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北愛:和平墻下尋和平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3654

北愛人賦予隔離墻以“和平”之名,是因為這里混居的天主教徒與新教徒總是爭鬥不止,豎起高墻,能擋住不少雙方互擲的石塊、酒瓶,或是汽油彈。(嘉月供圖/圖)

(本文首發於2017年3月23日《南方周末》)

近日,筆者去和平墻,正逢北愛議會選舉。不久前,北愛政府內“統一派”與“民族派”組成的聯合政府因一派領導人辭職而解散,新一輪議會選舉被迫提前。這被認為是10年前北愛沖突兩派組成聯合政府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

是築高墻還是通大路?

這是每個時代和民族都繞不過去的問題。

筆者收藏了一小塊柏林墻的碎片,上面油漆噴塗的標語已經難辨,筆者開始懷疑,墻是否都會倒掉?現在,筆者來到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要去看看這里知名的和平墻。

哪有那麽恐怖?

和平墻並非一堵墻,而是城市各處居民區里好幾段隔離設施,有的是磚築,有的是隔離板加鐵絲網,三四米高,最長的綿延幾公里。北愛人賦予隔離墻以“和平”之名,是因為這里混居的天主教徒與新教徒總是爭鬥不止,豎起高墻,能擋住不少雙方互擲的石塊、酒瓶,或是汽油彈。

北愛的朋友告誡筆者註意安全,和平墻附近不太安全,最近還有遊客大巴被飛來的石塊擊中,據說還有人被墻兩邊“準軍事組織”的冷槍所傷。朋友建議筆者像其他遊客一樣,坐著出租車從墻邊駛過,最多停下來拍張照。但筆者還是選擇步行參觀。

哪有那麽恐怖?

那和平墻的墻頭上明明還有鴿子在漫步。墻兩邊的居民區靜悄悄,站在墻這一端,聽得見對面的車響。有幾段墻面上噴塗著各派的政治塗鴉,有的呼籲釋放政治犯,有的要求愛爾蘭統一,有的強調北愛是英國領土。隔離墻斷斷續續,我常常走著走著就從掛著愛爾蘭共和國國旗、要求結束英國在北愛統治的天主教徒居住區走到了掛著英國米字旗的新教徒居住區,不知不覺。

幾所學校就建在高墻下,教室窗外就是高墻。墻邊的住家柵欄里,還立著上個聖誕節買來後沒來得及清理的聖誕樹。這讓我想到,墻兩邊的人過的是同一個聖誕節。

外人很難理解,為什麽北愛的天主教徒與新教徒有如此深仇大恨。在一處墻面上,有遊客就寫道:“既然你們都信仰同一個上帝,為什麽不和平相處?”在整個歐洲,“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的宗教理念早已有之,北愛天主教徒與新教徒的沖突可以看作全歐教派沖突的一例。但北愛的情況又因為英國變得更加特殊。

北愛的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人數相當。僅從外表和語言上,北愛人自己也很難分辨誰是哪個教派。但大部分天主教徒認為自己是愛爾蘭人、支持以“愛爾蘭統一”為訴求的新芬黨、稱北愛第二大城市為“德里”;新教徒則認為自己是英國人、支持與英國保守黨有密切聯系的北愛統一派政黨、稱北愛第二大城市為“倫敦德里”。事實上,在貝爾法斯特,只要和當地人聊上幾句,就可以從他們對英國的態度、對黨派的支持等方面基本判斷他的教派。

其實,教派只是戴在每個北愛人身上最容易識別的一枚“身份徽章”,沖突的背後是對英國殖民北愛的不同態度。

北愛再現獨立浪潮?

