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斷估.大數 百萬倉 - Start from One Million

http://philipleung168.blogspot.com/2011/09/blog-post.html


用番上年五月個篇斷估:

a 場大浪由 2008/11/4 (y/m/d) 日 1707 點開動直升至最高 2009/8/31 日 3471 點, 中間最低點為 2009/8/31 2668 點, 最近覆跌回附近, 今日收 2697 點. 三份一回調位及牛熊位早破, 中間位為 2589 點, 應為極强支持, 去到附近當局可能有啲嘢會做. a 股歷史高位為 2007/10/16 日 6092 點, 跟最近低位之中點為 3900 點, 今次升浪仍未觸及. 現五十天線同長期線交會於三千點左右, 現低過牛熊十巴仙過一星期, 不得不令人憂慮, 雖然反彈幅度超高, 不過以技術角度嚟睇其實未夠確定, 而且而家形勢都幾尷尬, 所以今月餘下走勢都幾緊要, 要睇緊啲. 所幸現在估值已比較合理, 周三晚啲外資係度吸 2823 同隘價升番去七八巴仙, 就算套戥都算值租啩.

香江今次牛市由 2008/10/27 11015 點開始, 升至牛一高點 2009/11/16 22944 點, 1/3 及中位為 18968 點及 16980 點, 牛一高位后最低點為 2010/2/8 19551 點. 技術上比 a 股强, 雖則上高收緊銀根, 外面猛印銀紙托番一把啩. 美市則由 2009/3/9 6547 點升至今, 未見高位, 亦已升破中位 10320 點 (2007/10/8 14093 點), 形勢現最强, 控到條水喉真係唔同啲,  跟足戱美市遲啲都要跌番啲啩.



直到今日為止, 呢三場低位調整低位及波幅中位數為:


恆: 9/26/11 17408 / 17990 (11015 & 24964), (如以牛一波幅計, 中位應係 17500 附近);
綜: 7/5/10  2364 / 2589 (1707 & 3471) (最近低位為 2392 於 9/26/11);
美: 7/2/10  9686 / 9679 (6547 & 12811 4/29/11) (最近低位為 10734 於 9/22/11);


恆 指創新高后反覆試過幾次廿萬四, 無功而還, 做咗幾個頂, 就跌跌至今, 暫時調整低位低過中位 3.2 巴仙; 而綜指則為 8.7 巴仙, 於上年中一早見咗; 杜指則為剛一點即彈, 時間同綜指一樣早到咗, 反而今年恆指先要試吓條中線, 玩吓 dip water. 今日綜指仲創緊新低.


劇 情發展落去, 一係恆指好似上年行早兩個幾月跌先, 綜杜兩指跟住先再創新低去中位以下, 睇落而家都係美指强得多, 正好似坊間話齋, 銀根鬆緊都係幾決定性既因素嚟, 同通脹預期啱啱相反; 一就係中位真係守得住, 係年尾前可以升番, 再創新高去; 但亦唔否決大型上落市咁法上法落去, 綜指係零九年八月創咗 3471 高后, 每次試新高都係三千二前就莫進, 杜指同恆指好些少, 不過都係行前少許而已. 如今次係零七年熊市既廷續, 咁行到而家就差一個月就四年咁長, 以香江近廿年嚟睇真係未試過咁耐, 所以筆者直至此, 都認為而家都係震痛複發緊, 為牛二既深度調整, 或大型上落市既低潮期.


計 數當然咁計, 但投資中心點係風險管理, 每人都要因應自己現金流同情緒管理而調節之, 唔係應贏都變咗輸, 跟住仲要去 icc 添. 百萬斷估兩倉都係超進取咁去投資, 啲錢都可以唔使十年內用, 而點跌個倉主都可以瞓得着, 怕且十之九點九都做唔到啩, 所以唔好亂學. 今次跌市集中係中指大股同二三線, 呢啲正係散戶集中既持貨, 話唔係重傷都幾難矣. 如係炒股同蝕緊既股, 輸太深止都無謂, 仲有渣拿既不如轉去啲仲有增長既中資股好過, 橫掂跌起嚟都係咁慘烈, 升番去怕且跑得快啲啩. 仲有錢既就提議至少六成現股倉, 真係創新低就愈低愈買, 對象咪買啲指數基金放係枕底囉, 唔好話等萬x 再哂冷, 講既九點九都做唔到, 不如切實揾個可行既去做好過, 只要中期內差唔多必贏就可, 邊有長短都贏既方案咁筍先, 諗到都做唔切嘞, 起碼身邊從未見過做到囉.


百萬倉都有衝動轉哂去高波動, 但預防估錯都係中庸咁溝算, 反正而家倉內個啲都唔算係保守類囉.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020

獨家專訪百萬談判課名師

2011-9-26  TCW


為什麼你的課會這麼受到歡迎?」我問。「因為,我讓他們(學生)真的賺到以百萬計的金錢,」賓州大學華頓商 學院談判學教授史都華.戴蒙(Stuart Diamond)妙答。

在華頓商學院,學生以「搖滾巨星」形容戴蒙的地位,然而,他的影響力不僅止於校園,他是國際著名的談判專家,譬如,他曾說服三千名玻利維亞種古柯樹的農民改種香蕉,還讓二○○七年好萊塢大罷工事件,僵持三個月無進展的紛爭,在兩天之內落幕。

在好萊塢工會那場談判中,戴蒙只問了三個問題:

「老兄,現在你們覺得開心嗎?」「不?」

「那你們得到想要的東西了嗎?」「不?」

「那你們覺得,我們要怎麼做,才能開始協商?」三個問題後,勞資雙方重新回到談判桌。 顛覆舊思維: 情感需求,更勝於理性與邏輯

戴蒙外表胖胖的、和藹可親,說話一字一句緩緩的,務求對方聽清楚。 上述這三個問題,正是他認為成功談判的三 個重要關鍵:「談判對手的情感需求」、「談判目標」以及「成功達成談判目標的方法」。

「你知道我為什麼不贊成過去談判理論強調的『雙贏』主張?」戴蒙解釋,他的談判學,之所以在學術界與實務界 都引起注意,最重要的是他的主張,與過去強調理性與邏輯的談判法不同。

「『雙贏』是基於理性的假設,這個世界不靠理性與邏輯運轉,它靠情感,多數的人在談判時,根本不管什麼『雙 贏』,多數時候,他們更在乎情感上的需求,在情感需求沒有被滿足之前,談理性談判根本不會成局。」戴蒙解釋

