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yicai.com/news/2011/07/956988.html
國家發改委近日披露,2009年~2010年期間,中藥材三七的價格猛漲,康美藥業通過囤積三七並在高位拋售,從中獲利1.2億元。為此,依據有關規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對其進行公開予以提醒告誡。
然而,對公司影響如此重大的事件,康美藥業卻絲毫沒有對外公告披露。在眾多普通投資者還不明就裡之際,嗅覺靈敏的大資金在第一時間就瘋狂出逃了15.7億元。
機構逃之夭夭
據瞭解,康美藥業2009年購入三七660.7噸,庫存58.04噸,全年累計囤積達到718.74噸。當年,公司對外銷售三七僅88.1噸,生產 自用65.6噸,截至2009年12月31日,還有庫存565.04噸。尤其是當年1-9月份,僅對外銷售2噸。由於2009年三七產地云南省文山州大 旱,導致當年產量僅為3000噸左右,康美藥業囤積的三七佔到市場總額20%多,而康美藥業每年利用三七製作飲片數量僅為100噸左右。
2010年,三七價格高漲,康美藥業將囤積的三七全部拋售,從中獲利1.2億元。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司司長許昆林在接受央視採訪時稱,康美藥業 2009年惡意涉嫌囤積三七的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情況是查實了的。許昆林表示,根據有關規定,已對康美藥業實施公開提醒告誡。至於下一步的處罰,還在研 究之中。
實際上,囤積三七獲利的康美藥業只是其中一個典型。發改委7月18日表示,對甘肅隴西地區20多個中藥材存儲倉庫進行了全面檢查,對一些中藥材經營者蓄意囤積黨參,導致市場供應緊張,價格大幅上漲的行為進行了查處。
這一消息流傳範圍較小,康美藥業也未及時披露這一重大利空信息。19日,康美藥業開盤後不久股價便開始大跌,盤中最大跌幅接近6.14%,報收 14.40元,跌幅為4.51%。成交量也急速放大到1078248手,成交金額高達15.71億元,為近年來新高,資金出逃跡象明顯。
惠祥投資公司投資總監殷佑嘉分析,從當天康美藥業的成交明細來看,存在大量的大額拋單,很可能是持股量較大的機構所為。而普通投資者由於信息渠道不暢,上市公司也沒有及時公告,他們往往會不知所措,甚至以為可以逢低介入。
華鑫證券研究員謝麒也承認,消息出來後,引起投資者對康美藥業的擔憂,進而導致了該股暴跌,創10年來天量交易額。
本報聯繫了康美藥業董秘邱錫偉,後者因身體不適婉拒了採訪。
囤貨謀利之辯
2010年A股市場的整體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但康美藥業卻在此中一枝獨秀,從最低價10元一路高歌猛進,最高價曾達到23.67元,漲幅高達130%。
翻閱康美藥業2010年財報可知,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30880.16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19%,實營業利潤79404.35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8.46%,實現現淨利潤71552.27 萬元,比上年增長42.67%。
再查閱公司近年來的存貨可以發現,存貨分為原材料、庫存商品、自制半成品、在產品、周轉材料等,其中2009年底原材料賬面價值為9116萬元,到2010年6月底為11982萬元,2010年底更是達到16790萬元,一直呈現出高速增長態勢。
申銀萬國醫藥行業研究員婁聖睿在去年10月份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公司三季度單季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0.16元,較上半年大幅好轉,主要是公司儲備的中藥材漲價後實現銷售,銷售回款增加,三季度單季存貨較減少9074萬元。」
三七是我國中成藥的主要原料之一。2010年,由於百年一遇的大旱使得三七大面積減產,三七市場價格持續走高。數據顯示,去年3月中旬,三七價格已 經從一年前的每公斤70-80元漲到每公斤300多元。而到3月底,這個價格又瘋漲到每公斤近600元。康美藥業截至2009年12月31日,已有庫存 565.04噸。