數百年間,紡織業的競爭、土地租金的競爭、議會議席的競爭,都讓“先來者”與“後來者”、“民族派”與“統一派”等身份標簽歸於“天主教徒”與“新教徒”這一二元零和身份體系,並最終以宗教沖突的形式出現。即使沒有宗教信仰的北愛人,也因自己的出身被歸入其中,被迫成為某個陣營的戰士。

歷史敘述、政治需要和現實利益就這樣凝結在一起。即使是那些為了在新土地上立身、世代辛勤勞動的新教徒,在這樣的話語敘述中,也成了“靠和英國關系近而獲得各種利益”的派別,與“被殖民”“被剝奪”“被壓迫”的天主教徒成了死敵。許多愛爾蘭的天主教徒在與英國殖民者的沖突中,被迫徙居美洲新大陸,並為美國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立下汗馬功勞。包括羅斯福、肯尼迪、尼克松、克林頓在內的14位美國總統有愛爾蘭血統。

1920年,英國政府在愛爾蘭建立南北兩個議院,分管南部26郡和北方6郡,給了愛爾蘭有限的自治。1921年,英愛簽訂協議,建立自由州,南部26郡從聯合王國獨立。之後,自由州宣布建立愛爾蘭共和國,北愛問題也就此產生。

上世紀60年代起,“統一派”與“民族派”武裝力量爆發沖突,“血腥星期五”“炸彈襲擊”“絕食抗議”讓北愛一度成為世界輿論關註的焦點。“民族派”的武裝組織“北愛共和軍”直接襲擊英國軍隊,並在英國全境發起炸彈襲擊。例如,1974年的英國議會爆炸案,就造成十余人受傷,議會建築嚴重受損。而“統一派”的武裝力量也襲擊天主教徒居住區,在天主教徒聚集的酒吧制造炸彈襲擊。為減少北愛大城市居住區內的教派沖突,英國軍隊於1969年起,開始在貝爾法斯特建造和平墻。

巴以、印巴、非洲——大英帝國的殖民在全世界留下民族分治問題,也在自己的後院留下北愛這枚“定時炸彈”。在英國選擇“脫歐”的刺激下,在蘇格蘭力爭“二次公投”的示範下,選擇“留歐”的北愛是否會再次出現獨立浪潮、引發英國內亂?

和平墻何時倒掉?

近日,筆者去和平墻,正逢北愛議會選舉。不久前,北愛政府內“統一派”與“民族派”組成的聯合政府因一派領導人辭職而解散,新一輪議會選舉被迫提前。這被認為是10年前北愛沖突兩派組成聯合政府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北愛爾蘭人不得不再次站到投票箱前。

在貝爾法斯特市中心的一個小學門前,蒂爾德里正在寒風中為支持“愛爾蘭統一”的新芬黨拉票。她說,北愛人通常根據宗教信仰來選擇自己支持的政黨,但英國“脫歐”也許會帶來改變,即使是清教徒也不願看到北愛與愛爾蘭目前人員自由流通的邊境成為“歐盟區與非歐盟區”的“硬邊境”,因此很多人會選擇投票給反對“脫歐”的新芬黨。

曾經,北愛與愛爾蘭之間的邊境上有英國軍隊駐守。動亂時期,這里是軍事要塞。現在,每天有大約3萬人次在北愛與愛爾蘭共和國之間500公里的邊境線上自由進出,無需任何旅行文件,這常常被視為和平進程取得成功的重要象征。

曾經住在高墻下的出租車司機布萊恩告訴我,比起他小時候,現在墻兩邊的氣氛已沒那麽緊張,但“墻還是不拆的好”。布萊恩是個新教徒,現在他常常去墻那里的商店買東西,但卻不會去對面的酒吧喝酒,因為“怕挨揍”。那天正逢天主教“聖灰星期三”,布萊恩讓我看那些用棕枝灰在額頭上畫出十字架的人,並冷冷拋下一句:“天主教徒。”

在聖安妮大教堂,一個84歲的新教徒告訴我,他在二戰期間看見過貝爾法斯特街頭成排的屍體。但他印象更深刻的,是1968-1998這30年北愛“動蕩時期(Troubles)”,街頭巡邏的軍車、路障,爆炸案、槍擊案成天占據著報紙頭條,市中心最繁華街道上的歐羅巴大酒店經歷三十多次炸彈襲擊,成了“全球挨炸次數最多”的酒店。

