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寶輸入法在海外擁有6億用戶;觸寶電話在國內擁有5億用戶。
中國的互聯網就像是一個超大號的“加拉帕戈斯群島”,這里的生物你貌似見過,但是又會有很多的與眾不同。“他們”活得很精彩,但是一旦離開這個熟悉的環境,往往會因水土不服而夭折。而有些在“島外”發展很好的生物,卻不一定適合回到島內生存。
有些在國內遍地開花,出口海外卻多次受阻;有些在國內罕有人知,出口海外卻風生水起。
“島內”與“島外”的模式很難得被自由切換,又或者說,很難得有一個“新物種”能適應“島內”和“島外”的雙重生存模式。而“觸寶”就是這樣難得的“新物種”。從海外的“輸入法”到國內的“電話”,觸寶的這兩款產品分別在“雙線戰場”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觸寶輸入法在海外擁有6億用戶,產品覆蓋到全球158個國家;觸寶電話在國內擁有5億用戶,日活躍用戶達到5600萬。在外界看來,觸寶之所以能在“雙線戰場”上取得成功,是因為在海外其占據了市場空白,在國內其占據了下沈市場的紅利。
然而這些只是觸寶成功原因的表象,我們在深度接觸寶案例之後發現,他們能在不同環節中成功的內核是:①懂得感知行業趨勢;②用戶群體分層;③技術驅動產品
一、三次感知行業趨勢
微信之父張小龍說,要做一款成功的產品,首先就要有“感知趨勢”的能力。而觸寶的成功首先就建立在對趨勢的良好感知上。對於海外市場,他們能審時度勢,不僅能先於市場觀察到海外手機市場的爆發而且還能先於市場感知到輸入法市場的紅海;對於國內市場,他們也能先於市場感知到下沈市場的潛力。
國內輸入法市場巨頭獨大,觸寶輸入法最初就把目標市場定在了海外。2009年到2012年正是移動互聯網興起的黃金階段。中國手機大量出口海外,而手機所帶的輸入法是有關用戶互交體驗的重要產品。多數手機廠商都忽略了其商業價值,而擁有輸入法的互聯網巨頭們也不願意專門給手機廠商定做。只有觸寶觀察到了手機市場的爆發趨勢,與華為、OPPO等巨頭手機廠商達成合作,利用自身優勢創造出共贏的局面。
隨著海外手機市場的爆發,觸寶輸入法也同步增長獲得了數億的用戶。在之後的2012年,各類輸入法群起,觸寶再次感知到輸入法之於手機廠商很快就會變成一個買方市場。於是,觸寶決定放棄每年幾千萬的預裝收入,免費給手機廠商提供輸入法解決方案。這一舉措使觸寶幾乎壟斷了所有出海手機的預裝。與此同時,觸寶決定將部分業務轉到國內發展。
回國之後的觸寶推出了觸寶電話。早在快手獲得下沈市場紅利之前,觸寶就率先感知到了三四線城市的商機。觸寶電話在三四線城市大受歡迎,覆蓋到了數億受眾。這三次對產業趨勢與市場趨勢的深度感知,奠定了觸寶打造行業爆款的基礎。
二、群體分層,爆款擊破
2012年,觸寶新產品“觸寶電話”在國內面世。然而,期待已久的市場爆發卻並沒有出現。深入市場調研之後,觸寶內部才感知到不同的產品在不同的市場的熱度。觸寶決定把國內市場分為兩層,分別打造爆款。
