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KIZ Archives


陳春花:轉型成功,人的因素最關鍵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0/161956.shtml

陳春花:轉型成功,人的因素最關鍵
春暖花開 春暖花開

陳春花:轉型成功,人的因素最關鍵

企業在互聯網時代轉型,需要特別關註三種人的因素,變革領導者,對的人和顧客。

本文由春暖花開(微信ID:CCH_chunnuanhuakai)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陳春花

我們如果真的要做轉型,成功改變最需要也最關鍵的就是這三個因素,第一個,變革領導者,你必須真正了解到,你怎樣幫助到所有人相信改變會帶來美好。所以今天的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傳遞正能量,你要像一個布道者一樣去工作,你不能僅僅告訴別人應該怎麽做,你還要告訴他做這件事情會得到的美好是什麽,支撐是什麽,這種正能量的推進是對所有管理者的新要求。

第二個我們要形成一種文化,這種文化要能夠幫助到整個組織做變化。聯想三十周年的時候,柳傳誌寫了一封信,里面提到了“聯想的發動機文化”。我在看到他這封信的時候非常認同。聯想內部是一種發動機的概念,高管是大的發動機,子公司是小的發動機,他們像齒輪一樣,互相咬合,有動力。所以才會有不斷有新的小發動機出現,讓我們看到了聯想今天的輝煌成績,這就是對文化的要求。我們在不同階段對文化的要求不一樣,今天,我們對文化的要求就是如何激活組織,如何激發活力。你怎麽才能讓組織中的每個人變得很正向、有活力。

微信圖片_1_meitu_16

第三個就是對人的要求。我們今天都希望找到優秀的能人,可其實應該是找對的人。為什麽我們要找對的人。今天遇到的情況是複雜性所帶來的多重混亂。管理中的混亂和複雜就是增長的速度超過了整個組織中能力增長的速度。傳統行業當中能夠懂互聯網的人很少,這說明你對這個時代增長能力已經沒辦法把握了。我估計很多從事互聯網行業的人也會焦慮,他會說我有這麽多能人,我不知道怎麽管理了。

微信圖片_2_meitu_17

增長的複雜性和能力關系之間會有一個差,這個差就叫混亂。這就是我們管理的挑戰。你要讓“對”的人的增長速度超過複雜性的增長速度。這個事情難在哪里,怎麽做?其實我一直對海聞校長很感恩,因為他極大地在包容我。假如我是那個對的人,這個包容是有價值的。當你與對的人在一起的時候,對組織有一個最大的挑戰就是組織邊界平臺能不能打開,這是核心。很多企業為什麽在今天找不到合心意的人才,原因是因為你很想擁有一個對的人,但是對的人很難擁有。

我希望大家在做轉型的時候必須要做三個準備:

第一,就是你的起點要在顧客,不是在產品。

第二,你必須記住,轉型是用行動檢驗,要提供解決方案;

第三,你真正要做轉型的核心是提升整個組織的效率;組織轉型的概念就是要把決策機制放到一線,讓你的團隊真正面對顧客,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改變管理者,改變整個公司的文化,找到對的人。

微信圖片_3_meitu_18

每年到年底的時候我自己都會對下一年做一個判斷,我不能保證說它是對的,但是我很願意跟大家分享,既然兩位我最喜歡的老師和教授邀請我過來,我就要貢獻一點價值。我貢獻的價值就是我對下一年的看法,我願意說出來並願意帶著我的企業朝這個方向做。

我最近講得最多就是兩個案例,一個是三只松鼠,我特別喜歡它,它一出來我就買。這個企業2014年雙11單日的銷售額超過一個億,但是經營者從來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卻創造這樣一個奇跡。今天你一定要把你對顧客的理解理解到極致,你的產品才有價值。第二個案例是小米,我關註小米不是因為他現在的奇跡,最重要的是他真正了解跟顧客之間的關系,真正建立了一個互動的平臺。

我開始理解數字經濟的時間是1995年,當時因為我發現三星開始轉型,主要提出的口號就是“數字改變生活”,當它提出這個的時候我們看到三星跟索尼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我一直在家電領域,所以我跟我服務的家電企業講,你要關註數字、時尚,你要想它不是一個家用電器而是一個快消品。

互聯網與數字經濟帶來的最大趨勢就是你要做品質更高、範圍更廣的溝通,才有機會在這個市場當中看到你的增長。

互聯網 數字經濟 轉型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124

如何理解快手和這三億人的世界,看不吃翔的就別玩了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4/162123.shtml

如何理解快手和這三億人的世界,看不吃翔的就別玩了
我是波波夫 我是波波夫

如何理解快手和這三億人的世界,看不吃翔的就別玩了

每一個人都經歷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悅,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里。

本文由我是波波夫(微信ID:trip517)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 波波夫

夜幕降臨,鎖上電腦城檔口的大門後,「吃貨武大郎」和她的丈夫「吃貨高大炮」在隔壁的拉面館坐定,在服務員端上兩大碗面條後,一天之中最愜意的時刻降臨了:在七十萬粉絲的圍觀之下,夫妻兩雙雙架起手機,一場熱氣騰騰的直播開始了。

千里之外,「雲南屎ge」做出了可能是人生中最艱難的一次決定,他走進自家的茅房,準備一場直播吃屎。當用戶的胃口已經被吊起,生吞活雞、電鉆吃玉米、徒手撈蛆都變得稀松平常時,只有最極端的鋌而走險,才有可能讓他一夜走紅。(圖就不放了,有興趣的可以搜索。)

如今躋身快手紅人的門檻越來越高。

「雲南屎ge」如此重胃口的直播,只收割了不到一萬粉絲。成為第二個MC天佑、成為第二個魏思、成為第二個陳山那樣擁有千萬粉絲的超級網紅,越來越成為後來者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資深紅人們也在絞盡腦汁創造新花樣。當新京報記者在今年初走進貴州的大山,見到剛剛熬過盜號風波的「金哥」時,這位百萬粉絲紅人也在懊惱江郎才盡,過去一天能拍兩三條視頻,現在兩三天更新一條都成問題。

就像生活在十八線小鎮的懵懂青年,在2016年末以每月5000元的價格租下一輛北京牌照的現代伊蘭特一樣,只有在北京西站被釣魚執法的那一刻,才猛然意識到那個不知從多少個老鄉口中輾轉而來的「滴滴司機月入三萬」早已是老黃歷。

和滴滴一樣,快手的龍門正在對草根關閉,但還不知有多少條鯉魚,

仍在幻想化尾成龍。

和微博大V、知乎精英一樣,快手紅人正在成為一個利益板結的群體,這是草根夢的終結,但恰恰正是一款應用從青澀走向輕熟的標誌。

在2016年的一天,當宇宙中心的創始人們、CXO們猛然發現五道口火炬大廈的頂層網易的標誌已經換成快手時,這家公司其實已經低調運營了六年。兩位從清華大學走出的創始人直到去年才雇傭了公司的第一位公關,並披露了傲人的數據:註冊用戶超3億人、日活躍用戶4000萬,日均使用時間過1億小時。

在由微博大V、知乎精英、快手紅人構成的中國網紅世界里,快手是一個最為奇妙的世界,他們遊離在主流話語體系之外:上快手的人不會公開討論快手,而公開討論快手的人往往都沒下載過這款應用。這讓快手成為一款活在傳說的軟件,存在於寫字樓的凱瑟琳、威廉們之外的平行世界。

如果說X博士的文章讓快手走進北上廣主流人群的朋友圈。那麽,昨天被披露的騰訊投資,才是快手真正的成人禮。

紅人退去,資本登場。3月23日,快手宣布完成由騰訊領投的新一輪3.5億美元的融資,最新估值據信在30到40億美元之間。這已經快手的第四輪投資。紅杉資本、DCM中國、百度、騰訊的進入,意味著快手即將進入盼望多時的收獲期。

快手里光怪陸離的世界,恰好與騰訊守正出奇的內容王國,互為補充。

如果說微信創造了社交的價值,那麽快手則展示了記錄的能量。一如快手CEO宿華對外界的宣示:「快手從不試圖改變這個世界,它要做的是記錄這個世界。」

記錄這個世界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紀錄片式的逼真, 比如導演周浩在《棉花》里呈現的拾棉女工的艱辛生活;另一種記錄則是虛構的電影,它把生活誇張、變形,如同馬爾克斯在《百年孤獨》里流露的智慧。

