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Sony

1 : GS(14)@2011-06-05 14:06:01

http://news.imeigu.com/a/1307130061177.html]

作為核心業務之一,索尼的平板電視已是連續7年虧損。

5月26日,日本電子巨頭索尼發布其截至2011年3月31日的財年年報,佔其整體收入近一半的消費、專業電子和部件集團實現3.57萬億日元(430億美元)銷售收入,但是營業利潤卻只有29億日元(3500萬美元)。 其中銷售收入超過130億美元、原本有望扭轉的電視業務,卻錄得9.264億美元的巨額虧損,這已是索尼電視的第7個虧損年。

“過去7年中,我們的電視業務的最高主管已經換了3位,從井原勝美到吉岡浩,再到在索尼內部有著扭虧專家之稱的石田佳久。”6月2日,索尼中國一位高管對記者表示,索尼電視業務的員工數量減少了30%,生產外包的比例也從最初的10%提升到接近40%,但是到現在還沒看到盈利。

連續7年虧損

虧損的總金額已經超過了50億美元

對於電視業務的連續虧損,索尼(中國)有限公司在給本報記者的書面回復中指出,“索尼的電視業務受到日元升值、市場整體價格下滑等不利因素影響,目前處於虧損狀態。”

而索尼集團CFO加藤優6月1日在接受《日本產經新聞》採訪時的口徑則是,在截止到2012年3月的財年裡,索尼能夠將電視業務的運營虧損減少至少50%。

這意味著索尼電視業務或將連續第8年虧損,而過去7年,其虧損的總金額已經超過了50億美元。

索尼電視業務過去7年的虧損都有著各自的原因,最初2004和2005財年的虧損是戰略性虧損,為了盡快處理CRT電視的庫存,並且讓液晶電視業務搶占市場份額。

繼2005財年虧損9億美元、2006財年虧損3億美元後,索尼電視業務曾在2007財年一度達到19.7%的市場佔有率,甚至在2008財年上半年實現短暫扭虧。

然而好景不長,2008年下半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讓索尼的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 日元升值40%,而韓元貶值30%,這讓索尼在與三星、LG電子的競爭中處於絕對的劣勢。

為了保持市場份額,索尼電視業務2008財年出現了20億美元的虧損,而且從2009財年下半年開始其占有率也跌到了行業第三。

事實上,在石田佳久上任後進行了一系列輕資產的改革,但是由於金融危機後日元升值,以及液晶電視價格連續大跌,其虧損的局面一直沒有得到扭轉。

為了走出虧損,石田佳久2009年4月接管電視業務後,他的第一個命令就是將PC行業的一些做法引入到電視業務中,索尼電視全球9家工廠到今年3​​月已經壓縮到4家,其在墨西哥和斯洛伐克的工廠出售給了鴻海集團,而西班牙的兩家工廠則出售給當地企業。

然而這一“輕資產”的措施並沒有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至少2010財年出現的巨虧就說明了問題。 其實,2010財年初索尼曾預測,其2010-2011財年的電視業務將扭虧,並且出貨量達到2500萬台,但是在今年1月石田佳久就承認這一目標已經難以達到。

面板之困

與中國大陸的彩電企業一樣,索尼也深受面板之痛

索尼方面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司進行的結構調整已經逐步顯現出效應,以面板採購為主的生產材料費用在不斷下降,中國等新興市場的需求不斷增長,索尼將針對新興市場特點提供更為合理的產品型號組合,力爭盡快實現液晶電視業務的盈利。”

這個解釋某種程度上也反映了索尼電視業務面臨的障礙。 事實上,加藤優將電視業務的虧損歸咎於面板價格變動帶來的衝擊,按照其說法,2010財年上半年,索尼采購大型面板的數量沒有達到計劃量,下半年,索尼也無法利用好面板價格下跌優勢。

索尼中國有關人士進一步解釋說,“說到底索尼在液晶電視時代的虧損與中國企業類似,都是因為上游面板受制於人。”

記者了解到,三星電子等從2001年開始就在大尺寸的液晶面板領域進行投資,到現在三星擁有6條7代以上的液晶面板生產線,而LG同樣擁有多條6代以上的生產線,而索尼在最初還是沉迷於特麗瓏時代的輝煌中。

直到2004年4月索尼才與三星電子簽署合資協議成立S-LCD液晶面板公司,索尼擁有50%股權。 直到2005年,索尼才開始使用S-LCD7代線的面板,到2007年7月索尼才開始使用8代線生產的面板。

