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收購台積電重要客戶豪威 圍堵行動再下一城 中國步步追殺 台灣半導體如何接招

2015-05-18  TWM

中國出手買下全球第三大影像感測器公司、台積電前十大客戶豪威,恐將截斷台灣影像感測器供應鏈,侵踏台灣半導體供應鏈門戶。被點名為中國首要獵殺目標的台積電、聯發科面對威脅加劇,該如何因應,成了業界最關注的大事。

撰文•周品均

中國獵殺台灣半導體的腳步越來越快。受到中國衝擊,龍頭公司台積電與聯發科前景不明,引發股價下跌,尤其聯發科今年以來股價已重挫二五%。陸資出手買下全球前三大影像感測器(CIS)公司豪威(OmniVision),此為台積電前十大客戶之一,再度引發台灣半導體產業大地震。

四月三十日,豪威董事會做出出售公司的決議。要收購這家在矽谷由華人創立、全球第三大影像感測器公司的買家,正是去年八月就提出收購計畫的中國清芯華創投資管理公司(以下簡稱華創投資)。經過雙方十個月的談判,豪威宣布將以十九億美元現金出售給華創投資。

華創投資是何許人也?它的來頭可不容小覷。

華創投資是由聯合清華控股和聚源資本共同組建,它的團隊成員不乏半導體業內人士,甚至囊括中國手機晶片大廠展訊的創辦人陳大同。

中國IC設計大躍進

台灣供應鏈大亂 丟掉訂單不僅如此,華創投資向來被視作中國國家級晶片產業扶植的代表基金,業界也傳出華創投資正是北京政府半導體投資基金中,IC設計與封測基金的管理人,華創投資有著濃厚的官方色彩。

這次,華創投資收購豪威,成了中國去年六月公布《國家積體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發展政策、全力衝刺半導體產業以來,最躍進的一次收購。

「買下這家(豪威)很重要,中國IC設計過去在感測器的發展,沒辦法和索尼與三星比拚,吃下豪威之後,技術能力將能直接跨一級;加上過去台廠與豪威的關係緊密,長期來看,還是會影響台灣供應鏈。」一位台灣IC設計高階主管直言。

事實上,豪威被中國官方色彩濃烈的資金收購,引發台灣半導體界人士憂心衝擊供應鏈,並非空穴來風。「豪威是台積電的前十大客戶之一。」瑞銀證券亞太區半導體首席分析師陳慧明,一句話說明豪威對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重要性。

豪威與台灣供應鏈關係有多緊密,除了從它是台積電前十大客戶可以看出以外,豪威過去還與台積電合資成立彩色濾光膜廠采鈺、入股晶圓級封裝廠精材;豪威同時也是IC檢測廠京元電、模組廠同欣電的大客戶,是台灣半導體在影像感測元件領域中,不可或缺的合作夥伴。

如今,豪威董事會決議將公司出售給華創投資,不僅將鬆動豪威原本在采鈺、精材、同欣電的投資,恐怕也會對原有供應鏈造成衝擊。「豪威目前也已在中國晶圓代工廠華力投片,同時在中國晶圓級封裝廠晶方下單,未來豪威若正式易主,供應鏈當然會受影響。」陳慧明分析。

但陳慧明認為,豪威被收購,對於台積電營運的實質影響很有限。作為豪威供應鏈一員,京元電企畫處處長張垂欽也表示,「豪威若成功出售,中國供應鏈確實會拿下一些訂單,但豪威仍須倚賴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的品質、速度與穩定交期。」然而,業內人士仍對於中國不斷加大半導體發展力度,挾著資金、市場優勢與縝密的計畫,一步步侵踏台灣半導體供應鏈門戶的態勢感到憂慮。

中國官方動作頻頻

五個月買下三家國際大公司「你知道嗎?這次豪威被中國資金買下具有指標意義,你要觀察的不只是半導體供應鏈的轉移,更是對於未來趨勢的掌握。」工研院IEK產業顧問楊瑞臨這麼說。

豪威是感測器IC設計龍頭,更重要的是它看得到終端的趨勢,並且它會與重要的供應商,例如台積電分享這些訊息,這有助於製造公司對於終端趨勢的掌握。這就是目前中國政府正在做的事,「靠著收購重要的半導體公司,大幅投資未來。」楊瑞臨長嘆一口氣。

回顧過去一年中國對半導體產業計畫性的投資、整併的動作之大、出手之快,在在震撼業界。

首先是由清華紫光集團整併中國兩大IC設計公司展訊與銳迪科,甚至讓英特爾掏錢入股,持有清華紫光兩成股權,為展訊發展3G、4G帶來技術與資金支援,進一步搶占聯發科的市場;今年以來,中國更是陸續在記憶體、封測、IC設計產業出手購併,補強戰力。

而中國吃下的公司,並不是無足輕重的半導體公司,而是在全球半導體產業中重要的公司。中國最大封測廠長電,今年一月一日正式吃下全球第四大的IC封測廠星科金朋,不僅補強高階封裝技術能力,還取得高通、博通等客戶基礎,並且一下子與日月光、矽品拉近了距離。

從業界給這項購併案「以小吃大」的評語,不難看出中國廠商藉著購併其他公司,茁壯實力的企圖心。

緊接著在今年三月,具有濃厚上海官方色彩的武岳峰資本,也宣布以六.四億美元,購併在美國上市的記憶體設計公司芯成半導體,為中國政府在記憶體產業的布局開了第一槍。

這次,中國再度捧著現金,讓全球重要的半導體公司豪威點頭答應出售,一舉提升中國在感測元件的技術實力。

發展IC設計有成

展訊來勢洶洶 重創聯發科想當然耳,中國政府此番積極地培育半導體公司,無疑將衝擊台灣半導體公司;而中國的目標當然很明確,頭號獵殺目標就是台積電與聯發科。

「台灣的半導體產業是一家公司對抗一個政府。」一位長時間奔走兩岸的半導體業內人士話說得很白。

事實上,中國政府出手整併半導體,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效應也陸續產生,讓過去在中國市場稱霸的聯發科,今年面臨極大的價格壓力,聯發科今年以來,光是股價就跌掉了二五%。

去年剛獲得英特爾注資的展訊,在3G晶片產品的步步進逼,就成了聯發科今年的巨大壓力。

就有業內人士私下透露,展訊今年六月將量產新3G晶片,中國政府打算出手大力支持,像是中國移動的電信商就直接告訴手機廠,一定要有一款手機採用這顆展訊晶片,「要不然其他的機種也都不用送來了。」原本這些中國手機廠,在3G時代與聯發科的合作關係可說是極為緊密,不難看出政策風向的改變,讓聯發科面臨巨大挑戰。

