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東莞制造業面臨危局:折射創新企業對傳統制造業的倒逼!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17/57183.html

i黑馬觀察到,中國經濟的轉型,創新企業對制造業的倒逼,多重困局讓制造業舉步維艱,而這些危機都在東莞這個倍受爭議而制造業又空前發達的地方爆發。東莞,濃縮了五年來,中國制造業的變遷史,凸顯了中國經濟體系的變化――創新,將倒逼傳統制造業!2008年的金融危機,東莞的制造業,十停去了三停,產業工人一年中喪失160萬人,但東莞仍然維持著龐大的制造規模。事實上,2008的危機,只能算是一場急病,來得快,去也快,真正令企業難受的是現在,以及將長期需求不暢的未來很多很多年。簡單講,這一次,是一場慢性病,無法治愈,只能靜養。東莞的制造業規模,將會持續縮減。不必要驚慌,事實上,浙江區域比東莞難受得多,溫州的打火機,十停已去八停。未來幾年的東莞的將會如何?1、制造業的小微化將是未來的一個趨勢。這是一個人人都想當老板的時代,制造業的門檻已經變得很低,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以及技術門檻較低的領域。原先有規模的這種類型的制造業,將難以為繼。2、企業的數量將大幅增長,但制造業的規模將大幅縮小。現在,跟任何一個老板談未來,沒有一個希望把企業做大,最多是想把企業做強,知識產權受到空前重視,產品創新也被倒逼不得不提上日程。低端加工業的小微化將化解供應的矛盾。3、外資將持續看空中國制造,規模化制造業將持續縮減規模及數量。除了歐美資本的回流,臺資及港資本就是低端制造的始作俑者,將會大批量倒閉。臺資曾經在07年空前地達到60萬家(全國),現在只剩35萬家左右,未來或許10萬,或許5萬,臺資在大陸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港資更不用講,比臺資更不如,管理能力低下同時制造水平更加低下,加上港人較臺灣人懶散,所以將來是全軍覆沒的概念,這里基本不用再談港資。外資的撤離帶來的是配套企業的大量倒閉,比如合俊玩具的倒閉或者金臥牛的倒閉,都連帶拖累數百家供應企業或倒閉或縮減規模。現在在東莞,最便宜的是二手機械,CNC,註塑機,火花機,磨床銑床都是最便宜的時候――要創業來東莞,這個時候是進入門檻最低的時候。4、出口受阻。事實上東莞制造甚至中國制造,所堆砌出來的出口數據大部分是外資企業在中國制造的產品走了一趟海關,然後得出的數據,真正的國內企業出口量,事實上很有限的,東莞制造中的本土,出口能力十分弱小,甚至不值一提。5、內需持續擴展,東莞獲益不多。企業小微化將壓低制造利潤,國內工資將持續上漲,消費能力有所增加,因為產品價格的再次下探,將令消費能力提升,所以國內需求會有一定程度上漲,但東莞制造得益不多。比如網購所涉產品,東莞獲益的將基本集中在數碼產品,但又遠遠比不上深圳。至少東莞基本沒有開發能力。6、企業轉型難上加難,並不占據產品創新領先水平的東莞基本無法突圍。所以未來,東莞制造將風光不再!但制造業規模仍然較大,盈利能力持續低下,創新受阻。(i黑馬:在一個以創新為經濟驅動力的國家,制造業的衰落是一種必然。在未來,制造企業只會淪為創新型企業的下線。i黑馬觀察到,很多創新企業已經用數據化等方式去控制制造工廠,讓他們成為滿足自己的各種設計需求的代工地,而不是像前30年那樣,成為制造工廠的承銷商。制造工廠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水線”,設計、品牌、流程將完全被創新企業牢牢控制在手中。私家裁縫創始人鄒好運對i黑馬描述了這種未來:現在的很多工廠就相當於在為我們服務。以前我們也有自己的工作室和設備,但是現在我的工人越來越少,我直接把工人派到別人的工廠,包一條生產線進行生產,成本就更低了。一般工廠產能過剩,而且那些品牌訂單又不足,所以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因為有大量數據,未來我們不會只有一個生產車間,一個工廠,我們會選擇不同的工廠。比如說這個工廠適合生產這種版型,那我就會把這種版型放到這個工廠生產。以前我們有自己的設備的時候,一年的設備維護費就很高,而現在我們通過在別人的工廠里包一條生產線,用他們的設備進行生產,就省去了很多費用。在他們現有的生產流程上,我們只需要增加裁剪的環節。所謂剪裁,也就是數據傳輸過去之後,我們按照數據進行剪裁。)舉一些實際的例子:A、前幾天去一個朋友那里,他專收二手設備,意外的發現,他的氬弧焊機堆滿了一個倉,足了一百七八十臺,都是日立松下林肯及三社,問他怎麽搞了那麽多,他說現在倒閉的企業太JB多了,收都收不過來,問我要不要,1000塊一臺,自己拿去修,或者拿兩臺同型號的去拆機組裝一臺好的出來,壞的還給他買廢鐵。我說你自己拆,變壓器也值1000多了,他問誰要,堆在這里要付房租。無語了,原先一臺最便宜的松下,也要2.5萬,原來三社林肯這些,沒三萬四萬下不來。B、另一個朋友,專搞法院拍買的整廠設備,上個月收了一個註塑廠42臺機,250T的20多臺,300T的10幾臺,200T以下的有幾臺,350T的有幾臺,原來這些設備全新要值1300萬,拍賣價格100萬拿到手,平均一臺4萬元的價格往外賣,一周之內就處理完――創業的人大把人,原來在註塑廠里當師傅的,租個小門面,可以放三四臺機,就開始創業了,所以機臺非常好賣。前幾天跟他去看一個港資廠,800多臺註塑機,連同原料1500余萬元(現價打7折),總共3000萬出售,要現錢,他自己沒那麽大實力,沒收,被一群廣東佬組合起來收購了。原先這800臺註塑機投資超過1.8億。C、從前每個鎮都有數家用工超過萬人的企業,現在基本已經很難見到用工超過萬人的企業。僵屍工廠現在也不少。一個朋友做塑膠原料,前幾天被港資客戶告知工廠難以為繼,所欠145萬被要求按3折還款,同樣的經銷商有300多家,涉及貨款4000萬元,去到工廠處理,設備已經被法院查封,這個老板還算有良心,沒有跑路,積極配合處理後續資產,工人的工資及村委的房租以及政府要收的各種稅費是不能拖的,只能坑供應商。D、用工量持續降低,臨時工、暑期工對象用工量加大。原因是定單不穩定。E、廠房分租的越來越多。D、房地產繼續成為支柱,政府樂此不疲的開始打“三舊”改造的主意,目標對象基本都是工廠,特別是有價值地段的工廠。這在靠近深圳的幾個鎮尤其明顯。騰籠換鳥壓根就是個笑話。搞地產能換什麽鳥進來,換的只是一些鳥人進來。F、今年下半年經濟有些許回升,但整體來說仍然十分困難。深圳廠往東莞搬遷的多,制造了投資蒸蒸日上的傳奇,實際這是深圳房租大幅上升的必然結果,情況更令人擔憂。但深圳即便這樣仍然較有活力,深圳人才密集,山寨能力強,創新能力也不差,所以仍有活力。但深圳是職業環境最差的一座城市,所有去深圳的人都想著人生的奇跡,所以只要能夠撈到機會,立即想著價值最大化,這方面體現在企業的人才流動性大,技術幾乎無保密可言,商業道德,職業道德在深圳基本就是狗P,我認識一個老板做太陽能控制器,嵌入式芯片是這里面的核心部件,是我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幫他寫的,這個老板可憐到每一次拿芯片都自己晚上12點以後到我朋友這里來拿,怕人跟蹤,至於快遞什麽的,是絕對不允許的,哪怕一個芯片,也要自己上門來拿,他怕他的業務員及技術員知道供應商,分分鐘自己跑出去搞出一模一樣的東西出來。他說他只需要賺三年就夠了,以後再不開工廠,他的產品早就有人盯上,只不過這個芯片的程序――我的這個朋友在嵌入式芯片的編程方面在深圳絕對是頂級的,一時沒有人能夠破他的程序――其實呢,他用匯編編的,現在這些剛出道的軟件工程師恰恰不懂匯編,東想西想以為這里面有什麽高深莫測的東西。這就是深圳的職業環境,看看艾默生就知道,這家公司里出來的人,辦出過百家搞變頻器的企業,直接把普通低功率變頻器的價格拉到底――這行業也沒得玩了。華為是做系統集成,所以被人模仿也不會產生什麽影響。應該說深圳公司的開發能力在國內還是第一流的。哪怕山寨,現在也越來越有水平。G、如上所說,東莞的大多數公司都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大部分是低端制造,未來公司小微化會進一步阻止創新能力――沒有團隊組合怎麽創新?任何一項產品都涉及到很多領域的知識,不是一個人坐在屋里想就能夠把全部事辦明白的。現在要養一個技術團隊,好難啊。我同學的企業,173號技術人員,每年光薪水要2400萬,七七八八每年要花掉4000萬。幸好他的產品已經做到國內一流,年銷售額也差不多達到4億,尚能支撐。小微企業是幾乎不可能有這樣的實力去支撐創新的,華為開的價碼就算是應屆生萬元月薪,放到小型企業哪里付得起。所以東莞企業轉型升級的希望不大。H、創新的另一個風險是職業道德,我的一個朋友,開發一款產品,試驗成功之後,開始寫專利,等他把專利文件遞上去,以為沒什麽問題了,過兩個月去查詢,發現與他一模一樣的權利要求,產品說明,就是一樣的專利文本,而且寫都是他自己寫的,在國家專利網上被公開了,一下傻眼了,被福建的一個人率先申請了,經一調查,竟然是在申請準備期間辭職的一個技術人員,讓他十八歲的兒子作為權利人申請的。把他眼都急綠了。後來他仔細留下了這個人的工資記錄,當初的勞動合同,以及後來詢問這件事情時候的電話錄音,等到專利生效之後,要打一場官司。這就是我們的職業環境。幾乎已經無語了。人與人之間更加缺乏信任感,尤其是企業在下行環境當中的時候。老板對員工,員工對老板,均缺乏信任,企業可以做大做強的時候,員工與企業之前是可以有信任的,這個階段就比較難。這樣的從業環境,也同樣令制造業難以為繼。J、人工成本仍然不斷提升。在東莞,現在一個普工,包吃住沒有3000,基本上是沒人給你幹的。加班固然是較長一點時間,但即便每天八小時五天工作制,你不付出2500以上同樣沒人給你幹。身負一點技術的師傅、工位操作工,5000是最基本的。至於管理人員,這不好講,你工位操作工拿5000,管理人員該拿多少?沒8000你管得住這幫人?更重要的是:普工工資肯定還要上漲,這是根本沒辦法的。我常說,現在幹制造業,比在老家種地都不如,每天早上醒來,一兩萬就不見了,工資,房租、水電、稅收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但你永遠不知道,這一單做完了,下一單在哪里。養幾個業務員,但凡是建立了好的關系,自己一腳把老板踹了。現在二手設備到處都是。制造業,不要說東莞,整個國家,都會面臨一場很大的危機,我涉身其中,了解較多,以我體會,看待東莞的前途。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天涯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213

