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獨家 | 互聯網醫療第一股離職風波後再曝凍薪 民營醫院收入減損或成導火索

在8月初被曝出裁員新聞的就醫160再惹風波,20日晚間,第一財經記者接到爆料:該公司將啟動凍薪,三季度末及四季度工資將不再正常發放。凍薪和裁員風波的到來時間距離就醫160三板上市還未足一年。

內部郵件截屏

“過去的一年里,就醫160發生了巨大變化:B輪融資之後,公司經歷了一輪人員的大擴張,從300多人擴張到800多人,而不到半年的時間里現在裁到還剩200多人。本以為留下來的我們是幸運的,然而並沒有,十一過後,公司HR發郵件公司實行凍薪,三季度末和四季度的工資將不在正常發放。”該爆料人在郵件中指出。

在今年8月,就醫160就已被曝裁員300人,其中創新事業線已被撤銷,而賴以起家的掛號部門成為了裁員大戶。其後這一信息得到了官方確認,並稱此舉實際為公司戰略調整。

此外更有校招生網友爆料,在距離轉正還有半個多月時,國慶前夕,今年入職的校招生集體收到了“試用不合格”通知,被迫解除勞動合同。

知乎的截圖

對此,第一財經記者在第一時間與就醫160公關事務部門人員取得聯系,該人員透露,“我們並不能回答這個問題(指凍薪),需要由專業人員答複才可以。”

截至第一財經記者發稿時,尚未有官方回複。

去年12月15日,就醫160(深圳市寧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新三板,估值1億美元,成為第一家掛牌新三板的移動醫療公司。當時以掛號業務起家的就醫160,其盈利模式,主要包括醫療機構的廣告收費、技術服務收費。

值得註意的是,在今年7月底,就醫160公告獲得7400萬融資之後,數月之後又拋出1.5億定增計劃。並於10月13日公告,已獲得來自啟賦嘉融、湖州亞商、以及深圳嘉誠付通的合計逾5600萬元認購。

據知情人透露,就醫160從去年初就已開始啟動C輪融資,期望金額為1億美元,但實際僅到賬7400萬,從長達一年半的融資時間跨度和融資金額來看,就醫160並沒得到資本方的積極認可。

此外,寧遠科技的營收亦同樣未獲得根本性改善,此前公布的的2016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報告期內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5151.92萬元,較上年同期的虧損1781.00萬元,虧損程度有所增加。

過度依賴民營醫院的廣告收入或成為就醫160資金運轉陷入困境的直接導火索。

由於國家衛計委此前已出臺規定,掛號業務不允許以盈利性質出現,因此包括就醫160在內的不少移動醫療機構目前盈利結構較為單一,2015年,就醫160實現營收2371萬元,其中單民營醫院廣告業務這一條業務就貢獻了63%,近1500萬元,民營醫院推廣可謂是就醫160目前賴以生存的核心業務。

複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章濱雲透露,在今年二、三季度,不少民營醫院都已經出現了30%-70%的收入下降。而在此基礎上,不少上市公司、私募、券商正競相籌備相關並購基金,希望可以在價值低谷時入手,借此機會並購一些醫院資產。

“有接近一半比例的莆田系醫院營收已經下滑了70%,甚至有一些醫院已經直接停診,等待下家或資本接手。即使是一些管理規範的莆田系或者諸多非莆田系民營醫院,都受到不利影響。”一位不願具名的民營醫院管理者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778

錘子再曝融資:用妥協換來的“起死回生”?

來源: http://www.iheima.com/promote/2016/1124/160006.shtml

錘子再曝融資:用妥協換來的“起死回生”?
小堇 小堇

錘子再曝融資:用妥協換來的“起死回生”?

被傳虧損、倒閉、賣身,錘子在漫長的產品叠代和融資歷程中,仿佛終於等來了一次“翻身”的機會

本文系作者小堇對i黑馬投稿。

11月21日,有消息稱錘子科技將完成新一輪大約3億元的融資。融資消息及融資金額雖未得到官方證實,但早在今年7月份老羅在接受《財經》雜誌專訪時就曾表示,“這一輪融資快結束了,很順利”,這也從側面印證了錘子科技此次被曝融資成功的真實性。

無疑,這是錘子自M1系列暢銷、贖身阿里後的又一利好消息。錘子科技自建立以來,一直在非議中成長。被傳虧損、倒閉、賣身,錘子在漫長的產品叠代和融資歷程中,仿佛終於等來了一次“翻身”的機會,而付出的代價便是商業化的“妥協”。

