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投資港股:B計劃(十二) 阿牛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4175

昨日列出來的日曆,真是有多少令人沮喪,因為還要捱過十多個交叉才可以去到綠剔的日子。

 

如果大家細心再想一想,就會更加沮喪,因為大家很快就會想到,當我們接受完一輪折磨之後,入貨點只會比現在低900點;而且還會冒一個『走雞』嘅險。

呢件事要分兩面睇。

阿牛嘅睇法,喺非常奇怪嘅;阿牛覺得在投資市場打滾,首要學會忍手和堅持己 見。所以遇到現在這種情況,除了要賺錢之外,仲要乘機磨練自己。如果唔忍得手,阿牛點可以由年中開始,已經話十二月樓市要玩完,俾人指住塊面笑,背住面俾 人笑得更大聲;俾人指住大大聲話:拿又升一成喇,又賺幾多喇,摩一摩貨又賺幾十萬喇,之類之類。今次唔喺第一次,又唔喺最後一次,將來去到牛三盡頭,又要 俾人笑多一鑊:拿拿拿,點會股災吖,剛剛破四萬點,年中要炒到四萬五點添呀,啲股票日日升,日日賺呀,股災?痴嘅。

所以,今次等待廿幾日,等嗰幾百點上落,唔好話阿牛大口氣;碎料嚟咋。而家只喺我地一生中的五、六個股市循環的其中一個,的牛二階段嘅幾次例行調整,嘅其中一次,的後半段。

今次對阿牛嚟講,其實比以前更容易,因為除左牛嫂之外,仲多左好多朋友支持。所以各位老友唔好客氣成日話多謝阿牛分享,阿牛應該多謝大家支持先啱。

今日結束之前,阿牛精製左上兩次大跌市嘅十幾日詳細升跌圖,俾大家參考吓上兩次扯上扯落嘅驚險情況,以資比較。

首先喺一月:

       

       

       

跟住喺五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55

十二五系列 – 地區經濟圈與產業群聚效應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36609

十二五規劃中, 各行情各地方都有一大埋聲稱利好政策, 好像地區經濟就有有重慶兩江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福建、中部崛起地區、振興東北地區、還有我最看好的新彊。各行業的林林種種更是多到看死人, 究竟應如何解讀?

 

.

我自己的方法是為各個政策排下一個先後次序, 我的priority 如下, 大家可以參考下, 也可以不同意第一件事, 是看中央打算投放多少錢下來。比如說新彊, budget 2萬億, 我相信你不會找到另一個更「落本」的政策. 排第二的應該是建公共房屋, 數字應在5000億之內, 但補助金額當然是遠比這個小。雖然我不相信那些公共房屋會是廉租屋, 只會是賣給某些人士的平價房屋, 但金額應相當大, 對建材會相當有利; 又說水利吧, 水利必定消耗大量水泥, 傳聞中的海水西調入彊工程說明了中央做工程的氣魄, 南水北調計劃等也應對中西水泥需求大大提振。排第二的是國策時限, 時限一年的下鄉工程和5-10年的建設工程一定有分別。我的先後次序表排第三的國策的層次高度, 即是說, 2個國策起衝突時, 哪個要六讓路, 遇上經濟國際形勢有變時, 哪個會下馬。比如說, 新彊項目直接影響領土完整, S 級國策, 肯定是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寸步不讓。保持糧食穩定這些應可算是A 級國策. 很多行業國策只是BCDE級國策。S級國策是任何中央領導人和地方政府都要全力以負的, A級國策是不敢陽奉陰違, 要認定哪些是A級國策, 簡單得很, 就是所有和地方首長前途掛釣的政策, 如省委書記要達到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 他們就會胡亂限電, 現在省長市長要落實米袋子菜藍子, 你看成效多快。由此亦可推論出, 地方政策比行業政策易執行, 除非是某些節能減排淘汰的行業政策。

.

第四是支持的形式, 之前講過, 形式有3, 創造需求、補貼和稅務優惠。創造需求可以是鼓勵某些產品的宣傳, 可以是禁止低質產品繼續銷售而造成的substitute effect, 也可是政府造成的群聚效應(下文會詳述) , 補貼除了可以是XX下鄉之外, 也可以是低地價補貼, 或暗中對社保之類的成本「鬆章」。站在企業的惠及情度方面說, 以創造需求為最強, 稅務優惠為最弱, 可是偏偏大部份地方性優惠、行業計劃都只行提供稅務優惠。老老實實, 我要是只求炒概念的話, 看圖算了, 為什麼要做要花這麼多時間心機做功課? 做完功課選出來的股, 就是要又有盈利增長, 又有概念的, 這樣才可以雙重爆炸。如果我選出來的股只是受惠525%15%的稅務優惠, 老實說, 我是會相當失望的。由於只提供稅務優惠的政策金額不會大, 也不會有長時限, 基本上我看到支持形式是稅務優惠就不看下去。

 

.

論地方政策, 我認為有一點要留意。各個地方都要搞政策, 都要搞惠民措施, 現在又不準高價賣地,又不準搞城投借新錢, 哪裡來這麼多資金去支持個別國策? 要知道, 地方政府的支持是一個政策的關鍵, 如果政策太違反他們的利益, 執行的積極性當然要低些。還有, 每個地方的稅務優惠都差不多, 到底我信哪一個? 難道一有政策的地區都全買嗎?

.

我認為, 每個搞地區支持的地方, 都會有稅務優惠, 但有些東西是比稅務優惠更重要的, 叫做群聚效應。比如我要去買電腦, 我會去黃金商場, 貪那裡鋪頭多, 選擇多, 易格價。結果就是那裡每一間鋪分到的「盲頭烏蠅」客會比我家樓下的電腦鋪多。又說廣東, 人人都知道廣東工業難做, 但為什麼他們還在, 不搬去別的地方? 就是因為有群聚效應, 找上游下游幫手的距離、時間、運費、出差費、出差時間(必須承認,有些員工是不肯常常離家太遠的)為公司帶來大大的方便,缺少了這些,公司便做不下去。要說的還有很多,我覺得,由於各式各樣原因,例如文化差異,口音不正,和以上各種,其實大部份mid-cap 的市場部、銷售部人員都不能覆蓋全國,只能覆蓋公司所在的一個有效半徑,而每個行業的有效半徑都不同。你想想,如果一個地方政府可以為一個產業創造出群聚效應,威力是相當強勁的。廠多了,自然上游下游都搬過來,或選擇在附近擴產。生意多了(創造需求),成本又減少(運費及各類overhead),運輸距離減少,交貨時間縮短,技工學校可能又會肯專門為這些行業提供所需的人才以備擴充,這些東西對公司的價值,肯定要遠遠超每年10%的稅務優惠。

.

