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外匯交易網站“人間蒸發” 投資者10億美元血本無歸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0734

一家在散戶中很有人氣的外匯交易網站Secureinvestment.com今年5月突然“人間蒸發”。近日彭博報道估計,投資者損失可能高達10億美元。該網站在巴拿馬註冊,巴拿馬政府監管機構去年7月就警告,該網站總部所用地址造假。該網站在香港、倫敦和悉尼的辦公地址也都有假。

上述彭博報道采訪了一位受害投資者——英國執業醫生Rajibuddin Mandal。據他所說,該網站吸引他的地方是,承認外匯交易風險高,但保證能提供更安全的投資。該網站這樣聲稱:

“90%的外匯交易者最終都虧錢。”該網站可為投資者做交易決策,並保證保本。

此外,該網站還號稱:

   · 日交易額超過48億美元,擁有140個國家的10多萬客戶。

   · 過去五年,該網站的投資者平均每個交易日可獲得1%的純利,但這種日均盈利不能複合計入年度回報。

   · 即使不算複利,這種日均回報也相當於年回報率高達250%,此回報率比標普500指數(含股利再投資在內)過去50年平均年回報率高25倍。

上述彭博報道稱,自今年5月1日在互聯網上離奇“失蹤”至今,Secureinvestment.com就再未上線。以下截圖是緩存的去年8月該網站首頁畫面。

外匯,網絡交易,詐騙,比特幣,巴拿馬

以上消息也給一些相信客戶評價視頻的投資者敲響了警鐘。上述彭博報道稱,Secureinvestment.com的許多這類客戶評價都是找演員拍的。

這不是網絡交易平臺首次涉嫌巨額詐騙。今年2月,比特幣最大的全球交易平臺之一MtGox申請破產。破產前該網站即宣布,85萬枚比特幣不翼而飛。失蹤的比特幣價值約合50萬美元。MtGox的CEO Mark Karpeles當時將如此大的損失歸咎於“系統脆弱”。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19200

尹衍樑姪女+得恩堂小開 從跑龍套到演技受肯定 兩個富二代 在《人間條件》學「做人」

2014-12-15  TWM

 

廣受好評的國民戲劇《人間條件》系列作,在最新的第六部中探討六、七年級生面對的時代困境,參與演出的兩位年輕演員黃懷晨、尹崇珍,雖有富二代的光環罩頂,卻始終保持謙遜的身段,五年來,在演藝圈闖出屬於自己的路。

撰文‧賴若函

被媒體稱為「國民戲劇」的綠光劇團舞台劇《人間條件》系列,十三年來演出超過二五○場、逾二五○萬觀賞人次,寫下台灣劇場界的紀錄。

今年,最新一部《人間條件六—未來的主人翁》,有別於過去多由林美秀、黃韻玲、羅北安等老面孔主演,除了原有班底,也找來新生代演員黃懷晨和尹崇珍擔任要角,演出一對不孕夫妻,在努力「做人」的過程中,反思現代人的愛情觀、人生的意義,成為這齣戲的亮點之一。

對於觀眾來說,黃懷晨和尹崇珍的名字也許有點陌生,但兩人來頭不小,黃懷晨的外公是得恩堂眼鏡創辦人廖恩賜、母親是現任董事長廖明遜;尹崇珍則有一位鼎鼎大名的二伯—潤泰集團董事長尹衍樑。富二代的背景,讓兩人在演藝圈多了一份被注目的眼光,也多了一份壓力。

演藝路崎嶇 長輩常勸退採訪黃懷晨和尹崇珍的當天,兩人剛結束一連串密集的舞台劇演出,綠光劇團位於台北市重慶南路二段的辦公室,因著黃懷晨和尹崇珍的出現,有點陳舊的空間,瞬間點燃了活力氣息,從他們爽朗的笑聲中,看不出已連續演出十場舞台劇的疲憊。

兩人曾在電視劇《廉政英雄》合作,默契不錯,在問答過程中時常彼此聊起來,面對記者拋出的問題也會順勢接話、侃侃而談。這次飾演夫妻,需要在小細節中自然流露親密的情感,兩人為此做足功課,看許多電影、戲劇,從中尋找類似的人物性格參考,例如電影《同床異夢》中的珍妮佛安妮斯頓、《賞金戀人:Ex檔案》中的傑瑞德巴特勒,都成為他們的靈感來源。

「最高興就是在演戲中找到inner flow(心流)!」尹崇珍說,當情感順利融入角色,產生許多火花,這種心流帶給她更深的真實感。有一次在總彩排中,兩人不約而同抓對了感覺,忍不住當場擊掌慶賀,接下來每次演出,也都產生不同的火花。

「在演員這條路上,家中完全沒有幫我們鋪路」,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雖然他們不諱言,闖蕩演藝圈因收入不穩定,家中有時會給予經濟援助,長輩們對於他們當藝人多投反對票,時常勸退,但是他們並不氣餒,入行以來,從跑龍套的小角色演起,一步步累積自己的能見度與演技。

「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劇場通常會用自己熟悉的演員。」四年沒演舞台劇、幾個月前接到綠光劇團的面試邀約時,黃懷晨又驚又喜,當下就決定要全力爭取演出,不惜把往後數個月的工作推掉,挑戰這個和他實際個性反差很大的花花公子角色。

黃懷晨:演戲最好玩的

就是把沒經歷過的演出來

三十歲入行,黃懷晨的演藝之路起步雖晚,卻也是經過一連串摸索得來。小時候調皮好動,全身充滿表演欲的他,卻不敢做星夢,而走上一般人求學、上班的道路。

大學時代,他從得恩堂的門市店員做起,考上驗光師,到總公司擔任總經理特助,觀摩學習家族事業的經營;後來,他轉往金融界發展,擔任富蘭克林基金的銷售業務,雖然不討厭這樣的工作,但始終覺得缺少熱情。

就在此時,演藝工作上門,喚醒小時候對表演的嚮往,這次黃懷晨決定辭掉工作,他想的是「不管成不成功,我若不試試看,一定會後悔。」「演戲最好玩的,就是把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人生,去想像、表現出來!」黃懷晨說,一開始,他連怎麼演哭戲都不會,拍戲時眼淚怎樣都流不下來,所幸當時的導演明金城沒有罵他,反而鼓勵他「要找到自己的水龍頭」,這句話給了他力量,開始積極地向前輩請益、苦學,在許多挫折中,漸漸學會投入感情的演技,加上兩年前娶了演員老婆戴君竹,身邊有了最好的老師,演技愈臻成熟。

尹崇珍:我想演一輩子戲

不一定要有名 只要有得演同樣非科班出身的尹崇珍,在二十六歲入行前,當過公關、業務、兒童美語老師,在母親的支持下,她從小學跳舞、也喜歡表演,特別愛看武俠片,她自陳好長一段時間,偶像都是元彪、洪金寶、成龍!尹崇珍心中對舞台雖有憧憬,但是經營運動器材公司的父親,從來都不鼓勵,反而希望她找一份安穩的工作。

從美國南加大大眾傳播系畢業之後回台灣,她進入薪水不到三萬元的公關業,超長的工時和不成比例的薪水,讓她心生疲倦,在朋友介紹下,先後轉往補教業擔任美語老師、貿易公司國際業務,但也都為期不久。

「一直以來,我都是為了爸媽的話而活,後來我決定辭職,上網找到表演課程進修。」尹崇珍說,從綠光劇團開設的課程中,她開始認識表演,也獲得在《人間條件四》軋一角的機會,二十六歲那一年,她和家人長談,開始走進演藝圈。

「我想演一輩子戲,不一定要很有名,只要有得演。」尹崇珍張著大大的眼睛、興奮地說,在舞台劇排練、演出過程中,她看見前輩林美秀收放自如的演技,深受感動,於是下定決心要成為一位好演員,並享受演戲。一二年,還曾在大愛電視台《生命花園》中擔任女主角。

這次兩人被導演吳念真看中,加入《人間條件六》演出,都難掩興奮之情,也下足苦功。黃懷晨說,一開始因為角色個性和自己差很多,所以很難消化台詞,怎麼念怎麼卡;三十一歲的尹崇珍,則覺得劇中三十七歲已婚的角色心境太遙遠,兩人都曾被編導的吳念真、同戲的柯一正嫌演得「太刻意」,但也在一次次的排練中,演技越來越精進。

飾演不孕夫妻 詮釋當代現象「我非常喜歡他們兩位,認真又用功。」綠光劇團團長羅北安說,在尹崇珍或黃懷晨抓不到角色感覺時,他會要求他們找到可參考的三個人,從個性中各抓取一定比例合體,融入在角色裡。他很高興看見黃懷晨和尹崇珍不斷地挖掘自己內心、投射到角色上,把吳念真透過這對不孕夫妻角色,所要呈現的當代年輕人,對自己、對人生充滿懷疑的態度,詮釋得很好。

黃懷晨和尹崇珍,這些年來努力走出屬於自己的路,熱情和實力也被看見,得到這次《人間條件六》中戲分不輕的角色,實際表現也讓觀眾耳目一新,期待在他們身上看到屬於專業演員更多的表現。

黃懷晨

出生:1979年

現職:演員

家庭:已婚,妻為演員戴君竹

學歷:東吳大學財金系

作品:《犀利人妻》、《痞子英雄2:黎明再起》等

尹崇珍

出生:1983年

現職:演員

家庭:未婚

學歷:美國南加大大眾傳播系作品:《海派甜心》、《廉政英雄》、《人間條件4》等《人間條件》系列 長紅13年當舞台劇劇終,布幕拉起,掌聲歇息後,現場的觀眾並未散去,反倒留在座位上認真填寫回饋單,甚至有觀眾寫完一張不夠,密密麻麻又多寫了一張。

是什麼樣的舞台劇如此令人著迷?答案是由吳念真編劇、導演的《人間條件》系列。從小說到戲劇創作,吳念真從來不想探討議題或喊什麼口號,只以最平實、最親近的語言,跟觀眾分享他的觀察與感動。

自2001年首部公演以來,《人間條件》系列作不斷創新票房、觀戲人次新紀錄,2014年《人間條件6-未來的主人翁》,講述六、七年級生面對的時代困境,創下吳念真「連劇本都還沒寫,票就賣光」的紀錄。從首演10月10日起不到一個月,37場巡迴演出,座無虛席,連戲中演員想要邀請家人來看戲都無票可買。

