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健康online】濕熱天氣塵蟎大量繁殖 鼻敏感發作高危

1 : GS(14)@2016-05-25 09:59:13

近日悶熱天氣最適合塵蟎繁殖,容易令鼻敏感發作,鼻水流過不停,更有機會因鼻水倒流氣管,造成氣管過敏。耳鼻喉科醫生表示,本港佔9成鼻敏感患者的致敏源是塵埃及蟎蟲,雖然鼻敏感無法根治,但只要定期清洗床舖、服食抗組織胺及使用類固醇藥物,均能有效舒緩及控制敏感症狀。記者:伍雅謙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林建業表示,現時天氣潮濕悶熱有利塵蟎繁殖,近兩周因鼻敏感求診的患者較平日勁升一倍。鼻敏感部份症狀與傷風感冒相似,會出現流鼻水、鼻塞、鼻水倒流及咳嗽等症狀,但鼻敏感患者咳嗽會較少,也會有眼鼻痕癢的情況,但不會出現發燒及喉嚨痛等症狀,而一般傷風感冒約數日便會痊癒,鼻敏感症狀則可持續一整季。林稱,雖然塵埃及蟎蟲是本港最常見的致敏源,但溫差亦會令敏感症發作,除出入冷氣間會導致過敏外,部份人進食時,口腔會因熱食令溫度改變,同樣會刺激到鼻腔流鼻水。因鼻及氣管同屬呼吸系統,兩者能同時出現過敏情況,鼻敏感患者若有鼻水倒流入氣管,便會令氣管痕癢及咳嗽,所以若能控制鼻敏感,也能同時減少氣管過敏的症狀。過敏症大多與遺傳基因有關,林指,若父母其中一方患有鼻敏感、濕疹或哮喘等,子女出現過敏症的機率也較大。若要減少敏感症狀,首先應減少接觸致敏源,塵蟎常見於睡房床舖及被舖,體積只有0.2至0.3毫米,肉眼無法看見,靠進食人體皮屑為生,建議每周用60℃以上水溫清洗床單及被單,才能有效分解塵蟎及其排洩物,窗簾及地毯也需定期清洗。鼻敏感人士可以鹽水沖洗鼻腔,林建議將400毫升開水混合半茶匙鹽,以針筒將鹽水注入鼻內,能洗走鼻內致敏源及黏液,減少過敏症狀。氣管敏感者則可以蒸氣暖和口腔及鼻腔,蒸氣含有水份,也能稀釋氣管黏液,減輕過敏症狀。他指,雖然鼻敏感及氣管敏感不會斷尾,但患者服食抗組織胺及使用類固醇藥能有效舒緩症狀,不過類固醇藥物需由醫生處方,以免錯誤使用導致反效果。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525/1962679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1451

上半年自港進口飈1.4倍 大增384億 內地否認走資 稱從港大量購金

1 : GS(14)@2016-07-14 07:27:33

【明報專訊】內地今年上半年自香港進口貨值按年增長1.4倍,按金額計大增384億元(人民幣‧下同)。雖然市場一直質疑內地由香港進口急速增長,是通過「虛假進口」實現資金出逃,但昨日海關總署首次回應稱,增長主要是內地將黃金進口的來源地由其他地區轉移到香港。本地業界人士亦稱,上半年香港黃金出口確實翻兩倍。不過,仍有分析師希望當局能提供更多細節以釋疑慮。

海關總署:港進口黃金增5.5倍

中國內地從香港進口的貨值由今年1月開始持續增長超過或接近一倍,年初已有不少大行猜測,當中涉及報大進口金額,即所謂「假進口」,以便把內地的資金匯到香港,達到走資的目的。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黃頌平昨天回答記者提問時特別解釋,內地自香港進口在上半年突增主因是黃金進口增長,「從原來傳統的進口地,轉移到香港」。

今年上半年,內地進口黃金按年下跌15%至1730億元;其中自瑞士、南非和澳洲進口分別減少30%、23%和31%,自香港進口增長5.5倍,至458億元,佔進口黃金總量26.5%,去年同期僅佔2.8%。