【趨勢】十年後,汽車制造商不賣車,賣什麽?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3/1222/57312.html

未來5~10年,85後為主體的消費者會逐漸由買車轉向買汽車服務,僅僅產銷汽車的汽車制造商可能會淪為產業鏈末端,那麽汽車與IT及互聯網的融合以誰為主導?當企業信息化進一步走向互聯網化,對於傳統汽車產業又將帶來什麽樣的變革?2013年11月9日,ITValue千億俱樂部組織15位CIO理事成員,在重慶長安集團副總裁馬軍的邀請下,一起在重慶召開汽車產業戰略研討會議。馬軍先人一步提出:未來10年,在汽車業智能化和互聯網化之後,消費者是買車還是買交通服務?而汽車企業又賣什麽?上汽集團、上海通用、奇瑞、東風、捷豹路虎等車企CIO高管及中鋼、武鋼、團車網等上下遊產業鏈的高管們,共同參與了這次戰略研討,富士通及PTC等公司的高管和技術專家也出席了本次會議,共同從互聯網對汽車產業的沖擊開始,重點討論由於互聯網將消費者的影響帶入汽車的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的各個環節,對於互聯網對整車企業的影響進行了深入探討。與會15家企業的總銷售規模超過2萬億,現將其中的主要觀點匯集為三部分。從互聯網基因到互聯網思維觀點1:汽車企業不是不具備互聯網“基因”,而是不具備“互聯網思維”。與會的車企CIO大多不認可企業基因說,一致認為互聯網對產業的沖擊非常大,已經影響到汽車企業在產品概念的設計,並開始設想如何運用互聯網思維模式轉變傳統汽車企業以產品為中心的模式,轉變為以客戶為中心的互聯網模式。觀點2:汽車企業開始探討平臺模式,關註概念的創新,利用汽車作為承載,探索共享乘用服務等全新模式,汽車廠商不再賣車,轉向提供乘用服務。但前提是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機遇,從產品市場份額的爭奪,轉向乘用服務市場份額的爭奪,與會CIO認為可能的顛覆者是谷歌。傳統汽車廠商具有一定的優勢,但要與移動互聯網企業結合才能完成這個突破。參會者關註了谷歌、百度、高德等互聯網公司,同時也關註到租車行業與汽車制造商合作的新模式。觀點3:互聯網的規律是消除一切浪費。想想看我們平時停在路邊和車庫里的車子,這是社會資源的極大浪費。在超大型城市中,基於移動互聯網的共享乘用服務模式將會帶來商業模式創新,會給傳統汽車制造商帶來新的挑戰:10年後你會是共享乘用服務的供應商嗎?觀點4:85後對輕資產生活理念已經越來越認可,由買房買車轉向買住宿和交通服務。如果用戶做出這種選擇,對於車企來說是致命的打擊、傳統制造企業現在也在向服務型制造企業轉型,由賣產品到賣服務到賣使用時段,這給汽車制造企業也帶來思考。互聯網化的汽車產品設計和生產觀點5:新興技術在新車產品上和企業管理上不斷得到應用,來支撐市場的變化和企業的變化。汽車制造商的概念將受到挑戰,現在的汽車制造商未來未必還是汽車制造商,產業鏈上下遊之間,不同產業之間會互相滲透。觀點6:按10年來算,人工成本持續上漲,而機器人3年就能收回成本。企業被人工成本綁架,以後數字無人工廠會流行。觀點7:在信息化和互聯網的時代里,子系統的設計對於推動變革至關重要。超系統則要涉及到汽車產業外的環境、出行方式的變化、節能環保等,未來互聯網時代會顛覆更多的概念。觀點8:車載系統不完全是汽車互聯網化的未來。基於地理信息系統推薦服務+乘用平臺(車)+人,這才是汽車產業與移動互聯網的結合部。觀點9:關於互聯網時代汽車行業的再定義,針對汽車產業現狀,車聯網現在包含的概念很廣,可以包括智能系統、智能交通等,狹義的車聯網可以是很現實的事情,目前已處在春秋戰國時代。觀點10:擁抱互聯網要結合自己的優勢,而不是跟著阿里等電商的思維走,要圍繞著客戶體驗和客戶需求來重新配置資源。北美的汽車制造商曾經也非常強勢,要跨過經銷商直接面向客戶,現在這一步已經跨過去了。現在的挑戰是,客戶在變,市場在變,汽車企業如何變?觀點11:不相信谷歌會進入汽車業或是手機業,他的本質業務是廣告。他發明汽車和眼鏡的目的是為了讓開車、走路的時候也可以看廣告。汽車業面臨的挑戰應該也不是互聯網,互聯網只是個過程。汽車企業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到底在哪兒?觀點12:好產品不能完全讓給客戶的重度參與。產品研發、概念和功能設計,客戶可以深度參與,但技術實現是企業的事情。小米從產品設計開始引入眾包的做法,對於傳統制造業也有沖擊,但對於制造業,做好產品並嚴把質量關和提供優質的服務,這3點是目前最重要的。車企可以借鑒互聯網的模式,但不能過快。汽車互聯網營銷模式探索觀點13:關於汽車互聯網營銷模式的探索,其實互聯網化也離不開基本的商業邏輯,你有何資源,如何整合。互聯網的本質是一種渠道變革,50、60後的經營者和管理者要主動擁抱變化。國外發展最快的是網絡+實體隨處方便可見的租車公司。觀點14:支持全程銷售和服務的集成平臺,整合電話、移動和互聯網多個渠道,提供統一的銷售和服務管理視圖。觀點15:結合移動化和互聯網等創新渠道的文字、交易和語音信息所組成的大數據,進行專業分析,找到主動式服務的模式和契機,其關鍵是以用戶為中心,而非以產品為中心。觀點16:制造型企業如何看待產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特別是在互聯網環境下如何更好地進行產品生命周期管理?互聯網能幫助提供一個產品從上市、銷量升降和質量反饋等數據記錄、分類和分析的功能,還可以對同類競爭產品的量、價和質量及客戶體驗進行比對型反饋,也就為制造型企業提供了當下銷售產品的生命周期狀態定義,並能根據客戶體驗產生新產品設計驅動,從而實現產品叠代管理,更快速、準確和符合市場需求。觀點17:關鍵是要從用戶需求出發,短叠代,研發人員是決策主體。其實互聯網和軟件產品研發有不少思想是從制造業借鑒的,比如精益,但從圍繞產品轉向圍繞客戶是互聯網的基因。企業的邊界變得模糊,互聯網讓客戶可以參與產品從設計到交付的全過程,能否直接引入作業和成本數據元素,讓用戶參與設計和制造最關鍵。觀點18:互聯網對產品生命周期產生了很多影響,特別是建立消費者信息反饋的閉環,將消費者的影響帶入企業業務流程。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萬寧 | 編輯:wangjingjing | 責編:王靜靜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5647

以小米360為例,解讀如何理解和制造一個流行潮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124/58233.html