「吳念真細膩的觀察,以市井小民為出發點,描寫你我之間的故事,是《人間條件》成功的原因。」綠光劇團行政經理李彥祥說,許多觀眾都是老戲迷,攜家帶眷來觀賞,《人間條件》讓觀戲成為一種儀式,吸引許多從未看過舞台劇的觀眾走入劇場,讓劇場不再專屬特定族群,看戲變成一種人與人情感交流的特殊儀式,在3個小時中,一起共享快樂與悲傷。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3727

英國版麥道夫:兩億美元人間蒸發

來源: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12286

20141221_lewis

59歲的英國外匯交易商Joe Lewis神秘消失。與他一同消失的還有1.3億英鎊(約2億美元)的投資者資金。Lewis已被懷疑涉嫌詐騙。真若如此,此案或將是英國近些年來最大一樁詐騙案。

經調查,警方發現Lewis所稱客戶賬戶上的近2億美元已經不翼而飛。據傳,一些職業球員和高爾夫手都因參與Lewis的投資計劃而虧了錢。

兩周前,Lewis在發送給客戶的郵件中承認,自己的公司(JL Trading)早在2009年就已經停止運作,因為外匯交易損失慘重。他還承認,為了能夠讓自己的生意翻盤,隨後五年里他繼續收取不知情客戶的資金,但是所有努力都以失敗告終。

在一個月前發送的郵件中,Lewis對越來越多客戶想要拿回資金一事作出回應,聲稱JL Trading正處於“壓力時期”。

在12月3日發送的郵件中,Lewis寫道:

親愛的投資者,我不得不通知你,JL Trading已停止運作。和我所表現出的信心滿滿不同,JL Trading已經虧掉了所有資金。目前來看,沒有可能回本了。我很抱歉。

不管真相如何,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每一位投資者都損失了一小筆資金。一些受害人已經報警。警方也已對Lewis展開調查。

據悉,Lewis的賬戶已經被凍結,資產也已被查封。JL Trading的總部設在伊斯坦布爾。不過早在幾周前,Lewis就已經離開土耳其。有報道稱,Lewis曾在赫爾的親戚家短暫逗留,現在人可能在遠東。

Lewis位於伊斯坦布爾公寓的門衛聲稱,Lewis好幾周沒有出現過了。其兒子James指出,“Lewis生活並不奢侈。我不知道客戶的錢哪去了。不過,我知道他現在沒錢了。”

十年前,Lewis創建了JL Trading。在鼎盛時期,JL Trading曾有30名員工。

在今年9月10日,Lewis發出一封郵件,稱由於美國監管機構的問題,他不能就寄出錢款給出確切的時間。

他表示律師正在處理該項事宜。

11月14日,Lewis發出另一封郵件:

在經紀商返還資金上,我們正遇到困難。這就我們資金的安全性引起了許多疑問和憂慮。

他表示,他的業務受到了傷害。

我們在893個客戶賬戶中有共計1.97億美元資金,而經紀商在一個美國賬號中應付給我們2.6億美元。既然我們沒有再繼續交易,這個金額應該不會改變。

然後,他在12月3日發出另一封郵件,承認自己已經5年沒有進行外匯交易了。

兩天之後,Lewis發出了另一封郵件(也是投資人收到的最後一封郵件)。在郵件中,他再次改變了故事,稱其法律團隊發送了前兩封郵件。

你本周收到的更新是我的律師們發送的,我想讓大家知道,我不會逃避。盡管我後悔自己做過的一些事,我會盡力改善這種局面。請註意,我向所有人掩蓋了我的錯誤,包括我的員工,沒有人知道發生了什麽。

(更多精彩財經資訊,點擊這里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4565

戴誌康:創業之痛正如菊花被劃12厘米 實乃人間地獄

來源: http://newshtml.iheima.com/2015/0110/148846.html

i黑馬:今日,康盛創想創始人、天使投資人戴誌康在某公開場合一段精彩演講流出,讀完這段文字後,相信很多創業者都不敢創業了。

戴誌康說,回顧過去10幾年創業,感覺就像“人間煉獄之肛漏手術”一樣,菊花處劃開一個12厘米的傷口,不縫合,讓那個傷口一直露在外面,每天到醫生那兒要拿一個盆去換藥,醫生拿著棉簽就去擦。每次他拿著小盆與換藥時,都會聽到前面患者的各種哀嚎,正如性高潮一般。

2001年,戴誌康創辦康盛世紀(Discuz!)。2005年時, Discuz!成為社區軟件領域的老大。2010年,其所屬公司康盛創想被騰訊收購,其本人也加入騰訊旗下任高管。

一起來聽聽戴誌康的創業感悟,以下為其演講原文:


 
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我其實思考了10年,這10年我就想了一個問題,一直沒想明白,但是最近這幾年我做了投資人之後我突然想明白了。因為我是產品經理和技術出身,我就在想,那我們的使命是不是就是滿足用戶的需求呢?
 
肯定是的,所以要不斷的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不斷的讓用戶有越來越多的感覺很美好、很舒服、很爽的體驗,這個是我們所有做產品經理都會始終堅守的一個理念。
 
但是我突然發現,做產品經理某種程度上是反創業者人性的,什麽意思呢?我們為什麽有讓別人爽的動力?是因為我們有讓自己爽的動力,就像每一個創業者,他都是每天起來就想著,我剛創業,我的夢想是什麽,當我實現了這個夢想,我就爽的不得了。所以在我很長時間的創業里,都是為了自己爽,我既為了自己爽,也為了讓用戶爽,大家都爽了這個世界不是很和諧嘛。
 
結果當我發現我不斷的讓用戶爽的這個過程我自己很不爽,為什麽不爽呢?因為你很苦逼嘛,每天很苦逼,我剛創業的時候每天起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做客服,因為公司就我一個人嘛,所以每天早上起來就做客服,每10個客服電話里總有那麽兩三個是高度情緒化的,高度情緒化是指,用戶是非常小白的。
 
那個時候我也不知道什麽是小白,我只知道我怎麽服務這麽一幫蠢人。所以每天我服務這些客戶的時候我都非常不爽,我一直在納悶一個問題,如果我創業是為了讓我爽,我通過讓我的用戶爽的方式來讓自己爽,這個命題看起來好像是合理的、成立的,但是我發現當用戶越來越爽的時候我其實越來越不爽。
 
然後我就一直困惑這個問題,我帶著這個困惑往前走、往前做,做了10年我今天終於想明白這個問題了,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這個重大的課題,創業者其實是讓自己不爽的。我們很多同學創業的動力,包括我自己當年創業的動力,也都是為了讓自己有一個更好的人生,更舒服,更有錢,更有名,更有地位,我們一開始創業的動力很多都是這個。
 
但問題是,創業真的是一件很不爽的事情,我當年為了磨煉自己的脾氣,做了3年的客服,這3年的客服里面接觸了無數小白用戶和超級白用戶,這些用戶給了我大量的教育,我覺得作為一個高科技人才,在這些小白用戶面前真是大跌眼鏡。
 
但是我的客戶恰恰就是這樣一群人,我每天忍著巨痛接客服電話,每10個客服電話里面都有那麽幾個把我罵的狗血噴頭,說你們這什麽破玩意,做了半天都不讓人用,裝也裝不上,這個問題、那個問題等等等等。所以我突然意識到,創業真是一條不歸路,你好不容易做了1百萬、1千萬的用戶,結果發現這些用戶帶給你的是無比的惱火。
 
這個時候我創業的動力就產生了很大的折扣,我就覺得我辛辛苦苦創業不是為了自己爽我幹嗎呢,我為什麽選擇受虐呢?後來我想明白了,原來創業本身就是一場受虐,你一定要被虐了之後還要感覺很有快感,所以你就成為了創業者。
 
我在2011年的時候做過一個手術,屁股上,那個手術非常痛苦,我在手術之前還上網搜了一下那個手術具體有多痛苦,大家沒事可以搜索一下“人間煉獄之肛漏手術”,做手術的時候突然想明白這個事情了,因為要全藥嘛,是劃開一個12厘米的傷口,然後不縫合,讓那個傷口一直露在外面,每天到醫生那兒要拿一個盆去換藥,醫生拿著棉簽就去擦。
 
因為傷口都露在外面,非常痛的,所以每一次我拿一個小盆去換藥的時候,前面的患者都會在那兒發出各種各樣的哀嚎,誤以為他已經性高潮了,就是那樣的巨痛之後磨煉自己的心性,發出各種各樣的聲音,不論是喜極而泣還是悲極而泣,在那里一把屎、一把尿的時候抱著小盆出來,我看到那個狀態的時候我就覺得這不就是我的創業嘛。
 
今天我們講創業故事的時候都會講的很美好,如何融資、如何做出用戶、如何上市,真正的創業者應該是明白的,你自己創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找虐的過程,只有每天心懷成就他人、成就用戶,讓你用戶爽歪歪的心態,讓自己的心不斷的受虐,不斷的不爽,只有抱著這樣的心態創業才有可能成。
 
我突然想明白這個問題,跟大家分享一點,我現在其實有一個想法,就是一定要逆勢而為,不是說逆著大趨勢,而是逆著你內心的感受,什麽叫逆著內心的感受呢?比如我們心里都有很多標準,或者說舒服不舒服的評判。
 
但是當公司有1個人、2個人、10個人、100個人、1000個人的時候,你會發現當我們滿足這部分好惡的時候離內心已經很遠了,意味著10個人能看上7個人,我沒有能力調動他們為這個公司願景去努力,當我沒有這個能力的時候我很難說是合格的領導或者合格的企業家。
怎麽辦呢?我自創了一個虐心大法,找公司里最不喜歡的員工每天和他聊,你怎麽每天都遲到呢?你怎麽做出來的產品那麽多BUG呢?你怎麽客戶投訴率那麽高呢?每天和他聊,這個絕對非常虐心。這個過程真的讓我受益非常多,每天和我自己不喜歡的員工聊,不斷的試圖讓他講給我說他為什麽會這樣,他是怎麽想的,他這麽想的合理性在什麽地方。
 