上海一位不願具名的私募人士對本報稱,康美藥業因囤積三七被查,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看,意味著公司管理層擁有極強的專業判斷和資金能力,實現公司利益最大化。
但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出,中藥材價格的基本穩定事關上下游產業的健康發展,事關人民群眾用藥的基本需求。保證中藥材的市場供應和價格穩定是政府部門、製藥企業、藥材經營者等有關各方的共同責任。
中投證券一位分析師對本報表示,短期內公司不會受太大影響,但長期來看還不好說。達益資訊分析師胡軍認為,康美藥業在三七上的收益已經體現在2010年業績報表中,這種業績增長模式本身難以持續。
在康美藥業走牛的過程中,嘉實基金是其最為堅定的支持者。
2008年康美藥業半年報中,嘉實主題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便以3625萬股持股量現身,截至今年一季度,該基金仍持有8409.56萬股,佔流 通股本的3.82%。2008年10月,康美藥業股價見底5.82元,之後最高價曾衝到23.67元,嘉實基金無疑賺得盆滿缽滿。
油價已經跌了好一陣子,OPEC會議決定不減產,更是壓垮油價的最後一根稻草,在那黑得深不見底的石油井中,美國與OPEC的黑金戰爭,一觸即發。 撰文‧楊卓翰 濃稠的黑色液體,被裝成一五九公斤重、一公尺高的鋼桶,擺在港口,等著被運走。它靜靜地站在那裡,不知道全球正為了它,釀起了一場「黑金戰爭」。 這一桶原油,可能會被運到台灣,被台塑提煉成汽油、柴油,或是塑膠、橡膠、人造纖維的原料。它是「原料中的原料」,全球去年就用掉了九千萬桶油。在十一月二十八日,這桶布蘭特原油的價格,是七十美元(約二千元新台幣)。僅僅半年前,它還要價一一五美元。國際油價在這半年,暴跌了三七%。 過去三十年,這樣的跌幅只發生過四次。把這桶油的跌價,乘以九千萬(桶),就是所有石油出口國損失的錢。而這些損失,有三成屬於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十二個國家。OPEC掌握全球大多數的石油生產,他們決定的產量,足以撼動全世界的油價。 所以,當這十二國代表十一月二十七日聚集在奧地利維也納開會時,全世界都屏息以待。大家都在猜測,在這幾個月的油價崩跌之下,OPEC會不會決定減少產量,好讓油價回升?如果他們決定不減產,代表供給會繼續增加,油價就會繼續下跌。 這也是為何在長達五個小時的閉門會議後,主張減產的委內瑞拉外交部長氣沖沖地步出會場、拒絕回答任何問題時,大家都知道結果了。他的表情,最先被路透報導,一個小時內,油價又跌了一.二美元,到七十四美元一桶。 美元強、需求減、油頁岩 油價下跌三大原因 幾個小時後,OPEC正式召開記者會,宣布這個全球最大的石油聯盟不減產,維持一天三千萬桶的產出。支撐油價最後的希望終於破滅,周五油市收盤時,油價來到七十.○二美元,創下四年新低,也是金融海嘯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在QE結束,美元開啟強勢新格局後,油價早已「跌跌不休」;同時歐洲經濟衰退、中國經濟也進入轉型陣痛期,全球這麼不景氣,對石油需求不振的情況下,為什麼OPEC卻沒辦法達成減產的共識,讓價格止血呢?因為地球的另一端,他們有一個更大的敵人,一個新興的黑金帝國─被稱為「美國牌新石油」的頁岩油(Shale Oil)。 OPEC雖然掌控全球三成石油產量,但美國在二○一○年開始,發展成熟的油頁岩(Oil Shale)的方式,透過高壓水裂解技術,開採過去沒有辦法採出的頁岩油及頁岩氣(Shale Gas)。這樣的技術,被美國獨家掌握,並被政府大力扶持,成為美國的新希望。 美國總統歐巴馬大力投注在油頁岩開發,就是為了讓美國從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慢慢成為能夠自給自足的「能源獨立國家」。最好的例證,就是在北美交易的德州輕油(WTI)期貨的價格,長期比在國際交易的布蘭特原油還便宜。花旗商品研究部全球主管摩斯(Edward Morse)就指出:「油頁岩將讓美國成為全球能源的新霸主,也將改變全球能源市場。」從歷史油價來看,自從美國一○年開始大量開採油頁岩,全球的油價也同步開始穩定。雖然美國產的原油大部分仍然禁止賣到國外,但近幾年美國也慢慢解除禁運令,搶走OPEC的市占率。巴克萊銀行預估,明年對OPEC的石油需求將減少一百五十萬桶,「美國油頁岩革命正讓OPEC的黃金時代慢慢結束。」報告中指出。而這也讓美國再次成了阿拉伯國家的頭號大敵。黑金戰爭,隨之而起。 