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地产资金链崩盘寓言:中富跌倒,无人吃饱
http://www.21cbh.com/HTML/2011-10-15/4MMDcwXzM3MTc4Mg.html
在近期鄂尔多斯的饭局中,谈论得最多的就是高利贷问题。
一位小贷公司人士称,他几乎天天都会听到新的事情发生:“今天听说有一对夫妻欠多少亿被抓起来了,昨天听说一个人欠13亿元自首了,大前天听说有人跑路了……”
有时候这些传言有名有姓,有时候情节则模糊不清。而若不是事关己身,几乎没有人去关心事情的真假。
今年下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发生多起高利贷崩盘事件,多名涉足高利贷者因资金链断裂而逃跑甚至自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戚聿东认为,目前我国部分地区民间高利贷愈演愈烈,风险逐步加大,如不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有可能引发部分地区的金融问题。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的一个飞行安全法则。
套用在当前的鄂尔多斯,这一法则亦揭示出某种真实。
风暴边缘的鄂尔多斯,正陷入与温州版本不同的地产借贷恐慌。故事不乏细节,问题是,惶恐将如何演变?
中富跌倒
“几乎所有的高利贷都和房地产有关。”鄂尔多斯一名当地企业家告诉记者,“中富公司的事情是鄂尔多斯民间借贷危机的典型代表。”
9月24日,鄂尔多斯市中富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富”)法定代表人王金福自杀身亡(详见本报10月13日报道《鄂尔多斯地产商自杀:中富两套方案 清偿3.2亿债务》),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还不起高利贷是其自杀的重要原因。
中富公司的数据显示,公司于2008年投资开发“国电富兴园小区”项目,工程总造价约1.93亿元,在经营过程中一直没有获得银行贷款,而是通过高利贷融资2.63亿元。
一名债权人告诉记者,中富的利息为每个月3分(3%),3个月一结。一直以来,中富的还款非常准时,因此她又从别人处借钱放到中富,至今投入中富的资金已达2000万。
因为从银行无法获得贷款,从民间借的高息进行房地产开发是鄂尔多斯许多房地产商的做法。
根据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参与完成的鄂尔多斯《中国民间资本投资研究报告》,截至今年2月底,鄂尔多斯银行系统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59.7亿元。在360.7亿元的投资规模中,仅占到不到16.55%。在鄂尔多斯,房地产开发资金主要来自于民间借贷。
“在鄂尔多斯市,每一个房地产项目都要向民间资本借钱,一般是40%-50%的资金来自民间资本,有些楼盘甚至所有资金都来自民间资本。”戚聿东介绍。
中富正是其中典型,2.63亿借款大多用于支付1.37亿工程款以及利息。
这 无疑是一个危险的决定。杠杆融资是房地产开发模式中的重要部分,如果从银行获得房地产开发贷款,利率不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进行有限上浮。今年中,鄂尔多斯 一家房地产商告诉记者,银行利率普遍上浮20%以上,甚至达到50%,但即使这样,年利率也不过10%左右。而民间借贷年利率一般在30%以上,甚至更 高。
但随着今年信贷政策紧缩,各大银行纷纷收紧贷款。华夏银行鄂尔多斯分行的一名员工透露,起初银行还能对部分房地产项目提供2亿元的贷款,大约也能占其开发资金的60%左右,现在已经停止向房地产项目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
目前鄂尔多斯的民间拆解利率已经达到月息3分5(年利率42%),甚至5
分(年利率60%),而且很难借到钱。
按 照月息3分计算,2.63亿借款每个月要支付的利息为789万元。“仅支付利息的压力就非常大。”一名鄂尔多斯房地产商表示。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对于很多 房地产商来说,压在他们身上最重的石头,不是楼盘积压,而是高额的还款利息,很多人无奈之下再借高利贷用于还息,从而进一步扩大风险。
在企业资金周转不足时,通过民间借贷方式周转本无可厚非,但鄂尔多斯房地产企业的危险在于将短期借贷长期化。例如中富公司,一名债权人告诉记者,她从前年开始以3分利息借给公司钱,直到出事前一直按期收取利息。
一位投资集团负责人毫不避讳:“他们(房地产商)从我手里借到钱,肯定是反手就用来支付借贷利息,这样的风险太大了。”
借贷无门
中富“国电富兴园小区”项目的总建筑面积107870.65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80001.98平方米,商业用房面积22925.46平方米,其中住宅项目于2010年开盘销售,已经收回首付款817.053万元,尚有约1.5亿应收贷款。
记者从中富公司了解到,1.5亿应收贷款均为住户的银行按揭贷款。
在房地产开发模式中,用销售收入支持工程继续施工是资金链上的重要一环。在鄂尔多斯,购房者在买房时支付30%的首付款,剩余70%从银行办理按揭贷款。银行贷款一次性支付给开发商,然后由购房者分期还给银行。
一名当地商业银行人士介绍,该行对购房者在没有房地产公司担保的情况下不会发放按揭贷款,即使是能发放,资金也非常有限。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在银行用房屋办理抵押贷款也很困难。
实际上,按揭贷款是售房收入的大头,无法获得按揭贷款大大增加了房地产商的资金压力。
一名当地从事过房地产开发的人士告诉记者,在销售时,会和购房者签订一份协议,由房地产公司负责办理银行按揭贷款,并申明如果按揭办理不下来可退房。
但今年以来已经发生多起按揭贷款无法办理事项,房地产商也不愿意退房。
“我去找开发商,他说,好不容易卖出去一套,怎么可能退呢!”一名受购房者委托与开发商理论的当地媒体记者说。
此外,银行的开发贷也全面收紧,使得房地产商无论在开发的前期、中期或者后期,都面临资金困难。
一名当地中型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部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今年以来一直在多方筹集资金。但当地的小额贷款公司已经借不到钱了,正在打听通过信托公司或者房地产基金的方式融资。
鄂尔多斯地产资金链崩盘寓言
鄂尔多斯融源泰小额贷款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房地产商在公司放款的“黑名单”中,因为公司与银行有协议,银行部门在协议里明确规定不许给房地产项目提供资金。
根据相关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吸收存款,只能用自有资金放贷,但可以从银行获得不超过自有资金50%比例的银行贷款用于经营。
该小贷公司工作人员透露,除了协议上规定的条款以外,银监局和金融办还会不定期的到公司检查,防止小额贷款公司擅自向房地产项目提供资金。
另外据鄂尔多斯当地媒体的调查,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从来没有“给房地产项目贷款”的业务。一名小贷公司人士表示,小额贷款公司提供的贷款都是短期的,而房地产的资金回笼却是长期的,并不匹配。
而且记者从多家小贷公司了解到,今年公司资金非常紧张,早就无钱可贷。“我还想贷款呢,你告诉我哪里可以借到钱。”一家小贷公司负责人半开玩笑地说。
当地的很多民间借贷人也对房地产亮起了红灯,虽然这曾经是他们重要的放款对象。
一名当地投资公司经理说,许多熟人希望从他这里借钱,但他最后的选择只能是一声对不起。“我们不得不谨慎。而且现在房子很难卖得动,资金流回不来,放出去的这些钱肯定不知道何年何月能收回了。”
多位当地人士告诉记者,人们已经纷纷开始往回要债,尤其是借钱给房地产商的。“人们心里都清楚,钱放到哪里去了,还不是房地产?现在只有能源企业还能借到些钱。”
房市,繁华不再
资足抵债但现金流严重不足,是许多房地产商的现状。
目前中富公司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根据中富公司评估,资产为4.91亿元,负债2.63亿元,资产负债率约为53%。
但一分钱难倒好汉,2011年以来,鄂尔多斯的房地产已陷滞销状态。
根据鄂尔多斯地税局数据,2011年上半年鄂尔多斯市房地产税收入约4.2万元,同比增长28%;2010年上半年税收收入约3.04万元,同比增长68%。
两相对比,2011年房地产税收收入的增幅大幅度下降。而且业内人士介绍,今年上半年的4.2亿税收中可能有一部分是去年销售的房子,今年下半年房产税的增速可能更低。
鄂尔多斯的房地产早已显现泡沫。
据一家地产调查机构的调查,鄂尔多斯平均每人拥有房屋2.7套。一个三口之家的房屋拥有数量多者达到七八套。
据 鄂尔多斯当地媒体报道,全市共有房地产企业442家,几乎每一个能源企业均有房地产开发业务。2010年,鄂尔多斯房地产开发实际施工面积2696万平方 米,但鄂尔多斯各旗镇总人口才160万,市区人口逾65万。如果按照65万人口计算,仅2010年施工的房产就够为每个人提供41平米的住房。
而且还有房地产商,包括外地房地产商在不断进入鄂尔多斯。滞销之中,房价纷纷下跌,而降价成为许多房地产商的选择。
一名当地人士告诉记者,自己的房子去年价格在9000元每平米,而今年这一地区新房价格不过8000元每平米。
另据一名长期观察鄂尔多斯房地产人士的观察,今年以来房地产早已有价无市,打折促销不断。“最典型的是绿城项目。”这位房地产观察人士说。
他提到的是位于乌兰木伦河畔的城投绿城?成园项目。该项目宣传册介绍,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6900元。但这一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区CBD,是鄂尔多斯令人瞩目的豪宅之一。6900元的价格不仅开创了鄂尔多斯销售价格的新低,也远远低于部分中低端地产的价格。
据 当地人介绍,2005年时鄂尔多斯房地产的均价在每平方米1000元左右,2006年时大约在1500元,到2007年时均价达到了5000多元,平均涨 幅约3倍。而2009年时,房价再次大幅度上涨,达到7000-8000元左右,2010年房价小幅上涨,普遍涨幅为600-700元,当时,一些高档住 宅或商业地产售价已达到2万-3万每平米。
绿城内部人士介绍,一定程度上,6900元/平米的价格已经低于成本价,但即使是如此低的价格,开盘销售后还要推出优惠,最低折扣将能达到9折。
国内豪宅开发商星河湾在鄂尔多斯则采取了令人叹为观止的营销手段。“星河湾请了四个销售代理公司,包下鄂尔多斯的多家酒店,几乎天天请人吃饭。”前述房地产观察人士介绍,他笑称:“在鄂尔多斯几乎所有有钱人应该都吃过星河湾的饭。”
据了解,星河湾在鄂尔多斯拥有约500名营销人员,楼盘每星期都有宴会或者其他形式的活动,来邀请消费者参加。此外,公司不惜血本在各大媒体投放广告,就连鄂尔多斯的机票上也被攻占。公司还准备包机邀请客户到广州星河湾参观旅游,费用全部由公司承担。
然 而即使这样,星河湾的销售业绩也并不理想。据星河湾销售人员透露,星河湾目前成交量将近200套,但大部分只是交了定金,并未签约。如果按照价格每平方米 2万计算(实际价格折后不到2万),200套住房的销售量大约20亿元,而星河湾进入鄂尔多斯市市场时,宣称的目标是开盘百亿。
2009年,星河湾在上海浦东的项目开盘首日创造了“6小时40亿”的奇迹,2010年在太原的项目开盘首日认购金额又超过上海。
星河湾的营销方式和销售境况,在今年的鄂尔多斯各大楼盘中并不少见,比如伊泰?华府世家在开盘首日也举行了大型的开盘活动,而等待时机开盘的泰悦府,目前239套房,也才内部陆续认购了20余套,不足供应量的十分之一。
一些本土开发商在万般无奈之下,把项目的开盘日期一推再推。今年以来,鄂尔多斯的开盘项目寥寥无几。
犹疑的信心
在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体系中,信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鄂尔多斯人朴实,和其他地方不一样。”一位鄂尔多斯人告诉记者。他给记者看了一张“传说中”的“白条”。据说,在鄂尔多斯当地借钱只需要在一张卷烟那么宽的纸上写个借条,关系好的连条子也不用写。
记者看到的这张借条约手掌大小,用印刷体打印了“债权人”“借款金额”“借款利率”几个字,每个词后面手写了对应的信息,在借款金额、借款利率的数字上还盖上了红指印。
纸条下方是借款人的签名,以及一条关于利息的详细说明。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利息是3分,但对于借款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付息时间并未作出说明。
“这张条子可能是长期借款,所以没有写这些。”另一位当地高利贷放款人告诉记者。他说,这样的条子很常见,也有一些比较规范的,会对借款的起止时间、本金和利息的结算方式作出规定。记者了解到,一些借条上还会写上如果利息和本金偿还不了时的处理方式。
虽然说信任是关键,但许多鄂尔多斯人正在将借条转成正规合同。记者所看到借条的主人,在当日下午打印出一份三页的借贷合同样本,并打算让所有打条子的借款者重新签订合同。
当记者询问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时,该人士表示合同总要正式些,而且如果遇到纠纷,条子的利息超过法定利率4倍的部分得不到保护,但是如果是借款合同,合同中对利息有约定则会受到保护。
这位借款者表示对当地借贷环境有信心,但仍忍不住抱怨:“鄂尔多斯老板们能不能站出来,不要不接电话?”
他认为,大多数当地借款人有一定的实力,即使是不见了也只是为了躲债,并非跑路,而且资产也足够偿债。有一位他借给资金的借款人资金链发生问题,但是该人士拥有四五辆路虎汽车。“随便卖一辆也是好几百万,不会有问题的。”
但是,他认为,很多老板为了躲债不接电话,甚至逃走,很令人气愤。“接个电话也好啊。都是熟人,没有钱也不会硬逼的。”而对于中富地产的做法,他认为是比较负责任的。
在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体系中,大多数钱是借给熟人,或者通过熟人作为中介,具有天然的信任关系。一名已经多日拿不到利息的债权人告诉记者:“我很信任他(欠债人),所以我不会去催他。如果我把钱从他那里拿回来,别人听说了可能也会来讨,他的资金链就会出问题。”
另一位债权人则表示:“我很信任他,但是如果别人找他要钱,我会担心要晚了钱拿不回来,也会去要钱。”这位债权人认为,现在的市场资金紧张,和债权人纷纷收回贷款有关。
“现在大家都不敢往外放了。除非是资源类的借款,才有人放,利息不过一个月1分5左右。其他的哪怕是5分的利息也不敢借出去,大家都宁愿少得利息但要保险些。”
一名接近银行的人士告诉记者,因为普遍收贷,近期鄂尔多斯各银行的存款直线上升。
鄂尔多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对未来抱有的希望是民间借贷市场的稳定剂。
但 记者听说,过去鄂尔多斯也不乏骗贷事件。“一个人拿了几百万元,买了两辆好车,租一个好办公室,开着车去借钱,别人一看他的装备就同意借了几个亿。结果这 个人一转身就跑了。”当地人描述。而曾经发生的真实事件是,一个借款人用几十万在北京租了三天的办公室,然后从鄂尔多斯骗走了几个亿。
“现在不催债还是因为觉得有希望,如果没有信心真的到了需要撕破脸皮的时候,还是要撕破。”一名当地放贷者表示。
一些贷款的担保者也因此受到了损失。因为借款人还不了,王强(化名)作为担保者支付了230万。
正如之前提到的一家知名酒店的做法,当地债权人和债务人协商,宽限债务时间,或降低利息、将债权转成股份或者用房产代偿,都是较好的解决方式。
谁最可能出问题?
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市场错综复杂。
“你借我的钱,我借你的钱,谁都算不清。说不定在大街上碰到一个人,就有借贷关系。”鄂尔多斯一位文化界人士介绍。
在错综复杂的借贷关系中,可以简单地将借贷人分成有实体公司的借贷人以及中介人,借贷公司分为单一的房地产公司和有其他产业的房地产公司。
“出问题的人大部分都是倒来倒去的人,没有自己的公司。”一名鄂尔多斯民间借贷者告诉记者。这些人在放出去的款收不回来时,便没有钱支付借款的利息,从而发生资金链断裂。
比如记者在中富公司遇到的一位债权人,她借给中富公司的两千万中只有几十万是自己的,其他均为从亲戚、朋友处以2分或者2分5的月息借得,再放给中富公司,角色主要是资金中介。
此 外,一些人把从银行获得的贷款用于放贷。“我一个朋友买车,从银行贷了几十万,转手就借出去了。”一名当地人介绍。购房后办理按揭贷款,把节余资金用于放 贷,然后用高利贷利息支付房款的现象也非常常见。“这里人买房肯定是按揭的,省下来的钱放出去足够支付利息。但如果高利贷市场出问题,还房贷的钱也没有 了。”前述人士介绍。
2010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发生多起高利贷崩盘事件,其中资金上亿的案件包括众博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老板梅良玉一案、金亿泰汽贸担保公司总经理祁有庆一案和苏叶女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等。
有实体公司的企业,处境相对好一些。
记者在鄂尔多斯市时,曾听说当地一家知名酒店发生资金链问题,于是老总包了一辆汽车,请所有的债权人到酒店吃饭,告知债权人自己的情况,并表示,如果大家都来要债那么公司只能破产,或者大家可以缓一缓或选择成为公司的股东。
鄂尔多斯近期出现了不少“抵债房”,即一些还不起钱的房地产开发商用房子来抵债。比如中富公司公布了详细的房屋建筑图以及不同资产的市场价,作为偿债资产。记者还听说了其他多处抵债房。
“和债权人协商,或用房子抵债的做法都很常见。”一位房地产人士评述。一位建筑施工人员则称,今年由于楼市不好,许多地产商都希望用房子来抵建筑款,如果不要房子,建筑款项只能欠着。
不过债权人大多不满意抵债房的定价,希望打折。有时候,为了尽快回笼资金,房地产商也会“割肉”。
记者听说位于鄂尔多斯第五小学附近的一个楼盘,原价7000元左右每平方米,现在抵债价格只有约3500元。另一位房地产人士表示,知道这处房产要抵债,但认为价格不太可能如此之低。“应该是有一些条件,比如
一次性付款是一个价格,多次付款价格则高一些。或者最低的楼层是3500元,每高一层往上加价。也有可能3500元是起拍底价,实际拍卖价格高一些。”这位人士推测。
中富公司在估价时,把18000元每平方米的底商价格折为16000元,而且在债权人的要求下,对价格再次进行了85折。
也因此,很多鄂尔多斯人并不是很恐慌。“房子还在那里,最坏的打算就是拿房子。”一名鄂尔多斯人说。他认为,虽然鄂尔多斯房价有泡沫,但也有一定的刚性需求,而且外来人口逐年增多,房地产只是遭遇暂时的寒冬。
此外,拿地的时间不同,企业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前几年拿地的企业问题应该不大,出问题的企业大多数是在近两年拿地的。”一位鄂尔多斯当地放贷人员表示。近两年,鄂尔多斯地价飞涨。
但对于没有实业的借贷中间人,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将没有任何东西给债权人,因此出现“跑路”或自杀等事件。有实体的公司境况好于借贷中间人,而有多种资产的房地产公司又好于单纯的房地产公司。
中富公司的另一位股东郝小军还经营着一家煤炭运输公司,中富公司负责处理债权人事务的人士告诉记者,郝小军已经从煤炭运输公司中拿出1000万元,准备用于解决中富公司的问题。
在当地,许多房地产开发商同时也经营煤矿或者酒店等产业,其他产业的资金可以为房地产暂时输血。
“出问题的不会有大企业。因为大企业除了房地产,肯定还有其他产业作为支撑。”一名市场乐观人士称。
不过也有市场悲观者。“问题一天比一天严重,不知道危机什么时候会爆发。”一名小贷公司人士认为。
“麻木了。”有人说。“习惯了,大家对此都有预期。”一位接近司法部门的人说。
据了解,近期鄂尔多斯经侦支队尤为繁忙,常常加班,而所有和高利贷相关人士都被打了预防针,不得向外泄露任何和办案有关的信息。
政府在行动
危机中,很多人将目光转向政府。
中富公司希望政府给予部分费用减免,并且能帮助其向银行申请流动贷款,以及让银行发放购房者的按揭贷款。
许多借款人都寄希望于政府救市,并且认为,即使市政府不考虑,省自治区政府也会考虑这一问题。
今年下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政府多次组织企业家召开座谈会,并为企业协调银行贷款。在政府的协调下,部分企业的贷款已经得以延期。政府的另一个举措是,将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者进行监控,防止其外逃。此外,政府和当地的鄂尔多斯商会联合成立了担保公司。
中 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黄震建议,政府可以考虑四点措施。第一是要求借款人拿着借条到金融办或者公证机构对借条进行公证。公证者可以获得优先偿债权。 通过这一步骤可以摸清楚借贷情况。第二点是允许部分企业倒闭。“有的企业有投机冲动,要让有些人承受风险的惩罚。”第三点是不要轻易抓人,让借贷事件刑事 化,要尽量认定为是民间借贷违约。第四点是要设法鼓励民间资本尽量进入正规金融机构。
“如果作为刑事案件处理,企业会瘫痪,债权人更加没有信心。一些本来可以循环的资金链也断掉了。”黄震建议,“对于一部分还有潜力可挖的企业,可以重整秩序,通过债权人会议等进行债权重整,再从银行贷款。”
和记者攀谈的多位债权人也表达了这一意愿。“我们所有的努力目标是,不要进入司法程序。”中富公司负责债权处理的人士称。因为如果介入司法程序,就需要冻结公司资产,公司将无法运营。
为了安抚债权人,公司迅速列出两套解决方案,并对于愿意等待、领取现金的债权人承诺,在10月后将支付1分5的利息(1.5%月息)直到还款。
另一位债权人告诉记者,他的一个朋友去年以每亩40万元买了100亩土地,但是看到市场的资金情况后,并未开始开发,今年地的价格已经涨到了每亩120万。这位朋友现在欠了一些钱,但这位债权人认为,土地的价值足以抵债,但如果诉诸法院,法庭拍卖的结果可能低于市价。
吴英和石小红案件中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吴英一案中,根据媒体报道,吴英的本色集团在吴英被刑拘之前经营状况良好,而且到审判时,她的资产如果不是被非法没收和拍卖,不但能够偿还所有的债务,且吴英可能也已是坐拥价值数亿元资产的富豪。
但这需要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信任,以及债权人充分的还款意愿。
戚 聿东提出了五点建议,包括:适当调整偏紧的信贷政策,尤其是对中小企业不应一刀切紧缩贷款;加强对民间高利贷现象的政策规范和监管,将民间借贷特别是高利 贷行为纳入“体制内”一并管理和监管,不能因为超出银行贷款基准利率4倍以上不受法律保护为由,而对高利贷行为听之任之;严格控制银行和上市公司资金体外 循环现象;加强公众金融教育以及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综合服务体系,真正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多位参与借贷人士表示,希望媒体不要过度报道,将事情扩大引起市场恐慌。黄震则特别提出,要小心微博的放大效应。
但无论媒体是否报道,在鄂尔多斯当地各种传闻已经铺天盖地。“最坏的时候还没有到来。”当地一位投资业界人士表示。他介绍,每年年底时,房地产企业要结算工程款,而2010年初当地银行放出大量贷款,这意味着2012年初将是大量房地产企业还款大限。
“到年底问题会更严重。”该人士判断。
有 市场人士告诉记者,鄂尔多斯当地银行的贷款额度已经用完。而黄震认为,短期内中国的通胀形势不会改变,因此货币政策也不会改变,加之房地产调控政策,如果 放任正规金融机构对微小企业融资难无所作为,放任民间借贷的投机化倾向,鄂尔多斯民间借贷风险可能进一步积聚和扩大。
歐洲私募CVC套現連環局 珠海中富遭遇剝洋蔥
http://www.xcf.cn/ztlb/201211/t20121108_373328.htm珠海中富曾以優秀的業績引得資本青睞,但上市後其業績長期萎靡,債台日益高築。這與其前後兩任實際控制人的持續套現不無關係,尤其是2007年3月歐洲私募基金CVC以16.5億元高價入主後,上演了一場套現連續劇。
身為收購基金的CVC,在入場之時就撒下一張大網,不僅通過多層境外控股企業直接控制珠海中富,還通過BPI、BP(HK)等棋子悄然將珠海中富控股子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非上市的關聯企業納入囊中。此後,其開始施展「吸星大法」,左手借上市公司吸入巨額第三方資金,右手又借BP(HK)向上市公司反向高溢價出售無廠房的「寄居」公司,並借BPI擁有的珠海中富54家控股子公司的少數股份,從上市公司分得了與其持股比例不相稱的巨額紅利。在珠海中富業績下滑、收入遞減之時,BPI又把所持有的48家公司股份以8.8億元高溢價拋售給上市公司,令市場嘩然。如果這一交易成功,那麼CVC從珠海中富直接收回的資金超過14億元,而其所持上市公司股權尚從未減持。
CVC的兇猛套現,已引起監管機構的高度重視。而由於還持有珠海中富大量資產,它很可能在這個平台上再講一系列的新故事。
本刊主筆 楊智全/文
2012年9月8日,珠海中富(000659)罕見地批量拋出55條公告,欲以8.8億元、溢價50%收購旗下48家控股子公司分散在外的少數股東權益。這一消息引起市場軒然大波,諸多分析者認為,珠海中富控制人涉嫌掏空上市公司資產。作為監管機構的深交所也對事件高度關注,並對交易的必要性以及資產評估的合理性提出了質疑。
珠海中富,是為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在中國提供飲料灌裝的廠家,也是統一企業等諸多知名食品飲料企業的容器包裝提供商。它這筆交易的對手—飲料包裝投資有限公司(Beverage Packaging Investment Limited,簡稱BPI),和珠海中富屬於同門兄弟,二者同受亞洲瓶業公司(Asia Bottles Company limited,簡稱亞洲瓶業)控制。而此次交易的幕後推手,則是總部遠在倫敦的歐洲最大私募基金之一CVC資本(CVC Capital partners Group),它是站在複雜股權結構之上的珠海中富最終「掌舵人」(圖1)。

