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大陸名牌王子買全球最貴單位


2013-03-14  NM  
 

 

祖國同胞又揚威國際,上鰦四月號美國雜誌《名利場》(Vanity Fair),不過主角唔係范冰冰唔係章子怡,而係身家據胡潤估計接近七十億港紙鮋綦(音其)建虹。

《名利場》記者調查鰦擁有全球最貴分層單位鮋英國倫敦「海德公園一號」(One Hyde Park)超級豪宅,發現業主個個都非富則貴,除鰦有卡塔爾首相、烏克蘭首富、哈薩克女歌星、俄羅斯有錢佬等,仲有台灣已故「經營之神」王永慶個大仔王文洋,同埋綦建虹,佢用九千幾萬港紙買鰦個一千幾呎鮋單位。「海德公園一號」由歐洲豪宅發展商Nick和Christian Candy兄弟,及卡塔爾首相一同組合鮋財團發展,共有八十六個單位,全部窗戶用防彈玻璃,出入以瞳孔識別身份。大廈位於武士橋區,就鰠文華東方酒店旁,大廈亦由文華東方管理,更有專用地下通道方便住客來往隔籬酒店歎美食,唔怪之得呎價平均要成七萬蚊港紙。綦建虹係乜誰?佢今年四十六歲,鰠北京出世,買賣珠寶鐘錶起家,九十年代生意愈做愈大,大客包括謝瑞麟。金融風暴之後,謝瑞麟差鱓破產,好彩有綦建虹借錢俾佢吊住鹽水。○二年,綦建虹到名車賓利(Bentley)同埋勞斯萊斯(Rolls Royce)鰠北京鮋代理權,靠佢本身擁有鮋富豪人脈,當年就賣出三十架賓利。根據舊年年報,佢間公司鰠大陸賣鰦四百八十七部賓利、勞斯萊斯、林寶堅尼(Lamborghini)等豪華跑、房車,總值超過四十一億。綦建虹鰠○八年借鰦黃玉郎創辦鮋玉皇朝鮋殼鰠香港上市,改名做耀萊集團,之後埋珠寶鐘錶Parmigiani(限量腕錶賣超過七百萬一隻)、Richard Mille(一隻錶閒閒懐賣二百萬)、Boucheron等奢侈品鮋代理權。綦建虹更加涉足電影業,前年同林建岳等人投資《辛亥革命》。不過佢好鬼低調,幾乎從來都冇接受過訪問。而且雖然佢係香港上市公司鮋大股東,但係鰠香港,一個物業都冇獱手。

中南海「護髮」有功

人到中年,最頭痕鮋莫過於髮線後移。不過胡錦濤同埋溫家寶似乎從來都唔使擔心。記者比較過胡溫○三年飱飱上任,同埋十年之後準備退休鮋相片,發現胡溫無論髮型、髮色、髮線、頭髮鮋濃密程度等,幾乎變都冇變過!以胡溫一日要開咁多會、處理咁多文件、搞咁多權力鬥爭、打壓咁多維權人士,仲要管好屋企鱓財產,而白頭髮都唔多條,睇鈬中南海應該有個護髮部門,專門幫領導人理髮染髮(甚至織髮)!(時事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3629

黃秋生扮葉問大陸唔掂

2013-04-04  NM  
 

 

上個禮拜,《壹》仔喺中環撞到黃秋生同助手喺沾仔記食下午茶,坐咗半個鐘,黃秋生不停篤住部電話,忙到食碗麵都唔安樂。

新戲《葉問:終極一戰》香港復活節檔上畫,假期第一日(二十九日)收百一萬,兩日累積一八八萬,但大陸就好唔掂,(三月二十二日上畫)累積八日票房一千萬人仔都唔過。大聖劈卦嘅黃秋生扮詠春葉問老年,無宇宙最好打加洪金寶度招,又唔似得王家衞,水源不絕,可以拍到啱睇先收手。仲要因為葉問,甄子丹事業片酬人氣全線推高;亦令大導王家衞刷新個人香港票房紀錄。貨比貨,黃秋生再努力,守尾門,始終頭痕!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247

中國大陸2月從香港進口黃金環比激增89%

http://wallstreetcn.com/node/23726

2月,中國大陸從香港進口黃金激增89%,隨著黃金價格下跌,2月黃金進口數據由此前的下降趨勢中實現了扭轉。

據香港政府公佈的數據顯示,2月中國大陸買家夠沒9.7106萬千克(97噸)黃金(其中包括黃金廢料),1月該數據僅為5.1303萬千克。2月的進口數據也成為歷史記錄上第四高的水平。

去年同期(2012年2月)中國大陸從香港進口黃金3.9668萬千克。

此外,2月中國大陸向香港出口黃金3.6159萬千克,也較1月的3.1723萬千克有所上漲。而2012年2月該數字為8701千克。

去除大陸流向香港的黃金數量,2月大陸淨進口黃金量達到6.0947千克,1月該數據僅為1.9580萬千克。

2013年目前為止,黃金價格下跌5.3%,黃金SPDR信託大跌11%。

2012年,中國僅次於印度,是全球第二大黃金消費國。

彭博社引述廈門商業銀行副總經理宋和平(音)表示,「黃金價格的下跌吸引了中國投資者和珠寶買家。中國最近出台了抑制房地產市場過熱的政策,同時還限制了一些存款產品,這會促進貴金屬投資的需求,所以預計中國的黃金消費今年還將持續上漲。」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372

大陸流行「七上八下」 張汝京自豪不用退

2013-04-08  TCW
 
 

 

我們這個LED燈泡啊!五瓦亮度相當於四十瓦白熾燈,壽命還是它的二十倍,只賣一百二十元,台幣喔!」僅約國際大廠三成的犀利價格引來群眾「哇!」驚呼。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台上「叫賣」的人。三月二十五日,在上海創立中芯國際而被封為「中國半導體之父」的張汝京,回到母校台大演講。自從二○○九年中芯無預警更換管理團隊後,張汝京雖然解禁、獲准回到台灣,卻也難得在公開場合露面。

張汝京花了十年,讓中芯國際從無到有,後來被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入股,成為僅次台積電的第二大晶圓代工公司。篤信基督教的他對離開中芯,淡淡說,「我做了十年,交給政府,也很快樂,沒有關係。」

現在,張汝京投資昇瑞光電等數家LED公司,是人生中的第四次創業,他還說在中國職場是「七上八下」,六十七歲之前都有機會往上升,六十八歲強制退休就得退下,「我六十七歲還沒到,隨時都能『上』!」

有趣的是,半導體與LED同樣都由「矽」製成,離開了長年工作的半導體業,張汝京樂觀的說,LED更有趣,而且是光明的事業,可以越做越亮。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4487

台灣第一連鎖餐飲集團為何敢在大陸逆勢推高端餐飲品牌?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39330.html

I黑馬 整理

作者:

王品集團大陸事業群品牌執行總監趙廣豐

近期,中央厲行節儉政策出台以來,高端餐飲企業普遍都感受到了壓力,而王品集團卻在今年推出了兩個新的高端品牌——花隱懷石料理和LAMU慕新香榭鐵板燒。在一定程度上,這跟集團的戰略是密不可分的。到目前為止,王品集團在台灣擁有11個品牌,在大陸擁有4個品牌。如此多品牌的運作,是基於市場特性來佈局的。