最近一直在讀美國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所著的這本《引爆點》,今天也終於將它讀完。如果你讀完這本書,你就可以很好地理解這個社會上所流行的一些潮流。比如小米手機為什麽能如此地被人瘋搶並且三年時間做到估值一百億美金,又比如說海底撈被如此多的熟知。下面是我通過對這本書的理解和思考,對一個流行潮的進行解讀,以及思考該如何制造一個流行潮的感悟。流行潮的三個基本法則不管世上的哪一個流行潮的興起,其都需要遵守三個法則:一是個別人物法則,二是附著力因素法則,三是環境威力法則,三者缺一不可。如果一個事件或者一件興起 的時間極短,又或者是根本沒有興起的,那它肯定是沒有滿足以上三個法則。如果它滿足了,那它就會演變成一種潮流,比如說行業內的小米和蘋果。1、個別人物法則個別人物法則之中包括三個點,一是內行,二是聯系員,三是推銷員。內行是指在精通於該個領域的人,他撐握著該領域的大量信息,並且對該領域的動態信息有著很高的主動收集精神,對該領域的細節和以及一舉一動變化情況都了然於 胸、如數家珍,比如西方所說的信息經紀人,又比如是業內的馮大輝、小互等等這些對內部消息了如指掌的人,他們對行業非常了解,同時也有很強的主動收集內幕 信息能力。當然了,內行不需要有著推銷員那樣很強的說服能力,他們只需要深度的了解行業以及主動收集這些信息即可。聯系員是那些能把內行與我們串起來的人,他們熱衷於四處傳播消息,他們有很強的交際能力,交際圈非常之廣大,站在社會的角度來看,他們是社會的黏合劑。正如 書中所述的那樣,里維爾之所以能引爆美國獨立戰爭,除了他是一位內行之外,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是一位出色的聯系員,他能把“英國人要來了”很好地傳遞到當地民兵領袖,並說服當地民兵領袖相信他這一個消息的真實性。而另外一個人――戴維斯,因為其平時並不是一個出色的聯系員,且不是一位NB的推銷員,所以他不能引爆這一場美國獨立戰爭,而里維爾卻成功了。推銷員。推銷員這個不用我說,大家都能很容易地理解了。一名優秀的推銷員身上所擁有的特征必須是精力充沛、表達富有感染力、廣泛的交際圈,他們通過自己的超強說服能力來說服那些原本不相信這些事情的人,比如西方的傳教士,又比如戴爾•卡耐基,這些都是十分優秀的推銷員。所以,如果需要制造一個流行潮,上面三種人都需要找到。小米從一開始被手機行業人士嘲笑發展到被廣大的發燒友追捧,其都是找到了這三種類型的人。像雷軍自己說的那樣,他一開始就找了100個手機發燒友來研究他的小米手機,而這100人之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這三種類型的人。通過他們這些內行的發燒友不斷地打磨產品,並將小米四處傳播出去。如果余承東要把華為手機做成一個潮流,在這一點上需要好好地向雷軍學習。2、附著力因素法則附著力因素這一點,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話來描述,那就是吸引力。如果一件事情或者一個物體有著極強的吸引力,能讓人有過目不忘,那這樣它被人追捧或者關註度極 高的可能性就越高了。比如豌豆莢,它小清新的風格,對於一、二線城市的白領用戶來說,相對於其它的手機助手有著很強的吸引能力。又比如Iphone,為什麽它的被關註度會如此之高?蘋果的一個小小變化都會被各大媒體報道解讀,以及用戶的關註?那是因為Iphone手機的超強吸引能力。所以移動互聯網這圈子來說,如果自己的產品做得足夠吸引人的眼球,那它就已經成功了一半,這說的就是附著力因素法則。而如何讓自己的產品具有極強的附著力呢?我用一句話來總結――基於你所要服務的目標用戶群體需求出發,通過他們的思維方式以及接受方式來輸出你的產品形態和宣傳信息。(1)基於你所要服務的目標用戶群體需求出發哲學上有一句話――回歸本源思考問題。這一句話很明白地告訴大家,當大家要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回歸到事物的本源,去思考這個事物是什麽、怎麽樣、怎麽做。那麽,我們通過這一個方法論去思考“基於你所要服務的目標用戶群體需求出發”這一句話,首先你要知道你做這件事情所面對的對象是誰,是老人?小孩?中年婦女?行業精英人士?還是是小白用戶?是什麽需求?是吃飯問題?打車難的問題?還是那些想看毛而找不到片源的人?這個需要大家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好好琢磨這一個東西。舉個例子,360,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公司。它要做什麽事情?360要做的就是提供高品質的免費安全服務。這個需求之下再細分,360是為互聯網用戶解決上網時遇到的各種安全問題提供高品質的免費安全服務。服務哪些人呢?中國互聯網用戶。人群能否再細分一下?中國互聯網用戶!中國互聯網用戶再細分點呢?那就是中國互聯網的那些懶人或者是小白用戶。所以就得出了360服務的用戶群體以及要做的事情:360致力於為中國互聯網用戶那些懶或者是小白用戶在上網時遇到的各種安全問題時提供高品質的免費安全服務。360通過準確地找到了用戶的需求點,給自己一個非常好的定位,所以它在市場占有率高達84%,它能做成功決不是蓋的。所以,大家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必須要想好自己所要服務的目標用戶群體以及他們的需求點。所以在這點上,百度、騰訊做安全,就要好好分析琢磨這個了。(2)通過他們的思維方式以及接受方式來輸出你的產品形態和宣傳信息這一點同樣以360為例子進行解讀。在基於前面一點的解讀之後,我們就要思考,360的用戶是怎麽思考的呢?什麽樣的東西他們才喜歡?他們更能接受怎樣的宣傳方式?是直接粗暴型呢?還是婉轉文藝型呢?通過調研以及心理模擬的方式,我們可以了解到,360的用戶都是那些在碰到上網遇到安全問題時不太想去深究這個問題的深層原因的懶人,他們都是那些只想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很快或者是一步就能解決這個問題的人,那這樣就會得出一個結論:這些人是懶人,而且對互聯網安全不是非常了解的人。那我們再去思考這些人喜歡什麽東西,什麽樣的宣傳方式他們更能接受?通過對這些用戶的調研以及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出這些人大部分身處二、三、四線城市,對互 聯網不太懂或者直接點說就是不懂的,而且又懶去思考這些問題的、想通過互聯網來了解外面世界所發生的事情或者那些通過互聯網的方式來打發時間的人士。那他 們更能接受哪種宣傳方式?直接!簡單!快速!所以從這幾點的結論來看,為什麽360手機助手的界面還是那麽的醜,不能像豌豆莢那麽的小清新;為什麽360的用戶文化會那麽的簡單粗暴,而不是像豆瓣那麽有文藝氣息。這個已經很好地進行解釋了。3、環境威力法則環境威力究竟有多大?達爾文的一句話就能很好地說明這一點――適者生存,意思是指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生物,都需要適應這個環境才能生存下來,否則將會被淘汰。同樣,崇禎皇帝時的明朝,內有天災人禍、起義軍,外有後金的虎視眈眈,廟堂之內更是蛀蟲不斷,盡那崇禎節儉樸素、勤於朝政、大力鏟除閹黨,也無力阻止明朝大夏的必然傾倒之勢。而對於一個流行潮是否能興起,環境與上面兩個法則同樣重要。對於這一點,《引爆點》一書主要指出流行潮的興起以其發生的條件、時間、地點密切相關,用一句中國古話來說,那就是――天時地利人和。同時要發起大規模流行潮,該書還指出要先發起許多小規模的流行潮(每個流行潮的團隊規模需要符合150法則),用毛主席那句名言來總結,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過這一點,我們再來看解讀下小米的發展。1、外圍之局勢――天時地利人和在10年時候,手機操作系統的老大哥――諾基亞的塞班操作系統,因為這一系統的封閉且可玩性不高,已滿足不了用戶的娛樂需求了,而此時的安卓系統由於其開放性已被眾多極客所追捧,安卓系統大有取代 塞班系統的潛力。而雷軍,一位行業內的大佬,在互聯網圈擁有著廣泛的人脈資源,同時手上也擁有著大量的錢。正是這一年的4月份,雷軍與其創業團隊一同創立了小米,建立起了MIUI。MIUI為小米手機積累了大量的踏實的手機極客和意見領袖,也就是《引爆點》中所述的個別人物。在以上三點之下,雷軍成功積累到了成功創辦小米手機的原始資本。 2、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正是由於第一點的原始資本積累,小米手機開始了它的紅火之路。同時通過以下三點,將這一把火燒到了如此小米被瘋搶的地步。(1)“饑餓”營銷小米手機在推出到現在,即使是雷軍說14年小米手機銷售量將會達到4000萬臺,都連不開“饑餓”營銷這一步。我們暫時不去深究雷軍是否對饑餓是否有意還是無意。但通過饑餓這一方法,迅速給消費者營造到了小米手機十分稀缺、誰搶到推牛逼以及擁有著其它手機所沒有的超強性價比的印象,所以它迅速吸引到了更多的人來哄搶F碼、小米手機。(2)透過媒體擴大小米知名度正如第一點所說的,小米手機迅速地受到用戶以及媒體所關註。也正因為小米手機有爆點、用戶愛關註,媒體出於自己的利益,以及小米有意無意之間在媒體上的曝 光,所以媒體渠道大力地報道小米的最新動向,不管是小米的負面新聞還是正面新聞,還是一些芝麻蒜皮的事,媒體都第一時間跟進,並給予其頭條曝光位置。以及 央視的大力報道小米(當然政府大推小米也有其自己的政治原因,通過扶持國內手機廠商來抗衡國外手機廠商的入侵,以及國外對國內的數據收集),所以通過媒體 的擴大,小米的知名度瘋狂性地增長。(3)星星之火,推大燎原範圍如前文所說的,小米的初期用戶正是那些手機發燒友以及意見領袖,也就是《引爆點》所說的革新者和初期采納者(書中的個別人物),通過他們向自己身邊的朋友傳 播小米手機,同時小米在全國各地建立眾多的小米俱樂部,將小米用戶從線上引到線下,組成一個個小團體,形成了毛主席所說的星星之火,將這小米瘋搶之火繼續 加旺、擴大。所以通過以上兩點的外部環境,致使了如今的小米――2014年計劃出貨量4000萬臺,市值超過100億。這是我通過讀《引爆點》這一本書對一個流行潮的解讀,個中有對或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同時歡迎大家關註德叔的微信公眾賬號(德叔品說),以及分享德叔的文章與你的朋友一起討論德叔的品說。當然了,你還可以與德叔一起關於某事進行交流。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德叔品說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89926

全球最大煙草制造商Altria過億美元收購Green Smoke 電子煙步入主流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068