珠海中富上市之初,曾以優異的業績引得資本青睞,但近年來,其表現每況愈下,2011年以來,其淨資產收益率和銷售淨利潤率都已跌到2%以下。如果要完成此筆交易,珠海中富將面臨巨大資金壓力。雖然最近的2012年中報顯示,其賬面現金約有8億元,是近十多年來最「殷實」的一次,但事實上,為了獲取這些豐裕的頭寸,珠海中富在2012年上半年首次發行了11.8億元的公司債,為了進一步減輕資金壓力,其又在7月以上市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在國內幾乎所有的資產作抵押,向銀團申請了最大額度為20億元的3年期貸款。
在經濟環境低迷、自身利潤又非常微薄的情況下,珠海中富為何要破釜沉舟、逆市收購?要揭開這背後的故事,得先從CVC超高溢價入主珠海中富說起。
PE大鱷緣何高價入主?
CVC資本成立於1981年,最初隸屬於花旗集團,直到1993年才通過管理層收購獨立出來,現在花旗集團依然是其重要的機構投資者。CVC的PE業務聚焦於收購基金模式,截至目前,其在歐洲和北美完成的收購項目超過250個,在亞太超過30個,包括2012年5月以48.7億港元收購香港城市電訊(01137.HK)。自從其第一隻基金成立至今,在全部已變現的投資中,其年內部收益率達35.7%。
CVC旗下的亞太基金(CVC Capital partners Asia Limited)募資規模超過68億美元,中國是其尤為關注的地區。2006年5月,CVC即欲通過定向增發,以50億元投資成國內紙業龍頭晨鳴紙業(000488)第一大股東,但這一計劃最終終止,據報導,原因是CVC欲控制董事會,而商務部和國資委持謹慎態度。次年10月,CVC就成功入主珠海中富,並掌控董事會,成為A股中比較罕見的外資控盤上市企業的案例。
溢價收購之謎
2007年3月,珠海中富發佈公告,CVC通過全資控股公司亞洲瓶業向當時的珠海中富控制人—珠海中富工業集團(簡稱「中富集團」)購買了29%的珠海中富股權,對價為16.5億元。這一收購價折合每股8.27元,分別對應珠海中富2006年64倍和2007年69倍的市盈率,大大高出珠海中富3月19日停牌前6.84元的收盤價,也較其2006年底的每股淨資產2.82元溢價193%。
令人不解的是,從2005年10月股改一直到2006年末,珠海中富的股價一直在3元附近徘徊,2006年8月,在CVC表達投資意願時,其市值僅為22億元,29%對應的股權市值還沒有超過6.4億元。專長收購的CVC,為何以如此高價收購珠海中富股權?
事實上,29%股權只是CVC針對珠海中富及其關聯業務的整體收購計劃之冰山一角。
「天網」佈局
在中富集團多年的經營之下,珠海中富組織結構複雜而龐大,其下設數十家子公司(包括境外4家),珠海中富擁有這些子公司70%-75%的股權,其餘25%-30%的股權絕大部分則被香港眾成化纖原料有限公司(簡稱「香港眾成」)持有。此外,中富集團還控制著與珠海中富有密切業務往來的多家非上市企業,包括珠海市中富膠蓋、珠海市中富膠罐、珠海市中粵紙杯容器等(圖2)。
香港眾成、珠海中富及中富集團堪稱長期的「革命戰友」,早在珠海中富上市之初,它們就合資成立了不少中外合資企業,香港眾成通常在其中佔股25%-30%。此後,它們更是如影隨行,先後合作成立了廣州富粵容器、瀋陽中富瓶胚等數十家中外合資企業。
2007年3月,CVC通過旗下的亞太基金設立了多達4層的境外控制公司(圖1),最終由亞洲瓶業(香港)有限公司[Asia Bottles(HK) Company Limited,簡稱「亞洲瓶業(香港)」]從中富集團買入29%的股權,成為珠海中富實際控制人。
同時,公開資料顯示,CVC入主珠海中富前一年,另一系列的股權交易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圖2)。2006年上半年,香港眾成等將珠海中富數十家子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全部轉給了註冊地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的富達投資(Fridden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富達投資是珠海中富的關聯企業,珠海中富創始人黃樂夫的長子、擔任珠海中富董事副總經理的黃朝暉是富達投資的股東。同時,根據公開資料推斷,中富集團應將控制的多家非上市企業也同時轉給了一家海外的投資公司—眾成工業(Chung Shing Industries Limited)。

當CVC完成珠海中富29%股權收購時,作為其整體收購計劃的一步,CVC同時通過旗下全資子公司BPI悄然收購了富達投資100%的股權。BPI和珠海中富同受亞洲瓶業控制,這樣,珠海中富境內子公司另25%-30%的股權就歸之BPI麾下,亞洲瓶業旗下另一公司—飲料包裝(香港)公司[Beverage packing(HK) Company Limited,簡稱「BP(HK)」]也100%收購了眾成工業,從而控制了中富膠罐、中富膠蓋、中粵紙杯容器等非上市關聯企業。
隨著在明在暗的悄然佈局,CVC猶如有著多個吸盤的章魚一樣,將珠海中富及其非全資子公司、關聯企業牢牢控在掌中。如今,回顧CVC這張「天網」式股權控制圖,有業內人士指出,其當初以16.5億元收購的資產,很可能包括29%的珠海中富股權+BPI收購資產+BPI(HK)收購資產。依據珠海中富2006年財報,被BPI控制的少數股東權益對應的權益為6.1億元,29%珠海中富股權對應的權益是5.6億元(如果按3.2元/股計算,29%的股權市值為6.4億元),因此,16.5億元是此三者整體打包售價的推測合乎情理。看似高價收購的CVC,絕不是糊塗的冤大頭。
而CVC複雜控股結構的關鍵在於:在橫向全方位掌控珠海中富的同時,縱向設置了足夠的「隔離層」,這些境外多層控股企業的存在,最大程度上緩衝了境內交易產生的風險衝擊波;同時,其日後剝洋蔥式套現的一系列「吸星大法」,也可以通過BP(HK)、BPI及上市公司等不同的吸盤一層層展開。
第一層: BP(HK)的關聯交易
CVC曾承諾過,在完成收購後的12個月內,不對珠海中富進行資產購買、出售、合併及合資計劃。2009年7月,在這一期限過去9個月後,CVC即開始「收網」行動,操刀了2.6億元的關聯交易,從上市公司套取利益。
關聯交易是控制人套取上市公司利益最常見的伎倆,唯一的區別是看誰更狠更隱蔽。就CVC與珠海中富之間關聯交易的金額和涉及的信息複雜程度而言,其應難逃掏空上市公司之嫌,而且手法也夠狠夠隱蔽。
「寄居」公司賣出2.6億元高價
這次珠海中富要買入的資產,是BP(HK)旗下經營膠罐和紙杯的非上市公司。這些企業從中富集團收購而來,包括珠海中富膠罐、珠海中粵紙杯及其子公司100%股權,還有從瀋陽中富膠蓋及成都中富膠蓋剝離出的膠罐資產(圖3)。

根據公開數據,2008年,珠海中富從這批企業採購的商品金額為170萬元,向其銷售的金額也不過520萬元,而同期這批企業的收入合計在3億元以上。儘管珠海中富與這些關聯公司的關聯交易少得可憐,但為了「協同效應」、「提高效率」、「減少關聯交易」,CVC促成了這樁「好事」。最終,珠海中富共動用2.6億元、以淨資產的總溢價190%收購,在這批資產中,珠海中粵紙杯和崑山中富膠罐溢價分別高達299%和311%,而此時珠海中富的市淨率才是1.15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2005年,珠海中富曾將價值415萬元的設備賣給了本次收購目標之一的珠海中富膠罐,理由是「利用閒置資產產生效益」,如今以222%的高溢價收購此公司卻是為了「協同效應」,「真實的謊言」其義自現。另外,珠海中富2009年報中顯示,被收購的天津中粵紙杯曾在2009年初將價值400多萬元的廠房租賃給珠海中富子公司(表1),但這筆資產並沒有包括在本次收購的資產範圍內。

令人驚訝的是,這麼高的溢價並不是因為土地及房產重新估值所致,這次巨資收購的經營資產中除了賬面淨值不到120萬元的倉庫外,不涉及其他任何的土地及房產,僅僅是生產設備,評估師為何給出如此高的溢價?
本案資產評估師認為,賬面價值不能反映被收購資產的「市場領導地位」、「客戶關係」等無形資產,於是採用收益法。收益法最大的特點是主觀性,涉及到非常多的前提假設,每年的投資金額、經營現金流入和流出、折現率在很大程度上都受評估師主觀性影響,在某些情況下,用「差之毫釐、謬以千里」來形容收益法的評估結果毫不為過。
負責本案的廣州恆信德律資產評估有限公司,和珠海中富是多年的合作夥伴,2002年就為其收購前控制人旗下的13家企業進行過批量股權資產評估,多年來雙方始終不離不棄。巧合的是,珠海中富2008年之前12個年度的會計報表審計也出自於廣州恆信德律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如果兩個「恆信德律」歸屬同一控制人,那麼,恆信德律評估公司就非常不適合成為此次交易的資產評估人,因為其「獨立性」完全有可能受到嚴重的削弱,這種情況下的資產評估報告難言公允。
那麼沒有房產,這些被收購過來的公司以前棲息何處,如何經營?
從珠海中富2009年披露的關聯租賃或能一窺。珠海中富各地子公司為北京中富膠罐和崑山中富膠罐提供了廠房和設備(表1),同時也為珠海中富膠罐提供設備,這些關聯租賃涉及資產3500萬元,而截至收購時,被收購的這幾家公司的固定資產淨值為4000萬元;而從兩個膠蓋廠剝離出來的膠罐資產「分家」時屬「淨身出戶」,不帶走任何土地及房產;而對於珠海中富膠罐、珠海中粵紙杯、天津中粵紙杯「寄居」何處,沒有進一步的資料披露。
因為缺房又缺設備,這些在被收購前取得相對不錯業績的公司,很有可能與所謂的「輕資產」運作相關,而這應當離不開珠海中富的「大力協助」。尤其是關聯租賃最多的崑山中富膠罐,在被收購前的2008年和2009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淨利潤率為10.7%和12.3%,而珠海中富同期銷售淨利潤率僅為3%和6.9%。崑山中富膠罐最終在這批收購的公司中溢價最高,達到311%,收購價為9200萬元。
監事變股東,關聯交易順利通過
此次收購發生時,珠海中富共設有6名董事,其中5人在CVC擔任要職,包括CVC亞太基金合夥人、董事總經理、高級顧問等,另一名董事葉春萱來自中富集團,擔任中富集團的董事、副總經理。由於中富集團向CVC轉讓29%股權後就一路減持,在珠海中富2010年年報的前十大控制人中已不見其身影,葉春萱也於2010年3月辭去了珠海中富董事職務。珠海中富在CVC入主前有兩名獨立董事,在CVC入主時也全部換成另外3名獨立董事。因為是關聯交易,所以當時除葉春萱外,共有5名關聯董事迴避表決,最後本次董事會投票的結果是「其餘董事一致通過」。
當時的珠海中富前十大股東(依據2009年12月31日的登記資料),除了持29%股權的CVC外,中富集團及其關聯方持股5.87%,其他7個股東合計持股6.37%。2009年8月,珠海中富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召開,按規定,除關聯交易大股東迴避外,代表珠海中富11.83%股權的524人在網上和現場共同投票,其中包括持股量為5.75%的8位股東、持股量6.08%的其他515位股東,最後提案得到通過。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掌握5.75%的8個股東都投贊成票,那麼本次提案通過的可能性就非常大。從投票統計看,前十大股東並沒有全部參與投票,「參政議政」的熱情明顯不足。
此外,監事會也認為收購價格公平合理,沒有侵佔其他股東利益。問題在於,珠海中富監事會主席孔德山和監事李冬梅原是珠海中富的老員工,但是在CVC入主後,此二人實際上已升級為珠海中富控制人亞洲瓶業集團控股公司的股東,利益衝突之下,監事又如何能保持客觀公正的獨立性?
收購無助業績改善
這些被收購的企業在2010年才被納入珠海中富報表合併範圍,而從2010年度財報看,珠海中富淨資產收益率和銷售淨利率分別由2009年的6%和6.9%變為6.5%和6.3%,並沒有明顯改善。不過這卻是其8年來業績最為輝煌的一年,此後珠海中富投資力度雖依舊強勁,經營業績卻陷入了新的低谷,2011年淨資產收益率和銷售淨利率跌至1.6%和1.7%,2012年又繼續大幅下滑。
對於本次高溢價收購,珠海中富卻給予了很高的評價:按這批企業在2008年淨利潤計算的話,收購價對應的市盈率為17.69倍,而同期珠海中富市盈率為85倍,收購後會對珠海中富股價產生支持和正面影響。
膠蓋業務將成下一出售目標?
向珠海中富出售的膠罐和紙杯業務,並不是BP(HK)旗下業務的全部,其下屬的珠海中富膠蓋並沒有在此次收購範圍之內。這家公司過去與珠海中富一直有著龐大的關聯業務,並且至今依然與其保持著親密接觸。
2008年,珠海中富向珠海中富膠蓋採購了5800萬元的膠蓋,這比其同期向BP(HK)採購膠罐和紙杯的關聯交易多出好幾十倍。2009-2011年間,珠海中富向珠海中富膠蓋及其子公司買入膠蓋金額更分別達6500萬元、7400萬元和7300萬元,5年累計採購金額高達3億元,這一關聯採購金額的增長幅度遠大於同期珠海中富收入增長幅度(圖4)。如果說為了「協同效應」、「減少關聯交易」,珠海中富膠蓋應當是個收購的好標的。

與珠海中富膠罐類似,珠海中富膠蓋與珠海中富還存在特殊的關聯租賃。據珠海中富2009年報披露,其通過子公司將廠房租賃給瀋陽中富膠蓋,涉及租賃資產為324萬元,而在2011年度,珠海中富更是將3800萬元的廠房和設備租賃給珠海中富膠蓋,其中2600萬元的廠房合同期限長達10年,同時珠海中富也通過子公司將廠房租給BP(HK)旗下的杭州中富果蔬保鮮包裝公司,租賃廠房涉及資產金額為1180萬元。
這兩家關聯公司是否也是所謂「輕資產」運作的公司,業績又如何?珠海中富對此沒有更多的披露。未來這些公司是否會被珠海中富為了「協同效應」而收購,繼而成為另一個中富膠罐收購故事的翻版,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CVC的佈局還沒有到最後的收穫季節。
第二層: BPI曲線「暴利」
CVC作為一家專注於收購的私募基金,投資週期一般為4-7年,它不可能長期持有公司的股權,在進入後逐步套現離場完全符合其運作規則。因此,充分利用第三方資金來達到利潤最大化,是其最佳選擇。BP(HK)之外,其佈局在珠海中富身邊的另一個觸角BPI也開始發揮作用。
控制人何以缺席定向增發?
CVC通過BPI控制了珠海中富控股的數十家子公司25%-30%的股份,這些子公司給BPI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但在珠海中富對其增資時,BPI並未繼續投資跟進。
2010年 3月15日,珠海中富曾發出公告,決定在兩年內動用3億元設立全資子公司、對全資子公司增加投資、對公司瓶胚吹瓶生產線和IT系統進行技術改造;3月16日,珠海中富又公告稱:在和BPI協商後,決定單方面對瀋陽中富容器、崑山中富容器等8個控股子公司增加3.9億元的投資;在其後的2011年11月,珠海中富又是單方面投入4000萬元對控股子公司進行投資。
不僅珠海中富的投資CVC不跟進,融資它也不參與。2010年12月,珠海中富對7名特定投資者發行6800萬股普通股,一共募集資金4.7億元(表2)。儘管在公告中將募資前景描繪得花團錦簇,但CVC及其旗下機構並沒有參加此次定向增發,在此次股權變更後,其持股比例從29%下降到了26.39%。

這樣做的結果似乎是CVC在珠海中富合併報表中的權益比例將逐步減少,而實際上,通過控制少數股份的BPI,CVC得到的利潤及現金分紅反而更高。其高明之處何在?
神乎其技的低持股高分紅
在CVC入主珠海中富前,BPI通過持有少數股份獲得的淨利潤比例與其在珠海中富合併報表中所佔權益的比例一直非常吻合,但是CVC入主後,這一切隨之改變。
2007年3月27日,也就是公告CVC將入主後的第三天,珠海中富公佈了2006年財報,也正是從這一期年報開始,BPI獲取的利潤比例開始遠大於它們在合併報表的權益比例(圖5)。如在2008年,BPI佔合併報表的權益比例為26.1%,但所獲利潤比例卻超過50%。儘管權益佔比不斷下降,但BPI獲取的利潤比例依舊高企,這自然意味著上市公司股東享受的利潤減少。

對於這種現象,有資深財務專家表示,如果子公司沒有特別利潤分配方案,那麼這可能同母子公司的資產稟賦不同有關,比如說,母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的資產稟賦比較差,盈利能力低,就會拖整個集團的後腿;而與BPI合資的子公司資產稟賦好,盈利能力相對較強,就會造成權益佔比小的BPI取得不菲的投資回報。但是否在CVC入主後,後一類子公司的資產稟賦就突然得以提升了?其中原因值得玩味。
超額利潤還要高分紅才能落袋為安,而珠海中富子公司在分紅上也特別豪爽。在2008至2011年的4年間,其向BPI支付分紅近2億元,佔同期對應的少數股東利潤近90%。
相比之下,珠海中富遠不及子公司慷慨,分紅比例通常為淨利潤的30%-50%。在CVC入主後,其分紅比例有所提高。公開數據顯示,2008至2011年間,CVC從珠海中富分紅中得到0.52億元現金,加上子公司支付的分紅,總計笑納2.5億現金紅利,而同期珠海中富其他股東得到的分紅不到1.4億元。此外,珠海中富還要向CVC交納年均近200萬元的諮詢費。
CVC以持有珠海中富26.39%的股權,卻獲得如此高的分紅,簡直神乎其技。相對而言,參與2010年珠海中富定向增發的股東,簡直是個「杯具」。
第三層: BPI金蟬脫殼
2011年和2012上半年,珠海中富業績大幅下滑,BPI獲取的淨利潤也下滑到2800萬元和1100萬元,CVC通過BPI得到的分紅將會大減。就在此時,珠海中富突然宣佈,欲將BPI控制的48家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以8.8億元的高溢價買入。
這次異常複雜的收購使得諸多投資者如霧裡看花,但就本質而言,本次收購的收益率小於資金成本率,珠海中富正在做一樁虧本買賣(附文:評估的數字遊戲)。
從珠海中富本身經營的角度,此次收購也非常不合適。近年,珠海中富因連續擴張,產能已經出現了過剩,2010年,其瓶胚線產能利用率僅為84%、結晶線產能利用率僅為65%、吹瓶線產能利用率僅為62%、罐裝線產能利用率僅為62%。加之其處於資本密集型行業,固定資產佔總資產55%以上,此次收購之後,公司不會增加任何固定資產,現金反會減少8.8億元,固定資產佔比將因此驟然加大,企業抗經營風險能力自然會被削弱,而珠海中富近10年來的低迷業績顯示其不宜暴露在更大的經營風險之下。近10年,珠海中富年平均淨利潤為1.2億元上下波動,資產負債率卻不斷攀升,負債總額已高達34億元,巨額現金支出無疑使得企業財務風險得以放大。
珠海中富的非典型關聯交易引起了深交所高度關注。在其質詢珠海中富本次收購的動機時,珠海中富如此答覆:收購可以增加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以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規劃管理;有效降低上市公司整體稅負;實現資源優化配置,降低整體成本。
這樣的解釋非常牽強:首先,增加上市股東的淨利潤不能作為判斷投資的標準,假設8.8億元買回年利潤1元的公司,也屬於增加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這樣的表達非常荒唐;其次,對於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答覆中給出的舉例是子公司分紅過多,不利於母公司發展,但問題是,子公司分紅政策歸根到底是CVC控制,為什麼當年BPI每年從子公司大把揣進五六千萬真金白銀時絕口不提收購事項;第三,合併產生稅務節省可帶來永久的年2.83%的回報率,這種降低稅負說法顯然偏頗且缺乏理論及實際操作支持,有糊弄監管機構和投資者的嫌疑,此外,珠海中富本就已控股了子公司75%股權,集營運、融資、投資大權於一身,資源優化的空間還有幾何?
目前,這一收購案已經珠海中富董事會通過,還要經過股東大會投票決定,屆時,CVC作為關聯股東要迴避投票。目前珠海中富的其他股權非常分散,本次收購議案能否通過,不妨拭目以待。但有投資者對媒體表示,已有小股東自發結盟,號召股東們投出反對票,以阻止CVC掏空上市公司資金。
按8.8億元收購價計算,這批被收購的資產折合2012年的市盈率高達44倍—並且還是未來市盈率,對BPI而言,在弱市中這無疑是一單划算的交易。
而即使這宗收購完成,CVC賦予BPI的任務也還未結束。公開資料顯示,BPI和珠海中富共同控制的子公司共有54(按2012年初數據)家之多,剩下的6家子公司如果不能繼續高分紅,BPI會不會再把所持股權轉賣給上市公司呢?
第四層: 上市公司利潤再「造」
如果BPI能夠成功脫手48家公司股權,那麼CVC入主珠海中富這幾年來,僅僅是通過「倒賣」少數股東權益和其他非上市關聯公司、向BPI和BP(HK)分紅就收回超過14億元。
而CVC套現之路遠沒有完成,BPI和BP(HK)依然有「吸盤」粘附在珠海中富身上,同時,CVC還沒有對上市公司的股權進行任何套現。這部分股權在2011年對應的市值最高達27億元,如今珠海中富盈利創新低,股價也創新低,這部分股權已大幅縮水至9億元,CVC高價套現遭遇難題。但最近一則公告顯示,其或許正在另尋出路。
2012年9月27日,珠海中富宣佈,對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後繼計量,這涉及到賬面價值1.2億元的房產及土地,它們都屬於2011年珠海中富從自用改為出租的房地產。
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後繼計量,對公司利潤的影響可能非常大:上市公司每年都須重新評估投資性房地產的市場公允價值,如果高出賬面價值,則按差額數調增其賬面價值,同時再按相同金額增加利潤,反之亦然;此外,這部分房地產也不需再折舊了,因此,公司賬面利潤可以得到二次提高。
採用公允價值模式增加的財富純屬紙面「富貴」,和企業實際的現金流入不但沒有「一分錢關係」,反而因為紙面「富貴」要計提企業所得稅,用「得了面子,輸了裡子」來形容它也不為過分。因為公允價值評價受主觀性影響,因此公允價值模式往往成為某些上市公司調節利潤的伎倆。但珠海中富對此舉的解釋是,「為了更準確的真實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除了1.2億元的投資性房地產,珠海中富目前有賬面原值近8億元的房屋,如果有更多的房屋給關聯方或是外部租用,其淨資產和淨利潤受賬面「富貴」的調節就更多。有業內人士分析,此舉不但對其獲得銀行貸款有正面作用,對股價也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在珠海中富利潤微薄之際,頗具現實意義。
吸金「黑洞」摧毀股東價值
珠海中富近10年股東淨資產收益率均值僅為4.19%,而在CVC入主的6年來,更低至3.53%(表3),其同期銷售淨利潤率均值為3.96%,從理論上講,長期小於資金成本的淨資產收益率無疑是在摧毀股東價值。導致珠海中富股東價值被摧毀的原因有二:一是微薄的利潤率,二是生產設備增長迅速,但效率非常低下。分析珠海中富的資金流向,可以看到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

2007年到2012年6月,珠海中富生產經營總共得到現金28億元,而維持固定資產更新及規模擴張就支出21.5億元,這意味著,其在維持正常的經營後,只剩下6.5億元可支付利息、紅利及償還到期債務。而匪夷所思的是,其同期財務費用就達9億元,竟是同期淨利潤的1.3倍,也就是說,珠海中富必須不停依賴新的外部融資才能償還利息、支付到期債務。
2010年定向增發所募的4.7億元為珠海中富資金減壓不少,但這遠不能滿足其胃口,銀行借款和發債成為不二選擇,因而週而復始的大舉負債成為年復一年的家常事。珠海中富的負責總額已由2007年的26億元增長到目前的34億元,資產負債率達54%。如果再次動用8.8億元現金收購少數股東資產,它很可能捉襟見肘。
珠海中富吸金的「黑洞」到底在哪裡?其財務數據已給了部分回答。28億元的營業資金淨流入,支付利息就佔了32%,支付CVC及其他股東紅利佔了17%,剩下的所有資金外加融資絕大部分都花在了BP(HK)相關的巨資收購、對控股子公司的單向增資及其他固定資產投資上面,但這些資產的「成色」備受投資者的質疑。
面對這樣的一份成績單,CVC是不善於經營還是另有原因呢?
媒體公開資料顯示,CVC入主之前,珠海中富前創始人和董事長黃樂夫曾表示,CVC的人只懂投資,不會做實業,它正是看好經營團隊才購買公司的。但在CVC入主後不久,前管理團隊就遭到清洗,黃樂夫的長子黃朝暉及舊臣李耀章、鄭歡雪相繼離開,CVC組建了新的領導班子來經營,但珠海中富的業績並沒有起色,融資、投資、併購的步伐反而越邁越大。
離奇的是,珠海中富頻換董事長。管文浩是前CVC合夥人,負責亞洲投資業務,在CVC入主後,他接手黃樂夫不久後就辭任,而陳斌空降一年後也請辭,之後再空降的Gary John Guernier任期也未滿兩年,三年內三換董事長在A股實屬罕見。
同樣,珠海中富也頻頻更換審計事務所。2008年由畢馬威華振會計師事務所接替以前的恆信德律會計師事務所,值得關注的是,CVC新任命的財務總監羅俊武在這之前曾在畢馬威任高級審計經理和審計主管。兩年後,其審計機構又換成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
如同被境外大型私募控股的上市公司在A股罕見一樣,珠海中富在CVC入主後表現也不同尋常,這背後的一切是否與其精心策劃的連環套現相關,隱情或終有揭開的一天。而在資本運作領域長袖善舞的CVC,在珠海中富還有大量未完成套現的資產,其很可能在這平台上再講一系列的新故事,一如當年入主時的「精心」佈局。
珠海中富近年的走勢可謂跌宕起伏,最高市值與最低市值相差8倍,即便是在熊市的2011年,其市值也一度創下了逾百億的次高。一個業績長期萎靡、近10年平均利潤只有1.2億元的公司,有什麼魔力使得市場為之瘋狂呢(圖6)?令人感慨的是,在控制人大舉套現的同時,華夏旗下6只基金曾一度同時殺入,至今其十大股東中還有諸多知名投資機構,而自2011年以來,其股價已縮水67%。資本市場的遊戲中,誰為魚肉,又有誰為刀俎呢?■