「英特爾去年的出資,成為清華紫光下的展訊與銳迪科,研發成本背後的財務後盾。」巴克萊證券首席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點出聯發科面臨中國廠商的競爭威脅,他甚至一舉調降了聯發科的評等與目標價。

台積電、聯發科對策

晶圓技術升級 布局物聯網面對中國政府傾國家之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衝擊,台積電與聯發科也不是沒有因應之道。台積電今年將量產十六奈米,這是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短期內難以趕上的技術能力,因為中芯的技術與台積電相較,還相差兩個世代以上。

台積電當然也不是沒有看到中國政府的政策方向,去年董事長張忠謀鬆口考慮到中國設立十二吋廠,這個計畫目前仍是內部積極討論的方向。

至於承受更大壓力的聯發科,也沒停下布局腳步。聯發科不只加速在4G晶片產品的發展,也加緊在物聯網的布局,推出物聯網晶片平台、成立創意實驗室,在全世界找尋物聯網的應用創意。

聯發科近期還透過旗下子公司晨星,收購影像處理晶片設計廠商曜鵬,看上的也是物聯網的發展。另一方面,聯發科也在去年注資中國武岳峰集團,為的就是不在中國發展半導體藍圖中缺席。

中國再度以收購豪威的行動,凸顯全力發展半導體產業的決心;而這些都只是剛開始,半導體「紅色供應鏈」的崛起,成了台灣不能忽視的勢力,除了半導體公司各自布局努力之外,政府也不能再不正視這個問題。

中國動作頻頻 獵殺台灣半導體業──中國布局與對台灣衝擊目標1 台積電 目標2 聯發科 目標3 日月光獵殺動作中國華創投資收購全球第三大影像感測器廠商、台積電前十大客戶豪威 中國政府對高通進行反壟斷調查,裁罰9.75億美元清華紫光集團整併中國兩大IC設計廠展訊、銳迪科,引進全球最大半導體公司英特爾入資中國移動電信商告訴手機廠,一定要有一款手機使用展訊將量產的3G晶片 中國最大封裝廠長電,今年買下全球第四大封測廠星科金朋台廠衝擊台積電恐將面臨大客戶轉單豪威轉而扶植中國晶圓代工廠、封測與模組供應鏈 台積電大客戶高通,到中國最大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28奈米製程下單聯發科3G晶片受到中國廠商降價巨大壓力聯發科過去在3G時代穩固的客戶基礎遭侵蝕 聯發科3G客戶被挖走價格壓力大增中國封裝廠在高階封裝技術實力躍進,拉近與台灣兩大封測廠日月光、矽品技術距離

整理:周品均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46998

【重磅】海外收購再下一城 海航7.52億投資維珍澳洲航空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0908.html

已經競爭白熱化的中澳航線市場,可能因為一樁新的股權交易和戰略聯盟,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今天一早,澳洲上市的維珍澳洲航空發布公告稱,與海航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海航航空”)達成協議:海航航空旗下的海航創投將以0.3澳元/每股的價格認購維珍澳洲股權,交易整體估值1.59億澳元(合7.52億人民幣)。

本次交易預計於2016年6月底結束,屆時,海航航空集團將持有維珍澳洲13%的股權。後續海航航空集團將獲邀委任1名新成員加入維珍澳洲航空董事會。同時,雙方還簽署了戰略聯盟協議,後續雙方將圍繞代碼共享、常旅客計劃、地面服務資源等方面業務開展合作。

另據維珍澳洲航空披露的消息,後續海航航空集團還將繼續參與維珍澳洲航空的增資擴股,直至持有該公司19.99%的股權。

火拼澳洲

維珍澳洲航空於2000年成立,目前公司機隊規模為機隊規模為159架飛機,運營109條國際國內航線,年旅客運輸量為2171萬人次。2003年在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上市。

由於是澳洲第二大航空公司,在澳大利亞的市場占有率約為36%,維珍澳洲航空一直是全球各家希望布局澳洲的航空公司爭奪的香餑餑。就在幾天前,就有澳洲當地媒體報道,南方航空與海南航空正在研究收購股份的可行性。

而在今年4月就有外媒稱,新加坡航空可能會出資買下維珍澳洲其他股份,如果有中國買家參與競爭的話。

據《布里斯班時報》報道,航空專家稱,新加坡航空目前有財力購買維珍澳洲其他股份,但只在中國競爭對手提出購買新西蘭航空公司手中的25.9%股份時,才會進行。

今年1月,新加坡航空剛剛獲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Foreign Investment Review Board)批準,可以將持有維珍澳洲的股份增長至25.9%。目前,維珍澳洲的股東除了新加坡航空,還有中東航空巨頭阿提哈德航空,後者持有維珍澳洲 25.1%的股份。

而此次海航航空入股維珍澳洲也意味著,對於這家澳洲第二大航企的爭奪戰暫告一段落,而一直升溫的澳洲航空旅遊市場,也將隨之發生變數。

海航的算盤

近年來,澳洲的旅遊市場持續升溫,作為中國遊客最喜愛的旅遊目的地之一,2015年超過100萬中國遊客赴澳大利亞旅遊。國內航空公司布局澳洲的步伐也是此起彼伏。

目前在中澳航線市場,南方航空是最大的承運人,澳洲也是其布局“廣州之路”的重要節點,隨後,東航、國航也陸續加密到澳洲的航線,東航甚至與澳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澳大利亞航空達成航線聯營,中型航空公司四川航空和廈門航空也開始陸續開辟到澳洲的直飛航線。

相比之下,海航系在澳洲市場的拓展,並不如上述幾家公司兇猛。只是通過旗下的海南航空開通了前往澳洲的季節性航班,比如西安到悉尼等,此外海航系下的香港航空也從去年開始發力澳洲,開通了香港到黃金海岸、凱恩斯等獨飛航線。

據記者了解,海南航空還計劃在今年開通西安-墨爾本航線與長沙-墨爾本航線,而海航系下的首都航空也希望開通青島-墨爾本航班,不過對於京滬廣等大城市到澳洲的航線,後來者海航系已經很難分羹。

不過,民航業內人士林智傑預計,如果海航投資了維珍澳洲,則有可能通過讓對方開通至中國的航班,進入海航系無法運營的航線,尤其是到京滬廣和香港。

這其實類似海航投資法國藍鷹航空時的意圖。在投資藍鷹航空後,海航希望利用其開通巴黎-北京航線,但由於俄羅斯方面未給予過境航權而尚未成功。

對於此次海航的投資,維珍澳洲首席執行官John Borghetti就表示:“通過與海航航空集團開展合作,將幫助維珍澳洲獲得更多來自中國的機會,同時我們也將通過海航航空集團的全產業鏈獲得更多的成本協同效應。”

