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皖蘇等長江中下遊地區出現入汛最強降雨
第一財經記者剛剛從中央氣象臺獲悉,7月3日至4日,鄂皖蘇等長江中下遊地區強降雨還將持續。5日開始,強降雨中心將北擡至黃淮中南部至江淮北部等地。
6月30日以來,湖北、安徽、江蘇等長江中下遊地區遭遇持續強降雨,降雨量超過250毫米的地區面積達6萬平方公里,多地日降雨量突破歷史極值。經中央氣象臺綜合評估,此次降雨過程為入汛以來長江中下遊地區最強降雨過程。

據中央氣象臺監測,6月30日08時至7月3日08時,長江中下遊等地出現大範圍強降雨過程。湖北中東部和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和東北部、河南南部、湖南北部和西南部等地降雨100~250毫米,湖北東部部分地區、安徽中部、江蘇南京和常州等局地300~500毫米,湖北紅安縣北部局地803毫米、南部局地624毫米;上述地區降雨100毫米以上的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其中250毫米以上的面積約6萬平方公里。湖北麻城(285毫米)、荊門(273毫米)、江夏(263毫米)、鐘祥(230毫米)、黃陂(227毫米)、安徽巢湖(293毫米)等6縣(市)日雨量突破當地有氣象記錄以來歷史極值。
中央氣象臺預計,3日至4日,貴州東南部、江南西部和北部、江漢東部、江淮中南部以及華南西部等地仍有強降雨,其中貴州東南部、湖南西部和北部、湖北東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及廣西北部和南部沿海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暴雨,最大小時雨強50~90毫米;上述地區累計雨量有50~120毫米,部分地區可達150~260毫米,局部超過300毫米。
受持續強降雨影響,3日至4日,江蘇中南部、安徽南部、湖北中東部、湖南北部、江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發生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高,安徽東部、江蘇西南部和湖南洞庭湖區局地中小河流洪水氣象風險很高。

湖北東部、河南東南部、安徽西部和南部、江西北部、湖南西部和東北部、貴州南部和東部以及雲南西部、四川盆地西部、廣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發生地質災害和山洪的氣象風險高,其中湖北東部和安徽西部交界處局地氣象風險很高。
中央氣象臺預計,5日起,主要降雨區將逐步北擡,強降雨中心位於黃淮中南部至江淮北部、江漢、西南地區東部等地。預計5日至9日,黃淮、江淮中北部、江漢及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區有暴雨,其中黃淮中南部、四川盆地局地有大暴雨。上述部分地區累計雨量有120~240毫米,黃淮南部及四川盆地西部可達300毫米左右。


中央氣象臺氣象專家提醒,前期持續的強降雨已導致江蘇、安徽、湖北等地多條中小河流、水庫超保證水位或汛限水位,多個城市出現內澇,今明兩天的強降雨將加重上述地區的汛情、災情,建議江蘇、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加強采取防禦措施,公眾也應遠離山區、河谷、低窪地帶等危險地區。此外,雨帶北擡後,淮河流域的防汛壓力將增大,建議當地密切關註雨情、汛情的變化趨勢。
央行調統司司長盛松成:中國企業已出現“流動性陷阱”現象
來源: http://www.nbd.com.cn/articles/2016-07-16/1022628.html
央行調統司司長盛松成在今日舉辦的“2016年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表示,從M1和M2的貨幣剪刀差趨勢看,中國企業已經出現“流動性陷阱”現象。
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孫忠)央行調統司司長盛松成在今日舉辦的“2016年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表示,從M1和M2的貨幣剪刀差趨勢看,中國企業已經出現“流動性陷阱”現象。
“在今年的貨幣信貸數據方面,有一個現象早就引起了我的關註,這就是M2和M1的差距不斷擴大。今年6月末,M2同比增長11.8%,很巧,5月末M2也是同比增長11.8%,去年6月也是11.8%。我當調統司司長好幾年以來,很少遇到這樣的情況,這說明目前M2總體上是比較平穩的。但是M1從去年10月份開始高速增長,一直增長到現在的24.6%,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7月16日上午,央行調統司司長盛松成在21世紀經濟報道主辦的“2016年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如此表示。
