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今期新天綠色(956)業績平平無奇 stockbisque
來源: http://stockbisque.wordpress.com/2014/07/13/%E4%BC%B0%E8%A8%88%E4%BB%8A%E6%9C%9F%E6%96%B0%E5%A4%A9%E7%B6%A0%E8%89%B2%E6%A5%AD%E7%B8%BE%E5%B9%B3%E5%B9%B3%E7%84%A1%E5%A5%87/
2014-07-30 更新:根據最新的評估,由於風電利用小時下降,風電業務盈利會出現倒退,因此新天綠色整體盈利也會倒退。[更新完]
———————————————————————–
前幾天筆者見風電股跌得差不多買了小小風電股,包括華電福新(816) 及新天綠色(956)。買之後做了些資料搜集,先講新天綠色吧。
* * *
有一年多沒有討論新天綠色了,其中原因是近來它的業務沒有什麼突破及業績沒有什麼驚喜。
新天綠色業務有(a) 風電及(b)天然氣銷售。在談風電前先談今年上半年的風電發電量與利用小時。
2014年上半年風電發電量與利用小時
今年上半年的國內風電利用小時有所下降。根據中電聯數據,今年全國1-5月份風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863小時,比2013年同期跌了77小時(-8.2%)。而最近龍源電力(916)及華能新能源(958)也公布了上半年發電量分別微增4.86%及下跌2.0%。由於龍源電力及華能新能源期間的控股裝機容量增加大約12% (見下表),筆者估計它們2014年上半年的風電利用小時分別下降約6%及12%。

新天綠色過去一年裝機容量只增7.4%,它的風電場主要集中於河北省。而根據龍源電力及華能新能源的數據,兩家公司河北風電場的發電量分別錄得倒退9%及6.2%。雖然新天綠色過往的表演都較華能新能源等公司為好,筆者相信新天綠色今個上半年風電量不會出現什麼增長,除非期內有新風電場投產。
如果上網電價保持不變,風電發電量沒有增長,新天綠色風電收入自然沒有增長。另外,新天綠色風電支出方面有呈增加的趨勢,特別是財務費用(見下表)。

筆者相信財務費用增加主要源於公司加大風電場投資導致借貸金額增加。加大風電場投資利好長遠發展但短期就要承受短期利息支出增加。如果今年上半年財務費用與去年下半年相若,今年上半年風電業務利潤會出現輕微倒退。
新天綠色在今年1月28日發行476,725,396股新H股共籌得$1,230,987,000(人民幣•下同)理應會減輕財務費用,但公司今年資本開支為38億元,因此所籌得的12億多元可能大部分都用於應付今年的資本開支。
談到批股,去年底或今年初多家新能源公司在國家加大力度整治大氣汙染的時候,趁機一齊推高股價然後批股。雖然今年多家新能源公司同樣要應付業務發展的資金需要,但今年再批股就有難度了,除非個別公司有實質盈利支持。關於批股,筆者的理解是:完成批股就沒需要撐股價,衆多新能源股價自然就好像現在走樣了;如果今年不去批股,即是今年打後都吾會好像年初那樣隻隻風電股炒得咁高。
天然氣業務
新天綠色屬下的河北天然氣公司(http://www.hebngc.com)網頁有幾個月上不到,最近恢複正常了。過去新天綠色天然氣業務相對平穩,而且有煤改氣、整治大氣汙染的國策支持下,很多人都睇好。筆者以前都也睇好新天綠色的天然氣業務,但隨著競爭加劇,去年開始已睇得中性一點。
新天綠色2013年天然氣銷售不錯:2013年上半年天然氣氣量銷售增加14.3%,而下半年氣量銷售更增長24.0%。不過,筆者近日見到數據指河北天然氣公司今年首季氣量銷售同比只增長7.5%。如果數據屬實,氣量銷售倒退情況非常值得投資者關註。
關於天然氣業務的情況,河北建設投資(新天綠色的母公司)網頁最近有以下消息:「2014年以來,受全國經濟增速放緩、天然氣價格調整、燃氣市場競爭加劇等不利因素影響,河北天然氣公司市場開發工作遇到了較大困難。為確保完成全年任務目標,天然氣公司采取了多項措施,加大了市場工作力度。」
除非河北天然氣公司第二季錄得較大的氣量銷售增長,不然2014上半年氣量銷售增長只得單位數字的增長。其實從2013年開始由於財務費用的增加及優惠稅率的結束,新天綠色天然氣業務分部利潤沒多大的增長,利潤徘徊於3.7億元左右(見下表)。

總結
由於2014年上半年全國風電機組平均利用少時下降接近一成,假如2014年上半年沒有新風電場投產或降低財務費用,新天綠色風電業務利潤可能沒有什麼增長。另一方面,天然氣銷售初步數據也不太理想,首季氣量銷售同比只增長7.5%;假如情況持續到第二季,2014年上半年天然氣業務利潤只會錄得輕微的增長。總體而言,今期新天綠色兩頭馬車缺乏動力,業績只會平平無奇。

新天綠色近期股價
雖然新天綠色股價從三月份HK$3.72高位至今已下跌多於三分之一,但應該尚未完全放映今期平平無奇的業績。翻查港交所權益披露,可以見到FIL Limited在2014年1月28日以HK$3.35接貨但到6月26日就以HK$2.48拋貨,期間一共減持了40,645,403股。
大戶蝕本也要在低位沽貨可能顯示股價還有下行壓力。現價撈貨要考眼光與持貨能力了!

