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所有投身社會工作的人,工作所得的地位,只是像社會學上所講的「角色」(role),一旦不再演這個角色,或者不在那個舞台演出,就要有心理準備做另外一個人。一個人事業上的成敗,其實個人因素只是必要條件(necessary condition),而不是充份條件(sufficient condition)。
大機構有成功人士,同時有失敗的人,只不過大機構提供了另外一些必要條件,例如人力、物力、財力、關係網,成功人士只是能夠充份利用這些條件來發揮,當這個人離開了這些條件後,本身其實是不構成足夠的成功條件。對於大機構來說,這個人沒有必要條件,就去換另外一個。當然理論上成功人士也可以到其他含有成功條件的地方發揮所長。
當然,在大機構生存也有其他能力,就以香港某博士來說,十多年來不斷在不同行業的大機構任職,每次都能在另一行業的大機構找到領導職位,或者此人有些能力極高,可業績卻乏善可陳,實在令人深感興趣。
格羅斯前腳剛走,PIMCO就慘遭各路機構降級。
據英國《金融時報》,一家頗有影響力的養老金咨詢機構取消了PIMCO 2230億美元規模的旗艦基金Total Return Fund的最高評級。
知情人士稱,英國養老金咨詢機構Mercer下調了Total Return和其他四家曾由格羅斯管理的債券的評級。Mercer用A、B、C三個等級來對基金進行評級。Total Return和其他四家基金的評級從A級被降至B級。
Mercer等養老金咨詢機構手中往往擁有大量的客戶,尤其是那些沒有太多資源來評估投資機會的小基金。在過去十年中,PIMCO一直是許多養老金資訊機構的核心推薦產品。
上周,格羅斯意外宣布從自己一手創辦的PIMCO辭職,震驚金融界。在管理PIMCO長達43年之後,他決定拋下最近的諸多不愉快,去Janus Capital管理一個1300萬美元規模的小基金。
在散戶投資者中有著很大影響力的研究機構Morningstar也對Total Return下手,周一時將其評級從“黃金”下調為“青銅”,理由是“資本外流和管理層變動產生的不確定性”。
事實上,不只是研究和咨詢機構,投資者已經感到了恐慌。華爾街見聞昨天曾提到,在格羅斯辭職後的短短兩天時間里,PIMCO的資金流失規模將近100億美元。
對於資產規模達2萬億美元的PIMCO來說,100億並非大數目,但是考慮到近來資金已在大舉撤出,這種態勢恐怕會因為聯合創始人的離職而加速。
2012年6月16日,官員詩人車延高做客武漢愛上層樓讀書會,與市民就現代新詩欣賞與創作進行講座和面對面的交流。(CFP/圖)
如果你退了以後,還要讓人家在如何對待你的問題上分出一份心來,這是不正常的。
我原來是寫雜文的,擔任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後,考慮到身份變化,覺得再寫雜文會引起一些對號入座的問題,於是轉入了詩歌寫作。
很多人擔心現在官員發表作品和參加評獎會有些權力的影響。其實我經常發作品時發去五六十首,最後選用的也就八九首。
2016年4月27日,曾獲魯迅文學獎的武漢市委常委、紀委書記車延高在微信中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當日完成了正式交接,不再擔任武漢市紀委書記。
自2010年因獲得魯迅文學獎引發爭議後,官員詩人車延高一直為社會關註。5月2日,已辦完交接手續的車延高,和南方周末記者談起他創作、為官的酸甜苦辣。
南方周末:退休了,有些什麽打算?
車延高:我也不是完全退休,是從武漢市紀委書記的現職崗位上退下來。我這種崗位,一般也可以去人大政協任個副職,但考慮為下一步寫作積累一些素材,去年我就向省紀委提出退休後去省委巡視組工作,擔任一個巡視組組長。
我還要堅持寫詩,下一步考慮寫反腐的題材,畢竟我在紀委書記崗位工作了十年。過去,我擔任紀委書記是一個角色,現在到省委巡視組去又是一個角色。你要進入這個群體,才能真正了解這個群體。做些積累,搜集一些素材,然後在適當的時機去寫一個作品。
從我看到的反腐題材看,揭露負面的較多。我會去謳歌看到的一些正面的東西,謳歌的同時揭露負面,這也是一種寫法,這種對比可能會更引人入勝。
南方周末:怎麽看待官場上的“人走茶涼”?
