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IZ Archives


生物風口,泛生子真能關掉癌癥的“發動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205/161052.shtml

生物風口,泛生子真能關掉癌癥的“發動機”?
王亞奇王亞奇

生物風口,泛生子真能關掉癌癥的“發動機”?

對於基因產業本身來說,這仍是一個萌芽階段。

2011年10月,一本關於蘋果公司前CEO史蒂夫·喬布斯的傳記中記錄,喬布斯患上癌癥時,曾花費10萬美元對腫瘤及自己的全基因組進行測序,並因此創造胰腺癌——“癌中之王”患者生存超過8年的奇跡。至此,基因檢測引起轟動,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

2013年3月18日,被稱為“生物界富士康”的華大基因宣布完成對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人類全基因組精準測序企業Complete Genomics的全額收購,美國輿論嘩然。

2015年12月,華大基因登陸創業板的申報稿遞交證監會,華大基因上市估值可能一步到位,其市值或直接到1000億左右。無疑,這一消息進一步引爆了基因測序行業的投資熱情。

泛生子基因即是在基因組學和精準醫療風口上成長起來的黑馬之一。其專註於癌癥領域,成立三年時間,已經完成兩輪共計上億融資,下遊覆蓋100多家合作醫院及科研機構,在世界頂級學術期刊發表過數十篇研究論文。

“精準醫療領域的癌癥基因診療剛性需求正在釋放。3年前,我和我的好朋友,也是另一位創始人閻海教去授拜訪一個醫院主任時,等了他一個多小時,但對方對我們講的基因組學技術卻興致寥寥。但現在,很多醫生對基因組學的臨床應用和產品化的討論都是非常熱情的。”泛生子基因CEO王思振對i黑馬表示。

但,即便醫生對基因技術的認識逐步深刻,各路資本對此亦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對於基因產業本身來說,這仍是一個萌芽階段。市場對於基因技術仍知之甚淺,公眾對於基因檢測的買單意願尚未形成。更為重要的,資本加持下的基因行業發展火熱,而這個行業的大多數產品和服務卻因種種原因仍停留在科學家的實驗室里。

基因組學技術能否追上資本的腳步?泛生子基因如何打造“明星級”的產品?在同質化競爭激烈的今天,未來泛生子如何突破重圍並成為行業的佼佼者?日前,i黑馬見到了泛生子基因CEO王思振,聽他聊了關於基因行業,關於創業的故事。

口述|泛生子基因CEO王思振

從互聯網通訊到生物風口

我本身是讀金融出身的,早期也都是在銀行和投資機構工作。但我的第一次創業是在互聯網通訊領域(編者註:公司名為美國電信運營商iTalkBB),那是2003年底,互聯網通訊不像現在這麽普及,尚處在大規模產業化前期,大家對於怎麽可以不用電話線,在美國可以擁有中國的電話號碼,可以把電話拿著,出差的時候在賓館里用……這些東西是不理解的,因為這項科技鮮為人知,這是一個典型的高科技進入了“尋常百姓家”的應用案例。

對於我這種金融從業者去做一個全新的領域,實際上真正吸引我的點是,我覺得這件事很酷,你可以真正做到所謂的“科技改變生活”。如今對於基因行業而言,也正是其剛可以被大規模應用到臨床的時候。因此,2013年中下旬我和閻海教授(編者註:泛生子基因聯合創始人)一起創辦了泛生子基因。 

這里面還有另外一個主要原因是,當時的時間點,無論從技術發展還是全球認知來看,基因組學在癌癥領域高通量測序的應用已經到了相對成熟、可以進入大規模應用的階段。舉個例子,當時美國有一家基因領域的初創公司上市,上市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它意味著整個商業環境認可了基因科技的大規模商業化,否則沒有人會給它錢。

當然,我也不認為對這個領域陌生就一定做不好。做一個企業需要綜合的能力和經驗,但同時最需要的是你對這個領域真正的興趣和學習能力,即便你原來是做醫療企業或者做醫藥的,你開始轉到基因行業,覺得好像是一行,但是不管從它背後的科技含量還是到可能的商業模式、具體執行的模式都是非常不一樣的。所以,所謂的同行有的時候不見得是一個好事。

基因測癌

泛生子有兩個關鍵詞,一個是基因,一個是癌癥。基因組學的技術在癌癥領域的應用,實際上是一個比較複雜的事情,最直接的原因是癌癥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基因問題。

如果分析癌癥全周期,大概可以分成四個階段:預測、早期篩查、診斷、治療和監測。在任何一個階段里面,基因組學都有很大的用武之地,不過坦白講,在癌癥任何的一個階段里面,目前整個基因組測序技術的應用都還沒有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在布局癌癥市場的時候,我們是按照這四個周期自然的發展規律去選擇現在著力的點並規劃未來著力的點。目前泛生子比較著力於發展診斷這塊,另外我們已經做了大量的產品研發以及市場的教育,比如針對腫瘤精準治療、腫瘤液體活檢等等。

成立三年我們發了不少科研文章,這是別的公司不能比擬的。因為我們發布的不是一個簡單的測序文章,是在癌癥領域有臨床轉化價值的學術文章,可以為接下來的癌癥臨床應用帶來新的方向。舉個例子,前不久我們發了一篇垂體瘤的文章(編者註:非常高發的一種腦部腫瘤),這是國際上第一次涵蓋全部垂體瘤亞型的大樣本二代測序研究,第一次構建出完整的垂體瘤體細胞突變基因圖譜,並且挖掘出許多今後靶向治療的潛在藥物通路。以前人們並不知道如何通過基因檢測,通過分子層面把垂體瘤分成不同種類,再對不同種類進行更進一步的臨床研究。對任何一個亞型制定更適合的治療方法來延長病人的生命,或者更好地去預防篩查癌癥,這是我們目前要做的事情。