有什麼可以引致一個地方成功由一兩個value point 發展到一個value chain ?我覺得3類東西最關鍵, 一是地域所在和物流成本, 二是是否有充足的勞動力, 三是領導招商引資的個人魅力。不易估, 最好不要估, 只要找有什麼地方已做到, 不要找什麼地方將會做到。我認為四川、重慶等地是一個比較熱門的選擇。

.

物流成本, 現在講內需, 在華中四通八達的地方會有優惠, 但由於水運成本便宜得多, 你看看三峽工程蓄水175之後, 可由重慶行萬噸大船到上海, 運費大跌比三峽未通前大跌70%, 以前川地出入口靠陸路, 現在把這些都集中在重慶再把貨車裝上大船, 沿江而下, 到站就直接駛走, 多方便。記得去年提過的東盟自由貿易區嗎? 大家一起免關稅, 跟據海關資料, 東盟的進口加出口1-10月是2354億美元, 增加42%, (歐盟是3883億美元, 增長33%, 美國是3213億美元, 增加30%) 數字其實已不少, 還在高速增長中, 我認為四川會是食到東盟自貿區的一個不錯選擇, 因為泰國、馬來西佔得不少。

.

勞動力就更者簡單, 四川和河南都是勞動力出口大省, 富士康就因為此選了河南。以前民工都到沿海, 現在發現家鄉機會多, 外面生活成本貴, 要回鄉。大量便宜的勞動力, 是地方政府吸引產業的絕招。重慶自薄熙來上任以來, 動作多多, 最出名的當然是打黑, 第二影響深遠的是說要為20%的市民建公共房屋, 錢就由不斷引入的各種汽車(吉利、通用、江淮、福特…) 電腦、機械產業帶來的稅收支持。其實還有一個hidden agenda, 就是農民土地流轉。「十二五規劃」中第11:「完 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係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在依法自願有償和加強服務基礎上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 場,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加快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高農業經營組織化程度。完善城鄉平等的要 素交換關係,促進土地增值收益和農村存款主要用於農業農村。按照節約用地、保障農民權益的要求推進徵地制度改革,積極穩妥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完善農村集體 經營性建設用地流轉和宅基地管理機制。」講白點就是說四川及重慶為試點的一系列政策, 給農民提供多點租出農地的機會, 很多農地自己耕作已經賺得不多,反而租給人還有好處, 地方政府不斷派出官員去教育農民, 幫助調解, 減低出租的交易費用, 利用村委的人際關係能力和「村內民主化」的群眾壓力, 令一大塊地不要被幾粒「釘子戶」卡住變得零零零碎碎, 這樣大片地就可用農機耕作, 不懂做其他工作的「釘子戶」可選擇受雇於承租的農業集團, 也可以向農業集團收貴租, 自己用平租去租回其他用不到農機既「豬頭骨」地, 都可算是一家便宜幾家著既政策。由於農地收租越來越好賺, 自己動手落田的人減少, 釋放出來的勞動力又越來越多, 造成良性循環。

.

我認為重慶的機電業已經形成了群聚效應, 在將來的幾長會長期受惠, 我自己持有一點重慶機電。除了以上, 還有別的原因, 勞動力成本向上、機械不斷代替人手是大趨勢。通漲期, 我認為鋼鐵的成本最可控, 因為行業訂價能力最弱, 所以實在買了不少用鋼做成本的東西。  

.

後記: 中央宣佈明年建1000萬套經濟房, 計一計數, 09年大旺年銷售面積9.3億平米, 就當100平米一套, 即係930萬套, 即係話明年既內房會好大鑊, 建材會大好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3

十二五系列 - 信義玻璃, 七大戰略行業暫時最大贏家 會計仔筆記

http://accountboyhk.mysinablog.com/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2757101

國務院宣報了七大新興戰略行業入面要投入十萬億入去, 有真金白銀做後盾既國策當然要望多兩眼。七大行業依次序為節能環保、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 之後再加上高鐵。根據中國式文件習慣, 次序相當重要, 我相信節能環保會分到最大的大塊蛋糕。究竟什麼公司可受惠呢? 與其亂來地穿鑿附會, 憑空想像哪A可能受益、B公司有機受惠, 倒不如認認真真的verify 一下吧。

.

發改委於128出了一份2010年第33號公告, 說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國務院關於加強節能工作的決定》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確保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通知》,加快重點節能技術的推廣普及,引導用能單位採用先進的節能新工藝、新技術和新設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們組織編制了《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第三批)》,本目錄涉及煤炭、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石油石化、化工、建材、機械、紡織、建築、交通等11個行業,共30項高效節能技術。http://www.gov.cn/zwgk/2010-12/08/content_1761406.htm 入面有兩個檔案, 小的那個是簡單總結, 還有一個詳細說明。

.

還記得選國策要看先後次序嗎? 最強的政府製造需求 (當中製造需求給私人購買的要強於政府自己購買, 除非是一些明駛錢益你的政府, 如新彊) 補貼次之, 稅務優惠又再次之。

 

.

30個推廣技術如下: 1)礦井乏風和排水熱能綜合利用技術、2)新型高效煤粉鍋爐系統技術、3)汽輪機組運行優化技術、4)火電廠煙氣綜合優化系統餘熱深度回收技術、5)火電廠凝汽器真空保持節能系統技術、6)高壓變頻調速技術、7)電爐煙氣餘熱回收利用系統技術、8)礦熱爐煙氣餘熱利用技術、9)鉛閃速熔煉技術、10)氧氣側吹熔池熔煉技術、11)油田採油污水餘熱綜合利用技術、12)換熱設備超聲波線上防垢技術、13)氯化氫合成餘熱利用技術、14)水溶液全迴圈尿素節能生產工藝技術、15)Low-E節能玻璃技術、16)燒結多孔砌塊及填塞發泡聚苯乙烯燒結空心砌塊節能技術、17)節能型合成樹脂幕牆裝飾系統技術、18)預混式二次燃燒節能技術、19)機械式蒸汽再壓縮技術、20)聚能燃燒技術、21)高強度氣體放電燈用大功率電子鎮流器新技術、22)新型生物反應器和高效節能生物發酵技術、23)直燃式快速烘房技術、24)塑膠注射成型伺服驅動與控制技術、25)電子膨脹閥變頻節能技術、26)工業冷卻塔用混流式水輪機技術、27)缸內汽油直噴發動機技術、28)瀝青路面冷再生技術在路面大中修工程中的應用技術、29)輪胎式集裝箱門式起重機油改電節能技術、30)溫濕度獨立調節系統。

 

.

全部都是機械工程類的東西, 都唔係很看得明。當然了, 你知不知道中國是工程師治國? 另外,中國70%的碳排放來自企業,只有30%來自居民,當然是要先對清重點。

 

.