車延高:我們這些退下來的人,更多要考慮的是如何給在職人員提供更好的工作環境,讓人家少一些羈絆。如果你退了後,還要讓人家在如何對待你的問題上分出一份心來,這是不正常的。
比如,我一退就趕快把辦公室騰出來,讓人家一來就有辦公室用。交接時,把該介紹的工作情況介紹到位,我不會再去參與其他任何事。
所以從這個角度看,人走茶涼是非常正常的,人走茶不涼,才是不正常的。
南方周末:臨退休前,你在微信里說,新官要理舊賬。這話很容易讓人認為是說給你的繼任者聽的。
車延高:新官理舊賬,是我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考慮的,不是對別人提什麽要求。
對老百姓而言,如果一件事進入了政府工作程序,他就希望能有回複。前任也好,繼任也好,都應該把它看做是工作機器已承接的一項工作任務,要認真對待。不能因為某件事是前任做的,繼任就不做了。但在我們的體制機制中,確實存在新老交替的問題。
新官必須要理舊賬,不能認為前面的工作是哪一個人的事情,前任也不代表他本人,事情是工作機制讓他接下來的。當然,有些事可能是前任出於個人的一些雜念弄的,這是另一碼事。一件事只要進入了工作程序,就要認真對待,這是從人民群眾的願望角度去考慮的。如果你認為這事是前任的就不盡力去做,傷了老百姓的心,最後還損害黨和組織的形象。這就不是新官理舊賬的問題了。
南方周末:獲魯迅文學獎後,有人戲稱你的詩是“羊羔體”。你在微信里也經常提到“羊羔體”,這是自嘲?
車延高:也不是自嘲。我當然知道詩歌不可能有個“羊羔體”,但你要這麽叫,就叫唄。從文學創作角度講,你叫我羊羔體比叫我官職要好,更容易讓我和文化人接觸和交往。
“羊羔體”前兩個字跟我的名字諧音,剛好切合了當下網絡時代的特點。可能大家覺得,我的作品好像綿羊精神更多一點,謳歌的東西更多一點。每個人在文學創作中都有自己的風格,我的身份決定了我寫作時即便是針砭時弊,也得考慮如何能讓大家都接受。
過去有句話叫“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好像忠言就一定要逆耳,良藥就一定要苦口,其實也不一定。醫學發展到今天,苦口的藥包了糖衣,吃了後還是同樣藥效。有時你把話說得很尖銳,別人不接受,反而達不到效果。但如果用“潤物無聲”的方式,別人可能就接受了,會事半功倍。你認為哪種更好一些?
作品寫出來就是給人看的,別人看了後說好或不好,你都得聽。你要尊重讀者對你的各類批評。別人說你的可能很多都不是事實,但你不可能挨個去解釋。
其實很多人並沒有看過我的作品,前不久我在微信上貼了一些老作品,有些讀者就說,你的作品越寫越好。我只能在心里笑一笑,因為他們說的恰恰都是我當年獲獎的集子里的作品。
南方周末:紀委書記的身份會不會讓你在寫作時有更嚴格的自我審查?
車延高:其實我原來是寫雜文的。按照魯迅的說法,雜文是短槍匕首,直抵社會現實,針砭時弊。我從當區委宣傳部部長到任區委書記,都還一直在寫雜文。
但寫雜文有時會存在對號入座的問題。擔任武漢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後,我考慮到身份變化,覺得再寫雜文可能會引起一些對號入座的問題,於是轉入詩歌寫作。
南方周末:現實中發生過對號入座的情況嗎?
車延高:還好,基本沒出現過這種情況。
南方周末:這種擔心是不是也是自我審查的一種表現?
車延高:它就是自我約束、反省的一種心態吧。畢竟你在這個位置上,寫東西時確實要考慮它的社會影響。
但進入文學創作之後,比較追求文學的純粹性,要遵循文學創作的基本規律,相應來說就松一些。我寫東西有時會涉及佛學,有人就說你作為黨的幹部怎麽還寫佛學問題?我覺得不論是哪方面的,只要對這個社會有益,比如凈化思想,或者對他人有一定借鑒作用,都很好。關鍵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我寫作時把握兩個度,一方面要考慮社會影響,另一方面要考慮作品的可讀性。很多人覺得官員寫的東西都是八股文,長著水泥地板式的臉,所以我盡量使自己的文學創作純粹些。我的詩歌也寫愛情。別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也這麽寫。基本的度我會把握住,起碼不會讓你看了覺得齷齪。
南方周末:官員身份對寫作有沒有其他的影響?