他進一步表示,由於瑞士等主要黃金出口國在香港設立了黃金精煉廠,香港地區黃金庫存量增加,價格也相對廉宜,使得內地進口黃金的渠道發生了轉移。

張德熙:黃金冶煉廠遷港趨增

金銀業貿易場永遠名譽會長張德熙昨日接受本報查詢時亦稱,香港黃金的出口量,由去年上半年約200噸增加到今年的600噸左右。過去黃金市場淡靜時,很多黃金冶煉廠從香港撤離,如今又重新返回香港。由於中國和印度成為全球黃金的最大買家,為節省成本,瑞士、南非等傳統出口國都開始將冶煉廠東移,未來一兩年香港的精煉廠有增加趨勢,目前內地七成的金飾便是由深圳生產的。本報查閱資料,2014年本港有兩間黃金冶煉廠,分別是賀利氏(Heraeus)和美泰樂(Metalor Technologies)。

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則認為,內地首次澄清,代表政府開始重視與市場溝通,希望打消市場對於進口虛假增長的疑慮,不過,市場對於數字的細節和背後成因仍然有疑問。他認為黃金需求上升,本身就表明了不確定性增加。

興銀:不排除有真實需求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認為,不能排除進口黃金有真實的需求,但其中也有套利和轉移資金的需求,「在內地黃金進口需要許可證,有一些人就開一個首飾公司,將資金送出去」。他認為無論是哪種情况,都證明了資金在外流,體現了市場對於人民幣貶值的預期。

明報記者 顧冷冰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6901&issue=201607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589

麥當勞中港經營權難找歸宿 拒絕大量不夠實力競標者 需次輪競投

1 : GS(14)@2016-07-14 07:27:34

【明報專訊】《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稱,尋求出售中國內地和香港特許經營權的麥當勞,未能吸引到預期中的頂級財團競購,被迫拒絕大量不夠實力的競標者。消息稱,麥當勞為交易條款訂出不少限制,影響了經營權的吸引力。麥當勞股價昨早段變動不大,報122.26美元。

麥當勞前年夏季在中國市場爆出食品供應商醜聞,拖累當地業績,促使麥當勞有意減少對中國市場的直接參與,暫停在當地的資本支出,早前更宣布拍賣中港特許經營權。知情人士稱,交易已進入第二輪競標,報價可達20億至30億美元。但麥當勞也希望潛在經營者有實力鞏固麥當勞的聲譽,在交易條件加入條款,要求提高亞洲區的質量控制。

知情人士稱,這些條件包括兩年內不得撤換管理層、限制公開出售特許權等,卻吸引不到一流企業競購,令麥當勞被迫拒絕了大量不夠資格的競標者。

麥當勞﹕競標程序取得切實進展

不過麥當勞稱,競標程序正取得切實進展,正尋求了解當地市場,並可與麥當勞互補經驗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進入第二輪競標的公司,包括一些曾進行大規模併購的中國集團,但它們對快餐行業經驗不足。三胞集團稱,已跟國有的北京首旅集團提出報價。三胞前年收購英國House of Fraser百貨後,一直經營不善。

多家中資企業傳曾參與競投

國有企業中國化工也參與競標,但是未知是否進入次輪的甄選。中國化工今年2月同意支付440億美元(折合約3432億港元),收購瑞士農業綜合企業Syngenta。該公司在中國還擁有一個連鎖麵店品牌。彭博社稱,壞帳處置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和北京三元食品也有報價。

自麥當勞去年由Steve Easterbrook擔任行政總裁以來,業績顯著改善,股價在過去12個月上漲逾兩成。他訂出的亞洲市場計劃,包括由一家或多家合作伙伴接管中港約2800家門店的特許經營權20年,並向麥當勞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但部分投資者不放心麥當勞將品牌交給中國集團,尤其是前年麥當勞在中國市場才受到食品安全醜聞衝擊。

股東憂重蹈拉美業務疲弱表現

麥當勞股東之一CtW Group的執行董事Dieter Waizenegger早前致函麥當勞,對其競拍亞洲市場特許經營權表示擔憂。CtW表示,麥當勞過去兩年由拉美特許經營權持有者Arcos Dorados所收到的特許權使用費減少了23%,若麥當勞重複拉美的經營模式,將重蹈拉美業務的疲弱表現。

(金融時報)

[國際金融]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4389&issue=20160714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3594