一二線城市互聯網發展水平高,消費者的通訊方式主要是以微信等網絡社交為主,故針對一二線城市觸寶電話主推其“防騷擾”功能;三四線城市消費者更喜歡打電話,而且對話費更敏感,故針對三四線城市主推“免費”。終於,不管是一二線城市的“防騷擾”系統,還是三四線城市的“免費電話”都迎來了大爆發。使“觸寶電話”在短短數年間用戶量覆蓋到了5億。
“你想農村用戶一年也接不到一個熟人以外的電話,他要防騷擾功能幹嘛?而一線城市用戶有著豐富的互聯網交流工具,電話對他們來說只是輔助工具,所以對話費並不敏感,防騷擾才能有殺傷力”,一位觸寶資深產品經歷總結道。
產品的市場定位往往越精準就越能覆蓋用戶,有些產品甚至可以精確到消費者的每個年齡層。像“電話”這類面向大眾的產品,為了避免流失用戶,增加成本,很少會把市場分層,更別說針對分層市場分別強化兩種不同功能,推出兩種營銷方案了。然而觸寶卻做到了,也成功了。
觸寶的另類成功,正是互聯網行業發生變革的深層表現。消費升級成為了各個行業里的一股暗流。大眾產品也好,小眾產品也好,都需要細分領域,提升產品對目標市場的精準性,才能像觸寶一樣打造爆款。
三、技術驅動產品叠代
市場上大部分的輸入法都能做到90分,而觸寶輸入法卻能做到95分以上;市場上“免費電話”數不勝數,“防騷擾”系統也枚不勝舉,為什麽只有觸寶能在國內國外做到雙收?在發展趨勢敏感度和消費市場精準度把握的背後,技術驅動才是觸寶成功的核心。
如今中國的互聯網產品大多都是模式上的創新,拆解外殼以後,核心的驅動技術都大同小異。而觸寶卻是少數的以技術驅動產品的公司。“觸寶輸入法”已擁有包括“滑行輸入法”在內的數項專利,目前,已可以根據不同的輸入時間、不同的互交對象以及不同的輸入環境來分析用戶行為。
觸寶對國內電話產品的投入不但體現在軟件功能的開發上,而且更大程度的體現在基礎設施的建設上。目前,大多數以技術為主導的公司都開始投入人工智能的浪潮,而觸寶早已在大數據積累和應用上布局。為了建立牢固的防騷擾系統,更是在矽谷的大數據中心與上海交通大學展開了主動識別騷擾電話的研究合作,能在用戶產生撥打行為時標記電話來源,讓用戶體驗始終維持在95分以上的水準。
中國互聯網這座“加拉帕戈斯群島”就像是一座沒有門檻“圍城”,城內的人能出去,城外的人也能進來。出去人大多數死於非命,進來的人也大多數過早夭折,只有極少數能遊走於城內與城外,因為他們都最早的掌握了遊戲規則,生存的哲學就是如此。
雷軍在空凈上的成功,給老羅的是刺激還是啟發?
來源 | 氫媒工場(ID:savemedia)
作者 |
又是一個錘粉為“相聲演員”羅永浩瘋狂打Call的夜晚。
不過,這次暫且不表錘子手機的美醜,來談談老羅昨晚發布的這款手機外的產品:空氣凈化器。
作為一款羅振宇、馮唐、黃章晉等大V紛紛點贊的產品,首入空凈戰場,羅永浩和錘子的勝算到底如何?
一
手機不賺錢,空氣凈化器來救
霧霾成了入冬的標準,昨天立冬節氣的成都恰逢空氣汙染黃色預警,剛剛發布的錘子空氣凈化器的降臨似乎十分應景。
真如羅永浩所言,是霧霾太嚴重,才決心要做空氣凈化器嗎?