車延高:寫作時,我就是文學創作者。在文化藝術活動場合,我不喜歡別人介紹我的官員身份。我以前投稿從來不寫身份,只寫一個公務員,參加評獎也是以公務員身份去的。
我覺得,介紹官員身份會影響到大家閱讀。有人一看是官員寫的,就丟一邊不看了。為什麽我在寫作上會比別人更痛苦些呢?因為同樣的作品,我不帶官員身份時,別人看時可能是另一種眼光。
南方周末:但對於我這樣的讀者來說,我就想看看,紀委書記寫詩會是什麽樣的,可能還看得更認真。
車延高:哈哈,這就要辯證看了。我後來心態很平靜,大家如果習慣了,我也沒什麽。後來,我寫書法時專門去刻了個章子,就叫“羊羔體”。
南方周末:你說獲得魯迅文學獎後寫作量更大了,當紀委書記難道不忙嗎?
車延高:很多人都有這種想法,有不少人對我說,你一個紀委書記,不好好地抓反腐、抓工作,天天寫詩。這些同誌可以到我的博客、微信上看看我發布的時間是大概幾點,我用的都是業余時間。
我也不是勤奮,是被生物鐘折磨的。我每天早晨4點40分就睡醒了,醒了以後必須起床,否則一整天都會像生病一樣難受。說我勤快那是騙人。我從5點40分寫到大概7點40分,然後坐車去單位。吃完早飯後8點半開始上班。除了星期六和星期日,我的博客基本上是8點半之前發,要麽是中午或晚上。
星期六星期天經常可以看到我在辦公室里面。我愛人對我有意見,說我不太著家,早晨見一面,晚上有時散步走幾步,其他時間就弄自己的事去了。星期六星期天我有大塊兒時間專門寫東西,很多人不太了解。
南方周末:為什麽很多人會關註官員進行文學創作這件事情?
車延高:很多人擔心現在官員發表作品和參加評獎會有一些權力的影響。其實我經常發作品時發去五六十首,最後選用的也就八九首。有的東西發過去後,編輯說“你這個不行啊”,就槍斃了。我有的稿子去年5月就發過去了,到現在快一年了還沒發表。
為了避免大家誤解,我一般不在省內刊物上發作品,除非是為了謳歌所在的城市。之前引起爭議的詩其實是一個系列,叫《讓熒屏漂亮的武漢女人》,引起爭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
南方周末:聽說有段時間你還收集石頭。河南原副省長秦玉海落馬後,有人說“雅好”可能會導致“雅賄”,你怎麽看?
車延高:那是多年前的事了。我認為人應該有點健康的情趣和愛好。另外出於鍛煉身體的目的,我過去休息時間會到河里和山上撿一些石頭,或者用自己的稿費等正當收入買一點。如果是別人送的,那就玷汙了自己的情趣。後來忙,這些事就丟下了,業余時間徹底轉到閱讀和寫作上了。要寫作就必須有大量知識囤積,要看很多書。
南方周末:你當了十年紀委書記。怎麽評價這十年?
車延高:不想說這個,說了別人會說我表功。我究竟幹得怎麽樣,中紀委、省紀委和武漢市委領導都有認定。離任交接會上我說了,如果這些年取得一些成績,那是班子與團隊共同努力取得的,但出現的各類問題和失誤應該由我承擔。
南方周末:為什麽在紀委書記位置上幹了十年沒動?
車延高:有時候,崗位變動不是由哪個人的意願來確定的,很多和我一起工作過的同事都比我優秀,但是提拔的崗位有限。確實是因為各種因素。另外,組織上衡量一個人,提拔是個重要方面,給予一定的榮譽也是一種認可。組織上也關心過我好幾次,但是前提是要有位置。有幾個常委資歷都很老,但職位有限,不能說資歷老就一定要解決。總之,個人不應該過多去考慮這方面的事。
南方周末:官場不太鼓勵官員太高調,但你現在是一個明星官員,怎麽看這個情況?
車延高:在武漢市市委常委中,我是出鏡率最低的。除了電視問政出下鏡,其他一般不出鏡。我出去一般不帶記者,也不會通知媒體。如果真出現在媒體上,一般都是被動的。
比如你來找我,我真不想接待,但我做過宣傳工作,出於對新聞的尊重,也是對自己人格的一種信任,我覺得不能回避。硬是不見你們,是我做了什麽虧心事嗎?官員都回絕媒體,這樣也不好。
很多人對我有誤解,甚至罵我,我不做反駁,該承擔的還是要承擔。事實就是事實,我還是相信每一個社會人都是公正的,組織也是公正的。網上有些話,我看到後也會極度氣憤,完全違背事實,但我也不能去解釋。如果真的有什麽問題,組織會調查,我只相信實事求是。
南方周末:今年4月,湖北省紀委通報張學忙(原武漢市委常委、統戰部長)因違紀受開除黨籍、行政撤職處分降級處理。他與你同事多年,你作為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是否有監督責任?