差異化擴張

再來看看此次收購維珍航空的主體海航航空,註意是“海航航空”而不是海南航空,其是海航集團旗下核心支柱產業集團,對旗下航空運輸企業和航空相關企業實施產業管理。

之所以要設立海航航空,主要是海航系下的航空公司實在是太多了。截止2015年12月,海航擁有飛機近1150架,旗下航空運輸企業開通國內外航線近700條,通航城市200余個,年旅客運輸量7742萬人次。控股或參股的成員公司包括:海南航空、天津航空、祥鵬航空、西部航空、法國藍鷹航空、加納AWA航空、土耳其myCARGO貨運航空公司、土耳其myTECHNIC飛機維修公司、瑞士Swissport等。

不久前,海航還收購了巴西蔚藍航空的股份,並準備投資葡萄牙航空,在國際航空網絡的布局策略上,走出了一條完全不同於三大國有航空的道路。

此外,海航還在通過收購土耳其myTECHNIC飛機維修公司、瑞士Swissport等布局全球航空上下遊產業鏈,打造現代航空服務業提供商。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489

地方國資統一監管再下一城 上海金融國資收歸市國資委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25094.html

地方推進國資統一監管的改革再下一城。日前,上海改變了此前對市屬金融企業的委托監管,將企業國有資產監管關系從上海市金融辦,調整到了上海市國資委。

來自上海市國資委網站的消息稱,6月2日上午,上海市屬金融企業統一監管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明確,對上海市屬金融企業終止委托監管,黨組織關系、領導班子管理方式相應劃轉或調整。由此,上海對市屬金融企業正式實施統一監管。

對於此次終止委托監管,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屠光紹在此次會議上表示,是加快上海市屬經營性國有資本統一監管、加快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融合發展、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共同需要。

黨中央、國務院在日前印發的《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以管資本為主推進國有資產監管機構職能轉變,以管資本為主改革國有資本授權經營體制,以管資本為主推動國有資本合理流動優化配置,以管資本為主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集中統一監管。

在上海之前,重慶、湖北早已實現了將金融國資納入地方國資委的統一監管中,其中湖北省更是將文化類國資一並納入到地方國資委,實現了對地方國有資產一體化管理。

除此之外,江西、內蒙、山東等地都已經召開了推進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的會議,並在2016年大力推進該項工作。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上海市金融辦官網的信息顯示,上海市屬金融企業共13家,分布在銀行、證券、保險、綜合金融服務等行業。其中商業銀行3家(浦發銀行、上海銀行、上海農商行)、證券公司3家(海通證券、國泰君安、東方證券)、基金管理公司2家(華安基金、富國基金)、保險公司3家(太保、安信農保、長江養老)、綜合類企業2家(上海國際集團、愛建股份)。

官方數據顯示,上海市屬金融企業2014年底總資產為7.5萬億元,比上年末同比增長19%;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60億元,同比增長26%。

據了解,上海市屬金融企業的委托監管,始自2010年1月。此前的2009年4月《國務院關於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具有國際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金融機構為主體、各類金融機構共同發展的金融機構體系”。隨後,上海隨後於2009年8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推進上海金融國資和市屬金融企業改革發展的若幹意見》,稱充分考慮金融行業“高門檻、高杠桿、高風險”的特殊性,以及上海市國有金融股權出資主體比較分散的特點,提出由上海市國資委委托上海市金融辦對國家出資的市屬金融企業履行出資人職責。

其中上海市金融辦根據相關法規和委托監管職責,負責研究制定金融國資監管的具體辦法,實施對金融國資的具體監管,同時從戰略管理、風險控制、法人治理結構、收入分配政策等方面加強對市屬金融企業的協調管理。

在這之後,開放性重組等一系列金融國資改革啟動。2015年,上海上市金融國有企業由4家增至6家,市屬金融國資證券化率提升至71%。

而此次調整,除了強調上海市屬經營性國有資本的統一監管,屠光紹還提及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合發展。張江高科總經理葛培健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此舉有利於深化國企改革,調整資產結構,優化國資布局。

屠光紹表示,此次調整要堅持黨政同步,整體移交;有序銜接,平穩過渡。在提高監管的針對性有效性、提高服務金融市場能力水平和提高企業活力和核心競爭力方面下功夫。

上海市副市長周波說,上海市管金融企業資產管理關系調整後,上海市國資委要主動作為。學習掌握專業知識,進一步了解市管金融企業在金融中心、科創中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熟悉金融企業領導幹部情況。

同時要主動服務。深入金融企業調查研究,全面熟悉掌握情況,傾聽企業呼聲和要求。三要分類監管。要認識把握金融行業的特殊性、重要性。

調整完成後,上海市國資委方面表示,將履行好出資人職責,完善國資監管方式,努力從管企業為主向管資本為主轉變。

同時堅持尊重企業主體地位,主動服務金融企業改革發展,充分發揮統一監管產融結合優勢,通過“實體經濟(產業)+虛擬經濟(金融)+技術經濟(互聯網)”的多層次融合,打造一批核心主業突出、創新能力持久、服務和效益良好,在國際國內有影響力競爭力的現代金融企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9979

美的收購意大利空調企業八成股權 海外擴張再下一城

來源: http://www.yicai.com/news/5033145.html

6月24日下午,美的集團(000333.SZ,下稱“美的”)對外宣布,美的已於6月21日與意大利著名的中央空調企業Clivet正式簽署協議,美的收購Clivet 80%的股權。

這是今年繼收購日本東芝白色家電業務、要約收購全球四大機器人公司之一的德國庫卡公司之後,美的發起的第三個國際收購項目。

從左至右:Clivet S.p.A.董事長Bruno Bellò、美的集團中央空調事業部總經理田明力、Clivet S.p.A.現任CEO Stefano Bellò

收購Clivet 80%股權,不僅將進一步提升美的中央空調在歐洲市場的影響力及綜合競爭力,也標誌著美的全球經營戰略穩步推進、海外擴張再下一城。

成立於1989年的Clivet,總部位於意大利,以大型冷水機組產品研發、生產、制造為主,主要產品包括冷水機組、熱泵、空氣處理及凈化系統等,是歐洲領先的商用空調企業。

Clivet不僅在意大利擁有42個銷售辦事處及100個售後服務合作夥伴,而且在俄羅斯、英國、德國、西班牙、荷蘭、印度及阿聯酋等國設有子公司,以及在全球設有超過40個銷售辦事處。