發改委:大量貨幣未進入實體經濟

1 : GS(14)@2016-08-17 07:54:21

【本報訊】早前人行公怖,內地上月新增貸款創兩年半新低,只得4,636億元人民幣,遠遜預期;同時,狹義貨幣(M1)升,廣義貨幣(M2)跌,市場憂慮經濟陷入「流動性陷阱」。國家發改委昨表示,雖然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創歷史新高,但出現大量貨幣未進入實體經濟的問題,新增融資多用於償還債務,以及社會資金主要進入金融屬性強的部份商品。事實上,7月M2供應較6月下跌,只有10.2%,而M1供應則上揚至25.4%,使兩者差距擴大至15.2個百分點,超過2010年1月時的歷史高位,情况反映企業及個人投資意欲持續低企,寧將資金存活期。發改委預計,受價格環境及多需求疲弱等影響,下半年價格總體穩中偏弱,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平均漲幅略低於上半年,而PPI(工業品出廠價指數)降幅則繼續收窄,料通脹可以實現年初確定的3%左右的預期調控目標。另外,發改委又亦提到英國脫歐問題,指脫歐令包括大宗商品在內的資產和價格波動風險增加,英鎊和歐元面臨貶值壓力,使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價格承壓。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0817/19739513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6177

性奴用狗碗載食物IS囚室放大量興奮劑避孕藥

1 : GS(14)@2016-09-03 23:28:44

敘利亞反對派在上星期從「伊斯蘭國」(IS)手中重奪的北部城鎮曼畢吉(Manbij),發現一個相信是武裝分子用作折磨女性的囚牢,估計是用來囚禁及懲罰違抗恐怖分子命令的性奴。監獄分為十個小囚室,囚室內發現各種工具,包括性興奮劑、避孕藥和毒品等。搗破這個囚牢的曼畢吉軍事委員會領袖馬澤利(Omar Mazerli)說:「這個地方很難找,它隱藏得很好。」從拍攝的片段看到,其中一個房間的水泥地上,放有佈滿污迹的枕頭及毛毯,另一間房地上則有盛載食物及水的塑膠狗碗,另一個鏡頭就看到一個有污迹的藍色枕頭上,有一把女性用梳子,房中一角放了一張床褥。曼畢吉軍事委員會由庫爾德人主導的「敍利亞民主力量」(SDF)成立,以美國為後盾,由於當地處於土耳其邊界及「伊斯蘭國」(IS)在敍利亞的「首都」拉卡(Raqqa),屬於一條SDF主要的補給路線,所以收復曼畢吉對SDF極其重要。英國《每日鏡報》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60903/19758847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7321

iPhone 7首日預訂 亮黑Plus最搶手 業界料炒高逾2000元 其餘款式「大量供應」

1 : GS(14)@2016-09-10 13:31:32

【明報專訊】每次蘋果推出新手機均備受果迷追捧,昨iPhone 7正式開售亦未有例外;新推出的亮黑色型號成為瘋搶對象,不消一刻已被訂購一空,其他顏色則仍然有貨。有手機店老闆估計,新iPhone的炒賣空間有限,但相信亮黑色版本的iPhone 7 Plus仍有2000至3000元水位。

明報記者 溫婉婷

雖然是次外界評語參差,但不少果迷仍對新型號iPhone引頸以盼。iPhone 7與iPhone 7 Plus於昨日下午3時於蘋果官網開售,不足10分鐘,128GB及256GB亮黑色型號已被訂購一空;其後其他顏色的iPhone 7 Plus亦已全部顯示暫時無法提供。

新推亮黑色型號 不足10分鐘售罄

不過,到昨夜8時後,官網上除了亮黑色型號外,其餘型號又恢復可供訂購,但送貨需時4至6個星期不等。香港消費電子產品聯盟主席方保僑「教路」,iPhone及iPad用家可嘗試通過內置的手機應用程式商店訂購,因網頁出現擠擁,乃由於不少炒家通過機械人訂機程式以增加成功訂機機率所致。

對於是次新iPhone的定價,方保僑認為,上次iPhone 6s 128GB容量價格已經高達8088元,但今次最貴的iPhone 7 Plus 256GB容量亦只是高出300元;相較以往,是次加價幅度不大。不過,他指出,受惠於匯率差價,於香港購買新iPhone的價格平均較國內便宜數百元至1千元不等,認為炒家仍有利可圖。

方保僑:匯率差價 港炒家仍有利可圖

先達手機店老闆阿基則表示,雖然是次新iPhone的價格加幅不如以往大,屬可以接受的範圍,但因過往iPhone的定價偏貴,上次iPhone 6s 128GB容量價格已經高達8088元,故再往上增加的空間不大。

阿基續稱,根據往績,「大機炒得好過細機」,料iPhone 7的炒賣空間較小,128GB及256GB容量大約可炒800至1500元左右。他估計,iPhone 7 Plus的128GB及256GB容量應有1500至3000元「水位」;當中應以亮黑色的型號較受歡迎,料可炒高2000至3000元,其他顏色則介乎1500至2000元不等。