於是我通過這個逆著自己的感受而為的虐心大法,就發現我竟然逐漸了解市場是怎麽做的、銷售是怎麽做的、融資是怎麽做的,逐漸的從一個技術人員變成了一個看起來像那麽點創業者的一個人,怎麽變成這樣的呢?就是這麽虐過來的,什麽不爽就幹什麽,我不是很煩客服小白問題嘛。
 
我就自己做了3年客服,自己服務了1千個商業客服,帶來了600多萬的收入,全是我一個人服務的,這幾年真的把我虐的不得了。恰好我感受上超級不爽的這幾年,公司業績提高的很快,我自己的成長也很大,我突然就想明白了原來創業者獲得的不是一時的快感,也不是一個爽字,創業者收獲的是一個虐心的旅程,這個旅程當他被虐的時候感到無比的害怕和恐懼,等他被虐完了發現我真的成長了。
 
創業者無論成功和失敗他的收獲不是名利和結果,而是他過程中體驗到的所有的成長,我們聯系創業者的時候,我經常問他們一個問題,我說你覺得你公司發展最快的時候是什麽時候?大概就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其就是他虐心虐的比較厲害的時候,他的心不斷的被虐,他的感受不斷的被挑戰,無論是主動求強暴還是被動被強暴,這些過程里面他自己的成長是最快的,他公司的成長也是最快的。
 
所以其實每個創業者都有長項,都有短版,我們會認為我們把我們的長項發揮到極致就夠了,我不這麽認為,我認為一個人的心性是需要磨煉的,不是靠幹你擅長的事情,也不是靠你表演我最擅長的一個什麽散打工夫,你會散打你就跟人比槍,你要是射擊好就跟別人比踢腿,用你最弱項的東西被你的環境、你的客戶、你的競爭對手所磨煉,最後收獲到的就是這樣一個非常不爽、非常虐心但是非常有成長的過程。
 
回過頭來我就想成長和創業到底是什麽關系呢?我想明白這個一切,創業看起來是一件事情、一個理想,當我們實現了這個理想我們收獲我們應有的回報,這個過程看起來很正常,但問題是,如果我們創業只是為了收獲我們的回報的話,就把這件事看的太小了。
 
我發現真正的一個創業無論成敗其實都是很有收獲的,我做demo next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有一個感覺,無懼,我覺得我每天都在成長,每天都在了解更多的用戶需求,每天都讓用戶嗨起來的點做到我的產品里是最自信的,反而結果不擔心,恰恰那個時候融資很容易,很多時候我們把它做反了,變成我們要求投資人把我的產品包裝成你想要的那個樣子,我要給你更好的感受,我要做更宏偉的商業機會。
 
問題是我們時間都花在這個上了,沒有時間服務好客戶。你去享受融資的結果、享受上市的結果、公司賣掉的結果,享受這個結果沒有意義的,因為那個結果終究還是一個過程,最後唯一一個結果就是死了,所有的人無論怎麽創業的,最後結果就是死了,死之前做的所有的東西都是過程,如果你把所有的結果都看作是一個過程的話,你對結果沒有什麽可擔心的。
所謂無知者無畏,當你有知的時候還能不能無畏呢,這個重要的一點就是怎麽把過程做足,就是把你的心做到極致,你自己不願意幹什麽就硬幹,老子說“反者道知動”,就是你反規律行之這個規律就被你撼動了,創業是勇敢者的遊戲,是不斷面對挑戰需要超越的地方,那些難題、那些挫敗。
 
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檢驗檢驗,我是不是有那份心性不斷的迎著困難上,不斷的面對挑戰,面對那些非常讓我非常不爽的人、非常不爽的事情、非常惡心的競爭對手、非常糟糕的市場環境。當我面對這些都不怕的時候,我覺得創業差不多就要成了。
 
所以這麽多年來,其實我做投資也沒幹什麽別的事情,就是鼓勵創業者在他最難的時候,迎著困難上,你去面對它,你堅持住,其實我想象我真正幹的有用的事就是這麽點事,作為投資人我以為我幫助他們的是幫你找一個創業方向、幫你找錢、幫你融資、幫你做好產品、幫你規劃商業模式。
 
我原來以為我對他們幫助最大的是這些東西,直到有一天我也搞明白了,我就跟一個我投過的創業者聊,你覺得我對你價值最大的是什麽?他什麽都沒說,他從來沒有說過他公司的創業方向是我幫他找的、他從來沒有想過他公司里哪個人是我幫他介紹的、他從來沒有講過哪一次融資是我幫他搞定的,講的都不是這些,他就眼淚汪汪講了一句話,他說你對我最大的幫助就是,在我最絕望的時候你鼓勵我堅持了下來。
 
我現在認為就是一個投資人對創業者最大的價值。那些學術性的、技術性的問題創業者自己會解決的,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我們創業者在面對各種各樣的挫敗和挑戰的時候我是以什麽樣的心性去迎接它,是主動迎接它,還是被動逃跑然後不得不面對的時候再面對呢?這就是好創業者和一般創業者的差別。
 
所以當我看到這一點的時候我就發現,原來我創業的過程之中哪幾年是我主動的去找挑戰的,哪幾年是我開始貪圖安逸享樂的,哪幾年是被包裝的有點飛上天的,我就把這幾年做了一個劃分,然後我再對照了一下公司業績,我就有一個重大發現。凡是我主動去挑戰自我的、超越自我的,公司業績都好的不得了。
 
凡是我在包裝或者是我在做一些虛的事情的時候,公司業績其實都很平淡,所以換句話說,當我們享受於創業者自己的爽的時候,其實我們已經離創業這條路有點遠了,恰恰是當我們享受於不斷的去觸碰那個自己不爽的地方,就像我這個地方有一個傷口,我不斷的往上撒酒精、撒消毒水、撒碘酒,不斷的包紮,翻開再包紮,這個過程的時候創業者往往在一條正路上。
 
所以我再次想起了當我做那個屁股手術的時候我換藥的那些病友們,他們忍著巨痛,因為他們要換一個月的藥,他們忍著巨痛,每天充滿喜悅的抱著自己的小盆互相鼓勵、打氣,說,今天我先去換吧,然後抱著小盆走到醫護室里,一個護士使用她粗大的鋼鐵鑷子,夾上一塊無比粗糙的蘸滿酒精的紗布,在你12厘米的傷口塗抹的時候,那一刻我覺得他就超越自我了。
 
出來的時候病友之間會不斷鼓勵,說你15天就要出院了,你還有20天呢,當我告訴他我還有25天的時候,他說,沒事,慢慢來,你會享受這個過程的。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創業者的人生,彪悍的創業者人生里面無須解釋,唯一需要解釋的就是你為什麽不迎難而上。
 
所以我想了10年這個問題,現在通過各種各樣的體驗,以及各種各樣的禮物,我終於悟明白了,創業其實是為了讓你的客戶爽,為了成就你的客戶,為了成就你的夥伴,而不是為了讓自己爽,自己收獲的是什麽呢?唯一收獲到的只有你自己的成長,而成長恰恰是這個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最應該去堅守住的,而非什麽名利之類的東西。
 
如果你堅守住自己的成長、團隊的成長、自己心性的磨煉、能力的提高,如果堅守住這些東西,名利那些東西自然而然會來的,如果你堅守住名利,你的成長就會忽略了。反之,一個被忽略了成長的創業者是沒有什麽太大的可能能夠在這個變幻莫測的互聯網市場里能夠脫穎而出的。
 
因為每一個創業者在一開始的時候他都不會創業,如果你已經會創業了,那可能你就不是創業者了。所以我們都是在學習路上的一幫人,就像我當時的那些病友一樣,他們就是這樣互相鼓勵、互相提攜、互相支持,甚至一個眼神的溫暖告訴你,繼續往前走吧,走走也許有希望,這一點就夠了。
 
對於我來說,我現在大概已經磨煉出自己的心性了,什麽東西不願意幹就主動去幹幹,所以我講這些的目的也只有一個,就是創業是一場不太爽的旅程,但是如果你能在這種不爽的過程中還能找到成長的樂趣,我覺得這就是一個好的創業者,希望這個社會有更多的好創業者。
我翻看每一期創業邦雜誌的時候發現全都是新人,在這個社會上如果我們按照正常的思維肯定我們要去找光環史玉柱(微博),恨不得史玉柱天天上封面才好呢,但是創業邦不一樣,創業邦封面上全都是年輕人、全都是新人。
 
這個時候我覺得對於創業者的價值就很大了,恰好是在於當別人不願意關註他們的時候,有這樣的一個媒體、有這樣一個雜誌或者有這樣一個活動,能夠去在背後默默的鼓勵他們,鼓勵那些新的創業者,當在最痛、最難受的時候告訴他們,哥們,我們在關註你。我覺得創業邦最偉大的地方就在這里,所以我也借次機會向創業邦致敬,個人的致敬。
 
我覺得很多童年時的美好和夢想,都在現實中不斷的被擊粹,以至於我現在變成了所謂的大叔,但是我覺得成為大叔也沒什麽不好的,至少意味著稍微成熟了一點。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很享受於做一個節目,有8個、12個、24個、36個攝像機在旁邊轉來轉去,那個時候好新奇,創業的過程當你感受到以前沒有感受到的新奇和爽的時候,你會覺得創業是值的,當你感受到原來沒有感受過的痛苦的時候,你還覺得它是值的嗎?我覺得大家不妨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本文為i黑馬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26751

讀書劄記150130日本1941 (下) 緣何風雨亂人間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01/30/%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50130%e6%97%a5%e6%9c%ac1941-%e4%b8%8b-%e7%b7%a3%e4%bd%95%e9%a2%a8%e9%9b%a8%e4%ba%82%e4%ba%ba%e9%96%93/

「四海之內皆兄弟,緣何風雨亂人間。」

讀書劄記150130

日本1941 (下) 緣何風雨亂人間

魚尾執筆

 

《日本1941》(2013) 堀田江理,  馬文博譯,商務印書館.