美國的煙草巨頭們開始認真的對待電子煙。全球最大香煙制造商、萬寶路品牌擁有者Altria Group周一表示將以1.1億美元價格收購電子煙制造商Green Smoke。WSJ認為這標誌著電子煙已進入主流並且日益威脅傳統煙草制造商。 Green Smoke去年銷售收入約4000萬美元,而美國的電子煙銷售總額在10億美元以上。據尼爾森的調查顯示,Blu、Njoy和Logic占據美國電子煙在便利店和雜貨店銷售份額的75%。 Green Smoke的主戰場在互聯網,該公司自2009年起在網上銷售同名電子煙,成為主要的網絡銷售商。通過這筆交易,Altria龐大的零售網絡將能使其快速增長。 美國電子煙行業每年的增速達到兩位數,而傳統香煙消費量則表現慘淡,2013年預計將收縮4%。這讓傳統香煙巨頭們再也坐不住了,美國第三大煙草制造商Lorillard在2012年以1.35億美元收購了Blu。第二大煙草制造商Reynolds American計劃在2014年前將其Vuse品牌的電子煙推向全國。 華爾街見聞此前報道,高盛在去年發布報告列舉了八大可能改變世界的領域,其中即包括電子煙。 高盛在報告中認為: (電子煙)有潛力徹底改變煙草行業。想象這樣一個產品,其有害性可能比普通香煙低99%以上、帶來類似的使用體驗並有著更好的經濟性。高盛相信電子香煙有潛力改變美國煙草市場的現狀並加速傳統香煙銷量的下滑。高盛預計,到2020年,電子香煙可能占據美國煙草行業超過10%的銷售份額,超過15%的利潤份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641

PC制造業的終極歸宿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5473

造電腦不如賣咖啡——聽起來像是句玩笑話,但這卻是在PC制造業真實發生的殘酷現實。還記得上一個從這個修羅場中逃離的是誰嗎?LG?現在可以忘了它了,更重量級的逃兵出現了。2月4日,日經新聞報道了索尼公司意欲退出PC制造業的消息,索尼將旗下連年虧損的Vaio電腦部門以4.9億美元的價格出手給了Japan Industrial Partners投資基金。 據Gartner和IDC的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以惠普為首的PC廠商們的銷售額下降了10%。曾占據PC業王者寶座多年的惠普公司幾乎停止了所有擴張市場份額的商業活動,拱手讓出最大生產商的頭銜,走得毫不留戀。而同樣處於第一梯隊的戴爾公司則計劃裁員2000至1.5萬人,但因戴爾已經私有化,具體的數字我們不得而知。 現在全球最大的PC生產商是聯想集團,不過惠普和戴爾仍舊占據著二三把交椅,市場份額分別為16.2%和11.6%。只是這個情況又能持續多久呢? 惠普先行一步 西方有句諺語是這樣說的:“石器時代並非因為缺少石頭而終結。”,用在現在的PC行業里尤為合適——如果PC的時代將要過去,那也一定不是因為缺少PC生產商導致的。在惠普CEO Meg Whitman的眼里,平板電腦或許就是那個將會取而代之的“青銅器”。 而現在的惠普也正是朝著這個方向發展著,公司最新的產品應用的是安卓操作系統而非Windows。同時,惠普還試圖在Chromebook筆記本市場上占得一席之地。事實上自2011年以來,就不斷有傳言稱惠普將要整體剝離其PC業務,不過至今為止這還只是傳言而已。 戴爾著眼雲端 惠普和戴爾兩家公司的雲服務器銷售量都十分可觀,而該優勢在短時間內則難以被撼動,同時兩家公司也在雲技術的硬件設備上不斷革新,在即將到來的大信息時代中占得先機。 最近戴爾公司的推出了一種微型電腦,其大小只相當於遙控器,只要連接顯示器就可以像普通電腦一樣工作。此舉意在解決其PC業務利潤過低的困境,畢竟私有化也許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PC業“適”者生存 這個“適”的意思並非適應,而是合適。只有最合適的公司才有可能在利潤率不過2-3%的PC行業中幸存下來。銷售硬件的收入其實並非來源於硬件本身,而是源自其附帶的軟件或者服務項目,也就是所謂的“木馬策略”,這也是惠普和戴爾公司的優勢所在,他們先一步跟上了IBM的腳步。而隨著總體銷量的萎縮,未來PC行業的洗牌不可避免。 而最終的洗牌將何時來臨則取決於惠普和戴爾兩家巨頭的日程表,一旦戴爾開始徹底轉移業務重心,或是惠普剝離了旗下PC部門,則動蕩便將一觸即發。而隨著電腦商品化的進程加快,美國企業將逐漸離開這個行業,轉向其他利潤更高的領域。而PC行業則將被擁有成本優勢的中國及臺灣企業所占領。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785

東莞制造業面臨危局:折射創新企業對傳統制造業的倒逼!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209/58464.html

