在出現不少問題。他也是損害股柬權益的剋星。

http://paper.wenweipo.com/2009/03/21/zt0903210005.htm來港奮鬥 人生轉捩
唐乃勤早年在內地 接受教育及生活,由於父親早逝,全靠母親艱苦地撫養他和姊姊弟弟,後來唐乃勤趁 79年毅然隻身偷渡來港碰運氣;由於在港舉目無親,所以投靠一位朋友。
「1979年是我 人生的轉捩點,從家鄉三水偷渡來港,希望謀求更好的生活,自75年中學畢業後,我 便出來工作,還記得那個年代在家鄉工作,每個月只得十多二十元,生活非常艱苦。」
當年來港短短一星 期,唐乃勤在朋友的介紹下加入了一間塑膠工廠工作,「我可算是幸運的一群,來港一 星期便有工開,暫時解決了當時生活的問題,那時白天工作,晚上睡在一張帆布床過著『朝拆夜鋪』的生活,由於煮食亦在工廠內,生活簡單刻苦,所以每個月九百 元薪金剩下五百元作儲蓄,以寄錢回鄉,幫助改善家人的生活。」
自強不息 小本創業
「大陸改革開放 後,我雖然人在香港,但仍與舊同學保持聯繫,他們有的已經在家鄉市政府當官,記得我 向當時的三水外貿局的處長求助,表示自己擁有塑膠加工技術,但缺乏資金,想找伙伴借貸創業起家。」唐乃勤道出自己的成功之道!「做人一定要有信心,我在香 港塑膠廠工作期間,已掌握了塑膠業的生產,碰巧有廣州市做外貿生意的朋友在內地開工廠,他終於提出合作開辦塑膠廠,由朋友出錢三十萬,他則負責技術及管 理。」
唐乃勤 深信每個人 勤奮工作是有回報的,回憶起早年奔波的日子,他娓娓道來:「我的第一桶金便是憑這 次機會賺取的,故此繼續利用賺回來的錢與朋友合資開廠,最高峰時我與拍檔在廣州及三水共有六間塑膠廠,業務範圍包括製衣、家庭電器、塑膠、鈕扣及皮具等; 由於在內地開廠,人工及廠房皆比香港便宜。」
當年一個月有二十 多天上內地廠房,其餘時間則在香港公司聯繫採購原料。
個性堅強、自信十 足的唐乃勤稱,當年已深信自己將來可成就一番事業,「這個處長被我的誠意打動借錢 給我,我承諾憑一台機塑膠機器在兩個月內為他賺回六十萬元,成功打響塑膠生意的門路;當時塑膠原料大旺,工廠的生意非常火紅,因此在這段時間已可年賺數百 萬元。」一年間他的身家已達三千萬元,那時只是1982年的事。
置業啟發 轉攻房產
1985年是另一 個令唐乃勤難以忘懷的年份,當年他人生第一次置業令他明白香港地少人多,對住屋的 需求量大,加上中國人傳統觀念有安居樂業的心態,均令他感到投資地產行業比投資其他行業的利潤更高。
嘗盡甜頭 全情投入
有見及此,唐乃勤 決意將事業轉攻投資香港房地產,那時他為了專心物業投資籌集資金,便將大陸的六間 塑膠廠賣掉,全力留意樓市,其後他又與另外的中資集團組成興達集團,那時唐乃勤在半山豪宅及港九甲級寫字樓的多項投資均獲利甚豐,在1995年後有段時 期,他每天工作就是睇樓。當時只要有單位放盤,漏夜也會驅車前往,更瘋狂的是有過億的豪宅唐乃勤未曾看過就決定購入,所以他靠投資樓市發達的故事,早年不 斷被媒體刊登。
眼 光獨到 獲利甚豐
九十年代樓市風光 無限,後來唐乃勤也將資金轉到房地產方面作投資,由於他眼光獨到,能令賺回來的資 金增長,使公司進帳了豐厚的利潤。令唐乃勤最引以為傲的買賣,是炒賣九龍行,當時他以五億元購入,連建築圖則都未看過就簽約,其後不足一年內以九億元售 出,利潤接近一倍。
其 後唐先生在1999年左右認購接近破產的德榮投資(91)的可換股債券,在 2000年,宣 佈和當航天科技工業系統投資2,000萬元合作投資科網業務。 這位
唐 先生
並 聲稱需要10億之資金,前已與「數名策略夥伴」就聯合投資及營運若干可能進行之項目進行磋商。
4月,德榮投資更取 得當 時陷入破產廣東信託投資背景的廣信企業(340,後易名創富生物科 技、中國礦業)32.2%股權,但半年後即購入
臍 帶血業務
, 並逐步退出公司。
其後因航宇數碼科技又陷入財困,故其以債務又成功取得控股權,並演出其後
故事
。
據鱷 兄所稱,在2007年10月25日,已易名駿新能源曾經宣佈向唐先生簽訂一項有 條件框架協議,內容有關建議收購一個位於阿根廷的石油資源權益的Jade Honest,經多次延遲後但其後於11月11日
失 效
。
次日,即11月14日的公告中, 同一家Jade honest竟是新時代能源(166,前太平洋興業、新時代集團)收 購標的,其後也演 出官非。亦可見這位唐先生只是做交易賺錢,不是真做實業的。
(5)
至於其全部公司的註冊資料,可看到他是 先成立香港駿新能源,才後成立盈昇控股,可見這老闆也是原本可能是注入上市公司駿新集團,但因為發生那些事情,故其後改變計劃把概念轉至十友。
上市公司駿新集團:

今次控制的爺爺公司香港駿新能源:

盈昇控股有限公司:

稍後有一些東西補充。
(6)
在兩位股東方面,分別為鄭先生及北京實業開發總公司,介紹 如下:
1.鄭先生:
圖像如下,因時間關係,稍後補充。

至於其資料如下,還有些軼聞,是粉紅色的:
http://www.ly.gov.tw/ly/01_introduce/0103_leg/leg_main/leg_ver01_01.jsp?ItemNO=01030100&lgno=00196&stage=5
http://mypaper.pchome.com.tw/ybonbon/post/2450513
2. 北京實業開發總公司

至於其網頁如下:
http://www.bedc-china.com/bedc/chn/about_us.jsp
(6)
至於其真實價值是否值36-90.54億 呢, 我給你看公告的一些東西,按計算其成本只是1,600萬,平均成本是約0.61仙,較現時股價3.14元高509.26倍!
若以一般中國金融保險 股約2-4倍P/B計算,以其資產值1,600萬計算,僅值約3,200至6,400萬,況且其未獲得盈利,並呈虧損,資產更大部分為現金,作價還要打折。

(7)
總的來說,其實在買這件東西時 已給了評價:
對於公司來說,當然是好事啦,因為擺明是擴充太多計劃沒有 錢,所以做一些資本運作來製造賣點賺錢 嘛,但成敗當然難料。
在短期來說,只是對股價有助,並不是對股東有利的行為。在長期來說,更不見得這是好事,因為這些東西年年虧錢,未來仍需大量資金支撐,要印好多公仔紙,試 問股價如何會好?
對於大股東來說,隻股咁乾,做成至少30億的刁,唔炒上一兩倍點得?大股東趁機炒高減持,退出上市公司,並買回業務,唐先生又可把垃圾變成賺成幾十億,這 樣不好嗎。
對於小股東來說,這是破壞股東價值的行為,把空氣變成幾十億,完全是掠奪公司的行為,應該反對。
對於股價來說,因股票確實是乾,很易打上,你買了,確實會贏大錢。但這名唐先生是破壞股東價值的殺手,經常做一些肥自己,害股東的行為,我對他的所作所為 非常討厭。
對股價有利的事,並不是對股東有利,反而是未來失敗的催化劑。股價始終會反映表面的基本因素的。
希望你明白,這只是公認的好消息,並不是真的好消息,真的好消息是令股東所佔資產增值,不是破壞股東價值。
所以我認為,對上市公司來說,這是壞事。
故 我建議,反對這單交易。賣了就走,不要幫助這些人。
購入資產後,4月23日市值是87.763億,估計資產值是約1.86億,折每股7.16仙,是現時股價2.28%,即有機會跌97.72%,敬請留意風險。
中國雲銅股份(0033,前十友控股、和協海峽金融、亞投金融集團)專區
1 :
GS(14)@2014-08-16 16:41:29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921&page=
前專區
2 :
GS(14)@2014-08-29 16:44:37虧損增3成,至4,170萬,負資產重債
3 :
greatsoup38(830)@2015-02-25 01:46:3210仙配40億股
4 :
greatsoup38(830)@2015-03-10 02:03:24虧損下降
5 :
GS(14)@2015-04-09 15:22:38虧損降6%,至6,400萬,空殼債重
6 :
greatsoup38(830)@2015-09-03 14:24:58虧損降17.5%,至3,300萬,2.2億現金
7 :
GS(14)@2016-01-16 07:17:36買垃圾證券行
8 :
GS(14)@2016-02-08 01:11:10買彩票業務
9 :
greatsoup38(830)@2016-02-25 02:25:52沒有生意了
10 :
GS(14)@2016-03-25 00:50:34買垃圾
11 :
greatsoup38(830)@2016-04-03 18:20:56盈利降25%,至5,900萬,重債
12 :
GS(14)@2016-04-22 17:54:10改名亞投金融
13 :
bylee(26720)@2016-04-25 18:30:38一露一帶
14 :
greatsoup38(830)@2016-04-27 01:01:05cancel option