 

〈佔領印度支那〉

新外相上任,首要的事宜不是重修與美國的關係,而是脅迫法國維琪政府交出印度支那的控制權。7月底,日本得以和平佔領印度支那南部。

 

法屬印度支那對美國提供錫、橡膠及其他重要原材料,極具戰略重要性。日本進軍該地使美國非常生氣,美國及其盟友一方面凍結日本在地資產,另一方面提出讓印度支那成為中立國的方案。

羅斯福的首要任務是向英國及蘇聯提供最大幫助,日本只要能與德國劃清界線,萬事還有商量。 可是日本沒有認真對待及回應羅斯福的建議,因為日軍已經佔領了印度支那,而行動是經過天皇批準(禦前會議) 的,不能回頭。

 

日本在8月6日才回覆羅斯福,聲稱只有中國戰事得以解決,日本才會從印度支那撤軍。 日本雖然承諾不會向印支以外的地區進發,但自慕尼黑綏靖政策破產後,羅斯福當然覺得日本的保證不可信。日本於是平白錯過了避免與美國開戰的大好機會。

 

〈高峰會議〉

近衛雖然否決了羅斯福的方案,但建議與羅斯福進行高峰會議,直接解決雙方的分岐。近衛與軍方已達成新底線,在高峰會上可以承諾先行撤出印度支那南部,甚至可以談判從中國撤軍。可是美國基本上已失去對日本的信任。

日本一方面希望能以高峰會議避免開戰,但另一方面又積極備戰。更使美國相信日本只是想借外交談判營造假象來掩飾其開戰意圖。

9月3日,羅斯福正式回覆,如果事先不能談好協議,他不同意見面。

 

〈毫無勝算〉

雖然外交上還在作出努力,日本已經積極備戰。

8月底,日本總力戰研究所」向內閣提交報告,結論是:

如果日美開戰,日方初期幾場戰役應能佔據上風,但如戰爭僵持下去,資源將耗光,日本必敗無疑!

日本的工業力量僅為美國的二十分之一;而以往90%石油來自美國,在戰爭的情況下,只可供應兩至三年使用;而船噸位的損失也不能回復,三年後海軍將會名存實亡!

(按:這個「總力戰研究所」確實有料到,預測竟然百份百準確。)

而參謀本部則認為,戰爭必須在年內打響,否則在物資不斷消耗下,愈遲開戰,勝算愈低。

 

〈非打不可?

9月3日,內閣通過「帝國國策實行要領」,該計劃雖然同意與美國繼續談判,但如果到10月初最後限期還沒有成果,日本就將開戰。

從文件上可以看到日本非常強硬,但閣員都希望能借助高峰會議成為讓步的下臺階,挽回軍方的顏面。

 

9月5日,近衛進見裕仁天皇報告內閣會議的決定。天皇感到非常不安,並召見參謀總長 永野修身和軍令部長 杉山元。 天皇問及能獲勝嗎? 永野答: 不一定,因為既基於人力,也基於神力!  (按: 精妙的答案,參謀總長很清楚要戰勝便要有神的幫助。)

9月6日召開禦前會議前,近衛再次進見天皇,希望天皇能把會議的方向引向和平。會議中,本應保持緘默的 裕仁天皇拿出了一首日俄時代的詩朗誦:

「四海之內皆兄弟,緣何風雨亂人間。」

雖然裕仁希望避免戰爭,但仍然按照常規批準了內閣的決定!

 

〈峰迴路轉,東條拜相〉

雖然9月6日禦前會議通過了10月中為外交死線,但在往後的會議中還可看出全體閣員祈求出現外交奇蹟來避免開戰。 陸相 東條英機還是反對在中國無條件撤軍,但在中國的高級指揮官則認為撤軍也好過與美國開戰。 海軍大臣 及川古誌郎也沒信心能戰勝!

 

在10月的一次會議上,外相 豐田貞次郎更承認9月的決定是一個集體失誤,但近衛沒有勇氣面對推翻禦前會議的決定。

東條內心非常矛盾,他雖然擺出了軍人的強硬態度,但也想尋求避免戰爭的途徑。他前往皇宮見內大臣 木戶幸,希望他支持要求近衛辭職。他們認為下一任首相要不受禦前會議的牽絆, 既然海軍沒有任何信心,必須考慮其他辦法。

東條推薦反戰的皇叔 東久邇為下任首相,而自己也辭任陸相,好為在中國撤軍問題上爭取軍方作出讓步。 他認為只有內閣總辭及有皇室背景的東久邇才可收回9月6日的禦前會議決定。 可是內大臣木戶不想皇叔在這敏感時刻參與政治。

 

10月17日,東條被天皇召見,正擔心因為擬策倒閣而受到責備。怎料天皇竟然提名他為下任首相! 東條震驚得措手不及。

東條是由內大臣木戶推薦的,原因是東條堅持禦前會議決定是神聖不可更改的,所以木戶認為最好讓他自己來承擔改變這一決定的艱巨任務。J

但東條始終忠於軍隊,讓上屆內閣中最好戰的人擔任下任首相以避免戰爭,如此邏輯,能不令人驚歎!!

 

〈最後的機會〉

10月下旬,東條內閣一次又一次召開會議,重新考慮9月6日的決議。外交限期早已過去,軍方還是堅持繼續備戰。會議上,普遍的觀點是敵人無法單靠武力征服,還需要外交力量。諷刺的是,正因為外交上得不到滿意的結果,所以日本才要開戰。

 

日本很清楚不能打持久戰,所以希望戰爭初期能夠取得足夠震懾力的勝利,如此美國才會提出求和外交方案。這種思考方法,同樣見於日中戰爭,攻下南京及辣手屠殺足夠震懾,只是中方沒有求和…….偷襲珍珠港也很震懾, 結果換來美國絕不談判的反擊(最後日本只可以無條件投降),又是一絕的邏輯。

 

藏相 賀屋興宣一直質疑一旦開戰,日本物資能否維持。國務大臣 鈴木貞一報告石油的儲量一年後為255萬噸,第二年底只剩15萬噸,第三年只有7萬噸,日本根本很難維持下去。然而,他的結論卻是: 這場戰爭很困難,但也不是不能打。

 

當時主要閣員對開戰的態度是:

首相(兼陸相)東條英機 —- 強硬,要打便要快打。

外相東鄉茂德 —-明確反對。

海相 島田繁太郎 —- 模棱兩可,大多數時間持消極態度 (他加入內閣的條件是東條要避免戰爭) 。

藏相 賀屋興宣 —- 認為物資無法配合,但沒有提出反對。

國務大臣 鈴木貞一 —- 最初反對,後變為贊成。

 

〈尾聲〉

11月1日,終於議決開戰,東條提出在外交上較以前有些少讓步的方案,希望美國能接受,並以11月底為死線。

縱使外交部出盡九牛二虎之力,最終也未能創造奇蹟。更甚者,當日本特使在11月底還在華盛頓努力的時候,軍方領導人已決定開戰,往後的所謂外交努力,只不過是存心欺騙對方以求突襲成功的幌子!  ***

12月8日,日本在不宣而戰下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同日入侵了香港、馬來西亞、緬甸和菲律賓等地,打響了「太平洋戰爭」,也就踏上了不歸路!

 

〈後話〉

日本的領導層從一開始便清楚與美國作戰必敗無疑。雖然大家都想避免開戰,但是沒有一個人能走出來扭轉局面,大家都希望別人承擔責任,提出反對。

 

我們來看看他們的作為:

首相近衛文麿希望借助天皇在禦前會議時提出反對。以後又不敢推翻會議的決定。

天皇裕仁沒有正式反對,只是吟了首詩。最後任命東條英機為首相,希望由好戰的軍方推翻開戰決定,由他們自己承擔責任。

海相島田繁太郎內心非常反對戰爭,但不想由海軍提出,以免失去軍人的尊嚴。

首相(兼陸相)東條英機言論主戰而內心害怕,皆因中國撤兵問題騎虎難下,死要保住軍人的面子。

外相東鄉茂德是最明確反對的閣員。他本來可以辭職來倒閣,但最後決定從眾。

藏相賀屋興宣認為物資根本不能配合,不過軍部既然決定開戰,多講無謂, 好似戰爭與他無關。

國務大臣鈴木貞一 由反對變支持,明知不能戰,但希望有神力相助。

 

在每個領導人都一心想著顧全面子,一味等別人先出聲反對的心態下,日本最終打了場不應打亦不能打的戰爭!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30103

讀書劄記151217盛唐詩(十八) 別有天地非人間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5/12/17/%e8%ae%80%e6%9b%b8%e6%9c%ad%e8%a8%98151217%e7%9b%9b%e5%94%90%e8%a9%a9%e5%8d%81%e5%85%ab-%e5%88%a5%e6%9c%89%e5%a4%a9%e5%9c%b0%e9%9d%9e%e4%ba%ba%e9%96%93/

讀書劄記151217

盛唐詩(十八) 別有天地非人間:李白4

蕭律師執筆

 

李白以「古風」為題寫了五十九首組詩。

「古風」大致指「古代的風格」,即建安、魏、晉風格寫成的復古詩。

 

這一組詩大抵上沒有題目。除了第一首,或許加上最後一首,「古風」的編排並沒有明確的次序。第一首是復古陳套,用詩歌表達對文學衰頹的感嘆,體現了復古文學史式敍述,最後讚美唐代復興了古代的價值觀。最後一首則哀悼「道」的墮落。

古風組詩雜亂無統,當非同時之作。然而要證明這一組詩作於不同時期,亦無令人信服的解說。

 

李白的「古風」明顯沿襲了陳子昂《感遇》的傳統,是《感遇》的仿製品,在這裡李白表現了出色的模仿力。 「古風」所涉及的主題範圍與《感遇》十分相似,包括了賢人失誌、遊仙、詠史、邊塞及詠物寓言。這些主題的處理,採用的是從《感遇》發展而成盛唐古風體格。陳子昂和張九齡的《感遇》及李白的《古風》是初唐和盛唐最著名的三組復古詩,而這三位作者都來自邊遠地區,是頗有意味的現象。***

 

李白對允許他馳騁想像的題材比刻板的正規諷喻更得心應手。 詠史詩和遊仙詩使他的天賦得到格外出色的發揮;這兩種題材都涉及看不見的世界。

《古風》第四十八首

秦皇按寶劍,赫怒震威神。逐日巡海右,驅石駕滄津。

徵卒空九宇,作橋傷萬人。但求蓬島藥,豈思農扈春。

力盡功不贍,千載為悲辛。

最後一句可能含有某些時事意義。由於古代的一些弊病重現於今,故而引起悲鳴。但在這裡更重要的是,李白對秦始皇神奇形象的描繪,更勝過任何時事解釋。

 