深交所關註珠海中富 要求對是否涉及內幕交易進行說明
深交所19日發布對珠海中富發布關註函,稱停牌前該公司股票價栺大幅上漲且觸及漲停板限制,且近期公司股票股價持續大幅上漲,請公司董事會說明截至目前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的籌劃過程,自查籌劃過程中公司保密工作的合規性和充分性,以及是否存在泄漏內幕信息及內幕知情人內幕交易情況。
深交所並要求,該公司確認除上述披露的非公開發行事項外,是否存在其他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是否正在籌劃其他對公司有重大影響的事項,以及公司基本面是否發生重大變化;同時詳細說明近期接待機構和個人投資者調研的情況,是否存在違反公平披露原則的事項。
深交所要求該公司於2016年8月23日前將上述核實情況書面回複深交所公司管理部。
梁伯韜掏空中富篇
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cs.com.cn/cqzk/gqtz/200807/t20080707_1516645.html
“紅籌教父”加盟
CVC的中國高層投資團隊中,有著“紅籌教父”之稱的梁伯韜,無疑是該團隊中的重量級人物。
在1993年到1994年初和1996年初到1997年10月的前後兩次紅籌熱潮中,梁伯韜創辦的投資銀行——百富勤成功運作“青島啤酒”H股上市,使其成為第一只內地注冊境外上市的、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挂牌的H股。此外,百富勤還成功運作上海實業和北京控股等H股上市。當北京控股招股上市時,曾獲1200倍的超額認購,把紅籌熱潮推向高峰。
此外,擔任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北京辦事處主管的朱偉也是新加盟CVC。此前他曾是高盛高華證券證券的董事總經理,主管高盛上海的投資銀行業務。
“一個好的私募基金公司需要有像梁先生這樣有豐富上市經驗的專家。對政策理解透徹,並有整合經驗,吸收國外經驗,提升企業價值。”朱偉説。
“把一個項目做好,需要一個富有經驗的團隊和網絡。在談判的時候,要有技巧。很多企業要的不僅僅是錢,也需要無形的價值,幫助他們拓展市場,提高管理能力。公司項目調查也要做好。”梁伯韜説。
Buy-out收購
“除房地産外,CVC在中國的投資遍布各個行業。”CVC董事總經理何志傑表示,“我們現在也在考察很多新項目。因為中國是制造中心,我們關注的重點還會放在消費品生産領域。”何志傑説。
在過去的兩年裏,CVC在中國完成的多個大型投資項目也多集中在制造業領域。“我們在大中華區有五個成功的Buy-out項目(購股收並),這在私募股權基金中名列前茅。”何志傑説。
這些項目包括收購中國最大的塑料瓶(PET)制造商、深市上市公司珠海中富,中國最大地板制造企業吉象木業,臺灣億豐窗廉,印刷包裝公司香港鴻興(進行中),以及精密工程制造企業安特集團。以上項目營業額達到131億人民幣,員工人數超過46000人。
據悉,這些項目均為CVC自行挑選並洽談的大規模交易。CVC在投資的公司中佔有一定的控制權。以珠海中富為例,CVC目前擁有珠海中富29%的股權,是其第一大股東。
“進入這個公司後,我們更注重流動基金管理,包括形成原料投資計劃,完善財務報告。我們還聘請專業管理團隊,包括聘請全球知名PET公司的CEO到中富做獨董。”何志傑説。CVC還協助中富將32億人民幣的短期貸款延長到5年期的長期貸款。“當時談貸款的時候滿屋子坐的都是銀行家,有十多家銀行參與。”何志傑説。
“CVC對企業的投資期限從3年到7年,更關注的是企業的增值和長期發展。”梁伯韜説。
http://www.xcf.cn/ztlb/201211/t20121108_373328.htm
l珠海中富曾以优秀的业绩引得资本青睐,但上市后其业绩长期萎靡,债台日益高筑。这与其前后两任实际控制人的持续套现不无关系,尤其是2007年3月欧洲私募基金CVC以16.5亿元高价入主后,上演了一场套现连续剧。
身为收购基金的CVC,在入场之时就撒下一张大网,不仅通过多层境外控股企业直接控制珠海中富,还通过BPI、BP(HK)等棋子悄然将珠海中富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非上市的关联企业纳入囊中。此后,其开始施展“吸星大法”,左手借上市公司吸入巨额第三方资金,右手又借BP(HK)向上市公司反向高溢价出售无厂房的“寄居”公司,并借BPI拥有的珠海中富54家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份,从上市公司分得了与其持股比例不相称的巨额红利。在珠海中富业绩下滑、收入递减之时,BPI又把所持有的48家公司股份以8.8亿元高溢价抛售给上市公司,令市场哗然。如果这一交易成功,那么CVC从珠海中富直接收回的资金超过14亿元,而其所持上市公司股权尚从未减持。
CVC的凶猛套现,已引起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而由于还持有珠海中富大量资产,它很可能在这个平台上再讲一系列的新故事。
本刊主笔 杨智全/文
2012年9月8日,珠海中富(000659)罕见地批量抛出55条公告,欲以8.8亿元、溢价50%收购旗下48家控股子公司分散在外的少数股东权益。这一消息引起市场轩然大波,诸多分析者认为,珠海中富控制人涉嫌掏空上市公司资产。作为监管机构的深交所也对事件高度关注,并对交易的必要性以及资产评估的合理性提出了质疑。
珠海中富,是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在中国提供饮料灌装的厂家,也是统一企业等诸多知名食品饮料企业的容器包装提供商。它这笔交易的对手—饮料包装投资有限公司(Beverage Packaging Investment Limited,简称BPI),和珠海中富属于同门兄弟,二者同受亚洲瓶业公司(Asia Bottles Company limited,简称亚洲瓶业)控制。而此次交易的幕后推手,则是总部远在伦敦的欧洲最大私募基金之一CVC资本(CVC Capital partners Group),它是站在复杂股权结构之上的珠海中富最终“掌舵人”(图1)。
珠海中富上市之初,曾以优异的业绩引得资本青睐,但近年来,其表现每况愈下,2011年以来,其净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净利润率都已跌到2%以下。如果要完成此笔交易,珠海中富将面临巨大资金压力。虽然最近的2012年中报显示,其账面现金约有8亿元,是近十多年来最“殷实”的一次,但事实上,为了获取这些丰裕的头寸,珠海中富在2012年上半年首次发行了11.8亿元的公司债,为了进一步减轻资金压力,其又在7月以上市公司及其旗下子公司在国内几乎所有的资产作抵押,向银团申请了最大额度为20亿元的3年期贷款。
在经济环境低迷、自身利润又非常微薄的情况下,珠海中富为何要破釜沉舟、逆市收购?要揭开这背后的故事,得先从CVC超高溢价入主珠海中富说起。
PE大鳄缘何高价入主?
CVC资本成立于1981年,最初隶属于花旗集团,直到1993年才通过管理层收购独立出来,现在花旗集团依然是其重要的机构投资者。CVC的PE业务聚焦于收购基金模式,截至目前,其在欧洲和北美完成的收购项目超过250个,在亚太超过30个,包括2012年5月以48.7亿港元收购香港城市电讯(01137.HK)。自从其第一只基金成立至今,在全部已变现的投资中,其年内部收益率达35.7%。
CVC旗下的亚太基金(CVC Capital partners Asia Limited)募资规模超过68亿美元,中国是其尤为关注的地区。2006年5月,CVC即欲通过定向增发,以50亿元投资成国内纸业龙头晨鸣纸业(000488)第一大股东,但这一计划最终终止,据报道,原因是CVC欲控制董事会,而商务部和国资委持谨慎态度。次年10月,CVC就成功入主珠海中富,并掌控董事会,成为A股中比较罕见的外资控盘上市企业的案例。
溢价收购之谜
2007年3月,珠海中富发布公告,CVC通过全资控股公司亚洲瓶业向当时的珠海中富控制人—珠海中富工业集团(简称“中富集团”)购买了29%的珠海中富股权,对价为16.5亿元。这一收购价折合每股8.27元,分别对应珠海中富2006年64倍和2007年69倍的市盈率,大大高出珠海中富3月19日停牌前6.84元的收盘价,也较其2006年底的每股净资产2.82元溢价193%。
令人不解的是,从2005年10月股改一直到2006年末,珠海中富的股价一直在3元附近徘徊,2006年8月,在CVC表达投资意愿时,其市值仅为22亿元,29%对应的股权市值还没有超过6.4亿元。专长收购的CVC,为何以如此高价收购珠海中富股权?
事实上,29%股权只是CVC针对珠海中富及其关联业务的整体收购计划之冰山一角。
“天网”布局
在中富集团多年的经营之下,珠海中富组织结构复杂而庞大,其下设数十家子公司(包括境外4家),珠海中富拥有这些子公司70%-75%的股权,其余25%-30%的股权绝大部分则被香港众成化纤原料有限公司(简称“香港众成”)持有。此外,中富集团还控制着与珠海中富有密切业务往来的多家非上市企业,包括珠海市中富胶盖、珠海市中富胶罐、珠海市中粤纸杯容器等(图2)。
香港众成、珠海中富及中富集团堪称长期的“革命战友”,早在珠海中富上市之初,它们就合资成立了不少中外合资企业,香港众成通常在其中占股25%-30%。此后,它们更是如影随行,先后合作成立了广州富粤容器、沈阳中富瓶胚等数十家中外合资企业。
2007年3月,CVC通过旗下的亚太基金设立了多达4层的境外控制公司(图1),最终由亚洲瓶业(香港)有限公司[Asia Bottles(HK) Company Limited,简称“亚洲瓶业(香港)”]从中富集团买入29%的股权,成为珠海中富实际控制人。
同时,公开资料显示,CVC入主珠海中富前一年,另一系列的股权交易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图2)。2006年上半年,香港众成等将珠海中富数十家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全部转给了注册地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富达投资(Fridden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富达投资是珠海中富的关联企业,珠海中富创始人黄乐夫的长子、担任珠海中富董事副总经理的黄朝晖是富达投资的股东。同时,根据公开资料推断,中富集团应将控制的多家非上市企业也同时转给了一家海外的投资公司—众成工业(Chung Shing Industries Limited)。
当CVC完成珠海中富29%股权收购时,作为其整体收购计划的一步,CVC同时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BPI悄然收购了富达投资100%的股权。BPI和珠海中富同受亚洲瓶业控制,这样,珠海中富境内子公司另25%-30%的股权就归之BPI麾下,亚洲瓶业旗下另一公司—饮料包装(香港)公司[Beverage packing(HK) Company Limited,简称“BP(HK)”]也100%收购了众成工业,从而控制了中富胶罐、中富胶盖、中粤纸杯容器等非上市关联企业。
随着在明在暗的悄然布局,CVC犹如有着多个吸盘的章鱼一样,将珠海中富及其非全资子公司、关联企业牢牢控在掌中。如今,回顾CVC这张“天网”式股权控制图,有业内人士指出,其当初以16.5亿元收购的资产,很可能包括29%的珠海中富股权+BPI收购资产+BPI(HK)收购资产。依据珠海中富2006年财报,被BPI控制的少数股东权益对应的权益为6.1亿元,29%珠海中富股权对应的权益是5.6亿元(如果按3.2元/股计算,29%的股权市值为6.4亿元),因此,16.5亿元是此三者整体打包售价的推测合乎情理。看似高价收购的CVC,绝不是糊涂的冤大头。
而CVC复杂控股结构的关键在于:在横向全方位掌控珠海中富的同时,纵向设置了足够的“隔离层”,这些境外多层控股企业的存在,最大程度上缓冲了境内交易产生的风险冲击波;同时,其日后剥洋葱式套现的一系列“吸星大法”,也可以通过BP(HK)、BPI及上市公司等不同的吸盘一层层展开。
http://www.lemonmon.com/detail/134264/
结合以前发表的“欧洲私募CVC套现连环局 珠海中富遭遇剥洋葱” (详见新财富2012年11月封面文章),我们认为,珠海中富演绎了一场完美的财技表演,一场由资产加法到减法的操盘游戏。最初创始人黄乐夫和目前控股股东——CVC不断将庞大资产卖给珠海中富,而珠海中富却不断进行固定资产清理,最终迫于业绩压力,干脆提前终结部分庞大的“臃肿”资产。
珠海中富曾是昔日资产市场的宠儿和行业的排头兵,在先后连续遭到创始人黄乐夫和目前控股股东——CVC连番套现后,这二年正深陷亏损泥潭。珠海中富2012年亏损1.8亿元后,2013年又将巨亏,由于连续二年亏损,其将会戴上“ST”的帽子,为此珠海中富发行的债券也受到一定的冲击。
而随着这一激进的会计处理,珠海中富2014年折旧和管理费用将大大减少,为此带来的收益就可能过亿元,其2014年业绩逆转的概率大增,股票和债券退市风险也陡降。值得一提的是,珠海中富最近凭借“粤港澳自贸区”的这一老概念,其股票在二级市场的交易又变得活跃起来。
对CVC而言,这一招战略布局异常重要,因为行业景气度依旧徘徊在低谷,“臃肿”的珠海中富仅是苦练“内功”,恐怕无法熬过这最后的2014年,作为一家知名海外超级私募,在最后的控股权还没有变现之前而投资企业被退市,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他们势必孤注一掷。
事实上,珠海中富这一激进的做法有冒大不韪的嫌疑,因为这牵涉到了发生在2012年其大手笔收购控股股东资产的那桩往事。
那年9月,珠海中富罕见地批量抛出55条公告,以8.8亿元、溢价50%收购控股股东CVC的,也是珠海中富旗下48家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资本市场对此掏空行为反应异常强烈,而后珠海中富迫于压力,减少支付对价3亿元。而这场收购的评估方,也是其老伙伴——北京恒信德律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因出具天价资产评估报告,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2013年8月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而本次8亿元的固定资减值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因这次收购而来的,按照珠海中富自己的估计,本次大规模减值对这场收购价值的影响额可能为1.3-1.6亿元。
这件事足以让投资者深思二个问题,珠海中富以前庞大的、不断从大股东收购而来的资产到底有多少“水分”,当然,随着固定资产不断被清理,即便有再多“水分”,它们也逐渐被挤干;其次,本次异常激进而又略显草率的会计处理是否意味着大股东急于最后的套现?或许谜底会很快会被揭开。
以下是2012年12月已公开发表的CVC掏空上市公司精湛财技12步骤,值得一提的是步骤8和12,这和固定资产的收购和不断减值及清理密切相关,如今,随着8亿元固定资产的减值,这个12步骤基本上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剩下的就是看珠海中富由“重资产”变“轻资产”后,业绩是如何演变,以及股价是否会呈现上升走势?
CVC套现上市公司精湛财技12步骤
“掏空”步骤1 天网布局:控制人CVC设立海外多层BVI 公司,最后通过最低一层的3家不同的BVI公司分别控制了上市公司珠海中富(000659)、上市公司的54家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上市公司的关联企业(CVC占上市公司29%的股权,少数股权权益和关联企业都是被BVI 100%控制),这样复杂的股权结构下,境内企业的交易风险基本上不会冲击到最上层。
“掏空”步骤2 安插亲信:CVC控制了珠海中富后,将董事会的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独立董事)换成自己人,这样,珠海中富的财务、经营及融资投资大全尽在CVC掌控中。
“掏空”步骤3 借力使力:上市公司将设备、厂房租赁给关联企业,甚至卖出部分资产,关联企业在上市公司的大力协助下,以“轻资产”运作模式取得好业绩,而后,CVC将部分关联企业以匪夷所思的高溢价反手卖给上市企业。
“掏空”步骤4 关联交易:CVC并没有把与上市公司存在关联交易最大的关联企业转卖给上市企业,而是继续自己“捂着“,让它“发扬光大”。值得一提的是,珠海中富前任大股东旗下公司与珠海中富就存在天量关联交易金额。
“掏空”步骤5 偷梁换柱:控股子公司业绩比全资子公司好,这样合并报表总利润虽然长年无明显起色,但控股子公司利润为数不菲,使得少数股东收益增多,这样CVC利润就最大化;而全资子公司及母公司利润少,使得上市公司其他股东利益就相应减少。这一步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CVC将控股子公司打造成更优质的资产,为下一步转让给上市公司做准备。
“掏空”步骤6曲线分红:少数股东账面收益比例陡然增大,但到手的钱才是真金白银,控股子公司几乎年年100%分红,让控股股东CVC通过控股少数股东权益攒得钵满盆满。上市公司合并报表归属上市股东利润本就不多,而且上市公司对全体股东分红比例也远远小于控股子公司的分红比例,在CVC“精湛”的财技运作下,CVC以少数的控制权获得了比多数控股权的其他股东数倍的分红。
“掏空”步骤7 借鸡生蛋;利用上市公司融资大平台,增发股票,但自己不参与增发;再将几乎所有资产作抵押,向银行款入巨款。珠海中富净利润和自由现金流对其银行负债、债券及其他债务而言,已是杯水车薪,其债务每年放大,已严重依赖借新债还旧债,用以继续收购和扩大投资。
“掏空”步骤8 投资“黑洞”:连年巨资用于投资,但连年不尽人意的投资回报率及净利润率令投资合理性和资产及设备“成色”备受怀疑,这些资金的具体去向值得调查。
“掏空”步骤9 金蝉脱壳 :公司利润大幅度下滑之际,CVC将48家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高溢价卖给上市公司,收购资金巨大,震动审计所和监管机构。在评估报告中,评估师提到了这些控股子公司过去的辉煌(参考步骤5)。
“掏空”步骤10 反留一手 :即便是CVC将大部份控股子公司少数股东权益卖给上市公司,其还留有6家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加上没有转卖的关联企业,CVC依旧有“吸盘”依附在上市公司上,以上步骤的“掏空”手法完全有可能重演。
“掏空”步骤11 利润“再造”。由于CVC对上市公司的控股权还么没有任何套现,但股价却跌得面目全非。珠海中富公布了首次对出租的房产采用公允价值法,这种得了“面子”,亏了“里子”的会计制度的改变将提高其利润数,但和他现金流入没有“一毛钱”关系。这有利于珠海中富提振股价,也有利于其继续贷款。
“掏空”步骤12 置之死地而后生: 2011年珠海中富业绩下跌68%后,2012年又下跌88%,2012年1-9月利润才1200万,(在珠海中富2013年亏损11亿元后),可以预见,如果中国整体经济好转,加上收购少数股东权益后增加的利润,珠海中富未来完全有可能实现令人瞠目结舌的的增长,届时,不少中小股民将趋之若鹜。CVC作为一家PE,套现离场的日子已不远,借股价大幅之际,大幅减持而转让给下一个接盘者就顺理成章了,当然,这其中珠海中富很可能再会讲出一系列的“好故事”。这样,利润上去了,股价也上去了,再次套现迎来的质疑声就很少了。
后记:毕马威和普华永道先后是珠海中富的审计事务所,普通投资者分析公司财报及投资价值时,不要因此混淆了对财务信息的判断,这样的行为真的和审计师没有太大关系。
http://big5.news.cn/gate/big5/www.cs.com.cn/cqzk/gqtz/200807/t20080707_1516645.html
大幅计提减值为增发?
珠海中富表示,饮料行业竞争加剧,运行成本上升,饮料品种结构变化,健康型饮料比重不断上升,碳酸饮料份额呈下降趋势,是公司经营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
即便如此,在去年实现26.8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仅比上年28.8亿元减少7%的情况下,公司亏损额也不应达到11.1亿元之巨。
究其原因,珠海中富的亏损主要来自于公司固定资产及其它长期资产的资产减值。
相关公告显示,公司的资产减值计提由两大部分构成,其一,公司对部分长期资产(主要为机器设备)计提减值准备计1.38亿元,其中原账面价值为1.33亿元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1.25亿元,原账面价值为1346万元的在建工程全额减值计提。
此外,公司还对饮料包装制品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7亿元,其中原账面价值为24.3亿元的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6.5亿元,原账面价值为2298万元的在建工程计提减值准备615万元,原账面价值为1.28亿元的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准备3415万元,原账面价值为3950亿元的长期待摊费用计提减值准备1057万元。
在沈萌看来,A股市场中,如珠海中富一般,进行集中、大量资产减值计提的并不多见。
“往往只有在公司即将进行重组、资产置换时,才有这样大量减值计提的需求。”沈萌介绍,“当新资产与上市公司旧资产进行置换时,不足部分上市公司可以发行股票募资进行弥补。如此看来,旧资产的价值越低越好。这样,上市公司就可以更多发行股票,募集更多的资金。同时,新晋大股东还可以将置换的旧资产,以更为低廉的价格售予原大股东。那么,对新旧两位大股东而言,计提资产减值,是件两全其美的事”。
AB(HK)贱卖珠海中富股份
事实上,珠海中富目前正处于新旧大股东交替阶段。
公告显示,2007年3月22日,公司上市时的控股股东珠海市中富工业集团公司(后更名为“珠海中富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曾将所持珠海中富股份卖给此后的控股股东AB(HK)。而2014年3月20日,AB(HK)又分别与深圳市捷安德实业有限公司及自然人张旭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待相关审批及过户手续办理完成后,深圳市捷安德实业有限公司将成为珠海中富第一大股东。
《证券日报》记者查阅2007年公告发现,彼时,这家来自于中国香港的投资公司以16.5亿元为代价,收购了珠海中富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持占珠海中富已发行股份总额29%的2亿股,约为8.25元/股。
然而,2014年3月20日,珠海中富发布公告称,AB(HK)已分别与深圳捷安德、张旭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AB(HK)分别将其持有的珠海中富1.4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11.39%)以2.38元/股的价格通转让给深圳捷安德,将其持有的珠海中富6557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5.10%)以2.29元/股的价格转让给张旭。
粗略计算,通过交易,AB(HK)分别可从深圳捷安德、张旭处回笼资金3.47亿元、1.5亿元。但经营珠海中富七年来,AB(HK)当年高达16.5亿元的投资,缩水了超70%。
除此以外,公告显示,珠海中富2012年5月28日发行的第一期公司债券(募集资金5.9亿元,发行利率5.28%)所募资金,已于2012年7月底按照承诺用途全部用于偿还银行贷款。
虽然2013年5月28日,公司已支付2012年5月28日至2013年5月27日期间利息。但介于公司现状,其能否在即将到来的2014年5月28日照常付息,不得而知。
创始股东套现离场,欧洲私募层层盘剥,已陷债务泥潭的珠海中富何去何从?
http://www.xcf.cn/tt2/201612/t20161215_778471.htm
珠海中富最近十多年间两换控股股东,先后经历创始股东套现离场、欧洲私募CVC层层盘剥。原先吸引资本纷纷入股的优质企业,变成了陷入债务危机的问题企业。而新晋控制人捷安德入主珠海中富后,后者在一年半时间内7次停牌筹划重大事项,但均告失败。已陷入债务泥潭的珠海中富,在新任控制人的主导之下,会继续其被掏空的命运吗?
作者:姬婧瑛
来源:新财富杂志(ID:newfortune)
2016年9月2日,珠海中富(000659)发布公告终止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同时宣布开始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但在2016年11月15日,其又发布公告终止筹划该项重大资产重组。两次重大事项流产并非个案,2015年5月至2016年11月,珠海中富连续7次筹划重大事项均告失败,似乎陷入了慌不择路的困境。而在此期间该公司宣布收购一家破产重整的公司,更是引起监管层的关注。
2016年10月19日,珠海中富因筹划收购深圳西满塑料包装制品有限公司(下称“西满公司”)而收到深交所的关注函,缘起西满公司背负了近21亿元到期或无力偿还的债务,已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而陷入亏损泥潭且刚爬出债务违约漩涡的珠海中富,却要收购这家资不抵债的公司,颇为怪异。
珠海中富在给深交所的回复中表示:“标的公司与公司均为包装、饮料代工企业,主营业务具有高度重合性,产品具有一致性,双方协同性较高,公司目前产能利用率较低,如得到新增订单的补充,可提高公司产能利用率,提高公司营业收入,提升边际收益,对公司主营业务有良好的补充作用。”
据悉,西满公司是怡宝纯净水的代工企业之一,而珠海中富2011年年报披露公司与华润怡宝达成供应关系,2012年为怡宝代加工纯净水,即使该项收购交易完成,能否真正产生协同性、提高产能利用率仍存有疑问。
此前十年间,珠海中富曾以提高协同性、提高产能利用率和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等缘由,收购了两任控股股东旗下大量的关联公司股权,逐步构建起庞大的企业群。如今,两任控股股东均已套现离场,珠海中富虚胖症却逐渐显现,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加权后数据)从1998年最高的18.48%降至2015年的-6.11%,2013年甚至一度下降到-69.47%,而公司净利润也从1995年的5196万元降至2015年的-7166万元。作为全国最大且上市最早的生产PET瓶(一种塑料制瓶)的龙头企业,手握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知名饮料灌装订单的珠海中富,资产规模不断扩大的十年,也是净利润逐渐下滑的十年。
对比与珠海中富主营业务相同的紫江企业(600210),二者历年的的总资产、净利润和净资产收益率(ROE)等指标走势基本相似,但2010年后珠海中富净利润和净资产收利率下滑颇为夸张,总资产亦锐减(图1-3)。这与珠海中富十年间两度变更实际控制人并遭轮番掏空不无关系。