15 :
bylee(26720)@2016-04-27 10:21:38good news
16 :
greatsoup38(830)@2016-05-04 01:11:00配售10億股@0.2
17 :
GS(14)@2016-06-23 17:54:25ended
18 :
greatsoup38(830)@2016-08-18 06:56:48盈警
19 :
GS(14)@2016-09-08 14:10:59虧損增1成,至3,600萬,1.77億現金
20 :
GS(14)@2016-09-15 14:22:49內幕消息
有關建議共同成立港哈物流成長基金之
諒解備忘錄
21 :
bylee(26720)@2016-09-15 14:24:53blow water?
mou
22 :
GS(14)@2016-09-17 00:01:37bylee在19樓提及
blow water?
mou
隻股搞甚麼垃圾都唔信
23 :
太平天下(1234)@2016-09-17 13:50:19greatsoup在20樓提及
bylee在19樓提及
blow water?
mou
隻股搞甚麼垃圾都唔信
行過中銀分行,見起碼兩個阿公阿婆㩒股票機睇呢隻。都唔係咩股,原來就係以前果隻
24 :
GS(14)@2016-09-17 15:49:51一直都是呢隻
25 :
bylee(26720)@2016-09-18 18:57:45即是什麼?
!!
26 :
GS(14)@2016-12-27 23:35:23中信認購5億股@15仙
27 :
GS(14)@2016-12-29 11:18:26內幕消息
有關建議進一步認購亞洲銀行(BVI)有限公司新普通股之
諒解備忘錄
28 :
GS(14)@2017-01-11 14:32:11有關成立產業發展基金之合作框架協議
本公佈由本公司自願作出。
董事會欣然宣佈,於二零一七年一月十日,本公司與懷寧政府就建議成立產業
發展基金訂立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合作框架協議,本公司承諾出資不少於人民
幣7,000,000元( 相當於約7,841,556港元 )及不多於人民幣10,000,000元( 相當於約
11,202,223港元)以作為產業發展基金普通合夥人之控股股東。
29 :
GS(14)@2017-03-20 02:14:05盈警
30 :
GS(14)@2017-03-20 02:27:16買垃圾
31 :
GS(14)@2017-06-08 09:52:55內幕消息
有關建議共同成立
中哈光明投資基金之
諒解備忘錄
32 :
GS(14)@2017-08-02 14:04:09終止顧問服務協議及
授出若干購股權失效
33 :
GS(14)@2017-09-02 06:03:29ended
34 :
GS(14)@2017-10-17 14:52:19自願公佈
合作協議
35 :
GS(14)@2017-10-28 00:28:10合資公司
36 :
GS(14)@2018-01-11 10:12:00buy rubbish
37 :
GS(14)@2018-03-18 22:40:21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有意投資者,根據本集
團目前可得資料,本集團預期截至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財務業績
將繼續錄得虧損。
董事會認為,年內持續錄得虧損的主要原因是:(1)資產管理公司及股票經紀公司
的營運及業務於本年度全面展開,導致人力資源開支增加;同時就維持其他現有
業務及物色新的投資機會而持續產生較大的行政支出;(2)就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一
七年五月二十三日的公佈所提述的授出購股權所確認屬非現金性質的以股份付款
開支 錄得 約14,000,000 港 元的增 幅; 及(3) 應佔 聯營 公司虧 損乃由 於保 險經紀 業務
擴充。
38 :
GS(14)@2018-09-14 02:09:02本公司董事(「董事」)會(「董事會」)欣然宣佈,於二零一八年九月十二日(交易時段