推出新主張: 建立關係,用信任推動談判 回顧談判史,共歷經三階段。十六世紀,歐洲政治局勢混亂時,知名外交家馬基維利(Niccolo Machiavelli)在《君王論》主張:為了國家利益,領導人可以用詐術權謀,所以「蠶食」、「制敵意料之外」、「刺探」都可用於談判。當時,強調權術的馬基維利思維深受重視。「你必須勇猛如獅、狡詐如狐,」談判場就是權力的舞台,這主張迄今也在國際外交、商務談判中可見。

不過,講求「單回合談判」勝利副作用太大,幾經演變,近二十年,談判思維逐漸由權謀走向妥協理性、利益交換。以《哈佛經典談判術》最有代表性,哈佛學者提出雙贏概念、最佳談判方案,有紀律的分析各方利益、盤算己方可贏最多的做法。

到了近年,談判學的風向更進一步轉變,一次定輸贏的談判方式幾乎被摒棄,複雜的人性,必須納入嚴謹的談判評 估,戴蒙,正是新談判主張的代表性人物。

戴蒙強調滿足談判者的心理需求,甚至將建立人際關係運用在談判,這在一向主張「對事不對人」、「人與事要分 開」的美國社會,是非常新鮮的言論,而出了美國之外,人際導向又是許多國家的主流規則,能協助談判者面對差 異較大的環境。

另一方面,對於熟悉人際力量的東方世界,戴蒙的談判主張又有強烈的「問題解決導向」。舉例來說,重視關係的 台灣人, 若在你輸我贏之間,傾向選擇雙贏,甚至讓利。但進入談判後,他們往往不知道怎麼做才能達到目標,不 知道如何分配資源的派餅,如價格與規格之間可以當作互換籌碼嗎?該讓什麼、不該讓什麼?戴蒙建立了談判模型,包含每個應有的步驟。

談判是高階的溝通術,然而戴蒙卻說,自己原來並不是一個好的談判者,「年輕時,我太強勢,有機會就要全拿,因此,失敗的機會很高。」

「人,是一切問題的關鍵,」「談判時,你要將對方視為和你一樣的人,」他發現,凡是以權勢壓力,講究單方利 益的方案,就算對手一時屈服,負面效應也很大。

相反的,看到人、看到關係,反而可以讓談判有實質性的推動,「建立關係至少讓談判成功的機率增加三十倍,」 戴蒙的研究顯示。

 戴蒙跨領域的經驗非常豐富,他早年曾是《紐約時報》記者,得過普立茲獎,而後進了哈佛大學法學院,受過正統 的談判訓練,甚至成為哈佛法學院談判中心副主任,然後他進入華頓商學院教書。早年的經驗都構築了他後來的談 判主張。

例如,當記者時,他經常要求受訪者給他「再多一個問題」、「再幾分鐘的時間」,後來他也用在實際談判上,「 與其一下子就要求很多,不如漸進提出要求,然後在過程中建立信任關係。」

「太多愚蠢的談判浪費了人命與金錢,」戴蒙認為,好的談判,大到可以影響國家,小到讓每個人在商場、職場、 親子及家庭,都可以成為一個更成功的人,「這是一個持續學習的過程,而且,每個人都可以做得到,」他表示。

【延伸閱讀】新談判術更重視人際力量舊的談判術_先看到目標,而不是人先看到人      先說之以理   
權力與戰略至上    目標是雙贏

新的談判術_先看到人,但不忘記終極目標      先動之以情      建立關係 優先      先輸後贏又何妨,最後贏就好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101

鄂尔多斯民间财富大起底 百万资产只能算是穷人

http://www.chuangyejia.com/norm.php?id=3266&PHPSESSID=ec563fea74c42bc81a0e58be0a596da6

本报记者 张智 徐芸茜 陈岩鹏 鄂尔多斯报道

  在距离鄂尔多斯市东胜区10公里远的铜川汽车博览园内,路虎、卡迪拉克、保时捷等数十家名车4S店驻扎其中。就在半个月前,法拉利和玛莎拉蒂厂商代表团还来这里进行了实地考察,有意在这里开4S店。

  "这里的路虎4S店可能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位汽车销售人员称。

  鄂尔多斯市泰赫雅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经理马润涛告诉记者,在鄂尔多斯,仅奥迪就有近2万辆,丰田近4万辆,路虎4000多辆,保时捷近700辆,价值1000多万的劳斯莱斯幻影有10辆。"这里的奥迪就是'平民车'!"马润涛说。

  就在一个月前,一位煤老板在他的店内一次性提走了7辆路虎,每辆车价值是257万元。

  在为名车一掷千金的背后,是鄂尔多斯人强大的消费能力。

  "在鄂尔多斯,一些有钱人买房子都是一层一层地买。最普通的老百姓一般也有两套房,东胜一套、康巴什一套。"鄂尔多斯住房交易会一位工作人员表示。

  住建部联合高和投资发布的《中国民间资本投资调研报告》称,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均GDP超越香港,位居全国第一。鄂尔多斯资产过亿的富豪人数超过了7000人。在这里,百万资产只能算是穷人。

  因煤而起

  "2000年以后,国家对能源需求的增加,给鄂尔多斯带来了机会。"鄂尔多斯市煤炭局办公室主任郝建军对记者表示。

  2000年,煤价还只有20元一吨,彼时许多煤老板发不出矿工的工资,四处借贷无门。2002年10月,煤价开始一路飙升,最高峰涨到1300 元一吨。以"羊煤土气"4种资源著称的鄂尔多斯,当地约80%的地下含有煤,据内蒙古官方公布的数字:仅鄂尔多斯市东胜区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探明的 煤炭储量就高达115亿吨。

  同一年,神华煤矿80%的产煤量出自鄂尔多斯的神东煤矿为人所知,大量商人掘金鄂尔多斯。

  按照估算,2000年至2005年间,鄂尔多斯年产煤在2万吨至6万吨之间的小煤矿,保守估计获利在8000万元左右。

  借助于煤炭业,从2003年开始,鄂尔多斯的经济也步入了飞涨阶段。2007年全市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2008年达到1.45万美元,排名全国第四。2010年鄂尔多斯市税收达538.2亿元。

  煤炭使鄂尔多斯的人均GDP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超越香港居全国第一。目前,鄂尔多斯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1600多亿吨,预计储量近1万亿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6。按目前近5亿吨的年开采量算,当地每年因煤矿新增的财富就达2250亿元。

  因征地而富

  在鄂尔多斯,财富的直接源头是煤矿,间接源头则是征地。城市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找煤挖煤、拆迁征地、城市建设。从2004年开始,鄂尔多斯 掀起了土地征用的热潮。据媒体报道,财大气粗的鄂尔多斯选择了对当地农牧民实行高价补偿,补偿标准甚至高于国家最高标准。鄂尔多斯的征地运动,瞬间造就了 一城的富豪。