上有廟堂之高、下有江湖之遠。快手里不僅有金鏈大哥喊麥、夫妻吃面、直播吃翔,還有在建築工地窩棚里健身的「搬磚小偉」、還有小城路邊徒手更換輪胎的女汽車修理工、以及騎行川藏線的戶外夫妻。

就像「舌尖上的中國」里的臺詞:

「在這個時代,

每一個人都經歷了太多的苦痛和喜悅,

中國人總會將苦澀藏在心里。」

這也許正是快手的奇特之處在於,它融合了三億人的寫實和誇張,在這里藏著一個你不熟悉的中國。

快手紅人 社交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2614

盛希泰:IPO加速,是所有人的機會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328/162181.shtml

盛希泰:IPO加速,是所有人的機會
盛希泰 盛希泰

 盛希泰:IPO加速,是所有人的機會

對一級市場而言,IPO加速會殺掉一批創業項目。

i黑馬訊 3月27日消息 “IPO加速會殺掉一批創業項目。”洪泰基金創始合夥人盛希泰在洪泰基金CEO春分大會上表示。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開年至今,IPO審核共計通過108家,證監會核發IPO批文98家,已發行上市112家。按此速度預估,今年全年IPO審核將通過並核發批文470家左右,發行上市540家左右。

IPO加速也對一級市場的投融資等方面造成影響。對此,盛希泰認為,關掉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渠道,將可以解決IPO“堰塞湖”問題,也會讓創業項目的估值回歸理性。

以下為盛希泰的分享節選,經i馬編輯:

最近這幾個月,資本市場變化很大。今年的1到3月份,我們IPO發了108家,今天還有6家在過會。這個數接近去年總數的一半,這個還不包括春節的因素。這個速度是什麽概念?一個禮拜十幾家,一年發500多家沒有問題。我覺得這是我從業20多年,空前的一個大機會。實際上這個就是註冊制。

很多人講說,速度這麽快,會不會像香港那樣產生很多仙股?我說不會。中國幾十萬家企業,我們搞了27年才有3千家上市公司。未來3年每年5百家九牛一毛,根本就不夠用。這是我們所有人的機會。這個機會可能要大於2007年、2010年前後的那兩波機會。

去年10月份,有一個企業CEO給我打電話,說盛總我終於上市了,我要請您來參加這個儀式。我回顧了一下它是花了8年的時間。這次IPO開閘從媒體報道到真正開放,不到半年的時間。這是一個真正的結構性變化。我為什麽講這個?是因為這個跟每一位創業者相關。

很多做VC的都不好好說話,就是盲目看估值。比如,我開項目投資決策委員會,一個項目說,每年四五千萬的利潤,馬上就報新三板,給我們估值是5億,我們可以投一點進去,但很多人說這個項目不行。第二個項目說,掌握了多少醫療行業的數據,虧損,估值3億美金,但大家覺得這個項目太好了。這是PE邏輯和VC邏輯。我覺得,很多的估值要接地氣,要回到現實。IPO加速會殺掉一批創業項目。

中國有太多上市公司能夠做到稅後有三千萬的利潤,但他們的市值也就是二三十億人民幣,換算成美元不過3億美元。但現在每一個創業項目估值3億美金就跟玩似的,那算什麽。

第二是並購市場打擊很大,對我們是一個什麽影響呢?就是很多並購標的物少了。很多企業簽了協議以後就不賣給你了,我寧願毀約都不做了,我要上市,寧做雞頭不做鳳尾,這是很多中國人的觀念。比如我真有料,你願意作為標的物是機會,反過來講第三個新三板,我是新三板最大的鼓吹者,但是我非常遺憾的看到過去一年錯過了很多機會,未來可能會受到進一步的沖擊。

大家有沒有註意到最近有一個公司上市了,這種公司連續3年利潤增長非常有限,在我原來的概念里證監會不會通過的。但現在上市後連續漲停板,市值20多億。去年上市公司再融資1.7萬億,IPO只有不到2000億。把再融資關掉,全給IPO,完全沒問題。上市公司根本就不缺錢,所以該關掉的就關掉。一下子就可以解決堰塞湖問題。

這個對創業的影響是非常大。你如果真有能力,那麽你就會成為被追逐的對象。如果你還沒有很多的盈利,自己又不行,同時估值還很高,對你來說,可能更加的不利。市盈率會進一步沖擊所謂的“市夢率”。那些只有虛的互聯網思維會受到很大沖擊。

結果是,創業真正回歸商業本質,就是要說人話,不要說鬼話,賺錢是硬道理。什麽樣的創業人能火?就是創業者必須要找到模式。投資人如何投的這個項目,時間是可以檢驗的。我們去年投了一批行業的項目,像金融科技里的項目,用錢寶是去年非常標誌性的案例。像人工智能的很多項目都是行業內非常有代表性的,消費升級里面有幾家項目等等。

總而言之,我跟大家做的這三點分享,因為洪泰也是一個創業項目,我們有很多東西希望能到位,給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如果沒有服務到位大家可以多一些互動,多一些共識,多一些諒解和理解。   

資本 創業 方法論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3205

李彥宏:人工智能最大發展方向是“機器學習人的意圖”

從“戰略前沿”到“戰略核心”定位,押寶人工智能的百度在不斷推進其在該領域的投入。伴隨陸奇的加入,人工智能的產品化和市場化成為一大主題。在今天的2017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上,當被問及今年百度人工智能是否會加速商業化和落地時,李彥宏連連點頭表示,“會,肯定會。”

做人工智能時代的操作系統

“未來人和物、人和機器的交流方式將被人工智能顛覆,不是人去學習使用手冊、學習機器的語言,而是機器、工具學習人的意圖,人想要什麽,機器就能夠明白,這是未來幾十年代表人工智能最大的一個發展方向。”在峰會上李彥宏表示。

從百度的布局來看,百度希望搜索無處不在,而其中對話又是最自然的一種延伸搜索的方式。在今年的CES上,百度推出對話式人工智能操作系統DuerOS,希望借此走向與智能設備直接對話的時代。

“操作系統分為三代,第一代操作系統是鼠標鍵盤,最有代表性的操作系統就是windows;第二代操作系統是用手來觸摸,現在所有人手里都有一個手機,代表的操作系統是iOS和Android;第三代操作系統是以對話為主的,這三代操作系統的特點就是交互方式越來越自然、使用門檻越來越低、影響受眾越來越多。” 百度公司首席架構師,度秘事業部首席技術官朱凱華向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表示。

所謂“得系統者得天下”,回顧互聯網發展歷史,從軟件應用到硬件控制,作為信息和知識的核心控制節點,操作系統意味著成為世界級企業的機會。看好對話式人工智能的並非百度一家,在今天的峰會上,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沈向洋也表示,“在人工智能方面,微軟現在主推研究和產品方向是對話式人工智能”。

而在PC向智能手機轉換時期,微軟正是失去對操作系統的控制讓其錯失在智能手機市場的機會。放眼至海外市場,在今年的CES上亞馬遜的AI語音助理系統Alexa搶盡風頭,Echo之外,目前搭載Alexa的廠商和產品已經超過7000家,要知道半年前僅有1000家,增速迅猛。

借算法+芯片產業化

把自然語言人機交互能力輸送到各類硬件產品,以此來增添人工智能技術的落地場景,這是百度的意圖所在。就在前不久百度聯合ARM、紫光展銳和漢楓電子發布DuerOS智慧芯片,圍繞成本、性能和易用性等方面打造一站式智能語音交互解決方案。

在這項合作中,包括度秘大腦、語音解決方案、芯片/模組在內的三層結構,其中,前兩層由百度度秘提供,賦予芯片DuerOS“可對話”的核心功能,包括日程管理、天氣查詢、答疑解惑、查找音樂、查找餐廳,訂餐、買電影票等功能,芯片模組板塊分別由紫光展銳、ARM、漢楓共同支持。

值得註意的是,這也是百度度秘事業部今年獨立以來,發布的首個重要產品。今年2月份,百度官方宣布將度秘團隊升級為度秘事業部,由首席架構師景鯤任事業部總經理。調整後,景鯤將向百度集團總裁兼COO陸奇匯報工作。在外界看來,度秘也被視為百度人工智能商業化的核心產品。

陸奇認為,自然語音和其他智能交互方式可能出現在從手機到家居的每一個設備中,為了抓住這一機遇,度秘事業部的成立用以加速百度人工智能戰略布局及人工智能產品化和市場化進程。