這兩年全國各地司空見慣的霧霾,讓空氣凈化器漸漸成了剛需,增長潛力巨大,這確實是個紅利日益凸顯的風口。
統計數據表明,對比美日韓三國空凈產品市場滲透率分別高達27%、17%和70%,中國目前僅有1%左右。
中國產業研究院估算,未來我國空氣凈化器銷量將保持30%-35%的增長速度。預計在2017年銷售規模可達1000億元以上,2020年達到3000億元。
在這個新的藍海和紅利中,老羅看到了新方向和新希望,如果能分一杯羹,錘子的未來自然是不錯的。
不過,在老羅突然開始賣空氣凈化器的背後,並不是簡單追風口這麽簡單,於錘子和老羅,這是一個“艱難的妥協”。
在此前羅振宇和羅永浩之間九小時的長談中,羅永浩說過,戰略方向上,錘子的主營業務變現困難,應該幹一些賺錢的,補貼它,今年就會做,我們今年會有一些手機外的產品出現。
這句話看上去很輕松,但彼時的羅永浩已經嚴重被自己一直以來標榜的“理想主義”所拖累,做這些手機外的產品,對於羅永浩來說是一個“艱難的妥協”。
錘子不是上市公司,不會公布運營情況,不過今年3月份,錘子參股公司蘇寧雲商公布了2016年運營數據,其中就涉及到錘子公司,才讓人們一窺錘子科技的虛實。
財報顯示,錘子公司去年營收8.09億元,凈虧損4.27億元,凈資產負2.4億元。從錘子2016年的營收和虧損來看,相比於華米OV這些大廠而言,他的生存狀態已經不能用小而美來形容了,可以說混的小而慘。
對於手機業務一直徘徊不前、不瘟不火的錘子而言,不必在一刻樹上吊死,羅永浩是必須幹點別的了,比如賣空氣凈化器來補貼手機業務。
顯而易見,錘子選擇做空氣凈化器的背後,更多是肩負主業不夠、副業來湊,手機不賺錢、要空氣凈化器來救的使命。
二
雷軍在空凈上的成功,給老羅的是刺激還是啟發?
當然為了生存,創業者也不必固守成規,一切選擇都是無可厚非的。
在空凈市場巨大的藍海前,大家都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短短3年時間中,市場越發繁榮、玩家越來越多。
除小米外,墨跡天氣、獵豹移動、網易嚴選等互聯網公司都嘗試過,就連電商平臺聚美優品也跑來湊熱鬧。
到目前為止,包括海外品牌、家電廠商和互聯網公司在哪,市場上已有超過700多個空氣凈化器品牌。
從銷量上來說,目前主要以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跨界玩家,飛利浦為代表的傳統家電企業,352為代表的專業空凈廠商,形成了頭部三國壟斷局面。
對於錘子而言,在眼下這三個頭部玩家中,同樣作為互聯網手機廠家,小米在空氣凈化器市場上的成功很具有借鑒意義。
熟悉這個行業的人都知道,空凈這行業不太透明,價格區間差別很大,小到幾百塊,大到一兩萬。
國際品牌自然好但產品貴,國內品牌玩噱頭走量賺錢,還有一種就是做出了好產品但影響力並不夠,最後不了了之。
大家都熟知小米的尿性,進入任何一個行業,最後都火速成了價格鯰魚,在空凈市場也不例外。
熟悉玩噱頭走量賺錢的小米,選擇了用做手機的方式做空氣凈化器。
3年前小米入場時,市場上很少有互聯網企業跨界玩家做空氣凈化器,嗅到商機的小米入局一夜間成了價格屠夫,一下子將這一產品的門檻甚至殺到了千元以下,成了年輕人可以消化的起第一臺空氣凈化器。
盡管質量和口碑縷受詬病,但小米在空氣凈化器上確實大獲成功,賺了大家懵懂無知的錢,以低價走量的方式快速殺入。
2016年國內空凈市場銷售規模574萬臺,小米空氣凈化器銷量達200萬臺,銷量排名第一,全年收入超15億元。
這15億的數字不算多,但這幾乎是錘子去年一年營收的兩倍,這讓一直在盈利線上垂死掙紮的老羅情何以堪,在這件事上,恐怕雷軍給羅永浩的除了刺激,還有很大啟發。
三
在霧霾戰場,錘子能吃到“火鍋”還是“火鍋底料”?
在大家以為錘子會用小米的方式做一款低價低配的空凈產品時,老羅卻在身後的PPT上打出了一個讓所有人意外的價格3499元!
