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房產商斷鏈,地方政府問題債務即將到期,整改進行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64b5010102dy9a.html

 

=====從 地方政府的角度來看,在中國特定城市化階段承擔了巨大的投資職責,而作為市場經濟國家地方政府建設資金來源的地方稅、市政債券,在我國都還有所缺位,因此 依靠賣地、平台貸款及其他隱形債務融資,都是不得已的行為。從商業銀行的角度來說,發放平台貸款也是其市場選擇,何況在投資迅速擴張的時期,這類貸款反而 表現得更像優質貸款。因此,與其每次遇到事情才整改,還不如多重視未來改革,一是弱化政府主導的投資規模,二是改革財稅體制,減少地方政府「非規範」融資 衝動。=====


房产商断链,地方政府问题债务即将到期,整改进行中  《每日財經新聞》

 

受宏觀調控影響,2011年大部分城市土地收入都出現了明顯下調,尤其是住宅用地。統計顯示,130個城市中,住宅類用地成交額12391.3億元,同比下滑了24%;成交面積同比減少18%,樓麵價也下跌了12%


2011年三季度開始,流標和流拍縈繞在多個城市的土地市場。2011130個城市土地流標900宗,其中居住類流標達到了420宗。總數相比2010年的280宗上漲了2.2倍。特別是在11-12月,全國性的樓市調控見效,房產交易的低迷傳遞至土地市場,這兩個月土地流標數量達到了近300宗,其中居住類佔到了50%

 

2011年,全國130個城市共錄得土地出讓金1.86萬億,同比減少13%由於部分地方債務償還對土地出讓收入依賴性較大,土地市場價格波動加劇,勢必影響到抵押物的價值。2011年前十大城市土地出讓金年內合計7745億,同比減少15.2%

 

另外,2011年 絕大部分城市也未完成年度土地供應計劃。主要原因是限購顯效且調控依然收緊,這明顯影響了開發商的市場預期,他們已經逐漸減少在熱點城市的投入;信貸規模 收縮,融資困難,開發商資金吃緊;另外,很多城市土地推出的時間主要在下半年,市場已經發生變化,導致大量土地地價成交或被迫收回。

 

土地市場如此低迷,根本原因是地價仍然太高。土地價格並未明顯降低,部分土地的起價過高。如此窘境,為什麼2012年地價沒有明顯下降?由於土地的獲取成本也就是拆遷補償的成本太高,政府還想賺點錢,以至於去年只是土地成交的萎縮,先是量的萎縮,然後才是降價,這會在2012年上半年發生。

 

2012年地價會有明顯下滑,或者是付款方式會有明顯的變化,比如延長付款時間或降低利息等。也有可能會有大量適銷對路的土地上市;而作為「土地財政」的部分補缺,房產稅也將提上日程。

 

 

審計署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底,地方政府債務餘額達10.7萬億元,在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餘額中,承諾用土地出讓收入作為償債來源的債務餘額達2.5萬億元,而2012年地方政府將迎來還債高峰。與此同時,一些地方政府的平台項目的貸款條件和償債能力先天不足,已出現在建項目後續建設資金和還貸資金無著落的局面。按照審計署此前披露的數據,進入2012年至少1.8萬億的地方政府性債務需要償還。


銀監會主席尚福林在2011年底會議上說「根據審計署10.7萬億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情況披露,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為107174.91億元,『問題』債務總額約5308.58億。而目前整改到位資金約2591.93億元,整改到位率為48.9%。部分地方政府在『十二五』開局之年投資熱情高漲,籌資需求旺盛,有可能進一步加大地方政府債務壓力,相關項目的開發和營運風險值得關注。」


大多數地方政府存在通過平台公司等變相舉債的情況,其中有7個省級、40個市級和107個縣級政府及所屬部門,在2010年國務院19號文下發後,仍以出具承諾函、寬慰函等形式,或以財政收入、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等,違規為融資平台公司等單位舉借債務提供擔保464.75億元。

 

6576家融資平台公司中,違規抵押或質押取得的債務資金在731.53億元。審計署對此表示,有關單位通過完善相關手續、充實抵押物、增加合法抵押物、完善貸款手續、加快土地徵收和拍賣、變更土地收儲單位名稱、與銀行協商歸還貸款等方式,整改到位230.61億元,整改率在31.5%

 

 

與此同時,針對審計發現的1319.80億元債務資金未及時安排使用問題,地方政府整改積極性最高,到位1017.47億元,完成率高達77.1%針對違規投向資本市場、房地產和「兩高一剩」項目的351億元債務資金,目前整改到位140.35億元,到位率40%此外,針對融資平台公司虛假出資、註冊資本未到位等2441.5億元資金,整改到位983.23億元,整改率44%

 

上述問題中,違規抵質押整改率較低是有其原因的。目前地方政府平台貸款整改工作遇到的挑戰之一,突出表現在還款方式合同補正和補充合法有效抵質押物兩個關鍵環節進展較慢。

 

2011年底的監管會議上,監管層強調,要結合市場波動情況,及時對押品進行價值重估,對於難以覆蓋貸款風險的,應要求借款人盡快增加足值抵質押物,這也部分印證了2012年地方政府潛在的土地財政風險。根據審計署披露的數據,2012-2014年將分別有約1.81.21萬億的地方政府債務集中到期,近期銀監會正組織金融機構對平台貸償債風險進行專項排查。

 

國務院要求最大限度降低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各種償債主題要落實責任,不能逃廢債,地方政府不得違規提供擔保承諾,銀行也不得違規提供貸款,否則將嚴重追究 責任。另外,監管層還強調,目前各種規避監管的隱性平台融資逐漸增加。尚福林向商業銀行發出提示,「在一些地區,當地政府通過具有平台特徵但又在平台名單 外的企業向銀行融資,或承接原平台債務。」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92

房地產調控需看地方債務「臉色」

http://content.businessvalue.com.cn/post/6272.html

土地出讓金的下滑抑制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使地方政府今後兩年面臨更嚴重的償債壓力。

2011年,「笨豬五國」(葡萄牙、意大利、愛爾蘭、希臘、西班牙)、美國主權債務危機此起彼伏,日本、法國等也都面臨巨重的債務循環壓力。除澳大利亞、丹麥、瑞典、芬蘭等少數國家外,其他的發達國家政府債務餘額/GDP都超過60%的警戒線。

與此同時,2011年中國地方政府債務規模激增,潛在風險較大等問題也逐步暴露。與發達國家不同,中國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是分權式財稅 體制的弊端。1994年中國分稅制改革後,地方政府隱性債務不斷增長,20世紀90年代末,地方政府紛紛開始建立地方融資平台以解決地方發展中的資金瓶頸 問題。

2008 年為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中國大幅減息、放鬆信貸、降低汽車購置稅、全面放鬆並刺激房地產業並推出「4萬億投資」刺激政策,從而實現了中國經濟「V」型反轉。過度的刺激一方面帶來了產能過剩通脹高企的後遺症,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地方政府債務高企的風險。

按照國家審計署的數據來看,截至2010年底,中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0.7萬億元中,政府負有償還和擔保責任的或有債務總計是9.05萬億元,佔 84.4%,而政府可能承擔一定救助責任的債務1.66萬億元,佔15.6%,地方融資平台公司政府性債務餘額中,有80%由政府負有償還、擔保責任,總 計3.95萬億元左右。

在這些政府性債務分佈中,直接反應出部分縣級政府負債率過高。截至2010年底,有78個市級(佔比19.9%)和99個縣級(佔比3.56%)政 府負有償還責任債務的債務率超過100%的警戒線。另外,由於地方債務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等前期投入大,現金流回收期長的項目,「舉舊還新」使地方債務的 資金鏈蘊含較多風險。初步匡算,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中舉舊還新的債務大概在7000億-10000億元左右,佔比是6.54%-9.35% 左右。