OPEC怎麼回應美國的油頁岩革命?OPEC祕書長巴德里(Abdullah al-Badri)在會後記者會被問到這個問題,他略帶敵意地回答:「我們已經回應了。維持不減產這個決定,這就是我們的答案。」 石油大國掀價格戰 財政窘迫小國傷透腦筋 路透也引述一名OPEC代表的話:「在會議上,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納米(Al-Naimi)為了和美國搶市占率,遊說其他國家維持產量。其他小國家沒有辦法,因為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和美國打價格戰。」納米雖否認這個發言,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擁有全球最大石油產量的沙烏地阿拉伯,一直以來都是扮演著油價的調節者。但這次卻堅守產量,任由價格跌落,自有盤算。自一○年開始,沙國早就做好價格流血戰的準備。 沙烏地阿拉伯是石油價格戰的老手,一九八六年,它就增加產量打流血戰,淘汰非中東的產油商,讓油價七個月內跌了六七%,直到五年後油價才恢復水準,而OPEC市占率一度超過五○%。這次,它可能故技重施。 巴克萊預估,沙國本身的規模經濟,讓它可以容忍一桶六十五美元的低油價。在這價位上,沙國本身的財政都會有盈餘。而且,匯豐全球銀行也分析,沙國從一○年開始大幅累積預算盈餘,國庫裡已有六千億美元,足夠應付未來三年的財政支出。 不只是沙國準備好了,就在OPEC開會前夕,俄羅斯石油官員也宣布不減產,並且在會後支持OPEC的決定。不過,雖然石油大國做好賠錢準備,但財政狀況不健康如委內瑞拉等小國卻是痛苦萬分。OPEC會議的隔天,委內瑞拉和科威特政府都同時宣布了財政撙節方案,因為這些國家的收入,完全仰賴黑金。 「OPEC的決定,讓全球石油市場進入了新格局。如果他們沒有新動作,開採成本就是未來油價走勢的低點。」摩根士丹利石油分析師羅森(Adam Longson)說。傳統中東石油國已經出手,這次的價格戰會維持多久,美國身為全球石油市場的新玩家,成為關鍵。而OPEC推低油價,影響最直接的,正是美國產油業。 頁岩油及頁岩氣雖然是美國新希望,但除了開採時需要將大量化學氣體打進地底,造成環保疑慮外,它最大的弱點就是高成本。比起傳統石油一桶二十美元至四十美元的成本,油頁岩開採成本是五十美元至七十美元。因此,「現在的價格,已經對美國油頁岩開採商造成壓力了,未來的壓力只會更大。」摩根大通澳洲能源分析師威爾森(Benjamin Wilson)指出。 「開採原油是一個現實的產業,開採公司的決策點不是美國的能源自主夢,而是內部報酬率(IRR)。」一名美國石油開採公司的主管說。不論蘊藏量多豐富,若採出來的油沒有經濟效益,無法讓探勘以及生產公司(E&Ps)回本,就會刪減資本支出,產量自然減少。 瑞士信貸全球能源經濟學家史都華(Jan Stuart)分析美國油頁岩開採成本,指出在WTI七十五美元時,美國最主要的礦區鷹福特(Eagle Ford)有一一%的礦井會有經濟風險,另一礦區貝肯(Bakken)則有三一%風險,二疊紀盆地(Permian)甚至有五八%的礦井會有危險。還有分析師指出,布蘭特油價長期維持在七十美元時,美國大約一成的頁岩油井可能得停擺。 低油價維持多久? 美國撐不下去,產量自然減雪上加霜的是,隨著美國黑金潮發酵,易於開發的礦井都已經有人占走,因此開採業一項重要指標:資本支出占營收比(Capex/Sales)已經節節攀升。外資普遍認為,當WTI跌到六十美元一桶時,就是美國油頁岩產出的大限(十二月二日為六十四美元)。屆時,資本支出就會出現實質減少,並且衝擊美國的產出,價格戰很有可能就在美國油頁岩產業受傷之後便隨之趨緩。 不過,媒體喊出的五十美元低油價的時代真的來臨了嗎?市場普遍認為,可能性不大。根據外資在OPEC決定維持產量後的報告,布蘭特原油每桶價格分布在七十美元至九十美元間。也就是,現在一度低於七十美元的「破盤價」,可能只是短期現象。 明年經濟情況好轉 石油需求可能增加 決定明年油價最大的上行風險,除了OPEC的政治因素,以及中東的地緣政治,仍回到基本面,也就是全球供需狀況。需求面,明年經濟情況好轉,國際貨幣基金(IMF)也預估明年的經濟成長率至三.八%,比市場更樂觀,因此需求可能會轉強;而在供給面,非OPEC國家例如美國及加拿大,很有可能因為低油價而不敷開採成本,於明年調整產量。 而且,明年六月OPEC再度開會時,分裂的意見很有可能會一致,達成減產協定。因此外資認為,最慢在明年下半年油價就會回穩。消費者在享受低油價的同時,也可以觀察美國接下來要怎麼回應這場黑金戰爭。 OPEC VS. 美國 黑金戰爭全面開打! 