目前,Clivet約占意大利水機市場份額的5%、歐洲大型水機市場份額的3%、全球水機市場份額的1.4%。2015年,Clivet實現銷售收入約1.2億歐元。

在簽約儀式上,Clivet董事局主席布魯諾貝洛表示,對與美的的合作十分期待。他說:“我們將從美的全球業務中獲益,Clivet S.p.A.將成為一個為客戶提供舒適、節能整體方案的歐洲技術創新中心。與美的的戰略合作將創造巨大的產業協同效應,進一步釋放Clivet意大利工廠的產能,為公司及所有的合作夥伴創造更大的價值。”

美的集團中央空調事業部總經理田明力表示:“這是一項雙贏的戰略合作。美的和Clivet互補性的資源和優勢將在產品、市場、供應鏈以及制造等方面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

雙方沒有公布這次收購的金額,估計金額不大,因此美的也沒有就此發布上市公司公告。

2015年以來,美的不斷加大在中央空調領域國際化布局的力度。2015年3月,國際中央空調巨頭開利入股美的中央空調的重慶基地;同年4月,美的中央空調先後和德國博世公司、日本希克斯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在一年內實現戰略布局“三大跳”。

業內人士認為,此次美的收購Clivet後,雙方將形成優勢互補與資源協同,在品牌、技術、渠道及生產制造等方面,進一步提升美的中央空調在歐洲市場的影響力及綜合競爭力。根據產業在線的統計數據,2015年美的中央空調實現銷售收入126億元,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18.5%,已連續三年位居中國中央空調行業第一名。

第一財經記者在6月6日的美的臨時股東會期間獲悉,以家電產品起家的美的,目前正把業務從B2C領域向B2B領域擴張。在美的集團2015年近1400億元的營業收入中,B2B領域的收入約有300多億元,包括約200億元的空調壓縮機業務收入和100多億元的中央空調業務收入。今年發起對庫卡公司的要約收購,以及此次收購Clivet公司八成股權,都意味著美的將進一步擴張利潤相對穩定、競爭相對沒那麽激烈的B2B業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1942

谷歌中國體驗中心再下一城:全面“回歸”?先賺錢再說!

7月8日下午,一場名為“大數據助力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論壇在深圳舉行,像這樣的論壇,每天在深圳能有幾十場,這一場的聽眾尤其爆棚。

因為主講嘉賓的身份比較特別——谷歌(Google)大中華區總裁石博盟(Scott Beaumont)。幾個小時前,他和原國務院稽查特派員劉吉共同為Google AdWords深圳體驗中心揭開了帷幕。

除了開頭用普通話向聽眾打招呼外,石博盟的演講總體有點陳詞濫調。但這不重要,因為大家本不是沖他的演講來的,而是想了解:上述體驗中心究竟是個什麽鬼,是不是說明已退出中國長達6年的谷歌,即將全面“回歸”了?

6年前,谷歌宣布將谷歌中國的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這一世界最大的搜索公司,由此消失於中國內地數億網民的屏幕。這6年間,世界發生了巨大變化,谷歌的市值增至4800億美元,一度位居全球第一,它的中國同行百度公司,也成長為一個本土巨無霸,年凈利潤超過50億美元。

事實越來越有力地證明,中國將成為互聯網企業最有潛力的市場,這個市場也是谷歌不可放棄的。谷歌的收入絕大部分來自廣告業務,我們不妨來看看這方面的情況——

知名調研機構eMarketer的報告指出,2016年,全球媒介廣告投入將從2015年的5780億美元增長至6150億美元,其中數字廣告投入為1980億美元。2016年中國媒介廣告投入相比2015年將增長14%,數字廣告增長28%,高於美國、日本、德國和英國。此外,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用戶數量將達20億,其中四分之一來自中國。在智能手機用戶增長的驅動下,移動互聯網廣告投入將在接下來的四年內保持快速增長,至2019年,將達到1955.5億美元,占總體數字廣告投入的70.1%。

而谷歌在中國內地的廣告收入是多少?這在谷歌的財報上沒有體現,但由於沒有谷歌中文網站支持,其拓展嚴重受限的狀況不難想象。這顯然是谷歌無法長期接受的,更何況,除了基於搜索服務的廣告業務,谷歌還有大量的實驗性或準商業項目,譬如Google Fiber、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家居等,也必將離不開網民數量比美國總人口還多的中國。

很自然地,谷歌開始尋求重返中國市場,如果搜索服務的硬骨頭暫時無法啃下,起碼可以先從其他一些不那麽硬的骨頭啃起。於是,人們陸續看到谷歌的官方支持頁面上出現“Google Play中國版”字樣,谷歌在中國推出“谷歌創業家計劃”,在北京、上海等地啟動大規模招聘,以及前文提到的Google AdWords體驗中心開張。

Google AdWords體驗中心項目是谷歌2014年開發的、針對中國企業海外推廣的戰略性項目,旨在讓中國企業利用大數據時代的運營方法,把產品推向國際市場,並進行全球化品牌營銷。事實上,深圳不是Google AdWords體驗中心在中國的首個落地城市。在此之前,谷歌已經在鄭州、貴陽等地開設了8個這樣的體驗中心。按照谷歌的計劃,未來一兩年內,還會在中國其他城市增開5~10家。

Google AdWords深圳體驗中心是2015年深圳市重點引進項目。作為深圳唯一的谷歌推廣體驗中心,其負責人任麗峰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中心致力於為深圳品牌走向全球市場提供數字營銷專業服務,定期為深圳出口企業提供數字營銷、跨境電商相關的免費培訓,並孵化有潛力的創新型企業。中心將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下,推進深圳出口企業的升級轉型。”

基於中國世界最大貨物貿易國家的事實,這顯然是一個頗具野心的計劃——不管能不能全面“回歸”,先把錢賺了再說。石博盟在論壇現場沒談及有關“回歸”的話題,他只是強調:“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亞洲,一半以上的生意來自亞太地區,而中國處於亞太經濟區的中心位置,我們無法忽視中國在經濟影響力方面的優勢。”他註意到,中國的工程機械、智能設備、網絡遊戲等產品很受世界歡迎,“我們谷歌有很多工具,可以幫你了解市場及客戶,把你的產品賣到世界各地”。這些工具是什麽?一言以蔽之,就是互聯網和大數據——這些正是谷歌擅長的。

谷歌是如此“精明”,或許“回歸”從一開始就是個偽命題。這不由讓人想起年初石博盟用普通話給中國人拜年時說的話:“我們一直都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59

上海大部制改革再下一城 浦東科委經信委合並

大部制改革在上海浦東再下一城,這一次,是為了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的融合。

8月24日,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掛牌成立,這是由原來的浦東新區科委和浦東新區經信委合並而成的一個政府工作部門,也是上海在全國率先嘗試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聯動的新體制。

此次大部制改革之前,浦東新區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浦東新區副區長王靖說,制造業是一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在全球倡導“制造業回歸”和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大背景下,浦東的制造業需要再一次騰飛。