  崔二成就是这样富起来的。

  崔二成是康巴什新区的环卫工人。每天早上,他开着自己价值50万的丰田普拉多越野车,到离家5分钟车程的鄂尔多斯市一中门前停下,从后备厢里拿出扫把、软垃圾袋、废纸夹子,开始检查路面是否干净,看见纸片、树叶,就用夹子一点一点夹进垃圾袋里。

  崔二成家去年被征地,按人头补偿,一家四口得了400多万补偿款和两套新房子。在康巴什新区,所有的户籍居民都因为征地拆迁获得巨额赔偿。"差不多人均100万,最高的有180万。"崔二成介绍。

  在征地之前,整个康巴什地区的农民只能靠天吃饭。由于缺水,种的土豆、玉米产量只够自家食用。向日葵勉强能挣点钱。羊群只能圈养,规模大不起来。

  2001年,康巴什第一次征地,建设了市政府大楼和成吉思汗广场。那次征地造就了一小部分富裕户。

  随后几年,因拆迁征地而富起来的农户越来越多。崔二成前几年在新城区15万买的小平房,今年也拆迁了,补偿一套房和现金50万。

  征地拆迁补偿了崔二成450万元和三套房子。崔二成自己有一套房子,老两口一起住。儿女都已经结婚,各自拥有自己的住房。女儿买了一个底商出 租。算起来,加上补偿的三套房,崔二成家共有7套房。底商出租一年租金8万左右,住房出租年租金四五万元。就算一年不干活,也有20万的房租。

  8月29日,鄂尔多斯市委书记云光中发表讲话说,近年来,有42万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化率由43%提高到70%。

  这个数字,或许也代表鄂尔多斯新生百万富翁的数量。

  全民放贷

  不管是征地得来的钱还是开煤矿挣的钱,总要有一个去处。在鄂尔多斯,这些钱经过"小额贷款公司"放出去,每月有2分到5分不等的月息,10万元 每年就有2.4万的利息。这些"小额贷款公司"有些是正经挂着牌子的正规小公司,另一些,则挂着"投资公司"或"典当行"的牌子。

       这样的公司,有时候一条街上就有两家。而通过熟人之间的关系网收贷放贷的,则更是不计其数。

  律师郝云霞就是其中一位。因为长期担任煤矿企业的法律顾问,所以她的闲钱直接放给了煤矿老板。"即使在还贷上起纠纷,在经法院判决后,都能从担保人处收回本金和不超过银行同期利率4倍的利息。"郝云霞介绍。

  鄂尔多斯十年暴富,造就了7000个亿万富豪和大量手中有余钱而无处投资的老百姓。而挣钱又快又轻松的方法,年收益率远超股票基金,非高利贷莫属。

  "钱来得太快,一个是不会很珍惜,另一个也不会愿意辛辛苦苦一点一点挣。"一位鄂尔多斯市民表示。

  这部分因拆迁富起来的农民,有钱以后干活的很少。大多数人在家里,吃吃喝喝,买房买车。"环卫工人400余人,有康巴市户籍的不到10人。"崔二成介绍。在他们村,除了崔二成一家,几乎没有在外干活的人。

  "这里的人有钱了就养大车。"崔二成说。尽管崔二成每天只要5分钟车程就能到达工作地点,获得拆迁补偿后,儿子还是给崔二成换了车,而儿子自己则买了辆100万的奔驰,儿媳也买了70万的名车。

  这几乎是整个鄂尔多斯的缩影。大多数鄂尔多斯人已经不工作,靠着房租、煤矿、补偿款或是其他什么快速而便利的收入,过着豪宅名车、闲散舒适的生活。(来源:华夏时报 )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355

線上租片龍頭 漲價氣跑百萬用戶

2011-10-24  TCW




市場龍頭真的就能喊水結凍嗎?線 上租片龍頭一哥網飛(Netflix)的近況卻說了另一個故事。

七月中,網飛突然用郵件通知會員漲價,幅度介於三○%至六○%;九月下旬又宣布DVD業務分拆計畫,成立全新品牌Qwikster。不過,兩項創舉都惹惱 用戶,招致「人財兩失」的嚴重後果。

不划算!股價重跌六成

以漲價為例。儘管用戶原本僅付月費九.九美元(約合新台幣三百元),就可以電視劇、電影「統統吃到飽」,但即使最多才從用戶口袋中再掏出六美元,卻足以將 至少一百萬名用戶「奉送」競爭對手葫蘆(Hulu)與紅盒子(Redbox)。

但這還僅是前奏,Qwikster才是讓消費者與投資人信心垮台的重招,因為網飛循著漲價政策,進一步切割電影和電視DVD出租業務,等於是先調漲「吃到 飽」的價格,然後再劃分為兩個專區,若用戶還是想要享受無限觀賞服務,無論是接受加價要求或採行分開購買的方案,都得多付錢。

更糟的是,為網飛鞏固八%收視群的內容供應商星光(Starz),宣布明年二月不再與網飛續約。繼用戶以出走宣示不滿「付更多錢卻看更少內容」的政策,投 資人也以拋售股票表達前景黯淡的憂心,三個月來,網飛已從高點三百美元重挫至一百一十美元左,跌幅逾六成。

澆怒火!高層承認搞砸

僅僅是差不多一季時間,網飛就從北美最大網路流量來源的雲端,鼻青臉腫的摔下凡間,創辦人暨執行長哈斯汀(Reed Hastings)趕緊在部落格貼文認錯:「我搞砸了。(I messed up.)」沒多久後又宣布中止分拆計畫,以平息民怨。

首席服務內容長薩蘭德斯(Ted Sarandos)對路透(Reuters)說,管理階層「非常相信分拆有利於業務長期健康及品牌識別度,但最終還是要傾聽客戶的聲音,」因此才決定回歸 提供消費者單一網站、帳號、密碼的簡化服務。

這個戲劇化的過程最終只有網飛輸得難看,原先看似受害者的用戶卻是大贏家。《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說,網飛向來以客服一流的名聲爭取今日的地位,但儘管是龍頭,「惹毛客戶絕對沒好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722

冰火 百萬倉 - Start from One Million

http://philipleung168.blogspot.com/2011/10/blog-post.html

十月通常都係驚濤駭浪, 由第二日既 16250 既低點急速彈回, 前后兩三日既大陰陽燭成千三四點, 仲係大成交咁交易, 咁就先當係中期調整底先. 如以二萬四調整起, 上個交易日已彈到 20100 中點, 如以二萬五計, 則要彈到 20600 點. 如以上月斷估篇所計, 則牛一二既中點都算守得住, 雖則乜死亡都交义哂.