台灣的11個品牌基本上是依靠一條縱軸線、一條橫軸線來發展的。

在縱軸線上,我們期望用不同的價位取得不同的消費客群,11個品牌中基本上分成了低價位、中低價位、中價位和中高價位4個價格帶,分別鎖定了四類消費人群;

在橫軸線上,我們期望在同一類價格帶消費人群裡,尋找不同品類的產品來滿足同一類消費人群的需求,為其提供多方面的選擇。在大陸市場,我們未來的戰略將鎖定35個城市,這35個城市我們準備複製成35個台灣市場。在具體戰略裡面,分為中高端、中低端兩個部分。

事實上,政府出台的厲行節儉的政策,對我們反而是有一定的幫助。原因有兩方面:其一,我們的客群主要鎖定在家庭客、聚餐客,還有部分商務宴請,是屬於中高端的客群,而不是最高端。而我們的菜品、服務、環境,是相當接近高端餐飲的性價比,政府厲行節儉的政策出台以後,商務客群就會往中高端的餐飲去尋找性價比接近商務宴請概念的餐廳,我們的餐廳反而會滿足這樣的需求,那我們的商務客人就會有更多的回流。其二,中高端的消費者要的是價值的體現,價位反而不是他們最在乎的因素。價值是指服務價值、菜色價值和整體氛圍的價值,消費者寧願付更高一點的價格,來取得更好的價值。那我們的餐廳就能夠通過特色性和專業性來滿足消費者對價值的追求。

兩個新品牌都是在王品已經成熟的市場來做首發和嘗試。這是因為在成熟的市場上,我們其實經營同一群王品的客人(300多元客單價位的客人),我們就很瞭解這一群客人的偏好。基於對消費者的觀察,花隱懷石料理的口味增加了消費者喜歡的熟食,價格上是可以接受的300元往上調一點,菜品的呈現也讓消費者感覺比五六百元價位的星級酒店更好,做到了高性價比。同樣,LAMU慕鐵板燒也是在同一群客人中,找到了需要升級的空缺市場。

同時,兩個品牌也特別注重環境、服務的打造。例如,LAMU慕鐵板燒最重要的寓意是為消費者打造一場廚藝的秀。像有道沙拉類似「火山爆發秀」,是先把洋蔥堆疊,通過點火,像火山爆發一樣,把洋蔥給做軟化烹調。在整個氛圍上,透著藍光的鐵板燒玻璃檯面,再加上主廚師傅背後有著同樣藍色燈光的LED牆,就會營造出強烈的舞台效果。主廚以及坐在檯面的消費者都成為這場秀的主角,讓消費者體驗在這裡吃飯就像觀賞一場秀的過程。

隨著收入的提高,個人高端消費市場值得關注。高端餐飲行業需要注重挖掘民間市場的需求,轉變經營觀念並培育新市場,在特色化和標準化上下更多功夫,仍然具有發展潛力。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5078

中國大陸觸摸屏行業發展趨勢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2729.html

國內觸摸屏行業發展概況

一個國家的股市變動反映了這個國家經濟當前的發展形勢如何。目前,觸摸屏是智能終端市場火爆以來最受業內關注的板塊之一,近段時間觸摸屏概念股持續強勢震盪上行,風華高科、得潤電子、華東科技、漢王科技、長電科技、宇順電子、三安光電等漲幅都很大。

縱觀多家主業與觸摸屏相關上市公司已披露的2012年半年度業績,幾乎都實現了大幅盈利。這促使了長信科技、萊寶高科、歐菲光、超聲電子、宇順電子等上市公司擴產或投資建設新廠房。

由於中國大陸市場容量很大,消費層面眾多,因此很多廠商都有自己的細分市場。目前,以電阻式觸摸屏產品為主的廠商如大陸富陽光電、華意電路、北泰顯示、凰澤光電、深越光電、沃森電子等,還在致力於在產業鏈中游的觸摸屏、觸控面板製造領域拓展,盡力保持自己的一份市場份額。而南玻、萊寶高科、天馬A等主流觸摸屏廠商進行了OGS觸摸屏的研發,確保自己在觸摸屏市場的領先地位。

目前,觸摸屏的應用類別主要有24種,眼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是主要的應用領域。隨著觸摸屏市場對尺寸需求的增大,大尺寸觸摸屏市場潛力無限,其中多點觸摸的電腦顯示器、電視等大尺寸終端市場開始顯現,大陸廠商相繼發展電容式觸摸屏技術。電容觸摸屏擁有高透光率、經久耐用及支持多點觸摸等特點,未來市場前景較好。

國內觸摸屏廠商跑馬圈地佈局本土市場

據市場研究機構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最新報告顯示,全球2011年平板電腦銷量達到6700萬台,預計至2015年間每年平均增長38.8%,到2015年底時將達到2.486億台。智能手機方面,2011年全球銷量達到約4.69億部,同比增長66.7%。預計到2015年時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將達到10.5億部,其中亞洲市場銷量將佔到39.5%。

前景看好的觸摸屏市場讓大陸廠商跑馬圈規劃新格局,要麼擴產產能,要麼兼併收購、要麼投資新建廠房,引進新的生產線,不遺餘力地搶佔市場份額。

近期連續6個漲停板的上市公司宇順電子,手裡有充足的資金流,又中標中興23億觸摸屏訂單,開始大量擴充產能,在長沙、深圳、赤壁等地工廠已相繼建成,下半年將陸續投產。

長信科技預計三季度淨利潤為4600萬~5500萬,與二季度相比主營業績穩步提升,但營業外收入(政府補貼)有所減少。長信科技5代線、3代線、2.5代線、ITO導電玻璃、減薄等業務,近期發力,各項業務全線出擊。

歐菲光總投資10億元的南昌電容屏項目也有望今年投產,觸摸屏業務將成為公司業績增長基礎,目前公司持有中興、華為、三星等大廠訂單,後勁發展很大。

安潔科技擬收購崑山光麗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及崑山信光泰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各75%的股權。擴張在鍍膜元器件、光學鍍膜器件等方面的規模,加上安潔科技此前就有玻璃蓋板及觸摸屏的相關技術儲備,通過此次收購將能縮短產品量產上市時間,為佔得市場先機打下牢固的基礎。

信利光電OGS產線於2012年10月12日全面啟動,OGS產線小片製程當前月產能為100萬片,最大量產尺寸為7英吋,主要集中供應智能手機及小尺寸平板計算機產品;目前大片製程月產能為50萬片,最大量產尺寸為10英吋,主要集中供應平板計算機產品,12月份將追加到月產能150萬片。後續產能規劃將重點發展小片製程OGS產品,2012年底啟動第二期投資項目,規劃量產時間為2013年第三季度,屆時月產能將達350萬片(以4.3英吋計算),總體產能將達600萬片;2013年營收目標為1.44億美金,預計同年下半年可收回產線投資額1億美金。

萊寶高科也正快速突破。公開資料顯示,去年12月公司發佈公告,擬以9533萬元投資建設觸摸屏模組項目,設計產能為月產200萬片3.5英吋模組,預計達產年銷售收入為9.8億元,年淨利潤8867萬元。公司今年4月又發佈公告,擬以6533萬元投入模組產能擴充項目,再增月產100萬片模組。