情懷敗績連連,T系列面臨信任危機

想當年,還是著名“相聲演員”的老羅宣布要發布手機的時候,一幫擁躉可謂是歡呼雀躍。特別是拿著情懷開道,錘子還未發布就讓忠實的羅粉們把老羅推上了神壇。T1發布會上,老羅果然不負眾望,憑借著純熟的演講技巧,一部“東半球最好用的手機”應運而生,讓一眾粉絲激動不已。但在發布會後,在大家正翹首以待的時候迎接錘子手機的時候,錘子科技竟爆出產能不足的傳聞,T1根本無法量產。更有細心的錘粉發現,T1采用的CPU驍龍801落後了友商好幾條街,手機的握感更是厚重的可怕,一時間不少粉絲表示“粉轉黑”,標榜情懷的錘子手機第一次遭遇了如此大的信用危機。

熱愛折騰的老羅顯然不會因此放棄,時隔一年後錘子科技又推出了錘子T2。雖然在T2發布前夕,錘子代工廠中天信倒閉,在老羅聯合幾家公司墊付中天信欠薪後才搶救出第一批T2成品,但發布會上一句“以傲慢與偏執,回敬傲慢與偏見”的標語,仍然將“情懷”牌打得更加徹底。但顯然經過T1的教訓,用戶對於新品手機的熱情已不如以往。根據蘇寧易購一家旗艦店表示,當時一個月連一臺錘子T2都賣不出去,與錘子科技披露的銷量相去甚遠!同時,又是一幫細心的用戶發現,T2采用的驍龍808依然被友商甩在馬後。無指紋識別、無快充、無TypeC的配置硬傷,再加上疑似銷量作假,顯然錘子科技遭遇了沈重的“double kill”。

行業傳聞不斷,M系列發布不被看好

如今暢銷的M1,在發布時的情況也並不樂觀。就在大家以為老羅在家開開心心的準備M系列的開發的時候,卻不想錘子科技被意外曝光業績虧損。雖然,對於一個做“機”的企業來說,虧損並不是什麽大問題,但還是引起了業內人士對錘子科技現金流是否充裕的擔心。銷售低迷情況下,是否能快速回籠資金,已然是錘子科技不可避免的難題。

無獨有偶,7月12日網上瘋傳錘子CTO錢晨、設計總監羅子雄等一眾高管離職。盡管正投身VR產品開發的羅子雄予以否認,但錢晨離職已成既定事實。錘子官方說法是“退休”。老羅也曾在采訪時信心滿滿地表示,“錘子生產、供應鏈和研發人員規模正常,能夠和競爭對手在相同時期推出同等配置的產品,今年準備好這些,我們就差不多該爆發了。”但是在這樣一個關鍵時期,難免會讓外界對錘子的新品發布持悲觀態度。

贖身阿里巴巴,妥協的M系列“委屈”滿滿

早在今年6月,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上顯示有錘子科技股權出質的登記。出質登記顯示,出質人為羅永浩,質權人為阿里巴巴(中國)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具體股權數額為205.38176萬股。10月24日,根據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息更改顯示,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此前質押劃給阿里的股份已被贖回。而此次的“贖身”恰恰發生在M系列發布後的第三天。

顯然,如今的M系列已經成為錘子科技史上最暢銷的手機,但是在M系列上卻再也看不到老羅一貫的偏執。雖然隱藏式光線、距離感應器以及無斷點邊框延續了T系列的設計特點,但一張“大眾臉”還是像極了大洋彼岸的iPhone。圓形的HOME鍵相比之前老羅引以為傲的三顆實體鍵,顯得平庸至極。此外,M系列的背面LOGO相比T系列明顯“內斂”了不少,不再那麽精致的設計讓M系列少了一絲品牌辨識度。在配置方面,M系列也開始向主流配置靠攏。搭載了完整的高通驍龍821處理器的M1,最高內存6G,性能已不再是錘子手機的短板。但是一向對友商跑分行為很是鄙夷的老羅,這次卻出乎意料的給M1跑了個分。這讓人不禁感嘆,在國產手機大拼參數的情況下,倔強的老羅也不能“免俗”。

也許只有Smartisan OS還在堅持著老羅的“情懷”。在如今盛行扁平化UI設計的大環境下,Smartisan OS 3.0依然堅持著擬物風格的設計。並且此次的新系統,錘子還加入了令人尖叫的One Step、Big Bang功能,創新了固有的信息交互模式。

有人說,M1的發布代表了老羅的妥協。越來越像蘋果的錘子,是否真像老羅所說的“外界看錘子好像內憂外患,但其實是錘子史上最好的時期“那樣,我們仍然不得而知。但有一樣是可以確定的,老羅所領銜的錘子開始變得更加看重商業和情懷的平衡性,變得更加”泯然眾人也”。