“算法+芯片是人工智能的產業發展必經之路。”原百度研究院副院長、深度學習實驗室(IDL)主任、地平線機器人創始人兼CEO余凱曾向第一財經表示,其所創辦的地平線也主要從事人工智能芯片和系統研發。

在他看來,要使智能產品具有感知、交互和控制能力,需要為它們創造一個“大腦”,生產針對深度學習算法特點進行優化的芯片,才能節省大量機器使用量和運營成本。從最近英特爾斥資153億收購的Mobileye來看,同樣是基於“算法+芯片”的典型案例。

“要往平臺走、往下走”

雖然此前白宮發表一系列報告稱中國人工智能將趕超美國,但在今天的IT峰會上經濟學家、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指出,從產業鏈角度而言,上端是產品、人工智能家電,中端是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識別、計算機視覺等,下端是CPU、GPU、NPU、神經網絡學等。

“中國最多在應用,中國在自助知識產權第二階段的軟件上還是相當的一般,第三個基礎設施上還遠遠落後,中國每年進口2000億美元的芯片,是中國最大的單項產品進口,這是人工智能的現實。”。在其看來,做人工智能的企業還要向下移,做平臺、做基礎、做芯片、做研究、移向制造業。

“當我們把所有AI的能力通過一個實體或者打包變成實際可以落地的切入點,輸出能夠產生一個很大的化學反應。”朱凱華表示。產生這種化學反應的前提,一是要打造人工智能平臺,嫁接更多的服務和數據進入,另一方面則是置入更多硬件,實現“賦能”。目前包括海爾、美的、聯想、國安廣視、小魚在家都在試水DuerOS系統。

“去APP化和提高用戶體驗的突破口,物聯網和AI結合是未來發展方向,而在芯片和算法的或作中,我們更多扮演的是觸角的角色。”漢楓董事長謝森告訴記者。

“互聯網只是開胃菜,人工智能是主菜,人工智能不是互聯網一部分,不是互聯網第三個階段,它是堪比工業革命的一個新的技術革命。”在峰會上李彥宏又一次為人工智能振臂高呼。

在這場技術革命到來之前,如何降低使用門檻,使得人工智能更為實際可用,讓更多制造商可以用“主菜”來“填飽肚子”,是2017人工智能值得關註的新維度。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077

眾安保險的健康險“野心”:做一億人的“國民醫保”

近兩年健康險正以遠高於其他險種的漲幅快速增長,其中2016年同比漲幅為68%,增長速度大幅度領先。面對這一片擁有巨大潛力的市場,保險公司正在使出“渾身解數”。

盡管是一家互聯網財險公司,但眾安保險也儼然已經將健康險業務提升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戰略地位。不管是去年推出的“網紅款”醫療險尊享e生還是近日出爐的國內首款互聯網醫院門診險,眾安保險在健康險方面已開始全面搭建自己的產品線。

眾安保險健康險事業部總經理劉海姣在近日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眾安保險的健康險業務願景是“做一億人的‘國民醫保’”。

計劃保持5倍以上增長

據了解,作為眾安最重要的業務組成部分之一,眾安健康險堅持企業級團險和個人險兩條腿走路,並在去年取得了爆發式增長。

其中,眾安健康險國民醫保系列產品中的尊享e生上線四個月就吸引了20萬家庭投保,且在去年雙十一創造了互聯網健康險單一產品日銷量紀錄。

近日,眾安保險又與國內首家互聯網醫院微醫共同推出國內首款針對互聯網醫院門診費用的補償保險——家庭守護。投保用戶不僅能在微醫平臺上擁有專屬的家庭醫生,而且支付門診費及藥品費時只需自付四成,其余六成由商保賬戶直接結算。

“打通商保直付後,在線門診從診療到支付都變得更加便捷、經濟。未來,普通人的看病方式和體驗或將因此發生很大變化。故而,這是國民醫保系列中具有未來意義的重要產品。”劉海姣表示。

劉海姣所提到的“國民醫保”系列就是目前眾安健康險戰略中主打的概念。“我們的願景一個是希望成為年輕人的第一份保單,另外就是能夠做到一億人的‘國民醫保’。”

根據劉海姣介紹,眾安保險健康險業務的產品線中,主線即為尊享e生系列。“這是我們‘國民醫保’中一個很主要的產品線,主打中端醫療、住院醫療的市場。”

業內人士表示,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國的中端醫療保險市場幾乎處於空白狀態,增長潛力巨大。而包括眾安保險在內,多家保險公司也紛紛瞄準了中端醫療保險市場這片“藍海”。

除此之外,劉海姣表示,此次推出的針對互聯網醫療的保險產品,也是“國民醫保”布局的重要的一塊。而目前,眾安健康險也已開始布局醫美、齒科、心血管慢病等細分市場,加速探索互聯網保險與生物技術的跨界融合等創新領域。

“從健康涵蓋的需求上來講,我們的產品線將涵蓋門診、住院、齒科、精準醫療等方面。從價格上來講,則具備低端、中端、高端不同級別。通過這些多維度的組合,我們希望未來一個人在健康這個方向有需求的時候,都可以在眾安找到他適合的產品。”

據劉海姣介紹,經歷了兩個完整會計年度的健康險事業部目前在整個眾安保險的保費收入中占比不到10%,但增長速度每年都在5倍以上。“一方面是由於整個健康險行業的高速增長,一方面由於眾安保險對健康險事業部的支持,我們在未來幾年的計劃也是每年增長速度在5倍以上。”

同時,劉海姣表示,由於互聯網保險的背景,眾安健康險目前在團險端的客戶以員工平均年齡較低的高科技企業為主,在個險端以中青年為主。這部分人群的出險概率相對較低,因此有效地控制了賠付率。

個性化、定制化、智能化

“眾安健康險是圍繞著三個詞來做的,個性化、定制化、智能化。”在眾安健康險的產品線背後,劉海姣將其戰略方向總結為上述三個詞語。

在個性化方面,數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會不斷做客戶數據的沈澱和收集。我們希望,未來能夠對每一個人都做到個性化的定價。”

在定制化方面,則是結合不同合作夥伴的場景,做適合該場景的保險產品。例如眾安保險此次推出的在線門診保險產品就是一個典型定制化保險產物,結合微醫本身做的線上診療、互聯網醫院等服務,眾安健康險嵌入式進行了商業保險的合作。

“通過產品創新,我們希望推動家庭醫生政策及分級診療制度的建立。醫、藥、險產業鏈被打通後,未來,我們將為新型醫療平臺上的用戶提供健康險、商保直付及健康管理等服務。” 劉海姣說。

而對於眾安保險這樣主打互聯網技術的保險公司來說,智能化自然將成為其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劉海姣表示,在健康險方面,已率先做了許多智能化的嘗試。她舉例稱,目前正在利用智能機器人技術推進智能客服的服務。“一開始它可能只能回答一半的問題,一半以上的問題可能還需要客服人員參與回答。但是機器人本身的技術是在於它自己可以不斷地學習。未來80%以上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智能機器人來回答。”

同時,劉海姣也表示後續還會研究區塊鏈等技術在健康險方面的應用,包括借助其防篡改的特性進行醫療控費、反保險欺詐,在政策放開的前提下也可以進行海量醫療數據的對接。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4586

在高價低頻領域打造新場景,他最懂人的痛與訴求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420/162686.shtml

在高價低頻領域打造新場景,他最懂人的痛與訴求
陳雪嬌 陳雪嬌

在高價低頻領域打造新場景,他最懂人的痛與訴求

黑馬營十四期營員,廣州慧亞傳媒有限公司(家居熱線)創始人、董事長,廣州新巢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10余年深耕家居建材行業服務經歷,8年匠心運營家居建材產業信息平臺,現在正打造家裝行業的C2C服務平臺。

沒有一個消費品類像家裝消費這樣如此緊密關聯,買了地板之後買衛浴,買了瓷磚之後買櫥櫃……

在互聯網家裝行業,主材、輔材、軟裝、家具、金融產品……究竟該選擇什麽作為盈利點?

他又如何在低頻品類里打出高頻模式?