月初萬六個個話要清倉咁款, 要見萬二再算; 彈到二萬又話后悔無係低位追貨, 賺少四五成利潤咁話. 諗吓, 同一張股票, 係月初同係月尾真係有咁大分別嗎? 再睇番海潚前, 都係二萬附近, 個零月低見一萬, 半年多后又見番萬七九, 咁又係咪內值差別咁大呢? 當然筆者唔會武斷話個市唔會再插, 而係用個市個高低嚟測市, 即係用番個市場情緒嚟投機, 識轉身仲還好, 唔賺都唔會上身, 如係口話用嚟投資(雖則內里其實都係投機咁睇差價), 咁就不離追高殺低, 想唔輸都幾難矣.

但睇番自己個兜, 真係跌超過廿十, 係低位真係幾難受, 唔係易頂喎. 經過咁多次大跌市, 咁跌真係唔會再大驚, 難受當然會有. 但最大問題就係低位如再無彈藥, eq 技術點高都無用武之地, 咁唯有將啲低波動轉高, 但又回到時機既問題, 係萬六個刻真係做唔到嘞, 如係現金就做乜都超標嘞. 呢兩年現金最有用時當係兩萬樓下時, 但所佔比例不多, 粗略計應少過一成時間, 所以不動心加耐性先可以食呢兩個波幅, 仲要識係相對高位要減持番啲. 馬后炮嚟講, 呢啲儲備現金放定期已可跑贏哂, 但個市亦都可能會升. 新股今年都死哂, 長期金係高位, 唔怪得啲退休金都要對沖投機, 起碼唔使輸 pace, 主旨唔係要嚟大贏, 低風險, 高過債, 唔太脫腳便可.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8897

三個月預購破百萬支 小米手機催生者「中國賈伯斯」 雷軍的叛逆人生三部曲

2011-11-14  TCW




「小米手機」在大陸火紅,預購量 破百萬支,小米科技創辦人雷軍也成火線人物。

雷軍過去在中國軟體、網路業打下江山,而今,他轉戰智慧型手機,放手一搏直接槓上蘋果、三星、HTC等強敵,他能否創造「小米傳奇」,業界都等著看。

撰文‧楊方儒

一百天前,在北京七九八藝術區的舞台上,雷軍發表定價一九九九元人民幣的小米手機,他穿著黑色T恤、牛仔褲、布鞋,氣質樸素卻又光芒萬丈,看上去真像賈伯 斯的翻版。

小米手機的頂級配置包括:雙核一.五G中央處理器、四英寸大螢幕、通話時間九百分鐘、待機時間四五○小時、八百萬畫素相機鏡頭。當場有記者質疑小米手機的 品質,雷軍舉起雙手、睜大眼睛,把手機重摔在地,立刻再拿起來通話。這高調宣傳技巧,確實很有賈伯斯風範。

事實上,四十二歲的小米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雷軍,被稱為中國版的喬布斯(Steve Jobs在中國被譯成喬布斯),大陸傳媒索性稱雷軍為「雷布斯」。雷軍雖沒見過賈伯斯,但他是死忠粉絲,不僅詳讀每一本傳記,還長期關注動態,因此,聽聞 賈伯斯過世,雷軍內心百味雜陳。

「我生存的意義,就是等待著他掛掉!」雷軍在接受《今周刊》獨家專訪時透露,除了對賈伯斯崇拜,雷軍還有矛盾,「不希望賈伯斯太強的光芒,使這個世界黯然 失色。我希望這是個五彩繽紛的世界!」小米手機,就是雷軍希望為世界帶來更多色彩,一年來努力不懈打造的產物。

手機產業是一片紅海,中國更是一片殺戮戰場,但小米卻有百萬支預購量,還受到了創投與一票科技大老的支持。前Google中國區總裁、創新工場創辦人李開 復觀察,熱捧小米的原因有三個:「第一是雷軍,第二也是雷軍,第三還是雷軍!」

首部曲

用十五年,將配角金山推上港股掛牌一家僅僅成立五百天的北京小公司,憑什麼能夠挑戰蘋果?雷軍在中國高科技圈,憑什麼有如此大的魅力與影響力?年紀輕輕的 他,站在台上做簡報的渲染力,憑什麼能媲美賈伯斯?

出身湖北,爸媽是老師,雷軍沒有顯赫的背景,也不是名校畢業,二十三歲那一年,雷軍進入金山軟件工作,這是他的第一份工作,也是最長的一份工作。

短短六年不到,雷軍在二十九歲就當上金山總經理。張愛玲說得好,成名要趁早,雷軍確實是中國高科技圈的英才,但光芒環伺之際,他心裡卻充滿挫折。

因為金山雖然是中國老字號的軟體公司,但始終做不大。從翻譯軟體到防毒軟體,從電子商務到網路遊戲,金山樣樣都做,卻都只是配角。

數字會說話,雷軍投注十五年心血,金山真的不算成功。

二○○七年金山在香港掛牌的時候,市值僅達六.二六一億港幣,阿里巴巴當時市值十五億美元,百度市值則達三十九.五八億美元,就連跟盛大網路、第九城市和 巨人遊戲等遊戲公司相比,金山也被遠遠拋在後面。雷軍個人持有的金山股權,就算全部賣掉也只有三億人民幣,確實不算多。

對一心做大的雷軍來說,金山不上不下的江湖地位,令他很沮喪。有一次進行內部教育訓練時,他突然在講台上大哭起來,說自己活得太窩囊,大家都做得很辛苦, 二十多位一級主管上前擁著他,一起痛哭。

「做金山,就像在鹽鹼地上種草!」雷軍嘆氣說。關鍵在於,雷軍有眼光,在蓬勃發展的網路產業,看到很多機會,但金山沒有那樣的執行力,資源、人才、速度都 跟不上,公司發展因此失焦。

金山從一九八八年創立以來,已經二十二個年頭。雷軍最近跟老員工坦承說,「金山已經是祖父級、爺爺級的公司,時代已經從PC時代轉型到網路時代。在這個時 代,我們都落後了!」金山曾經多次面臨倒閉危機,還曾被微軟逼著關門,雷軍用耐心與毅力,把金山從一條山間小徑,帶上寬廣大道。他掌權的這十五年雖然不算 失敗,但遲遲無法開上高速公路,是他心裡最大的痛。

因此在推動金山上市的階段性任務達成後兩個月,雷軍從外人眼中的人生高峰,選擇自我放逐,辭去了金山執行長一職,因為他清楚知道,到達下一個高峰的方法, 就是必須先走進谷底。

雷軍擁有一張娃娃臉,更是個頑童!別人不看好的事,他偏愛做,把金山做上市,可以說是他的叛逆人生首部曲,第二部曲則是走上第二個山頭—— 創投。

雷軍回想起在二○○四年,金山投資的電子商務網站卓越網,以七千五百萬美元高價賣給了亞馬遜,投資的高報酬率與樂趣很吸引他,因此開始提著現金做創投。當 時沒人看好他能夠找到潛力企業,用北京俚語來說,他的錢肯定都要「打水漂」!