美國為了達成能源自主,無視全球供需,瘋狂生產原油,改變了全球原油市場格局,並讓OPEC打價格戰。 中東握有全球近5成儲量 單位:% 亞洲2.5 非洲7.7 北美洲13.6 南美洲19.5 歐洲8.8 中東47.9 資料來源:BP STATISTIC REPORT 2014 OPEC三巨頭拒絕減產 單位:萬桶╱日 不願減產 沙烏地阿拉伯 964 科威特 293 阿拉伯大公國 280 希望減產 伊朗 358 伊拉克 298 委內瑞拉 279 奈及利亞 175 阿爾及利亞120 安哥拉170 利比亞99 卡達72 厄瓜多53 資料來源:OPEC 雖然石油產量小,但生產速度飛快6年後美國將能源自主,並成為輸出國 單位:百萬桶╱日 美國液化燃料供給 2011 10.3 2012 11.1 2013 12.5 2014 13.7 2015 15.0 2016 15.9 2017 16.8 2018 17.8 2019 18.7 2020 19.5 資料來源:美國能源局EIA、CITI RESEARCH 油價逼近油頁岩成本,挑戰油頁岩開發—— 十年來油價走勢2010 美國採出大量頁岩油、氣,油價開始穩定,德州輕油與布蘭特原油差價拉大2014 5月及11月 OPEC維持產量,油價再跌2014 全球經濟疲弱,需求減少,美元走強,油價開始走跌油價已逼近油頁岩成本價70美元,挑戰美國油頁岩開發 |
10月28日晚間,三七互娛(002555)發布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三七互娛第三季度總營收為12.39億元,同比增長10.43%;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66億元,同比增長93.36%。
自全面開拓互動娛樂版圖以來,影視、動漫、VR等新版塊為三七互娛的業務線增色不少。同時,三七互娛在遊戲業務上穩中求進,實現了新的突破。從2016年三七互娛Q3財報看,夯實遊戲業務依然是當前的主旋律,而泛娛樂與VR內容領域的布局則將為長遠的市場競爭力蓄勢。
擬收兩家遊戲公司,進一步夯實遊戲業務
三七互娛仍在遊戲業務線上穩中求進。Q3財報顯示,三七互娛擬以11.1億元和2.55億元收購上海墨鹍68.43%股權以及江蘇智銘49%股權。
墨鹍科技與智銘網絡分別是遊戲開發商與運營商,前者研發的手遊產品《全民無雙》上線當月便穩居暢銷榜Top 10,而後者於2015年代理發行了“現象級”手遊《夢幻西遊》,並與騰訊等平臺建立了良好穩定的合作關系。
若該收購方案進展順利,無疑將進一步鞏固三七互娛在手遊矩陣的研發與運營實力,夯實未來遊戲版塊的業績。
據悉,近期三七互娛在手遊領域勢頭猛烈,其自研手遊《永恒紀元》全渠道流水表現優異,多次刷新紀錄。其海外遊戲發行事業取得新突破,代理產品《六龍禦天》在新馬地區App Store暢銷榜表現突出。
從三七互娛在遊戲之路上堅定前行的表現,也可以看出這家公司深挖遊戲市場的務實態度。
用VR連接泛娛樂未來,持續覆蓋新生代市場
以90、95後為代表的新生代用戶群體正逐漸轉變為消費市場的生力軍,而循著這一代“潛在市場”的成長軌跡去尋求持續的泛娛樂內容覆蓋。既發力當下、亦連接未來,正是三七互娛布局泛娛樂與VR內容領域的思路之一。
追動漫、看直播是當下新生代群體中主流的娛樂方式,而電影也將成為未來覆蓋新生代用戶的重要產業。眼下,90、95後即將全面完成從學生到工薪群體的轉變,電影將是他們下一個娛樂內容的重要消費場景。
然而這些領域三七互娛早已涉足,站在更長遠的眼光通盤考慮,VR則是在未來面向新生代的泛娛樂市場中落子的絕佳點位。
面對如何結合VR技術布局未來泛娛樂市場的重要課題,三七互娛聚焦內容領域,謀劃在VR內容領域的外延擴張。繼加拿大VR遊戲開發商Archiact之後,三七互娛於Q3期內繼續深化VR內容布局,投資了被譽為國內VR研發團隊“老三家”之一的上海天舍文化。
天舍文化在重度VR遊戲研發領域實力過硬,團隊成員有來自2K Games的從業背景,也有線下五星點評密室逃脫門店的運營經驗,其代表作《會哭的娃娃》也廣受玩家與業界的好評。在資本的整合作用下,三七互娛儲備的多款影視、動漫IP資源將借由天舍文化實現VR遊戲改編,探索新技術前提下的新型“影遊聯動”。
面對新生代用戶市場,以遊戲著眼當下,以VR娛樂內容將時下的泛娛樂內容引向未來。三者聯立,更將搭建起基於未來技術的新型“影遊聯動”模式。透過這份Q3財報,三七互娛在時間維度中面向新生代用戶的長線泛娛樂布局已初具雛形。
明星成為不少遊戲公司的產品代言人
盡管不少遊戲創業公司處境艱難,但手遊行業依舊處在高速發展的路上。
