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 雖然博湃養車倒下了,作為一個萬億級的大市場,以及符合快節奏生活的未來趨勢,上門保養O2O定能夠發展壯大。

圖片10000 

估值一度高達6億美金的O2O洗車及養護平臺博湃養車於4月5日淩晨在博湃養車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長文《認識這麽久,第一次說再見》,正式宣布破產倒閉。早在2015年底,媒體就曾報道其因資金鏈斷裂而全面停止服務,博湃養車的倒閉為曾廣被看好的汽車上門保養O2O創業帶來連鎖反應,未來或加劇該領域洗牌。

上門保養O2O不適合燒錢模式

博湃養車成立前後諸多汽車上門保養O2O企業出現,以博湃養車為首,這些新興的上門服務的O2O創業公司在2014—2015年席卷中國整個汽車行業,一度引發整車廠及4S店經銷商“恐慌”。在整個汽車上門保養O2O領域內,除了博湃養車之外,能叫上名字,有途虎養車、卡拉丁、e保養、弼馬溫、易快修、車小弟、優優養車、車螞蟻、養車無憂、車點點等,但在燒錢大戰之後諸多平臺紛紛倒閉,作為服務維度較深、涉及汽車後市場多個環節的上門保養O2O到了反思時間,其實它們並不適合燒錢模式。

燒錢誤區一:單個用戶獲取成本太高

上門保養O2O燒錢大戰期間包括博湃養車、卡拉丁、e保養等在融到錢後,類似1元洗車、99元保養、免費檢查等活動層出不窮,大家在“燒錢”的路上跑得不亦樂乎。體驗過博湃養車服務的車主算過一筆賬,以一項折扣價為90多元的換機油、機油格及45項安全檢查項目來講,博湃養車派出一輛保養車上門的油費和折舊費、三個技師(包含來回途中及上門保養數個小時)的勞務費、機油優惠等多項加起來成本高達400元左右,一次90元的服務各種補貼近300余元。

在2015年流行的以補貼換用戶的O2O創業思潮影響下,以及越來越多入局者搶奪市場,2015年幾十余家上門保養O2O企業基本都在瘋狂燒錢。其他例如餐飲O2O、出行O2O,補貼5-10元就能獲取一次用戶消費,而上門保養O2O平臺每次用戶消費,獲取成本均價在近百元甚至數百元。

2014年滴滴打車CEO程維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自曝兩年時間燒掉15億元,當時滴滴打車用戶量突破了1.5億人,高峰期日訂單量達1217萬單,平均單用戶燒錢10元左右,平均單訂單獲取成本不到幾毛。近期,滴滴公布了2015年的訂單總量為14.3 億,雖然滴滴多年來燒的錢之巨讓人咂舌,但從成績來看,還可以接受,14.3億的訂單總量,靠賣廣告都能回收之前的燒錢成本。

而博湃養車2014年9月獲得創新工場千萬元級A輪,2015年3月京東、易車等參投的B輪1.1億元,至倒閉時燒掉的錢為一億幾千萬。2015年擴張至全國22個城市,月訂單超過15萬單。以A輪融資至2015年底停止服務16個月均15萬單(平均訂單應低於最高值15萬單)來算,單個訂單的補貼成本為60-70元。據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達1.72億輛,以互聯網公司2/8定律來算,博湃養車想要成為巨頭要服務到8成1億3千萬的汽車,想要用燒錢來完成這個目標,需要燒掉近百億元人民幣。恐怕除非阿里、騰訊原意兜底,任何創投機構都難以承擔這種驚人的投入。

燒錢誤區二:痛點在服務而不是廉價

作為一個剛買車的新車主,很了解車主的內心,如果能夠享受足不出戶就能完成占用大量時間的汽車保養工作,那簡直是太棒了。上門保養O2O在我眼中看來最大的價值是服務維度的提升,讓以前車主必須開車到4S店、維修保養店甚至路邊門市的繁瑣中解脫出來,就像洗車O2O一樣,為車主解決了必須要抽出時間的煩惱。

而以博湃養車為首的上門保養O2O們來說,大多數在用價格吸引來擴張圈地,過渡的重視燒錢,反之忽略或者說因為補貼難有更多的投入在提升服務之上,投入了大量的錢卻未能提高服務體驗。為此我們就來一探上門保養O2O在服務上的短板。

第一:不考慮實際情況,盲目對標線下實體店

博湃養車曾提出“上門安全檢測,專業技師+專業設備”的Slogan,企業目標是追求讓中國消費者享受到可比肩4S店一般的養車上門服務。既然是上門保養O2O,定會受限於商業模式,自然要依據現實情況,把能做的和不能做的事分開。大多數上門保養O2O企業的野心都很大,都有意圖直接把到店服務搬到車主的家門口。但4S店在場地、設備、配件上擁有強大的優勢,而上車保養O2O企業們不采取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偏偏在未能提供類4S店服務之下,故意宣傳可以提供比肩4S店服務提高用戶期待值,用戶受宣傳和補貼吸引體驗過後,未達預期的體驗反而促成了用戶的吐槽和投訴,不考慮實際情況,盲目對標線下實體店將會葬送上門保養O2O未來。