暢呼吸空氣凈化器的CADR值(Clean Air Delivery Rate,潔凈空氣輸出速率)官網上說是857,噪音67.7分貝。
錘子把自己定位在那個白點
在價格先行還是配置為上之間,小米選擇向左,錘子向右。
看得出來老羅是在認真做產品,並沒有造噱頭、販賣情懷,錘子科技配圖說“在這個空氣凈化器的坐標系里,我們想做那個白點上的產品。”
相比錘子的暢呼吸,小米的各項數值確實不值一提,老羅這次甚至都沒有提小米空氣凈化器,顯然因為大家都不在一個level上。
但恰恰是老羅甚至都不care的小米空氣凈化器,恐怕是擋在錘子暢呼吸成功路上的最大障礙!
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大部分國人對的空氣產品的認知是雷軍和小米這兩年教育起來的,相比於小米699元起步價,錘子的3499自然是高價了,這會將很多人拒之門外。
小米的成功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這和當時霧霾頻發屢上頭條、洞察布局較早,但最關鍵的還是和價格便宜有關。
從微博網友等渠道的反饋來看,大多數人對空凈產品認知還停留在空氣凈化這個名字上而已,在意的也更多是價格,而不是最基本的品質,這是錘子不得不面對的一個事實。
錘子此次發布會選擇天府之國成都,讓人不由想起GAI爺《火鍋底料》里的那句說唱歌詞“老子吃火鍋,你吃火鍋底料。”
在羅永浩公眾號當天發布的造勢文章後面的評論中,有粉絲表示“今晚發布會順利成功就吃火鍋,不成功就吃火鍋底料”。
那麽在空凈市場,姍姍來遲的錘子到底能不能順利吃上火鍋,還是只能吃火鍋底料?依老羅的個性,老子自然是要吃火鍋的,火鍋底料只配別人吃。
盡管產品良心有品,還拉來了羅振宇、江南春、馮唐、黃章晉等豪華好友陣容宣傳,此時此刻姍姍入場的錘子,恐怕留給它的機會不多了。
先入者小米的低價暢銷成功,讓認真做空凈產品的錘子有點前途未蔔,大有吃火鍋底料的可能。
但還是希望老羅在單口相聲方面的巨大影響力,能讓大家更深入的了解空氣凈化器行業。
不過,「宰牛」的戰場會否轉移至匯控(005)那邊呢?值得留意一下。
近期匯控突然呈勇,由前周三的76.1元突然抽升至最高曾見80.4元,令其牛證大受追捧,不少牛證又變成了「全街貨」而形成了牛證的「重貨區」。
據上周五粗略的統計,目前匯控於70-76元之間累積了約十三億份牛證的街貨,假如匯控跌至70-72元左右,這批牛證將被「宰」。
匯控今天收報78.85元,以目前而論,真的找不到有什麼利淡的因素能令匯控的股價跌至70元水平。
然而,大戶如要「宰牛」,自然有辦法找到藉口將匯控的股價「向下炒」的。
如果匯控的股價距離這麼遠都能夠「清」了70-76元的牛證重貨區的話,真是要寫個「服」字了!