30個大家都不很熟悉的技術入面, 其實我們是有辦法理解多點的, 因為在發委的連結入面大的word 檔入面有詳解技術, 最重要的還有提及使用該技術的典型企業。如: 4項的華能(p9/74)、第5項的保利協鑫(p14/74)、第6項的大唐(p14/74)、第10項的新彊新鑫(p26/74)、第12項的上石化(p29/74)、第15項的首都機場(p40/74)、第17項的首都機場(p42/74)、第24項的山東威高(p60/74)、第25項的海爾(p62/74)、第26項的儀征化纖(p65/74)、第29項的天津港(p72/74)

 

.

有眉目了嗎? 先想想補貼會是什麼形式呢, 這些都是固定資產, 很正常的會想到是買了就補貼, 由於這個補貼是和固定資產有關的, 根據會計matching concept 補貼金會根據固定資產使用年限去分攤, 唔信的話請看看西部水泥2010中報Note 21b. 即係話, 個補貼唔係扣減固定買固定資產既成本, 而係入盈利, P&L有幫助。但由於要分十年八年入賬, 除非間公司係傾全公司之力做緊d capex, 如果唔係條數會原全唔覺。還有, 由於條文是新的, 個大capex 最好係最近這一年的才做的, 因為機械通常做完驗收完再過一段保質期才開發票, 就算係真係開左發票, 都可能可以老屈要機械商開多張紅字發票去稅局沖消再開, 人地應該幫到都會肯幫你既。如果咁都唔得, 就發生買完但剛剛miss 左既慘劇。 以上既公司我唔係間間都有跟開, 但乎合到一年之內傾公司之力做超級大capex既條件的,我只認得一間新彊新鑫(3833)。還有, 就是未必個個分析員都看到個補貼入賬處理既長期性, 可能有人會多手當係non-current income 減左去, 咁我都冇辦法。

 

.

以上只是食第二類受益品種-補貼的方法。食到第一大受惠品種的, 就是生產以上固定資產的公司, 對不對? 因為國家補貼令一些計唔到數的公司突然計到數, 亦令一些本來不知有此等技術的公司工程人員落心機去研究用唔用得著。感覺上應該買機器股、機械零件股, 但那些公司做出來的產品可達到以上技術水準, 我真的不懂, 最怕買了一個美麗的誤會。買發電機公司又成不成? 以上的典型企業有不少是發電廠呀! 理論上是可以的, 但想深一層恐怕以上機組只是整台機的一個小小小部份, 幫助不大。

 

.

最搶到我眼球的, 是第15-Low-E節能玻璃技術。看看發改份18m的工程檔如何寫?

 

.

與該節能技術相關生產環節的能耗現狀: 外門窗玻璃的熱損失是建築物能耗的主要部分,佔建築物能耗的50%以上。普通浮法玻璃的輻射率高達0.84,熱量損失嚴重

.

技術原理: 在普通玻璃上鍍上一層以銀為基礎的低輻射薄膜後,使其輻射率可降至0.15以下,減少散熱損失,達到節能的目的。該技術可在普通浮法玻璃生產線錫槽的末端或者退火窯的前端增加一套Low-E鍍膜設施,在浮法玻璃生產線上實現線上CVD或者PCVD鍍膜生產。

 

.

關鍵技術:Low-E鍍膜技術

 

.

主要技術指標: 傳熱係數k值範圍:1.62.2W/m2k,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

典型用戶:首都機場T3航站樓、中央電視臺

 

.

推廣前景和節能潛力:據中國玻璃協會的資料,未來的510年,中國的節能玻璃將高速發展,平均每年新增節能玻璃需求約0.5m2,預計到2015年全國Low-E節能玻璃推廣比例可達到10%,即3300m2。按照每平方米Low-E中空玻璃每年節約27.86kgce(與白玻中空相比),預計年節能能力可達95tce

 

.

我知道這種low-e  玻璃, 信義玻璃(868)做得不少,網頁上的產品傳熱系數由1.27-1.8, 遠超條文要求, 既然有強大補貼, 必定會令這種較高毛利的節能玻璃需求大增, 而信義的節能玻璃和其材料浮法玻璃佔總銷售亦多, 可謂吃得相當應。

 

.

七大新行業不是有一項叫新能源的嗎? 大陽能光伏產品做多了, 信義的光伏玻璃需求也會增加。最近浮法玻璃價錢升至歷史新高, 管理層又宣佈重慶13億建廠計劃, 且密密回購, 現在應該正賺大錢吧。

 

.

之前說過2010年中央要建1000萬套經濟房, 大概等如2009大旺年賣的商品房數, 建材需求必定爆升, 就算不計新國策, 買建材股還是2011年的一個大方向。除了玻璃, 我還相當看好水泥, 看得最好的是西部水泥, 因估值平, 產能比上半年大升50%, 公司又剛入選了第一批建材下鄉試點單位

http://www.yaobo.com.cn/news_detail/newsId=0f7aaa06-17d3-4a60-b040-960b20158260&comp_stats=comp-FrontNews_list01-001.html 還有陝西剛宣報一個中國史上最大的移民計劃, 影響280萬人, 比三峽工程還多, 應該是怕做官的怕甘肅泥石流重演,被人說是人禍, 影響他們的官帽吧, 如是者, 這種計劃應陸續有來。陝西正是西部水泥的大本營。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 ... 2ikr6.html

.

由於其他六大行業的細則還未出, 而我又相信節能分得的budget 又最多, 所以我相信信義玻璃是暫時最大的受惠者。

 

.

真正的基本分析又何止看年報幾粒數咁簡單, 實際上所有和公司營運前景有關的都算是基本分析範圍。如果只看ROE就下注, 隨時買著超級大老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4

號外:十二月中的行動(十二) 阿牛

http://hk.myblog.yahoo.com/yomagyomag/article?mid=4568

 

號外:十二月中的行動(十二)

今日十一點半到價喇。買多四份一期指:

                           22070

各位光猪壯士,收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75

高铁迎来黄金发展期 南车“十二五”赶超庞巴迪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1/2MMDAwMDIxNDA2MA.html

在全球高铁领域,中国已成为当之无愧的发展明星。国内高铁巨头中国南车集团也由此首次跻身世界轨道交通行业前三强,仅次于庞巴迪和阿尔斯通。

12月31日,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裁郑昌泓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南车要取代庞巴迪的行业老大地位。

中国南车要成为“老大”的理想,并非“空中楼阁”。从2008年8月1日我国第一条高速铁路京津城际开通至今,短短一年多时间,我国高铁在时速和里程上已跃居世界第一。

高铁不但改变了国人的出行方式,还带来了经济版图的渐变。兴建高铁,几乎成为每个城市的一张宣传名片。

郑昌泓说,中国南车未来不仅要加大参与国内高铁建设的步伐,还要将“中国创造”带到更多国家,包括美国和欧洲这些发达国家。

轨道交通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21世纪》:在过去5年,以中国南车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企业增幅超过100%,今后还能保持这个增速吗?