创始股东主导规模扩张后全额套现
1982年时任珠海湾仔工业公司总经理的黄乐夫创立珠海中富工业集团(下称“中富集团”);1985年黄乐夫又创办珠海市香洲区中富瓶厂(下称“中富瓶厂”),主要为可口可乐等饮料巨头生产PET包装瓶;1988年中富瓶厂施行股份制改革,中富集团以中富瓶厂资产折价1200万元入股并获股份公司57.83%的股份;1990年中富瓶厂更名珠海经济特区中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珠海中富”);1990-
1992年,中富集团两次以旗下公司折价合计6263万元入股珠海中富,持股比例上升至58.38%,这一持股比例一直保持至后者1996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珠海中富创始人 黄乐夫
1996-2006年是珠海中富的黄金十年,也是珠海中富的“黄乐夫时代”。其以实际控制人身份直接持有中富集团22.79%的股权,间接持有中富集团第一大股东中富集团工会委员会超过50%的股权。黄乐夫控制下的珠海中富是不断扩张规模的“大跃进时代”。
黄乐夫控制期间,中富集团、珠海中富、香港众成化纤原料有限公司(下称“香港众成”)合资成立了众多合资企业,中富集团与香港众成在多数合资企业的持股份额保持在75:25的比例,这些合资企业的股权腾挪后最终被转卖给了珠海中富。
新财富查询资料发现,黄乐夫家族从珠海中富的“套现”,以该公司2005年9月实行股权分置改革为节点,前后分为两个阶段:股权分置改革前,珠海中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中富集团疑似通过巨额的关联交易获利;股权分置改革后,珠海中富法人股上市流通,中富集团在不足两年时间内全数减持珠海中富股权,获利甚丰。
第一个阶段,1996年至2006年,珠海中富大额收购中富集团资产,并廉价转让旗下公司、土地及地上建筑物业给中富集团,同时与中富集团及其旗下子公司常年保持大额的关联购销。
具体来说,从1998年-2004年珠海中富共进行三次配股,中富集团参与了第一次配股(以旗下两家公司75%、70%股权折价1.34亿元入股),而放弃了后两次配股(表1)。但珠海中富后两次配股募集的资金中,分别有1.2亿元(占募资总额的37.34%)、1.4亿元(占募资总额的42.50%)用以收购中富集团旗下资产。2001年11月、2002年4月、2002年9月珠海中富又分别以7100万元、1.4亿元、2.1亿元的代价收购中富集团旗下共计23家公司70%-75%的股权。以上五笔收购,珠海中富共支付给中富集团6.75亿元。

2003年10月珠海中富将持有的深圳市桑夏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桑夏高科”)20%股权以1195万元转让给中富集团。桑夏高科是深圳高新技术企业和首批软件企业。该笔股权系珠海中富2000年9月以1204.5万元购入,因此产生账面亏损9.5万元。除此之外,珠海中富还将旗下土地资产廉价转让给中富集团。2006年5月、2007年7月,珠海中富前后两次将旗下共计7.8万平方米土地和物业资产转让给中富集团,转让总价仅7560万元。该等珠海中富十多年前购入的土地,计提折旧后仅仅分别增值33%、4.3%。而十年间珠海中富向中富集团及关联方销售货物合计超35亿元。
第二阶段,是2005年9月珠海中富股权分置改革后黄乐夫的减持套现。
股改禁售期刚过,中富集团即转让珠海中富29%股权。2007年3月,珠海中富发布公司易主公告,中富集团以16.5亿元将所持珠海中富近2亿股股份转让给欧洲私募股权基金CVC,后者成为珠海中富控股股东。之后,中富集团于2009年11月-2010年12月以大宗交易等方式,将剩余的3836万股股票减持,并退出十大股东之列。珠海中富公告显示,中富集团减持股份中,
628.7万股以6.58-8.38元/股价格减持,600万股以8.05元/股的价格减持,该两笔减持中富集团所得约5185万元,剩余2811万股减持价不详。但2010年10至12月珠海中富股价处于上行趋势,如果以低位的8元/股价计算,中富集团所持珠海中富剩余股份减持所得或超2亿元。加上CVC支付的16.5亿元,中富集团减持珠海中富股份所得合计超19亿元。
除了两个阶段的套现收入,1998年到2006年中富集团获得珠海中富历年分红(税后)金额也高达1.84亿元。控股珠海中富十年,获利如此丰厚的中富集团又投资了多少钱呢?
新财富统计,中富集团对珠海中富的投入共计4次,均以其旗下资产折价入股:前三次在1988年-1992年之间,中富集团以旗下公司折价共计7463万元入股珠海中富;第四次在珠海中富上市后第一次配股时,中富集团以旗下两家公司分别75%、70%的股权折价1.34亿元参与配发,此后再无投资。由此可知,中富集团对珠海中富共计投资2.086亿元。投资与收益对比可谓悬殊。
中富集团是如何实现“一本万利”的呢?这或与其资金挪腾财技密不可分。中富集团自1998年10月起向银行质押其所持珠海中富股份,2001年-2007年间,其所持有珠海中富股份的95.3%处于质押状态,共获得银行9.2亿元的授信额度(表2)。当然,我们无法获悉该等授信的融资被中富集团用于何处,但一种可能的情况是,为其设立众多子公司提供了充足的可调动资金。假如中富集团将设立的关联公司以高估值转卖给珠海中富,其中自然应有套利空间,可谓羊毛出在羊身上。

比如,2001年1月至2002年9月,中富集团转让给珠海中富的23家公司,为该等公司做资产评估的有两家评估机构,一家是广东省恒信德律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恒信德律”),另一家是珠海市正大新资产评估事务所,前者出具的评估值均高于后者的评估值,珠海中富竟全部采用了较高的评估值。而前者也曾是中富集团及珠海中富长期的资产评估合作方。
值得一提的是,或明或暗从珠海中富抽血的中富集团,一边鼓吹PET啤酒瓶的市场前景和珠海中富的竞争力,一边宣传珠海中富被花旗、汇丰等QFII投资的利好消息。2002年至2007年间,各路信托、基金纷纷投资入股,珠海中富前十大股东频繁更新,一派热闹景象。
然而热闹背后,珠海中富的净资产收利率从2002年的10.30%下降到2003年的5.43%,彻底告别净资产收益率两位数时代。珠海中富扩大的规模始终没有如其所预期的那样发挥协同效应,甚至一度鼓吹的PET啤酒瓶市场十年后也未见成为主流。十年后回看珠海中富当时的鼓吹的各种利好,更像是包装华丽的谎言。
黄乐夫执掌期间,珠海中富尚未明显转衰,黄乐夫家族名利双收、全身而退。然而黄氏家族退出后的十年间,珠海中富“大跃进时代”积累的问题逐渐爆发,一度面临退市风险。
层层盘剥,CVC掏空上市公司
2007年3月,CVC以旗下子公司亚洲瓶业16.5亿元的代价从中富集团手中收购了珠海中富29%的股权,成为珠海中富实际控制人。这一收购价折合每股8.27元,分别对应珠海中富2006年64倍和2007年69倍的市盈率,大大高出其停牌前6.84元/股的收盘价,也较其2006年底的每股净资产2.82元溢价193%,因而引发媒体关注。
新财富曾详细剖析过CVC借四层架构掏空珠海中富(详见新财富2012年11月号《珠海中富遭遇剥洋葱》)。简要概括就是,CVC在收购珠海中富29%股权的同时,利用关联公司BPI(Beverage
Packaging Investment Limited)、BP(Beverage packing(HK) Company
Limited)等棋子,将珠海中富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非上市关联企业等一并纳入囊中。此后,它借上市公司吸入巨额第三方资金,又借BP(HK)向上市公司反向高溢价出售无厂房的“寄居”公司,并借BPI拥有的珠海中富54家控股子公司的少数股份,从上市公司分得了与其持股比例不相称的巨额红利。在珠海中富业绩下滑、收入递减的2012年,BPI又把所持有的48家公司股份以8.8亿元高溢价抛售给上市公司,涉嫌掏空上市公司。
CVC掌控珠海中富分两步走:
第一步,2006年通过下属亚洲瓶业旗下子公司BPI、BP(HK)分别收购珠海中富境内子公司25%-30%的股权(75%-70%的股份归属于珠海中富)和中富集团非上市关联企业股权;
第二步,2007年亚洲瓶业以16.5亿元的对价收购中富集团持有的珠海中富29%的股权。
控股珠海中富后,CVC开始了层层盘剥上市公司和涸泽而渔式套利计划。
看得见的手之一:以提高“协同效应”之名义,BP(HK)将其收购的“关联公司”卖给珠海中富获利。2009年7月,BP(HK)将其旗下从中富集团收购而来的、经营胶罐和纸杯的3家非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共八家公司的100%股权,以2.6亿元的对价卖给珠海中富,这一价格较这些公司的净资产溢价190%,其中珠海市中粤纸杯容器有限公司(下称“中粤纸杯”)和昆山中富胶罐有限公司(下称“昆山胶罐”)的收购溢价分别为299%和311%,而珠海中富同时期的市净率是1.17倍。
而高溢价收购的资产中,除了账面净值不足120万元的仓库外,并不包含其它土地及房产。而让人惊讶的是,这些公司竟多年“寄生”于珠海中富。珠海中富2009年披露的关联交易公告显示,珠海中富各地子公司为北京中富胶罐和昆山中富胶罐提供了厂房和设备,也为珠海中富胶罐提供设备,这些关联租赁涉及资产达3500万元,而被收购时这几家公司的固定资产评估净值为4000万元,剥去租赁资产,这些公司还剩下什么?
看得见的手之二:BPI借其收购的珠海中富子公司的少数股权获利。新财富曾统计,在2008年至2011年的4年间,珠海中富子公司向BPI支付现金分红近2亿元,占同期对应的少数股东利润近90%;同时期内,珠海中富向CVC支付现金分红0.52亿元。仅四年时间,CVC从珠海中富及其子公司中共拿到近2.5亿元的分红,而同期珠海中富其他股东得到的分红不到1.4亿元。显然,CVC在珠海中富获得的分红与其持股比例并不相称。
珠海中富大方分红的“好年成”过后,2011年、2012年上半年珠海中富业绩明显下滑,BPI随即于 2012年9月将其持有的、由珠海中富控股的48家子公司的少数股东权益,以8.8亿元的高溢价转让给珠海中富,不仅外界一片哗然,而且引起深交所高度关注。
在各种质疑下,珠海中富于三个月后的2012年12月12日发布了调整后的收购方案,收购价格下调至5.9亿元,接近于收购股权对应的净资产6.53亿元(表3),但BPI不再对48家目标公司未来三年的净利润实现情况提供盈利保障及补偿措施。BPI最大程度维护了自身的利益。值得注意的是,BPI出售所持48家公司少数股权的时间,正好在珠海中富首次出现亏损前。

无利可图仓促甩盘
2012年珠海中富首次出现亏损,且是2.03亿元的净亏损,而其盈利最高的2010年净利润也仅有2.06亿元(表4)。2012年相比2010年净利润的4亿元差额,系由于珠海中富营业收入减少2.3亿元,而营业成本却增加了1.7亿元,销量下降同时成本上升挤压了利润空间。而营业总成本中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大幅上升、计提巨额固定资产折旧损失,并分摊计入管理费用、营业成本、营业费用,致使营业总成本在2012年至2014年大幅超过营业总收入(表5)。


BPI在2012年将上述48家公司少数股权转让给珠海中富后,后者2013年计提资产减值损失8.79亿元,此数据是2012年的18.7倍,也是历年珠海中富计提该项损失的最高额。2013年珠海中富净利润录得-11.87亿元的历史最高亏损额。
珠海中富2013年年报明确指出对本年度固定资产和长期资产减值,一经确认,以后期间不予转回。前脚将少数股东权益转让给上市公司,后脚上市公司即大额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是否更加衬托出该等权益出售给上市公司时估值不公允?
2013年4月,BPI因前述48家公司2012年经营性亏损及资产减值所导致的价值损失向珠海中富补偿1637万元,2014年4月BPI因同样的原因继续向珠海中富补偿1.44亿元。两次补偿后,BPI将不再因此事而向珠海中富做出任何补偿或赔偿。
事实证明,该48家公司少数股权的注入,将珠海中富彻底拖进了亏损的泥淖。
珠海中富连续两年巨亏后,CVC随即弃船而逃。2014年3月,CVC旗下的亚洲瓶业将其持有珠海中富11.39%的股权,转让给与其谈判近一年的深圳市捷安德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捷安德”),对价3.49亿元。CVC所持珠海中富剩余股权,则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殆尽,套现约11.02亿元(表6)。加上CVC入主珠海中富后转让少数股东权益和其他非上市关联公司以及巨额分红合计14亿元,CVC从珠海中富套现超28.51亿元。较16.5亿元的总投入,投资增值72.79%。