免責聲明: 由於部分資料來自網上或筆者觀點/計算有誤,本圖表/本文內容可能存在錯漏和僅供參考之用。讀者在作任何投資決定前請諮詢專業人仕及自行承擔一切投資風險。

Like this:
Like Loading...
Related
今期壹仔講芝脆批..
1 :
GS(14)@2010-07-24 11:50:32加上牛2兄的故事,其本上可湊成一本小書仔
2 :
abbychau(1)@2010-07-24 11:58:21寫吧
3 :
GS(14)@2010-07-24 12:15:49根據你們提供的資料,大概今年會計是這樣。
2010年income statement
Revenue: 54,000,000 (300k x 12 x 15 shops average)
cost: 32,400,000(around 60%)
------------------------------
----------------
gross profit: 21,600,000
operating: 12,600,000 (70k x 12x15 shops average)
----------------------------------------------
EBITDA: 9,000,000
攤銷: 9,000,000 (3年租約,投資額150萬,攤銷500k x 18 shops average)
----------------------------------------------
earing: 0
cashflow 是這樣:
2008 Opreating
EBITDA: around 360,000 (30,000/ mth per shop *2 shops*6mths)
A/P increase : 900,000-1,200,000 (2 shops increase, each 450k-600k(300k x1.5mth to 300k x 2mth)
---------------------------------
total inflow: 1,260,000-1,560,000
Investing
shop opening : 3,000,000 (1.5m x 8)
----------------
outflow:3,000,000
total cash outflow 2008: -1.44m - 1.74m
2009 Opreating
EBITDA:around 2,160,000 (30,000/ mth per shop *6*12)
A/P increase : 3,600,000-4,800,000 (8 shops increase, each 450k-600k(300k x1.5mth to 300k x 2mth)
---------------------------------
total inflow: 5,760,000-6,960,000
Investing
shop opening : 12,000,000(1.5m x 8)
----------------
outflow:12,000,000
outflow 2009 : 5.04m-6.24m
2010 Opreating
EBITDA: around 9,000,000
A/P increase : 1,800,000-3,600,000 (4-6 shops increase, each 450k-600k(300k x1.5mth to 300k x 2mth)
---------------------------------
total inflow: 10,800,000-12,600,000
Investing
shop opening : 9,000,000 (1.5M x 6)
----------------
outflow : 9,000,000
Financing
cash in 3m
interese 360k
----------------------------
inflow 2.64m
inflow 2009 : 4.44m - 6.24m
so, his 2010's borrowing is around 240k- 2.98m(assume he has no cash first), and the A/P is around 5.4m-7.2m(approx.), so his total debt is around 5.64m-10.18m and all he has is the property and this business....he has necessary to collect money...
but why didn't he slow down his expansion and use the cashflow to buy properties... the interest rate is lower...
The business estimated balance sheet is as follows:
Cash 5,000,000-6,000,000
A/R ---------
----------------------------------
Current Asset: 5,000,000-6,000,000
Decoration: 15,500,000
(assume 3 years rent contract,18shops,each 1.5m,dep. 3year (2008: 2 shops,2009: 6shopsand 2010: 15 shops))
------------------------------
----------
Total Asset: 20,500,000-21,500,000
A/P:5,400,000-7,200,000
----------------------------------
A/P: 5,400,000-7,200,000
Equity 13,300,000-16,100,000
扣除裝修實際資產僅 負2.2M至正600K。
即是他三年就是白做了,幫領匯打工....