然而由於S-LCD的核心技術為三星擁有,而且S-LCD的三條高世代線只能保證向索尼每月提供9萬片的產能,這只能保證索尼電視50%的需要,為了解決面板缺口,索尼一直向友達、奇美等採購,而從2011年開始甚至開始恢復向LGD購買麵板。

液晶面板價格的波動也是索尼無法控制的,索尼有關人士透露,“2010年5月前面板價格在上升,索尼就沒有購買足夠的面板導致供不應求,而6月開始面板價格連續11個月下跌,索尼雖然購買了大量面板,但面板持續跌價讓索尼承受了跌價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索尼原計劃參股夏普10代線的計劃也因為金融危機被推遲,其在液晶電視時代的上游缺失成為最大的痛處。

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 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告訴本報記者,“與中國大陸的彩電企業一樣,索尼也深受面板之痛,而且由於其液晶電視出貨量大,而且日元升值等原因,其損失更大。”

有專家指出,在CRT電視時代,索尼通過遍布全球、相對完善的供應鏈管理體系大大降低了管理費用,但是在液晶電視時代由於缺乏面板控制,其在全球各個地區不能建立各自獨立的供應鏈體系。

3D、互聯網電視自救

希望藉助技術升級的機會來赶超對手

2009年上任的石田佳久不僅在索尼推進了輕資產戰略,將更多的電視生產外包給鴻海等來降低成本,而且其還希望通過新技術的研發來彌補面板缺失的短處。

據介紹,他每週都會與零售商進行電話溝通,蒐集索尼電視的銷售數據。 這在PC行業是一種常見的做法,使得廠商可以根據最新的銷售數據調整生產計劃。

同時索尼開始加快產品開發的速度並調整研發方向,索尼內部人士透露,為了加快電視產品的開發,索尼減少了硬件和軟件平台的數量。 石田佳久甚至要求工程師降低對畫質的關注,因為多數用戶根本看不出其中的區別。

在普通液晶電視領域難以超越三星後,索尼希望藉助技術升級的機會來赶超對手,包括從CCFL背光向LED背光的升級,從2D到3D的升級,從數字電視到互聯網電視的升級。

目前索尼開始將目光瞄準3D和谷歌TV,因為索尼等日本電視企業在3D技術的研發上是領先三星等韓國企業,索尼更是將液晶電視、PS3、高清攝像機、高清數碼相機等產品都用3D和藍光技術聯接起來,用“3D World”的整體概念去沖擊市場。 索尼的這一戰略起到了一定效果,目前在全球3D電視的出貨量索尼與三星處於領先地位,而在中國和日本市場,索尼的佔有率甚至達到45%以上。

索尼還率先推出了首款採用谷歌互聯網電視平台的電視機。 這款產品允許用戶搜索網絡視頻,並觀看網上直播。 索尼內部人士透露,索尼的谷歌TV從計劃到推出僅用了13個月,為同類產品常規開發週期的一半。 顯然索尼希望通過加快研發速度來搶占互聯網電視的製高點。 但這些都面臨著競爭對手快速跟進帶來的壓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635

永利國際(0876)向Melanie Jane Nutbeam 以1,688萬購買物業

1 : GS(14)@2011-06-05 17:43:25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110527/LTN20110527556_C.pdf
該 物 業 現 時 附 有 一 份 有關 該 物 業 之 違 例 建 築 工 程 之 屋 宇 署 命 令。....該物業在1961年興建,2001年6月5日以530萬轉手,2007年6月5日又以960萬轉手。

...with unauthorised building works to be removed. The flat changed hands on 5-Jun-2007 for $9.6m, and on 5-Jun-2001 for $5.3m. The building dates to 1961.
2 : GS(14)@2011-06-05 18:00:54

http://www.sfc.hk/sfcPressReleas ... ervlet?docno=090398
證 監 會 對 尹 銓 忠 採 取 紀 律 處 分 行 動

證 券 及 期 貨 事 務 監 察 委 員 會 今 天 公 布 , 該 會 已 根 據 《 證 券 條 例 》 暫 時 吊 銷 尹 銓 忠 的 投 資 顧 問 註 冊 資 格 , 為 期 12 個 月 , 由 1998 年 3 月 6 日 起 生 效 。 證 監 會 是 在 尹 銓 忠 向 證 券 及 期 貨 事 務 上 訴 委 員 會 撤 回 其 針 對 證 監 會 於 1996 年 9 月 30 作 出 暫 時 吊 銷 其 註 冊 的 決 定 而 提 出 的 上 訴 後 採 取 上 述 行 動 。
證 監 會 的 行 動 緣 自 一 宗 涉 及 尹 銓 忠 在 1995 年 就 一 宗 建 議 收 購 同 德 仕 ( 集 團 ) 有 限 公 司 ( 同 德 仕 ) 股 份 及 作 出 全 面 要 約 的 交 易 所 發 出 的 公 布 中 扮 演 的 角 色 的 調 查 。 該 項 建 議 的 股 份 收 購 及 全 面 要 約 最 終 沒 有 進 行 。 尹 銓 忠 所 屬 公 司 是 建 議 的 買 方 的 財 務 顧 問 , 而 尹 銓 忠 則 為 該 公 司 的 董 事 及 大 股 東 。