盛松成指出,我國貨幣供應量分為三部分:M0,M1,M2。M0指流通中的貨幣,M1是M0+單位活期存款,其中主要是企業的活期存款。目前,M1已超過44萬億,其中只有6萬多億元為M0。
歷史上M1的高速增長往往都是伴隨著經濟上行,而目前的情況恰恰相反。這是我國20年來第一次出現的,引起了他的重視。盛松成稱,我國從去年10月份開始一直到現在,M1和M2的增速差距不斷擴大。
盛松成認為,這主要有三大原因:
第一,企業持幣待投資。大量貨幣流向企業,但是企業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方向,於是把大量的錢留在活期存款賬戶上。今年1-6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3%,是十幾年來的最低點;1-6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僅增長2.8%,比上年同期低8.6個百分點,較上月下降1個百分點,為2012年1季度首次發布以來的歷史最低值。
第二,企業持有活期存款的機會成本降低。隨著定期與活期存款利差不斷收窄,企業更傾向於持有活期存款,因為持有定期存款面臨的約束較多,而持有活期存款的機會成本降低。
第三,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可能對M1形成擾動。地方政府債務置換以後,從理論上講,應該同時歸還銀行貸款,但是實際上有時間差,所以會有一個過程,會放在企業或者事業單位的賬戶上,因此,單位活期存款也較高,導致M1增速不斷上升。恰恰和歷史情況相反,近期M1快速增長,反映了經濟下行壓力是比較大的。
盛松成認為,現在貨幣政策有一點陷入流動性陷阱的現象,也就是說,貨幣供給再增加,也會被貨幣需求所吸收,投資也很難再增加,這可以叫做“企業的流動性陷阱”,我國現在就陷入了這種流動性陷阱。
盛松成指出,貨幣政策有效而有限,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相配合。第一,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更有優勢。要減輕企業稅賦,營改增也是這個目標。第二,適當增加政府債務發行,提高財政赤字率。經過測算,我國的財政赤字率可以提高到4%-5%。應該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配合,才能積極地拉動經濟,保持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經網首頁
央行盛松成:中國企業已出現"流動性陷阱"現象
央行調統司司長盛松成在16日舉辦的“2016年中國資產管理年會”上表示,從M1和M2的貨幣剪刀差趨勢看,中國企業已經出現“流動性陷阱”現象。
盛松成表示,“在今年的貨幣信貸數據方面,有一個現象早就引起了我的關註,這就是M2和M1的差距不斷擴大。今年6月末,M2同比增長11.8%,很巧,5月末M2也是同比增長11.8%,去年6月也是11.8%。我當調統司司長好幾年以來,很少遇到這樣的情況,這說明目前M2總體上是比較平穩的。但是M1從去年10月份開始高速增長,一直增長到現在的24.6%,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
盛松成指出,我國貨幣供應量分為三部分:M0,M1,M2。M0指流通中的貨幣,M1是M0+單位活期存款,其中主要是企業的活期存款。目前,M1已超過44萬億,其中只有6萬多億元為M0。
歷史上M1的高速增長往往都是伴隨著經濟上行,而目前的情況恰恰相反。這是我國20年來第一次出現的,引起了他的重視。盛松成稱,我國從去年10月份開始一直到現在,M1和M2的增速差距不斷擴大。
以下為7月16日盛松成演講實錄:
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M1高增長及當前我國財政貨幣政策選擇”。我為什麽選擇這個題目?因為大家知道昨天上午,也就是這個時候人民銀行剛剛發布了今年上半年的貨幣金融數據,我們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在今年的貨幣信貸數據方面,有一個現象早就引起了我的關註,好幾個月以前,這就是我們的M2和M1差距不斷擴大。我們的M2這次是11.8(6月份),很巧,5月份也是11.8的同比增速,去年的這時候也是11.8。我當調統司長幾年以來,這幾個數據幾乎同樣的,這說明我們的M2總體講是比較平穩的。但是M1不同,我們的M1從去年10月份開始高速增長,一直增長到今年的24.6,所以引起了我的很多思考。為什麽我們會相差這麽多?