剛剛獲得阿里巴巴,菜鳥等13.8億美元註資的中通快遞,又“結盟”海外航空公司,加速開拓國際市場。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中通快遞今日與土耳其航空(Turkish Airlines)、太平洋航空(PAL Air Ltd.)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簽約,宣布將成立合資公司,整合協同各自優勢資源,布局開拓全球航空運輸服務。
根據協議,合資公司的總部設立在中國香港,將提供各類門到門物流業務,包括攬收、揀貨、運輸、收發、快運、跨國對接和最後一公里的配送。同時,合資公司也將提供倉儲管理、訂單和供應鏈管理。
中通快遞集團董事長賴梅松表示,目前中通已成為全球包裹業務規模最大的快遞企業之一,公司將在繼續鞏固和發展國內快遞業務領先優勢的同時,積極布局和開拓國際市場,使國際業務成為中通未來重要的增長點。
土耳其航空董事會兼執行委員會主席伊利凱·艾吉則指出,合資公司將建立強有力的合作體,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綜合性服務商之一,專註於全球電子商務市場,提供門到門的服務。
據記者了解,目前中通已在美國設立3個中轉倉;在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地區設立10余個中轉倉;在德國、法國、新西蘭等地均設立中轉倉。而土耳其航空的航線覆蓋300個目的地和121個國家。伊斯坦布爾新機場作為土耳其航空主要的運營中心,將於今年10月29日投入使用,預計將為土耳其航空提供400萬噸的貨物處理能力。
太平洋航空總部位於中國香港,從事航空公司一般銷售和服務代理。
太平洋航空副主席劉少坤表示:“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全球快遞行業收入持續增加,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3400億美元,三方以合作關系為契機,將極大的提升各自的業務能力和影響力。”
值得註意的是,瞄準海外新戰場的不止是中通。在此之前,圓通快遞也成立了國際業務事業部,並收購先達國際物流控股有限公司(06123.HK),加速國際市場的布局。而已經在包括美國在內的一些國家建立轉運中心和海外倉的順豐,也選擇與UPS成立合資企業環球速運控股有限公司,主營國際快運業務。
“目前,中國仍是增長最快的快遞市場,但跨境電商的增速也不能忽視,而且雖然從量上看還無法與國內相比,但從每單的毛利率看,國際遞送的利潤比價格戰激烈的國內快遞要高得多。”“三通一達”其中一家快遞企業的管理層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在國際快遞巨頭與郵政國際小包數倍的價差之間,還有性價比更優的巨大需求空間,這正是民營快遞希望分羹的市場。
7月的最後一天,也將迎來本月最後一輪發審會。7月30日晚間,據證監會官網消息,鑒於廣東丸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丸美”)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證監會決定取消原計劃於7月31日對該公司發行申報文件的審核。
廣東丸美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對於大眾和證監會來說,已不是“生面孔”。事實上,目前排隊A股的日化產品僅有2家,除了丸美外,還有毛戈平化妝品。
丸美是一家以眼霜聞名的化妝品企業,其代言人已經換了一批又一批,當初和其一同排隊的珀萊雅(603605.SH)也已完成上市,不知道這一次丸美是否能完成登陸A股的心願。
四年前這家日化企業首次報送了招股書,之後在2016年11月IPO宣告失敗,如今“卷土重來”,不難看出丸美上市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不差錢”的丸美到底為何執著於上市?
招股書兩年“大變樣”
回顧2年前的“滑鐵盧”,丸美在發審會上主要有2大方面受到了質疑,一是經銷模式的具體信息,二是其未披露三季度丸美產品曾被食藥監部門檢查及處罰的情況。
由於丸美的產品銷售主要為經銷模式,近九成收入都來自於經營商。因此,證監會要求丸美補充“經銷的具體模式、對經銷的相關內部控制制度及執行情況”、“非自營專賣店與自營專賣店數量及銷售占比”、“經銷模式下,發行人經銷商網點的分布、網點單點銷售額等情況對照可比上市公司是否合理”等。
相比兩年前,2018年丸美報送的招股書進行了不少的改動。