中國經濟的轉型,創新企業對制造業的倒逼,多重困局讓制造業舉步維艱,而這些危機都在東莞這個倍受爭議而制造業又空前發達的地方爆發。東莞,濃縮了五年來,中國制造業的變遷史,凸顯了中國經濟體系的變化――創新,將倒逼傳統制造業!2008年的金融危機,東莞的制造業,十停去了三停,產業工人一年中喪失160萬人,但東莞仍然維持著龐大的制造規模。事實上,2008的危機,只能算是一場急病,來得快,去也快,真正令企業難受的是現在,以及將長期需求不暢的未來很多很多年。簡單講,這一次,是一場慢性病,無法治愈,只能靜養。東莞的制造業規模,將會持續縮減。不必要驚慌,事實上,浙江區域比東莞難受得多,溫州的打火機,十停已去八停。未來幾年的東莞的將會如何?1、制造業的小微化將是未來的一個趨勢。這是一個人人都想當老板的時代,制造業的門檻已經變得很低,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以及技術門檻較低的領域。原先有規模的這種類型的制造業,將難以為繼。2、企業的數量將大幅增長,但制造業的規模將大幅縮小。現在,跟任何一個老板談未來,沒有一個希望把企業做大,最多是想把企業做強,知識產權受到空前重視,產品創新也被倒逼不得不提上日程。低端加工業的小微化將化解供應的矛盾。3、外資將持續看空中國制造,規模化制造業將持續縮減規模及數量。除了歐美資本的回流,臺資及港資本就是低端制造的始作俑者,將會大批量倒閉。臺資曾經在07年空前地達到60萬家(全國),現在只剩35萬家左右,未來或許10萬,或許5萬,臺資在大陸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小,港資更不用講,比臺資更不如,管理能力低下同時制造水平更加低下,加上港人較臺灣人懶散,所以將來是全軍覆沒的概念,這里基本不用再談港資。外資的撤離帶來的是配套企業的大量倒閉,比如合俊玩具的倒閉或者金臥牛的倒閉,都連帶拖累數百家供應企業或倒閉或縮減規模。現在在東莞,最便宜的是二手機械,CNC,註塑機,火花機,磨床銑床都是最便宜的時候――要創業來東莞,這個時候是進入門檻最低的時候。4、出口受阻。事實上東莞制造甚至中國制造,所堆砌出來的出口數據大部分是外資企業在中國制造的產品走了一趟海關,然後得出的數據,真正的國內企業出口量,事實上很有限的,東莞制造中的本土,出口能力十分弱小,甚至不值一提。5、內需持續擴展,東莞獲益不多。企業小微化將壓低制造利潤,國內工資將持續上漲,消費能力有所增加,因為產品價格的再次下探,將令消費能力提升,所以國內需求會有一定程度上漲,但東莞制造得益不多。比如網購所涉產品,東莞獲益的將基本集中在數碼產品,但又遠遠比不上深圳。至少東莞基本沒有開發能力。6、企業轉型難上加難,並不占據產品創新領先水平的東莞基本無法突圍。所以未來,東莞制造將風光不再!但制造業規模仍然較大,盈利能力持續低下,創新受阻。(i黑馬:在一個以創新為經濟驅動力的國家,制造業的衰落是一種必然。在未來,制造企業只會淪為創新型企業的下線。i黑馬觀察到,很多創新企業已經用數據化等方式去控制制造工廠,讓他們成為滿足自己的各種設計需求的代工地,而不是像前30年那樣,成為制造工廠的承銷商。制造工廠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流水線”,設計、品牌、流程將完全被創新企業牢牢控制在手中。私家裁縫創始人鄒好運對i黑馬描述了這種未來:現在的很多工廠就相當於在為我們服務。以前我們也有自己的工作室和設備,但是現在我的工人越來越少,我直接把工人派到別人的工廠,包一條生產線進行生產,成本就更低了。一般工廠產能過剩,而且那些品牌訂單又不足,所以就給我們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因為有大量數據,未來我們不會只有一個生產車間,一個工廠,我們會選擇不同的工廠。比如說這個工廠適合生產這種版型,那我就會把這種版型放到這個工廠生產。以前我們有自己的設備的時候,一年的設備維護費就很高,而現在我們通過在別人的工廠里包一條生產線,用他們的設備進行生產,就省去了很多費用。在他們現有的生產流程上,我們只需要增加裁剪的環節。所謂剪裁,也就是數據傳輸過去之後,我們按照數據進行剪裁。)舉一些實際的例子:A、前幾天去一個朋友那里,他專收二手設備,意外的發現,他的氬弧焊機堆滿了一個倉,足了一百七八十臺,都是日立松下林肯及三社,問他怎麽搞了那麽多,他說現在倒閉的企業太JB多了,收都收不過來,問我要不要,1000塊一臺,自己拿去修,或者拿兩臺同型號的去拆機組裝一臺好的出來,壞的還給他買廢鐵。我說你自己拆,變壓器也值1000多了,他問誰要,堆在這里要付房租。無語了,原先一臺最便宜的松下,也要2.5萬,原來三社林肯這些,沒三萬四萬下不來。B、另一個朋友,專搞法院拍買的整廠設備,上個月收了一個註塑廠42臺機,250T的20多臺,300T的10幾臺,200T以下的有幾臺,350T的有幾臺,原來這些設備全新要值1300萬,拍賣價格100萬拿到手,平均一臺4萬元的價格往外賣,一周之內就處理完――創業的人大把人,原來在註塑廠里當師傅的,租個小門面,可以放三四臺機,就開始創業了,所以機臺非常好賣。