由於2011、2012年將有大量過去的貸款到期,這2年地方政府還本壓力最大。地方政府貸款中54%的期限在5年以上,2011年到2015年期 間,大量地方債將進入還本付息期,按照審計署披露的數據,2010年底地方政府性債務餘額中,2011、2012年到期償還的佔24.49%和 17.17%,2013年至2015年到期償還的分別佔11.37%、9.28%和7.48%,2016年以後到期償還的佔30.21%

土地是地方財政收入的命脈。在中國地方政府的可支配收入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是重要組成部分,2010年,土地出讓金佔地方可支配收入27%。 在地方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中,承諾用土地出讓收入作為償債來源的債務佔23.79%,達到2.55萬億元,土地收入下滑將導致地方政府還本付息困難和 壓力顯著增加。一旦房地產價格「硬著陸」、土地出讓金下滑將使地方政府面臨較嚴重的債務負擔和資金還本付息壓力導致地方政府資金鏈斷裂、陷入債務危局。

在房地產的持續調控政策下,2011年中國土地市場呈現流拍率上升、溢價率下降的態勢,這導致地方政府土地出讓收入大幅銳減。130個城市2011 年土地出讓金收入與10年同期相比降12%,其中住宅用地降18%。2012年,房地產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加大,銷供比下降會帶動土地溢價率和平均地價進一 步下滑,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收入將會整體大幅下降,土地出讓金的下滑抑制地方政府可支配收入的增長,使地方政府今後兩年面臨更嚴重的償債壓力。

在目前一方面減稅,一方面房價調控的雙重壓力之下,國內許多地方政府今後兩年的財政壓力可見一斑。在一些地方政府看來,投資拉動地方GDP增長的虛 榮猶在,改革總是痛苦的,以往的解決模式當然是最得心應手的。在沒有更加快速有效的解決方式的前提下,走老路,回頭路的情況難以避免。所以2012年以來 不少地方開始出現了房價、土地放鬆的情況。其中還不包括佛山、成都、蕪湖等地的被叫停的樓市微調事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037

賽維LDK深陷「債務門」 「光速神話」落幕

http://www.21cbh.com/HTML/2012-5-3/xNNDE3XzQyNzUxNQ.html

經歷了2010年的火爆行情,光伏產業在2011年急轉直下,在歐債危機、美國「雙反」調查、國內產能過剩等內憂外患中,整個產業集體步入寒冬期。

在此背景下,江西賽維——這家當年號稱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多晶硅片生產商,發展一度堪稱「光速」,如今卻債台高築,深陷「供應商堵廠門」、「公司大裁員」等各種風波中。

根據該公司四季報,2011年四季度賽維負債總額高達60億美元,負債率達到87.7%。

是什麼讓賽維如此脆弱?是這個產業的寒潮來勢太猛,還是賽維自身的「光速」戰略使然?記者近日深入賽維在蘇州等地廠區調查,以探究其背後的原因。

這座廠佔地約37000平方米,較之5個足球場尚大了幾分,但從圍著的鐵柵欄望進去卻看不到幾個人影,唯有一隻隻裝貨的大木箱在廠區空地上孑然堆放,每個箱子上都印著三個大寫的英文字母——LDK。

LDK 是賽維公司的股票代碼,據傳來自公司董事長彭小峰名片上的一行字——「LightDKPeng」,意為「超越光速」。當年,這家號稱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多晶 硅片生產商僅用了兩年時間就實現從無到有、繼而赴美上市的「奇蹟」,還創下中國企業在美國紐交所IPO的規模之最,發展速度的確堪比「光速」。

不過,眼前這座賽維設在蘇州的組件廠卻很難和「光速」聯繫到一起,整個廠區死氣沉沉,甚至連一般工廠中常見的往來穿梭的卸貨車、叉車也蹤跡全無。而更奇的是,位於蘇旺路的廠區正門口還橫向停放著兩輛首尾相連的大卡車,正好將廠門整個擋住,僅留下一小段空隙供人員出入。

沿 著廠區繞行,拐入與蘇旺路相交的北官渡路,走不多遠就來到工廠的邊門。只見這裡的景象竟和正門處一模一樣:也是橫向停放著兩輛大卡車,卡車外還堆放著幾摞 卸貨用的木板與貨架,同樣將大門堵得嚴嚴實實。在卡車後方的大門柱上掛著一塊銘牌,上面是「廠區貨物進出通道」幾個大字。

顯然,任何車輛都已無法從這座組件廠的正門與貨物進出通道正常出入。

賽維到底出了什麼事?

堵門索債

晌午時分,工廠終於現出一些人氣。林云(化名)和兩個同事從廠區正門的狹小通道中走出,來到馬路對面橫七豎八停放著的幾輛小轎車中間,打開其中一輛的車門,從車內拿出罐可樂猛喝了一大口。

「這幾輛車是供應商派來的,都堵了幾個月了,原料進不來,貨也出不去。」在與記者攀談時,林云透露了這幾輛堵門卡車的來歷。

據他稱,由於廠門被堵,他自己的車也只能停在馬路邊。記者注意到,就在賽維廠正門的蘇旺路上,類似這樣被迫停在廠區外面的車子還有不少。

至於堵門的原因,林云稱是欠供應商錢的關係。「現在我們廠也處在半停產狀態,很多工人都不來上班了。」林云的一位同事插口道。

林云則表示,相信問題總會解決的,現在廠裡是先生產,等以後堵門問題解決了再出貨。

告別林云,記者又遇到另一位40多歲、主管模樣的賽維老員工。他告訴本報記者,到目前還未聽說有哪家供應商已拿回全部的欠款,但問題一直在積極解決,「現在行業不好,產品銷不出去,每家光伏企業資金都很緊張,哪來的錢呢?」

他透露,賽維欠款最多的一家供應商,所欠資金高達數千萬元。

而按照另一位供應商的說法,拖欠最多的供應商所欠款項可能上億,如欠某鋼線供應商的錢就達到兩個億。

本報記者隨後從多個渠道找到了幾位賽維的供應商,分別來自清洗制絨、廣告印刷、備品備件、辦公用品甚至水處理等行業。一位從事進口備件生意的供應商業務員王小姐告訴記者,賽維一共欠了他們近40萬元,今年年前要了10萬回來,但餘下近30萬卻說要等有錢了再還。

據她透露,她所在公司和賽維的合作原先一直正常,基本每筆業務都是兩個月付一次款,「但沒想到去年7月份最後幾筆貨票過去不久就出事了。」

「昨天老闆已經請了律師。我們做業務的壓力也很大,老闆催得緊,一分錢也要要回來。」她說。她同時向記者介紹了要債的竅門,「現在問賽維要錢的話,找一般部長都沒用了,只有直接找廠長。廠長同意的話財務那邊才會批。」

「其實他們家業務還是不錯的,做的東西很多,可惜就是沒錢。」王小姐頹然道。

另一家供應商則宣稱,賽維欠了他們1000餘萬元,「之前堵門還能要回來點,但現在堵門也沒用了。」

「前陣子光伏市場不景氣,本身訂單也不多,就算堵門了也不會帶來太大影響。」上述40餘歲的賽維老員工對記者說。

不過,也有少數供應商的確拿到了據稱與欠款等價的貨物,只是真實的價值卻難以估量。

「我們的貨款雖然要過來了,但收的是硅片,到現在還存在倉庫裡,一片也賣不出去。」一位從事多晶硅料研發和生產的供應商負責人說。

裁員風波

隨著欠款的增多,一些供應商已開始被賽維所拖累。

「按照我們年報的披露,賽維去年欠公司的款項約6000萬元,是所有欠款單位中最多的一家。今年一季度,我們還在向他們供貨,但如果欠款長期不還的話,

但如果欠款長期還不了的話,我們也要考慮自己的資金周轉。」恆星科技董秘辦人士對本報記者說。

作 為河南一家生產多晶硅切割用超精細鋼絲的上市公司,恆星科技去年5月曾宣佈與賽維簽訂《採購合同》,將向後者供應超精細鋼絲5200噸,約佔到公司去年產 能的1/3。正是由於有了這筆訂單,分析師看高其2011年每股收益至0.64元,但最終公佈的年報顯示其去年每股收益僅為0.13元,和預期相去甚遠。