如同樂府一樣,古風為李白提供了虛構想像的機會。李白描繪遇仙或遨遊天空的情景比描繪社交情景更使人心折,這是李白才賦的特徵。

《古風》第十九首中,李白從高空俯瞰,看見在遠處密集的安祿山軍隊:

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

霓裳曳廣帶,飄拂昇天行。邀我登雲臺,高揖衛叔卿。

恍恍與之去,駕鴻淩紫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塗野草,豺狼盡冠纓。

 

李白詩集的最後部分還有其他的《古風》,但未收入五十九首組詩之內。詩題是較常見的,如《效古》、《擬古》、《感興》、《感遇》及《寓言》。這些可能是偽作,或是後來才發現的詩篇,又或是李白古風詩原本有過的題目。

 

李白詩集其餘部分,包括了一般的個人詩和應景詩,也反映出他不大喜歡律詩,唐玄宗亦知道李白「薄聲律,非其所長。」李白的個人詩比應景詩為多。有不少應景詩是率意而為,或被粗劣字句破壞了好詩。李白自由放任,故他所喜愛的意象和詞語一再重複出現,變成濫調,率真自然與率意而為之間往往難以劃清界線。

 

李白在寫正規修飾的詩時缺乏雅緻,所用辭彙相對地簡樸,避免迂迴,句法直截了當,有時更充滿口語或口頭成語的辭彙。

同時代的貴族會覺得李白的詩缺乏技巧,但李白流暢簡樸的風格使其作品有著持久的魅力。 他的風格最重要的特徵或許是簡化和限制詩句之間和聯句之間的聯繫。同時代詩人一般將一聯詩看成基本的構思單位,而李白常常以單句作為基本語法單位(雖然他也用跨句法),使詩中的單句與聯句間的縫隙自如地連續起來。讀者之所以能感受到他詩中的活力和直率,和他將聯句之間的障礙減弱有關。京城詩人盡可能能設法使詩篇的一句之間、一聯之間和各聯之間的聯繫複雜化,李白則設法使這些聯繫簡單化,使它們直接可以理解。

 

李白在突出氣勢和不受制約方面,可見於他在詩中所扮演的各種角色— 仙人、俠客、酒客及狂士,全部都是士大夫和隱士之外的類型。*** 李白拒絕扮演「普通」詩人角色;他要表明他「有別於」其他詩人,而「有別於」意味著「高於」。作為一位京城詩壇圍外的人,他以其獨立性形成一種新價值:他不僅是與眾不同,而且是由於超越眾人而與眾不同。

 

由於他缺乏合法的社會背景,他不得不成為一個「創造自己」的詩人,這不僅見之於他那些自誇的書信,他的詩也主要與創造和解釋自己有關。通過這種自我關註,他將自己從詩歌傳統中一些最嚴格限制──包括觀察事物的被動性、人生慾望的壓抑、外部世界的專制──中解放了出來。

 

殷蟠在《河嶽英靈集》中選擇了李白下引這首詩,表明李白所創造的自我形象在天寶時是受到賞識的:

《山中問答》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問而不答,李白已然與世俗隔斷。李白扮演了高適詩中不回答的漁父角色。

 

壬維的一首名詩也運用了阻攔式的問答,但與上引李白詩有所不同,其不同處典型地代表了兩位詩人的區別。

《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在王維詩中確實出現對話部分,但這一部分掩蓋了處境的基本情況,因為細節是不重要的。這樣一來,對話與不對話涉及不同的性情和感覺。李白之不答帶來無法跨越的裂縫,他將自己與其他人分離開來。李白與王維不同,李白對如何感受外界沒有多大興趣;與王昌齡不同,李白對情調也無首要的興趣—他只寫一個巨大的「我」。

 

 

資料來源: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盛唐詩The Great Age of Chinese Poetry : The High Tang》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75867

楊守彬:創業就是從地獄到天堂,路過人間而已

來源: http://www.iheima.com/top/2016/0522/155996.shtml

楊守彬:創業就是從地獄到天堂,路過人間而已
楊守彬 楊守彬

楊守彬:創業就是從地獄到天堂,路過人間而已

對於創始人來講,創業就是一場人生的修行。

黑馬說

近日,在黑馬連營一期的畢業課程上,黑馬導師、豐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守彬將自己多年的創業與投資經驗,系統濃縮成了全天8小時的幹貨分享。這些創業與投資的經驗認識,被他總結為“魂”、“道”、“法”、“術”、“器”五層次創業系統,創始人位於哪個層次就代表他能取得哪個層次的成功。

而對於創業者來說,從創業開始基本就是從“器”到“術”、“法”、“道”、“魂”的一場從底層向高層突破的不斷突破升級,不斷向上穿越層級的修行,越往上修行,層次越高,創業就越容易,就會取得越大成功,但每層的突破卻並不容易,到達頂層取得大成就的屬於極少數,所以對於創始人來講,創業就是一場人生的修行。這8小時的分享被學員們評論為“全程無尿點、幹貨滿滿、精彩深刻,不忍走神一分鐘”,全天下來語錄滿天飛,掌聲不間斷,刷爆朋友圈......

文|楊守彬

02

楊守彬:黑馬連營連長、黑馬會副會長、黑馬投資學院院長、豐厚資本創始合夥人、中國青年天使會秘書長、2015中國新銳投資人

與個人成長經歷有關的創投人生思考

為什麽我說人就是“從地獄到天堂路過人間而已?”地獄是什麽?是怨恨、是紛爭;天堂是什麽?是愛、是關懷。在地獄里,有一碗面,但每個人都只有一雙很長的筷子,長到無法用這雙筷子夾面自己吃,於是出現了所有人都去搶面吃,而防止別人吃到,最後的景象就是,面被打散了,每個人都沒吃到而餓死了。而在天堂中,當人發現自己無法吃到面的時候,用這雙長筷子夾了面去餵對面的人,最後誰都吃到了面。同樣的場景,用不同的態度去對待,就產生了地獄和天堂的區別,其實地獄和天堂都在人間,差別就是觀念。你看到的世界就是你內心世界的折射,這就是人生修行的區別。而創業,就是最好的人生修行方式,艱難困苦,跌宕起伏,成敗得失,不斷升級,最終都是人生體驗。

03 

什麽是人生?人生就是你所有經歷的總和,你經歷了什麽,什麽就是你的人生。對於人生來講,就要勇敢地去經歷和體驗,無論成敗得失,都只是經歷而已,對於人生,我們要明白的活到最後,而不要活到最後才明白。同樣,你連世界都沒觀過,怎麽談世界觀?所以,這些年,我每年都多次到世界各地旅遊和學習,我們來到這個世界,連世界長什麽樣都不知道就離開了,對不起自己,更對不起這個世界。

人生都是一切因果的串聯。

我把我這些年有關創業與投資及人生的思考梳理成系統,我們只要掌握了最核心的智慧和方法,都可以把創業做的特別好。

這幾年我也常讀《道德經》,里面有這樣一句話我記得很清楚:“上士聞之,勤而行之;中士聞之,若存若亡;下士聞之大笑之,不大笑,不足以為大道”。這個道,就是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做事處世的智慧。我覺得古人活的輕盈,古人追求“琴棋書畫詩酒花”的智慧和享受,今人沈迷“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世俗與功利,今天的人過於負重,馱了太多東西,所以就活得累,沒有能量。

我人生的座右銘——“做你所期望的別人”。為什麽我受到較多人的喜歡、尊敬,和創投圈里的創業者、同行乃至大佬大咖們都特別好?就是因為我抱著成就他人的心態,我願意付出,願意為別人好。你期望別人對你好,你先對別人好。每個人都願意交比自己更加不自私的朋友,而不願意交比自己更自私的朋友,但沒有人願意先做那個不自私的人。既然這樣,我就做那個願意不自私的人。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這都是常人的想法,這就是常人會“占小便宜吃大虧”的做法。我敬你們每人一尺,你們還我一尺還是一丈都與我無關。

人類最頂級的智慧,都是跟人性相反的。

人性是什麽?人往高處走,常人都追求成為人上之人。而自然的智慧是告訴我們水往低處流。“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想要做成事、受人尊敬,就要把自己放低,我們應該學水,養成水性人格力。我們看到成功的大高大德,其實他們都很低調、謙虛、真誠。

我認為做一項事業不可能只靠努力就能成功,成功還要看你智慧的層次。很多人認為我很高調,但其實錯了。我做事高調,做人低調,我用花的外表掩飾一顆智慧和質樸的內心。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懂你的人解釋也沒用。如果你過於看重別人對你的看法,只有兩個結果,第一讓別人玩死,第二把自己累死。所以只看重那些看中你的人,不看中你的人他們愛說什麽說什麽,別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因為這個世界不完美,但這不能阻礙我們讓自己完美。這個世界俗,不能代表讓我們自己也俗。

關於創業,我覺得研究一個方向就夠了,不要輕易轉型,也不要輕易決定不做什麽。人生都到這個時候,哪能輕易放棄選擇,輕易拿起、輕易放下,那就是“流產性創業”。咱“懷”一個就紮紮實實的“懷”上,弄出來就是一個大的,這才行。如果你對你的人生和事業心不定,就會圍繞別的人和事去轉。當你的心定在這兒的時候,所有的人和事都圍著你轉。

我這兩年特別跨界,各個領域都會看到我的身影,其實最核心的就是為了投資到好項目那點事,為什麽?我最終所有的目的都是為了投資。

做早期投資,最核心的是什麽?投人,天使聽概念,A輪看產品,B輪看數據,C輪看競爭,D輪看回報。投資這個事,相對來說越往後期做越容易,越往前期做越難,光聽聽創業者說,判斷下方向,就要給幾百萬,憑的就是經驗教訓和眼光。做早期投資聽的是概念,看的是人。投什麽樣的人?我認為就是投牛逼的人。為了投到牛逼的人,也必須不斷折騰讓自己更牛逼,這樣牛逼的人才會找你投資。