浦東新區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重要區域,集聚了大量高科技產業。數據顯示,浦東高新技術企業1510家,占上海全市總量的25%;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147家,占全市總量的60%;經認定的各類企業研發機構527家(其中國家級38家);科技企業孵化器64家,占全市總量的26%;市級公共技術服務平臺36個,占全市總量的25%。

在科創中心建設和自貿區改革推進過程中,浦東一些技術含量高、競爭力強的行業和企業出現逆勢增長,今年以來汽車增長1.7%,航空航天增長38.6%。

科技水平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經濟周期最主要的變量之一,也是決定經濟總量提升的最主要因素。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會擴大經濟總量,為經濟發展帶來一個黃金發展期。

但是,浦東科技依然存在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不足,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遠低於發達經濟體的水平等問題,亟需通過改革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動產業和產品向價值鏈中高端躍升。

長期以來,科技研發成果轉化難、轉化率低,一直是制約科技創新水平和影響力的瓶頸問題。

王靖表示,根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際特點,產業化和科技創新往往相輔相成。但是實際上,因為經信委主要負責產業化推進,科委主要負責科技創新推進,兩個部門在履行服務、支持、管理等職能時容易產生職責交叉、政策覆蓋重疊等問題。

而創新和產業的脫節,也導致創新企業在做大做強的過程中得不到足夠資源的支撐,制約企業發展。

“為此,我們建議將原浦東新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和浦東新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合並,成立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王靖說。

新成立的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將著力避免科技和經濟兩張皮,大幅提升科技創新效率。在產業結構上補上工業短板,在所有制結構上補上民營經濟的短板。

合並後,浦東新區經信委和科委的職責劃入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不再保留浦東新區經信委和科委。新組建的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機構級別維持不變。內設機構12個處室,機關行政編制98個。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1793

綠色金融再下一城 華夏攜手世界銀行啟動百億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融資項目

9月23日,世界銀行與華夏銀行聯手在京召開“綠色金融創新實踐暨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啟動會”。該項目是世界銀行在中國資金量單體最大的項目之一,投資規模將超過100億元人民幣,貸款支持期限可達20年。由於項目使用歐元,能夠幫助企業降低融資成本和匯率風險。項目支持範圍涵蓋了降低煤耗、綠色新能源、脫硫脫硝等多個領域。

華夏銀行將按照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實施方案,成立綠色金融專門機構,配套相應資源,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和目標達成。

世界銀行聯手銀行發展綠色信貸

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綠色發展作為新時期國家發展戰略目標與方向。

從區域來看,京津冀地區是我國大氣汙染最嚴重,資源環境與發展矛盾最為尖銳的地區。環保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7月,全國74個城市中空氣質量排名相對較差的後10位中,京津冀地區獨占9席。

世界銀行項目經理王曉東表示,世界銀行通過與包括華夏銀行在內的三家銀行啟動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通過三個項目敲定了銀行融資25億元,撬動8倍杠桿投資,銀行發展綠色信貸的信心大大提高。 同時,世界銀行還將提供450萬美元項目捐款,用於支持銀行開發市場、試點創新產品和結果認證等。

華夏銀行行長樊大誌表示,項目采用結果導向型貸款方式,也就是說項目的執行與實施的結果相關聯,引導金融服務要關註環境保護的效果。華夏銀行將引入外部專家共同評價項目執行效果,確保資金的使用能夠達到目標。

據介紹,項目實施後,預計每年將減少碳排放246萬噸,相當於植樹1億5千萬棵吸收的二氧化碳,能夠進一步促使北京的天更藍、水更清。

樊大誌表示,該項目將為更多金融機構參與京津冀綠色發展提供平臺。項目在實施上確定合作開放的原則,將會和包括銀行、證券、信托、金融租賃等方面的國內外金融機構共同合作。同時,這個項目的實施是華夏銀行綠色金融發展的新機遇。

華夏銀行建立了綠色金融中心,目前已達到1500億綠色信貸規模,用於專門試點創新產品、項目融資、資產證券化、綠色債券等,未來還將擴張到融資難的中小企業客戶。

中國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巡視員葉燕斐表示,項目的實施要註意商業模式的可複制,模式可複制能夠保證較大的收益,希望華夏銀行挖掘更多商業模式,同時通過合作引入優秀的工程師人才。

早在本月1日銀監會例行新聞發布例會上,華夏銀行公司金融部總經理肖鋼就透露了項目的進展,由於對金融創新、結果導向概念的理解更加貼近要求,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融資創新項目方案獲得了世界銀行執董會的全票通過。這也是六年來在中國的世界銀行項目首次獲得這樣的認同。

在綠色金融業務上,華夏銀行形成了營銷、風控互相配合,總、分、支各層級聯動的運行機制。啟動會上,北京公交集團、中節能建築節能、天津華電南疆熱電、大唐河南清潔能源等企業與華夏銀行北京、天津、鄭州分行簽署了意向合作協議。

華夏銀行發力綠色金融

前不久,G20杭州峰會將綠色金融作為重要議題,國家七部委共同發布了《關於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綠色金融創新發展具備了很好的政策環境。

9月2日,銀監會印發的《銀行業綠色信貸助力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末,21家主要銀行業金融機構綠色信貸余額達7.26萬億元,占各項貸款的9.0%。其中,節能環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余額1.69萬億元,節能環保項目和服務貸款余額5.57萬億元。

事實上,華夏銀行在探索綠色金融早已經邁出了探索的步伐。自2008年始,華夏銀行與世界銀行合作的節能轉貸項目,與法國開發署合作的綠色中間信貸項目,已為全國50多個項目提供了超過70億元的低成本資金。 2015年,華夏銀行發起設立規模100億元的“碧水藍天產業基金”,專項支持京津冀生態環境治理。此後,還與國家行政學院共同開展了綠色金融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專項研究。2012年以來,華夏銀行綠色金融的業務量累計超過1500億元。

目前,華夏銀行的綠色金融服務已經形成了京津冀大氣汙染防治融資創新貸款、世界銀行能效融資貸款、法國開發署綠色中間信貸貸款、碧水藍天基金、合同能源管理融資、未來收益權資產證券化、融資租賃、特許經營權質押融資等成了八大特色產品體系,涵蓋能效融資、清潔能源融資、環保金融、綠色裝備供應鏈融資四大領域。

樊大誌表示,近幾年,華夏銀行與世界銀行中蒙韓局進行過深入交流,在綠色金融機制建設上有很大收獲。通過與國際機構的合作,提升了華夏銀行的綠色金融能力,也促使該行綠色金融理念、機制、合作平臺上了新的臺階。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6249