二部曲

用四年,將凡客誠品做成網路ZARA雷軍血液裡頭,流竄著異於常人的固執。這來自中國最早一批程式設計師的大時代背景,他對每一行程式,都要做到盡善盡 美,不留任何bug存在的空間。這也是他的投資態度,一定要投最好的人、最好的技術。

有人脈、懂趨勢,雷軍在新天地,很快就如魚得水!他鎖定網路業,一路投資多達二十家公司,包括多玩網、樂淘、拉卡啦、我有網、多看、樂訊、優視科技 (UCweb)、凡客誠品,被視為中國網路行業的新血脈。

以在網路上賣衣服的凡客誠品來說,短短四年時間,已經成長到年營收六十億人民幣、員工人數五千名,被視為「網路ZARA」,連名作家韓寒都願意為凡客背 書。

至於做手機瀏覽器的UCweb,每月有效用戶數達到一.六七億人,是中國市占率最高的手機瀏覽器之一。全中國手機上網用戶約為三.一八億,UCweb滲透 率已經超過五成,把Google、微軟、蘋果都拋在後頭。

最近大陸的一個新說法「TABLE」,肯定了雷軍在網路事業的成績,T指的是騰訊、A是阿里巴巴、B是百度、L是雷軍、E則是360董事長周鴻禕,他們是 中國網路行業的五隻領頭羊。

雷軍在四十歲之前,贏得眾人稱羨,卓越網賣了好價錢、金山成功上市,做創投成績也不錯,但他心裡卻又再度迷茫!

三部曲

用五百天,挑戰蘋果、三星稱王的市場叛逆人生走到三部曲,重新創業才是唯一解答。

雷軍的創業性格很明顯,有爭強好勝、事必躬親的缺點,卻又效率很高、非常懂得激勵團隊。他總是給人精力充沛的印象,每天行程都排得很滿。

「小米是我不能輸的一件事,我無數次想過怎麼輸,但要真是輸了,我這輩子就踏實了!」在雷軍口中,所謂的「踏實」,就是向人生認輸的意思。

聯發科前財務長喻銘鐸,十月起擔任小米科技財務長。他回憶第一次聽到雷軍想要做手機,還要拋棄靠硬體賺錢的商業模式時,心裡想說:「這個人應該瘋了,手機 行業水很深!」成立僅僅五百天的小米,在全中國人面前,端出小米手機這盤廉價好菜,立即受到高度注目。因為至今沒有中國品牌敢挑戰高階智慧型手機市場,大 家都只敢在山寨機、中低階智慧型手機打轉,雷軍一個人就衝了出來。

山西煤老闆都能做手機,一支只賺十元人民幣,這顯見手機市場的進入門檻極低;不過,做手機容易,但做智慧型手機卻很難。現今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被蘋果、 三星、HTC、RIM、諾基亞列強割據,小米手機要與iPhone一較高下,聽起來就像是大衛要挑戰巨人哥利亞般的故事。

雷軍確實是一個不怕輸的人。他一再公開強調,小米其實只有一個最大的目標,那就是做智慧型手機,做出世界級的好手機。

在成本與商業模式上,小米雖然創新,但也還有很大的考驗。高規格的小米手機為什麼如此便宜?憑什麼用成本價販賣?因為雷軍盤算,透過後續的網路服務賺錢, 而不是透過手機硬體賺錢。

雖然小米在發表手機前,先做了優化Android的「MIUI」作業系統,也推出線上聊天APP「米聊」,但迄今都不是賺錢業務。雖有百萬人氣,但獲利方 法仍不明朗。

最終回

用不認輸,迎戰中關村企業倒閉潮面對種種逆境,雷軍仍然信心滿點。他分析iPhone的成功,在於把軟體、硬體、網路服務,融合成為一個堅固的生態系統, 「小米跟蘋果一樣,也是一家鐵人三項的公司,同時做軟體、硬體,也做網路服務。」根據蘋果的內部文件,iPhone總出貨量中,有三成銷往中國,顯示中國 高階手機也有很大的胃納量。小米手機的致勝想法很直接:在中國贏了,就有機會在全球贏。

一路走來,雷軍自認走的是創新路徑,他強調:創新的本質是無畏失敗的勇氣!「每天太陽升起到太陽落下,中關村就有九家公司關門!」雷軍感嘆,智慧型手機門 檻雖高,但他絕不能失敗,小米將是他的最後一搏!

勇於征戰的將軍 雷軍一路走來主要成就公司 戰功金山軟件 雷軍的第一份工作,堅持15年之後,終於在香港上市卓越網 中國的電子商務網站領頭羊,成功以7500萬美元高價賣給了亞馬遜凡客誠品 規模最大的成衣零售網站,4年時間成長到年營收60億元人民幣,被視為「網路ZARA」UCweb 中國最大的本土手機瀏覽器業者,每月有效用戶數達到1.67億人,把Google、微軟、蘋果都拋在後頭小米科技 以500天時間,成功打造中國最受矚目的高階智慧型手機

雷軍

出生:1969年

現職:金山軟件董事長

小米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

經歷:金山軟件總裁、執行長

卓越網董事長

優視科技董事長

學歷:武漢大學電腦系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353

回憶Netflix百萬美金大獎激烈之過程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21101316947/

2006年10月DVD零售公司Netflix宣佈了一項競賽,任何人只要發明了好過它現有電影推薦算法Cinematch 10%的新方法就能獲得7位數的獎金。短短2周它就收到169個遞交,一個月後就超過了一千。

    但當得分最高者離目標只剩一半的時候, 之前看起來簡單的事情變得越來難,進展越來越慢。目前排在Netflix Prize得分榜前列的參與 者都很接近,僅有小數點的差距。第一名是來自AT&T的研究小組BellKor,它的算法 比Cinematch好8.43%(最新統計:第一名是3月1日遞交的When Gravity and Dinosaurs Unite,高8.82%)。這場比賽已經演變成一場學術研究事件,像BellKor根本就不是為 了金錢,一些參與者甚至還將自己的算法完整公佈出來供同行參考,而多數參與者都是搞數學研究的。

    當人們認為10%的目標有點遙不可及的時候,2007年 10月一個名字叫「Just a guy in a garage」的競爭者突然冒了出來,並迅速擠進前10。他遞交的第一個就達到了7.15%,12月20日他超過多倫多大學團隊,今年1月8 日,他達到了8%,現在是8.14%。一開始沒人知道這位匿名參與者究竟是何方神聖,因為他連鏈接都沒留下。《連 線》雜誌最終找到了他:

Gavin Potter,48歲,英國人,心理學肄業生,管理顧問,2006年離開IBM去研究不熟悉的機器學習。他把參與Netflix Prize當作是事業,他說「我想在沒有取得一些進展之前提供一個link是任何意義的」,「決定參加Netflix Prize是嚴肅的,看起來有幾分玩笑意味。但並沒有多少把握,因為我不是搞研究的,也不是數學家。優勢是作為一位沒有工作的心理學者,我的時間很充 裕」。Gavin Potter在他的算法裡應用了心理學方法,女兒Emily是他的數學參謀。或許讓心理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聯合起來才能取得最後的成功。

    2009年6月26日,新算法BellKor's Pragmatic Chaos,首 次突破了10%門檻,達到了10.05%。如果在接下來的30天內無人能遞交高於BellKor的新算法,那麼它將贏得這場比賽。

7月26日,比賽結束的最後一天風 云突變,本來以為勝券在握的BellKor於18:18遞交了他們的新算法——超過10.09%,20分鐘之後的18:38,The Ensemble團隊也遞交了他們的最新算法,超過 BellKor's Pragmatic Chaos僅0.01%,達到10.10%,成為最新的領跑者。無疑這是對BellKor團隊的一次無情痛擊。

    Netflix的電影推薦算法競賽結束前20分鐘,發生了一件戲 劇性的事件,包括國內開發者xlvector在 內的The Ensemble團隊遞交了一個新算法,比長期領跑的BellKor's Pragmatic Chaos的算法只高出0.01%,從而有資格問鼎百萬美元獎金。

然而不幸的是,根據Netflix剛剛發表的獲 獎結果,The Ensemble團隊因為比BellKor晚 提交了20分鐘而與冠軍失之交臂。測試結果顯示,The Ensemble的算法和BellKor's Pragmatic Chaos都為10.06%,但時間差使前者屈居第二。Netflix同時還宣佈Netflix Prize 2,但相關細節和規則透露的不多。《紐約時報》博客採訪了Ensemble團隊的領導者Greg McAlpin,他表示合作有利於創新,但合作也需要克服困難,他認為多數的合作沒有什麼用。

    DVD租賃商Netflix發表聲明,正式宣佈了Netflix Prize 2。

聲 明稱Netflix Prize 1算法競賽獲得了廣泛的關注,取得了非凡的成績,他們預期將在9月底宣佈100萬美元的獲勝者。但就像每一部優秀的電影都有續集,Netflix Prize也有續集Prize 2。Netflix Prize 1競賽用了3年,Prize 2將不會用這麼長的時間,它將是一個更富有挑戰性的短期限時競賽,預計時間6到18個月。關於Netflix Prize 2的細節將在宣佈Prize 1獲勝者時公佈。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517

認輸 百萬倉 - Start from One Million

http://www.philipleung168.blogspot.com/2011/11/blog-post_30.html#comment-form

就嚟到年尾, 都不得不承認, 今年都係要以跌為主, 除非好似啲師傅咁話, 下月升番五千點先得. 除非你識對沖唔使輸, 或一直喳金, 咁先至可以跑得贏通脹, 雖則人幣定期都可能輸少好多, 普遍買大市怕且要輸二十以上了, 啲股神仲輸過三十添, 再加上實則椄近十巴仙既通脹, 實際係輸三十至四十, 表面上好似無零八咁激, 其實死得仲慘. 先前賺落都仲好啲, 係兩萬以上才入番嗰啲, 想唔係最痛都幾難矣.

個大市係由四月開始跌, 個理由都係不離個去槓桿化啫. 個問題唔係由今日開始, 遠啲可以追索到歐元成立之前或美財赤自六十年代始. 個問題唔會短期內解決, 以前都係由一個個泡嚟掩埋咗佢, 今次銀行自己都莫財, 先至要嚟埋一次單而已.睇世界大勢, 新興國家, 上次金融風暴衰過, 保守下今次都中少好多, 歐洲則要由左去番右啲, 花旗就要由右去番左啲嘞. 天之道, 損有余而補不足, 稅都係要交既, 當然有余點都比較有余, 損不足只影響更多消費而已.

如以輸過廿五為跑輸, 咁旋渦中心股就不離 BAC, 2600 同 3378 囉. BAC 本來有得贏, 一跌落嚟破位溝多一溝, 仲蟹都一半咁話, 弱勢股, 唔止贏都算, 仲要咁溝又犯幼稚症; 2600 都係差唔多, 並且呢隻股既估值都係斷估而已. 3378 雖則話睇台灣走勢, 但出入口數字都睇得出啩. 百萬倉唔係一個保守倉, 但從今年問題, 一直唔喳現金嚟上套下去買, 諗落真係幾蝕章, 雖則個最終風險取態都係要公仔紙為先.

朋友宴上聞說有論學校收生不應只以成績為限, 收舊生子女或兄妹則習知校政, 文化上亦比較脗合, 易於教學云; 又曰資優家庭之學生, 不能取其上, 差亦可得其中, 而普通之學生, 最優亦只得其中已, 所以現今之校友得分制為合理矣. 聴吓聴吓, 就好似聴番唐朝李德裕既子第論, 世家子第習於朝庭禮章政事, 怎可取啲孤陋寡聞既寒士呢.  九品中正制只為保護世家特權, 唔係要求好似明清啲官員子第去避席唔應試, 我地只不過要求公平既機制, 為社會選才而已. 如云為學校方便, 何為主, 學生為主, 其他都係次要技術問題, 唔會為咗緑葉剪咗花啩. 如數字統計, 下底都係一個個人, 如你個仔本來成績比隔嚟好, 但因唔係校友而入唔到校, 咁本來可以升喱去做中上產, 而家要迫去做中下產或下產, 你又點睇. 做社會政策, 不嬲有個原則, 就係唔諗你既位置, 應設想自己係最弱個一群, 或至少每個位置都去諗諗, 然后去制定政策. 而家呢個制度, 以筆者嚟講, 既不公平, 長遠亦對社會帶來倒退.

膠文一抄, 不值一駁:

筆者想問, 露宿者, 居無定所的人, 在大陸養老或在外國定居而在香港無居所的香港公民, 公民黨是否主張剝奪這些人的 投票權利?