第二:瘋狂擴張規模,技師能力參差不齊

上門保養O2O,首先它是汽車保養,所以整個流程最核心的技師一環極其重要,即使在上門保養O2O未興起時,實體店內經驗豐富的技師都是搶手人才。而新興的類博湃養車平臺中為了快速擴張規模,又要壓縮人工成本,既無法對新技師進行培訓,又難以挖掉4S店里那些厲害的師傅。博湃為了快速占據市場,一年多擴張22座城市期間旗下有1400多名員工,上門保養實施的是雙技師制度,平均每位技師每月的工資4000多元,每月單工資就需要600多萬。我們以快遞員為例,2013年~2014年快遞員平均月薪中位值和高位值分別為5250元和7858元。平均工資低於不太需要技術水平的快遞員,人才建設方面實在太過欠缺。

第三:場地缺失成頑疾,保養成了擺地攤

自上門保養、上門洗車興起後,社區里局促的空間里,實施作業的保養師傅成了一景。上門保養O2O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帶來許多麻煩。雖然保養工作設備可以用車輛自帶,但因為脫離實體店,實施保養的場地只能就地取材,在小區車位劃出一片地方,或者占用社區空曠的空間,成了最為常見的解決辦法。這樣就會和社區管理方產生矛盾,而如何定義上門保養空地占用合不合規,安全性方面都成了困擾。而對於享受上門保養的車主來說,一旦遭受鄰居質疑或社區管理方發難,其服務體驗必然是十分糟糕。

以上三個方面,無論哪一條解決起來都非常艱難,如果不在服務體驗入手,僅僅是低價策略,至少像我一樣對服務要求較高的人,不會為幾十元甚至百元的折扣,去忍受飽受折磨的上門保養過程的。

上門保養O2O前路在何方?

雖然問題重重,但上門保養O2O市場前景卻真真實實的存在,2015年我國汽車保有量達1.72億輛,以平均每輛汽車年保養花費數千元來算,市場就近萬億。而中國白領階層生存壓力越來越大,大部分人表示平常時間不夠用,就更不願意為了保養車浪費時間。據Sleepace享睡和艾瑞咨詢推出的《2016中國互聯網企業員工睡眠報告》中顯示,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企業員工平均睡眠時長為6.5小時,互聯網企業員工每周平均加班天數為1.6天,BAT最多平均1.9天,70%員工加班到晚上9點後。

以我個人經歷來講,從把車開到保養實體店,到服務結束一般一天時間就這麽浪費掉了,如果能在滿足我的預期情況下解決我的時間問題,選擇上門保養O2O即使多花點錢,仍然是性價比很高的選擇。但以目前上門保養O2O們給我的印象來看,很難打動我去嘗試。

毋庸置疑上門保養O2O市場前景是無限的,也是快節奏生活未來的趨勢,但要想真的把前景落實到商業上,需要在服務體驗上下功夫。首先,要拋棄掉燒錢圈地的O2O錯誤的發展邏輯,至少在上門保養O2O中燒錢是不適合的。其次,就是結合互聯網公司長處推出有別於實體店的差異化服務,把能做到的服務做到極致,做不到的服務交給實體店來做,避免陷入什麽都做什麽都做不好的窘境。另外,要加強人才系統的培養,除了高薪挖4S店墻角外,還要有一套上門保養O2O自己的培訓機制。

最後,商業模式上的突破,比如場地問題可以同社區合作,在車較集中的地區開辟專享空地,既可以免去實體店的高投資,又能提供更接近實體店的服務,是個很好的思路。還有一個,目前停車領域有待泊停車的服務,上門保養O2O也可以推出上門接車到店服務的反鏈條流程,讓自己的技師上門把用戶的車開到專業的保養實體店里,讓車主同樣不用操心就能完成汽車保養工作,車主節省了時間,平臺也獲取了用戶。現在移動直播已經很普遍,以前車主怕自己不在汽車保養不到位,如今可以安裝全方位實時監控免去車主的擔憂。

雖然博湃養車倒下了,作為一個萬億級的大市場,以及符合快節奏生活的未來趨勢,上門保養O2O定能夠發展壯大。但一定不是靠燒錢堆出市場,這不像出行O2O、餐飲O2O,上門保養最後拼的還是誰的服務好,一輛車一年的油錢就要數萬,為了保養車必不會計較幾十元幾百元的補貼,只要能夠在商業模式上找到突破口,該領域的真正巨頭一定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