“整合者”俞永福再下一城 稱高德日活超百度地圖

自從加入阿里巴巴,俞永福就一直處在業界關註的熱點。從UC融入阿里巴巴,俞永福任UC移動事業群總裁,到接管高德並升任高德總裁兼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再到接管阿里媽媽,隨後成為阿里合夥人,緊接著又上任阿里巴巴大文娛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這些都發生在兩年4個月的時間里。第一財經記者看到,現在的俞永福,名片上已經印著“阿里文化娛樂集團(籌)CEO”。

然而這次在雲棲大會上出現,俞永福是以高德總裁的身份發聲。

10月15日,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兼高德集團總裁俞永福在杭州雲棲大會上發表演講時宣布,高德地圖手機客戶端的每日活躍數據已經超越百度地圖,排名業內第一。“至此,高德已經在移動互聯網領域完成了對於競爭對手的全面領先。”同時他還對高德公司發表內部信,稱繼2015年10月之後,高德再次僅用半年時間就完成了全年的用戶增長目標(阿里新財年從2016年4月1日開始)。

百度地圖方面暫時並未對此作出回應。

高德自稱已經超過百度地圖,所援引的是艾瑞mUserTracker監測的周均日活數據,高德地圖手機客戶端(不包含高德導航、蘋果地圖)的最新每日活躍設備數約為2983.19萬,在地圖導航類目中排名第一,排名次席的百度地圖每日活躍設備數據則為2808.87萬;此外,在每日使用頻度和時長方面,高德排在第一:高德地圖手機客戶端人均(單機)每日總使用次數為2.48次,人均(單機)每日總有效使用時間為17.08分鐘,百度地圖為2.06次和8.04分鐘。

而對於高德的商業化,俞永福對記者稱,高德日活不到一億用戶,就仍然不考慮商業化。但日後在大交通領域,商業化的空間很大。”商業化是產業自然發展的結果,去催生也沒有意義。“

事實上,高德地圖自2014年融入阿里集團以來,根據官方披露數據,高德地圖2015年活躍用戶增長超100%。

高德在融入阿里以來做了幾件讓用戶印象深刻的事,包括砍掉O2O業務,宣布三年無商業化目標,打出躲避擁堵的招牌。在9月28日的互聯網+交通出行論壇上,俞永福表示,在智慧交通領域,高德地圖同時成為用戶、應用、汽車、交警的標配。

產品上的舉措,根本上源自於戰略方向的選擇,在引領和制定方向上,俞永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40歲的俞永福,是阿里合夥人中的外生力量,最具電商以外的基因,也是在阿里巴巴互聯網生活基礎建設構想中橫跨移動互聯網與文化娛樂兩大航母的管理者。

從俞永福個人經歷可以看出,他的一步步離不開“整合”二字。2014年6月,UC優視全資融入阿里巴巴集團,組建阿里移動事業群,俞永福繼任移動事業群總裁,並進入阿里集團最高決策團隊——阿里集團戰略決策委員會。他接到的第一項任務,就是完成責阿里巴巴集團對UC和高德的業務整合,高德在同年2月宣布被阿里收購,7月完成退市,正式被阿里接管。

俞永福將對於高德的整合分為兩個階段,先接產品,後接公司。他深知,能夠拉升產品是穩定高德的關鍵。2014年8月,俞永福被任命為高德互聯網業務負責人,果決地砍掉了高德的業務方向上原本被視為現金流的O2O業務,聚焦做移動出行和位置信息服務。因為在他看來,不見得人們需要O2O,但人人都需要出行,並且LBS是非常典型的移動互聯網增量業務,而當時發展處於非常早期狀態。

後來百度不斷調整LBS業務在內部架構中的重要位置,騰訊在今年的開發者大會上也強調了定位響應次數,足以說明互聯網巨頭們對LBS重要性的認知,看到了LBS是移動互聯網基礎服務的重要意義。對於要打造中國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提供者”和“生活在其中”的多元生態平臺的阿里巴巴來說,LBS更讓其無處不在,在移動互聯網和車聯網領域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還具備相當重要的數據價值。

2015年3月,俞永福被正式任命為高德總裁。同年10月,俞永福宣布“一個高德 一雲多屏”戰略,研發一體化引擎,打通手機和汽車業務。這讓高德的地圖能力與互聯網能力聚合,加上數據與產品的結合,搶占互聯網地圖的下半場競爭。

對於高德地圖最新公布的“成績單”,俞永福表示,這只是實現了一個“小目標”,“但同時我們也清楚地看到,有很多用戶痛點、用戶問題沒有解決,智能大交通產業也剛剛起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8913

建行綜合化經營再下一城 建信財險公司在寧夏成立 

10月18日,經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批準,建信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下稱“建信財險”)在寧夏正式宣告成立並舉行開業儀式。自此,在建設銀行綜合金融版圖布局中,金融牌照涵蓋基金、信托、租賃、壽險、財險、期貨、養老金等7大領域。

攬入壽險、財險兩大牌照

建信財險是經中國保監會批準設立的全國性財產保險公司,註冊地設在寧夏銀川,股東為建信人壽保險有限公司、寧夏交通投資有限公司、銀川通聯資本投資運營有限公司等三家具有雄厚實力的國有大型金融機構及寧夏當地國有企業,註冊資本金人民幣10億元。

在成立儀式上,建信財險高管團隊首度亮相,董事長薛峰,原為建設銀行山東分行行長;總裁張華清,原為建設銀行信貸管理部副總經理。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的階段,保險業在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全局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幹意見》的實施,國家“十三五”規劃的出臺,開創了保險業在更廣領域和更深層面服務經濟社會全局的戰略機遇,同時也對我國保險業的深入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保險行業立足新起點,持續推進行業改革創新,更好地支持經濟社會建設,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今年3月29日,建信人壽收到中國保監會下發的《關於籌建建信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的批發》,至今獲批時間不足7月,建信財險就破繭而出,迅速籌備成立。

據介紹,作為新的市場主體,建信財險將順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趨勢,深刻把握銀行系財產保險公司的特色和功能,積極服務建行集團整體戰略,全面融入建行綜合金融平臺,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走出一條有自身特色的銀行系財產保險公司發展道路。

發力綜合金融

建行方面表示,建信財產保險有限公司的成立是中國建設銀行實施集團綜合化經營戰略的又一重要舉措,同時,作為寧夏首家全國性法人保險機構,對於完善寧夏地區的金融體系,促進自治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目前,中國建設銀行已經擁有建信基金、建信租賃、建信信托、建信人壽、建信期貨、中德住房、建信養老金等7家境內子公司和建銀國際1家境外非銀行類子公司,以及27家村鎮銀行。建信財險的成立,標誌著中國建設銀行向集團綜合化經營轉型方向又邁出了重要一步,至此,建設銀行聚齊產壽兩塊保險牌照,綜合金融經營平臺更加完善。