很多創業者認為自己的商業模式太棒了,天下第一最牛逼,這種認為是對的,創業想要成功就要有這種心態。但如果我們跳到反面去看,今天你是一個投資人,每年看幾千個BP以後,就不會這麽看了,為什麽?山外青山樓外樓,強中更有強中手。一個成功的互聯網的項目,一定是自發自動的,用戶的體驗好,有價值。資源在互聯網中是沒有多大價值的。

那麽什麽樣的創始人是可以成功的創始人呢?就是有改變的堅持的創始人。你要懂得堅持,不能做墻頭草,戰略騎墻派。但是在堅持的同時加了一個定語叫“有改變的”,你要不斷學習,不斷吸收別人不同的看法,但同時還要堅持。心懷半杯心態,堅持自己已有的半杯,空余的半杯用來吸取他人有益的建議。

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非常有能量,但是可能只發揮了5%,是因為很多人不斷給自己“穿外套”。如果你還能保持小時候般的單純、宛若赤子,那你今天一定可以非常成功。人一裝就累,一虛偽就疲憊。

那麽如何做到比別人更成功呢?你只需要把人性所共有的“自私”、“貪婪”、“虛偽”、“懶惰”這四個缺點克服一些。一點點改變,就可以產生很大的變化。當你做出決定要改變的時候,就從當下改變,還要謀定而後動。

楊氏幸福方程式:幸福=所得 ÷所欲。人生想要幸福,要麽你努力去擴大自己的所得,要麽你就努力的減少你的欲望。

不能總將自己的成功歸於內因,而別人的成功歸於外因。理解所有人,並且理解所有人對你的不理解。人生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有因無果,很努力但是沒有結果;第二個階段,大因小果,很努力,但只有很小的結果;第三個階段,無因有果,這是你過去所積累的,一份耕耘未必有一份收獲,但必定有一份積累,十分耕耘可能有百倍回報。

鷹有時候飛得比雞還低,但是不會永遠這樣。

04

我覺得任何培訓和分享,知道是沒有力量的,相信並做到才有力量。還必須要移除影響分享成果的五座大山:免費、聽了不記、記了不信、信了不做、做了不再持續。

改變人生軌跡的著名“楊十條”

我在2013年春節期間閉關幾天以後,在複盤2013思考2014後形成了指導我人生的“十大做事原則”,並與少數密友分享,被稱為“楊十條” ,可以說在其後到今天的三年時間里一直到今天,就是這“楊十條”對我的人生起到了很大的改變,我常常拿出來複盤和警醒自己,當然,我沒有完全做到,很多方面差距還比較大,但就是這樣,對我已經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這分享和解讀一下:

★1.慎始慎終。減少欲望,聚焦專註,不輕易開始,知道自己不能做什麽比知道能做什麽更重要,無為而無不為。

我告訴自己要做減法,我要特別勇敢地拒絕很多事。但我又是一個比較義氣的人,拒絕別人很難,但我不斷提醒自己去做到。因為我還要拿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安靜的思考。

★2.只與高手過招。創業與投資在哪兒和跟誰在一起很重要,土豆拉一車不如夜明珠一顆。只交“生意上互助,生活中互動,生命中互愛”的朋友,堅持6:3:1原則。

你認識五百個人都是土豆,大家高矮和境界層次差不多,那沒太大用處。你的生命中需要有一顆夜明珠式的朋友,他會引領你往更加光明的地方走。

我為什麽老強調帶著大家一塊出去遊學,一起看世界、遊名山大川?是因為人生當中很多正式的大事都是在非正式場景下發生的,“一塊扛過槍、一塊嫖過娼、一塊分過贓”,話糙理不糙。

6:3:1原則的意思是:我們要花人生的60%的時間,去跟影響你人生、對你人生有價值的10%的人在一起。花30%的時間,去跟經常與你有互動的30%的人交流。剩下的60%,如果你們的生命中有沒有彼此都不重要,那麽只需花10%的時間去維系60%的人,這是一個倒置逆反的、人脈資源的經營法則。所謂人脈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你對多少人有價值,創造被他人利用的機會;創造為他人服務的機會

★3.財務管理為王。決策事情一切從財務預算出發,對財務結果負責,經營好自己這間人生有限公司。

你要反過來把自己的人生當作企業來經營,才會經營的特別好,要經營自己的投入、產出、信譽、品牌。

★4.立斷立行,日拱一卒。不能讓時間在猶豫、等待、糾結中流失,做自己說的,說自己做的。

日日行方行千萬里,常常做可做萬千事,每天學習一點,進步一點,最後你會發現,你離昨天的你已經很遠了。

★5.堅定轉型“投資+社會活動”的人生定位,積累當下,蓄勢未來,把自己當成最核心的產品經營。

★6.瞎子背瘸子。與特質差異互補的人合作或合夥,每個人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擁抱才能一起飛翔,最偉大的合作是弱弱而非強強聯合。

當你跟別人合作的時候,你一定要承認別人身上有你所不及的東西,你一定要承認在某個方面你不如他,跟別人合作的時候要有弱的心態。

★7.我敬所有人一尺,忘掉別人是否還了一丈,得之不樂,失之不憂。往高處走的都是人,而我們應該像水一樣往低處流,高者處下,柔弱勝剛強,訓練自己的水性人格。

★8.邊奮鬥,邊享受。照顧好家人和自己的健康,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同時,張弛有度的旅遊和休息,隨時拿起,隨時放下,懂得犒賞自己。

我反對苦逼式、咬牙堅持式創業。但凡需要咬牙苦逼堅持的事,都不太會成功,真正引領你成功的一定是“以苦為樂,以苦為不苦”的事兒,你很享受,很有興趣的事兒。

★9.投資和事業以“牛頓定律+量子理論”雙線布局。適度堅守牛頓定律的事情,堅定布局量子理論的投資。

★10.滅人欲,存天理,聚人心。繼續去除自己人性的惡,人生如蓮,沈潛內修,德到,得道,自然就得了。

“人生如蓮,沈潛內修”是我特別崇尚和追求的境界,人生如蓮就是“出汙泥而不染,經歷骯臟才能抵禦骯臟”。而要讓人生這朵蓮花盛開,就要“沈潛內修”,根紮千尺土,才能葉繁百丈高,才能花開於怒放。所謂“人前的毫不費力,都是人後的百倍努力”,尤其對於男人,“成功的背後不是骯臟就是滄桑,年輕是女人的通行證,滄桑是男人的信用卡”,男人要對自己狠一點,背後多努力。

創業的五層次系統——魂、道、法、術、器

05 

這麽多年,看了上萬個商業計劃書,見了幾千個創業者,結合我多年的創業與投資經驗,現在再看創始人,交流一下,我大概就能判斷他在哪個段位和層次上,大概能做出多大的事來。

層次分了五個,有的創始人是用“器”在經營生意,有的創始人是靠“術”在帶兵打仗,有的創始人是在依托“系統的方法和策略”在幹事業,有的創始人悟“道”了,抓住了經營企業的本質和規律,看著他很輕松卻可以做出很大的事業,而最終成就大業和做出偉大事業的創始人,我們看到他在用“使命、價值觀和文化,思想和哲學”在經營企業,這就是“魂”。這五個層次是可以逐層升級的,就像打怪一樣,升了級就到新的段位上,事業面就更大。

★1 .五層次創業系統之“器”:

器:就是表格和工具,這是創業的最基本階段和層次。比如:

(1)周工作計劃表的使用和管理

①制定自己的周工作計劃表。

②創始人要給任務、要結果、做激勵。

③及時複盤,從中找出要堅持的,還要找出問題。

(2)業績分解的管理

①設定目標、橫縱分解、親手打樣、快速複制、及時複盤等

②把業績分解做成表格,縱向分解分解到日,橫向分解分解到人。

③治理企業有三個層次:人治(領導層面)、法治(制度、獎懲)、心治(價值觀、文化)。做到心治的老板可以讓企業上下同欲,可與之生,可與之死。

④“吹牛”是健康的人生態度,創始人要會講故事和夢想。

★2.五層次創業系統之“術”

術:就是戰術,學會用戰術來經營管理,就是有方法,能管理目標和事件;

比如:全年里程碑事件的制定和宣貫,同時還能制定完成業績的方法,全年十二個月,在年初就將全年每個月會安排和發生什麽標誌性事件,如何完成這些標誌性事件和目標,並能把這些目標進行細化和落實。做到“心中有譜,手中有圖”。

再比如如何經營一個家居連鎖企業呢,“12350”系統,就是我當年實踐非常有效的:

(1)一場業績答辯聽證會:讓每個人業績答辯,下面的人聽證,幫上面答辯的人找問題。

(2)兩張表:店面月度工作計劃日歷表、個人業績分解表

(3)三句話:

分解、分解、分解到不能再分解

執行、執行、沒有任何借口的執行

結果、結果、沒有結果一切都是零

(4)十個方法:新入店顧客、留資顧客、老顧客續單、上下遊聯盟、家裝和工裝的設計師、小區推廣、商場工作人員、親朋好友、房屋中介、售後續單。

★3.五層次創業系統中之“法”

法:就是更高級的經營方法與運營系統,這就又升級了一個段位,取得像樣成功的公司至少從這個層次起步。在這給大家分享幾個創業和參與競爭的“法”。

(1)創業公司的四條生死線:移動互聯網創業是一個“神奇而快速也血腥而慘烈”的創業時代,每個垂直細分的行業里最後只會有一個贏家,“剩者為王、贏家通吃”,在這個時代創業,你要麽是第一,要麽被第一幹掉,要麽被第一兼並,而歷經慘烈競爭活到最後的贏家,都是突破了以下四條生死線,成功的創始人也是將這四條線“齊頭並進”發展,有一條線掉鏈子,就被對手幹死了:

①團隊線:就是人才線;創始人要花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找人,不斷升級團隊。今天所有十億美金以上的獨角獸,沒有一家是只有一個創始人,都是多個聯合創始人或合夥人,沒有強大的團隊組合,根本無法應對“三個月就是一年,一年就是五年”的快節奏、血腥競爭的創業。合夥創業的五大天條:信仰趨同、差異互補、合夥規則、包容忍讓、分好名利。