郑昌泓:“十二五”时期,铁路投资将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快速兴起,低碳经济将深入发展。这意味着,宏观经济形势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实现高速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环境,也必将支撑中国南车持续快速发展。

正是基于这种判断,我们制订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了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500亿元的目标,这与2010年相比,翻了一番多,年复合增长率在20%左右。

在中国高速发展的环境下,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代表,中国南车有信心实现世界行业第一的目标,也有能力保持更快的增长速度。

《21世纪》:哪些具体的宏观政策将支撑中国南车实现上述目标?

郑昌泓:“十二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全球将持续大力提倡低碳减排,绿色交通在中国乃至在全球都是首选的出行方式。高速铁路、城市地铁就具有非常多绿色交通的优势。

“十 二五”仍是铁路建设高峰期,铁路投资每年预计仍将有7000亿元左右,而且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力度也会不断加大。预计铁路每年安排机车车辆购置费 1000多亿元,未来铁路装备需求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期。届时,中国将拥有最大的高铁市场。现在,有近600列高速动车组正在线上运营,在“十二五”期 间,铁道部预计还要增加2000辆高速动车组。

另外,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伐空前加大,每年平均建设270公里,建设规模世界第一。到2015年,将有超过30个城市建设85条城轨线路,总长达2700公里以上,需求车辆2万辆。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包括高铁在内的7大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南车在其中占据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四项。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下一个蓝海,必将对中国南车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

《21世纪》:随着轨道交通市场的容量进一步扩大,中国南车提高产能,会不会有新一轮的融资计划?

郑 昌泓:现在我们手上有很多项目和订单,预计要将我们全资本企业高速动车组200列/年的产能提高至300列/年,总投资约有10多个亿。随着企业扩张,企 业的流动资金、资本金等还是比较缺乏的。因此,我们确实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融资,在这方面,国资委也非常支持我们。

正式打入美国市场

《21世纪》:2009年,中国南车的海外签约额达到12.4亿美元,未来几年,南车在继续开拓海外市场有哪些计划和目标。

郑昌泓:目前,中国南车海外业务在全球轨道交通的市场份额还不高,“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将市场份额提高至10%。

随着中国高铁在全球的崛起,中国“铁路外交”初现端倪,已有50多个国家希望中国铁路给予高铁技术和建设的支持。铁道部与多个国家成立了多个境外合作项目协调组,其中,中国和泰国、老挝的高铁项目有望2011年动工。

未来中国南车有可能迎来高铁产品出口和高铁技术输出的高峰。南车已具备向世界提供包括欧洲标准在内的高速动车组能力,产品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海外地铁、轻轨需求较大,近年来是南车出口重点产品,未来将是出口产品的核心。

未来几年,我们将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巩固中亚、南亚、东南亚、大洋洲等市场,以中东、南美洲、非洲为主要目标市场,继续加大拓展力度,加快动车组、机车、城轨地铁等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步伐。

近期,中国南车将在铁道部统一组织协调下,继续积极参与中美、中老铁路项目,以此为突破口,带动“中国创造”快速“走出去”。

目前,海外业务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10%左右,在“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将海外业务的比重提高至20%;目前,中国南车占海外高铁市场2%-3%,“十二五”期间,我们要将这一比例提高至10%。

《21世纪》:你提到南车将参与美国铁路项目,这也是中国高铁首次进军美国市场,有哪些具体合作计划?

郑昌泓:其实我们很早就在美国成立了工业电力电子研发中心,联合进行技术研发;最近又成立美国分公司,进一步考察了解了美国市场,为下一步进入美国市场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工作。

前不久,中国南车与GE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在美国建立合资公司来共同促进高速铁路及其他轨道交通技术在美国的推广发展。

本次合作,是基于中国南车在高、中速动车组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装备领域丰富的开发及运用经验,结合GE在泛美地区先进的制造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对美国铁路市场的深入了解,双方的合作将在美国建立一家技术领先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

这一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南车与GE公司将在美国本土制造高速列车,中国南车将向合资公司转让相关技术,意味着中国高铁走进美国市场。

反驳高铁“抄袭论”

《21世纪》:你讲到中国南车在高铁领域的出口优势,这一优势是技术优势还是成本优势?技术和成本两者之间,谁的优势更突出?

郑昌泓:技术和成本两方面都具有优势。

在“十一五”的前三年,成本优势比技术优势要大很多,2008年以后,在引进、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也就是说,随着中国高铁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后,技术优势在提高,超过了成本优势。

中国南车与GE的合作,就是技术优势的体现。

其次就是成本优势,我们中国制造的产品,成本优势在今后5年-10年还是存在的。不管怎么说,高铁制造的各种成本还是比欧洲、北美低一些。

除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最大的优势是我们的服务质量。从设计到最终交付产品,国外的企业需要18个月,我们6个月就可以完成。以后产品出现问题,我们的反应速度也是第一位的,在第一时间提供售后服务。

《21世纪》:一方面,中国高铁正在飞速发展,另一方面,中国高铁也引来了安全、技术“抄袭”等质疑,你怎么看待这些质疑?

郑昌泓:最近有人发出“中国高铁技术系抄袭”的指责,我认为这是没有理由的。

我们跟日本实际上是互相合作的,日本将技术转给中国铁道部,铁道部按规定付了专利费,转让多少、转让到什么程度都是有合同规定的。

转让之后,我们消化吸收技术,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到了时速350公里以上,而现在日本还没有达到这个速度。

因此,我们在引进的基础上做了创新。另外,我们国内外的合作企业从未就这个问题提出疑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787

借鏡篇》走出號子蓋財神廟 股市大戶變廟公 一次貪念賠掉逾十二億元的教訓

2011-1-31  TWM
 
 
 

昔日股市大戶鄭楠興曾是「喊水會結凍」的主力,賺到錢後想要成為上市公司老闆,卻因此捲入國票案被控涉嫌不法炒股,一夕之間賠掉逾十二億元。現在的他,當廟公並重拾股市投資,他深深體會到,做自己最在行的事,才不會走更多的冤枉路!

撰文‧林心怡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我會安分地在電信局上班!」坐在券商營業廳VIP看盤室裡、曾經叱吒台股的鄭楠興感慨地說。

眼前這位現年六十四歲的昔日股市大戶,已從絢爛歸於平淡,對照一手投資興建金山財神廟的「廟公」形象,當年征戰台股的意氣風發已不復存在。

場景拉到位於新北市金山、萬里交界的半山腰,金山財神廟坐落的位置,在風水學中有「虎耳穴」之稱,寒流來襲的周末午後,細雨冷風吹得人直打哆嗦,卻澆不熄鄭楠興「宣揚廟務」的熱情。

手握一束清香、虔誠膜拜的他,看來氣定神閒,當他滔滔不絕地闡述財神廟的種種靈驗神蹟時,很難想像,他就是昔日可以調度市場百億資金的「新嘉義幫幫主」,「全盛時期,我的身價大概有二十億元!」在一九八○年代的台股市場,鄭楠興是可以在股海中呼風喚雨的主力大戶。