錘子科技 羅永浩 情懷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4532

順威股份再曝杠桿式收購 26億收購款多為借款

3月10日消息,順威股份午間披露深交所問詢函的回複。華信北京在回函中表示,本次收購資金分別來源於自有資金+質押融資+借款。其中,自有資金支付額為3億元,擬向第三方借款融資17億元,擬向金融機構股票質押融資6.08億元。

此前順威股份公司第一大股東蔣九明持有公司股份116,000,000股,持股比例為29%。 華信北京受上述股份轉讓完成後將持有公司100,238,385股股份,持股比例為25.06%,華信北京在《詳式權益變動報告書》中表示“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

回函中稱,在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華信北京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可能,但暫無獲取上市公司控制權的計劃。

對於本次資產收購以上市公司股份轉讓為前提的具體原因,華信北京表示該約定有利於提升熊貓新能源未來業務發展的穩定性。據披露,上市公司目前主營業務為註塑產品生產、模具設計制造及改性塑料研發生產,缺乏新能源物流車租賃運營業務經驗。華信北京成為上市公司股東,有利於發揮華信北京的行業經驗,推動熊貓新能源業務發展和經營的穩定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994

“通俄門”後再曝猛料 弗林曾與土耳其密謀遣返居倫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的伍爾西(James Woolsey)透露,時任特朗普競選顧問的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去年9月曾與土耳其政府官員秘密接觸,討論如何將流亡美國的土耳其傳教士法圖拉·居倫繞過引渡程序遣送回國。

伍爾西曾擔任克林頓時期中情局局長,去年9月加入特朗普競選陣營,並短暫擔任過渡團隊高級顧問。

美土關系在奧巴馬任期最後一年迅速惡化,去年7月土耳其爆發未遂軍事政變,總統埃爾多安認定居倫是幕後主使,數次要求美國遣返居倫,但遭到奧巴馬政府拒絕。1999年起定居費城的居倫擁有美國綠卡,此前一直否認參與了軍事政變。為了削弱居倫在土耳其國內的勢力,埃爾多安將這位曾經的盟友直接定義為恐怖主義領導人。

土耳其方面依然沒有放棄從外交渠道要求美國遣返居倫,本周二土耳其外長恰武什奧盧向白宮和美國司法部長塞申斯遞交了居倫與軍事政變有關聯的新證據。

伍爾西表示,當他到達紐約會議地點時發現會談已經進入正題,但內容可能涉嫌違法。土耳其官員似乎對引渡居倫很感興趣。當時僅僅談到如何想辦法把居倫送出美國,還沒有討論具體如何把居倫從住所帶離。伍爾西強調,如果具體計劃被擺上臺面,當場他就會質疑行動合法性。

弗林此前被任命為特朗普政府國家安全顧問,上任僅24天就因未及時通報與俄羅斯大使會面及可能向俄透露美外交政策的指控而引咎辭職。FBI目前正在調查是否有特朗普競選團隊成員與俄羅斯政府有關聯,並進而影響去年的總統大選。

本月2日,美聯社曾爆出弗林及其名下咨詢公司Flynn Intel Group向美國司法部提交文件,正式確認其外國代理人身份。去年8月至11月,弗林曾為土耳其人埃基姆·阿爾普泰金設立的公司Inovo擔任說客,替一家以色列公司向土耳其出口天然氣做公關,“以更好地了解土耳其政治氣候及規劃土耳其投資計劃”,並從中賺取53萬美元。白宮發言人斯派塞表示,特朗普在任命弗林為國家安全顧問前對此並不知情。

伍爾西表示,自己此前受邀成為Flynn Intel Group集團咨詢委員會成員,因此出席了這次會議。獲悉會議內容後,自己自始至終沒有參加討論,會後還提醒部分與會者這可能違反美國法律。伍爾西隨後還將此消息告知了時任美國副總統拜登。

一同參與會議的弗林發言人弗洛伊德否認了伍爾西的指控,宣稱弗林從未討論過任何違法的行為和計劃,但確實討論了公司為Inovo做的一些工作,比如如何收集足以起訴居倫的證據。土耳其大使館此後發表聲明,承認土耳其官員曾與弗林見面,但拒絕透露細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859

通道業務再曝風險 證監會首提全面禁止

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通道業務備受證券資管領域關註。在5月19日的證監會例會上,新聞發言人張曉軍表示,證券基金管理機構“不得存在讓渡管理責任的通道業務”,這也是證監會層面首提全面禁止通道業務。

新沃基金旗下的專戶乾元2號成為監管層禁止通道業務的典型案例。去年12月20日,乾元2號發生大額質押回購到期無法償付情形,風控缺失、管理失當是造成風險事件的根本原因。