學霸君為您揭曉連BAT都無法攻破的行業壁壘——廣州慧亞傳媒、新巢網創始人黃金榮以“人”為切入點的重度垂直打法。

黑馬名片:

黑馬營十四期營員,廣州慧亞傳媒有限公司(家居熱線)創始人、董事長,廣州新巢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10余年深耕家居建材行業服務經歷,8年匠心運營家居建材產業信息平臺,現在正打造家裝行業的C2C服務平臺。

微信圖片_20170420125739

在14期黑馬營里面,黃金榮算是一個創業老兵,2004年開始創業,最初做家居行業品牌營銷服務,2009年轉型成立慧亞傳媒,將過去的品牌創意非標服務升級成為行業的渠道信息平臺標準化服務,他說那一次被迫的轉型非常有成就感,改變賽道後的他僅用不到兩年的時間就將銷售規模翻了近10倍。目前,慧亞傳媒在家居建材行業服務每年付費企業客戶有近千家,旗下的家居熱線網站流量和服務規模穩居行業第一。

黃金榮在家居建材行業擁有很多資源,在這個行業既懂產業又懂互聯網的人不多,他是其中一個。

打造家裝服務新場景

或許是因為第一次轉型嘗到了甜頭,抑或是因為天生就有那個不安分愛折騰的勁兒,黃金榮在2016底又成立新巢科技,從媒介升級到交易服務。他做過很多嘗試,意識到在信息服務兩端,僅僅簡單將信息變成交易是行不通的,必須改變場景,將建材的銷售場景平移到建材消費的最前端,那就是裝修工地。

過去兩年時間吹過的互聯網家裝的颶風,讓家裝行業產生了新的景象,家裝服務商品化使消費決策產生更加快速。在解決了一部分問題後,同時也留下了更重要的問題,消費者簽單後的消費體驗沒有根本提升,其本質原因是:中大型家裝公司僅僅通過幾個中間商將消費者的單接回去,之後再轉包給項目經理(i黑馬註:狹義的項目經理是工長,廣義的項目經理包括自由設計師和裝修達人)。而消費者並不知道簽約後是由誰來為他服務、服務方的特長是否匹配自己的需求、個性化能否滿足等等。

新巢網借用了瓜子二手車的那句廣告語“讓家裝項目經理個人直接服務消費者個人,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從此打造了中國第一個家裝服務的C2C平臺。

賣車和賣裝修有本質的區別,車是標品而裝修是服務非標品,因此家裝的C2C服務平臺上的服務標準制定、監督機制、供應鏈配套等,更能夠體現平臺該有的價值。新巢網要打造家裝服務的“小前臺”和“大後臺”,前端是服務人個人或小團隊,服務更加直接、經濟、個性;後端是龐大的支持系統,擁有更好更全的服務資源。

以“人”為切入點做重度垂直

完整的新巢網是一個大閉環,如何實現這個閉環呢?

1、  圈定家裝工程“項目經理”為主要服務對象,為項目經理提供管理工具“項目小秘書”,它類似於一個SAAS軟件。其前期的主要功能是記賬,如:每個工地不同時間回收多少款、做了多少工,應付多少工錢、進了多少材料、工程結算及總體盈利的計算等等;

2、  當經營活動從線下往線上過渡時,系統幫助項目經理實現了對接資源的功能,提升了管理效率;

3、  建立家裝服務標準,實現平臺化。讓項目經理直接對接消費者,項目經理自帶流量,把線下業務線上化,同時平臺也在線上輸出流量,把業務給到項目經理線下執行。

圈定家裝產業“項目經理”這個群體作為服務對象是一個巨大的創新,也是黃金榮過去半年多跑了無數工地調研後的重大突破。

在裝修中,項目經理是一個極其重要的角色,他們上對客戶,下對業主,中間對工人,消費者體驗的好壞與他們有最直接的關系。黃金榮以這個人群為切入點做重度垂直,根據他們的需求不斷向家裝的後端消費延伸,打造B2B2C的系統化家裝服務體系。

低頻品類打造高頻商業模式

沒有一個消費品類像家裝消費這樣如此緊密關聯,買了地板之後買衛浴,買了瓷磚之後買櫥櫃……

主材、輔材、軟裝、家具、金融產品……任意選擇幾個作為盈利點都會產生非常大的市場規模。

新巢網目前在廣州已經圈定2000個項目經理,假設其中只有1000人願意對接資源,500人長期活躍,每個項目經理每個月消化3個工地訂單,每個工地消費10萬,那麽僅在廣州一個城市一年就可以產生接近20億的銷售。

在家裝這樣一個低頻的品類里面打造一個高頻的商業模式,得益於黃金榮在建材和家裝行業的長期積累,同時也得益於他在黑馬社群里的長期錘煉。

黃金榮加入黑馬會已經有3年時間,2016年底又成為了黑馬營14期其中的一員。

他說:“你需要學習的不是方法論,而是一個懂得怎樣思考方法論的人,在你身邊教會你如何思考。黑馬營建立的‘不裝、不端、有點二’的基調很容易實現學員間的無縫對接。”

“在黑馬營我的收獲一是導師們給予的理論支持,牛文文(i黑馬註:創業黑馬董事長)的重度垂直方法論是值得參照和踐行的指南;二是黑馬營同學的感染力。他們個個有特長,項目也非常獨特,大家在這里相互借鑒、拍磚,通過課程、私聊、活動相互感染,創業在這里不再孤單!”

2017年黑馬營十五期報名已開啟,請戳下方二維碼,報名黑馬營十五期!歡迎搶座!

1

黃金榮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6371

五代航空人的夢想 看C919震撼首飛!

2017年5月5日,在上海浦東機場附近一個大型工業基地的機庫里,一架中國制造的飛機正準備迎來首次試飛。這標誌著中國打破長期由波音、空客等少數制造商壟斷大飛機市場的局面。C919中型客機(COMACC919),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與美法等國企業合作研制組裝的幹線民用飛機。

自主設計研制大飛機,這個夢想中國航空人追逐了半個世紀。經過五代航空人的艱辛努力,才有C919的破繭化蝶。

C919全稱是“COMAC919”。“COMAC”是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英文名稱的簡寫,“C”是COMAC的第一個字母,也是中國的英文名稱China的第一個字母。

C919,第一個“9”寓意天長地久、經久不衰,“19”代表最大載客量是190座。

飛機機身長度38.9米,機身高度11.95米,翼展35.8米,作為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短程商用幹線飛機,標準設計航程為4075公里。搭載最少158人,最多190人。

自主設計,對於一架飛機意味著什麽?

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根據市場需求,設定設計方案。第二,零部件供應需符合設計方案。C919的供應商來自全球,其中不乏同樣為空客和波音的供應商,而需要什麽樣的零部件,對其有怎樣的技術要求,這是由中國商飛決定的。第三,系統集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架大型客機是複雜的系統集成工程,不同的系統集成在一起需要滿足哪些要求,這一控制方案掌握在設計團隊手中。

2025年,C919的國產化率將要超過90%的。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48026

吳曉波最新演講:所有的物質變化都比不上人的解放

來源: http://www.iheima.com/zixun/2017/0615/163631.shtml

吳曉波最新演講:所有的物質變化都比不上人的解放
筆記俠 筆記俠

吳曉波最新演講:所有的物質變化都比不上人的解放

“無論這個時代怎樣,我們必須在自己的身體上克服這個時代”。

來源 | 筆記俠(ID:Notesman)

 作者 | 吳曉波

筆記君說——

俠客們,晚上好!新商業路上,筆記俠與你守望相助。

吳曉波說:“世界是平的,改革會自動發生。企業家們要勇於試錯,勇於生活企業家必須要試錯、犯錯誤,要有人去付出、犧牲。要改善我們企業的面貌,要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這個好東西是不會自己發生的。”

那麽我們該如何創變呢?

在中國這個功名社會中,改革開放39年來,企業家的崛起和出現是一個開天辟地的事情。1978年中國沒有一個私營企業,今天1600萬的規模以上私營企業主、4500萬的個體工商戶,加上一起幾乎等於法國人口,而且比韓國人口還要多。所有的物質變化都比不上人的自我解放。

一、世界是平的,改革會自動發生

今天的主題叫做“創變者年會”,我談我對創變、變化的看法。

我曾經是一個“變化的原教旨主義者”,有時候想想,我跟100年前搞“五四運動”的那撥人非常像,要砸爛一個舊世界,現在所有的東西都壞的、都是錯誤的。所以對變化的擁抱和追求,甚至對年輕人的獻媚,很可能是我們這代人與生俱來的東西。

因為我們總覺得我們跑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跟猴子一樣,總有一根尾巴在後面。這根尾巴可以說是舊機制,也可以說是集體主義的舊的價值觀。所以面對年輕人的時候,我總覺得他們是未來,對於所有的變化,我們都應該積極的擁抱。

我是1990年開始進入到商業世界的,我第一個工作就是去溫州做調查研究,一直20多年幹到今天。所以20多年來,我是在不斷地面對變化。同時我覺得這20多年來,我對變化的理解有很大的改變。我們怎麽理解“創變”、變化這件事情?變化在我們的價值觀里面到底是一個什麽東西?