「其實在早期台股主力股市操作盛行『養、套、殺』的年代,鄭楠興是相對『厚道』的,他不會坑殺散戶,股票操作也選擇相對有基本面的,且全盛時期手握資產可能不只二十億元,對照昔日身價,現在的確大不如前。」認識鄭楠興近二十年的資深分析師馬紀強如此形容。

八○年代三十萬元起家 六年賺千萬元從電信局的小員工,到身價二十億元的股市大戶,根據鄭楠興的說法,他是以三十萬元的資金開始投資台股,靠著丙種資金拉大投資槓桿。

「我 這輩子賺過好多個億元,但其實,只有在賺到第一個一千萬元時,我有特別強烈的富足感!」鄭楠興笑著說,還記得,當初買的人生第一支股票是在一九七二年,透 過抽籤買到的新紡,當時賺到二萬多元的獲利,要比電信局月薪六、七千元好上三、四倍,讓他醉心研究股市操作,當時他與台股投資大戶賈文中等人,還常常交換 資訊,互通市場訊息,直到七八年,短短六年的光景,就賺到人生第一個一千萬元,才讓他開始覺得自己是「有錢人」!「至於後來賺到的幾個億元,反而對我來說 並沒有太大的感覺。」一九八○年代,主力的力量主導台股市場。當時,鄭楠興錢賺得容易,千萬元的本金在股票市場快速膨脹,為人海派的他,也就跟著出手闊綽 了起來,「有一次,『新嘉義幫』的北中南朋友一起聚會,光是一晚的酒店錢,就付了高達七、八十萬元。」他如此形容。

有了錢,就想有名,也想要被尊重、被肯定。然而,鄭楠興用錯了方法,搞錯了方向。

「其 實我本身是節儉出了名的,不穿名牌,一餐一碗滷肉飯,就可以吃得很開心了。」鄭楠興解釋,有錢之後,邀約合夥做生意,或是求助的朋友不斷上門,或許就是急 著想被肯定的心態作祟,鄭楠興幾乎「有求必應」。「算算,光是朋友來調錢、倒帳,這些收不回來的呆帳,至少就有五億元之多。」「現在想想,如果當初好好地 做我的股票,不借人錢、胡亂投資,不貪戀作上市公司老闆的好名聲,我的日子會好過很多!」而在鄭楠興口中「讓我從英雄變狗雄」的關鍵一役,自然就是九五年 的「國票案」。

一九九五年,他被控與「國票案」主角楊瑞仁合作,以不法資金聯合炒股,並在三個月內,成功入主高興昌及台光兩家上市公司。詐貸百億元的楊瑞仁入獄十三年,於二○○八年出獄;鄭楠興則因違反︽證交法︾遭到起訴,曾被羈押九十七日之久,最終獲判無罪。

富 足後貪戀名聲 「從英雄變狗雄」鄭楠興在二○○八年聲請冤獄賠償,獲賠四十八萬五千元,他說:「要怪就怪我太貪,在股票市場賺到錢,就急著想當個受人景仰的企業家,沒想 到卻惹來一身腥。」「但,我的損失不只是惹來一身腥,在財富上,我損失了超過十二億元。」鄭楠興解釋,當時,是超級營業員郭銀芳主動找上他,「我有位身分 不便曝光的客戶,想要吃下高興昌,對方欣賞你的股票操作手法,認為把資金交給你,可以順利透過股票操作取得經營權。」據鄭楠興的說法,一心想當上市公司負 責人的他,被這「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沖昏了頭,一時失去戒心、見獵心喜,誤以為對方是神祕外資或企業家第二代,不僅答應合作,自己也投注大筆資金。沒想 到,入主上市公司的風光時間不到兩個月,國票案爆發,相關個股股價崩跌,也讓他的資產瞬間損失三分之二,「算一算,蒸發掉的錢至少超過十二億元。」受過 「國票案」事件的教訓後,鄭楠興的心境有了轉變,他不再對成為上市公司的經營者,有不切實際的憧憬,「若要說我人生還有什麼遺憾,就是無法把台光成功地經 營起來。」曾任台光名譽董事長的鄭楠興自我解嘲說,自己或許真的不是經營公司的料,所以當初讓出台光經營權,是希望公司經營更好,沒想到對方居然變賣公司 資產,弄到股票下市,讓他覺得真的有愧於員工。

雖然經營公司的理想,讓鄭楠興屢嘗苦果,但興建金山財神廟,卻讓他得到人生截然不同的成就與富足感。說起建廟的原委,鄭楠興至今回憶起來,自己也感到有點不可思議。

「原 本是友人想要建廟,邀我投資當董事長,我沒放在心上,但沒想到當天就夢到財神爺來說,只要幫他建廟就保佑我賺大錢。後來,我還半信半疑地到俗稱『天公 廟』,也是全國最大的宜蘭縣草湖玉尊宮,請示玉皇大帝,沒想到一連擲六個聖杯。」鄭楠興連珠炮似地說著一連串的「神蹟巧合」。

大起大落遇 「神蹟」 建廟做公益雖然「神蹟」這件事,每個人的感受不同,卻對他大起大落的人生下半場,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現在廟裡香火鼎盛,不論是○八年成立的「金山財神廟 慈善會」、「白米行善團」,還是「敬老行善團」,都是鄭楠興積極行善做公益活動的計畫,「透過不同形式的行善,讓我的生命更富有!」鄭楠興感性地說。

「經 歷過這麼多的大風大浪,台股還是我最有把握,也最在行的投資!」鄭楠興笑著說,目前有八成的獲利來源仍來自於台股。他指出,雖然現在投資股票不比當年的主 力時代,但他依舊會從產業趨勢、財務指標布局適合的好股票,偶爾與昔日的戰友賈文中、股市後輩古董張討論行情,而熟稔技術分析的他,也會留意周KD、月 KD黃金交叉向上的好股票。

「累積財富對我來說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現在回想,其實賺到千萬元,生活就很夠用了!」如今,鄭楠興不再貪圖當 上市公司老闆的風光,立志將財神廟發展成台灣知名觀光景點的他,更懂得知足,每周二天到廟裡、三、四天出現在號子VIP看盤室看盤,閒暇之餘海釣、泡泡普 洱茶。走過過去的風風雨雨,他覺得:做自己最在行的事,才是王道!

鄭楠興

出生:1947年

現職:金山財神廟董事長

台股投資資歷:39年

經歷:電信局員工

投資:投資股市要做足功課、抓對主流趨勢、順勢而為。

守成:宜避開意氣風發時,產生的不當投資、借貸給他人,有賺有守才是王道。

助人:金錢富足才有餘力幫助他人,達到心靈上的富足。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062

兩岸三地:「十二.五」買邊瓣? 因念

2011-3-10  AD




 

財爺本周心情, 想必七上八落,其實也是人一個,被批評、認錯、改過,人生如股市,漲、跌、調整,不外如是。不過,受人錢財,替人消災,如何面對,自己想!另一方面,身邊 豬朋狗友,知道突如其來多了6000大洋,甚至萬二,已經速速行動,Mac機、iPhone、iPad等,囊中物,毋須一聲多謝。

兩會仍然在開,會議報告上百萬字,不要說看懂每字每句,從中推敲往後財金政策發展,專家與否,可能沒有多大分別,因為「黨古文」,比港英時代的官字兩個口更難明白,何妨一直強調以法治國,也可以天天變。試問政策出台後,如何能擔保真的「有錢搵」?