“當年因為我幫一個天主教朋友找工作,被那些新教朋友罵作‘混蛋’,”老人笑著回憶,“現在在城市中心,不同教派的年輕人更願意溝通,但在居住區仍有隔離。”

在一些天主教徒居住區,英國標誌性的紅色郵筒被人用油漆塗成綠色——代表愛爾蘭凱爾特文化的顏色。媒體此前的調查發現,北愛不同教派年輕人的“跨教派朋友”人數仍然比“同教派”朋友多得多。

也許重建信任需要幾代人。今天,和平墻兩側的居民區內都建有紀念園,人們為當年武裝沖突中犧牲的戰士送上鮮花,紀念園的墻壁上噴塗著醒目口號:“以防我們忘記”。墻這頭的“英雄”,在墻那頭則被稱為“恐怖分子”。

雖然仇恨短期內仍難以消弭,但北愛也很難再回到此前的教派武裝沖突亂局。30年內亂導致超過3600人喪生、3萬人受傷,這對人口不到200萬的北愛來說,刻骨銘心。自從1998年《貝爾法斯特協定》簽訂後,北愛爾蘭自治政府、愛爾蘭政府和英國政府在美國的壓力下實現和解,和平觀念已深入人心。

即使是支持愛爾蘭統一的北愛天主教徒也承認,現在要北愛脫離經濟實力更強的聯合王國、並入愛爾蘭,“似乎還不到時候”。

就在北愛議會選舉前,柏林市長將一段3.6米高、2.1米長的柏林墻墻體贈送給北愛市政府。這份意涵深刻的禮物引發了北愛媒體的討論:柏林墻從開始修建到最終倒掉花了28年,北愛的和平墻何時倒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042

英國提前大選背後: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又欲獨立

在距離英國上次選舉不足兩年,距英國脫歐公投10個月,距英國首相特雷莎•梅入主唐寧街10號僅9個月之際,梅宣布英國人很快將面臨更大的政治沖擊波:6月8日提前舉行選舉。

目前的民調顯示,梅領導的保守黨在選舉中有較大優勢,甚至有民調專家認為,幾乎可以確定保守黨將贏得大選,但英國和歐盟的脫歐談判將令此次選舉比以往多數時候都更加複雜。

尋求自行決策權

根據英國2011年通過的固定期限議會法案,梅需要得到下議院三分之二的支持才能進行提前選舉,然而預計這只是走個過場而已,目前主要反對黨領導人均已表示支持提前選舉,因此目前看來提前選舉已成定局。

最大的反對黨工黨黨魁科爾賓(Jeremy Corbyn)表示自己的黨派將支持提前大選,工黨已做好準備“把大多數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自由民主黨黨魁法倫(Tim Farron)則稱這是一次能改變國家方向的機會。綠黨聯合領導人盧卡斯(Caroline Lucas)也對此表示歡迎,稱綠黨將為英國帶來積極的未來。

反對黨將提前選舉視為一次政治良機,但現實情況是,對反對黨來說,此次選舉的時間點非常令人不安。根據民調機構YouGov的最新民調,工黨的支持率比保守黨低了約20個百分點。博彩公司給出的工黨在選舉中比保守黨贏得更多席位的賠率為10比1。

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評論稱,更可能的情況是梅將能夠擴大其在議會的足夠多數票,從而使她無論是在和歐盟的脫歐談判中還是在設定國內議程的時候都擁有更多的自由甚至自行決策權。當然,她也沒有忘記自己缺少選民的“直接授權”,她從未贏得過大選勝利,她接任卡梅倫成為英國首相是因為保守黨領導人的身份。

梅在宣布提前選舉的聲明中暗示,這是一個治愈脫歐分歧的機會。她說:“國家正團結在一起,但威斯敏斯特(議會)沒有。”