不僅僅是宇順電子、歐菲光、安潔科技、信利光電、萊寶高科,還有其他觸摸屏廠商躍躍欲試,準備大展拳腳,力求在大熱的觸摸屏市場分到一杯羹。

台灣觸摸屏廠商的大量訂單轉移到大陸

2012年我國智能手機迎來普及浪潮,預計全年國內市場總銷量將躍升至1.64億部,在2011年的基礎上繼續翻番。中低端智能手機將佔到今年我國整體智能手機增量的84%。

另外,蘋果等高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超級本等熱銷,智能移動終端逐漸開始向中低端市場擴散。國內主要廠商如華為中興等巨頭紛紛加碼搶佔中低端智能手機這個容量巨大的市場。與此相呼應,智能終端所需的觸摸屏,其採購方向也全面從台灣等地區轉移至大陸地區,相關觸摸屏企業因此訂單大增,產品供不應求的局面持續至今年年中。

掌握成熟技術的中興、華為等廠商在智能手機方面爆發,通過主打中低端產品,並依託移動、聯通等運營商渠道而逐漸取得突破。緊隨其後,聯想、長虹、康佳等國產品牌也在摸索中逐漸復甦;OPPO、金立等注重多媒體功能的新銳國產手機品牌,也開始逐步轉向智能手機。

去年,華為終端全球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0%,智能手機發貨量超過2000萬台,今年計劃翻番;中興通訊發佈的2012年出貨目標顯示,計劃2012年旗下智能手機銷量達到2400萬部的規模。

隨著國內中低端智能機的放量增長,非蘋果係手機將拉動觸摸屏需求放量增長,目前觸摸屏供應緊缺。此前,由於智能手機剛剛崛起,手機觸摸屏採購主要集中在中國台灣等地區。自2011年第四季度以來,隨著觸摸屏行業的成熟,訂單全面轉向中國大陸,大批觸摸屏相關公司訂單量爆增。

由於中國大陸市場既是消費電子終端產品製造基地,又是消費電子終端產品的巨大市場,國內觸摸屏廠商有著快速反應和貼身服務的優勢,所以訂單從台灣轉移大陸是大勢所趨。

目前,毆菲光、宇順電子、萊寶高科、超聲電子、長信科技等觸摸屏廠商產能較滿,手握中興、華為、三星、LG等巨頭廠商大單。

0 (1)

原有觸摸屏產業鏈業態出現新變化

隨著大陸電信運營商3G/4G基礎設施健全和完善,智能手機將在這兩年迎來井噴式增長,觸摸屏作為智能手機的標配部件之一,也將引來出貨量的井噴。觸摸屏行業隨著需求的大幅增長,也出現了些許變化,業態正在向單片式電容觸摸屏發展,即OGS結構,可實現更薄更輕量化的要求。目前市場上具備OGS技術先發優勢的企業包括南玻、長信科技、超聲電子、萊寶高科等。

另外一個重要業態則是向模組一體化發展,觸摸屏產業有上游包括玻璃基板、PET薄膜、ITO靶材、光學膠等,中游包括ITO玻璃、ITO薄膜和IC等組件,下游為觸摸屏模組。以往單獨提供sensor(包括ITO玻璃和ITO薄膜)或其他組件的企業正紛紛往一體化拓展,以便生產觸摸屏模組整體提供給下游廠商。

在OGS觸摸屏量產方面,南玻下屬公司南玻偉光導電膜有限公司憑藉自身專業先進的技術經驗研發OGS觸摸屏,目前有少量出貨,未來不排除大規模出貨的可能。長信科技、超聲電子、萊寶高科等觸摸屏廠商也在加緊備戰OGS觸摸屏市場。

在模組產能上,超聲電子從去年開始向客戶大規模提供觸控模組,包括中興、聯想、海信、蘋果、步步高等企業,公司在今年初獲得中興通訊超過千萬套訂單,產能已超過月產100萬套模組,近期還將有望通過外購sensor等方式實現產能翻倍。

萊寶高科今年經歷經營模式轉變的陣痛期:在產業鏈一體化的轉型過程中,原有sensor訂單大幅下滑,開工率低,因此導致該業務毛利率大幅下滑;今年公司的增長要靠模組開出拉升sensor開工率實現業績反轉。200萬套/月水膠貼合模組、100萬套/月OGS試驗線預計年底建成投產。按照模組開出的進度,預計對sensor開工率的拉動可能會在三季度末至四季度較為明顯。

萊寶高科在OGS方面的技術積累較好,今年少量出貨,未來市場將超預期:已向包括intel、東芝、中興、華為、聯想、酷派、TCl等在內的多家客戶送樣,認證情況良好;已為intel的多家合作夥伴–PC廠商製作11.6英吋、13.1英吋、14.1英吋多款超級本觸摸屏,若今年真正出貨,公司將提前受益於ultrabook,並在此產業鏈上較本土競爭對手佔得先機。

當前大熱的蘋果智能手機iPhone5採用內嵌式觸控面板(in-cell)而非過去的雙片玻璃式面板,不僅讓機身厚度減少18%,重量也減輕20%。據全WitsView數據顯示,在新一代產品更輕、更薄設計需求驅使下,雙片玻璃式獨大的局面將開始瓦解,其佔據智能手機比重將從2012年的15.4%下滑到2013年的6.4%;佔據平板電腦比重也將在一年之內下滑三成之多,預計2013年約有41%的產品採用。

在觸摸屏零組件透明導電膜方面,變革較為明顯。從行業角度講,ITO導電膜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仍將佔據主導地位,但是目前以ZnO基薄膜、導電高分子、碳納米管等為代表的新材料取代ITO 的發展已經開始,預計未來三年會佔有一席之地。國內ITO 導電膜生產廠商萬順股份和歐菲光的定位還是中低端消費電子產品;在新型透明導電膜上佔有研發優勢的微納光學龍頭蘇大維格目前產品處於中試階段。

大陸觸摸屏市場的無序競爭下危機潛伏

隨著多媒體信息查詢的與日俱增,觸摸屏的應用越來越普遍。觸摸屏作為一種最新的電腦輸入設備,使用簡單、方便、自然,而且具有堅固耐用、反應速度快、節省空間、易於交流等許多優點,適用於中國多媒體信息查詢的國情。

不過,即便是這個朝陽產業,也面臨著夕陽化的危險。國內大量企業蜂擁上馬觸摸屏生產線,使得觸摸屏產能短期內過剩,而且是中低端觸摸屏產能過剩。換言之,蘋果產品的出貨再多,對它們只能是壞消息,而不是好消息。觸摸屏正在走向液晶面板的覆轍,而這,儼然已經成為中國產業的一個通病——一哄而上再一哄而下。