就在多家供應商仍在苦苦等候欠款的同時,賽維開始大裁員的消息卻在坊間不脛而走。這也再度引起供應商們的恐慌。

起初,裁員的消息來自一位賽維員工在網上的發帖。該員工稱,「剛剛主管給我們開完會,說是在公司沒滿3年的員工將全部裁掉,滿3年的可以去留自定……做滿3年,補3個月工資,是要滿一個月後發一個月,分3個月才補清。大家都要走人了。」

對此,林云向記者表示,位於江西的公司總部的確已開始裁員,硅片廠裁了不少人。但他所在的蘇州組件廠還沒有得到裁員的消息。

而賽維官方對裁員的解釋則是「重要人事調整」,稱主要為了優化生產結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據稱,調整主要集中在公司的硅片事業部,所有副主管和助工以下級別的員工將面臨兩個選擇:一是被調往南昌組件廠接受培訓上崗,二是在原廠內面臨末位淘汰。

「其實都不用裁員。產能開不滿,加班就少;加班少了工資就少,工人自己就走了。」上述蘇州組件廠賽維老員工告訴本報記者,前年市場好的時候,工人一直有機會加班,但去年以來加班明顯少了。

儘管在國內公開場合,賽維從未用「裁員」來表述這次「人事調整」,但在4月30日舉行的2011年四季度業績發佈電話會議上,公司高層還是承認了裁員的事實,並公佈了相關措施和過程。

據該高層介紹,去年第三季度時,公司總人數約2.7744萬人,而去年年底時這個數字已降到了2.4449萬人,裁員3295人。而今年開春至今,公司又裁員5000多人。截至4月份,賽維的員工數為1.9495萬人。相比2011年7月份,員工數已減少了9078人。

不過,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裁員計劃還是遭遇一些意外。按照計劃,今年4月開始的裁員將進行兩輪,4月15日前要全部完成,但第二輪裁員至今尚未進行。

此外,由於補償金未及時發放,一些被裁員工已前往江西新余總部總裁辦交涉。另一些未被裁的員工則發現,他們3月份的工資也沒有按時下發。

記者隨後分別從賽維蘇州廠與賽維合肥廠的多位員工處瞭解到,這兩座廠的工資還在照發,並未出現拖欠。

收購疑雲

無論是拖欠供應商的貨款,還是拖欠員工工資乃至直接裁員,無不折射出一個現實:賽維資金鏈吃緊。

去年三季報顯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賽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合計2.626億美元,而短期負債達到23.54億美元,接近其現金的10倍。至於公司的負債總額則達到58.51億美元。

而最新公佈的四季報顯示其資金狀況仍未有好轉:截至2011年12月31日,賽維的短期負債雖略有減少,但負債總額卻進一步增加至60億美元,負債率從三季度的80.6%繼續攀升到87.7%。

「一 般公司負債率70%已經很高了,健康一點的話應該是50%-60%,更好的像娃哈哈就沒有負債。但賽維這樣的負債水平顯然已非常危險,因為借來的錢還是要 付利息的。」一位熟悉賽維內情的光伏行業資深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一般借債的年息至少6釐(6%),有的行業利潤率很低,都未必有6%,相當於做一年都在為 別人打工。

而賽維的利潤率甚至已跌至負數。去年四季報顯示,賽維去年四季度的毛利率僅為-65.5%,當季歸屬於股東的淨虧損高達5.887億美元。

另據彭博新聞社數據,截至2020年之前賽維LDK需要支付未償貸款本息和總計達100.1億美元。

「哪 家光伏公司沒點債務,每家公司上、下游都有欠款,我們的付款率還是比較高的。就算有個別從去年欠到今年的情況也很正常。拿我們公司來說,也有欠我們兩年的 錢沒有還的。這兩年的三角債的確比較嚴重。」賽維LDK總裁兼首席運營官佟興雪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解釋債務問題。

他表示,賽維公司的上游有幾十萬種產品、幾萬家供應商,不能保證每個人都滿意,「我們向下游賣出去的貨也有不給錢的,國內外都有。」

不過,即便負債率水漲船高,賽維仍在全球揮動收購魔杖。

今年1月3日,德國光伏企業SunwaysAG宣佈,與賽維達成協議,後者將以約220萬歐元認購該公司定向增發的579萬股新股,認購完成後,賽維將總計持有該公司約33%股份。

數天後,賽維又宣佈,以約3300萬美元收購美國太陽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SPI」)70%的股份。

「所 有併購的背後都有故事。」上述光伏業資深人士意味深長地說,「以賽維收購Sunways來看,其實是迫不得已,因後者一直是賽維的合作夥伴,最後倒欠了賽 維很多錢,自己也要瀕臨破產,只能通過被收購來解決。至於SPI則原先是幫賽維在美國賣組件的公司,也欠了賽維很多錢,還不出來就要求被收購。」

據瞭解,Sunways很早就開始了與賽維的合作,最初是在多晶硅設備領域。因賽維在成立初期買不到還原爐,最終還是靠Sunways幫其在德國買到二手的還原爐。而隨著賽維業務的不斷擴張,雙方合作領域也延伸到組件和系統集成。

「賽維很多收購都是這樣,這不能算是真正的商業行為。」該人士說。

法蘭克福EquinetBankAG銀行分析師StefanFreudenreich也表示,Sunways迫於資金壓力,除了將自己賣給賽維已別無選擇。

「賽維可能認為自己抄了一個底,但我認為一個企業是否值得收購,要看技術成長性,而不在於價格。」另一位業內龍頭企業高管如此評論。

不過,至少從賬面上看,賽維在收購SPI後有所增值。

硅料之殤

在很多人看來,賽維之所以陷入今天的困局,和當年巨資押注多晶硅項目不無關係。因多晶硅價格持續不振,彭小峰當年斥巨資啟動的多晶硅項目已嚴重受制。也正是由於在硅料製造上投入太大資金,卻無法如期回收,賽維的資金鏈開始繃緊。

「其 實就差一年。」一位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如果賽維能夠提早一年實現多晶硅項目投產的話,那將會趕上多晶硅最後的好時光並快速收回投資。但彭小峰可能對多 晶硅項目的難度過於樂觀了,「要知道,硅料和硅片還是有本質不同,前者不是買幾條生產線、挖幾個技術人員就能建起來的」。

一個例子就是全國最早的多晶硅千噸線——新光硅業,其從開建到2007年2月28日投產就經歷了數年,即便投產後產量提升也非常緩慢,整個2007年產量才230噸,一年後也只達到65%的產能。

也正是由於達產時間一再推遲,賽維硅料項目的上市計劃也被迫順延,其造成的後果則是賽維當初與投資方簽署的「對賭」協議可能面臨失敗。

去 年1月,國家開發銀行等幾家主要中資銀行下屬的資產投資公司(下稱「投資方」)與賽維達成出讓後者旗下多晶硅廠部分股權的「對賭」協議。根據協議,投資方 將從賽維LDK硅化學科技有限公司獲得總額為2.4億美元的可轉債優先股。協議同時規定,如果2011年度這一投資的內部收益率達不到23%,賽維LDK 必須用現金來補償投資方,但如果賽維LDK的多晶硅廠能夠在2011年成功分拆上市,投資方將放棄這些潛在的補償。

事實上,這已是賽維歷史上第二次參與「對賭」,第一次是為了引進風投、完成上市。當時,成立僅1年的賽維和法國NBP亞洲投資等基金簽訂「對賭」協議,最終賭贏了;但這第二次「對賭」的結果卻殊難逆料。

對此,佟興雪向本報記者確認,國開行、建銀國際、中銀國際佔公司硅料項目的股份大約是18.5%,以股份進來,國開行還在下屬硅料廠擁有董事席位。但他表示,這些都是正常的融資,不願過多解釋,因為「並不是需要大家關注的東西」。