51

我講幾個跟變化有關的小故事。

1、改革會自動發生

九十年代初的時候,我得到領導的指示去溫州做調研。說有一個人在溫州蒼南縣傲江邊圈了一塊地,把它定名為中國第一個農民城,他自己畫了一張地圖,拿了這張地圖到溫州去招商。給你一塊兒地允許你建一間房子,當然你要給我地皮的錢,還有修路的錢。

我去調查的時候,他已經把2000多人忽悠到里面了,非常熱鬧。九十年代初,重慶火鍋已經開始賣到全中國來了,所以溫州人就開始在那個地方做重慶火鍋,已經是全中國最大的搞銅皮火鍋的地方了。

我那時候是在新華社寫內參的,我之所以去做調研,是因為有人舉報他,說這個兄弟幹的所有的事兒都是違法的。我去看了之後發現果然從土地的審批到城市的規劃、房屋的出售、工商註冊……十件事兒有八件事兒都是違法的。

我調查完了以後,第二天得走,晚上他請我吃飯,我們倆就在龍港邊上喝白酒。他知道我內參寫完以後,這個農民城可能就沒有了,他的下場是什麽也不好說。喝到一半的時候他突然跟我講了一句話,說吳同誌你知道嗎?“一切的改革都是從違法開始的,你得支持我”。

我當時說你這個違法亂紀分子還跟我講改革?但是後來仔細想想,溫州人多地少(人均只有兩分地),私營企業是全中國發展最快的、投機倒把是最快的,早期的實體企業發展是最多的。全中國最早的一批專業市場是在溫州搞起來的,他圈那塊兒地就解決了一件事兒,解決了農村的富余勞動力,讓那些個體工商戶有一個地方可以做集約化的生產。

所以我回去寫內參的時候,就把這個事兒認認真真地寫了一遍,但是我換了一個角度,我把他那句話也寫到里面去了。這個事兒是當時的副總理朱镕基批示的,中央派調查組去調查,最後肯定了龍港的經驗,再後來變成了中國第一個農民城。2008年溫州搞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選,這個人現在已經80多歲了,他被選為第二名。

52.webp

2、互聯網一半像天使、一半像魔鬼

第二件事兒是關於互聯網的,我剛剛寫完《騰訊傳》,我對互聯網有了很多新的理解。互聯網是從邊緣開始起來的,起初每個人都看不起它。慢慢地到了2008年,弗里德曼寫了一本書《世界是平的》,說世界的千山萬水都被互聯網一刀削平了。

互聯網的原教旨主義是讓這個世界沒有信息的不平等,任何一個信息可以無障礙、免費的到達任何地方,我們每一個人變成世界大同中的一部分。紮克伯格上上個月生日的時候做了一個演講,說Facebook的理想是讓這個世界變成統一的社區。

我在幾年前聽到這些話也是熱血沸騰的,可能今天很多朋友聽到我剛才講這句話的時候還是熱血沸騰。但是你們想想看,這個世界上有哪些人曾經把這個世界的山川大河全部抹平,用一種意識形態、用一種權利來統治這個世界呢?兩類人:第一類人:宗教領袖。第二類人:政治家。現在有一類叫互聯網家。

宗教家沒有實現,政治家也沒有實現,互聯網家會實現嗎?如果互聯網真的像弗里德曼所說的世界是平的,真的像紮克伯格所說的全世界是一個社區的話,那各位你想,我們背後就站著一個老大哥,人類的多樣性在哪里?人類對自我追求的沖突性在哪里?

我在北京采訪去哪兒網的領導,叫莊辰超,我去見他的時候,去哪兒還沒有被攜程收掉。他跟我講,你知道嗎?中國在線旅遊行業會有1萬億的規模,我去哪兒到2016年底可以做到1000億,攜程可以做到2000億,我們兩家每年保持50%的增長,可以占到80%的市場份額。

我說如果你們兩家占到10000億中的8000億,剩下2000億給兄弟們分口粥吃吃,那個時候的世界會是怎樣呢?一定會出現一件事情,有一戶人家會控制這個行業的定價權。他掌握了所有的信息,他會掌握這個行業的定價權。

第二件事兒是,全中國很多的票務公司、旅行社去哪里了?會造成一些人的失業。

第三件事兒,那麽你這家公司註冊在哪里?你這個統治中國在線旅遊市場80%份額的公司在哪里註冊?北京、上海、深圳?那麽這個城市的地方稅務局,會統治這個行業幾乎所有的稅收。那你說世界是平的嗎?

20多年來,互聯網以革命者的名義改變了我們很多的東西。但是同時在某種意義上,它也露出了另外一面。比如壟斷的一面、拒絕開放的一面、攫取利潤的一面。所以你看互聯網長得並不像天使,它一半像天使、一半像魔鬼。

二、所有的變化都要努力去爭取

2010年的時候,我寫了一本書,那個時候吳敬璉老師80多歲,我在上海陪了他3個多月,寫了一本《吳敬璉傳》。我問他說你是一九五幾年大學畢業研究中國經濟到今天,你對中國改革是怎麽看的。他說1978年開始搞改革開放,我們認為中國是一個手腳被綁住的巨人。只要把繩子解開,讓手腳舒展開來就可以了,所以所有的變化都是對的。

到了2000年左右的時候,我們這批經濟學家的自信心到達了頂點。因為1998年中國搞了一次國有企業的產權改造,1998年以後中國的房地產行業起來了、中國的外貿行業起來了、中國的產業轉型花了三年時間完成了(這個要感謝朱镕基)。另外一方面2000年中國加入WTO了。

吳老說我們從1978年到2000年花了20多年的時間,終於把這個巨人的繩子都解開來了,現在不但解開來了,我們還加入全球化了,中國的法律即將跟國際的商業法律全部接軌。內部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外部又來了一批文明人。中國的改革會自動實現。

53.webp

今天2017年,中國的改革自動實現了嗎?甚至有些地方還出現了倒退。為什麽那麽多企業家移民?我最近在寫企業史,2000年時,那麽多老板聚在一起,有哪個人會討論移民的事兒?移民是什麽時候開始的?是在2009年開始的。

我到今天已經由相信變化的原教旨主義者,慢慢開始變成了變化的理性主義者。伴隨著我個人對“變化”認識的改變,其實這也是中國改革發展到了這一步了。當年一切以發展為硬道理、以速度為契機和榮耀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我們在座的企業家朋友已經不是那些當年洗腳上田的人了,也不是上到田以後,那個田是一馬平川,任何法律都可以讓你違反的時候了。如果今天有一個人拿“一切改革都是從違法開始”的理念去經商的話,他是會被抓起來的。

所以,到今天我對變化有了新的理解,我認為變化是有好有壞的。我寫完《吳敬璉傳》以後,我請吳老寫一個題記,吳老寫說“呼喚法制的市場經濟”。市場經濟這個詞兒是1994年出現的,到了2010年的時候吳老說要呼喚法制的市場經濟,因為這個世界上有兩種市場經濟:第一種市場經濟:好的市場經濟。第二種市場經濟:壞的市場經濟。

我們要摒棄壞的市場經濟,我們原來說用市場經濟替代計劃經濟就是一次革命的成功了,後來發覺沒有成功,因為有好的市場經濟、有壞的市場經濟,有好的互聯網、有壞的互聯網。吳老說有法制的市場經濟是好的市場經濟。所以,變化是有好有壞的。

54.webp

第二,我認為好的變化是不會自動發生的,咱們都是做企業的,今天要轉型升級。企業家必須要試錯、犯錯誤,要有人去付出、犧牲。要改善我們企業的面貌,要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這個好東西是不會自己發生的。

中午的時候,東華兄開了一個小型的閉門會,討論“關於企業家精神”。這個事情按道理來講應該是大學的商學院或者說哲學系的老師們做的。但是今天來到現場的很多都是企業家朋友,有很多企業家朋友表態,我願意全力支持這件事情,因為這件事情是跟我們這個階層有關的一件事情。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有怎樣的價值觀、你有怎樣的願景,這些東西是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

天上除了掉刀子什麽都不會掉。所以,所有的變化都要去努力爭取。

第三件事兒,我認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好和壞。我三年前提把世界交給80後,80後就特別高興。沒有那麽簡單。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價值,各有各的好。但是每一個人站在地上都有一個陰影,各有各的壞。所以今天有很多60後、70後朋友們,跟我是一代人,我們也沒有必要獻媚那些年輕人。