“新沃基金出風險的專戶業務就是通道業務,可能是新沃基金任由投顧進行投資交易,進而曝出了風險。”北京一位基金子公司資管部門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投顧類風險事件再現

2016年來,信用債違約事件層出不窮,年底市場受到國海違約事件的沖擊情緒低落,信用利差在違約事件後小幅波動,信用風險也一度成為當時市場最大的風險點之一。

此背景下,2016年12月20日,新沃基金管理的乾元2號特定客戶資產管理計劃(簡稱乾元2號)受持有的信用債券違約及高杠桿操作相互疊加影響,發生了大額質押回購到期無法償付的情況。

乾元2號的一個對手方,中融現金增利貨幣基金在今年一季報中披露,去年12月7日,中融基金與新沃基金-乾元2號在2016年12月7日達成一筆交易金額為5000萬元的債券質押式逆回購業務(到期結算金額為5042.47萬元),然而,截至到期結算日2017年2月7日,“乾元2號”未履行回購義務。

證監會指出,乾元2號違約背後,基金公司專戶管理失當、風控缺失是造成風險事件的根本原因。

業務人士看來,歸根結底,還是乾元2號實際上是一類通道產品,風險極可能是來自於投資顧問。在乾元2號的案例披露中,公開信息沒有透露委托人及投資顧問的信息。

“正常情況下,債券投資即使是通道業務,通道管理人也會對質押率、偏離度等有所限制,實際的出指令方必須遵守這些限制,這次估計是新沃基金任由投顧進行投資交易,所以出風險了。”上述基金子公司資管部門人士與第一財經記者交流時表示。

巧合的是,日前剛剛爆出一起同樣是出現在基金專戶的投顧類風險事件。

4月12日,中國平安、興業銀行盤中出現“閃崩”。4月17日晚,中信建投證券(06066.HK)發布港交所自願性公告證實,其持股占比為55%的中信建投基金的多只專戶涉及此事。

上交所公告也顯示,中信建投基金相關負責人反映稱相關異常交易行為指令是由專戶產品的投資顧問公司下達。在指令執行過程中,投資顧問與中信建投基金未充分溝通,且在訂單執行中未能采取有效的風控措施,引發上述異常情況。

而中國平安、興業銀行的閃崩,正是由於基金公司專戶和投資顧問溝通不充分所致。該起異常交易行為,表面上是由在訂單執行過程中系統風控設置存在不足所致,實際反映出基金公司在風控管理方面存在漏洞。

“通道的業務原來是子公司在做,母公司做得不多。子公司新規後,母公司專戶通道有所增多。盡管投資中要依據投顧的投資建議,事實上管理的責任還是在於基金。除了有風控責任,還有基本的判斷責任。因此我覺得風險和責任都應該是由管理人來承擔的。如果說投資顧問或委托人有誤導性嫌疑,那就追究相關方的責任。”一家老牌公募副總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通道類業務式微

而更為嚴重的是,由於基金專戶只是作為通道存在,某些基金專戶竟淪為操縱市場的工具。

4月,證監會發布《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決定書(王耀沃)》。處罰書中顯示,2014年9月和11月期間,王耀沃控制並操作“王耀沃”、 “李小藝”、“列寶瓊”、“長安基金-光大銀行-王耀沃”、“江信基金-光大銀行-胡麗群”、“財通基金-上海銀行-胡麗群”等6個證券賬戶,利用資金優勢采用連續申報拉擡股價至漲停並封死漲停、次一交易日操縱開盤價隨後反向賣出等手法操縱市場,獲利1249余萬元。

這個案例中,基金公司的一對一專戶淪為幫兇,由於交易權歸客戶或第三方投顧,基金專戶沒有起到及時的風控作用,風險隱患極大。

基金子公司最為明顯地感受到了通道業務的監管。

去年12月,監管機構正式下發了《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規定》及《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子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暫行規定》,對風控指標進行了嚴格的約束。

2012年底,首批專戶子公司獲批成立,經過短短三年多的發展,截至今年一季末,專戶子公司家數達到79家,資產管理規模逼近10萬億元大關,成為增長最快的資管子行業。隨著上述規定的頒布,基金子公司的通道紅利宣告結束。

“近年興起的機構業務方面,通道業務占據著不小的比例,但未能充分體現基金公司主動管理的優勢,隨著金融監管協調加強和監管的趨嚴,制度套利行為等外生增長模式有可能很快失去市場。”博時基金董事長張光華也表示。