前幾天跟他去看一個港資廠,800多臺註塑機,連同原料1500余萬元(現價打7折),總共3000萬出售,要現錢,他自己沒那麽大實力,沒收,被一群廣東佬組合起來收購了。原先這800臺註塑機投資超過1.8億。C、從前每個鎮都有數家用工超過萬人的企業,現在基本已經很難見到用工超過萬人的企業。僵屍工廠現在也不少。一個朋友做塑膠原料,前幾天被港資客戶告知工廠難以為繼,所欠145萬被要求按3折還款,同樣的經銷商有300多家,涉及貨款4000萬元,去到工廠處理,設備已經被法院查封,這個老板還算有良心,沒有跑路,積極配合處理後續資產,工人的工資及村委的房租以及政府要收的各種稅費是不能拖的,只能坑供應商。D、用工量持續降低,臨時工、暑期工對象用工量加大。原因是定單不穩定。E、廠房分租的越來越多。D、房地產繼續成為支柱,政府樂此不疲的開始打“三舊”改造的主意,目標對象基本都是工廠,特別是有價值地段的工廠。這在靠近深圳的幾個鎮尤其明顯。騰籠換鳥壓根就是個笑話。搞地產能換什麽鳥進來,換的只是一些鳥人進來。F、今年下半年經濟有些許回升,但整體來說仍然十分困難。深圳廠往東莞搬遷的多,制造了投資蒸蒸日上的傳奇,實際這是深圳房租大幅上升的必然結果,情況更令人擔憂。但深圳即便這樣仍然較有活力,深圳人才密集,山寨能力強,創新能力也不差,所以仍有活力。但深圳是職業環境最差的一座城市,所有去深圳的人都想著人生的奇跡,所以只要能夠撈到機會,立即想著價值最大化,這方面體現在企業的人才流動性大,技術幾乎無保密可言,商業道德,職業道德在深圳基本就是狗P,我認識一個老板做太陽能控制器,嵌入式芯片是這里面的核心部件,是我一個非常好的朋友幫他寫的,這個老板可憐到每一次拿芯片都自己晚上12點以後到我朋友這里來拿,怕人跟蹤,至於快遞什麽的,是絕對不允許的,哪怕一個芯片,也要自己上門來拿,他怕他的業務員及技術員知道供應商,分分鐘自己跑出去搞出一模一樣的東西出來。他說他只需要賺三年就夠了,以後再不開工廠,他的產品早就有人盯上,只不過這個芯片的程序――我的這個朋友在嵌入式芯片的編程方面在深圳絕對是頂級的,一時沒有人能夠破他的程序――其實呢,他用匯編編的,現在這些剛出道的軟件工程師恰恰不懂匯編,東想西想以為這里面有什麽高深莫測的東西。這就是深圳的職業環境,看看艾默生就知道,這家公司里出來的人,辦出過百家搞變頻器的企業,直接把普通低功率變頻器的價格拉到底――這行業也沒得玩了。華為是做系統集成,所以被人模仿也不會產生什麽影響。應該說深圳公司的開發能力在國內還是第一流的。哪怕山寨,現在也越來越有水平。G、如上所說,東莞的大多數公司都缺乏自主創新能力,大部分是低端制造,未來公司小微化會進一步阻止創新能力――沒有團隊組合怎麽創新?任何一項產品都涉及到很多領域的知識,不是一個人坐在屋里想就能夠把全部事辦明白的。現在要養一個技術團隊,好難啊。我同學的企業,173號技術人員,每年光薪水要2400萬,七七八八每年要花掉4000萬。幸好他的產品已經做到國內一流,年銷售額也差不多達到4億,尚能支撐。小微企業是幾乎不可能有這樣的實力去支撐創新的,華為開的價碼就算是應屆生萬元月薪,放到小型企業哪里付得起。所以東莞企業轉型升級的希望不大。H、創新的另一個風險是職業道德,我的一個朋友,開發一款產品,試驗成功之後,開始寫專利,等他把專利文件遞上去,以為沒什麽問題了,過兩個月去查詢,發現與他一模一樣的權利要求,產品說明,就是一樣的專利文本,而且寫都是他自己寫的,在國家專利網上被公開了,一下傻眼了,被福建的一個人率先申請了,經一調查,竟然是在申請準備期間辭職的一個技術人員,讓他十八歲的兒子作為權利人申請的。把他眼都急綠了。後來他仔細留下了這個人的工資記錄,當初的勞動合同,以及後來詢問這件事情時候的電話錄音,等到專利生效之後,要打一場官司。這就是我們的職業環境。幾乎已經無語了。人與人之間更加缺乏信任感,尤其是企業在下行環境當中的時候。老板對員工,員工對老板,均缺乏信任,企業可以做大做強的時候,員工與企業之前是可以有信任的,這個階段就比較難。這樣的從業環境,也同樣令制造業難以為繼。J、人工成本仍然不斷提升。在東莞,現在一個普工,包吃住沒有3000,基本上是沒人給你幹的。加班固然是較長一點時間,但即便每天八小時五天工作制,你不付出2500以上同樣沒人給你幹。身負一點技術的師傅、工位操作工,5000是最基本的。至於管理人員,這不好講,你工位操作工拿5000,管理人員該拿多少?沒8000你管得住這幫人?更重要的是:普工工資肯定還要上漲,這是根本沒辦法的。我常說,現在幹制造業,比在老家種地都不如,每天早上醒來,一兩萬就不見了,工資,房租、水電、稅收壓得人喘不過氣來,但你永遠不知道,這一單做完了,下一單在哪里。養幾個業務員,但凡是建立了好的關系,自己一腳把老板踹了。現在二手設備到處都是。制造業,不要說東莞,整個國家,都會面臨一場很大的危機,我涉身其中,了解較多,以我體會,看待東莞的前途。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天涯 | 編輯:weiyan | 責編: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0838

