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鋼鐵大廠第二代挾中國成功經驗回攻台灣 不當「鋼鐵人」 侯尊中要拚兩岸商旅王

2011-9-29  TWM




擁有鋼鐵世家光環的侯尊中,憑藉敏銳的生意頭腦投身飯店業,他緊抓中國政策風向球,以高貴不貴的價格定位,創造八○%的平均住房率,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商務 旅館市場殺出一條血路。

撰文‧梁任瑋

「跨年的時候,不用到信義計畫區人擠人,躺在浴缸就可以欣賞一○一煙火。」站在台北市南京東路華航大樓還在裝潢的客房內,富驛酒店集團董事長侯尊中指著落 地窗外的高樓層景觀,露出自信的笑容。

「簡單講,我賣的是五星級體驗,三星級的價格!」侯尊中滑開客房牆上的玻璃門說,「你看,液晶電視不看的時候可以藏在櫃子裡,才不會破壞美感。」為了營造 出都會商旅的氛圍,每晚定價僅三千元的客房,在設計上大量使用對比強烈的黑、紅色調,搭配暗棕色系地毯,讓人彷彿置身時尚夜店。

對飯店設計很有想法的侯尊中,在台灣飯店業是新面孔,但他在中國卻早已闖出名號,在兩岸擁有二十萬名會員、三十七家商務酒店、年營收四.五億元、獲利六千 萬元的規模,成為「血統」最純正的通路概念股,九月十三日興櫃股價已高達一○四元。

侯尊中,這位四十六歲的時尚商旅大亨,除了連鎖商務旅館董事長職稱外,鮮少人知道,他是國內鋼鐵大廠東和鋼鐵的第二代。

年輕創業慘賠 轉型服務業侯尊中的伯父是東和鋼鐵創辦人之一侯政廷,父親侯清波也曾在民國六○年代東和鋼鐵上市前,在第一線掌管開發、銷售業務,現任董事長侯貞雄是侯尊 中的堂叔。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美國南加大資訊研究所畢業後,沒有回台進入家族企業,反而選擇到當時才開放經濟改革的中國創業。

「我十九歲就在美國開公司,還在念大學就開始當老闆。」從小就很有生意頭腦的侯尊中,大學念的是電腦,大三時與同學在美國成立Microstar、 Infinity兩個電腦品牌,「那時候賣一台賺一台,百分之百的利潤,但不敵康柏電腦的低價競爭,最後擺脫不了虧損,只好轉型為資訊服務公司。」提起年 少時的創業過程,侯尊中對自己的評價是,「年輕氣盛、不信邪!」當時不到二十五歲的他,還沒領悟「再大的公司都不敵景氣循環」的道理,雖然年紀輕輕就賺到 人生第一桶金,卻也因未做好避險措施,加上貿然投資美國房地產套牢,慘賠兩百萬美元。

二十七歲研究所畢業後,侯尊中看準中國市場的潛力,他刻意避開台商多的東莞、深圳,選擇在天津設電腦工廠,搶攻內銷市場。沒想到,電腦業景氣循環太快,電 腦報價一周一變,工廠出貨不及,公司還沒做起來就收攤。

接著,他與朋友以創投基金模式,繼續征戰科技業。這段時間因父親支持,侯尊中開始深入研究景氣循環、產業動態。「父親支持我創業,每當遇到難關,我爸爸給 我很大的幫助。」不過,創投畢竟是個「無根」的行業,讓侯尊中轉入服務業的轉捩點,是搭上二○○四年中國開放外商服務業政策列車。

當時中國消費市場崛起,給了侯尊中切入商務酒店品牌的機會,但沒有旅館經驗的他,一開始找尋合作夥伴並不順遂。「當時找了幾家本土知名酒店集團合作,結果 最後他們都想自己在中國做。」侯尊中笑著說,危機就是轉機,後來他引進新加坡上市公司四星級酒店富麗華,導入商旅管理和服務標準,才順利在中端商務旅館市 場卡位。

「我們起步的時間早,鎖定品味較高,而且競爭較少的商旅市場,成為富驛最大的競爭優勢。」侯尊中說,過去中國酒店市場的主流是五星級酒店領軍,但價格較 高,並非一般大眾住得起;相對的,M型市場的另一端,是一九九○年代末大量出現的經濟型酒店,雖然有基本客源,但卻忽視中國人的住房經驗、品味與收入都在 成長,簡陋且千篇一律的空間已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只能固守逐漸萎縮的低端市場。

「實用」又「時尚」打出口碑○二年在北京中關村成立第一家富驛酒店,開幕後一炮而紅,「因為中關村的科技業商務人士多,住宿需求強勁,住房率經常超過一 ○○%!」首戰告捷,侯尊中加速在中國複製據點,五年內陸續在北京、上海、蘇州、石家庄四個主要城市開設十家飯店。