泛生子是臨床與科研並行,這是基因行業最吸引人的地方。因為我們投入了很多資源在探索發現一個人類未知的領域,但同時泛生子在投入更大精力做的事情是,把我們已知的東西轉化到指導臨床應用上來,甚至將來指導我們的健康管理上來,這是泛生子的兩條主線。

爆發前夜

基因檢測仍然是非常新的一個領域。在癌癥里面,傳統診斷方式更多的是傳看組織,看切片,但傳統病理是非常主觀的,它和一個老中醫給你號脈是有些類似,可能得出的結論前後是不一致的,不同病理醫生得出的結論也可能是不一致的,但當我們做基因檢測的時候,是非常精準的,就是看這個熱點到底有沒有突變。

高通量測序技術的應用是一個更新的東西,實際上在癌癥領域的應用是從2013年才開始,在美國也是一樣,它跟傳統的分子病理或者單點低通量測序(編者註:經常被叫做一代基因檢測)的根本區別是能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DNA分子進行序列測定,這種技術實際上給我們的診斷和治療方式打開了新的大門,本來我拿到一個組織只能測一個點、兩個點,但現在我可以一下子測509個基因,它任何一個突變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不過,目前對測出來的人類基因,醫學界能讀懂的只有1%都不到,因此應用之路還很漫長。

所以未來當我們能夠真正讀懂剩下的99%的基因數據的時候,我們會對自身了解得更多,對生命的把控會更多。基因科技未來一定會變成醫療健康領域里的一個奠基石,未來我們只要談到自己關心的東西,不管是減肥、美容,還是要預防疾病,治療疾病,基因都會變成一個必要的應用技術。

目前基因測序的成本正在飛速下降,比如測一個全基因組下來,不算診斷成本應該能控制在一萬人民幣以內。但是十年前“人造生命之父”文特爾先生參與到人類基因組計劃,當時共耗費了幾十億美金。從幾十億美金降到一千多美金,這是相當快的發展速度。

我個人認為基因檢測將很快進入大規模應用,最終會變成一個標準的產品,再到最後,所有癌癥病人的基因檢測項目會進入醫保,非常高比例的癌癥病人會接受這種標準的基因檢測。

困難重重

任何一個全新的技術在進入產業化之前,碰到的問題是有共性的。第一個共性可能是這項服務需要的一些基礎條件,第二個共性是你的受眾無論是醫生還是病人,它對新技術的了解和接受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另外一個障礙是說,相應的監管條例沒有頒布,這個時候,在中國往往會碰到一個情況——一刀切,這是大環境的一個趨勢。另外一個有待提高的地方是,檢測成本上比美國會更高,因為很多常見的儀器平臺和試劑都是美國生產的。

但中國也有自己的優勢。在中國,一些疾病的人群數量是比較龐大的,這在探索階段對於我們是有明顯優勢的,比如腦幹膠質瘤(編者註:膠質瘤的一種,長在腦幹上因此非常危險),在美國,保險公司願意每年給這些病人付一百萬美金讓他吃藥,可惜沒有對應的藥可吃,但在中國有腦幹膠質瘤絕佳的研究條件,別的國家是不敢在腦幹上動手術的,只有中國神經外科的醫生敢在上面動手術,能動手術意味著能夠切下來組織樣本做深入的科研研究,這是在中國的得天條件。

未來做什麽?

目前我們基本覆蓋了中國100多家大的腫瘤專科醫院和三甲醫院。要做科研、臨床,尋求他們的合作是很重要的,這畢竟是醫學的東西,需要大量的案例和數據去證明。

怎麽說服他們合作?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個問題,三年多前,我們公司剛創立的時候我和閻海教授去一個醫院拜訪一個專家,想跟他聊基因組學在某一個癌種里面的應用,我們在門口等了一個多小時,很顯然他對我們這個東西不是太感興趣。見面的過程也是這樣,對方不積極,也不了解基因組學到底是幹什麽的。但如今,這個級別的主任對基因或者整個精準醫療的研究,包括在臨床上應用這些技術的熱情是以前不可比擬的,他們會非常有興趣跟我們約時間討論如何合作搞科研,以及臨床上,包括產品化和市場化的交流。

我們的上遊是試劑和儀器平臺。這些技術的供應商並不多,中國現在最主要的就一家賽默飛。這些儀器平臺的發展,實際上是制約基因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可以這麽講,如果沒有一個精準便捷低成本的測序技術,我們可能在基因行業的臨床轉化和應用上,連想也不用想,這也是我們跟賽默飛深度合作的原因。

生物醫療在很多地方上跟其它行業不一樣,它有各種各樣的壁壘,還需要國家的審批和藥物診斷試劑的資格證,這些壁壘一下很難突破,這個特性就意味著消除壁壘的方式其實還是要靠你背後的技術和產品,這是最根本的東西。同時,醫療里面還有有太多其它問題,比如你想一家把全部病都治了,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它的可複制性和可擴展性,都要打一個很大的問號。

回到泛生子,我們希望第一步不僅成為在癌癥精準醫療領域里的引領者,也希望最終能去解決更多的健康問題,從癌癥預測到預防,到真正的個體化治療。但是泛生子現在還是一個處在成長期的Baby,它現在還沒有那麽大力氣舉起非常重的東西,但是大腦是有無限潛力的。

泛生子基因王思振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471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