另一个促使CVC甩盘的因素是,2013年8月2日,证监会对珠海中富下发立案调查通知书。
CVC仓促脱身后,2014年5月珠海中富股票被施以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随即变成“ST中富”。同时,ST中富公司债券“12中富01”因未按时还款暂停上市,珠海中富积累的问题连环爆出。
2015年2月证监会对珠海中富实施行政处罚。这份“迟到”的处罚决定披露了“48家公司少数股东权益收购交易”几个隐秘细节:
1)2012年12月10日披露的收购交易调整公告说明“48家公司”财务状况时,使用了2012年9月的净利润8638.25万元的数据,未使用2012年10月的净利润6671.47万元的数据,该数据选择性适用未能真实反映收购标的盈利情况,甚至“抬高”了收购标的的资产价值;
2)北京恒信德律在为“48家公司”做资产评估时,没有前往该48家公司现场开展评估工作。北京恒信德律做高收购标的的估值,可谓CVC掏空上市公司的“帮凶”。
概而言之,收购标的盈利能力存疑、标的价值评估程序作假,这样隐藏巨大漏洞的交易竟然顺利实施了,且直接加速珠海中富滑向巨亏的泥潭。CVC入主珠海中富8年,收获超12亿元的投资利润,三年内三换董事长、三换财务总监,其背后究竟有多少不合规的操作?
之后更加波折的剧情是:2016年3月,珠海中富收到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下称“仲裁委员会”)的仲裁通知,BPI的仲裁申请是关于“48家公司少数股东权益”转让履约纠纷;2016年4月,珠海中富向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反请求申请书》,BPI继而变更仲裁请求;2016年5月,珠海中富再次向仲裁委员会提交《变更反请求申请书》;2016年6月29日及10月21日先后两次开庭。因本案案情较为复杂,仲裁庭将裁决延期至2016年12月26日。
至此,CVC掏空珠海中富的手法基本明晰:先是利用少数股东权益获得与股权比例不相称的高额分红,之后又将盈利能力较差的资产以高溢价卖给上市公司从而套取巨额现金,上市公司收购该笔资产后计提巨额资产减值损失和资产折旧,进一步加剧上市公司财务恶化,CVC则迅速甩盘套现。
新晋控制人之谜
2015年1月,在CVC持续减持珠海中富股权后,此前受让CVC所持 11.39%股权的捷安德成为珠海中富新晋第一大股东。
工商资料显示,捷安德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5000万元,唯一股东是自然人刘锦钟,法定代表人是自然人李嘉杰,2014年3月时企业社保参保人数仅3人。据披露,捷安德2011-2013年净利润分别为-26.16万元、-22.90万元、187.48万元。这样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何以控股资产规模远大于它的上市公司呢?
根据珠海中富的公告,捷安德收购珠海中富11.39%股权支付的3.49亿元资金,主要来源是外部借款。广东粤晶骏投资有限公司(下称“粤晶骏”)承诺向捷安德提供银行委托贷款金额不超过4亿元,借期4年,年息8%。同时,捷安德表示,粤晶骏既非其一致行动人,亦不觊觎珠海中富股权,粤晶骏之所以提供借款,系与其“关系良好”。4年借款期满后,捷安德将“首先与该公司洽谈延期还款期限,其次准备以自有资产、实际控制人名下的自有资产、在上市公司收到的分红款以及通过其他途径按期还款。”
2015年1月20日,捷安德受让CVC所持珠海中富股权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完成登记变更。旋即,捷安德将该等股权(1.465亿股)全部质押给了江苏银行深圳分行。按照珠海中富此前20个交易日均价3.6元/股以及4折质押率计算,该笔质押股权可获得银行借款约2.1亿元,捷安德可部分偿还借款,以补充“借款链”的现金流。
除了以上所述,身为珠海中富大股东的捷安德还有其他呈现出的“空壳”特征。工商资料显示,捷安德已于2016年9月29日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2015年10月31日至2016年3月2日,该公司涉及的法律诉讼案多达7起(其中至少4宗为借贷诉讼),且有一条失信记录。捷安德所持有的珠海中富股权也因诉讼被司法轮候冻结,且多达12项,轮候冻结期限为2-3年不等。任何一项司法冻结,都有可能导致其所持股权被司法拍卖,珠海中富第一大股东存在随时变更的可能。
以上12项司法轮候冻结事项中,只有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披露了冻结缘由。该案系因一宗约为1495万元的金融借款纠纷,贷款方为浦发银行,借款方为深圳市成隆达贸易有限公司(下称“成隆达”),担保方为捷安德。由于借款人到期无力偿还贷款,法院强制执行后将担保人捷安德所持的珠海中富股权冻结。
因为刘锦钟是捷安德的唯一股东,因而珠海中富的年报中,将他认定为实际控制人。但种种迹象显示,刘锦钟或仅仅是这家空壳公司的“傀儡”股东,实际控制人应另有其人。
珠海中富公开披露的刘锦钟简历显示,1971年出生的刘锦钟,一直都是以职业经理人身份先后在不同公司任职。公开资料中也无迹象佐证其有足够财力拿下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李勇鸿是捷安德的实际控制人。李勇鸿在资本圈颇为神秘,曾一度以多伦股份(600696,后更名为“匹凸匹”)实际控制人的身份现身,之后将控制权转让给鲜言又蹊跷退出(详见新财富2016年10月号《鲜言换场计——从匹凸匹到慧球科技》)。
2016年,中资财团收购AC米兰的风波中,李勇鸿再次现身,成为收购牵头人。据称,在李勇鸿为收购AC米兰而牵头组建的中资财团中,捷安德及珠海中富也是参与方。此外,有一位名为“李艳”的人,曾出任过捷安德的法人代表,也有一位同名的“李艳”曾出任过匹凸匹的董事及财务总监。
据公开媒体报道,过往发生过的与李勇鸿有关的
“不良记录”有不少:2004年,此人曾卷入广东化州绿色山河非法集资案;2012年,因转让多伦股份的违规行为,李勇鸿被证监会处以60万元罚款;2013年,此人曾卷入“江苏沐雪涉嫌信托诈骗案”;2015年,其担任董事局主席的香港龙浩国际集团曾卷入280亿美元投资克拉运河乌龙;2016年,收购AC米兰所爆出的银行函件造假丑闻中,李勇鸿更是事件主角。
捷安德入主珠海中富后,后者在一年半时间内7次停牌筹划重大事项,但均告失败。已陷入债务泥潭的珠海中富,在新任控制人的主导之下将会走向何方呢?会继续其被掏空的命运吗?市场将拭目以待。
*ST中富: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 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ST中富5月8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公告稱,公司已收到證監會的《調查通知書》。如公司最終被認定存在重大違法行為,公司股票存在可能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及暫停上市的風險。
當晚公司還公告,因個人原因,近日,本公司董事會收到公司董事黃文濤先生、獨立董事梁星球先生的辭職函。
永輝建築 訴 葉光等 -粵首環保(1191,前中富國際、永輝國際)
1 :
GS(14)@2011-01-29 17:51:07http://legalref.judiciary.gov.hk ... IS=74930&currpage=T
2 :
GS(14)@2011-01-29 17:51:322004-11-01
賣業務惹糾紛 中國官司纏身
但凡商業併購交易,均涉及買家及賣家的相互計算,故此有時難免出現爭執,但好像中富控股(1191)2年前出售建築業務般,留下「手尾」,兼且引發連番訴訟,則較為罕見。
中富乃在2年前出售旗下建築業務永輝建築,未幾永輝即告清盤。不過,永輝清盤人並未就此罷休,不斷向中富窮追猛打,展開不同的訴訟以求索取賠償,甚至走到商業罪案調查科報案,然而中富及一眾董事也不甘示弱,反擊之餘亦向清盤人提出不同的指控。
雙方一連串的官司糾纏兩年有多,但似乎並未有平息的迹象,剛剛在上周,永輝又向中富提出索償1.86億元(見表)。
事件緣於2002年4月,中富將旗下兩間建築公司永輝和偉信,售予永輝前副總經理詹錦輝。不過,在股權易手後3個月,永輝就被一間分判商成功申請清盤。
永輝剩餘的資產與結欠的債務,清盤人估計中間有高達1.5億元的差欠。為甚麼永輝股權易手不久,就弄到債台高築清盤收場?
永輝易手3個月 即遭清盤
清盤人將矛頭直指中富,除了質疑中富出售永輝的交易外,又指永輝的資產被不公平轉移至中富旗下公司。清盤人並認為似乎只有向中富索償,才有機會為債權人收回債務。
所以難怪永輝清盤人,會對中富鍥而不捨。而永輝清盤人與中富包括主席葉光在內三名董事會成員的關係,相信以惡劣來形容並不為過。
清盤人早在2002年獲委任之初,就要求與中富三人會面,以了解永輝倒閉之原因,但三人一直不肯合作,只願意以書面提交資料。清盤人於是走到法院申請頒令,指令各人必須合作。然而會面最後也拖延多時仍未全部完成,期間三人甚至曾經向法庭申請終止查訊。
清盤人最先完成與中富副主席鄭潔賢的會面,但在去年11月清盤人致函予鄭潔賢,指摘她在會面中說謊,並要求她在14日內回應;但鄭潔賢並無回應,並旋即入稟法院指控清盤人誹謗。清盤人於是把上述11月的信件,在今年1月提交予商業罪案調查科。
鄭潔賢於是聯同葉光控告清盤人,指他在未獲法庭同意下,將私下查訊的內容呈交商罪科,屬於藐視法庭,但最終指控並不成立。
誰是誰非,還有待法庭判決。但中富與永輝招來招往,連場官司的背後,所花費用卻恐怕不菲。
﹏﹏﹏﹏﹏﹏﹏﹏﹏﹏﹏﹏﹏﹏﹏﹏﹏﹏
中富與前附屬永輝訴訟事件簿
25/4/2002︰中富公布,旗下Benefit Holdings出售旗下偉信建築及永輝建築,予中富前僱員詹錦輝,作價分別為10萬元及500萬元
7/2002︰永輝被法院頒令委任臨時清盤人,並隨即一度在百慕達法院申請中富清盤,但及後申請撤銷
3/2003︰永輝入稟法院,指Benefit、中富主席葉光、董事鄭潔賢及甘成違反董事誠信責任,在中富出售永輝期間,挪用永輝500萬元,作為詹錦輝收購款項,違反公司條例
7/2003︰永輝入稟法院,向中富旗下國陸財務(Fitzroya Finance),就一連串截至2002年1月的交易,追討1.49億元
11/2003︰永輝入稟法院,向葉光追討160萬元墊支款項
12/2003︰永輝向中富旗下天葳發展,要求交還兩輛平治房車或賠償43萬元
1/2004︰Benefit 入稟法院,指永輝清盤,David John Kennedy及所屬的羅申美企業顧問,在去年12月於一間律師行內,擅自取走Benefit出售永輝交易的文件
4/2004︰永輝入稟法院,指葉光、鄭潔賢及甘成違反誠信責任,將永輝1,041.78萬元,轉移至中富旗下4間公司
5/2004︰Benefit入稟法院,向詹錦輝及持有的中輝國際,追討收購永輝交易欠款及承諾償還欠債,合共4,300萬元
10/2004︰永輝入稟法院,指中富未有履行一項於 2001年11月簽訂,中富承諾向永輝承擔財務責任的協議,要求索償1.86億元
上市業務失色 主席航空業突圍
中富(1191)前身就是永輝,於1997年時股權易手予現任主席葉光。中富於數年前科網熱潮時,曾經風光一時,出售旗下科技項目勁賺2億元,兼且又成功分拆大中華科技(8032)上市。
不過,現時中富與大中華科技,卻因為業績和刊發財務資料緣故,分別在去年8月26日和7月31日起停牌至今。
原來兩間公司均與核數師出現爭拗,故要更換核數師,兼且多番延遲至上周,才能分別公布截至去年7月31日的全年業績,其中大中華錄得虧損1.29億元,核數師並拒絕發表意見,至於中富期內亦錄得虧損8,694萬元,核數師也因為聯營公司大中華帳目問題,也對中富帳目作出保留意見。
中富積極申辦航綫
雖然中富與大中華尚未得知何時復牌,但那邊廂,中富主席葉光私人持有的中富航空,卻是搞得有聲有色,是繼國泰(0293)及港龍外本地第三間航空公司,現時提供往菲律賓老沃的包機服務,並積極申辦其他航綫。市場亦不時傳出中富航空擬引入新投資者的消息。
其實,中富去年亦曾經擬購入中富航空,但鑑於永輝清盤人對中富旗下公司的訴訟,故本擬先完成安排計劃進行公司重組後始進行注資。但其後上述重組計劃告吹,故注入中富航空的建議也告無疾而終。
3 :
GS(14)@2011-01-29 17:52:27http://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101020/00202_043.html
中富成功剔永輝申索
中富控股(01191,現稱粵首環保)前主席葉光、前副主席鄭潔賢連同中富附屬等公司,○四年遭中富正進行清盤的前附屬永輝建築,控告違反作為戶口簽署人的誠信責任,指葉等人促使永輝把合共1,041萬元銀行存款,分別轉至中富四家附屬公司,永輝要求討回款項。
案中有份被控的鄭潔賢、中富控股及中富置業(下合稱申請人)昨日成功剔除永輝對他們的申索。
申請人指永輝一方拖延訴訟,高院法官昨認為有關拖延確實沒有合理的理由,又指永輝一方是有意識地分配資源去訴訟,但卻拖延本案,這對申請人不利,法官故此現剔除有關申索。
案件編號:HCA833/2004
4 :
GS(14)@2011-03-06 11:45:22http://legalref.judiciary.gov.hk ... IS=75479&currpage=T
5 :
GS(14)@2011-03-19 12:55:29http://legalref.judiciary.gov.hk ... IS=75623&currpage=T
6 :
GS(14)@2011-04-02 14:49:36http://legalref.judiciary.gov.hk ... IS=75848&currpage=T
7 :
清風詩人(3217)@2011-10-27 10:13:54 《經濟通通訊社27日專訊》粵首環保(01191)公告,向菲律賓林業聯營公司額外投
資,公司預期將總額約4270萬披索(相等於約760萬港元)之款項於一年內分一批或多批
匯予聯營公司Alverna,作為未來認購Alverna之最多2017股普通股之按金。
直至公告日期(26日)止,公司向Alverna作出之匯款總額4840萬披索(相等
於約860萬港元),計劃用於Shannalyne之林業種植業務。(ck)
http://www.etnet.com.hk/www/tc/n ... ETN211027163&page=1
8 :
GS(14)@2011-10-31 23:09:2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031654_C.pdf
頂唔得幾耐
中富資源(0274,前高寶綠色)專區(關係:Goldman Lee、梁惠民、0860、0979、0938、0067)
1 :
GS(14)@2011-09-29 21:45:56新聞貼
http://realforum.zkiz.com/thread.php?tid=5924
舊文:
thanks:
於供股階段沽出,好像輸了半仙,其產品也用過,很一般
承天:
廉署檢控聯康生物科技,3年前隻精優又係比廉署檢控過..做藥真係搵人笨呼?!
鱷兄:
法官怎麼搞的,放梁生離開,當年美國單官司他也沒有回美國受審,憑甚麼相信他。他幾時僱有六千名員工,做污水處理的bio-treat動向不明,陳總已經辭職,公司又轉到另一個不知名人士,這次不知是真轉手還是假轉手,就算再計入已轉手的高帽,三間公司大概最多只有一千多人,除非化妝品分銷商也是他的。
高帽股東一定慶幸公司已經易手,高帽曾經擁有博康健及華生元的一些股份,危險得很,新主應該乖乖的交出相關資料
既然證實梁生是聯康實際大股東,聰聰當年在高帽的獨立非執行董事身份又點算,聽聞民生國際當年曾經請聰聰食豉椒炒魷,可有人知道內情?
...
原來曾凡年也是高帽人
http
07年年報:「曾凡年先生,
到去年高帽旗下的東莞寶麗美化工登廣告:「東莞寶麗美化工有限公司自2009年2月13日與原財務總監曾凡年先生解除勞動關係,自勞動關係解除之日起,曾凡年先生所從事的一切事務均與本公司無關,特此聲明。」
...
2006年4月,向劉程華(「劉」)、黃劍軍(「黃」)、侯昌文(「侯」)、李潔玉(「李」)、陳肖明(「陳」)及梁麗群(「梁」)作價4.72億元購入東莞醫藥Dongguan Shi Bo Kang Jia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Co., Ltd90%股權,以現金及新股支付。
http http 2006年11月,以4.54億向Leung Kar Loon Stanley(「Leung」)、Yuen King Tak Soona(「Yuen」)及HoYik Leung(「Ho」)購入北京博康健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博康健乃於二零零二年十二月在中國成立之外商獨資企業, 目前擁有註冊股本人民幣45,000,000元。北京博康健已取得由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所發出有關生產醫藥產品之藥品生產許可證, 以及監督管理局發出之醫藥產品GMP認證。該公司之主要業務為製造及銷售片裝、膠囊、粒裝及大型輸注液醫藥產品, 以及研發非專利藥物。
目前, 北京博康健透過向外收購及其本身之研發努力, 已取得多項新藥品知
識產權之擁有權及新藥品證書。醫藥行業為中國政府鼓勵發展之其中一個行業, 而即使進入醫藥行業之門檻較高, 但就外商投資角度而言, 北京博康健從事之業務在中國並非視為受管制業務。
北京博康健已取得其符合GMP標準生產廠房所在土地之土地使用權證書。該生產廠房位於中國北京經濟科技開發區中關村昌平區星火街7號, 目前擁有五條生產線。
http
http
2007年7月,向Lau Judy(「Lau」)及Choi Woon Man(「Choi」)購入深圳市華生元基因工程發展有限公司,作價
深圳市華生元基因工程發展有限公司乃於中國成立之外商獨資企業,現時之註冊繳足資本為人民幣80,000,000元,其主要業務為生物製藥之開發、生產及市場推廣。深圳華生旗下主要產品包括主要治療燒傷及創傷的重組人表皮生長因子產品(「EGF產品」)液體制劑。
此外,其液體制劑噴霧EGF已取得中國宪生部發出有關「國家一類新藥」配方之新藥證書。深圳華生已就其符合GMP之生產廠房所在之土地獲得土地使用權證。生產廠房(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第一科技中路第7號)現有兩條生產線。
於訂立獨家洽商協議前,及根據於二零零七年三月三十一日訂立之獨家分銷協議,深圳華生已委任東莞製藥Dongguan Shi Bo Kang Jian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Co., Ltd(「本公司之中國附屬公司之一」)為其在大陸分銷及銷售EFG產品之獨家代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7072501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70802002_C.pdf
2007年9月以3600萬向Yin Yinglan出售原包裝業務,稱主席在社交場合認識。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70919500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71004247_C.pdf
....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420618_C.pdf
Goldman Lee(又名李柏聰)辭職。
...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427986_C.pdf
完成後,本集團將充份發揮礦業公司管理團隊的核心技術及專業知識以支持其發展,同時捕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黃金業進一步創造價值的機遇。本集團亦銳意將礦業公司之產能擴充至每日約500公噸礦石。
董事會同時欣然宣佈,礦業公司所持有之採礦許可證(「採礦許可證」),已由二零一零年三月十一日起進一步續期五年。
誠如湖南金伯利礦業有限公司出具之報告所述,該礦場之已識別黃金資源為34.4公噸。報告亦指出,在海外地質專業的指示及經進一步勘探後,礦業公司估計,該礦場之潛在黃金資源可達到59公噸。報告同時指出,由於鄰近該礦場的其他礦場之較深位置有趨向蘊藏較高質量的黃金資源,故有關專家預測,該礦場之潛在黃金資源可達到超過80公噸。
....
鱷兄:
其實無特別,「採礦許可證」早三個月到期,現在只補述終於可以續期,還要延誤了一個月公佈。至於34.4公噸,根本就是當日收購時公佈的數字,全無改變
...
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57032&start=45
亞"勁偉"都算好彩啦, 希望今次真係可以消滅股市其中一隻妖怪啦.
不過呢個市仲有千千萬萬既妖怪, 真係打極都打唔哂.
274既手法唔算太高明, 不過梁生係有多少有人照下, 而且開波時亦拍到個好名黎用.
睇細股, 先睇老闆個相, 再聽故仔, 老闆樣衰走, 故仔唔吸引走, 市場資訊太快太多, 又好又無人知任得係買既股票應該唔存在, 所以買就要買隻安心既. 睇殼股, 要再加一樣, 一定要干, 一定要坐, 干升無成交既係好殼, 但係呢種錢好難賺.
...
差不多全部資產都沒了。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004291748_C.pdf
獨立核數師報告節錄
不發表意見之基礎
1. 商譽
彼等並無獲提供足夠之資料及解釋,以核實商譽之賬面值。彼等無法進行任何彼等認為必須的程序,以使彼等信納是否須對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商譽賬面值作出任何減值虧損。因此,彼等無法確定綜合財務狀況表所列968,024,000港元之「商譽」是否公平呈列。
2. 物業、廠房及設備
彼等並無獲提供足夠之資料,以使彼等信納本集團若干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樓宇之擁有權。再者,彼等並無獲提供足夠之資料及解釋,以使彼等信納是否須對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物業、廠房及設備賬面值作出任何減值虧損。因此,彼等無法確定綜合財務狀況表所列1,416,802,000港元之「物業、廠房及設備」是否公平呈列。
3. 投資物業
彼等並無獲提供足夠之資料及解釋,以核實投資物業之公平值。因此,彼等無法確定綜合財務狀況表所列25,179,000港元之「投資物業」是否公平呈列。
4. 預付經營租賃之土地租賃款項
彼等並無獲提供足夠之資料及解釋,以使彼等信納是否須對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預付經營租賃之土地租賃款項賬面值作出任何減值虧損。因此,彼等無法確定綜合財務狀況表所列非流動資產項下之175,368,000港元及流動資產項下之3,169,000港元之「預付經營租賃之土地租賃款項」是否公平呈列。
5. 無形資產
彼等並無獲提供足夠之資料及解釋,以使彼等信納是否須對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無形資產賬面值作出任何減值虧損。因此,彼等無法確定綜合財務狀況表所列27,742,000港元之「無形資產」是否公平呈列。
6. 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之按金
彼等無法取得足夠之資料或進行滿意的審核程序,以使彼等信納購買物業、
廠房及設備之按金存在。因此,彼等無法確定綜合財務狀況表所列279,123,000
港元之「購買物業、廠房及設備之按金」是否公平呈列。
7. 存貨
彼等並無獲提供足夠之資料,以使彼等信納存貨之估值。因此,彼等無法確定綜合財務狀況表所列56,141,000港元之「存貨」是否公平呈列。
8. 應收貿易賬款及應收票據
彼等並無獲得貿易債務人充份回應,確認彼等之結餘約為18,765,000港元。再
者,彼等無法取得足夠之可靠憑證以評定約45,091,000港元之應收貿易賬款及
應收票據之估值及可收回成數。因此,彼等無法確定綜合財務報表附註25所
列165,085,000港元之「應收貿易賬款」及2,040,000港元之「應收票據」是否公平呈列。
9. 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
彼等並無獲得其他債務人充份回應,確認彼等之結餘約為30,279,000港元。再
者,彼等無法取得足夠之可靠憑證以評定約21,652,000港元之預付款項、按金
及其他應收款項之估值及可收回成數。因此,彼等無法確定綜合財務報表所
列81,188,000港元之「預付款項、按金及其他應收款項」是否公平呈列。
10. 應收貸款
彼等並無獲得貸款債務人充份回應,確認彼等之結餘約為44,907,000港元。再
者,彼等無法取得足夠之可靠憑證以評定約34,907,000港元之應收貸款之可收
回成數。因此,彼等無法確定綜合財務報表所列44,907,000港元之「應收貸款」
是否公平呈列。
11. 應付貿易賬款
彼等並無獲得貿易債權人充份回應,確認彼等之結餘約為8,425,000港元。再
者,彼等並無獲提供足夠之資料,以核實應付貿易賬款之完整程度及估值。
因此,彼等無法確定綜合財務報表所列31,493,000港元之「應付貿易賬款」是否
公平呈列。
12. 應計負債及其他應付款項
彼等並無獲提供足夠之資料,以核實應計負債及其他應付款項之完整程度及
估值。因此,彼等無法確定綜合財務報表所列44,669,000港元之「應計負債及
其他應付款項」是否公平呈列。
13. 應付稅項
彼等並無獲提供足夠之資料及解釋,以核實應付稅項之完整程度及估值。因
此,彼等無法確定綜合財務狀況表所列29,827,000港元之「應付稅項」是否公平
呈列。
14. 融資成本
彼等並無獲提供足夠之文件及解釋,以使彼等信納有關交易完成、存在及有
效。因此,彼等無法確定綜合全面收益表所列6,700,000港元之「融資成本」是
否公平呈列。
15. 或然負債
彼等並無獲得本集團律師有關(其中包括)於報告期末有否存在影響本集團之
或然負債之充份回應。因此,彼等無法確定或然負債有否於綜合財務報表中
作出充份披露。
任何被視為必須作出之調整,均會對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資產淨
值及截至該日止年度之業績及現金流量構成影響。
不發表意見
由於不發表意見之基礎一段所述事項的重大程度,彼等並不就綜合財務報表是否
已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真實與公平地反映本公司及本集團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
三十一日之財務狀況及本集團於截至該日止年度之業績及現金流量,並已按照香
港公司條例之披露規定而妥善編製,發表任何意見。
彼等亦謹請 閣下垂注綜合財務報表附註2(b)中提及,本集團於本年度產生本公司股權持有人應佔虧損約269,748,000港元,而其於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流動負債超過其流動資產約44,716,000港元。此情況連同綜合財務報表附註2(b)所載之其他事宜顯示存在重大不明確因素,或會令本集團持續經營之能力出現重大疑問。
...
鱷兄:
核數師以前甚麼也沒發現,ICAC一出馬就全部有問題,核數還有甚麼意義?
「彼等並無獲提供足夠之資料,以使彼等信納本集團若干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樓宇之擁有權。」連擁有權也不能確定,究竟新主是否已成功控制公司?
...
我最想收拾毛賊,他設局騙人身家,可惜成班傻仔仍不醒覺,證監會又踢它不動
我也忘記了那班打手名稱了,真正的打手早就改名失蹤,顛狗當日也曾力推274。
274我估是衰在榮總身上,他好歹也是解放軍出身,怎能輕易被人欺上門
greatsoup: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430882_C.pdf
林先生於一九九一年獲香港理工大學頒授會計學學士學位。彼為香港註冊會計師(執業),並為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及香港稅務學會資深會員。
林先生積逾十八年的會計及核數經驗。彼曾於兩家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即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及安永會計師事務所任職逾八年,專責核數、稅務及協助中港兩地的企業在香港及其他海外證券交易所上市。
林先生現任張慶植會計師行有限公司董事,並為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公司德泰中華投資有限公司(股份代號:2324)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鱷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502014_C.pdf
馮國良由高帽綠色過來,有很大幻想空間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430882_C.pdf
...
本公佈乃聯康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作出,以回應於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五日有關本公司之若干報章報導(「報導」)。報導涉及本集團(其中包括)自二零零五年八月至二零零七年七月期間收購之三間中國公司(「目標公司」)。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澄清,就其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知:(i)於上述時段以至目前,控股股東或唯一最大股東(視乎情況而定)為 Automatic Result Limited(由董事會主席兼本公司執行董事唐潔成先生全資實益擁有);(ii)董事會認為本公司並不存在報導所述之無形控股股東;及(iii)董事會確認,報導所述之目標公司之賣方乃獨立第三方。董事會亦謹此宣告,其概不知悉有關報導所提述之指控之任何額外詳情。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513552_C.pdf
不知想澄清甚麼,報導源頭來自廉署,還落案起訴,應該審完才說這些廢話
http://www.icac.org.hk/tc/news_and_events/pr2/index_uid_964.html
greatsoup:
文章請參閱本版前文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513552_C.pdf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謹此澄清,就其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知:
(i)於上述時段以至目前,控股股東或唯一最大股東(視乎情況而定)為Automatic Result Limited(由董事會主席兼本公司執行董事唐潔成先生全資實益擁有);
(ii)董事會認為本公司並不存在報導所述之無形控股股東;
及(iii)董事會確認,報導所述之目標公司之賣方乃獨立第三方。董事會亦謹此宣告,其概不知悉有關報導所提述之指控之任何額外詳情。
...
劉國堯, 男,1963年12月出生,廣東遂溪人,大專學歷。第一、二屆高寶集團黨支部支委。1987年10月正式加入中國共產黨,任高寶集團董辦職員。該同志熱心黨務工作,關心國家大事。在公司任職多年,工作勤奮,務實進取,關愛他人,任勞任怨,深得上司信任和同事好評。
http://www.globalgreentech.com/big5/branches.asp?Categoryid=2
....
http://webb-site.com/articles/unibioggt.asp
http://webb-site.com/articles/westralian.asp
還未睇,暫無補充,Webb哥今次慢了一點
greatsoup:
好像高寶那個多點東西看....但是648都好像寫得更好一點呢
他們用的Auditor全部都是圈內股票。
...
壇主:
其實Webb哥睇得很仔細,以上市公司年報及通告而論,基本上我留意到的他都能看到。690沒資料好寫,你見我寫的也是274,很多東西我早已提過,Webb哥自然難有驚喜。
greatsoup:
發覺和張志誠(8017、211)和之前提及的兩位好朋友鄭先生和...也有一手....
今日花了不少時間看完後,一定要把之翻成中文,可否合作把它翻譯出來,他已經把大部分人都翻出來了。
鱷兄L
遲一點才翻譯,篇文太長,我又沒時間
他不說我也不知陳剛去了福和做非執董,又多個理由不用理會這公司。他未找出所有人,例如有位恩平MB梁生,我也忘記了他的名字,大胃兄就沒找出來。龍哥是最值得留意的人,他除了姓梁,更是加拿大人。輝哥不用說也應該明白。李潔玉那段很好,他不說我也忘記了
greatsoup: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526551_C.pdf
綠色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之董事(各稱為「董事」)宣佈:
(1) 葉偉樑先生(「葉先生」)已獲委任為本公司之董事會主席(「主席」)、執行董事、提名委員會成員、根據香港法例第32章公司條例(「公司條例」)第XI部之法定代表及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之本公司法定代表之一,並於2010年5月20日起生效;及
(2) 黃潤權博士(「黃博士」)已辭任本公司主席、執行董事、提名委員會成員、根據公司條例第XI部之法定代表及根據上市規則之法定代表之職務,並於2010年5月19日起生效。
葉先生,52歲,為陳葉蘇律師行之律師及合夥人,並為創辦合夥人之一。葉先生畢業於倫敦大學,持有法學士學位。彼於法律專業範疇方面擁有23年經驗,其主要執業範疇包括商業、物業、財務及訴訟等。葉先生亦為一間在新加坡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之公司Bio-Treat Technology Limited之獨立董事之一,並為審核、提名及薪酬委員會主席,直至2007年7月辭任。在其於2009年12月22日辭任之前,葉先生曾擔任本公司之執行董事、提名委員會成員、法定代表及主席。
....
http://www.bio-treattechnology.com/ir.htm
Bio Treat 網站,供期後分析之用。
...
2 :
GS(14)@2011-09-29 21:46:1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629750_C.pdf
浩勤會計師事務所辭職smiley
和信會計師事務所是乜東東?
3 :
GS(14)@2011-09-29 21:46:342009年8月24日
鱷兄:
979下午急升,相信源於這則通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90824201_C.pdf
這連串的交易,並不是最近才發生的,根據通告,連串交易在2009年4月1日就開始了,難怪979近月的股價會如此波動。由購買機器,到購買小桐子的幼苗、幼樹及肥料的代價,這個project有多大?
通告沒詳細交代每個交易的來龍去脈,就連種植小桐子及興建試驗廠房的地點也沒有在內文透露,只以「有關土地」來統稱,要查看通告的釋義才能略知一二。「有關土地」是指常平地盤與開平地盤,從兩個地盤的面積作簡單推測,開平地盤是用作種植,常平地盤是用作興建廠房。通告提到,開平地盤由本集團向一名獨立第三方租用,位於中國廣東省東莞市常平區土塘鎮,面積約250畝之地盤,見到這個地點,令我不禁猜測,這個獨立第三方會否就是高寶綠色科技集團(274)?
greatsoup:
關於小桐子,暫時想到這個。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080723411_C.pdf
可能有關係,但是那家和979合作的新宇的公司好像有點突破點。
經search,有一家公司只和它多了一個「新」字,背景都是廣西的,未知和它有甚麼關係?。
http://www2.gxu.edu.cn/nongxue/j ... on/2009-05-05/1.htm
中國廣東省東莞市常平區土塘鎮= 高寶綠色科技城?!
鱷兄:
中國廣東省東莞市常平區土塘鎮當然不一定是高寶綠色科技城,但以979與274的好朋友關係,979又偏偏那裡也不去,定要選擇東莞市常平區土塘鎮,我只好這樣猜測了。
這個交易暫時不發覺有甚麼問題。
4 :
GS(14)@2011-09-29 21:47:19http://realblog.zkiz.com/greatsoup/16911
26. 名稱:何振誠朋友 [RB 用戶認證] E-mail:
[email protected] 時間: 2010-07-28 17:25:28
希望大家可以放過何振誠,單野冇理由要佢一個人揹哂上身
係核數界文化做成,客戶比錢要求佢隻眼開隻眼閉,人在江湖,可以唔收錢吔?通行都係咁,而且佢都唔知道間公司最後會停牌咁大鑊.d錢唔會係佢一個人袋哂,佢只係唔對外披露盤數有問題,如果股民唔貪心,今日冇損失得咁慘
有幾個監管機構都有向佢問話,但係都冇對佢提出起訴,會計師公會冇話佢咁做有問題,冇話要停佢牌
識何振誠既朋友都知佢個人唔係大家所捻咁,如果大家認為佢咁做有錯,以後唔買佢簽名個d股票羅,希望大家唔好再寫佢
支持Snowden Ho
27. 名稱:Snowden Ho [RB 用戶認證] E-mail:
[email protected] 時間: 2010-08-01 13:01:46
何振誠朋友,唔好係度亂噏,你咁講法,殺咗人,講句對唔住咪得囉,通街都知佢係咩人,發生緊吔事
公處由上年開始接觸佢,佢最後妥協,擺肥民上枱,交出咗一批私人珍藏比公處,全靠佢d director
cut,公處先夠料做肥民。佢和肥民有好多生意,3間HK + 1間星加坡,如果唔係佢擺肥民出嚟,肥民縱橫四海咁多年,點會衰收尾
肥民咁多個會計師,最睇嗰個就係佢,肥民關照佢好多
5 :
GS(14)@2011-09-29 21:47:41鱷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824688_C.pdf
274終於復牌,上年虧損經調整後大幅增加。中期業績還未出,趕得及月尾deadline嗎smiley
6 :
GS(14)@2011-09-29 21:47:55鱷兄
上年盤數還未砌好,忽然趕在中期業績前發表一份仍然有保留意見的修訂業績,無論如何不能碰
如果下星期趕不及中期業績,隨時要再停牌。就算趕得及,虧損的機會甚高。現金不多,應收帳款核數師仍有保留,銀行貸款2.15億將到期,再加上梁生官司的陰影,不宜繼續留戀
7 :
GS(14)@2011-09-29 21:48:56鱷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830893_C.pdf
中期業績
8 :
GS(14)@2011-09-29 21:49:20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907337_C.pdf
林贊先生,44歲,持有香港理工大學專業會計學碩士學位。林先生曾在香港和中國大陸金融機構和集團公司從事管理工作,擁有逾20年的金融、融資、財務及審計等工作經驗。林先生目前在一間擬上市的公司任副總裁。林先生為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及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
9 :
GS(14)@2011-09-29 21:49:38鱷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917332_C.pdf
每股發行價0.40 港元smiley
10 :
GS(14)@2011-09-29 21:50:0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0927556_C.pdf
委任一堆執董
11 :
GS(14)@2011-09-29 21:50:47鱷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01025600_C.pdf
配股smiley
我:
呢排真是多新的配售代理,叫集美,是不是做集美賭船那人開的
旺市來,個個都趁機抽水賺番筆
鱷兄:
http://www.jimei-investment.com/tchi/events.php
greatsoup:
咁應該是他們啦
12 :
GS(14)@2011-09-29 21:51:30Guest:
274 正乞兒人渣垃圾引費物股
以前隻股唔係咁,而家變左乞兒人渣垃圾引費物股
上次短炒0.143 0.153走 驚左幾日
應該有人領嘢
greatsoup:
點解是正乞兒人渣垃圾引費物股 ,有道理畀你講,無道理就講少D
Junichi Okada :
274配股即係又想炒番一轉?
greatsoup:
可能缺水呢
13 :
GS(14)@2011-09-29 21:51:41http://www.inv168.com/phpBB3/viewtopic.php?f=48&t=57586
之前講過,股票殺傷力至強既一種跌法係陰陰跌。
主要出現係整體行業進入不景氣,政策改變,大環境(息,氣候,人口,資源分配,新舊技術交替),insolvency既股份度。
基本上下跌週期(講指數)初期會跌得較急較狠,之後大市進行大反彈時佢地會顯得反彈乏力(如彈少過0.382甚至0.236者便要小心)及成交量比熊1時明顯減少。 咁樣之後隻股一進入熊3便會行漫長之陰陰跌。 可以係日日高開低收,亦可以係日日平開低收甚至低開低收,總之就全程日日跌市彈佢唔彈市跌鉅跌多多。 直至跌足99。9%才算告完成。
莊家細價股係牛3中尾段開始派貨的。 所謂越派越高就係勒。 進入熊1大插段係莊家收埋d尾數(要用大插至超荀價來吸引人接)。 熊2反彈莊家其實貨已經不多,反而仲會係買翻少少作熊2/3既”向下炒”用(例如OTC對賭),到熊3莊家所持既貨已經唔再需要作”計數用”(主要用黎配合pk股東作未來”策略性部署”之”part”用)。 咪捉錯用神。 我夠膽講,依家沽貨既90%係之前crab左既老散。
14 :
GS(14)@2011-09-29 21:51:59鱷兄:
以過去兩年蝕錢的速度,差不多了
greatsoup:
好快又批過
15 :
GS(14)@2011-09-29 21:52:1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107563_C.pdf
274 換新人,好似好正氣
16 :
GS(14)@2011-09-29 21:53:10鱷兄:
看他業績如何處置問題帳目
greatsoup:
應該一抹了之
win98iii:
姓葉的趕緊走,是姓梁的分身.索郎多吉正式派人接手才有救.
274如何應付2億短期借款?
greatsoup:
索郎先生就有錢啦
鱷兄:
刑警賀升仙smiley
17 :
GS(14)@2011-09-29 21:53:2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119307_C.pdf
274之盈警...
本公司謹此知會本公司股東及準投資者,根據對本集團管理賬目作出之初步評估,預期本集團在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化妝品及護膚品業務將會錄得大幅虧損不少於48,000,000港元,惟須待最終經審核數字,方可作實。
錄得虧損之主要原因為本集團之核心化妝品業務之管理小組離去,而本集團未能聘得管理專才接掌此重大責任,負責經營及管理有關的化妝品及護膚品業務。本公司在可行情況下將會盡快收集董事會就化妝品及護膚品業務的前景及處理方式而達成之一致見解,而本公司亦就此負責盡快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之證券上市規則(「上市規則」)第13.09條發出本盈利警告公佈。
6. 經營活動產生之溢利
本集團由經營活動產生之溢利乃經扣除(計入)下列各項後入賬:
二零一零年二零零九年
千港元千港元
銷售存貨成本518,660 459,574
折舊7,899 12,355
出售物業、機器及設備之虧損9,170 9,291
外匯淨(收益)╱ 虧損(418) 48
基於股份之付款開支20,009 51,366
租賃土地及樓宇按經營租約之最低租賃付款647 34,807
員工成本(不包括董事酬金):
工資及薪金8,939 18,714
基於股份之報酬– 8,900
退休褔利計劃供款409 874
9,348 28,488
核數師酬金2,200 2,050
18 :
GS(14)@2011-09-29 21:53:3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125384_C.pdf
高寳綠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留意到近日本公司股份價格下降之情況。現謹聲明,本公司並不知悉任何有關上文所述股價下降之理由。
茲提述本公司於二零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根據上市規則第13.10條的規定而發表之公佈。本公司之董事會(「董事會」)全體董事於二零一一年一月二十日收到若干獨立人士對收購本集團旗下若干附屬公司之化妝品及護膚品業務而提出的三項建議。有關磋商仍處於初步階段,尚未就此達成任何協議。各項條款(包括價格)仍未最終落實。上述由獨立第三方提出之建議收購未知是否必定會進行。本公司在適當
時候將會就此再度發表公佈。
19 :
GS(14)@2011-09-29 21:54:0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07142_C.pdf
274又換人
kaipplppl:
真優美如果個陣上左市,唔知會點
greatsoup:
又頂得幾年
20 :
GS(14)@2011-09-29 21:54:42鱷兄:
年年「賺錢」
Junichi Okada :
最近從低位拉升番不少, 不過一公佈業績又插成20%
有幾多散户會係拉升途中中左招呢?
greatsoup:
應該唔少啦
想賣埋D舊野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321056_C.pdf
扣除水份及機器後,實際上已負資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401114_C.pdf
21 :
GS(14)@2011-09-29 21:54:5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415045_C.pdf
有關截至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全年業績之澄清公佈
綠色再造能源
就綠色再造能源項目(「項目」)而言,本集團已改變其投資策略,向香港特區政府直屬之香港科技園公司按約25,350,000港元交還一幅位於元朗工業園面積約24,000平方米之土地。由於項目未能預算時間開展,該項目已停止。隨後,本集團認為,於中國內地積極申請環保許可證,或與擁有環保許可證之有關方合作,或可能會帶來更理想之發展空間。
22 :
GS(14)@2011-09-29 21:55:42greatsoup: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418895_C.pdf
高寳綠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274)
須予披露交易
出售高寶化妝品(香港)有限公司之股份及高寶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
之集團內部貸款
鱷兄:
正式解除押記,幾時押的?
greatsoup:
追番註釋
「押記」 指 賣方及高寶化妝品(香港)分別以一名獨立第三方為受益人簽立之押記契據,據此,高寶化妝品(香港)及高寶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之股份押記作為本公司還款責任之擔保,而本公司可供獲取達60,000,000港元之貸款融資