大量的資源進入同一市場,產品將嚴重同化、產品過剩、價格下跌、利潤減少等弊端就會顯現出來,無序競爭下,這一行業將潛伏很多危機。

憑心而論,觸摸屏產業的未來空間不可限量,但是它畢竟不是一個終端產品。它的發展還要取決於手機、電腦、家電等終端產品智能化的發展和銷量。比如,宇順電子的「漲停」需要中興通訊「下單」。但是,對「中興通訊們」而言,與蘋果同一個跑道,並不等於就是勝利,這一點,聯想公司早有感觸——除了PC之外,在手機和平板電腦上,聯想很難再依靠政府採購來維持。

國內主要觸控上市公司為信利國際、超聲電子、宇順電子、萊寶高科、歐菲光、華映科技等,多以G/G式電容屏為主。相比而言G/G的靈敏度更好,而G/F/F出貨快、成本低。隨著主要廠商產量快速釋放,這一市場的競爭也將加劇,價格下滑不可避免。

成為蘋果重要供應鏈中的大陸廠商如安潔科技、環旭電子、瑞聲科技、崑山長運、天津力神、藍思科技、蘇州面板電子、立訊精密、金利科技、德賽電池以及來自山東的歌爾聲學等,它們主要為蘋果的iPhone提供觸摸屏組件、電池、耳機以及組裝等項目,但並不會因此而進入了保險箱,隨時都有被蘋果從供應產業鏈剔除的風險。

所以,如何引導觸摸屏產業的有序健康地發展,成為業界人士開始關注的重要課題之一。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8673

【每日一黑馬】bShare:日覆蓋16億PV 三個台灣人如何玩轉大陸互聯網

http://www.iheima.com/archives/43254.html

來源:i黑馬 作者:韋龑

【導讀】創立四年,員工達到40多人,分享按鈕涵蓋23萬家網站,日均覆蓋PV高達16億……這是王浩威等三個台灣人在大陸所創立的社會化分享bShare所取得的驚豔的成績。然而如何盈利?又如何面對巨頭們的夾擊?請看今日黑馬bShare

社會化分享的力量:日覆蓋PV16億

bShare的三位創始人都來自於台灣,卻在上海創業四年。2009年,看中web2.0時代社會化分享的力量,王浩威決定創業,他說:「2009年,中國的社交媒體突然崛起,開心網、人人網一瞬間攻佔了學生及白領的電腦,那時社交媒體是互聯網上最重要的風向球,對人不談社交媒體,你就out了」。

而在王浩威看來,社會化分享將會創造一個巨大的商機。於是他找到了兩位在商學院認識的同學創辦了bShare,推出社交分享按鈕的組件,它是一款web2.0的社會化分享按鈕工具,用戶瀏覽網站內容的同時可以把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通過人人網、QQ空間和新浪微博等一系列社會化關係網絡分享並推薦給自己的好友。bShare也是在這股風潮中崛起,憑著對社交媒體產業的關注,bShare經過四年的運營,目前已經獲得了投資,團隊擴張到40多人。

1

「其實就是複製國外的Addthis跟Sharethis,進行微創新,我們希望在數據方面做的更深,例如挖掘社交意見領袖、傳播效果分析等等。」王浩威介紹。 bShare基礎的產品是免費的,而且安裝簡單,網站只需要在頁面中添加一段簡單的代碼即可。經過四年的運營,目前bShare分享按鈕涵蓋23萬家網站,日均覆蓋PV高達16億。

除了大家知悉的基本分享功能,bshare也提供用戶分享行為數據的數據統計(類似於CSDN),採用Bshare網站可以知道多少人通過分享被吸引到你的網站,社交網絡能夠為你創造多少價值。回流量統計是bShare的一項創新,透過後台系統,採用bShare的網站可以看到每一篇帖子每天從各平台實際帶回來的點擊流量。目前,從bShare全網絡的表現上看來,平均每個分享可以帶來12倍的回流量。換句話說,每一次的分享,可以從社交網站上換來12個新的訪問,採用bShare不啻為是一個快速衝刺網站流量的方式。

2

巨頭進擊

在中國TMT領域,總是有著「巨頭抄襲」的陰影籠罩著創業者們。一個優秀的創業公司,估計早期被問的最多的問題之一就是「如果BAT這樣的巨頭也做了你們的業務怎麼辦?」社會化分享起家的bShare就曾遭遇了百度這樣巨頭的抄襲競爭。2009年,bShare一推出就受到許多小型網站歡迎,但好光影卻只維持了兩年,2011年10月,百度宣佈推出了自己的社會化分享服務,立即造成草根站群的爭相追捧。而這種局面也造成了社會化分享按鈕的大洗牌,原有的兩大社會化分享服務提供商,Jiathis及bShare都受到了衝擊。

「百度宣佈推出分享服務時,我們著實驚嚇了,在互聯網的第一課,大家都會問你,如果BAT做怎麼辦。我們沒想到百度會想要吃這塊站長插件市場,這是一個免費插件,商業模式不清晰,我認為與巨頭的合作空間大於競爭的可能。但是事實擺在眼前,百度進來了,而且還是相當認真的在做這件事,至少前幾次我們參加百度聯盟的會,都聽到百度的朋友在宣講這個插件。」談及往事,王浩威仍心有餘悸。

不過bShare還是存活下來了,他們逃過百度的進擊有一個偶然因素:他們當時在業內還不是第一,面對的競爭壓力較小,正所謂槍打出頭鳥。

「在2011年以前,網站使用分享按鈕的選擇就是這2家,一般業界會說Jiathis市佔率大一些,知名度高一點。百度分享從一開始就緊咬著Jiathis,而bShare一直屬於默默耕耘的,沒有大聲量的市場公關,也沒有大型資源及靠山,也從來不大聲宣揚自己有哪些客戶,這樣反而讓bShare逃掉了巨頭的進擊,沒有被強勢的競爭壓迫。」

當然還有一個因素至關重要:bShare積極延伸業務,發展能盈利的現金流業務,而這也是他們存活下來的主要原因。

避開巨頭

為了躲避百度強勢的競爭壓力,bShare訂定了一系列策略:避開百度強大的長尾市場號召力,追求合作客戶質量,開發新戰場。「面對殘酷的競爭,我們會不停思考分享按鈕有什麼前景,數據的商業模式究竟在哪裡?」

「現在連巨頭都要搶你的飯碗,那表示這碗飯一定是有意義的。」在那段歲月裡,王浩威喜歡用這樣的話來激勵大家。然而意義到底在哪兒?光靠分享是不能為公司帶來盈利的,隨著百度的競爭,bShare開始在資金上吃緊,這讓他們決心做出一個能為公司創造盈利的現金流業務。最後他們的定位是「數據挖掘下的個性化推薦引擎」。

「我一直記得看過一部電影叫做《少數派報告》,湯姆·克魯斯飾演的角色闖過其中一個GAP商場,GAP不斷提醒湯姆上次買的褲子是否合身?還有科幻小說三體中,香煙盒視屏不斷地出現個性化的廣告。給每個人看到他應該關注的商品及文章,縮短搜索及閱讀路徑,這就是未來,都是新公司的機會。」

從百度推出分享按鈕插件的開始,bShare默默轉身著手設計通過收集社會化分享數據的大數據系統,目的就是推出個性化內容推薦引擎。「這件事內部一直想做,但那時因為忙於分享按鈕的優化,反而進度上有一搭沒一搭,這次因為百度的事件,反而加速了我們拉出新產品的決心,也加快了我們的腳步,競爭促使我們創新轉型。」王浩威回顧道。