「我們硅料項目的IPO還在進行,沒有什麼大的困難,只是要選擇一個好的時間點。」佟興雪稱,硅料業務還是有利潤的,去年利潤相當可觀,超出預期。但當前市場價格跌得比較低,因為光伏全產業鏈都在賠錢,價格已失去理性。

在他看來,不能用短期眼光看行業長遠發展,「光伏行業的起伏很正常,更何況這次主要是歐債危機及國內產能結構性過剩引起的恐慌,但這不代表未來。光伏行業變化很快,要做綜合的判斷分析」。

「硅料項目其實對賽維的傷害很大,因為本來準備在香港上市卻到現在還上不了。」上述行業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如果當下硅料還是很緊俏,則沒關係,只要做出來就能賣出去;但硅料價格現在打成這樣,你的投資這麼大,固定成本就很高,為什麼還要買你的(硅料)?」

據他透露,為推動硅料項目上市,賽維去年曾想了一個辦法,即先將多晶硅項目的股權分拆,抵給債權人,等上市後再折現。

「此 舉可謂一箭雙鵰:對債權人來說,這裡面還有故事可講;對香港聯交所也能宣稱股權都已賣掉。但最後聯交所還是不同意,因為它在想為什麼股權都是你自己去安 排,而不是拿到市場上去認購。此外,聯交所還擔心上市後的拋盤壓力太大,對股民不好交代。」該人士說。到目前為止,關於賽維硅料項目IPO的最新說法是推 遲到今年年中。而在最近這次業績會上,公司CFO賴坤森透露,去年四季度,賽維多晶硅銷售收入已從3570萬美元下降到2430萬美元,多晶硅業務的毛利 率則由正轉負。他還透露,去年四季度時公司多晶硅的平均成本為每公斤42.3美元。

最新數據顯示,當前國際多晶硅最新報價已跌至每公斤21-28美元。而在2008年,多晶硅價格最高時一度接近500美元/公斤。

顯然,危機遠未過去。

記者注意到,就在賽維蘇州組件廠大門的進門處掛著一塊橫幅:「應對危機,我們在行動」。或許,這是賽維又一次自我救贖的開始;也或許,這是一場「光速」瘋狂的終結?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207

債務的功效與問題 Consilient_Lollapalooza

http://blog.frankyfan.com/2012/05/blog-post_12.html
我近日十分擔心,我們這一代將要經歷一個很大的金融信用危機,而近來的情況的確有惡化的跡像。

世界和平,得來不易。世界的資源有限,人的貪婪無限,怎樣讓世界得以和平,其實有賴一個國際間的互相制衡,以及有一個公開及普遍認得的信用系統去支持著,令不同國家的人都可以通過互相合作以得益,減少衝突。

金本位結束後,貨幣發行可以用作擊退經濟衰退,全因為經濟增長猶如P&L,只重是流量的計算。國際間債務的累積,已經去到一個極限。

金融問題,一般都可以被上一層次的組織或機構去擔保或撥備。然而,現在的金融問題之大,已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及組織能夠有力承擔。

有人可能會問,世界運作如常,金融問題跟現實有什麼關係:沒有信心又如何呢?其實,金融就是財富分配的制度問題。資本主義就是基於一個incentive去推動生產的系統。如果incentive的計算是錯誤及不公平的,合作就會產生更高的交易成本。

現今國際貿易是建基於一個高度有效率及互相依賴的complex system之上。金融的不穩定絶對可以對經濟的運動帶來重大的衝擊。這種不信任的衝擊會超比一般正常的經濟週期為大。

貨幣供給的效果在極低息的環境下,大大減少作用。同時,貨幣供給的效果,需要建基於機構有能力承擔更高的風險及獲取更大的利潤。以往,橙是很貴的,供應便宜的橙,就能減價促銷;現在很便宜的橙已經賣不出,供應更多便宜的橙,能夠讓橙的銷路增加嗎?

Default又如何?最擔心是Default成為了出路,成為了債務國的選擇。國際互相制衡,讓軍事不能成為討價還價的主要籌碼,在過去歷史中是罕有 的。對於,債務國如果在談判桌上,沒有軍事的話語權,又怎能談判呢?如果Default沒有後果,又是人民都選擇,政客可以怎樣選擇呢?

拖:不穩定,經濟難以運作順暢
賴:債主變成大輸家,金融系統破產,重建成本巨大
還:債務國變成奴隸國

冰島賴賬了,經濟突飛猛進。你是希臘人,會怎樣想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3493

虧損百億燒到本業 面板夢一場空 八十四歲不拚了 許文龍放手奇美電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2012-5-28 TWM




僵持兩年多的奇美電兩大股東爭執大戲,終於在許文龍家族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畫下句點。宣布退出後的第三天,許文龍在自家宅邸拉琴、宴客,透露出他的好心情。他很清楚,無法再為奇美電打拚,只能選擇放手。

撰文‧賴筱凡

五月十八日,就在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捐贈博物館的那個下午,一場小型演奏會緊接著在許文龍家上演。琴聲如訴,緩緩自小提琴弦上滑出,就好像許文龍這天的好心情一般,在他心裡,企業是一時的,唯有博物館與醫院之於社會的貢獻,才能長存。

這是奇美實業宣布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的第三天,許文龍表現平靜,「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了。」貼近許文龍身邊的人士透露,奇美電與群創合併走一遭,經 歷整合問題、美國反壟斷訴訟案,乃至於龐大的債務問題,五月十五日奇美實業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後,許文龍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據了解,許家不得不壯士斷腕,從去年奇美實業年報可窺一二。過去石化業有「北台塑、南奇美」兩強,奇美實業更是公認的幸福企業,但去年在龐大轉投資的業外 損失拖累下,竟繳出五十年來最大虧損成績單,在本業獲利僅七十一.九七億元,不若前三年的逾百億元水準,認列投資損失達一一九億元,最後每股稅後虧損達 二.二一元,原來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的那把火,已經燒到奇美實業。

幸福企業五十年首見虧損

二○一一年,面板業的景氣蕭條,等不到面板報價回穩,奇美電大虧六四七億元,時任奇美電董事長的廖錦祥,為了奇美電銀行聯貸,擔心到耳中風,「他們都很清 楚,聯貸案這關不過,奇美實業也會被拖下水,光看他們手上奇美電股票幾乎都質押,就曉得壓力有多大。」知情人士透露,即使奇美電與群創合併,但給許文龍家 族的壓力未減。

眼看奇美電虧損累累,奇美實業只好進行內部大瘦身,「只要資源重疊的部分就整合,cost down再cost down。」奇美實業的員工私下抱怨,「虧錢的明明是(奇美)電子,卻連(奇美)實業也要一起苦。」對於奇美實業五十餘年的幸福企業員工來說,「打從○八 年金融海嘯,奇美電大虧開始,奇美實業就不再幸福。」確實,過去一年來,奇美實業的營運費用大幅削減,以前一年營業費用得支出一四八億元,去年縮減到八十 六億元。「(奇美實業總經理)趙令瑜上台後,整頓得很厲害,但一切還在常軌。」貼近許家身邊的人士不諱言,趙令瑜節省支出不遺餘力。

一頭灰白頭髮,面對記者追問,趙令瑜總是秉持著低調原則,一貫的笑容、快步離開,但奇美實業上下都知道,這位從基層做起的總經理,採購人員在他眼皮底下,很難搞鬼。

如果年輕三十歲 就跟它拚不過,奇美電的虧損壓力越來越大,即使奇美實業的塑化本業撐住,卻挺不住轉投資的虧損一再擴大。

甚至,奇美電兩大股東之間的矛盾,還倒打奇美實業一巴掌。

奇美電內部人士透露,在群創班底進入奇美電之後,奇美電董事長段行建把採購、財務等大權一手攬,過去奇美實業提供奇美電需要的塑化原料,可是,去年奇美實業送去的報價,居然被打回票。