「擔保」 指 高寶化妝品(中國)於二零一零年五月二十五日以中信銀 行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東 莞 分 行(Dongguan Branch ofChina CITIC Bank Corporation Ltd.*)(「中信銀行」)為受益人簽立擔保,內容包括中信銀行向東莞寶麗美化工 有 限 公 司(Dongguan Proamine Chemical CompanyLimited*)授予信貸融資。高寶化妝品(中國)於擔保之負債高達金額人民幣100,000,000元。
23 :
GS(14)@2011-09-29 21:57:1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419426_C.pdf
索郎先生賣股票給龍小波
New Comer:
龍先生現任本公司之執行董事,於出售事項前,龍先生並無於本公司或其相聯法團之任何證
券中擁有香港法例第571章《證券及期貨條例》第XV部所界定之任何權益。
出售事項於二零一一年四月十五日完成。於出售事項完成時,龍先生透過其於Star Sino
的權益,擁有總共762,022,000股股份,佔本公司已發行股本約14.56%及可換股債券的權
益。於出售事項後,索郎先生不再擁有任何股份及可換股債券的權益。
鱷兄: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510008_C.pdf
根據第13.09條刊發之公佈諒解備忘錄內容有關建議出售事項
買方:東莞巿寶盛環保投資有限公司
個名好熟smiley
greatsoup38:
是咪亞洲周刊講那間?
鱷兄:
Bio-treat改名了,現在叫做HanKore Environment Tech Group Limited(漢科環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http://biotreat.listedcompany.co ... 5788B002F53CF.1.pdf
greatsoup:
http://info.sgx.com/webcoranncat ... nt..pdf?openelement
這份認購協議有話:
(1) Dongguan Baosheng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Company Ltd through its subsidiary companies namely Energy Castle Limited and Herofaith Limited, own 100% of the capital of
Fullway Group Limited (“FGL”) and Star Choice International Limited (“SCIL”) respectively. FGL & SCIL collectively hold the said direct interest in the Company for and on behalf
of Dongguan Baosheng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Company Ltd.
中文譯名是咪即是東莞巿寶盛環保投資有限公司?
5月5日減持公告
NOTICE OF A CHANGE IN THE PERCENTAGE LEVEL OF A SUBSTANTIAL SHAREHOLDER'S INTEREST *
* Asterisks denote mandatory information
Name of Announcer * BIO-TREAT TECHNOLOGY LIMITED
Company Registration No. 34074
Announcement submitted on behalf of BIO-TREAT TECHNOLOGY LIMITED
Announcement is submitted with respect to * BIO-TREAT TECHNOLOGY LIMITED
Announcement is submitted by * LIM YU NENG PAUL
Designation * EXECUTIVE DIRECTOR
Date & Time of Broadcast 05-May-2011 17:22:36
Announcement No. 00040
>> ANNOUNCEMENT DETAILS
The details of the announcement start here ...
>> PART I
1. Date of notice to issuer * 03-05-2011
2. Name of Substantial Shareholder * DONGGUAN BAOSHENG ENVIRONMENTAL INVESTMENT COMPANY LIMITED
3. Please tick one or more appropriate box(es): *
Notice of a Change in the Percentage Level of a Substantial Shareholder's Interest or Cessation of Interest. [Please complete Part III and IV]
>> PART II
1. Date of change of [Select Option]
2. Name of Registered Holder
3. Circumstance(s) giving rise to the interest or change in interest [Select Option]
# Please specify details
4.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shares held in the name of the Registered Holder
No. of [Select Option] held before the change
As a percentage of issued share capital %
No. of N.A. which are subject of this notice
As a percentage of issued share capital %
Amount of consideration (excluding brokerage and stamp duties) per share paid or received
No. of N.A. held after the change
As a percentage of issued share capital %
>> PART III
1. Date of change of Interest 27-04-2011
2. The change in the percentage level From 17.85 % To 8.17 %
3. Circumstance(s) giving rise to the interest or change in interest # Others
# Please specify details
Issuance of new shares
4. A statement of whether the change in the percentage level is the result of a transaction or a series of transactions:
Not Applicable
>> PART IV
1. Holdings of Substantial Shareholder , including direct and deemed interest :
Direct
Deemed
No. of shares held before the change 0 338,374,474
As a percentage of issued share capital 0 % 17.85 %
No. of shares held after the change 0 338,374,474
As a percentage of issued share capital 0 % 8.17 %
Footnotes
Attachments
Total size = 0
(2048K size limit recommended)
鱷兄:
譯名是這樣,但實際上公司應該只有中文名稱,英文才是翻譯出來
Fullway和Star Choice即是當年榮總的公司
http://biotreat.listedcompany.com/news.html/id/38028/print/1
He Ru Feng則應該是何汝鳳
http://biotreat.listedcompany.com/news.html/id/117659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LTN20110510007.pdf
真是好野,咁都出術,如果是外商投資公司,應該有英文名
24 :
GS(14)@2011-09-29 21:57:24財務匯報局發表第四份調查報告
(香港,二零一一年五月十三日) 財務匯報局於今天發表第四份調查報告。該調查與一家上市公司的合併財務報表的審計事宜有關。
財務匯報局於二零零九年十一月五日向審計調查委員會 (「調查委員會」)發出指示進行該調查。調查委員會完成調查後就調查結果擬備報告。財務匯報局其後於二零一一年五月五日採納該調查報告。
根據調查結果,調查委員會認為主要核數師(母公司的核數師)沒有根據有關審計和鑒證規定,就審閱其他核數師(子公司的核數師)所完成的審計工作底稿,適當地記錄其已完成的審計程序之性質、時間和程度,及所作出的結論。
財務匯報局希望提醒核數師應就審計作出充分及適當的記錄,以讓其他富有審計經驗的核數師在過往沒有與該審計有任何連繫的情況下,仍能透過審計記錄了解已完成的審計程序之性質、時間和程度。此外,主要核數師應就審閱其他核數師所完成的審計工作底稿,適當地記錄其已完成的審計程序及所作出的結論。
財務匯報局已將調查報告轉介予香港會計師公會(「公會」),由公會決定是否有需要進行任何紀律行動。財務匯報局為避免在公會處理此個案期間洩露核數師的身份,故以不記名的形式發表調查報告。
調查委員會的主席為財務匯報局的行政總裁,成員則為財務匯報局的全職職員。
http://www.frc.org.hk/tc/contentc07_01.php
25 :
GS(14)@2011-09-29 21:57:32調查報告
http://www.frc.org.hk/pdf/Investigation_Report_110513.pdf
Section 1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1.1.1 The Company is incorporated in the Cayman Islands and its shares are listed on the Main Board (stock code: ) of The Stock Exchange of Hong Kong Limited.
1.1.2 The principal activities of the Group as set out in the Relevant Financial Statements were investment holding, manufacturing and sale of household products, industrial products, cosmetics and skincare products and bio-technology products with medical and cosmetics applications, provision of loan financing services and investment and/or trading in market securities, bonds, foreign currencies, various funds and other income generated fixed assets’ portfolios.
調查中不開名,調查完又不開名,又無任何處罰,不如不調查
26 :
GS(14)@2011-09-29 21:57:5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629649_C.pdf
於 二 零 一 一 年 六 月 二 十 八 日 交 易 時 段 結 束 後, 本 公 司 與 配 售 代 理 訂 立 配 售 協 議, 據 此, 配 售代 理 已 同 意 為 及 代 表 本 公 司 以 盡 力 基 準 按 每 股 配 售 股 份 0 . 1 港 元 之 價 格 配 售 最 多 3 2 3 , 0 0 0 , 0 0 0股 股 份。 配 售 事 項 須 待 聯 交 所 批 准 配 售 股 份 上 市 及 買 賣 之 後, 方 可 作 實。 配 售 股 份 最 高 數 目3 2 3 , 0 0 0 , 0 0 0股股份相當於本公司於本公佈日期全部已發行股本5 , 2 3 5 , 3 0 3 , 3 0 0股股份約6 . 1 7%,
亦 相 當 於 本 公 司 經 配 售 事 項 擴 大 後 全 部 已 發 行 股 本 約 5 . 8 1%。 配 售 股 份 將 根 據 一 般 性 授 權 發行。
配 售 事 項 所 得 之 估 計 款 項 淨 額 將 約 為 3 1 , 8 0 0 , 0 0 0 港 元, 將 用 作 本 集 團 轉 型 後 礦 業 業 務 之 發展及其營運資金。
27 :
GS(14)@2011-09-29 21:58:0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628044_C.pdf
高 寶 化 工 及 高 寶 能 源 之 記 錄
由 於 本 公 司 使 用 有 關 各 項(包括(但 不 限 於)本 公 司 之 賬 簿、記 錄 及 電 腦、公 章、橡
膠印章、法定賬簿及秘書記錄、組織章程大綱及細則之可用副本,亦包括高寶化工及高寶能源之股票賬簿及董事、股東、轉讓及按揭登記冊)須自Sino Measure獲得事先 同 意,因 此,本 公 司 現 時 無 法 使 用 上 述 各 項 及 取 得 高 寶 化 工 及 高 寶 能 源 之 資 料及 數 據 及 記 錄。
董 事 會(「董 事 會」)現 委 任 葉 頌 偉 先 生 及 賈 雪 雷 先 生 負 責 取 回 有 關 各 項(包括(但不限 於)本 公 司 之 賬 簿、記 錄 及 電 腦、公 章、橡 膠 印 章、法 定 賬 簿 及 秘 書 記 錄、組 織章 程 大 綱 及 細 則 之 可 用 副 本,亦 包 括 高 寶 化 工 及 高 寶 能 源 之 股 票 賬 簿 及 董 事、股東、轉 讓 及 按 揭 登 記 冊)。
營 運 資 金 充 足 性 及 董 事 會 採 取 行 動
董 事 會 嚴 肅 地 對 待 上 文 所 披 露 之 事 件,並 已 徹 底 地 考 慮 董 事 會 可 採 取 之 不 同 可 能
行動方計,以確保本公司能夠進行其業務,並繼續按持續經營基準經營,並具備足
夠 營 運 資 金,以 留 住 股 東 之 信 心。
董 事 會 已 採 取 以 下 行 動。
建 議 配 售
董 事 會 已 發 動 及 進 行 與 若 干 潛 在 配 售 代 理 之 磋 商,以 探 索 配 售 股 份 或 可 換 股 債 券或 其 他 財 務 工 具 以 取 得 足 夠 新 營 運 資 金 以 滿 足 本 公 司 日 常 業 務 經 營 之 可 能 性。
28 :
GS(14)@2011-09-29 21:58:17董 事 會 之 支 持
董 事 會 藉 此 將 全 力 支 持 葉 頌 偉 先 生 及 賈 雪 雷 先 生 就 與 第 一 份 貸 款 協 議 及 ╱ 或 第 二份 貸 款 協 議 及 ╱ 或 二 零 一 零 年 四 月 二 十 五 日 契 據 及 ╱ 或 二 零 一 零 年 十 一 月 一 日 契據、索回高寶化工及高寶能源之項目有關之事宜執行所有工作及任務,包括但不限於 就 結 算 本 公 司 及 其 附 屬 公 司 結 欠 與 此 有 關 各 方 之 債 務 代 表 本 公 司 與Sino Measure接 洽 及 進 一 步 聯 絡,以 及 管 理 與 解 除 應 付Sino Measure及 與 此 有 關 其 他 各 方 之 債 項
有 關 之 所 有 事 項。
目前,董事會正與若干主要股東接洽,尋求彼等之財務支持,以使本公司能在短期內 獲 得 新 資 金 前 得 以 按 持 續 經 營 基 準 經 營。
29 :
GS(14)@2011-09-29 21:58:3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630937_C.pdf
點解不見了獨立董事smiley
30 :
GS(14)@2011-09-29 21:58:4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703054_C.pdf
於陳穎女士、丁永順先生及熊偉先生退任後,本公司沒有任何獨立非執行董事,本
公司沒有任何審核委員會成員,本公司僅有一名薪酬委員會成員,即龍小波先生。
本 公 司 並 無 最 少 一 名 具 適 當 專 業 資 質 或 會 計 或 相 關 財 務 管 理 專 業 知 識 的 獨 立 非 執
行 董 事。因 此,本 公 司 並 不 符 合 上 市 規 則 第3.10(1)條、第3.10(2)條 及 第3.21條 的 規
定。
31 :
GS(14)@2011-09-29 21:58:5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03972_C.pdf
高䄕綠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連同其附屬公司統稱「本集團」)之董事(「董
事」)會(「董 事 會」)欣 然 宣 佈,左 維 琪 先 生(「左 先 生」)獲 委 任 為 執 行 董 事,由 二 零
一 一 年 八 月 三 日 起 生 效。
左先生,44歲,擁有多年的物業管理、私募股權投資及產業投資之經驗。左先生現
為 中 國 深 業(集團)地 產 投 資 公 司 之 董 事 兼 副 總 經 理 以 及 中 國 高 新 技 術 產 業 投 資 管
理 有 限 公 司 之 執 行 董 事 兼 副 總 經 理。左 先 生 取 得 中 國 社 會 科 學 院 之 工 商 管 理 碩 士
學位。除已披露者外,於本公佈日期,左先生(i)並無於本公司及本集團其他成員公
司 出 任 任 何 其 他 職 位;(ii)在 過 去 三 年 並 無 於 證 券 在 香 港 或 海 外 證 券 市 場 上 市 之 公
眾 公 司 出 任 其 他 董 事 職 位;及(iii)並 無 其 他 主 要 任 命 及 專 業 資 格。
....
委 任 獨 立 非 執 行 董 事
董 事 會 亦 欣 然 宣 佈,金 順 興 先 生(「金 先 生」)獲 委 任 為 本 公 司 之 獨 立 非 執 行 董 事,
由 二 零 一 一 年 八 月 三 日 起 生 效。
金 先 生,47歲,擁 有 多 年 的 企 業 財 務 及 會 計 經 驗。金 先 生 現 為 天 健(香港)會 計 師
事 務 所 有 限 公 司 之 合 夥 人。金 先 生 為 中 國 註 冊 會 計 師 及 中 國 註 冊 評 估 師。彼 取 得
中 國 華 南 理 工 大 學 金 融 學 學 位 以 及 中 國 西 北 工 業 大 學 工 商 管 理 碩 士 學 位。除 已 披
露者外,於本公佈日期,金先生(i)並無於本公司及本集團其他成員公司出任任何其
他 職 位;(ii)在 過 去 三 年 並 無 於 證 券 在 香 港 或 海 外 證 券 市 場 上 市 之 公 眾 公 司 出 任 其
他 董 事 職 位;及(iii)並 無 其 他 主 要 任 命 及 專 業 資 格
32 :
GS(14)@2011-09-29 21:59:1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804921_C.pdf
茲 提 述 於 二 零 一 一 年 六 月 二 十 九 日 刊 發 之 根 據 一 般 授 權 配 售 新 股 份 之 公 佈,由 於
本 公 司 仍 未 作 出 對 於 本 公 司 二 零 一 一 年 六 月 二 十 七 日 公 佈 之 澄 清 公 佈,聯 交 所 上
市 科 不 同 意 批 准 配 售 股 份 上 市,故 配 售 已 於 二 零 一 一 年 七 月 八 日 終 止。本 公 司 擬
於 作 出 對 於 本 公 司 二 零 一 一 年 六 月 二 十 七 日 公 佈 之 澄 清 公 佈 後 儘 快 另 行 根 據 一 般
授 權 配 售 新 股 份。一 旦 我 們 有 進 一 步 信 息,本 公 司 將 向 公 眾 刊 發 公 佈。
33 :
GS(14)@2011-09-29 21:59:24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901016_C.pdf
截 至 二 零 一 一 年 六 月 三 十 日 止 六 個 月
中 期 業 績 公 佈
34 :
GS(14)@2011-09-29 22:00:00鱷兄:
3759.6萬營業額,卻產生出5.37億貿易及其他應收賬款,佩服
我: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901016_C.pdf
應付款同樣驚人,個礦未掘就話有前景,勁
35 :
GS(14)@2011-09-29 22:00:1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929210_C.pdf
總於改名
36 :
GS(14)@2012-04-03 00:22:5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402015_C.pdf
展望
化妝品及護膚用品
二零一一年三月十九日,本公司與特許權承授人訂立授權協議,據此,特許權授出人向特許權承授人授出全球授權(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使用除外),以便其獨立使用與其業務有關之該等商標。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八日,本公司已簽署協議出售化妝品及護膚業務之兩家子公司全部股權包括高寶化妝品(香港)有限公司和高寶化妝品(中國)有限公司。出售之主要原因是同業間的熾烈競爭,以及缺少管理專才負責品牌推廣及分銷及生產化妝品之品牌建立,本集團化妝品及護膚品分部於截至二零零九年及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連續兩個年度產生重大虧損。董事相信出售事項長期而言整體上對股東有利。
採礦產品
本集團將充份發揮集團管理團隊的核心技術及專業知識以支持其發展,同時捕捉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黃金業及其他天然資源所帶來之進一步創造價值機遇。礦業公司所持有之採礦許可證(「採礦許可證」),已續期五年至二零一五年三月十一日。本集團正在檢討採礦業務之營運事宜,故採礦及生產程序將為接下來一年而現正開展大規模勘探。於本年度,本集團經已進行有關勘探、開發及生產之重大活動之籌備工作。董事及管理層認為,此等業務預期將會為本集團之未來帶來優厚回報。
蝕少1,000萬至1.8億,爛殼
37 :
Clark0713(1453)@2012-04-10 17:29:44根據上巿規則第13.09條發表公佈復牌條件及復牌進展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410666_C.pdf
38 :
GS(14)@2012-04-10 21:11:44應公司要求,本公司股份將自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起暫停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買賣,以待本公司刊發有關本公司的股價敏感資料之公告。
1. 於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本公司宣佈根據兩份貸款協議分別為融資60,000,000.00港元及融資50,000,000.00人民幣(“貸款協議”)之違約事件已發生,及於二零一一年六月十日,借款人及放款人已行使及執行按押契據項下之兩間子公司股份押記。
2. 於二零一一年六月一日及二十七日,本公司收到核數師來信要求修訂2010年度之審計意見,將由無保留意見轉為有保留意見。其後核數師在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撤回上述要求。
3. 沒有披露因公司違約之有關資料包括貸款協議、資產及子公司作為按押物、持續經營及期後事項。聯交所表示關注2010年度核數報告可能含有不完整、錯誤及誤導等資訊,以及巿場能有否足夠所需的資料來評審公司之狀況。
4. 其他有關公司營運之重要資料。
於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聯交所發信通知本公司列出復牌條件(“復牌條件”)
a. 處理上述提及之事項及向巿場發放所有重要資料,使其能足以評審公司之財務狀況。
b. 顯示公司有充分的之財務報告程序及內控體系,使其能夠符合上巿條例之相關規定。
復牌進展
1. 於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本公司宣佈根據兩份貸款協議分別為融資60,000,000.00港元及融資50,000,000.00人民幣(“貸款協議”)之違約事件已發生,於二零一一年六月十日,借款人及放款人已行使及執行按押契據項下之兩間子公司股份押記。
債務重組及處理合同、資產與債務同步轉移合同、資產置換合同、債務轉移合同及債務重組協議已有效執行。債務重組及處理、轉讓固定資產及轉讓債務的權益已於二零一二年三月五日完成。
茲提述本公司於二零一二年三月五日之公佈,內容有關債務重組。債務重組及處理合同各方都對這些合同的重組結果感到滿意並認同已償還全部之前中富資源欠Sino Measure Limited和東莞市寶盛環保投資有限公司的債務。茲提述本公司於二零一二年三月十四日之公佈,內容有關債務重組 綜合效果。
2. 於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本公司通知聯交所於二零一一年六月一日及二十七日,本公司收到核數師來信要求修訂2010年度之審計意見,將由無保留意見轉為有保留意見。其原因為核數師未能取得證據足以支持持續經營之基礎以及按較早前未有向核數師提供之公司貸款資料來評估公司財務狀況。其後核數師在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通知聯交所撤回上述要求,基於公司已向核數師提供貸款詳情及重組建議,並取得公司主要股東財務支持信函,按該主要股東提供之實質足額價值的自由買賣之股票來支持
公司,以及於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與股份配售代理聯絡確認公司股份配售,所以核數師認為公司主要股東之財務支持足以維持公司之持續經營,以及在其後的公告中已補充貸款之事項,所以核數師表示維持無保留意見。
於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本公司與股份配售代理簽署股份配售協議,其後股份配售協議於二零一一年七月八日終止。茲提述本公司於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八日之公佈,內容有關股份配售。茲提述本公司於二零一一年八月四日公佈,內容有關股份配售協議終止。
3. 對於沒有披露因公司違約之有關資料包括貸款協議、資產及子公司作為按押物、持續經營及期後事項。聯交所表示關注2010年度核數報告可能含有不完整、錯誤及誤導等資訊,以及巿場能有否足夠所需的資料來評審公司之狀況。
有關公司違約之資訊已於其後之公告內澄清。茲提述本公司於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七日之公佈,內容有關貸款違約,於二零一二年三月五日之公佈,內容有關債務重組,於二零一二年三月十四日之公佈,內容有關債務重組綜合效果。
4. 本公司日後將另行作出公告,儘早向股東及有意投資者披露其他有關公司營運之重要資料。
申請復牌情況
a. 公司已處理聯交所對以上事項之關注,公司財務狀況有待於在截至二零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年度審計報告內發放,此報告將於二零一二年四月底前發出。
b. 於二零一二年二月八日,公司聘請獨立顧問按照Treadway 委員會倡議組織委員會(“委員會”)框架以及香港會計師公會發佈之“內控及風險管”來 審查和評估公司治理和內控體系。公司已與獨立顧問落實委聘工作範圍,內控審查已於二零一二年二月份展開,獨立顧問正盡最大努力儘快完成審查,並於實際可行情況下儘早向董事會報告審查結果。董事會將全力協助獨立顧問解決所發現之事宜,並將按獨立顧問之意見,採取必要之行動。
39 :
greatsoup38(830)@2012-04-13 00:35:0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412109_C.pdf
董事會宣佈於二零一二年四月十二日,本公司與中礦控股有限公司簽署債務償還協議,按該協議本公司將向中礦控股有限公司或其指定人仕發行可換股債券,用以償還公司結欠中礦控股有限公司之債務。
若全部可換股債券悉數以每股換股價0.10港元換股,將約發行500,000,000換股股份,約佔公司現已發行股本9.55%及約佔因換股股份而擴大之公司已發行股本8.72%
....
所得款項用途
本公司為一家投資控股公司,集團之主要從事銷售化妝品、護膚品及採礦業務。
董事們認為此建議發行為一個具成本效益之方法,來償還結久中礦控股有限公司債務以及減低公司之負債。
換股價較二零一一年六月二日即債務償還協議日期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所報收市價每股0.087港元溢價約14.94%,董事(包括獨立非執行董事)認為,債務償還協議之條款及據此擬進行之交易(包括換股價)按現有巿況屬公平合理,且符合本公司及股東之整體利益。
40 :
GS(14)@2012-08-31 16:25:4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831226_C.pdf
按照聯合交易所的《證券上市規則》(下稱「上市規則」)第13.49(6)條的規定,本公司須在截至2012年6月30日止的上半年結束後兩個月內(即2012年8月31日之前),刊發其關於該半年的業績。根據上市規則第13.48(1) 條的規定,本公司須在截至2012年6月30日止的上半年結束後三個月內(即2012年9月30日之前),向每名股東及其上市證券(非屬不記名證券)的每名持有人寄發其關於該半年的中期報告。
根據本公司於2012年4月30日發出的公佈,公司會計師就本公司關於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該年度的財務報表提出若干項審計問題所以延遲刊登及寄發年報。本公司需要更多時間為本公司核數師蒐集進一步資料,以進行及完成其審核程序。 於本公告日期,有關審核程序尚未完成。因此,本公司未能在2012 年8月31日之前刊發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該全年的業績及截至2012 年6 月30日止該半年的業績。本公司亦預期,其將無法在2012年9月30日之前向每名股東及其上市證券(非屬不記名證券)的每名持有人寄發2011年度年報及截至2012年6月30日止該半年的中期報告。
41 :
greatsoup38(830)@2013-04-01 23:32:55274
42 :
greatsoup38(830)@2013-04-01 23:33:441 more 邪人
43 :
greatsoup38(830)@2013-04-01 23:37:35274
虧損減20%,至1.06億,空殼重債公司
44 :
GS(14)@2013-07-22 22:45:39賠錢自己走
45 :
greatsoup38(830)@2013-10-17 23:26:44死
46 :
VA(33206)@2013-10-17 23:30:49Any implications?
47 :
greatsoup38(830)@2013-10-17 23:33:0246樓提及
Any implications?
無乜,都等摺
48 :
LHC(34894)@2013-11-03 01:08:06拜拜
49 :
greatsoup38(830)@2014-01-04 18:00:0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401031499_C.pdf
賣廠
50 :
VA(33206)@2014-01-04 18:04:27真是殼股乙隻
51 :
greatsoup38(830)@2014-01-04 18:05:03呢隻好恐怖
52 :
iniesta(1400)@2014-01-04 18:15:42邊方面恐怖?
53 :
greatsoup38(830)@2014-01-04 18:25:26iniesta在52樓提及
邊方面恐怖?
人
54 :
iniesta(1400)@2014-01-04 18:26:44咪又係大michael個D
55 :
greatsoup38(830)@2014-01-04 18:32:55iniesta在54樓提及
咪又係大michael個D
你唔驚咩
56 :
iniesta(1400)@2014-01-04 18:34:40greatsoup38在55樓提及
iniesta在54樓提及
咪又係大michael個D
你唔驚咩
呢隻都出完事啦之前
57 :
greatsoup38(830)@2014-01-04 18:35:16都未叫正常番
58 :
GS(14)@2014-07-25 16:54:48processing
59 :
greatsoup38(830)@2015-01-29 00:37:09盈喜
60 :
greatsoup38(830)@2015-02-10 19:04:24轉盈4,000萬,負資產重債
61 :
greatsoup38(830)@2015-05-10 23:13:37虧損降4成,至2,400萬,空殼負資產重債
62 :
jj1984(29252)@2015-05-28 21:11:16等除牌?
63 :
greatsoup38(830)@2015-05-28 23:36:05可以玩完
64 :
jj1984(29252)@2015-05-28 23:39:45救返佢賣殼都好丫,依家殼價有市
65 :
greatsoup38(830)@2015-07-28 01:48:55盈警
66 :
GS(14)@2015-08-06 02:10:13虧損降16%,至5,200萬,負資產
67 :
greatsoup38(830)@2015-09-01 12:16:18虧損降16%,至2,500萬,負資產重債
68 :
greatsoup38(830)@2015-12-17 01:53:061. 大股東及所有債權人,以5仙發行新股以股代債
2. 1供2@5仙
69 :
GS(14)@2016-02-03 11:35:46重建
70 :
greatsoup38(830)@2016-05-20 18:39:32每手改4萬
71 :
GS(14)@2016-05-20 18:49:121手1,000改4萬股
72 :
greatsoup38(830)@2016-05-25 06:58:02聽日復
73 :
jj1984(29252)@2016-05-25 11:38:09股代債又係唔使睇,仲要4萬股/手.散水天堂
74 :
dimsum_stock(57457)@2016-05-25 16:13:080274 中富資源聽日就復牌, 小弟睇左小小資料, 寫左一篇短文, 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互相交流交流.
明日之後 0274 中富資源
由2011年6月29日開始停牌的0274 中富資源,終於達成復牌條件,將會在明日2016年5月26日復牌,停牌接近五年。0274復牌前進行供股,每一股供兩股,供股價0.03元,集資157,100,000元,用作償還部份債務。
http://dim-sum-on-stock-market.blogspot.hk/2016/05/0274.html
75 :
暗月(57870)@2016-05-25 17:00:02供股結果都無,好難估。我估包銷商持16.84%會盡快炒高幾日出貨吧,應該復牌後1星期內會有位給你走。之後應該都要大手配股。
76 :
greatsoup38(830)@2016-05-27 23:48:18dimsum_stock在72樓提及
0274 中富資源聽日就復牌, 小弟睇左小小資料, 寫左一篇短文, 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互相交流交流.
明日之後 0274 中富資源
由2011年6月29日開始停牌的0274 中富資源,終於達成復牌條件,將會在明日2016年5月26日復牌,停牌接近五年。0274復牌前進行供股,每一股供兩股,供股價0.03元,集資157,100,000元,用作償還部份債務。
http://dim-sum-on-stock-market.blogspot.hk/2016/05/0274.html
有排搞隻野,炒番下就向下集資好過
77 :
dimsum_stock(57457)@2016-05-28 18:31:49greatsoup38在74樓提及
dimsum_stock在72樓提及
0274 中富資源聽日就復牌, 小弟睇左小小資料, 寫左一篇短文, 大家可以討論一下, 互相交流交流.
明日之後 0274 中富資源
由2011年6月29日開始停牌的0274 中富資源,終於達成復牌條件,將會在明日2016年5月26日復牌,停牌接近五年。0274復牌前進行供股,每一股供兩股,供股價0.03元,集資157,100,000元,用作償還部份債務。
http://dim-sum-on-stock-market.blogspot.hk/2016/05/0274.html
有排搞隻野,炒番下就向下集資好過
隻野真係唔好沾手
78 :
greatsoup38(830)@2016-05-28 19:58:52集中股權先啦
79 :
greatsoup38(830)@2016-06-17 02:53:15無發基金
80 :
jj1984(29252)@2016-06-17 09:45:45隻野復牌咁多牛鬼蛇神推。
又話倍升股,佢地都餓左坐左好耐。
81 :
greatsoup38(830)@2016-06-18 12:56:38現在好多人唔夠錢炒垃圾架
82 :
greatsoup38(830)@2016-07-19 06:48:44電動汽車
83 :
greatsoup38(830)@2016-08-22 00:03:18盈警
84 :
GS(14)@2016-09-02 04:08:38虧損增1.7倍,至6,700萬,1,300萬現金
85 :
GS(14)@2017-05-07 21:46:04979買274
86 :
Angus88845(45354)@2017-06-08 13:14:22湯兄...龍小波好似好有料...他的柏坊資產管理公司好多吹水野
87 :
GS(14)@2017-06-09 07:33:06Angus88845在84樓提及
湯兄...龍小波好似好有料...他的柏坊資產管理公司好多吹水野
個個都吹到有料
88 :
jj1984(29252)@2017-06-09 13:47:56greatsoup在85樓提及
Angus88845在84樓提及
湯兄...龍小波好似好有料...他的柏坊資產管理公司好多吹水野
個個都吹到有料
人人都識睇,唔靠吹靠咩好?
89 :
GS(14)@2017-06-10 09:46:55老實講,我都唔知
90 :
GS(14)@2017-10-14 10:50:56買垃圾美容業務
91 :
GS(14)@2018-04-20 02:35:19虧,空殼重債
92 :
GS(14)@2018-09-02 11:47:23虧,空殼重債
93 :
GS(14)@2018-10-03 07:35:31本公司獲龍小波先生(「龍先生」)(本公司之控股股東(定義見上市規則))及金峰實業
有限公司(「金峰實業」)(本公司之主要股東(定義見上市規則))通知,於2018年10月2
日,三項出售交易(統稱為「出售事項」)已經完成:
(i) 金峰實業向淳大国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買方1」)出售合共3,308,289,982股本公司每
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股份」),佔本公司於本公告日之已發行股份總數(「股本」)
約18.86%,總代價為79,398,959.568港元;
(ii) 金峰實業向趙曉紅女士(「買方2」)出售合共1,001,819,500股股份,佔股本約5.71%,
總代價為40,000,000.000港元;及
(iii) 龍先生向買方1出售合共789,523,983股股份,佔股本約4.50%,總代價為18,948,575.592港
元。
買方1及買方2各自為獨立於本公司及其關連人士(定義見上市規則)之第三方。
緊接出售事項前,金峰實業持有4,310,109,482股股份,佔股本約24.57%。本公司之主席兼執行
董事龍先生實益擁有金峰實業全部已發行股本的權益,並為金峰實業之董事。緊接出售事項
前,龍先生本身亦直接及實益持有1,046,720,224股股份,佔股本約5.97%,並透過其全資擁有
的實體(包括金峰實業)實益持有8,602,636,072股股份,佔股本約49.03%
94 :
GS(14)@2018-11-07 07:56:54潛在根據一般授權發行可換股債券
本公司董事會(「董事會」)宣布,考慮到本集團現有業務營運及未來業務發展的資金需求,
董事會決定以可換股債券的形式籌集資金(「潛在可換股債券」),及本集團管理層(「管
理層」)已獲授權與潛在投資者進行接觸,以期籌集不超過200,000,000港元。潛在可轉換債
券的其他條款及條件將按市場條件及與潛在投資者的最終談判結果而定。
潛在可換股債券(如發行)將根據本公司股東於2018年5月25日召開及舉行的本公司股東週年
大會上通過的決議案所授予本公司董事的一般授權發行(一般授權可發行及配發最多
3,508,995,481股本公司的新股份,相當於本公司於相關決議案通過當日已發行股本的20%)。
發行潛在可換股債券的原因
誠如截至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報告中所述,採礦產品分部將需要進一步投放資金以
改善其採礦能力和設施。此外,經討論本公司現有業務的未來發展及全球市場發展趨
勢後,董事會認為新能源產業及新興市場的發展潛力龐大,故本公司的未來策略除新
能源業務外,亦應順應社會發展潮流及經濟模式的趨勢,朝著區塊鏈數字技術方向發
展,希望發掘新路向帶領本公司邁進更好的領域,從而更好地回報本公司的股東。區
塊鏈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一個分散式全民可以參與的開放性去中心化大型共用網路電
子記賬薄,因此透過集體維護的方式可以記錄所有交易數據,從而使區塊鏈裡面的資
料更為可靠,並且不可能竄改。區塊鏈技術可以促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及升級,幫助簡
化及規範傳統產業的營運,使企業能夠以更有效、更安全及更低成本的方式進行交
易、追蹤、審核及監督。此外,區塊鏈的智慧型合約性質亦將帶來更多創新的應用服
務,例如流行的共享經濟及智能家居等行業。區塊鏈數字技術將改變金融服務業及社區通
信的商業應用,特別是在清算及結算、跨境支付、交收及交易等方面。目前,許多大型知
名國際企業及國家政府已就區塊鏈技術在多方面作出研究及投放,因此本公司已開始
組建相關團隊以抓緊機會,並尋找潛在的合作夥伴或收購目標。
於達成發行潛在可換股債券的決定之前,董事會考慮了其他融資方案,包括其他股權融
資及銀行借款。
就股權融資而言,董事會已考慮多項方式,包括配售新股份、供股或公開發售。管理層已與
一間證券公司接洽,但並未收到因應本集團財務狀況之任何有利條款的具體反饋。董事會亦
認為供股或公開發售會產生昂貴的包銷佣金,而且該程序將會相對耗時。
就銀行借款而言,董事會認為本集團取得銀行借款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本集團之盈利
能力、財務狀況及當時市況。誠如本公司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年報中所披
露,本集團在截至2016年及2017年12月31日止年度分別錄得約25,500,000港元及24,200,000
港元的淨虧損。本集團於2018年6月30日止六個月錄得淨虧損約17,400,000港元。鑒於本集團
財務表現不甚理想及與各銀行之談判及盡職調查程序預期為一個漫長的過程,董事會認為,
本集團不大可能在短時間內以有利條款向銀行取得具意義的借款規模。
董事會認為通過發行潛在可換股債券乃屬籌集資金之適當方式,原因為(i)發行潛在可換股
債券相比銀行借款利息負擔及財務成本較低;(ii)此舉不會對現有本公司股東之股權產生即
時攤薄影響;(iii)發行潛在可換股債券所涉時間相比選用股權融資方法較短;(iv)如果潛在
可換股債券轉換為本公司的股份,則本公司不會就潛在可換股債券的付款或還款(無論是現金
還是其他)承擔任何責任和義務;及(v)本公司的資本基礎將因轉換潛在可換股債券時發行
換股股份而擴大。此外,潛在可換股債券作為一種結合股權及負債特徵的融資工具,具
有很長的轉換期,因此投資者更容易接受,也是公司補充其資本更現實的選擇。此外,
投資者可以受益於其潛在可換股債券的投資,因為隨著潛在可換股債券附有的股權轉
換性質,投資者可以當股價高於轉換價格時,靈活地控制轉換及利潤的時間。
所籌集得款項的可能用途
董事會擬在扣除所有有關成本及開支後,將該等潛在可換股債券的發行淨額,用於(i)
償還本公司現有將於2019年5月到期為可換股債券的款額(如果在到期日之前未轉換)
及應計利息;(ii)提高本集團採礦能力和設施所需的資本投資;及(iii)如上所述的
區塊鏈數字技術的潛在投資。淨發行淨額的實際分配尚未決定。董事會將在收到潛在
投資者的承諾後考慮實際分配。截至本公告日,董事會尚未確定任何投資目標。
95 :
GS(14)@2019-04-01 17:06:13延遲刊發2018年全年業績
根據上市規則第13.49(1)條,本公司須於不遲於本公司財政年度結束後三個月內(即2019年3
月31日或之前)刊發2018年全年業績公告。
董事會宣布,由於本公司核數師(「核數師」)最近要求本公司提供進一步資料以執行及完
成有關2018年全年業績的額外審核程序工作,包括但不限於獲取銀行對賬單和信用報告,以
及進行訪談,因此2018年全年業績將會延遲刊發。
董事會經審慎考慮後認為現階段由於審核程序工作尚未完成,本公司不宜刊發本集團截至
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未經審核管理賬目。因為如需要對未經審核的管理賬目進行重大會
計調整,則可能無法準確反映本集團的財務表現及狀況。董事會認為,於完成審核程序工作
前刊發本集團未經審核管理賬目可能會誤導本公司股東(「股東」)及潛在投資者。
延遲刊發2018年全年業績構成違反上市規則第13.49(1)條之規定。本公司將盡最大努力儘快
刊發2018年全年業績。預期2018年全年業績將於2019年4月8日刊發。
中國中石控股(1191,前永輝國際、中富國際、粵首環保)專區
1 :
GS(14)@2011-12-30 17:34:2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1230339_C.pdf
配售6億股,每股3.6仙
2 :
游浪潮(3792)@2012-01-18 23:42:06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118608_C.pdf
先舊後新認購新股份
關連交易
股本削減及股份拆細
內容好 Q 複雜,見到唔開胃,間野做林木喎
松木?浸水發大然後再爆開﹗
3 :
GS(14)@2012-01-18 23:45:49即是削減股本
4 :
micho(10404)@2012-03-20 12:55:14唔知之前重有幾多公司試過convert d 差甘遠既CB 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22928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20128_C.pdf