自此,在建設銀行綜合金融版圖布局中,金融牌照涵蓋基金、信托、租賃、壽險、財險、期貨、養老金等7大領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9458

股價再下臺階:樂視網稱“質押股權沒有風險” 外界憂慮46億融資盤安危

得到“好老鄉”援手後,樂視網的股價曾經有過短暫的穩定。然而,近日股價再度連續跳水,重要股東疑大手筆出逃,使得樂視網又開始風雨飄搖。

3月1日,兩筆大宗交易折價5%拋售1909.46萬股樂視網股票,總成交金額約6.4億元。減持數量、減持席位等種種跡象,都指向樂視網重要股東鑫根基金。此前,2月24日至3月1日,樂視網連續遭遇融資凈償還,四個交易日累計償還近億元。此後,樂視網股價連續下跌。

股價破位下跌,大筆資金出走,對樂視網而言並不是什麽好消息,這使得高懸在樂視網頭頂的大量股權質押“堰塞湖”風險或再次暴露,引發市場參與各方的高度關註。雖然樂視網在回應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目前賈躍亭質押的股權沒有風險。但投資者仍然憂慮該股融資盤所面臨的風險,或給市場參與者帶來更多的不確定。

融資客風險暴露

不斷“下臺階”的樂視網股價,不僅是高懸在樂視網掌門人賈躍亭頭頂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同樣也是融資客越來越大的風險源。部分融資客已開始斬倉出逃,這又轉而加重了市場對樂視網後市的悲觀情緒。

2016年6月之前,樂視網由於48億元定增停牌近半年,期間融資盤穩定在30億元左右。伴隨著6月3日複牌,樂視網股價一度沖高接近61元,而融資客也開始大筆介入樂視網,使該股兩融余額迅速激增至50億元上方。在該股複牌首日,曾創下單日融資買入近20億元的紀錄,這一買入額占當日樂視網成交額的比例超過16%。

對於樂視網的融資投資者而言,若從6月3日複牌至今持有樂視網,股價已遭遇近五成的跌幅。按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的情況,目前券商兩融業務的警戒線維持擔保比例為140%,平倉線為130%,整體杠桿不超過1:1。

有券商兩融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券商對兩融賬戶實行集中度管理,一般不可單只持倉,對創業板股票持倉率亦有所限制,使得融資客可承受的單只股票下跌幅度相對增大。“但如果高比例長期持有樂視,還是蠻危險的。”該人士表示。樂視網融資盤隨股價下跌風險不斷加重。而對於樂視網的融資盤,最為讓人擔心的則是集中撤離,進而可能引發投資者“踩踏”。

在2016年11月股價大跌前,樂視網兩融盤始終保持在50億元上方,但隨著資金鏈危機的逐步暴露,樂視網於12月7日又開始停牌,停牌期間融資盤連續縮水,曾一度降至44億元以下。此後,樂視網正式引入來自融創中國的百億戰投,於2017年1月16日複牌。

與上次複牌不同,此次樂視網兩融盤沒有再次出現明顯的上升,甚至在近期還出現連續小幅縮水的情況。兩融數據顯示,2月24日至3月1日,樂視網連續遭遇融資凈償還,四個交易日累計償還近億元。3月3日大跌當日,兩融盤是否出現大幅出逃目前尚未有數據披露。而3月2日該股融資余額仍高達46億元,融資買入3.47億元的眾多融資客已悉數被套,甚至有自稱此前融資買入樂視網的投資者在媒體互動平臺留言稱“已逼近平倉”。

同樣因樂視網股價下跌面臨類似風險的,還有樂視網的部分核心員工的持股計劃。2016年9月20日,樂視網第一期5.1億元的員工持股計劃正式增持完成。該筆員工持股計劃合計買入樂視網1095.35萬股,占公司總股本0.55%,鎖定期12個月。

樂視網公告顯示,該員工持股計劃以分級資管產品形式發行,杠桿比例1:1,優先級份額和劣後級份額調整為1:1,份額上限51000萬份。以當時46.61的買入均價來看,目前浮虧已超三成。

重要股東撤離?

同業競爭問題未解,樂視網又面臨重要股東“用腳投票”的難題,股價再次驚魂大跌。包括樂視網在內的整個樂視來說,除了隨時可能出逃的融資盤,其他流通股股東的拋壓,也成為樂視網股價面臨的風險。

繼前一日大跌4.2%之後,3月3日樂視網股價再度再度大跌。盤中一度下跌8.12%,最終收報31.89元/股。一周之內,樂視網股價已經下跌約12%,而這一價格已接近2015年8月的底部水平。

就在大跌前後,樂視網疑似遭遇到第三大股東鑫根基金的大幅減持。 3月1日晚間,深交所大宗交易數據披露,中信證券深圳前海自貿區證券營業部通過大宗交易分兩次折價5%拋售1909.46萬股樂視網股票,總成交金額約6.4億。種種跡象表明,這筆巨額減持實則為樂視網第三方股東鑫根基金“用腳投票”。

2015年10月30日,鑫根基金以32億元從賈躍亭手中接盤樂視網近1億元股票,轉讓完成後,鑫根基金將持有公司5.39%股票。

2016年三季報顯示,樂視網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除了賈躍亭及哥哥賈躍民以外,只有深圳市鑫根下一代顛覆性技術並購基金壹號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與中央匯金公司擁有超過上述大宗交易的股票數量。

三季報還顯示,鑫根基金其持有股票數量已經降低到7005萬股,2016年前三季度中該基金已合計減持2995萬股。其中,第三季度中鑫根基金減持樂視網的數量是2335萬股;前兩個季度,鑫根基金則減持了660萬股。

公開信息同時顯示,2016年三季度,中信深圳望海路營業部通過大宗交易拋售的樂視網股票數量恰巧也是2335萬股。而此前2016年6月20日,樂視發生了兩筆大宗交易,賣出席位都是中信深圳望海路營業部,且成交數量恰巧正是660萬股。第一財經查閱天眼查發現,中信深圳望海路營業部就是中信深圳前海路營業部的前身。

市場質疑聲四起,而對此是否為鑫根基金減持,樂視網對第一財經記者回複表示,相關披露有嚴苛的法規要求,公司會按照要求履行信息披露,至於鑫根基金的相關考慮或者原因可關註鑫公開信內容。

鑫根基金在3月4日的官方微信中表示“涉及上市公司需披露信息,將由上市公司依法披露,鑫根資本不就其持倉動態做任何披露或表態。但是無論鑫根資本是否減持樂視網股票,都並不代表鑫根資本不看好樂視生態的整體發展。”