盡管目標上市地沒有變化,依舊是上交所主板,但保薦機構已由國信證券變為中信證券。從上半年的保薦情況來看,無論是保薦數量還是過會數量,中信都更“穩“一些。中信證券過6否3;而國信證券過1否1,另外國信證券保薦的6家企業撤回材料。
另外,在計劃募資金方面,丸美也作出了調整。今年新提交的招股書募資金已由此前的14億元降到了5.8億元,募資金的用途方面也做出了刪減。
2016年丸美上會前披露的招股書中將募資金用途分為四部分,分別是化妝品生產建設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研發中心技術改造項目以及信息網絡技術改造項目。但今年報送的招股書就刪掉了研發中心技術項目改造項目,並縮減了營銷網絡建設項目的擬投入金。
值得註意的是,丸美在2016年11月的發審會上遇到的質量問題也在新報送的招股書中所有體現。在之前的發審會上,發審委要求其補充報告期因產品質量問題受到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檢查及處罰情況。
在其2018年的招股書中顯示,該公司存在產品成分與批件及標簽標識不符而被監管部門處罰的風險。其中也披露了,2016年生產的春紀美白防曬乳產品、丸美防曬精華隔離乳產品、丸美激白防曬精華隔離乳等 7 批次產品因檢出防曬劑成分與批件及標簽標識不一致被通告。
“不差錢”卻積極謀求上市的背後
只要是聽說過丸美的人都會對其“彈彈彈,彈走魚尾紋”的眼霜及日本護膚概念所有了解。
事實上,丸美的“日本情節”十分凸顯,從品牌的標識到產品系列,都和日本息息相關。先看Marubi的品牌標識,既不是拼音也不是英文,而是日語的“丸美“。另外,丸美主推的產品系列之一就是日本酒禦齡冰肌系列。
即便沒有純正的“日本血統”,丸美卻在2015年聘來了在日本化妝品巨頭資生堂工作長達34年的前任經理鐮田正誌來擔任首席運營官。此外,丸美更是在2013年便吸引來全球著名的LVMH集團旗下L Capital Asia(下簡稱“L基金”),與其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和戰略投資協議。目前,丸美創始人孫懷慶為第一大股東,而L基金則為丸美第二大股東。
在營業收入方面,2015年到 2017 年,丸美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1.91億元、12.1億元以及13.52億元,同期扣非後的凈利潤分別為2.68億元、2.21億元以及近3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丸美在被否之後也在不斷消減經銷收入,2015年至2017年經銷收入占當年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92.02%、87.99%和 86.54%,呈逐年下降的趨勢。
根據招股書,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丸美股份賬面上的貨幣資金高達11.03億元。而且最近三年,公司年末的賬面上的現金余額都在8.49億元以上。報告期的三年間,丸美更是大方的進行了5次利潤分配,其中4次都是直接派發現金,合計金額高達4.7億元。
“不差錢”的丸美其如此迫切上市的原因究竟是什麽呢?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國貨化妝品類公司在近兩年出現了“逆襲”,國產品牌在市場中的份額逐漸提升。丸美上市無疑是希望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
根據西南證券的最新的研報顯示,化妝品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6591億。本土企業能夠更好地了解國內消費者的需求和偏好,市場份額不斷上升,TOP20公司中本土企業市占率由2012年的3.9%增長至2017年的10.3%。國產品牌大多在二三線城市起步,低線城市消費潛力巨大,在低線城市有廣泛渠道的國產化妝品有望享受這一輪消費崛起紅利。
丸美上市也可能存在著來自另外一方面的壓力。早前,在L基金戰略入場丸美時雙方簽署了對賭協議,丸美急於上市有可能是由於對賭協議的壓力所致。
對賭協議中對新股發行限制、股份處置限制、優先購買權、跟隨出售權、凈利潤保證和補償、贖回權、一票否決權、L基金特殊權利的修改與恢複等條款進行約定。其中,在贖回權條款中約定,“如果發行人在 L Capital 成為發行人工商登記在冊股東之日起的60個月內未能完成合格上市,則 L Capital 有權要求孫懷慶、王曉蒲回購其持有的發行人全部股份。”