盡管英議會上下兩院分別投票通過了脫歐法案,授權首相啟動脫歐程序,但民調和街頭示威活動顯示仍有很多人在苦苦堅持,反對脫歐。贏得一場大選的勝利能讓梅更有底氣,能讓她理直氣壯地稱選民支持她“硬脫歐”。

“金磚四國”概念首創者、英國前商務大臣奧尼爾(Jim O'Neill)則評論稱,梅提議提前舉行大選是一種具有投機主義傾向的政治行為,利用工黨在民調中的疲弱表現來為自己爭取利益。“你們看看最新民調就會知道,保守黨遠遠領先於主要反對黨。”他如此表示。

同時,這樣做也存在風險,其中之一就是政府需要付出近2個月的時間和精力,要知道英國和歐盟的脫歐談判只有2年的時間,大選就占掉了近十分之一,令原本就已頗為緊張的窗口期更加短暫。不過,有觀察家稱,可能梅認為在今年9月德國大選前脫歐談判不會有太大進展,所以損失9月之前的2個月也沒什麽大不了。

蘇格蘭和北愛爾蘭?

另一個複雜的因素是蘇格蘭和北愛爾蘭局勢的不穩,有分析認為,梅希望在和歐盟正式談判前,能有強大的民意作為支撐,說服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保證內部團結。

就在今年3月英國議會上下兩院分別投票通過脫歐法案的當天,蘇格蘭首席大臣斯特金(Nicola Sturgeon)在愛丁堡發表講話,確認她將領導蘇格蘭地方議會向英國政府尋求發起第二次獨立公投的法律授權。斯特金稱,蘇格蘭舉行獨立公投是保護蘇格蘭利益的必要一步。蘇格蘭人民必須擁有在“硬脫歐”和成為獨立國家之間選擇的權利。

梅隨後拒絕了斯特金關於舉行第二次蘇格蘭獨立公投的要求,她說如果現在舉行蘇格蘭獨立公投,將會使英國在脫歐談判中難以達成有利的協議。這對蘇格蘭人民也不公平,因為他們不了解未來與歐盟能達成何種關系,也不知道獨立後的蘇格蘭何去何從,卻在這個時候就被要求作出這個關鍵的決定。

有英國媒體評論稱,同樣的,為什麽現在英國人民在不了解未來與歐盟能達成何種關系的情況下,卻被要求做決定選舉出新的國家領導人。

在北愛爾蘭,根據權力分享協議,北愛爾蘭政府必須由統一派政黨和民族派政黨共同管理。然而,在3月的北愛爾蘭地區議會選舉後,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組建聯合政府談判失敗,北愛爾蘭可能會進行重新選舉。值得關註的是,經過此次選舉,新芬黨在議會的議席大幅增長,僅比民主統一黨少1個席位。在英國脫歐公投後,新芬黨已多次表示北愛爾蘭可能發起脫離英國的公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227

中國遊客北愛遭掟石襲擊

1 : GS(14)@2016-08-07 02:13:31

■中國客乘搭的旅遊巴車窗被砸碎。


北愛爾蘭發生罕見華人遇襲案!八名中國遊客近日前往當地旅遊時,遭當地民眾用石頭攻擊他們乘搭的汽車,車窗玻璃被砸碎,幸無人受傷。受驚的中國遊客因而中斷行程返回酒店休息。警方正調查事件,貝爾法斯特市市長譴責施襲者。八名中國客來自同一個家庭,首次到北愛旅遊,香港時間周三(3日)抵達首都貝爾法斯特後,租用小型旅遊巴由機場出發,預定到訪貝爾法斯特多個景點。傍晚5時左右,當車輛行經著名景點Divis Tower時,突遭途人掟石襲擊,旅遊巴側面車窗玻璃碎裂。旅遊巴司機庫爾特說,案發後他將旅遊巴停在聖彼得大教堂的停車場時,有年輕人走近向他破口大罵,但不知道是否這些人向汽車扔石頭。中國客沒有受傷,但因受驚無心繼續旅程,要求返回酒店,旅遊巴公司亦取消當日行程。庫爾特又指,經常帶遊客觀光,從來沒遇過攻擊。市長京士頓(Brian Kingston)指,任何暴力行為都不能接受,如若涉及種族主義意圖,則更是可恥。英國廣播公司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806/1972516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4657