先達手機店主:大機好炒過細機

他又透露,是次蘋果共推出28個型號,較上次多出4款,更首次推出256GB容量;惟因無法判斷大容量版本有多受歡迎,料收購會有一定困難。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3148&issue=20160910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08408

大量流失無線電話客 急需轉型

1 : GS(14)@2016-10-24 06:09:28

【本報綜合報道】為何美國電訊巨頭急於轉型?除了收購時代華納消息之外,AT&T昨日還公佈第三季業績報告,或可透露一些端倪。


尋新增長領域

該份報告顯示,AT&T上季在美國流失26.8萬位主流無線電話客戶。電話客戶增長素來備受重視,因為它們比平板電腦提供更多收入。AT&T上季無線收入下跌0.7%至182億美元。由於AT&T核心無線業務已經飽和,且流動市場幾乎沒有收購空間,驅使AT&T鯨吞時代華納,以尋找新增長領域。事實上,在競爭激烈的無線市場中,AT&T已將專注力放於最有利可圖的客戶身上,並避免以優惠促銷手段搶奪市場佔有率。截至9月底為止,AT&T第三季純利由29.9億美元增加至33.3億美元,每股賺54美仙,經調整後每股盈利為74美仙,與去年同期持平,符合分析師預期。然而,AT&T期內收入增長4.6%至408.9億美元,低於分析師預計的411.5億美元。其實AT&T競爭對手Verizon近年亦大舉收購,去年斥資44億美元收購AOL,今年7月又以48億美元收購雅虎(Yahoo!)核心互聯網業務。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61024/198103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13376

狂挾淡倉 離岸人幣拆息見110厘 匯價一度升至6.79 傳中資企業大量提款

1 : GS(14)@2017-01-06 08:16:08

【明報專訊】繼去年1月後,離岸人民幣市場昨日再出現「挾息」,隔夜拆息昨早曾經飈升至110厘。大量淡倉被挾,離岸人民幣匯價一度急升1.2%至6.785水平。資金緊絀,金管局的100億元人民幣即日資金安排用盡。金融業界人士指出,這次挾息與去年情况不同,一來因為中資行沒有收緊供應,二是有中資企業大舉提走離岸人民幣存款,造成銀行間市場需求急增。

明報記者 廖毅然、顧冷冰

昨日離岸人民幣隔夜拆息定價為38厘,但早段有小量成交是在110厘的水平,而90厘至100厘之間的成交量亦頗多,至傍晚才回落至約60厘水平。金管局為銀行提供的日間資金,100億元人民幣的額度全數借盡,即日交收的隔夜資金亦借出了71.4億元人民幣,9家一級流動性提供行共180億元人民幣的回購額度使用了135億元人民幣。

金管局百億人幣流動性用盡

截至昨晚約10時,離岸人民幣兌每美元匯價報6.81,較昨日高位回落約300點子。中銀香港投資管理總經理陳少平預料,離岸人民幣拆息在農曆新年前都會維持高企,最少都有雙位數字,况且近日「淡友」大舉被迫平倉後,不會在短期內再開新倉沽空,故人民幣匯價在未來一兩個月大幅回落,甚至跌穿7算的機會不大。

光銀:美元回落 長美元者急需平倉

有交易員表示,今次與去年的挾息不同,去年挾息純為對付設下大量淡倉的投資者,以穩定匯價,但昨日除供應被抽乾外,需求意外地大,不少中資行亦加入「搶錢」行列。據悉,有大量中資企業近日急需提取離岸的人民幣,並「班資回朝」。星展香港財資部董事總經理王良享表示,或許與強制結匯的傳聞有關,在人民幣貶值的預期之下,內地企業未必會首選將外匯送回國,而是考慮提取離岸人民幣,以此交差。

光大銀行香港分行資金業務副主管顏劍文則表示,美元回落是重要的轉捩點,「過去幾個月不少投資者大開長美元、短人民幣的倉位,而美元轉弱令他們急需平盤」。另一方面,中資行繼續收緊供應,導致資金缺口極大,把拆息推升。