我們國家貨幣供應量分為三部分:M0、M1、M2。M0指流通中的貨幣。M1是M0+單位活期存款。我現在集中精力講M1,大家看看M1主要是企業的活期存款。狹義M1已經達到了44萬億,其中只有6.3萬億左右為流通中的現金M0。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麽會引起我這麽高的重視?
說明我們的下行壓力是大的。歷史上M1的高速增長往往都是伴隨著經濟上行,為什麽?因為當經濟下滑的時候,企業需要用資金,它需要支付、結算、購買、投資,所以它會把大量的貨幣放在國際存款上。我剛才已經講了M1的主要部分就是企業活期存款,這時候是恰恰是企業向好,企業活期存款增多。而當前的形勢是恰恰相反,這是我們20年來第一次出現,引起了我的重視。
請大家看,我們從去年的10月份開始一直到現在,M1和M2的增速差距很大,M1的增速是24.6%,而M2是11.8%,兩個差越來越大,從去年10月份開始這兩個差值越來越大。為什麽會這樣?我覺得主要有幾個原因:第一,企業持幣待投資。我們後面的大量貨幣增加流給企業,但是企業並沒有找到合適的投資方向,他找不到。怎麽辦?他就把大量的錢留在活期存款賬戶上,所以同步的正好是我們實體經濟的制造業和民間固定資本投資最低的時候,今年1到6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3.3%,是十幾年來的最低點。民間投資數據以前是不發布的,是從2012年開始發布的,從2012年發布以後,是2012年發布以來的首次最低值。1-6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僅增2.8%,比上年同期低8.6個百分點,
較上月下降1個百分點,為2012年1季度首次發布以來的歷史最低值。這就是企業找不到投資方向,找不到合適的投資內容。
第二個原因,近期M1高速增長的原因。我們近期的活期存款利率是0.35%,沒有必要把大量的錢放到定期存款,我們理財產品最高的時候曾經拿到過5、6,所以這種情況下企業把大量的活期存款放在里面,形成了M1的高增長。
第三,地方債務置換可能對M1形成擾動。它置換了債務以後,應該要同時歸還。但實際上有一個時間差,並不是說地方政府拿到了錢以後,不一定馬上歸還銀行的錢,不一定馬上歸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貸款。所以它會有一個過程,它會放在企業或者事業單位的賬戶上。這麽一來,我們剛才講的企業的活期存款也比較高,所以整個M1的增速不停的上升。恰恰和歷史上相反,說明什麽?說明我們經濟的下行壓力是很大的。
我有一個觀點,我們現在貨幣政策有一點陷入流動性陷井的現象。也就是說,大量的貨幣發行出來以後並沒有能夠迅速的拉動經濟,這就叫做流動性。流動性陷阱是什麽意思?它是從凱恩斯里出來的,就是說你的貨幣量再增加也沒有用,利率也不會再下降,投資也不會再增加,這時候陷入了流動性陷阱。我給它改造了一下,叫做“企業的流動性陷井”,凱恩斯說的是整個社會的流動性陷井,而我們現在陷入了企業的流動性陷阱。剛才已經說了,我們存到了M1,那麽個人某種意義上也有一種流動性陷阱,什麽意思?大家都去買房子了。所以現在發行出來的貨幣,第一,成了企業的活期存款,形成了企業的流動性陷阱。第二,大量的個人的錢投到了房地產,形成了個人某種意義上的打比喻的流動性陷阱。
我的觀點是貨幣政策需要財政積極的響應。我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指出財政部出來要配合貨幣,財政部主要是什麽?第一,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更有優勢。你們看看中國的企業賦稅在2013年達到67.8%,比如說美國是43.9%,其他國家相對都比較低。所以我的觀點是我們要減輕我們企業賦稅,所以營改增也是這麽一個目標。第二,適當增加政府債務發行,提高財政赤字率。我們的赤字率在行業上也是比較低的,我們2014年的實際赤字率是2.1%,2015年我們是3.5%。經過精確的測算,我國的赤字率達到3%到5%一點問題都沒有。為什麽?因為時間關系,沒有辦法一一展開。第一,我國的債務大量的都是內債,而我們的外債占43%,外債一多就比較危險,就必須要用外匯儲備去購買。所以我的結論是,我們應該將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相配合,才能積極地拉動經濟,維持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
深圳擬修改計生條例 “張藝謀式”天價罰單不會出現
三孩以上的超生將統一按照計征基數的三倍征收社會撫養費,不再像過去那樣按孩次加倍征收。高收入的超生人群也將不再被額外加倍征收社會撫養費。