這看在老奇美人眼裡,幾乎是大忌,「或許兩家公司的關係不若以往,但面對奇美電這種態度,奇美實業能忍嗎?」對此,奇美電發言人陳彥松回應,任何採購案都有其程序,奇美電不會因供應商不同而有差異,實在無需擴大解釋。

隨著外界不斷用放大鏡檢視奇美電兩大股東的關係,許文龍家族與鴻海之間的裂痕更大。就在奇美電董事會召開前兩周,許文龍家族的代表直接向段行建開口,決定全面退出奇美電董事會。段行建馬上表達挽留之意,卻已留不住許家要退出奇美電的決心。

「我很清楚,如果今天年輕個三十歲,還可能跟它(面板)拚,但我已經八十四歲,能做的有限。」許文龍曾私下和身邊的人如此透露。

最終,奇美實業不得不放手,「或許(許文龍家族)退出,對奇美電好、對奇美實業也好,許董、廖董都比以往寬心得多,所以還能釣魚、拉琴,心情也不像去年跟著銀行聯貸起伏。」知情人士說。

面對外界猜測是否要將股權轉手中資,或讓奇美電引入其他策略聯盟對象,許家人揮了揮手,「許董的立場很清楚,他是重然諾的人,答應銀行團的(對奇美電)增 資都會繼續做,其他的就留給段總安排。」許文龍八十四歲的人生,從石化業起家,拓展到電子產業,要投入面板業時,他曾問當時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一句: 「賠了,會不會影響到奇美實業?」何昭陽很明確地回答,「不會。」然而,時光移轉,面板景氣不再如他們當年所想,奇美電的百億虧損終究還是燒到奇美實業門 口,為奇美電、也為了奇美實業好,許文龍的面板大業最終還是一場夢。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4041

中國銀行業是否在隱藏「債務炸彈之母」? javacme

http://xueqiu.com/3122960454/22214552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中國研究項目客座高級研究員裴敏欣在The Diplomat雜誌發表評論認為,中國的大規模銀行融資刺激意在保持經濟發展運行,它可能導致經濟災難。

觸 發金融崩潰可能有不同的直接原因,但它們都可以歸根結底都源於同一個本因:信貸爆炸式增長。這條金融災難的鐵律應該讓我們格外擔憂近年中國的寬鬆信貸會帶 來什麼後果。2009年初到2012年6月,中國國內銀行新增信貸合計約人民幣35萬億元(約合5.4萬億美元),相當於中國2011年GDP的73%。 約三分之二的這類貸款都出現在2009年-2010年,是中國政府刺激政策的一部分。和西方國家以政府赤字方式提供刺激資金不同,中國2009年的大規模 刺激主要來自銀行信貸(確切地,佔比至少60%),並非政府借款。

數萬億元投入經濟的確達到了中國政府的主要目標——在全球衰退時期維持 經濟高速增長。中國政府以其果斷和經濟成功贏得了全球讚譽,但過度寬鬆的信貸還是助長了房地產泡沫,為國有企業的揮霍買單、擔保地方政府那些不為人看好的 基礎設施投資。結果是可以預見的:隨著金融領域內部開始累積新增不良貸款,多年極力增強中國銀行系統的努力因一批不審慎的貸款而化為烏有。

中 國央行與銀行監管機構在2010年末發出了警告,但為時已晚。那時,地方政府已經因為寬鬆信貸背負了巨大債務,大多數都浪費在面子工程或者不夠經濟實用的 投資上。中國國家審計署2011年6月發現,截至2010年底,中國的地方政府債務總計人民幣10.7萬億元(約合1.7萬億美元)。但美國西北大學的教 授Victor Shih預計,真正的地方債務總額在15.4-20.1萬億元,約佔GDP的40-50%。他還預計,地方政府為投資基礎設施與其他項目而成立的金融實體 ——地方政府融資工具(LGFV)在2010年末負債達到了9.7-14.4萬億元。

看到上述數字,對LGFV健康狀況稍有瞭解的人都會 嚇得打哆嗦。如果說LGFV有什麼特別之處,那就是它們可以將大筆資金全無例外地投入一個無底洞。累積了如此巨債只能說明一件事——當LGFV大手筆投入 的項目未能帶來可觀的回報,無法償還債務,今後就會掀起一場違約大潮。假如這些貸款中有10%變成不良貸款,最保守地估計,不良貸款的總額約為1-1.4 萬億元。假如是更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不良貸款率比例達到20%,那麼中國的銀行就必須減記2-2.8萬億元,如此規模的減記必然摧毀這些銀行的資產負債 表。

對國內的信貸問題,中國政府也意識到這種債務定時炸彈的危險之處。遺憾的是,中國方面運用的解決方法只能拖延時間,問題還是會不可避 免地發生。2012年上半年,中國政府宣佈政策,命令銀行將地方債務償還貸款的時限延長一年以上時間。這一舉措很可能是為了在領導權過渡的年份掩蓋金融領 域正在惡化的問題。可它沒能給拆除債務炸彈起到任何作用。

如果說LGFV的債務是已經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那麼水平面下的那部分又是怎樣?

顯然,地方政府不是2009-2010年中國信貸泡沫期間唯一的元兇。在這場大手大腳借錢花的瘋狂派對中,還有別的玩家。就像寓言說的那樣,潮退時就出現了裸泳者。伴隨著中國經濟下滑,當年那批玩家紛紛湧現。

他 們之中就有那些使用槓桿過多的房地產開發商。這些開發商正掙紮在破產邊緣。中國媒體已經報導了多起房地產開發商破產後自殺的事件。一些破產商人直接玩起了 人間蒸發。今年5月的《南華早報》刊登了一則消息,稱中國2011年有47名企業家不知去向,原因就是躲避償還銀行貸款。

中國的製造業企 業,無論國企還是私企,則是下一批信貸泡沫殃及的玩家。他們的利潤空間已經非常小。中國經濟本已存在產能過剩的系統性問題,經濟增長下滑會導致製造業全行 業庫存量迅速增加,堆積大批待售產品。如果折價消化這些庫存就會耗盡製造業企業微薄的利潤,財務虧損在所難免。一些在經濟景氣的時期提供給這些企業的貸款 就必定變成不良貸款。

但最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影子銀行系統,因為金融海嘯帶來的最大潛在風險就窩藏在那裡。中國的銀行存款收益率極低(因 存款率受到管控),銀行間在存款與新收費業務方面相互競爭。因此,近幾年中國產生了一種複雜的影子銀行系統。它不受監管,在中國迅猛發展。通常影子銀行系 統會推出一種比銀行存款利率高得多的短期金融產品,即所謂「理財產品」。為了逃避監管,這類產品沒有反映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上。評級機構惠譽的著名銀行分 析師Charlene Chu透露,2012年6月底,中國的理財產品大約10.4萬億元,約佔銀行存款總額的11.5%。

使用源自理財 產品資金的借款者一般是正式銀行系統拒絕提供融資的私人企業家和房地產開發商。他們不得不為得到借款承諾支付更高的利息。於是,理財產品的回報自然就增加 了。當然,回報更高也意味著風險更大。雖然不可能預計有多少不良貸款借助理財產品支持,但如果用10%的基準保守估計,銀行的可能在這方面損失1萬億元。

影 子銀行系統還有一個功用:向借款者或者活動提供政府法規明確禁止的融資渠道。過去兩年裡,中國國務院已經推出措施限制銀行向房地產開發商貸款,以此極力壓 縮房地產泡沫。可銀行能夠規避這樣的限制措施,方法就是表面上銀行相互貸款,實際上資金最終會流向財務狀況緊張的房地產開發商。中國的銀行這麼做也是出於 自身生存的本能需求。假如他們不能有效地向已經大量借款並拖欠債務的房地產開發商貸款,他們就必須宣佈這些貸款為不良貸款,承受損失。在中國銀行的資產負 債表上,這類貸款技術上歸為其他金融機構債權類別。華爾街日報最近的報導稱,目前中國銀行間貸款總額佔放貸總額43%左右,比2009年末高70%。