經過300天的研發,個性化內容推薦插件「樂知」上線。一個網站可以使用在任何版位,提供「猜你喜歡」、「相關文章推薦」的功能覆蓋。推出的首月就獲得許多大媒體,例如中國日報、光明網、Yoka、瑞麗、Pchome、蜂鳥網等的採用。

不過個性化推薦引擎並不是bShare的概念,無覓及友薦都是業界本來就有的產品,樂知反而是後進者,但bShare過去做分享按鈕的經驗幫助了這一次樂知的產品設計。媒體使用 bShare分享按鈕的目的是為了準確的數據分析及流量,bShare分享提供了全套完整的分享回流統計,還有意見領袖分析,幫助網站找到重要的社交意見領袖,為的就是能夠增加社交媒體流量。個性化推薦閱讀也是一樣,網站要的是增加點擊及完整的數據分析,這才是樂知產品設計的核心。

個性化推薦有許多的技術關鍵,包含語義分析、分詞技術、新詞發現、機器學習、協同過濾、群眾心理學等等,要做出推薦準確率很高的產品現階段是不太實際的。在推薦引擎中,能夠增加1%的用戶認可都是莫大的進步,可能要花上一整個技術團隊一個月的算法優化。bShare一向是一個客戶需求為導向的團隊,在個性化推薦引擎的開發上,bShare更重視的是如何有效提升讀者的閱讀點擊比率。

王浩威說:「網站使用個性化推薦說穿了就是為了增加站內點擊,如何提升點擊才是這個產品的關鍵。」bShare抓住的秘訣就是圖片優化處理及彈性化樣式。樂知在圖片抓取及處理上下了很多功夫,而且圖文推薦模式也比一般文字鏈推薦點擊比率至少提升2~3個百分點,使用圖文推薦可以很明顯的達到提升站內流量的效果。

如何賺取現金?

王浩威介紹,bShare目前看重的是精準廣告投放,樂知從開發的第一天開始就設計了廣告置入的功能,透過廣告收入與網站分成。

「樂知是一款挖掘讀者興趣圖譜的引擎,本身就是為了要找出讀者的興趣而投放他可能感興趣的廣告。現在樂知已經有超過每天一億左右的展示量,每天為網站帶來高達300萬次的站內點擊,並持續成長中,這些未來都可以開放出版位投放廣告,目前也已經與多家廣告公司展開合作,進行測試。我們還是要比較小心翼翼的處理廣告的投放,必須在用戶體驗及收入上取得平衡。」

「從分享按鈕到猜你喜歡,我們這個團隊一路走來已經四年了,很辛苦也很有意思,中間有很多風風雨雨。但是不管怎麼樣,我們很榮幸能跟巨頭競爭,希望我們能堅持住。」王最後意味深長的說道。

i黑馬點評:

廣告聯盟由亞馬遜首創,經過十幾年的發展,這種廣告分成的模式已經逐漸沒落,已經不能夠為網站主們帶來多少收入(百度聯盟平均每個站點年收入只有800元),而bShare其實只是舊瓶裝新酒的廣告聯盟模式。而這也導致bShare在營收上還面臨著很大的壓力,它的本質與百度廣告聯盟相同,只是引入了個性化推薦而已。

bShare的樂知個性化推薦數據來自於bShare分享,而這種數據難以和百度、騰訊、360等平台級公司收集的數據不可同日而語,能否達到最好的個性化推薦仍然有待觀察。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59602

我看大陸影子銀行風險 名人堂

http://investhof.blogspot.hk/2013/06/blog-post_30.html

我看大陸影子銀行風險

坊間分析大陸的影子銀行風險時焦點多放在政府銀行、SHIBOR,我個人認爲,是捉錯用神。關鍵在水源。

整個信貸系統最缺水是地方政府和小型內房。爲什麼?陶冬先生的分析他們投入的項目是長期建設但由於政府的干預無法從正常的貸款渠道融資才會慢慢衍生出高息、不受監管的影子銀行體系(理財產品、信託產品)。他們是利率的price-taker除非把項目爛尾不然還得借用新債冚舊債。

至於整個信貸系統的水源不離兩個:國內坐擁現金但投資無從的存戶以及貪圖人民幣升值和高息的境外人士(就像我身邊的師奶朋友及報紙早排大幅報道的虛假貿易)。當然央行可以減存款準備率在水源量不增加時商業銀行也可增加放貸。

機理明白了要估計影子銀行風險時焦點就可以放在以下的關鍵點上:

  1. 社會融資總量。萬一社會融資總量急速下降代表流到水緊處的資金斷裂最爲危險。反之水流不斷有新錢續命爆炸便能延後。
  2. 理財產品息率。如果理財產品息率急升地方政府和小型內房每當roll-over新債時利息成本水漲船高爆煲機會只會高幾分。也代表了本地存戶的風險取態。
  3. 人民幣匯率。如果離岸人民幣匯價不升反跌外資流入放慢只能更靠塘水救塘魚。
  4. SHIBOR。分析SHIBOR如果用最恐慌的一殺那爲基準世界自然無限美好。但現水平是4月初息率的一倍季結後仍無法返回隔夜3%以下的水平應視爲異常。換句話說銀行間互相借貸利息也無法回到正常水平難道社會上做實業也好投機也好借貸成本能不居高不下嗎?
  5. 人民債券價格。可留意美國一隻叫DSUMETF


更壞的情形:

  1. 理財產品、債劵大規模違約存戶拒絕提供資金予影子銀行並要求取回已投入的資金。
  2. 銀行擠提(如08年的東亞擠提)。


借短錢(理財產品3-6個月到期)做長期基建(不動產建設)是歷史上不少金融危機的起因。如果讀過金融史類似情形就算政府、央行全力配合(減息、放寬銀根)也不一定能有08年的美國便是例子)我個人認爲出現大規模金融危機的機會比現時散戶估計的機率高很多。

每幾年一次集體撞邪忽然全民無視風險其實是常態。有空不妨重讀貝爾斯登(082月)9月雷曼、AIG出事時的財經版可能比讀個PH.D更有用。

我想這一輩子,有兩件事情,應該至死不忘:一是08年9月,陸東跟數千個散戶說,匯豐兩年必見百五元,全場雷動的歡呼。第二是某基金經理,08年中秋節重倉博反彈,結果雷曼爆炸,那雙惘然、悲涼的眼睛,彷如戰場中踏中地雷的士兵,望着一片血肉模糊的斷脚...



 

“Most people don't believe something canhappen until it already has. That's not stupidity or weakness, that's justhuman nature.”