宜只留意一兩個行業

例 如提過國內「十二.五」,開始稅制改革,包括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徵點,理論上人民可動用收入上升,自然可帶動消費意欲,這種社會經濟力量,也會影響一些行業 的發展方向。「打蛇隨棍上」,國內報道除了零售行業的樂觀前景,周邊服務性行業也會叨光,當然政府的主動出擊,甚麼《「十二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把 優惠政策投放在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好像事情完全可以預測,「金礦」落於信息服務、研發服務、物流服務和技術開發等,相信世事不會如此簡單。

了解中國市場的人,知道國家對着人民滙報工作,從來都是全方位的照顧,大至上萬億的分配,小至街市菜心價格,黨國為你籌謀,由此路進,要猜政策的落腳點,範圍之廣,可以想像。

對 於財力物力豐厚的投資機構,當然可以瓣瓣掂,但筆者一類的小型投資者,分散投資只怕落得慘淡收場。所以在「估」市裏頭,筆者屬意長時間留意一兩個行業,關 心國家政策對於這些行業的取態,甚麼樣的計劃、甚麼時候出台,從中把握股票的「進」,和最重要「出」的時間,因為在「滾滾長江」中,筆者的一「滴」水,算 老幾!

因念

[email protected]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111

「十二五」轉型之辯

http://magazine.caing.com/chargeFullNews.jsp?id=100241336&time=2011-03-26&cl=115&page=all

轉型目標能否如期實現,在於決策層能否把握好短期經濟增長和長期經濟穩定之間的平衡,能否實施制度體制的深層 次改革

財新《新世紀》 記者 霍侃

 

  每年全國「兩會」後第一個週末舉行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是中國政府與國際企業界、學術界和國際組織,探討新一年中國政策走向的平台。3月 19日至21日,200多位跨國公司領導人、國際組織高級官員和國際知名學者,第12次匯聚中國。

  今年正值「十二五」開局,因此參會者在關注通脹等短期問題的同時,也把目光放遠至未來五年,關注中國能否逐步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擺脫依賴 出口和投資的老路,激活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正由於此,今年論壇的主題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中的中國」。

3月19日至21日,200多位跨国公司领导人、国际组织高级官员和国际知名学者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牛光 摄

3月19日至21日,200多位跨國公司領導人、國際組織高級官員和國 際知名學者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牛光 攝


  中國政府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已經有約30年,正式列入五年規劃也有15年。「三個五年規劃已經過去了,但是實施結果並不如人意,問題 在哪裡呢?」一直致力於推動改革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敬璉提出疑問。

  在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看來,中國不能再單純以GDP作為指標,而應該把所有居民綜合受益程度作為一個指標。

  未來五年轉型目標能否如期實現,在於決策層能否把握好短期經濟增長和長期經濟穩定之間的平衡,以及能否實施制度體制層面的深層次改革來推動轉 型。

  斯坦福大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邁克爾·斯賓思坦言,在「十二五」規劃期間完成中國增長方式轉變,同時還要保持增長,確實是非常複雜的結 構性過程。

動力轉型:如何提高消費率

  來自哈佛大學的德懷特·珀金斯教授,是第11次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最近他在嘗試瞭解「中國非常特殊的GDP構成和含義」,因為改革開放至 今,中國居民消費在GDP中的比重不斷下降。

  1978年至2009年,中國的最終消費率從62.1%降至48%,居民消費率從48.8%下降至35.1%,最近十年下滑尤其明顯。

这些年,从内需和外需看,中国经济增长较多倚重外部需求;内需中,又更多依赖投资拉动。

這些年,從內需和外需看,中國經濟增長較多倚重外部需求;內需中,又更 多依賴投資拉動。


  剛剛發佈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將未來五年的年均GDP增速目標定為7%。降低GDP預期增速的做法受到歡迎,被視為中國更加關注經濟增長質量 的信號。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教授尼古拉斯·斯特恩看來,所謂高質量增長,首要內涵是增加內需,尤其是消費。

  斯賓思也持相似觀點。他認為,對需求的再平衡,最重要的問題是把總需求轉變到另外一種增長模式,從投資和出口轉向國內消費,「可以讓增長變得更 有持續性,並且避免邊際回報遞減的陷阱。」

  這些年,從內需和外需看,中國經濟增長較多倚重外部需求;內需中,又更多依賴投資拉動。

  2008年下半年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再次讓中國決策層意識到過度倚重外貿出口的脆弱性。隨著一系列拉動內需的經濟刺激政策實施,外需的貢獻率 和比重開始下降。2009年,中國貿易順差比2008年減少1000億美元,2010年比上一年再降低126億美元。

  今年2月,中國出現73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商務部部長陳德銘3月20日透露,3月第一旬也是逆差,預計一季度整體有可能是逆差,全年貿易順差佔 GDP的比重,將在去年3.1%的基礎上進一步下降。

  中投國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遵義樂觀地認為,按照這兩年的趨勢, 「十二五」規劃期間會實現進出口平衡。

  內外需趨向平衡,當然是好消息。美中不足的是,在內需中的兩大組成部分——投資和消費,依然不平衡。「長時期存在的過度儲蓄和消費不足情況繼續 存在」,吳敬璉認為,消費乏力的原因在於,中國長時期以來採取投資驅動的增長模式,導致投資回報率不斷下降和消費率持續下降。

  最終消費需求的主體有政府、企業和居民。這幾個主體中,摩根士丹利公司(亞洲)非執行主席史蒂芬·羅奇認為,未來,中國消費者可能需要扮演更重 要角色,成為中國經濟成長的動能。

  居民消費率會自我修正、自動提高嗎?德懷特·珀金斯假設,若家庭消費每年增長10%,GDP每年增長6%,則十年後,最終家庭消費佔GDP的比 重將會上升到51.6%。

  不過,珀金斯對這種假設情形在中國成為現實並不樂觀,「在中國,這顯然一個不太實際的假設」,因為即使中國的家庭消費出現增長,其增速也會比較 緩慢。

  「十二五」規劃綱要籠統提出要「提高居民消費率」,但到底提高到多少,並沒有明確的量化指標。

  對於如何挖掘居民的消費需求,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3月20日介紹,中國政府將多措並舉,包括實施就業發展優先戰略,以及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 合理調整國家、企業、個人的分配關係,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未來五年,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實際增長達 到7%以上」。