我是1993年開始寫專欄的,我現在每個禮拜還得寫一篇專欄。有些朋友是我吳曉波頻道的用戶,你去看我的頻道。如果你了解我的話,你把我現在寫的專欄和十多年前寫的專欄比較一下,會發覺我在談不同的事情,但是在文本創作方面我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有兩個原因:

原因一:我老了,我也不知道該怎麽變了。80後、90後的語言方式我完全不能理解。

原因二:我也不願意變。我覺得堅持我自己,做得挺好的。我有我文本寫作的優美,我為什麽要把我的文章變得那麽口水話呢?你看得懂、認真看。我在這個行業27年了,你不願意看,快點兒走。中國是一個有圈層的社會。

所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自信,中國這個國家好在於五世同堂,每個人都覺得這個世界是他的,這是一件最好的事情。

三、為什麽要變化?今天的中國魚大水大

剛才陳總講50歲創業、70歲二次創業,你90後牛嗎?你先給我活到70歲再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毛病。所以,我們面對變化的時候,我現在更願意用理性的方式去看待這些變化。

我最近在寫書:《2008年到2017年的中國企業史》,寫這個書的時候我有一個非常大的焦慮。我寫激蕩三十年的時候,我用兩個字來形容過去的30年,叫做激蕩。為什麽很容易形容呢?因為那就是一個創世記,從零到一跑過來的都是英雄,沒跑過來的都是狗熊。現在從1到N我怎麽來形容2008年到2017年的中國呢?有沒有一個詞匯。

上個月在杭州舉辦互聯網+大會,北大的周其仁老師坐在我邊上,吃飯的時候我就問他,周老師,如果讓你定義剛剛過去的10年,你會用什麽詞?周老師當過獵人、當過農民,他不是一個從書房到書房的書呆子。周老師想了兩秒鐘就跟我說“水大魚大”。

這個十年中國經濟規模很大,我們超過了法國、德國、英國、日本……我們的貨幣總量都大了三倍了。水大魚大,規模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恐懼。水大了以後這里面的魚就變大了,出現了鯨魚、鯊魚、深海魚,這里面出現了水與水之間發生了重大的沖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和民間、有錢的企業家和門口站隊的那些無產階級。中國社會各大階層的矛盾空前激化。

魚大了,小魚變成大魚,魚本身面臨轉型升級,魚和魚之間(行業之間)出現了跨界。今天全世界的十大銀行,第一名是中國工商銀行、第二名中國農業銀行、第三名中國建設銀行、第四名中國銀行、第五名花旗銀行、第六名匯豐銀行。你去采訪六大銀行,你們問他未來的敵人是誰,他們的敵人一定不在這個名單上,他們的敵人很可能是那個杭州人。魚的跨界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我覺得周老師講得非常好。

55.webp

所以為什麽要創變呢?就是因為你原來的東西都是錯的,你原來的既得利益就跟沙子一樣,你捏得越緊,它流得越快,因此必須要面臨一個大的變化。這個大的變化(水大魚大的變化)已經不是一個一窮二白的景象。我們一窮二白的時候用馬克思的話來講,我在這場革命中失去的是鎖鏈,得到的是整個世界。

今天你可能失去的是很多資產,是你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物質。所以今天我們參加完正和島大會以後,出了門響應東華兄的號召要去創變的時候,已經不能像當年傻小子一樣什麽都沒有,那已經不行了。我們已經變成一個文明社會了,我們要會妥協。

所以,我覺得創變的意義在今天可能跟原來理解的有很大的區別。

這些年我跑得最多的是傳統企業,我們兩年前做過一個活動叫做“轉型之戰”,那時候剛剛提出企業轉型升級這個概念,第一次會議是在上海開的,有1000人的規模。6月初我們在上海開了第七次轉型之戰,大概有六七千個人參加過我們的課,全部都是傳統的制造業企業。

四、面向未來變化的三個關鍵詞

這波是正在面臨巨大自身變革和變化的一代人,這個時候變已經不能亂變了。因為我們都是有資產的人,我們都是有產階級。所以今天面向未來的變化(包括我自己也是做文化產業的,我自己有做企業、基金)我有三個關鍵詞跟大家做分享:

關鍵詞一:歸零。

我們每個人要想清楚一件事兒,過去30年來走到今天,企業所形成的很多能力,面向未來可能都會變成負資產。要以一種歸零的心態來幹這件事兒。

關鍵詞二:不適。

保持不適感,我曾經問過一個醫生,人死掉之前大概是什麽樣的。說人死了以後是非常舒服的,就躺在那兒覺得天上飄過一朵雲,雲上面有一個天使就把你接走了。我聽完他那段話之後常常警告自己,就是如果我覺得我那時候很舒服、很舒坦的時候,可能就是天使要接我的時候了(要死的時候了)。

做企業每天都要有一種不適感,總覺得這個世界上發生的很多事情是我不知道的,總覺得這個世界上有人跑得比我快,總覺得有一種更好的模式。我寫《騰訊傳》用了八個字“小步叠代、試錯快跑”,這是互聯網的精神。就是用一種實時應對變化的心態,去面對種種的不確定性。

在面對不確定性的過程中,同時把我們的企業也變得非常地不確定。所謂的灰度管理、生態型組織。所謂的灰度管理、生態性組織,其實都是一個面對不適性的企業的自我應對能力。

關鍵詞三:必死。

當我們離開這個會場擁抱這個創變的時代的時候,我們要告訴自己變化是會讓我們死的。今天中國每年有100萬個年輕人創業(97%的死亡率),我們要抱著必死的心去改革。

歸零不是必死,我認為是我們這一代人面對未來的一種姿態和一種心態。

我並不認為過去的10年我過得非常愉快,其實我過得非常糾結,而且我認為未來10年中國轉型的速度會比我們想象的還要慢一點。但是,我們是企業家,我們是一些對自己負責任的人。所以最後用尼采的這句話跟大家做一個分享。

“無論這個時代怎樣,我們必須在自己的身體上克服這個時代”。

自我解放 改革 未來
贊(...)
文章評論
匿名用戶
發布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183

“人工智能越來越像人的時候,危險就來了”

來源: http://www.infzm.com/content/125278

(本文首發於2017年6月15日《南方周末》,原標題為《“人工智能越來越像人的時候,危險就來了”  雷德利·斯科特和<異形·契約> 》)

1979年的《異形》缺乏特效,異形由人扮演,出現的鏡頭不多,卻令人神經緊繃。

如今,異形卵可以直接3D打印,各種異形標本模樣千奇百怪。但想把觀眾嚇倒卻越來越難。

英國倫敦的一場電影首映會,常規的明星紅毯變成了“綠毯”。不僅數十米的地毯是綠色的,圍觀粉絲們舉著的海報和雜誌,映著現場閃爍的燈光,都籠罩著詭異的綠意。

2017年5月4日,雷德利·斯科特導演的電影《異形·契約》舉行全球首映儀式。這個系列的科幻驚悚片發生在太空,黑暗中的幽幽綠光是電影的標誌性色調。

1979年,英國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了第一部《異形》電影,成為科幻電影史上的經典。此後,他執導過風格各異的戰爭片、公路片、史詩片、犯罪片。2017年1月,雷德利·斯科特和馬丁·斯克塞斯曾經通過媒體批評美國電影產業的不思進取:過去兩年里,占據北美票房榜前十的電影大部分是超級英雄電影和各種IP電影的續集。斯科特2015年導演的《火星救援》,是榜單中少有的例外。

如今斯科特的電影《異形·契約》,其實也是廣泛意義上的熱門IP續集。

福斯公司邀請全世界數百名記者來到倫敦,大約半數媒體都獲得了時間緊湊的導演專訪機會。滿頭銀發的斯科特年近八旬,坐在錄影棚里接受記者們的“輪番轟炸”,采訪持續了整整一天。這次安排在最前面的,是中國記者。

不過影片在中國上映的時間是6月16日,延後一個多月。內地公映版本的電影,比導演剪輯的原版少了26分鐘左右。

資深影迷對於斯科特電影的刪減並不陌生,在好萊塢大導演中,他幾乎是發行“導演剪輯版”最多的。公映電影被刪減的主要原因,是電影發行公司嫌原版太長。斯科特1981年導演的《銀翼殺手》票房口碑平平,直到1990年代發行導演剪輯版,這部經典科幻電影的價值才被公眾廣泛認知。人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甚至高出斯科特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角鬥士》和《末路狂花》。