― Max Brooks, World War Z: An Oral History of the Zombie War


圖:國內公司的短期借貸成本(票據貼現)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1064

轉帖:大陸房地產發展趨勢與政策展望 西峰

http://xueqiu.com/1025819408/24316138
(一)前言      

大陸於2011年推出了號稱「史上最嚴厲」的一系列房地產調控政策,年來房地產市場呈現平穩趨勢。但自從去年秋季以來,由於民眾預期經濟與房地產業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導致房地產活動升溫,房市價量出現「年末翹尾」行情,各界都在關注以往房價上漲→調控→政策效應減弱→出現報復性上漲的歷史是否又會重演。

就大陸而言,房地產業一直是攸關經濟增長的重要行業。目前保持經濟復甦,穩定經濟增長是第一要務,很多人認為新一屆領導班子今年為了穩定經濟增長,房市調控政策或將鬆動,對房地產可能採取事後調控而非預先調控。就國際而言,美國近期連續的量化寬鬆政策發揮了作用,經濟呈現溫和復甦趨勢,房地產市場也觸底回升,房地產價量和營建活動等主要指標均持續改善,給大陸帶來積極性示範效果。

新年伊始,房地產調控即進入高度敏感期。最近大陸一方面多次強調不會放鬆今年的房地產調控,一方面表示要加強住房保障工作,試圖為市場預期定下基調。但這些政策宣示能否影響市場心理預期,扭轉恐慌性購房現象,任務十分複雜艱巨。

(二)調控成效回顧與預測

2012年的大陸房價開低走高。12月,全大陸100個城市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9,715元/平方米,環比上漲0.23%,為自2012年6月後成交量連續第7個月環比上漲。其中北京、上海的月交易量最高值都出現在12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量更是突破百萬平方米大關,創下年內新高。2013年第一週房市熱度持續,在40個城市中同比上漲城市佔九成以上;主要的54個城市新建住宅簽約達8,438套,比2012年同期上漲16.8%;特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四個一線城市有2,127套簽約數,同比上漲57.7%。土地市場也是先冷後熱,上半年土地拍賣量跌至谷底,成交量較2011年同期下降三成以上,但自第四季度起,伴隨新屋銷售的逐漸回暖,土地成交量步步回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都有所謂的「地王」出現。

房地產暖冬的原因有以下幾個:1、開發商與民眾對調控政策逐漸適應,調控政策的抑制需求效應減弱,而且很多地方先後放鬆了限購政策,顯示調控效果尚不鞏固。2、受到打工者年終返鄉置房潮及民眾年底集中消費習慣的影響。3、從需求面看,住房剛性和改善性需求上揚,使商品房銷售面積轉降為升;從供給面看,房屋新開工面積繼續縮減。4、房產開發商的營銷策略奏效,加劇民眾對房價恐慌性反彈心理預期。5、預期城鎮化進程加速,民眾購房積極性提高。

今年開始,多個地方的房市成交量呈現「開門紅」,接下來會如何成了當前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目前市場有暴漲、暴跌與平穩發展三種預測。

持暴漲論者認為,2013年大陸房市利多將多於利空。政策面,城鎮化與工業化發展將促進房地產行業更加蓬勃。經濟面,經濟復甦持續改善、民眾投資渠道少、人口老齡化趨勢都將支撐房價與地價。貨幣供給面,美國相繼推出QE3、QE4,世界貨幣持續寬鬆,國際氾濫的資金流入大陸,大陸為維持匯率穩定,穩定出口,將不可能長期實行相對保守穩定的貨幣政策,今年應該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貨幣寬鬆力度,不可避免地會推動房價上漲。此外,2012年新屋庫存持續減少,土地供應與住房開工量均呈負增長,因此房價在今年3月以後勢必再漲。

持暴跌論者認為,整體而言大陸經濟已經陷入衰退,資金大部分流入房地產,經濟衰退將拖累房地產市場。加上全球展開金融戰爭,將嚴重衝擊大陸的貨幣體系,一旦貨幣崩潰,房價勢必崩盤。目前房地產市場並不具備量價齊升大幅反彈的條件,近期的回暖並非真正反彈,而是泡沫破裂前的反覆震盪,也是金融寡頭包括外資與權貴資本出逃前製造出來的暴漲氛圍。曾經是房價上漲最快城市之一的溫州,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房價一直領跌,目前溫州房價每平方米暴跌2萬元,同比跌幅達18.03%,是房價下跌最鮮活的例子。

持平穩發展者認為,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期還沒有結束,但遏制投機、投資性需求的調控政策勢將持續,加上住房供給充裕,商品房庫存壓力仍待消化,以及保障房供應量增加,因此2012年底出現的房市翹尾行情只是階段性、波段性的,不會持續。2013年的房價將不可能大漲大跌,房地產市場總體將保持穩定。

 (三)房地產政策趨勢

大陸新領導班子強調深化改革,但在房地產問題上,去年11月的中共「十八大」報告只提及建立市場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結合的住房制度,而未提房地產調控。其後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只是表態維持調控政策的穩定性。「住房與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也只強調今年要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住房需求,支持合理自住和改善性需求,以引導和穩定社會預期。不過這些都無新意,沒有給市場一個清楚明確的政策預期。

由於新領導班子的房地產政策尚未明朗,因此房地產政策仍以控制投資投機性需求與加大保障房建設度為主。除大陸「住建部」的宣示外,相關單位如大陸「國家發改委」表示今年要完善居民購買首套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貸款優惠政策;大陸「國土部」制定土地管理的新規定與制訂「農村集體土地徵收補償條例」;北京市則力求將限購在內的短期制度長期化,並醞釀製定一系列調控儲備政策,希望未來一年的房價漲幅能夠控制在10%以內。

大陸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已經推出很多,「限購」是目前較有效的房地產調控手段,但因是行政措施而被批評為扭曲了市場機制。另外,徵收房產稅被認為是抑制房價上漲的有效辦法,雖然徵收房產稅已不存在技術障礙,但從上海、重慶兩地試點的經驗來看,對房市調控的作用不大,實施全國範圍的房產稅仍存在很大爭議,目前仍在研究擴大房產稅試點範圍的方案之中。

在「限購」與徵收房產稅之外,大陸目前正在思考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問題。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不久前完成了「德國房價漲幅長期保持較低水平的經驗及啟示」報告,稱許德國用法律形式強化以居住為導向的住房制度設計,有效地遏制住了投資投機性需求和開發商獲取暴利的行為;長期穩定的房貸政策,為穩定購房者預期和房價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多元化的住房體系,滿足了不同收入階層的住房需求。大陸似是有意借鑑德國經驗,處理房地產問題更加注重市場手段和法制手段,穩定市場預期,這是一個新的思路。

 (四)結語

從過去十年大陸經濟發展歷程看,經濟增長很大程度是依靠房地產市場快速發展拉動的。但房地產的快速發展導致產業空心化,地方政府視土地為生財工具,房地產市場成為少數人暴富的工具,引發了嚴重財富分配不公、民眾創造財富的價值觀念扭曲等一系列社會問題。現在新領導班子強調重視民生、社會共同富裕及經濟增長質量,住房是絕大多數民眾的第一民生,如果房市新政不能跳出調控政策的舊思維,不在政策上進行重大調整,則不僅無法實現「沒有水分」的增長,大多數民眾終將望屋興嘆,重視民生將只是空話,亦將自絕於廣大人民。

然而,固定投資迄今仍是拉動大陸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房地產投資超過固定投資的四分之一,這一趨勢中短期內難以改變。如果因調控而導致房地產發展速度放緩,就可能再出現鋼鐵、水泥、煤炭、石油化工、家電等行業產能過剩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對整體經濟與金融造成衝擊。

如何在保增長與避免引發房地產泡沫破裂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政策考慮重點。既須高度警惕房地產調控政策再次陷入「空調」,房價進一步飆升,泡沫破滅;也須顧慮到調控對實體經濟活動的衝擊與影響。從目前經濟與房地產市場的運行態勢看,今年房地產調控的任務將更加複雜艱巨,政策措施勢必要作相應的調整。目前大陸有意轉變過去「重行政手段、輕市場手段」的做法,強化市場化改革,改革地方政府壟斷土地市場,進一步完善房地產市場調控體系,後續作法與發展頗值觀察借鑑。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104

我的老闆會變大陸人?