富士康攜手谷歌 制造業將迎機器人革命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6121

長期以來,富士康公司作為蘋果的全球合作夥伴,生產並裝配了全球市場上大部分的iPhone和iPad產品。 不過現在富士康已經不滿足於這些低利潤的領域,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其母公司臺灣鴻海精密已秘密攜手谷歌進軍機器人領域。業內人士表示:這或許就是傳統制造商和高科技公司未來合作經營的雛形。 去年,谷歌已設立了新的機器人部門並收購了包括Bostion Dynamics在內的八家機器人公司。該部門的工作重心集中在制造業方面,谷歌計劃用機器人取代那些以往大都由手工完成的工作,譬如電子設備裝配等。 也是自去年起,富士康總裁郭臺銘和前安卓部門執行官Andy Rubin就合作達成了共識。 為了加快富士康廠房的機器人普及計劃,總裁郭臺銘最近在臺北和Andy Rubin就最新的機器人技術進行了探討,Rubin提出的全新自動化技術引起了郭極大的興趣。 事實上,此次合作已經讓富士康公司廠房的自動化程度有了大幅的提高。引進廠房中的自動化設備和管理軟件已經緩解了富士康公司目前面臨的諸多問題,包括了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及工作場地不足等。 目前富士康公司的員工總數超過了100萬人,總裁郭臺銘一再重申將在數年內將公司建設成一個高科技制造企業。產品也會向著諸如汽車和醫療器械這樣高利潤、資本密集型的方向不斷發展。預計在未來,相當一部分的工人將會被智能機器人所取代。 在分析師看來,兩家公司的合作前景良好。不僅富士康公司能從中受益,對於谷歌來說,這家全球最大的電子設備制造商是它檢測其機器人技術的絕佳場所。谷歌很可能會在制造業也掀起一場機器人技術的革命,就向啊安卓操作系統席卷移動設備一樣。作為制造商和高科技公司聯合的先驅,谷歌和富士康的模式則很可能在未來被其他公司所複制。 CIMB證券公司的一名分析師評論道: 使用機器人代替人工將是科技公司發起的一場革命,但現在投身於這一領域的不止谷歌一家。微軟和亞馬遜也在開發自己的機器人技術,誰都希望能在這場機器人大潮中占得先機。 在未來,這種制造商聯手高科技企業的模式很可能成為制造業發展的新趨勢。而用不了多久,機器人或許就將在制造業的各個領域取代工人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025

萬向力壓李澤楷 成功競購破產電動車制造商Fisker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70495

更新: 美國電動車制造商Fisker近日表示,中國最大的汽車配件廠商萬向集團在競拍中勝出,打敗了香港首富之子“小超人”李澤楷旗下的混合動力技術控股有限公司(Hybrid Tech Holdings LLC)。 萬向的最終出價為1.492億美元,這幾乎是Fisker申請破產時欲售價的6倍,包括1.262億美元的現金、承擔Fisker800萬美元的債務等其他對價。萬向第一次出價2500余萬美元,後經過3天19輪的競標才以10萬美元的優勢勝出。 中國最大的汽車配件廠商萬向集團旗下美國公司,在申購截止日期前向已破產的美國電動車制造商Fisker提出收購報價。這意味著香港富豪李澤楷收購該美國破產電動汽車廠商的努力遭遇重挫。 據萬向在周一晚間截止日期前提交的文件顯示,該公司已提出2,472.5萬美元的初步收購報價,並表示將承擔Fisker的部分債務。 而去年11月,李澤楷組成的財團以2500萬美元購入Fisker欠美國政府的未償還貸款,並計劃購入該電動汽車廠商的余下資產。按照原計劃幾天後Fisker就將出售給香港富豪李澤楷的關聯公司。 Fisker的債權人現在要求美國破產法庭,廢除已達成的將Fisker售予李澤楷旗下關聯企業的交易,同時舉行公開拍賣。萬向美國公司則打算參與競購。 本周五將舉行一個聽證會,來決定Fisker是應該繼續出售給李澤楷的關聯企業,還是采納債權人的提議改變賣家。 Fisker的產品為卡瑪插電式混合動力跑車,在美國市場售價高達10萬美元,銷量一直不理想。Fisker從去年7月開始就停止生產汽車,陷入債務泥潭。 2012年中國萬向集團收購了美國電池制造商A123 Systems的多數股權,A123此前正是Fisker的供應商。 據提交的文件顯示,萬向計劃最早在4月使Fisker恢複生產,並最終把制造業務從芬蘭遷回美國密西根州。 Fisker和A123兩家公司均獲得了美國能源部的綠色能源貸款,美國政府此前曾試圖阻撓A123出售股權給萬向,因為美國監管方擔心敏感技術可能落入競爭對手手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226