“特別是小基金公司、次新基金樂意做通道類專戶,因為排名是算資產規模的,表面上看不出來,也沒有單獨的通道類的排名,大家印象中基金公司應該都是主動管理類資產。”上述老牌基金公司副總說。

經過近年來發展,證券行業的通道業務規模已大於信托行業。首先,商業銀行和信托同屬於銀監會監管,商業銀行很多不能做的信托也是受限的。商業銀行便通過證券公司資管計劃或者基金子公司來實現監管的套利;第二,信托公司有一定規模的上限,券商、基金子公司等在初期沒有相關考核要求,便導致基金子公司和券商的通道費要比信托便宜很多,這也是近年來基金子公司、券商通道業務發展迅猛的重要原因。

去年12月,證監會下發《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子公司風險控制指標管理暫行規定》、《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管理規定》,明確提出母子公司業務不得交叉經營。

由於母公司從事公募業務,因此不少基金子公司將其二級市場業務剝離至母公司。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底,基金專戶總規模達6.38萬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達58.31%。

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按照基金公司專戶管理規模從大到小排名,截至一季度末,排名前20的基金公司中,華夏基金規模是4130.7億,居首位;第20位的中郵基金規模是899.33億,其中有13家基金公司的專戶規模過千億。

首提禁止通道業務

5月19日,張曉軍表示,各證券基金管理機構從事資管業務要堅持資管業務本源,審慎勤勉履行管理人職責,不得存在讓渡管理責任的通道業務,希望資管管理人審慎開展業務,取信於投資者,切實履行合規風控等主體責任,證監會將對經營混亂、合規失效、風險外溢的機構從嚴監管。

市場認為,這也是證監會層面首提全面禁止通道業務,顯示出的監管信號值得重視。

“證監會明確不得從事讓渡管理責任的通道業務,是全面監管思路的延續,從出臺的時間點上我們並沒有認為超出預期。從力度上講,還是認為力度偏大。但是也表明了監管的態度。”5月21日國金證券的電話會議上,有券商機構金融部總經理表示:“全面禁止通道業務,是在整個金融市場去杠桿、去監管套利的背景下發生的。”

乾元2號也成為監管背景下禁止通道業務的一個典型案例。

基金業協會備案信息顯示,“新沃基金-乾元2號資產管理計劃”於2016年9月23日備案,為“一對一”專戶產品。 新沃基金是一家次新基金公司,成立於2015年8月,由新沃集團和新沃聯合共同發起成立,前者持股70%。官網顯示,新沃基金目前共有新沃通寶、新沃通利、新沃通盈、新沃鑫禧等幾只公募基金產品。

上述券商機構金融部總經理認為,不得讓渡管理責任,意味著券商、基金子公司未來開展資產管理業務包括特定資產管理業務,都是主動管理型的,券商、基金子公司必須承擔對投資標的的篩選、盡職調查、投資管理等職責,不能依靠像現在委托人發出投資協議、委托人代理投資管理等等,都不再允許。

“本來一對一通道兩方協議約定了管理人的責任,對於交易第三方來說,或者其他客戶來說是不知道你是通道。禁止通道業務,還是明確了管理人要承擔起主動管理責任來。”上述公募基金副總經理認為。

“一般母公司公募做得好的,不會大力發展專戶通道業務,因為怕影響自身的公募業務。收費上來看,通道分標準化和非標,信托主要是非標,目前資管和信托相比沒有優勢。”上述基金子公司資管人士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預期未來還會有具體操作上的指導,增量肯定是不能做了,那存量怎麽處理。”上述券商機構金融部總經理也提醒,而需要註意的是,一旦發生風險,法律層面上,券商和基金公司的資產計劃或特定資產管理計劃是法律主體的責任,就有成為原告或被告的可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0012

獨家 | 德奧通航資金鏈臨危再曝巨虧,“德隆系”老套路又陷滑鐵盧

2013年6月,與“德隆系”舊部存有千絲萬縷關聯的梧桐翔宇入主德奧通航。5年來,梧桐翔宇數度“畫餅”,推動德奧通航重組,但均以失敗告終。長袖善舞的“德隆系”也一直未能賣殼脫身,反倒深陷德奧通航的麻煩之中。

4月16日,德奧通航發布業績修正預告,因審計機構要求公司對通航子公司涉及資產全額計提減值,原本預計虧損7251萬元,擴大至虧損4.75億元,同比暴降93倍。業績“大洗澡”後,德奧通航的凈資產也由原來的2.75億元,驟降至-1.47億元。德奧通航稱,將中止對海外通航板塊的資金投入,這意味著梧桐翔宇入主後為其打造的家電和通航“雙主業模式”面臨崩塌。