令人不安的是,所有這些巨大的風險都體現在中國銀行的財報中。最大的國有銀行近來財報均顯示收益穩定,資本比率高,不良貸款微不足道。中國銀行業整體不良貸款僅佔信貸總額的1%。

現在有一件是顯然易見的。要麼我們不應該相信我們「說謊的眼睛」,要麼中國的銀行在努力隱藏債務炸彈之母。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152

債務重壓:國電電力密集瘦身籌資

http://www.21cbh.com/HTML/2012-9-13/5NNDE3XzUyMDY5NA.html

此前四處吞併的國電電力開始付出代價。

9月12日,國電電力宣佈,將發行2012年度第三期規模為40億的超短期融資券,期限270天。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的6、7兩月,國電電力就已經分別發行了兩期各40億的公司債券。

\

國電電力的融資之路還在繼續。

在一週之後的9月19日,國電電力還將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審議100億元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的議案。

事實上,國電電力連續發債融資的舉動是其資金鏈高度緊張的真實縮影。

本報記者瞭解到,至今年二季度末,國電電力的負債率已達到79.34%,瀕臨80%紅線。而不久之前公佈的半年報顯示,國電今年上半年財務費用(主要指利息支出及匯兌損益)則比去年同期增加42.09%。

「資產龐大,負債率過高已經成為火電企業的頑疾,這種局面如果不逐漸改變,即使煤炭價格趨於合理,電力企業的日子還是照樣不好過。」中電聯一位資深人士說。

密集出售資產

9月4日,國電集團在重慶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旗下國電豐城煤業有限公司持有的豐城市宏業煤礦和中興煤礦兩家煤礦96.36%及96.59%股權,掛牌價格分別為2053.15萬元和3373.34萬元。

三天後,國電集團下屬國電云南電力有限公司又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其持有的國電羅平煤業有限公司100%股權和6841.87萬元債權,掛牌價格為1.35億元。

同日,國電安徽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亦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發佈公告,擬以5748.24萬元的掛牌價格,將所持有的安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12.35%股權掛牌轉讓。

值得注意的是,連續虧損狀態是上述轉讓資產的三家公司的共同特點。

資料顯示,宏業煤礦、中興煤礦今年前6月淨利潤虧損分別為443.62萬元和568.68萬元,而羅平煤業2011年虧損38.79萬元,今年前7月的虧損額度則攀升至294.35萬元。

而相比上述兩家煤礦,安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狀況則更為糟糕,截至2012年7月31日,其淨利潤虧損則高達6792.39萬元。

「處理的這幾家公司情況各不相同。」國電電力一位人士對記者說,煤炭下跌是一個誘因,但並非最為重要的因素。「主要是這些煤炭企業都是收購而來的,比如宏業煤礦、中興煤礦規模不大,屬於被整合的對象,國電再繼續經營就面臨很多困難。」

事實上,國電電力此前的大肆擴張已然為如今「騎虎難下」之局面埋下了伏筆。而在上述轉讓資產中,羅平煤業面臨的債務問題則最為複雜。

本報記者瞭解到,目前國電羅平煤業共欠債務7000多萬元,除拖欠國電云南公司債務4400多萬元外,收購宏源煤礦的約500萬尾款也實為國電云南公司借款,而收購恩樂煤礦的1900萬元尾款也是由國電云南公司代付。

「現在國電云南公司本身資金鏈也緊張,無法支撐這麼大的資金壓力。」上述人士說。

相比出售煤礦的無奈舉動,國電對安徽電力股份公司來的掛牌出售則似乎更為現實。

「安徽電力股份本身是大唐控股的,國電只是參股,現在神華進入安徽後希望收購一批當地的火電企業,地方政府也在力推,國電退出可以回籠一筆現金。」中電聯人士說。

債務負擔沉重

國電電力發行百億債,資金用途為置換銀行貸款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對於國電電力來說,今年上半年的經營形勢在近幾年可以算得上是不錯的光景。

受 益於煤炭價格持續下跌,國電電力近日公佈的2012年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267.0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11.53%;歸屬於母公 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12.0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6.06%。就二季度而言,國電電力營業收入為138.43億元,同比增長12.93%。

然而,與利潤一起上升的還有負債率,自2011年三季度以來,國電電力的資產負債率一路走高,已從77.00%上升至今年二季度末的79.34%。

在瑞銀證券分析師徐穎真看來,「財務費用大幅增長侵蝕了國電電力的毛利增長 。」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國電電力的財務費用同比增加了42.09%,至31.65億元,這個數字是其利潤的2倍多。而資產減值損失數為5099.84萬元,比上期數增加了87.10%。

「國電電力發行百億債,資金用途為置換銀行貸款以及補充流動資金,目的主要是優化融資結構,我們也在致力把資產負債率控制在合理水平。」國電電力證券部人士對記者說。

國電電力所面臨的情況並非其一家公司,而是電力,尤其是火電行業的普遍現象。

今 年以來,由於煤價回落,加之去年發改委上調火電廠上網電價,電力行業盈利出現回升態勢,包括國電電力在內的55家上市電力企業上半年共實現利潤 109.93億元,同比增長22.69%。然而,這55家上市電力公司的財務費用合計則高達270億元,高出其利潤的2倍多。而另一家央企華電國際更是創 造出淨利潤2.7億元、財務費用31.5億元的超高比例。

電企「減法」

在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之下,從來只進不出的五大電企已經在謀求變革。

「中 國的國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追求大,這在電力央企中表現更為明顯。五大電力集團前幾年比裝機量,四處跑馬圈地,後來又一窩蜂投資煤礦,投資新能源,誰都不 願意被落下。這些項目無一例外都需要大量的資金,也造成電企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但最後這些投資回報率究竟如何?」上述中電聯人士說,「對於電力企業來 說,加法重要,學會做減法一樣重要。」

事實上,在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的背景之下,從來只進不出的五大電企已經在謀求變革。從去年起,中電投等央企就開始出售負債資產,而以神華為首的煤炭企業則成為最佳接盤者。

2011年10月,中電投將其旗下上市公司漳澤電力出讓予大同煤業。這成為五大電力集團出讓上市公司控股權的第一案。

而在安徽,神華與皖能集團合資設立神皖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後,隨即在當地攪起了一股收並風暴。大唐、華電及國電持有的馬鞍山萬能達、安慶皖江、池州九華等幾家電廠的股份相繼通過掛牌出讓,被神華收入帳下。

除此之外,清理非主業資產,回籠現金也成為電企的選擇。

近期,華電旗下華電能源連續掛牌出讓其所持有國泰君安及華泰保險股份。而中電投則叫價1.48億出售5445萬股福建海峽銀行股份。

今年8月21日,大唐發電宣佈掛牌轉讓渝能產業100%股權,估值約5.39億。資料顯示,渝能產業是位於重慶的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在當地曾開發多個地產項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7446

葉檀:上市公司債務如冰山

http://www.yicai.com/news/2012/11/2208879.html
10月31日,滬深兩市2493家上市公司三季報公佈完畢。

在經濟低迷的背景下,業績不錯。據最新統計,今年前三季度,2493家上市公司實現合計營業收入約17.7萬億元,同比增長7.48%;實現淨利潤約1.5萬億元,同比下降1.1%;平均每股收益約0.392元。雖然從第三季度來看,上市公司業績下滑的速度在加快,逾半公司業績環比下降,但考慮到三季度末投資上升,相信四季度能夠挽回頹勢。

問題在冰山之下。

嚴峻的債務問題被巧妙的會計手段掩蓋。英國《金融時報》報導,根據標普資本智商公司 (S&;PCapitalIQ)數據庫的數據,66%的中國上市公司第三季度財報顯示,應收賬款佔銷售額的比例出現同比增長。這些公司的收入在過去一年中僅增長四分之一,在上一季度中僅增長十分之一。

貨賣出去了,錢收不回來,應收賬款的上升,說明了銷售手段的激進。在經濟景氣上升時無足輕重,壞賬率低,多數客戶總會付賬,應收賬款會變成確定收入;在經濟景氣下行時,癬疥之疾可能成為心腹大患,收不回的應收賬款很有可能變成壞賬。豔陽之下,冰山總會融化。