2013-07-01  TCW
 
 

 

六月二十一日,談了兩年多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簡稱兩岸服貿協議)終於拍板定案。協議簽訂後的兩個小時,經濟部立即召開記者會說明。會中,經濟部長張家祝提問:「我們要不要走出去?還是維持現狀就好?」

話講完沒多久,民進黨跳出來猛批,「簽了兩岸服貿協議,台灣的食衣住行育樂、生老病死等各項產業,未來恐遭中國全面攻占。」黨團總召柯建銘揚言,若總統馬英九對此危機不做出積極回應,民進黨團不排除要求重啟談判。台聯立院黨團總召許忠信更點名,兩岸服貿協議將衝擊到我國文創產業、美容美髮業與旅行業等。國策顧問、大塊文化董事長郝明義更親自寫信給馬英九,直接表態反對簽署協議。

從簽約的那一刻起,在各方爭論下,兩岸服貿協議儼然成了割地賠款的條約,該如何解讀這項影響深遠的協議?

我們先從生活四周最可能出現的改變開始談起。

如果有一天你早上起床,突然出現個萬能的外星人,免費幫你做美容美髮,免費印了書籍雜誌、免費送到你手上,還讓你看免費的電影,提供你免費的醫療服務。你覺得這是好事或壞事?

本來你要花錢做的這些事情,現在既然外星人免費提供給你這些服務,你原本要花的錢就省下了,你可以把這些錢花在別的地方,或許是買台單車、唱個KTV、吃頓大餐。你不但有了美容美髮等這些服務,你還有了單車、KTV和大餐,你過得比以前更好了。

包糖衣的毒藥?衝擊會有,但競爭讓產業長出新肉

但是,有一群憂國憂民之士跳出來告訴你:不可以啊!那些本來做美容美髮要向你收錢的人,那些你去買書要你付費的人,那些要你付帳才能看電影、做醫療服務的人,他們被外星人的這些免費服務給「排擠」了,他們沒了就業機會,所以,你不能接受這些免費的服務。

甚至,還會有些人要求政府,把這個外星人提供的服務全部都趕出去,這樣台灣人才會花錢購買這些服務,在這些產業就業的人,才能有工作機會,這樣才不會使台灣人失業,台灣經濟才會更好。

所以,他們告訴你:外星人提供的這些免費服務,是「包著糖衣的毒藥」,對台灣經濟有害。因為他們不在乎那看不見的,他們只在乎那看得見的、被外星人「排擠」的就業機會。卻沒有看到因為外星人的服務被趕走了,台灣人就少了一些錢花在其他產業,其他產業的就業機會減少了。

這就是屢次討論自由貿易協定,要開放國外產品服務進口時,輿論最常聽到的論調。日前剛簽署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這些論調也同樣出現。

損失和機會原本是一牆之隔,翻過了牆,就是另一個視野,在這次的討論中卻比較少對機會的想像。

當然,外國的產品服務不是免費提供的,通常它們賣的比國內還便宜一些(也許品質要差一些)。也就是說,這些外國的產品服務進來後,可以讓台灣人少花一點錢。這和外星人免費提供服務,讓台灣人少花更多錢,本質是一樣的。

然而,當外國產品服務進來台灣時,總會有一種聲音說:和外國產品服務處於競爭地位的本土產業,會因此受到打擊,因此不能讓外國產品服務進來,否則會有台灣人失業、台灣會變得更糟。

兩岸服貿協議簽訂,類似的聲浪如排山倒海般的襲來,印刷業、美容美髮業、洗衣業等,紛紛跳出來反對。「可能衝擊到全台三十萬的勞動力,」台北市女子美容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許景然說。「對方如果來十家,我們可能會倒五家,」民進黨立委陳其邁,以驚悚的形容詞來評估陸資來台設立美髮院,對產業可能帶來的衝擊。

「今年已有不少中小型廠賣掉、收掉,再開放陸資,是要逼我們加速趕底?」文聯印刷廠總經理李文中指出。台灣的印刷業分工細,從製版、印刷、上光、裝訂到封膜,全省相關工廠一千多家,六成集中在北部,都會因為兩岸服貿協議簽訂遭受衝擊。

衝擊,從負面解讀是有人被割了一塊肉,但是從正面解讀,卻是秩序的重整,也可能會新生一塊肉出來。

想像一種景象,倘若消費者到陸資設立的美髮店,只要花一百元就可以洗頭,還梳個美美的髮型,而且品質一點也不輸給台資美容院,你會不會去?如果假日想租車帶家人去玩,同樣款式的轎車,跟陸資投資的租車公司租車,只需要花一半的價格,你會堅持一定要跟台資的租車公司租車嗎?

當然,因為中國大陸產品服務的進口,台灣有些產業會因為競爭不過遭到淘汰。但這並不會完全是中國大陸的產品害的,而是消費者選擇的結果。消費者選擇了那較低價、較便宜的中國大陸產品,不選擇那較高價較貴的台灣產品。

陸資並非無敵譚魚頭、小肥羊不合台灣口味出局

開放這些中國大陸產品服務的進口,只是讓台灣的消費者多了一個選擇,消費者還是同樣可以選擇購買那較貴的台灣產品。但這必須要由消費者自己來決定。

擁有四十七年歷史、從事美髮業的曼都,在國內美髮市場漸趨飽和時,率先走出台灣,到中國、加拿大設點。還與醫美診所合作,把服務領域擴大,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在陸資企業來台可能會影響到國內美容美髮業之前,曼都就先直搗黃龍,賺取大陸財。

服務,著重的是態度與品質,沒有融入當地文化的服務品質,即使砸再多錢、裝潢得再好、價格再便宜,營運手法再炫,仍舊無法獲得消費者的青睞。譚魚頭與小肥羊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大陸餐飲界火紅的譚魚頭、小肥羊陸續來台開餐廳時,國內餐飲業者嚴陣以待,唯恐他們排擠台灣的餐飲市場。沒幾年,這些餐廳並不如預期全面影響台灣餐飲業,關鍵就在於他們無法提供適合台灣人口味的餐飲,與那份細膩的服務,縱使品牌夠響亮,一樣被淘汰。

「如果沒管控好,就變成低價格、低成本、低人力,」許景然說。他擔心陸資來台低價搶生意,還有更多的業者擔心人才不夠,未來勢必將掀起一波「價格戰」與「搶人潮」。

台灣也有利多工作機會多了,薪水有上調空間

不可避免的,陸資來台若要快速爭取市場,降價可能是必要手段;美髮設計師和洗頭髮的小妹,未來將因為美髮、美容院家數增多,工作機會多了,薪水也有調升空間。

國內最大餐飲集團王品,就是最好的例子。旗下的餐廳一家一家開,從基層做起的員工,只要肯學、肯做,不僅有機會當到店長或經理,還可能拿到百萬年薪。把工作需求做大,員工才能得到好處。