後),本公司與馬鞍山哲方智能機器人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哲方」)訂立諒解備忘錄
(「諒解備忘錄」),據此,哲方及本公司將於人工智能工業機械人方面合作,包括(i)共
同發展機械人國際銷售及貿易業務;(ii)參與工業機械人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及(iii)收
購及開發機械人相關項目(「建議合作」)。
39 :
GS(14)@2018-10-30 11:12:10於二零一八年十月二十九日(交易時段後),本公司與認購人訂立認購協議,據此,
認購人已同意認購或促使其聯屬公司認購本金總額為50,000,000港元之可換股債
券。
按初步換股價每股換股股份0.1港元計算,於可換股債券所附帶之換股權獲悉數行使
時將予配發及發行500,000,000股換股股份,相當於本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約5.36%
及本公司經發行換股股份擴大後之已發行股本約5.09%。
換股股份將根據一般授權發行。
認購事項須待(其中包括)(i)本公司已就認購協議及其項下擬進行之交易取得一切
必要授權及批准及(ii)聯交所上市委員會批准或同意批准換股股份上市及買賣後,
方可作實。
認購事項之所得款項淨額50,000,000港元將主要用於發展本集團之人工智能及機器
人業務。
40 :
GS(14)@2018-11-19 00:36:53茲提述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一八年十月二十九日之公佈(「該公佈」),內容有關向認購
人發行500,000,000股新股份。除另有說明者外,本公佈所用詞彙與該公佈所界定者具
有相同涵義。
由於認購協議所載之先決條件於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十六日之前未獲達成,故認購協
議已於二零一八年十一月十六日失效,認購協議之訂約雙方不會就成本、損害賠償、
補償或以其他方式向另一方提出任何索償。
41 :
GS(14)@2018-12-06 07:35:21buy rubbish
42 :
GS(14)@2019-02-23 11:54:43上市後個案 2
有關公司建議收購一家正在發展機械人技術
並處於虧蝕的目標公司的 65%權益 。 賣 方
就目標公司作出一項由完成交易起計為期
12個月的利潤保證 。 若利潤低於保證的水
平 , 賣方將會退還部分收購代價給該公司 。
證監會根據第 179條展開查訊 , 並在目標
公司的估值報告草擬本及其現金流量預測報
告中發現重大問題 。 該公司未能就目標公司
用作釐定預計收益 、 利潤率和估值的基礎及
假設提供合理解釋 。 此 外 , 截至有關公告日
期 , 目標公司尚未開始經營其核心業務 。
證監會遂向該公司發出關注函 , 要求該公司
作出解釋 。 該公司沒有就證監會的關注事項
作出回應 , 而有關收購亦告失效 。
43 :
GS(14)@2019-03-11 04:47:13笑了
44 :
GS(14)@2019-04-06 03:43:28董事建議實施股本重組,當中涉及(i)將每股已發行股份之面值由0.10港元削減至
0.0001港元;(ii)將每股法定但未發行之股份拆細為1,000股每股面值0.0001港元之新
股份;及(iii)合併新股份,基準為每10股每股面值0.0001港元之已發行及未發行新股
份將合併為一股每股面值0.001港元之合併股份。
待股本重組生效後,董事局亦建議將股份於聯交所進行買賣之每手買賣單位由2,000
股股份更改為6,000股合併股份。
45 :
GS(14)@2019-05-09 08:50:53董事局建議將本公司之名稱由「Asia Investment Finance Group Limited 亞投金融集團
有限公司」更改為「China Cloud Copper Company Limited 中國雲銅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