以目前日子難過的服裝行業為例。據媒體報導,10月26日,美邦服飾(002269)披露三季報,截至三季度,美邦服飾的應收賬款從半年報的6.69億元上升到12億元,但對於這高達12億元的應收賬款,美邦服飾並沒有計提任何壞賬準備。根據資料,其應收賬款主要包括對加盟商和百貨公司專櫃的產品銷售而產生的應收貨款。

除了服裝等行業之外,機械工程行業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等也令人關注。今年上半年,三一重工(600031)的應收賬款22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71%。銀行按揭回購餘額247.49億元,客戶逾期按揭款及回購款餘額18.92億元。10月20日,公司發佈公告,稱從第三季度起將未到合同收款日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比例從2%下調至1%,1年以內的應收賬款壞賬準備計提比例從5%降至1%……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未到合同收款日和1年以內的應收賬款分別佔到總額的48.13%和44.29%,而3年以上的僅佔1.6%。本次會計估計變更2012年7月起執行,截至今年6月底,公司未到合同收款日和1年以內的應收賬款分別佔到總額的48.13%和44.29%,而3年以上的僅佔1.6%。因此,本次會計估計變更預計增加1~9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4.7億元。

中聯重科(000157)去年10月已經用過相同的招術,今年上半年中聯重科應收賬款192億元,按現在的壞賬計提比例,壞賬準備總額4.03億元,按變更前的標準,這個數字將高達11.52億元,提高了當期淨利潤的13.33%。

讓我們祈禱,固定資產投資率上升,否則,3年之後計提大幅上升,不知道這些公司會用什麼樣的手段提升業績,是固定資產折舊,還是壓貨,還是催債,或者再調整一次會計規則?

以此類推,銀行的壞賬以及計提,什麼時候會浮出水面?

截至9月末,工、農、中、建的不良貸款率分別為0.87%、1.34%、0.93%、1%,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除農行外,三大行的不良貸款總額均有增加。但銀行"外鬆內緊"早早應對,連續三個季度增加了撥備率。銀行的日子比實體企業好過,壞賬準備比實體企業充分。

即使未來債務風險上升,併購重組在行政主導下進行,業績下降,包括機械工程、有色金屬等行業,還在繼續規模擴張之路,石油公司、機械公司的海外併購、銀行的海外推進,說明這些行業沒有因為未來的債務風險而降低信用,他們仍然可以獲得成本較低的資金。

很多人認為,目前市盈率與市淨率較低,但考慮到多數國企不可能破產清算,向市場出售資產,盈利情況被壞賬計提等因素調整,在轉型階段,最好是多看看負債率、計提水準以及應收賬款、經營性現金流。

當好挖雷的工兵,才能炒好股。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9413

用時間去貶抑債務 Home Blogger

http://www.homebloggerhk.com/?p=5049

看到這個blog,獲益良多!也來揍熱鬧請給評一下還應該買樓嗎老伴很反對。

只有資金沒入息證明!

家庭主婦本人53成員4,沒負債老伴年前中風被逼提早退休現住單位值6.5mio (在市區), 有一出租單位值4.5mio(在東涌),有股票+債卷值3mio; RMB8mio (3mio在香港;5mio在大陸), 股息+利息+租金收入,大概每月45k, 家庭開支25k. 我想買一個有實用面積1000呎的單位,上限9mio. 做一半mortgage. 應否等樓市下跌才考慮? 
請賜教! 

諗樣其中一個在blog既主張,係趁後生借入美金去買有形資產。越早做你就可以用更多時間去貶抑債務,「越還越少」。唯對年過五十人仕,真係冇後生仔咁多時間,成日提及既借貸力已減低。對於佢地既投資主張活用股債組合。 

家庭女仕就所提及資產約港幣二千三百萬,樓房佔當中約半(一千一百萬)。現時香港房價以回報黎講唔吸引,只有三厘多一年。有時間都用黎照顧老伴而唔想招呼租客。所以家庭女仕未係時候投資香港樓房。賺價又唔見有水位,收租回報又唔係高,錢又唔係借得多,幾個原本應有既優點都盡失。所以唔係後生或有自住需要都唔駛急去買樓。 

人民幣同樓都可按兵不動,要留意係債券市場會否產生泡沫而令組合有所影響。如果債券評級連一個A都去唔到小心債價賬面會有下跌兩至三成既準備。當然只要債權人唔賴債,你keep住條債都係有驚無險而矣,同埋損失跌市入貨機會。總括而言,而家買股確實好過買債。你睇下過往一年係股票市場賺錢既人,真係少之又少。係近排銀行報價機先有番些少人氣。 

再講股市,而家幾倍市盈率既內銀股確實抵買,你見香港某大「為您」基金,由六月睇到而家有加倉內銀股之趁勢。有持反意見者細說不良貸款率為內銀股上升之絆腳石,更有人話國有銀行公佈既不良貸款率機構係假既。諗樣對此不以為然,如果你係一個長線投資者,買內銀可要比而家跟紅頂白咁去炒領匯更為合適。領匯息率已經降到三厘,不過仲有人以為佢息率係六。有阿伯再我講係八! 

其實理財確實係一樣好個人化既事,同一個資產組合,絕對會因家庭狀況而得出唔同結論。如行動不便者唔會為賺多一百幾十萬而搬出鄰近覆診醫院既樓,上篇亦提過有人為念老伴係有生之年都唔會賣出舊居,所以先至生出「理財策劃」呢個行業。可惜以筆者所見行業內大部份既人都係「各有各做」,例如股票行就猛咁叫你短炒,中原地產點都係講磚頭好D銀行掉返轉好少叫你買樓等等。市場上需要一些可給予股樓債平衡投資方案既人。 

至於參加投資課程,確實可令自己知識增長,但係一旦決定投資就要同市場上各參與者博奕。當中重心態、市場消息多於書本知識。比你知道哂所有股票圖表指標都唔代表你可以賺大錢。正所謂投資要有膽色,肯定係機會就要買而唔好再心大心細,祝大家係投資路上一路順風。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0115

扛下債務、走過病痛 逆境中找答案的兩屆金鐘影后 林依晨:生命的禮物往往來自討厭的事

2012-12-17  TWM
 
 

 

十月底,林依晨剛滿三十歲,年紀尚輕的她,已經手握兩座金鐘;除此之外,她的心裡也已自成一套超齡人生哲理。

這一切,來自她波折卻精采的生命歷練。

撰文‧何珮郁

就算只是輕輕地笑一下,林依晨都甜得像糖,畢竟是從美少女選拔比賽出道的偶像劇一姊;但是,當她認真說起話來,給人的感覺卻是有些深沉。

採訪中,一則問題是這樣的:很多年輕人現在都很苦悶,工作不好找、薪水低、彷彿看不到自己的未來,請問妳會給這些年輕人什麼建議呢?