5 :
GS(14)@2012-03-20 22:15:484樓提及
唔知之前重有幾多公司試過convert d 差甘遠既CB 呢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229283_C.pdf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320128_C.pdf



最少8173
6 :
greatsoup38(830)@2012-04-06 16:15:1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N201203305815_C.pdf
虧損擴大至8,000萬,負資產爛殼
未來計劃
環保業務
在環保業務方面,本集團將繼續以脫硫業務為主營方向,並重點拓展脫硝業務,擴充
脫硝技術團隊,加強與脫硝同業的互補合作。由於中國政府對火電廠大氣污染物的排
放提出更嚴格的標準,本集團將積極和國內各科研院所進行相關的科研項目合作,引
進新技術,開拓脫硝、汞及其化合物、煙塵方面之環保業務市場。
林木業務
於菲律賓成立之Shannalyne Inc.(「Shannalyne 」)為本集團之一家聯營公司。自二零一
零年十二月起,Shannalyne已就(i)林場清理;(ii)重新種植;(iii)建立苗圃;及(iv)購銷
協議等服務委聘一家獨立林木管理公司(「管理公司」)。預計管理公司將開始進行土
地清理及開展種植工作,初步目標為每年至少處理4,000公頃。Shannalyne擬聘用額外
四家獨立林木管理公司以達致自二零一二年起至二零一三年每年處理20,000公頃的
目標。
根據日期分別為二零一二年二月三日及三月九日的最新進度報告,興建主幹道及建
立營地以及苗圃受林場地區的惡劣天氣嚴重影響。在該等情況下,管理公司一仍設法
為擬建營地及苗圃清理面積約兩公頃,而擬建營地及苗圃日後將按要求擴建。於二零
一二年二月,成功擴闊主幹道、興建橋樑、提升試點道路及於道路兩側興建邊沿排水
溝。於二零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已興建的主幹道約為22.5公里,然而,由於惡劣天氣
的影響,於正常天氣狀況下相對容易進入的已興建道路約為6公里至10公里。大部份
時間內,道路的餘下部份非常泥濘及車輛基本不能通行。此部份僅可在正常天氣狀況
下改善以防止土壤基礎進一步退化。就種植進行的土地清理尚未開始,而預期於二零
一二年四月適當建立營地及苗圃時開始。目前正於面積為5公頃的脆弱生態環境開展
活動。
於二零一一年八月,Shannalyne與另一家獨立林木管理公司(「管理公司二」)訂立初
步協議,以進行(i)林場清理;(ii)重新種植;及(iii)建立苗圃工作。到目前為止,管理公
司二尚未開展上述活動。
鋸木廠與單板業務
Shannalyne計劃在菲律賓成立一間合營企業(「合營企業」),以從事鋸木、窯爐烘乾、
單板及製造相關木製品。合營企業將從Shannalyne購買木材,並向菲律賓本地客戶及
國外客戶銷售產品。在生產方面,Shannalyne將專注於達到最大的產量及銷售有較高
毛利率之單板。
物業發展
雖然由於未能收到潛在買家之投標而令本集團不能於去年十二月透過公開拍賣方式
成功出售其物業發展業務,本集團仍會在將來考慮出售其物業發展業務,致使我們可
以將我們的資源投放在核心業務方面。
外幣風險
7 :
iniesta(1400)@2012-04-10 00:36:27想問這間野是粵海系定係華人系的?
8 :
GS(14)@2012-04-10 21:19:307樓提及
想問這間野是粵海系定係華人系的?
是財技系
9 :
sunshine(3090)@2012-04-10 23:26:38filipino
10 :
GS(14)@2012-09-29 23:02:21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0926227_C.pdf
可能出售林業相關業務
本公佈乃本公司根據上市規則第13.09 條而作出。
於2012 年9 月26 日,本公司與粵首就可能出售事項訂立意向書。
於本公佈日期,尚未就可能出售事項訂立最終協議。倘就可能出售事項訂立最終協議,則
根據上市規則,可能出售事項或會構成本公司之須予公佈交易。本公司將根據上市規則於
適當時就可能出售事項另作公佈。由於可能出售事項未必一定會進行,故本公司投資者及
股東於買賣本公司證券時,務須審慎行事。
訂約方
(1) 中國資源交通集團有限公司
(2) 粵首環保控股有限公司
粵首為一家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投資控股公司,其股份於聯交所上市。粵首透過其附屬公司
主要從事環保脫硫脫硝業務、拓展生態林業業務及物業發展業務。
就董事在作出一切合理查詢後所深知、盡悉及確信,粵首及其最終實益擁有人均為獨立於本
公司及本公司關連人士(定義見上市規則)之第三方。
...
標的事項
建議待本公司與粵首協商後,粵首可收購本公司於所有或若干從事林業相關業務之附屬公司
之全部或控股權益。
排他性
於意向書日期起計三個月內,本公司同意不與任何其他方就任何銷售或出售此附屬公司集團
之股份或資產訂立任何協議、安排或協商。
代價
代價將經本公司與粵首進一步協商後釐定。
進行可能出售事項之理由
本集團已把其業務重點轉移至高速公路營運、管理及維修以及配套設施投資。董事會認為,
可能出售事項(倘完成)將令本集團管理層可專注於本集團之核心業務。
11 :
greatsoup38(830)@2012-10-20 11:21:53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019083_C.doc
本公司之董事會(「董事會」)謹此知會本公司之潛在投資者及股東,根據對本集團之未經審核綜合管理賬目之初步評估,預期本集團截至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之虧損將較截至二零一一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財政年度者錄得大幅增長。有關額外虧損乃主要因為
(i)本集團所持有之發展物業銷售額減少;
(ii)於中國之種植資產公平值變動之虧損;
(iii)於菲律賓之林木業務之商譽及無形資產之減值虧損增加;
及(iv)投資物業公平值變動之收益減少所致。
12 :
GS(14)@2012-10-28 10:43:38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026028_C.pdf
清埋d 舊野,重新上路...
債務重組計劃
本集團之尚未償還負債之主要形式為(i)尚未償還本金總額為233,600,000港元之可
換股票據;及(ii)本金總額為500,000,000港元及於二零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之未經
審核賬面值約為351,720,000港元之承兌票據(即本公司之全資附屬公司暉凰有限公
司所發行之承兌票據)。由於本集團之大多數項目仍處於投資及發展階段,繁重之
負債已令潛在投資者退出本公司之投資,亦阻礙本集團以最佳方式調配其資源。因
此,董事會已就各項債務重組計劃與承兌票據及可換股票據之持有人進行討論,旨
在改善本集團之財務狀況。
誠如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一二年八月九日之公佈所述,作為本集團之債務重組計劃
之一部分,本集團與承兌票據之持有人已作出協議。待第二次完成後,承兌票據項
下結欠之全部本金額(總數500,000,000港元)及於二零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之未經
審核賬面值約351,720,000港元亦將於第二次完成(誠如下述者)之同日獲豁免(須
待第二次完成後,方可作實)。
重組可換股票據及買賣BESTCO之協議
董事會欣然宣佈,於二零一二年九月二十八日,本公司與GPT訂立該協議。
根據該協議,其訂約方已按有條件基準同意:
(a) 本公司將(i)向GPT出售(而GPT將購買)Bestco銷售股份及(ii)向GPT轉讓Bestco
銷售債務。初步Bestco轉讓代價為135,000,000港元(可予調整),其將由GPT透
過於首次完成時向本公司交出及交付本金總額為135,000,000港元(可予調整)
之可換股票據而予以支付;
(b) 本公司將於第二次完成時按全額面值以現金贖回本金額為30,000,000港元之部
分可換股票據;
(c) GPT將於第二次完成時根據可換股票據條款(經修訂)按每股轉換股份0.20港
元之轉換價行使本金總額為68,600,000港元之部分可換股票據所附帶之轉換
權。
該協議之進一步詳情載於本公告正文。
13 :
greatsoup38(830)@2012-10-31 21:53:39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031020_C.pdf
1191
虧損增2倍,至3億,主因為聯營虧損增加,負資產爛殼
獨立核數師報告摘要
不發表意見之基準
有關持續經營基準之重大不確定性
誠如綜合財務報表附註3所披露, 貴集團於截至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發生 貴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約562,500,000港元及於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擁有流動負債淨額約184,581,000港元。此外,本金總額約233,600,000港元之可換股票據於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九日或之前到期。該等條件顯示存在可能導致對 貴集團之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問之重大不確定性。誠如 貴公司日期為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五日之公告所詳述,經綜合財務報表附註3所解釋, 貴集團建議實施尚未行使可換股票據之債務重組計劃(「建議債務重組計劃」)。
編製綜合財務報表之持續經營假設之有效性取決於 貴集團成功實施建議債務重組計劃,從而 貴集團可滿足其到期財務承擔及為其日後營運資金及財務需要提供資金。綜合財務報表已按 貴集團將繼續持續經營之假設編製,因此,並不包括倘 貴集團無法繼續持續經營可能必須對非流動資產之變現及重新分類作出之任何調整。
倘持續經營假設並不適當,則可能須作出調整,以反映資產可能須按目前於綜合財務狀況表所記錄之金額以外之金額變現之狀況。此外, 貴集團可能須就可能發生之進一步負債作出撥備,及重新分類非流動資產為流動資產。吾等認為,已於綜合財務報表作出適當披露。然而,有關採納持續經營基準是否合適之重大不確定性相當極端,因此吾等不發表意見。
不發表意見
因不發表意見之基準段落所述之事項關係重大,故吾等未能取得足夠之適當審核憑證,以作為提供審核意見之基準。因此,吾等不對綜合財務報表是否已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真實而公平地反映 貴集團及 貴公司於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之事務狀況及 貴集團截至該日止年度之虧損及現金流量,以及財務報表是否已按照香港公司條例之披露規定妥為編製,發表意見。
未來計劃
環保業務
誠如本公告附註12及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五日之公告所披露,由於此分類於過往兩年之表現欠佳以及於過往幾個財政年度已發生大幅虧損及作出減值,本公司須於未來數年將其出售,以將其於此分類之任何潛在虧損減至最低。本集團將於未來專注於其餘下分類。
林木業務
Shannalyne Inc(「Shannalyne 」)於菲律賓成立,為本集團之一家聯營公司,於菲律賓從事林木業務。由於本年度之天氣惡劣,Shannalyne之所有林木項目均受到不利影響。
然而,於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苗圃工場經已竣工,長達約22.5公里之主要道路及長達約21公里之小路經已建成。工場清理、重新種植及生態區仍在準備中。
Shannalyne將致力趕上原定計劃,而本集團將於未來投放更多資源於林木業務。
物業發展業務
於出售環保業務後,本集團擬專注其現有林木業務及物業發展項目,並可能於日後適當時尋求潛在物業項目作投資。於二零一二年七月三十一日,本集團於中國佛山市擁有三項物業權益,包括(i)總建築面積約4,169.99平方米之37個住宅單位;(ii)地盤面積約3,799平方米之一幅地塊;(iii)總建築面積約26,323.17平方米之一項物業,包括102個商業單位及151個汽車╱電單車停車位。
14 :
Vincemgm12(32446)@2012-11-19 10:32:261191今早勁插至0.015
15 :
Vincemgm12(32446)@2012-11-19 12:21:51無呈呈拾到跳樓平貨,好过出花紅,双糧,典解可以半晝就上返0.028
16 :
sunshine(3090)@2012-11-19 21:58:2114樓提及
1191今早勁插至0.015
so angry that i sold all at 0.016
17 :
GS(14)@2012-11-19 22:51:4914樓提及
1191今早勁插至0.015
可能人地大手減持,隻股都殼殼地
18 :
GS(14)@2012-11-19 22:51:5816樓提及
14樓提及
1191今早勁插至0.015
so angry that i sold all at 0.016
幾時合股呢
19 :
Vincemgm12(32446)@2012-11-21 19:01:36迴光返照式实例,廢股易阳痿
20 :
sunshine(3090)@2012-11-22 22:42:3618樓提及
16樓提及
14樓提及
1191今早勁插至0.015
so angry that i sold all at 0.016
幾時合股呢
AGREEMENT FOR PLACING OF ORDINARY SHARES BY LINSHAN
On 20 November 2012 (after trading hours), the Placing Agreement was entered into between Linshan and OSK Investment Bank Berhad (“Placing Agent”). Under the Placing Agreement, the Placing Agent has agreed to place, on a best-effort basis, 400 million ordinary shares (“Placing Shares”) at the price of HK$0.015 per ordinary share to interested investors within 12 months from the date of the Placing Agreement.
Seem that there is 12 months' time that the stock will not be consolidated before the completion of the share placing
21 :
GS(14)@2012-12-22 12:35:12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21221390_C.pdf
配售8億股@1.2仙
22 :
sunshine(3090)@2012-12-23 16:32:4721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1221/LTN20121221390_C.pdf
配售8億股@1.2仙
so many stock again, trading range shift from 0.015 to 0.012
23 :
greatsoup38(830)@2012-12-25 10:58:3422樓提及
21樓提及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2/1221/LTN20121221390_C.pdf
配售8億股@1.2仙
so many stock again, trading range shift from 0.015 to 0.012
都要合一合搞一搞至掂
24 :
OTO_BUY(34954)@2013-01-10 17:58:011191今日的表現,令我想起279個走勢,明日要看實279
25 :
sunshine(3090)@2013-01-10 22:47:1424樓提及
1191今日的表現,令我想起279個走勢,明日要看實279
why? different group of people?
26 :
greatsoup38(830)@2013-01-10 23:13:2424樓提及
1191今日的表現,令我想起279個走勢,明日要看實279
279 爆一爆又跌9成你玩啦
27 :
greatsoup38(830)@2013-01-10 23:13:4125樓提及
24樓提及
1191今日的表現,令我想起279個走勢,明日要看實279
why? different group of people?
都是老千,有乜好睇,唔好害人啦
28 :
greatsoup38(830)@2013-02-07 01:25:07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30206546_C.pdf
茲提述本公司二零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之通函(「通函」),內容有關(其中包
括)SPL 承兌票據持有人承諾及可換股票據重組協議及本公司日期為二零一三年
一月十五日之公告,內容有關可換股票據重組協議之首次完成。本公告所用詞彙
與通函所界定者具有相同涵義。
根據可換股票據重組協議之條款及條件,待達成第二次完成條件後,第二次完成
將包括(其中包括)可換股票據贖回之步驟(即 按彼等之全額面值以現金贖回本金
額為30,000,000 港元之部分第三批票據)。 根據可換股票據重組協議,第二次完
成條件之最後截止日期為首次完成日期起第七(7)個營業日。 於本公告日期,所
有第二次完成條件已履行,第二次完成將會於首次完成日期起計第三(3)個月當日
或本公司與GPT 可能協定之有關較後日期。
第二次完成預計將於二零一三年四月十五日(即自首次完成日期起計第三(3)個月
當日)。誠如通函所披露,本集團有意安排股本及/或貸款融資,其所得款項將用
作可換股票據贖回,及餘下款項用作本集團的營運資金。就此,本公司一直與有
興趣於投資本公司之第三方投資者討論, 有可能以股本或貸款投資或任何其他
形式投資本公司。
本公司謹強調,於本公告日期,尚未就以上潛在的投資訂立任何具有約束力的協
議。潛在的投資最後未必一定進行。
29 :
greatsoup38(830)@2013-02-23 14:30:3510合1
30 :
GS(14)@2013-02-24 18:54:591.9仙配25億股
31 :
自動波人(1313)@2013-02-24 20:16:28又合又配,想玩呢?
32 :
qt(2571)@2013-02-24 20:19:06有狡作