②融資線:融資能力在今天也成為創業的核心競爭力,投資人都追漲不追跌,融越多的錢越安全,越有競爭力。PC時代,可以靠“熬”,就是靠堅持付出和汗水“熬死”競爭對手,在今天的移動互聯網時代要靠“燒”,靠燒錢燒死競爭對手,你成為絕對的第一後,再研究怎麽贏利,滴滴、美團等等概莫能外。跑出來創業公司的創始人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融資,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③PR線:在今天,一個創業公司掌握行業話語權太重要了、形成行業影響力和擁有知名度也太重要了,成功的創業公司都擁有極強的市場能力。未來四化趨勢:去平臺化、去中心化、移動化、反主流化;

④業務數據線:當然,最終最重要的就是擁有最漂亮的“業務數據線”,就是“用戶量、用戶增長率、用戶留存率、獲客成本、客單”等這些最基本的業務基礎。這才是致勝的根本,得用戶者得天下。滴滴在2015年初,就是攜2.4億用戶和幾億美金從出租車領域殺入專車領域,三個多月就做到了市場占有率80%,打的積累了五年之多的專車領域競爭對手落花流水,滿地找牙。這就是業務數據線強大的威力。

(2)初創公司的爆字四口訣:

現在是“非爆即死”的創業年代,每個細分領域你要麽做到第一,要麽做到唯一,平庸的產品,平庸的策略,平庸的公司,根本無法存活。

①產品要做爆款:要瞄準顧客真正的痛點需求,做出讓他們滿意和買單的爆款產品。找到用戶的需求“痛點與傷口”,使勁撒鹽,讓他感到疼痛,再給出解藥。

②傳播要做爆點:怎麽找爆點?怎麽做有點擊量有轉發量的傳播文案呢?只有三類東西,在今天有傳播力:無節操有底線的,有溫度有情懷的,深刻見底的。剩下的99%的傳播都是垃圾,很多在群里在朋友圈都沒人讀,更沒人轉發傳播,都是無用功。

③要讓用戶爆炸:今天一定要杜絕創始人“自摸、自慰”式的自嗨和自我滿足。一定要讓用戶參與進來,讓用戶興奮和爆炸了。不是“閉門造車”做個產品賣給顧客,而是從一開始就讓用戶參與,這樣才會有更好的價值和體驗,讓用戶跟你一起經營產品和公司。

④執行要搞爆破:很多創業者沒有成功不是因為沒有想法,而是因為想法太多,想做的太多。今天創業一定要要聚焦,要遵循“單點、單線、單品”爆破,少即是多,慢即是快。大姨嗎開始就是“女性經期管理助手”,陌陌開始就是“約炮神器”,滴滴開始就是“打車軟件”,甚至今天的騰訊開始就是一個QQ聊天軟件,我們看到的結果是,只有單品做的絕對的第一,再去做平臺,做生態才有機會,上來做平臺做生態的大部分都死了,“力出一孔,才能利出一孔”,創始人要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將單品做到極致。

(3)社群運營的核心方法

金字塔從上到下分別為:

①使命、信仰、價值觀:一個社群的成功,最終靠的是精神和文化,這是最頂層的結構設計。

②模式與機制:一個社群的運營機制和模式是骨骼,是一個社群的支撐。

③產品與服務:社群的產品和服務是最基本和基礎的,是表面的。

(4)再分享一個“服務營銷系統”,是我幾年前獨創的。

①銷售業績不佳的五大死穴:銷售方式單一無力、顧客層層流失嚴重、只抓住露出冰山一角的客戶、只看售中無售前售後、只用了顧客的一個價值。

②服務營銷的五大系統:魚塘系統、引流系統、蓄水池系統、成交系統、服務系統。

③服務營銷中的倒漏鬥思維:過去的營銷都是漏鬥思維,就是顧客是層層轉化的,是從接觸到意向,到成交的逐漸減少的。而現在要轉換到倒漏鬥思維,哪怕我只有十個顧客,我對這十個顧客往死里好,行程口碑,變成鐵粉,再不斷擴散,照樣做大。過去做品牌是從“知名度”到“美譽度”,最後到“忠誠度”,而現在要從“忠誠度”開始,整個是逆轉的。

④顧客有五個價值,而我們只用了可憐的一個:成交、重複消費、轉介紹、了解對手、成為我們一生的朋友。絕大數企業只做到了“成交”,而且是“成交即絕交”,沒有客戶的全生命周期服務和管理。

總體上來講,要掌握創業成功之“法”,就是要“升維思考、降維打擊”,你的方法和系統要比別人高一個維度。

★4.五層次創業系統中之“道”

“道”:創業成功的本質和規律。

那麽創業成功的本質和規律是什麽呢?

1.企業到底是為老板而生還是為員工而生?企業到底是為老板而生還是為顧客而生?思考清楚這個問題,就是企業經營的本質。但多數創業者會把“顧客第一”掛在口頭上,但在真的決策的時候,真的遇到利益沖突的時候真的把顧客放在第一了嗎?企業存在的本質不是因為老板需要,而是“照顧好員工,服務好顧客”,誰真的做到了,誰就一定大成。

2.創業失敗可能會有很多因素,但歸根結底只有兩個:要麽遠離了顧客,要麽遠離了員工。那些只是說說而已,而不是真的從文化和制度上去踐行的也都不可能成功。

3.阿里的文化是:客戶第一、員工第二、股東第三;美團的價值觀是:消費者第一,商家第二,員工第三,股東第四,王興第五;華為的文化是:以客戶為先,以奮鬥者為本,堅持長期艱苦奮鬥;我們看到成功的大公司無一例外的將顧客和員工放在一切之前,他們無疑都是掌握和踐行了企業的經營本質。

古人的智慧早就告訴我們:使國富,將亡之國;使大夫富,僅存之國;使士富,霸者之國;使民富,王者之國;你將公司經營成“創始人文化”、“高管文化”還是“顧客與員工文化”就決定了公司會成為什麽樣子。

創業者要做好三個角色:設計師、傳道士、服務員。其實,當你掌握了企業經營的“道”,成功經營企業就是“聖人修行之余事”,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絕大數的時間都不在公司,而是在四川打麻將和出國旅遊,但並不妨礙海底撈因為將員工和顧客放在第一位的堅定文化,而成為年營收數十億的公司。

★5.五層次創業系統中之“魂”

魂:就是信仰和發心,就是你創業的使命是什麽。

1.創業從開始就註定成敗。創業的使命和發心,已經決定了,可能做出多大的事業。是為成就自己而創業,還是為了改造行業而創業,還是為了社會為了這個世界而創業,發心的層次不同,事業的規模和成功程度就不同。

2.比爾蓋茨說“要讓全世界每個人都用上電腦”而創立微軟,喬布斯創立蘋果說“活著就是為了改變世界”,馬雲因為要“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而創立阿里巴巴。偉大的企業必先發軔於偉大的使命與夢想。

3.錢越分越少,而夢想越分越大,創始人能否將夢想和使命變成跟多人的夢想和使命?

4.企業經營最大的障礙是老板的“無舍”。一般情況下,老板在公司的股份越少,他的事業越大。

5.滅人欲,存天理,聚人心;創業的過程就是不斷去除自己的欲望,滿足別人欲望的過程。稻盛和夫講的敬天愛人、商道的主人公林尚沃講的“做生意不是為了賺取金錢,而是為了賺取人心”,都是這個境界。

6.老子的道德經也講“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非以其無私也故能成其私。”才是創業的最高境界,最頂層次。

創業的五層次系統,基本是這樣,看看您自己在哪個層次?在那個層次就能取得哪個層次的成功,低層次小成功,高層次大成功,到達頂層就會取得頂級成功,你所在的層次月底難度越大.相反,當你升級到更高層次後,你會發覺做成事其實沒那麽難,反而更容易。創業,就是一場單向的修行,不斷進階吧。當然,如果我們的修行到了頂層,是否取得成功已經不是我們的追求,假如你對所創立的事業有“宗教般的信仰和初戀般的熱情”,那麽成功已經在遠處和不遠處等著您。

創投 楊十條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197485

《人間世》:感動的,煽情的,與被遮蔽的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19300

《人間世》(影視劇照/圖)

《人世間》的確感人,它為我們呈現了醫者仁心的形象,但如果我們想要尋求醫患矛盾的紓解之道,我們就不該在邏輯的半山腰上嚎啕大哭。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人間世》背後,除了感動和煽情,被遮蔽的有什麽?

時下,聚焦醫療關系的紀錄片《人間世》很火,它在豆瓣上的評分達到了非常驚人的9.7分,《人間世》觸動人心的地方在哪里?

不少觀眾的第一反應是,感動。

《人間世》雖然直面醫患關系,但它首先要直面的是疾病和死亡。而一說到疾病和死亡,必然會涉及到親情。《人間世》里令人難忘的,是一張張病人親屬的面孔。他們的恐慌、痛苦、肝腸寸斷、緊張、不舍、無奈、期待、祈禱,令觀眾產生了強烈的代入感。觀眾無法想象,如果不幸降臨在自己的愛人、父母、小孩、手足、朋友身上,自己又該如何應對?就像古希臘悲劇的“崇高感”,在《人間世》的生離死別里,我們見證了自己的愛與怕。

當然,這部由上海衛計委策劃的紀錄片,著重想要探討的仍是醫患關系,誠如這部紀錄片的推介語所說的,“通過換位思考和善意的表達,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因此,《人間世》里為我們展現了一批盡心盡力無怨無悔的醫生。

他們起早摸黑加班熬夜,超強度的工作,極大的精神壓力,甚至為工作犧牲了家庭和個人生活;他們醫者仁心,比患者家屬還期望病人能夠好起來;他們並非冷漠,他們只是太明白醫學的局限性……就像是微博時不時出現的“醫生睡倒在手術室”,總能引起網絡上一時的轉發點贊潮,同樣地,《人間世》也讓許多網友“理解”醫生:“醫生太不容易了”“醫生太偉大了”“不要再為個別醫生而罵大部分無辜的醫生了”……