  的確,城鄉居民家庭實際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是中國實現長遠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珀金斯提出,問題在於,中國是否有能力通過一種機制,提高每一個中國人的收入水平,這需要加大公共投資。「中國把很多錢投在了鋼鐵產能擴大這樣 的投資上,如果把這筆錢直接投在老百姓收入增加上,得到的效果是一樣的。中國是付得起這筆錢的。」

  在增加公共投資的微觀層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部長葛延風提出,要完善定價機制,讓公共投入真正轉化為公眾的福利。過去有些領域 公共投入增加,但是由於沒有跟最終產品的定價聯繫起來,老百姓的福利水平並沒有得到改善。「在基本公共服務領域,降低個人自付比例應該是一個基本的方 向。」

  「如果在『十二五』期間,中國在提高勞動者收入方面能有很大進步的話,中國就會在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政治進步方面取得新的改變」,新加坡國立 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稱。

產業轉型:服務業和新興產業能否勃興

  「中國轉變增長方式,應該更多發揮服務業的作用,而不是強調工業和投資是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柱」,世界銀行常務副行長斯莉·穆爾雅妮·英德拉瓦蒂 (Sri Mulyani Indrawati)在3月20日的午餐演講中指出。

  英德拉瓦蒂建議,實行前瞻性改革,應將資源導向於新環境下需要擴大的部門、經濟活動和領域。具體包括改善私營部門、服務型企業、小企業和農村地 區融資機會;取消對土地、資本、能源及其他資源工業投資品的補貼。

  目前,中國還是一個服務業比重較低的國家。2010年末,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43%,比2005年提高了2.5個百分點,沒能完成「十 一五」期間累計提高3個百分點的預期目標。

  「十二五」規劃的預期目標是服務業增加值比重累計提高4個百分點,到2015年末達到47%。即便如此,與全球60%以上的平均水平相比,仍然 是偏低的。

  「中國在消除服務業發展制約,擴大向私營部門開放服務業方面還有很大空間」,英德拉瓦蒂認為。她提出的改革措施之一是,促進永久化城鎮化發展。 因為城鎮居民比農村居民消費更多,尤其是在服務領域的支出更高,因此,更大規模的永久性城鎮化,能夠刺激服務業發展。

  「十二五」規劃提出的城鎮化目標是,城鎮化率從目前的47.5%提高到51.5%。

  此外,羅奇認為,要培育做大服務業,希望在批發零售業、物流業、醫院、醫療保健等領域,進行大量的投資和交易活動。

  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在內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政府確定的未來五年產業結構轉 型的方向。

  對於如何發展七大產業,斯坦福大學教授斯賓思強調,不應該再由計划來主導市場,因為中國已經進入市場經濟,市場的作用越來越大,「國家繼續保持 主導性的所有者地位,這可能並不是一個好主意。」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3月20日在回答政府發揮什麼作用的問題時稱,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政府最重要的角色是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企業無 疑是主體,「中央政府投入也罷,地方政府投入也罷,只能是輔助性的、階段性的,最主要的投入主體和產業化主體還應該落在企業頭上。」

  吳敬璉擔心的是,用舊體制執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的新方針,結果是,在政府主持之下,技術升級和新興產業的發展,都會造成很嚴重的投資效率降低。 所以,他特別強調,真正實現轉型,根本動力在於改革,「這種改革需要有頂層設計和實施方案,而不是一些零碎的、個別的政策調整。」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612

賺十二億人商機 星巴克三度勇闖印度

2011-4-18  TCM




三月最後一天,印度政府公布人口普查初步結果,總人口正式突破十二億,人口與經濟成長速度都緊追中國之後。

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指出,由於新增年輕勞動人口大量投入市場,印度正值經濟學家所謂的「人口紅利」(demographic dividend)階段,很快就會躋身影響力巨大的國家。

經濟學有一派觀點認為,當人口結構中,適齡勞動力(十五歲到六十四歲)占總人口比率高過須被撫養的人口占比時,有助於經濟發展,這便是一個國家的「人口紅利」。

不少國際企業預見龐大人口紅利所象徵的商機,近來積極布局印度市場,其中不乏曾經兩度退場,如今捲土重來的星巴克(Starbucks)。

年 成長三○%太誘人 這回改採合資方式進攻 一月中,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報導,全球最大連鎖咖啡企業星巴克將再度叩關印度,不過這次它放棄獨資的企圖,改與當地栽種並供應高品質咖啡豆的企業塔塔咖啡(Tata Coffee Ltd)合資。

印度是世界最大的飲茶國家,星巴克卻越挫越勇,三度叩關,與近年來經濟蓬勃、中產階級興起息息相關。根據市調 單位「Tea and Coffee Asia」,中國和印度躍居亞洲咖啡銷量成長最快的兩大市場,雖然印度的年消耗量相對偏低,但零售規模年年成長,而且每年以三○%速度攀升。

不過,印度市場還有著普查統計不到的特殊性。《華爾街日報》分析這個「徘徊在十字路口的大國」:種姓社會的封閉,讓它保有其迷人面貌,卻也築起文化隔閡;勞動力雖然豐沛可觀,但教育程度落差巨大、天性散漫等主、客觀不利條件,在在挑戰西方人的管理方式。

創 下寶萊塢最高票房紀錄的《三個傻瓜》(3 Idiots),以喜劇手法批判印度荒謬的戶政與教育體系,國際貨幣基金(IMF)經濟學家艾雅爾(Shekhar Aiyar)也呼籲:「人口結構變化是過去三十年來印度成長重要的元素,但若不能讓下一代安心生活,二十年的改革就一文不值。」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15

永安郭家十二億再戰江湖


2003-9-11  NM




上月底,銅鑼灣廣場一期招標求 售,十一個財團分別入標,當中包括銅鑼灣兩大地主,希慎及華人置業爭相角逐。誰也料不到,結果竟然爆冷,物業最終由沉寂十多年的永安郭家,以高於市場預期 的十二億元奪得。繼富麗華酒店傅家後,香港又一老牌家族重出江湖。市場一直揣測,永安會將銅鑼灣廣場一期,改裝成永安百貨公司,但實情卻並非如此。由郭泉 家族控制的永安,除了是香港百貨業鼻祖之一,還在二十世紀初進軍上海,令當時本來相當繁華的十里洋場也為之側目。時至今日,永安這百年祖業傳至第三代郭志 樑兄弟,但百貨生意已風光不再,而且連年虧蝕。由百貨起家,後靠地產大富的郭家,已有所部署,準備捨百貨,全攻地產。永安郭家近年轉向低調,即使今次一擲 十二億投得銅鑼灣廣場一期,亦只派出發言人,表示交易與上市公司無關。今次買入項目的,是永安地產證券有限公司,大股東是郭家第三代第五房的郭志樑兄弟。郭志樑兄弟,亦是上市公司永 安國際的主要股東。他們今次購入的銅鑼灣廣場一期,集合商場及寫字樓,總樓面面積共二十五萬六千呎,作價十二億即平均每呎四千七百元。現時該廈空置率少於 一成半,每月租金約六百萬,回報率六釐。原來,銅鑼灣廣場一期與郭家早有淵源。八十年代尾,為原業主麗展設計這幢物業的,就是郭志樑的堂兄郭志舜,所以今 次投標之前,郭志樑也曾向志舜「攞料」,例如問清該座大廈的樓面面積,有沒有僭建物等。郭志樑兄弟今次重鎚出擊,皆因看好地產前景,郭志樑書面回覆本刊: 「本公司能投得銅鑼灣廣場第一期,當對香港未來物業市場投以信心,更憧憬是次投資,能為公司將來業務有所得益。」