即便在今年報送的招股書中顯示,這項對賭協議已經解除,但若L基金要退出丸美,上市似乎是最合適也是最完美的辦法。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彩電業到了變革的拐點,8月16日晚TCL推出結合智能音箱的XESS浮窗全場景TV, TV的傳統電視屬性在弱化,智能家居屬性在增強。這順應了消費升級的趨勢,也為電視行業打新的成長空間。
顛覆傳統電視概念
今年上半年,國內彩電市場延續疲弱形勢。中怡康數據顯示,國內彩電銷售額同比下降5.9%。更大的挑戰在於,智能手機分流了用戶的時間,家里電視機黑屏關機的時間增多了。如何在傳統電視功能之外,尋找家中這塊大屏的新價值,成為彩電企業急需破解的難題。
TCL集團高級副總裁、TCL電子CEO王成向第一財經記者說,“如果與智能音箱結合,24小時隨時可以用語音喚醒,電視的黑屏變成名畫,你是否更願意親近它?”懷著尋找超越電視之外新功能的想法,TCL從去年年底開始著手這款新TV的研發。
王成希望,電視未來成為家庭用戶時間方案的提供商。TCL在8月16日晚發布的這款XESS浮窗全場景TV,強化家居、家裝的屬性,內置上千幅世界名畫,平常在家里就像一幅畫;與智能音箱搭配,呈現多種裝飾風格;而智能音箱借助電視大屏,可提高溝通效率,用戶更便捷地享受各種智能應用和服務,比如,可以直接語音點比薩外賣,微信在電視大屏掃碼支付即可。
此前,京東方曾推出智能畫框,內置多幅名畫,畫家還可在雲平臺上進行作品交易;三星也曾推出油畫電視,讓電視不看視頻時可以變為一幅畫。王成認為,與這些競品不同的是,XESS浮窗全場景TV是智能音箱與智能電視的結合,背後還有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技術與內容服務平臺支撐。
“它是隨時在線的大屏智能音箱”,王成說,可180度聲源定位、8米遠場語音喚醒;服務平臺最近新增的內容合作夥伴包括蜻蜓FM、愛卡汽車、候鳥旅行、元培學堂、視覺中國等。
智能家居的新空間
這塊智能大屏,將成為各種社會資源和服務通向家庭的窗口,並逐漸形成一個生態系統,未來會帶來新的商業模式,從而為地產社區帶來新的價值空間。正是基於此,8月16日,TCL電子與陽光100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陽光100置業集團董事長易小迪透露,XESS浮框全場景TV將進入陽光100在全國10000多間喜馬拉雅智能公寓。雙方還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發展智能家居、智能社區業務。
易小迪說,房地產行業高速開發的時期已經過去,現在進入滿足用戶新需求的時期,“我們有創新壓力”,所以需要與合作夥伴一起創新。
由於其與家裝、家居融為一體的特性,XESS浮窗電視將采用全新的渠道模式。王成透露,TCL計劃一年內在全國建立1000家浮窗電視的體驗店,這些店會與國美、蘇寧、五星等電器賣場合作,也會與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建材家裝渠道合作。此外,還跟京東、天貓、唯品會等電商合作。
今年TCL媒體(01070.HK)正式更名為“TCL電子控股有限公司”,成為TCL集團(000100.SZ)控股的消費電子產業公司,將整合TCL彩電、手機、家電等終端業務。王成向第一財經透露,TCL智能家居業務也放在TCL電子,XESS作為TCL高端子品牌,今後會適時布局白電產品線,以更好形成智能家居方案。
不僅TCL,樂視網(300104.SZ)控股子公司樂融致新,也把提供智能家居解決方案作為電視業務的轉型方向。今年,樂融致新成立全新品牌樂融,擬通過Letv超級電視、社區屏等多終端,搭建智能家居、智慧社區的運營平臺。樂視網第二大股東融創集團旗下的住宅項目,今後精裝修都會配置55英寸的Letv超級電視,作為智能家居的操控中心;融創去年收購萬達的文化旅遊資產,融創文旅城今後還將與超級電視大屏實現資源互動。
奧維雲網副總裁董敏認為,TV的傳統電視屬性在減弱,智能家居屬性在增強,所以銷售渠道也在發生變化,彩電廠將更多直接與房地產商、建材家居渠道進行合作。電視的產品形態、銷售渠道、商業模式都將發生變化。
此內容為第一財經原創。未經第一財經授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制或建立鏡像。第一財經將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如需獲得授權請聯系第一財經版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