車延高:我和他是同級常委班子成員,班子里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每個人都很痛心。十八大後對同級黨委的監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都在積極探索,我們也如此。如果我事先有感知或聽到了一些反映而沒有及時提示,那我就有監督責任。如果組織在調查中,發現我失職或失責,會對我進行處理,我也接受組織處理。
南方周末:3月31日,你在微信朋友圈發了這樣一段話:“留待歷史評說其實是不負責任的托辭。經歷者是最有發言權的,知真情而不講真話,骨子里是不敢以命相爭的自我保全,所以就打太極,把最棘手的事留給健忘而且永遠不會開口的歷史。這是一種借歷史之遙遠和今天打牌的超級滑頭。”你做到了嗎?
車延高:說實話,我說這段話恰恰是因為我沒做到,做得不好。從內心來講,我真的很想通過手里的筆,以寫雜文的方式針砭時弊,對一些問題發言。但因為我身份所限,有些話從我口里說出來可能會引發想不到的結果。所以有些話我想說,但往往還是被各種顧忌所動搖。這些年基本沒有寫雜文。
當然,這個問題不止是在寫作上,在工作生活中也會如此。我可能讀書多一些,對一些問題即便有尖銳看法,在與人交往中,往往會采取比較藝術的方式,通過“曲徑通幽”的方式達到目的。但按照我的本性,像那種直言相待就很少,應該是我人生的一個缺點吧。
正因為這樣,我才寫這麽一段話,算是自省,也是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多些直言相待。如果大家什麽問題都能擺在桌面上,開誠布公地交流,咬咬耳、扯扯袖,這樣就避免一些問題由小釀大,是對人的愛護。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往往聽耳順的東西容易,聽批評難。
南方周末:在你退下來時專訪,難免要請你對自己的仕途做個評價。
車延高:很多人對公務員不是很了解,會有一些誤解。我覺得公務人員就要有牛的精神,耕耘、付出、吃草、擠奶,幹著活還要挨點鞭子,挨了鞭子後還要往前走。
從我個人角度講,做了這麽多年工作,最起碼做到了憑著良心做事,我個人能力範圍內可以給老百姓辦的事,一定是盡心盡力去做的。可能很多事做得難如人意,但我盡心盡力去做了。
據北京市政府網站19日消息,北京市人民政府近日公布關於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意見明確,將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
同時,建立與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相適應的教育、衛生計生、就業、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計制度。
此外,還將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適度從嚴的原則,推進建立各類落戶渠道和政策的統籌機制,分類完善落戶標準和政策,嚴格規範戶口審批管理。研究“戶隨人走”的戶口遷出政策。
意見全文
北京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各市屬機構: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國發〔2014〕25號),切實加強人口服務管理,穩步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努力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現就進一步推進本市戶籍制度改革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對北京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戰略定 位,按照中央關於嚴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規模的要求,統籌戶籍制度改革和相關經濟社會領域改革,促進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二)基本原則
——堅持總量調控,更加註重結構優化。按照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要求,嚴守人口總量紅線,著力優化調整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積極推動“人隨功能走、人隨產業走”,不斷降低中心城區人口密度。
——堅持規範有序,更加註重合理引導。改進現行落戶政策,進一步完善各類落戶渠道的統籌機制;實施積分落戶制度,合理引導長期在京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落戶預期和選擇。
——堅持統籌配套,更加註重權益保障。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配套政策,建立與本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服務提供機制。
(三)工作目標
進一步完善戶籍管理政策,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實施居住證制度,加快建設實有人口和常住人口動態監測平臺,穩步擴大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到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萬人以內,城六區常住人口在2014年基礎上下降15個百分點左右,人口區域布局更趨合理,人口服務管理水平明顯 提升;基本建立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有效支撐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依法保障公民權利,以人為本、科學高效、規範有序的新型戶籍制度。
二、完善戶口遷移政策
(四)建立戶口遷移政策統籌機制
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適度從嚴的原則,推進建立各類落戶渠道和政策的統籌機制,分類完善落戶標準和政策,嚴格規範戶口審批管理。研究“戶隨人走”的戶口遷出政策。