放棄海外通航板塊的德奧通航目前正處於停牌之中,而停牌理由卻正是準備收購通航板塊資產,交易金額將不低於10億元。不過,無論是德奧通航還是梧桐翔宇,幹癟的錢包都讓這一重組隨時可能面臨“流產”的境地。德奧通航逾2億元銀行貸款逾期,尚未解決。梧桐翔宇則因為債務糾紛, 持有的德奧通航6539萬股份已被全部輪候凍結。

實際上,梧桐翔宇入主德奧通航以來,增發重組計劃就不曾間斷。盡管多數流產,但公司卻得以堂而皇之的超長期停牌。有接近“德隆系”的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表面上德奧通航的控制權、管理層3年來已歷經過多次變更,但真正的控制者始終是五年前重回A股的“德隆系”。而試圖東山再起的“德隆系”卻遭遇市場環境劇變,原本擅長的股價運作套路失效,自身也面臨資金困局。

任性跨界 業績變臉

“審計機構與公司管理層進行了數次溝通後,要求公司對通航子公司按不具備持續經營能力進行處理,對相關涉及的資產全額計提減值。”對於2017年虧損激增4億,德奧通航將理由解釋為減值計提。

德奧通航的業績變臉早有征兆。在2月25日的業績快報中,該公司即公告稱,會計師事務所可能會要求公司對通航板塊資產計提減值,如要求調整金額大,則2017年度的實際數據會與本公告數據存在大差異。

同時變臉的還有德奧通航的戰略,此前2月25日公司表示,隨著董監高調整到位,公司重組了通航板塊業務負責團隊,重用國內外一線精兵強將,接下來公司將努力推進與科比特航空的重大資產重組,全面進行國內外資產整合,珍惜資本投入,以此實現經營業績的根本性好轉。但到了3月19日,德奧通航又突然公告稱,將中止對Hirth、Mesa、XtremeAir、Rotorfly、RSG、ASE六家海外通航子公司資金投入,待法院管理人正式確立解決方案後它們將正式進入清算流程。

截至去年底,德奧通航對上述公司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值約為1.20億元,債權1.48億元,若進入清算程序,德奧通航將對相關投資、債權計提減值準備,究竟計提多少,德奧通航並未披露,只稱“預計公司2017、2018年凈利潤產生較大影響”。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發現,上述六大公司主營業務包括飛行器以及飛行器發動機的研發、生產、銷售及維修等。2013年6月,梧桐翔宇入主德奧通航,2013年8月,德奧通航即開始跨界當時市場大熱的通航產業,開啟了海外眼花繚亂的收購。2013年至2016年,先後入手這6家公司,其中不乏和Rotorfly一樣,曾是梧桐翔宇的關聯資產,收購裝入上市公司。

彼時,德奧通航的這些收購獲得多家券商分析師推崇,稱其將在千億市場翺翔,一度引得市場對公司雙主業的構想憧憬萬分。但回頭看,這些公司即使收購時也是資質頗為平庸的。以最早收購的Hirth為例,2016年3月,德奧通航以出資約3311萬收購這家德國公司100%的股權。資料顯示,收購前該公司已資不抵債,而收購後,虧損局更加難看。截至2017年年底,該公司凈資產-100.57萬元,當年凈利潤-1445.90萬元。

對此,德奧通航表示,為支持通航業務的發展,公司近三年開展了多項直接和間接融資,不過因遭遇2015年股市暴跌和證券市場監管調整等因素,導致無法通過再融資募集資金置換前期投入,部分海外子公司因資金投入不足亦未能實現商業化運營,連續多年持續虧損狀態。德奧通航承認,目前這些公司難以有現金流維持最低限度的運營資金,上市公司也很難再以自有、自籌資金方式繼續投入資金。

因年報尚未披露,德奧通航2017年全年資金鏈窘境難窺全貌。以去年三季報數據為參考,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德奧通航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1.14億元,同比下降了近23倍。而截至2017年前三季度末,德奧通航的短期借款余額為3.52億元,長期借款余額為1.39億元。

今年3月15日,德奧通航再揭公司資金鏈危機,披露公司兩筆共計2.05銀行貸款逾期。截至目前,貸款尚未歸還,已由第三方資管公司介入。

超長停牌之謎

梧桐翔宇入住後,德奧通航成為了A股的重組和停牌專業戶。

2014年,開始大張旗鼓收購海外通航子公司後,德奧通航欲通過配股發行,擬募資不超過6.4億元人民幣,之後又以重組為由取消上會。2015年10月,德奧通航發布《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計劃通過非公開發行募集資金不超過48.96億元,方案拉鋸一年最終失敗。