斯科特許多電影的主角都是英雄,在異形系列電影中扮演女英雄的是西格尼·韋弗,她因此與史泰龍齊名,是女性動作影星的標誌性人物。西格尼·韋弗已經66歲了。在新片《異形·契約》中,女主角起用了新生代演員凱瑟琳·沃特森。“我看《異形》時還很小,現在只模糊地記得,當時曾經從驚嚇中緩過來。”沃特森說。

不過《異形·契約》中的核心角色不再是人類英雄,而是兩個外形幾乎一模一樣的人造人。它們都由邁克爾·法斯賓德扮演。“我想問的是,報酬是不是雙份。”邁克爾·法斯賓德說調侃自己拿到劇本時的反應。

“演對手戲的搭檔毫無情緒反應,這肯定是我演藝生涯里絕無僅有的,”沃特森調侃法斯賓德飾演的人造人,“你這才意識到自己對‘人類’有太多期待,我微笑時,你也會笑著回應;而電影里即便我們嚇得魂不守舍,看看他,還是面無表情。”

法斯賓德一人分飾兩角的表演幾乎貫穿整部電影。影片結尾,他自己跟自己決一死戰——舊版人造人大衛企圖打敗人類,成為“造物主”,而新版人造人沃爾特忠實地捍衛人類。

 

電影《異形·契約》中,宇航員們在飛船“契約號”上開會。雷德利·斯科特曾經批評美國的“IP電影”,而《異形》,事實上也是一個廣義上的“大IP”。(劇組供圖/圖)

異形折射新興文化?斯科特:沒想過

1970年,瑞士超現實主義藝術家H·R·蓋傑做了一個噩夢,出現在他夢中的是一個人形蜘蛛一樣的怪異生物。蓋傑推崇弗洛伊德,甚至堅持用文字記錄夢境,噩夢後,他開始把夢中種種怪誕形象畫下來。

1977年,雷德利·斯科特憑借自己的長篇電影處女作《決鬥者》入圍戛納電影節,一鳴驚人。他接手的第二部電影,是一部低成本的科幻恐怖片,斯科特打算把它拍成太空版的“得州電鋸殺人狂”。

電影前期拍攝了七個月,對片中恐怖生物的造型,斯科特一直不滿意。直到有一天,他看到了蓋傑的畫冊。那個取材於藝術家噩夢的形象抓住了斯科特,他邀請蓋傑為自己的電影設計外星恐怖生物。

這個怪物長著昆蟲般的肢體,卻是全金屬外殼。炮彈般光滑狹長的腦袋上,咧著一張血盆大口,細密的鋼牙如同巨齒鯊。電影史上的經典形象由此誕生,它被稱為異形。

電影中的人類最初和觀眾們一樣,對異形一無所知,這種未知放大了異形的恐怖感。片中人物第一次接觸的異形,是一個巨型卵。當人類靠近時,卵頂部的唇瓣忽然張開,一只赤裸的昆蟲肢體彈射而出,蜘蛛形狀的末端牢牢抱住了宇航員的頭。

“抱臉蟲”被送回飛船研究,它的血液落到地上,竟然迅速腐蝕了飛船的幾層地板。被襲擊的宇航員解脫之後驚魂未定,忽然全身劇烈抖動,隨即,異形幼體從他體內破膛而出。異形的出生伴隨的是人類宿主的死亡,血泊中,這個初生的生物如嬰兒般通體粉紅,卻令人不寒而栗。

異形生長速度飛快,它很快站立行走,行動迅猛,倏忽消失在宇宙飛船深處。於是,宇宙飛船成了茫茫太空中幽閉的恐怖空間。如同影片的宣傳語所說,“在太空中,沒人能聽見你的尖叫。”

兩名宇航員在圍剿異形的戰鬥中喪生,更可怕的是此時宇航員內部出現了分歧。艾什為了獲得雇主的賞金,把異形引入眾人逃生的飛船,企圖把它帶回地球。邪惡的人性成了比異形更恐怖的存在。

電影拍攝的1979年缺乏電腦特效,斯科特想要逼真地塑造一個恐怖的外星生物並不容易。異形卵中彈射而出的異形肢體,其實是導演斯科特藏在卵中,用手套著牛的腸衣扮演的;幼年異形破膛而出的場景,則是障眼法,由專人操縱模型,從演員的假腹部里面穿出,同時噴射血漿。成年異形是演員穿上厚厚的異形盔甲扮演的,為此他花了幾個月時間琢磨異形的走路方式——邪魅而妖嬈。

由於技術和預算有限,異形在整部電影中出現的鏡頭並不多。“就像電影《大白鯊》里的鯊魚,不經常出現,”斯科特說,“但是在它閃現的每個瞬間,你的神經逐漸緊繃。”如今,斯科特電影里的異形卵可以直接3D打印,一同打印出來的還有人造人大衛房間里的各種異形標本,因為不同的變異條件,它們的模樣千奇百怪。但想把觀眾嚇倒卻越來越難。

首部《異形》電影上映後大獲成功,以900多萬美元的成本博取了1.8億票房。影評人從電影中解讀出深層隱喻:在當時社會動蕩的美國,異形是人們所焦慮的各種新興異質文化的化身。不過斯科特坦承,自己拍片時並沒有想到這些。

異形從此成為超級IP,此後陸續推出了三部續作,制作預算也提高到數千萬美元。執導這些續作的,都是炙手可熱的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大衛·芬奇、讓·皮埃爾·熱內。三部續作橫跨18年,花樣叠出,異形的數量從一只變成了老巢里的密密麻麻,出現了母蜂異形、異形狗等新品種。此後的分支電影里,異形還與鐵血戰士打得昏天黑地。在此期間,科幻恐怖片的熱潮漸漸消退。在1992年的《異形3》中,導演大衛·芬奇堅持讓女主角雷普利(西格尼·韋弗飾)與異形同歸於盡,企圖終結這個系列。然而1997年,電影公司又推出了《異形4》,人們用女主角的細胞制造了克隆人,繞著彎子“複活”了這個角色,這也是目前異形系列電影的最後一部。

就像英國清教徒開辟“新大陸”

斯科特執導的第一部《異形》前傳是2012年上映的《普羅米修斯》。電影解釋了《異形》電影中異形卵的來源,也揭示了片中人類的起源——被稱為工程師的造物主。而人類創造了人造人,為自己服務。《異形·契約》是第二部前傳,人造人進一步取代異形,成為了電影的主角。

這是斯科特熟悉的主題。1979年第一部《異形》電影中就有了人造人。“在現實中,你只要看看2001年,那時我們才造出廉價的人工智能,一個長眼睛的盒子。”斯科特說。

1981年斯科特執導的《銀翼殺手》,更是關於人造人的經典電影。影片敘述了2019年一些人造人不甘心只有4年壽命,企圖襲擊人類,修改自己的命運。這部電影在世界科幻電影史上排名第二,僅次於庫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遊》。當“銀翼殺手”德克(哈里森·福特飾)消滅叛變的人造人時,似乎只是清除沒有生命的工具,但是他們的掙紮和哀嚎又分明像是有生命有感情的人類。

《異形·契約》中的人造人大衛,也萌生了推翻人類主人的意識。電影開場,一艘人類飛船飛向殖民星球,飛船上的十幾名人類宇航員是成雙結對的夫妻。這種組合是刻意安排的,以便在殖民星球上繁衍後代。“歷史上英國清教徒孤筏重洋去開辟‘新大陸’,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也是夫妻,”斯科特說,“異曲同工。”

開場的音樂選了瓦格納歌劇《萊茵的黃金》第四場的《眾神進入瓦爾哈拉殿堂》。“這段交響樂是關於創造的,很適合放在電影開場,”斯科特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畫面中是人類向一個星球輸出DNA的儀式,這本身就是一場最宏大的創造。”

人類飛船在去殖民的路上發現另一個星球的生命信號,臨時決定去看看,卻在那里發現了人造人大衛。大衛利用這些人的肉體,孵化出變異的異形。

經過慘烈鬥爭,幸存的人類逃離這個星球。沒想到大衛跟上了飛船,反客為主,控制了這艘殖民飛船的主導權。此時,《眾神進入瓦爾哈拉殿堂》的音樂再度響起。“電影最後大衛活了下來,我覺得這也是關於創造的,最高層次的創造。”斯科特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大衛相信自己是造物主,他毀滅了之前的種族,創造了新種族。這種認知和揮霍是上帝式的,我覺得瓦格納很接近這種上帝式的音樂。”