2016年12月發布的《2016年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遊戲產業規模實現1655.7億元,同比增長17.7%。其中,移動遊戲市場規模達到819.6億元,市場份額占比過半,同比增長59.2%,繼續保持遠高於遊戲行業整體的增長速度,成為國內遊戲市場增長的主要驅動力量。
“我認為手遊行業未來三年保持高速增長是沒有問題的,預測接下來兩年還會有30%-50%的增速。”三七互娛創始人、總裁李逸飛7日在中國國際互動娛樂大會(CIGC)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沒有了人口紅利,但是產業迎來了換機紅利,高性能智能機的普及為手遊帶來硬件基礎,用戶付費意願變高。
根據此前三七互娛(002555.SZ)發布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去年實現營業總收入 52.48 億元,同比增長12.69%,實現利潤總額13.16億元,同比增長41.1%。
寡頭分割遊戲市場
2016年,遊戲行業呈現寡頭分割市場,小廠呈抱團取暖趨勢。
2月中旬,網易公布了2016年第四季度和年度財報,財報顯示網易2016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營收分別為121億元和382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53%和67%。遊戲成為支撐網易高速成長的中流砥柱,網易在線遊戲凈收入,高達279.80億元,占凈利總額的73%,同比增長62%。
而作為遊戲行業的另一巨頭,雖然騰訊暫未發布全年營收,但從去年的表現來看,其第三季度遊戲收入營收為181.66億元的收入,同比增長27%,支撐起騰訊第三季度營收403.88億元的近半壁江山。
37手遊總裁徐誌高在CIGC大會演講中提到,從整個行業的渠道來說,騰訊和網易占據了50%-60%份額的局面,近兩年不會改變,剩下30%多的市場份額會被5-10家公司瓜分。而第11家公司則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倒閉,另一個是發掘更加細分的市場。
“如果說2012年是元年,那麽2013年是快速發展時期,2014年資本熱度帶動行業躁動,對從業者來說是極其瘋狂但不理智的時期。2015年大家開始反思,2016年比較健康,但到年底又有新的一輪躁動。”徐誌高認為,整個產業將會面臨劇烈的競爭,資源會往少數且極少數的幾家巨頭身上聚攏,接下來會有更多“抱團”案例發生,並且還會有新的一輪中小研發的渠道和發行倒閉的可能性。
三七互娛總裁李逸飛
“研發利潤相對比較高,我們肯定會持續擴張,但擴張也有度,規劃今年內到年底不會超過1000人的研發體系,同時能夠支撐大概12個—15個項目就足夠了,此外,是做更多的用戶投入,包括更多像用戶數據分析,用戶行為分析。”李逸飛表示,跟騰訊和網易相比什麽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怎麽走得更遠,這些都是中小遊戲公司需要考慮的問題。
換機紅利成增長助推器
手遊作為移動遊戲的一個重要細分類別,近年來產業規模飛速增長,成為移動遊戲市場規模快速擴張的一大主因。手遊對細分玩家的發掘,是其占領市場的秘訣之一。人數多、遊戲時間長、付費意願高,二次元群體成為優質的手遊客戶。
根據艾瑞咨詢《中國二次元用戶報告》數據,目前在中國大約有9280萬二次元愛好者,而泛二次元用戶則達到了2.19億。二次元人群多數處於校園階段,相比工作人士有更多的空閑時間,投入手遊的時間更長。
而年輕人另一個行為特點是喜歡換手機,對於手機遊戲廠商來說,換機潮下帶來的市場空間仍然龐大。
“並且現在很多城鎮地區也處於換機潮。”李逸飛認為,換機紅利將會代替人口紅利成為遊戲行業一個新的增長助推器。
“我們的永恒紀元在OPPO和VIVO這兩個手機渠道出現明顯增長,有大量的用戶尤其是年輕人在北上廣深工作,春節期間回到自己四五線老家,要給家里人換手機,原來換下來的手機要麽根本就不是智能機,要麽是配置非常糟糕,根本無法玩遊戲的手機,現在換出來OPPO和VIVO還有華為榮耀系列,對現在手遊支持毫無問題。”李逸飛對記者說。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多家手機廠商就開始與遊戲廠商聯手展開多項合作。比如360手機與網易最新手遊《光明大陸》達成合作,還有華為與陰陽師合作等。據李逸飛透露,合作形式比較多樣,比如出廠前做預制,之後的費用按渠道分成,廠商拿55—60%左右。