大學扛家計 熬夜拍戲隔日仍準時上課她停頓一會兒,始終維持著招牌的、溫暖如晨光的淺淺笑容,但腦袋裡的思緒顯然正在快速運轉;約莫二十秒後,她緩緩說出答案,不是「勇敢做自己」,不是「保持熱情」,不是勵志書上經常出現的標準解答。林依晨的回答很具體、很實際,甚至有點殘酷。

這是一個不太討喜的答案:「對於你所討厭的事情,不要急著抗拒。」二十秒的思緒運轉,林依晨所想到的,或許是她三十年來波折卻也精采的生命歷練。「想一想,我生命中的許多禮物,其實都是『討厭的事情』帶給我的。」她說。

單親家庭長大的林依晨,從小就是由母親一肩扛起照顧她與弟弟的責任,高中之前,小小的林依晨雖然知道家境並不優渥,倒也從未在物質上感受到匱乏,直到高二那年,林依晨才明白了這個「討厭的事實」。原來,為了支付多年的生活開銷,家裡早已負債數百萬元,其中還有不少是利息高得嚇人的信用卡債。

從那一刻起,林依晨決定要扛起幫母親還債的責任,「我那時候還在念高中,就開始想著大學畢業後的出路,四處打聽,認真歸類了幾個可以快速累積財富的工作,像是空姐、導遊、補習班老師,打算一畢業就去做。」沒想到,高三那年,因為想賺到「林家人的第一台電腦」,林依晨參加了首獎三萬元加一台電腦的「捷運美少女」選拔,順利奪冠,也因此踏入演藝圈。

拍戲超拚命 磨出史上最年輕金鐘影后剛出道,恰好遇上偶像劇風氣盛行之初,大量的角色需求,讓她才剛入行就獲得演出女主角的機會,演出第一部作品「十八歲的約定」就讓林依晨一炮而紅。當時的她,除了上課就是拍戲,幾乎沒有太多睡眠時間。

「如果夜戲拍一整夜,天色才微微亮時,我就會先到政大山腳下的麥當勞瞇一下,整理儀容再去上課。課堂之間、或是放學後到趕赴通告之間,如果還有一點空暇,就會想辦法到圖書館或餐廳角落休息一下。」以極度淡定的語氣,林依晨解釋了她如何兼顧學業與事業。過程中,曾有劇組要求她休學以配合拍戲進度,但被林依晨斷然拒絕,「我和媽媽都覺得,好不容易考上喜歡的學校,就不要隨便放棄,還是努力兼顧過來了。」為了完成學業,也為了兌現為媽媽扛債的承諾,林依晨選擇這樣的生活,在麥當勞、圖書館、校園餐廳裡,不斷伺機補眠的漂流大學生涯。那幾年,她平均每年拍攝兩部以上的戲劇作品,一年之中有十一個月都在工作,「真的像螞蟻一樣,」她打趣地自我形容。

像螞蟻,不只是形容自己的忙碌,更是形容自己的心態。林依晨坦言,因為肩負債務壓力和對生活的不安全感,她習慣性地把時間利用到極致,連不拍戲的時間,她的行事曆也總是滿的。「不拍戲時就學才藝,或者看一堆電影揣摩表演技巧。總之,就怕自己不進步,害怕自己忽然之間什麼都沒了。」或許也是基於這樣的不安全感,在工作場域裡,林依晨就算遇上委屈、不公平,也總是選擇隱忍妥協、避免衝突。在密集的拍攝工作中,林依晨的工作時數從連續數十個小時不休息,到六天六夜沒闔眼都照單全收,即使理性上知道這是不合理的,為了顧全大局,她,長久以來都選擇壓抑自己內在抗議的聲音。

這樣近乎誇張的敬業態度,奠定了她在偶像劇領域的一姊地位,也在二○○八年得到了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的肯定,成了史上最年輕的金鐘影后;但她在今年所獲得的第二座金鐘影后,則是來自於另外一個「討厭的事情」,一場罕見而詭異的怪病。

罹病成轉機 壓抑徹底釋放、人生分輕重回頭來看這場病,林依晨說「謝謝老天!」的確,或許是連老天也看不下去林依晨的極端壓抑,而選擇用一個最激烈的方式來翻轉她的生命。

長期以來,因為拍戲,她的作息極不正常,不僅深受水腫困擾,經期也從沒準過,身體健康亮起紅燈。○八年中,在一次健檢後,醫生說她的腦部得了「蝶鞍部囊腫」,在接近腦下垂體的下視丘部位形成囊腫,病因在醫學上還未有明確解釋,但醫生卻歸結出此類病患共同的特質──「自我要求過高、壓力過大、生活作息不正常」。所以,一切其來有自。

得知自己的病況時,「我一度好害怕,擔心自己會死。」但是想到最親近的家人,她又旋即轉念:「我一定要趕快好起來。」一如以往堅強、不輕易說苦的個性。奇妙的是,上天在林依晨的生活中置入一個「意外」後,背後卻也藏著另一份「禮物」。

手術之後的恢復期間,因為荷爾蒙的分泌量劇烈起伏,讓她的情緒大起大落,一陣子陷入悲觀絕望,過一會兒又興高采烈;更特別的是,她竟如同被施了魔法,開始像個小孩子一樣,誠實地說出自己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

「你為什麼小時候要對我那麼嚴厲?為什麼寫字不漂亮就要打我?」第一次,林依晨如此坦率地向媽媽表達怨懟之意,讓媽媽瞬間既震驚又自責。「他們又不了解我,為什麼要這樣罵我?那些媒體為什麼要這樣亂寫?」也是第一次,她終於把長期以來,在工作中受到的委屈、壓力,以幾近控訴般的方式宣洩而出。

「我覺得這是一個契機,對我來說是很幸運的。」雖然看似是康復前的後遺症,但似乎也是上天給了她一次徹底釋放自己的機會,透過不斷重複地訴說,也給了她和媽媽重新修正關係的機會。「因為說個不停,我不只喉嚨發炎,還得到了空前的釋放。」林依晨苦笑著說。

一場病,讓林依晨有了更深一層的反思,對於自己過去一味忍耐,她說:「以前也許是不懂得『這是不對的』,不知道『我可以有其他選擇的』,不代表那些人是刻意對我不公平;而是自己沒有讓對方知道我的想法,所以對方就覺得我接受了。」一場病,也讓她解開了過去處理人際關係時,自己給自己的莫名限制,「我想做一個完美的人,那是不可能的!我想兼顧每個人的需求,那也是不可能的!可能我在意的兩派人,他們對我的期望是相反的,所以必須從中找出哪些是可以接受的,哪些是可以放掉的。」挑戰新戲路 演活「程又青」再奪金鐘終於,她不再把行事曆塞滿,為了提醒自己維持均衡的生活,還另外做了一張表,把「想做的」和「應該做的」事情分開。她解釋說,前者快樂的成分居多,後者則多了一點責任成分。「每個星期只要各做兩、三件事情,就覺得責任也盡到了,快樂也擁有了。」她聳聳肩說。

而這一場病,她同時體悟到,過去那個追求完美、冷靜自持的她並不真實,就如同她演過的那些漫畫改編的角色一樣,太過夢幻、不貼近現實人生。沉潛休養之後,再度復出螢光幕前,她毅然決然地擺脫過去夢幻、稚氣的女孩形象,轉而選擇詮釋在你我生活周遭都會出現的那種真實人物。

於是,我們看到了「我可能不會愛你」當中,那位面臨三十歲關卡而困頓苦惱的「程又青」;而「程又青」這個角色,不但給了林依晨第二次的金鐘影后,也一舉突破了她過去漫畫式的角色定位,帶著林依晨看見自己新的可能。

「所以我說,不要急著抗拒那些你所討厭的事。」林依晨說:「抗拒,就不會有新的刺激,也就不會有進步、創新的可能。」但如果好不容易接受了討厭的事,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呢?林依晨又說:「至少試過了,人啊!寧願『熱情的失策』,也不要『冷漠的聰明』。」憑著精采的生命歷練,林依晨雖然甜美無敵,但出口就是硬道理。

林依晨

出生:1982年

現職:演員、歌手

學歷:政治大學韓語系

演藝成績:第43屆、47屆電視金鐘獎

戲劇節目女主角獎

從甜美偶像轉型實力派演員──林依晨主要作品大事紀2002年 「18歲的約定」

飾夏曉彤(螢幕處女作)

2003年 「我的祕密花園」

飾范小敏(成名作)

2004年 「我的秘密花園Ⅱ」

飾范小敏

2005年 「惡作劇之吻」

飾袁湘琴

2006年 「東方茱麗葉」

飾林瀨穗

2007年 「惡作劇2吻」飾袁湘琴(首獲金鐘獎最佳女主角)2008年 「我的億萬麵包」

飾曾善美

2011年 「我可能不會愛你」飾程又青(二度獲得金鐘獎最佳女主角)

2012年 「蘭陵王」

飾楊雪舞 (未上檔)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41662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