鑫根基金這一表態,被外界認為是默認公司正在“適時退出”對樂視網的投資。實際上,在上述表態中,鑫根基金也表達了與樂視以及賈躍亭的“分歧”。 對於下一步是否將繼續減持,第一財經日前向鑫根基金進一步了解情況,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複。

“作為大股東,他(賈躍亭)如何能與二股東、三股東等小股東保持全生態的互利合作、相互監督、相互信任,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作為CEO,今天樂視的規模已經遠遠超過了當年的樂視,對上市公司的專註和管理,他的投入不應該是60%或者90%,而應該是100%甚至120%,在這方面,我們對他一直是存保留意見的,直到現在我們仍然堅持我們的觀點。”鑫根資本合夥人曾強如是稱。

根據樂視網披露,鑫根基金當時受讓樂視網的價格為32元/股。3月3日31.89元的收盤價已經低於鑫根基金的購入單價。雖然因為此前的減持均為盈利,鑫根基金不至於被套,但樂視網的其他機構和中小投資者則沒有這麽好的“運氣”。

三季報顯示,截至2016年9月底,樂視網前十大股東中,還包括中央匯金、中郵基金、吳鳴宵等機構、個人投資者。其中,中央匯金持有2779萬股,持股比例1.41%;曹勇、吳鳴宵分別持有其3264萬股、1410萬股,持股比例1.63^%、0.71%,中郵基金則通過兩只基金合計持有約3232萬股,合計持股比例1.64%。此外,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廖俊、華潤深國投信托潤澤 143 號集合信托,亦分別持有其其1143萬股、1095萬股。

上述投資者中,中央匯金、吳鳴宵、廖俊、華潤深國投潤澤143號所持股份,全部為流通股,數量共計接近6430萬股。而曹勇、中郵基金所持股份中,除掉1132萬股、1310萬股限售股,亦有2132萬股、1922萬股流通股。由此可見,除掉賈躍亭及樂視網高管等持有的股份,上述股東共計持有隨時可以拋售的流通股,共計超過1.05億股。上述股東中,部分至少在2015年一季度,就已持有樂視網股份,部分則在當年二季度進入。目前,這些機構投資者已嚴重浮虧。

不僅如此,此前以45.01元參與樂視網48億元定增的一眾機構目前浮虧已經近三成。去年8月份,財通基金、嘉實基金和中郵創業基金在內的三家基金公司及牛散章建平參與樂視網定增,鎖定期一年。而由於樂視網股價創新低,以最新31.89元的收盤價來計算,參與定增的三家機構及牛散賬面浮虧達29.15%。

有私募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樂視網目前的股價已經給參與定增的機構較大壓力,未來或帶來客戶追索。第一財經記者就此致電中郵創業基金基金經理任澤松,對方表示對樂視網目前狀況“不發表任何評論”。

股權質押再度涉險

股價一路下跌,或將增大股權質押爆倉的風險,這已成為高懸於賈躍亭、樂視網頭頂的“堰塞湖”。

2016年三季報顯示,截至當年9月底,賈躍亭共計質押樂視網5.71億股,約占其所持股份的83.6%。根據第一財經記者此前獲得的資料,樂視網的初始質押率均不高於40%,當其下跌導致質押率大於60%(含60%),需要支付保證金或增加質押股票數量,使保質押率小於45%。

按2015年質押時樂視網股價測算,其質押價格在18元左右。3月4日,樂視網收盤價為31.89元,60%質押率對應的質押價格,最高只有19元。這意味著,樂視網的股權質押正在接近爆倉點。若樂視網股價繼續下行,實質性爆倉很難避免。

2017年1月13日,賈躍亭以60.41億元的價格,向融創中國控股的天津嘉睿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以下 簡稱“嘉睿匯鑫”)轉讓樂視網1.7億股。根據披露,轉讓股份中,部分存在質押限制,作為交易先決條件,交割前要解除質押,達到付款條件後,嘉睿匯鑫將於簽訂協議五個營業日內,支付全部代價至賈躍亭的賬戶,但其中30億優先用於解除樂視網的股權質押。

此後,上述股份轉讓資金已經到賬。1月16日,樂視網披露了簡式權益變動書,相關股份已經過戶。樂視網在回複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亦稱,與融創相關的簽約資金,大部分已經到位,後續將按照雙方協議約定,陸續到期。當時融創和賈躍亭約定,為了保證賈躍亭對於公司控制權和控制權的穩定性,未來十二個月內或者雙方協商的其他時間,將質押股權控制在50%以內,賈躍亭就有考慮對相關股權質押進行合理安排。

在該筆股權轉讓前,賈躍亭共計持有樂視網6.82億股,質押部分為5.71億股,轉讓給嘉睿匯鑫的1.71億股中,約有6000萬股處於質押狀態。用於解除質押的30億元資金,對應的質押股份數量約為1.7億股,尚有4億股左右仍未解押。

公開信息顯示,今年1月,包括樂視網在內的樂視旗下三個經營主體,共計獲得168億元融資。但第一財經記者此前曾報道,上述資金中有14.3億元來自樂視網、賈躍亭關聯方,實際融資規模只有154億元。這些資金中,轉讓的樂視網股份全部資金,以及樂視影業股份大部分資金,由於是賈躍亭個人直接轉讓,或處於絕對控股。此外,向嘉睿匯鑫轉讓樂視致新4417萬股的鑫樂資產管理(天津)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鑫樂資產)亦是樂視網關聯方,管理層中有多名樂視網高管。因此,實際進入賈躍亭手中的資金,達到97.4億元左右。

鑫樂資產法定代表人為趙凱,而趙凱目前擔任樂視網董秘。此外,其還在樂視系多家公司擔任擔任監事,該公司轉讓樂視致新的價格,為26.5億元。但根據樂視網披露,鑫樂資產將使用該筆資金獲得樂視控股所持有樂視致新相應比例股權,繼續用於員工持股。因此,賈躍亭可以直接動用的資金,在70億元左右。扣除約定的用於解除股權質押的30億元,賈躍亭可直接動用的資金剩余約40億元。

樂視網若持續下跌,賈躍亭將面臨更多資金壓力。將質押率將至50%以內,所需資金將達35億元左右,但目前是否完成,樂視網尚未披露。

在回應第一財經記者的采訪時,樂視網方面表示,目前股權質押沒有風險,隨著融創等資金的引入,樂視資金問題得到大幅緩解。樂視今年將打造更多正向現金流,樂視超級電視等將實現扭虧到盈利;同時去年樂視宣布智能終端事業群(中國)下設“樂視生態銷售與服務平臺(中國)”正式成立,這一平臺的成立將助力樂視正向現金流戰略實施。在上市公司方面,樂視網業務一直很健康,資金狀況良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3828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