但你們變成一間國美或蘇寧了...
....
個人認為是可以博,但在會計上是不賺錢,只是賺現金,如租約3年滿,實際真是虧錢,如果是6年,數字立刻好看,所以應該去簽張長約,搞好會計。
是否能保本,則有疑問,因為實際上他們是用A/P去擴張,利用OPM做大,如果有甚麼頭暈身「慶」,生意一縮,就有連鎖效應,亦無物業,所以一執就血本無歸。
但是從現金流看來,老闆是有資金需要,亦看到他真是訓身,這態度應是可取的,小注博3-10倍是得的。
除非肯放慢少少速度,利用OPM收購二線地區物業開鋪頭,有D機會成功。
近來已經看到Pizza Hut 39-49元做pie...他們又話可以降25%,
但如果是這樣,帳面可能是負數了,上市較難。
...
我昨天去過康怡分店,那位置正在洗手間附近,位置不佳,
在我觀察的兩三小時內,公司營業額估計只有一兩百塊錢,當中包括我和朋友的消費$100,況且附近的店鋪是需要等位,他那家則非常冷清,對比很大。
我朋友也去過在葵芳及長沙灣的分店,在平日他光顧的半小時,生意額約$100-200元,推算全日約$4,000-$6,000元。所以對每家分店8,000-12,000元的營業額的估計是太樂觀了。
試過他們的套餐。批做得極好,但是其他東西不過爾爾,況且他們的員工訓練不足,擅用公司資源,喝公司的東西,導致有無謂的虛耗,也有一些上班講電話的行為,這處需要有改善。
4 :
GS(14)@2010-07-24 12:16:08sigur
太約明白你意思, 不過盤數太多假設 ( 明白你data 應唔夠, 始於都係人地商業秘密 )
講真, 今次我認為係個幾好既實戰經驗, 始於都係叫做"上巿前"就去投資一間":遲下上巿"既公司, 所以琴日去左見牛哥, 都有點啟發
比唔比錢去投資事小, 學野事大, 所以幾有興趣向湯sir 學下野 : )
其實同當初講既概念應有點出入, 最小有以下分別( 或等大家不用去假設)
1. 牛哥說暫時負債應係550 萬
2. 而都唔係15 間分店, 因為每間分店大老闆都同人合夥, 當中應有2-3 間係唔會參與哩個上巿project ( 原因自己估, 哈哈 )
3. 所以, 今次集資主因, 係重組, 係收購多兩間分店 ( 買埋其他股權 ), 之後, 就會有8 間 (應該係全資, 再冇唔玩上巿project 既人係入面) 係哩個project 入面
4. 現掛名既係 12 間pizza 店, 我當有3 間唔玩, 即尚有一間要買埋剩下股權
5. 收入應比你們計算高, 牛哥show 了1間比我睇, 扣哂所有開支, 淨袋50k+
6. 遲下除左分店, 重有旗艦店開, 哩間投資額應係200 萬
7. 原來老細應係想上巿後, 注入印刷廠盤生意, 我都好相信今次pizza 佢係訓身果隻
--------------------------------------
greatsoup:
1. 我知道唔係15間分店,是拉勻年頭12間和18間的平均的大約估算。
2. 那2-3間又是題材...