正在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的《深圳經濟特區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做了上述規定。這意味著,按照修訂後的規定,“張藝謀式”的天價社會撫養費征收單將不會在深圳出現。
超生三倍計征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之後,各地陸續根據修正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對當地人口與計生條例進行修訂。深圳市此次在《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修訂的基礎上做了進一步修訂。
目前,已經完成人口與計生條例修訂的省市,有的明確了對三孩以上的超生按照計征基數的三倍征收社會撫養費,有的省份如山西省,則明確社會撫養費征收標準與超生人群收入水平掛鉤,並根據孩子數量加重征收社會撫養費,孩子越多,征收的社會撫養費越高。
此次深圳市取消了超生多孩按孩次加倍征收的規定,並刪除了高收入人群加倍征收社會撫養費的條款。
2014年,知名導演張藝謀因為超生被征收748萬元社會撫養費,征收額度如此之高的重要原因,一方面是他生育了三個子女,符合多孩加重征收的規定,另一方面也跟他的高收入有關。此前的社會撫養費規定,高收入者要按照其超出社會平均收入的部分加倍計征社會撫養費。按照深圳市修訂後的規定,張藝謀式的天價社會撫養費征收單將不會在深圳出現。

征求意見稿刪除了“超生二個以上子女,以超生一個子女應當征收的社會撫養費為基數,對每個超生子女以超生子女數為倍數征收社會撫養費”相關規定,統一規定為“每超生一個子女的,對男女雙方分別按計征基數一次性征收三倍社會撫養費”。
南開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所學者原新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深圳市明確社會撫養費征收標準是件好事。“制定一個明確的標準,就可以減少政策尋租。因為政策越有彈性,在執行過程中就越有可能出現問題。”
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學者穆光宗認為,深圳計生條例的修訂過於保守。深圳是特區,理應在人口治理上起到引領的作用。但是,從修訂內容看,仍然在繼續征收社會撫養費,說明還是沒有擺脫傳統的控制數量的人口治理思路和模式。“根據中國目前的生育率水平,已經到了該停止懲罰生育,轉變為鼓勵生育的時候了。”
根據2015年國家統計局1%人口抽查,中國目前總和生育率為1.25,大大低於2.1的世代更替水平。國家衛計委方面認為,考慮到漏報等因素,中國的總和生育率應該在1.6左右。
至於備受各方關註的搶生二孩要不要繼續征收社會撫養費問題,征求意見稿中沒有涉及。
前置把關規定擬取消
本來可能被一家單位聘用,因為超生最後被取消了資格;本來可以辦理隨遷入戶,因為超生被最後否決。類似這些在全國普遍存在的案例有望在深圳率先消失。
征求意見稿取消了大部分計劃生育前置把關規定。深圳市在修訂說明中稱,征求意見稿對原有嚴格的計生把關規定進行了梳理,順應國家政策的變化取消了不合時宜的前置把關規定: 一是取消隨遷入戶的計生把關;二是取消人社部門、公安部門辦理已生育兩個以內子女人員的調動、錄(聘)用手續時,查驗計生證明的相關規定;三是取消住建部門辦理租售保障性住房時查驗計生證明的相關規定。
按照此前的規定,如果申請人不能提供深圳市計劃生育證明,相關部門將不予辦理相關的入戶、聘用或租售房等事項。也就是說,在新《條例》實施後,出生入戶、就業等群眾生活的重要事項將在深圳率先與計劃生育證明脫鉤。
原新認為,取消計生前置條件符合全面依法計生的要求。過去把計生跟落戶、教育掛鉤,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這種做法已經不適應新的形勢,理應取消。
值得註意的是,征求意見稿對第三孩以上的超生人員依然做出了計生前置把關規定。公安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辦理已生育、已懷孕第三孩以上人員調動、錄(聘)用手續時,應當核查申請人的《深圳市計劃生育證明》;公立學校辦理流動人口子女新生入學、轉學手續時,應當核查其父母的計劃生育信息的相關內容。
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王軍:經濟新常態下城市發現出現三個變化
時隔37年,2015年底,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再次召開,提出要“尊重城市發展規律”。7月22日,在“新都市圈生態與未來城市峰會”上,陜西省西鹹新區黨工委書記王軍表示,在經濟新常態下,城市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出現了三個顯著變化。