如今,電影中的人造人很可能成為現實。“要創造那樣的人工智能,花費高達200億英鎊,”斯科特對此充滿警惕,“當你真的不斷嘗試,把人工智能造得越來越像人的時候,危險也就來了。如果你想制造有情感的人工智能,情感是危險的。你不能賦予它們情感,不能讓它們學會沮喪或者發脾氣。”

斯科特宣布在18個月之內拍攝《異形·契約》的續集。根據他的計劃,至少還要拍兩部前傳電影,才會接上1979《異形》故事。

“三十多年前我拍了《銀翼殺手》,那就像是一個預言,關於我們未來的走向。《異形》也是這樣,電影關註和討論的是一架飛行器上的神秘故事。但是到了今天,這樣的故事已經不再是神秘,而是貼近現實的。”斯科特對南方周末記者說,“人類也許能在2025年或者2027年登陸火星。我覺得那時人們會嚴肅地看待飛向火星這件事。也許火星會成為人們探索深層宇宙空間的開始。”

雷德利·斯科特幾乎是發行“導演剪輯版”作品最多的一位好萊塢導演。《銀翼殺手》上映時票房不佳,“導演剪輯版”卻被認為是影史經典。(資料圖/圖)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2384

說史171018美國人的戀以色列情意結

來源: http://www.tangsbookclub.com/2017/10/18/%e8%aa%aa%e5%8f%b2171018%e7%be%8e%e5%9c%8b%e4%ba%ba%e7%9a%84%e6%88%80%e4%bb%a5%e8%89%b2%e5%88%97%e6%83%85%e6%84%8f%e7%b5%90/

說史171018

美國人的戀以色列情意結

掌門執筆:天花亂說系列42

 

〈劇場:喪心病狂的兩次力撐〉

2003年秋,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兩項關於 以色列對巴勒斯坦政策 的施壓決議. 9月的決議要求以色列不得軍事打擊巴勒斯坦; 10月的決議在譴責巴勒斯坦的自殺式襲擊的同時, 要求以色列不得在約旦河西岸建造 “安全籬笆”.

首議案以133票支持,4票反對,獲得通過; 次議案更是141 vs 4. 投反對票的是相同的四個國家:以色列, 美國和 附庸美國的兩個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和 馬紹爾群島. 可以說,全世界只有1個國家出面支持以色列,這國家就是美國.*** 這裡值得註意的是許多西方盟國都投下贊成票,包括(傳統 “跟尾狗”)英國; 某些新近與美以關係拉近的國家,如印度,也投了贊成票.

 

與聯合國大會的一面倒反以色列氛圍成鏡像的,是美國國會的一面倒挺以色列氛圍:2002年以巴衝突進入暴力階段, 美國參議院動議譴責巴勒斯坦恐怖主義, 並宣稱 “美國與以色列這個反恐最前綫國家站在一起.” 該議案以92 vs 2獲得通過. 2006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全球紛紛指斥, 而參議院卻再次通過支持以色列的法案, 這次竟無1票反對!

 

美國 “甘冒天下之大不韙” 的行逕著實令人費解, 更費解的是參議院近乎全票支持力撐以色列,那是歇斯底里式的,全然喪失冷靜和理智, 背離了上議院以貴族智識素養中和 下議院平民激情的憲政精神. 參議院的辯論修辭表明了他們的思想和心態.

〈sense:邪惡無匹的七條論綱〉

2002年共和黨參議員 因霍夫在國會發言, 提出以色列應當獨占 “聖地” 巴勒斯坦,得到「基督教右翼」的熱烈贊好. 他列舉了七條理由:

a對大屠殺倖存下來的猶太人的補償; (美國並無參與迫害,而補償沒有理由超逾公義.)

b “考古和歷史証據” 表明猶太人的領土訴求早於該地的所有居民; (此點與事實不符,甚至相反, 根本上是謊言.)

c以色列是美國的戰略盟友; (這是真的.)

d是恐怖主義的路障; (忽略了以色列本身也曾,及現今仍不時施行恐怖主義.)

e是以色列人將該片荒野「開墾」成富饒之地; (然而霸佔在先,開墾在後.)

f猶太人定居之前, 原居民生活悲慘,文化落後; (原居民今日的生活更加悲慘,這是以色列人一手造成的.)

 

最重要的原因卻是「g 上帝就是這樣說的. 」 《聖經:創世紀》經文述說 亞伯拉罕搬到 希伯倫居住, 在那裡,在上帝面前建了一座聖壇. 於是,上帝對亞伯拉罕說: “我把這片土地賜給你.” 「希伯倫」正是今日的 約旦河西岸. ***(這是徹頭徹尾的「原教旨主義」,和伊斯蘭極端份子本質上沒有分別!) 「道德多數派Moral Majority組織的創始人南方浸禮會牧師Jerry Falwell說: “反對以色列就是站在上帝的對立面.”**** 可說是 “直指本心”.

 

2011年以色列總理 內塔尼亞胡在美國國會演講,兩黨議員29次起立鼓掌, 而演講的內容卻是公開反對 奧巴馬政府的 巴勒斯坦和平解決方案.*** 雖說國會向來有拆 白宮臺的傳統, 但這次仍顯得過份賣力. J

 

美國人為何 失心瘋似地親以色列呢?

〈局:美國人的心結〉

有說美國國內猶太財團勢力龎大,在華爾街和上層金融政策圈內極具實力; 以色列政府也在國會山莊長期佈署經費充裕的專業遊說團體,對兩黨議員施加持續影響. 但這完全無法解釋國會在敏感時刻對以色列(作為一個無歷史淵源,無實務利益的 “外國”.) 接近百份百的支持率.

百份百支持反映的是集體心理因素,ie羊群心態, 議員們 “甘冒天下之大不韙”, 皆因 “不敢冒全國之大不韙”, 天下在遠,全國在近!就連標榜貴族識見,且向具民望的參議員亦不敢拂逆眾意. 然則,驅動羊群的並非一時一地的議題, 而是有著深層意涵的文化因素.***

 

上文 “七條論綱” 中e點「開墾者擁有說」和f點「文化提攜說」透露玄機. 美國的前身「新英格蘭」,其組建過程和格局, 恰好就是現代以色列的 四百年前古代版本. ****

新英格蘭人遭到宗教迫害,萬水千山,遠赴異地, 在地理條件惡劣,敵意環伺之下艱苦開邊,並達致成功. 這奇蹟般的成功被解釋為上帝的考驗和恩賜. (因而有美國的法訂假日 “感恩節”, 感謝的當然是神恩,而非印第安人的火鷄. J) 種種因緣,由於基督新教信仰聖經,而投射在 “出埃及” 的意象上面, 美國古來即有「新以色列」的自稱. 反過來看,現代以色列在 巴勒斯坦建國一事, 被視作今日版本的 “赴新格蘭”,同樣地解釋為上帝的考驗和恩賜,因而理應達致成功.

 

關於新英格蘭人從印第安原住民手上奪取土地,進行種族清洗, 古來辯解便是「先進文化優先權理論」. 洛克認為,文明族群有能力大幅提升土地的產出水平,因而更有資格擁有落後族群的土地; 再者,落後族群最終會在文化薰染過程中受益. 所以,昔年美國的建立,乃是順天應人之義舉; 同理,今日以色列建國亦然.

這兩種邪說撫平了現代美國人潛意識中的道德瘡疤.

 

g點則是「基督教右翼」橫蠻露骨的修辭. 早在1630年,即有新教牧師在宣道時指稱 新英格蘭為「山巔之城city on a hill」, 他的意思是這一新建殖民地奠基蠻荒,卓然獨立,在宗教道德上足為基督教世界的楷模. 而二戰後在 中東阿拉伯伊斯蘭蠻荒中立國的以色列, 在美國人眼中,非常切合 “美國形象”.

 

結論:美國人的「戀以色列情意結」其實就是「自戀情意結」.***

 

 

《美國的正確與錯誤America Right or Wrong》(2014) Anatol Lieven

本書的書名十分有意思,語帶雙關,無法準確翻譯. 譯為「正確抑或錯誤」是沒問題的; 但以內容論,譯成「右派, 抑或錯誤?」可能更加貼切. 主旨是針對美國右派思想 (尤其是極右的, 如「新保守主義」.)的源起和論點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批判.

PermaLink: https://articles.zkiz.com/?id=258219

Next Page

ZKIZ Archives @ 2019