大家要記住, 所有投票的選民都是有投票權利的香港市民, 請尊重乎和維護香港人的投票權利. 不要加設關卡剝奪香港公民的投票權利.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64

富士康百万机器人战略:是豪赌也是无奈

http://slamnow.blog.163.com/blog/static/19931823620111028112441825/

借着摩擦出来的火花,在刺耳的摩擦声中依稀可以看到一排排装满螺丝的机械手将一个个金属框摩擦得闪着寒光。金属框作为iPhone4外壳的一部分,正通过流水线组装成成品从深圳龙华富士康运往世界各地。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都以低廉的人工取胜,代工巨头
比亚迪就 是以人工替代机器工作而成功。现在,富士康作为中国制造的标杆企业,正通过配备机器人来提高资金和劳动力的组合配置比例,向西方工业生产模式靠拢。以人工 替代机器的时代正在过去,现在是用更多的机器来武装人。这些不需要灯光和空气,没有感情,最重要的是可以无限复制的机械手臂正被郭台铭作为跨越中国制造的赌注。作为富士康的总裁,他管理着全球最为庞大的代工队伍,刚刚通过内迁完成了中国制造的大陆布局,但在劳动力短缺和工人成本上涨等压力下,这次他被迫通过机器人来实现提前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制造的代工日不落帝国,在短期内弥补用工空缺并逐渐摆脱对不可持续的廉价劳动力的依赖,而实现全球交货的代工版图。

100万台机器人

11月19日,染着时尚黄色头发的郭台铭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2012年富士康将以日产千台的速度制造30万台机器人,用于单调、危险性强的工作,提高公司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

这是郭台铭首次明确了富士康的机器人战略目标,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26个园区的几十万名员工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尽管三个月前,郭台铭就已声称未来3年投资至少1000亿元,引入100万台“机器人”,但当时更多人觉得这是个玩笑。

作为代工的主要成本,人力资本的剧烈消耗让富士康产生了用机器来替代人的冲动。在过去的10年间,富士康充分利用了中国从高收入国家取得高质量设计然后将其转变为廉价量产品的能力,通过120多万人的代工队伍将富士康打造成为全球最大的代工厂商,其中仅中国大陆就有超过100万的工人。

事实上,富士康早已为机器人计划有过准备。公开信息显示,富士康的SHZBG鸿超准产品事业群已专门成立自动化机器人产品处,近两年也在全国各地招聘机器人应用工程师。

“和一年前的两次大幅加薪一样,这次郭总发布的机器人计划我们内部完全不知情。不过郭总所指的机器人,应该绝大部分是机械臂和少部分的低智能化机器人”,富士康内部人士称,目前富士康在应用的1万台机器人绝大部分也是机械臂

如果说一年前富士康的大规模内迁是为了应对跳楼事件和加薪的影响,借机完成了在中国大陆的布局,这次富士康的机器人计划被认为是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制造的新跨越,同时也是新挑战。

“如果机器人计划实施成功,富士康将突破对人工需求的天花板而实现全球化布局”,富士康一位具有国际经验的台籍人士表示,物流是代工企业另外的一块重要成本,全球化布局能大幅降低富士康的成本,富士康这次大额投资巴西就是为了压缩到美国的物流成本

被迫推到台前

在富士康内部,机器人计划并不被绝大多数人认可。甚至连富士康的员工在巨大的机器人声势下也没有感受到机器人带来的失业威胁。“我觉得这更像是郭总激情爆发的演讲,我看不到处于产业前沿的富士康发展机器人的内发动力在哪里。”富士康一位内部人士如此评价。

富士康目前使用的机械臂每个成本在十万元人民币以上,机器人的成本在百万元人民币以上。简单地看,机械臂能够24小时连续工作,其工作时间是工人的三倍。机械臂的成本相当于雇用三个普通工人一年的成本(目前富士康普通工人的年薪约为3万~4万元),这样一个机械臂一年就可以收回成本,第二年就可以创造大量的利润了。

不过,这些不需要灯光和空气,也不需要感情的机器人,实际性价比可能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不管是机器人还是机械臂,维护成本非常高,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生命周期的不断缩短到按周来计算和对精密度的要求不断提高,生产完一个产品后原生产线上的机械臂和机器人需要重新调试,基本就等于报废了。机器人取得成本和技术的突破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短期内根本不现实”,富士康的一位台籍中层称,机器人只能用于生产线上的前端工作,而富士康的核心是后端的组装,机器人实际上能替代的工序不到50%。“比如说iPhone4上组装的螺丝,机器人很难保持这么高的精度,只要没对准,iPhone4和机器人都将报废。”

相比富士康的经济成本问题,富士康的上述内部人士认为,机器人引起的失业社会问题是一个更大的难题。“富士康如果一裁员必然引发劳工组织的关注而重新引发新的社会问题。”


郭台铭,从一个生产黑白电视机的旋钮的小厂老板做到代工行业老大,被认为是站在制造业前沿最具智慧的人。

“100万台机器人战略肯定是豪赌,但可能也是无奈。”富士康内部人士称,富士康在内地开出了非常有竞争力的工资,但在郑州等地的工厂都出现招不到人的现象。现在的90后大都认为,反正都是打工为什么不去沿海。

富士康在郑州目前仅有5万人,远低于其产能规划,在成都等地情况也大幅低于预期。而规模一直是代工企业在低利润环境下生存的重要推动力量。

上述富士康台籍人士称,富士康深圳的工人成本比美国人力成本最低的州只便宜了40%左右,工资在一般消费电子的成本中占比约为30%,再考虑到物流成本,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只有不到10%。关键是,中国的劳动力工资还在不断上涨

富士康宣布120亿美元投资巴西也是为了大幅压缩到美国本土的物流成本,这一投资额接近富士康过去一年多内迁投资额的总和

推出机器人计划这个决定之前,富士康已经感受到了中国制造业的寒意。“富士康成本控制已经远远超过2008年,严控出差,而且很多地方只能坐火车。”富士康内部人士表示。

富士康2010年员工成本总计5.65亿美元,较2009年增长16.5%,2010年净亏损达2.183亿美元。即使受益于近年来苹果产品的井喷,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富士康仍然没有摆脱亏损的局面。

成本均衡年代

为了应对一年前的跳楼事件的批评,富士康提高了工资并向内地搬迁来抵消成本。富士康准备推出机器人提高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这更像西方工业的生产模式。

士顿咨询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考虑到人民币的升值因素和美国工人相对价高的劳动生产率,到2015年,中国制造业的净劳动力成本将与美国相当

作为中国制造核心竞争力的人力成本升高后,已面临两难境地: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与西方相比没有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不采用则只能眼看着代工向人力成本更低的印度和东南亚等国转移。

富士康内部人士称,在人力成本的推动下,中国以代工为代表的制造业已经进入成本均衡年代,利润已降无可降。“以前来料加工(EMS)的单子,你出一毛我出九分,现在大家都不降价了,只能拼技术保障。”