(五)實施積分落戶制度
貫徹執行好本市積分落戶政策,建立政策實施會商和聯動審核機制,規範操作流程,按照總量控制、公開透明、有序辦理、公平公正的原則,有序推進長期在京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落戶工作。
(六)完善人才落戶政策
適應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需要,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引進政策,健全高層次人才、緊缺急需人才落戶制度,吸引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在京創新創業。
三、創新人口服務管理
(七)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
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體現戶籍制度的人口登記管理功能。建立與統一城鄉戶口登記制度相適應的教育、衛生計生、就業、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統計制度。
(八)實施居住證制度
貫徹執行好本市居住證制度,符合條件的外地戶籍來京人員,可以到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或者公安機關委托的來京人員社區登記服務機構申領《北京市居住證》。建立健全以居住證為載體的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提供機制。
(九)健全人口信息管理制度
統籌整合各部門人口數據,加快建設全市實有人口和常住人口動態監測平臺,為城市管理和人口調控提供支撐。分類完善勞動就業、教育、收入、社保、房產、信 用、衛生計生、稅務、婚姻、民族等信息系統,逐步實現跨部門信息整合和共享。加強各區及街道(鄉鎮)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管理辦公室建設,強化流動人口信息 采集和登記工作,提高流動人口服務管理能力和水平。
四、保障合法權益
(十)完善農村產權制度
加快推進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依法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維護集體經濟組織和成員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產權流轉交易服務體系,推動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公開、公正、規範運行。
(十一)穩步擴大基本公共服務覆蓋面
進一步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優化基本公共服務布局,提升基本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居住證持有人依法享有勞動就業、參加社會保險、繳存提取和使 用住房公積金等權利,按照規定享有義務教育、基本公共就業、基本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公共文化體育、法律援助等基本公共服務。積極創造條件,穩步擴大居住 證持有人享有的公共服務範圍,並逐步提高服務標準。
(十二)加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財力保障
完善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公共財政體系,合理劃分市級事權、市與區共同事權和區級事權,建立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根據各區功能定位、資源環 境承載能力、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稟賦、人口總量和密度等,充分考慮人均占有資源情況,完善一般性轉移支付分配政策,推動各區均衡發展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 化。
五、切實抓好組織實施
(十三)強化組織領導
充分發揮本市戶籍制度改革工作協調小組作用,統籌協調解決改革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市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抓緊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市發展改革委、市公安局要加強跟蹤評估和督查指導。
(十四)加強宣傳引導
戶籍制度改革政策性強,社會關註程度高,各區政府、市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宣傳引導,準確解讀戶籍制度改革及相關配套政策,合理引導社會預期,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廣泛凝聚共識,為做好戶籍制度改革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6年9月8日
3樓提及
可否講埋結果? 有點興趣
4樓提及誰?有那麼好?我父母的朋友在附近住,被某發展商收購了,好似400萬。足夠在同區另覓居所
最後高兩百萬買了
6樓提及4樓提及誰?有那麼好?我父母的朋友在附近住,被某發展商收購了,好似400萬。足夠在同區另覓居所
最後高兩百萬買了
7樓提及舊樓+無學識的老人家,經常開業主大會都沒有人出席,要洗樓才夠數,很難團結整個大廈......
你睇佢post果段片....''
幾好睇...最好團結到大廈d人...可以爭取更大利益!!!
8樓提及6樓提及4樓提及誰?有那麼好?我父母的朋友在附近住,被某發展商收購了,好似400萬。足夠在同區另覓居所
最後高兩百萬買了
電視那個人
10樓提及8樓提及6樓提及4樓提及誰?有那麼好?我父母的朋友在附近住,被某發展商收購了,好似400萬。足夠在同區另覓居所
最後高兩百萬買了
電視那個人
我想是因為那人有女兒幫忙,田生已經收了大部份業權,為免麻煩而加錢送瘟神。
我附近的屎尿屋聞說收購價只有$2000一呎,平均單位只是100萬左右......