「我觀察過,商務人士不需要那些華而不實的高星級酒店設備,但像七天、如家這種連鎖經濟型飯店房間小、走道窄,行李拖進去沒地方放,所以我們不但放大標準 房面積,讓每一間房間配有免費無線上網、液晶電視、彈簧床墊,做出市場區隔。」長期在創投業的投資訓練,養成侯尊中精算投資報酬率的個性,他把標準房面積 定為二十四平方公尺(約七.三坪),每間裝潢費用不超過人民幣八萬元,以「實用」又「時尚」在商旅市場打出口碑。

很快地,富驛時尚酒店在市場和業界打出名號,成為中國時尚商旅第一品牌,平均住房率高達八○%,挾著中國成功經驗,侯尊中興起衣錦榮歸的念頭。

「回台上櫃是最快建立品牌知名度的方法。」去年初富驛回台上興櫃,今年九月底台灣富驛時尚酒店將開幕。侯尊中分析,台灣旅館業不景氣十幾年,只有汽車旅館 生意好,但這兩、三年,陸客商機成為旅館業救命仙丹,以富驛在大陸的知名度,不怕沒有機會。

目前正在裝潢趕工的台灣富驛時尚酒店,原是占地二二六二坪的南京東路華航辦公室,去年初華航搬到桃園機場,侯尊中馬上簽下十五年長約,改裝成客房量一八○ 間的時尚旅館,預計在五年內成本就可回收。

從一位飯店業門外漢變成中國時尚商旅教父,沒有承襲家業、成為「鋼鐵人」的侯尊中,正以軟實力、硬底子打造出屬於自己的商旅王國。

侯尊中

出生:1965年

現職:富驛酒店集團董事長經歷:美國BNI集團董事長、北京華源科技協會創辦人、中經合集團非執行董事學歷:南加州大學資訊研究所

家庭:已婚

富驛酒店集團

成立:2002年

負責人:侯尊中

資本額:2.69億元

主要業務:客房服務收入

據點:中國36家、台北1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840

張永:生態文明領域中要側重綠色科技的報道

“媒體今後在生態文明領域應更側重綠色科技的報道,綠色科技報道在所有報道中具有關鍵性作用。”這是《哈佛中國評論》創始主編張永提出的一個觀點。

在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2016年年會的“生態文明與新媒體責任”主題論壇上,張永認為,生態文明最終要建成還是要靠科技的創新,將來我們建設生態文明,不管是綠色經濟、包容性社會、環境生態安全,還是“天人合一”價值觀,沒有科技上的突破,是不可能真正做到的。

那麽在綠色科技方面,媒體又該側重去報道哪些領域。張永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生態文明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相輔相成,而第三次科技革命最核心的領域,首先是新能源,其次是新材料和信息通信,在這個基礎上再有人工智能與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與智慧交通,這是一個體系,這些都是綠色科技報道的主體。

“新能源是所有科技領域里最重要的,因為中國大氣汙染核心的原因就是煤的燃燒,到現在為止,我們的能源結構中72%左右的能源基本上還是靠煤炭,清潔煤的技術不解決的話,空氣汙染的問題就不可能真正解決。”張永提到,核聚變研究一旦成功,能實現持續發電,那麽全球的能源問題就能解決。但這個研究是個長期的過程,根據最樂觀的估計,可能也要到2030年左右。一旦能源的關鍵技術突破了,很多大氣汙染的問題就能真正解決了。

再則是水的問題。現在中國地表水和地下水非常嚴重,特別是地下水,汙染的解決不在於在哪個國家,實行哪種制度,最終還是靠化學和物理的東西來突破,現在全球還沒有找到好的辦法。

還有土壤重金屬汙染的問題。靠我們現在的技術還不能真正地把土壤中所有的重金屬去掉。因而,科技的研究與發展對解決整個環境生態問題至關重要。

張永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相關的報道,不管是基礎科學、應用技術的突破,還是技術應用到具體的產業和城市來解決具體產業和城市發展的問題,這些一定要作為媒體報道將來聚焦的重點。

貴州是產煤大省,十年前貴陽的空氣比現在差很多,當時主要也是因為煤的使用。現在這里的空氣質量能得到改善,一個是天然氣的應用越來越多,二是煤的發電和取暖在技術上的改善,三是替代能源使用的比重在逐步加大,四是遷走了一些高汙染的行業。另外,貴陽空氣質量能明顯改善也得益於這里人口少。

而像北京這些特大城市,不僅人口密度高,交通結構也是一大詬病,還被河北汙染嚴重的城市包圍,空氣質量的改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東京人口密度同樣也高,但空氣汙染卻不像北京那麽嚴重。張永告訴記者,這與其能源結構、道路交通的規劃,包括交通管網的建設有很大的關系。“因而,技術與管理的結合才能解決很多城市基本的環境問題,所以現在提“智能城市”、“智慧交通”,但要實現智能城市和智能交通,關鍵還是靠技術。比如智能交通,要實時監控、實時引導全靠技術,因為其核心是運算的問題。”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0408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