的確,兩岸服貿協議簽訂必須高度重視。因為,國內有超過一半的就業人口,都是從事服務業。二○一二年,國內服務業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達六八.五%,勞動人口從事服務業的比率為五八.七六%。二○一三年以來,單月服務業就業人數,均逾三百八十萬人,創十三年新高,且數字還在增加中,台灣已經成為服務大國。

這一次兩岸服貿協議中,我對陸方承諾開放六十四項,代表未來每一天小到「食衣住行」,大到「生老病死」,都與陸資企業息息相關。目前,這六十四個項目中,國內相關行業中的就業人數超過一百一十萬人,影響到的產值高達新台幣二兆五千億元,影響不小。

「市場開放必然有得有失,要看失去的多,還是得到的多?」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說。劉大年舉大賣場例子來說明市場開放的影響。「當年,台灣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開放大賣場進入國內市場,傳統的小雜貨店陸續被取代、消失了,你認為大賣場進來是好?是壞?現在大家一定說大賣場比較好嘛!」市場開放,新進的業者可能對既有的行業帶來淘汰性的影響,卻讓消費者更方便。魚與熊掌,要哪一樣?

另外,讓業界擔憂的是市場開放帶來的文化衝擊,首當其衝的就是出版業。「一旦中國的書刊、雜誌來台落地發行,台灣優美的文字文化,就會消失了。」

對此,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洪善群相當憂心。儘管,這一次只開放印刷業,不包括出版業,但郝明義藉由高分貝的喊話,提醒政府台灣文字與文化主導權,不可讓步的重要性。

「兩岸合拍片已經行之多年,這一次只能算是訴諸文字,」威像電影公司總監製葉如芬說。葉如芬反倒覺得,兩岸合拍片,可以讓台灣電影市場跨越台灣海峽,創造更大的市場。

其實,在WTO的大架構下,國內的電影產業早已經開放,早就遭受其他國家的文化衝擊。「倒是電影後期的沖印作業政府要快速扶植,」葉如芬建議。目前,國內能夠進行沖印作業的公司只有兩、三家,政府如果不加以保護,只要陸資砸錢購併,有可能全都變成陸資企業。

「你不想簽兩岸服貿協議,卻急著想簽RCEP(區域全面性經濟夥伴關係協定),裡面的成員就有中國,台灣一旦加入,到時候你要不要對中國開放?」中華民國國際經濟合作協會理事長王鍾渝說。

正面反向的聲音都有,不是沒道理。兩岸服貿協議上的大架構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簽訂後,成效不如預期,難免令人憂心兩岸服貿協議會重蹈覆轍,既沒守住基本盤,還無法進軍中國市場。

假如台灣某個快遞業者,本來生意很好,一心期望他的下一代能接班。但是,在中國大陸的業者進來後,這個台灣的快遞業者競爭不過而倒了下來。他的下一代不會再走同一條路。但是,這真是一件壞事嗎?

事實上,因為有了外國的產品服務進來,他的下一代面臨的選擇與機會,就會變得更不一樣。更精確的說,他的下一代會有更多值得冒險的機會等待著他。

擔憂不如迎戰這一代冒險,讓下一代更多選擇

這個例子在歷史上出現過無數次了。當汽車發明後,原本駕馬車變成了不再賺錢的生意,但那些馬車駕駛的下一代,能夠擁有和他們的上一代不同的選擇,他們或許去念醫生、讀工程、開汽車,無數更多的新行業從此展開。

當農業技術進步,或外國更便宜的農產品進口,本國不再需要這麼多人種糧食,年輕人走出農村,湧進各行各業。整個社會沒有因為他們不再務農而變得更差,正是因為這些釋放出來的人力,才有如此多源源不絕的創意,這是整個經濟能持續成長真正的秘密。

如果我們為了馬車駕駛的生計,因此禁止汽車的使用,為了農人的生活,禁止那些節省勞力的技術,或不准更便宜外國農產品的進口,這些產業固然可以繁榮,但整個國家就沒有了未來的想像力。更多的貿易機會,才能讓我們的下一代有不同的選擇,這或許是每次探討簽署各種協議,要開放外國產品進口時,我們都不可忘卻的事。

【延伸閱讀】台灣日常生活,陸資將無所不在?——兩岸服貿協議裡與消費相關行業

食 餐廳、飲料衣 洗衣業住 觀光旅館、廢棄物處理業、污水處理業行 小客車租賃、水上運輸育 廣告業、印刷業、攝影業、展覽服務業樂 線上遊戲、旅行社、電影、劇場、音樂廳、運動場、遊樂園、主題樂園、空中纜車、存轉取網路服務、數據交換通信服務、零售服務業生 醫院老 醫院、小型老人及身心障礙機構病死 殯儀館、火化場其他 貨物運輸、停車場、銀行、證券業、快遞服務業、美容美髮

資料來源:經濟部 整理:吳美慧

【延伸閱讀】7產業先受衝擊,失血還是長肉?——兩岸服貿協議重點產業現況與影響

美容美髮業家數:34,407就業人口:59,726生產總額:579億優:消費者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可以用較低的價格享受到更多的服務缺:設計師可能會被挖角,同時,基層員工不足情況將更嚴重

洗衣業家數:6,324就業人口:10,670生產總額:133億優:消費者選擇增加,洗衣價格可能更便宜缺:若陸資來台設立連鎖洗衣店,國內小型洗衣業可能被淘汰或被購併。大型洗衣連鎖店營運壓力增加

快遞服務業家數:527就業人口:12,832生產總額:416億優:公司增加,消費者選擇多、價格可能更便宜,還可選擇兩岸一貫化遞送作業,服務更直接缺:業者經營壓力大,恐出現基層快遞人員不足、業者營運成本提高狀況

印刷及其輔助業家數:9,641就業人口:56,903生產總額:1,183億優:客戶選擇變多。此外,因限制陸資只能投資台資企業不超過50%進入印刷業,現有印刷業者正「待價而沽」缺:陸資合資設立的印刷廠,在價格與市場上對現有印刷廠形成競爭壓力

旅行及代訂業家數:2,352就業人口:25,870生產總額:405億優:國內旅遊可選擇的旅行社增多,並可與陸資在中國的旅行社串聯,享受兩岸一貫化服務與優惠缺:經營國內旅行的旅行社價格可能會拉低,也會因為搶人員出現挖角現象

旅館業家數:5,960就業人口:67,450生產總額:1,054億優:住宿選擇家數變多,在兩岸連鎖住宿效益下,消費者可快速累積優惠缺:對現有的觀光旅館業者將形成住房率與價格上的壓力

醫院家數:511就業人口:207,745生產總額:4,306億 優:病患的選擇變多,治病的方式可更融合傳統的中國的醫學方式缺:病患對中國經營醫院的信任度還須時間提升。此外,醫生與護理人員不足情況可能更嚴重,醫療品質將有疑慮

註:生產總額單位為新台幣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100年工商及服務業普查 整理:吳美慧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6277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