富士康只是中国制造的一个缩影。“中国制造目前的困境是实业空心化,大量游离实业的游资推高了原材料价格引起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推动了人力成本的上涨,人力成本上涨后更多的企业没有利润将导致更多的资金从实业中撤离。”太和投资负责人王亮称。

作为与机器人自动化生存出路对应另外一极,更多的中国制造的重心流失到了人力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和南美等地。

目 前郭台铭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在郭台铭11月19日明确了机器人计划的同时,也再次明确了巴西12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而在越南和印度的工厂富士康早已开 始布局。在此之前,笔记本代工第二大巨头台湾仁宝在巴西工厂早已开始运作,另外一位代工巨头台湾胜华科技等也早已开始了在越南等地的部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9699

用筆記陪自己度過最艱困的時刻大學職員堅忍續扣 投資基金兩年存百萬


2011-12-19  TWM




在基金定期定額投資的路上,許多人總在獲利的時候持續扣款;大跌時,卻耐不住內心煎熬,反而縮手停扣,因而錯過撿便宜的好時機。在大仁科技大學擔任行政人 員的劉俊德,透過筆記將歷史漲跌記錄下來,提醒自己堅忍續扣,每一次出場皆有穩定的正報酬。

撰文‧何珮郁

翻開劉俊德的每本基金投資筆記,工整而清晰的字跡,詳細記錄著十一年來,投資每檔基金的資料。藍色字多半寫的是每月淨值、報酬率的變化,以及他對大盤指數 的觀察;紅色字則寫下投資過程中,市場發生的重大事件,再加上自己的評論和感想。

每一次出場皆為正報酬

劉俊德的筆記裡,並沒有太多基金達人的投資心法,他寫的大多是自己的「心得感想」。然而,就是透過回顧筆記上的「心得感想」,讓劉俊德在經歷每一次的空頭 時,更能用「平常心」看待慘不忍睹的負報酬,不隨市場追高殺低,讓十一年來的定期定額投資成果,每一次出場都是正報酬,且年化報酬率皆有八%以上的穩定水 準。從剛開始只投資五千元,到現在每月至少扣三萬元,穩紮穩打的模式,讓他和太太約每兩年就能存下近百萬元。

「剛開始投資基金時,我只是把投資的心得,記在投信公司寄來的交易確認書上而已。」二○○○年,劉俊德開始定期定額投資台股基金,隔年就不幸遇上美國九一 一事件,他的基金報酬率一路慘跌到負四一%。莫可奈何的他,在當時的筆記上寫下自己的心情:「完蛋了,沒救了!」雖然心情亂糟糟,但不甘心的他還是抱著放 手一搏的心態,繼續每月扣款五千元。最後,在次年二月以一六.七一%的報酬率獲利贖回。

劉俊德回憶:「當時我就想,如果有幸再遇到負四○%的報酬率,我不只要續扣,一定還要加碼扣款!」後來,在○八年金融海嘯時,這個機會來了。雖然當時市場 風聲鶴唳,他也不禁開始猶豫著是否要先贖回或停扣,「但是,持之以恆的信心來自於經驗!」讓他下定決心從五千元加碼扣款到一萬元的關鍵,就在於他翻出過去 交易確認書上的筆記,其中一頁就提醒著自己:「低點來時,一定要把握機會加碼,未來的自己一定會感謝現在自己的決定。」果然,到了○九年底,該檔基金獲利 二成出場。「投資一定會遇到低潮的時刻,但是回顧過去的經驗可以加強自己的信心,明白有當初的堅持才能從虧損轉為獲利,現在的自己就不會那麼恐慌。」劉俊 德認為,筆記的功能,就是讓自己在猶豫徬徨時,發揮「提醒與檢討」的關鍵作用。「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記取教訓、一錯再錯!」而他筆記的重點,除了 寫下每個月扣款日的淨值,以及當天台股收盤指數和月KD值之外,若有重大事件發生,也一定會詳細記錄該事件帶來的影響。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剛開始投資一檔基金時,就寫下預定的報酬率,作為投資的紀律。」劉俊德建議投資人在剛起步時,不妨先設定一個較容易達成的目標,嚴 格遵守停利不停損的紀律,才能避免在波動中被震出場。

一次專注投資一檔基金

進一步觀察劉俊德的投資內容,他並不像一般人滿手基金,無論定期定額資金多寡,他一次只專注投資一檔基金;也因為曾做過營業員,對台股非常熟悉,因此只鎖 定台股基金。挑選基金時,他也有自己的一套篩選條件。

首先,該檔基金成立時間須五年以上,且該基金經理人操盤該檔基金也持續五年,「因為五年的時間,差不多剛好經過一次多空循環的考驗。」其次,才是按照五 年、三年、一年的報酬率,依次篩選出排名前三分之一的基金。

此外,他也從筆記中歸納發現,每一次從買進到贖回的循環大約是三十六個月,並且都有二成以上的穩定獲利。所以在每一次贖回後,他都會將資金再分成三十六等 分,繼續參與扣款。

在最近的筆記中,劉俊德則是寫下了「忍耐」和「等待」來提醒自己,儘管市場雜音不斷,劉俊德仍然抱持著他的投資原則:「如果大盤的月KD來到二十以下,基 金的報酬率又在負三成以上,我一定會啟動定期不定額加碼機制。」他說,透過多年的筆記歷程,讓他了解景氣循環本就有起有落,別妄想去預測指數漲跌,只要能 克服人性軟弱、把握時機出手,自然能輕鬆在「吃得下飯、睡得著覺」的境界中穩定獲利。

劉俊德

出生:1972年

現職:大仁科技大學行政人員經歷:證券營業員、百貨樓管學歷:大仁技術學院工業安全衛生系

投資經歷:11年

劉俊德的筆記心法

在開始投資一檔基金時,寫下基金詳細基本資料,投資該檔基金的理由、預設的報酬率,作為投資的紀律。

詳細記錄每月定期定額扣款淨值、大盤指數、月KD值、重大事件和心得。

在股市低點、猶豫徬徨時,複習筆記,讓歷史經驗告訴現在的自己,在低點時堅持扣款,等待市場的春天來臨。

劉俊德的投資心法

1. 挑選台股基金時,先篩選出基金經理人操盤該基金5年以上,再以5年、3年、1年績效依次選出排名前1/3。

2. 不熟的市場不介入,每次只專注定期定額一檔基金,預設獲利目標,停利不停損;總獲利20%或達年化報酬率8%就贖回,再將金額分拆成36等分,滾入每月資 金繼續扣款。

3. 基金報酬率跌至–30%~–40%之間,且大盤月KD值來到20以下,則啟動加碼扣款機制。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030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