比如,城鎮化增速趨緩。由於城鎮化速度和經濟增長存在同步對應的關系,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城市發展也走到了關鍵節點。2011年,我國城鎮化率首次超過50%,城市人口超過了農村人口,城鎮化增速也開始減緩。與此同時,經濟增速也進入了10%以下的時代。王軍說,兩個時間節點基本一致。按照國際經驗,50%是城鎮化的重要拐點。從30%到50%是高速增長型,50%到70%是中高速增長期,目前這種狀況會持續很長時間。
另外,城鎮化發展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從西鹹新區的建設來看,王軍對這一點感受尤為深刻。他說,過去30多年,我國城市化快速發展,房子建了不愁賣,開發區建就有人氣,主要依靠土地級差提供溢價。城市邊際擴張,投資小、見效快,以逾期土地收益為商業擔保,融資推動城市快速擴張。
不過,這種模式雖然使政府投資城市的能力極大提高,拉動GDP固定資產投資,但必然推動城市無限擴張,使城市喪失了本應有的高效,產生了交通擁堵、環境汙染等各種城市病。王軍將之概括為“三個透支”,即透支了環境福利、土地福利和人口福利。房地產市場過剩,城市發展從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進入了供大於求的買方市場,城市之間的競爭更加激烈,個別城市甚至出現了空城。從人口聚集來看,我國不少地方人口已經開始負增長。
最後,互聯網和汽車時代的到來推動城市發展的郊區化。
王軍說,汽車進入家庭已經普及,互聯網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願意搬到交通壓力更小、生態環境更好的郊區。電商下鄉是大事件,它不僅是商業平臺,大幅度遞降了交易成本,推動了農副產品進城,改變了城鄉的商貿結構。更重要的是,電商下鄉成為互聯網進入農村的綜合平臺,打破了城鄉距離和信息不對稱的壁壘。縮小城鄉差別將由此成為可能,郊區小城鎮將有可能成為創業的天堂,從而吸引城市資本和消費人才的回流。互聯網的普及帶來了業態的變化,以社區為單位的物流配送體系越來越發展,城鄉商業發展必須要重新調整和發展,城鄉之間越來越多地出現人員、資本的雙向流動。城鄉關系不是此消彼長的對立關系,而是互相依托雙向流通的融合包容關系。
圍繞這些的變化,如何創新城市發展方式,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西鹹新區堅持遵循三種格局、遵循歷史文脈、遵循現代規劃理念來優化城市的發展形態。
王軍說,新區提出構建由特大城市、中等組團城市、專業小鎮村落布局的點狀的分布體系,註重城鄉包容發展,實現市政體系間錯位發展、有機融合。
在農民的城鎮化進程中,王軍介紹說,讓農民帶著土地和勞動力兩個資本進去,通過農村合作專業組織,集體股份制改造,使農民在土地出租、入股經營的同時,一部分通過教育成為城市產業的工作者,同時成為產業工人,實現就地城鎮化。
值得關註的是,“互聯網+”在西鹹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應用,比如鼓勵和引導城市工商資本和消費下鄉,推廣互聯網小鎮等的做法,在城市群、大城市周邊建設“互聯網+”產業,生態宜居小鎮。把點狀布局的市政體系結合起來,大眾創業空間、特色小鎮、綜合園區的綜合性平臺。
本次峰會由財訊傳媒集團、《地產》雜誌、未來城市主辦,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聯合主辦、零壹財經協辦。
支付寶出現宕機,官方回應正在修複中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6/0722/157601.shtml
支付寶出現宕機,官方回應正在修複中
i黑馬
支付寶出現故障,i黑馬在支付寶App上進行轉賬驗證,發現頁面提示“網絡不給力,暫時無法獲取付款結果。”
i黑馬訊7月22日消息 今日上午11時許,支付寶出現故障,i黑馬在支付寶App上進行轉賬驗證,發現頁面提示“網絡不給力,暫時無法獲取付款結果。”

今天上午十一點多,支付寶官微做出回應,表示是華南機房故障造成此次事故,目前相關業務已經在恢複中,建議受影響的用戶稍候再試。同時表示,大家的資金和信息安全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2015年05月29日,支付寶也出現過宕機兩小時事件。當日下午5時左右,部分用戶反映支付寶出現網絡故障,賬號無法登錄或支付。支付寶官方表態,該故障是由於杭州市蕭山區某地光纖被挖斷導致,晚上7時20分,支付寶方面宣布用戶服務已經恢複正常。
[本文作者i黑馬 ,i黑馬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公眾號(ID:iheima)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支付寶
宕機
贊(...)