此外,如何進行IP跨界運作也是目前遊戲行業聚焦的重要方面,不少遊戲公司開始購買一些熱門劇的遊戲改編權,進行開發發行。但隨著監管的收緊與投資的不確定性,也讓不少遊戲公司望而卻步。
“僅僅把泛娛樂作為市值推動是不行的,要在產業鏈上有一個環節特別強,通過收購、協同來打通。”李逸飛對記者說,遊戲在世界觀、人設、用戶探索上都要和影視本身產生大量的協同,才可能出現爆款,否則也會遇到不小的挑戰。
在遊戲行業處於領先地位的三七互娛準備再度加碼主業。
9月4日晚間,三七互娛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提升凈利潤,公司擬以14億元現金收購江蘇極光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光網絡)剩余20%股權,以實現全資控股。
記者註意到,在加碼遊戲產業的同時,三七互娛自身的業績也出現了明顯的增長。據公司發布的2017年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凈利潤達8.51億元,同比增長75%。而本次收購標的極光網絡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則增長89.49%。
全資控股江蘇極光網絡
9月4日晚間,三七互娛發布公告稱,公司於當日與極光網絡股東胡宇航簽署《資產購買協議暨利潤補償協議》。根據協議,公司擬以14億元現金收購胡宇航持有的極光網絡20%股權。交易完成後,極光網絡將成為三七互娛全資子公司。
資料顯示,極光網絡成立於2013年10月,是三七互娛旗下專註頁遊領域研發的子公司。該公司曾成功的開發了包括《大天使之劍》《傳奇霸業》在內的多款頁遊產品。
財務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江蘇極光網絡資產總額為6.67億元,凈資產為3.65億元。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03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3.02億元增長66.56%;上半年實現凈利潤3.48億元,相較於去年同期的1.84億元增長89.13%。
交易對手胡宇航承諾,2017~2019年度江蘇極光網絡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分別不低於5.8億元、7.25億元、8.7億元,即三年累計承諾凈利潤為21.75億元。
營收手遊增長、頁遊下降
值得註意的是,本次收購江蘇極光網絡20%全部交易對價均以現金支付,無疑將對三七互娛的現金流產生較大的影響。為此,9月4日晚間,三七互娛也披露了一份《公開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的預案用於籌集收購資金,且收購前提是該籌資方案獲得證監會的批準。
根據方案,三七互娛擬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21億元。其中14億元用於前述收購,剩余資金用於網絡遊戲全球發行運營建設項目、大數據系統升級及IP儲備項目並補充流動資金。
在加碼遊戲的同時,三七互娛自身的業績亦表現不俗。根據8月31日公司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0.79億元,同比增長26.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51億元,同比增長75%;扣非後凈利為7.59億元,同比增長68.72%。
其中,公司手機遊戲業務上半年取得營業收入15.43億元、毛利1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96%、506%。不過,網頁遊戲業務雖僅次於騰訊,在上半年仍然維持了行業第二的位置,但由於用戶使用習慣影響,用戶規模和研發投入降低,導致其營收較2016年同期有所下降。
對於未來網頁遊戲的發展,8月31日三七互娛在參加機構投資者電話會議上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網頁遊戲確實下滑了一些,但同時公司的市場份額僅次於騰訊,持續保持第二,並且遠高於市場第三名的水平。重點的產品將在下半年陸續上線,期待下半年給整個頁遊市場帶來活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