第五房資產豐厚郭志樑與三 名親弟弟,於三年前私有化永安集團,現持有不少貴重資產,包括中環永安集團大廈三十、三十一樓,油麻地永安九龍中心約三成半業權,以及新加坡、美國一些物 業;據私有化文件披露,這批資產當時約值六億四,另外還有十四億現金,相當「疊水」。因此郭志樑兄弟有彈藥以高於市場預期兩成,搶購銅鑼灣廣場一期。而郭 志樑成為郭家頭號人物,原來只是近十多年的事情。曾是百貨業大王的永安郭家,第一代郭泉郭樂兄弟在澳洲經營果欄,至一九○七年,回港創立永安百貨。「永 安」名字寓意「永保安寧」。現時持有永安百貨的上市公司永安國際,早於戰前已上市。郭家其後還進軍保險、銀行及地產業務,並在七三年把這些業務,以永安人壽名義上市,其後改名為永安集團,擁有永安國際。

醜聞動搖管理權原有兩間上市公司的郭家,後人逐漸移居外國,八三年,第二代最後一個代表人物,五叔郭琳珊離世後,兩間永安系上市公司, 股權主要由第三代第三房的郭志權、郭志匡兄弟,以及第五房的郭志樑、郭志桁兄弟持有。而兩公司的管理權,旗艦永安集團由郭志權出任主席,其弟志匡則負責附 屬銀行業務;至於經營百貨的永安國際,則由郭志權的三姑姐陳郭惠珍做主席。就在郭志權兄弟掌權期間,永安集團卻爆出醜聞。八三、八四年中英談判,香港樓市 暴瀉,引發一輪銀行風潮。永安銀行於八五年,須股東集資一億二解困。八五年八月底,核數師發現永安銀行出現龐大虧損,年底港府邀請恒生注資接管永安銀行, 始發現永安銀行的全部資產,以及剛集資而來的一億二,全部蝕清外,更揭發患有癌病的郭志匡,曾以五百多萬抵押,向銀行借貸七千多萬元。喜歡賭兩手的郭志 匡,在永安銀行爆煲前幾個月,在美國去世,那筆貸款一去無回。永安銀行最後要重組注資,恒生持股五成五,控制權不保。

第三代主攻金融郭家第三房,因醜聞而退出永安集團管理層,管理權遂落在第五房手中,由郭志樑接任做主席。同年,郭志樑兄弟增持兩間上市公司股 權,成大股東。郭志樑上場後,主要集中火力於金融及保險業務,對百貨用心並不多。直至九五年前後,料理百貨的三姑姐陳郭惠珍,及當永安國際總經理的第四房 堂兄弟志仁相繼退休,郭志樑才派親弟志一全權孭起百貨生意,但永安百貨自此連年見紅。在永安打了十多年工的鄭先生憶述,上一批掌管永安百貨的郭家中人,做 事親力親為,「以前啲老闆緊張好多,陳郭惠珍自己睇番女裝,另外志雄(第一房)負責形象設計,佢成日來睇貨品擺成點,見到擺得唔靚會親自郁手去換過 display。以前喺永安做的員工,都好有歸屬感,因為老闆都好親民,好像志仁喜歡踢波,永安就搞咗支足球隊。而每年三月永安百貨的員工會一齊去春茗, 最高峰時期試過一百四十幾圍。」鄭先生回憶道。

百貨流血不止自九四年起,永安國際的主要盈利,來自地產及海外業務,例如澳洲墨爾本及美國德 薩斯州的商業大廈,去年帶來二億四千萬盈利。另外,於九二年收購五成美國大昌行汽車,其銷售亦是盈利的來源。全靠這些「副業」,永安國際全年總計才有錢 賺。反觀百貨業務,過去五年累積蝕了六億八千萬元。永安在九三年全盛期,共有十三間分店,其後因虧蝕陸續結業,至今只餘六間,分別是上環總店,油麻地永安 Plus,及位於九龍灣、黃埔、太古城及愉景灣分店,除了頭兩間旗艦店,其餘分店規模較細。持有永安國際股份的郭志權幼弟志舜預期,永安或會進一步關閉分 店,下一個目標可能是德福分店,估計最後只保留中環總店及九九年才落成的油麻地永安Plus。

望保着旗艦店「六間(永安)已經好多,就算日 本大型百貨公司,都唔會有咁多間。做百貨根本就無錢賺㗎,繼續經營永安百貨,只係因為呢盤係家族生意,由阿爺開始做起,作為郭家的後代,我覺得應該繼續 做。」郭志舜說。永安近十年大倒退,被日資百貨遠遠拋離,皆因其市場定位模糊。好像新開的油麻地永安Plus,地下那層有不同名牌化妝品專櫃,就如走高檔 路線的崇光百貨一樣,但樓上賣的卻是名不見經傳的Leo男裝,平價的Wanko及Bess女裝。永安其餘分店,貨品種類更是雜亂奇怪,例如德福分店,有特 價攤擺賣平價玉器、文具。而永安的老牌管理作風,亦嚇怕不少專櫃夥伴。在永安已擺了十多年專櫃的雅芳婷,老闆許章榮如此評價:「我們在日本百貨公司設專 櫃,他們平時會抽三成至四成佣。有時我們想做特價催谷貨品,日資百貨也願意配合,肯抽少些成數,甚至只收一成半。但永安卻收得好緊,專櫃抽佣比其他百貨公 司高百分之五,也不會理會你有無做特價,企硬收三、四成,咁我便將特價貨擺在其他百貨內賣囉。永安就這樣,趕走咗好多想入去開專櫃的客。」他表示這幾年永 安開始有所改變,與專櫃租客的分成較有彈性。然而,永安已扭轉不了頹勢。永安百貨今天已日落西山,不少員工表示,現時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希望二○○ 七年慶祝一百周年時,永安仍可保着自置物業的上環總店及油麻地分店。而郭家第三代各房後人也來往不多。郭志權退出永安集團後,現自行投資健康食品,問他堂 兄弟郭志樑收購銅鑼灣廣場一事,他只說:「我唔想講關於永安嘅事。」他的親弟志舜表示,他與志權一年大概見面三次,至於與堂兄弟志樑一房,更只會因公事而 通電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45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