兩次再融資未果後,德奧通航表示,將通過自籌資金、籌備產業基金投入等方式推進通用航空重點項目的建設進度。

通航產業重組不順,德奧通航於2016年12月底開始停牌再度策劃重組,3個月後,正式拉開了收購珍愛網的序幕,一度被外界認為梧桐翔宇即將賣殼脫手。但這項持續了近一年的重組計劃,最終遭到監管叫停。

2017年11月6日,停牌近1年的德奧通航複牌,隨後股價接連下挫,21個交易日跌幅近五成,市值蒸發近30億元。2017年12月4日,德奧通航再度緊急停牌策劃重組。

2018年1月,德奧通航披露此次重組擬定增收購通用航空業務相關資產,預計交易金額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2018年2月,又披露標的為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科比特”)100%股權。

天眼查信息顯示,於2014年10月註冊的科比特,主要從事多旋翼無人機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等,註冊資本約5080萬元。

值得註意的是,3月1日後的重組進展公告中中,德奧通航對重組標的和金額均未再涉及,只稱公司聘請的各中介機構正在對標的公司進行盡調,審計、評估等有關工作尚未完成,交易方案仍處於商討、論證階段。而隨著對國外通航子公司“斷水”,2億銀行貸款逾期,這項重組是否會受影響,最終命運尚未可知。

“銀行貸款逾期,為什麽還有資金收購深圳科比特?”對德奧通航重組的真實性已有股東對提出質疑,中小股東亦在互動平臺不斷催促上市公司複牌,但對此,德奧通航均未作出回應。

“重組一停牌停一年,實際上是在利用市場規則打擦邊球。”上述接近“德隆系”的受訪人士認為,德奧通航超長期停牌,對於梧桐翔宇而言至少保證了質押融資的安全。德奧通航披露,梧桐翔宇共持有公司6538.77萬股,占公司股份總數的24.66%,已全部被以“業務需要”為理由進行質押融資。

“德隆系”陷困局

盡管極力撇清,隱匿持股,但盤根錯節的關聯,梧桐翔宇依然被認為是“德隆系”回歸A股後的資本運作平臺,而該公司入主德奧通航也被當做“德隆系”複出資本市場的標誌項目之一。5年過去了,伊立浦改名德奧通航多時,從家電行業到大玩通航重組,跨界故事卻連連失效,股價不升反跌,將所持股權全數質押的“德隆系”風險不言而喻。

2013年6月,梧桐翔宇以3.08億元受讓伊立浦3846.34萬股股份,占當時公司總股本的24.66%,實際控制人變更為鳳凰衛視創始人劉長樂的女婿——張佳運。

“劉和德隆一起做生意,但並沒有賺到什麽利潤,也就退出了。”上述人士向記者透露,2013年入主德奧通航時,梧桐翔宇實際控制股東是梧桐投資,從當時的披露信息來看,梧桐翔宇股權上的實際控制人為張家運。但原德隆集團執行主席——向宏彼時任梧桐投資董事、總經理兩職,執掌經營,實際操盤。

當時多家媒體報道稱,梧桐投資被認為是香港梧桐資本集團(下稱“梧桐資本”)在A股的運作平臺,劉長樂任董事局主席,向宏任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副總裁鄭悅曾是“德隆系”掌控恒信證券後派任的總裁。收購德奧通航後,原德隆集團歐洲公司總經理朱家鋼,出任了德奧通航東董事長、總經理。

2016年12月16日,由自然人宋亮控股的華亞博納、北京瀚盈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接盤了劉長樂家族手中梧桐翔宇的部分股權和股份表決權、成為德奧通航的實際控制人,隨後“梧桐系”從德奧通航撤離。從工商信息來看,這兩家公司註冊地均在北京,接盤德奧通航不久前才成立。

在宋亮成為實際控制人之後,德奧通航高層走馬更換,朱家鋼、王鑫文先後離任德奧通航董事長、法人代表。今年3—4月,自然人張之珩、宋子超分別被推上了德奧通航的董事長、財務負責人之位。但控制權及高管的變更中,德隆足跡依然若隱若現。

德奧通信在披露的宋子超履歷材料中稱,宋亮及其他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之間無任何關聯關系。但蹊蹺的是,記者了解到,“德隆系”與德奧通航、宋亮名下企業、以及宋子超的前東家睿德信實際上在同一地點辦公。記者查閱公開招聘信息發現,宋亮所控制的北京瀚盈招聘信息披露的地址在北京某公園附近,德奧通航、睿德信也均在此處。

從德奧通航近五年的股權、高管變動來看,複出的“德隆系”被媒體曝光後變得更為低調,始終隱匿背後,而被推向前臺的自然人越來越名不見經傳,與這些人相關的投資公司也多突擊成立。

