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爾航空提出63億入股美航
1 :
GS(14)@2017-06-25 09:59:56【本報綜合報道】今年獲選全球最佳航空的卡塔爾航空(Qatar Airways)向美國航空公司提出收購邀約,涉資8.08億美元(約63億港元)。彭博引述監管文件指出,國營卡塔爾航空行政總裁Akbar Al Baker,向美國航空公司提出入股10%權益。美國航空公司則指任何尋求收購該公司最少4.75%股權的建議,須獲董事會批准。美國航空昨日在美股早段曾升逾3%至50.081美元。據Skytrax公佈2017年度最佳航空公司大獎,卡塔爾航空獲選第一位,較去年躍升一級。美國航空則排第74位,略好過去年同期77位。另外國際油價回穩,紐約期油報每桶42.82美元,升0.7%;倫敦布蘭特期油則升1.03%至每桶45.26美元。美滙指數連跌兩日,昨報97.532,跌0.03%。現貨金連升兩日,最高曾見每盎斯1,255.06美元,升0.68%。數據方面,美國勞工部公佈,新申領失業救濟人數增加3,000人至24.1萬人。較準確量度市況的四周平均申領失業救濟人數亦增加1,500人至24.47萬人。美股周四早段個別發展,道指報21422點,升4點;標普500指數報2435點,跌不足1點。納指升4點,報6239點。歐股尾市個別發展,英國和法國股市均跌0.31%,德國股市則升0.06%。
儲銀行長料9月「縮表」
費城聯儲銀行行長Patrick Harker前日接受《金融時報》訪問透露聯儲局擬今年9月縮表、12月才再加息。他又表示支持儲局首次落實縮表時暫緩加息。據聯邦基金利率期貨顯示,美國下月加息機會率僅12%,9月加息亦只有27.8%。
97年主權移交至今,香港前進還是倒退?「蘋果」與你細數廿載風雨。【回歸二十年】專頁:
http://hksar20.appledaily.com.hk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623/20065772
湯文亮:新政府對細價樓提出警告
1 :
GS(14)@2017-07-06 22:52:02【明報專訊】由林鄭月娥帶領的新政府,在中央政府的要求下,處事作風一定會比以往任何一個特首更加硬朗,在政治上如此,在居住問題上亦會如此。林太表示,政府將會興建更多適合首次置業人士的上車盤,售價一定比市價有大幅折讓,但買賣亦會有所限制。換句話說,政府是會提供比現在那些車位式單位大的細價樓,亦即是對細價樓,尤其是那些車位式單位的買家提出了警告,在不久將來,可以以更低樓價買到更好單位,現在千祈唔好浪費他們的「丁權」。政府的預告,應該可以冷卻那些車位式單位置業者情緒,這可以說是新政府出的第一招,雖然是無形的,但有效程度不會低於任何辣招,問題是新政府是否能夠做得到。
一定會有人質疑,香港政府講就叻,做就做唔到,不過,地產商可能早已收到消息,並且深信不疑,否則就不會推出那些免壓力測試的高成數按揭,即是借錢畀人買自己的新樓;所以,我估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將會有更多新樓盤推出市場,售價可能會比市價有折讓,對置業者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對於在近期買了新樓的人來說,又未必是好事。
我認為,政府為首次置業者提供的細價樓,樓價毋須大幅折讓,不過買家可以取得高成數按揭,而且是由銀行提供的正常利率以及正常年期的高成數按揭,這才符合首次置業的原則,因為大多數的首次置業者,最困難就是攞出一筆數目不菲的首期;對於細價新樓,尤其是車位式單位巿場,將會是一個打擊,現在一切都是一個概念,一切都要看新政府是否能夠說而有行,或者講下就算數。
穩定民心 樓價自然穩
調控樓市,最有效方法就是令到有心買樓的人知道政府是有能力提供足夠供應量,市民對政府有信心,樓價自然就會穩定,市民對上一屆政府就是缺乏了信心,甚至不會相信在未來3至4年內可以提供9.6萬個單位,政府愈出招,樓價愈飈升。
今次,林太提出一個很溫和的警告,甚至不是警告,只是解決居住問題的一個方法,效果卻會是明顯的。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
[湯文亮 敢說亮話]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070&issue=20170705
印度總理首訪以色列提出共抗恐怖主義
1 :
GS(14)@2017-07-07 01:32:52印度總理莫迪前日抵達以色列特拉維夫,開始一連三日訪問,成為首位到訪以國的印度總理,此行將推進兩國的安全、農業及能源等合作。
訪大屠殺紀念館
莫迪下機走過紅地毯,獲以總理內坦亞胡以熱情擁抱歡迎。他的行程包括訪問耶路撒冷的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到內坦亞胡官邸與他共晉晚餐、會見當地的印度後裔、與科技專才會談、參觀海水化淡設施等,每一站內坦亞胡都會陪伴在側。莫迪形容此行是「破天荒」,對此「深感榮幸」,並稱兩國「除建立共享經濟繁榮的夥伴關係,亦正合作保障社會安全,共同對抗恐怖主義」。內坦亞胡稱「對你蒞臨期盼已久」。印度於冷戰年代一直在以巴衝突中支持巴勒斯坦,1992年印以建交前甚至禁止公民進入以色列,但莫迪今次不會見巴人領袖,被積極在聯合國尋找盟友的以色列視為外交勝利。另邊廂,印度是以色列的主要武器買家之一,4月才與以色列航太工業簽下價值20億美元(156億港元)定單;目前正尋求在水利及農業科技上與以色列合作。法新社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70706/20080487
控方可無限次提出重審
1 :
GS(14)@2017-11-05 17:39:30【本報訊】前特首曾蔭權因同一項「行政長官收受利益」罪被審訊兩次,均因陪審團無法達成大比數裁決,法庭須解散陪審團。控方會否提出進行第三次審訊仍屬未知之數,有法律界人士指,按慣常做法若兩次都因未能達致裁決而解散陪審團,便不會有第三次審訊。但亦有律師指,控方可無限次提出重審,法官不能拒絕,除非辯方提出能說服法庭終止聆訊的有效理由。
辯方可申終止聆訊
律師鄧達明稱,同一宗案件兩度因未能達致有效裁決而解散陪審團,法例上並無規定不能再重審,雖然連續兩次解散陪審團的情況很少見。有大律師亦指,控方在此情況下,可無限次提出重審案件,法官無權阻止。惟辯方可申請終止聆訊,例如再次審訊令被告沒可能得到公平審訊,及控方曾作不當行為,或濫用程序等等,由法官決定是否接納。大律師陸偉雄則指,按慣常做法,如兩次都因未能達致裁決而解散陪審團,就不會有第三次審訊。但他強調並非成文法,只是一向傳統做法,並非必然,亦可有情況不依循。至於是否重審,陸指控方會考慮三個因素作決定,包括已經歷兩次審訊,是否值得第三次動用公帑繼續檢控、客觀審視證據是否不足,及重審對被告會否構成不公。翻查資料,內地婦卞真菊被指以空心兒童書偷運360萬元海洛英來港,遭控販毒罪。她在高院經歷五次審訊,首次因陪審團未能達致裁決而解散;案件重審時,有陪審員違規上網查閱資料,法官下令解散陪審團,其後兩度因法官錯誤引導陪審團而上訴得直重審;至去年第五次審訊,始獲陪審團大比數裁定無罪釋放。■記者黃幗慧、蔡少玲、楊思雅
來源: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l ... e/20171104/20204182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