北愛副首席部長請辭或阻脫歐

1 : GS(14)@2017-01-12 08:03:10

北愛爾蘭正醞釀足以震撼全英國的政治危機。支持英國留歐的新芬黨籍副首席部長麥吉尼斯前日宣佈請辭,勢將觸發北愛議會提前舉行大選,即使撐脫歐的民主統一黨料能保住最大黨地位,引發的動盪亦可能影響英揆文翠珊啟動脫歐的時間表。


政局亂上加亂


麥吉尼斯在可再生動源項目上,跟民主統一黨籍首席部長范愛玲不咬弦,炮轟她態度傲慢,逼納稅人花費數以億計英鎊埋單,憤而請辭。新芬黨原應在一周內另覓人選填補麥吉尼斯辭職後的空缺,但新芬黨斷言拒絕,意味着近10年的執政聯盟即將瓦解,須在六周內大選。文翠珊計劃3月底前按《里斯本條約》第50條啟動脫歐,與北愛預計大選日期接近;加上北愛選民在去年公投中壓倒性地支持留歐,令脫歐與歐留之爭,將無可避免地成為北愛大選的關鍵議題。此外,麥吉尼斯更推動重新談判1998年為中止暴力衝突而簽定的和平及分權協議,誓言大選後北愛「決不回到現狀」,「新芬黨不會容忍,我們需要一個能讓人民當家作主的選舉」,令政局亂上加亂。分析預料,民主統一黨與新芬黨的第一、第二大黨地位仍可保持,但在六周選舉期內,北愛將沒有正常運作的政府,難以在文翠珊啟動脫歐時充份反映北愛的志願。其中最具爭議的是,文翠珊政府或中止英歐公民自由過境,令愛爾蘭與北愛的邊境現狀出現變數。法新社/英國inews網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1/1989314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2142

北愛提前大選或影響脫歐時間表

1 : GS(14)@2017-01-18 22:21:17

英國啟動脫歐在即,北愛爾蘭聯合政府前日卻宣告瓦解,提前於3月2日大選,其間沒代表參與啟動脫歐,北愛事務大臣博敬誠強調不影響脫歐時間表。這場政治危機始於一項可再生熱能計劃嚴重超支,民主統一黨的北愛首席部長范愛玲拒絕下台以便當局調查事件,新芬黨的副首席部長麥吉尼斯(Martin McGuinness)憤而請辭。在首相文翠珊居中調停下,新芬黨仍沒在一周內另覓替補,令兩黨分權政府倒台。民主統一黨和新芬黨分別代表新教和天主教選民,教派分歧過去一直反映在選舉結果,因此預料3月大選兩黨議席變化不大,倘屆時兩黨無法重新籌組政府,倫敦將有權接管北愛爾蘭。


面臨法律挑戰

北愛事務大臣博敬誠表示,英國政府在3月底前啟動脫歐的計劃將如期進行,而文翠珊已向范愛玲及麥吉尼斯強調求同存異,確保北愛能在脫歐事務中發聲。但聯盟黨議員娜奧米朗警告,文翠珊在北愛權力真空之際啟動脫歐,或將面臨法律挑戰。英國《獨立報》/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18/1990076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3048

最高院裁毋須諮詢威爾斯、蘇格蘭、北愛

1 : GS(14)@2017-01-26 18:08:11

英國最高法院雖裁定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須先徵國會同意,但毋須諮詢威爾斯、蘇格蘭及北愛爾蘭三個分權議會,為文翠珊政府掃除一大障礙,因蘇格蘭及北愛都強烈反對脫歐。