在這樣的氛圍下,得出請患者多理解醫生、多信任醫生的結論,似乎便是水到渠成了。在不少人看來,醫患關系緊張的主要病因在於醫患之間的不信任,因為醫患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患者就醫時常常會有一種“弱者心態”,擔心被醫生欺騙或者醫生不盡心、不盡責。《人間世》力圖澄清這一點:醫生很苦醫生很累醫生很盡心,並且醫學還不完美,也許永遠不會完美,請接受它有些時候的無能為力。

人們或許以為信任是一種可以習得的感性情感,但實際上,信任是一種制度的結果,它不是你口頭說說、寫文章呼籲一下或者煽情一下就能夠建立起來的,它是完善的機制與制度下,自然而然涵養出來的。

(新華社/圖)

比如令患者焦心的“看病難”。據南方周末報道,編導之一秦博在瑞金醫院蹲守了超過一年半。他從前也因看病排隊而焦慮,拍紀錄片,才知道了長隊另外一端的故事——秦博說,2016年7月4日到10日,瑞金醫院僅內分泌科4間診室就接診3692人——平均每個診室每天要接診131人,而每個診室上午和下午都只有一位醫生。

想想看,每個醫生每半天要接診65個人,平均分配給每個患者能有多少時間?五分鐘不到!而這背後還有多少人沒有排上隊的?醫生很累、患者很苦,雙方火氣都很大,稍不留神就擦槍走火。但信任丟失的責任卻不應該由他們雙方承擔,問題的癥結在於:醫療投入不足、醫療分配不均,在一種“哄搶有限資源”的語境下,信任是很難生根的。

數據顯示,中國醫療支出僅占GDP的5.6%,醫療分配不均,延續的也是城鄉二元結構,極少數的優質資源集中於大中城市三甲醫院,患者往大醫院擠,但大醫院資源有限、醫生有限,患者自然看病難。

再比如加劇醫患緊張的其他一些問題:像“看病貴”,醫生搞創收、收紅包,這與我們“以藥養醫”脫不了幹系,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曾說,“全世界醫生靠技術吃飯,而中國醫生靠賣藥、用設備、開檢查生存”。至於民營醫院靠不住,這不僅僅是資本的貪婪,事情的另一面是:雖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喊了二十多年,但民營醫院在牌照審批、融資、土地審批、職稱評定、處方權、設備引進等方面面臨太多政策壁壘,民營醫院在夾縫中艱難生存、走向歧途,並且,它們的放縱難道沒有監管失守的責任?

總而言之,並非患者不信任醫生,很可能是患者在就醫過程中遇到了太多苦頭;並非患者不明白醫學的局限性,而是多少看似悲情的犧牲,很可能是人事未盡;並非醫生貪婪、冷漠,而是因為他們也是凡人,他們也要生存,他們也會疲憊、也會偶爾地失去耐心。在醫患關系緊張這一難題上,醫患雙方都是受害者,他們不是問題的始作俑者,解鎖的鑰匙也不在他們身上。

《人世間》的確感人,它為我們呈現了醫者仁心的形象,但如果我們想要尋求醫患矛盾的紓解之道,我們就不該在邏輯的半山腰上嚎啕大哭。

號外號外!

2015年,“南周知道”app誕生,這是南方周末面對數字化轉型,重磅推出的一款新媒體產品。

深度!絕對原創,後臺解密

有料!嚴肅知識,八卦內幕

定制!為你而生,述你所想!

想要報題嗎?掃二維碼,馬上下載“南周知道”客戶端。

知道安卓版二維碼-豌豆莢

知道ios版本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15296

人間定格

某日早上,搭巴士返工。一上到上層,就見樓梯附近有條柒青打橫倒臥在座位上(椅背竟然有張「反對人大釋法」的貼紙),對腳伸到出走廊。
魔術師輕輕拍了他一下,沒反應,都唔知係唔係死Q咗。
唯有跨過佢對佢向前行。
隨後有些OL不願跨過呢條友,唯有被逼坐近車頭。
閱讀更多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29416

藝術片不賺錢?藝術院線不食人間煙火?這些藝術片大咖聊了超過兩小時!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7-04-18/1095806.html

每經影視記者 白蕓

每經影視編輯 杜蔚

提起藝術片或者文藝片,很多人都有種固有印象,就是不賺錢。因為在他們印象中,這些片子都是“上映了也看不著”——排片少,還多在冷門的上午場或午夜場。

去年5月,文藝片《百鳥朝鳳》出品人方勵的“驚天一跪”求影院排片,再度讓藝術片的發行困境問題進入人們視線中,並為其添上一抹苦情色彩。而在之後7月上映、耗費八年創作的藝術片《冬》票房僅30萬元,卻在優酷網同步上映時獲得超過160萬點播,又為藝術片發行打開了另一個思路。

▲《百鳥朝鳳》在內地的票房為8692萬(CBO中國票房/圖)

那麽,通過互聯網發行藝術片,能否成為解困的良計?為什麽在電影院正常看藝術片這麽難?藝術院線又在藝術片發行中扮演什麽角色?

百老匯電影中心總監麥聖希、《十二公民》編劇韓景龍、《少年巴比倫》導演相國強以及哪咤兄弟影業制片人楊城,聊了兩個多小時,從編劇、導演、制片、終端四個維度,一點點解開這一個個謎團。

左到右 《看電影》主編阿郎 相國強 韓景龍 麥聖希 楊城 (主辦方供圖)

互聯網發行:藝術片主創的利好,藝術院線的挑戰?

由董子健、李夢主演,改編自作家路內同名小說的影片《少年巴比倫》,今年1月在院線上映時僅獲得309萬元票房,卻在愛奇藝網站發行時點擊率超過3000萬。而去年7月上映的藝術片《冬》票房僅30萬元,卻在優酷網同步上映時點擊超過160萬。這是否意味著互聯網會為藝術片發行帶來福音?

眾所周知,資金問題是很多藝術片創作者的心頭之痛。《少年巴比倫》導演相國強也談到,“互聯網時代其實對於藝術電影,提供了多種資金渠道去支持藝術電影的制作,這對文藝片來講有更多回收的渠道”,“付費點擊能實現成本覆蓋,這樣能讓藝術電影的創作者持續創作下去,因為他們只有持續創作下去,或者有條件持續創作下去,才能帶來不同的作品。”

▲《少年巴比倫》在豆瓣電影的評分為6.7分

哪咤兄弟影業制片人楊城告訴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藝術片成本不定,“幾萬到幾千萬都有。”同時他也幫記者算了一筆賬,假設一部藝術片成本為300萬元,“如果宣發再花100萬元,成本就是400萬元,如果網絡版權賣150萬元,電視版權賣100萬元的話,票房450萬元就回本了”。

由此看來,互聯網發行不僅為藝術片提供了另一個放映平臺,也為其打開了另一個資金渠道。不過,這是否會對成本較高的實體藝術院線帶來沖擊呢?

對此,百老匯電影中心總監麥聖希對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表示,“一般都會說互聯網會吃掉在影院的票房,其實我沒有這麽看,科技的發展不可以阻止它的發展,這是必然會發生。”

但是他認為,互聯網可以讓更多觀眾養成觀看藝術片的習慣,“互聯網如果能夠把藝術片傳播到一些更邊遠地區,這對觀眾欣賞藝術片的能力其實是有改善。藝術片必須要多看,每一次看的時候都去思考這個藝術片是怎麽來的,導演想表達什麽,這必須要通過練習,每一次看的時候都是練習的機會”。

在麥聖希看來,藝術片更適合長線放映,在某些檔期甚至可以和熱門大片一爭高下,“要給藝術片一個呼吸的時間。一般商業電影常常會有一個問題,第一場或者頭三天,如果票房不好,馬上會被砍掉。對於藝術片來講最慘的就是這樣,因為影片的口碑才剛剛出來,等觀眾想進入電影院時常常這個電影沒了。”

“有時候,我們排片時,藝術電影會比商業電影排片更高。比如有的檔期,可能《八月》的票房比《速度與激情8》的票房會更好,尤其是在後段,其他人不再排《八月》時,我們可能是唯一一個還在堅持排《八月》的電影院,所以觀眾只會來我們影院看《八月》,這是其中一個例子去證明有這種藝術片它的票房不一定比商業片更低,是可以較勁的。”麥聖希說。

▲《八月》在豆瓣電影的評分為7.3分

藝術院線的“妥協”與堅守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藝術院線通常是有些“遺世獨立”的“高冷範兒”,定是整日只放映那些高逼格的藝術片。

當被問及三天票房破十億的《速度與激情8》的排片時,麥聖希透露排片達到一半多。“其他的主流商業電影我們也會做很多,但是最終這個商業片對於觀眾的開發也有好處”。

▲截至4月18日23時許,《速度與激情8》已收獲16億票房(CBO中國票房/圖)

麥聖希對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表示,20年前百老匯電影中心剛開始做的時候,“當然希望可以做一個純藝術電影中心。”但是遇到了一些困難,“香港那時看藝術片沒有現在這麽好,沒有很多藝術片,影院有四個廳,但是沒有一周有四個廳的藝術片,所以我們一開始排出來時有藝術片,也有商業片”。

20年過去了,香港看藝術片的氛圍越來越好,排片也越來越多,百老匯電影中心引進了更多的藝術片,“在香港不愁藝術片沒有片源,我們可以做到純藝術影院的經營方法去經營”。

“但是同時,我自己又覺得,如果電影院所有四個廳都是放藝術片,觀眾群會增長很慢,因為來來去去都是這一批人,所以我很鼓勵我們排片的人,對一些比較好的片子,盡管它是商業或者是比較主流,我們也會排一些,這對於我們把藝術片推廣給觀眾是有幫助的。如果只排純藝術片,觀眾就會擴展很慢。”因而,有了現在百老匯電影中心藝術片與商業片共存的局面。

而無論是吃瓜群眾還是資方爸爸,依然會關心藝術院線能否生存下去,真的能盈利嗎?

當被每經影視(微信號:meijingyingshi)記者問及影院所放映藝術片與商業片的票房占比時,麥聖希的語氣懇切中透著濃濃的惋惜:“在北京我們通常會,也必須要將商業片跟藝術片同時間去排,我們才可以生存下去。”

“這個票房的比例,我們現在很遺憾,在北京我們排商業片的數量其實比藝術片的多,因為跟片源有關系,所以最終商業電影的票房其實比藝術電影加起來總和都高。” 麥聖希說。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444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