11樓提及
都係呢句, 你想同佢有一摶之力,
最起碼你唔可以住係個度
14樓提及
其實最好還是一齊傾好,一套過賣晒,萬勿立刻接受出價
15樓提及
田生絕少會肯出價買的, 佢多數鐘意俾份樓的I KILL U LATER 你簽
17樓提及14樓提及
其實最好還是一齊傾好,一套過賣晒,萬勿立刻接受出價
我不知道為何片中後段那個人有本事知道是那個發展商才是他們大廈的最終買家,能繞過田生來進步集體交易。我到現在都不知道田生是試價還是真的有財團對我大廈有興趣
18樓提及
昨晚數了欠交管理費的住戶數量,暫時有十多戶沒交管理費。
記得田生發信是七八月的時間,而約有六戶是在去年10~11月開始欠交管理費........
20樓提及但田生不是現階段的買家嗎?我以為它是先收了8~9成業權,才賣給幕後買家。如果未到最後階查冊應該只能查到田生的名字,應該查不到幕後買家吧?17樓提及14樓提及
其實最好還是一齊傾好,一套過賣晒,萬勿立刻接受出價
我不知道為何片中後段那個人有本事知道是那個發展商才是他們大廈的最終買家,能繞過田生來進步集體交易。我到現在都不知道田生是試價還是真的有財團對我大廈有興趣
查冊囉,十蚊雞去田土廳查一個,又可以網上畀錢,有幾難
21樓提及18樓提及
昨晚數了欠交管理費的住戶數量,暫時有十多戶沒交管理費。
記得田生發信是七八月的時間,而約有六戶是在去年10~11月開始欠交管理費........
真是要小心D,有機會就要找傳媒幫忙
23樓提及20樓提及但田生不是現階段的買家嗎?我以為它是先收了8~9成業權,才賣給幕後買家。如果未到最後階查冊應該只能查到田生的名字,應該查不到幕後買家吧?17樓提及14樓提及
其實最好還是一齊傾好,一套過賣晒,萬勿立刻接受出價
我不知道為何片中後段那個人有本事知道是那個發展商才是他們大廈的最終買家,能繞過田生來進步集體交易。我到現在都不知道田生是試價還是真的有財團對我大廈有興趣
查冊囉,十蚊雞去田土廳查一個,又可以網上畀錢,有幾難
給了大訂,但訂一個特長成交期,查冊結果應該是原業主或田生的名字吧!
25樓提及明白,我想了解一下,查冊時可不可以sort 最近成交的單位來查冊呢?還是只可以查指定單位呢?因為我試過用中原網站來查我大廈的交易紀錄,最近的成交是大半年前的(只有一個單位是去年10月份成交),跟管理費觀察有點不同。記得中原的資料也是從土地註冊處來的,雖然不知道買賣雙方的資料,但知道成交日期。23樓提及20樓提及但田生不是現階段的買家嗎?我以為它是先收了8~9成業權,才賣給幕後買家。如果未到最後階查冊應該只能查到田生的名字,應該查不到幕後買家吧?17樓提及14樓提及
其實最好還是一齊傾好,一套過賣晒,萬勿立刻接受出價
我不知道為何片中後段那個人有本事知道是那個發展商才是他們大廈的最終買家,能繞過田生來進步集體交易。我到現在都不知道田生是試價還是真的有財團對我大廈有興趣
查冊囉,十蚊雞去田土廳查一個,又可以網上畀錢,有幾難
給了大訂,但訂一個特長成交期,查冊結果應該是原業主或田生的名字吧!
雖然田生是中間人,你知道田生買緊,是咪已經夠料呢...
26樓提及25樓提及明白,我想了解一下,查冊時可不可以sort 最近成交的單位來查冊呢?還是只可以查指定單位呢?因為我試過用中原網站來查我大廈的交易紀錄,最近的成交是大半年前的(只有一個單位是去年10月份成交),跟管理費觀察有點不同。記得中原的資料也是從土地註冊處來的,雖然不知道買賣雙方的資料,但知道成交日期。23樓提及20樓提及但田生不是現階段的買家嗎?我以為它是先收了8~9成業權,才賣給幕後買家。如果未到最後階查冊應該只能查到田生的名字,應該查不到幕後買家吧?17樓提及14樓提及
其實最好還是一齊傾好,一套過賣晒,萬勿立刻接受出價
我不知道為何片中後段那個人有本事知道是那個發展商才是他們大廈的最終買家,能繞過田生來進步集體交易。我到現在都不知道田生是試價還是真的有財團對我大廈有興趣
查冊囉,十蚊雞去田土廳查一個,又可以網上畀錢,有幾難
給了大訂,但訂一個特長成交期,查冊結果應該是原業主或田生的名字吧!
雖然田生是中間人,你知道田生買緊,是咪已經夠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