33 :
conandea(16520)@2013-02-24 22:10:04咁即係配完先合?
定合完先配?
34 :
GS(14)@2013-02-25 23:05:1232樓提及
有狡作
慢慢轉緊莊隻野
35 :
GS(14)@2013-02-25 23:05:2133樓提及
咁即係配完先合?
定合完先配?
是但啦,隨便
36 :
greatsoup38(830)@2013-04-01 22:47:361191
虧損增150%,至1.65億,負資產空殼
37 :
leoyk1014(859)@2013-07-23 21:35:58cray
38 :
GS(14)@2013-07-23 21:36:53垃圾玩少些啦
39 :
GS(14)@2013-08-01 13:33:281191
40 :
sunshine(3090)@2013-08-04 12:17:17The lady boss sue only $2.8 million while the company sue back its ex-secretary. Seem that there might be ground for the sue. Nevertheless, the claim amount is not much and should not have large impact on the company. Still need to take a watch because of the recent large fluctuation.
41 :
greatsoup38(830)@2013-08-04 12:21:47都是首鋼那堆人買貨
42 :
sunshine(3090)@2013-08-04 12:25:3441樓提及
都是首鋼那堆人買貨
so the 'chong' has changed
43 :
greatsoup38(830)@2013-08-04 12:25:5442樓提及
41樓提及
都是首鋼那堆人買貨
so the 'chong' has changed
呢堆人好唔掂
44 :
sunshine(3090)@2013-08-04 12:30:46ok very short term speculation
45 :
自動波人(1313)@2013-08-15 23:58:50又抽水........
46 :
greatsoup38(830)@2013-08-16 00:00:25留來過冬?
47 :
greatsoup38(830)@2013-09-10 00:43:47自己食貨
48 :
greatsoup38(830)@2013-09-20 17:48:25盈警
49 :
自動波人(1313)@2013-09-22 23:07:11http://centralblogger.blogspot.hk/
幫忙配售變大股東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及破產事件於昨日踏入5周年,亦是觸發金融海嘯的源頭,大家又要大做回顧,路透和益普素更訪問逾1,400名美國人,有一半認為,未有足夠改革,防止危機再發生,僅22%滿意政府的行動。
其實,每隔數年,當樂觀氣氛持續膨脹的時候,亦是開心氣球爆破的時刻,相信非單一事件所能左右,只是一個引爆器而已。不過,有輸家也有贏家,原來經手該宗破產案的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連同接手債權資產的避險基金,估計收益合計約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而債權人可能收回投入資金的26%,未致「渣都無」。
目前大家仍在擔憂的時候,且看聯儲局本周取態便知,大家相當謹慎,憂慮該局開始收水,觸發資產價格受影響,其實新興市場先行,金價又跌,可能伯南克主席及聯儲局委員或以小規模方式試水溫,實行進可攻,退可守。
港股市場則頻現抽水,大家亦準備彈藥,單是過去1周已有9間公司藉發行新股和債券等方式集資,但大部分屬三、四線股份居多,藍籌和大型股似乎尚未出動。
有趣的是,協助這些公司向投資者伸手拿錢的背後助手,除了大家熟口熟面,如幫永義實業(616)配售逾3.2億股,以每股0.063元,取得約2,000萬元的金利豐證券,與及英高幫中國天化工(362)發行債券籌4億元外,也有新面孔。
六福集團(590)股東旗下合營六福金融為香港資源(2882)以收市價僅折讓約1.1%,即0.18元配售2.17億股新股,集資3,906萬元,而佣金收1.5%,連同其他開支在內的比率亦只約2.2%,共涉88萬元,與以往細價股以大折讓配股不同。可惜股價最終失守配股價,上周五收報0.173元。
至於7月替環球實業(1026)配售新股的名匯證券,協助粵首環保(1191)做配售代理,配售逾1.69億股新股,每股0.2元,集資3,388萬元。本來話向最少6名投資者配售新股,但由上月中至上周才完成交易,而投資者卻僅得一人,名柯港澤,而他竟就是名匯證券的董事和負責人員,本身亦持有名匯證券10%股權,莫非肥水不流別人田,索性自己包攬上身呢?皆因他一下子持有該股擴大股本後約15.4%的股權,成為該集團單一最大股東!
當然,粵首環保集資金額同樣細細粒,拿了3,390萬元,扣除佣金等開支後,卻只有3,110萬元能真正落袋,意味佣金等開支共涉高達280萬元,計一計,所涉比率更高見8.25%,與香港資源的2.2%收費水平確大不同。唯一相同的是,粵首環保股價上周五收報0.189元,跌穿配股價,代表新投資者帳面同樣錄虧損。
(9月16日刊於《am730》)
單一最大股東係咪資料有出入?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1&src=MAIN&lang=ZH&
50 :
greatsoup38(830)@2013-11-04 23:01:171191
虧損降25%,至2.4億,債一般
51 :
GS(14)@2013-12-19 16:35:07big wok
52 :
GS(14)@2014-02-28 18:04:241191
53 :
pcp7838(1616)@2014-03-10 19:56:11盈警.徒有環保之名.
54 :
GS(14)@2014-03-11 01:10:07盈警
55 :
GS(14)@2014-03-19 00:53:36盈警
56 :
GS(14)@2014-04-07 01:07:47虧損增3.6倍,至6.9億,負資產爛殼
57 :
自動波人(1313)@2014-06-04 23:57:15金勞簷又拿反來玩
58 :
GS(14)@2014-07-05 11:34:461191
59 :
LHC(34894)@2014-08-22 17:51:34自動波人在49樓提及
http://centralblogger.blogspot.hk/
幫忙配售變大股東
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及破產事件於昨日踏入5周年,亦是觸發金融海嘯的源頭,大家又要大做回顧,路透和益普素更訪問逾1,400名美國人,有一半認為,未有足夠改革,防止危機再發生,僅22%滿意政府的行動。
其實,每隔數年,當樂觀氣氛持續膨脹的時候,亦是開心氣球爆破的時刻,相信非單一事件所能左右,只是一個引爆器而已。不過,有輸家也有贏家,原來經手該宗破產案的律師、會計師等專業人士,連同接手債權資產的避險基金,估計收益合計約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而債權人可能收回投入資金的26%,未致「渣都無」。
目前大家仍在擔憂的時候,且看聯儲局本周取態便知,大家相當謹慎,憂慮該局開始收水,觸發資產價格受影響,其實新興市場先行,金價又跌,可能伯南克主席及聯儲局委員或以小規模方式試水溫,實行進可攻,退可守。
港股市場則頻現抽水,大家亦準備彈藥,單是過去1周已有9間公司藉發行新股和債券等方式集資,但大部分屬三、四線股份居多,藍籌和大型股似乎尚未出動。
有趣的是,協助這些公司向投資者伸手拿錢的背後助手,除了大家熟口熟面,如幫永義實業(616)配售逾3.2億股,以每股0.063元,取得約2,000萬元的金利豐證券,與及英高幫中國天化工(362)發行債券籌4億元外,也有新面孔。
六福集團(590)股東旗下合營六福金融為香港資源(2882)以收市價僅折讓約1.1%,即0.18元配售2.17億股新股,集資3,906萬元,而佣金收1.5%,連同其他開支在內的比率亦只約2.2%,共涉88萬元,與以往細價股以大折讓配股不同。可惜股價最終失守配股價,上周五收報0.173元。
至於7月替環球實業(1026)配售新股的名匯證券,協助粵首環保(1191)做配售代理,配售逾1.69億股新股,每股0.2元,集資3,388萬元。本來話向最少6名投資者配售新股,但由上月中至上周才完成交易,而投資者卻僅得一人,名柯港澤,而他竟就是名匯證券的董事和負責人員,本身亦持有名匯證券10%股權,莫非肥水不流別人田,索性自己包攬上身呢?皆因他一下子持有該股擴大股本後約15.4%的股權,成為該集團單一最大股東!
當然,粵首環保集資金額同樣細細粒,拿了3,390萬元,扣除佣金等開支後,卻只有3,110萬元能真正落袋,意味佣金等開支共涉高達280萬元,計一計,所涉比率更高見8.25%,與香港資源的2.2%收費水平確大不同。唯一相同的是,粵首環保股價上周五收報0.189元,跌穿配股價,代表新投資者帳面同樣錄虧損。
(9月16日刊於《am730》)
單一最大股東係咪資料有出入?
http://sdinotice.hkex.com.hk/di/ ... 1&src=MAIN&lang=ZH&
配賣殼?

60 :
GS(14)@2014-09-24 01:07:27盈警
61 :
GS(14)@2014-10-12 15:21:30盈利降3分2,至2,000萬,輕債
62 :
GS(14)@2014-10-24 17:00:4120合1,又1供1,每股10仙
63 :
GS(14)@2014-10-28 23:22:58告前董事
64 :
ninomiyau(41302)@2014-12-28 06:35:37greatsoup在62樓提及
20合1,又1供1,每股10仙
冇提到20合1喎...不是只係削股本咩?
65 :
greatsoup38(830)@2014-12-28 11:05:57ninomiyau在64樓提及
greatsoup在62樓提及
20合1,又1供1,每股10仙
冇提到20合1喎...不是只係削股本咩?
是,削股本先
66 :
greatsoup38(830)@2015-02-03 01:45:23供股不足
67 :
greatsoup38(830)@2015-02-27 01:32:22中科創入股
68 :
GS(14)@2015-04-01 02:16:44虧損增45%,至2,300萬,輕債殼
69 :
GS(14)@2015-04-07 01:21:31虧損增5成,至2,300萬,輕債
70 :
GS(14)@2015-05-24 02:09:56賣盤
71 :
greatsoup38(830)@2015-07-29 01:03:18吳志龍是吳良好父親
又O2O,又鄭建明
72 :
pcp7838(1616)@2015-08-03 18:46:09中國林大?
73 :
greatsoup38(830)@2015-08-03 23:20:40都是果班友啦
74 :
GS(14)@2015-10-21 02:51:38虧損增7成,至3,500萬,6,800萬現金
75 :
Clark0713(1453)@2016-03-01 00:40:30game over!
76 :
GS(14)@2016-03-01 00:45:21又要等
77 :
炮哥(56969)@2016-03-02 13:52:38無得玩,小心供股
78 :
GS(14)@2016-03-02 13:53:11呢隻我信供股
79 :
GS(14)@2016-06-06 03:36:421191買58股
80 :
greatsoup38(830)@2016-09-20 03:59:14配售5.992億股@25仙
81 :
GS(14)@2016-09-27 18:51:26和解
82 :
GS(14)@2016-10-21 06:10:45虧損降45%,至1,900萬,2,900萬現金
83 :
greatsoup38(830)@2016-11-17 13:02:56買信德中心物業
84 :
greatsoup38(830)@2016-11-26 02:08:052799認購1191新股
85 :
GS(14)@2016-12-30 03:58:19終止諒解備忘錄
86 :
greatsoup38(830)@2017-02-08 23:36:35楊先生賣股
87 :
greatsoup38(830)@2017-03-05 03:02:25盈喜
88 :
greatsoup38(830)@2017-04-23 17:32:40虧損增4.2倍,至2,600萬,1.58億現金
89 :
GS(14)@2017-05-19 05:55:57買炒股基金
90 :
greatsoup38(830)@2017-06-04 16:58:13改名中國中石控股
91 :
greatsoup38(830)@2017-07-27 02:00:02買垃圾基金
92 :
GS(14)@2017-08-06 22:53:171191整合2880資產
93 :
GS(14)@2017-10-16 02:12:50虧損增3倍,至6,200萬,輕債
94 :
GS(14)@2017-11-04 16:32:58老細按股
95 :
GS(14)@2017-11-08 08:03:529.7%
96 :
GS(14)@2017-11-08 09:24:13認購事項
董 事 會 欣 然 宣 佈 , 於 二 零 一 七 年 十 一 月 七 日 , 認 購 方( 本 公 司 之 間 接 全 資 附 屬
公 司 )與 投 資 基 金 訂 立 認 購 協 議 , 據 此 認 購 方 已 申 請 認 購 投 資 基 金 份 額 , 金 額
為17,500,000美元。投資基金由管理人負責管理,旨在為投資者帶來長期資本增
埴。
97 :
GS(14)@2017-11-09 06:13:42除於該公告披露之資料外,董事會謹此根據上巿規則第13.15條進一步披露借款人
為中國萬泰集團有限公司,其最終實益擁有人為錢永偉及許哲誠。
98 :
greatsoup38(830)@2017-11-25 15:12:05買垃圾基金
99 :
GS(14)@2017-12-28 09:48:24合作備忘錄
本公司欣然宣佈,於二零一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本公司之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
中石投資有限公司((「認購方」),一間於香港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及中小企業國
際 工 業 園 區 與 基 礎 設 施 投 資 有 限 公 司(「 中 小 企 業 國 際 」)簽 訂 合 作 備 忘 錄(「 備 忘
錄」)。中小企業國際全資擁有在英屬維京群島設立並合法存續的公司中小企業印
度工業園區與基礎設施開發有限公司(「中小企業印度」)。根據備忘錄,認購方有
意認購及開發公司有意向認購方配發及發行認購股份,佔開發公司已擴大股份之
51%(「建議認購事項」)。
中小企業印度之資料
根據本公司所得資料,中小企業印度為一間於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成立之投資控
股有限公司,中小企業印度間接持有位於印度古吉拉突邦艾哈默德巴德市的印度
中國工業園專案100 %的權益。
印度中國工業園是中國在印度建立的第一個綜合性工業園區,立足於中印兩國互
補的優勢資源,重點佈局汽車及能源產業,發展紡織、電子、材料、建材等產業
為 輔 的 工 業 產 業 發 展 , 以 智 慧 化 的 公 共 服 務 平 臺 、 完 善 的 園 區 基 礎 設 施 配 套 系
統、高品質園區環境為主要特色,建成集生產製造、倉儲物流、商品交易、全方位配套服務設施等功能為一體,產城一體化的現代化工業生產新型園區。印度中
國工業園專案已入選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庫,同時國家開發銀行已出
具意向函,有意為專案提供10億美元的授信,項目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本集團之資料
本公司為於百慕達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其股份於聯交所主板上市。本集團主要
從事提供金融服務、基金投資及物業發展。認購方主要從事投資控股業務。
100 :
GS(14)@2017-12-28 09:49:54buy fund
101 :
GS(14)@2018-04-02 14:20:02轉賺5,000萬,1億可變現資產
102 :
GS(14)@2018-06-17 13:30:32垃圾基金
103 :
GS(14)@2018-07-01 03:22:30賣垃圾
104 :
GS(14)@2019-03-13 10:04:16於二零一九年三月十一日( 交易時段後 ),本公司與認購人訂立認購協議,據此
認購人有條件同意認購,而本公司有條件同意發行本金額115,000,000 港元的可
換股債券。
假設可 換股債券附 帶之換股 權按換股 價0.14 港元獲 悉數行使 ,將配發 及發行最
多821,428,571股換股股份,相當於(i)於本公告日期的本公司現有已發行股本約
19.86% ; 及 (ii) 經 根 據 可 換 股 債 券 發 行 換 股 股 份 擴 大 後 的 本 公 司 已 發 行 股 本 約
16.57%。換股股份於發行後將於所有方面與當時的已發行股份享有同等地位。
換股股份將根據一般授權配發及發行。本公司將向聯交所申請可換股債券獲轉
換後可予發行的換股股份上市及買賣。本公司將不會尋求可換股債券於聯交所
或任何其他證券交易所上市。
認購事項的所得款項淨額預期約為115,000,000港元,擬用於(i)補充公司營運資
金及(ii)用於發展本公司現有業務。
由於完成認購協議須待若干先決條件達成後,方可作實,且未必一定會進行。
本公司股東及潛在投資者於買賣股份時務請審慎行事。
105 :
GS(14)@2019-03-13 10:05:37「認購人」 指 Pearl River Capital Limited,一間於英屬維爾京群島註
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http://pearlriver-capital.com.hk/company-overview/our-team/
神祕
106 :
GS(14)@2019-04-27 06:50:03合作框架協議
本公司欣然宣布,於二零一九年四月二十六日,本公司之間接全資附屬公司,中
石百 納( 深圳 )股權投 資管理 有限 公司(「中石百 納」,一間 於中 國註冊 成立之 有限
公司 )及北京 方駿貿 易有 限公司(「北京 方駿」,一 間於 中國註 冊成立 之有限 公司 )
簽 訂 合 作 框 架 協 議(「框 架 協 議」), 計 劃 由 中 石 百 納 組 建 基 金( 中 石 百 納 作 為 普 通
合夥 人 )認購 北京方 駿控 制的赤 峰市偉 宏礦業 有限責 任公 司(「偉 宏礦業」)的 控股
權(「建議認購事項」)。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