證 監 會 的 調 查 發 現 , 投 資 者 依 賴 該 等 公 布 , 以 為 該 宗 建 議 的 收 購 及 全 面 要 約 將 會 落 實 。 然 而 , 其 後 有 關 公 司 公 布 不 會 進 行 該 宗 收 購 , 投 資 者 因 而 蒙 受 損 失 。

證 監 會 發 現 尹 銓 忠 雖 然 身 為 財 務 顧 問 , 郤 未 有 符 合 證 監 會 透 過 《 公 司 收 購 及 合 併 守 則 》 要 求 財 務 顧 問 在 收 購 過 程 中 須 達 致 的 , 以 及 該 會 認 為 是 可 接 受 的 商 業 操 守 和 行 為 準 則 。

證 監 會 尤 其 發 現 尹 銓 忠 並 未 以 適 當 的 技 能 , 審 慎 地 和 勤 勉 地 履 行 其 作 為 財 務 顧 問 的 職 責 , 即 :

( a ) 未 有 令 其 本 人 信 納 建 議 的 買 方 有 能 力 及 將 會 落 實 建 議 的 收 購 , 以 及 在 未 有 確 定 買 方 是 否 有 足 夠 資 金 充 分 履 行 該 全 面 要 約 責 任 之 前 , 便 向 市 場 確 認 買 方 具 備 所 需 的 財 政 資 源 ;

( b ) 未 有 確 保 就 該 項 建 議 的 收 購 及 全 面 要 約 發 表 的 公 布 的 內 容 是 準 確 的 ;

( c ) 未 有 向 收 購 及 合 併 執 行 人 員 及 市 場 披 露 一 切 有 關 資 料 。

根 據 上 述 調 查 所 得 , 證 監 會 決 定 暫 時 吊 銷 尹 銓 忠 的 投 資 顧 問 的 註 冊 資 格 , 為 期 12 個 月 , 由 1998 年 3 月 6 日 起 生 效 。 證 監 會 在 決 定 吊 銷 尹 銓 忠 的 註 冊 資 格 的 期 限 時 , 已 考 慮 到 這 次 是 證 監 會 首 次 就 該 種 失 當 行 為 對 註 冊 人 士 採 取 紀 律 處 分 。

證 監 會 的 發 言 人 表 示 , 這 次 紀 律 處 分 行 動 明 確 地 反 映 出 證 監 會 極 為 重 視 在 收 購 交 易 中 , 有 關 方 面 必 須 適 當 地 運 用 和 維 持 最 高 水 準 的 商 業 操 守 。 鑑 於 《 公 司 收 購 及 合 併 守 則 》 統 屬 自 律 守 則 , 證 監 會 必 須 依 賴 財 務 顧 問 及 其 他 專 業 顧 問 嚴 格 履 行 其 責 任 , 以 確 保 有 關 準 則 得 以 維 持 。

如 有 進 一 步 查 詢 , 請 致 電 與 陳 志 強 ( 2842 - 7624 ) 或 韋 克 志 ( 2840 - 9289 ) 聯 絡 。
3 : GS(14)@2011-06-06 12:41:31

http://hk.linkedin.com/pub/dir/Melanie/Nutbeam
好勁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636

瑞金(0246):本公司董事會及其審核委員會謹此重申...

1 : GS(14)@2011-06-05 17:47:20

http://www.hkexnews.hk/listedco/ ... TN20110530050_C.pdf
..."based on information available at present, the Company believes those allegations [in the SCMP Articles] to be inaccurate and untrue". Note: the SCMP did not allege anything - it just reported that the SAIC filings it obtained did not appear to be consistent with Real Gold's published results for 2009.

而根據目前可獲得之資料,本公司認為該等指稱乃 不正確及不真實。本公司堅信其將取得所需證據,包括相關中國法律意見,證實(南華早報)該等報導中的指稱乃有悖事實。本公司 及其顧問正致力於進一步核實有關情況以盡快結束該事件。
提示: 南華早報無指稱任何事稱,他們指出他們取得的中國內地稅務報表與瑞金2009年的業績看來並不準確。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74637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