非美貨幣普遍揚 人幣最凌厲

美國聯儲局隔晚發表議息會議紀錄後,市場已消化加息預期,導致美元指數昨日一度回落至101.7。非美元貨幣例如歐元及日圓皆上升,但人民幣在外匯管制及拆息抽升下,匯價升幅最凌厲,離岸匯價昨日最高見6.785,今年3個交易日已累升逾2%。人民幣貶值預期減弱,港股昨日升322點,是表現最佳的亞洲市場。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離岸人民幣拆息由供求所主導,市場參與者包括香港銀行和香港以外地區的銀行。發言人強調昨日拆借市場整體運作有序,會繼續密切監察離岸人民幣市場。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9818&issue=20170106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1538

三輪QE救經濟買大量債券

1 : GS(14)@2017-04-08 11:47:36

【話你知】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為挽救經濟危機,美國聯儲局一共推行了三輪量化寬鬆(QE)措施,在市場買入大量國債和按揭抵押證券(MBS),變相向金融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壓低市場息率,藉此刺激經濟復蘇。美國量化寬鬆進行多年,令全球水浸,直至2014年10月才停止定期買債計劃。此後聯儲局一直坐擁大批債券資產,其資產負債表擴大至4.5萬億美元,即使債券到期後,聯儲局仍會把收回的本金重新投入債市,買回等額的債券。


熱錢亂竄 谷高港樓價

因此,現時所指的「縮減資產負債表」或「拆QE」,就是聯儲局終於計劃把多年來累積的資產,逐步減持,以收回市場的流動性。美國QE期間,造成大量游資於全球亂竄,由於港元在聯滙制度下與美元掛鈎,故多年來隨美元貶值,加上本港沒有外滙管制及容許資金自由流動,故吸引部份熱錢乘機流入。目前本港銀行體系結餘維持逾2,500億港元高位,比較2000至2008年期間,當時銀行體系結餘大部份時間均不超過100億元,反映本港資金仍非常充裕,資產價格亦被抬高,樓價自金融海嘯後逐年升破高位。




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70407/1998252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491

上市改革諮詢總結 反對居多 收逾8500份意見 現大量「一式一樣」意見書

1 : GS(14)@2017-04-08 19:43:00

【明報專訊】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將於本月18日就去年進行公開諮詢的上市架構改革進行進度討論。據立法會預覽文件披露是次諮詢的初步總結,合共收到逾8500份意見書,當中超過8000份來自個別人士意見屬「一式一樣」的範本式意見書,大多數表示反對;各界別意見兩極,其中上市公司、商會、券商、投行、律師及政黨反對,惟基金經理、會計界及學術界則支持改革;改革會造成證監權力過大,抑或降低港交所(0388)利益衝突續成主要爭議關鍵。

明報記者 陳子凌

預覽文件顯示,各類持份者當中,上市公司、商會、券商、投行、律師界、立法會議員及政黨大多數反對上市架構改革。反對意見普遍認為,建議的架構改革會打破現時對證監會的制衡措施,令證監會權力過大;而且讓建議成立的上市政策委員會評核港交所上市部表現,將削弱港交所獨立性,減低處理IPO的效率,上市委員會被投閒置散。

反對者憂慮證監權力過大

反對者認為,現行制度一直行之有效,新改革不能改善上市公司質素或提升上市程序的效率。有持反對意見提出,可考慮由證監會代表加入上市委員會或出席該委員會涉及合適性問題,或具更廣泛政策影響的上市事宜會議,而非成立新委員會。

另一方面,基金經理、會計界和學術界則大部分支持改革。他們認同香港市場質素下降的問題日益受到關注,現行機制已無法迎合市場需要,因此有需要制訂一個更全面的監管架構;而且,如果證監會能在上市事宜方面有更多參與,將有助減少港交所同時作為商業機構及監管機構的潛在利益衝突,有學術界人士和部分投資經理更認為,長遠而言,上市監管職能應移交予證監會或獨立的上市監管機構。

同樣支持改革的會計界,在意見書中並提出了多項改進建議,包括擴大上市政策委員會及上市監管委員會的成員組合,以及就哪種類型個案須轉介至上市監管委員會提供更詳盡的指引及訂明評估準則。

95%意見書屬「範本式」

至於來自個別人士的逾8000份回應,雖然佔了全部意見書數量的95%,但預覽文件指出,儘管絕大多數個別人士都反對改革建議,不過很大部分只屬「範本式意見書」,大都沒有在意見書內作出詳細說明,或對建議提出詳盡意見。預覽文件亦指,對收集得來的意見進行分析,仍然處於初步階段,各界別回應的意見仍有待修改及討論,目前未有任何結論。


來源: http://www.mpfinance.com/fin/dai ... 5989&issue=20170408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329616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