分享到:
臺灣出現首例本地人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臺灣“疾病管制署”4日稱,一名43歲的臺灣女性感染寨卡病毒。這是當地出現的第4例寨卡病毒境外移入個案,也是首次有本土人士被感染。
綜合中央社、中時電子報等臺灣媒體報道,“疾管署”介紹,該女性今年2月21日至7月22日隨丈夫到聖盧西亞工作,7月24日返臺,26日出現惡心、嘔吐、發燒、流鼻水、關節痛及肌肉痛等癥狀後就醫;29日因臉部、肢體出現紅疹再度就醫並通報采檢;8月3日被確認感染寨卡病毒。
“疾管署”稱,該女性感染的病毒基因與法屬馬提尼克、巴拿馬、哥倫比亞病毒株相似;目前感染者癥狀已經減輕,與她同住的4人沒有出現感染癥狀。
據悉,孕婦感染寨卡病毒的風險相對較高,不過此次感染病毒的女性並未懷孕。
截至目前,臺灣共出現4例寨卡病毒境外移入個案,前3例分別於今年1月19日、5月21日和6月6日公布檢出。其中,前兩例為泰國籍男子,第三例為印尼籍漁工。
達美航空國內系統出現故障 旗下所有航班暫停飛行
8月8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美國達美航空公司稱受全國性的系統宕機影響,旗下所有航班都暫停飛行,技術人員正在努力盡快解決電腦問題。
達美在聲明中稱,定於周一起飛的所有航班都將推遲,但那些已經起飛的航班在高空中運行正常,沒有受到幹擾。
達美在官方推特上表示:“我們所有的系統都已經被迫關閉,希望這不會持續更長的時間。”達美還建議乘客,在這段期間,去機場之前應先檢查航班動態。達美航空同時承諾,將盡快解決這項問題。目前,入境航班未受到影響。
停電是影響系統故障從而導致全球航班延誤的重要原因,達美航空駐倫敦的發言人說。

奧運轉播首次出現中國8k屏幕

全球首次8K現場實況轉播正在里約Museum of Tomorrow(明日博物館)舉行。現場采用的8K顯示設備正是由中國京東方(BOE)制造的98英寸8K超高清電視,這是奧運會轉播現場第一次出現了來自中國的大屏幕。是什麽原因讓里約奧運選擇了BOE 98英寸8K超高清電視進行賽事轉播呢?