為文翠珊政府掃除障礙

蘇格蘭在公投通過脫歐後曾有聲音要求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對脫歐厭惡不言而喻。蘇格蘭首席部長施雅晴回應裁決,指文翠珊政府有政治義務諮詢三個分權議會,否則「聲稱蘇格蘭是對等夥伴的話只屬空談,理應保障我們利益的分權下放協議亦只是白紙一張」。施雅晴早對裁決打定輸數,據報將要求蘇格蘭議會就第50條件出表決,製造輿論壓力,迫使反對黨支持她要求蘇格蘭留在歐盟單一市場的主張,文翠珊政府已表明反對這點。施雅晴昨在當地報章《每日紀錄報》撰文,表明無論如何「我會確保蘇格蘭議會能就第50條投票。若英國政府不顯出對蘇格蘭的尊重,我會保證蘇格蘭人能自決命運」。公投中56%選民投留歐票的北愛,原本打算若在脫歐進程中取得話語權,將反對啟動第50條,如今如意算盤難打響;至於公投中投脫歐者居多的威爾斯,表示歡迎裁決。路透社/英國《衞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125/19907799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4111

歐盟通過英分手談判綱領先解決公民權 分手費 北愛問題

1 : GS(14)@2017-04-30 15:20:49

歐洲聯盟昨天在布魯塞爾召開峯會,英國以外的27個成員國領袖聚首一堂,一致通過英國脫歐的談判綱領。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提出的綱領指談判可以分階段進行,但要先解決「人、錢、愛爾蘭」三大重點後,歐盟始會跟英國談判脫歐後的雙邊貿易關係。這是英國上月啟動脫歐程序後,歐盟首次峯會。圖斯克會前去信27國領袖,強調在制訂對英國脫歐的談判綱領時,務必堅持三大原則:確保居英歐盟公民享有的權利、英國必須承擔脫歐前的財政責任、避免愛爾蘭和北愛出現「硬邊界」(hard border)。就英國脫歐須付清「分手費」,歐盟出現罕見的團結,一名歐盟官員解釋:「講到錢銀問題,成員一致企硬,因為英國不給錢,其他國家就要掏腰包。」英國按照歐盟2019至2020年度的預算規劃,估計脫歐埋單要204億英鎊(2,055億港元),可是歐盟委員會認為該把債務、退休金和其他特別基金一併計算,總數應達600億歐元(5,084億港元)。



■文翠珊希望脫歐談判和貿易談判並行但被拒絕。路透社

分手費料逾5,000億

至於把北愛問題列入歐盟的優先考慮,是愛爾蘭極力爭取。綱領雖無列明,但歐盟在峯會會議記錄中指出,同意假如日後愛爾蘭南北統一,北愛將會自動獲得成員資格。英國脫歐事務大臣戴德偉也曾表示,根據北愛前途自決的協議,倘若北愛民眾選擇統一,大可援引東西德統一先例,自動加入歐盟。英國一直希望脫歐談判和未來與歐盟的貿易談判可以一併進行,減少脫歐進程帶來的社會及經濟震盪,但隨着談判綱領獲得通過,合併談判已不可能。歐盟準備在6月8日英國大選後,才開始跟倫敦展開脫歐談判。為免把事情弄僵,歐洲領袖同意,不會就旅英歐盟公民權利、英國分手費和北愛問題講得太實太具體,如果在今年下半年與英國的脫歐談判中,就這三大原則取得進展,雙方最早可以在明年年初就脫歐後的雙邊貿易展開磋商。


外交官:談不攏機會逾50%

不過,默克爾早前提醒英國,勿存有太多幻想,以為脫歐後可以保留大部份歐盟成員的權利,英國首相文翠珊隨即反駁是歐盟成員「排隊欺侮英國」。一名歐盟外交官員警告,雙方想法南轅北轍,談不攏的機會超過50%,英國很有可能以無協議的方式「硬脫歐」。英國廣播公司/《衞報》