3. 那間我睇過,但是我們至少去過3間,一次早上去,一次晚上去,估計營業額很難達到他講的8,000-12,000。
4. 他未計裝修那些折舊,那些折舊只計3年,每間投資150萬,每個月是4萬。
5. 開間200萬的,折舊更大
6. 又是想玩財技,唉。
-----------------------------------------------
2. 哩個真係自己估拿, 我都冇問, 哈哈
4. 係喎, 每月淨袋應該係未計折舊
5. 200 萬係將軍澳, 我諗原意係抬高個名, 都係為上巿鋪路
6. 我諗玩財技, 已經係好後話既事, 哈哈, 因為所謂重組計劃, 都係買下大老闆以外既股份, 如果其他股東肯一齊玩, 應該唔會有向外人伸手哩回事 ( 成事後會有8間, 收賺弟7-8 餘下股份既係今次集資目的嘛....姐係1-6 間應該用盡大老闆既錢了), 所以, 我認為除左大老闆外, 其他新加入既投資者都只係打算上巿後馬上售股份黎賺錢, 7 拆入股, 弟一日跌一半都有得執, 哩個先係重點, 有心搞本業, 可能只有大老闆們, 其他人只係順風車 ( 成功的話 )
5 :
GS(14)@2010-07-24 12:18:01其實個人認為他是拖供應商的錢去做大,如果租約期短,折舊已吃光他的投資額,如果今年放慢速度,也許有正現金流,但是他擴得太快,就真是好危險。
經營現金流上是賺,但計埋折舊,報表盈利不多,投資又大,其實無現金剩。我上次問牛2兄,他話老闆按埋層樓去做,即證明我的看法,也許對。
況且上次去康怡分店,旁邊那些鋪人多的不成,它那家門庭冷落,管理亦不嚴,損耗應較一般鋪高,照他提供的數字,我覺得最多只有一半。我朋友去多兩間,又是差唔多,惟以平取勝。
6 :
GS(14)@2010-07-24 12:36:06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38/16771
平價攻屋邨
我最大的本錢就是 了解對手,兩大對手Pizza Hut及Pizza Box都是我的前僱主,前者近年改革形象,走中高檔路線,堂食套餐每人平均消費超過一百元,外賣最平的二人套餐(一個大批加一個焗飯或意粉,及兩份飲品或 餐湯)也要一百三十多元,再看只做外賣的Pizza Box,套餐價錢亦相若。為了突圍,相同分量的套餐,我只賣一百二十元,更加多一份小食,如炸雞。
這 份餐單,其實就是最後打工的科大餐廳Pizza Bird的餐單,省回不少計算工夫。在我看來,屋邨客同大學生沒分別,都是喜歡「抵食夾大件」。雖然主攻外賣,但我堅持保留門市,作用是讓客人來試食,更 刻意調低門市食物的定價,約為外賣的六折,吸引客人。我計過數,堂食的毛利只要有三至五成,已可收支平衡,盈利則靠毛利最少有七成的外賣。
由 於店內員工都是以前Pizza Hut和 Pizza Bird打工的舊同事,熟悉薄餅店營運,新店很快上軌道,開業第二個月已錄得盈利。數月後,我更遇上「貴人」,有一位住在粉嶺中心的熟客,原來是領匯商場 的租務經理,見我的生意不錯,主動推銷領匯商場鋪位,包括大埔大元邨和馬鞍山頌安邨的商場。有大型公共屋邨圍繞,一千呎的鋪租只需兩萬元,與我走平民路線 的策略不謀而合,於是即時「扑槌」,兩間分店分別於○九年七月與八月開張,正式進駐領匯商場。
朋友埋堆極速插旗
Pizza店 運作簡單,食物的製作方法及所需材料全部有指引,員工只須「跟單執料」。Pizza Hut用生麵團加配料即焗,生批底不可以隔夜。我們的批底都是預先焗熟,客人落單後只需搽上橄欖油及鋪上配料,再焗就可。這樣會較易控制質素,而且用不完 的批底可放雪櫃隔日再用。我計過,投資在煮食用具上比人工更划算和穩陣,所以每間鋪都有部價值二十萬的薄餅焗爐,操作簡單,左邊放入加上配料的薄餅,等六 分鐘,焗好的薄餅已在右邊出爐,任何人均懂得使用。因此,在Cheese Pizza的員工都並非有專業資格的廚師,省回不少人工。不過,由於用電單車做外賣速遞,每間四至六架車,一年保費要十萬元。
分店開業後, 開始有朋友主動找我談「加盟」,在他們支持下,店鋪發展比我預期中更快。現時,Cheese Pizza已有十四家分店,由我投資的分店只有四家,其餘由另外兩位加盟者擁有,其中一位,
是我幫襯過的印刷店老闆許登山。每個月,我會收取店鋪百分之三 的營業額作為「管理費」。現時,各分店的管理級人員均是我挑選的「親信」,以前打工時的同事。除入貨有指定的食品公司,桌椅餐具等亦由公司派發。現時,堂 食佔店鋪生意額約七成,外賣速遞雖只佔三成,卻是主要盈利來源,一間鋪每月約賺七至八萬元。
最近,我和許登山正忙着籌備將軍澳中心、沙田、佐敦等三至四家分店,許登山的野心比我更大,希望加快開店,建立品牌,避免抄襲。今年底公司便有二十間分店,撼贏Pizza Box做「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