理由一:超高分辨率
BOE 8K超高清電視分辨率為7680 X 4320,這意味著畫面中有3300萬個像素點,是普通全高清電視200萬像素點的16倍多。即使不在現場,有了它賽場的任何細節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理由二:高色彩對比
BOE超高清電視色深達10bit,可呈現10.7億色,使色彩更加豐富艷麗,從而最大程度還原真實色彩,遠遠超越普通全高清電視。即使無法親臨賽場,也能身臨其境。

理由三:超寬可視角度
普通全高清電視由於像素分辨率較低,近距離觀看會出現超大像素顆粒,而影響視覺效果,只適合遠距離觀看。BOE 98英寸8K超高清電視像素極高,可視角度達到178度,即使站在屏幕側方,依舊能為你帶來超現場的觀感。此外,當處於標準觀看距離1米左右時,人眼直視覆蓋的可視角度為100度,這意味著人的眼球所有直視可見範圍均被賽況直播畫面完全覆蓋。

理由四:高亮度
BOE超高清顯示產品的亮度最高可達1000尼特,在戶外觀賽時,依然能夠最大程度展現細節和色彩。日照、反光都不會成為你觀賽的阻礙。

理由五:超大尺寸
BOE 98英寸8K電視的尺寸為2228mm x 1764mm(含底座),幾乎和真人等高。放在酒吧或家里的小院兒,觀賞等身大小的運動員在賽場上揮汗爭金,好比就在比賽現場。

15個“較大的市”:蘇州領先 多城出現負增長
行政資源配置對一個城市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而體現一個城市行政配置能力的形式有很多種,其中就包括城市序列。
中國的城市序列有直轄市、副省級市、地級市、縣級市、副地級市,將來也可能出現鎮級市,“較大的市”曾經被很多城市追捧,如今這些城市發展情況如何?《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盤點後發現,蘇州經濟總量遙遙領先,不少城市面臨困境。
“較大的市”有哪些
“較大的市”是一個法律概念,專指由國務院批準具有地方立法權的城市,不包括直轄市、省會市和經濟特區所在地市(這些城市已擁有立法權)。“較大的市”制定的地方性法規,必須報經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常委會批準後才能施行;但“較大的市”制定政府規章時無需報經批準就可以直接施行。
1984年,國務院批準唐山、大同、包頭、大連、鞍山、撫順、吉林、齊齊哈爾、青島、無錫、淮南、洛陽、重慶等十三個市為“較大的市”。1988年批準寧波,1992年批準淄博、邯鄲市和本溪,1993年批準徐州和蘇州為“較大的市”,1997年重慶升格為直轄市,此後“較大的市”維持在18個。

蘇州經濟在15個“較大的市”中遙遙領先
“較大的市”實際上等於獲得了副省級市的立法地位和立法權。有了地方立法權,就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政府規章以及設立地方處罰標準,有利於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多年來,包括南通、溫州、東莞、佛山、泉州等不少經濟發達城市紛紛提出申請,要求被批準成為“較大的市”,但國務院1994年後再沒有批準任何城市成為“較大的市”。
2015年3月1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決定對《立法法》作出修改:地方立法權擴至所有設區的市。下放的權力主要是涉及到比如城市管理、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這方面的法律。在立法權下放之後,普通地級市與“較大的市”一樣,也擁有了立法權限。“較大的市”也不再具有優勢。
需要指出的是,18個“較大的市”中,大連、青島和寧波後來成為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其享有的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立法權限、行政地位遠非 “較大的市”可比。因此,本文只比較其他15個城市的情況。
這15個城市,江蘇和遼寧各3個,河北2個,安徽、河南、內蒙古、山東、吉林、黑龍江、山西各1個,主要位居東北和北方。
從設立的時間點來看,“較大的市”主要設置於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初,彼時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在當時的城市格局中,以能礦產業和重工業為主的城市在整體城市體系中,地位更為突出。
例如,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我國市中心人口過百萬的大城市中總共只有30多個,這其中,即有包頭、唐山、淄博、徐州、鞍山、吉林、齊齊哈爾七個“較大的市”入列其中。而這些城市無一例外都是以重化工業為主的城市,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熱門城市。而彼時南方的廈門、東莞、佛山、溫州等都是市區人口只有幾十萬的中等城市,與包頭、吉林等北方大市還有不小的距離。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鞍山、淄博、本溪、撫順、吉林、齊齊哈爾、包頭等城市都是老工業基地,比如“一五”時期的大項目就有一大部分分布在東北。在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總體城鎮化的水平還比較低,這些城市的城鎮化水平就已經比較高,經濟比較發達,基本上享受了副省級的一些政策。“當時這些城市有大量的重工業,總體城市規模在國內都比較大。”