除了德奧通航,複出A股後,被市場所熟知的“德隆系”案例還有斯太爾、中捷能源、皇臺酒業等,這些公司的共同特點均是具備較高重組預期,甚至已淪為殼股。接近“德隆系”負責項目運作的人士稱,回歸A股的“德隆系”並無心實業經營,運作模式都是“找殼裝資產做股價”。

監管對上市公司並購重組收緊,再融資新規出臺,各類“講故事”的重組都受到持續的監管高壓,造成“德隆系”所擅長的股價運作套路在如今的市場失效,賣不出去的上市公司自然成了“燙手山芋”。“找了很多項目,但市場環境大變,沒能做成,不少跟德隆綁在一起的債權人都虧了,德隆自己資金壓力也比較大。”該負責項目運作人士稱。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678

數據造假屢禁不止!官方再曝兩地虛增財政收入5億元

近年來遼寧、內蒙古等地財政數據造假引起市場關註,並被中央部委嚴令禁止,審計署近日揭露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和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虛增財政收入5億元。

4月18日,審計署披露的2017年第四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顯示,2017年3月,在相關資產未履行國有資產處置程序、轉讓雙方未簽訂轉讓合同、未辦理資產過戶手續的情況下,銀川市財政局將銀川通聯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繳納的4億元預付款作為“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上繳國庫,虛增財政收入4億元。

2017年11月,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財政局通過先征後返、資金“空轉”的方式將拆遷補償款等1.5億元列入非稅收入。

第一財經記者發現,上述造假手法並不新鮮,比如讓企業先繳稅款然後以各種名義返還,或者財政部門先將財政資金以支出形式撥付到繳款單位或財政收入征收單位,然後再將這些單位收到的財政撥款以稅款、行政性收費等各種名義(無實際收入來源)再次征收入庫,如此通過資金”空轉”來虛增財政收入比較常見。

近些年虛增財政收入現象備受關註。

據《人民日報》報道,2017年1月17日,時任遼寧省省長陳求發在遼寧省十二屆人大八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對外確認,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財政數據造假問題,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導致經濟數據被註入水分。為了擠掉當地財政“水分”,2015年遼寧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2014年同比下降達到33.4%,降幅超千億元。

在2018年1月3日的中共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自治區黨委“自曝家醜”,承認自治區政府財政收入虛增空轉。經財政審計部門反複核算後,調減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億元,占總量的26.3%。

去年12月審計署公布的2017年第三季度國家重大政策措施貫徹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結果中,雲南、湖南、吉林、重慶4個省份的10個市縣(區)虛增財政收入15.49億元。

國家行政學院馮俏彬教授曾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財政數據造假最大的動機還是政績。

官員要提拔重用,需要一定的政績,而政績的體現莫過於光鮮亮麗的數據支撐。而且,以GDP增長率、財政收入增長率為重要指標的領導幹部考核模式,也間接成為數據造假的誘因之一。

除了政績外,預算編制方法不當,一些地方不切實際設置過高財政收入指標,迫使那些財力匱乏的地方政府為了完成任務而虛增收入。

總體來說財政收入造假勢頭得到了遏制。山東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潘明星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遼寧、內蒙古自曝虛增財政收入其實具有很好的示範作用。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明確,我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意味著以前唯GDP等數據考核論英雄的時代過去。

財政部近些年三令五申要求嚴禁地方虛增財政收入,並采取一些舉措來引導地方做實財政收入。比如由於不少地方過於依賴中央的轉移支付,而虛增財政收入的地方會導致收支缺口縮小,中央的均衡性轉移支付規模也相應減小,從而弱化造假動機。通過完善財政管理績效考核激勵機制,加大對考核結果的應用,強化考核的正向激勵作用,引導地方做實各級財政收入。

對財政收入造假的監管也在不斷加強。

財政收入質量已經成為財政部駐各地專員辦的日常監管重點。審計署也將虛增財政收入納入審計重點督查範圍,並加強整改,上述吉林省白山市及所屬6個區縣虛增財政收入2.79億元已經全部完成退庫。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人大預算審查監督重點向支出預算和政策拓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各級人大強化對政府預算收入執行情況的監督,推動嚴格依法征收,不收“過頭稅”,防止財政收入虛增、空轉。推動依法規範非稅收入管理。

馮俏彬認為,中央向地方傳遞未來經濟發展更加註重質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地區生產總值、地方財政收入數據的焦慮,而一些自曝家醜的案例也會起到警醒作用,讓地方在未來定調任務時更加理性。未來虛增財政收入現象減少值得期待。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6268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