【幹貨】實現制造業服務化的七大訣竅,這些你都知道嗎

來源: http://new.iheima.com/detail/2014/0301/59117.html

制造業服務化是一個不斷探索、持續創新的過程,實現制造業服務化需要一定的套路與技巧,如解決客戶問題、細節決定成敗、持續不斷創新、擁有客戶關系、多種業務模式、面向終端客戶、專業設計診斷與咨詢等,都可應用於制造業服務化的實施過程。1、從客戶的角度出發,解決客戶的問題有時候從產品出發已經不足以洞察客戶的本質需求,不足以了解客戶試圖通過產品解決工作中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期望在產品的幫助下達成何種目的。市場上時刻都存在著不同的需求,並非所有客戶都可以接受付費獲得服務,滿足客戶需求的思維是超越產品的。很多年前,筆者同公司的服務經理定期審核服務工程師的維修單,發現在一段時間里空氣壓縮機的電機保修的量快速上升。服務工程師的工作量大幅提高,而客戶的的滿意度有所下降。如果電機的故障發生在保修期內,在公司增加成本的同時,影響了客戶的生產運營。如果電機的故障發生在保修期外,公司可能短期增加備件的銷售收入,而客戶的利益受到雙重打擊(生產運營中斷而又需支付備件費用)。為什麽客戶需要購買新電動機?因為沒有保養。為什麽沒有保養?因為當時市場上只有大桶的電機潤滑油。而絕大部分客戶只擁有幾臺空氣壓縮機。對這類客戶而言,五十年都用不完一大桶的潤滑油。為此,英格索蘭公司就在15年前推出小包裝的電機潤滑油。從此,該公司就看到電機的故障率大幅度下降。英格索蘭不僅潤滑脂的業務取得了市場的青睞,同時有保障、有繼續服務的新空氣壓縮機的銷售更提高了忠誠顧客的滿意度。2、細節決定成敗制造業服務化要求從關註客戶需求細節出發,將服務做到最好。臺灣嘉義的王永慶米店以其周到細致的服務從當地30多家米店中脫穎而出,備受客戶青睞,其獨到處就在於細節。減輕客戶負擔。為了減少砂子、小石子之類的雜物導致的客戶淘米的麻煩,王永慶將夾雜在米里的秕糠、沙石之類的雜物在出售之前提前揀出。悉心收集客戶信息。在送米上門過程中關註米缸的容量、人數、飯量等,據此估計該戶人家下次買米的大概時間,定期主動將相應數量的米送到客戶家里。專業細致。幫助客戶將米倒進米缸,若米缸里還有米,他就將舊米到出來,將米缸擦幹凈,然後將新米置於舊米的下面,防止存放過久而變質。主動幫助客戶解決困難。對有經濟困難的客戶,約定到發薪之日再上門收錢的辦法。以上幾個細節大大提高了服務滿意度,也讓王永慶掘到了第一桶金。3、持續不斷地創新在制造業服務化方面,創新的機會很多,有針對自營產品展開的創新,也有針對競爭對手產品服務展開的創新。針對自營產品服務的創新機會不僅限於零部件,也可延伸到整機,不僅限於本公司產品,也可延伸至行業同類產品,不僅限於整機產品,也可以延伸至上下遊設備。以空氣壓縮機的維修業務為例,從空壓機的零部件的維修延伸至整機維修,從英格索蘭空壓機的維修延伸至其他品牌空壓機的維修,從空壓機的維修延伸至幹燥劑的維修。針對服務增值的創新機會圍繞顧客價值產生。節能評估。如公司根據多年來積累的經驗,使用3到5年的系統,浪費至少存在20%。當今世界提倡環保經濟,公司通過空氣系統的評估,掌握了大量節能的機會。自來水模式。如公司客戶真正需要的並非壓縮機,真正的需求是純潔的壓縮空氣。例如客戶獲取自來水,並不需要開水廠,只需水表、水龍頭並進行計量付費。同樣的,空壓機的客戶可以通過壓縮空氣的管道即可獲取所需空氣。幫助客戶改善。客戶也經歷著競爭壓力,幫助客戶提高管理水平即為客戶增值,如領導力培訓、精益六西格瑪培訓,售後服務的改進,通過專業知識為客戶增值。4、擁有客戶關系制造業服務化的客戶關系管理非常重要。通過專業的知識與客戶的各個部門、各個環節建立個人的聯系。對售後服務而言,原來提供整機、備件服務,現在是所有設備1年甚至5年的維修保養,是整個壓縮空氣系統的評估。原來服務工程師接觸的是客戶單位里的設備主管、采購主管,而隨著服務內容的增加和服務價值的提高,服務工程師還會與用戶的決策者打交道。實施服務化的制造企業需要與客戶的基層和高層人士都保持良好的聯系。5、開展多業務模式公司可以在同一時間部署一個或多個業務模型支持服務。對制造企業而言是成千上萬的客戶,有外企、國企、民企,既有大企業,也有小微企業,對服務均有需求。針對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商業模式,他們可能在一定範圍內有使用權,而非所有權。例如,許多商業航空公司使用飛機引擎,僅支付通用電氣和勞斯萊斯小時收費,而不是購買。6、面向終端客戶制造業服務化就是要直接面向客戶、接受客戶。例如Dell在電腦直銷業保持領先地位。Dell的成功不僅在於其供應鏈和直銷,且客戶能夠自主選擇與配套,並做到提前支付。用戶在選配中遇到的專業知識和問題都可以通過Dell’sPremier Pages得到技術、管理和產品支持。英格索蘭提供成千上萬種純正配件,所以產品的包裝幾乎全部英格索蘭的標記,甚至對核心的、高價值的零部件,都刻好英格索蘭的商標,對關鍵的技術不能出錯。還有一種辦法是直銷,把產品和服務直接銷售給客戶。7、專業設計診斷與咨詢專業設計診斷與咨詢是企業依據豐富的行業經驗,面向客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指導建議,以此建立行業專家地位,發揮杠桿效用。例如,空氣壓縮機不僅僅需要一臺設備,壓縮機的客戶還需要起動器/開關箱、冷卻塔、空氣過濾系統、幹燥器、過濾器、管路、儲氣罐、氣動工具以及集成的工具,以客戶需求為中心所提供的基礎設施的集成設計實現服務價值。再如,企業現有客戶在用設備可能超過了十年二十年,消耗件、耐磨零件、檢修、維護、監控設備都需要服務和升級,需要針對客戶需求為中心提供系統升級、更新等專業服務。此外,變免費為收費、消除內部浪費、服務銷售團隊、新的獎勵政策、健全設備工具、打造核心能力等訣竅都可應用於制造業服務化的實施過程。  相關公司: 數據來自 創業項目庫 作者:余鋒 | 編輯:ningyongwei | 責編:寧詠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91790

三星的下滑說明了什麽?中國制造對智能手機的沖擊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102417

高端產品面臨著蘋果的競爭,低端又被中國產商擠壓,世界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三星電子的市場份額正在縮水,就像昔日的摩托羅拉和諾基亞一樣。 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報告稱,按市場份額計,今年二季度,華為、聯想、小米均位列全球五大廠商,其中小米還是明星賣家。中國制造的低端安卓手機擠壓了三星的市場份額: 三星的市場份額從一年前的32.6%降至目前的25.2%,而華為和聯想的市場份額上升。 今年第二季度,小米科技占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的5.1%,相較一年前的1.8%大幅上升。 本周四,三星罕見地公布了兩年來最差的季度報告,並表示手機這一核心業務盈利前景存在不確定性。 智能手機行業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蘋果的崛起擊垮了諾基亞,結果兩年前又被三星趕超。盡管三星表示對新產品有信心,但是這樣的表態並不能給予投資者實質性的安慰。尤其是當你看了美國商業新聞網站Quartz給出的圖以後: (2007年蘋果發布首款iPhone到2013年微軟宣布收購其手機業務期間,諾基亞經調整後的收盤價) 市場調研公司IDC周二發布的報告同樣佐證了三星市場份額的下滑,和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的持續崛起。據IDC,今年二季度,三星市場份額由去年同期的32%降至25%;同期,華為小米等中國廠商市場份額強勁增長,助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長。 中國廠商的崛起: 如下為IDC統計得出的2014年二季度世界五大智能手機廠商: (圖二世界五大智能手機產商:單位:百萬部;三星、蘋果、華為、聯想、LG、其它) 不過,據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按市場份額計,成立才三年的小米科技也進入了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機生產商之列。而蘋果,盡管守住了第二名,但市場份額也從13.4%下降至11.9%。 兩年前將蘋果拉下第一寶座的三星,如今卻遭遇了中國的挑戰。今年第二季度,三星電子的智能手機總銷量從一年前的2.33億部增加至2.952億部,但該公司也是唯一錄得絕對出貨量下降的主要制造商。同期,小米科技占全球智能手機銷量的5.1%,相較一年前的1.8%大幅上升。 Strategy Analytics負責人Woody Oh表示:“小米的下一步是瞄準亞洲和歐洲等國際市場,小米必須投巨資讓西方消費者熟悉該品牌。”他稱小米是第二季度的明星賣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07831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