發展各異,蘇州無錫唐山靠前
設立二三十年來,我國的城市格局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回過頭來看這些城市的發展,我們發現盡管“較大的市”獲得了地方立法權限,也更有利於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這些權限並非城市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這其中,來自江蘇的蘇州和無錫高居15個城市中的前兩位。位居榜首的蘇州成為15個城市中唯一一個GDP突破萬億大關的城市,去年該市GDP達到了14504億元,GDP總量位居全國所有城市第7位,無論是GDP總量還是人均GDP在江蘇省都位居第一。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隨著外向型經濟的不斷發展,蘇州經濟總量迅速擴大,蘇州的多位一把手先後升任其他省份黨政一把手,地位日益凸顯。不過,在東部其他幾個擁有“雙子星”的省份,深圳、廈門、寧波、青島和大連都成為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而獨獨在第二經濟大省江蘇,卻沒有計劃單列市。
蘇州之後,無錫去年的GDP也達到了8518億元。改革開放後,靠近上海的蘇南地區憑借外向型產業的發展,經濟也隨之高速發展,多年來蘇州和無錫GDP分列江蘇一、二位,身為副省級省會城市的南京只能屈居第三。只是近年來,省城南京“奮發圖強”,終於趕超無錫,上升至第二。不過,無錫盡管總量退居江蘇省第三,但人均GDP仍是江蘇第二。
盡管總體上蘇北的經濟遠不如蘇南地區,但作為淮海經濟圈的中心城市,大徐州的GDP總量也位居江蘇省第5位,當然徐州的人均在江蘇13個地級市中僅位列第9。
與蘇州一樣在省內位居第一的還有河北的唐山。這個工業大市去年的GDP為6103億元,無論是GDP還是人均GDP都超越了省城石家莊。
蘇州和唐山的GDP都在所在省份中排第一,而包頭的GDP總量在內蒙古中位居第二,也超過了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鄂爾多斯因煤炭能源而迅速崛起,去年GDP達4226.1億元,仍領先包頭和呼和浩特。
在這15個城市中,蘇州和唐山在所在省份中位居第一,包頭、洛陽和吉林在所在省份中位列第二,無錫、鞍山在所在省份中位列第三,可以說,這些城市目前仍體現出與“較大的市”相對應的發展規模。
但也有些較大的市發展相對暗淡。比如撫順和本溪GDP總量在遼寧只分列第七和第八,淮南的GDP僅有770.6億元,成為15個城市中唯一一個GDP總量未超過千億大關的城市,GDP總量在安徽只位列第12,人均位列第11。此外,像齊齊哈爾人均GDP在黑龍江只位列第十。

2015年鞍山等城市GDP名義增速出現負增長
丁長發說,發展較慢的城市中,淮南和本溪都屬於資源枯竭型城市。此外再加上體制機制的不靈活,在市場化的沖擊之下,這些城市轉型十分艱難。“市場的總量就這麽大,在計劃經濟時代,這些傳統重工業城市獲得了大量的要素資源,所以發展得很好,但在改革開放時代,大量的要素資源包括資金和人才等都轉向市場經濟比較活躍、比較有彈性的區域。”
丁長發分析,這些重化城市由於體制機制的固化,在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就面臨著一輪較大的沖擊,大量的中小型國企倒閉,出現了一次較大的下崗潮。而在近兩年經濟新常態下,隨著能源經濟的下行,以能源原材料工業為主的地區又一次受到較大的沖擊。
這其中,2015年,包括吉林、鞍山、撫順、本溪、淮南、唐山等城市的GDP名義增速出現了負增長,而齊齊哈爾、邯鄲、淄博等城市的名義增速也維持在低位運行。
15個“較大的市”現狀
城市
2015年GDP
所在省份的排名
人均GDP/單位(元)
在省內的排位
2014年GDP
名義增速
蘇州市
14504.07
1
136300
1
13761
5.40%
無錫市
8518.26
3
130900
2
8205
3.82%
唐山市
6103
1
78354
1
6225.3
-1.96%
徐州市
5319.88
5
61511
9
4963.91
7.17%
淄博市
4130.2
5
89495
4
4029
2.51%
包頭市
3781.9
2
135107
2
3636.3
4%
洛陽市
3508.8
2
52541
5
3284
6.85%
邯鄲市
3145.4
4
33554
7
3080
2.12%
吉林市
2455.2
2
55610
4
2730.2
-10.07%
鞍山市
2349
3
67675
5
2385.9
-1.50%
齊齊哈爾市
1270.7
4
23676
10
1238.8
2.58%
撫順市
1216.5
7
58555
7
1276.6
-4.70%
本溪市
1164.62
8
67652
4
1171.16
-0.50%
大同市
1052.9
5
31250
7
1001.5
5.13%
淮南市
770.6
12
32446
11
789.3
-2.37%
Next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