【歐盟與英談判綱領】


先分手、再談生意

歐盟27國堅持要待脫歐條款談判有充份進展後,方會跟英國展開新的貿易協議談判,避免重大不明朗情況


歐盟公民待遇

首要處理在英320萬歐盟公民及120萬在歐的英國人的命運;波蘭和匈牙利要求英國給予居英逾5年的歐盟僑民永久居留權


分手費

歐盟估計英國退出前要先繳清的分手費高達600億歐元


北愛問題

歐盟會尋求避免英國脫歐後,北愛爾蘭與愛爾蘭要恢復邊境管制,談判須尋求「具彈性及創新的解決方法」


過渡協議

由於堅持先談脫歐,未必可趕及在2019年首季限期前為雙邊貿易敲定新協議,歐盟同意必要時會向英國提供過渡安排作緩衝


直布羅陀地位

歐盟傾向把脫歐後的直布羅陀地位問題,交由英國和西班牙自行商討資料來源: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430/2000640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021

北愛民主統一黨偏右疑歐成造王者

1 : GS(14)@2017-06-10 13:46:32

【立場保守】北愛民主統一黨(DUP)向來立場都對英國政府友善,亦偏向保守主義,因此與保守黨比較合得來,由他們擔任「造王者」,亦合乎外界預期。
DUP在1971年由宗教領袖佩斯利(Ian Paisley)創立,與基督教基要派關係密切,社會政策立場偏右,屬疑歐派,在去年的脫歐公投中表態支持脫歐。在統獨立場上,DUP反對英國政府介入北愛事務,但主張讓北愛留在英國,與提倡脫英、親愛爾蘭共和軍(IRA)的新芬黨對立。


與新芬黨未達共識

在1998年,北愛持續近30年的暴力衝突走向結束,DUP原先反對和平協議,因IRA拒絕解除武裝,但佩斯利最後妥協。由於目前DUP與新芬黨在能源等議題上無法達成共識,未能組成聯合政府,議會陷入僵局。現時的北愛首席部長、DUP黨魁范愛玲,未來有可能在新政府任職,她在得知選舉結果後曾暗示文翠珊應該辭職。范愛玲過往曾表示不支持「硬脫歐」,亦不主張在脫歐後與愛爾蘭採取「硬邊界」處理方式,相信她的取態對日後脫歐談判有深遠影響。德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610/20051245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5176

文翠珊為保相位支付北愛婦女墮胎費

1 : GS(14)@2017-07-01 10:50:09

英國保守黨少數政府由女皇宣讀的施政綱領,前天在下議院以323票贊成對309票反對通過,令首相文翠珊(圖)在大選失利三周後,終可確認繼續拜相。但她要在北愛爾蘭婦女墮胎費問題緊急轉軚,才能確保這次變相信任投票過關,反映其權位如履薄冰。險令女皇演說表決出軌的修正案,是由工黨一名後座議員提出,並稱有40名保守黨議員支持,內容是要英格蘭國民醫療系統NHS,停向來自北愛的墮胎婦女收費。北愛一般情況下禁止墮胎,而跟保守黨有合作協議的北愛民主統一黨(DUP),也一直強硬反墮胎。如修正案通過,DUP勢難支持女皇演說,文翠珊政府因此在表決前表明會支付北愛婦女墮胎費,令修正案撤回。大選後聲勢上升的在野工黨,卻在這次表決受挫,不止黨魁郝爾彬提出的反緊縮政策修正案不獲通過,另一後座議員提出英國脫歐後留在歐洲單一市場的修正案,更暴露工黨內部分歧。郝爾彬下令黨友投棄權票,卻有51名工黨議員不理投贊成票,修正案不獲通過,事後郝爾彬執行「家法」辭退三名投贊成票的影子閣員,另一影子閣員自行辭職。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1/20074801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749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